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检测试验

2024-06-13

现场检测试验(精选十篇)

现场检测试验 篇1

关键词:公路工程,现场,检测试验,控制要点

0前言

作为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试验检测工作也是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交竣工验收评定工作中的一项不可或缺的环节。是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作, 极具理论性和实践性。通过试验检测能够使当地原材料得到充分利用, 快速推广并应用新材料、新工艺及新技术, 通过采用定量的方法对各种材料和构件的质量进行科学地评定。所以, 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的开展对工程质量的提高、工程进度的加快、工程造价的降低以及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进步的推动产生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 目前试验检测工作中违反规范操作以及计算评定不科学的行为时常发生, 此问题对工程质量造成的影响已经非常严重且日渐突出。

本文针对常规试验检测工作中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一些技术问题和细节问题予以提出。这些问题虽小, 却直接影响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将直接影响质检部问的工作质量, 影响到管理者对工程质量做出判断和决策。

1 仪器设备的计量检定

常用的计量仪器分为测力类 (如路强仪、压力机、抗折机) 、衡器类 (如台称、地磅) 、天平类 (如盘架天平、电子天平、分析天平) 、容器类 (如量筒、量杯、滴定管) 、仪表类 (如养护箱、干燥箱等) 和其他如类。

仪器的准确与否是决定试验数据真实可靠性的首要条件。为保证仪器的准确性和试验检测数据的真实性, 购买仪器应选择正规生产厂家的符合规范规定的标准仪器设备。仪器设备还应由技术监督部门定期进行计量检定。

2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本试验适用于测定无机结合料稳定土 (包括稳定细粒土、中粒土和粗粒土) 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1) 进行无机结合料试件成型时, 要注意称料质量的确定.为使试验结果和工程现场的基层 (或底基层) 强度一致, 室内试验制件配料时必须以最大干密度乘以规定压实度, 来计算每块 (组) 试件中各种材料用量。这一点在《无机结合料试验规程》中未予以明确, 但实际操作中必须注意。

(2) 无机结合料试件成型之后、浸泡水中之前、浸泡水中之后抗压之前均要称其质量, 计算出吸水量和养生期间质量损失 (试件掉粒或掉块不作为质量损失) 。还应用游标卡尺测量养生前和浸水后试件高度。 (《规程》中规定, 质量损失超过规定值的试件应该作废) 。在实际操作中, 有人省略了这一程序, 只重视7d强度, 这是不对的。

(3)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规定, 不论是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中粒土或粗粒土, 当多次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Cv≤10%时, 可为6个试件;Cv=10%~15%时, 可为9个试件;;Cv>15时, 则需13个试件。这与《无机结合料试验规程》规定的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 至少应该制6个试件;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 至少分别应该制9个和13个试件是有所不同的。在工程实际中, 室内标准试验应按照《规程》操作;;在大规模生产中, 可以按照《标准》操作。

3 密实度检测 (灌砂法)

现场密实度检测主要方法有:灌砂法、环刀法、水袋法、核子法和钻芯法。灌砂法是最通用的方法, 很多工程在测定现场密度时运用灌砂法进行施工。该方法表面上看相对简单, 实际上掌握起来难度较大, 容易有较大误差产生。

(一) 标定灌砂筒锥体内量砂质量的方法

(1) 将灌砂筒内装砂量控制在与筒顶相距15mm左右。称取装入筒内量砂的质量m1, 使其精确至1g。以后每次标定及试验都应该将装量砂高度维持在与质量不变的状态。

(2) 将灌砂筒至于标定罐上, 让量砂自由流出, 使流出量砂的体积与工地所挖试坑体积在致相等 (与标定罐容积相当) 。然后, 称量灌砂筒内剩余量砂质量m3, 准确至1g。

(3) 将灌砂筒轻置于玻璃板之上, 使量砂流出, 至不再下流。。

(4) 收集并称量留在玻璃板上量砂质量m2或称量筒内剩余量砂质量m4, 准确至1g, m2 (或m3-m4) 即为圆锥体内砂质量。

(5) 重复上述测量三次, 取其平均值。

(二) 使用标定缺定罐标定量砂单位质量rs, 具体方法不再赘述。但需要注意量砂如重复使用, 要注意晾干、处理一致, 否则会影响量砂密度。

(三) 使用罐砂法现场测压实度需注意事项:

(1) 当试验地点表面粗糙度较大时, 将盛有量砂的灌砂筒至于击板之上, 用5.1.1、5.1.2、5.1.4的方法测粗糙面、击板及圆锥体共同消耗砂质量。

(2) 检测时, 如遇超大粒径骨料, 应在称量料重时, 予以剔除, 并在灌量砂前, 先置于试坑内。

(3) 试坑周壁应笔直, 避免出现上大下小的情形, 否则将会使检测密度出现偏差。

(4) 测定以水泥 (或石灰) 为结合料结构时, 在测试完毕后, , 应对刨出混合料掺加一定剂量的水泥 (或石灰) 进行拌合后再分层回填并予以夯实。

4 回弹弯沉值检测 (贝克曼梁法)

回弹弯沉值的测试方法较多, 目前在我国使用最广泛的是贝克曼梁法, 它适用于测定各类路基、路面的回弹弯沉, 以评定其整体承载能力。

(一) 贝克曼梁法测定弯沉值时需要注意:

(1) 测定弯沉用车的标准轴载应为BZZ-100或BZZ-60及相对应的轮胎气压 (Mpa) 和单轮传压面当量圆直径 (cm) 。使用不同轴载的车辆检测弯沉值时需用下式进行不同轴载的弯沉值换算:

L100/Li= (P100/Pi) 0.87

式中:P100、L100--为100KN标准轴载及相对应的弯沉值;

Pi、Li-为非标准轴载及相对应的弯沉值。

(2) 弯沉仪可以是单侧测点, 也可以双侧同时测定。将弯沉仪插入汽车后轮之间的缝隙处, 与汽车方向一致, 梁臂不得碰到轮胎, 弯沉仪测头须置于测点上 (轮隙中心前方3~5cm) 处。

(3) 当采用3.6m弯沉仪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弯沉测定时, 应用另一台弯沉仪对支点处变形进行测定 (同一结构层, 在不同位置测定5次, 求平均值) , 对弯沉仪的支点变形进行修正。

进行弯沉仪支点修正时, 路面测点的回弹弯沉值按下式计算:

式中:L1-车轮中心临近弯沉仪测头时测定用弯沉仪的最大读数, 0.01mm;

L2-汽车驶出弯沉影响半径后测定用弯沉仪的终读数, 0.01mm;

L3-车轮中心临近弯沉仪测头时检验用弯沉仪的最大读数, 0.01mm;

L4-汽车驶出弯沉影响半径后检验用弯沉仪的终读数, 0.01mm;

(二) 沥青路面弯沉以标准温度20℃时为准, 在其他温度 (超过20℃±2℃范围) 测试时, 对厚度大于5cm的沥青路面, 弯沉值应对温度进行修正。

(三) 结果评定

(1) 用Lr=~L+Za S式计算评定路段的代表弯沉值。用两台弯沉仪同时进行左右轮弯沉值测定时, 应按两个独立测点计算, 不能采用左右两点的平均值, 这是与老《标准》不相同的。

(2) 在进行弯沉值评定时, 应将超出~L± (2-3) S的弯沉特异值舍弃。 (需要说明的是:~L±2S较小区间值适用于路面弯沉值评定;~L±3S较大区间值适用于路基弯沉值评定) 。

5 3m直尺法测定路面平整度

3m直尺测定法主要分为两种:单尺测定最大间隙和等距离 (1.5m) 连续测定。两种方法测定的路面平整度存在相对较好的相关联系。单尺测定最大间隙一般在施工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中应用较多, 单尺测定时应将测定段的合格率计算出来。等距离连续测试也可以在施工质量检查验收中得到应用, 应将标准差计算出来, 再通过标准差对平整度进行表示。因用单尺测定最大间隙简单、直观, 故被广泛采用。

(1) 3m直尺测定路面平整度应注意:

当对路面进行测量时, 应以行车道一侧车轮轮迹 (距车道线80-100cm) 带作为连续测定的标准位置。3m直尺应首尾相接连续测量10尺, 每尺量记直尺底面与路面之间最大间隙为测定值, 精确至0.2mm。

(2) 计算评定

计算合格率合格率= (合格尺数/总尺数) ×100%

合格率≥95%时, 该项为满分;合格率≤70%时, 该项得零分;70%≤合格率≤95%时, 按内插法扣分。

6 结语

试验检测的种类和方法很多, 本文只是对工程中经常使用、易出问题的同项试验检测方法进行浅谈, 未深入展开。请各位同仁去伪存真, 相互交流。

参考文献

[1]来伟新.占红莲公路工程施工试验检测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 (9) .

现场试验室检测工作检查情况 篇2

为加强对我集团公司试验检测工作的管理,规范试验检测的行为,提高试验检测质量,根据集团检测中心《关于开展全省交通工程试验检测机构资质就位工作的通知》的相应要求,我站对全市范围内的交通工地临时试验室试验检测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检查时间:2012年4月1日至4月8日

二、检查方式:采用听汇报、提问题、看操作、查资料等方法。

三、检查内容:主要是试验检测机构的管理制度、人员配备的到位情况、专职试验人员的资格持证及相应的技术职称。中心试验室对工地试验室的授权、试验检测设备的到位情况和相应的设备标定情况,试验用房的条件和布局情况、安全消防设施、标准养护室的温、湿度控制、试验检测操作熟练程度、检测频率及资料的真实、准确性等。

四、检查情况

从检查的总体情况来看,我集团在建工程工地均能建立相应的工地临时试验,相对较为规范外,其余的总体情况与质量保证体系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没有完全发挥其在控制或检验工程质量上应尽的作用,部份硬件设施的配套也不够完备,还存在着很多这样和那样的问题:

1、部份小型项目试验室人员配备不足,大部份人员未经公路试验培训,持证率偏低,个别试验室仅有1个人员且多为新手,试验检测熟练程序不够,尤其缺少业务素质高,技术过硬的熟练人员。

2、试验室环境条件及仪器设备适用性差,消防安全设备未配备,在这方面小型项目相对较差,养护室均无温湿控制装置,无任何安全消配设施。

3、个别试验室管理制度不够齐全,未制定本项工程的试验检测程序的环节控制制度。

4、部分试验资料不够完整,欠规范,资料签认欠及时,未对整个项目的试验检测资料进行系统编号。工地试验室内很难找全本项目的全部试验资料。

5、部份小型项目监理试验工作不尽人意,存在对施工试验检测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该检查的不检查,该进行平行复核性试验的以旁站代替,监理试验数据欠缺,现场签认不及时,较多的试验监理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实际对手能力差。

现场检测试验 篇3

【关键词】地基检测;现场载荷;试验对比

1.现场载荷试验简况

小型载荷试验分别在桩间土和碎石桩上进行。试验设备为常规油压载荷试验设备。大型载荷试验设备系专门设计与加工;如承压板面积为5.76㎡的一种,是采用4cm厚钢板制成,板上架有30号工字钢两层(垂直交叉组成一体)。

试验加荷方法:一种是以重物作反力,同时用两台QY-200 x l0kn油压千斤顶加荷,另一种即是用重物逐级加荷,最终荷载量大于设计荷载的2倍。重物施加和放置,采用QY-10x10kn吊车和坦克吊车进行;每级荷载分别为0.25 x l0ZkPa和0.5 x l0zkPao用百分表观测下沉量。稳定标谁及破坏标谁按TJ21-77规范的规定。

对压板面积为11.23㎡的特大型载荷试验,在压板下埋设了土压力计,试验时可以分别测定碎石桩和桩间土上的应力。根据其面积置换率及桩间土应力比,也可计算出大型载荷试验结果。

2.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根据所得的小型与大型载荷试验记录资料,绘制具有代表性P-S曲线图。在沉降相等的条件下,查P-S曲线上所对应的应力,分别求出桩间土顶面应力和碎石桩顶面应力,利用下式(1)计算出复合地基应力,从而绘制出复合地基的P-S计算曲线,它与实测大型载荷试验曲线(N)相比,两者形态非常一致。明显看出:计算与实测曲线中,在相同荷载下的沉降量前者较后者为小,表明与压板尺寸有关。

3.計算复合地墓承载力和变形模量

3.1采用的公式

根据小型载荷试验在桩间土、碎石桩上所获得的两种资料,按下列公式确定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及变形模量。

3.1.1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R’sp=(Pp·Ap+Ps·As)/A (1)或R’sp=[1+m(n-1)]Ps (2)

式中R’sp—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x 102kPa)

Pp—碎石桩顶面平均应力(x 102kPa)

Ps—桩间土顶面平均应力(x 102kPa)

Aq—碎石桩面积(㎡);

As—桩间土面积(㎡);

A—复合地基载荷承压板面积(㎡);

m—面积置换率(M=Ap/A);

n—桩土应力比(n=pp/ps)。

3.1.2复合地基变形模量采用下式计算:

E’osp=Eopm+(1-m)Eos (3)

式中Eop-碎石桩变形模量(x102kPa);

Eop—桩间土变形模量(x102kPa);

3.2计算结果对比

根据碎石桩与桩间土上小型载荷资料,按上述公式计算。

3.2.1计算值与实测值两者十分接近。承载力误差为-0.09-0.15,平均0.08,变形模量误差为-0.14-0.13,平均0.01。

3.2.2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关关系,经数理统计分析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式为:

Rsp=0.25+0.889R’sp(4)

N+11r+0.971s+0.288

检验,用回归预报值与实测值相比之误差,结果为-0.13~0.16,平均0.11。

检验,用回归预报值和实测值相比之误差,结果是-0.14~0.13,平均0.13。

应指明,上述精度分析,误差统计及回归方程式之建立,是取复合地基容许承载力为p0.015和相应的变形模量为E0.015时求得。

实测大型载荷平行试验(1组与2组及3组试验资料)误差为0.07 ~0.13,平均0 .l0。

通过误差对比得知:计算值误差比回妇预报值误差稍小,但二者误差都非常接近实测值误差,由此充分表明其精度满足生产要求。

综上所述,这就验证了根据碎石桩、桩间上的单一小型载荷试验成果,求解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模量是可靠的。

当然,计算值与实测值尚有一定误差,分析有以下原因:

(1)土质不均匀造成。通过对实验完后承压板下持力层的开挖得知,·原来就不均匀(如7组与8组,天然碎石含量较多)的地基土经振冲加固后,桩间土中又挤入多量人工碎石,而碎石桩质量又较密实,故在这种地基上进行的小型载荷试验,桩间土以及进而推算的复合地基其结果就偏大,反之偏小。

(2)压板尺寸引起的误差,大型载荷试验因压板尺寸大,比小型载荷试验克服土质非均匀性要好。

(3)碎石桩和桩间土面积测量误差。

经分析认为土质不均匀是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提高计算精度,在试桩区内应做不少于3组桩、土小型载荷试验,并取平均值进行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模量计算,可消除局部误差,使精度提高。

4.结语

4.1从8个地区地基处理所进行的现场载荷试验,根据小型载荷试验推求的结果,与大型载荷试验实测结果相比,两者非常接近,这就进一步验证了用小型载荷试验结果,推算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模量是可行的。可以取代费用昂贵、复杂笨重的大型载荷试验。

4.2小型载荷试验本身,是对大型载荷试验的模拟,而大型载荷试验压板尺寸较大,工作条件与实际基础接近,所以试验结果当更为可靠。

4.3小型载荷试验,具有设备轻,周期短,经济,操作简单易行,便于普及等优点,建议今后对复合等地基加固效果检测中可推广应用,但不应少于3组平行试验,而对重大复杂工程仍应做少量大型载荷试验。

4.4文中所提出的方法,已在部分实际振冲桩工程中得到正式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提高了经济效益。为使其更加完善和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作者希望能有更多的实测对比试验资料进行验证和补充。■

【参考文献】

[1]JGJ 94-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S].

[2]JGJ 106-97,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规程[S].

[2]马裕国, 解志浩. 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在工程桩检测中的应用[J]. 山西建筑, 2003, (01) :53-54.

[4]梁化强, 周玲玲. 高应变动力测桩法在工程桩性状分析中的应用[J]. 山西建筑, 2005, (09) :60-61.

现场检测试验 篇4

1 现阶段公路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问题

1.1 各种复杂因素影响公路现场施工质量

通常来说,公路现场施工期间,其质量的高低与公路设计、机械和环境等因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定情况下,各种因素相互之间会产生作用,影响着公路施工质量。一般公路施工都有几个特点:施工流动性大,施工线路长和覆盖面广,而且公路施工的类型多样,施工程序复杂多变,不同公路之间其功能作用又不同。因此,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必须将公路施工种类进行科学划分。但是公路施工也有标准规定,那就是公路施工必须要有整体性和科学性,这让公路施工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此外,公路施工时间跨度长,在现实的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需要加以控制,为公路施工的连贯性提供保障。

1.2 投资和进度影响着公路施工质量

投资和进度是影响公路施工质量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现实生活中,公路建设资金投入越多,并且在公路施工的进度上要求不严,相对来讲,公路现场施工的质量就能得到更好的保证。反过来讲,如果公路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再加上公路施工进度要加快,那么公路施工就不会有很高的质量保证,公路的质量安全就会存在诸多隐患。这是由于公路工程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双方合同的签订,在合同签订之前,关于公路施工的费用和工期都没有正式确定,合同中涉及到的费用、工期等内容不具备法律效应,费用、工期等问题可以随时变动。合同签订之后,则反之。

2 公路现场施工质量管控

2.1 提高质量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准

人为因素对于任何事物都会造成影响,公路工程施工也不例外。由于,目前公路施工当中,工程质量检测存在人员不足、技术水准不高的现象,工程质量检测人员在某些情况下并不能满足公路建设的需要。所以,必须对公路质量检测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质量检测水平。一旦公路质量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准达不到要求,不符合公路工程建设的需要,则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更无从谈起。因此,提高公路施工质量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准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质量检测人员自身也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在公路施工质量检测过程中认真负责。

2.2 加强施工材料的质量检测

公路工程施工需要大量的材料,其中好多都是成品材料,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施工过程中,检测人员抽取一些样品,查看其有关说明,检验其是否符合相关法律要求,是否符合出厂标准,观察是否符合该公路工程设计的要求。除了进行产品外观、说明和基本规格上的检验,还必须进行材料质量的检验,并生成检测报告然后上交给公路施工相关部门,让接下来的公路施工更加顺利进行。

2.3 加强施工参数的检测

施工参数拥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指的是能合理科学的对工程施工进行指导,并在工程质量上起决定性作用的数据。在实际公路施工过程中,参数的确立不是人为决定的,而是用超声波进行检测,检测的内容主要涉及到路面平整度、路面弯曲度等方面。质量检测员将参数与公路设计中提出的标准一对比,就可以知道公路质量是否达标。

2.4 加强质量验收环节的检测

公路工程检测质量验收是公路质量控制的最后一环,对整个公路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是最后一环,检测人员必须保持百分百的认真度,仔细验收。公路施工质量检测部门的领导必须亲自带头,监督和指导质量检测员全程的检测过程,验收时必须参考公路施工标准,不能自行决定是否合格。如果最后的质量验收有问题,则施工单位必须重新对质量有问题的地方进行补救。

3 结语

虽然很多因素制约影响着公路现场施工,但是必须保证公路现场施工的质量不能存在任何问题,一旦质量出现问题,整个公路工程都会受到波及。因此,公路现场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员必须确保质量检测万无一失。

摘要:当前,公路建设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正是因为这种推动作用的存在,公路工程建设需要严格把控。然而,我国现阶段公路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严重的质量管控问题,因此,如何科学有效的进行公路试验检测成为了保证公路质量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公路现场施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公路现场施工质量管控的几点建议,通过对这几个方面的究析,得出相关的结论,希望对今后有关方面的研究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公路施工,试验检测,质量管控

参考文献

[1]陈克暑.试析公路试验检测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2014,08:87-88.

[2]吉正莲.公路试验检测管理水平提升策略探讨[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5,Z2:45-46+50.

现场检测试验 篇5

2018年度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专业技术人员 职业资格考试报考人员现场确认个人授权书

本人____(身份证号

性别

联系电话)已按要求于____年____月____日完成了 2018年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的网上报名,现授权委托我工作单位________(以下称为被委托人)全权代表我个人办理报名现场审核确认工作,对被委托人在办理上述事项过程中所签署的相关文件,我均予以认可,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委托期限:自签字之日起至上述事项办完为止。

现场检测试验 篇6

关键字农产品安全;检测仪器;现场快速检测

中图分类号TS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81-0160-01

1检测技术以及仪器

1.1各种生物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广泛用于食品工业生产和检测中,具有功能多样、微型、经济、操作系统比较简单和准确度高等特点。受到国内外高度重视,它发展快、种类很多,主要包括:一是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的SPR 生物传感器,它與其他新技术强强结合,推出了一批新型的快速筛查、检测方法和仪器。最典型的以BiacoreAB和美国TI以及Bio一RAD为代表。Biacore将SPR检测系统 、生物传感芯片和微流控系统组合在一起,并配入多种试剂盒,构成了快速检测和筛查毒素、致病菌和兽残药的仪器,这种仪器具有便捷、使用方便、灵敏快速的特点。生物传感器的研究重点是将各种生物活性材料与传感器结合,研发具有识别功能的换能器。例如河南农大胡建东等研究员研发出主要作用是检测兽药残留量等的SPR,其发展特点是高寿命、高效率、高灵敏、微型;二是最近有报导说美国利用纳米技术开发出了可快速检测食品和水中极微量的细菌、病毒和病原体等的新型生物传感器,这种仪器在被欧美重视发光菌的研究和应用,尤其以对毒性物质具有高灵敏发光反应为代表。随着科学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农药和抗生素用于农业和食品生产,在给人们带来富足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伤害。所以各种生物传感器的应用和发展对农药及各种有害物质的测定,保证食品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免疫分析方法与仪器

免疫学检测技术是食品检测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荧光免疫技术,酶联免疫技术和射免疫技术。利用免疫学检测技术可检测各种毒素、寄生虫等有害物质在食品中的残留量。酶联免疫检测技术发展迅速,种类繁多,能检测农药残留、致病菌、病毒以及转基因产品,具有高特异性、准确性和快速的特点,被列为检测残留物的三大支柱技术之一。酶免疫技术分为酶免疫组化技术和酶免疫测定技术,其中酶免疫测定技术又分为均相免疫测定技术和异相免疫测定技术。由于仪器功能单一,国产试剂盒品种少和进口又太贵的原因,虽然有多家生产,酶联免疫仪在我国食品安全和环境检测中尚未得到广泛使用。但是免疫分析技术具有检测成本低和安全可靠等优点,所以在食品安全检测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1.3酶的抑制法与仪器

国内曾把国外不太推崇的酶抑制法和仪器首推为速测技术和仪器。酶的抑制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而且不需要昂贵仪器适用于现场检测及大批量样品的检测,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几年,已有十几种商品化仪器推出、推广,该方法对同类而不同种农药的抑制率差别很大,只能检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醋二类农药,而且这种方法仅适用于基层初检,起着警示作用,所以用统一的抑制率确定农药残留是否超标,必然会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漏检,当发现超标现象时,必须用标准方法复测和确证。

1.4分子光谱法的速测仪器

在食品安全检测中,最常用最经典的是分子光谱法,几乎可用于所有检测任务。但是难于承担痕量分析,只能粗测。为了更好的发挥分子光谱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现在运用分析化学的基础,有针对性地合成和优化不同检测目标和任务的试剂盒,并采用集束式冷光源单色器等新技术进行创新。最好的例子就是吉林大学于爱民教授的团队和华厦科创等推出能快速检测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的40多种参数(如硝酸盐、甲醛、人造色素、金属铅、劣质奶、地沟油、潜水油等等)这种仪器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便携的优点,配合样品快速提取和富集技术,在食品安全快速筛检中占一席之地 ,而且符合我国国情。

2食品安全的现场快速检测

1)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就是可用于现场的快速检测方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目前尚没有经典的定义,只是约定俗成为能够在短时间内出具检测结果的行为。根据检测时间和应用场合的不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分为现场快速检测和实验室快速检测。目前人们比较熟悉、也是应用较多的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方法有胶体金检测、微生物纸片检测、生化试剂检测和便携仪器等。而实际上除了这些方法及其依赖的技术,还有其他一些在现场检测中非常具有应用前景的技术或方法。

2)现场快速检测是指可用于现场,并能够在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内出具检测结果的较为理想的现场快速检测方法。实验室快速检测方法是指包括样品制备在内,能够在2小时以内出具检测结果的检测方法,或能够大幅度缩短检测时间(相比传统检测方法缩短1/2或1/3的时间),并在发现阳性结果或超标样品时,能用传统方法复检(特殊样品除外),结果也基本相同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实验室快速检测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仪器设备快速进行定性与定量,而现场快速检测则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快速进行定性与半定量。与实验室检测相比,现场检测具有检测时间短、操作简单、对环境要求低和成本低等优点,因而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结束语

以上是我对几类检测技术和仪器以及现场快速检测的简要分析,我认为食品安全快速筛查检测技术和仪器是新方法和仪器的整合、衍生和嫁接。其实还有新技术待运用,也会有更新的技术、材料出现和运用,比如将纳米材料应用到一系列速测仪的传感器、检测器中,这会极大地提高仪器的灵敏度、稳定性;又如以分子印迹聚合物为核心的分子印迹技术具有高预定性、高识别性、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的特点,这不仅成为很好的分离富集手段,将它嫁接到其他速测方法和仪器中,会大大改进现有速测方法和仪器。同时在仪器设备不具备时,我们也可以采用现场快速检测的方法。总之在人们日益增强的健康意识和技术发展的要求下,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和快速检测技术将层出不穷。

参考文献

[1]江李云.影响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因素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8,09.

GIS现场交流耐压试验 篇7

国家电网公司《输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规定:GIS各元件试验项目和周期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或根据状态评价结果确定, 试验项目主要有例行试验和诊断试验两大类。其中, GIS在交接和大修后进行现场交流耐压试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试验项目。

1 试验的意义

GIS因体积较大, 其散件由制造厂运到安装现场需现场组装充气。在运输过程中内部零部件可能有位移或有外界杂质、微粒混入内部, 组装过程中受现场条件的限制, 比如环境温度、湿度和空气的洁净度、安装工具的精度、安装工艺水平等都很难有效控制, 对GIS安装质量造成一定影响。这些因素将改变原设计的电场分布, 造成绝缘强度急剧下降而危害设备的安全运行。这种情况在设备大修时也会发生。实践证明, GIS投运初期, 绝缘击穿大多数是由金属颗粒、悬浮导体、表面毛刺或颗粒等缺陷造成的, 所以要求通过对交接和大修后进行耐压试验来检验安装和大修的质量。

交流耐压试验对检查是否存在杂质 (如自由导电微粒) 比较敏感。GIS现场交流耐压试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耐压试验检验被试设备的运输和安装是否正确, 检查被试设备内部是否有异物, 检验被试设备内部洁净度和绝缘是否达到规定要求。通过耐压试验还可以对设备进行“老练净化”处理作用, 即使混入设备的导电微粒移到低电场强度区域或微粒陷阱中以及烧蚀电极表面的毛刺、尖端或杂质, 对绝缘强度不产生危害。总之, 对GIS进行耐压试验, 一方面检验安装和大修的质量, 另一方面起到恢复绝缘性能的作用。

2 试验的方法

由于GIS电容量较大, 交流耐压试验需要大容量的试验变压器、调压器和试验电源, 现场往往难以做到。因此目前广泛采用的是变频式串联谐振法。试验程序为先“老练净化”后耐压试验。

(1) 试验步骤。

(1) 检查被试品。GIS在安装完成或进行解体性检修后, 在主回路接触电阻、各元件试验、微水含量和检漏试验及主回路绝缘电阻试验合格后, 检验SF6气体的额定压力, 试验回路中的TA二次侧应短路接地, 试验回路中的避雷器和保护火花间隙应与被试GIS间隔断开, 检查高压电缆和架空线、电压互感器、电力变压器高压引出线是否与GIS断开, 方可进行交流耐压试验。对于部分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如采用变频电源,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经频率计算不会引起磁饱和, 也可以和主回路一起耐压。

(2) 接线并检查。变频式串联谐振GIS交流耐压试验原理接线图如图1所示。

试验时,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合理布置试验设备, 尽量使试验设备接线紧凑并安放稳固, 接地线应使用专用接地线。按图1进行试验接线, 并检查试验接线是否正确, 试验变压器的一端接地并与GIS的外壳相连。检查试验设备的接地、分压器的分压比和挡位是否正确。

(3) GIS老练试验, 再耐压试验。老练试验 (净化试验) 是指对设备逐次施加交流电压, 可以阶梯式地或连续地加压。老练试验的基本原则是既要达到设备净化的目的, 又要尽量减少净化过程中微粒触发的击穿, 还要减少对被试设备的损害, 即减少设备承受较高电压作用的时间。所以逐级升压时, 在低压下可保持较长时间, 在高电压下不允许长时间耐压。老练试验过程中发生击穿放电也按耐压试验的判据来判别。

老练试验施加的电压和时间可由制造厂与用户协商确定。以下推荐4种老练电压与时间关系曲线, 见图2, 供参考。图中最后一分钟就是正式的现场交流耐压试验额定时间, 它在“老练净化”过程结束后进行。

加压前通知试验现场及GIS室监护人试验开始, 确认正常后, 取下高压接地线, 合上电源刀闸, 然后合上变频电源控制开关和工作电源开关, 电路稳定后合上变频器主回路开关, 设定保护电压为试验电压的1.10~1.15倍。

升压时, 必须按规定的升压速度从零开始均匀升压, 先旋转电压调节旋钮, 把输出功率比调节到2%或一个较小的电压, 通过旋转频率调节旋钮改变试验回路频率的大小, 观察励磁电压和试验电压的数值。当励磁电压为最小、同时试验电压为最大时, 这个时候的频率就是试验回路的谐振频率。当试验回路达到谐振频率时开始升压, 电压达到老练试验电压后, 开始计时并读取试验电压, 试验时间到后, 继续升压至下一个老练点。老练过程结束后, 确认设备状态正常即可进行耐压试验。

按规定的升压速度将电压从零开始均匀地升压至耐压试验电压值 (Us=0.8U出厂) , 读取试验电压, 并开始计时1min。试验结束后, 将电压降至到零位, 切断变频电源主回路开关, 断开变频器电源和试验电源。试验中如无破坏性放电发生, 则认为通过耐压试验。

试验中GIS室监护人应密切注意GIS装置的带电状态和仪表指示变化过程, 当试验过程中试品发生击穿、闪络或加压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时, 及时通知操作人员立即降下电压, 并切断试验电源, 用接地棒对试品充分放电后, 进行检查、处理后再进行试验。

试验完毕后, 必须对高压部位充分放电并接地, 然后拆改接线, 进行其他相或其他间隔试验, 其试验步骤同上。试验结束后, 用绝缘电阻表测量绝缘电阻。测试完毕, 将被试相短路接地, 充分放电, 恢复接线。

(2) 注意事项。

(1) 试验电源的容量必须满足试验要求。

(2) GIS接地必须符合技术规范, 试验时高压引线要使用专用的无晕引线。

(3) 试验天气的状况对品质因数Q值影响很大, 因此GIS的耐压试验一定要选择晴天或空气较干燥的情况下进行试验。

(4) GIS如有观察窗, 绝缘试验时需用接地金属箔将观察窗易接近的一侧盖起来。

(5) 进行耐压试验时, 应在较低电压下调谐谐振频率, 然后才可以升压进行耐压试验。

(6) 试验前应将下列设备与GIS断开:高压电缆、架空线、电力变压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金属氧化锌避雷器。

(7) 如果电压互感器与GIS一起进行耐压试验, 检查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二次绕组尾端应接地, 其二次绕组不应短接。

(8) 试验时所有TA的二次绕组应短路接地。

(9) 注意“假谐振点”, 试验过程中有时出现“假谐振点”, 此时的变频输出电压值为50~80V,

而真正的谐振点变频电源输出电压均应小于20V, 试验过程中要注意识别。

3 试验的项目及要求

(1) 主回路绝缘试验应在其他试验项目完成后进行, GIS的每一新安装部分都应进行耐压试验。

(2) 试验电压应施加到每相导体和外壳之间, 每次一相, 其它非试相导体与接地的外壳相连, 试验电源可接到被试相导体任一部位。

(3) 试验电压一般由进出线套管施加, 试验过程中应使每个部件至少承受一次试验电压。同时, 为避免同一部件多次承受电压而导致绝缘劣化, 试验电压应尽可能分别由几个部位施加;如整体容量较大, GIS耐压试验可分段进行;如怀疑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断口在运输、安装过程中受到损坏或经过解体, 应做断口间耐压试验。

(4) 试验电压波形应接近正弦波, 2个半波应完全一样, 且峰值与有效值之比应等于姨2±0.07。试验电压的频率一般在10~300Hz的范围内。

(5) 现场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值为出厂试验施加电压值的80%。

4 案例分析

(1) 如GIS的每一部件均已按选定的试验程序耐受规定的试验电压而无击穿放电, 则认为整个GIS通过试验。

(2) 现场耐压试验发生击穿, 则应确定放电类型。如进行耐压试验的GIS进出线和间隔较多, 仅靠人工监听来判断确切部位比较困难, 最好采用放电定位仪器。将探头安装在被试部分的外壳上, 根据监听放电的情况, 降压断电后移动放电定位仪器探头, 重新升压, 直到确定放电部位, 判断放电类型。

(1) 非自恢复放电。固体绝缘表面击穿放电, 应立即终止耐压试验, 打开放电气隔, 仔细检查绝缘表面的损伤情况, 作必要的处理后, 方可重新进行耐压试验。

(2) 自恢复放电。由于脏污和表面缺陷, 引起气体击穿放电, 放电后脏污和缺陷可能烧掉, 此放电是自恢复的放电, 耐压试验可以继续进行。试验电压值从零值升到上次放电电压值时, 没有再次发生放电现象, 耐压试验应继续进行, 电压值直至升到规定的试验电压值, 这样则认为GIS耐压试验通过。

(3) 计算案例。

一台220kV型号为8DN9的GIS进行交流耐压试验, 设备额定电压245kV, 出厂额定工频耐受电压460kV, 每相对地电容量0.003μF, 现有3节125kV/4A电抗器, 电感量80H, 分别计算试验电压、试验频率和高压回路电流。

解: (1) 试验电压值:规程规定现场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值为出厂试验施加电压值的80%, 所以应施加的试验电压Ut=460×0.8=368 (kV) 。

(2) 试验频率:试验频率根据被试品对地电容量 (忽略电容分压器电容量) 和电抗器电感量计算

(3) 高压回路电流为

5 结束语

通过GIS现场交流耐压试验, 可以发现很多绝缘缺陷, 尤其是对集中性绝缘缺陷的检测更为有效。交流耐压试验符合电气设备绝缘在实际运行中所承受的电压状况, 同时交流耐压试验电压一般又比运行电压高, 因此对绝缘的考验是相当严格的, 可以鉴定电气设备的耐电强度, 判断电气设备能否继续运行。GIS现场交流耐压试验是保证GIS绝缘水平, 避免发生绝缘事故, 维护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小资料

基于超高频法的典型GIS局部放电检测

气体绝缘变电站由于其占地面积小、安装方便、受外界干扰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压输变电系统中。其中绝缘缺陷与绝缘故障是影响GIS安全稳定运行的最大威胁, 例如2009年8月11号成都双流机场发生大面积停电导致机场被迫部分关闭, 从现场抢修情况判断, 此次停电是由于机场内部的主变电站母联开关严重烧毁造成。

局部放电信号包含了丰富的绝缘状态信息, 不仅能检测到GIS制造与安装过程中引入的缺陷, 而且实行在线监测能有效检测出绝缘故障的发生及严重程度, 是GIS绝缘状态监测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基于超高频法的局部放电测量原理就是使用UHF天线来检测GIS局部放电产生的电磁波, 能有效地避开实际应用中常见的电磁干扰, 因而抗干扰能力强, 并能根据电磁波从放电源到不同传感器的时间差对放电源进行定位, 因此采用该种方式实现GIS局部放电信号的测量。

低温集输处理技术现场试验 篇8

1概况

某联合站系统位于开发区西部纯油区及过渡带, 采用计量间、转油站、联合站三级布站流程。包括联合站1 座、转油站3 座、计量站26 座、油井361 口, 原油集输系统基础数据, 见表1。

2试验方案

2.1油系统集油试验

集油系统采用“一站多制”的实施方案。对于产液量大于60 t/d、含水大于75%的53 口油井, 采取不加药、全年停掺水的运行方式;对于产液量在40~60 t/d、含水大于75%的39 口油井, 采取井口加药、全年停掺水的运行方式;对于产液量在20~40 t/d、 含水大于40% 的57 口油井, 采取井口加药、季节性停掺水的运行方式;对于产液量在20~40 t/d, 含水小于40%、产液量小于20 t/d及某计量间的47 口老井和2012 年141 口新井, 采取井口加药、全年掺低温水的运行方式 (表2) 。

2.2低温污水处理试验

1) 污水系统随油系统降温进入低温污水处理试验状态。

2) 污水站对联合站来水及本站产水进行分组处理, 联合站外来污水运行常规处理流程, 1 座除油罐, 2 座单阀滤罐;联合站自产污水运行低温处理流程, 1 座除油罐, 2 座单阀滤罐 (改造后加搅拌机及加药装置) , 滤罐反冲洗周期为24 h, 反冲洗时投加助洗剂, 加药浓度为50 mg/L;处理后含油污水混合进700 m3缓冲罐, 再经泵提升进污水深度处理站。

3) 污水深度处理站进行低温污水处理, 滤罐反冲洗周期为24 h, 加药浓度为50 mg/L。

3试验效果

3.1油井井口加药

1) 油井采出液能够实现在低于原油凝固点的温度下正常生产。当掺水温度降至33~36 ℃, 加药浓度为100~150 mg/L情况下, 单井生产正常, 集油温度普遍低于原油凝固点32 ℃, 实现了单管不加热集油和双管掺低温水不加热集油。

2) 在加原油流动改进剂不加热集油的工况下, 计量分离器没有凝油挂壁现象发生, 不影响油井的正常计量。

3) 转油站实现了含水原油低温泵输。转油站含水油外输温度由加热45 ℃降至33 ℃时, 3 座转油站用离心泵全部实现了低温输油, 输油泵的流量和扬程等工况与加热时相比, 未发生明显变化。

4) 高含水原油实现了低温游离水脱除。当游离水脱除温度由加热45 ℃降到32~33 ℃时, 脱后油中含水降到2%~6%, 水中含油为200~600 mg/L, 均达到了游离水脱除技术指标。

5) 在冬季气候条件下, 采用防爆电暖器采暖方式, 计量间值班室的最低温度可以满足正常生产管理的需要 (操作间的最低温度为14 ℃) 。

3.2原油集输系统合理技术界限

1) 以管输液含水率和流量确定油井掺水量, 可保证油井在低温下平稳运行;当掺水温度为33~35 ℃, 管输液含水率达到80%以上时, 井口回压可保持平稳[2]。

2) 通过室内和现场试验, 确定了实现油井低温集油的合理加药量浓度为100~150 mg/L。

3) 确定了油井出油管线的合理停输时间, 对含水率在80%以上的单管不加热集油井, 冬季停输不超过6 h, 可顺利实现再启动, 并且至稳定运行时间相对较短;对含水率在80%以下的油井, 冬季宜实行双管掺低温水集油。

3.3低温污水处理水质能够满足油田开发指标

1) 通过投加DX-1型高效低温絮凝剂 (20 mg/L) , 可使沉降罐出水满足后续过滤要求。

2) 确定了单阀滤罐低温过滤的有关技术参数。 在单阀滤罐采取反冲洗水投加50 mg/L助洗剂、 过滤周期12 h、 平均污水温度32 ℃ 的条件下, 单阀滤罐平均过滤终止压差能够满足正常生产。另一方面, 单阀滤罐滤料经过调整, 出水含油量明显改善, 合格率达到了100%, 出水平均含油量仅为8.06 mg/L, 远远低于20 mg/L的指标要求, 处理效果优于调整前的出水水质。

3) 深度处理站能够正常运行, 过滤水质基本达到低渗透注水水质指标。

3.4经济效益

具有较好的节能降耗经济效益, 年节约集输耗气438×104m3。从影响井底点滴加原油流动改进剂, 可有效延长清蜡热洗周期, 提高时用效率, 平均单井延长206 d, 每年减少3 次井口热洗, 增油4203 t。获节气和增油效益631 万元, 扣除增加的各种药剂费、耗电费, 年获经济效益516 万元。

4结论

联合站系统应用低温集油技术, 单井采取合理掺水技术界限进行控制, 能够实现整个集输系统的正常安全生产, 具有很好的节气、节电、增油效果;同时, 能延缓管线的腐蚀速度、经济效益显著。该技术尤其适用于产气量不足的地区, 并可做为油田生产后期储备技术。

参考文献

[1]宋承毅, 古文革, 舒志明.大庆油田采出液低温集输处理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J].石油石化节能, 2012 (12) :8-11.

大庆油田聚表剂试验区现场试验研究 篇9

1.1 地质概况

试验区面积0.09km2, 由4个五点法井网组成, 注采井距106m, 试验目的层为萨Ⅰ1-4+5砂岩组, 埋藏深度790-820m, 平均砂岩厚度 (包括表外储层) 8.93m, 平均有效厚度4.95m, 有效渗透率0.248μm2, 孔隙体积23.88×104m3, 地质储量10.73×104t。

1.2 油层沉积特征

试验区萨Ⅰ组主要沉积一套三角洲内外前缘席状砂体。纵向上可分为8个沉积单元。其中, 萨I1、萨I4+51、萨I4+52单元为前缘砂坝砂体沉积。萨I21、萨I32、萨I4+53单元为三角洲外前缘稳定席状砂沉积类型。萨I22、萨I31单元为三角洲外前缘不稳定席状砂沉积。

1.3 水驱开采情况

试验区1998年6月萨Ⅰ组开始水驱空白试验, 2005年11月水驱结束, 4口注入井累计注水0.464131×106m3, 占地下孔隙体积的4.16Vp。全区累积产油4.8621×104t, 阶段采出程度29.8%。中心井2001年12月含水上升到98.0%, 阶段累计产油0.3722×104t, 阶段采出程度19.7%。水驱结束阶段累计产油0.0735×104t, 阶段采出程度3.8%。水驱结束时中心井采出程度达到46.27%。

2 试验方案的编制与实施

2.1 聚表剂驱油方案

根据室内驱油实验结果并结合试验区油水井动静态资料确定聚表剂驱替方案, 聚表剂类型为Ⅲ型驱洗型;注入速度0.25Vp/a;注入有效质量浓度为800mg/L。

2.2 现场实施情况

试验区2 0 0 5年1 1月投注聚表剂, 目前累计注入聚表剂溶液聚表剂溶液0.377760×106m3, 占地下孔隙体积1.58Vp, 注入有效质量浓度为1251mg/L。

3 试验效果

试验区采出井全部见到增油降水效果, 9口采出井累计增油2.4847×104t, 阶段提高采收率23.4%, ;中心井累计生产原油0.4202×104t, 由于注前含水已达到100%, 产油均算为增油, 以注入井为边界中心井地质储量1.87×104t, 计算提高采收率22.5%, 目前中心井含水88.3%, 预测最终提高采收率可达24.7个百分点以上。

3.1 聚表剂驱注入能力强, 吸水指数较水驱下降0.95m3/d.m.MPa, 下降幅度41.3%

试验区通过笼统注驱洗型聚表剂、调驱型聚表剂、分层注聚表剂研究了二三类油层注聚参数。从试验区整个注入过程看, 100m注采井距条件下, 两种类型聚表剂均能保持较强的注入能力。

3.2 聚表剂驱油层动用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连续吸水剖面资料表明, 聚表剂驱厚层调堵作用比较明显。聚表剂驱后第一年 (0.25PV左右) 吸水比例比水驱提高了28.4个百分点, 渗透率小于0.050μm2及表外层得到很好动用。表1

3.3 极限含水条件下聚表剂驱增油降水效果明显

全区注入聚表剂0.13P V后全区含水开始持续下降, 注入0.4P V时含水下降到最低88.6%, 最大下降幅度为9.4百分点, 日产油增油倍数达3.9倍。2009年4月注入井分注后, 全区含水进一步下降, 含水最低下降到86.6%。到目前低含水已稳定生产0.91PV (45个月) 。中心井含水下降到最低87.3%, 下降12.7个百分点, 至目前低含水稳定期达0.91P V。中心井累计增油3636t, 阶段提高采收率19.4%, 目前含水稳定在88-90%左右。

从单井效果看, 中心井由于注采完善在极限含水情况下, 含水下降幅度及单位厚度增油量好于非中心井。

4 结论

(1) 现场试验表明, 相同条件下聚表剂溶液注入能力高于聚合物溶液, 聚表剂驱吸水指数在1.0~1.2m3/d.m.MPa, 聚合物驱吸水指数在0.53-0.69m3/d.m.MPa。

(2) 聚表剂驱吸水厚度比例明显增加。有效厚度大于1m的油层, 比水驱吸水厚度比例增加11.7%;有效厚度小于0.5m油层, 笼统和分层注聚表剂比水驱吸水厚度比例分别增加19.2%和40.3%。

(3) 聚表剂驱采液能力大幅下降, 中心井采液指数下降71%, 但采取压裂改造措施能够改善供液能力。

摘要:经过5年多的现场实践证明, 聚表剂驱见效特征明显, 中心采出井综合含水由100%下降到82.5%, 下降17.5个百分点, 实现了油层水驱极限含水条件下化学驱提高采收率20%以上的好效果, 为大庆油田薄差油层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关键词:大庆油田,聚表剂,试验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德民发展三次采油新理论新技术, 确保大庆油田持续稳定发展[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1, 20 (3) :1-7。[1]王德民发展三次采油新理论新技术, 确保大庆油田持续稳定发展[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1, 20 (3) :1-7。

[2]牛金刚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实践和认识[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4, 23 (5) :91-93。[2]牛金刚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实践和认识[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4, 23 (5) :91-93。

美国NIST住宅火灾现场试验报告 篇10

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NIST目前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 消防队员的人数对住宅火灾发生时消防部队保护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报告名称为:“关于住宅火灾的现场试验 (NIST技术说明) ”该报告首次对消防队员人数和到达火场时间对住宅火灾中消防部队拯救人员生命及开展灭火救援的定量影响进行研究目前, 关于该方面研究的科学数据还很少见。该研究报告由美国家庭安全部门提供资金支持, 报告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年度消防部门会议上发布。

上一篇:科学经济发展观统领下一篇:免试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