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学活动设计例谈

2024-07-10

品德教学活动设计例谈(精选十篇)

品德教学活动设计例谈 篇1

关键词:优化设计,有效整合,例谈

进入新课改后,一线的品德教师都有这样一种强烈的感受:离开现代教育技术,品德课根本无法上好。的确,现代教育技术以其丰富的表现形式、生动直观的图文界面以及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冲破传统的品德教学语言说教的教学模式,赢得了广大品德教师的青睐,被广泛应用到教学中。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需要完善。

一、素材:删繁就简,精心选择———优化设计的前提

品德课在教学设计时,我们要善于删繁就简,依据目标、学情筛选最为实用、最有价值的素材。

如,《不平静的世界》一课,是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大部分学生都缺乏相关历史知识的储备,这些历史内容的出现,让学生觉得陌生,因此不可避免地造成学习困难。有一位老师设计时选“联合国总部摆放的两尊塑像”这个材料引出课题,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录像、斯大林格勒战役录像、二战卷入国的地图”这些材料引导学生走进第一二次世界大战;而另一位老师则选“和平年代儿童的天真笑脸”“战争的悲惨儿童”这两个材料引出课题,选“战争中人们的生活状况视频”引导学生走进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相比而言,第二个老师选的媒体素材就比第一个老师选的素材好。他以学生的同龄人“儿童”作为本课教学的切入点展开教学,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战争的距离。

二、过程:错落有致,精当安排———优化设计的关键

1. 适时适度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突破了文本信息的局限性,使许多知识、情节能够直观化、形象化。但是,在教学设计时,我们不能在每一个环节都用多媒体,使用过于频繁,一节课就会变成课件的演示课。

如,一位老师在教学《炎黄子孙》一课时,导入环节为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直观感知黄色人种与其他世界人种的不同点,他运用了“不同人种的小朋友”的图片课件;为了让学生了解炎黄子孙的传说,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他用了“炎黄子孙的传说”录音;为了加深学生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激发他们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他运用了“我是华人我自豪”系列图片课件,有乒乓皇后邓亚萍,有文学家冰心奶奶,还有著名钢琴家等。一节课上,他没有频繁使用课件,一共只那么三次,但是这三次,或激发兴趣,直观感知,或跨越时空,了解上下五千年先人的创造与智慧,或加深体验,激发情感,媒体运用真可谓适时适度,恰到好处。

2. 动静相宜

一节课中,我们所选用的媒体素材是较为丰富的,形式也不一样,有文本的,有图片的,有录音,也有视频,在设计时,我们要充分考虑不同素材的不同特点,把素材的特点与学生情感发展的主线相结合,做到动静相宜。

如,有位老师在教学《我们的国粹》一课时,第一次试教时,他让学生看京剧表演猜故事内容,共安排了空城计、铡美案、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个小故事。每个故事就是一段京剧,在听第一个故事的时候,学生还是挺专注的,可到第二个,第三个,就有点厌烦了。不要说学生,听课老师也觉得拖沓。于是我们建议他进行修改,第一个故事以视频的形式播放让学生听,第二个、第三个故事就以图片形式让学生观察。这样动静搭配,学生的兴趣就一直不减,学得还很起劲,课堂节奏明显加快。

三、细节:再三反思,精细修改———优化设计的重要途径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只有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完善,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走向真正的高效。因此,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对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体验进行反思,这其中也包括对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反思:整堂课下来,课件使用的效果如何?是否达到目标了?有什么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存在哪些细节没处理好?其次,也可以借助其他教师对自身教学的评价进行反思,客观冷静地分析、审视自己的教学。这种自我情感体验的反思,能促使教师对教学设计存在的细节性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实现再次教学最优化。

如,教学《我们的国粹———京剧》一课,老师在教学“京剧道具”这一板块时,选用了一个“操着京腔,净角拿着马鞭出场”的课件播给学生看,看了之后,老师让学生也学着做一做。但看着容易做起来难,学生怎么做都出不来效果。课后,老师反思后对这一环节进行了修改,分几步走:(1)播放课件感知;(2)教师示范做骑马的动作;(3)学生跟着老师做一做;(4)再次播放课件,合着音乐一起做;(5)评一评,做得最好的,奖励京剧小书签。这么一改,再次执教时,效果就出来了,学生做得有模有样,课件的感受作用、示范作用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教学的有效整合,从设计开始,精心选择素材,精当安排过程,注重细节的反思与优化,那么整合就一定会恰到好处,就一定会发挥信息技术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实现有效教学、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刘党生.教学设计是整合的灵魂[J].信息技术教育,2006(5).

[2]刘冬辉.多媒体辅助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学电教,2005(9).

[3]任长松.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例谈 篇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想品德课程评价理念与评价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考试题型更趋开放性、多样化,面对新题型,学生会感到很棘手,甚至被吓懵了。在平时的作业、试卷批改过程中,我们深有这样的感触:学生答题缺乏技巧导致正确率过低,因此,教师必须将该课程各类题型的解题技巧讲解纳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来,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解答思想品德题目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所用非所学。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更倾向于学生的情境体验,扬弃了那种“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型教学模式。课堂气氛轻松、欢快、活泼,学生对所学知识体验更深刻。但是,在解答问题时,学生喜欢倾向于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所学知识运用较少。

2.语言不规范。有些学生在答题时语言过度口语化,甚至不够文明,观点消极。3.题意分析不透彻。部分学生在做题时总是“心浮气躁”,题目还没看清楚就开始匆匆解题了。这就导致了因粗心而答错题,或者因条件不清而少答、漏答、错答。

4.解题技巧缺乏,不善反思、总结。每当遇到新题型,大部分学生都感觉“束手无策”,寻找不到答题切入点。有一些新题型是反复练习的,但错误率仍然很高,这与学生平时是否有反思与总结的习惯有关。

5.联系生活能力不够,答题空而无物。在平时的作业与试卷批改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在解答生活类题型时,感觉无话可说,甚至是喜欢说大话,说空话,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欠缺。

这些问题的产生,或多或少与教师有一定的关系。现结合实例,谈谈思想品德课的解题技巧。

思想品德课考试中有几大类常见的题型,如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综合实践探究题等,每一类题型都有一些特定的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在解答选择题时,一般采用“三步法”,具体如下:

第一步:先仔细地把题目读一遍,弄清题目的主要大意,接着带着问题逐一阅读各选择肢。

第二步:巧用排除法,缩小可选范围。先排除与题意无关的、说法错法的(包括观点过于绝对的或者消极的等)、有歧义的选项。

第三步:在对比中选择最佳答案,即看哪一个选项的说法更全面,更符合题意。例:“战胜‘非典’我们必胜”。这是“非典”时期我国广大义务工作者的誓言。这一誓言反映了他们对于战胜“非典”充满了()

A.自爱的心理状态

B.自尊的心理状态

C.自尊、自信、自强的心理状态

D.渴望表现自己的心理状态

分析:在把握题意的基础上,运用排除法可得出:A选项与题意无关,D选项说法错误,再将B选项和C选项进行对比,我们会发现C选项的说法更全面,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二、判断题的解题技巧 判断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可以更直观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解答选择题时,一般遵循以下步骤。

第一步:审清题意,抠住关键字眼。

第二步:依据所学知识以及生活经验,作出正确判断。

(1)抠住关键字眼,与所学知识相去甚远的,一般可能是错误答案。例:对别人的恶意诋毁与侮辱,可以选择忍让,显示自己心胸开阔。分析:本题的关键字眼是“侮辱”、“忍让”。对于他人的侮辱与诋毁该怎么办?教材上是这样讲的:对于别人的恶意与侮辱,我们要坚决予以回击,必要时用法律手段捍卫自尊。可见,对于他人的恶意侮辱与诋毁是不能忍让的。这也就要求学生平时要认真阅读教材,把知识融会贯通。

(2)与生活实际不相符合的,可采用举反例的方法,作出正确判断。例:暴露自己的短处和缺点不仅会让人瞧不起,还会使自己丧失信心。

分析:在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够不吝暴露自身的短处和缺点,他人会及时给我们指出,这样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改正缺点,克服不足,别人并不会因此而看不起我们。本题也可采用举自身的例子来证明。

(3)说法过于绝对的,一般可能是错误答案。

例:许多失败都和自负与自卑有关,因此凡失败的不是自负的人就是自卑的人。分析:本题的前半句和后半句的说法都过于绝对,因为自信的人也可能失败,而失败的因素也有很多,如能力问题、机会问题等。像这样说法比较绝对的关联词还有:只要„„就„„,惟有„„才能„„等。当然,也有特殊情况,需要把握好题意。

三、简答题的解题技巧

简答题比较注重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种题目比较简单,但失分却比较多,原因是把握不住答题要领。要回答好这类题,平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课堂上要认真听讲,记好课堂笔记,特别是教师补充的一些重点内容一定要详细记录下来,课后还要认真整理、补充笔记。

(2)每隔一段时间要把学过的知识复习一遍,对教材内容要熟悉。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紧扣教材,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2)回答要简略,分要点回答,思路清晰;(3)要审清题意,不能看到哪抄到哪儿;(4)语言文明,观点积极向上;(5)书写要认真。

例:请简要谈谈如何才能唱响自信之歌?

答:①要看到自己的进步与长处,这是树立自信的第一个办法;②要增强信心与实力,如在回忆过去成功的经历中体验信心,更要多做,力争把事情做成;③把个人自信上升到民族自信的基础上。

四、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技巧

材料分析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来说,稍有难度,若能掌握解题技巧,难题也能迎刃而解。首先,把材料认真的读一遍,联系所学知识,勾画出一些重点关键词、关键句。再根据这些关键词、关键句,联系题目的设问,回归教材组织答案。在回答问题时,书本知识与材料内容都要有所运用,一般来说,先答出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再用给出的材料加以说明。有的时候,题目的答案就在给出的材料中,只要把语言重新组织一下就可以了。此外,还要多问自己几个“是什么事”(WHAT)、“为什么会这样”(WHY)、“该怎么做”(HOW),即采用“3W”法,这样可以把题目答地更全面,确保万无一失。

例1:1995年,在广东珠海,韩国女老板金某因为工人们在工休期间,以及么有按照她规定的“铁纪律”列队离开车间,要求120多位打工者向其下跪。看到自己的同胞一个个下跪了,有一个普通的打工仔孙天帅感觉受到了奇耻大辱,疾呼:“我是中国人,我不下跪。”他是现场惟一不跪的工人。在外国老板面前,他宁肯站着被解雇,也不跪着求饭吃。

问题:孙天帅为什么感觉受到了奇耻大辱?

分析:答题前先确定本段材料的关键词、句有哪些,关键词、句一般是一些表示行为的动词,或者某人说的一句话,或者是与所学知识有关联的一些词句,这些词句是我们回归书本的依据。本段材料的关键词、句是“下跪”、“奇耻大辱”、“我是中国人,我不下跪”。据此,我们可以得出本题要运用有关“自尊”方面的知识回答问题,翻开到对应的教材内容处。接下来,结合关键词,联系书本,运用“3W”法解决问题,即是什么事让孙天帅感觉受到奇耻大辱?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应该怎么办?通过这样的追问,我们就可以得出答案:

答:韩国女老板让中国工人下跪,这是一种不尊重他人的行为。而孙天帅是一名中国人,他有着很强的自尊心,自尊的人更看重自己的人格,韩国女老板的行为不仅伤害了孙天帅的自尊,更伤害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孙天帅不下跪是正确的,他维护了个人和民族的尊严。

例2:聪聪很爱面子,非常希望得到同学和老师的尊重与欣赏,却不能如愿以偿。一旦他人有一点否定自己的意见就受不了;别人给他指出缺点和错误,他也视而不见,甚至强词夺理,固执己见;上课爱看小人书、课外书;回家不做作业;经常上网浏览不健康的东西。

问题:请你列举材料中的聪聪的缺点有哪些?

分析:像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列举的,一般来说,答案就在材料中,只要重新组织下语言即可。

答:聪聪太爱面子,不尊重他人,不爱接受他人的意见,上课爱看小人书、课外书;回家不做作业;经常上网浏览不健康东西。

例3:《三国演义》中有一个“马谡失街亭”的故事。(故事内容略)

问题:你能举出类似“马谡失街亭”的事例吗?从这类事例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分析:本题的第一问要求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有好多学生简单回答“没有”。其实,题目既然让举例说明,那就说明生活中肯定有这样的事例,只是学生没有注意观察罢了。所以,首先要回答“有”,在详细列举出这样的事例一则。本题的第二问则要把握3 住“马谡失街亭”的原因是因为自负,吸取的教训也就是自负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要回答好这一问,就要将理论知识与材料结合结合起来回答,同时运用好“3W”法。

答:(1)能。(举例略)(2)我们应该要吸取这样的教训:马谡失街亭是因为自负,自负会导致失败(即“是什么”),自负者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自负者过高地估计自己,自以为是,看不起别人,喜欢义气用事,从而招致失败,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自我。

例4:几则关于中学生不能自立的材料

问题1:请你分析下有些学生不能自立的家庭原因。分析:答案从材料种找,语言重新组织一下。(答案略)

问题2:运用以上材料,请你给家长写封信,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分析:解答好这道题,关键是审清题意,共有几个问题要解决。本题有三个关键点,这是一封信,格式要正确;其次,要讲清楚为什么要写这封信;最后,还有提一些建议,一般来说建议类题目要求至少提出三条建议。

答:(略)

五、综合实践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综合实践探究类题注重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这类题目的题型呈现出开放性、多样化的特点,难度较大。现就几种常见题型讲授些解题技巧。

1.评价类题型。

评价类题型是学生最为头疼的题型之一,失分也是比较多的。这类题型的做法其实并不难,关键是要把握住以下几点:

(1)一般来说,该类题要求学生对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观点或行为作出评价,答题前要分清共有几个人物。

(2)分别对这些人物的行为或观点进行评价,特别要注意:有些观点或行为中部分内容是正确的,还有一部分是错误的,这时不能片面地回答“正确”或“错误”,要回答“不全面”或“片面的”,再把正确的内容简单概述一下,错误的内容要阐明理由或者是正确做法。

(3)最后,要有一段答题总结语言。

例1:下课后班内有几位同学谈了自己对自立的看法。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评价,看谁的认识水平高,能以理服人。

小刚说:“成年人应当自立自强,我现在还没长大,只能让大人照顾,等我长大了才能自立自强。”

小勇说:“我特别想自立自强,凡是我自己的事,我就只想自己做主,不愿让大人管。” 小丽说:“爸爸妈妈对我可关心了,生活上的事不用我操心,都替我做了。我何必要争着自己去做呢?”

分析:本题的关键词、句是“自立自强”,翻开到教材上对应的位置。此题中共有三个人物,要求对他们的观点作出评价,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三人的观点都是不全面的,因此,要指出正确的方面和错误的方面,阐明理由,最后下一段总结。

答:他们三人的观点都是不全面的。小刚认为只有长大了才能自立自强,这是错误的,自立能力应当从小培养,长大以后则更应该自立。小勇认为自立等于完全靠自己,不应接受他人帮助,这是不对的,适当的接受他人的帮助更有利于我们走向自立。小丽4 认为自己的事情就应该让父母去做,这是不对的,那样会让我们产生严重的依赖意识,不利于培养自立能力。因此,我们应当立足于生活、学习中的小事,从现在做起,大胆投身社会实践。

2.宣传口号、标语、警示语类题型。

宣传口号、标语类题型在大型考试中比较常见,也深受出卷者青睐。在解答这类题时,应当把握以下几点:

(1)弄清题意,即搞清楚宣传口号、标语、警示语的主题内容是什么。

(2)在书写宣传口号、标语、警示语时,也有诀窍。如果是单句则要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如果是复句则要讲究前后对称;语感要求强而有力,措词稍微口语化,不必太华丽。

(3)语言要简短、精练,不要当成写文章,洋洋洒洒写一大段,一般来说不超过20字。

例1:(拟一条警示语)某日,家住江边的张勇对李强说:“到长江游泳去,大风大浪才刺激呢!”

答:江水无情,安全第一。

分析:本题答案采用了复句的形式,左右结构对称,警示性强。例2:拟一条禁毒方面的宣传标语。答:毒品猛于虎也!

分析:本题答案采用打比喻的方法,警示性强烈。3.活动类题型。

活动类题型常见的有:调查类和班队活动类等。这类题的解答方法比较单一,掌握相关要领即能轻松应对。

(1)调查类题型。这类题一般要求学生写出调查对象、调查目的、调查方式,以及一份调查报告。调查对象和调查目的可以在题目中给出的内容中找到答案,但一定要注意回答要全面。调查方式一般可以分为采访法、座谈法、问卷调查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即可。书写调查报告时,要写清楚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的问题,以及调查得出得出的结论,并据此给相关部门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例1:某校初一(1)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组成了一个调查小组,对本校初中生受不良诱惑情况进行调查。假如你是该班学生,你将如何制定一份调查计划。

分析: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调查对象为本校初中生,调查目的为本校初中生受不良诱惑的情况,调查方式可以用采访法、座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撰写调查报告时要素一定要全,包括调查对象、调查目的、调查方式、调查问题、调查结果,以及相关问题的情况分析,并据此给相关部门提一些建设性意见。

答:略。

(2)班队活动类题型。解答好这类题的关键在于明确活动的相关步骤,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步:①确定班会主题以及宣传口号等②准备活动:包括班级环境布置、资料搜集、节目排练、邀请嘉宾③班队活动总结,说明活动效果以及活动意义④宣传报道

例2:为了加强同学们的互相了解,促进同学们间的友谊,共创优秀班集体,七年级5 某班准备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假如你是该班同学:

(1)请你拟定本次班会的主题。(要求语言精练)

(2)要办好这次主题班会,你认为需要做哪些活动准备呢? 分析:运用以上介绍的方法即可轻松解题,答案略。4.建议类题型。

此类题只要找好答题切入点,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一般情况下,要注意以下几点:(1)一般至少要提出三条建议(越多越好);(2)建议要实用,切忌大而空;

(3)建议的对象一般可分为学生、学校、家庭(父母)、政府部门、社会等。

例:针对目前部分中学生不够自信的实际情况,请你提一些建议,帮助他们尽快树立自信,走向成功。

分析:本题至少提出3条建议,可以向学生、学校、家长等提一些建议。

答:①作为学生应该树立自信心,可以从回忆过去成功的经历中体验信心,学会寻找“立体的我”,多赏识自己,要反复多练,集中力量完成任务;②作为教师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学生一些期待,多一些鼓励③作为家长要关心子女,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参与式品德课堂活动设计例谈 篇3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参与式教学;主体参与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5)09-0026-03

参与式教学是新课改倡导的教学方式。它以“学习者为中心,活动为载体,平等参与”为基本理念,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习主动性,让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设计参与式教学活动,可以将学生带入真实的“生活现场”,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过程中发展德性、培养能力、掌握知识,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实现社会性发展。

以下,笔者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不与香烟交朋友》一课教学为例,就参与式品德课堂活动设计作一探讨。

一、主体参与——在明确目标中预热

参与式教学活动设计具有从权威决策到民主决策,从目标导向到过程导向,从知识本位到学生本位,从“为学生”设计到“与学生”设计的特点。因此,活动设计必须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为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发挥主体作用作出指引。

课前,教师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香烟具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成分;探究香烟对吸烟者本人、家人及其他人的危害;由此对香烟产生一定的厌恶感,并能向周围的人宣传不要吸烟。据此,教师设计了一个家庭吸烟状况调查表。课前,让学生以此为提纲,访谈家人:为什么吸第一口烟?烟龄有多长?知道吸烟有哪些危害?劝家人戒烟是否成功以及原因等。

通过这一活动,学生走近了家人,了解、感受到家人吸烟和戒烟的真实历程和内心体验。有了这一经历,在师生共同讨论“关于吸烟,我们小学生应该重点关注哪些问题”时,同学们自然言之有物。例如:有学生讲到:(爷爷吸烟)有一次我奶奶生病去检查身体,我在医院看到受二手烟伤害的身体器官图像,非常恐怖!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直观了解吸烟的危害。通过对调查结果的讨论,有一个小组还提出了问题:既然吸烟有危害,为什么还要吸(生产)呢?

明确的教学目标为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提供了方向,也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课前调查问题清晰,立足学生生活,指向本课学习目标。由此,激发了学生的调查兴趣和探究欲望,为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奠定了基础。

二、身体参与——在情境体验中介入

道德是一个厚重的话题,惟有举重若轻,艺术表达,才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品德课教学中,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实现学生的身体参与,如通过角色扮演和即兴创作等活动,能促进学生在体验中深刻领略知识意蕴,感悟生活。

在本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教师设计了师生共同参与的“模拟吸烟”演示实验。教师在矿泉水瓶盖和瓶底钻孔,模拟人的肺。先用橡皮头堵住瓶底的孔,并注满水;之后,在瓶盖上的小口插入一支点燃的香烟。请学生将橡皮头拔出,水开始从瓶底的口往外流,瓶中的水越来越少,白色的烟不断进入瓶内,很快便充满了整个瓶子。孩子们最初感到非常有趣,当老师让学生用餐巾纸擦拭瓶内,并观察到黄色残留物时,孩子们开始好奇:“这是什么?”“主要包括哪些物质?”……此时,师生分享同学查阅的相关资料,用大屏幕呈现因吸烟病变的肺部图像,并与健康的肺部作对比,孩子们非常震惊。模拟演示让孩子们直观感知并深刻体验到吸烟的危害,从而产生了劝诫家人不要吸烟的强烈愿望。

同时,本课还设计了教育戏剧活动。如“放学回家进小区,保安正在门口吸烟”“走进电梯,有人手里夹着香烟”“回到家,爷爷正准备在客厅吸烟”“再有一年,上初中的,睡在上铺的兄弟给你递上一支香烟”等戏剧情景,引导学生用语言、手势、体态等方式对香烟说“不”。通过这样的身体参与和生活体验,学生不仅了解到什么是“吸二手烟”,深刻认识到吸烟的种种危害,更学会了如何拒绝吸烟,逐渐学会辨别是非,作出正确的选择。

三、思维参与——在主体自觉中卷入

参与式课堂不只是学生的身体参与,更要求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在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留足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自由讨论和自主探究,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思辨”性活动设计,让学生实现思维“卷入”,在活动中发挥主体自觉,不断领悟道德规范,产生价值认同,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尝试将教学空间让给学生。例如,让学生主持相关问题的讨论和总结,即让每一个最先发言的同学做主持人,主持信息分享、小组讨论和总结发言。例如,在认识吸烟及二手烟的危害时,主持人认真倾听同学们对二手烟危害的看法后,作出了简洁的概括:二手烟除了伤害自己,还危害家人和其他人;在“小小发布会”环节,主持人听完同学朗读的诗后,总结道:这位同学的诗表达了她心中对烟的所有想法,也说出了我们大家对吸烟危害的认识。孩子们争当主持人,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发言者言之有据,主持人总结到位,听众则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实现了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卷入”。

此外,“我来补充”“我不赞同你的观点”等小活动设计,更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参与,推动了问题讨论的深入。例如,当讨论“未成年人为什么吸烟大胆”时,出现了不一样的声音:“咦,别人吸烟,没事啊,我自己尝试一下,反正我有很强的自控能力,应该能控制得住。”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纷纷站起来:“我不赞同你的观点”“我来补充”。你来我往的争辩中,不断闪现着孩子们智慧的火花,理越辩越明。这样的活动有孩子思维的积极参与,每一个孩子都深刻卷入课堂,积极思考,作出判断,教学目标自然水到渠成。

四、情感参与——在师生情谊中融入

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自当充溢浓浓的关爱和情感。教师应当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参与者、支持者,参与式教学主张师生关系从主客体关系走向平等的“我”“你”关系,在学习成长共同体中,师生像亲人,像朋友一样敞开心扉,实话实说,真情交流。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始终以问题讨论中的一员出现,尊重学生不同的体验和想法,鼓励学生说真话,表真情。例如,谈到许多国家都用法律法规控烟时,有同学提出:“我查了资料,法律制定得很早,但效果并不明显。”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课前预习调查和质疑精神,并就此鼓励学生思考原因,并讨论如何控烟更有效,从而打开了同学们的思路。教师还根据小组讨论提出问题:“明知香烟不好,为什么要吸呢?”“我们都说不和香烟交朋友,但那么多人与香烟成为了老朋友,为什么呢?怎么办?”……教师始终认真倾听孩子们的声音,真情回应每一次质疑,尊重每一个观点。孩子们感受到理解和尊重,自然乐于积极思考,敢于表达真情实感。

例如,在模拟吸烟演示实验后,想到危害正在向吸烟的亲人步步逼近,同学们产生了深深的担忧,一个学生情不自禁流下眼泪:“我想对我出院的舅舅说,您不要吸烟了,爷爷就是因为吸烟生病去世的……”同学和老师纷纷递上了纸巾:“我们都感受到了你对舅舅的爱,你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今天回家后,请你把这份关心,这番肺腑之言当面说给他听吧,这一定会对他有所触动,你的爱一定能给他更大的决心。”情到深处自然浓。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氛围愉悦,不断以爱点燃学生心中的真善美,让道德情感自然升华。

小学品德是一门“育心”的课程,“参与”是理念、目标、方法,也是一种状态,指向的是儿童的健康成长。“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无论何种教学方法,只有真正尊重学生,指向学生的健康成长,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时见,冉源懋.参与式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5.

[2]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

(作者单位:重庆市巴蜀小学

重庆 400013)

品德教学活动设计例谈 篇4

“生活因爱更美丽”这一教学内容由“关爱无处不在”“这是我们的心意”和“随时伸出我的手”等三方面组成, 旨在教育学生关爱与帮助弱势群体, 从而使他们体会到:生活因为有了帮助而变得更加美丽。

一位教师展示了这样的教学设计。

其一, 播放一段有关弱势群体的生活录像, 然后, 教师针对录像内容进行总结。其二, 让学生观看课本插图中展现的弱势群体, 并要求他们讨论弱势群体的生活状态, 然后, 请他们谈谈如何帮助弱势群体。其三, 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须体现在实际生活中, 并从点滴做起。其四, 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倡议书, 号召全社会关爱弱势群体。

这一教学设计既有优点, 又有不足。优点是:通过观看视频、讲述故事、讨论交流和写倡议书等形式让学生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有了较深的认识。不足是: 教学策略单一 (只以看视频、讲故事和小组讨论等形式展开教学) , 既没有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与体验, 又没有引领他们进入教师精心创设的情景之中, 因此, 他们的感悟并不深刻。

其实,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 教师应积极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道德经验, 并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道德经验, 从而让学生在真正的体验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针对“生活因爱更美丽”这一教学内容, 笔者运用了四种教学策略, 最终提高了教学实效。

一、在现实生活中搜集实例

1.教学设计

教师可设计三个教学环节。其一, 在课前, 要求学生走访一些帮扶弱势群体的机构, 并完成相关表格 (见表1) 。其二, 在教学新课内容之前, 教师播放歌曲 (《爱的奉献》) , 以营造爱的氛围。其三, 提出问题。问题一:“四 (3) 班学生王锋, 他的身体有残疾, 每天上下楼梯很不方便。当其他同学在操场上快乐地玩耍时, 他只能一个人默默地坐在教室里;当他想上厕所时, 不能自理, 而需要其他同学帮忙。如果王峰在我们班, 你会怎么做?并说说自己的想法。”问题二:“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值得称赞的、帮扶弱势群体的行为?”

2.教学反思

要让学生具有正确的道德行为, 就要让学生懂得评判, 因此, 在教学之前, 教师可先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搜集相关事例 (走访帮扶机构, 了解帮扶对象和帮扶事例) 并畅谈自己的感想, 以激发和升华他们的情感, 从而认同帮助他人是一种美德。然后, 再提出有假设性的问题 (如果王锋在我们班, 你们如何做) , 让学生自由表达。最后, 教师进行总结, 以使学生明白具备正确的道德行为的重要意义。

新课程理念强调: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须参与其中, 因此,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搜集实例, 以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 并树立最直接、最有效的道德意识。新课程理念还强调: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应占据主体地位, 因此, 当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搜集实例时, 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 以使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 从而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学生交流时, 教师应允许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以便感知学生真实的道德情感, 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最终让学生形成崭新的道德认知。

二、在榜样示范中提高认知

1.教学环节

教师可设计三个教学环节。其一, 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出示盲文书, 播放手语视频, 展示各大景点对弱势人群免费开放的标识, 并让学生说说它们的作用。其二, 展示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的一些图片, 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再播放汶川现在的图片, 并提出问题:“是什么力量让汶川变得如此美丽?”其三, 播放有关生活中没有爱心的行为的视频 (例如:车辆占用盲道, 公交车上无人给老年人让座等) ,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其四, 请学生说说发生在身边的有关乐于助人的事例。

2.教学反思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小学生而言, 好的榜样具有深刻的教育作用。“榜样教育”, 即引导学生学习他人的模范行为, 以促进他们自身思想品德的发展。所以, 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是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

三、在角色换位中增进情感

1.教学环节

教师可设计四个教学环节。其一, 展示图片, 请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中的弱势人群, 并要求学生思考弱势人群会遇到哪些困难。其二, 请学生根据图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 以体会弱势人群生活的不易。其三, 要求学生畅谈感受 (先进行小组交流, 再进行全班交流) 。其四, 请学生谈谈遇到弱势人群时应怎么做。

2.教学反思

如何促进学生更好地内化“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内容呢?“角色换位”就是较好的策略之一。“角色换位”, 即让学生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式, 进行换位思考, 从而激发他们情感上的认同与共鸣。这样, 学生就可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并作出理性的分析和正确的判断, 最终形成乐于助人的美德。

四、在社会实践中体验、感悟

1.教学设计

其一, 请学生根据身边弱势人群的实际情况, 设计一些行动方案, 以帮助他们生活得更好。其二, 要求学生抒写爱心日记 (记录自己帮助别人的事例) , 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其三, 组织学生到社区敬老院和残疾人服务中心做义工, 使学生在实践中亲自体验。

2.教学反思

只有强化“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与真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才能训练学生过硬的心理素质, 以激发他们参与实践的热情, 并促使他们深入理解关爱和帮助他人的意义, 从而逐步提高认识、参与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最终提升道德素养。

品德教学“活动化”例谈 篇5

一、准备好课前活动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

俗话说“有备无患”,准备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充分的课前准备为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在教学《电话连着你我他》让学生做前调查:十年前村里安装电话的数量、现在村里电话的数量。在鲜明的对比中,学生对通信事业的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学习《祖国不会忘记他们》一课前,让学生课前充分搜集资料,学生搜集了很多为祖国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资料,如孔繁森、袁隆平、钱学森、邓稼先等,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对人物的事迹有了了解,对人物也就肃然起敬,爱国主义情感也就油然而生。也为学习新课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创设课上的活动情境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

表演活动。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喜欢表演、善于模仿,因此,对生动有趣、切合实际,富有意义的小品、小表演等更感兴趣。可用身边的事例构思成“脚本”,指导学生表演。在教学《地球的伤痕》时,让学生进行情境表演“传地球”,在小表演中学生对人类的破坏行为有了更为直接的认识,也更加明白了:保护地球迫在眉睫。这样“演员”乐演,“群众”乐看,把原本乏味的知识变为有声有色的小品,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引起心灵深处的共鸣。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建立道德标准,强化道德观念,提高道德评价能力,指导行为动机;让学生在自我陶冶中自觉、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此外,通过类似的小表演既指导了学生的行为,又培养了他们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表演才能,更有助于增强学习成绩较差、但有表演天赋的学生的自信心。

三、做好课外、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上好一节课的必要补充

传统的教学仅仅局限于教室,教学局限于课堂教学,但有些道德认识并不是“言传”即可被学生“消化”的。所以一定要打破时空的限制,最大程度地发挥社会这个第二课堂的作用。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如学完《为了地球的明天》一课,让学生“从我做起,为地球做件事”。我看见教室的地面变干净了,校园绿化带中竖起了“我也怕疼”的牌子,校门口的塑料食品袋也越来越少了……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又在实践中强化了道德行为,形成了一定的行为能力。教学《两岸人民血浓于水》后让学生回家观看中央台的“海峡两岸”栏目,使学生对台湾有了更多的了解。有了更多的关注,也就会更好地理解两岸人民盼统一的心情。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在全面素质结构中占有首要地位,而品德课肩负着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任。所以它在全面素质教育中居于首要地位。作为教育工作者都深知。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土壤”,人的素质与能力只有在行为实践中才能形成和发展。学生对某种道德观点的强化,仅靠课堂上十几分钟的实践导行是很难形成的,即使形成了也不可能持久。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其道德认识要发展、要创造,必须通过活动来实践。

品德教学活动设计例谈 篇6

近几年, 笔者根据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 中有关“学生通过探究生活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提高学生搜集、整理、分析社会信息的能力, 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等要求来开展教学, 发现学习这类社会性很强的内容, 可以通过开展实地调查访问活动, 让课堂学习通过学生的调查活动延伸到社会, 使学生在活动中观察、体验、感悟家乡民风、民俗的多样性, 体会民风、民俗与生活的关系, 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一些特有风俗。

一、唱响民谣, 渲染乡土

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流传下来的, 它是民风、民俗的一部分, 蕴含了深厚的人文气息。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可以从熟悉民间歌谣开始。单元教学前, 笔者布置学生通过访问收集民间曾经传唱的歌谣。课堂中, 让学生展示收集的材料, 教师从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交流, 如:

摇竹子:摇摇竹头长, 竹头糜要长, 同我一道长。

立夏:立夏一清早, 掘笋拾竹梢, 你上灶, 我烧火。

月份歌:正月正, 挨家场老 (上) 调龙灯;二月二, 瓜菜落苏 (茄子) 全落地;三月三, 荠菜开花结牡丹;四月四, 河蟆变癞死 (蛤蟆) ;五月五, 买条黄鱼过端午;六月六, 买把蒲扇噼哩啪;七月七, 买个西瓜切一切;八月八, 买个月饼掰一掰……

交流中, 让学生用方言朗读, 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读后组织学生讨论, 学生发现这几首歌谣的内涵分别说的是:除夕儿童摇竹子祈求来年长高、立夏儿童烧立夏饭、不同月份中周围的变化和饮食等。调查及交流学习渲染了乡土气息, 笔者就顺势带学生进入这一单元的学习, 带学生走进家乡民风、民俗的大千世界, 领略民风、民俗的绚丽多彩。

二、深入民间, 采撷风俗

教学内容“民风、民俗大观园”中有“过端午”和“赶集市”两个内容, 传统“赶集市”已消亡多年, 所以就以“过端午”引入学习。笔者先让学生自学“过端午”, 看看书中通过什么形式向我们展示哪些内容, 当地还有哪些端午节习俗。自学是让学生明白调查活动不仅要有内容, 而且还要考虑汇报的方式。由这一内容引入, 就自然进入对家乡民风、民俗的调查活动。

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 把当地的民风、民俗分成以下几种类型:民居习俗、节庆习俗、饮食习俗、婚庆习俗、寿诞习俗、丧祭习俗, 随后让学生自由选择调查内容, 并对各组人数做适当调整, 确定各个小组的成员, 并推选组长。

(一) 编写提纲, 预见过程

各小组确定后, 就要编写调查活动计划。计划包括组员及分工、调查目的、时间、对象、地点、方法、内容、汇报形式等。笔者让学生依据自己的调查内容, 将上述的项目一一列入调查计划中, 发挥小组集体智慧, 合作完成, 当堂交流。“饮食习俗”组的调查计划如表1 所示。

笔者欣喜地看到, 学生对调查目的、调查内容相当明确, 同时笔者也能够从调查方法和汇报形式中预见学生的调查过程。当然, 笔者要求小组成员间有更加明确的分工。为了将准备工作做得更具体、细致, 我还在课堂上预设情景, 指导学生事先模拟调查, 熟悉调查的流程, 注意访问中的礼貌。

(二) 分工参与, 广揽资源

学生是调查的主体, 他们按计划分工合作, 广揽信息资源。这一过程中, 教师则须为其穿针引线, 随时审视方案与现实的出入, 适时介入指导, 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 还要真诚地赞赏每一个学生的采访机智和他们付出的努力, 及时提示调查的细节, 指导调查的策略。

例如, “民居习俗”组开始的调查对象是城市商品住宅楼。课后发现, 现代化民房并不能体现家乡民居风俗。于是, 笔者点拨他们寻找一些明清时期的古建筑, 如平湖莫氏庄院。在实地考察后, 重新召集小组成员, 修订调查对象和内容。再联系主人安排接待时间, 借给学生必要的设备, 联系家长陪同接送。

“寿诞习俗”组把关于祝寿的民间故事编成了小品, 周五放学后, 家长陪着在教室里排练, 请笔者指导。笔者提议他们回家找道具, 找机会再练习。

周六早上, 笔者与“饮食习俗”组约好吃早饭, 点了不同的面食后, 有的学生去观察了烹饪过程, 还拍了照片。吃完面笔者去家访, 顺便让学生准备元青豆、杜瓜子、平湖蜂蜜等, 冲泡一杯家乡的蜂蜜水。下午, 又和“民居习俗”组一起去实地调查。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方式在不断创新。在求新求变的同时, 有一点是不变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用多种感官观察、体验、感悟社会, 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但学生能力毕竟有限, 教师的指导就显得至关重要。只有好的指导, 才有好的收获。

(三) 描述交流, 分享成果

第二课时主要是学生展示小组调查成果, 与全班一起交流分享。各小组依次汇报, 全班一起畅游民风、民俗大观园。

“民居习俗”组首先上场, 调查的是平湖莫氏庄院的建筑风格, 小组展示了很多图片, 让大家领略家乡传统建筑中房梁、墙壁、屋檐、柱础、屋脊、河埠、天井的特点, 每张图片都附有一段文字说明。特别详细介绍了河埠、天井, 这是在指导中强调的, 也是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节庆习俗”组每人介绍两个节日节气习俗, 以文字说明为主。“饮食习俗”组图文结合, 介绍了当地特色面食及烧制过程, 另一个学生带来了糯米青团、年糕、尺糕三种特色食品实物, 还有几个学生演示蜂蜜水的泡制、饮用全过程。“婚庆上梁”组的学生用文字详细介绍了家乡婚嫁风俗, 还借来了结婚照片和录像光盘。一个学生介绍自己家上梁的过程。“丧祭习俗”组的学生则用文字介绍了家乡丧礼、祭祀的一些风俗。

最后是“寿诞习俗”组, 一个学生带来了满月、周岁的照片, 详细介绍了三朝沐浴、满月剃头、周岁抓周等风俗, 其他学生则给大家表演了小品 《毒头女婿拜寿》。小品取材于民间故事, 讲的是一位憨厚女婿给丈人拜寿, 因记不住风俗礼节, 闹出很多笑话。学生把家乡有关祝寿的风俗都融入了小品, 表演十分逼真。

展示后, 全班进行评议, 笔者充分肯定了学生在调查中的表现。但也看到了不足, 像“丧祭习俗”组涉及内容比较忌讳, 调查也受到限制, 于是就按丧礼、丧后祭、节日祭分类, 让他们采访学校教师。“节庆习俗”组调查的材料丰富却比较散乱, 就让他们按时间顺序排列, 对材料进行系统整理。最后, 把各小组的整理材料放在宣传窗中展出。

三、联系生活, 体会风俗

学生通过小组调查探究的方式, 收集整理了很多民风、民俗, 但是还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家乡民风、民俗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 以及民风、民俗在人们生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扬民族和家乡的优秀文化传统。因此, 这节课就顺接上一节课的教学脉络, 充分利用了学生前期的调查成果。

(一) 结合教材, 深化对比

《民风、民俗与我们的生活》 一课中选取了各地具有代表性的饮食习俗, 而学生已经通过调查活动掌握了家乡这方面的很多资料, 所以这一课就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 结合教科书, 通过深入对比, 理解教材要求。课堂中, 教师先让学生回顾“饮食习俗”组的调查成果, 再自学教材, 完成任务, 如表2 所示。

通过自学, 学生自然理解了“饮食习俗与生活环境的密切关系”。其中, 一个学生提出, 由于饮食习俗不同, 北方人过年要吃饺子, 而他的家乡过年则吃年糕、团子或尺糕, 虽然原料不同, 但对来年幸福的追求是一致的。

随后, 笔者又出示了教材中各地民居习俗, 再让学生回顾“民居习俗”组展示的照片, 比较它们的差异, 分析差异原因。该小组学生因为有亲身考察, 分析更透彻。

生1:莫氏庄院的天井很有特色, 四周有沟, 因为江南多雨, 这有利于排水。

生2:宅子建在河边, 因为当时都靠水路出行, 而且南河头老街建造十分精致, 是当时最繁华的街道之一……

(二) 探究差异, 追寻渊源

学生从饮食、民居习俗中, 发现了民风、民俗与人们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 于是, 笔者就再次组织学生成立研究小组, 探究家乡与各地风俗差异性及风俗的渊源变迁, 分析家乡民风、民俗与文化生活的关系。

第二课时, 各小组选派代表讲述探究成果, 列举了几种家乡的习俗与他乡的差异, 介绍习俗的渊源, 阐明了家乡民风、民俗与家乡文化传统和生活环境的关系。其中, “饮食习俗”组通过品尝北方的拉面、刀削面, 分析颇为深入, 如表3 所示。

四、把脉风俗, 辨析扬弃

民风、民俗历经几百年发展, 保存到今天既有积极健康的一面, 又存在着陈规陋习。有学生提到早餐丰盛的面食不利于健康, 于是笔者就从这个话题引入“家乡民风、民俗小论坛”, 开启对家乡风俗优劣性的把脉辨析。

(一) 开坛说辩, 各抒己见

教材中选取了清明节习俗、春节放爆竹、推崇吉利数字三块内容。课堂上就从这三块内容出发, 设立三个小论坛,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风俗中的利与弊, 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三个论坛极具普遍性, 在讨论后笔者抛出了一个贴近学生实际, 具有家乡地域特征的话题, 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小型辩论会, 辩论话题如下:

学校附近的“鱼圻塘大蜡烛庙”又称刘公祠, 已有八百多年历史, 是当地为纪念南宋“四大抗金名将”之一———刘錡将军而建立的。每年的农历九月初八刘千岁的生日, 即重阳节期间和春节, 本地必用大蜡烛祭奠刘将军, 并请戏班公演社戏三天。平湖的百姓也都要来祭拜, 并把小孩寄给神, 祈求平安。这些小孩中也包括班里的十几个学生。现在辩论的内容是究竟这一风俗是积极健康的, 应该发扬继承, 还是属于迷信活动, 予以摒弃取缔?

笔者组织学生辩论, 每组5 个辩手, 抽签决定正反方, 再准备一定时间。其他学生可选择参加一方的援助团, 支持一方观点, 或补充自己的看法。在几轮辩论中, 以下观点获得大多数学生认可:

(1) 这是家乡特有的风俗文化, 应该保护继承。 (2) 祭拜刘千岁也是纪念他的英雄事迹。 (3) 给神寄义子义女不能包治百病, 神前贡品也不是药。 (4) 神龛里的香灰不能带回家泡茶喝, 更不能给小孩子食用或贴敷。

辩论中, 学生不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而且还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这样的辩论, 学生看到一项习俗中积极和消极的一面, 懂得了如何去继承优秀, 摒弃弊端。

(二) 辨析优劣, 学会扬弃

第一课时即将结束, 笔者讲述了“幼时鞋子掉进河里却无人相助”的亲身经历, 从这一民间忌讳说起, 发动各实践小组, 再次深入生活, 去发现生活中类似的忌讳, 并结合前期资料, 探究这些风俗文化对我们今天的影响, 辨析它们的利弊优劣, 讨论今天我们应如何去看待。

第二课时, 各小组把自己的调查探究成果以表格的形式加以整理, 一起与大家交流分享, 其中一个小组整理后的成果如表4 所示。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 辨析了一些风俗的利弊, 激发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也对某些陋习提出了自己的整改意见, 提高了明辨是非的能力。

五、回归现实, 升华道德

思想品德教学最终要实现求知和做人的统一, 实现教材与现实的统一, 实现知识学习与道德学习的统一。这一主题单元学习中, 学生通过调查活动从生活中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但实践活动并不止于此, 还将延伸到学生今后的现实生活。去年端午正逢立夏, 许多学生就主动开展烧立夏饭这一风俗活动。

知识的认知最终要升华为道德的认知, 学生从中学会了自觉辨析生活中遇到的民风、民俗, 能为净化社会担起一份责任。

去年暑期, 几个学生在小区三岔路口常发现一堆堆中药渣, 这种陋习源于患者希望病情尽快好转, 但是这一迷信做法却影响了小区的环境, 他们就写了倡议书张贴在小区宣传窗, 内容是讲科学, 摆事实, 要求相关业主移风易俗, 改掉这一陈规陋习。居委会因学生的这一举动将表扬信写到了学校。

一系列的调查实践活动, 丰富了学生的社会认知, 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提升了学生的道德内涵, 让学生享受了探究的乐趣, 获得了课堂的自信和活力, 活化了思想品德教学。

摘要:《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安排有“民风、民俗知多少”单元, 可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因地制宜, 确定以调查实践活动开展单元教学, 把课堂延伸到社会。以下几个步骤值得参考:先从收集民间歌谣入手, 渲染乡土气息, 再把学生分成若干研究小组, 制定调查计划, 教师从中指导, 预见研究过程。成员分工参与, 深入民间, 采撷风俗资源, 交流分享成果。通过联系生活, 对比家乡与各地风俗差异, 探寻渊源。再以辩论形式, 把脉家乡风俗, 辨析风俗优劣, 最终回归现实, 继承优良传统, 摒弃陈规陋习, 升华道德内涵。

品德教学活动设计例谈 篇7

一、瘦身:从贪多求全走向精准合宜

“交通安全”是小学品德教学的一个重要板块。《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解本地区交通情况, 知道有关的交通常识, 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注意安全。”教材编排的《红绿灯》一课, 是达成目标的有效载体。

根据课程标准及教材编排, 教师第一次拟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1. 知道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作用, 了解交通法规。

2. 学会自救自护, 遇到交通事故能沉着应付。

3. 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负责。

根据目标, 教师设计了教案并付诸教学实践。从课堂呈现来看, 教学内容很丰富, 教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注重教学活动的探究性, 如设计了认识交通图标、学习有关交通法规、做小游戏等活动, 但是, 由于目标面面俱到, 重点不突出, 难点未突破, 教学维度最终未能有效达成。整堂课内容密密麻麻, 课堂严重超时, 学生大多走马观花, 所谓的热闹场面成了“花架子”。

面对第一次试教的失败, 我们结合教材, 从课堂的源头——教学目标为切入点进行思考和剖析。在交流探讨中, 我们意识到, 品德课教学目标不宜面面俱到、贪多求全, 而应该“瘦身”, 做到简洁、清晰、具体, 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有效精简优化目标。教学目标应有效取舍, 若胡子眉毛一把抓, “毕其功于一役”, 则会削弱教学的有效性。本课教材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交通标志, 了解交通法规。第二部分是学习简单处理交通事故的方法。第三部分是收集交通标志, 编写安全用语。教师需对教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就目标而言, 应该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上位目标的观照下, 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目标必须明确, 只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才具有可测性。如本课关于交通标志、标线的认识和交通法规的了解, 对于小学生而言不必穷尽, 只需择取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生易于接受的内容即可, 而目标中的“各种”则囊括了全部, 改为“相关”比较合适。

第二, 合理划分课时目标。现行使用的《品德与社会》教材大多数课文需要二至三课时, 甚至更多, 教学用书上的目标往往是按课文主题制订的, 是本课教学的总目标, 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切分, 制订具体明确的课时目标, 宜少不宜多, 宜精不宜泛。一个课时, 要在某个重点目标上着力, 做透做深, 力求“放大重点, 一课一得”。如本课的第一课时, 可以重点着力于“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法规, 遵守交通规则”上, 其余的内容可以放于其他课时进行教学, 这样主次分明, 重锤敲击, 教学才显得饱满而有张力。

二、正位:从重心偏移走向课程本位

在第一次试教的基础上, 听取大家的建议, 教师进行了第二次设计, 将目标聚焦于第一课时。拟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1. 知道相关的交通安全知识和交通法规, 了解它们的作用。

2. 借助多媒体, 采用智力竞赛、情境表演等手段, 加强学生活动参与, 巩固和强化知识。

3. 感受交通标志、交通法规的重要性和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教学目标, 本课在教学时稍微改变了一些策略。首先, 忍痛割爱, 删去了大量交通图片的呈现, 教学内容得以精简。其次, 教学重视情境创设。先是引入一个交通知识电脑小游戏, 激发兴趣;第二步用动画的形式展示了一些常见的、简单的道路图标、交通标志等,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第三步让学生浏览交通安全教育网, 对更多的道路、图标及交通法规进行认识;第四步是展示与汇报。教师准备好问答题、表演题、是非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竞赛。最后还让学生回家教家长一条交通法规。

第二次试教, 教学板块比较明晰, 课堂呈现活跃, 学生对交通标志和法规的知识掌握得比较充分。但总的感觉是这样的课缺少了“品德味”, 类似于交通标志、法规常识课。我们意识到, 目标的重心出现了偏移, 由此引发了思考。

第一, 目标需有本体意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 “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两个“核心”充分凸显了课程的本体。作为品德教师, 在拟定教学目标时, 应该始终牢记让品德课“回家”。如本课的教学, 现在的小学生对各种发达的交通工具和交通设施并不陌生, 对交通标志和法规的认识也不是难事, 缺乏的是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因此教学不能止于让学生认识了解交通标志和法规, 更重要的是从中引导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负责, 使教学由知化行, 学以致用。

第二, 目标凸显学段要求。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是整体一贯设计的, 各个年段的目标呈螺旋上升趋势。《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将“交通安全”内容置于中年级, 而浙教版将其安排在高年级。尽管内容第一次出现在教材里, 关于交通法规的内容也是第一次学习, 但是, 作为五年级学生, 是不是还停留于“学法规、懂法规”的层面呢?从教材的“辨析角”这一内容来看, 编者的目的是让法规走进学生生活, 让学生完成从学法规到用法规的转换。《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规定: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而五年级孩子所处的年龄段正是交通法规规定年龄的“临界期”。因此, 教材这样编排, 体现了课程设置的学段特点, 我们在制订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一因素, 引导学生从“知”转化到“行”。

三、生本:从依本而教走向儿童视角

经历了目标芜杂、重心移位的失衡之后, 这位青年教师听取了教研组同行的意见加以修正、改进, 拟定了第三稿目标:

1. 借助多媒体, 通过富有情境的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 认识部分常见的交通标志。

2. 从熟悉的周边事物入手, 了解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

3. 通过辨析和情境体验, 了解遵守交通安全法

规的重要性, 增强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合格小公民的意识, 并能在生活中践行。

在第三次试教过程中, 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引导学生观看教师自拍的校园周边上学放学时段交通拥堵不堪的视频及学生经常见到的生活中违反交通规则的录像, 其中就有他们上下学的镜头。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调查、小组展示、知识抢答等多种活动方式, 让他们从自身体验出发, 去分析、观察和体验。置于熟悉的场景中, 学生感同身受, 联系自身实际和周围现象畅谈感受, 再引申到社会上各种遵守交规和不遵守交规的现象, 学习投入, 发言踊跃, 受到的教育颇为深刻。综观这一次的目标拟定和课堂呈现效果, 我们对目标的“向生性” (即指向学生, 切合学生生活, 关注儿童视角) 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第一, 目标贴近儿童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有一段话给了我们很大启示:“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 反映他们的需要, 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 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 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 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 并以此为基础, 提升学生的生活。”因此, 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应有强烈的学生意识, 要选取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 贴近他们的生活、富有生活情趣的教学内容。“从熟悉的周边事物入手”, 就将教学目标紧紧锁定于学生可触摸的生活世界, 创设了真实的生活情境。在这堂课里, 贴近学生生活的目标, 有效地指导着教师的教学行为——选取周边的交通拥堵状况, 选取学生上学放学的真实镜头, 听同龄人关于遵守交通法规的体会等, 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亲和力”。

其二, 目标体现以学为主。品德课堂中,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 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基于此, 教学目标的制订首先应该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若在教学中安排单一的交通标志、法规的灌输式学习, 显然不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上述目标中多媒体的介入以及富有情境的辨析、体验活动, 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 能充分提升学习的效度。其次, 目标设定要体现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小学品德课堂应该多活动、多体验、多探究、多思考, 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 让他们充分自主地实践、探究、体验, 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当然, 活动目标要准确定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让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桃”。

品德教学活动设计例谈 篇8

一、依“境”而生, 使问题人格化

课本知识是固化在书页间的抽象文字符号, 毫无魅力可言, 也不可能与学生互动。只有将它们回归鲜活的实践, 成为具体的“认知对象”, 才能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教师只需根据具体情境, 代表“认知对象”, 唤醒求知者独特的生命意识, 营造一个求知者与认知对象彼此对话的空间。

如, 本人在执教《做诚信的人》一课中, 精心设计了“实话要实说”游戏互动、“实话不实说的是与非”现场采访辩论、“实话说不说”情境探究三个场景, 以第二人称“你”开头, 提出了系列问题, 调动了主体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同时使求知者摆脱了对课本的依赖, 消除了求知者对标准答案及同伴竞争的恐惧心理。

1.评价性问题。如, 你觉得他的选择正确吗?

2.调查性问题。如, 你说过谎吗?当时的情形是怎样的?

3.体验 (反思) 性问题。如, 你作出“说”与“不说”的选择时, 心里是怎么想的?

4.移情性问题。 如, 假如是你, 你会选 “不知道先生”吗?

5.探究性问题。如, 根据情景剧, 你觉得小健左右为难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可能发生的后果又有哪些?

这些第二人称的问题不回避现实生活中的矛盾, 很接地气, 使学生乐于表达。学生经过体验、反思、评价, 从生活中发现真理, 感受真理的可贵可信及其在改造社会中的力量, 不断提升学习的成就感, 增进后续学习的兴趣与自信。

二、依“学”而生, 使问题适切化

学生的学情是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 因此生成的问题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切入,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实现个体的充分发展。

(一) 从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发掘问题

1.在预习中生成。教师指导学生针对课本单元主题、课题、框题、目题及其内在联系, 段意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反问本课讲了什么, 与其他课本内容有何联系, 在此基础上提出尚未想明白的问题。

2.在自问自答中生成。教师指导学生围绕课本核心概念依据“是什么?与其他事物有何联系与区别?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的顺序激起头脑风暴, 生成疑难。

(二) 课堂中动态生成问题

1.欣赏另类。例如, 在执教《做诚信的人》时, 开课就出现了一个“另类”, 质疑:国王利用假种子选拔继承人, 本身就不诚信, 何以服人?笔者对这一问题作了延迟回答的处理, 使问题悬念化, 联系了课本 “善意的谎言”内容, 让学生在本课结束时揭晓答案, 使学生对传统的文学作品又多了一个解读的角度, 更相信真理的力量。

2.亮出错误。在《做诚信的人》一课“选一选”的随堂检测题中, 笔者呈现了这样一个命题———“说谎少的人是诚信的人”。有个别学生居然作出了肯定的选择, 笔者就此让大家思考 “诚信的核心在于说谎的数量吗?”, 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诚信核心和本质的把握。

3.捕捉杂音。本课教学中, 在大家纷纷赞同医生对病人说善意的谎言时, 有一名学生不屑地吐出两个字“虚伪”, 声音不大, 但语惊四座。笔者就此进行了追问, 该学生结合自身经历阐述了如实告知病情也无妨, 从而生动诠释了诚信的智慧。

三、依“势”而生, 使问题简明化

新课程追求的是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 提倡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 带着问题走出教室。有时在学生貌似无疑之处设置一些结合学生学情的问题, 用口语化、富有激励性的语言进行提问, 就能使学生产生新颖感、刺激感, 感觉有话可说, 有话要说, 又能说得具体。如, 在执教《做诚信的人》一课时, 笔者设计的问题就极大地触动了学生的心弦。

1.直问。如, 在情与法之间, 你的选择是什么?

2.曲问, 即结合情境问。如, 假如你是剧中人, 会怎么做?

3.反问。如, 你选择了法, 就不怕父母责怪?

4.追问。如, 难道学识、能力不重要吗?凭什么只以诚信取人?

5.引问。如, 这幕情景剧中, 小健在为难什么呢?

品德教学活动设计例谈 篇9

生理和心理学研究表明, 每个学生都有一定创新潜力, 只不过有的同学因自身条件、社会环境和教育模式所限, 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而已。实践证明,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 给学生创设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 让学生积极参与, 亲身体验, 才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才能使课本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的知识, 才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 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学生的创新潜力才能得到发掘。在教学过程中, 让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随着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增长, 教师的作用也就发生了与之相反的变化, 将最终实现“教为了不教”。

问题是教学的核心, 解决问题要指导学生按照四个步骤, 即弄清问题、拟订计划、实现计划和回顾来进行。例如, 在讲到法律相关“诉讼”和“民事诉讼”有关内容时, 我首先提出《一字惹出两官司》案例。案例中说, XXXX年9月21日, 王某因故死亡, 在整理王某的遗物时, 发现对门的张某不久前写给王某的一张借据。借据是这样写的:“今借於王某现金五千贰佰元整。借款人张某某, XXXX年6月30日。”隔日, 王某的弟弟持借据找张某要帐, 张某不但不承认还指着借据说:“你看看, ‘今借於王某现金5200元’, 是指我借给你哥哥5200元的意思, 落款人“借款人:张某某”, 是指借给你哥哥款的人是我, 你哥哥死了, 我还愁没处要帐呢, 正好你还钱吧。”手拿借据的王家人糊涂了, 讨债人变成了欠债人。后王家将张某告上法庭, 让法官来判这个似乎是“死无对证”的借贷纠纷。法院受理了此案。哪知在法庭上张某以没有文化将借款人理解为借给款的人, 因为酒醉没有当时拿走借据, 且“借於”就是“借于”的意思等理由反驳, 要求法庭判令王家人返回借款和利息。这样一个官司就变成了两个官司。我利用这一案例, 从以下两个方面挖掘并发挥学生的参与潜力。

一、参与活动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 要有知识, 就得参加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味道, 就要亲口吃一吃。可见, 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为目标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 必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以亲身体验来学习和巩固知识, 提高能力。案例提出后, 我首先组织学生参加了一系列的阅读活动, 阅读有关案例, 观看有关审理案件的实况录像。而后又组织学生到本地法庭观摩了法庭审理、判决案例的全过程。通过这一系列的参与活动, 本来对“诉讼”一无所知的学生有了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求知的欲望。

二、参与争辩

思想品德课的基本理论, 从正面讲, 有时学生很难接受, 但通过争辩让学生自己得到结论, 效果较好。争辩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围绕某一个中心问题, 展开争论和辩论, 使学生掌握知识, 深化认识,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争辩后, 教师再及时加以总结。通过争辩, 可以使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的创新潜力得到发挥。如上述案例提出后, 我以“假如你是法官”为题, 你怎样审理此案, 让学生参与讨论。

案例提出后, 课堂上当即热闹起来。有同学说, 是王某借张某的钱, 因为借据上的“借於”就是“借于”的意思;有同学说, 是张某借王某的钱, 因为借据在王某手里;也有同学说, 王某已死, 死无对证, 此案无法审理。在讨论时, 教师不急于下结论, 而是让绝大数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鼓励不同观点的争辩。最后, 基本上形成两种观点, 一种赞同王某, 一种是赞同张某。最后, 我又以“假如你是辩护律师”为题, 让学生分成两个组进行辩护。双方唇抢舌战, 争辩激烈。赞同王某的同学还查阅了《新华字典》中“於”字的涵义, 得知, “於”字是“于”字的繁体字, 既可做“给”解, 又可做“到”解。而且, 借据又在王某手中, 按一般借贷关系, 应是张某借了王某的钱。

当案情逐渐明朗的时候, 教师及时对案例和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评价以及对案例中蕴涵的道理进行归纳总结。对讨论中发言积极的同学予以肯定, 对同学们在讨论中暴露出来的一些典型问题及时进行剖析。通过争辩, 有的同学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这样既理解了知识, 又开拓了思路和视野, 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创新潜力得到了充分挖掘和发挥。

通过此案例, 让我知道: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就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当然, 教师不能是“主演”, 而应是“导演”,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要给学生参与的时间、空间、氛围以及指导学生参与的方法。

品德课堂精致化教学例谈 篇10

一、情感语言——精致化教学有力的支撑

情感是开启人心扉的钥匙。对于培育学生良好道德情感的主阵地——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而言,教师运用情感性语言是教学精致化的一个重要手段。无论是讲解、提示,还是反馈、答问,无论是过渡、衔接,还是评价、绾结,教师语言都要精练、精当、精彩,因为它是教师的真情传递。教师要善于针对不同课题、不同情境、不同时空,恰当地选择不同的语气和情感,或铿锵激昂,或幽默风趣,或娓娓叮咛,或温馨感人,以此调动学生的情感,以情明理,以情促行。

一次,听一位老师上公开课《请到我的家乡来》。课上,教者充满诗性的教学语言,不仅使学生沉醉其中,真情涌动,而且感染了场下许多听课的老师——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我们扬州是一座穿越古今、驰誉中外的城市,景色迷人,风光无限,现在我们就带着客人们欣赏扬州的美景吧!……”

“‘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五亭桥像一朵莲花开放在像玉带一样的瘦西湖上,多美啊!如此绝妙佳境,赶紧让客人们先睹为快吧!……”

“是啊,发展中的扬州正张开热情的双臂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让我们一起自豪地发出邀请——请到美丽的扬州来!……”

从以上随性“拈”得的几句热情洋溢的导语中,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情感性语言强烈的感染力,相信它会点燃同学们热爱家乡的激情,增强他们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当情感的阳光充盈课堂时,表达会成为一种愿望,行动会成为一种自觉,师生的课堂生活会成为一种享受,这不正是“精致化教学”所追求的境界吗?

二、动态生成——精致化教学本真的回归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因为,一个真实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五彩斑斓,生机勃勃,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如果机械地按既定的轨道行进,将会导致无视或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显现的只是教师个人的精彩“表演”。关注生成,尊重学生个体的经验和感受,这是打造“精致化教学”的关键所在。

一位教师在教学《塑料与我们的生活》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塑料的特点及其为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创设了一个情境——“帮老师选盆”。

教师引导说:“我们班需要添置一个盆,想用班费购买一个。(拿出三种盆)超市里的盆主要有这样三大类:搪瓷盆、塑料盆和木盆。你们觉得买哪种盆合适,为什么?”

经过比较,好多同学选择了塑料盆,原因是塑料盆便宜、轻便、不会生锈……显然,这正是老师预设该环节的目的。就在同学们的看法近乎一致时,一位同学突然举手建议老师选木盆,理由是木盆结实、耐用。面对学生意外的选择,教者并没有简单、草率地给予评价,而是以敏锐的眼光,巧妙地将它视为课堂教学的契机。他带领学生算了一笔账——

“制作这样的一个木盆,大约需要一棵生长3年的杉树。假设每人至少需要用一个盆,全班46人,需要——46棵树;全校48个班,每班平均45人,需要——2160棵树;全中国13亿人口,需要——13亿棵树;全世界近60亿人口,那就需要——近60亿棵树。那将会是怎样的景象?”

直观的计算、惊人的数据,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不仅让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是多么的宝贵,要珍惜、爱护自然资源,而且引导学生自觉地发现了塑料的另一强大作用——替代功能(替代人类对珍贵、稀缺资源的消耗),拓展了对塑料的认识,从而使本环节成为教学中闪动的亮点。出乎意外的课堂生成是学生最真实的生活体现,教师应该理解它,接受它,鼓励它,引导它,把它即时纳入临场设计之中,而不是回避、否定或敷衍,这样才会增强学生品德发展的内驱力,才能使教学显得精致、灵动。

三、适时追问——精致化教学生命的绽放

课堂提问是常见的一种教学手段,是一门值得探究的教学艺术。而教师的追问,无疑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教学价值,它是促进学生学习,实现“精致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位教师在上《关心你,爱护他》一课时,设计了一段情景剧——《问路》,主要内容是一位残疾老爷爷向路人问路,目的是让学生现场体验一下残疾人日常生活中的困境。表演过程中,课堂里不时发出窃笑声。显然,对于残疾人生活的不易,同学们的感受还不深。于是,教者不失时机地抓住学生的反应,进行了有效的追问——

“这位老爷爷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学生说:“他耳朵不好使,腿脚也不利索。”

“你们为什么觉得这段问路的经过好笑呢?”

学生有的认为老爷爷的动作很滑稽,有的觉得他把别人的话听错了,显得非常好笑。

老师趁势问:“如果这位老人是你的爷爷,你还会笑吗?为什么?”

学生想了想,都说自己不会笑,因为这样会伤害爷爷的自尊心,让他痛苦、难受。

老师继续问:“剧中几位同学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够?谁做得很不好?如果你是剧中的小朋友,你会怎么做?”

在教师由表及里的一次次追问下,同学们的感受“渐入佳境”,认识到问路在我们正常人来看是件再简单不过的小事,可对于残疾人而言,却无疑是曲折、艰辛的经历,大家由此懂得了残疾人需要我们的帮助、关爱。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适时的、有创意的追问是教师课堂机智的充分表现。上述案例中,教者准确地捕捉到了课堂上出现的倾向性问题,牢牢抓住学生真实的心理,激活了学生的情感,促使其用自己的身心去参悟和体会,从而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和谐互动的统一体”。追问是课堂有效的催化剂,能让教学走向“对话”,步入“精致化”的旅程;能让“对话”走向思维的纵深,走进学生的心灵,绽放出生命的美丽。

四、倾听等待——精致化教学播种的希望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强调学生通过与教师和同伴的共同活动,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在互动中学习,在体验中获得。面对一个个充满差异的个体,如何能够让他们既实现理解、认知和探索,又充分得到体验、交流和表现?教师恰到好处的等待不失为一种切实有效的策略。等一等,学生能够多一些活动体验的时空;等一等,学生能够多一些思考交流的机会;等一等,学生能够多一些生活意义的感悟。

一位教师上《逛商场》一课,为了渗透“货比三家”这一购物经验,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巧选复读机”。教者通过课件介绍了一款智能达复读机在不同商场的几种价格:五星电器(260元)、扬州商城(280元)、汇银家电(250元)、电子城(210元,无发票)。然后请同学向老师推荐该到哪里去买。同学们略加考虑,理所当然地根据要求在课件所提供的4个选项中作出自己的选择。这时,一个同学突然提议:“老师,您可以去广润发超市购买。”

这位学生的回答看似答非所问,好像还没弄明白上述活动的意图,是不予理睬,还是等一等,耐心地听一听?教师选择了后者。原来,这位同学前不久刚在广润发超市买了一台复读机,价格比以上4种都低。这一下,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同学们有的说:“不能贪图价格便宜,要选择质量好的正规品牌复读机。”有的说:“购买时要当场试一试,看看音质怎么样,噪声大不大。”有的说:“要选信誉好、售后服务好的产品。”甚至还有学生说:“要看看有没有‘3C’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

耐心地等一等,等来了学生丰富的、鲜活的个人经验,等来了教师预设之外的精彩生成,等来了课堂的生机和活力。“精致化教学”需要等待,因为,它是一种教学的引领,一种对学生的尊重,更是教师的一份责任。如果教师能够停下匆匆的脚步,等一等,再等一等,让学生充分释放情感,言其心声,相信孩子们会收获更多的智慧和美丽!

五、课堂结尾——精致化教学完美的追求

在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课的导入方式通常为教师所重视,因为成功的导入能够让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向往,变被动为主动,确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可是大家对于课堂结尾的处理却往往不是很讲究,“虎头蛇尾”的现象不胜枚举。殊不知“编筐作篓,重在收口”,精彩的结尾宛如一篇佳作的“收笔”,会带给人赏心悦目的完整和精致的美感。

比如,抒情式的结尾,或化远为近,呼之欲出,或化静为动,栩栩如生,顺应和满足了学生的情感;趣味性的结尾,轻松活泼,能够在愉悦的气氛中将课堂推向新的高潮,达到“课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拓展型的结尾,架设起由课内通向课外的桥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

曾听一位教师上《皮诺曹的鼻子》一课,课堂结尾设计为象征性的“与长鼻子告别”的场景。教师要求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一想:自己是否撒过谎,如果有就把它写下来(没撒过谎的,写一写自己所知道的撒谎的坏处),然后折成长鼻子扔进垃圾筒,并大声地跟它说再见,永远地和“撒谎”告别。学生在动手写、做、扔的象征性过程中,情绪是那么的高涨,态度是那么的真诚,行为是那么的坚决。精当、别致的结尾设计使学生的心灵之花更加清新灿烂,可谓达到了卒章显志、曲终奏雅的效果。我们有理由相信,生活中,学生会记住诚实,能够与诚实靠近,努力与诚实同行。

综上所述,我们眼中所谓的“精致化教学”,要求的并非线性的、严密的、琐碎的课前教案设计,也并非看似“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实则令人乏味的品德课堂教学,它体现的是对课堂教学细节的关注,是对师生“德性的共同成长”历程的关注,倡导的是一种自我“追求的教育”,而非他人“要求的教育”。也许,当下我们还要在“粗糙”的池沼里徘徊良久,但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已经开始践行,去寻求“精致化教学”的理想境界。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广陵区教育局教研室)

上一篇:主题评析下一篇:中医临床教学点滴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