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时记忆

2024-07-05

短时记忆(精选十篇)

短时记忆 篇1

一、记忆的分类

记忆按其保持的时间长短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时记忆”完整保存信息的时间约为1/5秒,是大脑中最短的一种记忆。“短时记忆”也称“工作记忆”,储存的是大脑刚刚接收到的信息。“长时记忆”是一种长期保持信息的记忆,储存的是译员长久以来积累的各种知识、技能和经验等。长时记忆保存的信息通常是过去的和未激活的。只有当口译过程开始,即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开始启动时,长时记忆才有可能被激活和使用。译员在进行口译时,主要是依靠刚刚接收到的信息,也就是短时记忆,同时激活长时记忆中相关的部分来工作的。由此可见,短时记忆是口译信息处理的关键环节,在口译记忆中起主导作用。

二、影响短时记忆的因素

有关记忆的研究表明,短时记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短时记忆的容量非常有限,一般为7个左右的信息单位,即7个块或7条有关联的信息。例如:5171380这几个看上去毫无关联的数字,如果我们把它们联系起来,表示“劳动节+建党节+妇女节+句号”,它们就可以组成4个有联系的“信息块”,其中一部分有助于记忆另一部分。其次,短时记忆中信息保留的时间非常短,通常不超过1分钟。如果译员瞬间接收的信息较多,且没有经过深度的加工,信息很容易被遗忘。所以,如何对信息进行加工,培养学生的短时记忆能力,需要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三、短时记忆的训练方法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对信息进行逻辑化和视觉化训练是提高学生短时记忆效率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1. 信息逻辑化

信息逻辑化,即要求学生对信息进行纵向和横向的逻辑分析,其目的是透彻地理解信息,加深对信息的印象。笔者曾经做过一个测验,要求两位同学在数秒钟内记下同一组数字:4 6 9 11 1416 19 21 24 26 29。第一位同学采用机械重复的方法记忆;第二位同学则先被告知数字排列的逻辑规律:第一个数是4,最后一个数是29。第偶数个数是前面那个数加2的和,第奇数个数是前面那个数加3的和。数秒钟后,第一位同学没能记住这组数字,而第二位同学却完整准确地记了下来。由此可见,理解是记忆的基础。经过逻辑分析、理解后记忆的效果要比机械记忆的效果好得多。在训练初期,教师可以先找一些逻辑层次清晰、结构紧凑的文章,让学生听完之后做复述练习,进行逻辑分层记忆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整理记忆的能力。信息逻辑化的方法对论证、分析、推理性的语篇尤为有效。

2. 信息视觉化

信息视觉化训练要求学生在听到信息的同时在脑海中勾画出相应的画面或场景,把对零散文字的记忆变成对整体图像的记忆。例如下面这一段描述:

Many people are too weak to be ableto eat and that means they have had to install a system called“wet feeding”with grains and it's mixed with water and it gurgles down easier.

如果采用视觉化的记忆方法,我们可以边听边在脑海中勾勒出这样的一幅画面:一群孩子坐在那儿,目光呆滞,骨瘦如柴,身体非常虚弱,进而可以推断出他们吃东西非常困难,只能吃流食。如果我们把注意力仅仅集中在语言上,第一句很可能会译成“孩子们忘记了如何吃饭”,而且还会被wet feeding这个词所羁绊。视觉化的训练方法可以让学生利用形象思维在大脑中抓住听到的内容,理解讲话人的含义,然后借助图像将信息的意义阐释出来。信息视觉化的方法对叙述性、描述性的语篇尤为有效。

四、结论

口译的记忆不是一种机械的记忆,而是对信息主动进行加工、编码之后的存储和提取。当然,短时记忆的训练方法也不仅仅只有以上两种。如数字的记忆训练就是一种非常专业的技巧,“影子训练”也是众多译员常用的一种记忆训练方法。在以后的教学中,笔者还将不断地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样,学生短时记忆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交传教学中,对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要贯穿始终,并逐步与其他口译技巧结合起来,以达到不断提高学生口译能力的目的。

摘要:短时记忆作为口译信息处理的关键环节,在口译记忆中起主导作用。本文通过对口译三种记忆机制的探讨,分析了影响口译短时记忆的因素,提出了培养短时记忆能力的方法,以对交替传译教学提供理论及实践上的参考。

关键词:交替传译,教学,短时记忆,训练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短时记忆实验报告 篇2

一、前言

短时记忆( short term memory, STM) 在两种记忆说或多存贮说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被看作信息通往长时记忆的一个中间环节或过渡阶段。与长时记忆相比, 无论是在记忆容量、信息编码等方面, 还是在信息提取或遗忘等方面, 短时记忆都有其独特的一面。

Miller通过总结大量的对线性刺激的绝对判断、速知、以及即时回忆广度的实验研究,发现被试的感觉通道容量或者回忆项目的数量,也就是记忆的容量在一个很小范围内波动,大概是7±2。但这个结论大多是在成人记忆语言文字材料的情况下得到的,未免过于笼统。而对语言文字材料以外的其它类型材料的研究还不多见。本实验正是记忆材料方面出发,对短时记忆容量的材料特点进行探索。

二、方法

(一)被试

实验课随机分组,本组的5人、以及旁边组的5人,共10人。男生4人,女生6人。

(二)仪器

JGW-B心理实验台速视器单元,背景卡片1张,记录用纸两套;

(三)材料

写有3—13位数字的卡片三组,每组11张,共33张;

写有3—13位英文字母的卡片三组,每组11张,共33张。

(四)程序

1、主试接通速视器电源,将开关选择“ON”,调节A、B视场,使两个视场明度基本一致。“工作方式”A选择“定时”,B选择“定时”、选A—B顺序方式。“定时选择”A为1秒,B为5秒。然后B视场输入背景卡片1张。

3、用上述方法将4位、5位、6位数字依次进行实验,直至数字序列连续三次不能通过为止。

4、用上述程序测定英文字母的短时记忆广度。

三、结果

实验数据:

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

单因素T检验:

四、讨论

1、短时记忆的容量并不完全是处于7?2个单位中,有部分被试的数据是超出这个范围的,被试存在个体差异。

2、材料不同时短时记忆容量的大小不同:对数字材料的短时记忆容量显著大于英文字母材料的短时记忆容量;信息量小的材料的短时记忆容量明显地大于信息量大的材料的短时记忆。

3、男生的短时记忆容量大于女生的短时记忆容量。

本研究的验证了短时记忆容量的理论,大部分数据符合短时记忆的理论。

但是,本研究中任存在许多的不足:

由于实验过程为多组同时进行,所以实验环境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造成了无关变量的干扰;

本研究中出现的一些现象不具有外推生态效度,样本量太少,且男女比例不为1:1;

本研究没有将被试的知识经验,以往的记忆方式对实验的影响独立出来,造成了实验结果的混淆。

五、参考文献

[1.]彼得·哈里斯:心理实验的设计与报告,吴艳红等译。人们邮电出版社,20xx.

[2.]戴维·埃尔姆斯:心理学研究方法,马剑虹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

[3.]陈辉:短时记忆容量的年龄特点和材料特点,天津大学报,1988(4).

[4.]王晓丽、陈国鹏:短时记忆研究的新进展,心理科学,20xx,25(5).

[5.]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短时记忆 篇3

关键词:听力理解能力;短时记忆;词汇储备量

听力理解能力是英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在英语的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能力中, 听位居第一,是最初始的感知环节。听力理解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英语学习者的整体学习水平,因此,训练和提高英语听力理解能力是首要和不可替代的,高效的听力理解能力在当下的信息化时代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笔者发现多数英语学习者的听力水平都偏低,面对听力测试茫然。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想要快速地提高听力理解能力似乎很难,主要是因为短时记忆的低容量局限给短时记忆信息的提取造成阻碍。近年来,短时记忆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掌握短时记忆的特点,分析短时记忆与听力理解能力的关系,能够帮助我们运用短时记忆的理论原则,扩大记忆储备量,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听力理解能力。

一、短时记忆理论( STM) 的基本特点

众所周知,记忆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记忆根据其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三种:感觉记忆(Sensory store)、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 和长时记忆(long-term memory)。短时记忆包含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最多持续2 秒钟的信息余音记忆阶段,第二阶段是可持续10-20 秒的短时记忆阶段, 此阶段指的是可以更加感知地分辨信息。记忆的低容量是短时记忆的一个显著特征,一个人很难保持超过7±2个组块(chunks)的信息量。长时记忆指的是将信息长期永久储存下来的那部分记忆, 其主要特征是容量无限。信息在短时记忆阶段经编码处理之后便会转入长时记忆,但是这个过程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二、短时记忆在与听力理解中的作用

听力理解是大脑中的听觉器官对声音的认知活动,其主要目的是识记。记忆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听的过程中,听者对于进人短时记忆的信息会有大约20秒左右的时间用来识别和分析,接着便会有新的信息输入从而取代旧的信息。由此可见,如输入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在规定时间内无法被识别和分析,信息就会消失,造成理解无法完成。由此可见,人们对短时记忆中信息的处理程度决定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能否顺利转入长时记忆,而这更加取决于短时记忆的容量。

三、运用短时记忆的相关理论提高听力理解的方法

听力材料停留在大脑中记忆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了听者的理解水平,然而短时记忆又有着储存时间短、存储量小等缺点,那么如果我们提高听力理解的水平就必须想办法延长短时记忆时间、提高短时记忆的储存量。下面我们将简要分析几个运用短时记忆理论来提高听力理解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词块意识,增大短时记忆的储存量

词块是融词汇与语法特征为一体的语言现象,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词块在日常话语和语言习得中有极高的使用频率。通过利用词块知识,掌握词块规律,从而有效地降低听力理解的难度是提高听力理解的有效途径。在短时记忆中, 不是把单词而是把词块作为基本信息单位, 这样可以增加短时记忆的容量, 加快听力理解的速度。另外词块还可以帮助听者预测话语信息,增加理解的准确度。短时记忆中的词块因其具有高连贯性, 所以被称作语篇中转的信号灯。例如, 当听者听到“for example”这一词块时, 他的大脑中就能立刻预测到说话人接下来是要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当“All in all”这一词块输入听者大脑时,听者就能立刻预测到说话人将要进行总结陈述。

(二)挑选关键信息、正确理解关键词

在我们进行听力理解练习时,通常是在听完整个句子后将储存在短时记忆中的词块信息提取出来加以分析和理解。我们必须兼顾理解上一句的同时记忆下一句,短时记忆既要储存又要消化。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储存所占的空间少了,理解所占的空间自然就多了,反之亦然。显而易见,听者如果力求每一个单词都要听懂和理解, 必然会增加短时记忆的信息处理量,降低理解效率。一篇听力材料往往都是一段对话或是一篇短文,想把所有听到的内容都记住对听者来说是不可能的。因此,听者要加强提炼关键词, 抓住关键信息的能力的训练。

(三)掌握句法结构,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在听力理解过程中,信息的储存是以词、短语最后形成句子储存起来的。由此可得,在对输入信息的分析和理解中句法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句法结构的不熟悉,会加大对听力材料的理解难度的。要想正确理解结构复杂的长句必须具备丰富的句法知识,否则即便是能够很完整的记下来也是不可能做到高效理解的。

四、结语

了解短时记忆及其运用规则在外语学习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了解并掌握短时记忆理论是提高英语听力理解的有效途径。只要听者重视短时记忆理论,有效扩大短时记忆的储存量,同时培养正确的听力习惯,采取有效的训练方法进行听力训练就能达到快速准确理解所听材料。

【参考文献】

[1]陈吉棠.再论记忆与听力理解[J].外语界,2002(03):36-40

[2]Michael Rost.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Listening[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

[3]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外语学习心理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4]陈雪.英语听力教学的障碍因素及对策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1(12):108-109

短时记忆与高职高专院校口译教学 篇4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短时记忆,口译课程,记忆训练

一、高职院校口译教学的特点

口译作为国际公认的专业, 形成于20世纪初。中国的口译现状相对落后于发达国家, 但随着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 更多的对外贸易与交流造成了译员需求的增加, 也促使更多的本科院校乃至高职高专院校都开设了口译课程。这对高职高专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 同时也使他们面临许多问题。

首先, 目前市场上的口译教材都是面向本科生的, 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们没有系统的教材, 而且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 因此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与本科生的英语教学有着根本的不同。学生接受这样的教材较为困难。其次, 口译的定义可以被简单地描述为:“口译者首先要倾听发言者, 经过理解和分析之后再重新把演讲的内容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 (琼斯:1998.6) 然而, 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并没有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来驾驭英语, 所以开设这种对综合培养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 着实是一种挑战。再次, 由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学制短, 口译课程多数都是作为选修课开设的, 而且开设时数一般都较少, 普遍只有一学期, 每周一次。所以较短的学时和较难的课程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

结合目前口译教学的现状和高职高专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 我们总结出, 口译教学不可以照搬本科英语专业的教学规则, 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的信心, 所以口译课程首先要从简单和趣味的专题入手, 进行专项的词汇和短语训练, 最重要的是进行一些技巧方面的训练, 结合心理语言学的短时记忆理论进行口译教学有助于学生克服记忆困难并培养其及时有效地从大脑中提取相关语言信息的能力, 所以本文着重介绍在口译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短时记忆。

二、各种记忆类型的功能

(一) 记忆的三种类型

记忆在口译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记忆的类型共有三种: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期记忆。这三种记忆类型在口译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1.瞬时记忆

又称感觉记忆。瞬时记忆是人类处理信息的第一个环节, 但它们都处于未经加工的原始状态。如果人不予注意, 感觉记忆的信息便很快丧失, 所以保持时间相当短。 (Carroll, 2000:48) 相对短时记忆而言, 瞬时记忆保持的信息量较大, 但是没有经过存储。

2.短时记忆

又称工作记忆, 短时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一般在0.5~18秒钟, 不超过1分钟。当人在听到一个电话号码后可以在短时间内准确地拨出这个电话号码, 也就是说短时记忆可以接受瞬时记忆的信息并且保存一分钟的时间。乔治米勒 (1956年) 最早对短时记忆能力进行了定量研究——“神奇的数字7+/-2”。他注意到年轻人的记忆广度大约为7个单位 (阿拉伯数字、字母、单词或其他单位) , 称为组块。后来的研究显示广度与组块的类别有关, 例如阿拉伯数字为7个, 字母为6个, 单词为5个, 而较长词汇的记忆广度低于较短词汇的记忆广度的存储容量约为7块, 即7个有意义的单位, 短期记忆中最重要的特点是, 它可以记录, 因此它是口译教学中的最重要的部分。

3.长期记忆

长期记忆是我们对世界的认知的知识的储备库, 它包括常识, 如:语法或计算的规则, 包括个人经验, 如:你的童年记忆。 (卡罗尔, 2000:49) 所以长期记忆存储着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和在成长过程中积累的经验, 而这些信息与资料一旦成为长期记忆就意味着将永远存在于人的脑海中。

(二) 短时记忆的重要性

在讨论口译员所需要具备的能力中, 费伦提到:“口译者需要一个良好的短期记忆来存储他或她所听到的信息。” (费伦, 2001:4-5) Mahmoodzadeh也强调, “训练有素的译员需要十分强大的记忆能力。” (Mahmoodzadeh, 1992:233) 同时在吉尔的著作《口笔译训练的基本概念与模式》 (1992, 1995) 中, 他特别强调了短时记忆的重要作用。这也恰恰是应该让学生在学习的第一阶段所接受的训练技能之一。

三、加强短时记忆的方法

可见, 掌握短时记忆的规律对于口译能力的提高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而短时记忆的效率也影响和制约着口译的效果。因此,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加强短时记忆的训练:

(一) 组块和图示法

米勒说, 组块是记忆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原则 (1956年) 。组块是一种把大量的小信息单位重组成小量的大信息单位, 使其成为一些有意义的单位信息。米勒 (1956年) 确定了短时记忆7土2信息单位的能力。在不得重复练习的情形下 (如看电视字幕) , 在短时记忆内, 一般人平均只能记下7个项目 (如7位数字、7个地名) , 从电话簿上查到电话号码后, 待要拨号时往往会不复记忆。同时他展示了短时记忆可以处理大量信息的能力, 例如:短时记忆的量虽不能增加, 但此7个事项的性质则可经由心理运作使之扩大。如2471530121987是一长串数字, 远超过7的限制, 但如经心理运作将之意义化, 变成24 (小时) -7 (一星期) -15 (半个月) -30 (一个月) -12 (一年) -1987 (年) , 然后再记这长串数字就比较容易。米勒称此种记忆方式为组块 (chunk) 。学习英文时由字母到单字, 由单字到短语, 由短语到长句, 都是将零碎信息经心理运作变成多个组块之后记下来的。

那么, 在口译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把源语言通过对信息的理解重组成为几个大的信息块, 每个信息块都由其中提取出的关键词标识出来, 这样通过关键词和信息块之间相关的逻辑关系, 我们即可以追溯出源语言的基本内容。

图示法是一个可视化的过程, 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记忆描述性信息, 例如:对一个人、一个物体、一个场景或一个动作的描述。当描述这类事物时, 口译者可以比较轻松地在头脑中形成关于该事物的动画或形象。他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使头脑中的图像更加清晰。因此,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阅读这类的材料, 帮助学生锻炼想象。例如:

“……中国地处亚洲的东部, 太平洋的西岸, 北与俄罗斯接壤, 西有印度为邻, 东与日本隔海相望……”

当听到这样的描述, 学生可以很清晰地在头脑中绘制出关于中国的地理位置的地图。这样学生可以不用保留任何笔记, 只需将头脑中的地图用目标语言描述出来即可。总之, 在头脑中形成图像是最为有效的提高短时记忆的方法。

(二) 记笔记

根据心理语言学的研究, 口译的短时记忆可以经过训练来提高, 但是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完全的复述出漫长的讲话只靠记忆力是不现实的, 特别是所翻译的内容中如果包含姓名、数字或者一些条目。记笔记可以帮助学生回想起很多细节, 对于减少短期记忆的负担是非常有效的。同时这种记忆重组可以加强记忆效果。因此, 我们也必须培养学生记笔记的能力, 这种笔记与平时学生所接触的课堂笔记大为不同, 课堂笔记是把老师所教授的内容都记录下来, 作为以后复习的资料, 力求全面、详尽, 而口译笔记要力求精练, 往往只记录几个重点的词或者短语来辅助翻译。在教学中, 我们主要进行笔记训练中的一些符号和缩写训练, 例如:∩, ⊥, **, ≡, //, @, ATM, ISO, MPA, etc。在口译中记笔记应该遵循下列原则:例如, 记录下来的词语一定是所获取的信息的要点, 使用的符号应尽可能简单, 字迹一定要清晰, 否则很可能会使自己难以辨认, 鼓励学生们创造自己能够掌握的符号和缩写, 但是切忌临场编写缩写和符号, 因为会在回想这些符号的意义上浪费时间。在口译班上的学生通常会发现, 他们甚至不明白自己的文字, 即使他们记下了要点信息 (杨显明, 2006:108) 。因此, 我们应该清楚, 掌握口译笔记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三) 限时记忆

限时记忆是可以加强我们记忆力的一种有效的记忆术。由于实行限时记忆训练时间短, 所以很适合在课堂上实行。这种方法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些限定任务。例如:两分钟内背诵五到十个美国的历史人物的名字, 背诵几个英国城市的名字, 记住若干个缩写。这种方法对于保持学生的兴奋状态很有效果, 能够使学生的大脑高度集中。看起来这种方法类似于强迫记忆, 不过明确的目标可以使学生专注于任务并且调动其积极性, 进而提高单位时间的利用率。大脑本身也具有惯性。当面对强迫记忆或者和奖励有关的记忆, 大脑会以一种令人惊讶的方式运行, 人们将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并且取得良好的效果。关于注意力的研究报告指出: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 适当地分配注意力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分配注意力。不过, 对于限时记忆法运用要合理, 如果任务安排的过难学生们会感到沮丧, 甚至怀疑自己的记忆力。

(四) 扩充知识

口译过程中处理信息既需要语言知识也需要超出语言以外的知识。很显然, 语言知识, 包括专业术语是必不可少的。广泛的非语言知识也将有助于源语言的理解。据我们所知, 我们的人生经验和对世界的认识构成了长期记忆。如果一个人遇到例如CEO, CHO, CIO, CTO这类的缩写, 如果他的长期记忆中储存了相关知识, 那么翻译起来就容易得多。同时他也可以猜测出讲话者在下面的讲话内容大概是什么。所以多丰富我们的人生经验, 多学习知识, 对于我们储存长期记忆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减少翻译过程中对短期记忆的压力。

四、结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主要论述了翻译技巧训练的重要性, 并且介绍了一些提高短时记忆的训练方法, 这对于口译课程的初学者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尤其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 高职高专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口译课程应该以技巧训练为主, 同时根据已经毕业的学生的反馈, 可以了解学生们可以在工作过程积累他们所需的专业词汇, 同时根据他们所掌握的口译技巧进行翻译工作。本文可能对口译的初学者会有所帮助, 启发其改善短期记忆。但是, 要改善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口译教学仍然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路。

参考文献

[1]Carroll, David W.Psychology of Language.California:B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1999.

[2]Gile, Daniel.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3]Miller, George A.“The Magical Number Seven, Plus or Mi-nus Two: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originally published in The Psychological Review, 1956:63, 81-97.

[4]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89.

[5]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6]仲伟合.英语口译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7]董燕萍.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8]杜诗春.新编心理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短时记忆的意思和造句 篇5

2. 这是因为它还处于词汇学习的起始阶段,学习者对与该词汇相关的各种信息还不了解,还不能与已知信息建立起联系,在学习者的短时记忆中一个生词占据一个独立的记忆单位,而不是一个已成体系的记忆系统中的构成部分,要使该词进入长时记忆还需要一定的重复。

3. 另一个不能忽略的因素是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并非总是处在静止状态,它是随时变化的,随着信息不断地由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新信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与旧信息联系并组合起来,整个信息系统随之不断变化,人的知识不断得以丰富,认知能力不断提高。

4. 对于听力理解来说,听者对话语的反应时间较短,因此,让学生在跟读的过程中保持短时记忆和听力理解的协调是把握听力材料内容的关键,通过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把握听力的基本单位,掌握听力理解的节奏,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听力理解的水平。

5. 比如,讲授横贯性脊髓病时,先给学生看一张桑兰或者张海迪的图片启动瞬时记忆,然后讲授脊髓损害后的运动症状,感觉症状,植物神经症状等,主要内容讲完后用表格形式列表总结,帮助形成短时记忆,最后结束前再复述一次所学内容帮助进入长时记忆。

6. 课堂上所学的新知往往是以短时记忆的方式存储的,课后让学生及时对所学内容进行以形成一定的结论,并将其纳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最终将原有知识经验进行改造或重组,形成清晰准确的知识块,由课堂上的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

7. 新的知识尽量初次讲授时增加图像,影片等强化形象性,以形成较好的瞬时记忆,然后可以通过图表,语言等以形象编码和听觉编码的形式提及,帮助形成更好的短时记忆,每堂课最后采用简要复述的形式,帮助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

8. 在这里是根据信息的意义进行存储,当要求学习者产生行为时,存储的信息和技能必须能被搜索和提取,搜索到的信息从长时记忆提取到短时记忆,与新进来的信息相结合形成新的学习能力,或是通过反应器将信息转换成动作。

9. 在英语课堂中,训练学生用以上的组块方法进行思维,就可以建立各元素之间的联系,代写英语帮助短时记忆的加工,减轻短时记忆的负担,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减少信鼠加工的时间,也可以增加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量。

10. 方法是学习的捷径,也要注重实效性,即考核是不可缺少的阶段,可以是短时记忆的考核,学习方法后当堂课进行考核,既可以考验学生记忆方法的运用的效果,又可以巩固部分学生对方法的应用能力,以便课下的运用。

11. 在感知阶段,人脑会有选择的注意到那些与当前任务有关的或者非常重要的信息,然后将听到的语音信号进行检索和分析,并把它分割成有意义的单位,一旦语音组成的规则被识别出,它们便以单词形式进入短时记忆。

12. 因而,我们在学习英语词汇时,需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使用分组的办法将所识记的词汇组块化,即将不熟悉的新词汇变成意义组块或时空组块,这样就能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提高记忆的效率。

13. 此外对于听力理解的研究还与记忆的息息相关,近年来,记忆与语言学习之间的关系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探讨短时记忆的特点,了解并掌握记忆行为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

14. 例如,与成人相比,儿童在感觉登记的性质和操作上要差些,因为成人在感觉登记时会采用一种序列编码的策略,把感觉登记的信息及时转移到短时记忆中,而儿童则没有运用这种策略等等。

15. 学生学习大循环过程是,学生准备学习时,首先,进入学习的平台,开放性学习任务就会对长时记忆产生刺激,激发学习的动动,根据自己的特点设计自己的学习计划和任务,进入短时记忆。

16. 根据记忆的编码方式不同而产生短时记忆和长久记忆的原理,我们在制作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时完全可以根据材料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制作方式,以适应不同的记忆编码方式的需要。

17. 一般意义上的短时记忆只具有将信息短暂存储这种单一功能,而同传工作中的短时记忆,其特殊性在于,译员在同传作业中,除了对信息进行短暂存储,还要进行短暂的信息加工转换。

18. 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认知心理过程,首先是接收对象的感觉信息,形成关于对象的表象或信息特征,然后存贮于感觉记忆或短时记忆的结构之中,等待更进一步的加工和处理。

19. 这种说法是由于不了解脑科学和认知心理学在记忆研究上的工作,特别是不了解胎儿记忆的特点,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混为一谈,因而过高地估计了胎儿记忆力的结果。

英语听力中的短时记忆与速记应用 篇6

在听、说、读、写、译这五项基本能力中,听摆在首位,说明听是最主要的语言输入方式之一。语言习得主要通过获得大量的可理解输入来实现,而听是获得这些可理解语言输入的最重要的渠道。而近年来听力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的比例上升到30%,更说明听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国内有一些研究者已经建立了对听力理解的认知心理分析,也有一些研究者运用速记策略进行了证明研究,但是对于结合听力过程中的认知心理分析和速记方法,如何用速记方法解决其中的短时记忆问题,以及介绍给当代大学生适用的简单实用的速记方法,仍属少数。笔者概括了国内外学者关于英语听力理解的认知心理所做的研究,总结了听力中记忆的特点和认知心理。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指出了用速记方法弥补听力理解中短时记忆的时效性,并具体介绍了笔者近年来总结的速记方法,期与广大同仁交流探讨

2. 听力理解的认知心理分析

听力理解是人们借助于听觉的语音材料,在头脑中进行信息处理,从而建构有序的认知系统的一种主动、积极的过程。(沈向怡:听力理解中的认知策略,2004).安德森(Anderson,1985)把听力理解分为三个既相互联系又循环往复的三个阶段:感知处理(perception)、句法分析(parsing)和运用(utilization)。Carroll (2000)认为人们处理语言的心理机制包括感觉储存器(sensory stores)、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及永久记忆(permanent memory)三个结构部分,再有一组控制过程(control processes),控制系统内的信息流通。

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语言认知的心理机制可分为四个阶段:言语刺激,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3. 短时记忆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听力理解的记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短时记忆。短时记忆处于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必须兼顾储存和处理信息的两种功能。在听力的过程中,由于声音是连续的,听者必须一边对先前接收的声学信号进行分辨、筛选、组合、记忆、释义、储存、预测等分析处理,一边又要保存刚听到的声学信号。但是短时记忆的空间是极其有限的。而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保存时间是很短的,一般只保持2.5~20秒。若马上被提取信息,就可以回忆起来,否则便会消失。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大脑把存储于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里的信息完全复述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有了速记的辅助,精确地复述出听到信息的主体便有了可能。速记是一种快速记录听到的语音信息的一种方法。它需要有意识地学习和培养,才能灵活地运用。

当速记记下短时记忆中信息时,短时记忆暂存的信息瞬间消失了,这样接踵而来的语音便可进入容量有限的短时记忆里。当速记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边听边笔记这一听力策略可促使短时记忆里的信息内容转化为书面材料,弥补短时记忆的不足;笔记甚至可帮助听者回忆出确切的所听到的字眼”。既然速记策略可推进听者的听力理解力,那如何掌握和应用这些速记方法呢?

4. 简单的速记法及应用

这里介绍的英语速记法是针对非专职速记人员的需要而设计的,不需要花较长时间的训练就能掌握。对不要求具有高速度书写能力的一般英语工作者说来,有相当的实用价值。

4.1 符号法

这是最常提到的速记方法之一,用一些形象的符号来代表一些单词。

4.2 常见词和词组的速记:国名、日期、数词等可用缩写形式表示。

对于那些使用频率高的词语,可以归纳总结出一些速写的标记。

4.3 常见词缀词根的速写法

有些词根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此时可以用一些特殊的符号来标记。

4.4 速记技能在四级复合式听写中的应用

除了速记方法外,我们还需要知道几种速记的技巧。我们知道,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回忆的效果依项目在原呈现系列中所处位置为转移,位于开始部分和末尾部分的项目比中间部分的项目更易于回忆,前一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为称首因效应,后一种称为近因效应。根据这一规律,短时记忆的最容易忽视的就是中间部分。所以速记要记的是处于语句中间的关键词,比如实义词,动词等。需要注意的是以下三种速记技巧:记辅音群,句法缩减和生词问题。

一般来说,对于转瞬即逝的声音,记录时抓住每个单词的辅音字母,有助于帮助听者写出完整的单词。比如:bcs,bcm,dgtl,tknG依次表示because,become,digital,technology等。

听写长句子时,由于听者要边听边思考边记,短时记忆的工作量非常大,在储存语音信息的同时,要形成心理表征,还要飞快地笔记。这就要求大脑事先要缩减句法,提取出关键信息以供笔记。比如:The clerk wanted to call the boy to carry up the suitcase,but Mr.Spencer said that he needn’t do it.He would carry his suitcase himself.句子很长,一般只要抓住clk w+bo'kar'bt Mr Spns not就可以恢复原来句子的大意。通过句法缩减,听者大大压缩了需要记忆的词汇量,减少了速记的时间。当然,这个是需要学生反复练习才能达到的境界。在听写过程中遇到生词也是令学生头疼的问题之一。

综上所述,听力理解过程中,速记法的使用可以快速记录短时记忆的内容,有助于及时清空短时记忆的空间,便于下一阶段语音信息的输入。学生在进行英语听力理解时对于长句的听写所遇到的问题,几乎都是短时记忆不能充分发挥其效用所衍生出来的问题。而适当地运用速记技巧恰好能够提高短时记忆的工作效率,避免因信息量过大而产生的记忆缺失。

参考文献

[1]Anderson,J.R.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 tions,5th Edition[M].New York:Freeman,1996.

[2]Carroll,D.W.Psychology of Language,3th Edition[M]. U.S.A: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1999,Beijing:For- 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47-127.

[3]C,eorge A.Miller,The Magical Number Seven,Plus or Minus Two: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 formation,1956

[4]沈向怡,项凝霜,听力理解中的认知策略,Sino-US Eng- lish Teaching,2005年第10期

短时记忆 篇7

记忆被认为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 外语学习研究者对长时记忆在听力理解过程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因为长时记忆中储存的各种图式对听力理解过程中意义的提取非常重要。然而对短时记忆在听力理解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不容忽视。本文将从双元结构角度出发, 通过对短时记忆的分析, 来论述短时记忆在听力理解过程当中的重要作用。

2 正文

2.1 短时记忆

记忆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一个心理过程。其重要地们可以在心理学尤其是认知心理学研究中得到充分体现。记忆按其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感觉记忆 (sensory store) 、短时记忆 (short-term memory) 和长时记忆 (long-term memory) 。其中, 短时记忆是由Brown、Peterson等人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通过实验证实的。实验表明, 如果对正在接收的刺激信息在心理加工的过程中施加干扰或者对这些刺激信息不对其进行复述, 即使是很少的刺激信息也会被迅速的遗忘掉。这种信息的遗忘现象主要是由于记忆痕迹的消退引起的。

短时记忆即短暂的记忆, 容量有限。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乔治﹒米勒在发表的论文《神奇数7加减2:我们加工信息能力的某些限制》, 明确提出短时记忆容量为7士2个单位;并且提出组块 (chunk) 概念, 可以理解为储存在记忆中的一组有意义联系的信息单位。在学习的不同阶段, 其组块的大小是不相同的, 可以是一个词组或短语, 也可以是一个句子, 甚至几个句子。如初学者对字母还不熟悉, 要以词为组块比较困难。在短时记忆阶段, 信息处理的容量较小, 持续的时间约为17秒, 因此容易产生遗忘。但同时如果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编码处理之后便会转移到长时记忆。

2.2 短时记忆与听力理解

Sperling和Darwin关于听觉实验结果表明, 在听觉记忆中, 短时记忆成分最大, 因而听觉记忆的容量是所有记忆形式中容量最小的。听力理解的过程在表层上是一个各听力要素识别和互动的过程, 其听力要素主要包括词、句法规则、个人经历和心理百科全书 (mental encyclopedias) 等。这些要素是进行听力理解的“必要工具”, 如果要使听力理解过程得以顺利的进行, 还必须考虑到语言和思维层面, 因为分别以英汉两种语言为母语的个体, 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其内在心理运作机制是有显著差异的。

语言是群体之间同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产物, 同一群体成员共用同一种语言, 相对其它语言而言, 具有独特世界观的特点。不同的语言在语音和用来表示语言的符号层面其表征形式存在很大差异。我们知道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又是密切相关的, 因为我们每天所做的事情或行为活动, 都是借助语言来表达或完成的。语言学家Beniamin Le Whorf认为语言决定了我们思维, 即语言决定论。语言决定了我们的行为方式, 行为方式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 语言对思维起导向和制约作用。也就是说, 使用不同语言的人的内在心理思维方式也有很大不同。人对客观现实世界感知并对客观世界做出反应形成认知。王寅认为:语言也是一种认知活动, 是对客观世界认知的结果, 语言运用和理解的过程也是认知处理的过程。刚才提到语言决定思维, 而思维又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的认知方式, 认知方式的不同导致认知结构的差异。尹德谟教授提出的“双元结构”理论认为, 成年人的第二信号系统存在英语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以及汉语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 它们之间彼此独立又相互交叉联系。

由于听力理解过程是连续的、不间断的, 正因为这一特点, 使得短时记忆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Anderson将听力理解划分为感知、切分、运用三个过程, 但这三个过程的界限并没有严格区别, 而是重复出现, 相互重叠交叉的。在听力理解过程中, 首先对由感觉器官获得的语音信息感知, 继而进行加工, 运用解码器对其进行解码, 这里的解码是以组块为单位的, 可以是词组, 句子甚至向个句子, 以外语学习都的外语水平为基础。由于分别以英、汉两种语言为母语的本族人在思维上面存在差异, 因此, 外语学习者对所听的材料恰好可以运用已掌握的英语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来解码, 或者刚好可以运用汉语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来解码, 便能轻易的解码, 获得其意义, 并保存到短时记忆中。由于听力的过程是连续的不间断的, 且短时记忆的储存容量有限, 对已解码的保存到短时记忆中的材料要及时的对其进行编码, 进而及时的对其进行提取运用。在此过程中, 如果外语学习者对所接收到的听力材料不能很好的进行解码, 甚至根本不能解码, 便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甚至会影响对随后的听力材料的理解。

3. 提高短时记忆的策略

3.1 提高组块的记忆容量

大组块可以提高记忆容量, 进而增加短时记忆的有限容量。语言学家桂诗春认为组块是克服短时记忆局限的一个过程。大组块将若干小组块组合在一起, 可以减少短时记忆中的项目数量, 增加短时记忆的容量。随着外语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 将最初的以音节为组块向词、词组、甚至句子转变, 记忆单位也随之发生质的飞跃, 使得听力水平大大提高。

3.2 缩短信息处理时间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 且保存时间很短, 同时还要感知随后的听力信息。如果外语学习者对即将听到的信息不太熟悉或长时记忆中的知识储备不够充足, 则会阻碍信息加工的速度。长时记忆中的知识只有被激活后才能加快信息处理速度, 从而取得理想的听力效果。

3.3 避免母语“负迁移”

“母语负迁移”也是英语学习者所应给予重视的问题。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许多学生都有依赖母语的习惯, 将所听到的句子译成汉语。借助于汉语思维的方式去分析英语, 势必延缓听力理解的速度, 干扰听力过程, 阻碍短时记忆。因此, 进行大量的听力练习是很有必要的, 逐渐适应英语的语流、语速和习惯表达, 从而形成条件反射, 对英语做出快速反应, 尽量避免翻译成汉语。

4. 总结

在外语学习中, 短时记忆能力的增强, 可以提高英语听力理解的学习效率。教师应积极以记忆理论为指导, 充分重视短时记忆, 结合短时记忆的特征和规律及其与听力理解之间的关系, 全面探索培养短时记忆能力、提高短时记忆容量对于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与效率的现实意义, 并把这些理论应用于教学中。

摘要:本文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出发指出, 短时记忆是听力理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英语听力理解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短时记忆的特点, 探讨短时记忆与英语听力理解的关系, 进而提出对听力理解提高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短时记忆,听力理解,长时记忆

参考文献

[1]Miller, G, A.The magical Number seven, plus or minus two: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J].Psychology Review, 1996 (16) :297-308.

[2]Anderson, J.R.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M].New York;W.H.Freeman, 1985.

[3]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外语学习心理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0.

[4]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5]梁宁建.当代认知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6]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7]尹德谟.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J].西华大学学报, 2004b.

短时记忆 篇8

关键词:情绪,记忆,短时,对比研究,学生, 医科

情绪是影响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对认知的影响已得到认知心理学家的认可。记忆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活动, 也受到了广泛关注。记忆按储存的时间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3种类型。短时记忆也称“工作记忆”, 是指信息在头脑中保持2 min以内的记忆[1]。一般情况下, 短时记忆经过不断地重复就会转入长时记忆, 其储存的信息即可在学习工作中所利用。

情绪性刺激一般分为2个维度:一是情绪的唤醒水平, 即兴奋或平静的程度;二是情绪的效价, 即积极的情绪或消极的情绪[2]。近几年来, 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 认知心理学家运用ERP、MRI、PET、FMRI等神经影像技术, 对情绪影响记忆的脑神经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本研究通过实验探讨不同情绪效价对短时记忆的影响, 为进一步研究情绪对记忆和学习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山西医科大学2008级临床医学 (七年制) 学生36名, 2008级预防系12名, 2009级预防系12名, 2009级药学系30名 (各系男女生人数各15名) , 共90名学生为被试。为了平衡专业和性别的影响, 将各系的男女生分别随机分到3个组内, 每组30名。

1.2 实验材料

(1) 放松材料: 《每日催眠放松》。 (2) 情绪电影材料:积极的为影片《猫和老鼠》片段, 时间为317 s;消极的为影片《南京大屠杀》片段, 时间为296 s。 (3) 情绪评定方式: “主观体验自我报告测量”。 (4) 记忆与测试材料:为了选取难度适中的医学英语单词, 在实验前进行了预实验。预实验中, 随机抽取16名医学生, 用挑选出的14组 (70个) 医学英语单词对其进行再认测试。统计预实验结果, 由于本测试题以组为单位, 因此选用非二分记分项目的难度计算公式:

undefined

式中:undefined为全体被试者在该题上的平均分, Xmax为该题的满分。

经计算, 筛选出平均难度在0.60的5组 (25个) 单词作为实验的记忆与测试材料。

1.3 实验方法

实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对3组被试在安静的实验室内分别进行积极、消极和一般情绪状态处理。

1.3.1 积极情绪组

为被试讲解实验过程, 请其阅读知情同意书和承诺书内容并签字, 同时发放测试答题纸。请被试选择舒适的坐姿放松, 为其播放放松音频300 s。请被试观看积极情绪影片, 时间为317 s。观看影片后用5个表示情绪的形容词描述观看后的情绪状态, 填写在答题纸上的相应位置处, 时间为1 min。记忆测试按以下程序进行:屏幕上显示十字架 (5 s) 后, 出现指导语“第一组” (5 s) , 接着呈现第一组医学英语单词 (包括其中文意思) , 每5 s 1个, 共5个, 然后以所呈现单词的中文意思作为选项ABCDE, 并随机逐一呈现这5个英文单词, 要求被试从5个选项中选出与所给单词意思匹配的选项并填写在答题纸上, 5 s 1个。记不清时可不选, 也可选择重复的, 允许猜测。以相同方法共进行5组, 时间共295 s。

1.3.2 消极情绪组

第1步、第2步和第4步步骤与积极情绪组相同。第3步, 请被试观看消极情绪影片, 时间为295 s。观看结束后用5个表示情绪的形容词描述观看后的情绪状态, 时间为60 min, 共用时356 s。第5步, 在实验结束后, 为使该组被试尽快摆脱实验所诱发的消极情绪, 为其播放积极影片。

1.3.3 对照组

第1步、第2步和第4步步骤与积极情绪组相同。第3步, 休息5 min。

1.4 数据整理

根据被试填写的描述情绪的形容词, 剔除情绪诱导无效的被试的数据, 保留有效数据。统计每组所有被试作答正确的个数之和和作答错误的个数之和作为每组最终成绩, 以供分析。

2 结果

3组不同情绪下的再认正确率分别为:对照组72.5%, 积极情绪组59.1%, 消极情绪组5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6.633, P<0.01) , 可认为不同情绪对短时记忆影响不同。

进一步作率的多重比较, 积极情绪组与对照组比较以及积极情绪组与消极情绪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为25.263, 32.792, P值均<0.01) ;对照组与消极情绪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789, P=0.374) 。说明积极情绪组与对照组及消极情绪组的再认正确率不同, 而消极情绪组与对照组再认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实验设计的合理性

白学军等[3]在高兴和悲伤电影片段诱发情绪的有效性研究中, 证明了时间为210 s的情绪电影片段即可激发出情绪感受, 本实验的情绪电影片段时长为5 min左右, 可以诱导出不同情绪状态。

郑希付[4]指出愉快情绪诱发后, 在8 min内有轻微上升的趋势;悲伤情绪诱发后, 悲伤情绪呈下降趋势, 在最初的2 min内下降最快, 4 min后呈现稳定态势。本实验测试时间不超过诱导出的情绪维持时间, 保证了短时记忆的测试是在相应的情绪状态下进行的。

3.2 不同情绪效价对短时记忆影响不同

随着情绪动机理论的兴起, 心理学家开始认为情绪对认知有积极的组织作用, 不适当的情绪会产生消极的瓦解作用[5]。由于记忆属于认知的重要领域, 情绪同样会对记忆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根据以往的记忆实验研究, 情绪状态可能会通过作用于皮层唤醒水平而促进或阻碍人格特质水平对记忆的影响[3]。实验中被试利用短时记忆做测试, 体现了短时记忆的操作特性, 由此而知, 情绪对短时记忆的影响作用会关系到人们能否恰当地执行一定的操作任务。

3.3 积极情绪对短时记忆有促进作用

情绪心理学家孟昭兰[6]在不同情绪状态对智力操作活动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发现在快乐、兴趣和无怒等正性情绪状态下进行认知操作活动的效率, 明显高于在痛苦、惧怕和愤怒等负性情绪状态下进行认知操作活动的效率, 与本实验结果相一致。Isen等[7]认为积极情绪促进更广泛、更流畅的认知组织, 提高了认知灵活性。Fredrickson等[8]的研究发现积极情绪使被试的注意范围更广, 更容易知觉整体信息。积极情绪促进趋近行为或维持活动, 在使人们感觉良好, 或是提高对生活的主观感受方面有效, 同时也能扩展人的习惯性思维, 储备他们体力上、智力上、社会性的资源, 使人们对需要进入短时记忆的信息更为敏感, 从而促进短时记忆[5]。

3.4 激发适宜情绪, 促进学习记忆

情绪通过引导个体的注意集中在需要记忆的方面, 对信息进行自动或有控制的精加工, 从而提高工作记忆效率[2]。Cantor和Engle认为短时记忆的内容是长时记忆中得到激活的信息, 激活达到一定程度时才得以提取[9]。本实验以医学生为被试, 以医学英语单词为识记材料, 更突出了医学记忆的特点。医学生需要记忆大量的医学名词, 有时会出现过度焦虑、恐惧、厌学等负性情绪, 影响学习和记忆的效果。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经常调节情绪状态, 培养积极情绪, 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 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手段, 如讲一些易引发情绪的例子、呈现情绪图片等, 诱导学生的情绪, 形成最佳情绪状态, 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短时记忆效果, 经过重复进入长时记忆, 进而将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加以提取, 有助于知识的巩固、积累以及运用。

参考文献

[1]李璠, 黄敬, 朱晶晶.舒缓乐对数字短时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 2010, 32 (6) :179-181.

[2]陈坚.情绪对记忆影响研究新成果及其对教育领域的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8, 7 (2) :105-107.

[3]李芳, 朱昭红, 白学军.高兴和悲伤电影片段诱发情绪的有效性和时间进程[J].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9 (1) :32-38

[4]郑希付.不同情绪模式图片的和词语刺激启动的时间效应[J].心理学报, 2004, 5:545-549.

[5]郭德俊.动机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464-473.

[6]孟昭兰.不同情绪状态对智力操作的影响:三个实验报告的总报告[J].心理科学通讯, 1987, 4:7.

[7]ISEN AM.Some perspectives on positive feelings and emotions:Posi-tive affect facilitates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MANSTEAD AS, FRIJDA N, FISCHER A (Eds.) .Feelings and Emotions:The Am-sterdam symposium[M].Cambridge, N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262-281.

[8]FREDRICKOSN BL.Positive emotions broaden the scope of attention and thought-action repertories[J].Cognit Emot, 2005, 19:313-332.

短时记忆 篇9

关键词:英语跟读,短时记忆,跟读训练

一、引言

短时记忆容量不足会影响听力理解。陈吉棠 (1999) 指出, 影响听力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短时记忆的容量局限造成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受阻。跟读是一个系统的认知心理过程, 是将听到的内容马上说出来, 是对信息进行解码—编码—再编码的过程。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讨跟读对提高短时记忆容量的作用。

二、短时记忆与跟读

短时记忆指信息一次呈现后, 保持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一般在0.5~18秒钟。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1956年, 美国心理学家George A. Miller (1956) 明确提出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项目。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以组块方式保存下来。短时记忆的信息如果得不到充分练习, 将在20~30秒内丢失。短时记忆有两种编码形式:听觉代码形式和语义代码形式。基于声音的听觉代码是短时记忆的主要记忆代码, 基于意义的语义代码是长时记忆的主要代码。

跟读是指学习者用同一种语言几乎同步地以默读或大声读出的方式重复目标语中的话。跟读者与说话者基本是同步的, 原声开始跟读者随之开始, 原声结束跟读者也随之结束。跟读者要模仿说话者的语音、语调、节奏和语速。跟读训练是一种精神高度集中的练习, 也是提高语速、提高理解能力、修正语音语调的好方法。本研究的跟读训练是意群跟读, 即跟读不是以单个词为单位, 而是以意群为单位。当原语说话者说完第一个意群时, 跟读者才开始说, 同时听第二个意群, 当说话者说第三个意群时, 跟读者说第二个意群并听第三个意群, 依此类推。

三、研究设计

(一) 研究问题。

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是:跟读是否能有效地扩大英语听力短时记忆的容量。

(二)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受试是英语专业的一个班, 共28名学生, 处于二年级下学期。

(三) 研究工具。

1.实验材料。

本研究的实验材料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英语听力教程》的第二、三册, 也是受试所使用的教材。

2.前测后测材料。

实验的前测与后测为同样一篇听力短文, 由外教录音。之所以后测采用前测原题, 是为研究的科学性起见, 需要前测与后测在句子长度、意群数量、音节数量等方面保持一致, 但这样的两篇文章是很难找到的, 而且虽然后测的试题在前测时听过, 但当时只放一遍, 况且事隔四个多月, 短文的信息基本消失殆尽。短文共计50个意群, 每个意群的单词数量为3~5个, 每个句子在15个词以内, 并确保没有生词。

3.统计分析工具。

本实验的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四) 研究步骤。

一是在学期初对受试进行实验前测。方式如下:放录音, 每句之间留有足够长的时间让受试写出所听到的内容 (这里之所以没有以跟读的形式进行测试是为了避免受试的语音语流差异对实验所造成的偏差) , 每句话只读一遍。计分不考虑语法、拼写等因素, 写完整一个意群计1分, 总分50分。二是对受试进行为期一学期的跟读训练。要求:所有跟读都是没有看原文的前提下进行的。以意群为单位进行跟读。最初选语速较慢、篇幅较小、句子中意群较少的材料, 以让受试逐渐适应这一跟读形式。之后逐渐加快语速, 句子长度及意群数量也逐渐增加。三是在学期结束前对受试进行实验后测。方式同前测。四是数据统计分析。

四、结果与讨论

从表1得知, 前测与后测中, 受试记下的意群数量的平均值差达到7.714, 前测的标准差低于后测, 表明在一学期的实验中, 受试的努力程度是不一样的, 导致后测中受试的分数较前测分散, 分数相差较悬殊。但T值的绝对值达19.226, p值为0.000, 远远小于0.05, 均表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

参考文献

[1].George A.Miller, “The Magical Number Seven, Plus or Mi-nus Two: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The Psychological Review63, no.2, 1956

[2].陈吉棠.文化因素与英语听力[J].外语电化教学, 1999

短时记忆 篇10

关键词:语音,短时幅度,短时过零率,分析,清音段和浊音段

语音是语言的声学表现,是人类交流信息的最自然、最有效、最方便的手段。语音信号处理是一门以语言学和数字信号处理为基础的综合性学科,包括了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音编码和说话人识别等四大分支。而语音基音检测是语音信号处理中的一项重要技术之一,与许多语音信号处理技术相关。因此,语音基音检测的准确度和检测效率一直受到科技工作者的重视。其中,有效地区分清音段和浊音段对其起着关键作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机器参与了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人们发现,人-机之间最好的通信方式是语言通信,而语音是语言的声学表现,是人类交流信息的最自然、最有效、最方便的手段。作为语音信号处理研究的领域,语音识别技术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机自由对话,也就是赋予机器以听觉,使机器能听懂人的语言,辨明话音的内容或说话人,将人的语音正确转化为书面语言或有意义的符号或进一步使机器能够按照人的意志进行操作把人类从繁重或危险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在语音信号处理中,清浊音判决是语音信号预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否准确地对语音信号进行清浊音判决,决定着后续的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基音周期的检测、语音的合成效果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清浊音的判断正确与否。语音信号检测在语音信号处理和通信等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语音信号检测算法主要依据语音在噪声的不同特性进行判决,由于清音的特性与噪声非常相似,而浊音的特性和噪声区别明显,所以常采用浊音检测的方法。目前常用于语音检测的方法有短时能量法、短时平均幅度(Average Magnitude,AM)法、短时过零率法、相关性检测法、短时平均幅度差(Average Magnitude Difference Function,AMDF)法等。到目前为止,已经提出了许多种清浊音判决方法。本文主要介绍是的语音短时幅度和短时过零率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大体上区分清音段和浊音段,为以后更好地进行清浊音判决创造了条件。

1 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的数据源都是从WAVE文件中得到的。

WAVE文件作为多媒体中使用的声波文件格式之一,它是以RIFF格式为标准的。RIFF是英文Resource Interchange File Forma的缩写,每个WAVE文件的头四个字节便是“RIFF”。WAVE文件由文件头和数据体两大部分组成。其中文件头又分为RIFF/WAV文件标识段和声音数据格式说明段两部分。常见的声音文件主要有两种,分别对应于单声道(11.025KHz采样率、8Bit的采样值)和双声道(44.1Hz采样率、16Bit的采样值)。

录制一段语音,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女声),然后保存其WAVE文件,取名为“dgql.wav”。则语音dgql.wav显示的部分波形图(取该语音的前5000个样本)如图1所示。

2 对短时幅度和短时过零率的分析

2.1 用短时平均幅度Mn进行清浊音判断

2.1.1 短时平均幅度定义

语音信号x(n)的短时平均幅度的定义为

其实现框图如图1所示。这里用计算加权了的信号绝对值之和代替平方和。这种短时处理的方法比较简单,因为它不必作平方运算。Mn也是一帧语音信号能量大小的表征,与En的区别在于其计算时小取样值和大取样值不会因取平方而造成较大差异。

2.1.2 窗口的形状和长度的选择

本算法中窗口选择海明窗,其定义为:

其中,N为窗口的长度。

选择海明窗的理由是窗函数的选取原则为窗函数截取后的x(n)尽量是中间大两头小的光滑函数,冲激响应对应的滤波器具有低通特性。海明窗虽然主瓣最高(带宽大),但旁瓣最低(通带外的衰减大),可以有效地克服泄露现象,具有低通特性。故选择海明窗更能反映出语音信号的幅度变化。

选择海明窗后,就应选择窗口的长度N了。如果N很大,它等效于带宽很窄的低通滤波器,此时Mn随时间的变化很小,不能反映语音信号的幅度变化,波形的变化细节就看不出来;反之,N太小时,滤波器的通带变宽,短时幅度随时间有急剧的变化,不能得到平滑的能量函数,。不论什么样的窗口,窗长对于能否反映语音信号的幅度变化,起决定作用。窗长太大或太小都不行,故窗长选择应合适。本方法中选择的窗长为240,窗移为80,共有60帧。

2.2 用短时平均过零率对清浊音频谱的进行粗略估计

2.2.1 短时平均过零率定义

短时平均过零率是语音信号时域分析中最简单的一种特征。顾名思义,它是指每帧内信号通过零值的次数。对于连续语音信号,短时平均过零率可以考察其时域波形通过时间轴的情况。对于离散信号,短时平均过零率实际上就是信号采样点符号变化的次数。短时平均过零率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频谱性质,可以通过短时平均过零率获得谱特性的一种粗略估计。

语音信号x(n)的短时平均过零率的定义为

式中,sgn[·]是符号函数,即

2.2.2 窗口的形状和长度的选择

窗函数w(n)为矩形窗,即

本方法中选择的窗长为240,窗移为80,共有60帧。

根据前面语音信号x(n)的短时平均过零率的定义式Zn,可得实现过零的框图,如图2所示。由图可见,首先对语音信号序列x(n)进行成对地查对采样以确定是否发生过零,若发生符号文化,则表示有一次过零;而后进行一阶差分计算,再求绝对值,最后进行滤波。

3 短时幅度和短时过零率的应用

3.1 短时平均幅度主要用途

Mn也是一帧语音信号能量大小的表征,由于平均幅度函数没有平方运算,因此其动态范围(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要比短时能量小,接近于标准能量计算的动态范围的平方要,窗长N对平均幅度函数的影响与短时能量的分析结论是完全一致的,且浊音时Mn值比清音时大得多。所以,短时平均幅度也可以用来区分清音段和浊音段。

如在图四中,短时幅度Mn值大的对应于浊音段,而Mn值小的对应于清音段。由图上的Mn值的变化,可大致判定浊音变为清音或清音变为浊音的时刻。

语音dgql.wav显示的部分短时平均幅度的连续图(取该语音的前5000个样本)如图4所示。

3.2 短时平均过零率主要用途

短时平均过零率可应用于语音信号分析中。由于它粗略地描述了信号的频谱特性,因而可以区分清浊音。发浊音时,其语音能量约集中于3k Hz以下。而发清音时,其多数能量出现在较高频率上。既然高频意味着高的平均过零率,低频率意味着平均过零率,那么可以认为浊音时具有较低的平均过零数,而清音时具有较高的平均过零率。但这种高低仅是相对而言,没有精确的数值关系。

在这首诗中,这四句话的平均过零率变化都很大,如在图5中,可以看出,高平均过零率对应于清音,低平均过零率对应于浊音;但是清音和浊音的变化非常明显。因而,短时平均过零率可以用于清音和浊音的大分类上。

语音dgql.wav显示的部分短时平均过零率的连续图(取该语音的前5000个样本)如图5所示。

4 结束语

通过短时平均过零率和短时幅度结合起来的方法,可以大体上区分清音段和浊音段。此方法,对于清音,短时过零率比较高,短时幅度比较低;对于浊音,其短时过零率比较低,但是短时幅度比较高。在背景噪声较小的情况下,短时幅度比较准确,但当背景噪声较大时,短时平均过零率可以获得较好的判断结果。但将两者结合起来,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在清浊音的大分类上,效果更佳。该文提出的方法局限性很大,它只是能够大概区分清音段与浊音段,但是很难区分清音还是浊音。这个区域所含的信息量是很大的。近年来,有用子波分析提取基音的,也有用语音的分形特征作盒维数统计分析的。这种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1]马祥杰,孟相如,张百生.一种自相关基音检测方法[J].通信技术,2003(5).

[2]武光利,戴玉刚,马宁.基于短时平均幅度和短时过零率的藏语语音端点检测研究[J].福建电脑,2007,(3):166-167.

[3]吴恬盈.一种新的清浊音在线辨识法[J].计算机仿真,2007,(04).

[4]张仁志,崔慧娟.基于短时能量的语音端点检测算法研究[J].电声技术,2005,(07).

[5]熊琦,杜旭,朱晓亮.一种基于短时平均幅度差的语音检测算法[J].电声技术,2006,(09):50-51.

[6]李昱,林志谋,黄云鹰,等.基于短时能量和短时过零率的VAD算法及其FPGA实现[J].电子技术应用,2006,(9).

[7]廖逢钗,卢昌荆,王红雨.基于短时平均幅度的语音端点检测的改进[J].三明学院学报,2006,23(2).

[8]冯康,时慧琨.一种参考短时平均能量和平均幅度差函数的基音检测方法[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5(5).

[9]周家新,王长松,汪建新,等.基于短时幅度-过零率函数识别抽油井液面回波[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07,34(2):59-62.

上一篇:机械深松整地技术分析下一篇:临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