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上肢手术

2024-05-06

儿童上肢手术(精选八篇)

儿童上肢手术 篇1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2008年1月—2009年12月, 在我院接受上肢手术的患儿82例, 其中男54例, 女28例, 年龄5~11岁, 体重7.52~25.61kg。

1.2 研究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 将患儿随机均分为氯胺酮组和氯胺酮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组, 每组41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重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儿麻醉前后的MAP、HR、SPO2变化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的差别, 探讨两种麻醉方法的有效性。采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 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以及χ2检验, 取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1.3 麻醉方法

两组患儿术前均禁食4h, 禁饮2h。术前30min时, 常规给予肌注东莨菪碱、阿托品, 推入手术室前, 给予肌注氯胺酮。氯胺酮组术中选用氯胺酮进行维持麻醉, 间断静脉给药。氯胺酮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组则实施氯胺酮麻醉下行臂丛神经阻滞。两组均监测平均动脉压 (MAP) 、心率 (Hr) 、呼吸 (R) 、脉搏氧饱和度 (SPO2) 以及苏醒时间, 密切观察患儿麻醉后的临床表现。

2 结果

2.1 苏醒时间比较

氯胺酮组苏醒所需时间为 (32.37±6.42) min, 明显多于氯胺酮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组的 (12.09±2.31) min, 经统计学检验,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麻醉前后指标比较

氯胺酮组麻醉前后, MAP、HR、SPO2变化较大, 麻醉后均有MAP升高、HR加快、SPO2低于97%的现象出现, 且与治疗前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氯胺酮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组患儿麻醉效果均较满意, MAP、Hr无大波动, 且SPO2均在97%以上, 麻醉前后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2.3 不良反应比较

氯胺酮组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出现, 而氯胺酮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组则较少, 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3 讨论

氯胺酮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有特异的抑制和兴奋双重选择性效应, 单独使用氯胺酮麻醉后, 苏醒时间长, 而且常出现包括噩梦、幻觉、谵妄、烦躁不安等精神不良反应[2], 术后呕吐发生率也较高。所以为了避免上述现象出现, 氯胺酮一般与其他麻醉方法联合使用。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有创操作, 这种传统的穿刺方法需要患儿在清醒状态下积极配合才能完成, 而且多以找到“异感”为判断指标, 但是由此产生疼痛刺激和紧张情绪易造成小儿生理和心理的诸多不良反应[3], 也使其对治疗产生抵触心理。而氯胺酮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用于静脉麻醉, 不仅可以避免单独使用氯胺酮而出现的不良反应, 而且可以消除患儿在有创操作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有良好的抗焦虑和镇静效果, 并能产生顺行性遗忘作用, 同时也为麻醉恢复期及术后护理带来了很大方便, 减轻了患儿家长的心理负担[4,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小儿上肢手术用氯胺酮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的方式麻醉, 其效果优于单纯氯胺酮麻醉, 且麻醉效果完善, 术中呼吸循环稳定, 具有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的优点, 术后患儿苏醒快, 是小儿上肢手术中较为有效的麻醉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 探讨氯胺酮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儿童上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接受上肢手术患儿82例为研究对象, 将患儿随机均分为氯胺酮组和氯胺酮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组, 手术中分别采用不同的麻醉方法, 比较两组患儿麻醉前后的MAP、HR、SPO2变化、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的差别, 探讨两种麻醉方法的有效性。结果:氯胺酮组苏醒所需时间明显多于氯胺酮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组, 后者苏醒较快。氯胺酮组麻醉前后, MAP、HR、SPO2变化较大,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氯胺酮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组MAP、Hr、SPO2无大波动, 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氯胺酮组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出现, 而氯胺酮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组则较少, 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后者低于前者。结论:小儿上肢手术用氯胺酮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的方式麻醉, 麻醉效果完善, 术中呼吸循环稳定, 具有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的优点, 术后患儿苏醒快,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臂丛神经阻滞,儿童上肢手术,氯胺酮

参考文献

[1]杨松, 孙福德.小儿氯胺酮基础麻醉加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 2005, 2 (34) :227.

[2]邱成毅.氯胺酮与小儿臂丛麻醉联合应用的体会[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4, 6 (6) :773-774.

[3]李启飞, 罗高平, 吴芳, 等.小儿臂丛神经阻滞麻醉68例临床理会[J].西部医学, 2008 (1) :134-135.

[4]杨康, 刘洪.小儿上肢手术臂丛神经阻滞与静脉麻醉的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4, 1 (1) :68-69.

开胸手术后患侧上肢的早期功能锻炼 篇2

【关键词】 胸部;手术;上肢;机能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65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060-02

胸外科手术过程中需撑开肋间隙或切断肋骨。由于切断的肌肉多,胸壁和肋间神经的创伤较大,术后患者因疼痛抑制了上肢活动,使部分患者在术后出现肩部僵硬、肌肉萎缩和上肢功能障碍[1]。因此,康复护理干预介入对胸部手术后患侧上肢功能的锻炼受到临床的重视。护士作为康复组的成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是尽快恢复肩关节运动幅度和心理社会功能的一种有效措施[2]。康复护理干预包括促进患者术后的整体康复,分别适合术 后不同阶段的康复锻炼。心理社会干预包括提供上肢功能锻炼手册、康复讲座、定期电话和门诊随访 , 为患者提供咨询服务、帮助患者解决功能锻炼中的常见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资料

对象为2002年3~5月在我院胸外科进行开胸手术的肺癌患者。对照组年龄41~70岁,干预组年龄40~70岁,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各50例, 男性35例,女性15例。对照与干预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变部位等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 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胸外科术后护理,观察组患者于术后第1 天开始功能锻炼。

1.2.2 术后护理:

对照组 : ①术后鼓励患者活动, 用患侧手刷牙、洗脸 、梳头等; ②协助患者或指导家属为患者进行患肢按摩, 被动活动。

实验组: ①按术前制定的活动计划, 协助患者进行渐进式患侧上肢的锻炼 ; ②随时给予患者以指导和示范 , 对患者所取得的进步 给予鼓励,肯定与表扬; ③每日监督、检查患肢锻炼情况 , 测量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并记录。

实施渐进式患侧上肢功能锻炼,具体方法为:①术后6h(患者全麻清醒后),开始做五指同时屈伸、握拳运动, 每次3~5min , 每日3次。②术后第1天开始肘部屈伸运动:清晨用患侧手刷牙、洗脸; 就餐时用患侧手持碗、杯。③术后第2天开始梳头运动:颈部不要倾斜,肘部抬高, 保持自然位置 , 每日3次, 每次 3~5min。④术后第 3 天开始上臂运动:运动时为保护患侧上肢 , 用健侧手拖住肘部 , 做患侧上肢上举过头运动, 每日3 次, 每次3~5min。⑤术后第4天开始肩膀运动:逐步将患侧手放于枕部, 触摸对侧耳朵 , 开始时用健侧手予以协助,逐渐将患侧手跃过头顶 , 触摸到对侧耳朵,每日3次,每次3~5min。⑥术后第 5 天开始综合运动, 包括摆臂运动:双手左右大幅度摆动,为避免患侧与健侧差别,应共同用力;上肢上举动作: 双上肢交替上举 ; 煽动臂膀运动:双手十指在脑后叠加,两肘在面前开合,保持两肘高度一致, 并向后大范围展开。每项运动每次3~5min , 每日3次。

1.3 统计学分析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由表1可见 , 干预组患侧上肢肩关节的伸、屈、外展、内外旋运动的活 动度测试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 干预组肩关节活动度及上肢功能恢复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康复护理干预对胸部手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锻炼有重要的意义 。

3 讨论

开胸手术因術式不同,可切断斜方肌、背阔肌、大小菱形肌及锯齿肌群,若经肋床进胸 , 还需要切除一段肋骨, 然后以肩胛骨作为支撑点牵开切口[ 3] 。这些都易损坏胸部血管、神经和肌肉。斜方肌上部肌束收缩提肩胛骨, 下部肌束收缩降肩胛骨, 背阔肌收缩时使臂内收、内旋和后伸, 菱形肌收 缩时牵拉肩胛骨移向内上方, 前锯肌下部肌束拉肩胛骨下角外旋 ,协助举臂[ 4] , 当这些肌肉离断时, 使上肢臂内收、举臂、内旋和后伸的功能以及肩关节功能受不同程度的影响。使患者术后出现肩部僵硬,上肢功能障碍。肩关节功能在整个上肢中占重要地位,其功能丧失将导致上肢功能丧失60% [5]。肩关节制动7、14、21 d分别形成的僵硬, 完全治愈所需的时间分别为52d、121d、300 d[ 6]。由此可见 , 术后通过护理干预 , 指导患者坚持手臂和肩关节运动, 能预防患侧上肢关节运动障碍,促进功能恢复。

康复护士是促进上肢功能锻炼整体效应的关键, 术后即开始计划进行患侧上肢功能康复锻炼 , 指导患者主动锻炼, 每次锻炼的时间、活动度要适宜 ,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耐受能力而定, 活动以不引起疲倦及疼痛为度, 运动时应注意运动量由小到大 , 锻炼的强度和范围逐步增加 , 灵活地缩短或延长锻炼的时间。 康复护士每日监督检查 , 测量并记录上肢功能变化 ,从而调动患者锻炼的积极性。

对于胸部手术的患者,最终目的就是患侧上肢功能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而以往胸部手术偏重于手术治疗的效果, 而忽略了术后上肢功能的康复护理, 患者上肢功能恢复不快。 在胸部手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中 ,康复知识缺乏是最大的障碍 ,故要加强主动锻炼, 促进患 者克服伤痛主动进行患侧上肢康复锻炼 是非常重要的 , 因此锻炼之前第一步首先是康复的健康教育 , 从术后康复锻炼开始让患者认识到, 保证锻炼时间和 完成 每天 康复 目标是促进上肢功能恢复的条件 。在护理和沟通过程中, 护士反复强化这些理念并辅助 患者康复锻炼, 让其意识到存在的不足而主动去纠正。 康复护理干预对促进胸部手术后患 侧上肢功能锻炼效果的影响明显 , 对上肢功能的恢复有重要的作用 。

参考文献

[1] 倪国华, 汪娩南.成人护理(上) [ 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 216 .

[2]常燕玲. 肺癌病人手术的康复护理[ J] .中国临床康复 , 2002 , 6(6) : 896 .

[3]张文. 电视胸腔镜辅助肺癌根治术[ J] .实用医学杂志, 2000, 16(12) : 1005 - 1006 .

[4]吴先国.人体解剖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 62 - 63 .

[5]方海飞.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早期功能锻炼与康复护理[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2005 , 21(8) : 6 - 7 .

儿童上肢手术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已获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并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选择急诊上肢手术患者40例, ASAⅠ~Ⅲ级, 男22例, 女18例, 年龄11岁~86岁, 体重40~100 kg, 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2例, 有1例患者心脏超声示射血分数<58%, 糖尿病患者1例, 高血压患者1例。均需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清创缝合、血管、神经、肌腱吻合术。排除标准: (1) 术前心、肺、肝、肾功能异常, 特别是有心动过缓和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 (2) 长期应用精神类药物或有精神病史; (3) 术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 (4) 有脑梗死、脑创伤病史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 每组20例: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组 (D组) 和舒芬太尼组 (C组) 。2组患者性别、体重、年龄, 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室后患者常规监测血压 (BP) 、心率 (HR) 、和平均动脉压 (MAP) 、心电图, 上肢静脉穿刺置管, 输注钠钾镁钙葡萄糖液5 m L/ (kg·h) , 根据血压变化趋势调整滴速。D组在臂丛神经阻滞前10 min静脉注射右美托米定0.6μg/kg超前镇痛。C组采用同样方法静脉输注等量生理盐水。

之后, 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根据受伤部位神经支配、及麻醉医生习惯来选择恰当的阻滞入路:肌间沟臂丛阻滞或肌间沟臂丛+尺神经沟阻滞或腋路臂丛阻滞, 如肌间沟或腋路臂丛效果不佳者, 选肱管阻滞。穿刺针与神经刺激仪的负极相连, 刺激仪的正极通过一标准电极, 连于患肢任意处。神经刺激仪初始电流设置为1 m A, 频率2 Hz, 波宽0.1 ms。针尖进入皮肤后, 调整针尖方向, 利用神经刺激仪诱导出肌肉动作来指示相应神经 (屈肘或曲腕动作代表外侧束的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受刺激;伸腕动作代表后束的桡神经受刺激;小指收缩或向尺侧曲腕代表内侧束的尺神经受刺激) 。调节穿刺针的深度和方向 (避免进针过深过内) , 直至电流减至0.2 m A需阻滞部位仍有肌肉颤搐, 则说明定位非常靠近神经。回抽无血后注入0.375%罗哌卡因+1.0%利多卡因20~30 m L混悬液[2]。注药5 min~10 min后, 所有患者阻滞部位神经均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 开始手术。

术毕连PICA, D组镇痛药采用舒芬太尼1.5μg/kg+右美托咪定1μg/kg+格拉司琼6 mg+生理盐水100 m L;C组镇痛药为舒芬太尼2μg+格拉司琼6 mg+生理盐水100 m L, 背景输注速率2 m L/h, 维持48 h。

1.3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术前 (T0) 、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0 min后 (T1) 、行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时 (T2) 、术后4 h (T3) 、8 h (T4) 、24 h (T6) 的血压、心率、疼痛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 (Ramsay镇静评估镇静程度:焦虑、躁动、烦躁为1分, 安静、合作、有定向力为2分, 只对指令做出反应为3分, 入睡但对刺激反应敏感为4分, 入睡、对刺激反应缓慢为5分, 入睡不能呼唤为6分, 其中镇静满意为2~4分, 镇静过度为5~6分。) 记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心动过缓 (HR<50次/min) 、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与C组比较, D组T1~2时的HR、MAP明显降低 (P<0.05) ;与T0比较, D组T1~2时的HR、MAP明显降低 (P<0.05) 。见表1。

2.2 D组T1~2时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 (P<0.05) ;与T0时比较, D组T1时VAS评分明显降低 (P<0.05) , 见表2。

注:t1、P1为T0与T1时段比较检验值, t2、P2为T0与T2时段比较检验值。

注:t1、P1为T0与T1时段比较检验值, t2、P2为T0与T2时段比较检验值。

2.3 D组术后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嗜睡、皮肤瘙痒、尿潴留、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组 (P<0.05) , 见表3。

3 讨论

超前镇痛指在术前、术中和术后通过减少有害刺激传入所导致的外周和中枢敏化, 从而减少术后疼痛和镇痛药的用量。临床上已充分证实, 在疼痛刺激之前或即刻, 超前或优先给予镇痛治疗, 以消除或减轻疼痛刺激向中枢神经系统的传递, 可消除应激反应对全身的不利影响, 使患者睡眠与进食得到改善, 有利于术后早期活动, 使患者的康复过程平顺且住院时间缩短。根据这一理念, 我们在患者麻醉前5 min~10 min给予负荷剂量的右美托咪定静注, 对患者创伤后疼痛及精神紧张, 起到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 明显改善了麻醉质量。右美托咪定是选择性高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具有镇静、止痛和抗焦虑作用, 术前予给予右美托咪定可强化神经阻滞使手术顺利进行。

接下来我们采用臂丛神经阻滞, 来使超前镇痛达最佳效果。研究证明, 超前镇痛用局部或外周的处理方法, 对防止中枢敏化, 提高镇痛效果更有意义。试验也证实在疝修补术、扁桃体切除术或拔牙等手术, 应用局部浸润或神经阻滞后再施行手术者, 术后镇痛效果佳, 用药量显著减少。

传统的神经阻滞主要靠异感定位, 缺乏客观性, 技术不熟练者失败率高, 还易出现神经损伤和出血等并发症。精确定位臂丛神经, 是获得满意的臂丛神经阻滞并减少其并发症的关键。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臂丛神经定位改变了传统异感法操作, 能精确定位所要阻滞的神经, 极大地提高了麻醉成功率并减少了神经损伤。其基本原理是将电刺激器产生的脉冲电流传至穿刺针, 当针接近神经时, 引起神经去极化, 出现支配的肌肉收缩。根据肌肉收缩的强度和神经刺激电流强度的大小, 可以判断穿刺针和神经干、丛的相对位置, 从而在穿刺时无需寻找异感。此技术还适用于那些不能合作及反应迟钝的患者, 也能弥补初学神经干或神经丛阻滞的麻醉医师的经验欠缺。

对于手术后的疼痛我们选用了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镇痛。舒芬太尼作用于μ受体, 镇痛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 因再分布速度快使其对呼吸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小, 是目前术后最常用的镇痛药之一[3]。但目前常用剂量下, μ受体激动常产生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甚至呼吸抑制等副作用, 为麻醉医生所顾虑。因此如何克服这些副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考虑通过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来降低药物的血药浓度, 既避免了副作用, 又能达到良好的镇痛和镇静效果。

右美托咪定为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具有高选择性、高效等优点, 对α2受体的选择性较α1受体高1 600倍, 联合阿片类药物, 可增强其镇痛效果。Soto等[4]右美托咪定联合吗啡用于术后镇痛能减少吗啡29%的用药量, 并减少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发生率。右美托咪定镇痛作用的可能机制有以下三种: (1) 脊髓以上水平的镇痛, 主要使蓝斑核以及投射到脊髓的下行去甲肾上腺素能通路突触前膜除极, 抑制突触前膜P物质和其他伤害性肽类的释放, 从而抑制脊髓背角伤害性刺激的传递, 进而终止疼痛信号的传导。 (2) 脊髓水平的镇痛, 通过激动脊髓突触前膜和后膜上的α2受体, 使细胞产生超极化, 从而使疼痛的传递信号受抑制。 (3) 对外周神经的镇痛, 通过对Aδ纤维和C纤维的抑制作用而产生镇痛作用。右美托咪定的镇静、催眠作用类似自然睡眠, 可被唤醒, 其降低潮气量的程度远远低于阿片类药物, 而且与其他类型镇静药明显不同的是右美托咪定不增强阿片类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5]。

我们的试验证实超前使用右美托咪定镇痛、复合有效的神经阻滞并较低副作用的术后镇痛, 其多模式镇痛有利于增加患者围术期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可在临床上广泛开展。

参考文献

[1]徐建国.成人术后疼痛治疗进展[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1, 27 (3) :299-301.

[2]王珊娟, 蒋茹.局部麻醉药[M].//杭燕南.当代麻醉手册.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4:111-115.

[3]冯颖露, 武庆平, 姚尚龙.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全麻妇科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研究[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 35 (10) :902-905.

[4]SOTO N, FAUBER A E, KO J C, et al.Analgesic effect of intra-articularly administered porphine, dexmedetomidine, or a morphine dexmedetomidinecombination immediately following stifle joint surgery in dogs[J].J Am Vet Med Assoc, 2014, 244 (11) :1291-1294.

宽止血带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篇4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08年12月应用宽止血带的上肢手术病人248例, 男143例, 女105例;年龄12岁~78岁, 平均42岁;肱骨手术140例, 肘关节手术30例, 尺桡骨手术50例, 腕骨手术19例, 截指3例, 清创缝合手术2例, 神经吻合术4例;最长使用时间90 min。

1.2 宽止血带应用方法

①老年人和儿童上肢选用8 cm宽气囊止血带;成年人选用10 cm宽的气囊止血带。②设定压力值为200 mmHg~250 mmHg (1 mmHg=0.133 kPa) 或收缩压+100 mmHg[1]。③设定时间为60 min~90 min, 手术时间长时暂时恢复肢体血流10 min~15 min, 然后再阻断。④选择缚扎部位在肱骨上1/3段[2]。⑤止血带加压前先将肢体抬高3 min左右, 加速静脉血回流, 以减少肢体血量。⑥及时记录充气时间, 术中注意加强对病人呼吸、循环功能的监测。⑦听到提示音, 做好放气的准备, 伤口应加压包扎, 防止渗血。放气前对有潜在影响血压的因素, 如贫血或失血量过多者, 需预防性应用小剂量麻黄碱10 mg~15 mg, 以预防止血带休克的发生[3], 同时要适当加快补液速度以补充和维持有效的血容量。⑧放气时应适当抬高患肢。

1.3 结果

本组248例上肢手术病人在应用宽止血带后, 较低的压力阻断了术区的切口渗血, 术中视野清晰, 手术时间缩短;术后缚扎部位局部皮肤无淤血, 肢体无肌肉、神经损伤 (神经反射正常) , 无一例发生并发症。

2 护理

2.1 加强对病人的术前访视工作

①掌握止血带应用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血栓性静脉炎、肺栓塞、明显的周围血管病、严重的高血压、糖尿病、镰状细胞性贫血、化脓性感染坏死禁用, 严重的挤压伤和肢体远端严重缺血者忌用或慎用;全面了解病人的既往史、现病史, 认真查看各类实验检查报告结果。②术前向病人说明应用止血带的目的及重要性, 告知病人应用止血带后会出现的各种不适症状, 以取得术中配合。③督促家属做好止血带缚扎部位皮肤的清洁工作并检查该处皮肤有无破损及四肢有无病变等情况。④根据手术部位告知病人或家属手术衣裤的正确穿着, 以方便止血带的缚扎。

2.2 加强工作责任心

①止血带缚扎前患肢局部皮肤保持干燥, 防止毛发和杂物卷入。②消毒手术野皮肤时, 巡回护士应做好防护措施及监督工作 (将干纱布衬于近切口端的止血带1周) , 防止消毒液侵入缚扎部位皮肤引起灼伤。③及时准确记录充气时间。④听到警铃声及时督促手术医生放气, 防止肢体缺血。

2.3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①严密观察血压变化。止血带降压时可出现血压变化, 甚至出现止血带休克。主要是由于应用止血带后远端肢体的血液循环骤然中断, 局部逐渐缺氧所致, 代谢在短时间内进入循环受到影响;而松气囊止血带后血液循环骤然分流到远端肢体, 导致回心血量减少。在止血带降压前给予病人补充适量液体可以增加有效循环血量, 能有效地防止血压下降。②对合并心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年老体弱及小儿, 因需控制液体的输入速度及入量应慎用以免造成不良后果[4]。③对清醒病人应询问有无不适, 注意病人有无躁动不安、出汗等情况, 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④术中及术后加强对病人呼吸、循环功能的监测, 注意观察患肢皮肤的颜色、温度等。

2.4 宽止血带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①选用合适的棉纸做衬垫, 平整缚扎, 保护受压皮肤, 再将止血带平整地缚扎其上, 松紧度以一指为宜并在外系好固定带, 防止充气后滑脱;远离切口10 cm~15 cm, 便于无菌操作, 防止感染;通气管要放在肢体近端, 避免污染手术野, 也易于打气。②消毒皮肤时应做好止血带部位皮肤的保护, 防止消毒液渗透。③严格掌握使用时间及压力控制。老人、小孩及身体虚弱者应适当降低压力值 (上肢200 mmHg) 及缩短应用止血带时间 (尽可能控制在1 h内) 。④注意调节好室温, 室温高时要相应缩短应用止血带时间。⑤四肢远端及末端骨折手术可联合应用止血带和驱血带。驱血始于骨折近端以上, 避免了因驱血带挤压骨折断端所导致的脂肪栓塞以及急性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5], 同时又达到了减少出血量的目的, 效果良好。但动脉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及淋巴炎等病人一般不使用止血带;恶性肿瘤或局部炎症的病人, 可使用止血带, 但不驱血, 以免瘤细胞或炎症进入血液, 扩散到全身。⑥双侧上肢同时应用止血带时, 不能同时放气。如需继续应用, 应肢体恢复血流10 min~15 min后再重新抬高患肢充气, 充气时间应逐渐缩短, 间歇时间要相对延长, 以缩短肢体缺血、缺氧时间, 应用止血带的总体时间不超过5 h[6]。⑦放气时应将伤口加压包扎好的手术肢体抬高。⑧骨骼肌是缺血耐受性最差的组织, 长时间缺血后再灌注极易造成骨骼肌损伤。⑨止血带应用时间过长、压力过高则神经外膜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和外膜肿胀, 使血管腔直径变小和神经血流难以恢复, 从而造成血管周围髓鞘选择性损伤, 受压神经随时间延长、压力增加, 病理改变逐渐加重。⑩止血带过松或压力不足, 不能阻断动脉出血, 静脉血又不能回流, 反而加重出血。

3 讨论

上肢手术应用止血带, 可减少术中出血, 使术野清晰, 便于操作, 缩短手术时间。但止血带压力不当, 可引起神经、肌肉损伤等止血带并发症。窄止血带与肢体所接触的面积小, 从而对止血带下的软组织传递的压力高, 易导致神经损伤;当运用3 cm宽止血带时, 下肢止血压力大于101.3 kPa (760 mmHg) , 有的高达152 kPa (1 440 mmHg) , 尚不能止血[7]。此时为了达到止血目的进一步加压时, 可引起严重的神经肌肉损伤, 严重者造成肢体的残疾。此种情况同样出现于上肢。宽止血带与下面的软组织接触面积大, 把压力有效地传递血管, 起到止血效果;但压力分散面积广, 从而对止血带下的神经、血管等软组织不产生损伤性压迫。因此, 不影响术区操作的情况下, 止血带越宽止血效果越好;对肌肉及神经的损伤越小。因此, 在同样压力下应用宽止血带效果较窄止血带好。

上肢手术中应用宽止血带能有效地控制术中出血量, 确保切口不渗血、术野清晰、缩短手术时间、避免止血带并发症的发生等。为了有效地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室护士必须熟练掌握止血带的操作方法及针对性地做好病人术前访视工作, 做好完善的护理工作, 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手段。

摘要:[目的]探讨宽止血带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48例上肢手术病人术中应用宽止血带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48例上肢手术病人在应用宽止血带后, 较低的压力阻断了术区的切口渗血, 术中视野清晰, 手术时间缩短;术后缚扎部位局部皮肤无淤血, 肢体无肌肉和神经损伤, 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宽止血带应用于上肢手术, 止血效果好, 能避免或减少止血带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止血带,上肢手术,止血,并发症

参考文献

[1]杨庆铭.骨科手术护理质控手册[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4:33-34.

[2]刘铁梅, 马战胜, 孙云芳, 等.充气止血带术中应用的相关问题[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5, 24 (12) :777-780.

[3]张贵春.止血带及其副损伤[J].实用医药杂志, 2003, 20 (1) :65-66.

[4]蔡建黎.松气囊止血带前加速输液有效预防术后血压下降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6, 15 (10) :1177-1179.

[5]梁艳华, 赖英娣.骨科手术中联合应用电动气压止血带和驱血带[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5, 26 (11) :1036-1038.

[6]张爱华, 张景, 桂莉.止血带在外科止血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 21 (1) :34-35.

儿童上肢手术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2例患者, 男52例、女20例, 年龄8~71岁。急诊手术61例, 择期手术11例。手术种类:均为上肢骨及关节损伤, 其中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24例, 肩关节脱位及肱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21例, 肱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4例, 肌腱探查吻合术6例, 神经松解吻合术5例。术前常规三大常规、心电图、胸透检查, 其中有心电图ST段下移3例, 均无自觉症状, 其余患者无心、肝、肺、肾疾病等基础疾病。

1.2 麻醉方法

(1) 术前30 min肌内注射阿托品0.5mg, 鲁米钠0.1g。患者入室后监测血压、脉搏、心电图、血氧饱和度, 常规面罩吸氧, 建立静脉通道。所有患者均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2) 应用局麻药均为0.75%罗哌卡因20 ml。并按需补液输血。 (3) 穿刺部位在第6颈椎横突水平的前、中斜角肌间沟, 患者去枕平卧, 头偏向对侧, 患侧肩下垫薄枕, 上肢紧贴身旁。术者用手指从前斜角肌向后滑动, 即要感到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之间的凹陷即肌间沟, 肌间沟呈上尖下宽的三角形, 心手指重压此沟, 同侧上肢可出现麻木或异感:再用手指沿沟下摸, 穿刺点即相当于环状软骨边缘第六颈椎水平。 (本法成功的关键在于前斜角肌定位) 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巾。据各年龄组患者需要选用6号、6号半、7号及8号针头。左手食指固定皮肤, 右手持7号注射针头, 垂直皮肤刺入此沟, 略向下向后方 (约C5横突) 推进, 穿过浅筋膜后有脱空感。若同时患者有异感则为较可靠的标志, 若无异感, 亦可缓慢进针, 直达C6横突, 稍稍退针, 接局麻药液注射器, 回抽无血、无脑脊液、无负压、无气体, 即可注人局麻药0.75%罗哌卡因20mL (成人) 。最后用胶布固定套管, 无菌纱布覆盖。并用手轻按片刻, 以助局麻药扩散。 (4) 穿刺进针时, 应不断询问患者有无异感, 注药时观察患者的神志变化, 并询问有无头晕、耳鸣、视物不清, 注射后以无菌针头轻刺臂丛神经分支在上肢皮肤的分布, 阻滞起效至无痛时间、阻滞范围。以及观察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此法尺神经可能阻滞不完全。一般实施单侧阻滞。按药物作用时间按时追加药量, 一般为首剂的1/2或2/3, 手术时问长者, 术中给予度冷丁1mg/kg, 异丙嗪lmg/kg, 两次阻滞时问应间隔45min以上, 避免局麻药中毒。

1.3 术中监护

麻醉期问一律面罩吸氧, 进行心率、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1.4 效果标准判断

在注入局麻药后记录麻醉起效时间, 针头轻轻刺激皮肤无痛敢。成功:完全无痛;良好:镇痛不全, 需要加用辅助药;失败:剧烈疼痛, 手术无法进行改麻醉。

2 结果

本组患者麻醉成功后, 安静, 无痛, 无需追加其他辅助用药或改用其他麻醉方法, 给药后10~15min阻滞完善。术中无疼痛64例, 占88%, 5例患者有剥离骨膜的疼感, 给氟芬合剂1/2~1个单位, 提高麻醉效果, 50例在睡眠状态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结束时所有患者无痛觉, 64例患者能够活动手指, 本组成功68例, 占92%, 良好4例, 占8%。本组无失败病例。无严重麻醉并发症发生;各种监测指标术前, 术中无明显变化。3例出现并发症, 占4.1%, 其中1例声音嘶哑, 全组中有10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霍纳氏综合征, 未经处理, 症状自行消失;均给予吸氧, 3h后均恢复正常, 无后遗症出现。其余病例无麻醉并发症;各种监测指标术前, 术中无明显变化。并且记录麻醉效果。手术时间40~140 min。

3 讨论

3.1 臂丛神经肌间沟阻滞麻醉法优势

上肢外伤及关节节损伤中的发病率较高, 且多为创伤较重;还有肩关节脱位行手法复位外固定的患者, 该类手术要求麻醉达到止痛和肌松都满意的效果。认为选择臂丛神经肌间沟阻滞法麻醉时, 体位摆放不加重患者的痛苦, 操作简便、成功率高、阻滞完整、并发症、安全性高, 故对此类手术首选臂丛神经肌间沟阻滞麻醉。造成尉损伤的概率较小。本组72例患者采取了臂丛神经肌间沟阻滞麻醉法, 只要药液不误入血管, 一般不会发生不良反应。而且只是一侧臂神经丛被阻滞, 对呼吸、循环无影响, 避免了全麻、高位硬膜外麻醉引起的呼吸、循环抑制。麻醉药用量少, 效果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切实可行的麻醉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笔者认为只要臂丛神经阻滞操作熟炼, 方法得当, 位置正确, 注药后即可出现优良的阻滞平面。本组72例顺利完成手术, 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3.2 并发症预防

(1) 定位要准确:定位时需加以鉴别, 只要定位正确, 可不必强求异感, 直接注药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阻滞效果, 以避免反复穿刺或穿刺过深而造成不必要的副损伤和并发症;操作者应熟悉局部解剖, 熟练掌握进针部位及方法。如连续3次以上找不到异感, 应考虑采取相应措施。 (2) 穿刺深度也很重要, 成人臂丛神经阻滞穿刺深度在1.5~2.5cm较为合适, 过浅药物不能到达神经鞘内。过深则有刺破胸膜顶的可能。穿刺深度1~1.5cm, 肥胖者也不宜超过2.5cm, 不能靠穿刺深度而寻求异感, 注药时应反复回抽。分次给药, 加强麻醉监测, 备好急救用品和药品, 注药时和注药后用于定位的手指应一直于针头上方压迫肌问沟的上缘, 迫使局麻药延臂丛神经鞘向下扩散, 可增强对尺神经的阻滞效果, 同时避免局麻药向上扩散而导致膊神经和喉返神经被阻滞; (3) 应加强麻醉期间监测和管理, 因为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有误入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间隙的可能性, 因此应加强对意识、呼吸及循环的观察和监测特别应着重对呼吸功能的监测。 (4) 不宜同时进行两侧阻滞, 避免膈神经和喉返神经阻滞造成呼吸抑制。 (5) 霍纳综合征是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常见的并发症, 是由于颈交感神经节教阻滞而引起, 本组发生率达13.9%, 但对患者呼吸和循环系统无干扰, 且很快自行消退, 并不影响本法的应用。

总之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 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至神经干 (丛) 旁, 暂时地阻滞神经的传导功能, 达到手术无痛的方法。颈丛神经阻滞, 适用于颈部浅表或较深部位手术, 臂丛神经阻滞适用于上肢及肩关节手术或上肢关节复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效果确切, 成功率高, 安全可靠, 临床上值得推广。为提高麻醉质量与安全性, 仍需强调神经阻滞时患者的体位, 解剖定位以及麻醉医师正确地熟练的定位技术, 是提高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率减少麻醉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上肢,手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参考文献

[1]庄心良, 曾因良, 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23.

[2]吴在德.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45.

[3]刘俊杰, 赵俊.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7:67.

儿童上肢手术 篇6

关键词:连续臂丛麻醉,上肢手术,临床分析

在进行上肢手术后可以采用很多种方法镇痛, 以往采用过连续高位硬膜外阻滞镇痛的方法, 但是其操作技术复杂, 产生的并发症较多而且失败率高被放弃使用[1]。上肢手术在48h内的疼痛最为严重。强烈的疼痛会引起活性物质 (醛固酮、肾素 ̄血管紧张素、儿茶酚胺) 和内源性递质的释放, 产生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和血压增高, 对于具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构成危害[2]。内源性儿茶酚胺会导致外周伤害感觉末梢变得更为敏感, 会加剧疼痛感, 而不断地疼痛又使儿茶酚胺不断地释放, 形成恶性循环, 让患者陷入持续疼痛状态。连续臂丛麻醉可以满足上肢手术的需求, 保证病人的无痛、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收集在我院进行上肢手术患者100例, 年龄在36~75岁, 男60例, 女40例, 100例患者ASA分级都为I~Ⅱ级。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每50例一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臂丛麻醉, 治疗组给予22G动静脉留置针连续臂丛麻醉。手术方式包括手部关节外伤缝合术20例, 断肢断指再植手术11例, 上肢前臂骨折切开复位同定术50例、上肢血管吻合术11例和神经和肌腱损伤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手术方式等情况没有明显差异, 有可比性。

1.2 方法

进入手术室对患者的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电图等各项生理指标进行监测, 同时确认患者没有手术和麻醉禁忌[3]。治疗组按照22G动静脉留置针连续臂丛麻醉进行手术, 对照组按照常规臂丛麻醉进行手术, 手术后两组进行比较。

1.3 效果判定

记录两组患者的运动神经阻滞起效和完成时间10个皮区运动、感觉神经阻滞情况、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镇痛情况等各项指标, 同时记录首次给药的时间与剂量, 追加局麻药物的时间、次数、剂量。麻醉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为手术中没有疼痛感;有效为手术中神经阻滞不完全, 需要加强麻醉效果;无效为手术中神经阻滞不明显, 追加麻醉后效果依然不明显。两组手术后镇痛均采用Ramsay评分办法[4]。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手术中情况比较

见表2。

2.3 两组患者手术后不良反应及镇痛情况

见表3。

3 讨论

上肢手术中应用连续臂丛麻醉和常规臂丛麻醉相比较, 连续臂丛麻醉可以避免由于单次给药高浓度大剂量带来的血压变化大和局麻药毒副反应等[4]。连续臂丛麻醉可以根据运动神经阻滞效果分次加药保证麻醉效果稳定。在此次研究中治疗组采用连续臂丛麻醉, 显效20例, 有效26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92%, 明显高于对照组82%的总有效率。在治疗组与对照组运动神经阻滞完善的时间、加药量和次数比较中, 平均加药量有明显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但是在运动组织起效和完善时间、加药次数、感觉阻滞神经核10个皮区运动等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Ramsay评分治疗组 (2.85±0.61) 明显优于对照组 (2.03±0.50) 。在不良反应情况中两组都未发生臂丛神经损伤、血气胸、膈神经阻滞等状况。结果表明连续臂丛神经麻醉应用于上肢手术中具有良好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安永辉.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J].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7, 21 (1) :60.

[2]李杰, 郑恒兴, 张英民, 等.套管针连续臂丛阻滞行断指 (肢) 再植手术35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9, 20 (10) :844.

[3]杨第一, 张家骏, 郭小龙, 等.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在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与体会[J].广东医学, 2008, 29 (3) :479—481.

[4]王新荣, 王坤.上肢手术不同臂丛神经阻滞方法的效果比较[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 (23) :5591—5592.

儿童上肢手术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择期行肱骨、尺桡骨骨折手法复位失败后行手术治疗患儿病例60例, 依据美国麻醉师协会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 ASA) 分级Ⅰ~Ⅱ级, 年龄6~10岁, 手术时间:60~120 min, 随机均分喉罩静吸全麻复合臂丛麻醉组 (观察组) 与喉罩静吸全麻 (对照组) , 排除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先天性疾病、上感、咽喉部炎症、张口困难、过度肥胖及饱胃者。

1.2 方法

术前常规禁饮、食, 入室前开放外周静脉通道, 肌注药阿托品0.01 mg/kg, 入室后常规监测心率 (heart rate, HR) 、呼吸频率 (respiratory rate, RR) 、平均动脉压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 、血氧饱和度 (oxyhemoglobin saturation, Sp O2) 。麻醉操作者均熟练掌握臂丛阻滞及喉罩置入操作技术, 观察组先进行臂丛神经阻滞, 依据手术方式选取肌间沟、腋路或两点联合阻滞方式, 按0.5 m L/kg量注入0.375%罗哌卡因, 完成臂丛神经阻滞后与对照组采取相同标准进行喉罩静吸全麻, 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06~0.08 mg/kg、芬太尼3μg/kg、丙泊酚2~3 mg/kg。按体重选择合适型号喉罩, 罩面涂石蜡油, 当睫毛反射消失、下颌松弛时执笔式持喉罩推入口腔直到咽底部有阻力感, 正压 (≤20 cm H2O) 手控通气, 调整喉罩位置确保口腔无异常气流声、听诊两肺呼吸音清, 置入食管引流管, 接麻醉机进行呼吸管理;麻醉维持:切皮时对照组追加芬太尼1.5μg/kg, 术中保留自主呼吸, 两组七氟烷2%~2.5%持续吸入, 氧流量2 L/min, 静脉予对照组瑞芬太尼0.25μg/ (kg·min) 泵注, 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 (pressure of end-tidal carbon dioxide, PetCO2) , 维持Pet CO2≤45 mm Hg, 据Pet CO2调整七氟烷浓度及瑞芬太尼泵速, 必要时手控辅助呼吸, 密切观察心率、血压, 必要时进行相应对症处理。术毕前5 min停止麻醉用药, 加大氧流量5 L/min, 待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正常、出现皱眉时拔除喉罩。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儿麻醉前 (T0) , 置入喉罩时 (T1) , 切皮时 (T2) , 拨除喉罩即刻 (T3) , 拨除喉罩后5 min (T4) 的HR、MAP、Sp O2, 观察两组患儿苏醒时间、拨除喉罩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的情况。

1.4 统计分析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体重及手术时间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患儿在T2、T3、T4时HR、MAP均明显降低,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T0比较, 对照组T2、T3、T4时HR、MAP均明显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观察组患儿较对照组在苏醒时间及拨除喉罩时间均缩短,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Sp O2在麻醉过程中均维持97%~100%, 两组患儿均未出现呼吸抑制或喉痉挛,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其中对照组患儿术后出现屏气1例, 躁动3例, 而观察组患儿只出现躁动1例, 两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a为与观察组比较P<0.05;b为与T0比较P<0.05

a为与观察组比较P<0.05

3 讨论

小儿上肢骨折手术的麻醉以往通常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或复合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方式, 由于小儿特殊的解剖, 术中呼吸道管理困难, 并有肢体活动, 理想的小儿手术麻醉要求减少小儿心理和生理影响, 苏醒快, 对呼吸循环影响小, 术后镇痛完善, 不会出现影响生理功能的并发症。

喉罩因其操作简单、维持通气方便及更安全等优点, 在小儿麻醉领域受到越来越多麻醉医师的认可和推崇。本次研究采用第三代喉罩。

选择喉罩复合臂丛神经阻滞麻的方式, 臂丛神经阻滞的完善, 减少全麻药量的应用, 术中生命体征更易管理, 患儿术后苏醒更快更安全, 中长效局麻药为术中、术后提供更完善的镇痛效果。近年许多学者对复合用药多方式联合小儿手术麻醉进行许多探索, 朱彩艳、朱志鹏等[1,2]通过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研究认为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可提高麻醉质量, 减少全麻药用量, 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很好地满足小儿上肢手术的麻醉需要。

本研究发现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患儿在T2、T3、T4时HR、MAP均明显降低, 与T0比较, 对照组T2、T3、T4时HR、MAP均明显升高, 提示观察组在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观察组相较对照组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均缩短, 考虑因为单纯喉罩下静吸全麻, 吸入浓度及静脉麻醉药量相对较大, 随手术时间延长, 体内药物代谢时间也相应延长, 这也提示了复合臂丛麻醉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静脉麻醉药用量及七氟烷用量;对照组患儿在术后出现躁动3例及屏气1例, 而观察组仅出现1例躁动患儿, 考虑是臂丛神经阻滞为术后提供良好的镇痛。患儿术后疼痛应激有效得到抑制, 躁动、哭闹及屏气的情况发生较少, 这也提示了良好的局部神经阻滞麻醉通过减少全麻用药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小儿麻醉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 小儿上肢骨折手术采用喉罩静吸全麻复合臂丛麻醉的效果更安全, 能减少静脉全麻药的用量, 缩短术后苏醒及拨除喉罩的时间, 减少并发症并提供良好术后镇痛, 比单纯喉罩静吸全麻更有优势,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喉罩静吸全麻复合臂丛麻醉应用于小儿上肢骨折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择60例依据美国麻醉师协会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 ASA) 分级ⅠⅡ级, 年龄610岁择期行小儿上肢骨折术患儿, 随机分为喉罩静吸全麻复合臂丛麻醉组 (观察组) 与喉罩静吸全麻组 (对照组) , 记录麻醉前 (T0) , 置入喉罩时 (T1) , 切皮时 (T2) , 拨除喉罩即刻 (T3) , 拨除喉罩后5 min (T4) 的心率 (heart rate, HR) 、平均动脉压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 、血氧饱和度 (oxyhemoglobin saturation, Sp O2) , 观察苏醒时间、拨除喉罩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在T2、T3、T4时HR、MAP均明显降低 (P<0.05) , 与T0比较, 对照组T2、T3、T4时HR、MAP均明显升高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苏醒时间及拨除喉罩时间均缩短 (P<0.05) , 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P<0.05) 。结论:喉罩静吸全麻复合臂丛麻醉应用于小儿上肢手术时, 有利于维持小儿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苏醒较快, 并发症发生率低。

关键词:喉罩,臂丛麻醉,小儿

参考文献

[1]朱彩艳, 谭愉明, 吴宇思, 等.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麻醉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 (17) :93-95.

儿童上肢手术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麻醉分级 (ASA) Ⅰ或Ⅱ级择期行上肢手术患者45例, 男24例, 女21例;年龄18~49岁;体质量49~82kg。意识清楚, 均无消化道溃疡、出血病史、非甾体类抗炎药过敏史、哮喘史;未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术前未使用过镇痛药。将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各15例。3组性别、年龄、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肌内注射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0.1g, 入室后常规监测收缩压 (SBP) 、舒张压 (DBP) 、心率 (HR) 、动脉血氧饱和度 (SpO2) , 采用肌间沟入路臂丛麻醉。其中A组患者于手术前5min缓慢静脉滴注氟比洛芬酯50mg, B组于术毕缓慢静脉滴注氟比洛芬酯50mg, C组术毕静脉滴注生理盐水5ml。术后3组均予静脉自控镇痛泵 (PCIA) 。泵内药物:A、B组为氟比洛芬酯50mg加芬太尼0.5~0.6mg, C组为芬太尼0.8~1.0mg。3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00ml, 持续剂量2ml/h, 单次自控0.5ml/次, 锁定时间为10min, 持续输注48h。

1.3 观察指标

于术毕患者回病房后即刻 (T1) 及术后4h (T2) 、8h (T3) 、24h (T4) 静息时对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 并记录术后24h患者按压PCIA泵次数及芬太尼用量, 观察记录患者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呼吸抑制、消化道出血等。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 多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VAS评分

ABT1~T3时点VA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 AT1、T2时点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组T4时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C组比较, *P<0.05;与B组比较, #P<0.05

2.2 PCIA泵按压次数及芬太尼用量比较

3组术后24h PCIA泵按压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B组术后24h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C组 (P<0.01) 。见表2。

注:与C组比较, *P<0.01

2.3 不良反应

A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C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注:与C组比较, *P<0.05

3讨论

上肢术后疼痛不仅会造成患者的痛苦, 还可导致不同程度的内分泌和代谢改变, 引起各种并发症, 特别是针对再植的肢体, 疼痛还会导致血管痉挛、供血不足, 使再植的肢体坏死。术后镇痛除减轻患者疼痛外, 还可抑制手术创伤和麻醉药物诱发的应激反应[2]。阿片类药物一直是治疗术后疼痛的首选药物, 其中芬太尼是人工合成的镇痛药, 特点是镇痛作用强, 但易引起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3], 给术后镇痛造成一定风险。为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近年来, 平衡镇痛和多模式镇痛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4]。非甾体类抗炎药可抑制环氧化酶, 降低外周和中枢前列腺素的产生, 减弱有害刺激引起的中枢敏化, 从而产生镇痛作用[5]。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复合阿片类药物用于术后镇痛, 能减少每种药物的用量, 增强镇痛效果, 减少不良反应[6]。氟比洛芬酯是非甾体类抗炎药中作用较强的药物, 能更好地发挥术后镇痛作用[7], 还能增强阿片类药物的镇痛作用, 并具有不影响脑血流及氧合、不影响麻醉深度、不抑制呼吸等特点。

本结果显示, ABT1~T3时点VA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 (P<0.05) 。说明对于上肢手术后疼痛患者联合应用氟比洛芬酯及芬太尼, 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单用芬太尼。且AB组术后24h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C组, 因此也降低了由芬太尼导致的头晕、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本结果还显示, AT1、T2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 (P<0.05) , 2组术后24h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提示在手术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有良好的超前镇痛作用, 其辅助术后PCIA的效果比手术结束前应用氟比洛芬酯更好。

综上所述, 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上肢手术后PCIA安全有效, 氟比洛芬酯的超前镇痛效果明显, 且能减少芬太尼用量, 不良反应较少, 可安全用于上肢手术后患者的镇痛。

摘要: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对上肢手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麻醉Ⅰ或Ⅱ级择期行上肢手术患者45例随机分为A、B、C3组各15例。A组患者于手术前5min缓慢静脉滴注氟比洛芬酯50mg, B组于术毕缓慢静脉滴注氟比洛芬酯50mg, C组术毕静脉滴注生理盐水5ml。术后3组均予静脉自控镇痛泵 (PCIA) 。泵内药物:A、B组为氟比洛芬酯50mg加芬太尼0.5~0.6mg, C组为芬太尼0.8~1.0mg。比较3组患者手术后各时点[术后回病房即刻 (T1) 、术后4h (T2) 、术后8h (T3) 、术后24h (T4) ]疼痛视觉模拟 (VAS) 评分、PCIA泵按压次数、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B组T1~T3时点VA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A组T1、T2时点VAS评分均显著低于B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B组术后24h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C组 (P<0.01) 。A、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C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上肢手术后PCIA安全有效, 氟比洛芬酯的超前镇痛效果明显, 且能减少芬太尼用量, 不良反应较少, 可安全用于上肢手术后患者的镇痛。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术后镇痛,上肢手术

参考文献

[1]段砺霞, 李晓玲.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中国新药杂志, 2004, 13 (9) :851-852.

[2]Fleisher LA, Anderson GF.Perioperarive risk:how can we srudy the in-fluence of prowidercharacteristics[J].Anesthesiology, 2002, 96:1039-1041.

[3]石玉岚, 解温品, 吴广通, 等.布托啡诺用于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研究[J].武警医学, 2009, 20 (7) :653-654.

[4]Davy TA, Sharp C, Lynch S.Perioperative pain control[J].Clin Podiatr Clin Podeatr Mde Surg, 2003, 20:257-256.

[5]要小梅.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的影响[J].武警医学, 2009, 20 (7) :654-655.

[6]庄心良, 曾因明, 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546-2551.

上一篇: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下一篇:施工测量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