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眼中的中国经济

2024-05-27

高中生眼中的中国经济(精选十篇)

高中生眼中的中国经济 篇1

通过校园课堂的学习, 以及家长的谈话我们能够了解到, 从前的中国居民吃饭都是困难的事情,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 到现在人们不仅吃饭穿衣无忧, 而且我们能够用智能手机, 能够在温暖的课堂上学, 都是经济发展的功劳。所以在我们的眼中, 中国经济发展的变化是不同的类型, 同时也是另一个层面的发展趋势, 还需要在根本上进行分析和了解。

一、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

(一) 优先增长的发展模式

早期我国很多经济学家都把境界增长和发展作为社会进步的主要目标, 甚至是唯一追求的目标, 实际上这一点在贫困阶段是比较合理的社会发展方向, 在上世纪, 中国的经济属于比较贫穷的状况, 很多人群的温饱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 所以在这种状况下, 把政治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相连接也是一种正确的社会发展目标。因此我国社会提出了有限增长经济的发展模式, 其中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引下, 经济的发展依然呈现出不同的路线,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的不用途径和路线。

(二) 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都呈现出最新的发展状况, 所以人们的物质生活也能够得到良好的满足。日常生活中吃不饱、穿不暖的人几乎没有了, 所以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进步的重要象征和特点。这样的环境不仅仅能够改善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 甚至我们高中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新经济发展的环境下, 我们日益优越的生活条件。所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逐渐开始重视资本积累的发展情况, 并且认为在发展的初级阶段, 还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资本经济的积累, 并且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很多经济学家在根本上提出了资本积累的观点、政策和主张, 这样能够有效改善我国经济的发展模式, 为经济进步的过程, 提出最可靠的精神依据, 也能够在根本上加快工业化的发展, 以此保障经济水平达到良好的状况[1]。

(三) 沿海先行的发展模式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我国的经济水平在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 战略工作存在着一定的争议, 同时其中发展战略的获取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但是我国的经济发展地区投资相对比较少, 所以想要实现经济增长的平衡。这也是由于改革开发之后, 中央政府改变了最新的思想路线, 放弃了区域发展的平衡, 因此沿海地区就能够占据先机, 按照区域的有事, 实施最新的发展路线, 以此保证以改革开放为先导, 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进步[2]。

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 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一个高中生的眼中中国经济的发展虽然也有着一定的改变, 但是由于我们的年龄比较小, 所以能够看见的社会也比较少, 因此我们所掌握的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也仅仅是几年的时间。但是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 其经济增长的模式和发展水平状况都是现阶段最为正确的一种模式, 同时在我国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的阶段, 还需要重点关注我国社会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念, 以此促进经济的发展, 保证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 并不且在根本上改善人们的生活状况。

(二) 抛弃增长中心主义思想

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主要就是由于投资驱动, 以及高投资所出现的资本累计现象, 这些都能够保证我国资本积累处于30%以上, 但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最新时期的阶段, 很多投资工作都需要按照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具体的改革, 这样才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投资, 扩大消费, 减少资金的积累。同时在改革的过程中, 我国经济想要发展和进步, 还需要重点抛弃增长中心的社会主义思想, 改善传统的思想束缚, 保证我国的经济水平能够呈现出最新的发展状况, 同时也在根本上改善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现状[3]。

(三) 加快体制改革的脚步

在我们高中生眼中, 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还需要鼓励中国产业的出口, 这样中国的商品和产业就能够通过良好的渠道发展到其他的地区之中, 以此保证经济水平的进步。所以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出口业务是相结合的, 所以在过去的很多年也议案坚持着持续发展的战略, 这样能够在根本上带动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同时还需要在根本上加快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 我清楚的明确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很多阶段, 其中不乏有体制的改革, 这样的状况不仅仅能够在根本上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同时也能够保证我国社会的发展。

结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我们在校园中所学习的内容也呈现出不同的情况, 所以我们经常在有限的环境下学习知识, 但是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阶段, 我们能够在网络上学习各个方面的知识, 这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产物。在这样的环境下, 中国呈现出日新月异的状况, 因此在我们高中生的眼中, 中国的经济就好像初升的太阳, 能够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看见光明, 甚至能够发展的越来越好。因此中国经济在发展阶段, 还需要我们做出良好的贡献, 积极努力的学习, 这样也能够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蔡昉.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基于一个贯通的增长理论框架[J].经济研究, 2013, 11:4-16+55.

[2]刘刚.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涌现”现象及其发展模式的形成和演化[J].经济学家, 2011, 01:23-30.

我眼中的刘邦高中作文 篇2

那年他偷瞧着嬴政乘的金辇。小小亭长,出口便是惊人之志:大丈夫当如是!那年他在芒砀山,私放劳役,身后仅十几人便开始了一场豪赌。天下大乱,时势造英雄,这位闲汉血液中的不安分子开始活跃,他登上了一个更大的舞台。刘邦是一个赌徒,但他不入没有胜算的赌局。他是一个成功的赌徒,一个胸怀大志博弈者。博弈者应揣摩他人心思,审时度势甚至无所不用其极。群雄并起,刘邦放手一搏!

可乱世之中,英雄不止刘邦一个。那个身高八尺,力能扛鼎,气压万夫的项羽,手中握精兵八千,更有未楚灭秦的大旗。看上去明明项羽才是这场赌局的强者。但两者唯有一点不同:一个刚愎自负喜欢屠城,一个从善如流擅长安抚人心。这个小小的不同决定了刘项二人日后的归宿。

先入关者为王,公元前2刘邦率军攻入咸阳,这一次他离王者之位很近。但是耳边谏言提醒了他,关外仍有一头猛虎,有四十万精锐。刘邦果断还军霸上。约法三章,废除苛政,主动示弱,不露野心。他已赢得了民心,那天下还会远吗?

鸿门宴上,项羽计划堪称完美,只待一声令下,手起头落!这是刘邦离死亡最近的一次。他最终的逃脱仅仅是靠的运气吗?不,除了他自身的沉着与冷静,更重要的是张良、项伯、樊绘等人的力保。刘邦凭借众人的支持,采纳张良的计策,与张良项伯的积极配合,通力合作,才能够全身而退。项羽一步错,满盘皆输。烧杀抢掠,阿房一炬,那漫天火光便是对他这个徒有勇猛的莽夫的最有力的嘲讽

终于公元前2,汉王的五路大军困楚王于垓下,乌江之战四面楚歌之中,美人舞剑,那项公屈辱自刎,宁死不过江东。叹只叹,将军之资为何逞能做帝王。

反观刘邦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而不绝粮道,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不如韩信。为什么刘邦最终成为王者,皆因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将门之后,力能举鼎,然自刎于乌江。

刘邦,市井无赖,年少无为,却建立汉王朝。

我眼中的高中数学有效课堂 篇3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课堂;因材施教

素质教育实施后,越来越多的教師开始着眼于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也开始重视活动、实验、动手制作课程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引入,高中数学课变成了百花齐放、形式多样的课程,却也出现了新的问题。活动和实验主题是教师预设的,为了把握教学进度,实现短时间内学生完成某个动手实践过程,教师不得不频繁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按步骤完成某个猜想、验证与实践过程,此时真正的动手实践验证,却变成了按部就班式的重复教师思路的过程。因为时间的有限、教学任务的繁重,及考试压力的繁重,导致学生课上时间被讲授占用,课下还面临很多补习、作业等。

站在高中生的角度,面对着新课改带来的困惑,我认为我眼中的高中数学有效课堂应该具备下面这些特点:

一、改变学习方式。以生为本

素质教育要求,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应用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是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根本要求,也是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在新时期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与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不断适应千万变化、快速发展的社会。这就需要教师在实施数学教学时,转变教师的教育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开放学为主,以教师组织、引导、提示、总结来辅助,帮助学生在开放性、实践f生的课堂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如“解三角形”知识中,高中涉及正弦、余弦知识,根据已知角度求解实际物体之间的距离,及航船中是否碰到暗礁、某地居民是否受到台风影响等。对于高中“解三角形”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开放性的实践活动,活动主题与任务由小组自主决定,运用测角仪和解三角形知识,探索某个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开放性活动中成员互动合作、自主发现、总结、归纳、纠错与反思,不断强化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关注学生发展。因材施教

我们学生之间存在认知水平、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之间的差异,数学学习情况各不相同,有的学生逻辑思维较强,对数字敏感,有的学生空间思维较好,对图形几何知识较为喜欢,学习速度快,部分女生擅长计算,部分男生又擅长思维推理,这就造成了学生间差异性的凸显。而为了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就需要教师多多关注学生自身的个性发展,采取因材施教的策略,结合分层教学、专题教学、层层递进式、针对性辅导教学策略,帮助不同层次、不同能力与兴趣的学生实现基于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

如,对于“概率”单元的学习,对于基础稍弱的学生,只需要他们掌握基本理论,并学会如何进行古典概型、几何概型的计算即可,训练以书本例题和课后习题为主,教学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把握古典概型、几何概型的本质差异及不同的计算方法。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其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区别古典概型、几何概型的各自特点及不同运用情况,对于优秀生需要在这些基础上,还要培养学生运用几何概型推导盯,及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概率知识的能力。通过因材施教,实现学生不同程度的发展与进步,并在逐步递进中强化学生能力。

三、实现教育价值。凸显本质

数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很多时候我们学生学习了计算方法、解题思路,却不知道它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到底存在什么联系,并给学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数学考试试题的同时,却不知道其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什么。这就导致数学与生活的分离,及数学课程偏离了教育的本质,数学知识的教育价值难以实现。在我眼中数学的本质即为:探索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体验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提炼数学思想方法、应用数学于实际生活。学习数学即学习数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创新思考模式,同时在学习数学中培养综合能力。

如“数列”单元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分析等差与等比数列概念的形成,等差与等比数列的联系、区别,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上,还有等差和等比综合起来的数列实例。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之间的异同,以及相互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的教育价值,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总的来说,我眼中的高中数学有效课堂,应该是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凸显本质的课堂,通过引导,在分析数学本质,感受数学教育价值的过程中,学生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问题分析的思路与方法,培养创新思维,并结合巧妙的动手实践与互动分析,强化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高中生眼中的中国经济 篇4

什么是文化差异?就是历史以来就是这样, 德国人严谨, 中国人却喜欢讲求“道法自然”。

我们平常都说德国的产品好, 德国人做事严谨, 但是怎么个好法, 怎么严谨法, 却并不是清楚。有些人就心生疑虑, 以为外界传闻的所谓德国企业严谨只是骗人的空话, 以讹传讹。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还真别说, 中德之间的文化确实有些差异性。德国人做事一定是一板一眼, 就拿每一个德国家庭的厨房来说, 那堪比国内的一个小型实验室, 他们做饭的时候, “油盐酱醋”的计量都是要称的, 黄油0.5磅就一定要先在称上称好, 0.5磅分毫不差, 做其他事情也都是这样。

中国人是怎样的呢?《卖油翁》的事故大家都知道———“无他, 手熟尔”, 就像百步穿杨, 百发百中, 都是凭借个人的经验。《庄子》里面也有很多这样的故事, “扁轮斫轮”、“庖丁解牛”等, 一个人重复一件事情千百万次, 自然“得心应手”, 这就是中国的文化, 中国的经验。

正因为如此, 德国的产品普遍都比较好。有个笑话, 其他国家的产品更新很快, 能够常变常新, 但是德国的产品一般的使用寿命都在二十年以上, 消费者急啊, 有钱想换个新的都不成。当然中国的产品也有这样的好品质, 如尖端科技及出口类。

《大国崛起》中曾经这样描述德国:这个民族要么用它的思想考问世界, 要么发动战争拷打世界。世人对德国褒贬毁誉、掺杂各种感情。的确, 正是这个民族, 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 让世界人民饱受战火荼毒, 而与此同时, 这个民族也产生了很多有名的思想家, 哲学家, 科学家。它独具一格, 它屡屡大分大合, 大起大落, 兴风作浪而又为风浪所摧挫。但它败而不馁, 衰而不朽, 直至今天它如此强大, 在世界上举足若轻。它是欧洲第一、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它是欧洲联盟支柱成员和联合国重要成员之一, 它的行为, 动态仍然相当有力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 吸引着全世界的眼球。

德国是信用社会。不管是德国企业还是个人, 只要有一次被中国人不守信用过或利用过的, 就再难与其建立起合作或友谊关系。在中国以以及大部分世界上的其他文化群都认为交流双方之间的和谐与为对方保留面子更为重要, 而德国人的交际原则却是直接与透明的, 他们认为直接、准确以及保留自己认为正确的意见很重要。在德国, 人的交际风格和合作项目中直接与透明为人所看重, 更是交际的目的。当所有的信息都开诚布公, 德国人才会干得更好, 得出的结论才能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

中国人对德国有莫名的好感。中国人对德国的最初的好印象应该是源自二战结束后德国与日本截然不同的态度。不得不说, 德国在中国人心中美好形象得益于日本这个“炮灰”。时至今日, 谈到德国, 大家想到的是德国蒸蒸日上的经济, 德国严谨的文化, 过硬的质量, 或许还有个德国足球。

但是根据BBC公布的2014年度民调, 德国对中国负面印象的比例是76%, 甚至超过了日本的73%, 这个数据会令许多人大吃一惊。

有很多原因导致德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 经常看到德国的电视媒体播放一些关于中国的记录片, 很多我都没有看过, 大部分都涉及到政治和历史, 这些记录片很多都描述文革时期我们的大生产运动, 76年的唐山大地震, 还有很多很多政治事件报道, 看得出来, 很多片子是当时的外国记者在中国拍下的, 镜头没有任何剪辑, 非常写实, 或者也有一些描述我们国内的环境破坏和污染, 讲述反面的事实较多, 我看了以后感触很深, 因为那些都是真实的历史镜头.我们不去追究他们播放这些片子的目的, 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他们播放这些片子带来的后果.作为中国人, 我们可以对此自我反省, 批评, 但是对于外国人来说, 这些片子是在对中国的印象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叉。

对许多德国企业来说, 今天中国是不可忽视的生产地点和销售市场。但根据在柏林发布的名为《中国和德国———认知和现实》的调研报告的结论, 中国在德国有形象问题———虽然事实上德国对中国企业来说是富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2008年到2012年, 中国在海外的投资建厂项目有17%落户德国, 德国在这方面在国际上领先。

“在经济领域, 事实证明中国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 ”帕特里克·克尔纳说, “但研究也表明, 中国在德国的形象远不及美国和日本。”他说, 这主要是因为许多德国人私底下怀疑中国人从事工业间谍活动和产品仿冒———这都是存在已久的成见。

许多德国人一如既往对中国持陈腐印象。“公众对中国的认知明显落后于那里的实际情况和发展, ”帕特里克·克尔纳说, “成见在德国仍然广为流传, 就像中国人对德国也普遍持有成见一样。”

比较有意思的是, 德国年轻人总体上对中国看法比较正面。与年长者 (51%的人忧虑或非常忧虑) 相比, 他们 (36%的人忧虑或非常忧虑) 对中国的经济力量不怎么感到担忧。华为德国公司的管理层人员奥拉夫·罗伊斯说:“由于个人对外国的了解和接触比较多, 年轻人对异国文化和德国面临的经济威胁没有那么担心”。

而近年来, 德国人对中国了解最多还是中国的文化艺术, 由于国际间交流合作日益频繁, 尤其是电影.他们对目前中国的国际影星都比较熟悉, 比如成龙, 李连杰, 李小龙等功夫明星, 女明星如张子怡, 巩俐等, 很多老外还不理解我们的搞笑方式和逻辑, 我们认为很好笑的地方, 他们却不知道为什么要笑, 但是这次周星驰给德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说他是中国的金·凯利。

参考文献

[1]作者:行者.中国在德国人眼中的变化.

我眼中的苏州高中作文 篇5

不知不觉已经来到苏州近两年了,不说走遍苏州的角角落落,也对苏州的大体概况有了一个了解。所以,下面就对苏州的某些方面简要谈谈我的看法。

在来苏州之前,我心目中的苏州是一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古城。确实在苏州的这些日子里我没有失望。

苏州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三个地方,新区,古城区,工业园区。他们自西向东几乎处在同一个维度上。  先说一下高新区,高新区西濒烟波浩渺的太湖,这里群山起伏,绿树成荫,有山有水的地方通常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这里的吴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丰厚,有“江枫古韵”、“寒山钟声”等历史文化遗产和“金山石匠”、“镇湖刺绣”等传统工艺,还有建于南宋的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万佛石塔”,建于明万历年的市文物保护单位“文昌阁道院”和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市文物保护单位“三里亭”,这是一块集江南山水秀丽和吴中文化温柔于一体的“风水宝地”。

依托区位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将把中心城区建成集金融商贸、文化休闲和高品质居住于一体的苏州西部都市中心;把科技城建成融“科技、山水、人文和创新”特色于一体的一流研发创新高地和科技山水生态城;把通浒片区建成集生产、生活和生态相配套的现代化产业区和北部新城;把湖滨片区建成融太湖山水与田园风光、现代农业与生态旅游于一体的新农村样板区;把横塘地区建成借助国际教育园综合性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资源优势而快速城市化的科技教育配套区。而事实上,这些都做到了。苏州的高新区成为了苏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再来谈谈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的合作项目,开创了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新形势。苏州工业园区吸收了国内外开发区的成功经验,又有自身的显著特点:第一,它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签署协议兴办的国际合作项目;第二,园区的行政管理由中方全权负责,成片开发由中新合资的开发公司负责,对外招商引资由中新共同负责;第三,国务院同意在苏州工业园区自主地、有选择地借鉴新加坡经济发展和公共管理方面的经验。园区给人的总体感觉就是尺度大,交通顺畅,气势恢宏,色彩丰富,完全颠覆了传统苏州给人以水墨江南的印象。也很难判定这一现象是丰富还是杂糅……

提到工业园区,就不得不提两个湖:金鸡湖、独墅湖。金鸡湖,谐音也就是经济湖,这里的景观分为八个区,依次为“湖滨大道”、“城市广场”、“水巷邻里”“望湖角”“金鸡墩”“文化水廊”“玲珑湾”“波心岛”与传统的小桥,流水,人家相比,园区给人最大印象应该是湖水,广场和雕塑。圆融时代广场、金鸡湖摩天轮,国际博览中心,科文中心,金鸡湖大酒店,李公堤……很难想象,所有这一切是的成就。而谈到独墅湖,这里又是另一方圣地。独墅湖,谐音即为读书湖,所以,这里有独墅湖高等教育园区。到目前为止,入驻独墅湖高等教育园区的已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四川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港大思陪等,这里有国家级示范性数字图书馆,服务于整个高教区,这里还有国际科技园,提供给广大莘莘学子一个实习,就业和创业的机会。高教区把大学的资源融入企业,把企业的.经验带进校园,从而更有利,更方便地整合整个社会资源,创造出效益。

最后我们在来看一下古城区,古城区在新区和园区之间,她保留了苏州自古以来就有的特色,粉砖黛瓦,流水人家。古城区的建筑,其高度都不会超过北寺塔的高度,而园区和新区的建筑则没有这样的限制,于是一些摩天大楼拔地而起,苏州也因此形成了其特有的“盆地地形”。古城区的颜色也区别与其他地区,行走在古城区,你会发现,建筑是那么质朴,他们从来没有华丽的衣着,有的只是像水墨渲染过的黑白灰。事实上,这也是苏州古城区的色彩体系。除了这些我们看得到的外观之外,这里云集了众多的博物馆、园林、文物古迹、老字号小吃等吴文化元素。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一种感觉,从规划的角度上说,苏州的东部和西部各有一个大规模的类似于城市主体的区域,而且两者在规模上相差不大,难分主次,这样也就形成了没有重心的城市规划。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苏州规划的一个败笔,产生这样的败笔是有原因的。规划规划,无非就是纸上画画,橡皮擦擦,墙上挂挂,嘴皮耍耍,能不能实施,全靠领导一句话。于是由于领导的意见不一致,有的致力于发展新区,有的苦心经营园区,这样也就使得整个苏州没有一个可以统筹的区域。而中心的老城区,显然无法胜任这样的重担。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一条横贯东西的马路应运而生,那便是干将路。干将路也是别具特色的,它是全国唯一一条用河流而不是用双黄线来分隔左右车道的。不仅如此,目前地铁一号线即将竣工,到时候,干将路将成为“上有公交专用道、下有轻轨一号线”的苏州东西向公共交通主动脉。如此一来,原来的败笔也就成了现在的美名,在干将路的联通下,我们把苏州东西向的规划美其名曰:比翼齐飞。

我眼中的中国 篇6

1958到1964年间,由多米尼克·明托夫领导的马耳他劳工运动不断向英国施加压力,要求其关闭设在马耳他的军事基地,并给予马耳他真正的独立。马耳他是欧洲最后的一个殖民地。

在动荡的上世纪60年代,我作为马耳他劳动党青年部的一个积极分子,怀着神圣的热情,帮助马耳他摆脱英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军事基地并看到我的国家获得真正的独立。

1969年的一天, 我作为工人日报的议会记者,正朝着新闻记者席走去,反对党领袖多米尼克·明托夫把我叫住。

“年轻人,我听说你是个苏联迷,”他说,“你应该向中国看。”

这是我第一次认识到中国是马耳他的朋友。

1971年6月,多米尼克·明托夫赢得大选,当选为马耳他总理。数百名新闻记者从世界各地来到马耳他,因为在持不同政见者明托夫领导下的马耳他成为当时的热点新闻。

中国和非洲

理查德·吉本斯是这些记者中的一位。 他是一位非裔美国黑人记者和作家,他刚刚写完《非洲解放运动》一书。

我当时是马耳他青年社会主义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他为他的杂志采访我。 我们很快就成为朋友,至今我们还保持联系。

他告诉我的有关中国的情况加深了我对中国的钦佩。他刚从赞比亚和桑给巴尔(后来成为坦桑尼亚)回来。在那两个国家有数千名中国工人在日日夜夜地工作,修建铁路。

明托夫和中国

1972年3月,明托夫和英国以及北约签订了一个新协议。协议规定他们必须在7年内关闭他们设在马耳他的军事基地,并且永远离开马耳他。明托夫签完协议后,马上动身前往中国。他在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访华不久后访问了中国。他是第一位访问中国的西欧国家的总理。马耳他立刻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给予多米尼克·明托夫和马耳他代表团盛大的欢迎。

中国不但向马耳他提供一大笔无息贷款,并且派出数百名中国工人和工程师帮助马耳他建造两个最大的建设项目:“红色中国船坞”和“马尔萨什洛克港工程”。 我永远不会忘记中国对马尔耳他的援助。那时候中国自己也不富裕,但是她尽力帮助马耳他摆脱西方的经济控制。

右翼新闻界煽动对中国人民的仇恨。

就是在那时我决定成立马耳他中国友好协会。我要让马耳他人民了解中国人民是善良、勤劳、致力于和平的人民。

今日中国

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我已访问中国27次。最令我难忘的是1979年那次访问。 那次马耳他总理多米尼克·明托夫委派我给已故中国工程师徐会仲的遗孀授予马耳他最高荣誉 (共和国服务勋章)。徐会仲工程师是在建设地中海最大的干船坞——红色中国船坞的一次事故中不幸丧生。在感人的仪式中我把勋章授予了他的遗孀余金娥。

从1978年起,中国在主张改革的领导人邓小平的领导下,创立了市场经济,对外开放引进了大量外国直接投资。

自此后,我每年访问中国。我真是无法形容我所亲眼见到的中国的变化。目前世界陷入了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然而中国的经济仍然保持了9%的经济增长。

中国的思想家预计几十年后中国的经济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强大的经济。我同意这点。我认为这将产生深刻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后果。

在我眼里,中国注定会成为全球竞争者,但是她不会像欧洲在非洲和亚洲建立殖民地时剥削他们的财富和资源那样,给亿万人民带来极度的苦难。 中国不像美国那样把巨大的财富和权力建立在成百万非洲奴隶的鲜血之上,她不以发动战争或攻击其他国家来增强和获得经济实力。

(章丽珍 译)

“中国通”眼中的中国人之陋习 篇7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1907—1991)认为,千年皇权专制体制导致的官僚主义流弊甚深。中国人具有强烈的官本位意识、等级观念以及顺民意识,自私保守,习惯人治,迷信天命,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极权主义思维,而且手脑分家,散漫,缺乏公民意识。费正清指出,2000多年来,孔孟之道主导地位造成的思想惯性根深蒂固,因此,中国人热衷于琢磨人,不善于琢磨事,治学一直以研究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而不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思维定势阻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法国遣使会传教士古伯察(1813—1860)认为,中国人表面上傲慢自大,实际上处世谨小慎微,为人胆小怕事,遇事软弱无力。另外,中国人(小市民)很“商业性”,富于心计,聪明伶俐,投机钻营,功利,圆滑,狡诈。小商贩的商业欺诈比较普遍,但大商号比较讲信用。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1859—1962)认为,中国人的“无为”容易变为消极地服从,保守容易变为习故安常,变为恐惧及不喜变化。最严重的问题是,不知个人权利为何物,蔑视个人权利。

美国传教士史密斯(1845—1932)认为,中国人粉饰虚伪,假意殷勤,遇事投机,奴颜婢膝,顺而不从,不求正确,有私无公,无恻隐之心,言而无信,尔虞我诈,死爱面子活受罪;中国人耐性好但麻木,知足但保守,顽固坚持过去的风俗习惯,喜欢走老路,感觉按老规矩做事保险。

德国地理学家、近代早期中国地学研究专家李希霍芬(1833—1905)认为,中国人老奸巨猾,利欲之念是中国人的普遍属性,讨论钱财、算计“买卖”是他们生活的最大乐趣。中国人对外国人既有好奇心,又存在极大的偏见。中国读书人爱面子,不务实,知足但墨守成规,重视家庭和祖先,但漠视公共事务。

20世纪初,来中国考察的法国军医勒津德在他的调查报告中说,中国人创造能力薄弱,反应迟钝,缺乏先见之明,感觉迟钝麻木,注意力分散,缺乏肉体活动力,忽视推理能力,缺乏进取精神和科学好奇心,自负,利己,无情,报复心强,缺少抱负,迷信,无信仰,食言且伪瞒,言不由衷,顺从且没有主体意识。

日本学者大谷孝太郎对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矛盾性有深刻认识,他的研究结论是,中国人妄自尊大且脆弱,亲切(对熟人)又残忍(对陌生人),易轻信却多疑,日常节俭遇事却铺张浪费,孤独却喜欢群居,拉帮结派却有无政府主义倾向,利欲强且好面子,在苦恼中残喘却对之微笑,常识的、实际的想法与理想的、想像的情绪交织在一起。

老外说的虽有中西方文化视角差异、信息量和个人认识的局限,但我们回头看,基本符合历史事实,至少说准了某些方面的特征。特别是假、大、空、多疑、嫉妒、势利、狭隘、守旧、内耗等,我们都曾切身感受其苦。虽然说历史在进步,国人也在社会发展中纠正着某些国民性格中的缺陷,但是,回看这些批评,依然使人警觉。自我批评使人进步,国人当自省,树立“礼仪之邦”之形象。

经济学家眼中的“世界杯” 篇8

足球真是一个人见人爱, 无需什么门槛即可登门而入的项目。似乎, 一项运动要在世界流行, 需同时具备内行看门道的品味以及外行看热闹的卖点, 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内行关注或仅有外行关心, 要么是阳春白雪, 要么属下里巴人, 都难以真正流行开来。对于足球, 经济学家能看出什么门道呢?

让我们从头说起。时钟倒拨回1956年, 当时美国经济学家西蒙·罗滕伯格 (Simon Rottenberg) 在《政治经济学杂志》发表了“棒球运动员的劳动力市场” (The Baseball Player’s Labor Market) 一文, 这篇文章被认为是体育经济学的开篇之作。借助此文构建的分析逻辑, 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在足球世界杯的赛场上, 一些天才球员 (如贝利) 的表现对于一个球队的获胜是如此的关键。

随着各类体育竞赛在全球的发展壮大, 体育经济学已成为现代经济学中枝繁叶茂的一枝, 足球不过是其中一个具体的研究对象而已。2006年, 为纪念这篇文章发表50周年, 国外经济学界举办过许多活动。有学者甚至认为, 罗滕伯格这篇文章的学术影响力可与科斯早年的经典之作媲美, 而科斯是经济学界仅凭几篇文章便问鼎诺贝尔奖的奇才。可见这篇文章对于体育经济学的重要性。

曾几何时, 经济学家一直高举生产函数的大旗, 热衷于从人口、资本等投入要素的角度, 来解释和预测一个国家在足球方面的“产出”即表现, 探讨的问题包括一国能否进入世界杯以及最终的国际排名等, 这方面的研究文献十分丰富。尽管这些研究能很好解释当今国际足坛传统强队的表现, 但在涉及一些具体国家, 如中国的足球表现时, 这些研究似乎不再管用。原因主要是, 决定一国足球表现的除去看得见的投入以外, 还有许多虽可观察但却难以计量的因素, 如文化、传统以及地理条件等。

过去半个世纪以来, 微观经济学, 尤其博弈理论和机制设计理论得到了长足发展。借助经济学的概念和分析工具, 我们对于世界杯等大型体育赛事有了更多的了解。例如, 经济学家围绕“锦标赛” (Tournament) 就做过大量研究, 涉及的问题包括, 为什么体育比赛通常设置金银铜三个奖项?这其实是出于最优激励着想的, 有助于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从机制设计的角度, 我们知道世界杯在第一阶段进行多局循环赛, 第二阶段进行一局决胜负的淘汰赛, 是更有效率的制度安排。有趣的是, 锦标赛的概念还被不少经济学家广泛应用于中国官场的分析中, 因为在经济学家看来, 中国各省官员为晋升在GDP方面展开的竞争与体育世界里的锦标赛有着本质上的一致。

打开任何一本标准的经济学教科书, 有一个出现频次极高的词汇, 那便是不确定性。在经济学家看来, 这个世界充满着不确定性, 体育比赛更是如此。世界杯之所以吸引人, 比赛结果难以预料是其中一个原因, 用“一切皆有可能”来形容是恰当的。比赛中“黑马”的出现增添了竞赛过程的跌宕起伏, “爆冷门”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也提升了比赛的观赏性。对于那些严肃的“球迷”而言, 一天中的任何时候看球都是可以接受的, “看直播”就如同享用新鲜食物一样, 是再简单自然不过的事情。直播带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以及“见证”某个时刻的功能令观看过程多了几分庄严的色彩。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 (Paul Samuelson) 在其《经济学》第10版开篇提到, “骑士的时代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智者、经济学家和计算机专家的时代”。如今, 几十年过去了, 计算机的运用有过之而无不及。本质上, 预测不过是经济学家和计算机结合的产物。或正因如此, 总有一些经济学家愿意充当巫师的角色, 通过借助一些计算软件对过往的比赛结果进行分析, 以预测未来结果的可能性。

在体育比赛中是否会出现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情形, 那些举办体育赛事的东道主是否更容易获胜?对于这样的问题, 也有经济学家在探究。班诺·托尔格勒 (Benno Torgler) 在“国际足联世界杯的经济学” (The Economics of the FIFA Football World Cup) 中用数据演示, 在历次世界杯比赛中, 东道主更有可能赢得冠军, 这种“主场效应”在其他团队项目中也同样存在。托尔格勒告诫我们, 不必太在意国际足联对各国足球的排名, 因为这样的排名对于能否赢得世界杯几乎不起什么作用。

现实中, 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国家为赢得世界杯主办权绞尽脑汁。举办世界杯的好处有些是显而易见的, 如宣传和提升国家形象, 增加本国产品出口, 推动就业和促进旅游业发展等, 这些大都与经济增长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不过, 举办世界杯至少还有一项不易觉察、也难以统计到的好处。两位英国经济学教授在“国民福祉与国际体育赛事” (N a t i o n a l W e l l-B e i n g a n d International Sports E v e n t s) 一文中, 就试图挖掘出举办体育比赛的潜在好处, 此种好处不关注简单的财务回报, 也不考虑经济增长, 甚至不是从“客观”的角度来考量的。他们研究的是, 体育赛事对于国民幸福或公民“感觉良好 (F e e l Good) ”这样的主观感受有何影响。通过对欧洲国家生活满意度的分析, 两位学者测算了主办体育赛事以及本国运动员比赛成绩对于公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发现举办足球赛事比奥运会最能激发“感觉良好”的社会情绪, 此刻感觉幸福的人群增多了, 而本国运动员优异的比赛成绩对于幸福的影响虽然存在, 但统计上已无关紧要。这项有趣的研究再次确认, 足球运动在欧洲依然是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

英国教师眼中的中国数学教育秘密 篇9

第一,“相信”与“期望”。英国70多名教师认同度最高、提到最多的词是“相信”与“期望”。在英国教师的眼中,上海学生数学成绩好的首要原因是,上海的老师普遍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够学好学校所教的基础数学,上海老师和家长对每个孩子都寄予很高的期望。中国教师普遍认为,虽然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数学家,但是数学是中小学生应该学习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在这样教育理念的支配下,学校老师总是想方设法面向全体学生教学,又用各种方式鼓励、引导、帮助和教育孩子,努力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当然,这样的成绩也来自上海教育的均衡发展。对此,英国教师普遍认为,上海每个学生的数学程度很一致,差距很小。英国教师还反思说,也许英国太强调个性发展,结果个性发展成为放弃学生、允许学生不学数学的理由或者借口。

第二, “上海教师 专业性强”。英国教师强烈感受到,上海数学教师的专业性强。他们发现,首先,上海小学教师与英国教师一样,基本都受过大学本科教育、具有学士学位,有的还有硕士学位;其次,大部分上海数学教师都受过专门的学科教育,即在大学里都学过数学、数学教学法或者小学数学教育,所以他们知道教什么和怎么教;再其次,上海的小学数学教师大多专教数学课;最后,上海教师每周实际上课时间少于英国教师,也不用像英国教师那样,既要“包班”,又“所有学科都教”,忙于应付。所以,上海教师能够专注于数学教育,教师专业素养和能力也容易得到提升。不少英国教师坦言,他们的数学学科知识和数学教学水平不如上海教师。

第三,重视“在职进修”,强调“集体分享”。英国教师非常羡慕上海教师的在职教师进修机会,还有职业发展台阶,教学成就大,获得发展和提升的机会多。同时,他们感到上海教师的“集体分享”机会多、很有价值。许多英国教师对上海学校的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特别感兴趣,上海老师们在教研组集体备课,讨论问题,分享心得,研究课程,改进教法。他们在讨论中,直截了当,坦诚交流,分享经验,共同提高。英国教师发现,英国学校规模太小,每个教师又“包班”上课,同学科、同年级的教师难以组合,缺少分享学习机会。许多英国教师明确提出,回国后一定要与附近学校的同专业教师结成教研组,实现教学能力的共同提高。

第四,中国传统数学教学方法和信念有价值。讨论和小结过程中,许多英国教师对中国传统的数学教学信念和灵活使用“老办法”十分佩服。譬如,他们了解到,中国人相信“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中国小学生都会背诵“乘法口诀表”,计算特别快。中国老师教学生用“珠算”和“心算”,做算术经常用“竖式”,中国学生还用扑克牌玩“24点”,各种方法一起用于计算。不少英国教师承认,他们不会用这些办法。英国教师很想请中国老师帮他们一起教,让英国孩子也在“玩”中“学”。

第五,“小步前进”与“多变式”。英国教师发现,上海数学教师强调突出重点,又分小步教学,不断为学生搭建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阶梯,帮助学生把一个大难题分为若干小问题,由易而难,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学习前进。另外,为了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中国教师还非常注意用不同变式,让学生从多侧面和多形式的变化中真正掌握知识的内涵。课堂提问非常能够体现上海老师们的这些“良苦用心”,他们善于用不同难度的题目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发问,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就感,并且真正掌握知识要点。

第六,“政治优势”。有一位英国教师在小结中特别提出,他们组还发现一个重要的秘密。这就是中国的“政治优势”。她说,上海学习第一天,教授讲课就提到教育规划纲要。到学校后,他们在各个学校也都发现,几乎每个学校都有3年、5年甚至10年的发展规划,这样老师们很清楚,现在应该做什么,未来应该往什么方向发展。反观英国,英国教育部的名称反复改,两党竞选、政府几年一换,反复折腾,每届都有新花样。教育部长换得更勤快,“我们不喜欢的部长刚下台,我们喜欢的副部长最近又成了环境大臣,学校教师真无所适从。”“我们常常还来不及准备,‘改变’就已经变掉了。”“这是中国最大的优势,政治体制稳定、政策方向一致、难能可贵。”

高中生眼中的中国经济 篇10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时开始流行这么一种说法:称长于西方的华裔为“香蕉人”——外表是黄皮肤, 但内心却是西方白人的思考方式。那么反言之, 像赛珍珠这样长于中国的白人是否可称其为“鸡蛋人”?

她是第一位也是唯一同时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奖的女作家。她的获奖让她第二故乡的乡亲们内心激荡着与有荣焉的热流——正如她所说的, 她代表美国作家和妇女站在领奖台上, 然她的荣誉来自中国。

对赛珍珠我们不仅抱有自豪和与有荣焉, 更应抱有感激。这仅仅是因为她 (或如她一般的“鸡蛋”们) 翻译了许多中国作品、为中国抗战奔走呼号、引起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同情和援助吗?不是的, 更重要的是尽管赛珍珠并非如于继增断言的那样“一直倾向于她的‘第二祖国’, 把中国与西方的民间文化交流当作自己崇高的使命”, 但她确实架起了中美乃至中西文化交流的渠道——“她是一座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人桥”, 美国总统尼克松如是说。

二、“鸡蛋”眼中的中国

我们感谢甚至感激赛珍珠以及过去、未来那些如赛珍珠一般的鸡蛋们。她的文学创作将中国形象从一个模糊的、意识形态上的集合性符号具化为生动的、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人——不仅对美国等西方社会, 也包括了中国本土社会——以赛珍珠小说《大地》为例。

1、予西方真实的中国

一直以来, 中国之于西方是一个模糊而又模式化的意识形态想象物。黄金之国也好, 黄祸之论也罢, 都是西方人按照自己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 认识另一个世界, 对异国异族形象模式化处理的两条既定思路。他们不是单纯的复制异国见闻并立足在这所有见闻上构建异国异族的形象, 而是从上述或褒或贬的思维模式出发界定了异国异族的他者形象, 然后再从异国见闻中找出支撑自己观点的例子。

特殊的成长背景使赛珍珠的文学创作打破了这一模式化处理的传统。她生活在中国江南一带, 却主要接受和承传了西方文化的教育。当她描述那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大地时, 以西方价值观念挖掘出了潜藏在江南风物下的东西方共通点——对土地的热爱并不偏不倚的诠释了人性在中国农民身上的体现——并藉此推翻了西方大众文化对中国扭曲的臆想。

在《大地》中, 王龙与阿兰分别是中国传统男女农民的代表, 土地与人性是文本的两大主题, 二者在阿兰之死中达到统一。王龙代表着中国扎根于大地的普通农民, 是个地地道道的小人物, 对土地的热爱贯穿了王龙的一生。他给儿子们最后的遗言满溢着对土地的眷恋。“我们从土地上来的……我们还必须回到土地上去……如果你们守得住土地, 你们就能活下去……”阿兰则是中国传统妇女的典型。她抚养孩子、勤俭持家、于逆境中却愈发坚韧顽强;面对饥荒, 她没有六神无主而是决然卖光一切家什, 凑出两块大洋供全家逃荒。在她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勤劳、坚强、善良的传统美德。

一方面, 王龙他热爱土地、勤勤恳恳, 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另一方面, 他又贪花好色、身上有传统中国背景下人性恶劣的一面——似乎这是封建社会中男性的通病——为了面子、地位和生理需求纳妾。最终, 人性美好一面还是战胜了欲望、他对阿兰的情感胜过了一切:饥荒年代, 一家人都快要饿死也不肯卖地的王龙在阿兰病重时却不惜卖掉他最宝贵的土地筹钱给阿兰治病。然人力终有不殆, 阿兰还是死了。他埋葬好阿兰、在回家的路上对自己说:“那边, 在我那块地里, 埋掉了我好端端的前半生。……我家里的日子要变样了。”这与其说是像某些观点认为的是女性主义的胜利、是阿兰抗争的胜利, 毋宁说是人性的胜利。这不是阿兰基于性别的觉醒, 而是王龙基于人性的幡然悔悟。

而祖孙三代与土地从扎根到背离再到回归的关系引发了美国读者的深切共鸣:这与他们从乡村到城市、从田野到厂房的经历何其相似!对土地的回归更是给工业背景下的美国人指出了精神的出路, 让在现代工业文明的背景下的美国甚至整个西方的读者从关于中国的小说中体会到了自然质朴生活之于自身的意义, 从而构建起自己精神的乐园。

2、予中国另类的视野

赛珍珠不仅为西方世界打开了一条路, 也为中国本土社会开辟了一条自我审视的蹊径。在此之前, 大多数中国本土作家的文学视角是平视的, 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尽管他们确实发现并反映了中国社会中的人生百态, 但也意味着“不识庐山真面目”——既不能立于山巅、统掣全局, 也不能躬行于金字塔底、剖析本源的真实。换言之, 我们多关注复杂抽象集合性的概念, 却往往忽略了简单具化真正的个体。

赛珍珠曾与林语堂相约各写一部反映中国的作品。后人之于二者的评论则是“林语堂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审美、优越的人间福地:善待人……自我价值的实现;赛珍珠却把我们导向了一个切实、沉重的‘中国世界’:与人截然对立的外在环境……生活的困苦和艰辛。”

难道说基层的真实就是“沉重、困苦、艰辛”的同义词?事实表明:我们不仅不擅于挖掘真实, 我们同样、甚至更加不长于善纳真实。因一种盲目的国家民族荣誉感, 那些宏大的、美好的、赞誉的、高尚的真实, 我们欣然笑纳;那些渺小的、丑陋的、贬斥的、粗鄙的真实, 我们或视而不见、或见而不信、或信而带疑——不过“白璧微瑕”罢了!这究竟是国人把一个阶层普遍性的真实误认作偶然?还是国人的眼界太狭隘, 只看到了真实社会的冰山一隅?

外国作者则跳出了异国文化语境的桎梏, 他们在塑造异国异族形象时带有一份旁观者的从容冷静, 进而使其文本形象更加完整丰满。一如赛珍珠和她的《大地》——既表现了乡村生活的艰难困苦, 也表现了乡村生活的淳朴宁静;既展现了王龙身上中国农民的小农意识和人类通有的劣根性;也表露了中国农民的乐天知命和人性的高尚。正因如此, 王龙这一人物才能跃然纸上、令人倍感真实和亲切。而这种建构在西方个体关注意识形态上的对人内心精神的体察带给了中国人新的创作思路和社会审视视角。

三、一台交换机

赛珍珠之于中西文化交流的巨大贡献毋庸置疑, 然我不愿冠之以“桥梁”、“纽带”等称谓。因为她不仅仅是为中美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途径, 也不单单是两种文化的传递者。

赛珍珠的作品之所以被称为描述中国农村史诗, 是因为她讲中国故事, 表现了美国精神, 令西方大众文化认识到中国人与西方人具有共同的人性。她用中国的思维理解中国文化, 用西方可接受的方式表现中国文化, 她不褒不贬、不抑不扬、不构陷也不遮掩、建构了一个较为切实的中国形象。她就像一台置换机, “以她的文学作品促进了西方世界和中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欣赏;使西方人用更深的人性和洞察力, 去了解一个陌生而遥远的世界。”

参考文献

[1][美]赛珍珠.大地三部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1][美]赛珍珠.大地三部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

[2][美]赛珍珠.我的中国世界[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1.[2][美]赛珍珠.我的中国世界[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1.

[3]卫景宜.西方语境中的中国故事[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2.[3]卫景宜.西方语境中的中国故事[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2.

上一篇:企业发展的品牌模式下一篇:传统文化与学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