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福利

2024-07-31

军人福利(精选三篇)

军人福利 篇1

(一) 现行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一, 工资福利效能低下。工资的设立目的在于满足军人劳动需要, 福利的设立目的在于体现劳动差别。我军主要由津贴负责调剂不同的地区、岗位、人员的实际差别。但是我军目前的津贴设置在体现差异性和军队特殊性方面没有发挥足够的作用, 不能体现其价值。第二, 激励作用不明显。首先, 与地方相比, 军人职业特点表现不明显。与其他职业相比, 军人职业具有环境艰苦、危险性高等特点。其次, 部队人员之间, 普遍存在平均主义思想。一方面, 我军的津贴补贴部分项目带有浓重的福利色彩, 大家人人有份, 且执行同一标准;另一方面, 在一些津贴补贴项目上, 虽制定了等级不同的标准, 但标准之间的差距较小。第三, 调整机制不健全。随着国民经济和物价因素的变动, 军人的收入每年都有所增加。而我军尚没有建立科学、法制的军队工资福利标准制度, 缺乏合理的工资调整机制, 其直接后果就是收入水平被地方超越。

(二) 原因分析

第一, 国情军情的制约。我国目前的中心工作仍将是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军队集体福利的逐渐减少, 相应的福利货币保障并没有配套跟上, 就造成了名义工资在增加, 实际所得却在减少, 军人待遇在降低的尴尬局面。第二, 理论研究的滞后。传统的军事劳动分配理论以劳动要素是居民获取收入的唯一渠道为其理论依据, 认为军事劳动量是军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唯一尺度。这一理论没有看到军人在参加军事劳动时由于受纪律约束而丧失的其他劳动机会的机会成本和为了献身国防做出的其他奉献。第三, 思想观念的偏差。长期以来, 我们对于军人, 讲奉献精神多, 讲生活待遇少;讲共同富裕多, 讲绩效挂钩少;讲不要脱离群众多, 讲劳动价值少。没有意识到军人的付出也有权得到相应的回报。

二、改革我军军人工资福利待遇制度的基本思路

(一) 指导思想

必须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以提高部队战斗力为目标, 以维护官兵权益为宗旨, 按照整体设计, 注重效益, 因地制宜, 依法改革的原则,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建立健全适应我国国情和适合我军军情的军人工资福利待遇制度。

(二) 具体措施

第一, 军人工资福利待遇法制化。目前, 建立健全军人工资福利待遇法规, 极为紧迫的是要以按劳分配原则和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 以有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为标准, 以《宪法》等有关法律为依据, 从国情军情出发, 同时借鉴和吸收外军工资待遇立法的成功经验, 尽早制订出《军人待遇法》, 真正使法律成为保障我军军官权益的依据和准绳。第二, 优化军人工资结构。所谓优化工资结构就是在军人工资项目和比例上优化, 使军人工资结构与军人的生活需求构成、军人的劳动贡献、军人工资的功能构成相一致。第三, 完善军人工资福利待遇增长机制。一是依据国家经济增长, 建立正常的增资机制。健全完善军人工资福利待遇制度, 必须建立起军人工资福利待遇随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步增长机制。二是依据市场物价指数, 建立合理的增资机制。确定与物价上涨指数相一致的军人增资机制, 确保军人实际收入逐年有所提高。三是建立科学的军人工资增长指数。建立科学的军人工资增长指数, 合理测算军人工资收入增长项目和幅度。四是建立完善的定期增资和晋升增长工资机制。晋升增资源是随着军人职务、军衔的晋升其工资收入也保持相应的增长, 保持合理的晋升增长幅度, 对于增强军人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提高军人工作效率有重要作用。第四, 增加福利项目, 扩大福利覆盖面, 提高福利标准。一是增加生活性福利项目。在现有基础上增加生活性福利补贴, 并面向所有军人。二是直接提高福利标准。对现行的福利项目标准进行梳理分析, 在军费允许的范围内逐步提高。三是增加福利优待项目。在大幅度提高福利待遇有难度的情况下, 国家可考虑采用行政手段, 在军人的基本生活支出方面增加福利优待, 减少军人基本生活支出, 间接提高军人生活质量。

三、改革进程中应把握的问题

第一, 统筹兼顾, 突出重点。必须把军人工资福利待遇制度改革融入到国家改革的整体之中, 服从和服务于军队建设的大局。同时, 改革必须突出重点, 把提高军人收入和完善、创新制度作为重点, 尽快使广大官兵得到更多的实惠, 当然, 在确保全体军人收入水平提高的基础上, 也应重点向基层和特殊专业岗位的人员倾斜, 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军人工资福利待遇制度。第二, 着眼长远, 立足现实。各项改革措施, 必须符合国家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军队建设的长远利益, 紧密联系实际, 持续不断, 全面深入地开展理论和政策的调查研究。在方向把握上, 必须把建设适合国情, 体现特色, 相对独立, 科学合理的军人工资待遇制度体系作为目标, 在打基础, 抓根本、保持久、管长远上下功夫, 坚持稳中求进的原则, 对那些条件尚不成熟或一时看不准的改革项目, 要坚持长远规划, 分步实施, 成熟一项推开一项, 逐步达到完善军人工资福利待遇制度的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运明等.改革现行军队工资福利制度之浅见[J].军队财务, 2004.

[2]、崔玉东.军人生活待遇制度改革探讨[Z].武汉军事经济学院图书馆, 2003.

中国转业军人福利基金委员会 篇2

中国转业军人福利基金委员会是根据[国转字(1995)4号]和 [中编办字(1996)12号]文件成立的中央事业单位,是我国第一个专门从事转业军人创业服务的公募基金,接受部队和地方的双重领导,业务指导单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做好国家退役军人的安置、就业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政治性战略任务,是事关国防建设、军心稳定、社会长治久安的一件大事,是一项利军、利民、利党、利国的公益事业。基金会成立以来时刻铭记军队、祖国、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指导思想和坚持务实、高效、拼搏、创新的工作作风,为我国转业军人的安置、安居和就业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

军人福利 篇3

关键词:军人,福利待遇,达标,研究

一、当前我国军人福利待遇政策落实的现状及分析

1、军人福利待遇落实现状

《 兵役法》 第五十三条规定 ,“ 现役军人享受规定的休假、疗养、医疗、住房等福利待遇。 ”为调查军人福利待遇落实情况,笔者等人于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对全军70多个单位的165名军人进行了调查, 发现不少军人在医疗、公寓住房和带薪休假等福利待遇上享受不了制度规定的标准。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仅有不到1/5的军人享受到了规定的福利待遇。 公寓住房福利是保障最不到位的福利项目,其余未落实项目按由多到少的顺序是休假、医疗和子女教育。

军人长期享受不到应有的福利待遇,不仅伤害了一些军人的具体利益,对军人的士气造成巨大的冲击。 更为重要的是开了“ 有令不行”的先例,影响到整个军队制度体系的公正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进而降低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这方面,近期发生在乌克兰军队的情况值得深入思考和借鉴。 近期乌克兰所属的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举行独立公投期间,有大量当地驻军选择加入俄罗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俄罗斯承诺给予他们2倍报酬并解决住房等问题。 乌军别德扎伊上校称:“ 这种银弹攻势远比子弹来得有效”。 身为乌克兰族的尤里·赛木年科上校支持儿子投票加入俄联邦, 其原因就在于服役23年以后还得不到规定的住房等待遇, 他说:“ 我希望成为俄罗斯的一部分后,我们能过上至少有尊严的生活”。 同样的现象还存在于其他中高级军官身上, 以至于伊万·奥林尼克上校指出: “ 现在没有人愿意为这个国家战斗”。 诚然,我军有着强大的政治思想保证体系,但有关军人福利待遇不能得到落实的问题也要重视解决。

2、部分军人福利待遇落实不到位的原因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和笔者了解,当前军人多项福利待遇落实困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可利用的军人福利资源不足。 当前军人福利资源从总量上来说能够满足军人需要, 但由于配置不够均衡, 具体到不同系统和地区,仍有大量军人享受到的人均福利资源低于军委、总部规定的标准。 如在医疗资源方面,部队编制床位使用率不足20%,医院编制床位军人使用率不足50%,疗养床位使用率不足50%;而部分中心医院却存在挂号难、看病难、住院难的情况。 一些艰苦边远地区驻军和小散远单位由于驻地偏远原因,其享受的公费医疗、子女教育等福利待遇普遍低于机关和大中城市驻军。 同时,还有部分军人福利资源长期被挤占。 如大量的公寓住房被复转军人甚至与军队无关的地方人员占用,导致现役军人住房达标率很低。

二是福利投量投向不尽合理。 我军拥有一支世界上最庞大的军人队伍,然而投向军人福利方向的经费一直占比较低,造成军人福利待遇方面历史欠账过多,各类福利设施难以更新,部分军人得不到应有的待遇。 同时在福利经费投量投向上,也存在“ 重机关、轻基层”的现象,一些基层单位缺少财力对本单位军人福利进行保障,从长期上看还会呈现出强者愈强的“ 马太效应”。 如按照医疗设备价值总额计算, 总医院一级从2007年的51.73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82.51亿元,增长幅度超过50%,而中心医院、队属医院和疗养院的增长幅度在50%以下。

三是管理保障体制存在缺陷。 在军人福利保障方式上,当前仅有通过财务系统发放的各类福利补贴和伙食灶别等实行了全军统一标准供应,大多数实物和服务形态的福利采取单位保障和建制内保障为主的方式。 由于每个单位在福利资源、人员结构和财力情况都不尽相同,人均福利资源较少单位的军人往往享受福利较少。 在管理体制上,受到条块分割的军人福利管理体制局限,难以在全军范围内实现统筹配置军人福利资源,不同军种和建制之间难以共享福利资源,形成的“ 福利壁垒”进一步加大了军人之间的福利差距。

四是政策标准与保障能力脱节。 部分军人福利制度中虽然规定了一定的待遇标准,但离部队的实际保障能力存在较大差距, 导致制度难以落实。 如2009年我军出台的 《 营房建筑面积标准》 中对军官公寓住房标准进行了大幅调整,对营、团职干部提高了一个职级标准。 然而相应的营房资源和经费投入却没有同步增加,导致这部在军内具有最高权威的法规标准在不少地方成为一纸空文,广大官兵期盼的福利待遇标准提高成为“ 空调”。

二、解决军人福利待遇落实不到位的思路

军人各项福利待遇是国家、军委、总部对于军人履行职责而提供的必要保障,代表党和政府对军人合法权益的庄严承诺, 应当站在全面深化新时期军队改革的战略高度,重视并大力解决军人福利待遇长期得不到落实的问题。

1、增加军人福利经费投入

针对当前不少军人福利待遇空有标准却无法落实的弊端,适度增加对军人福利的投入,解决军人福利待遇落实困难的问题。 应当站在向军人履行党和政府承诺的政治角度,制定确保全部军人福利待遇达到规定标准的过渡性计划方案,明确落实待遇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分阶段还清在军人福利住房、住房补贴、医疗待遇等方面存在的历史欠账,尽快扭转军人福利待遇上“ 有令难行”、“ 有令不行” 的局面。

2逐步盘活现有福利资源

对现有福利资源进行优化调整,能够用较小的成本代价和时间内达到改善军人福利待遇的效果。 现阶段可以采取的做法有几种。

一是充分利用清理超占福利资源成果。 2013年我军实行的清理整顿超占福利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军共清退不合理住房27000多套, 压减公务用车29000多辆, 对于这些清理出来的福利资源, 完全可以按照政策就近分配给现有福利未达标的军人。 如果考虑到连环腾退的因素,2.7万套住房可以解决4—6万户军人家庭的生活需要。

二是实现军人福利资源的循环利用。 对于被挤占的军队公寓住房等福利资源,应当设计退出机制,协调地方相关单位, 通过向符合政策的退役军人提供合适房源等方式,促使退役军人腾退军队房产。 从长远上看,对于此类能够长期循环使用的福利资源, 还应通过签订相应的契约, 明确使用期限的方式,规定军人只能在一定期限内享受福利资源的使用权,达到期限后需在一定时间内需交还。

三是合理利用闲置资源。 由于地理位置和单位划分的区隔, 一些福利资源不同程度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对此可以通过双向合作、 改变设施用途的方式进行整合,引入优质资源为未达标军人服务。 如在医疗保障方面,可以通过建立中心医院分院、定期巡诊等方式,使基层军人享受到高级别的医疗服务。 在这方面俄军的经验值得我军借鉴。 近年来俄罗斯“ 新面貌”军队改革中对军队医疗保障体系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 通过整合同一驻区内医疗资源、 在师旅级部队设立中心医院分支医疗机构的方式,优先保证基层部队军人的医疗服务,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3、建立福利资源集中调配机制

提高全军福利资源的集中度,在全军范围内统一调配军人福利资源,是实现每名军人都能享受到统一的基本福利保障的必要条件。 美军通过联勤保障大幅压缩了冗余保障能力,如在组建国防卫生局后,各军区医疗机构冗余保障能力压缩了25%至60%,节约了大笔经费和资源。 应当在全面统计调查全军福利资源的基础上,打破不同建制单位的界限,在全军范围内对军人福利资源进行调剂。 首先可以考虑建立军人福利待遇调节基金。 利用各单位按照比例上交预算外收入,在总部建立军人福利调配基金,用于集中建设公寓住房、医院等福利设施,分配给未达标的军人使用;其次设计单位间福利调配机制。 可以考虑规定每个单位须拿出一定比例的福利资源,用于在建制内和驻地进行调剂,以促进军人福利资源的流动。

4、向福利未达标军人提供货币补偿

军人未达标的福利待遇主要集中在实物和服务形态如住房、休假、医疗等项目上。 由于军人工作任务突发性强、职级调整较快等原因,总是会造成一部分军人难以享受到规定的福利待遇。 以福利住房为例,即使军人在某一时点上达到了规定的标准,但随着军人职级的晋升,很难同步向军人提供规定标准的住房。 为了避免总部制定的军人福利标准难以及时落实的弊端,可以吸取俄军近年的改革经验,推行实物和服务福利的货币化。 在制定实物和服务保障标准的同时,根据物价、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等因素制定相应的现金补贴标准,对未能享受某项福利和未达到标准的军人给予现金补偿。

5、科学分配新增军人福利资源

上一篇:核桃林下经济模式下一篇:传统工程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