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应用分析

2024-05-15

技术应用分析(精选十篇)

技术应用分析 篇1

1 在水分分析中的应用

食品的很多性质都是由水与食品之间的作用决定的。食品内的水分可用三种形式表示:水的流动性、水分活度、水分含量。研究发现, 用水的流动性表示食品与水之间的关系更为合理。在食品加工中, 测量脱水食品尤其是粉状食品时最常用的是烘箱法, 该方法的最大缺陷是烘干后的粉末中水分含量和实验室的温度与湿度有密切关系。

G.Vuataz借助TG-DTA对多种干燥方法获得的食品 (宠物食品、谷物粉末、速溶咖啡、脱脂奶粉) 的水分进行了测定, 研究了温度升高速度对水分含量2.99%的奶粉失重情况中拐点位置温度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最合适的升温速度是3℃/min左右。当升温速度是2℃/min时, 可借助拐点温度估算出最合适的干燥温度, 因为食品的水分子的流动性与热敏感性不同, 这就使得拐点温度和最佳干燥温度不同, 通常情况下干燥温度比拐点温度低20℃左右。Dimitrios Fessas借助可努森热分析法及经典热重扥系法对面粉团内的水分性质进行了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从动力学角度来讲, 水分经过老化面包末和位移紧密相连, 并且还受非淀粉多糖成分的影响。Jordi Saldo借助热重分析法研究了高压缩奶酪内水分的变化规律。依据失重规律可把高压缩奶酪内的水分分成结合水与自由水。经过高压作用的奶酪可在保存足够水分的前提下减少成熟时间。结合水几乎不受压力影响, 自由水在奶酪成熟中含量很高, 含量的大小和水分活度关系密切。近年来, 有研究人员借助TG分写了面粉团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分布及和其他成分之间的作用, 依照TG曲线可全面了解烘干时间与温度对挂面质量的影响。

2 在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

在食品生产过程中, 蛋白质性质会发生变化, 这对食品性质有着重大影响。蛋白质性质变化都会引起能量变化, 差示扫描热量法能提供的参数有玻璃状态的转化温度、蛋白质的焓变、蛋白质的变性温度等, 所以差示扫描热量法在蛋白质研究上得到了广泛应用。P.Guerrero研究了经过油和酸处理过的大豆蛋白膜。

M.Joshi对压缩处理后不同PH环境中的大豆蛋白膜的机械性质与热学性质进行了详细研究。实验借助TGA、DSC、FTIH技术分析不同PH值对蛋白质物理与化学性质的影响, 并且还分析了蛋白质机械性质和储存时间及PH之间的关系。汪立君借助DSC对豆浆内的11S与7S球蛋白性质变化的温度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显示, 豆浆内7S球蛋白性质变化的温度是 (70±2) ℃, 11S蛋白性质变化的温度是 (90±2) ℃。豆浆内固体物质的质量分数和11S球蛋白及7S球蛋白性质变化温度表现出很明显的正比关系。当温度到达70℃时, 7S球蛋白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 当温度升高为90℃时, 11S与7S球蛋白的性质都会发生变化。黄晓毅研究了DSC在蛋白质持水性、凝胶特性、压力稳定性、热稳定性中的应用, 并且对DSC技术在肉类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3 在淀粉分析中的应用

当前, 食品研究专家对淀粉的分析更为深入与广泛, 淀粉的很多性质比如玻璃化、老化、糊化等均和热量有很大关系, 并且但随着比热容或者热焓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一般来说, 可借助DSC可便捷、精准地测量出淀粉发生糊化的温度, 还可分析淀粉发生老化过程中结晶的程度与速度, 依据DSC曲线上吸热峰大小, 可精准计算出淀粉老化结晶含量, 进而估算出淀粉老化的程度。

刘京生借助差示扫描量热对大分子淀粉与蛋白质进行了分析, 结果发现脱脂米粉的糊化温度比未脱脂淀粉高, 并且油脂会引起基线波动。周国燕借助DSC从热力学方面分析了含量不同的情况下马铃薯淡粉与大米淀粉的老化与糊化性质的影响。研究显示, 在含水量升高的情况下, 淀粉发生糊化的峰值温度、起始温度都会随之升高, 有明显的热焓变化。不同类型的淀粉发生糊化时需要的水分也是有差异的, 比如大米淀粉糊化需要的水分就比马铃薯高。含水量相同但淀粉种类不同的糊化温度也不相同。不同含水量的淀粉, 糊化程度不同的, 含水量对其老化的影响也不同, 并且与马铃薯相比, 含水量对大米淀粉的影响更大。田耀奇借助DTA对大米中淀粉老化情况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淀粉老化的结束温度、峰温、起始温度都较低, 但温差随着陈化时间而不断增加, 借助测定的温差可有效评价大米淀粉老化情况。再和DSC技术所获得的结果对比, 两种方法所得到了结果差异不明显, 只是DTA法比DSC法所得结果略高。可见, DTA技术也可用于评定淀粉的老化程度。

总之,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食品质量问题日益重视, 对食品分析技术的要求也更为严苛。热分析技术凭借自身无污染、无试剂、用量少、精度高等特点, 在食品生产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所以, 有关部门一定要不断总结与创新热分析技术的应用技巧, 进而不断提高其在食品生产行业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崔丽伟.热分析技术在食品分析研究中的应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3 (10) .

[2]朴玉玲.热分析技术应用综述[J].广东化工, 2012 (06) .

『技术分析』经典形态分析 篇2

形态分析是技术分析领域中比较简明实用的分析方法,把汇价走势中若干典型的形态作出归纳,并命名之。被分为两大类:反转形态和中继形态。我们先说说反转形态。反转形态表示趋势有重要的反转现象,整理形态则表示市场正逢盘整,也许在修正短线的超卖或超买之后,仍往原来的趋势前进。

反转形态:头肩型 三重顶与底,双重顶与底,V型顶与底,圆型 还有 三角形,菱形,楔形,矩形 整理形态:三角型 对称三角型 上升三角型 下降三角型 扩散三角形 菱型 旗型 楔型 矩型

第一部分

反转形态

反转形态-----

1、头肩型

绝大多数情况下,当一个价格走势处于反转过程中,不论是由涨至跌还是由跌至涨,图表上都会呈现一个典型的“区域”或“形态”,这就被称为反转形态。一个大的反转形态会带来一轮幅度大的运动,而一个小的反转形态就伴随一轮小的运动。

反转形态的特性

1、反转形态的形成在于先有一个主要趋势的存在

2、趋势即将反转的第一个信号通常也表示重要趋势线的突破

3、图形愈大,价格移动愈大

4、顶部形态形成的时间较底部图形短,且震荡较大

5、底部形态的价格幅度较小,形成的时间则较长。

头肩顶/底是最为人熟知而又最可靠的主要反转形态,其它的反转形态大都仅是头肩型的变化形态。形成的时候,通常在最强烈的上涨/下降趋势中形成左肩,小幅回调后再次上行/下降形成头部,再次回调(幅度可能略大些)后的上行/下降,形成右肩。两次回调,通常为简单的zigzag形态(该形态,常常反映了市场急于完成回调)。

头肩顶/底形态在实际中,并不都是很完整的,也不一定很标准。然而,在形成的时候,成交量/动量都相应地表现出某种共同的特征。即:在左肩形成时,由于通常伴随在在最强烈的上涨/下降趋势中(第三浪特征)形成,动量最大,市场交投活跃,充斥着大量的各种利好传言,动量/成交量达到最大高峰状态。头部形成时,尽管各种利好消息仍然不断出现,汇价也随之不断w创出新高,然而此时,动量/成交量出现萎缩,递减的现象。这是见利好出货的阶段,对后市转向悲观的投资者开始逐步抛出/买进(下跌中,头肩底),出现了头部。然而,仍然有部分投资者出于对原有趋势继续维持的乐观状态,继续逢低买入/逢高卖出(下跌中,头肩底),但是动量明显下降,交投量不再活跃,趋于衰竭,于是形成了右肩。鉴于维持原有运行趋势的动能衰竭,再次朝向与原有的运行方向,不同的运行,势不可免。对原有趋势继续维持乐观的,对此看作是回调。然而,一旦颈线位的跌破,恐惧心理聚起,抛盘如潮,虽然,随后出现一次反抽,但是回抽通常无法越过颈线价位,无力回天,通常成为市场大跌前的最后一次出货机会。

判别:

利用各种时间框架的图表,可以直观看出大小头肩顶/底的外围形态。然而,缺乏具体成交量数据,其内在的特征,可利用布林带辅助判别。头肩顶/底形态中,汇价和布林带间对应位置的变化关系,可以推测出市场在这一方向上的动能逐步衰弱的过程。一般说来,鉴于形成过程中的能量特征,左肩会越出布林带得上轨(上涨中,头肩顶)/下轨(下跌中,头肩底),而头部也会触及到布林带得上轨,然而,右肩,通常仅仅触及/越过布林带的中轨。同时,关注每次回落时显示不同方向上的k线数量的变化,也是对判断动量递减是否,一个很有用的信息之一。比如:上涨时,每次回落的阴线逐渐增多,本身,就说明了,空方的力量在增强。

几项注意事项

(1)头部与双肩不成比例者,不应视之头肩顶(底),不应套用头肩顶(底)的操作策略。(2)理论上,头肩顶的左肩成交量最大,头部次之,右肩最少。但并非所有的情形都如此。(3)突破颈线是确认头肩顶(底)的重要条件

(4)头肩顶(底)形态形成之后,股价突破颈线,成交量会在随后的一个短时间内出现低谷,这是市场犹豫的表现,之后,通常会有一个反抽的过程,使得价格回试颈线水平。

失败的头肩形态

一旦突破颈线,完成头肩形态后,便不应再度穿过颈线。以顶部形态来说,价格向下突破颈线后,如果再度回到颈线上,便是个严重的警告,表示最初的突破可能是个恶兆。这样的头肩型就是失几的头肩型。

反转形态-----

2、三重顶与底

三重顶或底是极少见的形态,和头肩型仅有些许差别,它的特征是三个峰或谷的高低度几乎一致。常无法分辨某个形态是头肩型抑或三重顶,幸好两种形态所代表的意义是相同的。

三重顶型在两处底点形成的支撑区被突破后才算完成图形。

三重顶的第三个顶,成交量非常小时,即显示出下跌的征兆,而三重底在第三个底部上升时,成交量大增,即显示出股价具有突破颈线的趋势。

三重顶

反转形态-----

3、双重顶与底

双重项底反转是指在汇价顶部或底部形成的两个波峰,人们常称之为“M”型“W”型反转。

双重项底反转形态并不一定意味着汇价的反转,也有可能在汇价回落到颈线的过程中受到支撑线的支撑而上涨。这时汇价在支撑线和前面两个高点之间的区域内运动,形成三重顶、三角形等多种形态,但这种可能性很小。

两个峰之间距离越远,也就是形成两顶底所持续的时间越长,则将来双重顶反转的潜力越大,反转后的波动也就越剧烈。双峰形态突破后的涨(跌)幅是形态本身颈高的1----3倍。

双重顶底

5整理形态通常表示价格的盘整动作,是当前趋势的暂时停止,接下来价格还是会循原来的走势进行。

整理形态和反转形态另一个不同处在形成的时间上,反转形态需要较长的形成时间,整理形态则较短。形态虽分门别类,但也会有例外,比如三角形通常是属于整理形态,有时也具有反转的作用。

三角形形态在实际走势中常出现于各个时间段,且大多数时候属于中继形态,所以在实战中的操作价值较高;有时也作为反转形态出现

实际运用中需要了解的其他情况:

三角形没有非常好的测量目标位的方法。但是有规则可供使用。假设有一个上升运动,从开始形态的第一个反弹顶部出发,作为一条平行于底部边界线的直线,这条线将会向右滑离开形态。价格可望一直上升而达到这条线,而且,在从形态突破后,价格上升的角度和速度等趋势特征通常与进入形态之前的趋势特征相同。这条规则可使我们得出价格到达测量线的大体时间和价格水平,同样的规则适用于下降运动。三角形并不是预示着趋势反转。相反,除非相当不寻常的情况下,它们更倾向于预示着最好称作“巩固”的形态。三角形的图表很少有预示价格在哪个方向突破三角形的线索,直至突破行为最后发生。在未冲破边界前,价格朝两边交叉的顶点推进得越远,该形态的力量或能量可能会越弱。

当前面两个反弹顶部已经形成了下倾的上部边界线时,从下部边界线出发的第三个反弹上升并以一适度的幅度冲过最初顶部线,这个运动没有形成可识别的突破性交易量,在没有超过前一形态顶部最高点时停了下来。当价格随后又回至形态中时,必须将原来上部边界线废弃,再由第一次和第三次反弹顶部重新画一条线。

一个以极大交易活动为开端的对称三角形,对它的向下突破更容易是虚假信号,而非真实下跌趋势的开端。尤其是突破发生在价格已经逐渐前进到三角形顶点处之后,上述奇怪现象更容易发生。只有直角三角形给出关于自己意愿的事先通知。突破越早,越不会是虚假运动。时间超过三年的巨大三角形最好作为无用信息而忽略掉。一、三角形调整的形态特征

1、四种三角形的基本形式

根据三角形出现的形态特征,可以将其分为上升三角形、下降三角形、对称三角形和扩散三角形。

上升(下降)三角形:汇价在某水平呈现当正当强大的卖压,价格从低点回升到水平便告回落,但市场的购买力十分强,汇价未回至上次低点即告弹升,这情形持续使汇价随着一条阻力水平线波动日渐收窄。我们若把每一个短期波动高点连接起来,可画出一条水平阻力线;而每一个短期波动低点则可相连出另一条向上倾斜的线,这就是上升三角形。下降三角形的形状的上升三角形恰好相反。

上升三角形显示买卖双方在该范围内的较量,但买方的力量在争持中已稍占上风。卖方在其特定的汇价水平不断沽售不急于出货,但却不看好后市,于是汇价每升到理想的沽售水平便即沽出,这样在同一价格的沽售形成了一条水平的供给线。不过,市场的购买力量很强,他们不待汇价回落到上次的低点,更急不及待地购进,因此形成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需求线。下降三角形则情形相反。

上升三角形和下降三角形都属于整理形态。上升三角形在上升过程中出现,暗示有突破的可能,下降三角形正相反。上升三角形在突破顶部水平的阻力线时,有一个短期买入讯号,下降三角形在突破下部水平阻力线时有一个短期沽出讯号。此二型态虽属于整理形态,有一般向上向下规律性,但亦有可能朝相反方向发展。上升三角形向上突破后的最少涨幅为三角形的竖直高度。

对称三角形:对称三角形是投资者暂时摸不清楚汇价未来的走向,多空双方看法出现严重分歧,多方有看多的理由,空方有看空的现由,因此汇价下跌,多方人士逢低买入,而汇价上涨,空方人士借机高场,说在完成左肩与头部之后,在右肩反弹时超越头部的高点创出新高。整个形态以狭窄的波动开始,然后在上下两方扩大,把上下的高点和低点分别连接起来,就可以画出一个镜中反照的三角形状,也就是右肩创新高的头肩顶,这就是笑里藏刀的扩散三角形。

扩散三角形是因为投资者冲动情绪所造成,通常在长期上升的最后阶段出现,这是一个缺乏理性和失去控制的市场,投资者受到市场炽烈的投机风气或传言所感染。本来投资者操作已趋保守,直到右肩创新高后,在市场一片鼓吹延伸浪的呼声中,又重新疯狂追涨。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当众人都看好之际,行情总是朝反方向前进。市场冲动和杂乱无章的行动,使得股价不正常地大上大落,形成上升时高点较上次为高,回落时低点则较上次为低的情况。

扩散三角形实战运用技巧:

1、标准的扩散三角形至少包含三个转折高点,两个转折低点。这三个高点一个比一个高,两个低点可以在水平位置,或者右边低点低于左边低点;当股价从第三个高点回跌,其回落的低点较前一个低点为低时,可以假设形态的成立。将高点与低点各自连结成颈线后,两条线所组成的区域,外观就像一个喇叭形,由于其属于“五点转向”形态,故较平缓的喇叭形也可视之为一个有较高右肩和下倾颈线的头肩顶。

2、扩散三角形在整个形态形成的过程中,成交量保持着高而且不规则的波动。喇叭形是投资者冲动和非理性的情绪造成的,绝少在跌市的底部出现,因为股价经过一段时间的下跌之后,市场毫无人气,在低沉的市场气氛中,不可能形成这种形态。而不规则的成交波动,反映出投资激动且不稳定的买卖情绪,这也是大跌市来临前的先兆。因此,喇叭形为下跌形态,暗示升势将到尽头。陕解放构筑喇叭形时的成交量符合此规律。

3、扩散三角形下跌的幅度无法测量,也就是说并没有至少跌幅的量度公式估计未来跌势,但一般来说,跌幅都将极深。同时喇叭形右肩的上涨速度虽快,但右肩破位下行的速度更快,但形态却没有明确指出跌市出现的时间。只有当下限跌破时形态便可确定,投资者该马上止盈或止损出局了。

4、扩散三角形也有可能会失败,即会向上突破,尤其在喇叭型的顶部是由两个同一水平的高点连成,如果股价以高成交量向上突破,那么显示前面上升的趋势仍会持续。但对于稳建保守的投资者而言,“宁可错过,不能做错”,不必过于迷恋于这种风险大于收益的行情,毕竟喇叭形的构筑头部概率十分大。、三角形的内部结构

一个标准的三角形调整形态,都包含了5个边和6个点,每个边的构成均为3波结构,且理想状态下每个边的运行幅度都是前一个边的61.8%。了解三角形的内部结构,有助于我们在实际走势逐渐判定的过程中及时跟随市场节奏。

二、如何在不同的三角形调整中操作

在上升三角形和下降三角形中,显著的买入或者卖出点位都是三角形形成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点,以及有效突破后的介入点,在部分情况下,突破三角形之后会有回抽,回抽突破线时同样是比较理想的介入机会。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上升趋势中的上升三角形往往表示短线强势,下降趋势中的下降三角形往往表示短线弱势。

对称三角形中,买卖的基本原理和上升三角形、下降三角形一致,可对照图片理解,在实际交易的时候请注重顺势而为。

对称三角形和上升趋势中的上升三角形、下降趋势中的下降三角形都是以顺势突破为主,可作为比较经典的中继形态。

011如何选择菱形的卖出时机?

一般情况下,当构成扩散三角形的主要支持线被有效跌穿,便宣告这种形态已基本完成。此外,由于菱形的形成初期是扩散三角形,而扩散三角形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于看跌形态,所以投资者在该形态形成之初就可以选择卖出。

值得注意的是,其他一些技术分析方法也可能会在同一时间发出相应的卖出信号。如RSI、KDJ等技术指标在形成扩散三角形的时候会出现顶背驰的现象;OBV在股价不断创新高时并未同步向上,从而使得量能不配合,这些都是卖出的主要依据。菱形整理出现后的跌幅应如何计算﹖

当菱形右下方支持跌破后,就是一个沽出讯号。其最小跌幅的量度方法是从股价向下跌破菱型右下线开始,量度出形态内最高点和最低点的垂直距离,这距离就是未来股价将会下跌的最少幅度。因此形态越宽跌幅也越大,形态越窄跌幅越小。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菱形有时会出现在两个反方向通道的结合部,如汇价以上升通道方式运行到高位后进行整理,这个通道平行线成为菱形的左上边和右下边。随后,汇价转身向下,还是下降通道的方式运行,这样,菱形的右上边和左下边则成为下降通道的两条平行边。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汇价的跌幅通常至少是先前涨幅的50%。

整理形态-----

3、旗型与尖旗型

旗形走势的型态就象一面挂在旗杆顶上的旗帜,这型态通常在急速而又大幅的市场波动中出现,股价经过一连串紧密的短期波动后,形成一个稍徽与原来趋势呈相反方向倾斜的长方形,这就是旗形走势。旗形走势又可分作上升旗形和下降旗形。如果上下两条线相交时称为尖旗形。尖旗形和旗形显得很相似,不同处在于旗形的持续时间较长。

旗形是个整理形态, 出现在第四浪的几率较大,随后的趋势虽然将继续,但距离趋势结束可能也将不远了,此时操作要注意防范风险。突破旗形后,上涨的幅度一般都不会少于旗形之前紧邻旗形的那波行情的空间。

这两个小型的整理形态被公认为是最可靠的图表形态之一,无论是在方向的指示还是在测量目标的预示方面。他们偶尔也失败,但几乎每次都是在形态完成前发出警告。防范这种错误必须采用严格检验以保证形态的真实性。可靠的旗形的前提条件之一为:市场必须在4周内完成其形态并在新的运动中突破。所以,一个真实的旗形不可能在月图上出现,也很少在周图中出现。

3破头部(最终低点)之前。线性坐标周线图中的上升楔形几乎总是一轮熊市的景象,表现出减缩的市场活力,而这是与主导地位的市场基本趋势相反的任何回撤运动的正常表现。

在具体分析中,需要密切关注成交量、时间等诸多因素。通常楔形形态内的成交量是由左向右递减的,且萎缩较快。同样,楔形整理的时间不宜太长,一般在8至15日内,时间太久的话,形态力道将消失,也可能造成汇价反转的格局。究其具体操作而言,上升楔形在跌破下限支撑后,经常会出现急跌,因此当其下限跌破后,就发出沽出讯号。而下降楔形向上突破阻力后,可能会演变成横向发展,形成徘徊状态,成交依然非常低沉,然后再慢慢爬升,成交亦随之增加。这种情形的出现,我们则可等汇价打破徘徊局面后适当跟进。

要点提示:

(1)楔形(无论上升楔形抑是下降楔形)上下二条线必须明显地收敛于一点,如果型态太过宽松,形成的可能性就该怀疑。一般来说楔形需要二个星期以上时间完成。

(2)虽然跌市中出现的上升楔形大部分都是往下跌破占多,但相反地若是往上升破,而且成交亦有明显的增加,型态可能出现变异,发展成一上升通道,这时候我们应该改变原来偏淡的看法,市道可能会沿着新的上和或通道,开始一次新的升势了。同样倘若下降楔形不升反跌,跌破下限支持,型态可能改变为一下降通道,这时候后市的看法就应该随着市势的变化而作出修正了。

(3)上升楔形上下二条线收敛于一点,汇价在型态内移动只可以作有限底的上和或,最终会告跌破。而汇价理想的跌破点是由第一个低点开始,直到上升楔形尖端,之间距离的2/3处。

有时候,汇价可能会一直移动到楔形的尖端,出了尖端后还稍作上升,然后才大幅下跌。

(4)下降楔形和上升楔形有一点明显不同之处,上升楔形在跌破下限支持后经常会出现急跌;但下降楔形往上突破阻力后,可能会向横发展,形成徘徊状态或园状,成交仍然十分低沉,然后才慢慢开始上升,这交亦随之而增加。这情形的出现,我们可待汇价打破徘徊闷局后才考虑跟进。

(5)从实战的经验统计,下降楔形向上突破与向下突破的比例为7:3左右;从时间上看如果下降楔形超过三四个星期,那么向下突破的可能性就会增大一些;

整理形态-----

5、矩型

矩形是汇价由一连串在二条水平的上下界线之间变动而成的型态。汇价在其范围之内出现上落。价格上升到某水平时遇上阻力,掉头回落,但很快地便获得支持而升,可是回升到上次同一高点时再一次受阻,而挫落到上次低点时则再得到支持。这些短期高点和低点分别以直线连接起来,便可以绘出一条通道,这通道既非上倾,亦非下降,而是平行发展,这就是矩形型态。

矩形是整理形态,在升市和跌市中都可能出现,长而窄且成交量小的矩形在原始底部比较常出现。突破上下了限后有买入和卖出的讯号,涨跌幅度通常等于矩形本身宽度。

一个高,低波幅较大的矩形,较一个狭窄而长的矩形型态更具威力。

52)终结三角形:也是倾斜三角形的一种。只允许存在在c浪,和第五浪中。允许的结构是3-3-3-3-3。

3)上升三角形:各分波段的顶端形成的上边平坦,下边低端逐渐上移。可以存在在上升推动浪,和下跌浪中的调整波段中。允许的结构是3-3-3-3-3。

4)下降三角形:各分波段的底端形成的下边平坦,上边高端价位逐渐下移。可以存在在上升推动浪,和下跌浪中的调整波段中。允许的结构是3-3-3-3-3。

5)收缩三角形/对称三角形:各分波段的顶端逐渐下移,低端逐渐上移。

可以存在在上升推动浪,和下跌浪中的调整波段中。允许的结构是3-3-3-3-3。

6)扩张三角形;各分波段的顶端逐渐上移,低端逐渐下移。可以存在在上升推动浪,和下跌浪中的调整波段中。允许的结构是3-3-3-3-3。

各种三角形,除了引导三角形,和终结三角形,都不能单独组成上升/下降具有五浪结构的主要推动波段,只能组成其中的调整波段中,通常在浪b,4,x中。调整波段中的c浪,因为具有推动浪同样的五浪结构,为此,除终结三角形之外,不能单独 形成c浪。

所有三角形形态的成立,并不在于外围汇价的形态,而在于内部的特征。韬客外内部的特征,要求和谐,平衡,至少有一对分波段,幅度上呈现接近于某一黄金分割数比例(不是很严格,仅仅要求接近于),最佳为0。618比例。0。764,0。81的比例也很常见,1。0的比例也允许。形态终了,突破一方的限制,是否能够迅速回到原来的起点附近,是最终判定的依据。这些规范,常常为后市走势的判断,提供了很好的推测依据。

各类三角形,包括终结三角形,在形态没有运行完毕前,存在着形态被破坏的可能性。这种状况不是很多,因为三角形形态的下跌/上涨,运行时间长,市场对此有比较充分的共识。为此,出现这种状况,大多数再交投量稀薄,带有诱空/诱多的性质。最终返回到形态限制区域内,下破/上破形态的上下边,后市走势的特征,仍然基本不变。

一个标准的三角形调整形态,都包含了5个边和6个点,每个边的构成均为3波结构,且理想状态下每个边的运行幅度都是前一个边的61.8%。楔形

技术应用分析 篇3

关键词:高层建筑;岩土勘察;地基处理技术;桩基础

1引言

地基处理是建筑工程项目中较为重要的一环,也是保障后续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多样,工程荷载分布情况相对复杂,对于地基处理的要求相对于普通建筑类型更高。因此,在开展高层建筑基础施工之前,要对于建筑设计方案进行深入的分析,对岩土工程勘察提出针对性的要求,编制岩土工程勘察纲要,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对于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环保要求以及工程需求等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合理的地基处理措施,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获得良好的工程质量。

2高层建筑岩土勘察分析

高层建筑岩土勘察分析过程中,要对于地质形态、界面划分、岩土参数、技术素质以及勘察人员综合能力水平进行把握。在地质形态的分析上,要对于地下空洞、不明物体的形态、埋藏深度、分布情况等参数进行确定。对界面的划分上,要根据岩土的具体情况以及地质结构特征进行划分。岩土参数的确定上,要保证取样的科学性,并且保证风化土以及颗粒土等参数的准确性。技术素质是开展岩土勘察分析人员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保证勘察分析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相关技术人员要保证内部沟通交流,提高业务能力,保证自身工作的科学有效。

综合能力水平直接决定了建筑岩土勘察分析成果是否客观,后续施工能否顺利进行。岩土勘察分析是一项综合具体的工作,其工作内容涵盖范围较广,需要分析人员进行原始资料的分析、汇总与整理,并且保证可以为设計和施工提供科学的依据。岩土勘察分析工作是工程准备阶段的重要环节,只有保证岩土勘察分析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受到严格的控制,相关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才可以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施工效率。高层建筑是特殊建筑,具有很强的安全性要求,其建设质量对于周边建筑亦有重要影响。岩土勘察分析人员必须本着高度的责任感,保证岩土勘察工作的科学和准确。

3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首先,在进行地质勘察工作中,要对于整体工程的总布置图进行获取,并且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特点、尺寸、形式以及基础预埋深度等,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做好前期地质勘探工作。对于工程区域的不良地质情况的范围、类型以及成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对于不良地质的具体危害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根据地质勘察结果,给予具体的岩土参数,为后续整治工作提供依据。在岩土参数的分析上,要注明岩土的结构、种类、厚度、工程特性、坡度等不同参数,并且对地基承载能力进行估算。另外,要判明地基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计的有关参数,做好地震效应的评价。

其次,要对于工程区域的地下水条件进行查明。要深入的了解地下水的变化情况和具体规律,为基坑降水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要查明工程区域的水土环境,对地下水的腐蚀性进行评价,以避免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受到腐蚀。

最后,要保证岩土技术参数的准确性。在岩土勘察过程中,要确保各项工作科学、准确,提供的各项岩土技术参数要准确、合理,保证可以根据所提供的技术参数,计算出准确的承载力特征值,为后续设计与施工提供科学的建议,提高对不良地质现象的应对能力。

4地基处理技术应用

桩基础作为高层建筑中最常见的基础形式,具有承载力高、沉降量小、抗震性能好、噪音小等优点,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以下对桩基础的施工技术进行简要论述:

第一,施工之前的设备准备。一般桩基础施工中,主要采用静压桩机、锤击桩机、螺旋钻机、混凝土搅拌机以及混凝土泵等设备。在设备的选则上,要尽量选择不产生泥浆污染,振动低,穿透能力强,噪音低的设备,保证基础施工的效率。

第二,桩基础施工工艺。在桩基础施工之前,要先对场地进行平整,进行测量和定位,然后选取至少两根桩进行试桩,以了解桩的沉入度、持力层强度以及桩的承载力等情况。待试桩完成后,要确定合理的打桩顺序,打桩顺序将会影响桩基础的质量及施工进度。要根据桩的布置、桩的设计标高及桩的规格,按先深后浅、先大后小、先长后短的顺序进行打桩,减少对已完成桩的影响以及桩机的移动。同时,采用预应力管桩时要注意运输过程及桩的堆放对桩身质量的影响,桩基施工时注意减少挤土效应对周围建筑的影响;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应注意控制混凝土强度、实际混凝土浇筑量,尤其要注意减少沉渣厚度。

第三,桩基础施工质量的控制。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要对于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要根据结构设计的要求,结合场地岩土层的分布情况,有效的控制桩长,保证桩端进入持力层一定深度。预应力管桩要保证桩的垂直度、桩身质量及焊接质量;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应控制好泥浆浓度,严格控制沉渣容许厚度。如果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处理,必要时进行施工勘察,详细了解桩端土层变化情况,采用合理的措施,使桩基础施工得以顺利进行。在桩基础施工完成后,要进行单桩的检测工作,保证单桩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如出现单桩承载力不足情况,要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地基处理阶段的施工质量控制效果,是地基处理技术水平的有效体现,也是地基处理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后续施工的进行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施工质量水平直接影响了后续施工的质量水平。

5结束语

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城市建设进程不断加快,高层建筑工程的规模与数量逐渐增加。岩土勘察工作作为工程基础施工之前的重要准备工作,对于后续工程项目的设计与施工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前期岩土勘察工作开展不到位,就会用影响后续地基处理工作的开展,进而影响整体工程质量,最终提高工程造价,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基础施工过程对于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地基处理过程必须满足各项技术标准,使得承载力满足高层建筑的需求。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做好岩土勘察分析及地基处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整体工程项目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内容。

参考文献

[1]梁文文,田浩.对岩土工程中淤泥质地基处理方法的几点思考[J].城市建筑.2013(24):

[2]杨晓龙,张英勃.YangXiaolongZhangYingbo.水利建筑工程中岩土勘察的有效措施[J].城市建筑.2013(22):161-161.

[3]杨正宏.浅谈城市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02):I0322-I0322.

[4]周志华.浅谈现阶段我国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不足及解决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2(22):217-217.

技术应用分析 篇4

1 化学分析技术和仪器分析技术的特点及局限性

1.1 化学分析技术和仪器分析技术的特点

第一, 化学分析技术和仪器分析技术的分析速度较快, 能够进行试样的批量分析, 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的运用, 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对于多个样品的分析。第二, 其灵敏度较高, 能够用于测定微量成分。第三, 能够进行在线分析和遥控监测, 这在很大程度上为人类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第四, 其技术的用途较广, 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分析要求。第五, 对样品没有破坏, 能够被应用于复杂样品的分析。

1.2 化学分析技术和仪器分析技术的局限性

首先, 化学分析技术和仪器分析技术所用到的设备较复杂, 并且价格昂贵, 对于环境以及设备的维护要求较高, 因此, 化学分析技术和仪器分析技术的成本较高。其次, 仪器分析是一种相对分析方法, 是通过和标准物质的对照来得出分析结果的, 而标准物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仪器分析技术的应用。最后, 化学分析技术和仪器分析技术的相对误差较大, 不适用于常量以及高含量组成的分析。

2 化学分析技术和仪器分析技术的改革

2.1 提高灵敏度

目前, 分析化学中引入了大量的现代技术, 提高了仪器分析的灵敏度。例如:激光技术的应用不仅使分析方法更加灵敏, 还能够检测单个分子或者原子。另外, 显色剂、增效试剂以及多元配合物的应用提高了光谱的分析性能以及分析灵敏度。

2.2 微型化及微环境的表征与测定

微型化及微环境分析加强了对于自然的宏观到微观的组成成分的分析。随着微型化的发展, 人们对于生物的功能有着更清楚的认识。这使得分析化学向着微观方向发展。目前, 电子显微技术、微量分析技术等技术已经被应用到微观世界的事物分析当中。对于表面分析来说, 电子能谱等一些先进技术已经能够检测到单原子层, 因此, 电子能谱等的发展在化学、物理等学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另外, 一些超微电极、联用技术、光谱电化学等技术对于电极表面及表征的作用能够为开发新体系以及分子设计提供大量新的思路, 实现化学体系的改革。

2.3 形态、状态分析及表征

在化学分析中, 不同价态的同一种元素以及这种元素参与所组成的不同形态的有机化合物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毒性。另外, 化学物质的晶态、结合态等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材料的性能。目前, 仪器分析技术加大了对于自然物质的各个成分的研究力度, 物质的形态和状态可以通过伏安法、电子能谱、吸收光谱等方法来进行改变。

2.4 非破坏性检测及遥测

目前, 很多种化学分析方法已经发展成为了非破坏性检测。这对于自动分析以及生产流程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 激光散射以及激光雷达等遥测技术能够测试出金属的原子和分子结构等, 并能够为红外制导和反制导系统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5 自动化及智能化

随着微型化的发展, 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得自动化和智能化。机器人的应用实现了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操作过程的自动化, 而专家系统实现了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操作过程的智能化。在分析的过程中, 专家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对于分析方法的开发以及实验过程的设计, 能够对谱图以及结构进行说明和解释。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分析化学家已经在生产的过程中进行化学分析。而目前, 机器人和计算机程序的应用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技术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3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 现代化学分析技术和仪器分析技术结合了其他学科的新理念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 在其他学科的应用下, 化学分析技术和仪器分析技术也实现了改革, 通过研究和开发新的分析技术来促进自身的发展, 实现自身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参考文献

[1]第一届现代仪器分析系列专题报告与研讨会 (开封) (第一轮通知) [J].应用化学, 2005 (09) .

[2]李赞忠, 乔子荣.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的新进展[J].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0 (23) .

[3]李成仙, 张杨.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及其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J].安康学院学报, 2007 (06) .

[4]孙英鸿, 齐懿鸣, 王琛琛, 杨玉霞.仪器分析方法与分析仪器主要特点及发展现状综述[J].生命科学仪器, 2009 (01) .

微弱发光分析技术应用实例(五) 篇5

微弱发光分析技术应用实例(五)

多数生物系统存在低水平化学发光,这种化学发光与生物体内的生理反应有关.生活在水和空气中的.生物体受到各种污染因素危害必定引起生理变化,从而引起这种低水平化学发光的改变.利用这种现象,将某些生物体作为生物探测器,应用微弱发光分析技术可以检测水体和大气的污染程度.

作 者:张仲伦 ZHANG Zhong-Lun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100101刊 名: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ISTIC SCI PKU英文刊名:PROGRESS IN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年,卷(期):27(2)分类号:Q6-33关键词:环境污染 发光分析 发光杆菌 大气污染

污水处理技术应用分析 篇6

【摘 要】柯桥印染企业对于地区生产总值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部分印染企业价排污水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加大三类污水治理,并做好地下水保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引入先进技术用于污水处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效菌;一体化工艺;降雨径流;地下水保护;新技术;经济效益

前言

2015年,柯桥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0.11亿元,其中印染企业贡献突出。但印染企业偷漏排污水,对附近居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为此造成的矛盾也时有发生。作为转型升级的战略工程、腾笼换鸟的示范工程、改善环境的民生工程,柯桥区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程被寄予厚望集聚不是简单搬迁,而是借集聚进行升级。柯桥区的目标是将滨海印染产业集聚区打造成全国印染产业绿色生态示范园区,即全区50%以上纺织印染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准;主要产品质量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每米印染布附加值年均提高10%以上;单位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5%,单位增加值用水量、COD排放量等指标明显下降等等。

城市污水是通过下水管道收集到的所有排水,是排入下水管道系统的各种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城市降雨径流的混合水。本文针对以上三种污水来源以及地下水保护四方面分别加以阐述,并对未来可能在污水处理应用的新技术予以概括。

1 工业废水

工业废水是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包括生产工艺废水、循环冷却水冲洗废水以及综合废水。由于各种工业生产的工艺、原材料、使用设备的用水条件等的不同,工业废水的性质千差万别。相比较于生活废水,工业废水水质水量差异大,具有浓度高、毒性大等特征,不易通过一种通用技术或工艺来治理,往往要求其在排出前在厂内处理到一定程度。

2015年,柯橋区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3971.8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78.32亿元,增长2.5 %。全部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80.3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86.79亿元,增长2.9%。实现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939.95亿元,占比为27.0%。大纺织业实现产值2263.76亿元,增长5.4%;实现利润120.75亿元,增长16.9%。印染行业是绍兴市柯桥区的支柱产业,但也面临环保等各方面的压力。如何有效降低以印染企业为主的工业废水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是摆在每个排水工作者面前的严峻课题。

1.1高效菌处理

用微生物处理工业废水是一种高效、节能和绿色的污水处理技术。其中,活性污泥法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在工艺上已非常完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通常,运用该技术处理污水时会产生大师剩余污泥量。为了处理这些污泥,在工艺设计时就要增加大量与污泥分享和污泥浓缩相关的构筑物和设备。另外,为了处理这些污泥,还必须建造污泥填埋或焚烧系统,不但成本升高,还会对环境造成二次伤害。

为此,应筛选优势菌群:分解污染物的能力强; 耐受性和抗毒性强;有效抑制丝状菌生长;使用过程中不变异。通过试用,对工业废水处理效果好,系统维护管理简便;出水水质好,污泥大量减少。

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1)总磷去除率低

运用高效菌处理方法后导致不排泥,致使总磷的去除率比较低,出水中的总磷含量不能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通过基于气浮法的化学沉淀法、水生植物吸收法和流动性复合载体法可有效降低磷含量,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还需针对实际情况加以试验确定。

(2)依附多孔载体

目前,选用大孔海绵作填料,将高效菌依附其上。虽然价格便宜,附载微生物的效果好,但海绵浮力大,很难固定。通常,采用固定支架,但施工周期长,维修困难,新型快速拆装填料模块还在进一步实验当中。

2 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排出的水。它是从住户、公共设施(饭店、宾馆、影剧院、体育场馆、机关、学校和商店等)和工厂的厨房、卫生间、浴室和洗衣房等生活设施中排放的水。这类污水的水质特点是含有较高的有机物,如淀粉、蛋白质、油脂等,以及氮、磷、等无机物,此外,还含有病原微生物和较多的悬浮物。相比较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水质一般比较稳定,浓度较低。

近年来,柯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较快,水资源消急剧增加。生活污水排放量也不断增大。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不但会对流经河流造成污染,而且对饮用水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生活污水与居民生活环境、经济水平、用水量等因素相关。一般而言,生活污水性质相差不大,但一天内的水质波动较大,可生化性良好。污水中含有的合成洗涤剂、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等,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也有所差异。

城市排水管理规划和管理相对规范,农村生活污水因排放点分散、水质水量变化幅度大、有机物和氮、磷含量高的特点,特别适合开展集预处理、生物处理、沉淀和消毒等为一体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一体化A/O工艺、一体化MBR工艺、一体化氧化沟工艺、一体化生态组合工艺和一体化生物滤池系统等高效低能、污泥量少、一次性投资低、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稳定、维护管理运行成本合理,对于从源头上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形成条件,保障农村地区饮用水安全,满足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的切实需要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降雨径流

降雨径流是由降水或冰雪融化形成的。对于分别敷设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的城市,降雨径流汇入雨水管道,对于采用雨污水合流排水管道的城市,可以使降雨径流与城市污水一同加以处理,但雨水量较大时由于超过截留干管的输送能力或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大量的雨污水混合液出现溢流,将造成对水体更严重的污染。

根据柯桥降雨径流形成的特点及其与排水系统的关系,可从三方面加以控制:

3.1源头削减

在地表径流产生的源头采用一些工程性及非工程性的措施削减径流量,以降低进入径流的污染物总量。总体而言,通过源头削减不仅简单经济,而且效果较好。通常采用的工程性措施包括绿屋顶、雨水罐、透水铺面、植被过滤带、植草沟、入渗沟、砂滤池和生物滞留池等。以上几种措施的污染控制机理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选用时要根据适宜去除的污染物和去除功效加以甄别。

非工程性措施包括加强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合理清扫街道、绿化工作中控制化肥和杀虫剂的使用、定期清洁下水道口及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加强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

3.2管路控制

当雨污水进入市政管网系统但尚未排入污水处理厂或受纳水体之前要针对管网溢流和雨水口排放带来的负荷,针对分流制系统中的(初期雨水)、合流制管网中的混合污水溢流以及分流制系统污水管网的溢流,分别采取:减少入流入渗或改善水力条件来提高既有管网的存储能力、改造雨水口、安装旋流分离器和雨水调蓄池等措施来加以控制。

3.3末端处理

在分流制雨水管网末端、雨水径流进入受纳水体之前的污染控制措施,或者用在分流制雨水管网末端且本身就是径流最终出路的措施,以及在合流制系统的污水处理厂中用来应对雨季污染负荷的措施。该类技术包括入渗池、干式滞留池、湿式滞留池、雨水湿地、滨水缓冲区,以及雨污合流体系中污水处理厂的就地调蓄和雨季专用系统等。

为達到城市水污染物减排的整体目标和效果,上述各种径流污染控制措施通常需要组合使用。受到用地类型、开发强度、人口密度、管网设施建设情况、占地面积、景观和谐程度等因素影响,不同措施之间可以有多种方式的组合,在空间上也有多种布局的可能性。因此,相应的污染控制效果和成本会有所不同,在设计和应用时需做好单项措施的筛选和总体方案的评估优化工作。

4 地下水保护

地下水资源是在一定期限内能提供给人类使用的,且能逐年得到恢复的地下淡水量,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利用地下水资源时一定要注意开采量不得超过补给量。否则,将会给区域经济和社会生态造成严重危害,导致区域生态环境形成恶性循环。

柯桥区境内水资源的主要来源是雨水,常年雨量充沛,其年内时间分配随季节交替变换,差异明显:

1)2012年柯桥区按平均降雨量计算地表径流量为15.2272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3.0597亿立方米,两者重复计算水量2.0565亿立方米,按年末户籍人口72.72万计算,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231.9立方米。

2)2013年度柯桥区平均降水量为1581.4毫米,总水资源量为10.766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9.943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2.4331亿立方米,两者重复计算量为1.61亿立方米。全年全区总供水量为4.9681亿立方米,总用水量也为4.9681亿立方米,总耗水量为2.6492亿立方米。

3)2014年全市地下水资源量14.3254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13.5300亿立方米)偏多5.9%,比上年(14.1689亿立方米)偏多1.1%,其中平原区(计算面积1990.4平方公里)地下水资源量4.4581亿立方米,山丘区(计算面积6174.2平方公里)10.0902亿立方米。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重复计算量12.2747亿立方米。

以上数据反映出随着柯桥经济建设的发展,对地下水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避免出现以及缓解对雨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应以区域城镇地下水管理为重点,建议地下水资源网络,逐步完善地下水开发利用审批制度。

柯桥区首个地下水监测站建设项目于2014年12月动工兴建,至2015年3月完成设备安装,于4月接入全省水利通信平台。该地下水监测站项目位于柯桥活水工程管理中心,主要包括土建凿深井施工和地下水位采集系统两方面建设内容,已通过省级技术验收,并正式投入运行。该项目可直接监控地下水动态变化情况,使地下水资料的采集更趋现代化,也将为柯桥区地下水资源评价、管理和保护提供重要的技术依据。柯桥境内地表水源相对丰富,加上丰富的客水资源,为全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稳定提供较优越的水源条件。水资源问题应从战略的调试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在进行地下水的开发与利用时,要注重地下水开采的方式、加强地下水信息监控管理、善用水文地质环境,并做好地下水超采回灌。

5 新技术应用

污水会带来种种危害,加大对其的处理力度非常重要。目前,有几种新技术已经开始在污水处理厂应用:

5.1光催化氧化技术

以半导体作为主要的催化剂,通过导带中电子所具备的还原特性及价带中所产生空穴的氧化性,可将水体中的OH-和H2O氧化成OH自由基。这种自由基具有超强的反应能,对水中有机物的多种键均有极强的破坏作用。通过该技术能把多种难以降解的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

对于有机污染物含量高、毒性大及多种难以降解有机物的印染废水处理和化工、医药和洗涤等行业中表面活性剂废水处理,该技术都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5.2VBF技术

VBF即蚯蚓生物滤池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相对于传统的生物滤池而言,其环保性更高、处理效果更佳。该技术工艺流程简单,整个处理流程既不需要建设初沉池和二沉池,也不需要配套的曝气池,降低了建设和运行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采用蚯蚓生物滤池技术简化了处理流程,并且减少了剩余的污泥量,减轻了二次污染。不仅降低了能耗,而且不会产生臭味。可以在城市集中污水处理厂应用,也适用于各个污染源处。

5.3超声波联用技术

超声波在水中可以传送很远的距离,且具备杀菌和消毒的作用。在对污水进行处理时,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弥散及机械等作用。作为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其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处理工艺联用。与零价铁联用,可使PCP降解速度获得大幅度提升,使废水中苯胺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与光催化联用,可以使其反应有效面积大幅度增加,有助于光催化反应活性的提升。二者在功能上相互补充,能够将DOC的去除率提升到62%左右; 与臭氧联用,可以使臭氧降解有机物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在降解废水中的结晶紫时,通过两种技术联用能使TOC的去除率达到89%以上。

6 结论

对于大纺织占有较大比重的柯桥而言,污水处理厂作为处理污水的重要场所,其采用的技术先进与否直接关系到污水处理效率和效果。在进行污水处理的同时 ,若条件允许,应在现有处理工艺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引入一些新的处理技术。同时做好地下水保护,不但能够给污水处理厂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提高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杨博英. 自动控制系统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1:89-90.

[2]刘泽. 河道整治过程中污水治理方法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16,03:226.

[3]王强,耿春香. 含油污水的膜法处理应用及膜污染控制[J]. 净水技术,2016,02:16-20+25.

[4]石磊. 浅析污水处理厂鼓风机系统的节能技术及优化改造[J]. 电子测试,2016,08:130+123.

[5]陈月芳,樊荣,刘哲,陈佩佩. 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6,09:84-88.

数据加密技术应用分析 篇7

伴随微机的发展与应用, 数据的安全越来越受到高度的重视.数据加密技术就是用来保证信息安全的基本技术之一.数据加密实质是一种数据形式的变换, 把数据和信息 (称为明文) 变换成难以识别和理解的密文并进行传输, 同时在接收方进行相应的逆变换 (称为解密) , 从密文中还原出明文, 以供本地的信息处理系统使用.加密和解密过程组成为加密系统, 明文和密文统称为报文。

2. 网络通信中不安全性

当今网络社会选择加密已是别无选择, 其一是我们知道在互联网上进行文件传输、电子邮件商务往来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 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公司和一些机密文件在网络上传输。而且这种不安全性是TCP/IP协议所固有的, 包括一些基于TCP/IP的服务;另一方面, 互联网把全世界连在了一起, 走向互联网就意味着走向了世界。这对于无数商家无疑是梦寐以求的好事。为了解决这一对矛盾, 我们只好选择了数据加密和基于加密技术的数字签名。

计算机网络面临着各种威胁, 我们来举下面的例子:截获:用户A传输一个文件到用户B, 如果该文件没有被加密, 那么在传输过程中有可能被没有授权的用户监视, 并且可以截获该文件。

中断:当用户在通信时, 有意的破坏者可设法终端他们的通信。

篡改:某管理员向一台计算机B发送消息。要求B更改一个配置文件, 而用户c在中途截获该消息, 再按自己的要求增加或删除一些选项后再发送该消息, 然后发给B, 而B以为是从管理员发来的从而更改该配置文件。

伪造:用户C自己伪造一份自己所希望内容的消息发给用户B, 而B以为是管理员发来的, 从而执行该消息的内容。

以上都是网络通信中一些不安全的例子, 解决上述难题的方案就是加密, 加密后的口令即使被黑客获得也是不可读的, 加密后的秘文没有收件入的私钥也就无法解开。秘文成为一大堆无任何实际意义的乱码。所以加密技术就成为当今网络社会进行文件或邮件安全传输的象征!

3. 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就是通过信息的变换或编码, 将机密的敏感信息变换成黑客难以读懂的乱码型文字, 以此达到两个目的:一是使不知道如何解密的黑客不可能从其截获的乱码中得到任何有意义的信息, 二是使黑客不可能伪造任何乱码型的信息。

一般情况下, 把信息的原始形式称为明文, 明文

经变换加密后的形式称为密文。那么由明文变成密文的过程称为加密, 由密文变成明文的过程称为解密。而密钥是数据加密技术的关键, 是为了有效控制加密和解密算法的实现, 要求通信双方都掌握的专门信息。根据密钥的不同, 将数据加密技术分为对称加密技术、非对称加密技术、混合加密技术。

3.1 对称加密技术

对称加密技术就是加密密钥能够从解密密钥中推算出来, 同时解密密钥也可以从加密密钥中推算出来, 而在大多数的对称算法中, 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是相同的。

这种技术要求发送方用户和接收方用户在安全通信之前, 商定一个密钥。这样发送方用户和接收方用户使用相同的密钥对信息进行加密和解密。

对称加密技术由于双方拥有相同的密钥, 具有易于实现和速度快的优点, 所以广泛应用于通信和存储数据的加密和解密。但是, 如果多个用户之间进行通信加密时, 每一对用户必须使用一个密钥, 这就意味着如果有N个用户相互通信需要使用对称加密技术时, 就存在N★ (N一1) /2个不同的密钥, 这样才能保证双方收发密文时第三者无法了解他们所使用的密钥和密文内容。当N很大时, 记住如此多的密钥是不可能的, 而保留起来又会引起密钥泄漏的可能性增加。另外, 如何安全地将加密解密所使用的密钥传送给对方, 也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 对称加密技术的安全性依赖于密钥, 泄漏密钥就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对他们发送或接收的消息解密, 所以密钥的保密性对通信安全至关重要。

现阶段在电子商务中常用的对称加密算法有美国数据加密标准 (DES, Data Encryption Standard) 。DES是对称的, 既可用于加密又可用于解密。它是一种典型的按分组方式工作的密码, 是两种基本的加密组块替代和换位的细致而复杂的结构。它将明文按64位二进制数据进行分组, 然后使用64位的密钥组进行加密, 通过反复依次应用组块替代和换位技术来提高加密技术的强度。明文要经过总共16次的替代和交换后, 才能获得密文。解密时的过程和加密时相似, 但密钥的顺序正好相反。对于这种加密技术, 除了使用穷举法尝试所有可能的密钥外, 还没有已知技术可以求得所使用的密钥。DES的安全性只依赖于密钥的安全性, 不依赖于算法的安全性。

3.2 非对称加密技术

顾名思义, 非对称加密技术中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是不同的, 也不可以相互推算 (至少在合理假定的长时间内) 。这种技术也可以称为公开密钥加密技术, 之所以又叫做公开密钥加密技术是由于加密密钥可以公开, 即陌生人可以得到它并用来加密信息, 但只有用相应的解密密钥才能解密信息。在这种加密技术中, 加密密钥被叫做公开密钥, 而解密密钥被叫做私有密钥。公开密钥和私有密钥成对出现, 而且两个密钥之间存在数学关系;甩一个密钥加密过的密文只能用对应的另一个密钥来解密, 并且不能由一个密钥推算出另一个密钥。

这种技术要求发送方用户和接收方用户在安全通信之前, 发送方通过网络查询或其它方式得到接收方的公开密钥;发送方使用公开密钥对明文进行加密得到密文;接收方收到密文后, 用自己的私有密钥进行解密, 恢复出明文。

非对称加密技术可以使用户不必记忆大量的提前商定好的密钥, 因为发送方和接收方事先根本不必商定密钥, 发送方只要可以得到可靠的接收方的公开密钥就可以给他发送信息了。这样使得密钥的管理更加简单, 只须保管一对密钥就可以了。如果有N个用户相互通信需要使用非对称加密技术时, 只需N对密钥就可以保证双方收发密文, 第三者无法了解密文内容, 公开密钥的发放和保管十分方便。但为了保证可靠性, 非对称加密技术需要一种与之相配的公开密钥管理机制, 例如加大公开密钥的位数来增加可靠性等。所以使用非对称加密技术对用户来讲, 算法更为复杂, 花费的时间长, 速度比较慢, 不太适合对文件进行加密。

现阶段在电子商务中常用的非对称加密算法有RSA编码法, 这种算法因发明者的姓名为Rivest、Shamir、Adelman而得名RSA。它是一个可以支持长密钥的公开密钥加密算法, 利用两个很大的质数相乘所产生的乘积来加密。这两个质数无论哪一个先与原文件编码相乘, 对文件加密, 均可由另一个质数再相乘来解密。但要用一个质数来求出另一个质数, 则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将这一对质数称为密钥对。RSA的安全性取决于从公开密钥计算出私有密钥的困难。但是不存在永远无法破译的加密算法, 随着技术的发展, 同样的加密算法被破译的时间会愈来愈短。实际上, 只要破译所需要的时间超过保密期, 保密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3.3 混合加密技术

混合加密技术不是一种单一的加密技术, 而是一个结合体, 是上述两种数据加密技术相互结合的产物。通信双方的通信过程分为两个部分, 双方先利用非对称加密技术传送本次通信所用的对称密钥, 然后再用对称加密技术加密传送文件。

混合加密技术是用户在实际应用中总结出来的, 它可以弥补对称加密技术和非对称加密技术的弱点, 使二者优势互补, 同时达到方便用户的目的。

4. 结束语

PLC技术应用分析 篇8

1 技术特点

1.1 可靠

工业生产中由于生产环境相对于通用计算机工作环境而言相对, 因此PLC系统必须具备较强的干扰抗性, 且能够稳定的在恶劣环境中平稳运行, 例如高湿高温以及电气干扰强等环境下, PLC系统仍旧可以长期稳定运行。

1.2 方便

(1) 便捷的操作:针对PLC系统而言, 其操作的方便性主要体现在程序的更改以及输入等操作的便捷上。PLC程序的编辑通常都会采用编程器, 并且直接根据需要顺序寻找继电器编号、接点号以及地址编号便可以进行更改。

(2) 方便的编程:在PLC的程序设计中可以选择不同的控制设计语言。

(3) 维修简单:若系统出现故障, 则通过使用系统的自我诊断便可以判断系统的故障出自软件还是硬件, 根据相关的故障信号指示灯以及代码, 维修人员能够快速的寻找到故障产生的部位, 或者通过显示屏显示的信息或者编程器现实的信息, 对故障进行定位, 节省了维修的时间, 提高了维修的效率。

1.3 灵活

(1) 编程方面:在PLC的编程中可供选择的编程语言多种多样, 只需要其中一种便能够完成系统的编程。

(2) 扩展方面:根据应用规模的发展PLC会适应这种发展状态, 从而对输入卡件、输出卡件的点数进行增加, 从而使得单元容量以及功能得以扩展, 此外容量的扩大功能的增强也可以通过多台PLC之间的连接予以实现。

(3) 操作方面:该种特性可以大大降低设计工作量, 并对安装施工以及编程的工作量予以降低, 具有较为灵活的操作特点, 便于对系统进行管理控制。

1.4 机电一体化

PLC的产生本身就具有针对性, 是为工业控制而生, 因而在体积上更小, 并且功能越来越强大, 拥有较强的干扰抗性, 有机联合了电气部件同机械部件, 并综合了计算机以及电子仪表。

2 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工作环境

(1) 温度。系统的工作环境温度应当大于零度小于55摄氏度, 并且避免同发热严重的器件相邻, 保证具有足够的通风散热空间。

(2) 湿度。以控制系统的绝缘性保护为目的应当保证系统工作环境湿度小于85%。

(3) 震动。应使PLC远离强烈的震动源, 防止振动频率为10~55Hz的频繁或连续振动。当使用环境不可避免震动时, 必须采取减震措施, 如采用减震胶等。

(4) 空气。避免有腐蚀和易燃的气体, 例如氯化氢、硫化氢等。对于空气中有较多粉尘或腐蚀性气体的环境, 可将PLC安装在封闭性较好的控制室或控制柜中。

(5) 电源。PLC对于电源线带来的干扰具有一定的抵制能力。在可靠性要求很高或电源干扰特别严重的环境中, 可以安装一台带屏蔽层的隔离变压器, 以减少设备与地之间的干扰。

2.2 控制系统中干扰及其来源

(1) 干扰源及一般分类。影响PLC控制系统的干扰源, 大都产生在电流或电压剧烈变化的部位, 其原因是电流改变产生磁场, 对设备产生电磁辐射;磁场改变产生电流, 电磁高速产生电磁波。通常电磁干扰按干扰模式不同, 分为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共模干扰是信号对地的电位差, 共模电压通过不对称电路可转换成差模电压, 直接影响测控信号, 造成元器件损坏, 这种共模干扰可为直流, 亦可为交流。差模干扰是指作用于信号两极间的干扰电压, 主要由空间电磁场在信号间耦合感应及由不平衡电路转换共模干扰所形成的电压, 这种干扰叠加在信号上, 直接影响测量与控制精度。

(2) 干扰来源分析

a.强电干扰:电网供电是PLC系统的电源来源, 由于电网会覆盖在较广的范围中, 因而会在磁场的作用下在电路中产生感应电压。

b.柜内干扰:若控制柜中布线较乱则容易在PLC系统中产生干扰, 另外负载的大电感性以及高压电器也同样会产生干扰。

c.信号线引入:各类同PLC控制系统进行信号传输的数据线, 除了能够对信息进行有效传输外, 还会有外界的干扰信号对线路进行侵袭。干扰产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变送器的电源或者仪表电源产生的电网干扰, 这些往往不受到重视;另一种是受到空间环境中的电磁辐射而出现的感应干扰, 即外部感应干扰, 这种干扰往往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 引发I/O信号异常或者测量精度的下降, 甚至会损伤元器件。

d.来自接地系统混乱时的干扰:正确的接地, 既能抑制电磁干扰的影响, 又能抑制设备向外发出干扰;而错误的接地, 反而会引入严重的干扰信号, 使PLC系统将无法正常工作。

e.内部干扰:主要由系统内部元器件及电路间的相互电磁辐射产生, 如逻辑电路相互辐射及其对模拟电路的影响, 模拟地与逻辑地的相互影响及元器件间的相互不匹配使用等。

3 结束语

干扰是PLC系统中相对较为复杂的难题, 在进行抗干扰设计中需要综合的对各种影响因素予以考虑, 如此才能有效的消除干扰对控制系统的不利影响, 才能保证控制系统能够稳定运行, 并且随着PLC技术不断的成熟, 其可应用领域更加的广阔, 如何才能够使得PLC控制系统在工业领域中发挥最大的价值是新时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但是不得不承认, PLC技术的发展潜力巨大, 并且随着技术的完善其铲平种类将会更多, 规格也会更加齐全, 作为目前通用网络以及自动化网络的核心组成, 其在工业中的发展前景也更为广阔。

摘要:21世纪是科技时代是信息时代, 是一个讲求时间讲求效率讲求发展和创新的时代, 在新时代的工业领域中, PLC引领者行业自动化的发展, 主要由于PLC技术能够适应工业控制领域中的各种现场状况, 并且其设计思想以计算机作为基础, 也适应了当下飞速发展的电子实业。PLC能够对不同的客户需求进行调整, 正是以这种强大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PLC技术已经逐步的成为工业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控制技术。

关键词:PLC技术,应用,工业控制

参考文献

[1]马彪.基于PLC技术的电气自动化分析[J].科技风, 2012.

[2]陈镜波.PLC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J].机电信息, 2013.

管道泄漏检测技术应用分析 篇9

油气管道输送 (管输) 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管输的基本要求是安全、高效。管输一旦发生事故, 不仅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而且会对环境产生严重危害。因此, 工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油气管道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重视对在役油气管道实行法制性的检测。我国在役长距离油气输送管道总长20 000 km左右, 目前多数油气管道已进入中老年期。由于历史原因, 这些始建于20世纪60~70年代的油气管道, 从设计到施工都存在着许多缺陷, 经过多年的运行大都已进入事故多发阶段。为防止管道发生腐蚀穿孔、爆管等恶性事故, 我国每年用于油气管道的维修费用达数亿元, 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受检测手段的制约, 管道损伤状况多数不明, 维修手段不科学, 往往造成盲目开挖、盲目报废, 从而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因此, 对于管道检测技术设备的需求非常迫切。

从60年代开始, 国外工业发达国家已投入数十亿美元用于开展管道检测技术的研究, 目前已研制出漏滋法、超声法、涡流法、电磁超声法等不同原理的管道检测器达30多种。借鉴国外管道检测技术, 研究开发或选用适合我国管道实际状况的油气管道检测技术或设备, 将管道的安全状况置于运行管理之中, 使我国油气管道从现行的“过剩维护”、“不足维护”进入到科学的“视情维护”方式, 防止恶性事故的发生, 大幅降低管道维护费用, 是非常有必要的。

泄漏检测方法应用分析

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经过不断的发展, 已经涌现出许多方法, 大体上可以分成基于硬件的方法和基于软件的方法两类。基于硬件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直接观察法, 泄漏检测电缆法, 示踪剂检测法[1]和光纤泄漏检测法[2], 其中基于光纤传感器的管道泄漏检测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基于软件的管道泄漏检测方法主要有:负压波法[3], 压力梯度法[4], 实时模型法[5], 质量平衡法, 统计决策法[6], 应力波法[7]和声发射法等。

1基于硬件的检测方法

(1) 直接观察法

该方法是指有经验的工作人员用肉眼观测、闻气味、听声音查出泄漏的位置, 或利用专门训练过的狗通过辨气味确认泄漏位置。

早期的管道渗漏检测方法是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沿管线行走查看管道附近异常情况, 闻管道释放出来的介质的气味, 或听介质从管道泄漏时发出的声音。这种检测方法的结果主要依赖于个人经验和查看前后泄漏的发展。另外一种方法是用经过训练的、能够对管道泄漏物质的气味很敏感的狗进行检测。该方法无法对管道泄漏进行连续检测, 灵敏性较差。

(2) 检漏电缆法

检漏电缆多用于液态烃类燃料的泄漏检测。电缆与管道平行铺设, 当泄漏的烃类物质渗入电缆后, 会引起电缆特性的变化。目前已研制的有以下几种电缆。

(1) 油溶性电缆[8]。电缆的同轴结构中有一层导电薄膜, 当其接触烃类物质时会溶解, 从而失去导电性。从电缆的一端发送电脉冲信号, 固电路在薄膜溶解处被切断, 从返回的脉冲中能检测出泄漏的具体位置。另一种结构的电缆中有两根平行导线, 导线外都覆盖有一层绝缘油溶性膜, 当油渗透进电缆后, 溶解薄膜使两根导线之间短路, 测两导线之间的电阻值能推测漏油位置。 (2) 渗透性电缆。这种电缆芯线导体的特性阻抗为定值。当油渗透进电缆后, 会改变电缆的特性阻抗。从电缆的一端发送电脉冲, 通过反射回来的电脉冲可知阻抗变化的位置, 从而可确定泄漏的位置。 (3) 分布式传感电缆[9]。这种电缆主要用于碳氢化合物的泄漏检测, 如燃油、溶剂等。它在2km的范围内, 可达1%的检测精度。当泄漏物质透过电缆编织物保护层, 会引起电缆内聚合物导电层的膨胀, 外层的编织物保护层会限制膨胀, 使导电层向内压缩与传感线接触, 从而构成导电回路, 通过测得传感导线回路电阻, 可确定泄漏的位置。这种电缆还可以多根连接起来, 对长距离管道泄漏进行检测。

检漏电缆法能够快速而准确的检测管道的微小渗漏及其渗漏位置, 但其必须沿管道铺设, 施工不方便, 且发生一次泄漏后, 电缆受到污染, 在以后的使用中极易造成信号混乱, 影响检测精度, 如果重新更换电缆, 将是一个不小的工程。

(3) 放射性检漏技术 (示踪剂检测法)

放射性检漏技术是上世纪90年代初开发的, 目前, 油气管道的放射性检漏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并进入实用阶段,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我国在90年代初开始研究此项技术, 先后研究成功静态法检漏、动态法检漏, 并针对采用放射性检漏技术对油气管道进行泄漏检测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油气管道的放射性检漏技术是将放射性标记物碘或溴加入管道内, 经过泄漏处时示踪剂漏出附着于泥土中, 采用示踪剂检漏仪在管道内部或地表沿线检测, 记录漏出示踪元素的放射性, 根据记录曲线, 可找出泄漏部位。示踪剂检测技术对微量泄漏检测的灵敏度很高, 能快速检测出微量泄漏, 并可确定泄漏点。

(4) 基于光纤传感器的管道泄漏检测方法

光纤传感器是近年来发展的一个热点, 它在实现物理量测量的同时可以实现信号的传输, 在解决信号衰减和抗干扰方面有着独特的优越性。用光纤传感器检测管道泄漏的方法是根据管道中输送的热物质泄漏会引起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 利用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连续测量沿管道的温度分布, 当管道的温度变化超过一定的范围, 就可以判断发生了泄漏。或者是利用一种聚合物封装光纤光栅, 这种聚合物遇到碳氢化合物时会膨胀, 没有了碳氢化合物后可恢复。将这种光纤光栅传感器置于待测的地方, 如果有碳氢化合物的渗漏, 聚合物就会膨胀, 光纤产生应变, 光栅反射的布喇格波长发生漂移, 通过监视布喇格波长的漂移就可知道光纤光栅处的石油泄漏情况。

此外, 随着各种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发展, 未来可以实现利用一根或几根光纤对天然气管线内介质的温度、压力、流量、管壁应力进行分布式在线测量, 这在管道监控系统中将极具应用潜力。

2基于软件的管道泄漏检测方法

(1) 负压波法

负压波法泄漏检测原理:在泄漏发生时, 泄漏处立即产生因流体物质损失而引起的局部液体密度减小出现瞬时压力降低和速度差, 这个瞬时的压力下降, 作用在流体介质上, 就作为减压波源, 通过管线和流体介质向泄漏点的上下游以声速传播。当以泄漏前的压力作为参考标准时, 泄漏时产生的减压波就称为负压波, 其传播的速度在不同规格管线中并不相同, 在原油中约为1 200m/s。设置在泄漏点两端或泵站两端的传感器拾取压力波信号, 根据两端拾取压力波的梯度特征和压力变化率的时间差, 利用信号相关处理方法就可以确定泄漏程度和泄漏位置。负压波法是目前国际上应用较多的管线泄漏检测和漏点定位方法。

负压波法优点:该方法适用于液体介质的长输管道, 泄漏率大的泄漏定位精度和灵敏度高。由于该方法只需要在管道两端安装压力变送器, 具有仪表施工量小、成本低、安装及维护方便的特点, 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

负压波法缺点:由于负压波传播到两端点的时间差决定泄漏定位的精度, 因此要求数据的采样速率高, 数据量大。常规压力传感器不能完成对于泄漏产生的微小 (分辨率0.0001MPa) 负压波动。同时输送油气和管线吸收能量也使得负压波振荡的物理参量特征减弱。泵机组的运行交变压力噪声、调阀时压力的瞬间变化和管线沿线输送油气进出管线时产生压力变化等因素给采集泄漏信号造成很多困难。因此对于比较小的泄漏或已经发生的泄漏效果不佳。

(2) 压力梯度法

在管道上、下游两端各设置两个压力传感器检测压力信号, 通过上、下游的压力信号分别计算出上、下游管道的压力梯度。当没有发生泄漏时, 沿管道的压力梯度呈斜直线;当发生泄漏时, 泄漏点前的流量变大, 压力梯度变陡, 泄漏点后的流量变小, 压力梯度变平, 沿管道的压力梯度呈折线状, 折点即为泄漏点, 由此可计算出泄漏点的位置。

在实际运行中, 由于管道的压力梯度是非线性分布, 因此压力梯度法的定位精度较差, 并且仪表测量的精度和安装位置都对定位结果有较大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 国内学者提出通过建立反映输送管道沿热力变化的水力和热力综合模型, 找到更能反映实际情况的非线性压力梯度分布规律, 对输送管道的泄漏进行定位。对于流体在粘度、密度、热容等特性随着沿程温度下降有较大变化的管道而言, 该方法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但需要流量信号, 并且需要建立较复杂的数学模型。

(3) 实时模型法

根据瞬变流的水力模型和热力模型, 综合管内流体的温度、流量、压力、密度、粘度等参数的变化, 建立输送管道的实时模型, 在线估计管道的上下游压力、流量等参数。实时模型与实际管道同步运行, 定时取得管道上的实际测量值, 如上下游的压力、流量等, 然后将估计值与实际测量值相比较, 当实际测量值与估计值的偏差大于一定范围时, 即认为发生了泄漏。该方法主要有以估计器为基础的实时模型法、以系统辨识为基础的实时模型法和基于以扩展Kalman滤波器的实时模型法三种。

实时模型法对管道模型的准确性要求高, 但影响管道模型准确性的因素较多, 计算量较大。另外, 该方法都需要安装流量计, 对仪表的精度要求高, 因而使用该方法进行输送管道的泄漏检测和定位有一定的难度。

(4) 基于动态体积或质量平衡原理进行管道泄漏检测方法

动态质量平衡原理:对于一条输送一种或多种石油产品的运营管道, 在一段时间内, 流量计测量到的管道入口流量可能不等于管道的出口流量, 这种差异归因于流量测量误差和对管道中油品存余量变化的估计。根据动态质量平衡原理, 考虑压力、温度、多重粘性参数变化的影响, 可进行动态质量平衡计算, 最后通过将计算出来的结果与某一设定的阙值相比较来判断是否发生泄漏。

该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实用检测方法, 也是当代许多新建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的基础, 国外管道运营公司最普遍的作法就是连续测量管道入口和出口的流量, 应用动态质量平衡计算法监测管道, 以确定管道是否发生泄漏。

缺点:该方法设定合适的管道泄漏阙值非常困难, 阙值设定过低, 管道检漏系统很容易发生误报警;而阙值设定过高, 管道检漏系统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很低, 往往是比较大的管道泄漏已经发生而检漏系统仍不会报警。

(5) 统计检漏法

统计检漏法是壳牌公司提出的一种不用管道模型的检漏方法, 该方法根据管道出入口的流量和压力, 连续计算流量和压力之间的关系。当发生泄漏时, 流量和压力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生变化, 应用序列概率比试验方法和模型识别技术对实际测量的流量值和压力值进行分析, 计算发生泄漏的概率, 从而判断是否发生了泄漏。此方法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泄漏点进行定位, 但定位精度受检测仪表精度的影响比较大。

(6) 声波法

检测原理是当输送管管壁破裂时管内的流体瞬间自洞孔喷出, 管内外压力差将会产生特定频率的声波信号, 信号会沿上、下游的管线传送, 利用信号到达管线上传感器的时间差, 可计算出泄漏位置。该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1) 能短时间探测出泄漏位置。探测气体介质管道3km约用15s, 15km约50s, 探测油管3km约10s, 15km约20s, 两探头间距最远达90km; (2) 泄漏源定位精度为±30m; (3) 具有高灵敏度分辨率, 在流体静止、马达泵浦启动、阀门开关时, 皆可正常操作和监视; (4) 泄漏<1%正常流量时也可检测; (5) 智能型数据采集器, 可以自动过滤周围环境噪音, 使误报率小于4次/年。

(7) 瞬变流模型法

管道输送能力发生变化 (流量变化) 的过程, 会在管内引起瞬变流动, 产生瞬变压力和压力波的传瞬变流模型法即是利用流体状态方程、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四大方程建立准确描述管内瞬变流动过程的数学模型, 并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求解, 再根据计算值和测量值的偏差检测泄漏。

(8) 压力点分析法

压力点分析法可用于气体、液体的多相流管道的检测。当管线处于稳定工况时, 流体的压力、速度和密度的分布是不随时间变化的。当泵或压缩机供给的能量变化时, 上述参数是连续变化的。当管道发生泄漏后, 液体将过渡至新的稳态。过渡时间从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 由动量和冲量定理确定。压力点分析法检测流体从某一稳态过渡到另一稳态时管道内流体压力、速度和密度的变化情况, 来判断是否包含有泄漏信号。

(9)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检测法

人工神经网络是现代神经学基础上提出的, 通过模拟大脑神经网络、记忆信息的方式而发展起来的自适应动力系统。近年来, 由于人工神经网络所具有的并行分布、空错性、自组织、自联想、自学习和自适应等许多特点, 因此, 人工神经网络在设备故障预测、监测和诊断领域的应用日趋活跃, 它也被用于输送管道泄漏的检测。基于神经网络的输送管道诊断方法, 是将管道泄漏特征指标构造输入矩阵, 通过对实际输送管道不同的泄漏信号, 不同的正常信号构造有教师指导的学习, 建立起应力波时域和频域特征管道状况的BP网络 (非线性映射网络) 。神经网络通过对管道泄漏应力波和管道无泄漏时的自学习、自联想建立对管道的自判断能力。神经网络系统可根据环境变化和误报、漏报纠正后, 自动更新网络参数, 并能够应用在管道其它类型故障如堵塞、积沙、积蜡等诊断与监测中。但总的来看,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检漏法仍处于试验阶段, 还有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结论

目前各种管道泄漏检测技术都没能很好地解决泄漏检测响应速度, 系统鲁棒性和可靠性、泄漏检测灵敏度、定位精度和系统成本之间的关系, 其关键问题是没能很好地解决泄漏检测灵敏度和减少泄漏误报之间的矛盾。究其原因是泄漏检测和定位技术缺乏自适应性, 而且泄漏检测系统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采集仪表。

同时, 单独采用管道自动监控系统有时不能有效地检测微量的泄漏 (如泄漏量小于流量的0.5%) , 这就需要辅以必要的人工巡检等方法来加强检测。在整个管道寿命区内都可能发生泄漏事故, 在运行初期, 由于管道的材质、防腐层、焊口等方面存在着未被检查发现的缺陷, 事故概率较高。在管道运行的中期, 由于管道周围环境趋于稳定, 管道本身的一些缺陷也通过维修得到弥补, 事故主要因人为破坏或操作失误而引起, 事故概率较低, 管道处于平稳运行期。在管道运行后期, 管道趋于老化, 事故率上升。因此, 在管道运行初期和后期采用管道自动监控系统进行检漏外, 还可采用携带仪器的检测车进行人工巡检来发现管道自动监控系统未能检出的泄漏, 对长距离输送管道应采取管道分段进行风险评估的方法, 对风险大的管段优先进行人工巡检, 对风险小的管段可适当减少人工巡检次数, 以达到减少人工巡检工作量的目的。

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工作环境、工作对象不同, 选择合适的检漏方法。如在检测长距离管道中, 应采用飞行检测、压力点分析法、压力波法、质量平衡法等方法, 而在油田管网或场内管网的短距离管道输送中, 宜采用PPA法、压力波法、噪声检漏法和空气取样法等。直接检漏法虽然存在许多缺点, 但其高度的灵敏性是间接检漏法无法替代的, 尤其在检测微渗中。直接检漏法还将继续存在, 它与间接检漏法配合使用, 能够相互补充, 使管道泄漏得到很好的控制。单一检漏装置很难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所以在应用中, 一定要考虑各种检漏方法的特点, 可几种检漏方法配合使用, 组成可靠性和经济性均得到综合优化的检漏系统。

参考文献

[1]THOMPSONGM, GOLDING, RANDY D.Pipeline leak detection us-ing volatile tracers[M].ASTM special technical publication, 1992, 131-136.

[2]TU Y Q, CHEN H B.Design of oil pipeline leak detec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d on Optical fiber technology[C].Pro-ceedings of SPIE-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1999:584-592.

[3]陈钢.压力容器与压力管道完整性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4]SCIDERS E.J.Hydraulic gradient used in leak location[J].Oi1&Gas J., 1979, (11) :116-125.

[5]王朝晖, 李文.管道泄漏检测中的实时模型法的研究[J].石油机械, 2005, 33 (4) :41-43.

[6]ZHANG X J.Statistical leak detection in gas and liquid pipelines[J].Pipes&pipelines international, 1993, 38 (4) :26-29.

[7]陈仁文.小波变换在输油管道漏油实时监测中的应用[J].仪器仪表学报, 2005, 26 (3) :242245

[8]森村正直, 山崎弘郎.传感器技术[M].黄香泉, 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农业管理节水技术应用分析 篇10

1.1 农艺节水

农艺节水技术应用主要体现在覆盖技术、耕作技术术等方面。

1.1.1 覆盖技术。

覆盖技术中有秸秆覆盖、地膜覆盖等方式,即将农作物的种子在早期生长阶段覆盖上秸秆或地膜,为农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温度和湿度,减少水分的无效蒸发,还能起到促根、培肥等作用。不仅能达到节水的效果,还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要注意及时通风,避免影响农作物的根系呼吸和养分的吸收。

1.1.2 耕作技术。

即以疏松土壤,加深耕层的方式来增加雨水渗入土壤中缝隙的速度和数量,提高土壤吸收雨水的效率和效益,避免产生浪费和地面径流现象;一般包括深松、中耕、少耕或免耕,这要是土壤和农作物的具体生长情况而定。疏松而不翻转的土层,雨水较难渗入到深层较难,一般采用深松;而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一般采用中耕,也就是所说的锄地,这样可以松土,减少蒸发,抑制水分上升。同时还可以灭草,保护农作物根系生长。

1.2 工程节水

工程节水技术就是采用输水工程、集水工程、灌水工程等方法引导水资源的流向,避免水资源的损失,优化水资源的利用。

1.2.1 输水工程。

输水工程体现在输水渠道防渗技术和输水管道运输技术。渠道防渗技术将长沟改短沟、长畦改短畦,减少了输水过程中的水资源浪费,提高了灌水的有效利用率。这种技术通常适用于山区水库的输水工程;而管道输水技术是指管把低压管道埋设地下进行输水,将灌溉水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到田间。该技术具有投资少、效率高和节省能耗等优点,但要注意管道材质的选取。这种技术适用于地表相对平整地区,如对果树、粮田、菜田的灌溉等。

1.2.2 集水工程。

水池工程、拦河引水工程大口井工程、塘坝工程、方塘工程、水窖工程等都属于集水工程的范畴。该工程具有汇集天然降水、有效利用水资源等特点,能够最大限度地拦蓄地表径流和其他一些没能有效对农作物灌溉的水资源,起着优化水资源,避免浪费的作用。

1.2.3 灌水工程。

灌溉技术是灌水工程的重要体现,主要包括小管出流灌、滴灌、渗灌及和微喷灌等。其目的都是将灌溉水加压、过滤,经过各种渠道或者各级管道,运用灌溉工具,灌溉到农作物附近。

2 农业管理节水技术的发展

2.1 农业管理节水技术的信息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应用,同样,农业管理节水技术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也是必然的,农业与各个部门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电子信息技术、红外遥感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其它技术的应用,使得对土壤中的水分动态、空气中的气象动态、农作物的水分需要状况等方面的数据采集和测试、分析和处理手段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为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在推动灌溉现代化的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管理节水技术的提高。

2.2 农业管理节水技术的系统化

农业管理节水技术的应用功能不是片面的或唯一的,应该多方面考虑、综合分析,最大化地发挥农业管理节水技术,所以,系统化也是农业管理节水技术的发展方向。加强对水利政策的落实、健全管理节水的体制、丰富多样性的节水技术,发展有效利用各种水资源的模式,在这一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水资源的优化和合理利用。加强对污水的处理、加强对地表径流的利用、加强节水与环保和生态的多方位联系的考虑、加强节水管理与现代化技术的结合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农业管理节水技术不断朝着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3 结语

水是动植物体内和人的身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同时也是人类衣、食、住行、都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离不开水。在农业生产中消耗的淡水量占人类消耗淡水总量的60%~80%,水资源作为我国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原料,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却是水资源匮乏的国家,所以农业管理节水技术和发展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加强对这一方面的探究,借助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技术,对农业生产中的水资源进行全方位利用和管理,避免水资源的浪费,节约用水,使水资源的利用更加高效、合理,这也必然能促进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近年来,国家一直重点关注三农问题。而水资源无疑是影响农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强对农业管理中节水技术应用的分析,不仅是关系到农业生产的重要一环,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系之一。

关键词:农业管理,节水技术,应用,发展

参考文献

[1]石荣翠.浅谈农业管理节水的重要性[J].中国房地产业.2011(4)

上一篇:网络审计下一篇:老年肺心病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