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碍分析

2024-06-03

阻碍分析(精选十篇)

阻碍分析 篇1

一、将问题“悬置”后记录课堂,滞后评

教研员进入课堂后会不自觉地运用自己脑子中既定的“评价标准”,很自然地会调出自己“既已存在”的一整套“评价框架”。从“导入—创设情境—新知学习—巩固练习—课堂检测—反思评价”,他的潜意识会要求授课教师按照他的思路去进行讲课。然后根据自己对于课堂操作与驾驭方式的理解,想当然地去评说。这显然具有片面性、局限性和主观性,所谓“千人千面”,就同一个“采集点”,众人评说也是不一样的,谁说得更有理?怎么界定?留给教师的指导意见显得凌乱无章,指导效果很低。

将问题“悬置”是说教研员进入课堂不要带着“标准”或“框架”去记录课堂行进过程中的“得”与“失”,不去“干扰”课堂。避开任何种类的价值判断,以纯粹无偏见、不关注真假问题,搁置“标准”“理论”,终止判断。只是用心去准确记录课堂的轨迹点,记录问题、记录学生、记录教师……课后,在“看”的基础上,再做一次描述的、写实的、分析性的解释,即回答“课堂上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个问题。这种“滞后性”评价目的首先回答了“回到教育的事实本身”,通过观察来“看”出课堂的问题所在,指出那些被教师忽视了的隐秘(教师无意识状态下忽视了的东西),但又构成了课堂“增效”或者“高效”的必要条件,指出这些被忽视了的东西会导致的“可能性”。这样的教学指导才算是回到了课堂教育问题的“事实本身”。所以课堂指导,不但要指导教师秉承(那些已经显现出来的,早已被人证明了的有效的东西),更要避短(那些尚在执教者本身黑暗中的东西,但这些东西实实在在地牵制着课堂的效能不能进一步提高。)因此,帮助执教者提出“被遮蔽的”比肯定“显现出的”要实用得多。

二、综合选择影响课堂有效性的因素后再给予评价与研究

研究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无外乎要从教学所涉及的种种要素入手,揭示各种因素的影响力。入手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比如从教师层面,研究者就会得出影响课堂高效的因素是教师的素质、知识功底、教育智慧等;从学生层面,研究者会得出影响课堂高效的因素是学生的一般特征、学业基础、学习习惯、相异构想、最近发展区等;从学校领导者层面,研究者会得出影响课堂高效的因素是的学校领导的课改态度、教改理论、经验积累、校本研训水平等。

如果将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认定为教师,那么影响课堂有效性的因素就是教师的教育观念、道德水平、智力和智慧、科学文化水平、教学能力和心理状态。比如,教师的教育观念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教育观念会决定他是否会把教育方针恰当地贯彻到他的日常教学中去;决定他是否能将素质教育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创造性教育观念贯穿到他的日常教学中;决定他是否具备了将21世纪公民的基本技能如创新技能、质疑技能、挑战意识、合作意识、效益意识等融入他日常教学活动中;决定他是否关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否关注到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否认识到了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比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等等。这一切都会影响到他的课堂教育行为,因为人的行为是受观念支配的,观念不改变,行为就不会改变。

现代教学论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中能动的参与者。学生的学是不可能被教师的教所取代的活动。”如果将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认定为学生,那么影响课堂有效性的因素就是学生的一般特征、起点能力、学习策略和方法、参与热情等。因为学生的生理、心理成熟水平不同,其认知发展水平是不相同的。比如,同一课堂中,学生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对于同一内容的学习,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选择不同、认知程度不同、学习的热情度不同等等,这些都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因此,研究高效课堂建设也可以从研究学生开始。

所以,至少到目前,还没有谁能够为“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诸因素”按照重点排序。事实上,我们很难得出某一种因素到底能够产生出多大的作用。作为课堂教学的研究者不必执着于将某一种因素作为自己评课的依据,而应该综合影响课堂效果的四种基本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揭示其规律。

三、最有价值的校本研究在于分析并合理应用“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诸因素之间的关系”

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如果将普通课堂的构成要素被简单地归结为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要素,那么教学的有效性将取决于构成教学系统的诸要素之间如何相互作用,而不是某一个部分如何作用。比如当教师发挥作用时,另外的要素也要相应地做出反应,呈现出一种正向的、动态的活力,这样的课堂效果就很高。反之,会出现“不联动”或者不“正向联动”,这些因素反而阻碍了课堂效果。比如,让教师发挥作用时,教师抛出了一个“问题”,学生回答错了。当教师说:“没关系,说说你的思路,让我们看看哪里出现了问题。”这时教师向学生传递的信息是:课堂是允许出错的,课堂就是订正错误的地方。学生就会积极地反思自己的解题思路,怀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应对课堂。这种平衡就是一种正向的、积极的、动态的平衡。

四、最有价值的校本研究还在于对影响课堂有效性的消极因素要做出预设

哪些因素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找出这些影响课堂消极的因素并能积极预防才能帮助教师自我构建高效课堂。

纵观今日课堂,几乎都是“在岸上教游泳的方法”,而从不或者很少让学生“入水”。比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才会很快、很牢靠。”可老师没有带领学生怎样在理解的基础上背,并给学生练习的机会或者时间。教师仅仅告诉了学生“应该怎么做”却从未让学生“体验”怎么做。很多的新概念或者课文理解都被老师因为“时间关系”而被“告诉”,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观点而没有体验,时间长了,学生几乎将与生俱来的很多“能力”都被老师“退化”了。

教师只重教书不重育人,学生丧失了主观能动性,课堂还是“教师死讲,学生死学”。因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热情、主观能动性、兴趣、志向、价值观是从来不考试的,于是课堂就只是教师的“讲堂”,知识的“学堂”,分数的“制造厂”。

阻碍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因素及分析 篇2

□ 经济与管理学院0903陈霞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私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曲折发展、规模不

断扩大。但是,总的说来,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仍然受到制约阻碍。本

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个体私营经济生存发展的环境,阐述了个体私

营经济发展困难的原因,提出了对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关键词:个人素质、社会环境、国家政策

前言

个体私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扩大就业,拉动内需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私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曲折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从整体上说,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仍然是不健全的。一方面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条件下,个体私营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另一方面,国家出台了多种政策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者在困境中努力发展,找到自己的主路,在国家的扶持、个人的努力下,发展势头良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个体私营经济者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调查发现,被采访的个体私营经济者中,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到了64.02%,仅有7.41%的人接受过大学本科教育,个体私营经济者文化程度明显偏低。

这些受访者大多处于30-40岁年龄段,他们年轻的时候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全国经济较为落后,没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让他们接受好的教育。改革开放风潮兴起,为创业提供了一个好的环境,这些年轻人就全心投入到创业中去,在实干中取得经验和生存的法宝,文化知识并未得到有效利用,于是被忽略掉。现在事业起步,正是忙的时候,他们就既没学习的心、也没学习的时间了。于是,众多个体私营经济者文化程度偏低,既是那个特定时代造成的,也是自身认识不够影响的。并且,文化水平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时代在发展,推动时代前进的是科学技术。掌握前沿的技术,无疑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一份不变的优势。文化水平不高使得更新技术难以实现,技术市场日新月异,落后就以为着将要被淘汰。相比于“财大气粗”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只有总科学技术入手,在技术上取得一席之地,才不至于被挤出市场。

唯一不变的就是时刻在变,能够掌握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可以为下一步迈向哪里、怎么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不高的文化水平使得经营者获得信息途径十分有限,这就影响了个体私营经济者的决策,无法对市场作出正确判断,无法对前景进行估计,只能关注眼前利益,由此看来,这就影响了个体私营经济的长远

发展,阻碍了其做好、做强,就更不要说是推动社会发展。

二.受国家政策与社会环境影响的体私营经济

09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文件对如何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提出了七条切实可行的意见,力求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但是调查发现,57.89%的受访者对该文件毫不了解,只有3.55%的人清楚这个文件的内容。国家虽然为个体私营经济做了很多,但是在文件下达和实施的时候,并没有传达到底层的个体私营者那里,而处于底层的他们,却又是最需要政府帮助的。

调查中,受访者反映,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制约的政策和体制,大多是强制性收费和行业垄断。事实上,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中一直存在着“三乱”现象,即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如果说税收利国利民,交税那就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乱立名目的强制性收费,就是属于不正常现象了。若是不交费,各项检查就不能通过,于是就又会开始另一项——罚款了。国务院颁布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依法规范行政管理,提高监管执法水平,坚决制止‘三乱’现象”,可以算得上是切实保护了个体私营经济者的利益。

出去国家政策。影响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就是社会因素了。如今社会普遍缺乏诚信,各商家与个人都以利为本,互不信任,使得市场经济循环减慢甚至受阻不前。受访者认为,企业服务体系、行业协会和商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没有保护好个体私营经济者的利益,没有为个体私营经济者做有实际意义的事,反倒有“乱检查、乱培训、乱评比”的“新三乱”现象。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经济受到严重影响,通货膨胀导致成本上涨,经济萎靡不振,没有强大靠山的个体私营经济的生存也受到强大冲击。相比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来说,个体私营经济的市场具有灵活的市场应变力,但是抗风险能力差,大多个体私营经济者他们筹集资金的方法是自己出资、亲戚筹借,数量较小,并且使用偿还都有压力。许多受访者都表示“生意不好做”“不赚钱”等,物价在变,但老百姓手中的钱却没变,老百姓不愿花钱,商家自然生意难做。

三.个体私营发展的现状

无论处于怎样的境遇,都需要乐观、充满希望。对于来年的个体私营经济的 发展形势,一半以上的受访者都还是比较看好的。国家个项政策偏向于个体私营经济,使其有了更为广阔、宽松的发展空间,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使众多个体私营经济者看到了希望。有了希望就有了发展的动力,我相信个体私营经济会越来越好的。

同事,受访的个体私营经济者认为,政府的支持重点应该放在实行公平合理的税费政策和提供优惠条件上。这表明个体私营经济者认为政府在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上做的还不够,在利益上未得到应有的回报,在市场竞争中的公平地位还不够稳定。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纵然现在仍有不足,但在以后的持续发展中一定会做的更好。

四.对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及问题的对策

个体私营经济者的个人文化素质直接关系到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由此,这个问题必须引起国家好个人的重视。对个人来说,应该主动去接触新的知识和观点,关注各个媒体的信息,在资金、时间等因素允许下,去参加各种只是和技能的培训,勇于尝试,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业和道路,不要跟风创业。对于国家而言,首先就是重视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巩固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地位,由商协等组织举办有实用性培训活动,提高个体私营经济者的技能、文化素养,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如果说个体私营者提高自身能力是关键,那么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就为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地发展、变强变大提供了一个好的条件,这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国务院的文件不能只是一个名而不实的空头文件,各地方也不能“上有决策、下有对策”来敷衍了事,这需要各个次层、各个领域的积极配合。全国应该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方面一齐努力把经济搞上去,老百姓钱多了自然会乐于消费,才有利于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拉动内需后全国经济也就会迅速回暖,这一良性循环一举多得。

中国经济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加入WTO后,经济各方面与国际接轨,中国的消费市场庞大,各方面因素都导致中国不能只有公有制,我们要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发展私有制经济,以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的需求。个体私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的重要因素。

如何更好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就成为了个人和国家共同努力的大事。个人提高职业素质,规范生产经营,积极配合组织的管理和号召,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经济形式。国家应从长远考虑,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规范行政管理,组成社会信用体系,大力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国家与个人共同努力,多管齐下,力求把个体私营经济做大、做活做强。

个体私营经济的存在弥补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漏洞,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有了多方面的努力,个体私营经济一定会越做越好,这是笔者在调查后得出的不可否认的趋势。

参考文献: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

阻碍分析 篇3

一、将问题“悬置”后记录课堂,滞后评

教研员进入课堂后会不自觉地运用自己脑子中既定的“评价标准”,很自然地会调出自己“既已存在”的一整套“评价框架”。从“导入—创设情境—新知学习—巩固练习—课堂检测—反思评价”,他的潜意识会要求授课教师按照他的思路去进行讲课。然后根据自己对于课堂操作与驾驭方式的理解,想当然地去评说。这显然具有片面性、局限性和主观性,所谓“千人千面”,就同一个“采集点”,众人评说也是不一样的,谁说得更有理?怎么界定?留给教师的指导意见显得凌乱无章,指导效果很低。

将问题“悬置”是说教研员进入课堂不要带着“标准”或“框架”去记录课堂行进过程中的“得”与“失”,不去“干扰”课堂。避开任何种类的价值判断,以纯粹无偏见、不关注真假问题,搁置“标准”“理论”,终止判断。只是用心去准确记录课堂的轨迹点,记录问题、记录学生、记录教师……课后,在“看”的基础上,再做一次描述的、写实的、分析性的解释,即回答“课堂上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个问题。这种“滞后性”评价目的首先回答了“回到教育的事实本身”,通过观察来“看”出课堂的问题所在,指出那些被教师忽视了的隐秘(教师无意识状态下忽视了的东西),但又构成了课堂“增效”或者“高效”的必要条件,指出这些被忽视了的东西会导致的“可能性”。这样的教学指导才算是回到了课堂教育问题的“事实本身”。所以课堂指导,不但要指导教师秉承(那些已经显现出来的,早已被人证明了的有效的东西),更要避短(那些尚在执教者本身黑暗中的东西,但这些东西实实在在地牵制着课堂的效能不能进一步提高。)因此,帮助执教者提出“被遮蔽的”比肯定“显现出的”要实用得多。

二、综合选择影响课堂有效性的因素后再给予评价与研究

研究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无外乎要从教学所涉及的种种要素入手,揭示各种因素的影响力。入手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比如从教师层面,研究者就会得出影响课堂高效的因素是教师的素质、知识功底、教育智慧等;从学生层面,研究者会得出影响课堂高效的因素是学生的一般特征、学业基础、学习习惯、相异构想、最近发展区等;从学校领导者层面,研究者会得出影响课堂高效的因素是的学校领导的课改态度、教改理论、经验积累、校本研训水平等。

如果将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认定为教师,那么影响课堂有效性的因素就是教师的教育观念、道德水平、智力和智慧、科学文化水平、教学能力和心理状态。比如,教师的教育观念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教育观念会决定他是否会把教育方针恰当地贯彻到他的日常教学中去;决定他是否能将素质教育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创造性教育观念贯穿到他的日常教学中;决定他是否具备了将21世纪公民的基本技能如创新技能、质疑技能、挑战意识、合作意识、效益意识等融入他日常教学活动中;决定他是否关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否关注到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否认识到了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比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等等。这一切都会影响到他的课堂教育行为,因为人的行为是受观念支配的,观念不改变,行为就不会改变。

现代教学论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中能动的参与者。学生的学是不可能被教师的教所取代的活动。”如果将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认定为学生,那么影响课堂有效性的因素就是学生的一般特征、起点能力、学习策略和方法、参与热情等。因为学生的生理、心理成熟水平不同,其认知发展水平是不相同的。比如,同一课堂中,学生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对于同一内容的学习,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选择不同、认知程度不同、学习的热情度不同等等,这些都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因此,研究高效课堂建设也可以从研究学生开始。

所以,至少到目前,还没有谁能够为“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诸因素”按照重点排序。事实上,我们很难得出某一种因素到底能够产生出多大的作用。作为课堂教学的研究者不必执着于将某一种因素作为自己评课的依据,而应该综合影响课堂效果的四种基本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揭示其规律。

三、最有价值的校本研究在于分析并合理应用“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诸因素之间的关系”

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如果将普通课堂的构成要素被简单地归结为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要素,那么教学的有效性将取决于构成教学系统的诸要素之间如何相互作用,而不是某一个部分如何作用。比如当教师发挥作用时,另外的要素也要相应地做出反应,呈现出一种正向的、动态的活力,这样的课堂效果就很高。反之,会出现“不联动”或者不“正向联动”,这些因素反而阻碍了课堂效果。比如,让教师发挥作用时,教师抛出了一个“问题”,学生回答错了。当教师说:“没关系,说说你的思路,让我们看看哪里出现了问题。”这时教师向学生传递的信息是:课堂是允许出错的,课堂就是订正错误的地方。学生就会积极地反思自己的解题思路,怀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应对课堂。这种平衡就是一种正向的、积极的、动态的平衡。

四、最有价值的校本研究还在于对影响课堂有效性的消极因素要做出预设

哪些因素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找出这些影响课堂消极的因素并能积极预防才能帮助教师自我构建高效课堂。

纵观今日课堂,几乎都是“在岸上教游泳的方法”,而从不或者很少让学生“入水”。比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才会很快、很牢靠。”可老师没有带领学生怎样在理解的基础上背,并给学生练习的机会或者时间。教师仅仅告诉了学生“应该怎么做”却从未让学生“体验”怎么做。很多的新概念或者课文理解都被老师因为“时间关系”而被“告诉”,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观点而没有体验,时间长了,学生几乎将与生俱来的很多“能力”都被老师“退化”了。

教师只重教书不重育人,学生丧失了主观能动性,课堂还是“教师死讲,学生死学”。因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热情、主观能动性、兴趣、志向、价值观是从来不考试的,于是课堂就只是教师的“讲堂”,知识的“学堂”,分数的“制造厂”。

影响课堂教学的消极因素还有很多,有教师自身层面的,有学校层面的,也有学生层面的,甚至还有社会层面的。当教师无法左右其他因素的时候,我们所能做的,不应该是消极等待,而是努力地去改变现状,还学生一个愉悦的、积极向上的课堂。

注:本文系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小学高效课堂建设遇到的困难及应对策略》课题(BY【2014】Z010)成果。

阻碍分析 篇4

关键词:知识共享,内部知识共享,因素,对策

一、知识共享概述

斯坦福大学的教授认为, 知识共享是电子化企业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才可以进行协同计划、预测、补货, 以及企业间的协同作业和新商业模式的创新。因此没有人与人之间或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知识共享, 现代企业就没有办法运作。知识共享属于知识管理的范畴, 是知识管理活动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知识管理中的一个难题, 许多企业都把知识共享作为知识管理实施的重要目标之一。知识共享就是能够打破不同知识所有者之间的壁垒, 实现知识在一定范围内的交流和使用, 促进知识在不同企业成员, 以及企业与外部成员之间的充分流动, 提高各个部门员工的知识素养和工作能力, 进而提高部门的组织管理能力, 减少知识创造的重复性投入, 以最大限度节约获取知识的成本, 并有利于知识的应用和创新。

二、知识共享的过程

知识共享的过程包括三个要素, 分别是共享的知识, 共享的主体 (知识所有者和知识接收者) , 共享的通道。知识的所有者将自己愿意共享的知识在适当的时间并通过相应的共享通道共享给他所愿意共享的对象即特定的知识接收者, 知识所有者在进行知识共享之前可以通过共享通道对知识接收者需要的内容进行了解, 从而决定是否共享, 如企业的一些技术文档是否共享给他的合作伙伴等, 知识接收者也可以通过共享通道直接向知识所有者表明自己所希望获得的知识。

从认识论的角度, 共享的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是可以用规范化或者系统化的语言来表达的知识;而隐性知识是一种高度个人化的知识, 是很难用语言来表达的, 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只能意会, 不能言传”。从该角度, 知识共享的难度更多是由隐性知识造成的。

知识共享的主体包含个体和组织, 在组织的业务活动中, 组织成员之间可以进行知识的共享, 组织和其它组织或者客户之间也可以进行知识的共享, 前者属于知识的内部共享, 后者则属于知识的外部共享。

共享通道是指知识共享的途径或者方式, 知识共享的主体可以自己选择采取何种形式进行知识共享, 如通过直接交流, 邮件, BBS等。

三、影响内部知识共享的因素

虽然企业的员工知道知识共享对于企业的总体利益有好处, 但是对每一个企业的员工来说, 却很难愿意共享自己的知识。人们不愿意共享知识的因素有很多:

1. 员工主观上不愿意。

这是影响知识不能有效共享的最主要的因素, 其主要原因有:第一, 职业的安全感使他们不愿意共享自己的知识。一些员工掌握着很重要的知识, 很少有其他员工掌握这些知识, 这些知识足以使他们在工作中取得较高的成就, 他们认为一旦被其他人所掌握, 自己在工作的优势将不复存在, 甚至自己的工作可能被别人所替代。第二, 习惯的力量使他们不愿意共享知识。他们对传统知识的偏好而不愿意被新知识所替代, 更多时候共享的知识是一些工作方法, 工作经验, 技术等。一方面, 这些知识可能会存在一定缺陷, 将这些知识共享给组织以后, 可能会遭到修正或者否定, 这必然会使知识所有者学习新的知识, 若知识所有者不愿意去学习新的知识自然就不会愿意共享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另一方面, 即使共享的知识被组织所接受, 这些知识是一种新知识, 对企业有好处, 但有些员工即知识的接收者并不愿意去学习这种新知识去替代他原有所掌握的知识。由于担心这些同事即知识接收者可能的指责, 这使得知识所有者在有些时候也不愿意共享知识。

2. 员工能力。

员工的能力决定着共享知识的质量和知识共享的效果。一方面, 知识所有者掌握的知识不足, 他们愿意共享自己的知识, 但他们所共享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或者已经是知识接收者已经所掌握的知识;另一方面, 知识接收者不能理解掌握知识所有者给他所传递的知识, 有时候还表现为自己不知道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识。

3. 知识接收者寻找知识的难度。

在知识共享型的组织里面, 知识接收者有时候明确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或者需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虽然知道组织内的确存在着相关的专家能够帮助他, 但他却不知道从何去获取这些知识, 知识接收者寻找的难度也极大的影响着知识共享的效率。

4. 知识共享的过程。

知识所有者将自己愿意共享的知识发布到知识管理平台上, 受到知识库容量的限制, 共享的知识自然会受到审核, 审核的时间过长会对共享知识的员工的积极性产生很大的影响。台湾的一项调查显示, 如果知识共享是一个烦琐的过程, 员工不能很容易的做到知识共享, 那么9 0%以上的员工将不会积极的参与组织的知识共享过程, 可见知识共享的过程对于知识共享的影响程度是比较大的。

5. 知识共享的“硬件”设施。

必要的硬件设施是现代企业实施知识共享活动所必需的要素, 硬件设施的缺乏或者不足会影响到企业知识共享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企业在硬件设施上的障碍主要表现为技术和人力资源的不足, 如在知识库中搜索知识经常会得到许多无关的结果, 使寻找难度加大;企业内部缺乏人员专门管理、更新、维护知识管理平台等。

6. 无意识的因素。

知识所有者没有意识到自己所掌握知识的价值, 而不自觉的没有共享知识。

四、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的内容, 消除内部知识共享的障碍就是要采取恰当的措施, 解决这些因素所产生的问题。

1. 塑造有利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

信任和沟通是知识共享的基础, 组织文化应能支持创造出相互信任和沟通的知识共享环境, 使员工不断的从合作和学习中获得满足, 让他们认识到知识共享并非对个人不利而是可以促进员工成长的道理, 并非拥有的知识是个人的竞争力所在, 只有不断的利用知识才是根本, 通过文化的作用使知识共享成为一种自我行为。

2. 建立适当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参与知识共享的员工需要具备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知识, 知识能力的不足会影响到其参与知识共享活动的效果。在组织招聘员工时, 要严格根据职位要求招聘, 防止知识能力不足的员工进入到企业中来;培养适合组织需要的知识管理专门人才提高知识共享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定期组织对各类不同层次水平的员工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 同时培训过程也可以作为企业内部员工之间进行知识共享活动的手段之一。

3. 组织的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要以身作则。

管理者要重视知识共享活动, 并且积极的参与到里面去。试想如果管理者从不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分享自己的经验, 组织中的其他员工自然也不会积极的参与知识共享。

4. 建立适当的激励制度。

对于为知识共享活动做出共享的员工要给予物质或者精神的奖励, 对于影响甚至阻碍实施知识共享活动的员工要进行惩罚。员工在知识共享活动中所做出的贡献可以根据其共享知识的数量和质量作为标准, 如在知识共享平台中, 某一员工发布的知识数量和被其他员工阅读数量。通过对员工在知识共享活动中的贡献进行考核, 据此进行奖励。物质奖励在我国现阶段仍然是一种具有明显激励效果的手段, 可以把知识共享的考核的结果作为薪酬提升, 职务晋升的参考指标;精神奖励如把共享知识的知识所有者的姓名和简历作为一种附加内容放在在知识库中, 组织内的员工就可以通过知识共享平台知道是谁共享了知识, 这将成为宣传知识共享员工的途径, 也从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知识共享的抵制情绪。

5. 创造有利于知识共享的“硬”环境。

提高知识共享活动效率的就要减少知识共享活动不必要的环节, 如在不降低审核效果的情况下减少知识的审核环节;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组织内良好的知识库和专家库, 让有需要的人能够快速找到;通过建立方便员工共享知识的系统, 包括传统的渠道和网络渠道, 如举办交流会, 建设留言板, 专用信箱等, 从整体上提高组织的知识共享水平。

五、小结

知识共享并不只是员工的个人意识或者能力问题, 与整个社会环境、组织环境、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I T技术等许多因素有关, 有效的提高企业知识共享活动的水平必需要熟悉知识共享活动与这些因素的关系。

参考文献

[1]Hau L.Lee, Seungjin Whang.Stanford University“E-Business and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R].Stanford Glob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Forum, 2001 (11)

[2]王广宇:知识管理——冲击与改进占率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3]关培兰:知识员工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J].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4)

阻碍分析 篇5

摘要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均衡流动制度的创建过程中,有许多的阻力因素。其中新旧制度之间的冲突就形成了制度阻碍。本文从人事管理制度、教师编制制度、教师工资制度和非正式制度这几个方面对制度阻力进行了分析并尝试提出化解制度阻碍的策略。

关键词教师;均衡流动;制度阻碍

多年来我国教师流动大多是在市场经济下的自由流动,在流动趋势上表现为“单向上流动”。这样的流动使农村教师资源短缺、师资队伍素质下降,造成了地区、城乡之间教师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加剧了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近年来国家政府认识到了在市场经济下教师自由流动的危害后,开始尝试通过教育行政手段来干预教师的不合理流动。

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均衡流动的制度阻碍分析

近几年,全国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了各种有关教师流动的教育法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的情况。但是目前教师流动制度却出现失真现象,教师流动的实效性不佳,许多地方的教师流动制度处于进退不得的状态。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其他相关制度对教师流动制度的阻碍。

1.教师人事制度对教师流动制度的阻碍

我国《教育法》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由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这种教师聘任制的人事制度使得学校可以自主管理,其中包括了对教师的任用、续聘或解聘等。因此许多学校把教师当作学校的私有产品,当作与别校竞争的砝码,禁止优秀教师向外流动。这种情况导致了处于优势地位的学校只派出资历浅、年龄偏大的教师进行流动,而被流动的教师也产生对教学的消极抵触的情绪。

2.教师编制制度与教师流动制度的冲突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编制是按师生比进行核定的。这样教师从由超编的学校向缺编的学校流动比较好解决。而对于缺编学校来说,就可能派不出教师。另外由于农村教师的编制比较紧张,致使在农村教学的教师不得不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这种状况致使许多来农村流动的教师超负荷工作,压力加大,精神、体力不足。进而严重影响了城市教师流向农村学校的积极性。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对教师流动制度形成很大的阻力。而且教师从缺编学校向超编学校流动也经常会出现超编学校不需要教师,流动教师任教的不是本学科的课程的现象,这种情况是对教师资源的浪费,对教师流动没有任何积极的作用。

3.教师工资制度与教师流动制度的矛盾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形成了一种“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这种倾向使我国教育资源配置政策存在错位现象。具体表现为教育财政和教师人事制度向城市学校倾斜。虽然城乡教师的基本工资实行的是国家统一标准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基本工资差距不大,但是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教师的津贴补助金额偏低。这种“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也存在于校际之间。重点学校的教师总工资比普通学校的要高很多。这种“同工不同酬”的工资制度已成为我国教师均衡流动制度的首要制约因素。

4.非正式制度对教师流动制度的阻碍作用

首先,在响应各级政府的教师流动制度时,有一大部分的教师是本着流动有助于评职称而参加教师流动计划的。持有这样的功利化价值取向的教师在流动学校只会得过且过,混完流动的日子。这种态度导致了社会对教师流动制度的不认同,对教师流动制度产生了极大的消极作用。其次,教师流动制度还会受到社会大众心理的影响。目前,社会公众对教师流动制度还持着怀疑态度。有的甚至还对教师流动教师存在错误认识,若教师流动制度得不到社会大众的支持,那么教师流动制度是不可能全国范围内执行起来的。

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均衡流动制度创建过程中制度阻力的化解策略

1.改革当前的人事管理体制

首先,提倡教师的“无校级管理”,即将中小学教师的管理权限收回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配置师资。这样就解决了学校不愿让教师流动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又要实行教师流动管理的两难困境。其次,教育部门应取消“教师选考制度”,取消教师从乡村到城市的单向上的不合理流动。将农村教师向城市教师流动纳入到教师流动制度中。通过这样改革教师认识管理体制来完善教师全员聘任制度,消除教师流动的人事管理体制的约束。

2.重建教师编制制度

首先,应该按照教育公平的原则来核定教师编制。应切实综合地考量师生比、认可门数与教职工比、周课时与教职工比、年级数与教师比、专业教师和后勤人员比例,必须秉持公平平等原则,落实教师编制,从而全面地统筹调配教师。其次,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专业编制”。由于我国农村学校普遍缺少体育、音乐、美术、英语、信息技术教育等学科专业教师,所以有关教育行政机关应针对这种情况在农村教师的编制安排中设立一定比例的“专业编制”,以此来缓解在农村任教的教师的任课压力。

3.优化教师工资制度

首先应明确教师工资制度模式。即在实行基本工资同工同酬制度的政策下,规范教师工资的额外收入(奖金、福利性补助等等)。这样的做法不仅消除了城乡教师的工资差别,还平衡了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教师收入的差别。其次,对进行流动的教师应进行各种津贴补偿,尤其是流动到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教师。津贴补偿的金额应按市、县、镇、村逐级递增。津贴还要保证有足够的额度和力度。

4.构建教师流动的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

首先政府要建立有效的道德规范,端正教师的流动动机。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加强对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的道德宣传,让他们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者的职责,积极主动投身于教师流动制度建设的事业中去。其次,政府还应引导大众对教师流动制度有正确的认识,让大众认识到教师流动制度价值和意义。这就可以通过有关部门利用各种媒介进行宣传教育教师均衡流动对于改善教师资源配置失衡的情况,对于实现教育公平的重大意义,从而为教师流动创造了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

阻碍分析 篇6

关键词:科技中介机构,发展阻碍分析,解决措施

1 当前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背景分析

科技中介机构以其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为基础, 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管理、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的服务。通过沟通学校、研究机构和企业间的技术联系, 促进创新体系内各参与主体间的互动, 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起到了积极作用。大力促进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 有助于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 降低创新及其扩散的成本, 化解创新风险, 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为企业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目前, 我国科技中介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在数量上迅速增加, 功能日趋多样化和完善;在人才队伍上, 培养了一批懂技术、懂管理, 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在政策上, 政府制订和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 探索建立有效的宏观管理与监督体制。同时, 科技中介机构也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 如扩大就业机会, 带动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 科技中介机构作为促进技术创新和创新扩散的市场中介组织, 正逐渐成为国家和区域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阻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在全国上下共同努力构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争取在2020年跨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关键时期, 我国科技中介机构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从整体上看, 我国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 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缺陷。

2.1 运作方式和体制机制等有待在发展中优化

目前大量事务性工作和公共资源仍掌握在政府部门手中, 服务方式也没有根本改变, 限制了中介服务的发展。不少科技中介机构是从政府部门分离出来的或是承担着行政职能, 不仅在运行方式上遗留着行政机关的烙印, 机制不活, 人浮于事, 等客上门, 其主要业务范围也局限于原有的行政管理范围, 对政府的依赖性强, 服务内容单一, 系统服务能力不足, 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服务需求。

2.2 机构的专业化、规范化程度不高

为了自身发展, 部分机构传播虚假信息, 甚至不守信用, 存在无序竞争、违规操作等现象, 这些严重违反职业规则的行为反过来又会阻碍机构的进一步发展。由于科技中介市场缺乏规范和有序的监管, 使有些创新主体在需要科技中介服务时, 却不知道该找哪些机构;有些则对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不信任、不放心, 只能靠自己想办法解决。使社会的中介需求不能有效激发, 严重阻碍了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因此, 加快培育和规范科技中介机构发展, 既是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也是科技中介事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必然要求。

2.3 复合型人才和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合格的科技中介服务人才是为技术创新、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服务的关键。科技中介服务作为一种专业工作, 只有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才能胜任。当前, 科技中介机构人才队伍中有不少从业人员存在专业能力不足, 知识背景比较单一, 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偏低, 在市场中开展服务的经验不足, 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熟悉科技中介服务业务的跨学科、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和管理人才严重缺乏。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尚未建立, 其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还不高, 培育一大批高素质的科技中介人才, 壮大科技中介队伍是当务之急。

3 科技中介机构所面临问题的主要解决措施

3.1 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

市场导向并不等同于追求利润最大化, 而是说科技中介机构要围绕科技成果产业化来开展整个工作, 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要走符合市场规律的路子。在市场条件下, 科技中介机构只有贴近市场和客户, 不断推出满足企业需要的服务方式和内容, 才能生存和发展。但市场机制并非万能, 在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历程中我国属于后发展的国家, 还没有完善的市场经济, 为了对市场缺陷进行弥补, 促进中介机构的进一步发展, 需要政府发挥扶持和指引的积极作用。市场机制只有与有效的政府监管相结合, 才能更充分地发挥作用。要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政策扶持、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 营造有利于科技中介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理顺关系和激发活力, 推动科技中介机构的蓬勃发展。

3.2 加快科技中介机构规范化发展

要健全科技中介机构管理、监督制度把规范化运作作为促进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重要内容, 使行业发展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在确保公平的前提下, 政府应当提高科技中介行业的准入标准, 规定企业在进入这一行业必须具备的执业资格、最低从业人员数量、执业标准、以及必须的固定资产投入额等一系列标准。通过完善科技中介机构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支持行业协会参与行业管理和公共服务, 规范中介机构行为, 引导科技中介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3.3 努力吸引和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建立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是科技中介机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的重要保证, 是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核心资源。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缺乏的状况:一是必须扩大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 实现科技中介机构的扩大和培育, 建立健全人才的吸引环境和机制;二是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和科技中介行业要把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作为促进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三是建立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 鼓励各类科技中介机构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的科技中介人才。

参考文献

[1]舒纪铭, 刘彩虹, 杨大庆.湖南省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对策建议[J].科技成果纵横, 2011 (5) :21~23.

[2]孙玉伟.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科技中介机构激励机制研究[J].情报探索, 2010 (2) :4 7~4 9.

[3]王希良, 柳洲.科技中介机构“市场化”发展的需求与对策[J].科学管理研究, 2011 (5) :45~48.

[4]陈柳.我国科技中介机构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J].内江科技, 2011 (6) :44.

阻碍分析 篇7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从众心理

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新的历史时期。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综合化、整体化、系统化的趋势特征日趋明显,科学技术与人文思想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的趋势也越发显著,东西方文化在广阔的范围和平台上交流、碰撞、融合,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模式”转为“大众教育模式”。这一系列的变化对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必然要求高等院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国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比较低,表现为: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虽然比较扎实,但观察分析能力差,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创新意识薄弱,更加谈不上创造性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我们认为,这与高校的管理体制、社会文化环境、学生心理因素以及教学环境、教育方法、专业培养方案、师资队伍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高校管理体制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传统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体制和我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依然主导和支配着我国的高校管理体制,并且当前的高校管理行政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高校各级管理部门领导也都具有相应的行政级别,甚至以高校行政级别的高低来衡量办学质量的高低,倡导多年的“教授治校”与“专家治校”的理念更多的停留在口头上。“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并没有在高校管理实践中得到落实,高校的教学仍然偏重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素质教育仍然没有迈出实质性的一步,高等教育已经成为继基础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的第一个“断层”之后的又一个“断层”。

另外,高校管理体制中存在政府包揽办学,统得过多,管得过死的弊端,使高校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阻碍了创新精神的发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建立与完善着眼于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活跃人的思想的教育体制。高校管理制度建设应该“一切以学生为核心”,而“以学生为核心”绝不是让学生千篇一律,严格规范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学习方式,扼杀他们的个性,而是在适度规范的基础上,更多的鼓励他们独立思考,自由探索,自我发展。高校应该通过制度的建立、完善和创新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制度保障。此外,要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应该尽量减少行政干预,提倡“教授与专家治校”,扩大高校自主权。高校只有在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的条件下,才能合理地制定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体制,才能更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传统文化的影响

1. 重群体,轻个性的传统思想的影响

重视群体诉求,轻视个性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这种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几千年,对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对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学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选择的偏颇。在大学生思想文化素质的教育上,教师经常教导学生如何摆正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训诫学生没有集体就没有个人,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在这种教育理念下,学生往往被培养成为一个个听话、顺从、守成、安于现状的人,他们不敢冒险,不敢有个性的全面释放,没有主体意识,不敢有自己的思想,害怕自己的想法与主流思想相悖。另外在教材的编写与选择上,教师们也缺少个性与特色。目前,大学的教材一般分为三个层次:重点本科、一般本科与高职高专。三个层次的教材的不同主要表现为知识点的多寡与详尽程度的差异,但却都注重知识的讲授而忽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主体意识。

二是对于师生情感因素的忽视。高校对于学生情感因素的忽视已成为影响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因素。从教师方面来看,教师不信任学生,认为学生必须严格管理,如果没有经常不断的督促与检查,学生便不能令人满意地学习。这些年来高校大规模扩招以后,学生的学习基础一定程度下降,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减弱了,这使教师对学生的不信任加深;从学生方面来看,学生不信任教师的动机、诚意和能力,再加上市场经济观念的冲击与社会上一些腐朽观念的影响更加增强了学生对老师的不信任。教师与学生之间难以产生情感上共鸣,学生只关注学习结果,只关心考试是否能够顺利通过与是否能够拿到毕业证,缺乏对未知世界的求知欲、好奇心,或对未解决问题不安的情感体验;部分教师也只关心上好课,在课堂之外缺少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与交流。

三是对于个性意识倾向性因素的忽视。个性意识倾向性因素的成分很多,其中主要包括有理想、动机和兴趣等。在当前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大学校园缺乏理想教育或理想教育过于空洞与功利,学生无法从中获得成就感,甚至不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当前的大学生缺乏理想,缺乏对美好事物、美好生活追求的动机与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创新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和新颖的产物。创新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与个体价值的智力品质[1]。有关研究表明,创造性与人的智力因素有关,但智力与创造性之间不存在正比关系,高智商是高创造性的有利条件,但不是先决条件,在智力因素相同的条件下,非智力因素起着关键的作用。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而创新人格的主要特征是独立性与主体性。我国重群体,轻个性的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独立性与主体性具有很大的抑制作用,所以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开放性思维模式的建立与培养,不仅要重视学生聚合思维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意个性发展,营造活跃、宽容、健康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独立、自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校园文化求同性的影响

先秦最后一位集大成的儒学大师荀子提出了“群居和一”的思想,这一思想认为个人是从属于家庭、国家、民族、社会的,这些群体单位是个人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与条件,个人应在社会群体价值为主的基础上建立群己和谐的社会关系。这种重群体的观念虽然有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但是对于个性的束缚十分明显,严重阻碍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在这种观念中,群体他人成为个体自我确立、自我实现的决定性因素。在这种观念的长期熏陶下,大学生在自我发展设计时,“知足常乐”“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畏首畏脚,害怕失败”成为他们不自觉的选择,从而导致了他们在观念与行为的守成性。所以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宽容失败与错误,营造个性张扬、独立、创新、批判的校园文化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打破传统儒家文化这种群己和谐思想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不利影响。

3. 教学过程求同性的影响

教学过程的求同性主要体现在对教师权威与教材的尊崇上。在大学,学生接受的是一种被教师“解读”了的课程知识,大学教师的职能在一定意义上成全了教师的权威性,这种权威主要表现在对学生行为、价值观的影响与定向作用以及思维方式的影响与定向作用上。目前,高校主要采用讲授方式授课,将教材也置于一种权威的地位,使得学生在无形中强化了教师与教材是绝对正确的这样一种意识,学生不敢怀疑教师和教材出现的错误,学生失去了创新的勇气与动力。为此,高校教师应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给学生以充分展现自身才能的均等机会和平等权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批判性,努力构建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尊重、信任、理解,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改变只注重学习结果不重视教学过程,只重知识讲授,不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创新性与自我体验的现状。此外,也要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去探索、追求、发现未知的知识,提供给学生一个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和自我表现的实践机会,从而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自主意识和创造精神。

三、创新理论、规律、方法研究不足的影响

创新型人才从本质特征看应该是一个结构性概念,它的构成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思想层面的,即创新精神;二是操作层面的,即创新能力。要造就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必须要培植形成创新能力的思想基础。创新能力必须以人的创新精神为支撑,所以培养创新能力,首先必须培养创新精神。目前,高校有关创新型人才的讨论,过分的强调了创新能力这个技术与操作的支持系统,而没有对其所需要的文化资源和精神价值支持系统给予足够的重视,人们最多只是把创新精神视为对创新能力的一种必要的道义约束,而非创新能力提高的内在需要,对创新型人才的认识,更多地表现为对创新型人才的显性特性的关注上,人为地割断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创新精神是创新能力的基础与土壤,没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根本无从谈起。然而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内涵与本质特征,各类研究资料中很少提及,目前对于创新精神存在两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创新精神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含了一个人的创新素质的一切因素,即指人的全面的创新素质。另一种看法认为,创新精神主要指人的创新勇气、胆识等,是一个人在创新上表现出来的志气、意志力量。我们认为创新精神是指一个人从事创新活动、产生创新成果、成为创新人才所具备的综合素质。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团结奋斗的合作意识,都是创新精神的内涵,而且创新精神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发展性的特点,在结构构成上应该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情感与意志、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品德、创新美感与创新技法等许多方面[2]。在当前高等教育实践当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创新精神的研究,没有把握住创新精神的本质特点与结构构成,割裂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内在关系,单纯强调培养创新能力,以致培养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在市场经济影响下极易导致实利主义风气和利己主义冲动,滋生违背社会需要和社会进步的“创新”和把个人获利作为唯一目标的“创新”,这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严重的危害。教育工作者应该戒除浮躁,静下心来认真把握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关系,掌握创新精神的特点与组成,结合当前大学生的特点,采取得力有效的措施首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只有有了创新精神的肥沃的“土壤”,才能长出创新能力这株大树。

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把“创新”引入经济学中,提出了创新理论[3],他认为创新主要包括五种情况:一是生产新的产品,即产品创新;二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即工艺创新或生产技术创新;三是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即市场创新;四是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即材料创新;五是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即组织管理创新。在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之后,这一理论在哲学、社会学和管理学领域中不断地得到研究与传播。如今,创新事实上已成为一个基本的价值观。江泽民认为,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及其他创新[4]。一些学者据此把创新概括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理论性或研究性创新,第二层次是应用性创新,即把第一层次的探求成果创造性地应用于生产及生活,它包括产品及技术创新、社会生活领域的创新、制度和机制方面的创新等内容。另外,创新并不是一个人自然而然的行为,创新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创新有着自己的作用机制,而且创新还受到环境的约束[5]。创新的主体必须具备精深、广博、创新的知识,具备优秀的创新才能,具备优秀的个性品质,包括良好的道德品质,适于创造的个性特征等。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有可能创新。此外,创新环境对于创新活动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按照创新环境作用的效果和好坏,它可以区分为优良的创新环境的和不良创新环境,优良的创新环境对创新具有促进作用,不良的创新环境会阻碍创新。再者,创新活动也有着自己的规律和方法[6,7],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对这些规律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我国学者对创新理论、规律与方法等这些基本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在大学教师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尤其是理工科教师并不了解创新理论及有关研究成果,所以根本无法准确把握创新理论以及相关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多的是停留在口头上,或者是根据自己对创新的理解来设置相关培养环节,没有依据创新理论与创新规律来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与实践环节,导致培养措施与培养目标错位。另外,由于教师对创新理论缺乏了解,自己缺少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依然依据自己在学校受教育时的方法教育学生,没有根据创新理论与规律的要求有意识的通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手段的调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使得教出来的学生很听话、基础知识也比较扎实,但是独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差。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必须首先塑造出一支创新型的师资队伍。要造就创新型的师资队伍,首先要做的就是必须加强对教师队伍创新理论及相关知识的培训。只有掌握了有关创新的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地、有的放矢地设置相应培养环节,构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与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1).

[2]秦虹,张武升.创新精神的本质特点与结构构成[J].教育科学,2006,22(2):7-9.

[3]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4]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107.

[5]王茂林.关于教育创新理论与实践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3(1):36-38.

[6]王通讯.创新能力开发的理论与方法(上篇)[J].中国人才,2009(10):64-66.

[7]王通讯.创新能力开发的理论与方法(下篇)[J].中国人才,2009(11):30-32.

阻碍分析 篇8

河南省土地流转规模在不断的扩大、流转水平在不断的提高的同时,也存在阻碍其健康发展的问题。对河南省土地流转的因素进行分析,能够更好的认识影响农村土地流转的驱动因素和阻碍因素,进而能够为提出促进土地流转健康发展的建议和对策提供依据。影响河南省土地流转的因素很多,比如: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转移状况、农民的土地观念、社会保障制度情况、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健全状况等。本文针对以上因素结合河南省土地流转现状和特征,对影响河南省土地流转的驱动因素和阻碍因素进行分析。

二、河南省土地流转的现状概述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2009年底,河南省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6.1%,约为12288万亩,位居全国第三。随着河南省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土地流转规模迅速扩大,到2013年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2824万亩, 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29%。但河南省土地流转存在地区流转不均衡的问题,因此为全面了解河南省土地流转状况,根据地形特征,在平原区、丘陵区和山区分别选择新乡市长垣县、信阳市罗山县和鹤壁市淇县对土地流转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地处丘陵的信阳市罗山县土地流转比例高达59.4%,位于平原的新乡市长垣县土地流转比例为35.7%,而地处山区的鹤壁市淇县土地流转比例为15.8%。另外调查显示流转主体呈多元化的趋势,但主要流转主体仍是农户,不管是平原耕地、丘陵耕地还是山区耕地,农村土地流入普通农户和种植大户的比例之和均高于80%。同时土地流转方式趋于多样化,但以转包、租赁为主,调查数据显示:以转包和租赁这两种方式进行土地流转比重之和超过了80%,互换的比重低于10%,入股、委托等其他形式比重体不超过4%。从流转期限上看,土地流转期限以短期为主,土地流转期限五年以下的比重超过了60%,还有部分农户对于土地流转没有明确期限。另外,还存在着流转费用偏低,政府干预不合理,流转程序不规范等问题。

三、影响农村土地流转的驱动因素分析

1、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是促进土地流转最根本的因素

随着“中部崛起”的推进,河南省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13年河南省生产总值32155.86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58.98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7806.39亿元,增长10.0%;第三产业增加值10290.49亿元,增长8.8%。快速的经济发展尤其是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多的就业岗位,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河南省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少,据调查新乡市长垣县人均耕地面积为1.5亩,每亩的净收益一年约为1100元,而进城务工的农民平均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年收入远高于在家务农,因此一部分农民放弃种地,而将土地以一定价格流转出去。由此可见,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加快了土地流转的进程。

2、土地流转政策及文件的出台保障了土地流转的实现

国家土地流转的政策出台引导和保障土地流转的实现。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3]这是推动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重大决策,也是改变企业及农户对土地使用方式观念的引导性文件。同时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又指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 同权同价。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2014年9月,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指出, 实现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对承包地的流程规范和管理起到重要作用,防止“非农化”,强调适度规模经营。

这些政策的出台就要求政府建立相对应的加快土地流转的市场和机制来保证土地流转的实现。河南省也根据省情出台了《河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则》及《河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示范文本》,为土地流转提供了实施依据,对土地流转方式及程序等进行了规范,对土地健康合理的流转进行了指引。

3、规模种植降低农作物生产成本加速土地流转

根据河南省农业厅2013年选择种植规模50亩至200亩不等的种粮大户及普通农户,开展了粮食种植成本与收益调查。按当前的农业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种植小麦、玉米两季计算,种粮大户与普通农户的成本收益如表1,整体来看,普通农户加上国家给予的粮食补贴113元和良种补贴20元,净收益为1046.9元。种粮大户粮食生产亩均成本比普通户少278元,低22.3%,亩均收益比普通户多145元,高13.8%,规模种粮生产收益明显高于散户。规模生产减低了农作物的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收益,加快了土地流转的实现。

4、农村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推动了土地流转

小规模的农业生产使农民的收入普遍较低,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民家庭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的重要途径,另外第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大量的劳动力放弃耕种土地外出务工。2013年,河南省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0万人,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660万人。大量农民离开土地的同时,为了不使土地荒废,将土地租给他人耕种或使用以获取一定的租金或收益。以信阳、新乡和鹤壁三市的调查显示,家中有成员外出务工的占31.6%,外出务工人员的月平均收入在2000元左右,这个收入水平几乎是2亩土地一年的收成,因此有能力外出的家庭,收入普遍较高而放弃耕种土地,尤其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老人无能力耕作土地的情况下就更倾向把土地流转出去。而且随着政府在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技术培训及劳动力转移平台的搭建,劳动力流转的规模会不断的加大,更有利于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

四、影响农村土地流转的阻碍因素分析

1、农民的传统土地观念和意识是制约土地流转的重要 因素

农民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思想:“土地是养老的保障”, “虽然没有多少钱,但是有土地就不至于饿着”。而且河南省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户占比最大,外出务工收入相对偏低,而且城市生活压力大,即使外出务工挣钱后还是在农村盖房生活,土地依旧是他们的依靠和保障。部分农民缺乏对土地流转政策法规的认识,担心流转土地后会失去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而失去生活的依靠,更有一部分农民认为土地流转出去就是把土地卖掉了,因而心中顾虑很多而不愿轻易将土地流转出去,甚至一些农户在外有份较为稳定的工作或者经商,已经离开农业多年,仍把土地作为今后生活的后路,宁可抛荒或者由亲属无偿耕种也不肯把土地流转出去。在对土地流转意愿的调查中发现:53%的农户是不愿意土地流转的,认为离开了土地就失去了保障;32%的农户认为若价格合适愿意把土地流转出去,这些农户一般有其他的经济来源。这种土地流转观念的落后和土地流转意识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土地流转进程。

2、土地过于分散导致流转成本高且土地流转价格偏低

根据对河南省三种地形的调查分析,人均土地仅1.35亩,一家农户平均6.08亩土地,而且分散为4—7块。土地过于分散,难以形成规模化和集约化的经营,若要进行规模化转移及生产就必须同十几户甚至几十户的农民协商租用土地,因此会面临农户意见不一致而难以协商,增加了土地流转的成本和难度。另一方面,土地流转价格偏低也制约着土地流转。调查数据显示,一亩耕地的收益在1000元左右大体等于常年种植粮食的收入,依据流转形式的角度来看,租赁形式的流转费用要高于其他几种形式, 通常为1000元左右,但工商企业和大农户介入的形式较少,农村土地流转主要是农户间口头协议且流转价格最低,一亩耕地的收益介于500元至1000元之间,低于500元的也占据了一定的比重,也即是把土地让渡给亲朋或邻居种植,象征性的给予200—300元的使用费。

3、政府角色混乱,土地流转法规、市场不够健全

作为农村土地流转的推动者和监管者,各级政府对农村土地流转的责任履行直接关系土地流转的方向、动力和效果。政府部门出现直接插手农村土地流转活动的越位行为,使农民失去土地流转的主体地位,进而利益受到损失。 而同时又存在政府部门土地流转服务的缺失,目前除郑州市建成了市、县、乡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外,其他地市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服务体系和平台,个别省辖市甚至还没有一个土地流转服务大厅,土地流转信息传递渠道不畅。河南省关于土地流转制订了《河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则》及《河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示范文本》,为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和保障双方利益提供了政策依据。但这些只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使得农村土地流转带有一定的自发性、盲目性与随意性,土地流转纠纷呈现增长趋势,侵权行为时有发生,司法机关及有关行政部门处理这类问题时却无法可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土地的有序流转。同时市场不健全导致没有一个很好的平台对土地价格进行评估,使土地流转价格具有盲目性,因此在土地流转中,均是按照双方协商的价格,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风险性,不利于土地规模性流转。

4、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

目前,河南省的经济发展与沿海城市还有很大的差距,土地仍是广大农民作为安身立命的基本生活资料,而且河南省农村养老及医保等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一些社会保障政策受益范围较窄、额度有限,农民看病、养老及其子女上学等费用问题主要还是依靠土地收入解决,土地依然是农民最根本的生活保障。因此,农民不愿意放弃手中的土地,宁愿将土地进行粗放式经营。而且目前河南省农村生产力整体水平还比较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比如:缺少资金、技术、排灌、机耕、农产品加工等配套服务。大多数农民无力经营较大面积的土地,进而造成土地流转需求不足,阻碍了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和集中经营的范围的扩大。

五、结语

河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规模化种植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的扩大等因素加快了农村土地流转的进程,但同时农民的土地观念和意识,土地过于分散、 流转成本高、政府角色混乱,土地流转法律法规不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等因素又制约着土地流转的发展,因此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及加快劳动力转移的同时,要不断的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提高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等。

摘要:土地流转不但关乎河南省经济稳定和农民根本利益,更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对河南省土地流转的驱动和阻碍因素进行分析,能够为促进土地流转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针对影响土地流转的因素结合河南省土地流转现状及特征,分析得到影响土地流转的驱动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土地流转政策的出台,规模化种植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规模扩大等;同时阻碍因素有:农民的土地观念较强,流转成本高,政府角色混乱,土地流转法律法规及市场不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及社会服务化体系不健全等。

阻碍分析 篇9

一、理论简述

詹姆斯·科尔曼(JamesColeman)从社会资本的功能定义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根据其功能定义的。它不是一个单一体,而是有许多种,彼此之间有两个共同之处:它们都包括社会结构的某些方面,而且有利于处于某一结构中的行动者———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行动者———的行动。” (Coleman, 1990) 。林南(Lin Nan, 2001))的社会资本概念最为综合,在吸收了马克思的资本概念,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概念,以及布迪厄、科尔曼和普特南的社会资本概念的基础上,强调“社会资本是投资在社会关系中并希望在市场上得到回报的一种资源,是一种镶嵌在社会结构之中并且可以通过有目的的行动来获得或流动的资源”。

罗纳德·博特最早把社会资本由个人层次延伸至企业层次,他认为社会资本是社会行为者从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获得的一种资源,企业作为有目的的社会行为者,社会资本不可避免地会扩展到企业层次。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就是社会资本,它是竞争成功的最终决定者。罗纳德·博特提出了著名的“结构洞” (StructureHole) 理论,他强调企业家在开发关系稠密地带之间结构洞的重要性,企业家通过联结不同的、一定程度上相互隔断的关系网络为企业提供新的资源。企业社会资本投资目的是要建立广泛而和谐的内部、外部关系,从而增加组织资源,企业一般通过增加整体组织效益和个人效益来增加社会资本。本文所指企业社会资本主要指企业外部社会资本。

二、温州民营企业社会资本投资现状

目前对企业社会资本的测量主要集中在研究企业的核心人物。边燕杰和邱海雄在《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一文中设计了三大指标来衡量企业社会资本。第一,企业法人代表是否在上级领导机关任过职,第二,企业法人代表是否在跨行业的其他任何企业工作过及出任过管理、经营等领导职务,第三,企业法人代表的社会交往和联系是否广泛。这里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说明温州民营企业社会资本投资现状。

(一)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或成立各种社会中间组织

截至2007年4月底,温州市共有行业协(商)会400余家,其中市级行业协(商)会131家,居全国首位。企业参与热情高,并尽量争取成为协会重要成员。以温州青年企业家协会为例,它的会员年费标准为:会长、执行会长50, 000元,副会长20, 000元,常务理事5, 000元,理事2, 000元,会员800元。该会现有个人会员321名,其中会长、执行会长、副会长26名,常务理事、理事120名。部分企业还同时参与多家协会。

(二)民营企业重视与政府官员建立各种关系

在温州不少企业喜欢聘请下海政府官员担任要职或以合伙人形式参与企业管理。吴敏一(温州市前副市长)和钟普明(温州市前经委副主任)下海后第一站便是在红蜻蜓任要职。以温州一家普通设计院为例,老板是人大代表,一副总是原某镇副镇长(在任下海),另一副总为原文化局副局长。在招聘企业员工上,官员亲戚是首选。

(三)温州人人情活动非常频繁

温州人常说“多个朋友,多条出路”。温州人在日常生活中重视血缘、地缘关系,亲戚、朋友往来十分密切。婚嫁、丧葬、建房、搬家、生小孩要往来,平常还定期不定期聚会。温州人的朋友圈子非常多,如同学(包括短期学习班)、同事、邻居伙伴、牌友、佛(教)友、会友(同属一协会)、球友、茶友等等,同时要与这些不同圈子的人保持一定的联系。在民营企业选拔干部和招聘员工时,这种圈内熟人关系将带来较大收益,普遍存在熟人优先现象。

三、社会资本投资对温州民营企业发展的消极作用

(一)企业社会资本投资与社会资本存量没有保持正关系

作为社会资本的“关系”是走出来的,且需要不断经营和投资。圈子内社会资本在一定时期内不断增加,达到一定水平后将很难再增加。如果我们减少或停止对某个圈子的经营时,该圈子给我们带来的社会资本收益将会减少,就是说,一个圈子的社会资本投资到一定程度后没有与社会资本存量呈正关系。因此,一定时期的关系社会资本投资将会造成资源浪费。

(二)温州民营企业社会资本投资对企业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投资和制度创新产生“挤出”作用

温州民营企业成长过程中,由于企业家知识有限和市场交易制度缺乏,企业生产订单的获得、资金的筹集等都依靠熟人圈子来解决。因此企业家们把社会资本投资看得很重,在进行必要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后,企业把生存的关键资金的获取,寄希望于社会资本投资上。企业平常忙于“找后门”、“拉关系”、“找靠山”,把企业资源投入到非物质生产中,忽略企业自身技术改进、人才引进和制度创新。

(三)温州民营企业不断投资的信任型社会资本引起企业出现“产业锁定”

温州民营企业在产业链中属于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以血缘、亲缘为纽带的关系社会资本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对市场契约和政府行为产生替代,促使企业把低劳动成本作为企业经济租金与核心竞争优势来源,形成“产业锁定”。这种关系型信任具有天然封闭性与排他性,使得外部信息、技术与人才资源难以进入,同时内部知识技术创新又存在高度外溢,企业产生创新惰性,模仿和跟随成为温州民营企业最佳理性反应。

四、对温州民营企业突破现有社会资本投资阻碍的建议

(一)完善市场环境,弱化社会关系网络作用

1.政府信息透明化,避免政府官员权力寻租。

温州民营企业主喜欢与官员建立各种关系,希望与他们成为同一圈子成员。由于圈内圈外的信息不对等,通过圈内关系获得信息优势,有效地实现目标,导致市场不公平,企业纷纷去跑关系。因此要将政府信息透明化,加强政府官员绩效考核,严惩政府官员权力寻租行为。

2.完善法制环境,加强对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密切地社会关系网络让企业自身或引进的科研技术成果很快被其他企业模仿,企业不愿做技术引进或自主研发,因此迫切需要保护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建立对企业自主研发的奖励机制。

3.完善资本市场,鼓励企业扩大融资渠道,打破圈内融资特点。

目前,温州民营企业大部分资金依靠圈内关系民间借贷来解决。可以结合温州民间资本充足的特点,创新金融制度,扩大企业融资渠道,如鼓励企业上市融资、企业联合发行信托产品、相互担保贷款等,为温州民营企业发展解决资金问题。

(二)改变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温州民营企业大部分属于家族制企业,存在任人唯亲现象,不重视外部高端技术、管理人才引进,企业信息流局限在圈内,因此要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建立公平的用人机制,给予外部引进人才上升为公司核心管理层、参股和参与企业决策的机会,充分调动外来优秀人才的积极性。

(三)选择并重点扶持新的主导产业

什么会阻碍创新? 篇10

惠普曾经是硅谷的起点和创新的代表,而且它的创造力一度看起来会持续不息,甚至被当做商业研究的案例。但近几年,它已经不再那么技术范儿,并且随着PC行业的整体下滑显得落后于时代。现在,这家公司即将分拆为两家公司—惠普企业集团(HewlettPackard Enterprise)和惠普公司(HP Inc),后者主要包括打印与个人电脑业务,其亚太与日本区高级副总裁、董事总经理Nick Lazaridis认为,过去的惠普过于庞大、高层变动多、过度依赖外部收购而非内部创新,以至于耗费了太多时间。

C:惠普个人电脑市场的市场份额为全球第二、中国第四,排名都下降了,你怎么看?惠普为什么会做出分拆的决策?

L:不同于我们的竞争对手,市场份额不是惠普的首要目标,有市场份额很豪气,但我们不愿意为此牺牲利润,包括合作者的利润。这也保证了我们能有钱再投入到创新中。所以我的团队里有这么一个说法,“当盈利的第三名,比不挣钱的第一名要好”。

惠普现在的业务太多了,所以很难聚焦到关键的、少数的几个优先项目上去。这就像是我有5美元和一堆小孩—企业业务、企业服务、软件、惠普金融、打印和个人电脑—每个小孩只能分到1美元。所以我们分拆为两家公司—惠普公司会把所有的5美元都给打印和个人电脑。此外,之前做投资、资源分配的决策时,所有的人都必须聚到一起、一起讨论所有的决策—有人会说想在企业部门做这个,有人会说想在存储业务上做那个,有人会说需要在网络或者软件上做投资—然后期待你在这样的状况下做出决策。花的时间太长了。惠普现在有31万名员工,我们花在做决策上的时间太多了。未来分拆出来的惠普公司员工数量显著减少,这样整个过程会更快些。

C:惠普曾经是一家以“工程师文化”著称的技术公司,但过去几年显得创新力不够、不太“技术”。除了组织太庞大,还有什么阻碍了惠普的创新力?

L:以我在惠普几年的经验来看,我认为惠普最近一些年有些过度依赖于收购了,而不是把钱花在那些曾经带领这家公司创新的工程师身上。而真的去审视这些收购,并非所有都很成功—甚至可以说有很多是不成功的。我们因此浪费了一些时间。此外,惠普这些年的CEO变动太频繁了。一个CEO说这么办,两年后换了一个CEO说那么办,再来了一个CEO说要把个人电脑业务卖掉……这些变动使得惠普变慢了,而且有的CEO还不愿意在研发上花钱。

C:惠普似乎主要是在PC、打印这些擅长领域中做渐进式创新,那么能否在诸如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做出突破性的创新?以3D打印为例,它已经被谈论了好几年、但一直没有成为主流产品,你认为怎么能把这种创新变成实在的生意?

上一篇:点、面结合下一篇:ORB特征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