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作用

2024-07-31

制约作用(精选九篇)

制约作用 篇1

警察权力具有的上述三个特点决定了警察权力与道德有着内在联系。因此从警察权力运行过程中来分析, 探讨警察道德在其中起的作用, 对于人民警察正确行使国家依法赋予的权利, 发挥权力的正效应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警察道德是约束警察权力发内在力量

警察权力的特点告诉我们, 警察权力需要制约。实践“以德治国”重要思想, 积极实践“以德治警”方略, 是体现警察道德对警察权力制约的重要表现, 重点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 必须坚持“以德治吏”

突出“以德治吏”, 是由公安机关各级领导干部所处的地位和当前干部队伍现状所决定的, 各级领导干部在以德治警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改革开放以来, 公安机关干部队伍的道德水平从部分地区、局部范围上看, 少数领导干部不能遵循社会主义行政伦理要求, 有的甚至违法乱纪, 腐化堕落, 严重影响了领导干部的形象, 削弱了领导干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因此, 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必须加强道德修养, 可以这样说, 以警察道德制约警察权力能否取得成效,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干部是否能以德正人。基于此, 目前必须认真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 选拔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以德为首;第二, 领导干部在履行公职时必须坚持以德施政;第三, 领导干部在物质利益上必须坚持以德为本。

(二) 必须坚持以德治警

实施以德制警关键是要发挥道德在治警中的作风, 建立在与之相配合的治警道德体系。而新型道德体系的形成、发展丝毫也离不开思想道德教育。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和自发性和部分市场主体的本位性与维利性等导致的功能缺陷, 反映到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的政治生活领域, 极易导致权钱交易和贪污腐败行为的发生。这就迫切需要充分发挥德治的社会功能, 使广大民警在内心构筑一道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侵袭的坚固思想道德防线。

(三) 警察道德作为主要依靠警察的内心习惯和信念来自觉实现的行为规范, 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剥削阶级的道德观推崇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社会主义道德观以集体主义为核心, 宣传和宏扬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相统一的观念。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情况下, 两种道德观发生激烈的碰撞, 少数人经不起考验, 道德防线被冲破, 进而严重违法违纪。因此, 思想道德防线是反权力腐败的第一道防线,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坚持以德养廉, 是依法治警, 搞好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保证。

二、以警察道德制约警察权力的现实意义

当前, 我国处于大变革、大发展的重要时期, 社会上普遍存在一种浮躁情绪, 特别需要法治和德治的紧密结合。但是法治一是有范围权限, 二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而不是以说服教育为主的, 其力量和触觉范围是有限的, 因而在社会生活中还有法律不能调节的地带。所以, 我们应该在实行法治的同时, 还要重视德治。人民警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 除了其肩负的职责不同于其他行业外, 还必须具备能够胜任、能够完成其特殊使命的高于一般普通公民的职业道德。因此, 在实行依法治警的同时, 加强以德治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 加强以德治警对实施以德治国方略有着重要作用

以德治国的成败取决于行政体系的道德化, 而人民警察普遍的道德状况则是行政体系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首先, 人民警察是公共行政的实施者, 人民警察道德状况的优劣良莠, 直接影响了政府职能的发挥和政府形象的树立;其次, 人民警察是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 是社会公众价值观念的聚焦中心, 警察职业道德建设对社会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 实施以德治警, 提高人民警察的道德修养, 是推行以德治国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二) 以德治警是贯彻和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加强和改进公安队伍建设的需要

当前, 广大公安干警的素质是好的, 这是主流。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 当前队伍中还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部分公安干警思想上存在的错误认识。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民警身上, 但如果得不到切实解决, 公安队伍就难以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和政治上的坚定性。究其原因, 与体制、管理和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直接的关系, 而且有些人民警察道德失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其成因和危害就尤为值得我们的注意。

1、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公安工作也受到市场逐利原则和交易原则的影响, 将公安行政主体导向用权求谋利的方面。

2、目前公安民警的工资水平还比较低, 不仅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 而且与国内某些行业的收入状况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

3、道德转型过程中出现了道德真空。原先较普遍的道德信念在一些人心中淡化、丧失, 而新的道德信念又还没有在他们心中培养和建立起来, 产生了道德空白。

三、对以警察道德制约警察权力的建议

(一) 必须从德育的深刻内涵去研究如何以德育警, 以德强警

以德育警的核心要坚持从全局利益出发, 用“三个代表”去统领和支配以德育警的全过程, 从队伍建设的高度把以德育警融会贯通, 使队伍建设工作在以德育警的前提下得以全面的提高。

(二) 以德治警必须紧紧地与依法治警结合起来

法律不同于道德, 它们的区别主要在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来规范人民的行为, 而道德则靠社会舆论和良心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法律与道德通过不同的方式, 相互促进, 相互补充, 相互渗透, 共同规范人们的行为, 协调人际关系, 维护社会的安定。

(三) 以德治警必须和体制建设结合起来

道德是由社会关系, 特别是经济关系决定的, 完善规定各种社会关系的体制对改善警察道德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把体制建设和警察道德建设结合起来是以德治警的又一项重要内容。

四、警察道德是保证警察权力顺利地由潜在形态向现实形态转变的必要条件

从某种意义上讲, 警察权力是一种潜在的权力, 即一种尚未变成现实的支配能力。警察执法的目的就是要把这种潜在权力变成现实权力, 即通过民警命令成意志的表达对当事人形成压力并使之服从。警察权力由潜在形态向现实的形态转化, 必须凭借警察自身的执法活动。在公安工作中, 同样的警察权力在转化过程中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警察权力得到顺利的实施, 当事人乐于服从警察下达的执法命令, 能主动配合警察的执法工作;二是警察靠国家赋予的强制性权力, 也能完成执法工作, 但当事人却对警察的行为心怀不满, 甚至公开抵触或对抗警察的执法活动。这表明警察权力要想顺利地得以实现, 必须辅之以警察的素质和人格力量, 即我们所说的警察权威。

制约中层干部发挥作用的原因和对策 篇2

古人云:“为政在人,得人者昌,失人者亡”,现代伟人也曾说,领导的责任就是出主意和用干部,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邓小平说,我的抓法就是抓头头,抓方针。出主意就是抓方针,用干部就是抓头头。可见事业成败,关键在人。中层干部上接单位领导,下接群众,是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是领导班子决策得以推进和落实的重要环节和有力保证,是干事创业的主力军,因此如何从主观、客观、体制、组织全面考虑,激励和调动中层干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中层干部队伍,发挥好其作用已成为管理者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现状分析——中层干部的三大硬伤,是“中流砥柱”还是“中煎力量”?

年龄瓶颈。近年来,中层干部年轻化已成趋势,但不可否认,中层干部队伍仍以60后为主流。这部分人年届四十,说不惑但也遭遇中年危机,可能经历事业、健康、家庭婚姻等各种关卡和危机,在工作中由于一些原因这些同志往往难于激励,对工作缺乏热情和创造力,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更有甚者利用手中的权力搞腐败、滥用职权,也是干部管理上的一个难题。

职业瓶颈。职业生涯犹如爬山,越是下面,往上的步伐越轻松,动力也越足;越往上,步履越艰难,每走一步都相当艰辛,不爬又不甘心,继续前进,又筋疲力尽,无可奈何。人到中年遇到职业瓶颈,可望不可及,饱受难求发展的困惑和烦恼,于是便求得过且过。

动力瓶颈。工作出勤不出力,丧失积极性;或者出勤也出力,但是处于应付状态,缺乏创新意识,更有甚者发生腐败问题,铁饭碗使部分中层干部滋生饱食终日之心,无进取之志,公共服务意识淡薄。

二、原因分析

激励机制不完善。激励机制是干部行为的指挥棒,但现有激励机制不完善,表现在:一是物质激励手段单一,工资统发,难以通过工资来奖勤罚懒,调动积极性;二是精神激励常常流于形式,作为人民公仆,只能多讲奉献,少谈利益,不符合“经济人假设”理论(人都是以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比如现在的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即使是确有其人、其事,也不禁会被认为“又是吹捧出来的”,其道德激励作用弱化;三是晋升激励机制存在不足,职业稳定性使得干部缺少竞争压力,或者“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论资排辈现象仍然存在,使得激励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

干部流动性不畅。有些中层干部任职时间长,人员的流动不畅,缺乏应有的活力和激情,且容易产生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滋生腐败的土壤,影响整体工作。

教育培训不出新。以前大部分针对中层干部的培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科学的需求分析,导致培训没有明确的目标,效果无法评估;培训内容不科学,不注重人的潜能的全面开发;培训方式落后,效果打折扣,难以切实提高中层干部素质。

三、对策建议

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传统的人事管理观念没有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多注重事的管理而忽略人的积极因素,不注重发挥干部潜能的开发和利用。“以人为本”要求宏观上从全局着眼,重视干部的需求,一个都不能落下;微观上,注重发挥个人的个性和潜能,因为根据马斯洛的基本需要层次理论,人是有多种需要并且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工作中要为干部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在其取得成绩时以适当方式给予奖励,提高其工作满意度,增强其主人翁责任感,使他们更加忠诚于事业。完善中层干部任用制度。一是实行合理流动机制。中层干部,尤其是中层领导干部应在任职一定年限后实行纵向或横向流动,盘活整体人才资源;二是实行中层干部领导岗位任期制。西方国家的公务员分为两大类,政务类和事务类,其中,政务类公务员是通过竞选而走上政府各级领导岗位的,有一定任职年限,我们可以借鉴此种做法,创造公平竞争的用人机制,激发干部队伍积极向上、开拓务实的进取精神。

建立“待遇差异”的薪酬机制。在现有晋升激励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薪酬的管理,激励中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有效性,也为其廉洁自律提供保障。按照人力资源管理原理,表现好则应有薪酬等物质奖励,表现差则不但不加薪还应相应罚俸。西方发达国家公务员的工资制度普遍强调以下原则:定期加薪原则、平等原则、平衡原则和适应形势的原则等,尤其是定期加薪原则深受各国政府的重视,如日本的《一般职员报酬法》规定,公职人员工作优秀者12个月加薪一次,工作成绩格外优秀者提前提薪或越级加薪。美国政府的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年薪、股票薪酬、金色降落伞、各种保障计划和福利补助;还有新加坡政府及我国香港地区高级公务员实施高薪养廉,令人,具体到我国的国情,还不具备照搬高薪养廉模式的条件。可借鉴美国、英国和日本的经验和做法,采用待遇差异的做法,体现责任与绩效的统一,适当拉开收入差距。

制约作用 篇3

一、权力制约与监督系统

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我国的权力制约与监督系统有政治监督、经济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其中,政治监督包括政党监督(包括党内监督和民主党派监督等)、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包括内部行政监督和外部行政监督等)和司法监督等;经济监督包括审计监督、财政监督、金融监督、税务监督、工商监督等。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相互之间有机联系的监督制约机制。在这个体系中,具有综合经济监督职能的审计处于重要地位。

与权力制约与监督系统中的其他经济监督形式相比,审计监督具有综合性、独立性和专职性。财政、金融、税务、工商等监督形式都是对经济活动的某个方面进行监督,而且与其管理职能结合在一起,而审计是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和经济生活的全方位进行监督,审计机关是唯一专司经济监督职能,处于较高层次,可以对其他经济监督部门实施再监督。审计机关在依法行使审计监督权的过程中,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审计监督的专门性则体现在监督人员的专业性和监督技术的专用性。从社会发展史来看,经济越发展审计监督就越重要。政治监督、经济监督、法律监督最初是合在一起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出现了专门的监督机构和专职人员。我国古代的审计监督常常置于御史监察之中,这种以御史为主的机构地位高、权力大,直接由皇帝指挥,“在政治上督察百官的奸邪逆恶,经济上弹举百官赃罪,司法上会同司法部门明察大案”。目前国外的审计监督与政治监督、法律监督也存在密切的关系,比如由立法机构的审计机关和行政机构的审计机关组成的美国国家审计机构,拥有司法权的法国审计法院和拥有行政监察权的韩国监察院等。

二、国家审计是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现代社会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把“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作为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做出了明确的部署和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十部分明确指出:“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健全严格的财务预算、核准和审计制度,着力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和楼堂馆所建设”,充分体现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中的作用之重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完善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

国家审计是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国家审计的性质和职责决定其在权力制约和监督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宪法确立了国家审计独特的使命——它既是国家决策权的参与者,又是国家执行权的监督者。国家审计特有的职能使其能够完整参与国家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并将对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发挥重要的作用。科学的决策需要有效的执行方能实现,有效的执行同样也是国家治理目标达到的关键。如何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及时纠正政府在决策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偏差,督促各级政府遵守中央制定的标准和规则,是国家对权力运行过程予以监督的重要环节。各项决策的执行,需要行政权力的行使作为保障,对权力的监督是宪法赋予国家审计的重要使命。

我国的宪法和法律规定两种针对行政权的监督方式,一种是监察监督,另一种是审计监督,两种均为行政内部监督形式。国家审计的监督比起监察监督,有其自身无法替代的优势。“监察监督目前由于与纪检部门合署办公,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最终以落实个人的党的纪律责任为中心,简而言之是‘对人的。相反,国家审计主要是‘对事,审查的是被审计的政府部门对其所被赋予的行政职权是否有效行使,以及对上级政府决策的执行,对财政资金是否合规运用。”国家审计对行政权力的监督能够更好地关注决策的执行效果,更好地从国家权力运行的角度实现权力之间的制约。

三、国家审计进一步发挥对权力制约和监督作用的路径

我国目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腐败在一些领域易发多发,在有些领域还十分严重。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个人的自由度和社会活动空间,加快了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全社会对于权利的主张和保护权利的意识空前提高。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对公共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保障人民的“权利”不受侵害,保证人民授予的公共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是我国政治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亟待解决且极具挑战性的课题。

当前,权力滥用较多是以经济上的贪污腐败为主,部分领导干部利用手中权力从经济领域进行违法犯罪是我国当前腐败现象的重要特征。腐败现象从经济领域和直接管钱管物的部门蔓延到负责审批钱物的机关,从一般行政管理部门蔓延到党政领导机关、司法机关、组织人事等要害部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腐败者的行为也已经不足于个人物质挥霍,而是以聚敛财富、积累个人资本为目的,对利益追求多从实物形态转向货币形态,或利用掌握的权力炒卖证券、股票、房地产和土地。但凡经济领域中的违法犯罪活动一般都要通过资金往来和账目反映出来,因此,审计机关在审计过程中,通过采取适当的技术方法,便可查出贪污盗窃、行贿、偷税漏税、套汇、走私、造假账、化预算内为预算外、以及损失浪费等经济犯罪行为。这是审计的优势,是其它监督部门难以做到的。近几年,各级审计机关集中力量,选择那些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单位、重点项目和资金进行重点审计,发现了大量腐败问题。这就能够对经济领域的权力滥用形成有效的制约与监督。

语境对报刊新闻翻译的制约作用探讨 篇4

一、报刊新闻的语境内涵

语境在当代语言学界一般看做由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两部分组成。[1]语言语境指的是语言实际运用的环境,例如具体的语法,句子构成的规则和词语使用的原则等等,这一部分语境其实相对来说是较为容易把握的,毕竟这一部分有着其相应的范围。非语言环境则是语言使用一切的环境,涵盖的范围较广,涉及到语言发生的时间、地点、话题以及相应的社会文化背景。

以上两部分是语境的最基本的内涵,然而报刊新闻语境的内涵相对来说呈现出具有较大深度,多层次的局面。首先说是报刊新闻的体裁语境,一般来说报刊新闻的语言运用是受到题材影响的。报刊新闻多是侧重多时间的介绍,因此要对时间、地点、人物,原因、如何发生等因素进行涵盖,并且还应该注意到报刊叙述的方式。不少报刊为了吸引读者往往采取倒叙的方式,把事情的结果放在最前面,然后依次展开。

另外新闻的不同种类决定了语言使用差异,一般来说社会类的较为通俗一些,例如北京晨报201 6年5月份的一篇社会类报道,标题为“民办小学令一年级缴纳二年级的学费不从者退学”我们单看这个标题就会发现语言通俗易懂。而财经类的新闻就显得较为专业化,例如证券日报201 6年5月份的一则新闻标题为“一季度民间固投增速回落企业需要更多政策红包”,相对来说就较为术语化,并不是一般的人都能看懂。这些都是报刊新闻语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翻译的语境

其实归根到底语言的翻译目的在于进行交流,也就是说能把不同语言、不同国家的信息在全世界内进行传播。近代著名的思想家严复先生在《天演论》中曾说“译事三难:信、达、雅”“信”是指意义与原文想违背,即译文准确且偏离,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达”是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是译文翻译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简明优雅。可以说做到这三点恰恰需要对翻译的语境进行把握。

对不同语言的实际使用环境的准确掌握,尤其对词语使用的掌握是进行翻译工作最根本的基础。[2]其次语言背后的社会文化和语言发生时的实际场景更是翻译者需要重点注意的。一般来说不同民族间文化的差异是极大的,那么具体到语言的使用就会有很大的差异。例如在蒙语中白色的意思是“高尚的、喜庆的”这是跟汉语中差别极大的。因为蒙古族属于草原民族,对白色牛马比较推崇。而在汉语中白色多为丧事的象征,代表着死亡。因此翻译中一旦忽略了这些,往往就会使得翻译的句子失去原义甚至闹出笑话。

三、翻译对报刊新闻翻译的制约

一般来说报刊新闻是现代的产物,在国际全球化的今天报刊的体裁形势应该是相同的。但是所谓的相同只能是大体上,差别往往存在细节上。一般来说中国的新闻报道往往讲出处放在开头,字迹较小。但是国外的新闻往往将信息的来源置于新闻的导语部分。

例如对美国的一条新闻的翻译:“据美国军队时报网站5月4日报道称,当天早上7时50分,美军指挥官在收到‘部队遇袭’报告后命令特种兵上士查理·基廷所在的快速反应部队加入战斗,协助那些美军顾问撤离。”我们明确可以发现这一区别。其实这样的方式的差异也是背后不同文化的反应,外国尤其是西方国家往往注重产权、归属权的问题,他们更多注重法律的意识。而在中国更多注重信息的分享,应该说这是传统的“天下为公”思想的反应。我们必须注意这一区别,避免因为翻译失误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以上说的是报刊体裁语境在翻译中的制约作用,其次我们要注意到语言使用环境因素对翻译的制约作用,例如上面谈到的“白色”一词在蒙语中的的使用。另外更重要的是社会文化、政治文化的不同而带来的差异。例如这样的一则新闻“扎赉特旗”为创客“筑巢”,我们这一新闻中会看到“扎赉特旗”这一名词,很多人会惊呼是不是新闻翻译者穿越了。因为在汉族人大多数一年中“旗”的概念存在于清朝时期。但是我们稍微了解一下内蒙古的行政区划,就我们不难发现“旗”一直到现在依旧是内蒙古的一级行政单位。其实这些新闻背后社会政治文化等语境因素恰恰是制约报刊翻译的重要因素。

报刊新闻的翻译工作受到语境的制约是多方面的,这取决于语境的涵盖面广泛。从词语、句子的使用到生活习惯、社会政治文化无一不对报刊新闻的翻译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翻译工作者不仅仅需要新闻专业的知识,对于不同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的学习也是很重要的。

四、结语

语境这一概念内涵的广泛决定了其对报刊翻译制约作用的强度之大,也奠定了其在翻译工作的重要性。对于从事报刊新闻的翻译工作者来说,应该首先充分认识这一制约的重要性。其次应该深入了解“语境”这一概念的内涵,对不同语言的具体使用和语言背后的政治社会文化能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注重存在的差异。[3]在翻译中对于差异可能造成的误解应该进行一些不必要解释。

对报刊新闻受到的语境制约作用我们应该有一个客观的认识,首先应该看到它的存在,其次要不对这一现象感到惧怕,可以说语境的概念是广泛的、产生的制约作用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这一制约作用我们依旧可以克服。克服这一制约作用需要广大的翻译工作者进行多方面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江怡.语境与意义[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02:8-14.

[2]王正.翻译记忆系统的语境观[J].上海翻译,2013,01:69-72.

制约作用 篇5

杨琳

2009年11月27日16:35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公推直选”产生多方面权力制约作用 推动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自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以来,如何做到民主执政、用什么机制和制度来保障执政的民主性,一直是理论和实践界炙手可热的议题。

高层给出的大方向是,首先提升党内民主质量。近年来,全国范围内旨在推进党内民主的地方试点不断涌现,党代会常任制、党代会任期制、党员旁听制、质询制等均在地方基层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公推直选”就是其中之一。

“公推直选”率先在高校、企业、社区等基层单位破冰,对于坚实党民主执政的根基具有战术性意义。

从另一个视角看,党的干部队伍好似一座金字塔。塔的基座,便是为数甚广的基层干部、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公推直选”试点在基层党组织范围内推开,更利于年轻干部在民意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为干部的继续选拔任用积累民意、培养民主意识。

基于对多个“公推直选”试点单位的长期观察,《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期采访了北京大学、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党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多个试点单位的组织部门,对“公推直选”试点所引发的选拔民主冲击波进行梳理评述。

实质性推动党内民主

“公推直选”作为基层直接选举制度,被多位受访专家视为党内自我更新机制中的首要一环。

“党内民主发展到今天,进展并不如我们大家所期望的那样快。在推动党代会常任制试点的同时,基层直选使人看到另一境界:源自基层的直接选举,使基层党内生活出现新的面貌。”中央党校党建研究专家高新民说。

党内民主具有权力制约功能和导向功能。现有的领导体制在专家眼中有其固有的优势,即在路线、方针、政策正确的前提下,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如果权力过于集中,就可能出问题。

“如何制约权力?可以权力制约权力,也可以权利制约权力。在现行体制不变的条件下,选举,就是以权利制约权力”,高新民对本刊记者说。

在高新民看来,真正发端于群众的选举可以产生多方面的权力制约作用:其一,从根本上改变领导者和普通党员的关系,调节党内关系。其二,选举是对权力行使者的强有力制约,迫使权力行使者更多地对群众负责,是以权利制约权力最主要的形式。其三,选举与任期制联系在一起,有利于防止因长期处于一个岗位而形成行政化官僚化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权力制约的意义。

高新民说,选举本是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但由于诸多利害关系,使得选举难以真正实现。各地“公推直选”的成功探索证明,真正的民主选举,是可以得到群众拥护的,因此为党内民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经验。

此外,党内选举制度的改革,对于反腐败系统工程也具有特殊意义。以大学教授身份担任中国监察学会副会长的李成言教授,是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这位反腐败研究专家认为,治理腐败的两大源头,一是涉及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和监督的干部人事制度,二是政府财政管理系统中“管好钱袋子”的相关制度。

“可以说,如果这两个环节能把握好,反腐败进程就会良性运转。而‘公推直选’从基层干部选举抓起,让群众参与选出能够胜任岗位工作的干部,恰恰是突破了反腐倡廉中的‘干部选任’瓶颈,对于预防腐败、惩防并举非常重要”。

党员主体地位落地

针对实践中实现党员基本权利的制度化管道不充足,各地“公推直选”试点在这方面的探索可谓收效显著。

在初始提名环节,各试点单位多数采取了党员个人自荐、党员群众联名举荐和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改变以往由组织单一提名的做法,大大促进了《党章》规定的党员个人民主权利的落实。

“《党章》上规定的党员的民主权利有8条,其中很多方面就是党员的直接民主权利,比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要求撤换、罢免领导班子成员的权利等”,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教授任进,常年研究党和国家法律法规。采访中,他拿出了随身携带的最新版《宪法》和《党章》,阐述党员的八大基本权利。

任进介绍道,从理论上可以将党内民主分为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根据《党章》的规定,党内间接民主,主要表现为党员通过党的代表大会行使党员权利;党内直接民主,主要表现为党员参加党的有关会议,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行使表决、选举或被选举等权利。

“‘公推直选’试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说明我们有能力通过直接的方式来体现党员的权利,体现党内的直接民主。‘公推直选’有利于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候选人提名的民主,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有利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建设,是体现党员主体地位、尊重党员权利和充分发挥党内民主的重要实践,在《党章》上也有充分的党规、党法的依据”,任进说。

中央党校党史部副主任谢春涛教授说,党员主体意识的问题尽管一直在说,但缺乏实现机制。“我们绝大多数党员,无论是担任高的职务还是低的职务,或者就是一个普通的党员,都非常关心党的发展。但如果缺乏参与的方式、途径,党员主体意识就没法表达,时间长了,这个主体意识就会淡漠,甚至有可能就没有了。我想不少人有这样的心态。公推直选的实践,唤醒基层党组织党员的主体意识。有了参与的机会,党员肯定会关心候选人的情况,关注基层党组织的发展。”

“‘公推直选’的制度设置以党员的民主权利为核心,唤醒了基层党员干部的主体意识。从参选率和具体成效来看,‘神圣的一票’有了实际的含义,体现了选举者有效参与、投票平等的民主理论要素要求,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党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从而在实践中落实了党员的民主权利。”李成言认为。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关键在于如何带?通过什么样的机制带?“公推直选”在把基层组织的“一把手”放在全体党员当中来选举,尤其是一些试点地区引入了党外群众参与,在“公推”环节采用“群众投信任票”的方式,引起了多位专家的关注。

在高新民看来,基层党内直选,尽管在法理上只是党的内部选举,但非党群众通过投信任票、驻点调查、现场提问等环节参与进来,客观上形成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认同,也对基层民主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祝灵君副教授说,在新阶段,应该以扩大党内民主的示范来改善人民民主实践的质量,最终提升整个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质量;以党内民主的推动去带动城市社区民主,形成新的阶段我国基层民主的新的增长点——城市基层民主。“今后一段时期,大力推进城市基层的党内民主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又一新亮点”。

近年来,人民群众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人民对于自身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基本权利的要求越来越明确。但是党内一些干部的思想观念与之相比,似乎远远落后了。

“比如沿海地区一些干部谈起招商引资时眉飞色舞、如数家珍,而谈起民主政治却噤若寒蝉。这个现象令人不安。”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张志明教授谈起他在教学中的一点感受。“加强党的领导,提高执政能力,也包括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能力。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弄清‘选举’在民主政治框架中的地位和作用,具备民主的常识,培养民主的能力。”

“选上去,还要能扒下来”

在接受电视媒体采访时,有着64年党龄的南京市白下区淮海路社区居民恽玉纯说:“这个人(社区党委书记)好不好,你自己选,假如他好,那你选对了;假如他不好,那我有这个权再把他扒下来”。

直选上去的干部如果干得不好,还能不能再扒下来?这是高关注度的话题。选举民主的天然弱点是,选前选民强势,选后当选者强势。“公推直选”要克服这一弱点,就必须强化直选后的一整套制度,形成对权力的有效制约。

“选举本来就是一整套制度构成的体系,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高新民教授勾勒出了选举制度体系的基本元素:

一、公开。包括提名公开,候选人背景资料公开,唱票过程公开,计票结果公开等。“候选人背景资料要详细,家庭财产情况应该公开,甚至应该写明这个干部曾经犯过什么错误,改了没有。”

二、承诺。竞选时不能瞎承诺,上任后承诺不兑现可以作为启动罢免程序的依据。

三、投票。投票应该是秘密进行的。目前,我国的村委会选举中已经禁止使用“流动票箱”,实行秘密写票制,这个经验值得“公推直选”吸收。

四、任期制。“惯例”不可靠,应规范干部任期内调动。如果直选上来的干部,干了一年就调走高升,他对选民的承诺就会落空,将直接影响直选的公信度和选民热情。

五、质询。当选干部应该严格实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定期向选民汇报工作进展,选民不满意的,可以进行质询。

六、罢免、弹劾。要使授权与收权联为一体,将长期处于虚置状态的罢免程序做实。

“如果没有相应的选举程序和选举体系总体设计,而只有投票这一个环节,选举非常容易被大量的‘潜规则’所干扰”。高新民说,只有逐步改革选举制度,探索质询、罢免制度,积极应对社会民主的发展浪潮,才能承担起领导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职责。

李成言教授对此非常认同。“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选举将被不断弱化、异化”,他对本刊记者说:“监督机制要具有独立性和可持续性,而不能完全受决策者的控制。做到了这关键的一点,‘公推直选’将会走得更好更远。”

李成言说,民主直选的设置,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这一至关重要的组织工作的辅助监督作用分为任前、任中和任后三个环节。任前要防止干部“带病上岗”,确保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质量;任中要防止干部“岗上生病”,保证权力的规范行使;任后要防止干部“留病下岗”,要防止以任期来规避责任的现象发生。

这种民主直选设置在内涵上与干部测评考核是一致的,他建议考虑加强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相结合方面的制度设计,重视民主直选的设置对于干部任期之中以及任期之后的监督作用。

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院长卓泽渊教授说,“公推直选”直接改革了干部选任制度,是根本的,但不是全部的;是起点的,但不是终极的。之所以不是全部的,是因为另外还有任职制度、监督制度、廉洁制度,与之匹配的还有质询、罢免与弹劾制度等。之所以不是终极的,是因为干部一旦上任就产生了实现承诺问题,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问题,执行党的纪律问题。

来自试点地区的组织部负责人反映说,“公推直选”干部的动态管理机制很重要,我们需要健全完善干部目标管理制度、评议考核制度、罢免淘汰制度,“使‘良马’始终处于竞争的跑道上,始终处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竞争状态”。

制度“冲突”与预留空间

1990年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被试点地区的多位组织部门干部多次提及。因为它是“公推直选”目前面临的明显的制度“冲突”之一。

条例第十四条对党的基层委员会和经批准设立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的产生方式有明确规定:“召开党员大会的,由上届党的委员会根据所辖多数党组织的意见提出候选人,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后,提交党员大会进行选举。”

该条例是目前基层党组织选举工作的直接依据,依此,则基层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只能由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选举产生。

受访的试点地区组织部负责人说:“这与‘公推直选’的具体方法和程序,有矛盾和冲突之处,令‘公推直选’缺乏可操作性的法规依据。如能改革和完善现有基层党组织选举制度,则可为‘公推直选’继续前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鉴于“公推直选”的价值,现有的规定并非不可回旋。党的十七大修改的《党章》改为:“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的书记、副书记选举产生后,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并没有强调书记、副书记必须由哪些组织选举产生。

“‘选出的’和‘产生后’,几字之差,就给基层党组织的‘公推直选’预留了空间”,任进教授认为。

此外,十七大《党章》还修改了一条规定:“基层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增写了一条:“提出委员候选人要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

“这样就处理好了党内的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的关系,更好地体现了‘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这个党章的精神”,任进阐释道。

有试点地区的制度设计中,明确了这项工作的九大程序。其中第八条是“依法任命”。也就是说,党员直选出来的基层党委书记、副书记、委员,还要经过上级任命的程序。“这也是为了解决与目前干部体制的冲突之处”,高新民指出,自下而上探索的直选还存在与干部制度整体接轨的问题。

受访专家直言,“应该考虑对党内选举制度、干部任用选拔制度、党内监督制度、干部任期制度等进行修改和完善,使‘公推直选’于法有据”。

如何把握选举的竞争性

回顾中国共产党执政60年来的党内民主建设,党内选举从最初的任命制、等额选举制,发展到差额选举制、公推公选、公推直选,从鼓掌通过、口头表决、举手表决,发展到无记名票决、差额票决,无一不伴随着思想的解放。对于党内竞争性选举制度的地位、作用的认识也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思想上的辨识与解放。

有受访专家认为,“公推直选”是党内民主的深化拓展,使党内选举更富活力和竞争力,但同时也会加剧党内竞争,如果引导不好有可能导致党内力量分化,因此“公推直选”的推进尤其需要积极、稳妥、有序。各试点地区出现的若干现实问题需要关注和把握。

比如在一些试点地区,有的党组织由于后备人才不足,有的机关事业单位由于党组织书记、副书记任职条件的限制,导致参加直选的候选人偏少,影响了选举的竞争性。甚至个别党组织由于宗族、宗派等因素的干扰,没有选出党组织书记。

而如何让党员群众更全面地了解候选人和参选人,除了竞职演讲之外,还需要探索更多的办法,搭建更有效的平台。

再如,一些地方党员群众的参与面还不够广。一些普通党员存在着矛盾心理。一方面,他们觉得“公推直选”扩大了党内民主,肯定这种做法。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公推直选”走了形式。还有一些党员对选举不够关心,认为无论谁当选都与己无关。在这种心理影响下,一些党员参加自荐报名的积极性不高。

在一些地方的机关和高校中,在相同职级情况下,干部更愿意从事业务工作,不愿意干党务。而在社区党员中,退休老党员占大多数,他们有积极性但体力难以保证;刚毕业的大学生党员多数外出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因为社区工作者报酬偏低,参与积极性也不高。

制约作用 篇6

然而, 在看到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农机化科技总体水平提升的速度还不够快, 科技的“短板效应”日渐突出, 对农机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制约作用日渐显现。因此, 今后一个时期, 必须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提升科技水平, 使农业机械化在保持数量增长外延式发展的同时, 获得整体水平提高的内涵式发展。做好这项工作, 应该从正确认识和满足农机化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入手, 全面探索提升农业机械化科技水平的途径和方法。

1 农机化发展对科技需求的分析

从我国农机化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 科学分析和正确把握农机化发展对科技的需求, 是全面提升农机化科技水平的基本前提。

农机化发展对科技的需求表现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

1.1 微观需求

农机化发展对科技的微观需求主要表现为用户 (农民个人、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场经营者等) 从切身的感受出发, 对自己感兴趣的农机化技术和产品的需求。如东南部稻农对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和新型插秧机的需求、西北部贫困农户对简易机械化生产技术和小型农机具的需求等。微观需求是最活跃、最直接的需求, 具有鲜明的自发性、现实性和局限性特征, 追求用户个体或部分群体的局部现实利益。微观需求的满足主要依赖于市场, 市场犹如一只看不见的手, 引导企业生产不断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商品。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微观需求的提出和满足基本上处于自发和自动调节的状态。

1.2 宏观需求

农机化发展对科技的宏观需求, 主要是社会的管理者从长远发展和全局的要求出发, 对于科技发挥支撑和引导作用提出的需求。如节能环保型农机化技术与装备研发、机械化农业生产技术体系研究等。宏观需求是富有理性的、系统长远的需求, 具有鲜明的公益性、全局性和超前性特征。与微观需求不同的是, 宏观需求既关注具体的应用技术和机具, 更关注相关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既关注经济效益, 更关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宏观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国家意志, 是政府有关部门履行管理职能的必然要求。因此, 宏观需求的提出和满足主要依靠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发挥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 我国农机化发展对科技提出的微观需求和宏观需求, 多年来均未能得到充分满足。特别是对于宏观需求的满足, 与预期要求差距更大。总体上看农机化科技不仅没有处于引领地位, 在许多领域甚至长期滞后, 难以发挥对农机化发展质量提升的引导与支撑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科技储备不足。基础研究薄弱, 自主创新能力差, 原创性技术匮乏。二是农机工业发展畸形。低端产品产能过剩, 新技术和新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三是技术结构不合理。小机型偏多, 使用和维修技术薄弱。四是农机与农艺技术融合度低, 相互制约。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与政府主导力度偏弱有很大关系。政府主导不仅仅是资金投入, 还包括相应的政策导向安排和行政手段运用。上述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 势必影响农机化发展的质量。从更宏观的层面看, 农机化技术作为工程技术在现代农业建设中担负的任务愈来愈重, 工程技术的滞后也势必影响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

2 正确认识和把握两种需求的关系

现阶段, 正确认识农机化发展对科技的两种需求, 对于指导农机化科学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农机化发展对科技的微观需求和宏观需求, 既具有同一性, 又具有差异性。同一性表现为:从总体上看, 微观需求和宏观需求的大方向是一致的, 两者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科技进步提出新的要求。微观需求是宏观需求在具体环节、具体领域上的体现, 宏观需求则反映了微观需求主体有意愿但无力去实现的远大目标。差异性表现为:微观需求主体往往会从眼前的经济利益出发, 对一些宏观科技政策实施和先进技术的推广不理解, 产生疑虑甚至抵触, 常常选择消耗高、污染重但价格低廉价的落后机具和技术。

上述差异的普遍存在必然会产生矛盾, 特别是在技术、人才等科技资源和能源、原材料等自然资源紧张的情况下, 对于有限资源的占用,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此消彼长的情形。或为满足宏观需求, 或为满足微观需求所用。实践表明, 满足农机化科技微观需求的技术难度相对较低, 经济收益更直接。因此, 微观需求对科技资源的吸引力更强, 对农机化科技发展导向力更大。另一方面, 由于满足宏观需求涉及体制机制问题、技术要求高、效益评估难度大, 往往容易因为一时没有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被搁置。久而久之, 便形成满足农机化宏观需求的科技资源缺失的局面。

因此, 有必要在认真总结发展经验的基础上, 科学认识、正确把握微观需求和宏观需求的关系, 统筹兼顾、有所侧重。既要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更要充分认识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两只手都要硬。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与有效调控, 增强二者的同一性, 协调二者的差异性, 努力破解制约农机化发展质量提升的科技瓶颈, 逐步缩小与先进国家的水平差距, 实现农机化科学发展。

3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全面提升农机化科技水平

为促进农业机械化事业科学的发展, 要在兼顾微观和宏观两个需求的同时, 更好地满足宏观需求, 全面提升农机化科技水平。

3.1 加大科技投入

要通过政策创新, 形成主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一要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 保证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科技投入逐年增加, 要把财政资金集中投向农业机械化基础科学研究、行业重大共性和关键性技术开发、农业生产关键领域和重点作业环节机械化技术攻关和推广等方面, 更好地满足农机化发展对科技的宏观需求。二要按照“谁投资, 谁受益”的原则, 探索财政投入新方式, 使资金投入和政策投入相结合。综合运用税收、补助、参股、贴息、担保等手段, 为社会力量投资农业机械化科技事业创造良好环境, 吸引企业和社会各阶层参与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与推广。三要鼓励有能力的科研单位和个人自筹资金, 并通过体制创新, 使一部分科研实体成为自负盈亏的企业, 增强自我造血的能力。

3.2 加强政策引导

在保护企业和科技机构满足微观需求积极性的同时, 进一步提高其满足宏观需求的积极性。一要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使农机化的科研开发、成果转化投入能够获得应有的收益, 使农机企业逐步成为科技的创新主体、利益主体、风险主体和投资主体。二要建立和完善政府采购自主创新的农机新产品制度。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等使用财政资金采购重大农业装备和产品的项目, 应将采购自主创新的农机新产品作为立项的条件。三要完善国家购机补贴政策, 严格农机鉴定推广制度, 体现对农民购买自主创新的农机新产品优先补贴的原则。对符合农机化发展方向, 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新技术新产品重点扶持。

3.3 提高整体研发能力

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争取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对农机应用基础性研究的支持, 改变长期以来农机行业原创技术匮乏、技术储备不足的被动局面。以重大科技项目为纽带, 整合科研力量形成专业化创新团队, 开展前瞻性研究。加强农机应用技术研究, 集中力量重点攻关一批农业生产急需的关键和共性技术, 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果。加快新技术的综合集成、组装配套和中试熟化, 提高成果转化效率。加快开发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装备设施, 适合丘陵山区的轻便农业机械和适合大面积作业的大型农业机械, 要广泛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农机制造业, 以关键装备和技术为突破点, 实现重点农机产品自主制造。鼓励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全面提高农机工业加工制造能力和装备水平。

3.4 加快科技示范推广

要进一步发挥各级农机化推广机构的主力军作用, 紧密结合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和优势农产品布局, 因地制宜确定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目标、重点和措施。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建设, 命名特色示范区;依靠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大农机化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 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探索和完善适合区域特点的农业机械化工程技术和农艺技术体系, 引导、鼓励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使用先进适用、生态高效、节能环保的农业机械和技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加快普及水稻、玉米、油菜、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技术, 逐步推广棉花、甘蔗、花生、茶叶、牧草生产机械化技术, 稳步提高畜禽养殖、水产业及设施农业、农产品贮藏加工装备应用水平。切实做好保护性耕作、旱作节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精量播种、高效植保、化肥深施等节本增效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鼓励发展高性能机具和多功能复式作业机具, 加速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老旧机具, 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改革和完善基层农机推广体系, 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强化农机推广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创新农机推广服务方法。

3.5构建长效机制

采取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法, 构建促进农机化科技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要加大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力度, 培养高素质的农机化科技人员。要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农机企业等机构的人才培养资源, 形成不同层次的农机化技术人才培养网络。改善高等院校的农机化专业教学和科研环境, 推动农机化学科建设, 培育农机化科技高层次人才, 特别是领军人才。在全国范围内持久开展农机化科技培训大行动和农机阳光培训工程, 加大农机手和修理工特别是高级技工的培训力度, 继续抓好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为农机制造和使用领域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二是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强机制创新。要逐步建立起政府支持、市场引导、产学研推紧密结合, 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而又分工协作的农机化科技创新体系, 构建“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农机化科技发展长效机制。要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 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级农业装备和农业机械化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农机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三是要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对关键农机化高新技术实施“引进来”战略, 通过积极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设计技术、制造技术, 推进自主创新, 实现我国农机化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 积极引导扶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小型农机产品扩大出口, 鼓励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加强对科技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境外培训, 建设一支外向型农机化科技专家队伍。广泛收集农机化科技信息情报, 筛选分析, 编制年度科技发展报告, 提供农机化科学技术交流的平台。

制约作用 篇7

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开始对语境的研究, 而最早对语境有所关注的是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他指出, 语境即语言所使用的环境, 倘若离开了语言语境, 词语本身毫无意义。关于语境的类型, 马林诺斯基把语境分为三类, 即话语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简而言之, 话语语境是指帮助理解语篇的上下文;情景语境是指对语言活动产生影响的诸因素, 如话语参与者、场合、交际媒介等;文化语境是指与言语交际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 即社会性语境。

文化语境在语言学领域一直备受青睐, 其中为人所熟知的是胡壮麟, 他认为“文化语境是社会结构的产物, 是整个语言系统的环境。具体的情景语境则来源于文化语境”。概括说来, 文化语境可分为文化习俗和社会规范。例如, 当语篇正文的第一句是“各位领导, 各位来宾……”时, 中国人便明白这是一个会议或仪式的开场;而英语国家人士会对“Ladies and gentlemen…”做出同样的理解和反应。

语言与文化互相依存不可分离, 一方面文化习俗和社会规范决定了语言的内涵与外延, 另一方面文化又需要依赖语言来体现。在大学英语的翻译教学中, 学生能否准确地把握语言的语境, 取决于我们对不同文化知识和行为习惯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适应性。

1.1 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不同国籍、不同文化与社会背景的人看待同一事物的方式截然不同。英汉民族具有不同的语言文化和思维方式, 反映在语言表达上, 就形成了英汉两种语言在词语选择、句式结构、修辞方法、布局谋篇、语体风格和语法规律等方面不同的基本规则。自古以来, 中国“天人合一”的观念源远流长,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自然界中人的主体地位, 所以汉语习惯用人作主语。但英语国家更注重事物的客观规律, 因而常用客观事物作为句子的主语。例如:It is hard for us not to make any mistakes all our life.该句子以it作形式主语, 可翻译为:我们很难一辈子不犯错误, 此时则以“我们”作主语。所以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要充分提醒学生在翻译训练中要充分考虑到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

1.2 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现象,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而各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反应在语言中产生了不同的含义。在西方, 以基督教为主的宗教文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语言表达;而在中国, 人们信奉以佛教为主的传统宗教文化, 比如, 在中国, 我们经常说的“老天有眼”就是指的“人在做, 天在看”, 强调了“天”的主导作用;而西方在表达“祝你好运”的时候经常会说“God bless you!”。

1.3 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人认定事物, 辨别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不同的社会, 不同的阶级都能产生不同的价值取向。中国文化中长者是智慧、权力和权威的象征。与此相反, 西方文化注重青年一代的发展, 因为青年象征着希望和无限的可能性。所以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考虑中西方在价值观念上的区别, 在保留语篇风貌的同时, 要避免造成学生不必要的误会。

1.4 地理文化

概括来说, 地理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决定了地域的差异, 人文地理决定了历史文化的差异。这两者共同决定了中西方特定的地理特点和历史文化。各民族不同的历史发展决定了各自都有其特定的历史典故词语来体现本民族鲜明的历史文化色彩。例如, 汉语中“乱七八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成语, 形容无秩序、乱糟糟的样子。其实“乱七”和“八糟”分别指的是发生在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和晋朝皇室内宫争权夺利的“八王之乱”。无独有偶, 在英文中也有类似的“at sixes and sevens”, 表示七上八下。这个词语的来源与中世纪一种叫做“hazard”的投掷游戏有关。因此, 这类词语的理解需要了解各民族历史文化才能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

在从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时, 我们只有充分考虑上述文化语境中的诸因素, 才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语篇从而做出最准确的解读。

2 文化语境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中一个比较特殊的构成要素, 是整个文化赖以存在的基础和表现形式;反过来, 语言又不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 不能脱离社会传承下来的各种信念和规范, 它深深扎根于其所属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可以说, 文化语境对全部语言活动起着整体的制约功能。倘若忽略文化语境的制约功能, 语言交流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依托, 从而造成信息的模糊、不足, 甚至是失真。因此, 学生要想学好语言必须要先掌握该语言所依存的文化, 语言学习与文化习得必须同步进行。如何在文化认知中更好地理解语篇及其所反映的人际意义, 是大学英语课堂尤其是翻译教学中应该重视的领域。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向学生补充文化语境知识的学习。

例如:There is, as the old saying goes, no rest for the wicked on a place like this-and not much for the virtuous either.

这句话选自《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第三册) 》第一单元的Mr.Doherty Builds His Dream Life这篇课文 (New Colleg English Integrated Course 3) 。要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个语篇, 教师要向学生补充介绍这句话的出处来源于《圣经》 (Bible) , 并引用原文引导学生思考其内涵和外延。其次, 再用英语释义这句话:It is because you are so wicked you have to work so hard, and the same situation is true when it comes to the virtuous.最后才让学生用恰当的汉语进行翻译, 从而达到对该语篇更深层次的理解。

由于不同的社会成员有着截然不同的语言系统, 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规范, 因而不同的语言对于同一事物的表述也有着相应不同的解释。这一点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较为明显。

例如:Old Behrman was a painter who lived on the ground floor beneath them.He was past sixty and had a long white beard curling down over his chest…, and who regarded himself as guard dog to the two young artists in the studio above.

这段话选自《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第三册) 》第六单元的The Last Leaf这篇课文 (New College English Integrated Course 3) 。这篇课文其实是选自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的原文。这一段其实描绘的是一个潦倒的老画家形象, 而且他自认为是楼上两个年轻女画家的guar dog, 但学生对这个词的理解有误, 认为guard dog是看门狗, 而且在中文里“看门狗”是一个贬义词。学生的这个误解造成了他们对该人物在整个语篇中的错误定位。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文化语境差异。在对于“狗”的语言特点上, 中西方有着截然相反的地方。中国有关“狗”的词语往往带有贬义, 如“鸡鸣狗盗”。而西方语言中有关狗的词汇常常带有褒义, 比如“lucky dog”或“top dog”等, 他们认为狗象征着忠诚, 甚至将狗当成家庭成员看待。因此, 此处教师引导学生把“guard dog”简单译作“看护人”即可。

3 结束语

翻译实际上就是不同语境尤其是文化语境间的意义转换。翻译语篇时准确传达原文的字词固然重要, 但保持语句之间衔接的合理性, 逻辑上的严密性、语义上的连贯, 甚至是文化背景上的把握更为重要。因此, 文化语境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大学英语的翻译教学中也应意识到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教学至关重要的作用, 并将文化教学贯穿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之始末。除此之外, 教师还要善于通过不同文化语境的差异激发学生对语言的文化背景, 进而提升他们对翻译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只有把文化语境贯穿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 才能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加熟练地运用语言。

摘要:翻译式学习一直是教育界推崇的英语学习方法, 因此翻译教学也一直是大学英语的教学重点。大学英语教学实际上就是教师对不同语境, 特别是不同文化语境的传授。可以说, 文化语境是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不可忽略的基础。文化语境主要包括:思维模式、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地理和人文历史文化等的差异。该文将以语境中的文化因素也就是文化语境为重点, 探讨文化语境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制约作用。

关键词:文化语境,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参考文献

[1]Wood L A, Kroger R O.Doing Discourse Analysis:Methodsfor Studying Action in Talk and Text[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2]胡壮麟, 朱永生, 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

[3]刘颂.文化语境与外语教学[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4) :51-54.

[4]卢晓静.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对英汉语篇的影响[J].闽江学院学报, 2002 (3) :82-84.

制约作用 篇8

众所周知,自18世纪中叶英国爆发工业革命以来,人们依靠技术进步逐步建立了我们人类主体的世界,从而也建立了一个技术的世界。在这个技术世界里,现代技术充斥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体育当然也不例外。

现代技术在奥林匹克运动领域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不但逐渐地成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核心动力,而且依据其自我逻辑建构起一个“技术——奥林匹克”体系,使奥林匹克运动走上了技术化发展的道路。

1 现代技术制约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1.1 人的主体地位的缺失

我们知道:奥林匹克运动的中心思想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即体现人的和谐发展。因此,奥林匹克主义明确地宣布奥林匹克运动是一种“人生哲学”;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互相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奥林匹克运动箴言———“更高、更快、更强”和“重在参与”。因此,就本质而言,技术化以前的奥林匹克运动是以人为主体的,主要是强调主体感觉的人类文化活动和教育活动方式。

但是,随着现代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奥林匹克运动越来越依赖技术力量和技术规则来重新规范与发展。这样,技术日益成为决定运动成绩好坏以及超越所谓的“记录”的关键因素和主角。可以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已经不能脱离现代技术而独立存在了。由此可见,人们已经基本放弃了自己相对于技术的独立主体地位,而使自己服从于现实的或想象的技术必然性,这样,人类在自身运动的领域———奥林匹克运动领域中也完全地屈从于技术权威,缺失了自我的主体地位。

1.2 公平竞争精神的破坏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初期,虽然有人发现了借用技术的帮助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成绩,但是人们对现代技术推动运动成绩的巨大作用还没有一个清晰而深刻的认识,对技术的采用仍然处于一种自觉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自发地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来提高运动成绩。目前,人们根据各种运动项目的特殊要求和运动员自身运动的特点来主动地研发个性化的技术产品,使现代技术与运动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全面地树立了技术的权威。技术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和决定力量,不公平竞争成为必然,“公平竞争精神”遭到严重破坏。

1.3 运动损伤的加剧

现如今,要想提高运动成绩必须依靠高科技,这一点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有人认为,现代运动训练的过程就是众多科技手段、众多学科的综合运用,而一项新技术改革或一种卓有成效的训练方法的出现就会推动该项目的运动水平快速发展和提高。诚然,现代技术的广泛采用的确提高了训练水平,然而也造成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对技术的过度依赖,这样不仅增加了运动的技术难度,而且导致运动员身体和心理承受起越来越重的“外来”压力,使运动员对自身肌体的可控能力下降,从而必然增加运动损伤的偶然性概率。

1.4 兴奋剂使用的泛滥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运动医学水平的日益提高,药物的广泛使用,以及人们利用医学方法和药物来提高运动员肌体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成绩等行为催生了兴奋剂的研发、采用和日益泛滥。医学研究表明,不同类别的兴奋剂对人体的危害各不相同。其危害是:在输血过程中容易引起感染,出现代谢性体克,引起基性溶血反应,肾功能损害以及各种病毒性肝炎等等。由此可见,兴奋剂的使用不仅违背了奥林匹克运动之“公平竞争”精神与原则,而且也严重地威胁到人的健康,乃至生命。

2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不走投无路原因分析

2.1 从思想意识上重新关注和审视奥林匹克运动价值

体育运动兴起之初,体育是人类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能力的基本手段和方法,同时体育理性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工具,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说体育感性和理性本来是统一于体育本身,互补互生的关系,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体育理性价值被日益扩大。这种扩大满足了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技术扩张的需要和体育自身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效率优先原则的确立,强化了人们对体育运动结果效率的追求。而与此同时,由于人类不再相信感性的东西,并将感性排除在人类理性认识的区域之外,所以体育感性的重要性被日益忽视与淡化,这样就抑制了体育感性的发展,从而造成体育唯理性发展的态势。从这个意义而言,是人类将体育理性和感性分裂开来,造成了理性与感性的对立。

2.2 从行动上设定技术应用的基本原则,限制体育理性的过度扩张

2.2.1 技术应用的辅助性原则

技术作为人类活动产物之一,是应该服务于人类的,应该成为人类生活的辅助角色,而不能成为人类社会的统治者。只有当技术成为辅助角色的时候,奥林匹克运动才能仍然是人类自我活动形式之一,人才能成为主角,人的主体地位才不会缺失。

2.2.2 技术应用的普遍性原则

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决定运动成绩结果的关键性因素,各国、各地区运动员之间的技术占有只有基本均衡、基本平等时,他们之间的竞争才是公平、公正的。因此,为了保证公平竞争精神的实现,为了保证所有的或者说绝大多数运动员对技术占有的基本一致,我们应该设定技术应用的普遍性原则。

2.2.3 技术应用的适度性原则

技术应用的三个基本原则是相辅相成的、有机的统一体,其中技术应用的辅助性原则是基础性原则,它规范了技术应用的根本性角色;技术应用的普遍性原则和适度性原则是对辅助性原则的补充,是以辅助性原则为指导的;而同时,技术应用的辅助性原则的实现又通过普遍性原则和适度性原则得到有效的延伸,并在战略上得到了保证。

2.3 对竞赛规则进行合理改革,合理限定技术应用

竞赛规则是指导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竞赛的根本性法则,对技术应用进行合理限定、促进体育感性合理回归必须得到竞赛规则的保障。现在,我们对现代奥运会竞赛规则的改革势在必行。一方面,通过竞赛规则的限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之间对新技术的使用就会基本相同;另一方面,也会进一步强化人对运动主体地位的体验,提高公平竞争意识,促进人们从更深层次上来认识公平竞争的基本含义,从而使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向我们所设定的理想目标前进。

2.4 赋予奥林匹克运动技术委员会以新的历史责任,监督和规范奥林匹克运动的健康发展

现在,既然技术化已经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威胁,那么技术委员会就应该承担起消除技术应用超越限度的历史使命。技术委员会可以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规定技术应用合理限度的标准和监督办法,并且通过积极的、有效的、坚决的行动来消除技术的过度应用。

2.5 复兴东方文明,促进东西方文化的融和,倡导并建构新的人文观

目前,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西方文明已经出现了衰落的征兆,如果不对理性社会进行重新的规范和发展,西方文明必然会走向没落。于是西方学者开始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东方文明,以寻找医治西方文明种种病症的良方。而以我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则认为,人与自然的对立是一种表象的东西,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这样,通过复兴体现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东方文明来消减纯粹西方文明的种种弊端的“新人文观”便应运而生。表现在体育方面就是积极、主动地采取适当措施和方法制约现代体育运动的超理性发展和现代技术的过度使用,促进现代体育向以公平竞争为基本道德核心的方向发展,充分体悟运动参与的愉悦和“天人协调”、“天人为一”的精神境界。

总之,面对现代科技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种种制约,我们应该在提高对奥林匹克运动价值思想的认识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采取种种有效措施和方法限制体育理性的过度扩张;对竞赛规则进行合理改革,合理限定技术应用;赋予奥林匹克运动技术委员会以新的历史责任,监督和规范奥林匹克运动的健康发展;积极推动东西方文化的有机融合,利用东方文化对人生命活动的重视和“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思想来消除纯粹西方文化理性工具的种种弊端,促进奥林匹克运动健康、和谐发展,使奥林匹克主义和精神成为我们社会发展的理想精神核心。

参考文献

[1]董传生.科技奥运的困境与消解.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

[2]任海等编著.奥林匹克运动.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3]F.拉普,刘武等译.技术哲学导论.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制约作用 篇9

1. 两种舆论态势:“热舆论”与“强舆论”

舆论呈现两种态势:以舆论自在状态为特点的“热舆论”和以舆论控制状态为特点的“强舆论”, 热舆论, 指的是新闻舆论监督报道或其他新闻报道引起特定区域或整个社会强烈关注的舆论现象。如薄熙来案、夏俊峰事件等, 一方面得到了媒体的热烈报道和密切关注, 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公众涨潮式的跟进表达。强舆论, 指的是新闻舆论监督报道或其他报道引起社会强势群体关注的舆论现象。如重庆“史上最牛钉子户”事件, 由网民引发的舆论热潮由媒体接力, 进而使政府介入, 形成强舆论, 使事件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解决。

2. 舆论“聚能”与监督“释能”转化定律

舆论聚能指通过得到社会公众和媒体的集中关注, 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压力, 为实现强舆论的转化做好准备;监督“释能”是指, 热舆论由于管理者的介入后, 其能量也以社会行为的方式迅速释放, 在现实中表现为新闻焦点问题的逐步解决, 相关议题的关注迅速降温, 同时也是强舆论化解热舆论实施舆论监督的过程。

二、网络媒体在舆论效能转化中的制约作用

公共媒体在舆论中的参与强度成为最重要的一环。然而网络媒体在舆论效能的转换中逐渐暴露了一些问题, 对引导舆论、实现监督起到了负面的制约作用。

1. 网络谣言及信息失真现象导致信息认知偏差

网络媒体竞争激烈, 为争抢时效性造成的报道事实未核实或真相不明确的现象常常出现, 而商业利益的驱使, 也使得失衡报道比比皆是。这些报道将作为信息基础被其他网民发展和再创, 导致失真信息随处可见, 网络谣言泛滥, 成为群体意见不稳定的导火索。

2. 偏见及报道失衡现象造成群体情绪激化

网络媒体作为一个炽热的舆论场, 承载着各种白热化的舆论压力。且由于网络媒体报道的来源许多来自网民自身生产, 在源头便存在诸多矛盾与分歧。然而源头处通常来自一方的说辞, 将造成事实难以全面还原, 产生偏见或不平衡报道。进而导致公众难以全面了解真相, 做出理性判断, 引发不必要的舆论激化, 阻碍了舆论效能的转化。尤其是在以微博、论坛中, 信息多是揭露、爆料性质, 批评色彩严重, 在信息传递中更容易带有主观情绪, 在一定程度上就使事实真相难以还原, 社会主流价值观受到动摇。

3. 网民的盲从与跟风现象引起群体性暴政

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快、主体匿名性以及群体极化倾向等特征使网络舆情在传播过程中, 很容易产生“蝴蝶效应”, 导致大量的网民跟风, 最终把广大民众带入歧途, 而一旦产生这样的盲从现象, 网民的情绪则极难控制, 舆情态势难以扭转, 进而形成不利于政府公共管理的舆论导向。

三、消除网络媒体在舆论效能转换中制约作用的对策

1. 网络舆情预警及引导机制

网络舆情虽然事发突然并具有随机性, 但在发展初期一些个人情绪及群体效应是能够通过网络渠道显示出来的。若积极进行预测和分析, 对网络谣言、失真信息进行追根溯源, 便不会让其有机可乘。主流媒体应时刻保持敏感性, 及时掌握舆情信息并第一时间对舆论进行引导。

2. 发挥议程设置功能及把关人作用

网络媒体依托其巨大的信息源, 应当利用自身方便快捷、即时互动的优势, 发挥媒体议程设置的功能。要注意在传播信息中把握好度, 将舆论议题引导到主流事件中, 而不是让网民任意抢占信息高位, 关注不具有普遍价值的事件。同时, 主流媒体及其从业者都需要发挥把关人的作用, 遵循报道真实、科学、公正的报道原则对网络中传播的信息进行筛选, 防止网络谣言和不失信息的泛滥与传播, 培养优秀的意见领袖, 使舆论在源头上得到净化, 从而使公众意见稳定一致。

3. 与传统媒体优势互补

由于网络媒体舆论是普通群众意见的聚合, 舆论分散、复杂、情绪化, 流言不断, 民意表达中存在非理性化、情绪化和“群体极化”倾向;而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报道理性深刻、内容真实可信, 两者合作就能发挥长处, 互补不足, 营造全方位多渠道的舆论引导环境。这样既发挥新媒体对网络媒体的补给功能, 又提高信息发布的权威度和可信度, 以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减少群体意见的不稳定性, 使舆论效能进行良好的转化, 从而实现舆论的本质监督和引导作用。

摘要:舆论效能的转化是指将以舆论自主状态为特点的热舆论转化为以舆论控制状态为特点的强舆论, 实现维护公共利益, 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网络媒体中网络谣言、信息失真、报道失衡、舆论审判、公众跟风盲从等现象对舆论效能的转化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 需要建立网络舆情的预警机制, 发挥媒体议程设置的功能, 与传统媒体优势互补, 从而减小网络媒体在舆论效能转化中的制约作用, 发挥舆论的监督与引导力量。

关键词:网络媒体,舆论效能,舆论效能转化

参考文献

[1]韩立新、甄巍然:《网络环境下释义“热舆论”与“强舆论”——舆论“聚能”与监督“释能”两大能量转化定律》,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 第134页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制约作用】相关文章:

制约中层干部发挥作用的原因和对策08-14

发挥案管作用完善检察院内部监督制约机制12-20

制约因素07-18

优势、制约05-09

制约和谐06-15

资金制约06-23

物流制约06-30

制约处理07-03

语境制约07-05

制约障碍07-06

上一篇:播客教育下一篇:农产品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