威廉·布莱克

2024-08-06

威廉·布莱克(精选三篇)

威廉·布莱克 篇1

一、诗歌中意象的来源

想象世界和现实世界是布莱克诗中意象的主要来源。“从一粒沙子看世界, 从一朵野花看天堂”, 是他的脍炙人口的诗句。粒粒细沙可以映出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 这要求作者观察现实, 反映社会生活;小小野花可以看出虚无缥缈的天堂幻景, 这要求诗人插上想象的翅膀, 在想象的世界里自由飞翔。因此, 他的诗歌根植于现实生活, 现实世界的黑暗和美好为他提供了无穷的意象。在诗中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在理想社会与现实世界的激励冲突中对美好、自由和爱的不懈追求和向往。

二、诗歌中意象的特色

1. 简单性

用简单的意象和形式表达深刻的思想内容是布莱克诗歌的一大特点。有的文学批评家指出:“布莱克在写诗时, 用孩子般的简单语言来完美地表达灵魂深处的天真无邪。”其诗歌的简单性不仅体现在文字上, 也体现在形式上。首先, 文字上的简单性表现在构造全诗的大部分词汇是基本词汇。如其短诗《病玫瑰》, 诗的文本描述了一个自然现象:一只害虫趁着黑夜里的风暴, 袭击了一朵玫瑰花, 摧毁了其美好的生活。诗中使用的都是一些日常见到的词汇, 如“rose” (玫瑰) , “worm” (虫子) , “bed” (床) 和“destroy” (毁坏) 等, 因而读者很容易理解诗的表面含义。其次诗歌的形式也较为简单, 主要是可以咏唱的乐曲, 而且大部分为儿歌摇曲。如《回荡的绿草地》, 语言简单, 音乐感强, 读起来是朗朗上口, 就好像是一首儿歌在耳边回荡。但这种简单不是单纯的通俗易懂, 其诗歌寓意深刻。作者寓复杂于简单之中, 使二者有机统一、完美结合。

2. 对比性

布莱克在诗中运用大量对比手法来描述理想画面和现实的反差, 这一特点在他的诗集和许多诗歌中得以体现。《天真之歌》和《经验之歌》两部诗集, 最初是合订在一起印发出版的, 作者自己取名为《天真与经验之歌:显示人类灵魂的两个相反侧面》 (Songs of Innocence and of Experience:Showing the Two Contrary States of the Human Soul) 。在这两个诗集中, 有通过不同题目的运用来展现思想内容对立的《羔羊》和《老虎》, 也有用相同题目的意象来对照表现出不同内容或相反状态感受的《扫烟囱的孩子》。即使是“同一个意象”, 其内在的“意”也有对比。《扫烟囱的孩子》描写以扫烟囱为生孩子的悲惨命运。在《天真之歌》里, 天使的慈爱和怜悯使孩子们具有一种天真信念, 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认为奇迹终会出现:“天使手拿着明亮的钥匙, 打开黑漆漆的棺材, 解放了所有扫烟囱的孩子, 他们跳呀, 笑呀, 在河水中洗澡, 在阳光中沐浴, 在寒冷中感到了快乐和温暖”, 然而在《经验之歌》里, 这种信念被现实的冷酷无情淹没了, “因为我快乐, 又跳又唱, 爹妈就以为没把我害够, 就去赞美上帝, 神父和国王, 是他们在我们的苦难上建起天堂。”这种对比性体现出布莱克诗歌风格的改变, 也表现了他思想的转变。

3. 宗教性

布莱克的诗中多数意象源自于基督教的《圣经·旧约》, 这是因为布莱克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基督教的教义要求人们要努力工作, 各尽本分。只有这样, 死后才能进入天堂享受快乐。布莱克的《天真之歌》充分体现了他的宗教观。《扫烟囱的孩子》中天使劝导汤姆:“要好好干活, 做听话的好孩子, 这样上帝就会做他的父亲, 他将永远快乐。”在布莱克心中, 上帝代表着爱、仁慈、怜悯与和平, 在追求幸福, 建立欢乐和谐的地上天堂时, 上帝是我们的引路人;但他逐渐发现对上帝的崇敬和希望并不能改变贫苦人民的悲惨命运。在《经验之歌》里, 上帝没有做扫烟囱孩子的父亲去拯救他们, 而是同教士、国王同流合污, 在他们的苦难之上建筑天堂, 上帝失去了博爱和仁慈, 变成了蛮横的暴君。随着布莱克认识的不断深化, 其诗歌也由赞美转向批判教会的虚伪和黑暗。

4. 歧义性

许多诗歌中的意象都有约定俗成的含义。比如玫瑰象征爱情, 太阳象征希望。但在布莱克的诗歌中, 意象中的“意”并非一成不变, 他多用不定向的象征和暗示赋予诗歌丰富的象征意义。如对著名诗作“The Tyger”中“老虎”这一意象就有着的不同理解。这只带有一定神秘宗教色彩的老虎可以说是人民力量的象征, 人民一旦觉醒, 就会产生猛虎般的力量去摧毁旧世界, 重塑一个崭新的新世界。有的则认为老虎代表了人类灵魂中一股想要冲破无知压抑迷信的包围的力量。但“老虎”究竟象征着什么?评论家对此争议颇多, 至今尚无定论。从上面的例子, 我们又领略到布莱克诗歌中意象的一个巨大特色——歧义性。即不同的读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同一意象做出自己的理解。这种歧义性一方面是布莱克诗作本身的深奥,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的诗给了读者充分发挥自己想象的空间。

总之, 布莱克的想象和热情造就了丰富的意象。其独特的表现手法使他的诗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他用简洁的语言具有了丰富的含义, 将普通的意象赋予新奇的寓意, 给人们无限的遐想空间, 将诗歌的意境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罗良功.英诗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5

[2]、龙毛忠.英美文学精华导读[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2

威廉·布莱克 篇2

关键词:威廉﹒布莱克  梦  宗教  形象  爱  内蕴

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英国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版画家,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伟大诗人之一,虔诚的基督教徒。主要诗作有诗集《纯真之歌》《经验之歌》等。其早期作品简洁明快,中后期作品趋向玄妙深沉,充满神秘色彩。他一生中与妻子相依为命,以绘画和雕版的劳酬过着简单平静的创作生活。后来诗人叶芝等人重编了他的诗集,人们才惊讶于他的虔诚与深刻。接着是他的书信和笔记的陆续发表,他的神启式的伟大画作也逐渐被世人所认知,于是诗人与画家布莱克在艺术界的崇高地位从此确立无疑。

威廉·布莱克的一生好似一条缓缓流动的清澈无名的溪水,宁静、朴素而平和。至始至终默默无闻,不被那个时代的人们所熟知。同时,作为虔诚的基督教徒,布莱克无论在其诗歌作品还是绘画雕版中都烙上了浓浓的宗教信仰。当然,这宗教的信仰也深深地影响了他对爱的理解,凝结为他的文化人格,即富有悲悯同情与美善的仁爱精神。

《梦》这首诗在同布莱克闻名世界的《天真的预言》《老虎》等诗相提时,往往不被人们所广为认识。然而,在笔者看来《梦》这首诗歌就犹如一朵孤芳自赏的花朵,它不随波逐流但却散发着淡淡迷人的幽香。这首诗所蕴含的独特魅力以及童话般的温馨故事深深地打动了笔者的心。本文将从布莱克的宗教情怀和《梦》这首诗中的各个形象与内蕴入手着重探讨他对爱的理解。

一、布莱克的宗教情怀与美善意识

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于1757年11月出生于英国伦敦的布罗德大街。于1827年8月逝世。传言当威廉﹒布莱克去世时,他在临终之际吟唱着天国的美丽景象。

众所周知,威廉·布莱克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基督教文化中具有价值的核心之一就是“爱”。诫命中第一且是最至高无上的便是要尽心、尽性、尽意,爱着上帝。其次,就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的总纲。基督教中爱的思想,在布莱克的心灵中,深深地烙上了“仁爱”“美善”的印记,无时无刻影响着这布莱克文化人格中对这种价值体系的理解和认同。而这对其诗歌创作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内在作用。

在布莱克的许多作品中,其宗教情怀与仁爱美善意识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羔羊》中的“小羔羊上帝保护你”[1]充分体现了基督教爱的核心,用上帝的仁爱与美善把可怜柔弱的小羔羊关怀。另一首诗歌《啊,向日葵》中的“都从他们坟中起来向往——想着我的向日葵要去的国度。”[2]一句,充满了奇幻色彩,把已经逝去的可怜的生命重新复活,表达了布莱克对宗教的敬仰与崇拜。又如在诗歌《苍蝇》中写道“无论是生,无论是死。”[3]表达了无论肉体的存在与否,精神永远不灭的哲理,也同样深刻地体现了布莱克的宗教情怀。

然而威廉·布莱克的一生并非像其他伟大的诗人、作家那样光彩熠熠,相反布莱克的生活非常拮据,仅仅是和自己的妻子靠着自己画的版画以及雕刻过着简朴平静的田园式生活。不仅如此,威廉·布莱克的诗歌也是在他去世以后很久才被人们重新审视,因而才闻名世界,成为了英国的伟大诗人。再细观其不同时期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布莱克早期的作品宏大地为读者营造了一个充满博爱的欢乐世界,人们在这个美好的世界里互帮互助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而这种精神中充满了宗教思想的痕迹,在博爱中充满了美善思想与理念。布莱克后期的作品则充满讽刺意味,有利地抨击着这个黑暗、腐败的工业社会,但在作品中依然充斥着布莱克对美好生活的积极信念。换而言之,布莱克对基督教这个宗教思想与情怀充满着信任,有这博爱美善必胜的信念。

正是布莱克这种对生活的乐观精神与虔诚的宗教情怀从而构建出了他对爱的深刻独到见解。

二、《梦》中的象征性意象

(一)蚂蚁——理想女性的化身

作为整首诗歌的主人翁,小蚂蚁的思想情绪至始至终贯穿着全诗。从一开始的迷路从而彷徨失措到担心起自己的孩子们会不会为找不到自己而哭泣,最后跟随着萤火虫和甲虫一起探索回家的道路。布莱克在这个梦中一直以第三人称的视角记录者小蚂蚁的步伐,生动的描绘出小蚂蚁渺小、楚楚可怜的形象。同时布莱克称呼小蚂蚁时用了“她”。顾名思义,这只迷路的小蚂蚁在布莱克眼中即是一个女性的形象。

不难看出,在这只小蚂蚁身上蕴含着作者对心目中喜爱的女性形象的描述。得知自己迷路的小蚂蚁不禁感到不安、迷茫与孤独生动的表现出女性的脆弱和唯美。迷路之后天色昏暗,小蚂蚁又担心起自己的孩子们想象到他们父亲的哀叹对应了女性的博爱与对家庭的关怀。最后,小蚂蚁从低迷中恢复过来并在大自然其他动物的帮助下,小蚂蚁再一次踏上了寻找家的路途明显的体现了小蚂蚁的顽强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毅力代表了女性坚韧不拔,不屈服于困难的抗争精神。如此看来,小蚂蚁的形象就犹如作者心目中完美的女性形象。布莱克心中的那个她是个关爱丈夫、关爱家庭,有着坚韧不拔品格的柔弱美丽的女子。

从美学的角度,小蚂蚁所代表的女性形象无疑是真善美的典型代表。这个危难时刻坚忍的心系家庭的柔弱女子正是现代良好妇女的样子。这种让人崇敬的美好形象符合了现代真善美的审美体验。因此,这里也同样体现了不莱克对美、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

这种爱乃可以以小见大,布莱克写下的诗对理想女性的怜爱,然而,从中亦可见到他对百姓人民、对世界的博爱,对美与善的不懈追求。

(二)萤火虫——爱情中的乐观与信念

萤火虫这一动物形象出现在了第四诗节,同时它的出现使得这个梦出现了转折,瞬间把先前紧张、悲伤和压抑的气氛化为温暖与温馨。

萤火虫,顾名思义,是一种在黑夜中发光的飞行昆虫。出现在诗中对小蚂蚁的命运起了决定性的重要作用。布莱克安排了这么一个角色来打破僵局可谓是别有用心。

第一,萤火虫会发光。小蚂蚁迷失在无尽的黑夜中不知所措,突然出现了光明,心中燃起了新的希望。没有什么比在阴冷的黑夜中燃起的温暖的光明更让人感动的了。

第二,萤火虫会飞。一想到会飞的小鸟,一抬头看到苍穹中展翅的猎鹰总让人联想起自由与对飞行的向往。会飞的事物或多或少的会被羡慕与仰望。

因此,萤火虫集聚了发光与飞行二者,出现在绝望的小蚂蚁跟前时就犹如一个美好神圣的天使伸出双手将它拉出了深渊,温暖了冰冷的心。

在爱情中,困境时再所难免的,而布莱克相信,在生活的困境里定会有希望,必定会有转折。在诗歌中,萤火虫作为神的化身帮助小蚂蚁重新鼓起希望踏上归途。类比在感情生活中,布莱克也同样认为挫折摩擦,困境悲剧中会有奇迹发生转危为安。布莱克不仅体现了他自己在爱情中是乐天派,而且爱情中遇到困境也有必定克服的魄力与勇气。

当这种爱上升为广义的泛爱,则从中能体现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爱互助。萤火虫与小蚂蚁是不同的动物,好似一个不相识的陌生人对另一个伸出了援助之手。布莱克在此也抽象的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精神的赞扬和这种美善仁爱的追求。

(三)守夜人——对爱的忠贞不渝

咬文嚼字的解释守夜人固然是在夜间看守的人。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政府被比作守夜人。在乔治·马丁系列作品《冰与火之歌》中,守夜人作为一个群体守卫着长城边境防止异鬼与野人对王国的入侵。在许许多多的文学作品中,守夜人这个代名词所蕴含的意义是大致相同的,即勇敢、正直、坚守岗位与忠贞不渝。

在布莱克的这首诗中守夜人角色的担当者正是萤火虫。作为一名看护着,萤火虫履行着自己守夜人的神圣职责在森林中巡查巡视,随时准备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因此这也再一次证实了小蚂蚁受到帮助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绝对必然的。

守夜人品格的勇敢、正直、坚守岗位与忠贞不渝在神的使者萤火虫身上的体现也照应了布莱克在爱的思想中的对应。在爱情中正直忠贞,男女的勇敢并肩前进会像诗歌中萤火虫对小蚂蚁的作用那样,冲破困境,走出难关。

(四)甲虫——作者理想的家庭组成

许多人也许会认为甲虫在这里是十分多余的,其实无论从形式上还是意义上,我认为甲虫绝非可有可无的角色。

第一,在形式上如果说美是立体的,那么前者萤火虫的是有“色”,而甲虫则是有“声”。在布莱克的诗歌中引领小蚂蚁一同踏上回家之路的不仅仅是萤火虫的灯光,还有甲虫发出的嗡嗡声。如此一来原本静态无声的一张图片便摇身一变成为了动态有声的电影,是整首诗的美感瞬间提升。

第二,在意义上,甲虫的加入便在画面中出现了3个动物,即小蚂蚁、萤火虫和甲虫。这一和谐温馨的画面不禁很容易联想到一点——一个家庭,一个三口之家。布莱克隐晦的暗示了一个家庭的理想组成:父、母与子。

因此,甲虫在诗歌中,在布莱克的思想中是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这表示了布莱克在爱情世界中看重一个家庭是需要3人乃至更多人(父母和孩子们)才能算是一个完整家庭的思想观念。这样的家庭才是和谐完美的。

(五)诗歌中的“我”——深化感情

诗歌中的“我”是整个故事的目击者,我们读者正是以这个“我”的第一人称视角和“我”的描述来体验这个由紧张变温馨,由危转安的美好故事。

随着“我”从天使守护的床被阴影笼罩开始,我们读者一同感到了气氛瞬间的紧绷,危险逼近。随着“我”的视角的推移,我们读者身临其境地跟随着小蚂蚁经历了整个故事,感情也随着遭遇而起伏不定。这一手法无疑更加深化了我们的感情,“我”为迷路的小蚂蚁感到怜悯;“我”为小蚂蚁遇到了萤火虫与甲虫感到高兴与欣慰,这么一个角度显然更加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同时也潜意识的加深了布莱克对爱的见解的自我肯定。

当然,布莱克笔下诗歌中的“我”也并不是只出现在第一诗节打酱油而已,在第四诗节第一句也直抒胸臆的写下“我为小蚂蚁满怀同情的滴下眼泪”一句。此处更增加代入感,引起读者与作者在感情上的共鸣,也更加能够理解布莱克爱的内容。

三、《梦》的象征内蕴解析

(一)悲悯同情思想

布莱克的《梦》显而易见地体现了基督教在宗教思想中悲悯同情的思想。第一、二和三诗节的内容是这个思想的直接佐证。

诗歌中,小蚂蚁迷了路从而迷茫不安,在天黑之后仍无法找到归途从而担心起家人是否会为此焦急而哀叹。布莱克仅用了3个诗节的文字便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小蚂蚁的可怜,字里行间中充斥着对其无比的怜悯与同情,让读者产生共鸣,一同为这只小蚂蚁捏一把汗,希望它能够化险为夷。至此,布莱克将基督教的悲悯同情思想的缩影映射在这个诗歌的情节之中。

随着英国工业革命在该时期的大力飞速发展,社会上自然会因此而产生副作用。利欲熏心、唯利是道的社会黑暗面腐蚀着摧残着人们。因此小蚂蚁的遭遇完全犹如当时苦难的百姓在黑暗、腐朽、虚假的社会中迷失自我的类比。对小蚂蚁的怜悯同情亦是对当时人民百姓的苦难与迷失的关怀与愤慨。

基督教中的悲悯同情思想也是影响布莱克爱情观的重要因素。拥有忧国忧民情怀的布莱克自然在爱情中也是如此。布莱克对女性的同情在其诸多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在《梦》这首诗歌中就对小蚂蚁这个象征性女性对象表达了充分的同情与怜爱。同时亦可根据历史环境从而引申为对民间疾苦,对下层人民的同情与悲悯。布莱克高超的见解仅用了这一首小诗歌的3诗节便真实的反馈给了读者,引起了我们深深的共鸣与悲伤之情。

(二)仁爱美善思想

布莱克在基督教宗教中的仁爱美善思想充分的被体现在最后的两个诗节中。

在小蚂蚁手足无措,毫无头绪,濒临崩溃之际,突然出现了萤火虫和甲虫两位“救世主”。萤火虫与甲虫一个在空一个在地,一个用光一个用声响伴随着迷路的小蚂蚁,抚慰着小蚂蚁受伤的心灵,给予着家一般的温暖帮助它一同踏上回家之路。此处亦让刚才悬着一颗心的读者从紧张捏汗的气氛中瞬间缓解,在心灵上得到温馨的滋养与感动。

萤火虫与甲虫还有小蚂蚁非亲非故,不是一个物种,丝毫没有血缘关系。然而在小蚂蚁这危难时刻,萤火虫与甲虫却毅然的挺身相助,这便深刻地映射出布莱克在宗教中德仁爱美善思想。

正如前文所说,英国工业革命带来的腐败社会折磨着、摧残着百姓人民。但布莱克极力地赞颂着百姓人民的互帮互助与人间真情。人与人之间的爱应犹如萤火虫与甲虫同小蚂蚁之间的博爱精神。同时,布莱克作为一位开明的基督教教徒,相信耶稣即是慈爱的化身,一个美好的社会需要仁爱,需要真情美善。诗歌中对于小蚂蚁救星——萤火虫和甲虫的出现便是对仁爱思想的升华。

在当时社会上,社会的丑恶是不言而喻的,而真诚的教徒布莱克笔下的《梦》则体现了与这种丑恶截然相对的美善。萤火虫与甲虫固然是美的,美在心灵,美在德行。它们亦是善的,乐于助人,拔刀相助。爱的生活中,布莱克认为家庭是美的,普通百姓与人民是善的。和谐的家庭生活,其乐融融的邻里友谊和淳朴的民风才是布莱克向往的心灵美与善良。

仁爱美善的思想理所当然的滋润着布莱克对爱的理解。布莱克的爱并不只是同情怜悯而已,更多的他是在行动上体现出仁爱美善的观念,并用文学作品讽刺抨击社会,用纸上的文字赞扬歌颂劳动人民的美丽与善良。

在《梦》中,笔者看到了布莱克在狭义上,对女性的怜爱,对爱的坚定,对爱情必胜的信念以及对理想家庭是包括父、母、孩子三位一体的隐晦表达。在广义上,由此组成了威廉﹒布莱克完整的、朴素的、崇高的以及在笔者看来亦是完美的对爱的理解。

一花一世界, 一沙一天国。这句威廉﹒布莱克流传千古万世的名句理解起来是这么的困难又是这么的简单。一朵花只是一朵花,但只有一朵朵花连成片才有了一个世界;一粒沙就只是一粒沙,唯有无数粒的堆积才会出现一个王国。如果这句话用在布莱克对爱的理解上即是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一次互帮互助,家庭、夫妻生活中的点滴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而这些有关爱的故事点点滴滴的积累便终将聚沙成塔集成生活中布莱克理想中爱。

布莱克就是如此身体力行的履行着自己的爱的理解,而结果就犹如诗歌《梦》一样,小蚂蚁必将和萤火虫与甲虫一起与丈夫孩子们团聚。

注释:

[1]王艳霞:《威廉·布莱克诗歌译评》,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版。

[2][3]张炽恒译,威廉·布莱克:《布莱克诗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参考文献:

[1]张炽恒译,威廉·布莱克.布莱克诗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2]张德明译,威廉·布莱克.天堂与地狱的婚姻——布莱克诗选[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

[3]杨苡译,威廉·布莱克.天真与经验之歌[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4]王艳霞.威廉·布莱克诗歌译评[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5]袁可嘉主编.外国名诗选[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

[6]孙洁.宗教影响在威廉·布莱克作品中的体现[D].沈阳: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试论威廉·布莱克笔下的和谐世界 篇3

一、天真的和谐世界

每位诗人必有他理想的和谐世界。威廉·布莱克也不例外,他用儿童般简洁的语言、娴熟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欢乐祥和的画卷,展示了他理想的人间乐土。读他的诗歌,跟随诗人的思路,读者也会浮想联翩——仿佛聆听仙乐,进入了天堂般的身心愉悦。他说:“每一片田野和每一处幽居,都像伊甸;每一个村庄都似神灵常去的乐园。”那里有轻快欢乐的舞蹈,轻柔生动的歌曲;有忽闪的天真眼睛,咬舌私语的姑娘;有眉开眼笑的溪谷,回音四起的山陵。茅庐舒适宜人,闺阁快乐无忧,白色棕色的园圃中果子在正午的阳光下泛着光辉。老人乐呵呵地来聚会,观看年轻人的游戏消遣。

威廉·布莱克的代表作《天真之歌》集中体现了他对和谐世界的构想。这本诗集大多数作品读来给人一种温馨愉悦之感,让人充满对生活的希望。《摇篮曲》是首甜蜜的歌谣,读来有种甜到心灵、软到心坎的味道:

甜蜜的梦儿,成一片暗影,

罩在我可爱的婴儿头顶;

甜蜜地梦见怡人的流水,

借着幸福的静月的光辉。——(张炽恒译)

《夜》是另外一首让人心情放松的诗。“晚星闪耀在天上,鸟儿在巢中安眠”,“月亮像一朵花儿,静静地怀着喜悦;它安憩在高高的天庭,对夜微笑吟吟。”这片碧野和绿林中,天使脚步轻盈,为万物送去祝福和安慰:她们将鸟儿盖得暖暖,让哭泣的人儿陷入睡眠。狮子红色的眼睛会流出金色的泪水,它怜悯着那发出纤弱呼叫的羊群,在它们旁边躺下,充当起了羊群的守护者。

威廉·布莱克笔下的和谐世界有它的特点,那就是温柔、天真。他最常用的意象是纯真的孩童、纤柔的羔羊,这些都是天真的化身。“天真”这个字眼也反复出现。《牧人之歌》里有这样的诗句:“天真就像一朵娇嫩的玫瑰,在每个少女的脸上欣欣开放。”《老牧人之歌》则说:“天真是一件御寒的长袍,穿了它,我们将顶住那使我们四肢发颤、发抖的生命的暴风雨……”《天真之歌》属于理想之歌,主要歌颂童年的欢乐,它有很多诗歌与孩子有关。威廉·布莱克从孩子的本性中看到了人之初的美好本性。在天真的世界里,人们能够过着和谐幸福的生活,是因为他们用儿童的视角去发现真善美,内心极其欢乐。

二、通往高级和谐世界

值得注意的是,美好和谐的世界只出现在威廉·布莱克前期诗作中,那时英国社会呈现的是一派繁荣景象,诗人心中充满了乐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天真之歌》之后的作品展现的往往是残酷的现实:这是一片“猜忌和恐惧的土地”,处处充满了邪恶和肮脏,天真的孩童饱受经验世界的摧残,成人失去了纯真,困苦不堪。虽然威廉·布莱克以后的诗作中鲜少出现对和谐世界的描写,我们有理由认为上文提到的画面依然是他的梦想,是他坚持的理想之地。在他看来,天真,依然是人们的原初状态,是获得幸福和安宁的关键;孩童才是人类的灵魂。只是他的思想已经有了转变,他开始追求更高级的天真世界。

1794年出版的《天真与经验之歌》把《天真之歌》和《经验之歌》合二为一,并清楚地标明这是“人类灵魂两种相对状态的展示”。威廉·布莱克一生最看重辩证法,他说“没有对立就没有进步”,显然在他看来,天真和经验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天真是激情,经验是理性,理性束缚了激情,或是只剩下理性,人就会变得残缺不全。天真是美好的怀念,经验是苦涩的怀疑,成人的悲剧在于他们失去了爱的能力,由天真走上经验的过程就是灵魂带上枷锁的过程。

但是,一味的天真是不可取的。即便是威廉·布莱克本人,早期的诗歌里也透露出了这一点。《天真之歌》描绘了一派欢乐祥和的画面,但和谐中也有隐忧:《牧羊人》中“羔羊天真地叫,母羊纤柔地嚷”,多么温柔的画面,然而“它们安然无忧——是因为知道牧羊人在近旁”。如果没有保护人存在,天真又该如何自处。就在《摇篮曲》那般美好的氛围里,婴儿做着甜美的梦,“俯望着你,妈妈在哭泣”。母亲为什么会哭泣?显然是因为天真世界所不能明白的苦楚。而在《夜》这首诗中,夜幕下,没有残忍的猎杀,只有温情的守护。狮子与羊群,对立双方竟然能和谐共处,这是何等动人的画面!但是狮子毕竟是狮子,柔弱的羊群只能被动接受狮子施与的恩赐,哪里能做到安然无忧?天真世界的和谐,在这里显示出了脆弱的一面。

羔羊一般的天真在面临经验世界时往往显得脆弱无力,面临着被威胁、被损害的危险。威廉·布莱克深深明白,如果将天真视作救赎之途,号召受苦受难的人们在充满邪恶的社会氛围里重拾童心、回归天真的原初状态,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他不会否定经验世界,而是肯定经验(理性)也是人类灵魂中必不可少的一面。因此,最好的状态,是天真向经验过渡,从经验那里获取智慧,变得强大起来。这就是所谓更高级的天真状态。对经验世界的人而言,如何找回天真、唤醒激情?威廉·布莱克的答案是依靠想象,依靠人的创造性活动。

威廉·布莱克认为人的想像力是使人类幸福的原动力,他说“理性制定出的法律和道德摧毁了想像力,只有人类自己才能把人类从悲苦与困境中解救出来,这就是人类的想像力与艺术创造力。”(转引自韩红,76页)他倡导的是一种创造性想像力,是一种人人都具有的内在素质和天赋。只有想象才是恢复理性与激情,精神与感官,灵与肉的平衡、和谐之希望所在。

不同于其他浪漫主义作家,威廉·布莱克关心的是人内心的自由。他相信,只有打破理性的束缚,充分发挥人的幻想与激情,在想象的世界里自由翱翔,人才能从精神上获得自由、实现和谐。

三、和谐人的启示

早在18世纪,威廉·布莱克就看到了理性束缚下人精神的缺失,冰冷的理性造就了各种体制,而人则成了体制的奴隶,失去了活力,这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异化。威廉·布莱克并不知道这个词,但他无疑看到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可能的解决途径。他是个人本主义者,关注的是人自身。

威廉·布莱克的思想观点实际上对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他所寻求的人类灵魂的状态实际上跟我们倡导的和谐人有异曲同工之妙。肖映胜在其博士论文中指出:“和谐人的本质是处于创造性阶段并逐步超越创造性,向自由阶段开始迈进。”(肖映胜,41页)“和谐人并非无差别无矛盾冲突的人”,人不仅要协调自身的关系,而且要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和谐人必然包括个体和谐、人际和谐、人类和谐以及相互之间的和谐”,其中“人自身和谐是起点,是最为关键的。”(肖映胜,37页)他还指出,人自身和谐的主要内容就是身心和谐、认知和谐、人格和谐、行为和谐以及发展和谐。威廉·布莱克所追求的天真与经验的和谐,也可以看成是人自身的和谐。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一味崇尚抽象理性力量的我们日益沦为物质的奴隶,确实有必要关注一下我们的内心,激发我们的热情和想像力,从而达到身心的和谐发展。

摘要: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一生写了许多揭露丑恶的社会现实的诗篇, 但他也曾怀着深情勾画了一幅幅人、神与万物共欢乐的画卷, 他笔下的和谐世界引人深思、令人神往。和谐实际上是人类灵魂中天真与经验两种状态的平衡, 只有在创造性想象的作用下, 人类灵魂才得以解放, 人从而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

关键词:威廉·布莱克,和谐,天真,经验,想象

参考文献

[1]韩红.浅析威廉.布莱克的想象力[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5 (5) :76-79.

[2]肖映胜.和谐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体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 2006.

[3]威廉.布莱克 (著) , 张炽恒 (译) .威廉.布莱克诗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4]赵江涛.论《天真与经验之歌》中人类灵魂的对立状态[J].语文学刊, 2007 (8) .

[5]郑小冬.阴影斑驳的“天真”之境——试析布莱克《天真之歌》中“天真”的多重性[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0 (3) .

上一篇:道路桥梁施工问题下一篇:西方现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