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情感教育问题

2024-08-25

高中数学情感教育问题(精选十篇)

高中数学情感教育问题 篇1

情感教育的责任之一, 就是要营造如下的一个学习氛围: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学很有意思, 在与老师的积极的情感交流中, 产生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主动性及热情的学习态度。高中学生的情感, 明显的两点是凭感觉和动摇性, 同学门对一些事物的感觉和了解通常是靠他们自己的感觉。却没有通过理智的思考, 如果学生们认为外面的事物与他们的喜好相违背, 便会觉得没有意思, 更甚者有的同学心里会产生一中叛逆的情绪。所以, 在新标准要求下的高中数学学习, 必须在同学的学习态度, 情感教育方面开始更正, 要求同学们改变原来那种机械, 被动的学习状态, 转变成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在高中学习中, 应尽量引起同学们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使同学们在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学习数学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这样同学们既爱学又学到知识, 自然可以使同学们的数学思维和学习的潜力得到提升。

1. 重视高中数学教育情感的合成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过去在数学学习时, 老师单是在认识事物的角度方面考虑, 重视怎样把一些数学公式、概念和定理说明白, 仅仅在意教学过程的条理性、逻辑性以及计算演示中的正确性, 却极少考虑数学学习的情感教育和趣味教育。

新课改要求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比以往更加的主动, 并学会自我探索, 这个作为一线的高中老师已经了解, 不过老师们以为“为同学们营造一种探索的学习环境”有一定的难度。尽管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有“接受式”与“活动式”两种, 但是, 为了引起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以探究学习为主的活动式教学也应该经常使用, 还有接受式的教学也会使同学们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

所以, 为了让同学们喜欢接受高中数学教学, 只能将授课内容进行情感性加工。最大限度让授课内容出乎同学们的想象, 引起同学们的兴趣, 提升学习高中数学的积极性。

2. 重视同学们对于数学精神的理解

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 要求同学们了解数学文化:感受数学的科学价值, 开阔眼界, 激发对于数学创新原动力的认识, 随即提升自我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数学文化对于同学们学习数学的情感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 当同学们感受到数学的美, 就会喜欢学习数学;当同学们知道了数学创新的历史, 就愿意钻研数学;当同学们了解数学的价值, 便可以学好数学。

还有, 在数学文化的学习中, 不仅仅是让同学们的觉得数学学习很有趣, 更是让同学们感受在整个人类文化进步的过程中数学所起的作用和贡献, 让我们的高中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获得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也许同学们在未来用不到数学方面的知识, 但是这种精神将一直陪伴着他们, 对同学们将来的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

3. 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其他学科的联系, 引起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学家说过, 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 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当教师关爱学生时, 同学们时就会有一种亲切感, 从而有一种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情感, 这种感觉非常有利于师生的互动, 而且可以消除病态的自恋和自大, 这样同学们就会主动地学习数学。

高中数学在重视内部联系的同时, 还必须重视与外界的联系。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生活, 向学生介绍数学在现实生活的运用, 而且数学和其他学科也有很大的联系, 内容涉及理化生、政史地等各个学科。开拓同学们的眼界, 让同学们认识到高中数学是来自身边的现实生活, 是认识和解决我们生活和工作中问题的工具, 以增强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事实证明, 开展高中数学应用的教学活动符合高中数学教学规律, 有助于加强同学们的应用意识, 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体会到高中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高中数学不是深不可测的, 在现实生活中便有高中数学的应用, 进而吸引同学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高中数学学习中。

4. 注重挖掘教科书中的情感要素, 注重学生过程性评价

高中数学教学一般被同学们看成是不容易明白, 而且都是些没有情感的定义、定理、公式, 然而仔细挖掘我们会发现书上有许多有情感的内容, 其中对称美就是数学美之一, 所以教师可以在讲课的环节中营造环境让同学们自己去感受这些美, 例如牛顿二项展开式:

这个展开式的多项系数具有对称性, 而且能形成成一个漂亮的杨辉三角。这样的例子在我们平时的数学学习中有很多, 同学们就可以从这些数学文化中培养自己的情感、树立自己的价值观, 重视高中数学的学习及应用。

过去的高中数学都是些是总结性的教学, 只强调定理、公式、结论的讲解和使用, 而不重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 国内国外的数学改革不断的重视学生们过程性的学习, 所以现在经常将数学教学的静态化过度成动态化。使学生们加入调查、研究、计算、下结论等多种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们在每一个环节中都能进行探索、研究, 体验、交流等体现情感教育的活动, 从而得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高中数学情感教育问题 篇2

新课程目标教学改革形势下,注重培养学生素质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情感教育在教育教学中占据着十分关键的地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教师的情感与教学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内心情感体验,学生只有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才能对知识产生兴趣,才能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积极的情感教育方法来对学生实行正确、积极的引导,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快乐的氛围中主动学习,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教师必须具备的情感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与学科知识的讲授者,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情感体验榜样,以积极的热情、和蔼的态度及和谐的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给学生留下可敬可亲的印象。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严格注重自身的仪表仪容,穿着要得体大方,展现师者的风范,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言辞得体,要以积极的情感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对于懂事好学的学生,教师要放下师者的身价,主动与他们展开交流,建立朋友式的关系,让这部分学生抛开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在学习上积极向教师请教,及时与教师展开心灵上的交流。

二、采用科学的情感教育方法展开教学

1.掌握课堂导入艺术,唤起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

数学作为一种讲求逻辑的理性科目,要想使学生能够积极听讲,安排好课程开端很重要,教师要在每一节课的开始都要以情感渗透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知识的乐趣,达到对新知识的向往和追求,伴随着教师温和的语言以及有节奏、有乐趣的教学实例的列举,让学生身在其中,并产生求知的渴望。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用艺术的方法导入课堂,最先用启发性的话语问学生:“同学们,在你们平时的生活中,你们看到什么是三角形的`呢?”学生在下面不住地议论,然后说出答案:自行车的大梁、照相机的三脚架、房屋上面的金字架……“好的,看来同学们都十分注意观察生活,这很好,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用三角形吗?为什么不用平行四边形或者菱形呢?”听了教师的话语学生就会产生疑问,趁着学生思想中问号的出现,教师及时地导入课堂教学:“相信大家一定很想知道答案,那么学了今天的课程后,你们就知道了……”

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对知识产生了兴趣,而且在心理上树立信心,不会被主观上的疑惑所困惑,产生积极的探索与求知的欲望,有利于接下来教学活动的展开。

2.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重视数学

在初中数学中有很多关于图形的知识,这些知识表面看起来十分抽象,为学生的学习设下障碍,但是如果采取正确的方法就会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十分形象,因为图形本身就带有意向之美,学生能够在这些美感的影响下,产生学生的兴趣,从而积极探索。

例如,多彩的图形这一章节,有菱形、正六边形、正方形、正三角形……教师可以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建筑装饰地板中用菱形地板,人性道上面铺设的是正六边形的地砖……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都会引起学生的广泛关注,形成一种积极探索的欲望,从而不断努力,专心听讲。

例如,在学到“对称图形”这一章节,为了让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对称的含义,在没有讲课前微笑着为学生举出几个例子,如,人体的构造,双手、双眼、双耳等等,听了教师的描述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耳朵,然后,教师可以借机会安排学生拿出一张矩形的白纸,从中间对折,然后背着折痕用剪子随便检出一个图案,再将纸打开,此时的纸张形状就是一个对称图形。

把手工制作引入数学教学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动手中感受到了数学力量的神奇,明白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在以后的生活中,积极与教师配合,不断取得进步。

3.深入生活,在实践中学习知识

数学蕴含在每天的生活中,没有数学的世界是无秩序的,人们每天都在利用数学知识来计算自己一天的收入与产出,教师要积极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创设最积极的思维状态,让他们的大脑在数学运算与数学逻辑的影响下,产生数学逻辑思维,一旦拥有了良好的数学思维,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上就会有超乎寻常的收获,有利于建立积极的数学思维体系。

例如,教师在上一节课前或者课后,可以设置一个数学小游戏,如,数独游戏、数字的加减运算等,学生在对这些游戏的解读中,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产生积极的兴趣,努力学习。

例如,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之余组织学生玩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规则中贯穿数学思想。如,每名学生说出7的倍数的数字,学生在兴奋与激情中思维处于高速运转的状态,对于思维敏捷度以及数字的敏感度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之,教学不仅是一个理论知识灌输的过程,这其中蕴含着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和爱,教师要学会将这些情感和爱释放出去,让学生感受到师者的风范,理解学习知识的重要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在一个积极的思维状态下,不断探索,开拓进取,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育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筠.浅论数学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及培养[J].上海中学数学,(12).

[2]张春丽.挖掘情感因素提高学习兴趣[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8).

[3]史秀清.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7).

高中数学教育中进行情感教育教学 篇3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育 情感教育教学 思想性 情感性 主体性

1 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把数学教材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教师应根据学生对生活的经验以及所学的知识出发,创建一个有趣的、生动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数学教师要想教好学生,还需要从自身出发,首先是要认清教学的意义在哪里,教学不是单纯地传授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教育也是同样重要的。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把知识教学与情感教学融为一体,充分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想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教育则是必不可少的[1]。情感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感到知识的枯燥乏味,由于数学的本身是数字化教学,如果不添加情感教育在里面,那么数学教学就真的显得枯燥了。有了情感教育的参与教学,会让学生处在一种身心愉快的状态下学习,这种亢奋状态无疑是最好的学习状态,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潜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审美是情感教育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并把其利用到数学教学中,审美也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一种手段。因此,高中数学教育中进行情感教育可以说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仅如此,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素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进而全面地促进学生的发展[2]。

2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应坚持的原则

2.1 思想性原则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首先坚持的原则就是思想性原则。万事开头难,思想教育也是对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不能有任何的疏忽。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可以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立场以及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并且,要结合数学教材知识来组织整个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是学生榜样,教师要以身作则,利用自身良好的品质来影响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快地形成良好品质;其次,就要依据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相关内容进行教育;再次,就要从科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正确的科学态度对学生进行教育[3]。

2.2 愉悦性原则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需要坚持愉悦性原则。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进行枯燥知识点的讲解,还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会让本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活跃起来,才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促进学生尽快地进入一种积极学习的状态。学生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下学习,会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4]。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感情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情感,还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外在乐转化为内在乐,促进学生学习上的更大进步。

2.3 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围绕着学生为中心进行教育,要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进行综合的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把每位学生都培养成高品质高素质的优秀人才[5]。为了能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志在必行的,而且,在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要始终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利用情感教育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高中数学教育中进行情感教育的策略

3.1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强烈的学习动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力,教师应从这点出发,教师可以利用情感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自己的理想,为了远大的理想而积极的学习。当然,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动机的过程中,教师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作为引导者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高中数学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地为学生介绍相应的知识背景,这样能让学生对数学更了解,更能了解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和地位,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2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对一件事物有了兴趣,才会激发对事物认识的渴望以及了解事物的动力。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情感教育中非常关键的环节,这关乎到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是否有学习的内部动力,只有让学生对学习数学感兴趣才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部动力,才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接触数学,去了解数学,去学习数学。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数字计算的枯燥科目,教师应培养学生在枯燥的学习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6]。另外,在教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情感教育过程中,还要注意与数学课本进行紧密的联系,要做到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教师如何更改和创新教学模式,都要达到最基本的教学目标。

3.3 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从小学到高中乃至大学的学习中,数学都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备受学校、家长以及学生的重视,而且,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说,数学教材中的一些定理、定义以及概念等没有具体的表达事物,都是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数学中的相关概念与其他科目需要熟练背诵的定义和理论不一样,数学中的概念是需要学生对其有着灵活的理解,只有对相关概念进行充分地了解才能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更好的把握。也正因为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灵活性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直接增加了学生在数学道路上学习的压力,也有很多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甚至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心生恐惧之意,这种不良的心理是困扰学生学好数学的一大障碍。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本质上对学生进行改变,从不同的角度来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压力,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导学生不被眼前的困难所打到,眼前的成败不能决定一生的成败,总的来说就是要利用情感教育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4 结束语

本文针对于高中数学教育中进行情感教育教学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除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外,还能够使学生的情感更丰富,更积极向上,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玲. 浅谈情感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学报,2011(Z1).

[2]张艳. 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 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03).

[3]吴小平. 寓情感教育于数学教学中[J]. 中国校外教育,2010(23) .

[4]陆中彪. 浅谈数学教育中情感教育的运用[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08).

[5]胡和庭,胡雅玲. 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初探[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11) .

情感教育与高中数学教育的关系 篇4

关键词:情感教育,高中数学,应试教育,数学素养,应试能力

亚米契斯曾经说:“教育是爱的教育。”诚然,教书育人不只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而且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个性品德和审美素质。在以知识和智力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中,非理性的、非逻辑的情感因素未给予应有的重视,造成了种种缺陷,给实施素质教育设置了许多障碍,造成了不良的后果。可以说应试教育扼杀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许多快乐,许多学生不愿意学习数学,学不好数学,许多教师辛辛苦苦而成绩却不尽人意。真正喜欢数学的学生很少,许多学生认为学了数学知识以后无处可用,无处能用,即便是数学尖子也不愿意报考数学专业,这些现象令人担忧和深思。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数学,另一方面则是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机械地完成教学任务,老师没有把情感教育融入到数学教学之中,致使很多学生对数学逐渐失去了兴趣。

情感教育有四个基本原则,即激发性原则、鼓励性原则、渗透性原则、感化性原则。顾名思义,激发性原则即激发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有兴趣来解答数学学习中面临的一个个难题;鼓励性原则即鼓励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让学生有信心来攻克横亘在他们的数学之路上的难关;渗透性原则即在日常的教学中渗透唯物主义思想,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明白数学不是抽象枯燥的问题,而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的方法,学习数学不只是为了高考,更是为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感化性原则即老师用自己的情感来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学生,提高课堂的效率,并且起到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信心,渗透数学思维的作用。

高中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四个基本原则要求老师改变以往的授课心态,不只是为了考试而授课,而是为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而授课。高中的数学教育,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同时更要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数学素养与应试能力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数学素养是基础,应试能力是上层建筑。没有数学素养而单独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就像是在建造一个空中楼阁,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不会真正地掌握数学的真谛的,是不会真正地领会到数学之美的。如果我们只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而忽视应试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当今中国的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是没有强大竞争力的。只有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才能真正实现高中数学教育的成功。而要实现这个目标,老师要做的就是在高中的数学教育中真正进行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必须重视和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以老师和学生的良好情感的影响力带动和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通过情感教学达到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地喜欢数学。

情感教育在高中数学教育中的缺失,从浅层上看可能会造成学生从课堂上获得的仅仅是应试能力解题技巧等片面的数学素养,从而造成学生没有通过高中数学的学习形成完整的逻辑推理能力和严密的思维方式,造成了一种丢了西瓜拣芝麻的因小失大;从深层上看可能会不利于学生的个性的发展,造成孩子个性的病态甚至扭曲,对孩子的一生造成极大的伤害。

随着国家十二五计划对教育投入的加大,随着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更加重视,随着知识决定命运的思想的更加深入人心,教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高中教育作为中等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起着连接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过渡作用;高中的知识一个方面是对初中知识的深化和延伸,另一个方面是大学知识的铺垫。而且高中阶段是人的性格、思维、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的基调奠定的时期。所以有着如此重要作用的高中教育自然会在社会各界重视教育的大环境下得到更多的重视,而在高中教育中深入情感教育也就显得尤其重要。

情感教育目标分为多个层次,1964年,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克拉斯沃尔和布卢姆等人通过研究,将情感教育目标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第一,接受层次。在这个层次上,人们从被动地接受某些现象的刺激到比较积极地注意接受刺激。第二,反映层次。在这个层次上,人们接受刺激后,受到驱动,愿意做出反映,从而获得满意的体验。第三,价值评价层次。在这个层次上,人们的情感体验不再依赖于一些机体的需要,而是依赖于对需要本身,以及满足需要的方式做出的价值评价。这也是情感发展的关键阶段。第四,组织层次。人们对价值进行观念化,并运用这些观念来建立内在一致的价值体系。这是形成稳定、深刻和丰富的情感的必要前提。第五,性格化层次。在这个层次上,人们会将价值观、信息、态度等组织在一个和谐的系统内,形成性格特征,知道自己的言行。这五个层次构成了层层递进、紧密衔接情感心理的内化和升华过程,形成了一个动态的目标系列。

高中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分析依 篇5

一、建立科学的高中数学课程安排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当中,由于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和升学带来的考试压力,高中生大多陷入了无尽题海的循环当中。高中数学的课程安排也相对较多,学生的日常学习负担较重。但高中生在高压下的学习效率往往得不到提升,也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高要求。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区域进行研究和分析,根据自己教学场所的实际情感进行改革和发展,制订科学合理的高中数学课程安排。减轻高中生的学习负担,不再被超多的高中数学习题所压迫,而是发展学生本身的数学思维模式,帮助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到更多的数学解题方法,从根本上達到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效果。

二、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还要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当中每一个步骤都要符合教学目标并以此努力不断前行。对学生定制的教学活动要灵活有趣,注重其中情感目标的制定和实现。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当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创新性地组织教学内容,充分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和演进过程,以各种实际情景为手段,以教育情感的引导为纽带,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故事情景、生活情景、动态情景等,让学生编写不同类型的应用题、写数学小论文、组织数学课题小组等形式,使学生人人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三、确定课堂教学主体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的主体已经从传统的教师转变为现在的高中生。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发展学生本身的动手实践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良好的情感交流当中帮助学生轻松学习、主动学习。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要学会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把情感教育的内容融入现今的教学手段当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会到高中数学的美,以此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知识总量,还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课堂教学内容的展示。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6

关键词:数学,教师,学生,课堂教学,情感教育

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 它对学习活动具有定向、启动、调节和维持的作用, 是数学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所有非智力因素都伴随着情感因素, 因而情感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现代教学理论指出, 课堂教学不仅是师生之间知识输出──输入的认识过程, 而且也是师生间情感交流过程。当今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而情感教育是教学工作中的高层次要求, 是当今教育的迫切需要。

1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培养积极的情绪

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来调动学生的情绪, 振作他们的精神。兴奋的情绪和振作的精神是大大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条件。

1.1 加强教材内容的情感处理。

教师在教学中, 应该富有情感地讲授内容, 给学生情感上的感染, 使学生在接受认知信息的同时, 接受相应的情感因素的传递, 达到以情促知、知情共育的效果。

1.2 要善于用语言来表达教材内容中的情感。

过去教学比较重视言语的通俗易懂、简明扼要, 要求准确、清晰。在理解了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后, 现在的教学言语除了准确清晰外还应追求生动活泼、形象、富有情趣和感染力, 有一定的幽默感, 以便使讲课言语既传神又传情, 达到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当然, 这要求数学教师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力。

1.3 要善于把握、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情感因素。

教师在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法时, 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 既要备好认知因素方面的课 (知识性、技能性、思想性) , 也要备好情感方面的课 (情感性、体验性、表情性) , 而后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往往被忽视。在数学教学中, 首先, 应该用数学学科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其次, 可从数学学科应用的广泛性入手, 把枯燥无味的数字、符号、公式、法则、图形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 从而使学生产生亲切感, 激发他们求知的情感。第三, 抓住数学本身具有的抽象美、逻辑美, 诱发学生联想, 在美感中提高追求真知的动力, 促使学生产生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第四, 结合课本内容适当介绍一些古今中外数学史或有趣的数学知识, 设计一些趣味性、探索性和应用性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豪感。

2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 激发数学学习情感

社会需要每个人都成为有用之才, 名人的成才之路可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在数学发展史上, 由热爱数学到做出惊人成就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如伽利略的父亲要求他学习医, 但他对数学特别感兴趣, 经常偷偷地在医学书中夹着阿基米德和欧几里德的数学书。这种浓列的兴趣使他勤于思考, 后来发现了摆的理论。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 在初中考试数学曾不及格, 中学毕业后父亲安排他做生意, 可他违背父愿, 酷爱数学, 后来一举成名。

了解数学重要性及应用广泛性, 能博得学生对数学的好感。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必修学科, 从小到初中到高中直到大学都要接受不同层次的数学教育, 可见数学在发展人的认识能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数学是思维体操, 它可以使人的思维具有严密性、灵活性、广阔性、深刻性。有组于我们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使我们学习工作更富有创造性。如果每个执教者能从学生认知结构出发, 从身边数学讲起, 学生从需要出发, 对数学产生渴望感, 提高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教师要善于用表情来传递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是言语表情。言语表情是通过在教学中的语音、语调、语速、节奏、停顿等变化来表达情感的。教师抑扬顿挫、缓急有致的讲课声, 既能传情达意, 感染学生, 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引发兴趣, 而且言语表情的变化还会刺激强化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性和稳定性。

要善于用情境来烘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气氛、教师可配合教学内容, 运用一定的数学手段, 创设某种教学情境, 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境, 理解数学意义和实际应用。同时, 对有些本身不含情感因素的数学知识, 教师也应尽可能从外部赋予它以某些情感色彩, 让学生在接受这些知识时, 感受到某些情趣, 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4 调节愉快的课堂气氛, 融洽师生情感

数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创造一个和谐、热烈、融洽、紧张、愉快于一体的课堂气氛, 创设良好数学环境, 让师生之间友好情感贯穿始终, 对提高课堂效率益处匪浅, 这是艺术。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可消除疲劳, 保持旺盛精力, 产生浓厚兴趣。“愉快教育”思想要求打破生硬、僵化的注入式授课方法。此外, 要注意课堂结构紧张而有序, 可根据讲授内容提出问题, 让学生共同讨论。允许学生提出教师讲课中的问题, 培养积极听课习惯, 改变被动接受方式, 培养参与意识, 讲课要深入浅出, 环环相扣, 多联系实际, 适当应用比喻, 调动学生学习情感, 使学生在愉快中突破难点。同时要注意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来调节课堂气氛。

5 让学生认识数学的价值, 激发社会责任感

说到数学, 不少人都会觉得只是“计算”和“证明”, 学生学数学只要会做题就行了。而在使用新课标教材的过程中, 我逐步体会到了数学它不只是“数字符号”, 它有更丰富的内涵, 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就必须让学生认识数学的价值, 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社会责任感。

首先, 要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 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它是在这个现实世界中生存的。同样, 人类也离不开数学, 离开了数学人类将无法生存和发展。

其次, 要让学生认识数学是一种文化, 有着社会价值, 是与其他科学一样, 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规律, 并成为理解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作为21世纪的数学教师, 不能只让学生学会做各种各样的习题, 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一定的教学情境积极挖掘数学的社会价值, 使学生体会数学思想和数学里包含的丰富的哲学道理和人文精神, 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一种有价值的感觉, 从而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结束语

总之,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 情感教育越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数学课更成为情感教育的阵地, 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并调动学生的情感状态, 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同时, 也提高他们学习的责任感, 自觉地养成积极、勤奋地学习行为, 刻苦钻研, 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刘兴毅.浅论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12.

[2]郑毓信.数学文化[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1 (1) .

浅论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7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情感教育,师生

前言

新课改要求, 高中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 还要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 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就是说要改变以往“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形成一种独特的情感关系, 因此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是高中数学教师长期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数学情感教育概述

(一) 数学情感教育的含义

所谓数学情感教育, 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 并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来满足这种需要, 在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 使其学习态度更加积极。可以说, 情感教育弥补了数学教育中的不足, 学生潜在的非智力因素被充分调动起来, 消除内心对数学的消极情感, 不仅能够改变课堂氛围, 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还能够改善师生关系, 促使学生全面发展[1]。

(二) 数学情感教育的目标

数学情感教育的具体目标如下:首先, 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情感因素, 不仅要促使其掌握基本知识, 还要培养学生的治学态度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 使学生的心里素质水平得到提升;其次, 通过组织一些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同时提升其团队合作的精神;最后, 开展一系列丰富的教学活动, 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自己生活的关系, 不断拓宽其数学视野。

二、高中数学情感教育的原则

(一)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情感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只有学生自主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内心真正发生改变才能实现, 如果要依靠外力去强制反而会适得其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些具有感情色彩的情境, 尊重学生的真实感受, 通过自己的引导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2]。

(二) 注重愉悦性

高中数学知识结构相对复杂, 很多概念和计算过程比较枯燥, 学生很难提起兴趣, 情感教育的作用就是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注意将枯燥性与愉悦性相结合, 使学生了解一些枯燥符号背后的内涵, 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 不是去被动的接受知识, 而是愉悦的、主动的去探究知识, 真正消除学习数学的负面情绪,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

三、高中数学情感教育的具体方法及实例

(一) 活跃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对学生的情感产生重要影响, 研究表明, 如果课堂气氛沉闷, 学生的负面情绪就会增多, 长此下去就会对数学课产生厌烦心理, 因此在情感教育中要注重活跃课堂氛围。

例如, 教师可以利用逆向思维来点燃课堂, 在复习三角函数知识时, 可以设计这一题目:一个三角形中存在sin2B=sin2C的关系,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什么形状?教师可以自己这样解答:由已知条件得出2B=2C, 所以B=C, 得出该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教师问大家, 有哪里不对的地方吗?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参与进来, 找出老师的“错误”, 根据诱导公式得到2B=π-2C, 此三角形还有可能是直角三角形, 这样, 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 学生的主动参与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二) 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

数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 要求教师利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 将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这样学生才能有兴趣去探究, 主动融入到教学情境中。首先, 教师要确定目标, 然后思考以什么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力求将所有教学方法的长处都结合起来[3]。

例如, 在研究“七桥问题”时, 教师就可以这样设计:a, b, c, d代表小岛, 七座桥用七条线来表示, 并将这一情景呈现在课件中, 问:怎样才能一笔画出图示的图形, 这样就将原本“走过七座桥, 但是不允许重复”这一枯燥的问题巧妙的转化了, 学生的兴趣马上就会被激发起来, 在与学生共同探究一笔画的过程中, 自然而然的引出奇点和偶点的概念。

(三) 改善评价机制

教师对学会的评价同样会对学生的情感产生重要影响, 教师要改变以往完全用对错来评价学生的习惯, 而是要考虑到学生的数学基础以及个人兴趣、性格特点等综合因素, 以赞美、鼓励的方式为主, 即使学生做错了也要肯定他的努力, 然后帮助其找出做错的原因,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还有进步和提升的空间, 通过情感教育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 发自内心的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同时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发挥评价机制的积极作用。

四、总结

数学是高中教学中的重要学科, 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就是不能将学生当做知识容器, 而是将其视为具有丰富情感的主体, 通过情感引导以后学生愿意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主动探究知识, 发挥情感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何艳红.如何利用情感教育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J].科教文汇 (下旬刊) , 2011, 10 (12) 07:113+120.

[2]李敏.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J].亚太教育, 2015, 8 (10) 16:47.

高中数学情感教育问题 篇8

一、什么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 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 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 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 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 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表现为: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和创造, 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养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如何培养

数学其内容的特点及它所具有的丰富教育因素, 决定它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能发挥出独特功能, 起到重要作用。

1.未成曲调先有情

赞可夫说:“如果教师本身就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 学生就会迷恋于知识的获取。”心理学家曾对“人们普遍喜欢鞭炮味, 而不喜欢医院的药味”这一现象作过细致研究, 结果是:鞭炮多出现在喜庆日子里, 给人们带来的是愉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 而医院则往往带给人们不愉快的体验, 这充分说明不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会对人们产生重要影响。

数学教师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对教学工作的满腔热情, 真诚相待, 能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火花。教师走进课堂准备上课时的态势语言, 是上好课的良好开端。教师步伐稳健, 精神饱满, 心情舒畅, 表情自然, 会立即使学生产生一种轻松的愉悦感。因此, 动作要求简洁有力, 生动形象, 幽默自然, 不失风度;语言力求简洁明快, 富有感染力;面部表情应当自然大方, 让人倍感亲切。力戒板着面孔, 评议枯燥无味, 千字一腔, 平铺直叙。乌申斯基说过:只有心中有火的人才能点燃别人, 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 是任何东西都不可以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2.结合教材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创设情境, 体验情感。情境的创设, 注重的是逐步进行, 使得师生及生生之间的“情感体验”随着情境的创设而被多次激活, 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如在教等比数列前n项和时, 先精心好设计好国际象棋发明者与古代印度国王的故事, 使故事与知识教学巧妙结合在一起, 课堂气氛活跃。又如在教《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时, 先介绍了中国战争史上一次登陆作战, 由于潮汐现象, 港口每天的水深与时间成三角函数关系, 此次作战因为没计算好准确时间, 结果登陆方登陆时恰遇到退潮, 使士兵暴露在一片开阔的海滩上, 任凭对方轰炸, 登陆士兵伤亡惨重。介绍完这个故事后, 学生学习本节例4相关知识时, 特别认真, 学习效果很好。

3.结合数学史知识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潜移默化中, 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目标,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结合数学史知识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教版必修一至五教材中都设置有“阅读与思考”, 其中有不少数学史知识。例如通过介绍必修二“阅读与思考”中欧几里德《原本》与公理化方法, 还有笛卡儿解析几何, 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悟出学习数学的方法。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文化及发明成就, 如刘徽及他的《九章算法注》; 现代数学家的成果和事迹, 如华罗庚、陈景润等, 增强学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培养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操, 并树立攀登科学高峰的志向。

4.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

科学的评价对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形成和发展将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教师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强烈求知欲、好奇性, 以及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善于辩论等表现等给予肯定、表扬。我们常见到这样的情况, 当学生站起来说“不懂”、“不会”时, 老师由于怕耽误时间, 随即叫他坐下。转而叫一个好学生回答了事。有经验的教师就不放弃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 而是尽力启发引导。鼓励他努力作答, 即使一无所知, 也请他先坐下, 嘱他认真倾听别人的回答。类似问题, 只要他能答出来, 就适当地给予表扬, 加以肯定。力求做到让每一个被提问的学生都能体面地坐下, 加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过程评价, 真正落实好学科模块成绩中个人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像传授知识一样可以直接“教”给学生, 而是要创造机会, 通过亲自参与活动, 感受、体验与内化, 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形成。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课程教材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因素, 有意识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摘要:情感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价值观是情感发展的结果, 反映情感的发展水平, 它们具有内在的相互联系。教师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参与, 将使理性教育由片面变得全面, 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走进高中数学课堂, 教师按照“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教学。

高中数学情感教育问题 篇9

一、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加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当中蕴藏着丰富而灵活的生命力,如果能够将其挖掘出来并予以呈现,将会促使学生们对于数学学习产生全新的认知. 因此,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会有意识地对于教学内容进行一些情感加工,让数学知识鲜活起来,以此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推动课堂教学高效开展.

例如,在进行三角函数内容的教学中,我向学生们展示了这样5个算式: sin213° + cos217° - sin13° + cos17°; sin215° + cos215° - sin15° + cos15°; sin218° + cos212° - sin18° + cos12°; sin2( - 18°) + cos248° - sin ( - 18°) + cos48°; sin2( - 25°) + cos255° - sin( - 25°) + cos55°,并将每6名学生分为一组,鼓励学生们合力找出上述算式当中所包含的三角恒等式,并进行证明. 起初,学生们被这几个复杂的条件吓倒了,感到毫无头绪. 在我的不断鼓励之下,学生们在小组之间相互交流探讨,逐渐发现了这之中围绕30°出现的规律. 找到了这个证明目标,学生们对于接下来的证明过程也自信了很多,最终得出了理想结论. 在这个过程中,我将探究过程成功与学生们的学习自信这样的情感点之间建立了联系,有效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

为了能够有效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笔者经常会采用组织课堂小活动的方法. 将学生们科学分组,并为其分配探究任务,使学生们在分组探究的过程当中,找到数学学习的情感点,从而对数学探究活动产生热情.

二、将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强化学生学习渴望

为了加强学生们在高中数学学习当中的情感认知,知识内容真实性的加强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当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产生真实的情感感受之后,便会从内心深处拉近同数学课堂的距离,进而强化自己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渴望. 这种渴望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是十分珍贵的,它将会成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

例如,我曾经向学生们展示过这样一道习题: 一家航空公司的航线覆盖于四个城市之间,分别将其编号为A,B,C和D. 现在,该航空公司为这四个城市之间的航线机票制定了价格,已知A,B两城市间的机票价格为2000元,A,C两城市间的 机票价格 为1600元,A,D两地间的机票价格为2500元,B,C两地之间的机票价格为1200元,C,D两地间的机票价格是900元. 如果每个航线的机票定价都与其飞行距离之间成正比,那么,B,D两地间的机票价格是多少? 这个实际问题的解答,很好地应用到了三角形的相关知识( 如图) . 学生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数学知识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如此灵活广泛的应用.

笔者不断地将教学内容同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们逐渐发现了存在于自己身边的数学,对于数学知识的情感也发生了很大转变,主动学习热情也日益高涨起来了.

三、寻教学内容当中情感因素,重视学生学习过程

当然,在高中数学教学渗透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并不一定需要教师们主动去开拓内容. 很多时候,立足于数学知识内容本身,注意观察与分析,常常可以发现很多可以进行情感激发与渗透的两点. 对这些内容进行开发并呈现给学生, 往往能够让学生们加深对于数学学习的感悟,从学习过程当中对学习重视和爱好起来.

例如,在展开函数内容的教学之前,对其概念的理解必不可少. 针对“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有唯一确定的元素与之对应”这一表述,我并没有将讲解重点仅仅放在知识本身之上,而是通过对于“任意”与“唯一” 两个词语含义的强调,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了数学语言的精炼性与周密性. 这也给学生们带来了对于数学知识的全新情感体验. 如此显著的语言特征,也让大家对高中数学更加敬畏了,学习起来自然重视、严谨了很多.

只要仔细观察便不难发现,高中数学当中所包含的可以触及学生内心的情感因素是很多的. 很多教师所欠缺的就是对这些内容的发掘与实现. 教师们只需要运用很少的一部分时间便可以将不同的情感因素凸显出来. 这便可以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潜移默化当中优化学习过程,促进学生接受.

高中数学情感教育问题 篇10

关键词: 情感态度 教学 有效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数学课程三维目标体系。特别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其基本内容是: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不可否认,进入高中后,随着学习的深入和课程的加深,学生总觉得数学枯燥无味,学习越来越吃力,越来越没有兴趣,因此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就越来越低,甚至放弃学习数学。这种现状在农村普通高中表现的尤为突显。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能力是否得以提高直接取决于学生对该学科的喜欢程度,然而对该学科的喜欢程度最关键是看该学科的教学内容方法是否有趣、有用等因素。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高中数学教学应多从情感态度教育入手,激发学生的情感状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学习数学的困难,减轻学习数学的负担和压力,逐步解决学生的害怕数学的心理问题。那么,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呢?

一、适当运用情感教育,触动学生学习态度,激发学生有效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抽象、枯燥的,是一门入门容易深化难的学科,除了了解一定的数学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认为兴趣最为重要,因为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成有趣生动的探究问题。同时还利用高中生“求知心切”的心理特点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创设出能让他们“好奇”的问题。普遍现象反映,教学活动中学生往往是听得懂就是自己不会做,每次考试总是成绩平平,或有所下降,时间一长,就失去自信心。而情感态度教育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又是智力发展的“助推器”,积极的情感态度将会促进理性的认识过程,意志品质的培养,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事实表明,当接触新的知识时,学生都很好奇并产生一种“莫名其妙”興趣;但是时间长了,学习难度增大了,而老师又没有引导好,学生就会慢慢地失去兴趣。这时候如果我们运用生动灵活的教法,加以富有情感的教育,就会让学生喜欢跟老师一起在数学的海洋中畅游。自然而然学生就会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了,学习能力及成绩就会逐步提高了。由此可见,运用适当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适当运用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养成学生有效的独立思考

学生对数学有了兴趣,但要学好也不容易,因为数学的学习过程需要学生坚强的意志,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由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情感态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教师有意识地帮助他们树立和增强自我正确的情感态度,就能使学生对学习知识持有强烈的探究态度,从而使学生对学习知识建立一种积极进取的情感态度,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品性。有效的独立思考是学生猎取知识、发展智力的关键。学生只要乐于去想、会想,就能“发动”他们的思维。但有时候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常常整节课包办代替(现在农村普通高中都存在的教学现象),没有给学生余留思考问题的时间,学生只能顺着教师的教学设计去学习数学。这种 “流水作业式”的教学,只会使学生忙于记笔记,练习只“照葫芦画瓢”,并未理解所学的知识。这样就会挫伤了他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学生就会养成了“寄生”的思想。如此何谈建立积极有效的情感态度?所以课堂上教师必须多采用“设疑式”教学,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自己探索,弄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例如讲《余弦定理》时,可如下设疑:我们都熟悉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满足勾股定理:c2=a2+b2,那么非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怎样呢?锐角三角形的三边是否有c2=a2+b2-x?钝角三角形中钝角的对边是否满足关系c2=a2+b2+x?假若有以上关系,那么x=?教师从这个具有吸引力和启发性的“设疑”引入了对余弦定理的推证。让学生在“质疑”中亲身体验,对数学就有 “感情”了,学生就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了。所以教学活动的关键,就是恰当运用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养成学生的独立思考。

随着教育的深入、新课程改革的开展,情感态度教育已经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焦点。因此,教师尤为数学教师应该用多一些情感魅力去教育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有效的情感态度,陶冶情操,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自觉地养成独立思考、开拓进取的学习习惯和积极态度,是我们想要达到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朱学燕,徐光考.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探索[J].教师阅读. 2007.

[2]黄丽珍.关于数学情感教学问题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6.

上一篇:叙述理论下一篇:青年教师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