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政府

2024-07-23

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政府(精选七篇)

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政府 篇1

一、政府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过程中职能履行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府积极履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工作的职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与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严峻形势相比确实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 一)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认识有偏差

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过程中,很多地方政府的认识还不成熟,还存在一定偏失。这种认识不成熟主要表现为两个极端: 一个是为只注重保护; 一个是只注重开发。很多地方的保护理念是为了充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而把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完全严封起来,不加开发利用。这种保护理念和保护方式,会带来政府负担过重、保护资金紧缺、一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无人传承中逐渐消亡等诸多问题。另一种认识是在认识到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巨大旅游开发经济利益价值的情况下,一些地方开始调转变其保护理念,积极开发利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但是一些地方只看到历史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能够带来丰厚收益,却不顾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分类、资源承载能力、遗产周边历史地理人文环境,大肆无序过度开发,导致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

( 二) 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呈现掠夺性

历史文化遗产以其巨大的经济价值被各地政府和遗产经营者用来发展地方经济和谋取经济利益。为了所谓的政绩和短期经济利用,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和遗产经营者不顾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历史价值,不顾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自身的特点,大肆掠夺开发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导致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 三) 历史文化遗产公益性功能发挥不足

历史文化遗产的公益性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遗产的教育功能与科研功能上。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过程中,一些历史文化遗产管理单位经常通过“物价上涨”、“经营成本增加”、“保护遗产”等理由使门票上涨等方式使开放程度降低,在加上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不足、科研与科普结合不够,使公众很难接触到历史文化遗产,也很难从这些历史文化遗产管理机构深刻地感受到历史文化遗产的公益性,进而不能让公众深刻了解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从而不能激发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活动中来,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工作缺乏公众参与。

( 四) 历史文化遗产开发利用产业化程度低

在我国很多地方,地方政府和历史文化遗产管理单位由于思想保守、目光短浅、创新意识不强,在历史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没有能够将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与餐饮、住宿、旅游、广告、影视等相关产业有效结合起来,没有能够建立起高效历史文化遗产经营产业链,严重制约了文化遗产事业的长远和大规模发展。同时,很多地方政府和管理单位由于缺乏市场经济意识,在非市场化的经营理念下,导致所提供的产品、服务质量水平低、竞争力差,不能为公众提高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进而也阻碍了历史文化遗产的长远开发利用。

( 五) 历史文化遗产商品化与真原性矛盾突出

历史文化遗产因“古”而出名,因“古”而具有神秘的吸引力。在人们精神文化追求品味逐渐提高的今天,人们希望看到自己身边没有的风景景观、文物古迹、民俗技艺表演等,体验神秘而古老且原生态的文化历程。但是,纵观国内很多地方历史文化遗产开发利用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在市场经济利益的诱导下,对原本属于本地区特有的文化特色、内涵等挖掘开发不够,不深,对许多古老而神奇的传统文化继承保护不够,让大多数旅游者很难达到猎奇、观奇、享受文化大餐的体验预期,导致旅游者重游率较低,知名度逐渐下降的负效应。

( 六)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矛盾处置乏力

在以往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实践中存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矛盾处置乏力的问题。在当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历史文化遗产开发利用发生矛盾时,往往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为历史文化遗产开发利用让路,公益价值让位与经济价值。此外,当历史文化遗产管理机构与历史文化遗产开发商或经营者发生冲突和矛盾时,管理机构往往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纵容开发商或经营者,导致历史文化遗产遭受破坏。

二、政府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过程中职能履行缺失的原因

政府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职能履行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而导致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一) 经济利益的强烈驱动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受经济利益的强烈驱动,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把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当作发财致富、增加财政收入的摇钱树。根本不考虑本地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承载能力、生态环境,不做科学规划或者盲目迎合旅游消费市场的需求不按事先制定的规划开发或过度开发。还有一些地方,对只注重开发,却疏于管理,任由开发商追逐商业利润而不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致使历史文化遗产资源遭到破坏。

( 二) 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备

近年来,我国尽管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而言,相比于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的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还是不完备的,使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进受到阻碍和制约。众所周知,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不仅仅需要有一个统领性的法律规范,在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都需要有专门性的法律法规,有针对性地发挥作用。但是我国出台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相比于民法、劳动法、刑法等其他法律,在深度、广度、执行力度方面都不够。另外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制、机制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方面都需要有相应的、健全的法律。

( 三) 政府执行监督力度小

我国尚未有健全统一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方面的政策执行系统和评估监督机制,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方面的执行监督力度较小。由于缺乏健全的政策执行系统和评估监督机制,一方面使得很多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得不到有效的贯彻落实。一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部门由于部门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确,出现相互踢皮球的现象。另一方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部门的一些工作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保护、落实、效率意识缺失,责任意识不强,出现人浮于事的现象,使得保护工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 四) 宣传教育力度不到位

历史文化遗产,物质的也好,非物质的也罢,共同承载了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历史记忆,是重要的文化价值体现。由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多学科、全民性的工作,需要政府、相关民间组织、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密切配合。政府需要通过广泛的宣传动员,唤醒全民的保护参与意识,共同参与到保护的过程中来。但是从目前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现状来看,很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被看成是政府文化部门一家的责任,政府宣传教育力度不到位,其他相关部门、社团组织、社会公众参与保护的意识不强,参与力度不尽如人意。

( 五) 保护资金投入不充足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浩大复杂的工程,从资源普查到内涵的深度挖掘、保护措施的制定、相关政策的实施需都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需要充足的资金保障。目前,我国虽然从中央到地方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给予了一定的经费支持,但是相比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际,这些资金的投入量还是比较少的,使得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处于无人问津或者无力问津的局面。这一事实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 六) 专业队伍培养不成熟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是一项专业素养要求极高的工作,需要有专业的人才队伍。目前,虽然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方面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相比于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实际而言,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还是较为欠缺的。这种欠缺主要体现在量、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件辛苦的工作,专业要求高,导致专业从业人员数量较少。另一方面,由于社会重视程度不高,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去学习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导致从事这项工作的大多数从业人员专业素养不高。

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政府职能改进对策

( 一) 创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思路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工作紧迫而重大,任务艰巨而道远。因此,作为政府部门需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创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新思路: 第一,以“保护第一、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原则,以完善的法律法规、合理的财力投入、浓郁的保护氛围、明确的政府与市场界限、科学的管理体制、先进的保护开发技术、完整的相关产业链为战略支撑点,因地制宜,积极构建合理、高效的保护与开发模式,进一步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事业。第二,借鉴国土开发主体功能区划原理,依据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特点科学划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主体功能区,并依据主体功能区划建立科学的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

1. 积极构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模式

根据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现状以及我国的具体国情,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大致有3 种类型: 政府模式、政府- 市场模式以及市场化模式。

政府管理模式,指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所有的保护与开发事宜都由政府负责。政府负责制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管理中的法律法规,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提供法律依据; 政府负责筹措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所需要的资金; 政府负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规划方案的设计与制定; 政府负责履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过程中的相关监督职能。这种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历史文化遗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都归政府所有,政府既是所有者又是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政府管理模式主要通过行政法规和行政手段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行政管理,以发挥遗产的公益性价值为主要目标,尽量避免市场化经营。

政府- 市场模式,就是指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引入市场的力量,让市场参与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过程中来,让政府与市场互动,相互配合,各司其职,扬长避短。政府负责政策法规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宣传教育、财政投入、监督管理等,市场负责市场项目开发、资金投入、市场营销等,通过政府与市场的密切配合,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在经营过程中,可以采用事业单位管理机制,事业单位负责历史文化遗产的管理和保护,并按照上级行政法规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相关的开发和利用,通过行政命令和统筹管理开发历史文化遗产,主要以行政化而非市场化的手段经营业务,只有部分业务进行市场化经营。

市场化模式,主要是指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市场处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在历史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过程中市场负责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整合、市场的整合、产业项目规划开发、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产品设计营销、保护开发资金的投入使用等。在市场化模式下,一切都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办,充分参与市场的竞争并接受市场的检验。市场化模式采用企业管理的经营方式,管理和参与的主体是企业,经营过程中采取企业形式组织单位的管理,经营管理可以通过股份制、上市等手段进行,将历史文化遗产中大部分业务进行合理市场化,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提高经营效率。

2. 依据资源特点划分主体功能区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需要与国家的大政方针相吻合,只有在国家相关宏观政策的指导下所采取的保护与开发政策才能起到效果。我国提出的主体功能区划政策为新时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提供了新的政策环境,对做好新时期历史文化遗产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各级政府应该认真学习贯彻主体功能区划政策,以此来创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工作。

第一,主体功能区划启示。《全国主体功能区区划》中指出: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和城镇化布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依据不同类型的主体功能区制定不同的开发政策、规划和方案,能够做到因地制宜、科学有效。

第二,科学划分文化遗产主体功能区。政府部门可以借鉴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标准,对我国相关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特点、分布状况、稀有程度、保护价值大小、濒危程度、多样性大小、现有开发程度做全面的考察、充分的论证,根据这些指标分析的结果,将那些稀有的、保护价值大、濒危度高、管理程度差的地区划分为禁止开发区; 将保护价值不大、濒危度小、种类多、保护管理程度好的地区划分为历史文化遗产适宜开发区; 将那些保护价值大、管理程度较好的地区划分为限制开发区,然后根据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主体功能区的类型,采取不同的保护与开发管理模式,通过划分不同的保护与开发类型,采取不同的保护与开发模式,实行不同的政策措施,可以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历史文化遗产。

第三,建立科学的补偿机制。按照主体功能区的理论,对不同类型的主体功能区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会取得不可估量的效果。作为政府部门,应该对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作充分的评估,进行科学的功能区划,严格按照“该补的不上,不该补的不乱补”的补偿原则,制定专门的补偿办法和法规文件,以支持不同类型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功能区的转移支付补偿。

( 二) 科学界定政府与市场边界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焦点的问题。政府和市场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的两个重要驱动力,政府与市场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例如市场力量的引入可以优化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优化配置,增加经济效益,但是如果市场力量的度把握不好,则会适得其反。所以,科学界定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明确政府与市场各自应该干什么、怎么干、怎么管有重要的意义。

1. 政府与市场边界划分的依据

政府与市场边界划分的难点在于划分的依据,即依据什么来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政府部门可以依据历史文化遗产的业务属性和分区管理两个标准来科学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对于那些公益性较强,如博物馆、遗址公园等需要政府管理的,交由政府部门管理,对于那些公益性较弱的业务交给市场自身。根据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特点和分布状况进行分区管理,对那些重点保护区内的业务交由政府管理,保护区外或一般保护区的业务交由市场管理。依据这两个标准来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可以有效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职责,使其各自发挥优势,促进遗产保护开发事业的发展。

2.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要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要加大自身改革的力度,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与质量。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也一样,政府在明确与市场之间的边界后,应该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改变以前大包大揽、因循守旧的管理方式,解放思想,盘活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努力向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等方面努力,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产的教育、科研功能,提高服务质量,让历史文化遗产事业惠及更多的民众,并积极引导历史文化遗产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在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经济职能。

( 三) 优化组织结构

按照管理学大师亨利·明茨伯格组织结构理论的观点,合理科学的组织结构是组织组织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一个组织只有按照组织的战略目标,结合组织自身的文化背景、现有技术条件,不断优化组织结构,才能有效地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一样,需要根据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和现有的组织基础,深化改革,创新管理,不断优化组织结构,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适应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实际需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组织结构。

1. 创建科学的政府管理机构

科学合理的政府机构是有效发挥政府职能的载体和平台。因此,我国应该加大政府机构改革的力度,理顺政府管理体制,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明确职责、科学分工、强化责任,不断提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效率。在政府管理体制方面,要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成立只属于国务院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负责全国历史文化遗产普查、法律法规制定完善、资金支持、保护规划编制实施、遗产申报、政策落实监督以及与其他相关部门的组织协调工作。在地方政府要明确管理职责,设立专门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构,按照中央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的安排和要求积极落实中央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的工作要求和任务。同时,在中央与地方之间设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监督部门,负责监督地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落实中央政策法规、规划方案等执行情况。

2. 发展专业的民间保护组织

由国内外的经验来看,民间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组织蕴含着极大的能量,其组织成员拥有极大的保护热情、较高的专业素养、精湛的保护技术,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文化遗产大国,单靠政府的力量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时候很难达到效果的,所以政府应该充分发挥民间的力量,积极引导和鼓励民间力量加入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来。政府可以帮助民间力量成立具有独立性质和话语权的保护协会、专家咨询机构等民间组织,充分吸收大学教授、专家学者、研究科研人员、技术人才等强有力的保护力量,一方面让让这些民间力量在历史文化遗产普查、内涵挖掘、规划编制、项目论证、技术支持等方面各尽其才,各发其力。另一方面,通过他们的专业力量,有力地监督政府部分关于历史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的政策可操作性、保护的时效性等,在他们的建议与监督下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到实处,达到预期的目标。

( 四) 构筑专业人才保护体系

人力资本理论构建者、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威廉·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中认为“人口质量和知识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未来的前景”。另外,从国外其他国家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可以看出,人力资本、人才资源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国应该全面实施人才强业战略,积极构建合理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不断加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人才体系的构建。

1. 实施人才强业战略

政府部门要牢固树立“人才第一”的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人才作为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键因素,大力实施人才强业战略。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创新人才管理机制。一是通过实施关键岗位公开竞聘的制度,让思想解放、身强体壮、工作激情高、懂技术又有管理才能的人走到领导岗位上来,进一步激发人才的工作激情,深挖自身潜力。二要改善人才队伍结构。通过引进、招聘、内部培养等方式,不断改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人才队伍结构,是人才队伍结构往年龄结构合理化、学历结构知识化、技术结构成熟化方向发展。三是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建立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通过改善人才工作生活的条件,为人才营造和谐友好的学术氛围和人际氛围。形成以情引人、以情用人、以情留人、以情感人的工作机制,让人才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尽情地挥洒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才华风采。

2. 加强教育培训工作

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努力创造一切条件有计划、按步骤地积极培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员,通过培训让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员接受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最前沿的保护理念,掌握最先进的保护技术。同时,要积极创新教育培训的形式和方式。一方面可以采取单位组织的形式,将专家教授请进来通过专题讲座、论坛等形式或将工作人员难送到大学或相关研究机构深造。另一方面,在培训费用投入机制上要有新突破,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把教育培训费用纳入到单位经费预算,积极鼓励有能力、有潜力、上进心强的工作人员进行更高层次的深造,不断提高他们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思想认识水平和业务素质。

3. 重视专业人才培养

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专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培养和开发工作,花大力气大力培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要不断改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才培养模式: 一方面要通过一老带新等方式深度挖掘本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人才的潜力。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外来专业人才,把招才引智的政策踏踏实实、认认真真落实到位。加强与高校、专业科研机构的联系,通过项目合作、学术交流等方式,加强专业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

( 五) 扩增遗产保护资金渠道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从日本的经验就可以看出,强大的经济实力,充足的资金投入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功效的有力保障。再反观我国国内历史文化保护的实际,很多物质或非物质的历史文化遗产由于缺乏足够的保护资金遭到了破坏甚至灭绝的境地。为此,我们必须要改变以往单靠政府投入的模式,解放思想,更新理念,积极探索保护资金的来源,扩大保护资金投入主体,创新保护资金投入方式,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坚实的经济后盾。

1. 扩大保护资金投入主体

在我国以往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中,保护资金的来源主要靠政府投入,呈现资金来源单一性的特点。由于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特殊的国情就决定了我们国家的经济还为发达到一定的程度,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还不能投入足够的资金,但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形势严峻,刻不容缓。所以我们必须要扩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投入主体,形成多元化、灵活的投入机制,积极扩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来源的渠道。按照保护效果成效明显国家的做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主体至少由政府部门、企业、私人三部分构成。各级政府部门要跟随经济发展的步伐,严格按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政府预算,加大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同时,政府部门要制定优惠政策,通过减免税等方式鼓励企业和个人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通过不断的努力,力争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公众积极参与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投入主体。

2. 创新保护资金投入方式

光形成合理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投入主体还远远不能满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需求。投入主体还应该开拓思维,积极创新保护资金的投入方式: 一是,建立专项保护基金。政府可以鼓励海内外优秀企业家及公民以个人名义建立用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项保护基金,用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勘探、普查、抢修,专款专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二是,发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债券。以政府的名义公开向社会发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债券,通过社会购买保护债券的形式筹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资金。三是,发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彩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像福利彩票、体育彩票那样,向社会公众发售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彩票,通过彩票的发售来扩大保护资金来源。四是,鼓励历史文化遗产股票上市。学习西方国家的经验,按照法定程序,政府鼓励和支持历史文化遗产方面的股票上市。五是,开发历史文化遗产。深度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内涵,在保护的前提下积极开发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发展旅游业,通过旅游业发展收益来进一步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 六) 强化保护与开发宣传工作

历史文化遗产属于公共产品,是全体大众的历史文化遗产,属于全民所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只是政府部门的事,而是全社会的大事,需要全社会达成共识,需要全体社会成员都积极参与其中来,群策群力,共同努力。因此,各级政府要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工作,不断创新宣传方式,让大众了解和熟悉历史文化遗产以及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通过广泛而深刻的宣传,在全社会塑造出浓郁的保护氛围,调动广大群众投身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

1. 加大宣传力度

各级政府要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力度,借助于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现代媒体手段,将历史文化遗产以动画、文字、图片、声音的形式,走到民众的身边,走进民众的内心,使民众通过视觉、听觉、味觉等全方位的感觉来体验历史文化遗产的美,来感受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意义,来了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来掌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式方法。例如,教育部门可以将历史文化遗产有关的知识编写到孩子们的教科书当中去,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接触和了解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从小就建立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从小就树立起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坚定理念。各地政府部门还可以借助于传统的民族节日,举办相关的民俗表演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灌输到群众去,使群众珍视身边的历史文化遗产,自觉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2. 创新宣传方式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日新月异,我们在宣传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式上也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例如我国浙江杭州、广西桂林、福建武夷山等历史文化遗产圣地,通过邀请张艺谋先生等我国著名导演拍摄《印象西湖》、《印象刘三姐》、《印象大红袍》等大型山水实景舞台剧,将这些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唯一性、艺术性、民族性、视觉性巧妙地融为一体,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例如《印象西湖》,以优美的西湖风景和古老而凄美的民间传说为素材,借助于现代高科技手段,造就如梦如幻的“西湖雨”,把西湖优美的自然美景和浓厚的人文历史展现得淋漓尽致。相信人们通过欣赏梦一样的美景,一定会在内心营造起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强烈愿望。此外,像“文化遗产日”也是很好的宣传方式,各级政府在此期间向公众免费开放相关博物馆、历史文化遗产圣地,举办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等公益活动,积极的宣传历史文化遗产,鼓励和引导人们参与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很多地方不顾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环境承载力,过度开发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使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本文分析了政府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过程中职能履行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及其原因,从创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思路、科学界定政府与市场边界、优化组织结构、构筑专业人才保护体系、扩增遗产保护资金渠道、强化保护与开发宣传工作六个方面提出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政府职能转变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政府职能

参考文献

[1]杜钢建.政府职能转变攻坚[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92.

[2]贺立平.让渡空间与拓展空间——政府职能转变中的半官方社团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23.

[3]杜创国.政府职能转变论纲[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115.

[4]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法规选编[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72.

[5]朱祥贵.文化遗产保护法研究:生态法范式的视角[M].法律出版社,2007:149.

[6]Brian Jacbos,Strategy and Partnership in Cities and Regions,Macmillan Press LTD,2010.

[7]Robert Freestone,Urban Planning in a Changing World,E&NFSpon,2008.

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实践心得 篇2

这个暑假,山东理工大学青春助力队全体实践成员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的实践。在这次实践中我体会到很多。

7月15日,我们团队在学校图书馆查阅资料,校内发放了问卷,简单了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7月16日,于淄博市博物馆参观了解学习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7月17日,进行了团建,在红莲湖游玩参观;红莲湖公园建设突出“生态、人文、休闲”理念,致力打造体现桓台人文内涵、可持续发展的魅力滨河景观。前往红莲湖团建的活动顺利结束,使大家都受益匪浅,实践团队更加亲密,更加团结,为以后的团队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7月18到20日,在淄博市桓台县夏庄,对芦苇编制参观了解并与当地村民学习了芦苇编制工艺。桓台县芦苇展馆一日游之后,我体会到了古时劳动人民的心灵手巧,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能开发出像芦苇这么平凡的工艺制品,也说明了人文主艺文化的强烈。7月21到23日,我们对田氏整骨进行了收集资料,找村民了解,对田氏整骨医院进行调研,田氏中医正骨第四代传人,为发扬光大“中医正骨”之术,他对下一代认真培养,严格要求,将祖传的世代医术和自己的长期实践经验,全面系统地指教,致使下一代人都分别在各地医疗岗位上担负着中医正骨工作,在创新传承方面为配合和完善中医整骨,全面提高技术水平,医院定期派人到大医院进修学习;对一些难度较大的手术,专门请全国著名骨科专家来院进行指导,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业务技术水平位于同行业前列,相信田氏整骨医院一定会在百年传承的基础上有更大发展。7月24日,对桓台村委会进行访问;7月25、26日,对桓台文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进行了参观并访问了相关工作人员;7月27日在红莲湖进行了经验交流,发放了非物质文化调查问卷。

短短两周让我了解到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首先应该是对创造、享有和传承者的保护;同时也特别依赖创造、享有和传承这一遗产的群体对这一遗产的切实有效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停留在保护层面,应当与利用、开发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城市中发挥它的文化功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保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时刻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物质化”、以人为本、整体保护、活态保护原则、民间事民间办与多方参与、原真性保护、多样性保护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和教育系统保护原则。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结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并且在这次实践过程中也收获了团队精神,我们互相帮助,齐心协力的做好了这件事。

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政府 篇3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云锦;政府主导;民间与市场

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逐渐加大、保护程度的逐步深入,我国在保护非遗方面已经卓有成效。但目前仍然有一些非遗处于濒临灭绝之地,所以政府主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仍是非常必要的。从政府对南京云锦手工技艺的传承和保护中,我们可以窥探出政府在保护中的主导地位及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只有通过不断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才能够使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薪火相传,从而营造我国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

一、云锦手工技艺的独特风貌

南京云锦手工传统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面貌,是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云锦传统手工技艺是民族文化的代表,其精美的样式具有极强的审美鉴赏价值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南京云锦拥有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审美性,是民族传统工艺的珍贵遗产之一。首先,云锦拥有独特的工艺,用老式的提花木机织造,并且这种工艺是无法用机器取代的,织造过程要求精益求精,具有深厚的底蕴。其次,云锦有很多纹样,富丽堂皇而不缺变化,其纹样不仅能够反映出高超的技术,还具有很强的历史文化底蕴。云锦不同的纹样表现了不同的阶级,表现了他们的生活习惯和风俗气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体现了美好的人生愿望和精神指向,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南京云锦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至今已有1580年历史。它标志着中国丝绸的最高技艺,鼎盛时期有近30万人以此和相关的产业为生,是当时南京最大的手工产业。从晚清起,由于外来侵略、历史变迁等原因,南京云锦开始衰落。到解放初期,云锦曾一度遭遇了“人亡艺绝”的困境。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南京云锦研究所,该所做了大量细致而艰苦的整理研究工作,南京云锦恢复了生机。通过来自各界不遗余力的保护,南京云锦得以比较完整地保存并逐渐复苏,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此,独特的处理手法和精湛的技艺让云锦手工艺技艺一直保留了下来,对于云锦手工技艺的保护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政府在保护云锦手工技艺中,采取了多种方式来对云锦进行保护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政府主导下云锦工艺的发展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政府为主导是一条比较科学的保护路径,它能够有效且迅速地挽救一些濒临灭亡的传统技艺和文化。就云锦工艺的传承和保护而言,政府已采取了很多相关政策措施来让这一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发展,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政府出资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以一种稳定、可靠的方式来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云锦博物馆的建造和开放起到了很好的集体研究和文化宣传作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其进行严格保存。它很好地展现了云锦的富贵华美,表现了古代帝王奢华的生活,以及中华民族在变迁中的文化传承。在云锦博物馆内有云锦产品的售卖区和各种织机模型,以及云锦工艺的现场实体展示。同时,南京云锦还应邀到美国、比利时等国家进行展览和表演,都取得了较为不错的反响。这些云锦的推广活动更能让世界认识到云锦工艺,使其向更好的方向迈进。

其次,政府也十分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试图让非遗得以真正的传承和发展下去。南京云锦研究所的成立就是更进一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云锦研究所建立了实验工厂让云锦工艺得以复活。云锦研究所在保藏云锦的实物资料、仿制云锦生产机具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它的存在更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云锦保护工艺的发展。政府组织专家学者、文化工作者等专业人士参与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来,不仅仅停留在保护的表层上,而是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习和研究,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并且,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法律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南京云锦为例,南京云锦手工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同时在2002年颁发了《市政府关于保护南京云锦的决定》,它使南京云锦从此走上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在2004年,南京云锦因其鲜明的地方特色、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人文底蕴被列入我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随着南京云锦申遗成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议 “世界云锦日”的出现,加强了人们的保护意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地方法律政策的出台或是针对某一非遗项目的法律政策的颁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发现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不仅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广和深入,而且对民族文化的延续、文化多样性的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三、政府在云锦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让很多濒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继续生存和发展,但非遗的保护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在当前的传承保护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具体问题有待解决。

首先,政府对于非遗的保护应延伸到人们的生活中去,让更多的人主动参与到非遗的保护中来,而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还不强,所以非遗的保护仍显得不够彻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性使得其在时代的发展中得以传承,也正是群体社会的广泛参与才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生存的土壤。而真正了解云锦的人并不是很多,很多人也只是停留在认识的表层,还没有形成一个全民保护的意识。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更贴近民众的方式来进行云锦的宣传活动,更好地与大众进行互动,让云锦能够在社会中真正得以流传。

其次,政府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化传承仍然不够重视,活态传承的成效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一种活态的文化形式存在的,这种存在方式必须要依赖于人们能动的口传心授。而云锦传统工艺目前仍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尽管云锦研究所通过招收学生来延续这门手工技艺,但是情况不容乐观。由于古老的艺术文化形式与现代生活相脱轨,很多人不愿意从事这样的手工技艺,所以培养出有内涵有文化的手艺人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同时,这种传统手工艺术是需要代代相传的,不仅在技术上要达到一定的高度,也要能够与当下的生活相联系,反映出一定的时代感和民族感,这使得云锦工艺的传承更加困难。

再次,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缺乏体系完备、行之有效的法律保护依据,而法律制度的完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颁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但其在具体实施的细节方面仍存在不足,没法更深入细致地规范到各个方面。同时,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郁的地域性特点,针对这种情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立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不同情况制定实施不同条款,地方性法规根据国家法律的要求与之配合并贯彻落实,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政府强有力的主导可以让传统文化灭绝的悲剧不再重演,但想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它的多元化、民族性等鲜明特色,仅凭政府的一己之力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协作才能真正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放异彩。

四、政府与民间力量、市场的协同作用

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主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对那些濒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拯救是十分必要的。同时,社会民间力量、市场等其他因素对于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也起着一定作用,只有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到群众的生活中去,才能够真正得以传承和发展。

社会民间力量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用不容忽视,非遗根植于人民的社会生活中,必须发挥民间自觉的力量,才能够真正让非遗文化延续下去。虽然南京云锦博物馆对于云锦手工艺的保护已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民间自发形成的民营性质的博物馆仍十分缺乏,政府也应当对这些自发想要保护、研究云锦手工艺的人给予政策优惠和保障措施,让云锦手工技艺的保护不仅停留在政府层面,政府与民间力量的集结才能让非遗保护取得更大的成效。各方力量的结合才能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研究,促进非遗事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市场也是延伸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可以对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非遗进行科学适度的开发。以南京云锦手工技艺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云锦在政府的保护下已经开始复苏并走向市场。一些出售云锦的企业开始兴起,也逐步创立了云锦的相关品牌,这可以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云锦悠久的文化。这是市场活力的一种表现,也弘扬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及附着于这些文化产品之上的民族精神。当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市场相结合的过程中,应当注重科学合理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避免对非遗进行过度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保护和发展的道路上,不断传承自身的技术体系和文化价值体系,丰富了我国民族传统和文化的多样性。当然,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上还需要社会民间、市场等各方力量的支持,不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价值体系等多维度保护架构。

参考文献:

[1]张宁.偷得一片云 机杼夺天工——南京云锦传承发展观察[J].群众,2013,(05):55-56.

[2]宋庆彬.艺术设计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从南京云锦说开去[J].剧影月报,2008,(02):161-162.

[3]周志勇.论政府主导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D].长沙:湖南大学,2007.

[4]易存国.中国艺术论: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政府 篇4

一、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所面临的问题

1. 法律法规建设的进程滞后

河南省区非物质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尚未正式出台, 相关的法律体系尚未建立, 保护工作仍未能纳入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 与保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不能得到系统性解决。

2. 保护机制尚待完善

总体来看, 保护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 尽管成立了相应的保护机构, 但是最接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层保护机构仍然很不健全。多是原有的文化单位兼行保护职能, 人员编制、经费得不到落实。收集、整理、调查、记录、建档、展示、利用、人员培训等工作都还很薄弱、保护技术与方法相对落后, 没有形成科学规范的工作机制。

3. 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流失现象严重

一些依靠口传心授方式加以承传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抢救速度跟不上濒危消亡的速度;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到海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经常可见。

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严重滞后

现在非物质文化的教育形势非常严峻, 首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个体教育青黄不接, 掌握了民间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老艺人找不到学徒, 许多独特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其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跟不上, 范围不广、气势不盛、影响不深。第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教育也跟不上, 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还没有社会教育做的好。教育领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重视和价值认知, 教育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脱节。大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学科极度缺乏, 教育不能培养提供文化遗产所需社会人才。

5. 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比较突出

一些地方保护意识淡薄, 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少数地区进行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 存在商业化、人工化和城镇化倾向, 甚至借继承创新之名随意篡改民俗艺术, 损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例如把原生态的歌舞按照当代肤浅时尚的审美趣味加以改造;把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制作大量机械复制;古老村落成了喧嚣的闹市。从表面上看, 似乎是被保护项目的繁荣, 实际上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本质性伤害。

二、政府主导下保护与开发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浩繁复杂的文化系统工程, 做好此项工程, 必须有政府的强力支持。要使保护工作落到实处且卓有成效, 必须通过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模式, 采取合理有效的保护方法与措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仅是单个群体和个人权益的实现, 更是政府行使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应在政府主导下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和措施:

1. 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体系, 建立政府主导的管理机制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 性质各异, 因此一部法律不可能包罗万象地涉及每个问题, 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法规条例。省级政府应尽快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纳入立法、司法日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使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省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工作才能由无序到有序, 并走向层层深入的发展阶段。

2.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与管理

(1) 要通过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人员, 使他们具备开展这项工作所必需的思想和理论素养, 并掌握保护、开发、利用的方法和技能, 以保证能使用最先进的方法和技能来完成这项工作。

(2) 要在各级学校开设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课程。在高校设置相关专业并招收学生, 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发展、管理、研究的各类型、各层次人才。学校应成为民族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创造的主体, 成为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桥梁、重要基地。

3. 加大政府投入, 多渠道筹措保护资金

长期以来, 由于缺少足够的经济支持, 许多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及时的抢救和必要的保护而处于濒临消亡的境地。要全面实施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程, 就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物质保证。所以, 政府应设立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基金, 用于资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资金的来源应该是多渠道的, 要吸纳企业和社会的赞助, 还可以考虑从与民俗文化有关的经济收入中提取适当比例, 用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基金。

4. 采用科学有效保护机制

(1) 开展普查, 摸清家底, 建立完整的资料数据库

全面而科学地采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 忠实地记录下各种民俗文化事项, 才能保存下流传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面貌, 为政府制定、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乃至文化发展国策, 提供可靠而科学的依据。

(2) 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同级政府批准公布, 并报上一级政府备案。与此同时, 政府应定期公布重要的、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 做好认定、命名和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工作

我们要对传承人的技艺进行全方位的记录、整理, 为他们收徒、传承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 探索现代生活环境下以口传心授为特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的继承与发扬, 对于生活困难的传承人要给予适当补贴。要根据不同项目不同特点, 研究制定传承人保护办法,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根脉出发, 来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薪火相传。

(4) 保护文化生态环境, 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 (村)

文化生态保护区 (村) 是指:在一个局部的特殊环境中, 采取相应措施, 使原生态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存活较长时间, 并扩散其影响。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 (村) , 既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设立最安全的屏障, 又能将民族文化遗产真实状态保存在其所属的环境之中, 使之成为“活文化”。

结语

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政府 篇5

一. 活动介绍

继杭州西湖申遗成功后,引发了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系列思考。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考虑到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于是我们小组成员来到了苏州昆山周庄,以周庄为实体,来宣传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政府希望通过设立“文化遗产日”,使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全面加强

二. 活动内容

1.在景点中寻找不同人群实施问卷调查

2.拉横幅拍照宣传

三.活动成果

1.从调查结果来看,很大一部分人对周庄申遗持支持态度,了解到大部分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有比较强的保护意识的,但对相关的法律缺少认识,而且保护还面临着其他问题。

对策:1.立法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保障

在人们的文化意识还未充分树立之前,立法显得格外重要。况且,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要实施好这项工程,必须有坚实的法律和政策的规约和保障。

2.加大财政投入,广开财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保障 要全面实施抢救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程,就需要一定的资金投

入、物质保证。因此,政府的重视是必不可少的。

3.加强宣传教育,是提高群民保护意识的有效措施

人民群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者。我们应通过加强舆论宣传,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是人人都懂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明白为什么要保护以及怎样保护,从而让保护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全社会形成爱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气,使每一位公民都能为中华民族拥有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而自豪,从而自觉珍惜它。

四.活动收获体会。

收获:1.在此之前,从未参加过社会实践的我,这次的实践对我来说无疑是人生经历的一次积累。

2.不善言辞且胆怯的我,尝试着与陌生人沟通,说服别人来帮助自己,对我沟通能力与胆量都有很好的锻炼

3.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团结精神在团队工作中的必要性 体会:暑期社会实践一直是我校大学生投身社会,体验生活,迈向社会的真实契机。通过做这次社会实践,培养我们的动手思考能力,让我们从实践中发现很多的小问题,并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我知道学校让我们做这个活动就是为了培养我们的能力,让我们有去应对三年后走出校门投向社会立足社会的能力。没有实践就不会得到真理,很多的真理都是通过实践的来的。做这个社会实践,也是为了让我们多做一些有利于我们成长的事情,对于我们养成吃苦耐劳的精

欧盟保护海洋文化遗产的实践与探索 篇6

欧盟对海洋文化遗产的管理和保护非常重视,一些沿海国家在海洋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开发方面进行持续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本文在介绍欧盟各国海洋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基础上,对发现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的新探索加以分析,提出我国加强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建议。

1 欧盟对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

近年来欧盟各国普遍推行海岸带综合管理(IC-ZM)和海洋空间规划(MSP),并将其作为海岸带区域管理的基本框架。ICZM是以海岸带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综合管理系统,统筹平衡沿海地区环境、经济、社会、文化和娱乐等各项功能;通过一个综合性的管理框架,试图避免行政管理条块分割造成的管理空隙,实现海陆统筹管理。作为ICZM的管理工具之一,MSP是实现海岸带资源综合管理的一个关键因素,通过对人类在沿海地区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分布进行分析和规划,达到一定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目标。ICZM和MSP都是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模式,对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也主要通过ICZM和MSP系统实施。欧盟各国中,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的做法非常具有代表性,这些国家对海洋文化遗产给予特殊关注,将其作为海岸带地区的一种特殊资源加以管理和保护。

意大利出台海岸带文化遗产管理指南。该指南不仅为定义和评估海岸带文化遗产提供原则和方法,也为地方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具体准则。在意大利沿海地区和管辖岛屿的管理实践中,这些措施被广泛应用于海岸和水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西班牙在管理沿海历史遗迹的过程中发现现行管理框架中存在许多问题,如法律对海洋文化遗产缺少精确的定义和具体的评估标准。因此西班牙政府强调,海洋文化遗产在海岸带综合管理中应有明确的归类,这样才能将海洋文化遗产开发和保护纳入各级政府开发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的规划和措施中。

英国按照欧盟ICZM框架建议,借鉴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方法对海洋文化遗产加以开发和保护。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方法是生物多样性公约(CBD)提出的一种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对土地、水和生物资源进行综合管理的方法;按照这种方法,对社会、文化和经济等超越“自然”状态的因素按照生态系统原理纳入自然生态系统中,将之与各类自然因素看成是相互依存的生态因子。英国IC-ZM管理框架目前主要依靠沿海地方政府的合作来实现,尚未在全国层面出台统一的管理政策。

葡萄牙政府承认沿海地区的城市发展和经济活动不仅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也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带来较大压力。为加强海岸带管理,葡萄牙政府于2004年制订出台海岸带管理计划,提出海岸带综合管理的8项目标,将海洋和陆地的“资源、自然和景观遗产保护”作为其中一项,明确提出海洋文化遗产保护要求。但总体来说,葡萄牙对海洋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知仍然停留在促进滨海旅游业发展的层面,保护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 欧盟海洋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欧盟各国对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处于世界前列,但现行ICZM体系在海洋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ICZM将海洋文化遗产比照为自然资源加以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其文化价值的挖掘、保护与开发,容易造成经济、环境和文化等方面的损失;其次,ICZM主要参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等空间的划分原则对各级政府管理权限进行规定,这种方法受到很多批评,包括按照距离划分管理权限的方法过于机械化,如果海洋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跨越不同层级、不同区域的行政管理范围,有可能出现多头管理或管理盲区的问题;最后,由于海水的流动性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关联性,海洋文化遗产所在海域很容易受到周边管理行为的影响,有必要采用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方法将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的整体框架内,而这就需要根据海洋文化遗产和周边环境情况划定保护边界,目前保护边界不明确,不利于针对性保护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针对海洋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欧盟一些国家试图通过完善ICZM和MSP框架加以解决,提高海洋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在ICZM体系中的重要性。如欧盟新出台的海洋指令(Directive2014/89/EU)指出[2],对于水下文化遗产的管理和保护需要综合的规划和管理方法,应成为海洋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但现行ICZM和MSP体系对于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准则和措施尚处于探索中,还很不完善。

3 欧盟加强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探索

在ICZM框架内加强海洋文化遗产保护需要重点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参照ICZM对自然资源评估的原则,采取一定的评估方法,将海洋文化遗产所承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定量化,并将其纳入ICZM体系,以解决基于生态系统的ICZM体系不能准确反映海洋文化遗产人文价值的问题;二是将海洋文化遗产置于所处的自然、经济、社会环境之中,权衡海洋文化遗产保护与周边城市、产业、社区发展需求,合理确定保护区范围,避免顾此失彼。近期比利时在其弗拉芒(Flemish)地区对上述两个方面进行试验性研究,主要思路是将海洋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特殊资源进行评估,并将其纳入MSP和ICZM管理框架。这种思路和方法均值得我国借鉴。

3.1 主要方法

ICZM体系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已经比较成熟,而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有很多共同之处,如文化资源同样具有有限性和不可恢复性,因此文化资源管理可以从自然资源管理中汲取经验。借鉴ICZM对自然资源的管理方法,利用自然资源评估方法和指标评估文化资源价值,并寻找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平衡点,这种方法在欧盟已被应用到多项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项目中(如2013-2016年在北海进行的对水下史前大陆架的考古活动)。由于所有的管理规划和措施都是由政府机构制定和实施的,通过对上述各个学科的方法进行综合集成,可以为政府开展海洋文化遗产评估、管理和保护提供分析工具。

3.2 海洋文化遗产评估

海洋文化遗产评估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海洋文化遗产的界定、说明和评估,以科学评价其价值,主要由人文学者(历史、考古专家)来完成;第二阶段是将海洋文化遗产纳入ICZM系统,即在综合评估模型基础上界定海洋文化关联区域,考虑其各个维度的管理特征并将其集成到ICZM系统。

针对海洋文化遗产的特点开发出相应的指标体系,对文化资源各个层面的管理要素进行评估,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政治4个维度。

3.2.1 自然环境维度

自然环境因素往往对文化遗产状况产生较大影响。对自然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评估通常是分别进行的,但在很多情况下两者相互交织,很难完全区分。由于海洋文化遗产通常既是海洋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又是海洋文化景观的有机组成[3],因此在评估中应平衡自然和文化两方面的价值,即不但明确界定海洋文化遗产在所在关联区中的具体方位和区域特征,而且根据所在关联区自然景观的地貌变化特征评估海洋文化遗产的敏感性和脆弱性[4]。

在自然环境维度上,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文化遗产的状态:一是自然环境对文化遗产侵蚀和破坏状况的指标;二是自然环境对文化遗产保护状况的指标,这些指标构成自然-文化评估系统。各种各样的因素如生态因素、地貌因素、环境因素(更多指城市、工业发展等人为活动)等都对指标产生影响,而这些指标可以帮助理解自然和环境因素如何对文化遗产的完整性、持续性和可保护性产生影响。

为达到上述目的,首先,海岸带区域(陆上、水下和潮间带)的海洋文化遗产的数量和状态应进行标记;其次,评估不同的自然和环境因素对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如利用科学模型模拟风蚀、生物淤积覆盖等过程),并由相关领域的专家从海洋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两个方面提出维护和管理方案,明确主要风险来源、保护措施和预期效果。另外,自然因素作为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影响因素,可以通过建立平衡文化和自然属性的系统加以保护和利用。

3.2.2 社会维度

社会维度主要指海洋文化遗产中与人类、社会和智力资源相关联的要素。人类在海岸带地区生产生活而形成的遗留物反映人类与海洋、陆地特定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海洋文化遗产的社会维度价值构成其文化价值的一部分。在ICZM体系中,理解和尊重海洋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有利于实现对其进行更加全面的保护。海洋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体现的是一种非物质性价值,主要是对周边居民产生认知、情感、审美、娱乐等方面的影响。沉船、古码头等水下和海岸遗迹都是海洋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承载着海洋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对于沿海居民而言,这些已成为居住地特征元素的重要组成。

对文化遗产的社会维度进行评估,就是要以人与环境关系为出发点建立一系列指标体系,全面反映社会因素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主要包括人类与文化遗产之间的联系,人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联系,与文化遗产相关的历史记忆,居民对文化遗产及其关系的认知,个人、社区和民族对特定文化遗产的认同感等。应将对海洋文化遗产社会价值的保护整合到ICZM体系中,使其成为影响海洋文化遗产管理和保护的重要因素。

3.2.3 经济维度

海洋文化遗产本身不直接产生经济价值,但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其景观价值、文化价值有利于促进旅游、教育等关联产业发展,间接促进经济发展,因此对海洋文化遗产潜在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估非常重要。

评估经济维度价值的最关键因素是估算海洋文化遗产的潜在机会收益,并据此制定有效的资源管理计划。文化遗产不仅具有市场价值,也蕴含着丰富的非市场价值,这就需要突破古典经济学方法,运用生态经济学等现代经济学方法对其非市场价值进行相对准确的评估。海洋文化遗产除具有通常意义上的经济价值外,其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也赋予其特殊的文化资本特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评估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开发相应的评估指标,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这些指标也可应用于评估海洋文化遗产,从而为将海洋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纳入ICZM体系提供便利。

3.2.4 政治维度

保护海洋文化遗产必须考虑政治因素。当地居民与海洋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对海洋文化遗产的态度,对于海洋文化遗产保护能否被纳入沿海区域规划和管理体系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保持海洋文化遗产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平衡,并将之纳入社区发展规划是一个政治博弈的过程,与其相关的土地开发、海洋空间利用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在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中,陆地和海洋分属不同管理部门,这种管理分割带来很多问题,而利用ICZM和MSP管理体系对海洋和陆地进行统筹管理已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采用科学方法对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的政治维度进行评估并设计科学的指标体系,将提高政策协调性,避免狭隘的政治主张和片面的政策措施对海洋文化遗产造成损害,同时也为加强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立法提供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以4个维度的评估为基础,可以构建海洋文化遗产管理与保护的综合评价框架。通过对评估对象4个维度的描述,建立数量化的评估指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这不仅需要跨学科的评估方法,而且需要科学与政策相结合,综合反映海洋文化遗产各方面价值,实现ICZM对这些价值管理与保护的平衡。

3.3 划定海洋文化遗产保护区

海洋文化遗产保护区是以海洋文化遗产为核心的、实施保护与可持续开发的特殊管理区,海岸带是保护区的主体,通常包括陆上、海上和水下区域。海洋文化遗产不仅反映人类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同时也记录着这种关系的发展演化历史,因此海洋文化遗产保护区作为特殊的管理区域具有独特的资源、环境和文化价值。

由于海洋和陆地在自然属性上存在明显差异,在空间和资源开发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这就需要建立相应的统筹管理体系。主要措施有:绘制目标区域地图,对与海洋文化遗产相关的有形和无形价值进行识别,对社区、企业和居住点进行标记,分析区域内海洋文化遗产与现有社区、企业和居民的关系,主要包括海洋文化遗产及其所处的环境、构成的景观和与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关联性等,可分为4个步骤。

(1)识别海洋文化遗产特征。以海洋文化遗产为核心,综合考虑与其相关的地理特征、历史事件、自然环境、市场价值等因素。

(2)系统描述海洋文化遗产。根据海洋文化遗产的现状特征和历史沿革,从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维度对海洋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描述,不仅包括可见部分,而且包括不可见部分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水体、底质和陆地,即以海洋文化遗产为核心扩展到对周边海陆区域的评估。

(3)确定保护区最大假想边界。根据上述各维度对海洋文化遗产及其关联物、关联空间的评估和空间分布,划定假想的保护区范围,以确保海洋文化遗产及其关联要素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有效的良好的保护。

(4)划定实际保护区范围。综合考虑所在地产业、社区分布及其与海洋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利益冲突,经权衡利弊后划定实际保护区,作为落实特殊监管措施的空间载体。

3.4 奥斯坦德(Ostend)地区的实践

比利时奥斯坦德地区自古以来商贸航运业发达,陆地和水下历史遗迹较多。以海岸带综合管理体系为基础,以这些海洋文化遗产为核心,划定保护区,采取陆海统筹、区域统筹的管理模式,非常适合比利时各级政府分权管理的行政体制。

当地政府尝试采取资源价值和文化价值相结合的评估方式,确定海岸带文化遗产保护区,并将之纳入MSP管理框架。①利用已有资料数据对该地区海洋文化遗产现状进行评估,如生物淤积、构筑物结构等,建立区域海洋文化遗产数据库。②将各类数据进行叠加和应用,对沿海地区的海洋文化遗产元素进行标记,主要包括纪念物(如国家水手纪念碑)、历史古迹(如拿破仑堡)、反映文化传统的标志性企业(如传统造船厂)以及反映当地生活特色的景观等;从经济角度对保护区范围进行权衡,统筹考虑保护区对各个产业和利益相关方的影响,因为设立保护区并不是机械地将海洋文化遗产与产业和居民隔离,而是在保护的前提下使海洋文化遗产更好融入当地生产生活中;同时采取一些必要的保护措施,如对沉船遗迹周边的拖网捕捞活动进行限制,对海岸重要景观周边的建筑物规划和建设实行有效管理等。③对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管理权限进行规范和描述,避免出现重复管理和管理空白(根据比利时法律,海洋管理权在联邦政府,土地管理权在弗拉芒地方政府,港口、文物、产业管理则分属政府不同部门),在海洋文化遗产保护区范围内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协调机制,并通过法律方式予以确认。

4 欧盟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对我国的借鉴

我国沿海地区历史悠久、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自古以来航海、渔业、贸易和文化活动在海岸带地区遗留大量的文化遗迹,这一点与欧盟非常相似。但是由于对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不足、措施不力,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不容乐观,与欧盟相比不仅尚未建立较为系统的管理保护体系,甚至在很多地区尚未摸清海洋文化遗产的基本信息。因此,借鉴欧盟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建立符合国情的海洋文化遗产保护体系非常必要。结合当前实际,建议在以下方面加强海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4.1 将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海洋管理的总体框架

海洋文化遗产是我国海洋文明史的物质载体,不仅具有文化和景观价值,而且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我国目前对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总体上处于空白状态,表现为信息缺少、立法缺失、管理主体缺位。由于海洋文化遗产具有特殊的区域属性和自然特性,将其纳入海洋管理体系对于加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最为有利。因此,应在现行海洋管理体系中给予海洋文化遗产应有的重视,有效管理和保护。

4.2 启动海洋文化遗产普查

近十多年来,为加强对海洋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我国相继开展海洋资源调查活动。但已有调查大部分针对海洋自然资源和环境,尚未开展专门针对海洋文化遗产的专项普查,甚至尚未明确海洋文化遗产的分类、数量、状态等基本信息。因此,加强对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首先从海洋文化遗产普查着手。对海洋历史遗存物的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价值进行评估,准确定义海洋文化遗产,建立分级体系,创建海洋文化遗产名录和基本信息档案;尤其是在掌握有形海洋文化遗产信息的基础上,对沿海音乐、舞蹈、戏曲、手工艺、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一并纳入海洋文化遗产保护清单。

4.3 划定海洋文化遗产保护区

在我国沿海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中,各地普遍存在的填海、海岸线硬化、港口建设等对海洋文化遗产保护带来潜在威胁。随着海洋空间尤其是海岸带空间越来越稀缺,海域使用冲突加大,经济活动侵蚀海洋文化遗产的可能性也不断增加。这就需要权衡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价值,划定以海洋文化遗产保护为主要目标的保护区,为海洋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空间载体。一方面,对于具有重要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重点文物,以及连片遗存的传统沿海商埠、渔港渔村,要单独划定具有明确边界的保护区,重点加以保护;另一方面,对于散布于海岸、港口、村镇,仍然发挥经济、社会和文化作用的历史文化遗存物,要结合产业、居民分布,因地制宜制订保护方案,实现融合性保护。

4.4 建立健全海洋文化遗产保护机制

首先,明确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针对我国海洋管理实际,建议海洋文化遗产的识别、普查和分级分类工作由海洋主管部门会同文化部门共同承担,日常管理和保护工作由各级海洋主管部门承担;除特别重要的文物外,主要由沿海市、县级政府负责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其次,建立保护和利用并重的管理机制。各级政府从海域使用金中拨付专款,用于海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鼓励旅游、文化等部门加强对海洋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使其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再次,加强相关立法工作。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进行修订,增加海洋文化遗产保护区的内容;在各级海洋功能区划、海域使用规划的编制中对海洋文化遗产保护加以考虑,可对保护区的具体指标做出硬性规定。最后,建立示范机制。海洋主管部门选择一批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和地区代表性的海洋文化遗产,先期建立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区,通过区域示范为建立全国性海洋文化遗产保护体制探索和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GRAHAM B.Heritage as knowledge:capital or culture?[J].Urban Studies,2002(39):1003-1017.

[2]European Parliament and the European Council.Directive2014/89/EU[Z/OL].(2014-07-23)[2016-04-10].http://eur-lex.europa.eu/legal-content/EN/TXT/?uri=uriserv:OJ.L_.2014.257.01.0135.01.ENG.

[3]UNESCO.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R].Paris: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2012.

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政府 篇7

一、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研究

江苏是一个文化大省,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民间艺术种类繁多,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近年来,江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不断努力,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陈宁欣以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江苏省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进展,进而阐述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盛志伟等通过对江苏省部分地区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专题调研,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做好江苏省“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点。王玮通过对江苏第一批音乐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的较为客观评估,借鉴国内部分地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经验,从国家文化战略的角度来思考和展望了江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未来。

南京作为省会城市,学者们对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了不少探索。陈燕、喻学才立足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对其保护方法和经营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付启元评析了日本、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现状,并在中外对比中对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提出了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路径。万宝宁认为艺术档案作为保护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客体,有必要进行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收集、筛选、整理、加工。江苏地方上也积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探索。太仓市档案局陈妙生和太仓市文广局陆英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意义重大,档案、文化部门必须密切协调、形成合力,努力探寻一条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之路,并对加强太仓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对策思考。

二、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随着2001年和2003年, 起源于江苏省的昆曲和以江苏省虞山派、广陵派、金陵派为重要流派的中国古琴, 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江苏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不断增强, 保护力度逐渐加大: (1) 从2004年起由政府拨出专款, 用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试点项目在开展普查、宣传、研究、保护和传承方面作了大胆的实践和探索, 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被及时地总结和推广, 为全省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 酝酿出台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草案) 》, 在全国率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 (3) 江苏省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和县 (市、区) 级四级名录体系初步建立, 申报、命名工作硕果累累。 (4) 非物质文化遗产场馆建设成绩可喜,江苏各类“非遗”博物馆、民俗馆和传习所已达67座。 (5)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正在全面扎实地推进。江苏省制订了普查方案,对全省普查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了确保普查工作高质量地完成,江苏省文化厅和各市、县分别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普查工作培训班,对普查人员进行专门培训。

虽然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还面临严峻的形势:相关政策法规尚不完备;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流失状况严重,缺乏传承体系,许多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面临失传;宣传力度不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有待提高;专项保护资金缺乏;保护和管理机制尚不健全等。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如何综合运用文字、声像、数字化多媒体以及虚拟现实等多种手段记录、保存并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三、南京云锦的数字化保护实践与存在问题分析

1. 南京云锦简介。

云锦,是南京地区传统提花丝织物的总称,锦纹瑰丽、美艳,宛若云霞,其历史可追溯到1580多年以前的东晋时期。南京云锦是中国织锦技艺最高水平的代表,体现着中国七千年的蚕桑文明。元、明、清三朝均在南京设有官办织局,专为皇室织造云锦,随着20世纪初清王朝的覆灭,南京云锦业失去了最大的消费群体,云锦行业落入低谷,以致濒临失传。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各级政府对南京云锦极为重视。南京市人民政府文化处(市文化局前身)为了抢救濒临消亡的南京云锦,于1954年6月成立了“云锦研究工作组”。1957年,江苏省政府批准建立了“南京市云锦研究所”,从此,南京市云锦研究所作为全国唯一的云锦专业研究机构,承担着云锦传承和保护的历史重任。

数十年来, 政府对南京云锦保护和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南京云锦研究所成立后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挖掘、整理、研究和创新工作,使云锦恢复了勃勃生机, 成为南京的城市名片。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科技内涵,2009年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但云锦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如产品定位两极分化严重,市场空间狭窄,无法深入普通民众生活;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工艺大师的每一幅作品几乎都被仿冒侵权,导致假冒产品扰乱市场。对于云锦这类极具市场需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能以一成不变、静止的方式来保护, 应提倡动态保护和传承创新, 使其焕发出新的光彩,南京云锦研究所有限公司整合南京云锦研究所、中国南京云锦博物馆等研究机构,在建立数字化宣传平台、数字博物馆、电子商务平台等领域实践创新,构建数字化保护体系,推进云锦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2. 数字化宣传平台。

由于推广力度不够,来宁游客鲜有人去南京云锦博物馆参观,所以有必要充分利用网站传递信息快、受众范围广、承载内容丰富的优势,大力开展全面的网络宣传。目前,南京云锦的官方网站——中国南京云锦网(简称云锦网)有两个域名,http://www.njyunjin.cn和http://www.njyunjin.com。网站采用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来展现云锦艺术特征和传播传承等,不过网站仍存在一些问题:网站内容更新速度较慢,实时信息不多;网站版面色彩过于丰富,导航不明晰;理论知识和赏析的内容多,互动性差;仅有单一中文版本,国际化程度低;存在相当数量的死链接等。要成为民众了解、保护南京云锦的重要阵地,云锦网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建设。

网站的维护和更新要有专门的专业人员进行,要保证信息的通畅和及时,对访客提出的问题及时答复。与此同时,云锦网也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媒体互动作用,借助Web2.0时代的多种宣传工具,如博客(blog)、聚合内容(RSS)、网络百科全书(Wiki)、网摘(TAG)、微博(如新浪微博、搜狐微博)、社交网站(SNS,如人人网)、即时通信工具(Instant Message,如QQ、MSN)等,全方位宣传推广南京云锦。Web2.0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工具,改变了网络信息的获取方式,它强调用户的充分“参与”和“互动”。在南京云锦的传承发展中应用这些Web2.0技术,通过相关内容的动态展示和宣传,可以加深民众对南京云锦的了解,不断扩大公众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参与度,启发他们对云锦的兴趣,从而促进云锦在网络社区之间的交流,加强普通民众对云锦的认知了解。

3. 数字化博物馆。

与实体博物馆相比较,数字博物馆具有信息实体虚拟化、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信息利用共享化、信息提供智能化、信息展示多样化等特点。最为关键的是信息实体虚拟化,即数字博物馆的一切活动,都是对实体博物馆职能的虚拟体现,都以实体博物馆为依托,同时又反过来作用于实体博物馆,是对实体博物馆职能的拓展和延伸。南京云锦博物馆长期实行免费开放机制,且节假日不休息,但总体上来看,由于时空限制,很多民众难以亲临实体博物馆,导致无法充分发挥其公众宣传的作用。数字博物馆的建立,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一缺陷。目前云锦网设有“数字博物馆”板块,但内容较为有限,主要以实物展品的文字说明为主,尚未做到以多媒体互动如音频、视频的方式全面展示云锦工艺特点。

数字化博物馆是一种适合于非物质文化大众传播的数字化展示平台,不能简单等同于“博物馆上网”,数字博物馆可以实现静态藏品档案资料的展示,实现云锦原始资料保护,如云锦历史渊源、云锦图案、工艺美术大师介绍、制作工艺的说明等,形成包括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多种载体信息,对其进行数字化加工整合,通过基本信息的记录、收集和整理,使之成为能够通过网络保存、传播、共享的多媒体数字化信息资源。更重要的是可以采用多媒体互动方式展示云锦制作流程,在一个虚拟的数字博物馆的网络世界里,将云锦制作过程进行数字化编程后存入数据库,通过三维技术动态地展现其艺术精髓,只需左右拖动画面,就可360°全景观看所有馆藏珍品及制作技艺展演。数字博物馆是实体博物馆向外打开的另一扇窗口,实体博物馆和虚拟数字博物馆的完美结合能够加强普通民众对南京云锦的了解,缩短云锦与社会公众的距离。

4. 云锦电子商务平台。

南京云锦有1500多年历史,是元、明、清三代皇家御用珍品。名气虽大,但据业内人士粗略统计,目前云锦市场空间也就1个亿上下。究其原因是南京云锦的产品定位为高级工艺品,产量极少,价格昂贵,必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云锦产业的发展。云锦寸锦寸金,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产量还很有限,这就决定其难以成为大众消费品。就云锦服装本身而言,也是观赏性大于实用性,故而,现阶段只能作为高档礼服开发。南京云锦研究所面向旅游市场开发云锦纪念品,陆续设计制作的云锦提包、手机袋、钱包、纸巾盒、背包等实用品,受到市场的好评。但对比苏绣每年近5亿元的产值依旧相形见绌,目前看来云锦系列产品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必须不断拓宽其商品属性,在市场竞争中注入新的生命力。

作为南京四大特产之一,南京云锦仅靠原有优势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贸易流程中的压缩成本,以及利润最大化的需求,推进电子商务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把握发展主动权、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目前,中国南京云锦网有商品销售的模块,但尚不能实现在线销售。在网站上销售商品需要建立专门的商品搜索、采购、支付、订单处理以及客户服务等系统。另外,也需要对网站进行市场宣传推广,提高客户对网站品牌的认知度,进而扩大南京云锦的销售渠道。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由于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不同、创造方式有别,因此,对其实施数字化保护要因类制宜。本文在回顾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南京云锦的保护现状与市场开发特点,就南京云锦数字化保护的具体应用方式作了简要探讨,分别从网络宣传、数字化博物馆、电子商务平台三个方面分析了南京云锦数字化保护体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加之各级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数字化技术将以各种形式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并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开拓。

参考文献

[1]陈宁欣.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J].江苏地方志.2006 (3) .

[2]陈燕.关于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刍议[J].东南大学学报 (社科) .2006 (8) .

[3]万宝宁.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艺术档案工作[J].剧影月报, 2009 (1) .

上一篇:诊断及治疗下一篇:环境在线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