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体系的建设

2024-07-27

评价体系的建设(精选十篇)

评价体系的建设 篇1

1 现有指数研究综述及平安指数提出

1.1 国内外现有人文指数研究综述

自从上世纪60年代美国首先建立社会指标以来, 国际社会上关于社会发展方面各种指标体系层出不穷, 目前国外的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教授英克尔斯提出的“现代化指标体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DP) 推出的“人类发展指数” (HDI, Human Decelopment Index) 、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美国社会卫生组织提出的ASH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美国海外开发署提出的PQLI生活质量指数方法, 还有国家财富新标准、生活质量指数、痛苦指数等。联合国制定的“千年发展目标”特别是此后发布的第一份针对进展国的国别报告——《中国实施千年发展目标进展情况》, 建立了一个非常全面、系统的指数评价体系。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卡内曼 (Daniel Kahneman) 和经济学教授艾伦·克鲁格 (Aaron Krueger) 一直致力于提出“国民幸福指数” (National happiness Index) 。这一指标的提出引起人们广泛的共鸣。2005年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领导的小组计划设立一个指标来衡量人的幸福感, 使幸福与国内生产总值一样成为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1] 。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 2005年在我国首次推出的“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杭州市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力争成为幸福程度高、生活品质优的“和谐杭州”;2005年4月, 深圳市将“关爱指数、幸福指数、人文指数、安全指数、诚信指数、环境指数、廉洁指数”等指标列入到该市的“城市文明指数”中[2] 。2006年9月12日国家统计局指出中国将推出幸福指数。这一消息的提出引起了社会极大关注。

1.2 平安指数研究的意义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可以看出, 人们满足了较低层次的需求后, 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我们国家现在已经解决了人民的基本温饱问题, 所以人们对于第二个层次的需求—安全的需要就显得尤为迫切。近几年, “平安建设”作为一项蕴涵着“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时代新内容的社会治理实践, 在众多省、市乃至各行各业普遍掀起并快速推进, 成为当前中国一种重要的社会实践现象。“平安中国”、“平安江苏”、“平安浙江”等成为国家和各省的对于平安建设的目标[3] 。平安建设是中国特定发展时期对社会环境不断优化的迫切需求, 是对我国实现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目标的保证, 更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中国的平安建设是在国内国际新的发展格局下, 中国社会向更高目标发展之需要。是在政府引导下全社会参加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所搭设的新的平台, 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的历史要求。这种平安和安全的理解并不是指我们狭义上所讲的社会治安的问题, 它包含了更为广泛的涵义。对于国家和各省市地区的平安状况还没有一套很好的指标来评价。本文拟建立行之有效的我国社会平安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 对于创新社会稳定理念, 及时化解社会矛盾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还会推动我国平安建设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平安指数的建立较幸福指数、关爱指数等研究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幸福指数和关爱指数等都是人们的主观感受, 很难用一些指标来评判。我国在平安建设评价指标方面的研究不是很多, 由《小康》杂志社研究的小康指数中的平安指数是从社会治安、卫生安全、职业安全、经济安全、心理安全等五个方面来评价[4], 但是民间和官方对于平安的评价却不相同。我国建立的小康指标中包含了社会稳定与社会秩序一类的指标体系, 从一定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平安水平。于年才[5]等人从政治环境、社会管理、市场经济运行、社会越轨行为控制、公众平安感受系统几个方面建立了平安建设基本评价指标。魏永忠[6]研究了我国城市社会安全指数的预警等级与指标体系。罗云研究了“小康社会安全指数”的设计理论与应用, 建立了安全生产指数, 对小康社会安全指标系统提出了建议。

2 平安指数的涵义

为了研究平安指数的影响因素, 建立平安指数的评价指标体系, 我们有必要对平安的涵义进行研究。

2.1 平安的涵义

“平”即平常、平和、平静, “安”即安全、安定、安稳、安详, 它既包括生理上的平和, 还包括心理上的健康, 心态上的乐观, 同时包括预防抵御突发变故的物质能力和思想准备。“平安”是对安全的一种全新解释, 强调的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和谐[7]。狭义的平安是指人身安全不受到伤害, 生活的一个法制健全、治安良好的社会环境里。广义的平安则是指整个社会系统能够保持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最小化不安全因素和影响度的社会运动状态, 形成一种和谐的社会发展氛围[8]。平安是一种稳定性、秩序化、理性化、和谐化的社会运行状态。

广义的平安包含社会安全、心理安全两个方面的内容。社会安全, 简要地讲, 即是社会活动中的各种秩序, 从而使人在社会行动中对行动结果有个稳定的预期。社会安全又分为社会治安安全、卫生安全、职业安全、经济安全、环境安全、信息安全。心理安全, 是指心理的稳定感和基于现在对未来的稳定预期。

2. 2 平安指数的涵义

所谓“平安指数”就是衡量社会系统的安全状态的客观指标数值以及居民安全感的主观指标数值, 它由客观评价的社会安全指数和主观评价的居民心理安全指数两类组成。

平安指数在这里我们把它定义为两大类体系, 是由于“平安”本身具有客观性和人的主观性两类, 平安的客观性就是指社会制度的完备和社会系统的平安, 主观性就是主体的安全感, 也就是居民的主观安全感。所以平安指数也应该包含两大类体系:一类是客观评价指标体系, 这一类主要就是社会制度的完备的客观评价, 通过表征社会安全状态的一系列客观统计指标来进行评价的社会安全指数;另一类是居民对平安的主观评价, 就是通过调查居民对社会平安程度的主观感受而得出的评价数值, 我们把它称为居民心理安全指数, 又称为公众安全感。

公众安全感不是凭空的心理安全, 它恰恰来自于社会安全。所以, 社会安全指数高者, 居民心理安全指数相应地也要高。在这里我们把居民的主观感受—心理安全指标作为一类指标单独地提出来, 也是充分体现了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 充分注重民众对社会平安的满意度。

2.3 平安指数的研究方法

平安指数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研究:一方面可以建立一套平安评价指标体系, 从客观上评价社会的稳定性、社会制度的完备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调查等方式了解人民的主观平安感。两方面对比分析, 可以不断修正完善客观评价指标, 也可以总结我国及各地区在平安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 通过社会安全的建设和制度的完备建设来增强人们的主观安全感受。

3 社会平安的影响因素分析

社会平安是一种社会环境状态, 追求的是国家稳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平安是人们对整个社会关系状态的稳定化、秩序化和和谐化的要求。在我国政治、经济改革不断深化, 利益分配格局重新形成的过程中, 影响社会安全与稳定的因素众多, 而且不同地区又有差异性。为了建立平安指数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研究影响社会平安的主要因素, 分析它们的共性, 并做出系统归类。通过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出影响社会平安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社会治安状况

社会治安状况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据有关学者分析, 我国现行的刑事犯罪是处于社会转型深化期的犯罪。该时期的犯罪从量上看, 处于增大、波动、上升的趋势, 增长的幅度以及犯罪率的绝对值已创下建国以来的最高纪录。近年来, 在整个刑事犯罪中, 凶杀、抢劫、爆炸等暴力型犯罪案件不断增多, 特别是过去罕见的系列杀人、爆炸、银行案件明显增多。在改革开放过程中, 由于新旧体制转换等存在着一些漏洞, 一些不法分子趁机贪污、诈骗、行贿受贿、偷税抗税等经济犯罪活动开始增多, 而且犯罪手段趋于智能化和技术化。国际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进行渗透和破坏, 推行双重标准, 助长国家暴力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的蔓延和发展, 对我国的社会平安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从2006年平安小康的社会治安民众调查显示, 只有2.31%的民众对社会治安是“满意”的。

3.2 社会经济问题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社会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因素, 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居民平均生活水平、贫富差异程度、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指数、社会基本生活保障和失业率等几个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社会平安有着正向的作用, 可以减少因绝对贫困而导致的各种犯罪。我国贫富的差距有加大的趋势, 这对于社会的平安起到很大的负面作用, 贫富差距越大, 越容易导致相对剥夺感增强, 导致各种违法犯罪的增加。通货膨胀率上升会导致居民收入不稳定, 降低居民安全感, 也容易激发违法犯罪事件。失业率的上涨对于社会的稳定性也起到负面作用, 容易引起经济收入绝对下降以及社会排斥感, 诱发反社会行为。从2007年开始我国受世界范围金融危机的影响, 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经济方面的问题:股市的下跌使得很多股民手中的财富缩水;物价上涨指数CPI在2008年出现了很大的涨幅;很多外贸企业受到国外经济危机的影响纷纷破产, 实体经济的影响使得失业率提高。这些问题都会对社会平安产生负面影响。

3.3 卫生安全问题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人类拥有的医疗资源和水平都明显改善, 与此同时, 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又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 而使得卫生安全面临的风险依然巨大。近几年来爆发的SARS疫情、口蹄疫、禽流感等, 这些疫病流行严重影响公众的安全感。医药等安全隐患也影响着人们的健康, 很多医药厂为了经济利益不顾人民生命安全, 生产不合格药品甚至假药, 威胁着人民的健康, 2006年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公司制售假药案和安徽华源克林霉素注射液等问题暴露出我们的医药安全隐患。食品的安全问题近几年也凸显, 三鹿集团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导致多名婴儿肾结石甚至死亡, 三聚氰胺兑到牛奶甚至成了整个奶业的一个默认的行规。影响社会平安的卫生因素主要包括重特大传染病疫情、重大动物疫情、医药安全、食品安全等。

3.4 社会重大事故发生

社会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有些直接危害民众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对民众心理往往产生巨大的冲击, 也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平安。每年的交通安全事故会导致很多人丧生, 每年的矿难事故中死亡的人数也使得很多人失去生命。影响社会稳定与平安的因素还有危险化学品事故、公共供水突发事件、燃气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突发事件。

3.5 自然灾害问题

自然灾害是一种突发性的影响社会安全的因素, 破坏性强的自然灾害一旦发生, 就会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 产生民心不稳等问题。2008年5月13日四川省汶川地震造成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无法计量。由于人们对于地球的破坏, 使得近些年来世界各国都发生很多自然灾害, 水旱灾害、地震海啸、大风及沙尘暴天气、暴雪、森林火灾等都影响着社会的平安和公众的安全感。

除了上述一些因素外, 近几年由于网络等出现, 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网络诈骗、个人信息的泄漏等也都影响着社会的安全。

4 平安指数的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以上影响社会平安的因素分析, 以此为依据建立平安指数的评价指标体系, 能够更准确的反映社会的平安状态, 更贴近公众的安全感;也为全国和各省市地区的平安建设工作方向提供建议。

4.1 评价指标建立的原则

科学的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可以帮助人们提高社会认识水平, 所以在设计平安指数指标和指标体系时我们应该遵循指标和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全面性原则。平安指数指标体系中的各个统计指标对研究对象所反映的内容应该做到既不重复, 也不能遗漏。指标重复会加大某一因素的作用, 影响评价信息的失真;遗漏则会导致对某一方面对社会平安和稳定所造成的影响没有反映, 造成认识上的偏差, 从而影响平安建设工作。因此, 在指标设计中既要全面, 又不能重复。

(2) 代表性原则。从影响因素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 影响公众平安感包括的内容很多, 其涉及的内容也是方方面面的。指标过多过繁不仅操作困难而且还会主次不分, 掩盖主要矛盾;简洁性原则要求在幸福指数指标体系设计上从研究的目的出发, 把握问题的主要方面, 在众多的指标中提炼出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

(3) 层次性原则。层次性原则要求指标体系的主体层次要鲜明, 才能够给人们呈现出一个清晰的构架。我们构建的平安指数指标体系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平安指数评价指标;第二个层次平安指数指标体系的各个子系统, 即制度完备系统、社会治安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卫生安全系统、重大事故系统、自然灾害系统;第三个层次是各个子系统所包括的具体指标。

(4) 可量化原则。可量化原则就是所设置的指标能够量化的就尽可能地用数量来描述, 尽量采用国家或地方统计年鉴上可以找到的指标选入指标体系;对于一些不能在统计年鉴上找到的指标要可以通过一些方式统计得到;对于一些不是数据的主客观指标可以采用量表的形式使其量化。

(5) 可比性原则。平安指数的应用一方面是要通过指标计算出各地区的绝对的数值, 从而能知道该地区的平安状况;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按照年份对某一地区的平安指数进行纵向对比, 从而能够了解一个地区的平安状况的变化情况, 从而可以采取相应对策;还有我们还需要各个地区的平安指数进行横向对比, 分析各地区平安状况的差异及原因, 可以向好的地区学习经验。这就要求在选取指标时, 各地区各年份都尽量能统计到相应的数据。

4.2 客观评价指标的建立

根据上述评价原则以及前面对于社会平安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这里建立如下平安指数评价指标体系, 如表1所示。

以上建立的指标体系中, 大部分是定量指标, 可以从国家、省市地区的统计年鉴中查找到。对于少数定性指标, 比如法制政策的完备性等, 可以通过专家打分或者德尔菲法得到, 对其进行定量化。指标中有正指标、逆指标, 还需要对其进行统一量化处理。

4.3 公众主观安全感调查

为了检验指标的有效性, 还需要对指标进行民意检测。在这里主要采用对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的方式, 主要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对社会制度和政府执行情况的评价;

(2) 对社会治安安全的感受;

(3) 对社会经济安全的感受;

(4) 对社会卫生安全的感受 (医药卫生、食品卫生) ;

(5) 对资源环境安全的感受 (自然灾害、环境污染) ;

(6) 对社会重大事故安全的感受 (交通事故、火灾等)

通过上述几方面公众的评价得分与客观指标体系的得分比较, 如果相差不多, 说明指标体系比较合理;如果相差较多, 找出原因, 进行指标的修正。

5 结论

世界范围的发展观已经开始从效率转向公平, 我国的发展理念己经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具体化在发展指标方面则表现为对“人文指数”的关注。我国从2004年开始, 国家和各省市地区都提出平安建设, 但是缺少一套表征社会平安状况和平安建设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 所以本文对平安和平安指数的含义进行了界定, 并根据内涵建立平安指数评价的主客观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林聚任, 刘玉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M].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4.8.

[2]王志平.应慎用“幸福指数”的概念[J].学习与探索, 2008 (1) :147-151.

[3]缪蒂生.创建“平安江苏”构建和谐社会[J].群众, 2005 (5) :20-23.

[4]陈建芬.“平安中国”四大遗憾[J].小康, 2006 (9) :19-21.

[5]于才年, 朱际民, 林吉爽.略论中国的“平安建设”[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4 (11) :60-64.

[6]魏永忠, 吴绍忠.论城市社会安全与稳定预警等级指标体系的建立[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05 (4) :150-155.

[7]盈竹, 张志.安全感-社会粘合剂中国平安小康指数为66分[J].小康, 2007 (1) :14-17.

评价体系的建设 篇2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建设的探索

随着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日益扩大,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任务日趋繁重,具备强大而高效的教学效果评价工具就成为保证和监督教学质量的.关键条件之一,在分析了现行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 者:范晓娟 FAN Xiao-juan 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大连111111;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营口115009刊 名: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AGRICULTURAL COLLEGE年,卷(期):11(4)分类号:G717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学质量 评价体系 探索

探讨大课间活动评价体系的建设 篇3

一、大课间活动的评价内容

(一)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否有效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如果一个活动下来只见几个学生在活动,一群学生在围观吆喝,个个不想动,那可以说是相当的失败。要让学生参与活动,并且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活动内容、过程的精心设计,器材的精心选择,教师的精心组织是必不可少的。要想活动有实效,就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有实实在在的体育技能,还要有强度、负荷,三者缺一不可。

(二)场地器材的合理利用

场地器材的合理利用会直接影响活动的效果,如学生进行单调而枯燥的活动时,教师若能提前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制活动器材,比如以皮筋代替横竿、用毽子控制跑步步幅、用纸球和纸棒完成游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去练习,在练习中挑战同伴、挑战自己,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又增加了活动的密度和负荷,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杜绝意外事件发生

对于可活动场地较小的学校,场地小、人数多、器材装卸是意外事件发生主要原因,教师必须始终利用学生的帮助,并且尽早的培养学生独立的对器材进行装卸,培养学生装卸器材的能力,更是养成了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教师承担监督的责任,待学生需要帮助时才给予帮助,并在安装完成后检查器械安装情况,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四)组织学校全民运动会,展示大课间活动成果

不管是大课间还是运动会,都不是属于少数人表演的时间,它是人人参与,人人发展的过程,组织全民运动会是检测大课间活动效果的一种方式,是学生展示自身能力的平台。通过比赛让学生对自身的锻炼进行阶段性总结,并制定下一阶段的锻炼目标。

二、大课间管理及评价体系的建设

(一)完善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管理体系

学校形成了“校长为组长、中层领导巡视、体育教师分年级管理、班主任主抓、学生干部监督”的管理机构网,层层落实,齐抓共管。定期召开相关会议,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学校体育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目前已经将单一的“两操”运动,改变为上午统一组织的“课间操活动”和下午分散进行的“课外活动”。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学校体育发展的要求,它能对以室内文化学习为主的紧张的智力活动进行调节,还能满足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要,陶冶身心,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二)完善考核内容,构建科学的大课间活动评价体系

由于大课间活动开展时间不长,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科学、规范的大课间活动评价体系与标准,造成在评价大课间活动的实践中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完善大课间活动考核内容,构建科学的大课间活动评价体系,实现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的有机结合,是推进大课间活动考核的前提和基础。

(三)拓宽评价主体,构建大课间活动全员参与的新机制

运用学生自评、他评、上级评,拓宽评价主体,是保证大课间活动评价客观、公平、公正的前提,采取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广泛性是评价结果客观、公平的保障。依靠师生,相信师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师生参与度,以考评主体的多元化保证考评公正的民主化、科学化,构建大课间活动全员参与机制。(1)自评:即学生自评、教师自评、班级自评、年级部自评,通过自评,提高认识,促进师生自觉参与大课间活动。(2)他评:即学生之间互评、教师评学生、年级部评师生。(3)上级评:学校成立大课间活动考评领导组,组成人员为学校领导、指导教师、师生代表,评价班级。

(四)规范评价方法,实现大课间活动评价的科学化

方法是为目的服务的,是完成任务的基本手段,没有正确的评价方法,就不能达到评价大课间活动的目的,就会影响大课间活动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在规范大课间活动的评价方法时,我们必须坚持评价原则,采取观察法、检查法、调查法和升档进位法,实施科学评价,提高评价效果。

(五)创新评价机制,增强大课间活动考核效果

评价工作机制包括评价组织机制、合作机制和成果运用机制,它是评价工作组织有序、运转协调、高效有力的重要保障。(1)在组织机制方面,我们首先建立了大课间活动考核机构,使之与学校教育教学考核有机结合。其次,进一步明确考核工作领导机构的权责范围,形成文字,加以规范。(2)在合作机制方面,我们与学校各部门协调好关系,形成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的合作机制。科学分配不同评价主体的权重,实现各部门的评价和校内考核与校外评价的有机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3)在成果运用机制方面,我们制订了明确的、权威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成果运用制度;其次,实行考核结果公开制度;再次,大考核结果的奖惩力度,学生要与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优秀班干部结合起来,教师要与学校年度考核挂钩,作为晋级、评优的重要依据。

总之,评价体系的建设对小学大课间话动的良性开展具有指导性和借鉴性的意义。以上做法是经过实践经历和科学验证的,对落实“中央7号文件”,增强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高校信息化建设评价体系的研究 篇4

高校信息化是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 实现高校校园网络化、管理科学化、信息资源数字化, 以达到教学科研现代化 (1) 。高校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体现,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高校信息化已经成为评判各高校事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起步较晚, 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国外高校经过多年信息化建设, 已经进入到一个较高阶段, 更加关注的是信息化系统的高效集成、具体应用、资源开发和IT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而国内高校尚处于基础设施和基础平台的搭建阶段。

因此, 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必须参考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符合未来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和潮流, 深刻理解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优化建设的结构和功能, 保证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使得国内高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少走弯路, 建设更加规范、科学、合理, 本文提出一种评判高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评价体系, 对现有信息化建设进行科学评判, 并对下一步建设工作的方向、目标和效益考核进行指导。

研究原则和内容

1研究原则

高校信息化建设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高校信息化建设水平, 使得信息化建设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师生生活, 以及提升高校的社会效益和价值, 高校信息化建设评价体系应建立在学校总体战略目标的基础之上。

评价体系应涵盖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全部内容, 应本着科学、客观、全面、引导、动态、可持续等原则 (2) 。建设基本原则包括:反映高校信息化发展实际;科学性、综合性、导向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评价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结合的原则;动态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全面精练的原则;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3) 。

2研究内容

(1) 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结合国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高校信息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可以了解高校自身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还可以为有关部门制定信息化的政策、发展规划和计划提供参考。

(2) 评价制度和方案的研究。根据评价指标体系, 研究出科学合理的信息化建设评价制度和方案, 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进行考察, 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3) 评价工具的研制。对量化的数据 (如生均带宽) 和定性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考核, 得出对高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合理的评价。提供评价指标工具, 一方面能够更方便地开展数据收集工作, 使得评价过程能够“半自动化”完成;另一方面, 在利用评价工具进行评价过程中, 能够获取来自使用者的反馈, 以便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更新, 使之得以发挥更好的作用。

(4) 信息化建设的前期配套。在启动教育信息化项目的同时, 配套专门的评价方案, 以便对其效益进行评价, 并及时对项目作必要的调整。

研究思路和步骤

1研究思路

高校信息化建设评价体系的研究应对各种不同类型高校 (重点高校、一般高校和高职院校等) 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 明确信息化建设的战略目标, 使得高校信息化建设务实高效, 为具体建设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

信息化水平评价过程中, 指标体系设计是关键。我们从一般高校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出发, 利用关键成功因素法, 找出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内容, 建立信息化建设的规范流程, 从而满足学校总体发展的战略目标。

本文的研究是对现有能够采集的数据进行指标化处理, 在信息化数据库不全的基础上, 形成统计指标, 并进行测评。高校信息化建设评价体系可以采用已有的指标系统, 也可以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 增加一些适合不同类型高校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新指标。

2研究步骤

2.1前期调查

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进行调研, 采用各种形式, 收集各种信息化建设的资料与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对建设水平进行摸底。设计各种类型的高校信息化指标体系及考察细目调查问卷, 通过电话访谈、问卷调查、专家座谈、网络征答等各种方式, 对高校校长、教师、学生、业务管理人员、信息建设人员等不同类型人员进行了调查, 了解到他们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情况。重点对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者进行调研, 着重了解各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掌握详尽的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资料。

2.2建立指标体系框架

高校信息化建设指标体系的建设首先应该符合国家信息化体系的基本要求, 即信息资源、国家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 (来源于中国百科网) , 指标体系首先应该包含上述6大基本要素。其次, 由于高校信息化建设和其他行业信息化建设有共通之处, 如企业信息化建设, 评判对象的性质较为接近, 因此指标体系建设应参考和借鉴其他行业信息化建设评价的指标, 加上高校本身具有特色的指标, 突出高校信息化的特点。最后指标体系的建设应充分参考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未来信息化发展的基本趋势。

本文建立的高校信息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如下:

从高校的实际出发, 对各类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进行充分的调研, 对调研数据按照统计的方法得出部分具体指标。

从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出发, 分解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工作任务得出数据, 对数据按照统计的方法得出部分具体指标。

借鉴其他行业信息化建设评价的指标, 用作高校信息化建设评价体系的参考。

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对未来信息化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 用作高校信息化建设评价体系的参考, 保证指标体系建设的先进性。

采取专家论证的方法, 初步确定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2.3确定指标权重

在建立高校信息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之后, 因对框架进行细化, 确定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 并确定权重。

一般设置权重的方法包括相对比较法、德尔菲法 (专家调查法) 、层次分析法等 (4) 。指标权重至关重要, 不同的权重将会导致最终评判结果的千差万别, 因此本文结合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确定权重, 所有要素赋予相同的权重, 在计算每项要素得分时, 根据要素类型的不同, 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2.4试评

对各类高校进行访谈及问卷调查, 利用价值链思想, 全面考察高校中的各类活动中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和要求, 了解专家及各类高校所认同用于评价的基本要素。

对各类高校进行广泛和深度调研, 对比不同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现状, 验证指标体系是否符合大部分高校的要求。

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做全面调研的基础上进行试评, 利用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分析工具, 深入分析其信息化现状。在认真听取各高校反馈意见的基础上, 对部分指标体系的设置和权重进行调整, 完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2.5确认评价方案

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主管与客观相结合方法, 最终确认符合大部分高校要求和现状的评价体系, 从而建立高校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分析模型, 保证评价结果合理, 有公信力。

2.6研制评价工具

研制相应的评价工具, 对量化的数据 (如生均带宽) 和定性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考核, 得出对高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合理评价。

研究例证

本文根据上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以江苏高校为研究对象, 建立了一套评价体系指标, 下图为信息化战略及组织保证一级和二级指标。评价体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来衡量江苏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水平, 基本框架包括信息化战略及组织保证等八个大类的一级指标, 每个一级指标之下, 由若干关键指标构成二级指标, 并给出指标内涵。

1信息化战略及组织保证

主要考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和配套保障的情况, 包括:领导机构、信息化规划、信息化预算制定情况、信息化管理部门、技术支持与服务队伍、信息化建设规章制度、信息化建设管理措施、信息化建设考核与激励机制等。

2信息化基础设施

主要考察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包括:网络结构与主干网带宽、校园网出口带宽及利用率、网络覆盖率及人均信息点数、网络中心建设、无线网络建设、网络服务器、网络存储、师生人均计算机拥有量、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学资源制作系统等。

3信息化标准规范建设

主要考察信息化建设中数据标准化的应用情况, 包括:数据标准、代码标准、信息化技术标准、信息化安全规范、信息化运维服务管理标准等。

4信息化基础应用系统建设与应用情况

包括:OA系统的应用、数据共享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一卡通系统、数字图书馆建设、数字档案馆建设、高性能计算应用水平、大型仪器设备信息共享水平、虚拟实验室建设、网络视频会议、校园门户与二级网站建设等。

5信息资源建设及应用状况

目前国内各高校正在着力进行建设, 各高校建设水平参差不齐, 设置的评价权重较高, 是考察的重点部分, 包括:多媒体软件及课件、网络教学与网络学习、教学资源库、电子图书、文献数据库、http和ftp资源等。

6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与应用

是目前国内各高校重点建设部分, 设置的评价权重较高, 也是考察的重点部分。包括:基本信息共享数据库、教务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其他管理系统、管理系统集成与共享水平、综合数据处理与决策支持等。

7信息化人才与教育

包括:信息技术培训计划及措施、网络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人才。

8信息化安全管理与设施

包括:信息化安全管理制度、信息化安全建设与投入、信息化安全设施、信息化安全管理与监控系统、通过的信息安全测评或认证等。

注释

11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信息化研究会 (筹) 成立大会暨2001学术年会会议纪要.http://jsxh.cic.tsinghua.edu.cn/2001xinjiang/jiyao.htm (Accessed Apr.10, 2005) .

22 费军, 石青, 余丽华.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4 (21) .

33 俞建光, 朱艳华.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 2013 (11) .

效能评价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

近年来,市行政服务中心在市委、市政府和市纪委的正确领导下,以提高效率、规范行为、群众满意为目标,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不断创新,着力构建和健全切合本单位特点的效能评价体系,努力提升我市行政审批服务水平,现将我们的具体做法汇报如下:

一、依托行政审批网络,全面实施网上行政审批电子监察。

依托行政审批网络,市纪委和市行政服务中心共同建立了集实时监控、预警纠错、绩效评估、信息服务、投诉处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子监察系统,把各地各部门网上审批事项全部纳入电子监察范畴,对各审批单位的行政绩效进行评分,绩效考核较差的单位,系统发出警示并通知责任单位和相关领导,考核结果纳入该审批部门年度绩效评估总成绩,并报市领导。对每一个办件的审批流程实施监控,改变过去审批权力运行监督上“人盯人管不住”的被动局面。目前电子监察系统已经延伸到10个县(市)区。在全市形成了一个对市本级、各区(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政务服务机构整体监督的网络体系,从而确保审批全过程 “看得见”。截止目前,系统共发出自动预警纠错信号500多次、黄红牌180件,电子监察通报11期,责令6个单位做出书面检查,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和审批随意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行政审批过程中的腐败现象。

二、制定工作绩效量化考核办法,建立绩效考评体系。为了加强行政服务中心窗口部门和工作人员的日常行政服务监管工作,规范窗口工作人员行为,增强公仆意识,中心办公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窗口服务行业相关规定,并结合自身特点,制订实施了《市行政服务中心工作绩效量化考核办法》、《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理事项管理暂行办法》、《市行政服务中心效能告诫及责任追究制度》等制度和办法,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绩效考评体系。由中心督察部按照审批业务办理情况、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结果、人员行为规范、人员被投诉情况和发布宣传报道情况等5个方面,对窗口部门和工作人员每个工作日的工作纪律和工作实绩情况进行量化考核,每月评定一次,根据每月得分情况,确定每一季度窗口和工作人员的考核等级和评优依据,年度实行总评定,考核结果报中心党组审核确定后分别抄送市优化办和中心各窗口部门。通过绩效考评体系的建立,实现了定性考核到定量考核的转变,发挥考核评价的激励作用,改进了工作作风,极大的调动了窗口工作人员积极2 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水平。

三、完善审批系统,实行行政审批流程化管理。行政审批流程化管理,主要是通过流程化管理的刚性效应,约束行政审批自由裁量权,解决制度在执行环节变形走样的弊端,特别是针对一些部门的审批条件、申请材料、流程、环节,没有统一的、规范的标准,申请材料中如“其它需要提交的材料”等弹性较大的规定比较多,以及一些部门擅自增设审批条件,行政审批落实到各个部门后,基本上处于“由业务科室自己制定政策,自己审批,自己事后监管,自己收费”的内部封闭运作状态的情况。用信息技术科学分解和合理固化行政审批流程,减少人为因素干扰,使工作人员按照规定的方法、程序去履行自己的职责,完成工作任务。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在行政审批活动中越权、滥用权力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行政审批活动过程中发生推诿扯皮,无人负责的问题。由于实施了行政审批流程化管理,绩效考核标准的制定是以程序中规定的经过细化了的工作任务、岗位责任为依据,这就使制定的考核标准具有了一定的客观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使得绩效考核真正成为提升管理水平和推动中心发展的内在动力。

四、延伸审批网络,建立审批与监督相互分离的监管体系。

延伸审批网络,实现中心审批窗口与部门单位审批信息 的互联互通,中心窗口工作人员和首席代表办理行政审批事项的过程、结果等信息实时传回原单位,单位领导坐在家里就可以签批或监督本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形成了“窗口实时受理,首席代表日常签批,领导定时审核监督”的行政审批工作机制,确保行政审批工作办理和监督完全分离,有效的监管了窗口部门行政审批行为,提高中心的审批工作效率和准确率,增强群众满意度。今年1至6月,市行政服务中心共受理、办结各类行政审批事项74711件,承诺期内办结率达100%,提前办结率76%,群众满意率99.8%。

五、规范窗口服务行为,实施满意度即时评价。今年4月,按照省、市两级源头办文件要求,市行政服务中心创新服务内容和手段,从优化窗口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入手,在所有工作人员的审批计算机上安装了“服务满意度评价器”,主动接受办事群众对窗口工作人员服务的评价。服务对象可以通过电子评价对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当场做出“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四种评价,每月对服务评价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并将此数据作为窗口月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而有效规范了窗口人员审批行为,提升了窗口服务水平。为使此项工作取得实效,中心制定了评价器使用管理办法,对服务评价器使用方法、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按照评价结果不定期向服务对象进行电话回访,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截4 止目前,已收到服务对象现场评价1278次,其中非常满意1217次,基本满意61次,满意率为100%。

六、改变管理方式,提升科技管理水平。

充分利用办事大厅监控系统,对窗口办公情况、工作纪律、工作作风、工作质量、服务态度和上网行为等服务行为进行实时监控。一方面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对工作人员的办公现场进行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办事效率等监督监察,特别是对容易滋生腐败问题的建设工程审批、产权交易等关键审批环节实行全程录音录像;另一方面利用计算机行为监控软件对中心工作人员的办公电脑进行实时监控,将游戏、聊天、炒股、电影、非法网址等违规类别在系统内进行设置,软件即可自动监控每台办公电脑显示内容,一旦出现违规操作,自动对违规问题进行抓图存储。利用监控系统,管理人员可同时查看多个被监控对象,并让被监控内容分屏滚动显示,也可有针对性地点击全屏动态显示某个监控对象,在指定时间段内存储电脑屏幕内容,以便从中提取监察依据。通过现代化的监控系统的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监察水平,同时监控结果将作为绩效考核的内容之一,督促提高窗口部门行政审批效率,提升政府服务形象。

通过以上六个方面的建设,将绩效评估与行政服务信息资源管理结合起来,形成电子化的行政服务效率管理网络和自动监控评价系统,保障了全市行政审批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让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最大限度地遏制腐败现象的产生,为深入推进规范高效的政府服务环境建设和“阳光新政”工程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以上汇报如有不妥,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评价体系的建设 篇6

【关键词】乡镇社区 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建设学习型社会,积极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加快城镇化进程等对市民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社区教育满足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提升居民综合素质的重要抓手。乡镇社区教育课程是社区教育的主要构成,社区教育效果决定了参与主体的素质及生活品质,构建科学合理的乡镇社区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是推动社区教育开展的关键因素。本文从乡镇社区教育的发展现状出发,在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平台作用的基础上,设计乡镇社区教育课程评价体系,进而深入探索乡镇社区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建设的具体路径。

一、乡镇社区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建设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社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视,我镇不断加大对社区教育的投入力度,社区教育发展步入了黄金期,被连续评为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获得全国社区教育示范镇的称号。与此同时,我镇社区学院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深入开展社区教育课程的研发与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构建了乡镇社区教育的课程体系。但随着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逐渐完善,社区教育课程评价模式滞后、评价内容空泛、评价实施流于形式等突出问题也随之摆在了我们面前。因此,构建乡镇社区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完善评价过程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乡镇社区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建设是乡镇社区教育发展的内涵要求。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理想途径之一,社区教育是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补充和延续。从乡镇农民的基本素养、技能培育到能力教育、观念转变等,都是乡镇社区教育涵盖的重要内容。面对乡镇社区教育发展的诸多困境,引入评价体系至关重要。开展课程评价,无疑是确保社区教育课程质量与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通过客观评价体系的构建,才能真正了解乡镇社区教育课程的实际质量,了解教育成效,寻求解决教育困境的途径。

其次,乡镇社区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建设是提升质量、激发活力的保证。传统乡镇社区教育课程评价主体是政府,主要通过检查、创建示范等方式来开展教育评价。评价过程忽略了乡镇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导致社区教育流于形式,弊端较多。当前,应立足乡镇社区发展多样化现状,构建乡镇社区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乡镇居民的真实诉求为依据,满足不同人群对知识和能力的学习需求,突出乡镇社区教育课程的特殊性,对优化社区教育,增强社区教育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乡镇社区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建设的设计思路

肩负终身教育重任的乡镇社区教育无疑是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其课程评价体系的设计也应充分体现乡镇社区教育自身的特性,从社区教育参与主体的广泛性、自主研讨学习的独特性到教学内容的綜合性,都应成为设计社区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不可回避的关键因素。

(一)评价指标设计

乡镇社区教育课程评价指标设计应突出导向作用,区分一级、二级、三级评价指标的内涵与外延,一级评价指标强化课程设计、实施及居民感知、课程管理等内容,应涵盖乡镇社区教育课程的全部核心要素。二级、三级评价指标则建立在一级指标基础上的评价内容细分,从课程实施流程、内容与质量、效果等多角度进行指标设计。

(二)评价标准设计

课程质量与性质是乡镇社区教育课程评价的主要标准,不能一刀切,而具体标准还应围绕评价指标要求展开,体现乡镇社区教育课程评价特色。从乡镇社区教育课程结构看,其评价标准倾向于多层次、丰富的课程类型的构建;从乡镇社区教育课程资源看,其评价标准为课程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及利用效果如何;从乡镇社区教育居民感知程度看,其评价标准应设计为居民对课程的满意度及如实反馈的信息。

(三)评价规则设计

评价规则主要采用赋分方法,结合乡镇社区教育课程实施情况与评价标准构建,有目的地指导学习者获得教育经验的计划,以三级评价指标为依据,采用四个分值等级的赋分规则,不同分值等级分别代表未达到、基本达到、达到、完全达到乡镇社区教育评价项目的标准要求。评价规则中的赋分权重考察的是乡镇社区教育课程实施指标程度的重要性,权重的因素及具体设计还有待实践的检验。

(四)评价方法设计

乡镇社区教育课程评价以多元化方法设计为主,以评价的过程意识为辅助,结合访谈、课程跟踪、活动纪实等多种形式,辅以诊断性实践报告评价、形成性成长记录评价、调查研究报告等终结性评价形式,将其纳入到乡镇社区教育课程评价方法体系之中,鼓励各评价主体结合自身实践,创新课程评价形式,完善教育评价内容,达到既客观评价教育质量与教育效果,又能反映乡镇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实况的目标,推动乡镇社区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良性运转。

三、乡镇社区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建设的具体路径

在重构乡镇社区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为推动设计思路转变成教育评价现实,还需要多方努力,以教育参与主体的满意程度作为评价最终标准,把握乡镇社区教育课程的服务质量与服务绩效,以期完善现代社区教育服务质量评价的参照体系。

(一)探索多方参与的评价体系主体建设

社区教育课程评价成为一种必然,其评价主体是构建乡镇社区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核心。考察社区教育评价过程可知,教育行政主体始终占据主要评价地位,具有官方性质的评价形式独立性差,制约了乡镇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为避免课程评价的局限性与单一性,探索多方参与的评价体系主体,首先应明确多方参与的内涵。多方参与涵盖了乡镇社区居民、政府行政部门、社会组织等多个主体,只要与乡镇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具有利益相关性,都应纳入到评价体系之中,满足乡镇社区居民知识与能力转型需要,充分发挥其乡镇社区教育参与者的作用;其次,强调社会评价主体的积极作用,以乡镇社区教育中的社会参与力量为核心,民间中介力量为主要补充,构成社会评价主体梯队,完善乡镇社区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主体构成。再次,实现多样化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评价,以评价主体的反馈指导乡镇社区教育课程的走向与发展趋势,为乡镇社区教育课程提供客观、独立的评价结果,提高乡镇社区教育的影响力。

(二)突出实用性与综合性交融的评价体系标准建设

乡镇社区教育在补充完善现有教育体系不足的基础上,促进了教育公平的发展。建设符合乡镇社区居民实际需求的课程体系及评价体系,是推动终身教育理念贯彻执行的有效路径。乡镇社区教育课程面对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学习基础薄弱的村民,评价体系标准的建设应突出实用性原则,以乡镇居民的需求为评价标准设置依据,开发符合乡镇社区村(居)民学习特点与知识层次的评价体系,以期达到有效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目的。同时,乡镇社区教育课程涉及的学习内容是多方面的,涵盖素质、知识、技能等多学科,学习形式较为灵活,综合性是乡镇社区教育课程设置的突出特点。这要求评价体系构建标准也应建立在综合性基础上。

一方面,突出实用性与综合性的融合,尊重乡镇社区居民对课程的评价与意见,在推进乡镇社区教育内涵建设的基础上,探索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构建标准;另一方面,应秉持开放态度设计乡镇社区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盘活乡镇社区教育资源,鼓励乡镇社区居民自主参与、自发评价社区教育课程实施,实现教育资源的流动与开放衔接。

(三)加强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兼顾的评价体系规则建设

乡镇社区教育课程作为提升村民素质这一整体教育中的重要环节,评价形式及体系规则也应充分考虑乡镇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与自身特点。加强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兼顾的乡镇社区教育课程评价体系规则建设,离不开全面反映乡镇社区教育课程开展实施情况的独立评价规则与评价数据。首先,从乡镇社区教育课程的量化评价入手,在向乡镇社区居民收集课程反馈信息资料的基础上,运用信息技术打造社区教育课程评价平台,综合分析所得大数据,抓住社区教育课程评价本质,对社区教育课程现象的因果关系展开分析,最终得出评价结论。其次,从乡镇社区教育课程的质性评价入手,应深入乡镇社区教育课程开展实践之中,在观察记录乡镇居民参与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采用行为记录或情景测验等多元形式,用教育实践作为课程效果的真实反馈。最后,將数据收集的量化评价与实践验证的质性评价相结合,从理论与实践两层面入手,完善评价程序,调整评价变量,发现乡镇社区教育课程的潜在价值,最终得出全面、客观的乡镇社区教育课程评价结果。

(四)完善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方法建设

从乡镇社区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过程来看,多元主体的积极参与激发了课程评价活动的连续性与动态性。这意味着评价体系方法建设不是偶然的,单一的,而是呈现出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持续评价、动态反馈模式。一是突破乡镇社区教育的传统范围,评价内容与方法不再仅限于乡镇社区学校教育,而扩展到乡镇社区的广阔范围内,实现对乡镇社区教育课程开展价值判断的目标;二是创新乡镇社区教育办学形式的分散与集中,开发适合乡镇社区居民自身特点的学习方式,包括课堂教学、网络学习、移动终端学习等多种形式,以信息化发展为契机、以学习者的需求为依据,深入推进形式的创新;三是兼顾多元评价主体的评价需求,解决那些无法在某一固定时间、空间内完成课程评价的主体的评价需求,使课程评价成为易于操作的反馈方式,以此获得科学全面的评价结论。

四、结语

乡镇社区教育的发展为居民素质提升带来更多便利与帮助,从不同视角入手,对乡镇社区教育课程情况会得出不同的评价结论。而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乡镇社区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数字化发展的更为广阔的空间。乡镇社区教育课程评价绝不是一元对立的,在实践评价取向逐渐占据课程评价主流的当今时代,还需研究者们做出更多有益探索,不断在实践中优化乡镇社区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设计思路与实施路径,持续改进乡镇社区教育质量与成效,更为真实地体现社区教育课程现象,为乡镇社区居民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更多助力。

【参考文献】

[1]闭思明.社区教育课程评价探索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8):43-45.

[2]张利娜.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研究[D].山西大学硕士论文,2015.

医院财务内控中评价体系的建设方法 篇7

一、构建完善的医院财务内控体系的措施分析

(一)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

在实际的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只有积极构建完善的医院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机制,才能保证医院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从而提高医院整体的管理水平,使得医院的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各个工作部门应该积极的将一些工作报表进行审核控制,尤其是门诊、住院部的收入报表,合作银行的缴费单等进行严格严格审查,保证相关金额的一致;同时,还要积极对医院的相关药品、医疗材料等的实收资金进行复核,能够避免乱收费现象的出现,不仅能够保证患者的利益,还能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积极构建完善单位财务管理机制,保证相关账目的准确性,同时,相关财务工作人员应该依据实际状况对相应的债权以及债务工作进行记录,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虚假账目的出现;积极构建完善的成本控制机制,对相关的成本控制工作落实到个人,建立完善的资产清查机制,才能提高财务管理成本的合理性。

(二)加强医院审计作用

在实际的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构建完善的审计制度,能够有效的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首先,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权威性,才能保证相关工作能够顺利落实;在工作中,如果发现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出现问题,应该积极督促其进行改正;其次,内部审计的工作只能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已经由原来的事后检查,逐渐转变为事前、事中监督检查,能够保证审计工作作用最大化,从而能够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另外,医院财务部门还应该定期聘请一些专业的会计师对相应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进行考察,从而能够保证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从而能够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力。

二、构建完善的财务分析评价机制

(一)明确完善的医院账单绩效评价要求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医院账单绩效评价要求制定时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据医院的实际状况构建完善的医院绩效评价要求,其中,还要包括医院全部财务评价内容,涵盖了医院的经营发展的范围,同时,还要包括医院在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社会效益等。另外,工作过程中,每一项评价指标都应该存在一定的联系,才能对指标的权重进行衡量,保证相关工作开展的有效性,提高评价质量。通常来说,积极对各种指标的权重进行分析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积极的进行医疗改革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的工作能力,扩大医院的规模,实现医院的持续发展。对于一些公立医院来说,所存在的债务风险基本都是由政府部门承担,因此,其绩效评价指标可以适当降低风险指标的权重,因此,医院可以对一些短期的债务风险进行考虑;另一方面,医院在运行过程中还应该积极的将医院的就医流程进行简化,能够有效的提高医院业务数量,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因此,医院可以对一些长期债务进行考虑,医院还应该积极对财务管理的成本进行控制,不断依据实际情况加大对成本管理指标的权重。同时,还应该积极对评价指标的选择进行控制,一般来说,对企业的财务绩效进行考虑,应该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主要包括:债务偿还能力、企业运营能力、企业的收益能力、控制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在医院发展过程中,医疗体制的改革使得医院也具有企业性质,在对其进综合评定时,主要内容包括:资产质量指标、医院经营增长指标、医院运行成本管理指标、债务风险指标。

(二)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机制

就现阶段来说,医院财务绩效考核过程中,各个部门应该积极的合作,才嫩保证相关工作的开展,因此,医院在相关工作开展过程中,还积极构建相应的配套措施,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保证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医院应该积极的对医院的运行成本进行控制,构建完善的成本控制机制;其次,还要依据实际情况,对医院财务绩效评价机制进行完善;同时,医院还要依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制定完善的绩效分析评价机制,最后,医院还应该构建完善的监督机制,加强对相关工作的监督,能够有效的对医院的运行成本进行控制,还能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从而实现对医院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的全面控制。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医院发展过程中,积极对其财务管理进行内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的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以及整体管理水平,实现医院的持续发展。

摘要:社会的不断发展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使得医院财务管理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的财务管理需求,只有积极的对其进行优化,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就现阶段来说,医改方案的出现对于医院财务管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只有依据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财务评价体系,才能推动医院财务管理个工作的开展。文章主要针对医院财务内控中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分析,依据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意见,希望能够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医院内部控制,财务管理,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洪英.浅谈如何做好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J].知识经济,2014(1):37.

[2]李雪晴.浅谈新医院会计制度环境下医院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5(10):255-255.

评价体系的建设 篇8

一、高职高专院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建设的意义

1. 强化预算管理意识, 明晰预算管理权责的需要。

许多高职高专院校预算管理都普遍存在“重编制、轻执行”的现象, 只关注经费切块和投入情况, 不重视事后的预算分析, 导致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环节严重脱节。预算绩效评价作为一种评判理财绩效的科学手段, 必须与预算支出管理相互衔接, 有效配合, 才能切实发挥其应有作用。推进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能促使高职高专院校各个部门明晰在预算管理过程中的职责, 在重视预算编制的同时, 将预算执行、预算成效纳入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 使预算支出行为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2. 完善财政资金投入保障机制的需要。

高职高专院校由于自身发展的特点, 其资金来源大多数是政府投入, 资金投入模式基本遵循“校财市管”格局。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 可以有效确保政府财政性资金使用方向的正确性, 将高职高专的职能与财政资金的供给范围及规模结合起来, 各类支出能正确的投向预定的使用项目, 将强化厉行节约、控制运行成本作为预算管理的重中之重, 严格执行财政性资金中公用支出定额“负增长”和维持发展类项目支出“零增长”的要求, 同时大力控制和压缩“三公支出”, 优化支出结构, 统筹兼顾, 突出重点, 有力地保障政府财政性资金投入的有效性。

3.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需要。

结合近年来高职高专院校日益突出的经费紧张与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 “稳健从紧, 好字优先”将成为高职高专财务工作的主基调。建设一个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 能集中财力办大事、办实事和办好事, 改善现有资源浪费、利用率低的现状, 优化配置学校教育资源, 按轻重缓急原则将有限的资金优先用于教育事业急需建设的地方, 最大限度地提升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高职高专院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建设的原则

1. 全面性原则。

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应当通过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对影响绩效水平的各种因素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地分析和综合评析。

2. 相关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选取、评价方法的确定、评价标准的衡量都必须贯彻相关性原则, 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 并参考同类高职高专院校相关项目预算资金绩效评价标准, 客观公正的反映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

3. 效益型原则。

高职高专院校的预算绩效评价应当以资金周转和回报水平为重点, 运用投入产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科学分析预算资金保值增值水平和执行力度。在评价体系建设中也要充分考虑评价方法和指标的成本效益, 力求节约评价成本。

4. 发展性原则。

综合绩效评价应当在综合反映高职高专院校年度财务状况的基础上, 客观分析预算编制水平、执行力度, 为以后年度的预算安排提供决策依据。

三、高职高专院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建设的应用

1. 制定评价工作方案, 明确评价目标。

根据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 进行详细的预算数据分析, 以分析结果作为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制定的基础, 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方案中应明确的主要内容:

(1) 评价流程, 包括学校内部至上而下的评价程序、评价领导小组的确定、评价工作的承担部门及人员;评价专家组成员的确定及评价周期等。

(2) 评价目标, 评价目标应根据学校发展战略的要求确定, 对重点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应逐一进行绩效评价。

(3) 评价数据来源, 评价数据不仅包括传统的财务指标, 应同时考虑学校发展状况的相关指标, 侧重于对预算执行情况和资金流量情况的数据分析。

(4) 评价结果奖惩制度。绩效评价数据应作为下一年度预算编制的主要参考依据, 将绩效评价结果和预算编制有机结合起来, 对符合学校发展方向且年度内预算执行理想的项目, 下一年度预算优先安排;对预算绩效评价得分比较低的项目, 分析成因, 如果存在浪费教育资源、降低资金效益的项目, 在下一年度预算安排时不予考虑。

2. 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方法, 对高职高专院校绩效评价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部分。定量评价是对高职高专院校一定期间的资产质量、债务风险、经费投入产出、预算执行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列举一些主要指标如下:

(1) 生均经费支出= (工资福利支出+商品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项目支出) /学生总人数 (其中:商品服务支出包括教学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支出、科研支出等)

(2)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3) 收入预算完成率= (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支出+事业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 实际发生额/本年收入预算数×100%

(4) 支出预算完成率= (工资福利支出+商品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项目支出) 实际发生额/支出预算数×100%

(5) 收入支出率=本年事业支出数/本年事业收入数×100%

(6) 收入年增长率= (本年收入数-上年收入数) /上年收入数×100%

(7) 支出年增长率=本年收入数-上年收入数) /上年收入数×100%

(8) 固定资产年增长率= (年末固定资产总额-年初固定资产总额) /年初固定资产总额×100%

(9) 净资产增长率= (年末净资产数-年初净资产数) /年初净资产数×100%

定性分析的指标主要包括学校发展战略实现度、教学资源利用率、人才培养结构优化程度、行业影响和社会贡献程度等。

3. 确定评价方法及衡量标准。

定量分析多采用功效系数法, 对每一项评价指标分别确定优秀值、合格值、不合格值, 先分别计算各指标的得分数, 再经过加权平均进行综合分析, 从而评价项目或学校整体的预算绩效。

定性分析应根据指标取得的难易程度, 选择问卷调查法、专家评分法等分析方法。

4. 拟定评价工作报告。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篇9

档案管理作为企业和机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其绩效评价体系的信息化建构具有重要的提高效率的作用, 满足了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推动了档案信息化体系的建设。同时还创新发展了档案管理模式, 将档案信息化纳入到社会信息化和经济信息化的格局中, 有利于提升档案机构的管理与服务能力, 推动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发展。但是在档案信息化系统中, 绩效评价体系还不完善, 因此, 需要采取有效的构建手段, 健全档案信息化的绩效评价体系。

1.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1.1 组织协调性原则。

组织协调性是构建档案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的必要条件。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绩效评价体现了其工作发展的需要, 也体现了组织机构的系统性、全面性、可持续性以及匹配性的特点, 它将不同部门工作的重点呈现到档案绩效评价工作中, 使档案信息化管理在为组织机构服务的同时, 成为推动组织机构发展进步的动力, 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贡献力量。

1.2 客观性原则。

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的科学体系, 其包含了指标确定和建构、绩效计划、过程控制、考核与评价、反馈与面谈、以及绩效考核结果等内容的应用。在进行档案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 要做到客观、公平公正, 绩效评价的过程要实现完整的记录, 及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在进行评价时, 要在工作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 避免主观意识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影响。

1.3 统一性原则。

统一性原则是构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绩效评价体系中应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 其统一性主要指的是评价指标体系的统一, 强调不同评价指标的评价目标是一致的。不同的组织机构的档案管理方法不尽相同, 导致无法看出其管理水平的高低, 难以在绩效管理中得到提升, 也体现不出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因此, 在构建档案信息建设的绩效评价体系时, 必须要坚持评价指标的统一性, 确保对组织机构的档案管理起到正确的指引作用。

1.4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绩效评价指标的定量化提高了评价的清晰度, 保证了绩效评价的客观性, 因此, 在档案管理中得到广泛使用。档案管理的基本工作可以通过量化后的评价指标来衡量, 但是信息化管理在文化习俗、社会影响力上是无法通过量化指标计算衡量的, 这时就要使用到定性指标来评价, 它弥补了定量指标在档案绩效评价工作上的不足, 有效的提高了绩效评价的准确性。

1.5 可测性与可比性原则。

评价指标在档案绩效工作中是否可行决定了其是否具有可测性, 在档案信息化绩效评价的实际工作过程中, 评价指标要清晰明确, 且能够测量。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档案信息的收集、利用和收益都是可量化的内容, 这就使绩效评价体系实现了可操作性, 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档案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可以实现不同组织机构之间的档案工作的对比, 有效的提高了绩效评价的管理水平, 实现了自身优势与缺陷的反馈, 有利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2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或措施

2.1 构建绩效评价体系要制定合理的目标, 以明确评价指标。

制定绩效评价目标是构建绩效评价体系的首要步骤, 它实际上就是组织机构上下级之间确定不同部门所要实现的绩效目标。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绩效评价体系的建构应该以评价组织机构所履行的职能情况作为工作的主要内容, 这是因为档案机构同时承担着行政管理职能与实体管理职能。其管理的内容通常包括档案使用服务、基础业务建设、保管保护条件、以及组织管理。档案使用服务包括工具、使用速度、使用效果和编研成果等, 在这一评价指标中, 应设置按照档案的卷次、人次、开放种类、人均使用率、查准率等标准对其分类。基础业务建设包括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编排、存储、统计鉴定和档案信息化程度等, 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 在信息技术广泛使用的条件下,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与数字化成为基础业务建设指标的重要内容。在档案保护条件中包括了档案存储设备、用房场地两方面, 在这一评价指标重视档案管理的内容和基本条件。组织管理指标主要包括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管理体制等。因此, 在制定目标时, 要分清是行政管理目标还是实体管理目标, 以确定评价指标。

2.2 确定明确的评价指标。

在制定确切的评价目标的基础上, 明确分辨行政管理目标中的评价指标与实体管理目标中的评价指标。将能够量化的指标进行量化管理, 为建构绩效评价体系奠定基础。通过档案使用服务、基础条件建设、档案保护条件以及组织管理的评价指标实现档案信息建设绩效评价的战略目标。

2.2 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绩效评价要结合薪酬体系。

在进行绩效考核之后, 其评价结果要与相关的管理环节相连接, 如将绩效评价的结果当做员工晋升、奖金和薪酬提升的标准。绩效评价应成为影响薪金的重要因素, 以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2.3 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共同提高。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组织目标的确定要同时兼顾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 因此, 在构建档案绩效管理体系的过程中, 要重视实现组织与个人绩效的共同进步, 有效提高绩效评价管理水平。

总结

档案管理是组织机构工作的重要内容, 而其绩效评价体系的建构, 体现了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在构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绩效评价体系时, 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评价目标和评价指标的确定, 利用信息化建设的方式, 进一步完善了绩效评价体系, 这对组织机构档案管理系统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世界迈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为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新的方向, 也为档案工作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在档案信息化体系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绩效评价上的问题, 严重影响档案信息建设质量水平的提高。因此, 构建起档案信息化的绩效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重点分析阐述了档案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应遵循的原则, 提出了构建档案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的具体方法, 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1]朱丽梅.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绩效评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4.

[2]张立军.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探析[J].黑龙江档案, 2012, 10 (03) :121-122.

企业信息化建设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 篇10

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第一是各自建设分散信息系统的分散建设阶段, 第二是统一建设全局性信息系统的集中建设阶段, 第三是持续提升和集成应用信息系统的集成应用, 第四是形成信息共享服务能力的智能应用阶段。目前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正处于从集中建设向集成应用跨越的关键时期, 信息化工作在满足企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集成应用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现阶段炼化行业各企业要明确信息化建设阶段的方向和建设重点, 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为实现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 使信息化建设内容更好地支撑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模式, 需要建立信息化建设评价标准体系。

二、需要解决的问题

1.在信息管理方面, 结合信息化发展需要, 逐步形成完善的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2.在应用系统建设方面, 梳理以ERP、MES为核心的若干信息系统, 建立一个跨业务领域、全范围的经营管理平台, 全面支撑企业发展战略。

3.在基础设施完善方面, 合理规划和安排各项信息化基础设施, 使之形成良好的IT环境, 让各种业务解决方案、应用系统和数据能不受约束地以其为载体实现有效配合。

4.在信息化组织和队伍方面, 完善信息化组织与管理, 培养一批行业技术的带头人, 科研开发的骨干中坚力量。

三、评价标准体系建立方法论

“IT价值战略”是进行信息化规划的方法论框架之一, 已经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中有成功应用实践。它强调更加面向业务, 特别是以产生价值的业务点和业务机会作为驱动, 包括信息化技术发展趋势可能创造的新价值的业务领域, 并进行对业务的层层分析, 通过识别、优先级判断等方法, 进行信息化资源的测算与计划制定。炼化企业信息化建设评价标准体系在埃森哲成熟的“IT价值战略”方法论指导下进行, 结合企业的特点制定信息化建设评价标准工作内容和评价方法, 确保评标标准体系的先进性、全面性、集成性、合理性、实用性和合规性。

四、评价标准体系内涵

采用埃森哲成熟的“IT价值战略”方法论, 建立的炼化企业信息化建设评价标准体系覆盖信息管理、应用管理系统、基础设施、信息化人才建设、矿区业务管理五大类, 以及备选项目实施计划和投资分析。评价标准体系反应“一个工程”、“五个方面”、“两个平台”、“三个基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形象, 结合业务战略目标和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 确定企业信息化建设任务具体目标:以“一个集成”、“五个重点项目”、“两个深化应用 (ERP、MES深化应用) ”和“两个加强 (加强信息技术能力建设, 加强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目标为主线, 建成全面覆盖和支撑企业业务的信息集成系统。

引进ITIL等先进的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方法、规范和工具, 建立高水平的企业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三级体系, 支撑信息系统不间断稳定运行。提出炼化行业的信息化对标分析指标, 根据设计的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 从基本指标与效能指标两个方面与国内外领先炼化企业进行对标分析。紧密结合企业业务发展战略, 面向业务和应用, 建设决策支持集成系统和专业知识集成系统的综合集成信息系统平台, 纵向集成企业经营管理、生产执行和管理、生产过程控制的信息、功能和流程, 横向集成企业生产增值链上的原材料采购、原材料储运、炼油化工生产、产品销售等业务信息。

五、应用与效果

评价标准体系确定炼化企业信息化建设目标和总体思路, 提出了信息化建设重点任务和主要内容, 能够满足企业业务和信息化建设的需求。炼化企业在成功实施评价标准体系的信息技术项目之后, 将满足企业“信息共享、上下贯通、业务联动、各方协同、模型决策、智能运行”的管理业务需求;不断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运行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治理与管控能力, 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IT服务;逐步实现数据采集自动化, 操作运行数字化, 业务协同集成化, 综合展示可视化, 业务架构模型化, 决策支持智能化的建设目标。信息化建设评价标准体系为创建炼化行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标杆企业制定了路线图。

摘要:炼化企业在各期发展规划指导下已经完成经营管理、生产执行和管理、过程控制等一系列信息化项目建设, 信息化建设成为企业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埃森哲的“IT价值战略”以业务价值最大化为导向, 对信息技术可能创造新价值的业务领域进行分解, 建立了炼化企业信息化建设评价标准体系。评价标准体系从信息管理、应用管理系统、基础设施、信息化人才建设、矿区业务管理五个方面阐述“一个工程”、“五个方面”、“两个平台”、“三个基础”中长期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形象, 确定信息化建设任务具体目标。

上一篇:了解关心学生下一篇:固定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