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转化

2024-07-26

视角转化(精选九篇)

视角转化 篇1

一、“转化犯”的立法解读及其价值

(一)立法规定的转化犯

针对“转化犯”概念和定义,理论上有较多的说法。但是,对于其特征,学界还是比较统一的。首先,“转化犯”必须存在两个罪质不相同的故意犯罪,而且是一个故意犯罪向另一个故意犯罪的转化。其次,“转化犯”中的两个故意犯罪行为,虽然在罪的性质上不一致,但是在犯罪的构成要件上却具有一定的重合,而且要是“转化罪”的构成要素能通过原始罪名发展而来。再次,因为某些情节的出现和变化,使得行为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而且,是从一个轻罪向重罪的转变。最后,法律对“转化犯”要有明确的规定,罪名不能任意转化,要符合罪刑法定的原则性要求。下面,笔者将对理论上符合“转化犯”要求的罪名进行分析。

1. 非法拘禁罪

我国《刑法》第238条第2款规定“犯非法拘禁罪,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234条、第232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在笔者看来,非法拘禁行为本应该不包含故意伤害行为,所以,从第238条第2款的前半句看来,是将非法拘禁致人重伤、死亡的情形作为结果加重犯来规定。但是,其后半句又规定了“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的特别情形,由此看来,“使用暴力”的犯罪手段即行为和“致人重伤、死亡的”犯罪结果均不属于非法拘禁罪的犯罪构成。况且,可以独立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假若两个犯罪的构成要件要素之间不存在任何重合的地方,也没有延展的可能,则不可能形成转化犯的形态,法律也无法将之规定为转化犯。所以,犯非法拘禁罪,并且在其过程中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应该以数罪论处。即使最终以故意杀人罪重罪论处的,也应该是“吸收犯”,而不是“转化犯”。

2. 刑讯逼供罪、暴力取证罪

我国《刑法》第247条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234条、第232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通过对该法条的研读,笔者认为,刑讯逼供、暴力取证罪并不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而转化成了故意杀人。首先,“转化犯”必须是行为人出于故意而实施的行为,如果是由于过失导致的,则不能转化为故意杀人罪。而刑讯逼供、暴力取证行为致人死亡的,极有可能是行为人因为过失导致的。其次,按照“转化犯”的相关特征,“转化犯”必须满足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的故意内容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行为中前后有两个不同的故意要素。如果行为人的故意内容没有发生变化,就不能成立两个不同的犯罪。

但是,对于转化犯特征,学界还是比较统一的。首先,“转化犯”必须存在两个罪质不相同的故意犯罪,而且是一个故意犯罪向另一个故意犯罪的转化。其次,“转化犯”中的两个故意犯罪行为,虽然在罪的性质上不一致,但是在犯罪的构成要件上却具有一定的重合,而且要是“转化罪”的构成要素能通过原始罪名发展而来。再次,因为某些情节的出现和变化,使得行为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而且,是从一个轻罪向重罪的转变。最后,法律对“转化犯”要有明确的规定,罪名不能任意转化,要符合罪刑法定的原则性要求。

可见,通过对理论上符合“转化犯”的罪名的分析,它们还有更适当的解决方法,并非通过这种理论来应对。概括来说,有以下三点。第一,如果犯罪行为满足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就直接定故意杀人罪;第二,在某些情形下,如果行为人的行为满足众多罪的构成要件,直接以数罪论处;第三,如果其它一些特殊情况,行为人的行为构成多个犯罪,则罪名之间应该是想象竞合关系,择一重罪处罚就好。

(二)“转化犯”的价值反思

1. 死刑罪名数量

按照支持“转化犯”理论学者的观点,认为“转化犯”有助于减少我国目前《刑法》中的死刑罪名,因为这样就可以不用在很多罪名后写明“死刑”,而是写明“按照第234条、第232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也就是将该罪名转化,从而使法条上减少了死刑的罪名数量,而实际的效果不会发生变化。“转化犯”的支持者认为“转化犯”可以缩减死刑罪名,个人认为,这仅仅是一种表面现象,因为虽然在《刑法》条文中的死刑罪名减少了,但通过“转化犯”这样一转化,执行死刑的犯罪分子并没有减少。所以,只要我国《刑法》条文里还规定的有死刑的罪名,就应当依法办事,只要行为人满足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直接按照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就好,而不去引用所谓的“转化犯”理论,同样能限制死刑罪名的个数。

2. 实现罪刑相适应

从“转化犯”的理论来看,只有行为人的犯罪出现了质的变化,而且发生变化的原因要是法律明确规定了的,从而使得最初的基本犯罪构成不能涵盖新的、转化后的犯罪构成,并且这种变化必须是从法律上的轻罪向重罪的变化,就以转化后的犯罪论处,也就是成立了所谓的“转化犯”。

虽然,依照我国目前《刑法》的规定,不论是行为人实施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暴力取证,只要出现了“致人重伤、死亡”结果的,就可以成立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理论上讲,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的区分是比较容易辨析的。但在实践中,由于两罪行为人的主观心态都是故意,而且都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故意伤害致死罪和故意杀人罪的区分就成了难题。不论是我国的刑法条文还是学界的通说观点,都认为两罪的最大区别是行为人的主观目的。如果行为人是希望或是放任死亡结果发生的,不论最终是否造成了人死亡的结果,都以故意杀人罪论处;而如果行为人只是为了伤害他人,就算最终导致了事实上的死亡结果,也要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所以,当出现了致人死亡的客观结果时,转化成故意伤害致死罪合适还是转化成故意杀人罪合理,就成了司法实践中的选择适用难题。

二、“转化犯”的理论困境

(一)违反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是我国《刑法》的重要原则。张明楷教授认为,该原则是指犯罪的成立,不仅要求在客观上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而且要求主观上具有犯罪的故意或过失,而且还要求主客观内容具有一致性。刑事责任程度的确定不仅要求考虑行为的客观危害,还要考虑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和人身危险性。由此看来,现在“转化犯”依然面临着较大的问题。即使学界的主流观点仍然是前文所说的那样,即“转化犯”的构成必须是故意犯罪之间的相互转化,但是,只要行为人造成了他人死亡的结果,就会在不加以考虑其相关因素的情况下,直接以故意杀人罪去定罪量刑,这显然有违背主客观相统一的刑法原则的嫌疑。

(二)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我国《刑法》第3条明文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条文为“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罚”。罪刑法定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所以,对于什么是犯罪,什么罪处以什么样的刑罚,都必须由法律预先加以明确规定。当然,以上论述是因为没有提前定罪而违反罪刑法定原则。对于“转化犯”而言,同样是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的。有人可能会说,法律对“转化犯”也是有相关规定的,因而并不存在违反“法无明文规定”定罪处罚之嫌,实际上是狭义的对罪刑法定原则的误读和曲解。“转化犯”对罪刑法定原则的违反,是以“此罪定彼罪”的方式进行的。

三、“转化犯”的解决路径

(一)废除转化型故意杀人罪规定

在我国的刑法中,“转化犯”立法方法从内容上说有两点,一种是法律拟制。也就是行为人的行为原本并不满足刑法的有关规定,但是在《刑法》规定的某些特殊条件下,同样按照相关规定论处。但是,法律拟制只能适用一些刑法明确规定的情形,不能普遍的适用。另一种是注意规定。是在法律已经做出了基本规定,为了提示有关的司法工作人员注意判断,防止忽略案情的“爱心提示”,其实是对相关内容的再一次重申,即使没有这样的注意规定,也要按照相关的规定,依法处理。“转化犯”这一术语是我国刑法学界的首创,能否在司法实践中很好的发挥其作用,还要通过更多的检验证明。

(二)设置加重处罚条款

如果废除了转化型故意杀人罪的条款规定,那接下来要怎样处理呢?笔者认为,只有存在法律拟制情形下才可能适用“转化犯”理论,而注意规定则无需按照“转化犯”理论去处理,直接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定罪处罚即可。当行为人出于故意杀人罪的故意而实施行为,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直接定故意杀人罪;而行为人仅仅是出于相关故意,最终导致被害人死亡结果的,也应定其相关罪名,只是按照结果加重犯加重处罚即可。虽然,结局都可能判处死刑,但是行为人的罪名不同。所以,笔者认为,当前废除“转化犯”在故意杀人罪上的应用是合情合理的。

同时应当对我国《刑法》中的相关法条做出相应的修改,在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暴力取证、虐待监管人和聚众斗殴罪的相关法条后增加一点,“致人死亡的,以该罪的结果加重犯定罪处罚。”至于以上罪的结果加重情形应当在定罪时以何种标准定罪,才能使罪刑相均衡?是死刑还是延长刑期或是其它?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应当从立法层面来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以所谓的“转化犯”理论去应对。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坚持刑法上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和罪刑法定原则,最终做到罪刑之间相均衡。

四、结语

对于我国“转化犯”理论的态度,学界有很大的争论。笔者对“转化犯”在故意杀人罪上的应用持否定的态度。当然“转化犯”的适当与否,还需要更多的司法实践去证明。

摘要:按照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行为人实施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暴力取证、虐待监管人及聚众斗殴行为,在其过程中致人死亡的,按照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在我国理论上,把这种定罪处罚模式在理论上称为“转化犯”。本文对“转化犯”的存在价值和理论实践缺陷进行分析,对转化型故意杀人罪,也就是“转化犯”持否认态度。

关键词:故意杀人罪,转化犯,刑法

参考文献

[1]赵延光.中国刑法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2]张明楷.犯罪构成体系与构成要件要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刘士心.竞合犯研究[M].北京:中国检查出版社,2005.

[4]王俊平.转化犯及相关立法研究[J].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

[5]肖中华.论转化犯[J].浙江社会科学,2000.

视角转化 篇2

[关键词]:民间游戏 儿童 角色 转化

一、浅谈民间游戏

在民间各地流传着许多具有浓厚生活气息、风格各异的游戏,这就是所谓的民间游戏,它在许多人的脑海中留下了属于童年的美好回忆……在那遥远的童年时代,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有时间便和邻居小伙伴们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空地上、院子里玩踢毽子、跳房子、捡棋子的游戏。民间游戏具有浓厚区域文化气息、玩法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材料简便、不受人数、场地、环境限制,需要我们去传承。民间游戏有着其独有的特色,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游戏实例)

首先,民间游戏有着很强的随意性。无论是游戏的组织和游戏的取材以及参与游戏的人数,民间游戏确实有着一定的基本规则,然而,这种规则又是极容易被变更的,规则很多时候更是随着参与的人数及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正是基于这种随意性使得民间游戏很容易展开,儿童也很容易参与进来,所以一直以来民间游戏都深受各地儿童的喜爱。

民间游戏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其趣味性,这种趣味性能够很好的迎合儿童的好奇心以及好动的特点,很多游戏在玩法和规则上都可以不断突破创新,例如跳皮筋,可以是3个人玩也可以是更多人玩,可以是一根皮筋也可以是多根皮筋,且任何一种玩法及组合都能够有其独有的特点及乐趣,正是因为民间游戏的这些特点使得其操作性很强,并且受到很多儿童的喜爱。(游戏实例)

二、儿童角色在民间游戏中扮演的重要性

儿童在民间游戏中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虽说角色类型不同,但每一种角色都有着其重要性。儿童在民间游戏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游戏的被动参与者

被动参与者通常是指那些被要求参与到游戏中来的儿童群体,这部分儿童在个性上通常较为内向与封闭,不擅长主动与人交往,很可能会较为胆怯与闭塞。在小伙伴或者其他人的要求或者邀请下他们也会参与到游戏中来,但通常游戏过程中表现的都不太积极,对于游戏也不是太投入,与其他角色相比这部分儿童相对而言在游戏中获得的乐趣可能会少一些。大部分儿童游戏都必须有足够的人数才能够组织起来,游戏的被动参与者在游戏中正是发挥了这个作用,从这个层面能够很好的反应出被动参与者在儿童游戏中的重要性,无论他们是否够积极或者兴致是否很高,只有让这些被动的人群也参与到游戏中来游戏才能够得以展开。

2.游戏的主动参与者

主动参与者通常是指那些对于儿童游戏有着较强兴趣的儿童群体,他们享受这个玩乐的过程,能够很好的体验到儿童游戏的乐趣及趣味性。这部分儿童通常个性都较为开朗活波,很多小朋友可能还会比较好动,他们平时在很多活动中都表现的较为积极。主动参与者在民间游戏中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儿童游戏参与者的组成部分,同时,他们的积极性对于游戏也是一种推动,任何民间游戏在展开的过程中只有有人来不断推动才能够更好的展开。

3.游戏的积极创造者

游戏的创造者在民间游戏的展开中则有着毋庸置疑的主导地位。游戏的积极创造者首先会是游戏的组织者,这部分儿童通常都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创造能力,例如在组织扔沙包的游戏时这位小朋友往往能够将其他小朋友汇集到一起,并且通过现场人数、现场环境等客观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扔沙包场地及扔沙包的模式。游戏的组织者在民间游戏中的作用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就向在上述游戏中这位创造游戏的小朋友不仅是游戏展开与推进过程中的灵魂人物,他所采取的组织方式以及对于游戏的创造模式很大程度上会决定游戏的趣味程度及质量,游戏是否能够良好的展开并且取得一定的娱乐效果,创作者的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例谈)

三、儿童角色视角下兴趣的层次变化

1. 游戏的被动参与者:感官兴趣与中间兴趣

当儿童仅仅是作为被动参与者参与到游戏中来时,儿童所具备的兴趣通常集中表现为感官兴趣及中间兴趣。感官兴趣是指儿童被游戏的形式、游戏器材等外在因素所吸引而产生的兴趣,有些时候儿童在游戏中取得胜利时来自外界的夸奖与赞誉也是这种感官兴趣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对于游戏的参与不断深入,儿童会越来越好的融入到游戏中,也会更加享受这个游戏过程及游戏带来的乐趣,这种由游戏本身带来的兴趣通常被称为中间兴趣。对于游戏的被动参与者而言,他们的兴趣通常会由感官兴趣不断向中间兴趣过渡。

2. 游戏的主动参与者:自我衰竭的内在兴趣

对于游戏的主动参与者而言他们是很享受游戏过程的,在游戏中所获得的兴趣也只是和游戏本身有关,通常会集中表现为对于游戏的内在兴趣。以踢毽球的游戏过程为例,作为主动参与者的小朋友并不是游戏的积极创造者,他与被动参与的孩子相比能够更好的体验到踢毽球的乐趣,但在游戏的过程中他还是会受到游戏规则、游戏模式等的种种制约,这些制约使得这个孩子在游戏中受到各种限制,他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也就造成这种内在兴趣的逐渐衰竭。(例谈)

3. 游戏的积极创作者:自我强化的内在兴趣

游戏的积极创造者通常都是游戏的主导者,他们不仅是游戏的组织者,通常他们也能够不受限制的打破各种游戏规则与模式,能够让自己的创造力找到充分的发挥空间,能夠对于游戏进行新的创设与安排。在这个过程中游戏创造者不仅能够充分享受到来自游戏本身的乐趣,然而,更大的乐趣是来源于这种内在兴趣的不断自我强化。正是由于对于游戏有绝对的主导权,这使得游戏创造者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与满足,这也使得他们能够享受到其他群体所感受不到的不断自我强化的内在兴趣。

结语:

民间游戏作为一种非常随意的游戏形式一直以来都深受儿童的喜爱,在民间游戏中不同儿童会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无论是游戏的主动参与者还是游戏的被动参与者,抑或是游戏的积极创造者,每一种角色在游戏的开展中都十分重要,并且这些角色下儿童对于游戏的兴趣也在不断发生着转变。对于这个转化过程的研究不仅能够更好的了解儿童的心理,也能够让更多儿童在民间游戏中找到更多乐趣。

参考文献:

[1]秦元东;兴趣层次说与儿童学习[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年04期.

[2]巩玉娜;传统民间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刘婧;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视角转化 篇3

人们说话时从使用某一方言转而使用另一方言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这种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转换就是语码转换,它既是一种非常活跃的社会语言学现象,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是语言接触的结果。1972年,Gumperz认为会话语码转换是熟练使用双语或多语的人对语言的创造性使用。大多数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是通过寻求社会因素,(如种族、性别、年龄、社会经济地位等)与语码转换在宏观层面上的关系来探讨语码转换背后的动机,探讨语言选择如何反映权利和不平等。在大学校园中,大学生们的地域文化背景和专业知识背景各不相同,语码转换非常普遍。大学生在普通话、外语、方言之间的语码转换,其原因也是复杂多样的。本文以这些已有的研究为基础,从语码转换和社会因素之间的宏观关系层面,运用会话含义理论探索大学生语码转化现象的原因,以加深我们对语言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认识。

一、语码与语码转换

语码指人们用以进行交际的符号系统,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是一种方言或其他语言变体,甚至可以指一种语体,如正式语体或非正式语体。在社会语言学领域,我们把语言或者语言的任何一种变体定义为“语码”。广义的“语码”在社会语言学中指两人或更多人之间借以交际的任何语言系统。

语码转换是指,在交际对话或书面语语篇中,在句内或句际间出现的由一种语码转向另一种语码的现象,既可以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也可以是从同一种语言的一种变体到另一种变体的转换,还可以是从一种语体到另一种语体的转换。语码转换作为谈话策略之一,可以用来显示身份、表现语言特点、改善人际关系和谈话气氛等。

二、会话原则与会话含义

Grice认为,人们在谈话中总有一个共同接受的谈话目的。在谈话的各个阶段,也可以有各个阶段的谈话目的,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双方都应该遵守一定的原则,他称这种原则为会话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简称CP)。Gric认为合作原则包含四大准则,即量的准则(quantity maxim):所说的话应包含当前交谈的目的所需要的信息,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质的准则(quality maxim):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不要说缺乏证据的话;关系准则(relation maxim):说话要上下文关联;方式准则(manner maxim):避免晦涩难懂的表达方式,避免歧义,语言简练,井井有条。它是使一次交谈能有效进行下去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在交际中就一定要恪守这些准则,有时出于某种目的或某种需要,人们会有意或无意地违反这些准则,这时听话人就要根据当时的语境,推断他违反合作原则的隐含意义。Grice把这种在言语交际中使用的隐含意义称作“会话含义”。

三、会话含义理论与大学生语码转化现象

1.违反量的原则引起的语码转化。违反量的原则即会话中故意提供不足的信息,或者提供多余或额外信息,比如:

A:“你好,你就是刚来报到的同学吧。”(普通话)

B:“是,我刚(gàng)来。西安的天气还(hái)真(zhèn)热呀”(天津方言)

A:“你是天津(tiàn jin)人吧。我(wó)家也在天津(tiànjin)。如果有困难就告诉我,别客气。”(天津方言)

从两个大学生的对话中可以看出,A同学迎接新生B同学,并用普通话向他问好,而B在回答时却提供了比要求的更多的信息,“西安天气真热呀!”,这便违反了量的原则。而且谈话过程中使用了天津方言,但就是由于这句话,A同学听出了B应该与自己是老乡,语码转换就很自然的发生了。

2.违反质的原则引起的语码转化。质的原则是指,不要说不真实的、缺乏证据的话。而违反质的原则指说假话,或者荒唐的话,比如:

A:如果你是里面的Princess,你会怎么办?

B:我啊,我,反正我不会那么barbaric,不会那么去看自己所爱的人被老虎tore to pieces。

对话中两者所提到的内容都是电影中的场景,会话里涉及到不真实的,虚构的事件和情景,会话违反了质的原则。在会话中,双方从汉语转换为电影中的英语。他们的语码转换便是对话者为了保留电影中原有的信息与风格,为了说起来自然流畅,听起来清晰明白、原汁原味,省去翻译之苦所产生的。

3.违反关联原则所引起的语码转化。关联原则是指说话要上下文关联。违反关联原则则是说与上下文无关的话语。

4.违反方式原则引起的语码转化。方式原则是指避免晦涩难懂的表达,避免歧义。而违反方式原则是指故意使用晦涩难懂的表达方式,或者歧义冗长的表达。

学习方法视角下的数学后进生的转化 篇4

一、数学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分析

1.学习基础差。

相当多的数学后进生由于小学学习基础没有打好,导致后继学习困难重重。数学是一门连贯性非常强的学科,某些基础环节的缺陷会影响数学的学习。

2.学习方法存在问题。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学会“数学地”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大部分数学后进生不善于思考甚至不会思考问题,对数学缺乏理解,碰到数学问题不知道从哪方面入手去思考。如解决问题过程中,很多后进生都是随意拿其中的两个条件进行列式,而不会去思考和分析条件中的逻辑关系,对题中的语言不求甚解,不作逻辑思考,特别是对于题中的隐含条件觉察不出来,在这样的条件下,要想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就非常困难了。

3.学习习惯与态度差。

态度决定一切。很多后进生学习过程中不思进取,甚至不愿意思考,一碰到数学问题就产生畏难情绪,进而随便敷衍了事。在一些比较复杂的学习中要求整个思维过程兼顾多个因素时,注意的分配能力差导致学习跟不上节奏。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转化后进生的方法也是多层次、多方向的。在各项研究和经验总结中,大部分的研究成果都是将后进生的转化作为一个系统的工程来做,主要是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以及对后进生进行更多的关爱等方面来进行转化。诚然,导致数学后进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后进生学业成绩低下必然涉及其自身的学习方法问题。本文着重从学生的学习方法的角度来谈数学后进生的转化。

二、数学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1.同伴诊断,互助学习。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有别于成人的思维特点与认知。当教师很多时候不能从思维与认知特点上去帮助和理解后进生的时候,他的学习同伴正好能填补这个空白,让后进生与同伴结成学习的互助小组,能帮助他们有效地缓解和补充教师教学的缺憾。在学习过程中让后进生与学习优秀或中等的同学结对,后进生能认真听讲,有不懂的及时请教同桌。针对后进生的注意分配能力差、学习基础差导致不能及时内化知识的特点,让他们在新知学习后将自己对新知的理解、解题思路总结给学习同伴听,让同伴帮助其诊断,找出错误的原因,将错误的知识和思想扼杀在萌芽之中。这种同伴诊断——互助的学习方式有效地促进后进生知识的内化,帮助他们掌握新知,纠正错误。

2.加强口算训练,切实打好基础。

口算是小学生最基本的技能,是四则运算的基础。笔算是以口算为基础的,计算能力的强弱跟笔算、口算的技能直接相关。要提高后进生的能力,首先要加强口算技能的训练。口算训练的关键是持之以恒,坚持训练。可让学生之间每天相互出口算题进行练习,特别是对一些易错的口算题进行反复练习,如15×6、16×5、25×4、24×5等。对一些带有一定技巧性的口算,如6.4+3.6-6.4+3.6等穿插进行练习。此外,对一些常用的分数小数之间的互化,如1/4=0.25、0.75=3/4等以及3.14与1至10各数相乘的积要熟练掌握,使学生形成熟练的口算技能技巧,达到正确迅速口算的目的。

此外,可在口算过程中辅之以一些有趣的形式,如趣味抢答、游戏以及竞赛等来激发后进生的积极参与。

3.进行联想练习,培养思维的发散性与深刻性。

后进生的学习成绩差,除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不扎实外,往往都存在着思考能力弱、思考的范围窄等问题,导致了思维的局限。因此,可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性地对一些知识进行联想、延伸练习,不断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与深刻性。根据某一知识内容加以延伸,发散衍生出知识,经常进行训练可有效同化和顺应新知识,起到了复习旧知识的作用,使新旧知识形成网络,内化到旧知识的结构中去。如学习比的有关知识后,出示“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8∶5”,让学生根据这个条件和除法、分数以及数量关系等进行联想延伸训练。学生出现各种答案:男生人数是女生的1.6倍;男生人数是女生的160﹪;女生是男生的5/8(62.5%);男生人数比女生多3/5,女生人数比男生少3/8;男生比女生多60%,女生比男生少37.5%……有的学生甚至说出了分数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如女生人数×160﹪=男生人数、男生人数÷160﹪=女生人数等。这样的联想延伸,是学生头脑中对新旧知识内化后形成知识网络的表现,不仅沟通了分数、除法、比、百分数之间的联系,还复习了分数的数量关系。这样的训练坚持不懈,能培养后进生的变通能力,拓宽思路,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深刻性。

4.专题学习,有效地提升知识水平和能力。

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习惯于某个知识点的学习,结果水平永远都只停留在某个知识的“点”上。如何让学生的知识学习形成有效的“线”呢?专题学习可以对某个内容进行深度挖掘,深刻揭示其内涵,提升知识的运用水平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学习圆的有关组合图形面积后,可以专题学习圆与正方形组合图形的面积知识,揭示圆与正方形的特殊关系,从而深化圆面积和组合图形面积的有关方法。

出示题目:如右图,一个正方形的内切圆边长10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求出阴影面积后继续求剩下的图形(如下图)阴影面积,并提问:“阴影图形面积与正方形面积有什么关系呢?”最后得出正方形的内切圆的规律是圆的面积占正方形面积的78.5%,阴影面积占正方形面积的21.5%。

“那这个图形有没有这样的规律呢?”出示题目:如右图圆内接最大正方形,圆的直径10厘米,求阴影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在练习后举例不同直径长度的圆内接正方形,并提问:“阴影面积与正方形有什么规律?”最后得出正方形面积占圆面积的1001/157,而阴影面积则占圆面积的57/157。

在学习两个图形面积后,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方法进行计算求阴影面积。学生对于图形的规律有着惊人的潜能,在计算时将图①中两个图形采用阴影部分是正方形面积的78.5%,图②采用阴影部分是圆面积的57/157的方法来进行计算。特别是图③,也有部分学生能看得出规律来,让人惊叹。

学生在专题学习中,不仅可以掌握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又可以构建正方形与圆的面积关系的规律,让后进生深入掌握方法,提升学习能力。

5.学会提问,锻炼自己的“胆”“心”“脑”。

后进生基础差,他们不敢向老师提问,尤其是基础差、胆量小的学生。后进生除这个因素外还有自卑的心理存在,要他们敢于提问确实不容易,因为他们要承受着被老师批评、同学嘲笑的风险。要想激发后进学生提问的勇气,教师必须要积极地鼓励学生提问,帮助学生树立“我能行”的信心。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求知兴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兴趣来提问。如这样一道题:“红花36朵,黄花9朵。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这样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积极提问的欲望,兴趣高涨,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提问的乐趣。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后进生要提高成绩,就得学会提问,想问、敢问、好问,更应该会问。使学生学会提问,学会是前提,会学才是最终目的。碰到事情多想想为什么,除了这样去思考还有没有别的方法,激励自己有一个勤于提问题的“心”,不断地给自己头脑添加材料,使自己更聪明。比如,碰到简便计算题12.5×4.8,想一想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计算的简便,每种方法的缺点与优势在哪里。

转化后进生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从学习方法的视角去指导后进生,只要对数学后进生有了全面细致的了解,并采取切实可行的转化策略,从细微入手,持之以恒,数学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成效。

视角转化 篇5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源泉、教育传播的高地,具有知识密集、人才密集和技术密集等优势,理应成为中国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生力军,然而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明显偏低。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在2010 年3 月全国政协会上发言时指出,目前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为25%,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与发达国家80%的转化率差距甚远[1]。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主要是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如管理体制不科学、奖励机制不合理等,导致很多科技成果“束之高阁”。鉴于此,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中国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问题。

制约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因素的因素很多,而且复杂,因此从协同理论的视角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进行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高。

一、文献综述

在中国知网上,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可以发现,在2010—2013 年四年间发表的相关论文高达24 852 篇。可见中国学术界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注度之高。

通过学习研究相关论文,发现学术界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因素研究,如管理体制不顺,应用推广资金缺乏,信息不对称,科技成果不接地气等。(2)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及措施研究,如加强校企横向联合,创办大学科技园,建立健全服务保障体系等,这些措施由于缺乏“协同性”和系统性,产生的效果并不太理想。(3)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中外比较研究。这类文献主要是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的介绍,以期对中国科技成果转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往往泛泛而谈,缺乏系统的总结。

二、协同管理理论概述

简言之,协同管理就是“协同作战”,即将协同论与管理理论有机结合,将局部力量进行优化组合,从而使系统产生1+1>2 的效应。中国专家学者对协同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近代才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协同管理的基本原理、实施条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

国外对协同理论的研究起源于20 世纪70 年代,由德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提出。之后学者们对该理论进行了发展和完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协同理论内涵的界定及其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应用。

三、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分析

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

(一)高校科技管理体制不利于科技成果转化

内因:(1)长期以来中国高校多沿用校、院、系的条块科研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科研人员和仪器设备被限制在各个院系[2]。科技人员和资源很难优化整合,形成合力。(2)高校科研管理组织机构大多仍采用纵向分级管理模式,强调校级管理职权与自上而下的职权等级,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形成等级明显、主动被动的对立关系,导致院系缺乏科研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高校内部没有设置负责科技成果转化的专门机构或者虽有机构但未能配备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

外因:(1)外部市场对高校成果的需求,是高校科研成果能够转化的前提条件。但长期以来科技与经济两个系统独立运行,导致高校科技人员对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市场缺乏必要的了解,导致高校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不协调。(2)中国现行的科研项目立项的程序是国家计划立项→政府财政拨款→高校进行研究→结题验收。这种程序导致科学研究与市场严重脱节。

(二)高校科技评价体系不尽科学合理

内因:(1)目前高校的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2)将SCI论文数量作为衡量科技人员学术水平的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尺度[3]。据有关资料显示,73%的高校在评审教授岗位时要求必须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上述因素导致高校科技人员更注重学术价值,以符合评奖、评职称、住房分配、工资福利等的需要,而不愿意关注科技成果的转化。

外因:(1)政府有关管理部门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国家重点基地和高端人才评选标准等对高校科技评价工作形成较大的制约甚至误导作用;政府科技奖励制度对高校科技评价形成的不良影响和错误导向。(2)大学排行榜的压力。目前,各种大学排行榜的评价指标体系大同小异,几个有影响力的大学排名指标体系,几乎都将论文数量、科研经费数量作为评价大学科研实力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校对科研数量指标的畸形重视。(3)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但是目前高校服务社会的评价机制和考核制度还没建立。

(三)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内因:高校科技人员为学校创造了财富,理应得到合理的回报,但是高校在制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时,未能充分考虑科技人员的劳动价值和精神贡献,未能遵循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运行规律,未能将科技人员的收益与科技成果转化效益挂钩,反而以职务发明为由,过分强调学校的利益,这就遏制了科技人员从事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外因:(1)中国1996 年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1999年的《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2002 年《关于国家科研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管理的若干规定》等,致力于激励广大科技人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但很多政策的规定过于笼统,操作上存在一定的障碍。(2)高校在与企业合作中,总担心国有资产流失,往往“开价”较高。但是企业所承担的风险十分巨大,研制、开发、生产、销售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所有投入都将付之东流,所以在利益分配上往往要求占绝对优势。高校与企业利益分配的冲突,也阻碍了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

(四)缺少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和中介机构

内因:由于受思想观念的影响,在高校内部机构设置中缺乏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机构,科技管理部门往往更注重管理而非把成果推向市场,实现经济价值。

外因: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高校和企业之间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但是中国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育还很不成熟,很不完善[4]:(1)科技服务机构数量少。(2)传递的信息不够及时和准确。(3)运行机制未完全按市场机制运行。(4)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5)服务职能不完善,缺少科技成果流通的一些必要环节。如科技成果的评估、技术交易保险等。

四、基于协同理论视角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分析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高校、企业、科技中介、国家管理部门等诸多要素,只有从协同理论的视角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保持协同运行,才能有效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一)建立科学合理高校科技管理体制

在高校内部建立开放的联合的科技管理方式和院系沟通机制,使相关的科研信息和管理决策信息互相畅通,实现科研人员之间及其与管理人员的有效沟通,形成跨学科、跨院系的“兵团”作战。

从政府层面上讲,须改变传统的科研项目立项管理办法,加大企业的话语权,使科研项目面向国民经济的主战场。同时应考虑制定专门的《技术转移法》,以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科技评价体系

高校对于科技成果的评价考核,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既要考虑SCI、EI等重要索引收录论文和发明专利的数量,又要考虑科技成果潜在和现实的经济效益。

教育主管部门和科技主管部门要加快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根据不同类型科技活动的特点,建立导向明确、激励约束并重的分类评价标准和开放评价方法,营造潜心治学、追求真理的创新文化氛围。着力提升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关键共性技术的有效供给能力,支撑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的能力。同时要引导社会力量科学合理地使用科技指标评价高校。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人”是科技成果转化中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主体[5]。所以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方面,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在兼顾学校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充分体现成果发明人和推广人的劳动价值和精神价值。以美国为例,MIT的技术转让收入中,有15%是用于事业的发展,剩下的部分三分之一归专利的发明人所有,三分之一归学院所有,三分之一归学校[6]。如果采取这种利益分配方式必将大大激发科技人员转化科技成果的热情。

关于科研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的问题,国家应出台有关规定,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除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等方面的知识产权归国家统一管理外,其他知识产权应属于项目承担单位;项目承担单位可以依法采取转让、作价入股等方式盘活知识产权,并取得相应的收益。另外,国家还应制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审批、税收等方面的配套政策。

(四)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和中介机构

好酒也要会吆喝!所以高校内部也应建立自己的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的机构,它一方面可以为高校科技人员的研究成果寻找“婆家”,另一方面将市场需求信息、企业的课题及经营信息介绍给高校科技人员。

建立技术市场的社会中介机构,搭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中介机构可以凭借自己在人才、资金、信息、法律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将高校成熟的具有市场推广价值的科技成果联系到合适的企业,同时也可以为企业找到合适的科技成果。同时对技术成果转化全过程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参与专利营销和专利许可等方面的谈判。

结束语

视角转化 篇6

一、企业员工技能知识学习转化方法

教育心理学将动作技能形成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认知阶段、分解阶段、联系定位阶段和自动化阶段。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有相对持久的较大影响的因素包括言语指导、示范与练习[2]。因此, 企业员工技能知识学习转化方法包括:

(一) 面对面交流法。

隐性知识在不同层面之间转移的主要方式是直接或间接的交流, 其中面对面交流是最有效的隐性知识转移媒介, 面对面直接交流使得隐性知识在不被显性化的状态下实现转移过程变得容易[3]。通过身临其境, 潜移默化、动态体验, 领会过程来学习和领悟这类内隐的、未编码的技能知识。并通过手势、面部表情和声音声调的多维暗示, 双向互动, 加深对隐性技能的理解。在知识转化的SECI模型中, 这个过程被称之为知识转化的社会化。对于系统化的疑难问题, 深度访谈能够帮助转移双方内心思想, 针对性地开展面对面的互动, 从而获取全面的感官认识和心理情绪反应来传递知识[4]。面对面的交流形式与隐性技能知识的转化和共享有着非常高的相关性, 而能够明确表达的显性技术知识则可以通过技术手册、操作规程和工法标准等形式的编码来传递。技能知识转化的一个典型例子和最佳途径是传统的学徒过程, 通过言传身教, 口传心授, 手把手地教和学, 使得技能的学习和共享被嵌入当时的情景之中。在技能知识形成的认知阶段, 传授者或师傅将自己拥有的隐性技能、技巧、经验、感觉、知觉和判断传授给徒弟, 通过交流对话, 刺激反馈, 共享体验, 让徒弟在与师傅的沟通中建构知识, 形成记忆。

(二) 专家定位法。

技能知识的间接交流主要通过认知地图、专家定位、群件技术等来实现。如专家定位 (Expertise Location) , 主要是根据一定的评估方法, 自动分析组织内领域专家的经历履历、项目作品、过去和最新知识贡献、领域专长发展过程等, 判定谁最有可能是某个主题领域的专家。这样在识别的基础上再进行选择, 然后沟通问询, 即时交流, 并根据问题的最终解决效果, 进行反馈评价。专家定位针对的主要是大型企业和集团公司内部的知识共享, 特别是技术导向型和地理位置跨国、跨地区的大企业。如IBM lotus公司的专家定位[5]包括专家网络, 可视通信, 密切度度量以及其他帮助迅速定位目标人群的技术。

(三) 演示或示范法。

技能知识主要是依靠操作者的现场演示或示范进行传递, 具有即时性。学习这种技能的方法就是领悟和练习, 德鲁克 (Peter.F.Durcker) 认为:“隐性知识, 如某种技能, 是不可用语言来解释的, 它只能被演示证明它是存在的, 学习这种技能的惟一方法是领悟和练习。”[6]通过反复操练和顿悟, 熟能生巧, 才能达到自动化、程序化、下意识操作的程度, 而不像书本知识和工作手册, 可以实现大规模复制和传播。在传统的学徒过程中, 以“师带徒”、“传帮带”以及技能交流为内容的师徒模式是组织中一种师傅与徒弟在共同工作、学习及生活中形成的关系模式。通过师傅的示范、传授和点化, 学徒可以少走弯路,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一种技能传承的主要形式, 许多企业形成“师徒型人才链”。

(四) 实践法。

技能知识以人为载体, 并且只有在操作运用时才能体现出来, 是一种经验型动态型的知识形态, 是一种活的知识形态。体现在工艺流程和工法标准之中, 只有顶岗操作, 反复练习, 才能体会到它的存在。在练习形成阶段, 受训者主要通过实践将操作内化到自己的心智模式中, 形成运动程序的记忆图式, 这些图式就形成了个人独特的隐性知识。经过反复实践和探索, 进入自动化阶段, 可以下意识地操作。受训者根据自己操作的结果对操纵内部知识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构和调整, 并将其系统化、条理化, 积淀为个人知识的一部分。个体技能知识产生于特定的情境和背景之中, 与工艺流程和操作过程密切相关, 是认知主体从实践经验中凝炼而成的, 技能、技巧和绝活都来源于丰富的实践经验。

(五) 虚拟现实法。

作为实践法的扩充, 虚拟现实法 (Virtual Reality, VR) 对实践过程的健全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隐性技能在转移与传递时对人与必要的专用设备资源具有依附性, 一旦离开这些资源环境, 其活动将无法进行。特别是行为经验型、操作控制型技能知识, 需要在专用设备上反复操作训练, 才能熟能生巧。虚拟现实技术能够让受训者进入环境优美而又非常现代化的“工厂”, 一流的厂房、一流的设备, 受训者能够融入这个虚拟的培训环境, 成为环境的一部分。受训者沉浸其中, 不受外界干扰, 实现有针对性的专项操作, 反复练习, 不断领悟, 直到掌握操作技能为止。在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 虚拟培训设施与真正的培训设施功能相同, 操作原理和方法相同, 理想的虚拟环境可以做到让受训者难以分辨, 甚至更为“真实”的程度, 在这里可以节省培训时间, 提高学习效率。对于一些高端制造和精密制造领域, 可以避免操作不当带来的损失, 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引导学习者进入微观世界, 观察、学习微观世界的运动特性和机理。如纳米技术, 它是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科学技术, 现在的石墨烯材料就可以薄到只有一个原子那么厚。又如纳米机器人[7], 它可以运送原子。

二、企业员工技能知识学习转化策略

由于技能知识主要是依靠传授者的演示, 主要是依靠视觉而非语言进行传递, 因此要创新机制, 采取并综合运用多种模式与途径促进技能型隐性知识的学习与转化。这些模式和机制包括:

(一) 基于首席技师工作站 (室) 学习转化。

“首席技师”, 一般是指:在技术工人队伍中具有高超技能水平、良好职业道德、丰富实践经验, 并在本行业或领域中技术水平拔尖、业绩贡献突出、影响带动作用大、得到业内认可的高技能人才[8]。作为技能人才中的领军人才, 首席技师是员工的技术标杆。一个企业没有标杆, 企业的发展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和对比的数据, 就会失去生机活力和创新能力, 进而影响企业动态能力的培育, 制约企业形象的塑造。首席技师工作站 (室) 不仅是一种开展科技项目攻关有效的制度设计和平台, 而且还是一种传承技能的最好场所。首席技师能在企业工艺改造和技术革新、引进高新技术设备的消化、使用中, 掌握关键技术, 解决关键技术难题, 其技艺在本行业中堪称一绝或绝活。通过他们组建工作室团队, 选择重点项目攻关育人, 在高难度项目攻关过程中, 实现知识共享和技能传承。

(二) 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学习转化。

产学研合作, 可以通过合作办学培养高技能人才, 培养和造就数量充足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适用型技能人才。这种模式既可提高理论教学的水平和针对性, 又可强化教学的实践环节, 加强教学与生产的联系, 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对口衔接。更为主要的是, 产学研合作包括松散型合作和紧密型合作。在紧密型合作中, 通常以市场为导向, 以企业为主体, 以项目为载体, 以专利技术和科技成果为标的, 合作方互派技术人员参与产品的开发。在利益博弈下, 共同学习、共同实践, 共同“干中学”。干中学是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的一个概念, 是技术内生化增长模型的主要内容。技术之所以被视为内生变量, 是因为技术变动最重要的一个源泉是从观察实践中学会的。在产学研合作技术转移中, 显性技术及专利技术通过培训和干中学, 转化成表现为共同的心智模式或技能的隐性知识, 实现技术知识在产业联盟内的扩散。员工可将其内化, 形成记忆图式, 产生操作型知识。在技术转移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干中学”、“用中学”, 能够有效地消化、吸收和调整转移技术, 增强对转移技术的隐性理解, 形成技术积累。对于尚处于未编码阶段的知识, 它们只能通过使用而被观察到, 通过模仿、练习、领悟和参与来传递, 这种传递是缓慢的, 不确定的, 并且转移成本高, 但往往又是技术转移中的技术诀窍和核心技术, 对技术转移的成功至关重要。企业具备与成果转化各阶段相适应的技术积累、技能结构, 掌握工艺流程和工法要求后, 不断改进技术和工艺, 实现产品的二次开发。二次开发和二次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

(三) 基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学习转化。

多媒体信息技术对促进技能型隐性知识的挖掘、整理、传播和学习更具特长和优势, 并能够降低隐性技能共享的成本和难度, 使跨时空、跨地域的隐性技能共享成为可能。这种模式和方法包括电子化学习技术、移动学习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虚拟仿真技术、协同仿真和动作捕捉等技术的运用 (图1) 。

在知识和技术的学习中,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 学习者在知识和技术被应用的真实情境中学习时, 学习效果最好。通过项目导向、情境模拟等教学方法, 为学习者设计真实的任务情境, 在解决真实问题过程中内化知识、习得技能, 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积极性、创造力和主动性, 是创造能力培养的最佳途径, 适于复杂知识的理解、高级认知技能和社会技能的形成。建构认知型e-Learning[9]就是基于真实问题情景下的探索、学习的过程, 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特定问题的解决, 体现在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步骤, 不同的学习活动, 体现不同的认知建构模式。

基于web2的移动学习M-learning, 探讨如何利用终端设备营造一个集体实验探索、社会交流、学习互动的学习环境, 也是当前研究、关注的一个热点。在移动学习与电子化网络化学习中, 均要使用虚拟现实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不同的是, 增强现实 (Augmented Reality, AR) 技术将处理设备和人的身心能力结合起来, 实现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的无缝连接与交互。

摘要:技能、技巧和诀窍属于隐性知识。企业员工技能知识学习转化方法有面对面交流、专家定位、演示或示范、实践和虚拟现实等方法。员工技能知识学习转化策略包括基于首席技师工作站 (室) 的学习转化, 基于产学研结合的学习转化和基于多媒体信息技术等的学习转化。

关键词:隐性知识,业务技能,转化方法

参考文献

[1].Argote L, Ingram P.Knowledge transfer:a basis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firms[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HumanDecision Process, 2000, 1:150~169

[2] .景如峰, 温有奎.基于认知的隐性知识云形成过程研究[J].情报杂志, 2010, 12:155~158

[3] .林绮, 杨雪, 李随成.隐性知识交流和转移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 2008, 5:16~23, 34

[4] .朱方伟, 蒋兵, 张国梁.面向技术转移的隐性知识系统转化研究[J].科研管理, 2009, 6:56~61

[5] .http://ftps.zdnet.com.cn/files/3/20973.pdf

[6] .赵曙明, 沈群红.知识企业与知识管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7] .平朝霞.纳米机器人的研究进展[J].新材料产业, 2012, 12 :25~28

[8] .郭唐义.实施首席技师制度, 拓宽人才成长通道[J].中国培训, 2012, 3:22~23

视角转化 篇7

一、语文学困生概况分析

1.学困生的定义

学困生,是指学生个体在其发展过程中教育教学达成度较低,以及相对于特定学校和班级环境来衡量时,表现出欠缺或不足的学生。

2.学困生学习的具体表现

不少的学困生都在课前预习方面做得不到位, 甚至不知道教师接下来的教学安排以及教学课程,这就使得他们上课时,无法跟上老师的节奏,从而在起跑线上就比其他人慢一步。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很多学困生的普遍问题。因为上课注意力涣散,所以他们不能很好地把握老师的授课内容,有的甚至不会在书本上做笔记。最后的结果就是,他们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是没有达到自己预想的要求。

根据多年的经验我们不能发现,学困生作业潦草应付,能拖就拖, 甚至有的学生不做作业。听课只能起到接受和探究知识的目的,做作业是一种巩固知识的环节。如果不及时对教师授课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练习,那么所学知识就不能得到巩固。

语文这门课程,对课外的阅读量有一定的要求。课外付出的时间少,课外阅读量少,也是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之一。语文是一门需要积累的课程, 适量的课外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充实学生的情感世界。

3.语文学困生的类型

( 1) 家庭成长缺失型 ,随着隔代教育现象的不断出现 , 学困生的比例不断上升。一方面,祖父辈和学生存在着年龄代沟和教育代沟问题,无法进行良性教育,另一方面,由于家庭结构和成员关系,他们的父母长期不在家,使得孩子缺少父母的关爱,造成孩子成绩的不理想。

( 2) 人生定位失误型 ,在市场经济转型的大情势下 , 出现了很多负面的思想,如读书无用论。正是社会和家庭两个方面的因素,使得部分学生在社会和家长的错误引导下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 3) 学习方法不当型 ,在学生中 ,很多人存在有学习方法的误区,他们可能很努力地学习,但是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的引导,他们的成绩一直提不上来。这类学困生的比例较大,也是我们教师转化工作的重点。

二、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竞赛转化

竞赛的目的不在于最后的输赢,而是通过竞赛这一方法,加强学困生的合作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共同进步。

例如,我在教授《鸟的天堂》时,组织大家开展好词好句记忆比赛,评出先进的典型,优胜组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我有意将几个学困生安排在一个小组, 目的是使学困生克服依赖其他同学的心理。结果发现这一组的学生学习热情很高,也十分的努力。虽然没有拿到第一名,但是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已经被调动起来了并且愿意从心底里接受学习。

2.提问转化

众所周知,当被提问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会高度的集中,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向学困生提供很多的问答机会, 以此来增强他们的学习参与能力,并且适当地采取梯度问答,不断加强问题难度。

在学习《长城》的时候,我会让学生观看长城的图像资料,然后请部分注意力不太集中的学生来为大家朗诵课文。接着就对学困生进行提问:你看到长城有什么样的感觉? 他说:壮观! 我顺势问道:面对我们古代先辈的智慧结晶,你有什么看法? 他说,我感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我感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我看着那个学困生,赞许地点了点头。

3.鼓励转化

对于学困生来说,他们渴望得到老师和学生的认可和鼓励,所以, 我在每一次的课堂上都会请几个学困生对文章进行脉络的梳理,然后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我的关心和爱护,使得他们增强对自己的信心。

在学习《火烧云》时,我就请一个学困生来给大家梳理火烧云的过程,可能因为紧张或者没有很好地掌握课文,那个学生反复地说着刚开始的过程。我笑着鼓励他,没事,说错了老师帮你补充,他有了信心很快就说完了,虽然有的地方有错误,但是他走出了表达的第一步。

由于学校、社会或者家庭的因素,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的学困生,这时候我们能做的不是苛责,而是耐心地去鼓励他,去辅导他,去转化他。我们新时代的教学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所以有效地转化学困生,是摆在教师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我们教师责无旁贷。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学困生的数量近几年有增多的趋势。一方面,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识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另一方面,大部分学生的知识水平基础明显不同。这两个问题的存在,使得学生中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严重。授课教师如果做不到因人而异,那么极有可能造成一部分学困生跟不上其他学生的步伐。所以,研究学困生的转化问题显得较为迫切。

视角转化 篇8

一、加深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流动的认识

高校科技成果不是静止不动的科研报告、论文、样品和样机, 而是动态的知识, 这样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也就转变成在既定制度、合理利益分配下, 加速知识流动和知识共享创新的问题。因此, 我们必须按照转化过程中知识流动的运行规律进行管理, 在管理理念上由传统的过程管理向以知识为基础的管理转变,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管理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耦合。

首先, 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工业与信息化部等国家科技成果管理部门要在宏观层面逐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管理的耦合。从国家的战略需求出发, 打破部门界限, 积极推进科技成果、知识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在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中开展知识管理, 并且积极促进在重大工程项目中形成的知识以产业化的形式向全社会扩散。其次, 在中观层次上, 省市一级的科技成果管理部门要根据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 稳步推进本地区高校重点科技成果的知识管理, 鼓励高校培养一批既懂科技成果管理又懂知识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为本地区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应用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提供指导。最后, 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政府、所在行业建立的中介服务机构, 拓展知识源, 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综合运用知识识别、知识学习、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等知识管理技术, 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益。

二、增强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的作用

1. 构建有利于高校知识共享与创新的组织文化

在科技成果转化组织中, 组织文化起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表现在激发创新思维、提高教职工的凝聚力、协调教职工的工作关系等方面。

高校的领导者必须明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一般的生产组织不同, 在科技成果转化组织中, 领导者不能仅仅把教职工视为实现目的的工具, 而应该将其视为最宝贵的财富, 要重视对人才实施知识管理。制度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将制度建设和以人为本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知识共享与创新。

教职工认同的组织文化是加快组织发展的动力之源。如果教职工都认同创新文化, 就会增加知识共享与创新的行为;反过来, 教职工知识共享与创新的行为也会促进组织创新文化的建设。领导者要密切关注教职工的教学、科研和生活, 善于发现教职工的文化创造和创新, 使教职工将个人利益和团队利益统一起来, 将创新文化建设看成是自身修养的提高。以为教职工服务为中心, 让教职工感觉到随着创新文化建设的进行, 工作环境越来越宽松, 同事越来越友善;工作也不再是一种负担, 还能不断找到创新的新思路。组织文化建设和教职工共享与创新行为的互动会有效促进高校知识共享与创新的组织文化建设[5]。

2. 重视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

知识学习是指科技成果受让方获取那些科技成果转化需要但是本身又不掌握的知识的过程, 知识学习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学习型组织建设是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的有效手段。

(1) 鼓励教职工不断学习和自我超越。组织学习和个人学习是辩证统一的, 组织整体对于学习的意愿与能力, 就根植于教职工个人对于学习的意愿与能力之中, 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要想不断地保持整个创新团队的活力, 必须鼓励教职工不断自我超越和学习。

(2) 建立良好的心智模式。良好的心智模式可以促进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反之则会对人们认识世界的行为起阻碍作用。因此应该鼓励教职工建立宽容、开放的心智模式。

(3) 建立共同愿景。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必须在充分分析和汇总各种情报资料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的战略目标, 为科技成果转化人员制定一个共同的创新目标和方向, 这样才能将不同专业或同一专业不同特长的人才凝聚在一起, 为了达成共同愿景而不懈努力。

(4) 鼓励团队学习。团队学习是学习型组织最基本的学习形式, 也是最难实现的一种学习形式。不仅要在形式上重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团队学习, 更要将其落到实处, 切实采取有效的手段来保障团队学习的实施。此外应对团队学习进行规划, 使每个人明确个人学习在整个团队中的位置, 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学习能力来促进团队学习。

(5) 建立系统思考方式。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学习过程中, 不能“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陷入对局部的个别问题的探索, 忽略科技成果在整体上的经济可行性和功能可行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顺利进行尤为不利。因此, 科技成果转化人员必须学会系统的思考方式, 明白科技成果转化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一个理论问题, 而是寻求一种经济、有效的方式将科技成果成功推向市场。

3.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人才激励机制和一般企业的激励机制有很大不同。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 由于工作的创新性及结果的不可预见性, 采取灵活、多变的激励方式是非常必要且有效的。

(1) 现金激励。是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学习与共享中最常用的激励手段, 也是最容易采用的一种激励手段。当前在很多高校中, 现金激励一般包括4个部分: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以及其他奖励。本文认为要适当地采用现金激励, 在使用现金激励时, 坚持现金激励的采用不以降低教职工的基本收入为代价, 在保证教职工基本收入的基础上, 本着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 重点激励愿意共享自己的知识并且创新成果突出的教职工和团队。

(2) 产权、股权、期权激励。在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体系中除了传统的方法外, 还可以采取股权、期权等全方位的激励机制, 为不同偏好、不同贡献的教职工提供不同的激励。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骨干知识创新人员, 可以拿出一部分股权奖励给他们, 使骨干知识创新人员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 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对于那些成功实现重大突破性知识创新的人员可以给予一定的股份期权的奖励, 即在科技成果成功实现转化后, 这些教职工可以以优惠的价格购买一定份额的股份或直接得到股份奖励。这种奖励既可以促使这些教职工积极将自己的知识创新实现在产品上, 同时可以激励更多的教职工积极参与到知识创新中去。

(3) 精神激励。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认为, 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 当一个人的工作得到全社会的认可时, 所激发出来的工作热忱是任何物质奖励所无法达到的。让那些拥有强烈事业心的教职工来承担更多责任, 他们会以自己的事业心为驱动力来圆满完成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共享与创新, 以得到事业心的最大实现。

三、提高企业对高校科技成果的消化和吸附能力

企业必须有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消化和吸收高校科技成果。高校由于自身所处的环境及科研的特点, 有时科研成果难免会带有一定的普适性, 不太切合企业实际情况, 或难以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要, 这时就要求企业发挥自主创新能力, 把企业的现实情况与高校提供的科技成果相结合, 对其进行二次改造, 以便更好地将科技成果在生产领域转化为企业所需的产品。

高校科技成果只有物化为产业技术装备才能真正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在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中, 知识整合与创新不是凭空产生的, 必须通过特定的工具和手段来实施。产业技术装备及其管理水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有关该项科技成果的知识积累。只有那些能够在产业技术装备中不断引进最新科技成果的企业, 才能更好地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因此, 必须提高产业技术装备及其管理水平, 以消除在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化、产业化阶段的工艺、技术装备知识的约束。

四、统筹规划各转化组织, 构建网络化组织

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体系需要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网络化的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体系, 可以显著地增强体系对知识资源的控制力。可以从战略联盟和虚拟组织的角度来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网络化组织。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战略联盟是对知识创新的一种制度安排, 通过战略联盟这种制度安排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参与者 (包括科技成果研发主体、科技成果转化实施主体以及中介组织等) 之间建立良好的知识信息联系。此外战略联盟这种制度安排可以防止科技成果转化参与者之间知识流动的中断,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知识识别与深度开发→知识学习与共享→知识整合与创新的知识循环。虚拟组织是一种临时性的网络结构, 具有动态性、协作性和共享性的特点, 既能够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体系内部的知识整合, 还可以明显降低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体系的运行成本。

战略联盟和虚拟组织在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体系网络化方面各有优点。战略联盟的优点在于它的制度安排, 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各主体之间的密切合作。虚拟组织的优点在于它的灵活性, 对于那些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所必需的、控制成本又太高的知识, 可以以虚拟组织的方式获得知识的使用权。在实际应用中, 需要选用适当的方式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体系的网络化。

五、加强中介服务和信息化平台建设

1. 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服务建设

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力的技术咨询服务可以大幅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但是科技水平不高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咨询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 必须严格技术咨询机构资格审查制度, 将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与提供其他配套服务的机构分开, 提高我国技术服务机构的专业性。此外还需加强技术咨询机构的人才建设, 提高咨询机构自身的技术水平。

在我国, 高校是国有单位, 严格的行政管理和工作制度使得有些人的才智不能有效发挥。政府应该鼓励高校依靠自身的智力资源优势, 单独成立或相互联合建立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咨询服务机构。

2. 建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的信息化平台

知识管理的目的在于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交流, 现代社会中, 知识传播的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和现代化, 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平台就是目前理想的知识传播工具。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平台是一个为科技成果转化转让方、科技成果受让方以及其他参与者提供信息的服务平台。高等学校的科技成果门类繁多, 从基础性研究到应用性研究, 信息量大, 同时还要兼顾技术保密, 这就要求在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平台中要注重知识的识别和知识源的搜索, 从而提高知识供求双方的交流效率。

六、结论

我国的高等院校是科研成果的主要来源, 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全过程中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中间试验→商品化→产业化) 都存在着知识的流动, 知识流动的速度和效率决定着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效率,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提出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有助于更有效地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知识管理, 建立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的对策主要包括:加深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流动的认识;增强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的作用;提高企业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消化和吸附能力;统筹规划和构建网络化组织;以及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和信息化平台建设。

参考文献

[1]俞芬飞.发展高校科技中介机构,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J].科技管理研究, 2007 (12) :143-145.

[2]周玉玲.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高教, 2007 (2) :137-138.

[3]李澎, 吕杰, 王世富.浅谈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J].科技与管理, 2008 (1) :101-103.

[4]刘希宋, 王辉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的路径及对策研究[J].未来与发展, 2006 (12) :27-29.

视角转化 篇9

一、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

本文所讨论的学习困难学生是指智力正常但因种种原因不能顺利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目标的学生。 学习困难学生的主要表现有:学习态度不端、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清、学习方法不佳和学习成绩不良, 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 学习困难学生是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产生学习困难学生的原因很多, 我们尝试运用社会支持理论对其进行分析。 从社会学意义上来说, 社会支持是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1]。

(一) 社会因素

1.招生规模扩大影响。 近年来, 高考录取率不断提高, 高校在校生人数成倍增长, 生源质量明显下降, 师资等教育资源相对不足, 导致学生学习困难。 自1999年以来, 高校不断扩招, 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转为高水平的“大众化教育”, 正在向“普及化阶段”快步迈进。 以江苏省为例, 全省普通高校从1995年的67所增加到2010年的124所, 在校生人数从1995年的21.9万增加到2010年的177.49万, 均位居全国第一。 录取率从1995年的47%增加到2010年的81.2%,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2%, 比2005年提高了8.5个百分点[2]。

2.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随着网络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普及, 校园周边网吧扎堆, 校园网络管理相对宽松, 大学生在便利地获取网络资源的同时, 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 一些缺乏自控能力的学生迷恋网络游戏、网络小说、社交网站等, 他们白天在课堂上玩手机或者打瞌睡, 甚至旷课, 晚上通宵达旦地沉迷于网络, 养成了不良学习生活习惯, 荒废了学业, 最终导致学习困难。

(二) 家庭因素

家庭是学生社会支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家人对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以父母为主, 其次是兄弟姐妹。 有恋人的大学生, 恋人给予的社会支持仅次于兄弟姐妹, 最后是其他亲属[3]。 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的期望和要求、家庭经济情况、父母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家庭关系等对学生的成长与学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家长在子女填报高考志愿时, 未能很好地征求专业人士的意见, 对子女的兴趣和特质缺乏科学的评估, 往往选择公众普遍认为热门的学校和专业。 加上很多考生在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上没有主见, 盲目跟风, 到大学学习一段时间后, 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或不适合已选的学校或专业, 甚至自身能力无法完成专业学习任务, 导致丧失学习动力, 学业上出现困难。 一些家长认为子女苦读十几年, 终于考进大学, 自己可以高枕无忧了, 对子女在大学期间的表现不闻不问, 未能及时了解子女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 因而对子女在学习上缺乏自制力和主动性等情况未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 还有的学生受到家庭经济困难、父母离异、家庭成员关系不和谐、父母遭遇重大疾病或意外等突发事件的干扰, 不能全身心地专注于学业, 导致学业困难。

(三) 学校因素

高校是高等教育的主阵地, 是人才培养的摇篮, 是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 如果高校不能在教育教学、制度设计和管理方面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 将会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困难。

1.教育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在大学生入学后, 高校有一系列的制度和规范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这些规章制度对凝练学生品性、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 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和有效性的学习困难学生管理制度比较少。 多数高校在学生手册上仅涉及留级的界定、选课等学籍管理规定, 缺乏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业预警, 更很少涉及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 心理、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高校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统一, 教学、管理、后勤三大部门相互独立, 学生工作管理部门单独承担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管理, 担子重, 压力大, 经常出现对学习困难学生的管理不到位的情况[4]。 高校的教务部门往往都是等学生的学习困难到达一定的限度, 一纸文件, 通知学生办理留级或退学的相关手续, 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几乎全部由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或班主任承担。 高校的辅导员至少要负责200名以上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日常管理和各种事务性工作繁杂, 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

2.教学质量的下降。 教学相长, 学生学不好, 教师也难辞其咎。 目前多数高校在对任课老师的考核评价上偏重科研成果, 直接导致部分教师注重科研, 对教学不够重视, 教学态度不够端正。 一些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为了争取更多时间在科研上, 不愿在教学上投入太多时间, 甚至放弃教学, 将主要教学任务交给经验不足的年轻教师。 很多高校采取大班上课, 一两百名学生在一个大教室听课, 如果任课老师不注意教学方法, 不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的辅导, 而只是照本宣科, 非常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出现开小差、逃课等情况, 如此必然导致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不良。

3.考试制度的弊端。 目前, 各高校大都采用学分制, 不同学科间相对独立, 往往一门课用一学期或一学年时间全部学完, 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仅仅是一两次考试。 很多学生认为平时怎么学不重要, 只要考试考出好成绩就行了, 因而忽略了平时对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把宝压在考前几周的时间, 进行强记、抢记。 部分学生采取这样的学习态度和方法都能蒙混过关, 但是少数学生平时养成了懒散贪玩的习惯, 即使到了复习考试阶段也无法收心, 无法进入学习状态, 最终出现多门功课不及格。 各高校普遍有补考、重修和毕业前清考的制度, 这样让一些学生觉得即使平时不认真学习, 考试不及格了, 还可以补考、重修, 实在不行就在毕业前参加清考。 如此, 一些学生的不及格科目越积越多, 疲于应付, 顾此失彼, 最终只能留级甚至无法毕业。

(四) 自身因素

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不可缺少的条件, 但是, 外因的作用无论多大, 都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它决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 我们借助社会支持理论分析的社会因素、 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都可以称为外因, 而学生的自身因素则起到了决定作用。 各高校学习困难学生人数一般不会超过在校生总人数的10%, 是全体学生中的少数, 学生出现学习困难的情况, 最重要的是从自身查找原因。

1.角色转换不良。大学生要顺利完成学业, 首先要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 若这个角色转换不良, 会产生很多严重后果。在高中时代, 家长和班主任管得严, 学生的生活单调枯燥, 除了学习就是吃饭休息, 唯一的目标就是考取理想的大学, 所以学习的目的性强, 自觉性好。但是进入大学后, 一下子没有了家长的叮咛和班主任的督促, 加上大学里文体、娱乐和社团活动丰富, 一些自制力差的学生要么不知所措, 要么分不清主次, 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之外的其他事情上, 而忽略了学习这个最主要任务。有些学生不能适应大学的教学方式, 固守高中时的学习方法而不及时调整, 导致跟不上大学学习的节奏。还有的学生对大学的生活环境和管理规定不适应, 在生活上习惯于依赖父母, 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 也给学习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2.心理素质欠佳。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心理素质欠佳的大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从而影响学业。 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 他们在学习生活上往往一帆风顺, 很少经受过挫折, 独立生活的能力较差, 对大学生活缺乏正确的认识, 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他们容易受到人际关系紧张、失恋、学业困难等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 出现心理问题。 出现心理问题后如果不能及时寻求帮助和自我调适, 往往会使得问题更加严重, 形成恶性循环。此外, 有的学生因没有被自己中意的学校或专业录取, 对所学专业产生抵触情绪;有的学生进入大学后, 发现自己想象中的大学跟现实相差太大, 产生失望情绪;还有的学生在高中时出类拔萃, 但到大学后, 发现学习压力大, 就业前景黯淡, 产生悲观情绪。 这些负面情绪会造成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学习目标不明确, 学习动机功利化, 从而对学业产生不利影响。

3.亚健康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 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 我国称之为“亚健康状态”。 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 工作和学习效率低下, 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降。 一些调查结果显示, 有60%以上的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 表明大学生群体中的亚健康状态是一个比较普遍而不容忽视的重要健康问题[5]。 缺乏体育锻炼、作息不规律、睡眠不足、不吃早饭、暴饮暴食、盲目减肥是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不良生活习惯, 长时间上网、迷恋网络游戏或小说等现象在大学生中也占有相当比例。 长此以往, 就会导致亚健康状态, 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严重的就出现学习困难。

4.躯体疾病。 一些学生会出现烦躁、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嗜睡、失眠、记忆力下降等临床症状从而导致学习困难。 一些起病缓, 病程长, 症状隐匿的慢性疾病不容易引起重视, 倘若这些疾病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会给学生身心带来很大伤害, 并且给本想努力学习的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困扰。 例如贫血、鼻窦炎、甲状腺疾病等是在大学生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 以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更为多见, 该病的早期临床表现为疲劳、嗜睡、记忆力下降、怕冷、水肿、食欲减退、体重增加、月经紊乱、脱发等。 该病在女性中发病率为5%, 但由于初期症状隐匿, 患者往往会将之与其他疾病相混淆, 甚至把出现的初期症状归咎于所谓的“亚健康状态”[4]。

二、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转化对策

高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主要场所, 高校在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转化中发挥着主要作用。 大学生在高校获得的社会支持来源主要为同学、朋友和老师。 一项调查发现, 大学社会支持来源最多的是同学朋友 (45.06%) , 其次是父母 (36.96%) , 其余的按序依次是兄弟姐妹 (6.59%) 、恋人 (2.96%) 、老师 (2.64%) 、亲戚 (1.30%) [6]。 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需要凝聚高校、家庭和社会的育人合力, 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实施个性化的辅导, 帮助学习困难学生早日摆脱学习困境。

(一) 建立学业预警制度

建立学业预警制度, 对学习困难学生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能够提高教育与转化的效率。 首先, 在新生入学教育时, 认真讲解《学生手册》中的学分学籍管理条例, 详细讲解专业课程设置、各科难易度、学习特点等, 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 辅导员对学风不佳、学习态度不端正、时常有违纪行为的学生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思想教育; 对多次教育效果不佳的学生, 必要时及时联系其家长, 邀请家长协助管理。 最后, 辅导员要在考试成绩出来后及时通知有不及格科目的学生, 督促其在假期里认真复习准备补考;对不及格超过两门或者在补考后仍不及格的学生, 辅导员要通过电话或信件联系家长反馈情况, 必要时邀请家长来校面谈。

(二) 建立学习帮扶制度

整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同学等支持资源, 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帮扶, 可以帮助学习困难学生尽早改掉不良习惯, 端正学习态度, 改进学习方法。 辅导员在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与转化工作中要发挥主导作用, 加强与专业课教师的沟通, 及时将学习困难学生的情况反馈给专业课教师, 请专业课教师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辅导, 帮助他们梳理学科的脉络和关键知识点。 辅导员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作用, 开展“多帮一”的帮扶措施, 选拔热心助人、责任心强、成绩优异的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与学习困难学生结对, 将帮扶工作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帮助学习困难学生早日走出学习困境。

(三) 建立学习困难学生导师制

学校可以选拔专业课教师、研究生、辅导员兼职担任学习困难学生导师, 全面具体地帮助指导学习困难学生, 促进其早日完成转化。 学习困难学生导师应该从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指导关心学生,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专业课的学习, 又有利于减少管理中间环节, 便于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 导师在指导学习困难学生学业时要做好辅导记录, 定期向相关管理部门汇报工作开展情况。 学校要对工作出色、成功转化学习困难学生的导师进行表彰奖励。 定期开展学习困难学生导师研讨会, 对转化效果显著的案例进行宣传和学习, 对转化困难的案例开展研讨, 探索有效的转化方法[7]。

(四) 建立考核办法与奖惩制度

如果高校能够建立一套较完整且适合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管理的考核办法与奖惩制度, 那么教师在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转化中将更加得心应手。 学习困难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学习倦怠, 他们对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行为已经司空见惯, 如果没有严格的奖惩制度, 单凭辅导员的批评教育, 收效甚微。 高校应针对学习困难学生制定详细可量化的考核制度, 将学习困难学生可能出现的违纪现象都尽可能地罗列出来, 根据严重程度逐级加强惩罚力度, 有效减少学习困难学生的旷课、 夜不归宿等违规违纪行为, 从而纠正学习困难学生的不良习惯, 端正其学习态度。 高校要定期评估学习困难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 通过专业课教师、导师、辅导员、同班同学开展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测评, 设立学习进步奖学金, 对部分转化效果显著的同学进行表彰。 这一方面是对学习困难学生为改善学习所做努力的肯定, 可以帮助他们重建自信, 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学习困难学生中树立典型和榜样, 激励其他学生加倍努力学习。

(五) 建立家长督导制度

家长督导制度可以在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 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请家长共同教育转化学生, 大多数学习困难学生都存在自制力不强的问题, 这些学生的家长一般在初高中阶段对学生的学习抓得比较紧, 对学生的要求比较严格。 大学期间, 受到空间距离的制约, 很多家长鞭长莫及, 对子女的督促和教育仅限于电话交流。 学生一旦脱离了家长的严厉管束, 来到相对宽松、需要自主学习的大学, 可能就会出现无法自制、放纵贪玩、不思学业的情况。 辅导员要及时将学习困难学生的基本情况反馈给家长, 通过家长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习惯, 请求家长协助教育。 必要时邀请家长到学校面谈, 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 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 引导家长对学生冷静克制、宽容理解、信任支持, 详细讨论并制订学生的下一步教育和帮扶计划。 辅导员需要与家长保持联系, 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家长也要在情感上鼓励支持学生, 在学习上督促指导学生, 在生活上帮助照顾学生, 定期主动联系辅导员了解学生的近况, 条件允许的可以定期到学校探望学生, 与辅导员当面交流。

学习困难学生是各高校都存在的特殊群体, 产生学习困难学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学生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如何针对不同的学习困难学生采取行之有效的转化对策, 是值得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的课题。 只有不断总结经验, 整合优化学生的社会支持资源, 完善教育管理制度, 才能做好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 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陈成文, 潘泽泉.论社会支持的社会学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0 (6) :25-31.

[2]江苏教育发展概况[R].http://www.ec.js.edu.cn/col/col4065/index.html.

[3]刘广珠.577名大学生获得社会支持情况的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8 (3) :48-49.

[4]王学斌, 万兰芳.论高校留级生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7) :198-199.

[5]范存欣, 马绍斌, 王惠苏, 等.广州市大学生亚健康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 2005 (4) :10-11.

[6]程虹娟, 方晓义, 蔺秀云.大学生社会支持的调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 (3) :55-57+62.

上一篇:杭州高校下一篇:腓动脉穿支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