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与公允价值

2024-07-26

次贷危机与公允价值(精选八篇)

次贷危机与公允价值 篇1

一、公允价值的分析

在会计信息披露中, 最核心的环节是会计计量问题, 即确定会计要素项目的金额, 它反映了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的最直观情况。目前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其中,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被认为是最理想、最相关的一种计量属性。然而事实上是否真是如此?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在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 (IAS32) 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公允价值是指熟悉情况和自愿的各方在一项公平交易中能够将一项资产进行交换或将一项负债进行结算的金额。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在《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 157号——公允价值计量》 (SFAS157) 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公允价值是计量日市场参与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获得的或转移负债所支付的价格。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定义与IAS32相近, 将其定义为: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上述定义只是表述不同 , 但都包含以下要点:一是当事人是自愿的 , 且是无关联关系的, 交易是公平的;二是它是缺少真实交易下的一种估计价格 , 它是买卖双方意欲成交的现行交易达成的金额 。

公允价值的计量分为三个主要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活跃市场上有相同的资产或负债的报价时, 该价格就是公允价; 第二个层次是在活跃市场上没有相同但有相似的资产、负债 的报价, 这种相似的报价就是公允价, 但应当调整相同与相似之间的差异; 第三个层次是在第一个层次和第二个层次的估计尚不可能时, 则应用估值技术方法进行公允价值的估计, 包括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等。

会计学中所谓的 “公允价值”实际上不是 “价值”, 而是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价格或马克思所讲的交换价值。公允价值这一提法忽视了价值与价格的区别。 “公允价值”主要从短期, 从资产的需求方面 (效用函数、主观的 ) 解释价格的形成, 而相对忽视了长期内, 供给方面 (成本函数、客观的) 的作用。公允价值的 “价值”归根结底是一种效用价值 (同一物体的效用对不同的人是不一样的, 甚至对相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差异也是很大的) , 因此也就难以形成统一、稳定的评价尺度。这是公允价值导致资本市场混乱及其面临困难的根本原因。

公允价值计量被国际上广泛认可与应用的最大理由是, 其较之历史成本计量能使会计信息更具相关性。这种观点从表面上看毫无疑问, 因为公允价值更好地反映了计量日相关资产或负债项目的实际情况, 更好地展示了会计主体潜在的现金流入或流出量, 有利于信息使用者了解会计主体最新的财务状况及潜在的经营成果。然而, 从实务角度来看, “公允价值计量具有更强的相关性”这一观点并没有得到有力支持。次贷危机的爆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众多次级贷款债券投资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有用性没有得到体现的直接证据。

二、从会计角度分析次贷危机

剖析诱发金融风暴的成因, 我们发现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也不能完全脱离干系, 原来的国际会计准则允许对证券投资依据成本或者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进行计量, 而现行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明确规定金融资产 (或负债) 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这就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公允价值归根结底能不能做到公允、合理?二是如果公允价值并不完全合理, 它会给金融市场造成什么影响?

从公允价值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其具有市场客观性和主观判断性的双重属性, 这种双重属性极易产生“顺周期效应”。所谓“顺周期效应”, 是指市场高涨时, 交易价格高企的诱因导致相关产品价值的高估;市场低落时, 交易价格低落的诱因导致相关产品价值的低估。首先, 顺周期效应使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并不总是公允的。这一点不仅仅表现在市场高涨时, 由于交易价格高, 容易造成相关产品价值的高估, 市场低落时, 由于交易价格低往往造成相关产品价值的低估, 也表现在市场交易不活跃而需要通过估值模型定价时, 往往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发现合理的价值。各种不同模型的差异以及各家机构所设置的诸多变量的差异, 使估值结果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模型风险。需引起注意的是, 当市场很不景气, 一些金融机构按照调整后的市场变量, 依据模型定价的结果大量抛售资产时, 其交易结果又会催生出新的市场交易价, 从而出现新的所谓“公允价”。显然, 这种不合理的周而复始无法保证公允价值的合理性。美国次贷抵押债券以及相关CDO的价格在短时间内的暴跌幅度大大高于美国房屋贷款, 包括次级房贷违约率的上升幅度与此不无关系。 其次, 顺周期效应影响了一些金融机构抗御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在市场向好的时候, 以所谓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产品获利颇丰, 金融机构损益表上体现出大量利润, 这不仅易使管理层和交易人员滋生盲目的乐观情绪, 也促使股东增加了多分红利的冲动, 凡此种种都不利于增强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一旦经济下行, 市场看空, 相关金融资产价值被低估时, 按会计准则要求, 金融机构就要按不同的资产属性计提减值准备或减少所有者权益, 这将影响金融机构的盈利水平和资本充足率水平。为规避由此而带来的不利影响, 金融机构势必又会加大有关资产的抛售力度。市场即陷入了交易价格下跌——提取准备、核减权益——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必须继续加大准备计提和继续核减权益的恶性循环, 最终导致这些金融机构因无法解决流动性不足和资本充足率不足问题而垮台。再次, 顺周期效应容易加剧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的不理智。除了前面所谈的金融机构的交易行为明显受到所谓公允价计量原则的左右外, 有的投资银行分析师以及一些评级机构在市场波动时为了规避责任, 唯恐自身的执业水准受到质疑, 往往扮演的也是火上浇油的角色, 他们在短短几天内竟然就能多次调整同一个机构、同一种债券的信用评级和投资等级。这种评级结果与公允价值相互影响的作用, 很难说是合理和健康的。与此同时, 这些未必真正准确反映资产价值和风险状况的各种信息和数据, 通过媒体的高效率传播, 又反过来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 形成了各种顺周期因素的叠加和扩大。

公允价值真正“公允”的情况下又是如何?事实上, 以公允价值反映计量日相关资产或负债项目, 并将计量形成的差额计入损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无疑将影响利润的质量, 使利润信息的相关性降低, 因为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损益是得不到现金流支持的。在经济繁荣、资金流动性较强的环境里, 资产往往被高估,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利润同样被高估, 以公允价值计量反映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大幅度下降, 甚至成为进一步推动金融投机的催化剂, 泡沫越吹越多。当泡沫破裂以后, 资产回归正常价值, 公允价值计量使企业资产大幅度缩水, 利润大幅度下降甚至出现严重的亏损, 金融危机由此产生。而在经济萧条、资金流动性较弱的环境里情况正好相反, 资产往往被低估,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利润被低估, 以公允价值计量反映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同样不高, 使投资者对低迷的金融环境更加悲观。因此, 在非完全理性的金融环境里,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在实务中有多大程度的提高永远是个谜, 会计理论与实务存在差距。当然, 这并不是否定公允价值计量的意义, 而是提醒我们要更好地应用与规范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工具, 使其相关性高的优点得到更好的体现。

三、次贷危机发生对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几点启示

任何一种计量属性都有其局限性, 因此, 对公允价值计量必须严格规范, 在重视表内数据披露的情况下, 对于重要或重大的金融工具还必须作表外披露, 甚至对其价值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披露。对许多衍生金融工具而言, 公允价值并不能反映其本身隐含的巨大潜在风险。通过规范与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及披露方式, 其相关性优势才能得到真正体现。

1.严格规范公允价值计量的条件与范围, 披露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时在参照公允价值层级 (前面已讲述) 的基础上按照三层级分别明细披露。由于三个层级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不同, 三个层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应分别披露, 以便于信息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利润来源及辨析利润质量。

2.充分披露各种金融风险, 把握他们之间的关系。 (1) 价值风险。包括货币风险、利率风险和市场风险。 (2)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工具的一方不能履行义务而导致另一方发生财务损失的风险。 (3) 流动风险。流动风险是指企业由于在融资中遇到困难而不能履行与金融工具有关的承诺的风险, 或不能立即按接近公允价值的价格出售金融资产而产生的风险。 (4) 现金流量风险。现金流量风险是指与金融工具有关的未来现金流量金额上发生波动的风险。在对一种金融资产或负债进行价值计量时, 要合理把握其流动风险、流动性成本和信用风险之间的关系, 把引起价格波动的因素区分开来, 也就是说把由于流动性不足引起的价格波动与信用风险可能带来的对资产实际收入的影响因素区分开来。信息披露时, 对于信用风险可能给实际收入所带来的影响计入损益, 而对于流动性风险引起的资产价格波动等放到权益项里面, 直到流动性释放了以后或者有了确定的判断之后再纳入损益核算。

3.引入风险价值 (VaR) 披露模式, 弥补公允价值计量对风险披露的不足。用公允价值计量代替历史成本计量无疑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尤其对一般金融工具, 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潜在的风险是相对应的, 如商业银行的对外贷款, 这笔贷款资产的最大损失额就是贷款的本金。但对许多衍生金融工具而言, 由于杠杆作用的存在, 它们可能产生的潜在损失 (或收益) 额可能大大超过其在计量日的名义价值或公允价值, 仅靠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的名义价值或公允价值的方法来对衍生金融工具所蕴含的风险进行估计是不准确和不可靠的, 在某种程度上还会引起误解。为此, 需改进与完善信息披露方式。VaR披露模式是假设金融工具的报酬率近似地服从正态分布, 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及给定的置信区间和特定的时间区间内, 计算一个机构或会计主体可能遭受的最大损失的方法。VaR模式 引入到会计视角的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中, 可以实现将金融工程学的金融衍生工具的定价理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施监控与会计准则中的计量标准有机结合, 从而实现对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量化, 以及利用该模型实现金融衍生工具公允价值的采集、规整、存储、验证, 实现政府风险监管机构对国内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境内的集团公司对海外子公司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对金融衍生工具进行风险价值的数据传输至链接模型, 通过模型自动生成金融衍生工具的实时风险信息, 实现对企业的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 变传统的“事后记录”为“实时记录”, 化传统的金融衍生工具风险信息的“定期报告”为“实时监控”, 实现信息时代赋予会计核算技术的及时性、相关性、客观性的新使命。

参考文献

[1].常勋.公允价值计量研究[J].财会月刊, 2004 (A1)

[2].陈劲松, 曾勇, 刘晓王.公允价值基本问题研究文献综述[J].财会通讯, 2007 (8)

次贷危机与公允价值 篇2

关键词:次贷危机公允价值金融工具

一、公允价值计量概述

(一)公允价值产生的背景

计量一直是会计的核心问题。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是以历史成本计量为基础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90年代,会计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巨大的变化,传统的计量模式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需要对其进行乃至彻底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为适应这一要求,公允价值会计应运而生。

(二)公允价值的定义

目前,各国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不完全一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定义:公允价值是指在当前交易中,自愿的双方买入(承担)或者卖出(清偿)一项资产(负债)所使用的金额。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定义:在一项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自愿的双方交换一项资产或偿清一项债务所使用的金额。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尽管提法有所不同,但我们可以从以上的三种定义中体会到公允价值的含义。

二、公允价值计量在次贷危机中暴露的问题

(一)次贷和次贷危机简介

此次引发危机的美国次贷主要是指住房抵押贷款中的次级贷款。优质住房抵押贷款的借款人有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良好的信用记录、债务负担合理、还款能力较强(规模约8.5万亿美元)。而次贷的借款人没有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没有信用记录或信用级别低下、债务负担沉重、还款能力极低或缺失(规模约1.5万亿美元, 约占美国2007年 GDP13.64万亿美元的11%)。次贷危机的爆发源于过去几年持续走热的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降温,房地产市场看空力量逐渐增强。房地产价格走低后导致部分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借款人断供,从而使得次贷及其金融衍生品价格暴跌,次贷及其金融衍生品投资人(投资银行、基金、保险公司等)损失惨重,并在金融行业引起传导效应,导致美国整个金融系统陷入困境。

(二)次贷危机涉及的金融工具的计量

如何合理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特别是金融债券的价值,是此次次贷危机的核心。例如,原会计准则允许对证券投资依据历史成本或是依据历史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进行计量,而IASB、FASB制定的新准则中均明确规定: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这就带来了两个问题:(1)公允价值能否保证公允及合理?(2)如果公允价值并不完全合理,会给金融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应该说,这两个问题在此次危机中均有所体现。

现实经济中,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可以有不同的职业判断。如果与金融工具风险相关的泡沫高涨,活跃市场中特定资产或负债的公开报价还能否作为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否应考虑相关风险?是否应考虑会计的实现原则和谨慎原则。事实上,金融资产持有待售由于风险引起市场大动荡,其公开报价已失去其合理性,也就是说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需要结合特定市场环境和相关风险才具有真实性。以2007 年10 月我国股市为例,上证指数最高达6100 多点,此时的公开报价、成交价格均不能代表公允价值。财务报表披露某些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但使用者并不能辨别公允价值的合理性,這就导致了证券市场的虚拟繁荣。

可以说美国会计准则对于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估计的技术方法规定得较细较全。但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上,金融工具的创新速度大大超前于会计准则,尽管美国FASB不断修订完善准则,但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仍然存在操作上的困难,给会计职业判断留下很大的空间。因此,对公允价值中公允的理解、界定及计量,仍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三、次贷危机给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带来的启示

我国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应注意的问题:

目前我国涉及公允价值的相关准则较为普遍,但是分布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指导公允价值理论和实务的公允价值准则和框架体系。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新的金融工具不断涌现,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的弊端已严重制约着会计信息的决策价值和会计行业的发展,以公允价值计量为代表的计量属性是会计计量改革的方向。我们应当借鉴美国次贷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的教训,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允价值会计框架体系:

1、努力创造适合应用公允价值的条件

①建立良好活跃的市场。

②建立权威性的资产评估机构。鉴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与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之间的合作形式, 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与评估协会也可合作,积极引导企业价值评估实务更好地服务于会计报告实务。

③逐步完善公允价值信息发布系统。逐步建立全国市场价格信息数据网络, 大力推进信息资源的公开化,形成良好的市场价格信息体系,是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必要条件。

2、规范公允价值的计量

次贷危机与公允价值 篇3

关键词:概念,次贷危机,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计量并不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会计惯例。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巴林银行破产以及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失败使会计准则机构认识到, 历史成本计量不能为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与其决策相关的资讯。在成本计量方法下, 仅需要较少的主观判断, 降低了公司操纵利润或犯下大错的概率。但市场是活跃的, 因此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适应经济的发展要求的, 然而并不是要求所有的资产都以公允价值计价。次贷危机的发生, 使得会计人员开始思考公允价值的运用价值。次贷危机的害处是显而易见的, 但同时它也给我们带来了启示, 为我们正确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提供了反思的机会。

一、中外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概念及其简要解析

(一) 各国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概念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概念是: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双方, 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中, 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公允价值, 指在一项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自愿的双方交换一项资产或清偿一项债务所使用的金额。”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2006年《在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中解释道:“公允价值是指计量日市场交易者在有序交易中, 出售资产所获得的或转移负债所支付的价格。”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购买会计中的公允价值》中指出:“公允价值, 指熟悉情况、自愿的双方在一项公平交易而不是在强迫或清算拍卖交易中, 交换一项资产或一项负债所使用的金额。”对比可见, 我国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给出的定义是趋同的。

(二) 公允价值概念的简要解析

研究表明, 各国机构对公允价值的含义表述虽不尽相同, 但都强调了以下几点:

1. 公允价值都是在公平的交易中形成的, 且交易双方

是自愿的, 彼此熟悉情况, 交易金额公平, 是经双方一致同意的。公允价值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公允性, 它是熟悉情况的双方在自愿的公平交易中形成的。熟悉情况说明不存在信息不对称, 自愿表明不带有强制性, 公平交易表明这种交易是在企业持续经营时进行的, 体现了其具有公开性、公正性和公平性。

2. 公允价值计量的对象是全面的。即不仅资产有公允价值, 负债也同样具有公允价值。

3. 形成公允价值的市场是普遍存在的。只要该市场存在公平交易, 不管该市场是否活跃, 都可以形成公允价值。

以上3点是公认的特点, 但笔者认为公允价值还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公允价值是变动的。货币资金存在着时间价值, 公允价值也是一样。以前的成交的公允价格是当时的公允价值, 经过一段时间后, 也会变成历史成本, 就不能体现其公允性, 因此, 公允价值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由于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点和货币时间价值等是不确定的, 这使得公允价值计量的实际操作难度加大, 同时也使得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难以保证。

2.公允价值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公允价值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直接获取, 需要估算和验证。虽然市场经济在我国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很多情况下公允价值仍然是难以取得的。同时, 普遍存在的关联方交易严重影响了交易价格的公允性。我国上市公司和大股东之间的交易非常普遍, 尤其是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关联公司进行债务重组、资产交换等交易中, 交易价格缺乏公允性的情况时有发生, 很多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粉饰报表, 虚增会计利润。因此, 公允价值也体现了很强的主观性。

二、次贷危机与公允价值的关系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指出, 他们完全是应投资者清楚而明确的要求才规定金融资产应当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言下之意, 金融界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指责明显置投资者的信息需求于不顾。公允价值向投资者提供了更加透明的信息。金融界只会对公允价值会计横加指责, 却不能提出令人信服的替代方案, 而且指出公允价值比历史成本更加透明、及时和高效地让信息使用者了解次贷危机的规模和影响。事实上, 金融界制造了房地产泡沫, 并通过不受监管、不透明的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手法放大金融资产泡沫, 才最终酿成灾难深重的次贷危机。会计借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及时、透明、公开地披露金融资产泡沫, 促使金融界、投资者和金融监管当局正视和化解金融资产泡沫。倘若没有采用公允价值会计, 投资者可能永远被掩盖在金融界创设的虚幻泡沫中。也就是说, 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并没有产生金融资产的泡沫, 次贷危机的形成并不是由公允价值的计量而导致的。

三、公允价值在运用中出现的问题

虽然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在大多数国家已普遍采用, 成为金融机构进行交易和核算的基本方法, 但源发美国、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也深刻地暴露了公允价值计量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的问题。由于第157号美国会计准则要求金融产品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规定, 在市场大跌和市场定价功能缺失的情况下, 导致金融机构过分对资产按市价减计, 造成亏损和资本充足率下降, 进而促使金融机构加大资产抛售力度, 从而使市场陷入交易价格下跌—资产减计—核减资本金—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之中, 对加重金融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 可以看出, 公允价值并不是万能的, 我们对公允价值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四、次贷危机与公允价值的关系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一) 严格按新会计准则中提供的3种参考方式对相关资产公允价值进行认定

当前, 对公允价值的合理计量存在较大难度, 新会计准则中明确了公允价值计量不仅适用于初始计量, 也适用于后续计量。而后续计量大多是在没有交易的情况下进行的, 这就存在着公允价值的计量标准问题。可以采取以下3种方式来进行计量:

1. 存在市场 (活跃的) 交易的情况下, 交易价格即为公允价值。

2. 在不存在实际交易事项的情况下, 应该寻找市场上

同类 (或类似) 的交易, 以同类 (或类似) 交易的价格作为公允价值的计量基础。

3. 如果某项资产或负债没有由市场直接决定的可观

察到的价格, 却有合约规定的或可以预期的未来现金流量加以估计, 就可运用现值技术估计公允价值, 也可以采用专业评估人员的评估结果。

(二) 审慎控制使用公允价值的范围

新会计准则体系在确定公允价值时, 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国情, 作了审慎的改进, 严格规范了运用公允价值的前提条件, 即公允价值应当能够可靠计量。之所以要强调只有在能够可靠计量条件下才可确认, 是为了说明公允价值的使用是有条件的, 这一原则在相关的具体准则中都有充分的体现。

(三) 我国会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尽管自1993年会计改革以来, 会计人员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要准确使用公允价值往往需要会计人员运用职业判断。目前市场经济还受到多种非市场因素的影响, 公司治理还存在许多缺陷, 一些高管人员的道德观和诚信意识缺失, 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和执业能力也参差不齐, 滥用公允价值计量很可能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为使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得到落实, 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必须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综上所述, 现阶段适度和谨慎地运用公允价值计量仍是最优的选择。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S].2006.

[2]邓德宏.中外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概念解析[J].法制与经济, 2008 (11) .

[3]付强.公允价值与次贷危机[J].金融会计, 2008 (11) .

[4]俄召娣.公允价值与美国次贷危机[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 (24) .

[5]杨光会.由金融危机引发的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思考[J].时代经贸, 2008 (20) .

次贷危机与公允价值 篇4

反对者认为正是这种会计方法导致了资产价格的不断下滑和恐慌性抛售, 是危机不断恶化的罪魁祸首。2008年10月8日, 有欧盟金融监管机构高层表示, 欧盟应允许区内银行立刻停用公允价值计量。据悉, 面对越来越多的对公允价值的质疑, 美国在参众两院表决通过的救援法案中赋予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暂停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权利, 并要求SEC在未来90天内就公允价值对金融业的影响进行全面的研究。

一、次贷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暴露的缺陷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在《财务会计准则第125号———金融资产转让和服务以及债务解除的会计处理》 (FAS125) 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一项资产 (或负债) 的公允价值是目前的一笔交易中各方自愿买入 (或负担) 或卖出 (或结算) 该资产的价格, 也就是说不能是强迫的或清算过程中的交易价格。有效市场中的报价是公允价值的最好证据。如果不能够收集到市场报价, 应基于最佳的信息对公允价值进行评估。”FASB在《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 (FAS157) 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的有序交易中, 假设将一项资产出售可收到的或将一项负债转让应支付的价格”。这个最新定义假设所计量的资产或负债存在着一个习以为常的交易市场。但次贷危机表明, 这一假设并非永远成立。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 在《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披露与列报》 (IAS32) 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IASC同时指出:“如果金融工具在活跃和透明的市场上交易, 其市场报价提供了公允价值的最好依据;如果市场不够活跃、市场没有完备地建立, 估值技术可用于确定公允价值并使其具有足够的可靠性, 这些技术包括参照几乎同样的另一种工具的当前市场价值、现金流量折现法和期权定价模式。”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公允价值, 是指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在公平交易中, 交易双方应当是持续经营企业, 不打算或不需要进行清算、重大缩减经营规模, 或在不利条件下仍进行交易。”该准则同时指出:“如果该资产存在活跃市场, 则该资产的市价即为其公允价值;如果该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 但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存在活跃市场, 则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比照相关类似资产的市价确定;如果该资产和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均不存在活跃市场, 则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可按其所能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以适当的折现率贴现计算的现值评估确定。”

由此可见, 公允价值具有市场客观性和主观判断性的双重属性, 这种双重属性极易产生“顺周期效应”。所谓“顺周期效应”, 是指市场高涨时, 交易价格上涨的诱因导致相关产品价值的高估;市场低落时, 交易价格降低的诱因导致相关产品价值的低估。即使在没有活跃市场而需要建立估值模型的条件下, 也会因不同模型的差异以及诸多变量的差异使估值结果不可避免地带有强烈的主观性。

公允价值被广泛地运用于交易性金融资产 (或交易性金融负债) 价值的计量, 这些计量基础存在一个共同特征, 即必须“在计量日”取得。显而易见, “计量日”未必都有“可持续性”, 因此这种一定时态的计量基础同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可持续性”存在矛盾。

二、次贷危机对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启示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固然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它可以有效避免金融机构及其交易人员掩饰投资失败造成的损失, 例如, 当某些金融产品的市场价格已经大幅下降时, 金融机构及其交易人员仍使用历史成本计量, 从而出现误导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情形。公允价值比历史成本更加透明、及时和高效地让信息使用者了解次贷危机的规模和影响。公允价值计量只是把价值变动的情况反映出来, 但次贷危机并不是由它而引起的。同时, 次贷危机也暴露出公允价值会计的缺陷, 对我们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也有些启示:

1. 流动性缺失的资产的公允价值应该如何计量。

所谓“流动性”是指一种商品与其他商品实现交易的难易程度。衡量难易程度的标准是该商品与其他商品实现交易的速度。当该商品与其他商品实现交易速度加快, 也就是实现交易非常容易的时候, 流动性就会出现过剩;当该商品与其他商品实现交易速度减缓, 也就是实现交易非常困难的时候, 流动性就会出现缺失。在流动性过剩和流动性缺失的情况下, 资产和负债特别是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市价或市值就会远远偏离其价值。例如, 次贷危机中的ABS、MBS和CDO等次债产品由于信贷萎缩大都变成了流动性缺失的金融资产, 其市价也大幅下降。

IAS32、FAS157以及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都要求按市价定期确认和计量交易性金融资产 (包括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以及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等衍生工具) 的公允价值。因此, 当流动性过剩、金融资产价值被高估的时候, 金融界支持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而当流动性缺失、金融资产价值被低估的时候, 也就是像当今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出现的时候, 金融机构则纷纷反对和指责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其原因在于, 当前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不区分市场环境, 一味地推崇以市价为基础的计量方法, 使得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没有做到真正的公允, 从而使所谓的账面上的公允价值无法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

2. 在什么样的市场条件下, 在什么样的时点可以不采用

所谓的公允价值估值方法, 从而回归到一种更能反映资产实际价值的估价方法上。SEC在2008年9月30日针对非活跃与非理性市场情况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发布了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仍然坚持FAS157的原则, 但要求企业在为资产确定其公允价值时, 如果该类资产缺乏活跃的公开交易市场, 可以通过内部定价 (包括合理的主观判断) 来确定其公允价值。一是允许企业在没有市场数据作参考的情况下, 可运用内部估值模型或假定条件来估算公允价值;二是要求企业在确定金融资产是否出现非暂时性减值时, 需要运用合理的判断;三是指出在市场不活跃或交易没有秩序时, 经纪商的报价及定价不能反映资产的市场交易价格, 因此交易价格在衡量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时可以作为一种考虑因素, 但可能并不具有决定性, 应降低对其的依赖程度。

在对一种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进行价值计量时, 要合理地把握其流动性风险、流动性成本和信用风险之间的关系;要把引起价格波动的因素区分开来, 也就是说要把由于流动性不足引起的价格波动与信用风险可能带来的对资产实际收入的影响因素区分开来;不能简单地依赖不活跃市场情况下的交易价格, 公司需要更多地通过对价格下跌时间、跌幅以及市场流动性的判断, 以及借助内部估值模型和假定条件, 来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3. 可操作性问题。

公允价值的运用较历史成本在技术和人才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并增大了企业的管理成本。公允价值的计量与核算较复杂, 需要高素质的评估人员、会计人员才能完成。从我国现状看, 评估人员与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与专业技能都不容乐观。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规定, 以成本模式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的基准模式, 并适当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现行会计准则体系未完全采用公允价值模式, 规定企业应于会计期末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 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地取得, 应当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但是, 具体哪些是“确凿证据”, “持续可靠”的标准是什么, 尚待相关细则做出进一步规定。我国财政部应制定专门的会计准则, 具体规定公允价值的估计方法及每种方法的适用条件, 以解决公允价值运用的技术问题。

4. 盈余管理问题。

我国会计准则允许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从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 而且这种企业内部会计核算方法上的转换不需要交易或者其他外部证据, 只需企业对该投资性房地产的使用目的形成决议。

将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对通常采用的收益观提出了挑战。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将会产生利得或损失, 这将改变现在会计实务中短期投资只确认减值损失不确认升值收益的情况;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核算不仅将增加企业的资产或负债, 同时也将影响当期的损益。将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而不再采用现行的单边调整减少资产价值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可能使证券性交易投资较多的公司出现“账面富贵”现象。企业可能会利用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权, 以新的盈余管理手段来“创造”账面利润。由于公允价值的确认仍然是一个难点, 公允价值很多时候是估计的结果, 在现阶段的实务操作中容易沦为利润操纵的工具, 可能出现人为提高资产价格的情况, 导致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透明度降低, 使投资者无法判断企业资产质量的真实状况, 不符合资本市场会计信息真实、公允的质量要求。

摘要: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缺陷在这次席卷全美的次贷危机中暴露无遗。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也从之前的备受推崇到现在的备受质疑。本文对次贷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暴露出的缺陷进行分析, 提出不断完善公允价值的确认标准、计量方法和披露要求, 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与决策更加相关的会计信息, 是完善和改进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方向。

关键词:次贷危机,公允价值,启示

参考文献

次贷危机与公允价值 篇5

尤其是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 再次引发实务界的银行家和金融业人士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批判。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则强调问题不在于公允价值计量本身, 而是金融界在采取激进的放贷政策和失败的风险管理后才导致的次贷危机, 最后扩展成全球金融危机。抨击公允价值计量无非是转移公众的视线, 寻找替罪羊, 为自己所造成的恶果应该承担的责任进行开脱。随后, 代表信息使用者的财务分析师协会 (CFA Institute) 发表声明表示, 由于公允价值计量比历史成本计量将使会计信息更加透明, 使投资者能够实时高效地了解次贷危机发生后所引起的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动态和影响, 所以坚决捍卫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存在。

我国2006年2月15日所颁布的会计准则中, 重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这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的一项重要标志。也恰恰证明了在反映资本市场对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变动方面, 公允价值计量具有其他计量属性所没有的优越性。在未来的会计发展中, 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由于其局限性将必然被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所取代, 那么在现阶段如何有效解决公允价值计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公允价值计量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受到宏观与微观经济环境的制约, 我国目前在上市公司中运用公允价值计量还存在较多不利因素, 例如金融体制滞后、市场经济不健全、信息不对称、思想较为保守, 这些因素无一不增加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难度。也正是因为这些难点, 导致我国在制定新会计准则时存在诸多的限制, 新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计量运用限制条件十分严苛。准则制定的出发点是防止管理层对于公允价值计量的主观不合理应用。主观的不合理应用是指公允价值计量会成为管理层操纵利润的便捷工具, 导致会计信息的进一步失真, 从而使我国资本市场乱象横生, 且投资人将会承担不必要的风险, 危害国民经济, 并阻碍其有序和快速发展。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一个新的会计理念, 要被各界完全认可还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 在这个被逐渐接受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在我国公允价值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 公允价值计量指南不统一

在2006年新颁布的38个具体会计准则中, 明确要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只有《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CAS 8) 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 (CAS 22) 提供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具体指南。企业在对其他会计要素进行公允价值计量时均需参照CAS 8和CAS 22。因此, 新准则的公允价值计量指南是不充分的。

在CAS 8和CAS 22的公允价值指南中, CAS 8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首选参数是公平交易中的销售协议价格, 其次是活跃市场中该资产的买方价格, 再次是同行业类似资产的最近交易价格, 最后是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按照CAS 22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的首选参数是活跃市场的报价, 其次是最近交易日的市场报价, 最后是使用估值技术 (包括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 。经过分析可以看出:CAS 8和CAS 22在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首选参数上截然不同, 前者是公平交易中的销售协议价格, 后者是活跃市场的报价, 这种差异可能造成公允价值计量实务的混乱, 因而必须引起准则制定部门的重视。

(二) 企业对公允价值计量存在不确定性

1.与盈余管理动机的纠结是公允价值应用的最大障碍

盈余管理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因素。美国会计学者斯考特 (Scott) 在其所著的《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认为, 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具体表现。他认为, 只要企业的管理人员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 他们必定会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在公允价值计量的信息当中, 对公允价值的估价成为了使用者必须要考虑的首要任务。而估价技术又不是恒定和稳健的, 存在着很多变量系数, 充满了主观判断。这些一旦被人为的因素所影响, 那么对股市就会产生连带波动效应, 从而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在我国证券市场还不成熟和相关监管还不完善的情况下, 利用公允价值操纵企业利润成为一种常用手段, 所以在这方面的监管需要逐步完善和进一步加强。

2.我国对公允价值计量估值技术缺乏统一标准

在IASB中, 公允价值计量的估值主要存在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对在活跃市场上交易的金融工具使用标价计量;第二层次是对没有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使用最近的市场交易价格计量;第三层次是对既没有活跃市场又没有最近交易的工具使用估价技术。但估价技术却没有统一的标准, 因此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 公允价值的估价就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有的企业按照第一层次标价计量来确定公允价值, 有的企业按照第二层次最近的市场交易价格计量来确定公允价值, 有的企业按照第三层次估价技术来确定公允价值, 这样就会影响到公允价值计量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三) 会计人员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内涵不明确

作为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基本前提, 明确公允价值计量的内涵, 确立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目标是迫切的且必须的。在会计准则中明确公允价值的内涵是会计准则制定者首先应当考虑的问题, 使会计人员对于公允价值计量所要实现的目的有全面的、详细的了解, 进而影响会计人员正确地使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这也是保证公允价值正确、有效应用的前提条件。

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来讲, 对其专业水平和职业判断的要求更高,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会严重影响到公允价值估值的结果。随着有关公允价值计量的基本会计理论的发展, 包括会计准则制定者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公允价值的认识与理解程度也会制约着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广泛运用。公允价值在我国推广的时间并不长, 从新会计准则到目前为止只有仅仅不足6年的时间, 在会计人员公允价值计量内涵不明确的情况下, 会产生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解不透彻, 从而公允价值计量在实务中的应用就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

二、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措施

会计规则是计量的规则 (罗伯特, 2005) , 会计计量是现代会计的发展动力之一 (井尻雄士, 1975) 。公允价值是会计计量的核心问题, 它涉及到财务会计的方方面面。

(一) 重新定义公允价值

我国2006年新会计准则中的定义含糊不清, 内涵和外延不明确、不具体是导致实务应用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 我国应参考IASB和FASB对公允价值重新定义的尝试, 结合我国实际, 从而给出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全新定义。

IASB和FASB主要尝试了三种不同方法:

一是市场价格计量目标。2005年11月IASB发布“财务会计计量基础——初始确认中的计量”讨论稿指出, 公允价值计量目标是反映计量日资产或负债不存在可观察的市场价格, 公允价值计量目标就是估计假定市场存在情况下的市场价格。二是脱手价计量目标。SFAS 157指出, 公允价值计量目标是确定计量日出售资产收到的或转让负债支付的价格, 即脱手价格;即使采用不可观察参数股价, 脱手价计量目标仍保持不变。三是用脱手价和买入价替代公允价值。IASB“公允价值计量”讨论稿指出, 多数IASB理事认为脱手价目标是恰当的, 因为它所反映的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主体的预期是基于当前市场情况的;尽管其他理事同意上述观点, 但认为买入价也反映基于当前市场情况的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主体的预期, 因此建议用更具体的计量属性替代公允价值。

很明显, IASB和FASB都在努力为公允价值计量设定一个明确具体的目标。与以前不设定计量目标, 将公允价值理解为“符合计量属性”比较, 确定具体的计量目标具有很大的进步性, 对改进公允价值计量实务有重要意义。

(二) 加强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监督

1.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监督审计

注册会计师对公允价值的审计是防止公司管理层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重要手段, 也是防止公允价值舞弊的最后一关。为了达到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目的, 注册会计师应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和怀疑态度, 坚持客观公正的职业操守, 严格按照鉴证业务准则的要求实施鉴证程序, 获取充分、适当的鉴证证据, 对公司公允价值选用的合理性, 包括公司的决策程序、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及披露的充分性给予关注, 对上市公司选用的会计政策、作出的会计估计及其合理性、适当性作出独立的实质性专业判断, 并恰当地发表鉴证意见。如果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管理层在公允价值的取得缺乏客观数据的支持或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注册会计师就应当考虑该事项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决定是否在增加强调事项段或在说明中进行说明, 提醒财务报表使用者对该事项引起充分的重视。

公允价值在企业合并、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等准则中直接或间接地得到应用, 因此注册会计师在公允价值审计过程中要重点关注以下领域: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谨慎适度选用、投资性房地产范围的划分及后续计量方法的选择、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的确认、各项金融工具的划分及计量和企业合并会计处理及相关信息披露的充分性等。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以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为基本准则, 在实施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坚持应有的职业审慎, 针对获取的审计证据的充分适当性进行评价, 并在此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公允价值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的充分合理性进行判断, 并得出适当的结论。

2.加强证券监管部门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监管

我国的证券监管部门是证监会, 证监会的职责之一是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 加强信息披露事务管理, 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信息, 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针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 截至2007年8月, 证监会共发布了23号《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 要求上市公司根据披露准则的要求提供相关信息。针对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 证监会于2006年11月29日专门发布《关于做好与新会计准则相关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 对新旧会计准则过渡期的总体要求、监管政策衔接以及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监管进行了规范。

3.行业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特定行业公允价值应用的监管

银监会是我国银行业的监管部门, 在新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 作为银行的监管部门, 银监会一再提出应当在将公允价值全面用于会计核算之前, 先将公允价值用于信息披露, 以使商业银行在过渡期内更好地积累经验。在银监会2007年3月的《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报告》中, 承诺“推动国际会计准则在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实施”。此外, 银监会陆续发布的一系列文件, 主观上是为了促进新巴塞尔协议在我国银行的应用, 但在客观上也为银行提供如贷款在内的许多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创造了便利条件。

(三) 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为了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所披露的信息的真实和可靠度, 公允价值的确定离不开高素质的会计人员, 高素质的会计人员能很好地掌握公允价值计量有关知识, 在实务中加以应用, 能有效地防止公允价值被人为地进行操作。

因而, 为了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会计人员一要加强对新企业会计准则, 特别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学习, 上市公司应对有关人员进行系统培训, 使其尽快掌握公允价值计量的有关知识, 减少因为对公允价值不熟悉而造成的偏差。二要扩大会计人员的视野, 在熟悉所属行业的特点及相关市场的基础上, 在实务中提高会计人员对公允价值计量业务的分析判断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明春, 刘西红.金融危机引发的对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思考[J].会计研究, 2009 (9) :15-21.

[2]朱丹, 刘星, 李世新.公允价值的决策有用性:从经济分析视角的思考[J].会计研究, 2010 (6) :84-90.

[3]孙再凌.金融危机冲击下的美国公允价值发展变化及启示[J].学术交流, 2010 (5) :80-83.

次贷危机与公允价值 篇6

1.1 虚假信息、不对称信息导致市场失衡, 公允价值失去适用基础

有序交易应该包括双方对交易商品具有平等的信息, 虽然对于交易双方来说, 信息不对称不可能消除, 但是至少双方之间不存在欺骗行为, 只有这样, 交易的价格才能算是公允价值。但是回顾次贷以及金融危机的发展历程, 会发现其间包括太多环节的欺骗。首先是借款者对银行的欺骗, 信用低的借款者经过信用机构的虚假信息武装, 就能够从银行取得借款;其次银行将次贷证券化后, 投资机构对银行不具有充分信息, 唯一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就是评估机构对银行的评估, 评估机构又提供虚假信息, 导致公允价值实质上并不公允。

1.2 特殊时期公允价值并不能反映金融资产真实价值

公允价值在特殊时期更容易加剧经营业绩的波动性。由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将导致拥有大量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企业在不同会计期间的经营业绩出现大幅波动。泡沫时期, 容易采取进取扩张的策略, 而在危机时期, 由于资产大幅贬值, 按市值计价使其蒙受巨额亏损, 进而引发市场对这些金融机构资产的恐慌性抛售, 企业在难以寻求到融资的恶性循环下, 会使次贷危机进一步恶化, 但金融机构仍然持有该资产且没有意图低价出售, 这显然不符合公允价值会计的要求。

2 次贷危机引发的公允价值计量改革

2.1 积极培育各级市场, 推进信息化建设

首先, 要深化改革, 提高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 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 积极培育各级市场。就目前我国市场环境而言, 急需完善资本市场, 扩大票据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市场, 建立充分竞争的生产要素市场 (如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工具交易市场) 。其次, 要打破行业垄断, 引入充分竞争机制, 降低电信、电力、能源、金融等行业的准入门槛, 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保险等领域, 打破分业经营的限制, 鼓励混业经营。再次, 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 加快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的全国市场价格信息数据网络, 定期公布相关行业的参考价格、模型参数, 形成良好的市场价格信息体系, 方便企业财务人员及专业估价人员在资产定价时选取适当的参考数据。最后, 利用会计电算化和会计处理软件, 使会计信息系统功能上综合化、技术上集成化, 使会计人员能够按照标准实施规范的职业判断以防范规避风险, 从而为会计职业判断提供良好的外围环境。

2.2 加强公允价值的理论研究, 完善细则

首先, 要根据中国具体国情, 针对特殊的市场环境和具体的行业特点, 出台相关实施细则, 在实践中拓展公允价值应用的广度与深度, 提高其可操作性。市场参与者对风险的看法在计量公允价值时必须考虑在内, 即使次贷危机所带来的消极市场敏感度可能使风险被放大。其次, 活跃市场与不活跃市场之间并无明确界线, 不活跃市场中的主体需在计量方面投入更多力量, 以确保交易价格代表公允价值或决定对交易价格所需进行的调整。再次, 遵循会计准则的不同报告主体使用模型对同一金融工具进行计量时可能得到不同结果, 因为不同主体所用假设及其判断标准不同, 这是公允价值计量的内在不确定性, 但同一主体在运用判断标准方面应保持一致性。最后, 在公允价值应用过程中要做好模拟试点, 测试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并根据在试点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不断地完善公允价值的计量办法, 在此基础上再逐步推广, 从而保证公允价值的应用效果。

摘要:鉴于公允价值模式是所有金融工具中唯一适当的计量方法且显示出其在某些领域替代历史成本计量的优越性和必然趋势, 本文通过阐述次贷危机对公允价值改革的深刻启示, 提出当下立足国情且有针对性的具体实施细则, 以期公允价值会计乃至整个会计框架体系能在本次危机中实现蜕变, 从而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的确认标准、计量方法和披露要求。

关键词:次贷危机,公允价值,实施细则

参考文献

次贷危机与公允价值 篇7

(一) 公允价值饱受质疑

早在次贷危机爆发前,已有来自会计、审计、金融等部门的专家对引入公允价值的新会计准则表示质疑。次贷危机的爆发更导致国际金融界和会计界之间的激烈战争,在危机中损失惨重的金融巨头均纷纷将矛头指向公允价值会计,声称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夸大了次债产品的损失、放大了次贷危机的广度和深度,甚至因此要求完全废除或暂时终止公允价值计量。

目前,针对公允价值计量会计的质疑主要存在3个方面:公允价值随市场波动而变动,且价值变动随意性较大,在低迷的市场中,公允价值计量时刻对金融资产重新计价,而账面价值大幅缩水,便会引起大规模恐慌,使危机不断恶化;公允价值已不能反映金融资产的真实价值,但在证券市场价值不断下降的情况下,仍有金融机构持有资产且不打算低价出售,而依据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却又必须承担资产减值的损失;部分资产支持证券的市场已经失灵,大量持有此类证券的机构要想紧跟市场的价格显得十分困难,据其他方法确认公允价值又缺少实务指南,在现行市场条件下,几乎没有可能再确定一些证券的公允价值。

(二) 公允价值会计准则面临的挑战

与国际金融界意见相反,会计界辩称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及时、透明、公开地披露金融资产泡沫,促使金融界、投资者和金融监管当局正视和化解金融资产泡沫。许多专家认为,退回历史成本会计解决不了金融工具的计量问题,公允价值才是所有金融工具唯一合适的计量方法。

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仍面临一个关键性挑战,即必须改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框架,以加强市场约束和促进金融稳定。为此,我国有关部门和标准制定机构已经开始行动,制定出切合实际、可操行性强的应用指南,用来指导企业对公允价值的恰当运用和充分披露。在引入过程中,财政部、证监会、上市公司均采取谨慎态度;在披露时,强调有关公允价值的充分披露;在使用上,强调只有同时满足可取得公允信息和对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这两个条件时方可使用公允价值。

二、我国运用新会计准则的状况分析

(一) 次贷危机所涉及的公认会计准则

在这场次贷危机中,所涉及的公认会计准则主要包括:关于证券化交易与交易主体的内容有《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40号———金融资产转移和服务以及债务解除会计》、《财务会计准则解释公告第46号(修订)———可变利益主体的合并》;关于信贷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内容有《SFAS5———或有事项会计》、《FIN45———担保方对担保(包括涉及其他债务的非直接担保)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SFAS133———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会计》、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立场公告第94—6号特定风险和不确定事项的披露》;关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有《SFAS107———金融工具公允价值披露》、《SFASI14———债权人对贷款减值的会计处理》、《SFASI15———特定债务和权益工具投资的会计处理》、《SFASI57———公允价值计量》、《SFASI59———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选择权》。

(二) 我国针对公允价值准则的态度

我国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率先在上市公司施行,并逐步在所有国有企业全面推行。尽管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饱受责难,但我国始终对新会计准则的公允价值抱持审慎、客观、积极的态度。针对新会计准则运行情况和公允价值使用状况,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给出相应的解释,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使用甚为慎重,当前大多数企业在计算资产价值时仍按历史成本计算,而并非按市值计算。以房产价值为例,据企业当初购买成本计价,即使如今房价涨了也不能计算利润,只有当企业将房子卖掉,买卖的差价才能算作利润。其目的在于防止市场价格大幅波动而对企业利润产生极大影响,并以此避免企业“寅吃卯粮”,发生过度分配利润的现象。

(三) 我国公允价值主要计量对象

我国新会计准则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合并、债务重组以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面采取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在金融工具计量方面,新会计准则对投资分类做出调整,即交易性证券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和权益性投资,并规定金融工具重新分类后的后续计量标准仍为公允价值,对金融工具的原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间差额的会计处理方法也做出相应规定;在投资性房地产方面,针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新会计准则规定了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在公允价值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不再计提折旧或摊销,以会计期末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在企业合并方面,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取账面价值计量,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取公允价值计量,使企业在并购中获得更为公允的对价;在债务重组方面,新会计准则脱离了原有以账面价值为记账基础、增值部分为权益的规定,而将转出资产原账面价值和现时公允价值作为重组收益处理;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面,在满足交换具备商业实质、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这两项条件时,方能以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四) 我国新会计准则获得国际资本市场认可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推出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明确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在17个具体会计准则中不同程度地运用这一计量属性。此举使我国会计向国际趋同迈出实质性一步,而公允价值计量的广泛运用也预示着我国传统意义上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逐渐被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等多重计量属性并存的计量模式所取代。

正如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主席伯南克所说:“信贷市场之所以几乎陷入停滞,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投资者和银行互相不再相信对方的账目。而取消按市值计价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有可能进一步削弱投资者信心,它可能会让市场变得更糟。”所以,次贷危机由不良贷款且资本金不足,加上疏于监管所致,从会计准则上找原因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场危机,所涉及的任何试图取消按市值计价的会计准则或弱化其影响的行为都忽视了华尔街金融风暴的本质和事实。所以说,采取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仍是未来一大趋势,我国当然也不例外,而实施新会计准则也有效降低了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成本,更使我国企业走出国门,跻身国际市场。

摘要:美国次贷危机使公允价值计量饱受质疑。我国持谨慎态度, 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合并、债务重组等多方面有选择性地采取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我国新会计准则的运用得到了国际资本市场的认可。

关键词:次贷危机,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

参考文献

[1]侯彩侠.次贷危机的概念与成因分析.中国科技术语, 2008 (5) .

[2]徐蕴颉.次贷危机与公允价值计量.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 (33) .

[3]李利.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及面临的挑战.现代商业, 2008 (6) .

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 篇8

我国于1998年在“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具体会计准则中率先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但由于当时的资本市场、公司治理、综合监管的框架和体系、信用体系以及中介机构等内外部经济环境均不成熟,公允价值的信息含量不足,同时公允价值的运用存在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高成本性,企业利润被操纵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会计计量不真实。因此,按照谨慎性原则的要求,财政部暂停使用公允价值,并在相关具体准则中取消了公允价值的运用。

2006年我国会计准则体系改革中,再次启用公允价值计量规则,发布的基本准则中明确将公允价值作为五种计量属性之一。在38个具体准则中,存货、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生物资产等17个具体准则涉及到了公允价值的运用。新会计准则体系在运用公允价值方面,把经济业务或事项分成了三类。第一类是要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具有商业实质并且公允价值存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第二类是可选择的公允价值计量,如投资性房地产等;第三类是不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这些资产将通过计提减值准备来反映其市值。

二、公允价值计量在实践中的不足

近20年来,会计界已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然而,公允价值计量在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用公允价值会计全面取代历史成本会计仍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突破。

(一)市场价格可能并不公允

公允价值会计的最基础假设是当前市场价格是衡量资产与负债价值的最佳指标。然而,在现实金融世界中,市场价格存在波动率高、代表性差等问题,因而,公允价值很可能并不公允。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一是价格具有即时性。在金融市场上,价格波动非常剧烈,价格的即时性特性非常明显,以期末即期价格作为公允价值对未来的预期作用并不大。以公允价值最可靠的来源渠道——股票市场为例,在牛市中,一个价格高点后市场通常还认为有更高;而熊市中,低点后通常认为还有更低点。一年内,股价能涨10倍;同样,在一年内股价也能缩水至1/10。在这一股价涨跌过程中,企业经营情况变化远不如股价变动剧烈。而对于金融衍生品,价格的波动更大,期末公允价格只代表即时价格,今天还盈利,明天可能已出现亏损。

二是价格信息的非代表性。对于非集中交易的资产或负债,只有少量的交易存在,或者只有相关产品指数交易存在,市价交易价格的参考性差,争议也很大。美国商业性抵押证券协会(CMSA)在答复美国证监会(SEC)在一封信中指出,以复合的商业性抵押证券指数(CMBS indexes)来作为相关产品公允价值第一级或第二级的会计计量手段是肤浅的,并且,这种指数并不能反映这些产品的价值。

三是价格严重依赖于环境。在金融市场中,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法律制度环境、投资者结构及心理等,实践中很难确定一个没有争议的价值,因而,也就很难定义一个理性价格。最明显的证据是我国的某些上市公司,同时发行A股与H股,而两种股票价差处于变化不定之中,有时相差达两倍以上,很难证明哪种价格更公允,这就带来以何种价格作为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的问题。

四是交易非真实性。公允价值是一种设想价格,并没有真正交易,也不是真正的转手价格。由于市场存在流动性问题,真正交易价格可能与市场上参考价差距非常大,但公允价值会计只要求以这种假想价格来计量收益或损失。由此还将引发税收与收益分配的争议。

(二)理论模型可靠性差

对于大多数资产与负债,由于缺乏相关的市场价格,确定其公允价值需要依赖模型进行计算。但是,对于风险特征相似的金融工具,这些模型计算出的公允价值有可能产生较大差异,这是因为各个模型的假设及参数值各不相同。正如有多种模型估算股票价格,各种方法计算出的结果会相差很大,并且很难判断哪种结果更合理。在这种情况下,假定各金融机构根据不同的假设使用不同的模型,其公允价值及对损益账户的影响在不同银行之间可能不可比,并且为管理层留下很大的操纵空间,与公允价值会计的目标相违背。

对于外部审计、评级机构及监管机构来说,证实通过模型获得的公允价值是否可靠将极具挑战性,有时不得不依赖于企业自已提供的模型与参数。根据花旗银行2007年年报信息,其在估计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时使用了800多个估价模型。随着银行业务涉及的金融工具逐步多元化,确定公允价值过程中隐含的不确定性将会成为一个难题。在次贷危机中,产品过于复杂,使得外部监管弱化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三、公允价值准则的存废之争

围绕公允价值准则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

美国FASB157号准则的推出,旨在进一步加强公允价值计量的可操作性。其推进公允价值会计的初衷之一,是让资产负债表客观准确地反映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但其推出初期,即遭到金融界的反对。

以联邦储备委员会、财政部和金融界为代表的反对者认为,公允价值会计是对现行会计模式(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的极端背离,不仅缺乏可靠性,而且将导致金融机构的收益产生巨大波动,使金融机构的贷款决策短期化。美国的银行认为,许多工商贷款的价值和贷款条件独特,很难用公允价值计量,因此强烈反对应用公允价值会计。

次贷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性特点表现更为突出,再加之安然事件后会计师和审计师的异常谨慎,对次贷危机推波助澜,引来更大的争议,“按市值计价”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受到质疑。美国一些银行家和议员们强烈呼吁废止或暂停这一准则。对此各界争论不休,争论的焦点在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不是本次金融危机的成因,或者即使不是成因,是否因为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而助长了金融危机。

一部分机构认为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具有因果关系,至少是关联关系,因此随即作出了一些改革举动。如日本企业会计基准委员会(ASBJ)表示,正考虑放宽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欧盟议会则通过了“允许金融机构暂停使用公允价值”的决议,批准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修改;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声明,准则修改后,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登账的企业,将可依新准则重新归类资产,从而避免必须按市值计价的结果。

也有权威人士表示,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无关,应保持公允价值准则的稳定,甚至需要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公允价值准则。如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主席戴维·泰迪认为,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关键是要树立市场信心,只有知道市场真相才能针对损失采取措施,逐步恢复运作。并表示构建全球适用的会计准则框架体系,公允价值仍是不可替代的资产价值计量方法,有助于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资本情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发表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认为,采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仍然是未来的趋势。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理事汤姆·林斯梅尔认为,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次贷引发的流动性不足、金融创新缺乏透明度和有效监管,其发生与公允价值没有直接联系,但需要重新审视公允价值,反思其在实际运用中的不足并加以改善。

会计界则认为,公允价值只是把现实情况表现出来,市场波动的影响被公允价值准则所捕获,会计准则只是尽其所能地做到信息透明。在这一过程中,公允价值会计成为了一个市场趋势的追随者,试图反映出市场最新的价格。改变会计准则,比如停止使用公允价值。而废弃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实际上就等于否定现实。

随着奥巴马政府救市方案渐次展开以及公众对新一轮企业资产减值计提和亏损报告的担忧,该问题的争论再度掀起。该准则支持者认为,在诸多试图找出资产真实价值的方法中,这是能最大程度避免主观偏见、随意性和恶意操纵,也最能令投资者信服的方法。该准则反对者认为,正是它的存在,把原本并不严重的次贷危机放大成了如今的金融危机;还认为,本次危机是典型的资产负债表危机,次贷损失造成的恐慌性抛售把相关债券的价格压低到荒谬的程度,大量持有这些债券的银行虽然并不认可这样的低价,但在公允价值准则要求下被迫大规模减记,于是连锁反应出现了:资产减记导致亏损和信用评级降低,而亏损导致股价下跌,评级降低导致交易对手要求更多保证金。资产负债表恶化和保证金压力又迫使银行抛售资产,从而进一步压低资产市价;这种连锁反应的原因是每个环节的参与者所依据的信息,均为公允价值准则下的同一套报表。他们认为,如果企业没有被迫采用该准则,那么上述连锁反应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危机也没那么严重。

四、结论:公允价值并非经济危机的元凶

众所周知,美国这轮金融危机祸起次级抵押贷款,商业银行原本打算通过建立特别目的机构(SPV)和结构投资公司(SIV)等组织隔离风险,并通过证券化创造形形色色的衍生金融工具转移风险,但是风险依然存在于金融体系之内。而各种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只能转移风险,并不能减少风险,更不能消除风险。所以,这轮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在于次贷引发的流动性不足、金融创新缺乏透明度和有效监管,而不是由公允价值所导致的;恰恰相反,应该通过这次金融危机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会计准则,提高会计准则在揭示、控制风险方面的功效。

我们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对金融危机只是起到了一个放大作用,而非金融危机的根源。对风险的漠视和对暴利的追求才是此轮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因此,即便停止使用公允价值计量,也不能解决金融危机本身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高路.浅谈在当前金融经济危机下的公允价计量问题.财会研究,2008(6).

[2]彭南汀,王习武.论金融危机下的公允价值会计.会计研究,2008(12).

[3]杜宝明,于奇峰.美国次贷危机对经济金融制度的影响.金融教学与研究,2008(6).

[4]邢精平.公允价值会计:美国的经验与教训.证券市场导报,2009(1).

[5]曾小青,向玉章.关于我国引入公允价值计量的思考.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1).

[6]余恕莲,史玉光.次贷危机引发的会计思考.国际商务财会,2008(11).

上一篇:典型部件下一篇:翻转课堂的课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