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说

2024-07-06

不可说(精选六篇)

不可说 篇1

一、语言起源的历史必然性

恩格斯对于语言的论断归纳起来有三点:第一,语言、思维、人和人类社会是同时产生的;第二,语言是在人们的劳动中,由于交际需要而产生的,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最后,人类语言从产生时起就是有声语言。然而,我们仍然不得不实事求是地说,“劳动创造了语言”,并未能最后具体解决语言起源问题,只是从理论的高度指出,劳动提出了对语言的需求,劳动需要协作、协调、需要交际,劳动提供了产生语言的条件——直立行走,大脑和发音器官的发达和进化,那么究竟在劳动中如何产生了有声语言这仍然是一个谜。那么,语言究竟是怎样在劳动中产生的呢”

历史学家们用其与劳动相关的理论来解释语言起源,与人类有目的的制造复杂工具联系在一起。在大约300到500万年的漫长历史长河里,人们使用最简单的,没有经过改造的石器也就是在旧石器时代。这里想说的是在旧石器时代初期形成中的人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进行着没有程序的劳动,可以称作为生存的斗争,也就是说这时候他们还处在最原始的蒙昧状态,心智尚处在简单反射阶段或条件反射阶段,劳动力低下,没有任何剩余产品,自给自足也有可能成为问题,不可能产生交换的需求和欲望,所以也就不可能产生这样的交换中介——语言。在经过了旧石器时代中期、晚期,大概到了距今1.8万年的时候,新石器时代开始了,形成中的人类开始懂得制造和使用磨制工具了,于是工具复杂起来,品种多了,目的性也较为明确。如打孔,磨光,切割等工具,并且在这个时期也开始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这些便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当时有出现程序劳动和步骤劳动的可能,因此,也就具备了某些分工明确的劳动团体。另外,火的使用,使形成中的人类的防御本领加强,可以到更远的地方寻找食物,并且在某种程度促进了他们繁殖能力和降低了人口的死亡率。这样人的心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视野得到进一步的扩展,人口增长了,形成了不同团体,进一步加强了劳动团体的分工合作,并且随着协作场合的不断增加,视野的不断扩大,就有产生表达的欲望和可能,到达了非说不可的地步了那么用什么来告知,来表达就是我们进一步要研究的对象。

二、大语言的产生

科学技术的发展总会带来文化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石器时代,伴随着语言的产生就会有一次文化的爆炸。值得强调的是,在这里所说的语言不是传统语言学家认为的“语言”以人声作为介质的,而是指大语言的范畴是以人五种感觉器官所能感觉到的全部介质,作为语言介质。那么在随着人口的增多,协作场合的不断增加,视野的不断扩大当到了非说不可即非告知不可的地步,那么这样的一个必然性就会自动寻求告知的介质。于是一切能被形成中的人所采用的同时又能被团体中的其他人所感知的手段都可以是形成中的人所操持的手段。比如手势、身势、行为、表情和声音。选择哪个成为他们的表达介质,可以说是多种的手段并用的,却又是极为模糊的即丰富多样的,而又是含混不清的。那么哪种手段运用的最为频繁和广泛,这取决于这种表达介质的易得性,易于采用,易于接受。威廉姆?斯多基认为视觉手势语是形成中的人类最初采用的主要表达手段,而后当发声器进化完全时,才慢慢取代了视觉手势语。在早期,形成的人类的眼睛和大脑会很自然的看到双手以及双手的运动直接指向的事物或模拟再现其他事物,这样的一些动作确实可以使人自然的联想到相关事物。因为对这些符号的解释是自然关联的。但是当听觉语言符号方式构成有声语言的单词和句子时,实际这些符号不能模拟它们所指示的事物。因为声音和语义之间的联系是不自然的,无关之联,是约定俗成的。所以手势语言符号和有声语言符号的这种差异性可以说明,手势很有可能是形成中的人最早被普遍使用的语言。

三、有声语言的发展

随着劳动的进一步发展,人类祖先的发音器官得到了很好的改造。手脚的分工和直立行走这些生理的变化决定了人类的祖先能够自由地运用肺和声带,口腔和喉部气流的通道形成了一个直角,不再像其他动物一样几乎形成一条直线。这样就形成了两个独立的气腔:口腔和咽腔。这两个独立的气腔相互配合,就有助于人类祖先能以多种方式节制从肺里呼出的气流,使发音的形成多种多样的阻碍,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两方面从客观角度给以人声作为介质的语言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在初始状态下,原始人的表达手段应该是手势、表情、声音综合运用。但随着人类思维的成熟,进一步劳动发展需求,那么这样的一种状态发展已经到达了一种极致阶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承载人们所表达的信息量时,就会重新筛选介质,达到一个最佳状态。这又为其产生奠定了主观必然性。当这种主观和客观都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一种综合的表达手段逐渐变成单一的表达手段,以人声作为介质的表达手段。因为在所有的表达手段中,对于协作场合日益增多的人们来说,声音是相对而言最好的,它有一种天生的易得性。它的优势在于表达时最小限度的影响行为,因为人们很难把行为作为表现手段的同时作为表达手段。其次它可以不需要借助光亮,不受近距离障碍物的影响的优点。最后就是它可以任意的组合、变换来满足人们对于信息量的要求。

从上面可以看出恩格斯的劳动起源的贡献是巨大的,但是其中也隐藏的巨大的缺陷。他认为语言产生之初就是以人声作为介质的语言,这是着眼于传统语言学中的以声带作为发音体,以呼出的气流作为力,以口腔和鼻腔作为共鸣器。其实这已经跨越了语言的初始状态而到达语言的成熟状态。所以我们要辩证的看待恩格斯的劳动起源论才不至于陷入诡辩论的漩涡。

四、总结

语言的起源不仅是历史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的一个中心问题,而且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一些其他学科,比如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生物学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对它的研究十分必要,又非常困难,对原始森林中黑猩猩和婴儿学语的考察来研究语言的起源和初始状态略有成果,特别是近些年来,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似乎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陷入了停滞状态。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语言是从劳动中来的,在其漫长的形成过程中人类的祖先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巨大的精神智慧,这是我们后人难以企及的。

参考文献

[1]徐通锵:《基础语言学教程》[M].2001年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38.

[2]胡湘娇:《语言起源的假说与探索》[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12).

不可说散文 篇2

“用你的手解我的锁,跌入这温柔漩涡。千丈**万般蹉跎,情意都不曾变过……不是不可说,是我不敢说。一步一微笑一步一伤心一步一劫难,化作飞蛾扑火……”

听电视剧《花千骨》主题曲《不可说》,听出千般愁绪,万般虐心。

美妙的旋律,无法掩饰忧伤的情怀,也无法安慰因爱而受伤的心。

有人生,就有爱情,有爱情就会有忧伤,就会有心伤。在烟雨红尘中,又有谁可以拥有白头偕老的爱情?而又有谁只能在情殇中把心粉碎成末。

花千骨爱上师父白子画,注定是一个错,也注定是不可说的爱恋。但爱是无法控制的,哪怕千丈**起,哪怕是劫难,哪怕是飞蛾扑火,依然执念不改。

而白子画也是爱花千骨的,但他是她的师父,他顾虑师父名分,不敢越礼。他顾及长留,怕辱师门。他顾及天下苍生,心怀慈悲。唯独于花千骨,明明心心念念,明明爱的刻骨铭心。却不可说,不敢言。

可是,爱不会因为不可说而在心中消失,不会因为不说,而就停止了思念与牵挂。

有爱,而执着。有爱,而恨。一切纠缠都是源于爱恨,一切爱恨都是源于执念。

因为执念,所以伤悲。

爱情,从来都是有欢喜的一面,也有虐心的一面。

有些话,不可说。

有些爱,不可说。

说了,怕感觉就变了味。说了,怕连内心里的一点美好都守不住了。

她爱上了他,偷偷地爱着。而她知道他不爱她,他爱的是另外一个女孩。于是,她选择默默地爱着,远远地看着,只求他好,他快乐。如此便好。

我曾笑她傻,为什么爱了却不说。

她说,不可说,说了连朋友都做不成了。

我感慨,这种爱注定是疼痛的,是苦涩的。甚至这疼痛,这苦涩,不可说。只有自己或者闺蜜知道,那么的凄美,那么的无奈。

但这种爱也是美好的,成全别人,也不为难自己。留一份记忆给自己,留一份尊严给自己。然后,远远地想着,静静地爱着,无风也无浪,如此甚好。

有时候,人只不过是沉醉在一个人的梦里;有时候,情便是那些落棋砂。

其实,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就是自己一个人的事。自己如何的纠结,如何的痴心,也只能藏在心中,不可说。

说了,或许就破坏了心情;说了,或许就失去了美好;说了,或许就再也无法做梦。因为一但说了,那层飘渺而遮掩的轻纱就被扯掉了,剩下的便是现实的残酷与人心的绝决。

“你若安好,我便是晴天。”有多少人用这句话妄想欺骗自己,用这句话安慰血迹斑斑的心灵。

其实,心里是不甘的,可又怕说了于事无补。于是选择不说,选择用沉默的方式保留自己的一份爱意。

可是,不可说的愁思只有自己知道有多折磨人,不可说的苦涩只有自己吞噬。

看花,花不艳。看雨,皆是愁。

一个人守着黑夜,一个人想着心爱的人,独自忧伤,独自垂泪。却是万般无奈,唯有一个人承受不可说的苦闷。

是的,梦是丰富的,现实却是骨感的。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

爱过,分离。

分离后的恋恋不舍不可说,分离后的疼痛不可说,分离后的想念不可说,说了就是纠缠不清,说了就是卑微。像一朵被人弃在风中的花儿一样,低入到尘土里。没有了尊严,没有了高雅。

我有一位朋友,她很爱她的老公。可是他们一起走过多年后,她老公却背叛了他们的爱情。她知道后悲痛万分,也曾奢望他能回头是岸,可他已经无药可救。

他要么不回家,要么就是回到家里挑东挑西,或者倒头便睡。他完全看不到她的憔悴与悲伤,或者是看到了,却丝毫不放在心上。

多少个日子的.等待与隐忍,换不来他的一丝温情。多少的忧伤与伤痛,换来的只有他的嘲讽与不屑一顾。

于是,绝望的她选择了离开。

她曾哭着对我说:“我是多么的爱他,是多么的舍不得他。可我离开时却说已经不爱他了,我装的很坚强,没掉一滴眼泪,转过身时我却是泪流满面。”

我尽量小心地安慰着她,心里很疼。我清楚,再多的安慰都无济于事。她哭过,痛过,会慢慢好起来的。

我知道她对于爱情的态度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我的朋友离开他后,很久了还在怀念他们一起走过的日子。可是除了我,她不曾对任何人说过,更不曾对他说。

爱情破碎了,就再也无处可寻,化作了云烟。

她宁可不说,宁可守着一个人的清高与优雅。

其实,不是不爱了,是无法再爱。不是不想了,是不能再想。曾经花开再美,零落后,香会散尽,花会枯萎,最终剩下的会化为尘埃,随风而起,若回首会迷了眼,尘埃会落在心上。

青春年华里,暗恋一个人。

自己揣着小鹿乱撞的心,看着他的背影发呆。一个人想着他的好,想着他的笑。可是,就是不可说。怕说了,人家不接受怎么办。怕说了,吓跑了人家怎么办。于是,选择沉默,选择一个人守着不可说的情话独自走天涯。

自此,天各一方,思念却绵长。

独自思念也好,在心中种下一粒红豆,悄悄地长成一棵相思树。无论世间风雨如何变幻,那棵相思树依旧枝繁叶荿,扎根于心灵的土壤中。

有时,不说也是好的。不说,便可以一个人藏着美好,藏着想像,藏着一个如花似锦的梦。而这个梦是可以做的很长很长,只要自己愿意,没人可以叫醒你。

说与不说,只是一念间,但结局却是不同的。说了未必是好事,不说也未必是坏事。

佛曰:不可说,道家讲三缄其口,儒家讲沉默是金。

不可说,是一种隐忍。

隐忍内心的情感泛滥,隐忍思念像浪涛一样拍打着心门。

不可说时,一个人在灯下写诗,让忧伤化作美丽的诗行,为疼痛找一个倾注的出口。

可说还是不可说 篇3

作者戏言,前面东拉西扯写了四篇,此篇刚触及《道德经》的正文,也免不了“书券三纸,未有驴字”之讥了。

一到正文的诠释,真是倍感艰难。《道德经》一书,意象浑融,理境深妙,每个读者只要沉潜其中都会读出自己独有的心得。而且仅就形式而已,《道德经》言简意丰,韵律天成,被许多读者以“哲理诗”看待。自古以来,学者们常说“诗无达诂”,也就是说诗歌很难有确切的训诂或解释,何况老子这样的高明人物所写的哲理诗呢!其无达诂也必矣。

然而不抛引玉之砖,何以引连城之璧,这里只好胆大妄为,以备贻笑大方了。

《道德经》正文的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从出土的竹简帛书来看,早期的《道德经》不分章,把《老子》分成八十一章据说是从河上公注本最先开始,这样还是比较便于阅读,尤其是利于注释解说,因此按照王弼本的分章次第去谈。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从词性来说,第一个和第三个“道”是名词,第二个是动词。三个“名”字,也是如此。作为名词的“道”,在《道德经》中简单说有这几种含义,一是宇宙中最元初、最精微的物质;二是“道”这种物质运动的规律。三是人类应当遵守的法则。四是体悟“道”的方法,也就是宋儒朱熹所说的“道,犹路也”。

作为动词的“道”,一般认为,是“言说”的意思,后世依然沿用着。

再说三个“名”,第一、三个“名”,指事物的名称。第二个是动词,称谓的意思。

在帛书中“非常道”“非常名”的“常”是写作“恒”的。看来是后来为了避汉文帝刘恒的讳,改成了“常”。这样的话“常”是永恒的意思。

那么“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是,可以用言词表达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文字表述的“名”,不是永恒的“名”。

关于“名”,著名学者杜国庠的一段论述是非常值得参考的,他说:事物都有他们的客观的存在,但它们一旦反映于人们的头脑中时,便次第形成人们的主观观念。这种观念,用语言文字它们表示出来,便是所谓的“名”了。而形成这一个“名”的客观事物,就叫作“实”。事物是变动不居的,因而“名”的内容也必然跟着他们的运动而发生变化。可是“名”是采取语言或文字的形式的,所以颇为固定,这就使得“名”僵化了。所以,老子否定“常名”,是含有一定的辩证法因素的。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始”的意思是“女之处也”,也就是处女的意思。而“母”则是“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子也”,指孕妇或者指在对孩子进行哺乳。

在帛书中“无名天地之始”中的“天地”写作“万物”。如果参考第四十章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那么始和母在程度上来说,前者更加具有本源性。

这句里,作者在说完道和名之后,接下来就提出两个重要的概念——无和有。无和有是“道”的两种存在形式,无形质的形式和有形质的形式,如果用现代可以比附的话,就像是场性物质和普通的粒子组成的物质,这只是便于理解而做的比喻和附会,绝不是说“无”就是现代物理学所说的场。

这句的意思是,无是万物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句自古以来争论就非常多。首先是怎么断句。有人认为,应当读作“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有人认为,应当读作“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帛书里面,这句写作“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

虽然帛书出土后还有人论证应该按第一种读法在“无”和“有”处断句,但理由总让人觉得牵强。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之乎者也已焉哉”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当标点用的,所以我认为还是第二种读法比较靠谱,“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但一个问题初步解决后,第二个问题更棘手。通行本里面的“以观其徼”,可在帛书里面是“以观其所噭”。

“噭”是“吼”的意思,如果不是通假字,那就解释不通了。所以学者们有的认为,“噭”是“徼”的通假字,意思是边界。还有的认为,是通“噭”字,意思是求,引申为贪求不止。还有的认为,是通“皎”字,意思是明亮。《说文解字》里认为,这个字通“窍”字,意思是孔洞,引申为空。

对这一个字解释不同,整个后半句的解释也就千差万别了。《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所著,当时的学术界称赞他是“《五经》无双徐叔重”,可见他的学问之渊博,而且东汉去古未远,所以,我倾向于《说文》中的解释。

妙的意思就是精妙。

这一句的各种解释非常得多,虽然各自言之成理,清代出版的黄元吉所著《道德经注释》中解释比较合理,他认为,无欲观妙、有欲观窍,是道家体悟道的两类方法。

参看后面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的话,虚静就是无欲之观,观复就是有欲之观。无独有偶,老子是出生于楚地的贵族知识分子,比老子稍晚的屈原同样是楚地贵族,在屈原的《远游》中,反映了当时的贵族中流行的修道悟道的社会风尚,“漠虚静以恬愉兮,澹无为而自得”不就是“无欲观妙”吗?“内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不就是“有欲观窍”吗?而以现代人的视角从社会发展规律或者西方哲学的概念去套老子的原文,不免有穿凿臆断之嫌。

老子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既然“道”具有“无”和“有”两种存在形式,作为人,要体悟“道”,顺应“道”,自然就有“无欲”“有欲”两种状态。

这句已经是众说纷纭,这里姑备一说,以俟达者有以教我。

所以这句的意思大致就是,所以常处在恬淡虚无的心态中,去观照道的微妙变化;常在静极生动的灵觉状态下,去观照那道的玄关妙窍。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有和无,是同一个来源的,只是称谓不一样,都可以说是很玄妙幽深的,幽深而又幽深,是一切精妙的门径。

可以说,老子开篇就把一定程度上把自己所写的文字否定了,他似乎是在告诉后世读者,不要执着于文字、语言来体悟道,道靠语言文字来承载,但不是语言文字本身,可不能寻章摘句死于句下。(后世所谓的“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若从纸上求妙法,笔尖醮干洞庭湖”,思想渊源应该就是这一章吧!由此可见中国禅宗受道家思想影响之深。)道又是很玄妙幽深的,但并非不可知,人可以通过无欲和有欲两种方法去观照道的妙和窍,由此深入便可以开启修道悟道之门,逐步明了道的精微玄奥。

不可说,嘘杂文随笔 篇4

那天跟友人一起去灵隐寺走了一趟,捧着杯冰饮在绿荫成团的山寺里走,正好赶上了修行僧人的颂经时间。站在门口听了一会,是调子平平又模糊的发音,实在好奇,便凑到后排老人家坐的地方,看了一眼她们手中拓印的经书。竖排的字,多有重复。扫过其中一句,就这么久久地记住了。

“所有决定不可说。”

即便不认可随意对庙里连名字都认不全的神佛跪拜的举动,但我却坦然的承认了先贤撰写的智慧——所有决定不可说。所有的心思、所有于朝夕间做出的隐秘决定和所有已预见或未知的可能,都藏在心里。不言语,不可说。

真是太奇妙了,禁不住这样慨叹。

杭州热了起来。今天在36度的高温下抱着复习资料从最后一门考试的考场出来,买了一支冰淇淋,苦于没有手举着吃,便飞快地带回了宿舍。也不过五分钟左右的路程,固体就化成了甜甜的香草奶昔——但吃总归是要吃的。最后一门考试全程胡编乱造,也算是尝尝甜,苦中作乐。

有时候真羡慕我的好朋友。她是那么开朗、客观、灿烂的女孩。永远充满希望,永远抱持憧憬。所有生机勃勃的美好词语,好像都能完美的.置于她的名字前缀。

那种年轻人的“生命力”,是眨在她的眼睛里,又挂在扬起的嘴角上的。

我好像,好像慢慢的在失去这种张扬又闪耀的东西。像逐渐熄灭的炉子,没一会就要失温,冷却。

困倦。

我和你,不可说。

学好英语 非“说”不可 篇5

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目的的,贵在坚持。因此,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他们留有足够的空间、时间去交流,去体验。给学生创设和谐、愉悦的口语交际氛围,让他们从“不敢说“到“让我说”再转变为“我要说”。

一、创造说英语氛围,消除说英语障碍

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量使用英语组织教学,例如用英语与学生交流平日的学习生活,社会新闻,讲故事等。教师的口语就是对学生最好的示范、最好的教育。教师的语音语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音语调,所以要想让学生说出流利的有味道的英语,教师就要注意课堂用语的准确性和得体性;语音语调要正确,口齿清楚;话语组织要合理;语法正确,用词准确;符合英语表达的习惯。此外,教师流利的口语、优美的音色也是激发学生说英语的“潜动力”。

其次,帮助学生消除怕羞心理。怕羞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最大障碍。大部分学生讲英语时信心不足,怕出错,怕被人笑话。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应特别要注意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交际环境,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当然老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度过单词难关,单词需要反复操练,并尽量创设语境帮助学生记忆。当然掌握标准纯正的词汇发音是必须的,但却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反复不停、循环往复的强化记忆,并在不断的交际中运用。“重复重复再重复,熟练熟练再熟练”是学好一门外语的不二法门。这样,单词记得牢固发音准确,学生才敢开口讲英语,另一方面在学生表达时,不要中途打断纠正他们的错误,应让学生敢于表达,在给与鼓励之后再纠正不足。在课堂上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要慎重处理,在交际中不要过于纠缠一些细小的语法错误,以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对于那些基础较差或胆小的学生,老师应付出更多的关爱和鼓励,还要多赞扬学生取得的进步,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使他们不断获得成就感,从而产生进一步学好英语的动力。

二、创设交际情景,增加表达机会

1.课前五分钟口语展示。每天课前利用五分钟的时间,与学生交流或学生之间交流,话题可涉及前一天学校、班级发生的事情,课文中学到的热点话题。初一时侧重简单的会话,比如学生的一日生活安排,好朋友介绍,饮食与游玩等。初二时可交流旅游,环境保护及动物保护以及家乡变化等。初三学生已经可以交流学习生活中的烦恼,表达感受,以及对一些人物给予评述。这样的交流贵在坚持,老师应主动展开话题,引导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一句两句不嫌少,三句五句不嫌多,只要他们敢说。长此以往,学生的胆量得到了锻炼,口语能力、听力能力也逐渐得到提高。

2.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搭建表现平台。口语教学中,语境的创设十分重要,而多媒体又是语境创设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借助图片、动画以及影视材料设计会话情景,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

3.小组讨论。牛津英语教材中有许多适合学生,贴合实际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可以采用书上现有的活动,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这样每个人都可以得到练习,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4.小组竞赛。课堂检查如记单词、词组、短语、或句子,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六个成员,与其他小组同号同学PK,相应的号码回答正确得相应的分数,如一号得一分,二号得二分……以此类推。这样每个小组成员都不想给小组丢分,每一个组员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我做过这样的尝试,并且很成功。不少到我班听课的老师都有感触,经常问我一个问题:某某某也能开口说英语啦?我认为帮学生找回自信,是英语老师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小组竞赛既有利于学生提高自信心,又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增强合作意识。

5.开通英语广播。这个要求老师从自身做起。我几乎每天上英语课时都会穿插把国内、国际的一条重大事件用英语向学生进行广播。学生听不懂的单词老师向学生解释,这样久而久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听力,又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然后每个小组每周准备至少一条新闻,新闻内容可以是班级好人好事,学校好人好事,也可以是家庭喜讯,邻里趣事等。每周至少两个小组报道,一学期下来六个小组都有播报新闻的机会。每个小组主播人一号到六号不定,人人都有展示的机会。

6.学唱英语歌曲。牛津英语教材中没有现成的歌曲供学生学唱,因此我常给学生介绍一些优秀的英文歌曲,鼓励他们学唱,在班队活动时我也常把唱英文歌曲作为一个项目放在其中,有时在课前热身时我也常和学生一起唱英文歌曲。学生可以在唱歌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英语的发音、连读等规则,并且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会大大提高。

7.布置有声作业。实践证明,带有竞赛性质的游戏评比活动,并能将它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不但对学生产生一种教学魅力,能把学生牢牢地吸引在教学磁场里,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及喜欢竞争的心理,还培养了他们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为了让学生重视口语能力的锻炼,课后我还坚持布置有声作业,让学生将他们朗读的课文用录音机录下来,不定期抽查学生的录音作业,并把读得好的磁带推荐给学生,在全班播放,予以表扬。我通过抽听学生的磁带还可以发现语音语调语法等问题,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布置有声作业还有利于培养性格内向型学生的自信心,在课堂上他们不敢开口,对于这一部分学生老师在给与热情帮助的同时,可以多布置一些定向录音作业,并经常在班上播放他们的磁带,定期评比出“英语朗读之星”。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摆脱自卑的情绪,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强。这种方法在初一、初二年级尤其适用。

三、尊重个体差异,实行等级评价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而初中生群体中客观存在着分化现象。尤其近几年从小学一年级就开设英语课程,这对中国小学生来说是一次重要的挑战,不少学生汉语拼音还没记牢,又要接触26个英文字母,很容易混淆。这样就造成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初中的英语教学要取得最大效果,就必须针对学生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措施,为此我在教学中实行粗线条的等级评价,把要掌握的知识分成三等,基础不等的学生分别对应相应层次的知识体系, 基础中等的学生如果不仅能完成自己的份内任务而且也能完成基础优秀的学生的部分任务,给与相应的分数奖励,以此类推。比如在有声作业的评价中,我要求基础差的学生能基本表达清楚内容,单词基本准确即可;中等学生要求流利表达,单词发音准确;而优秀学生则不仅要准确流利表达,还要注意语音语调及感情的投入。若基础差的学生能较为通畅地表达,且准确率高,就给予奖励。平时每次的课堂对话表演,小组讨论,有声作业我都给予学生不同等级的评价,张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中,并每周评出表现突出的小组,一些优秀的录音磁带以及表演的视频我都仔细地收存,帮他们留下初中生活的美好回忆。这样,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课堂气氛也更加热烈。

这种等级评价简单,易于操作,等级评价制以学生的实际等级水平为基准,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智力潜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的自我意识得以充分发展。

总之,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每一位英语教师脚踏实地去实践。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尽量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他们多开口多实践,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口语水平;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扩大词汇量,为口语输出提供储备。我们只要正视它,加强训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但能将学生的口语训练贯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能向课堂外延伸。如此下来,学生“说”英语的水平一定会大幅度地提高。

谁说朽木不可雕 篇6

桌面上的海岸线

美国设计师Greg Klassen有着与众不同的审美,保存完好的木材,他没兴趣。反倒是被废弃,甚至已经开始腐烂的木头,才是他的最爱。 Greg认为,腐烂是大自然赋予木材的神奇变异,Greg用玻璃将因为腐烂而不规则分裂成两半的木材连在一起。在保存大自然赋予木材印记的同时,制造出如蜿蜒海岸线的动态视觉效果。整张桌子,木头部分化身成大地,而玻璃则完全依照着木材裂痕来切割,变成河川奔流在桌面。

Greg的作品,内敛却有张力,将木头的天然与有机玻璃完美融合,让人一眼看上去忍不住惊呼的同时,会不由自主想要带一张桌子回家,一边吃着饭一边看山河奔流。

金属与木的圆舞曲

相比追求“完美”产品的设计师,以色列籍设计师 Hilla Shamia,更偏爱所谓的“不完美”。他会选择一整棵树干作为原材料,切割后的木料不仅能保留自然的形态,还能产生清晰的边界,方便融化的铝溶液进入木材缝隙,又不至于漫无边际“游动”。由于热金属溶液的高温炙烤,木料表面和边缘都变成了无规则的黑色,反倒有种特别的美。Hilla 从纵轴方向切割木料,将它插入到模具中进行最终塑形,并添加框架和支腿。整个铸模过程配合高温加热、燃烧和烟雾。当金属溶液逐渐冷却,模具也可以轻松被剥落。透过成品家具的外轮廓,能清晰看到被碳化的木材恰到好处地保留两种不同材质融合后产生的美妙变化。

和天然的木头一样,在Hilla 手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件家具,全都独一无二,制作过程中的随机性赋予了产品独特的美学和价值。Hilla 的大部分作品都与自然有关,在Hilla 眼里,自然总是包含许多看似不完美且无法预测的东西,让他深深着迷。

让朽木发光

如果说切割玻璃,热熔金属铝,对家庭改造来说有难度。那么英国设计师Mat Brown只用简单的几个步骤,就将开裂的废弃木材,瞬间变得炫酷至极。而在这个化腐朽为神奇的过程中,用到的材料,仅仅是透明树脂、荧光剂粉末以及胶带……所以,看到开裂被损坏的木材,千万别丢进垃圾箱,朽木也可以发出迷人的光亮。

上一篇:读后活动下一篇: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