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业务网

2024-07-16

国土资源业务网(精选十篇)

国土资源业务网 篇1

关键词:数据业务,资源优化,数据分流,四网协同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中国移动的数据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的趋势。智能手机集成了手机、电脑和互联网的综合特性,具有强大数据和网络功能,大大促进了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2012年,全国有31%的手机用户使用智能手机,87%的智能手机用户至少每周使用数据业务[1]。智能手机应用已延伸到社交、游戏、教育、医疗和办公等各个领域,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众多应用,带来了数据流量的激增,网络资源消耗不断提升。

然而,统计显示,由于TD-SCDMA与WLAN网络的分流比例仍处于较低水平,高速增长的数据业务大部分仍承载在2G网络上。在2G网络所承载的数据业务中,85%由浏览类业务和即时通信类业务构成。由于2G网络本身的信道配置机制与即时通信类业务的短包特性不匹配,导致大量的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被占用,对2G网络质量及网络扩容带来很大的压力,网络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

(1)数据业务对2G网络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一方面,由于数据信道没有下行功控,导致在热点区域的底噪抬升,增加了网络干扰,造成C/I下降,导致同等质量要求的电平越来越高,影响了网络质量。另一方面,网络的半速率业务比例高,语音业务质量下滑。广东某城市G,2013年1月忙时数据业务信道占总业务信道比例达到40%,半速率语音业务高达20%。与全速率信道比较,半速率信道抗干扰能力弱,在网络干扰严重时半速率语音质量下降。统计显示,当C/I在15以下时,语音MOS值即无法保证在3.0以上。部分热点区域,载波达到满配置,频率复用度高,半速率信道语音质量下降明显,影响用户感知。

(2)PDCH承载速率有待提升

2013年1月城市G全网每PDCH平均承载速率约为4.5kbps,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G网络的资源配置策略与其承载的业务本身的特性不一致是PDCH承载速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数据业务的不连续性使PDCH信道无法达到每时每刻都在发送数据,PDCH的实际使用无法达到理论状态。终端和网络频繁交互会导致大量业务信道和控制信道资源被占用。PDCH信道被占用期间,存在大量的动态PDCH信道建立、延时释放等待等没有数据流量的“虚占用”情况,占用业务信道的时间远大于实际传输数据的时间,很大程度上影响了PDCH的资源承载速率。

另一方面,现网中不同数据业务类型对信道承载速率影响很大。其中,FTP、彩信、HTTP等大流量业务承载速率较高,微信、QQ等小流量业务承载速率较低。过多的小流量业务产生大量的数据业务请求,造成控制信道资源不足,导致寻呼丢失。

(3)TD-SCDMA和WLAN网络分流比例偏低

TD-SCDMA网络的利用率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城市G 2013年1月的TD网络利用率为45%,部分区域仍存在网络深度覆盖不足、质量差等情况,很多数据业务仍承载着2G网络上,TD网络的数据业务分流比例偏低。

而WLAN网络由于受到认证、用户习惯及热点覆盖分布等因素影响,其承载的流量主要来自数据卡、笔记本电脑,对手机终端数据业务的分流比例也处于较低的水平。

由于大量的数据业务需求仍承载的2G网络上,2G网络利用率和资源需求比例过高,TD和WLAN网络利用率和资源需求比例偏低的矛盾比较突出,如何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数据业务分流成为中国移动网络建设与运营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四网协同定位介绍

中国移动对于GSM/TD-SCDMA/LTE/WLAN四网协同的总体定位[2]如下:(1)GSM网络是中国移动语音业务的主要承载网络。GSM网络优先疏通语音业务量,在保证语音质量的前提下,可适度承载手机终端的移动数据业务量。(2)TD-SCDMA网络主要承载手机终端的移动数据业务,在GSM网络资源紧张的区域也要能够有效起到替代GSM网络来疏通语音业务量的作用。(3)TD-LTE是中国移动无线蜂窝网络发展的未来,是中国移动高带宽、高质量无线宽带业务的主要承载网络。(4)WLAN是中国移动无线宽带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线蜂窝网络承载移动数据业务的重要补充。WLAN网络主要承载笔记本电脑、手机及第三方Wi Fi终端的互联网数据业务。

本文将结合GSM、TD-SCDMA、LTE、WLAN四网协同总体定位,重点对数据业务资源优化方法和分流技术及策略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

三、GSM系统的数据业务资源优化方法

3.1优化业务信道配置机制

在话务忙时压缩数据业务信道资源消耗,在话务闲时改善数据业务感知,通过数据和话音资源错峰使用,能有效提升网络质量。

(1)控制动态PDCH配置数量。通过调整ODPDCH-LIMIT参数,合理控制动态PDCH在信道中的比例,减少数据业务可用的信道数,在半速率高的情况下为CS业务提供尽可能多的信道数,有利于保障语音业务质量。

(2)提高TBF复用度。对业务热点地区,现网较多信道资源被QQ、微信等低价值业务占用,每个PDCH吞吐量较小,TBF复用度偏低。针对业务需求,通过调整TBFLIMIT提高TBF的复用度,可相应提高PDCH承载速率,提高资源利用率。但提高TBF复用度,减少PDCH激活数量,可能会降低部分用户下载的最大峰值速率。

城市G采用爱立信无线设备,其数据业务参数配置策略如下:

(3)优化PDCH释放机制

对于BSC覆盖话务密集、PS业务量高的小区,如果现网下行TBF延迟释放时间过大,会导致PDCH虚占用比例过高。减少下行TBF延迟释放时间,可以减少PDCH资源的虚占用,提高单PDCH的吞吐量。

PDCH承载效率=下行TBF平均业务传输时长/(下行TBF延迟释放时间+下行TBF业务传输传输时长)

如现网数据业务传输时长约为0.55秒,如果将下行TBF延迟释放时间由2.4秒缩短到0.5秒,理论上PDCH承载效率可以由原来的20%提升到约50%,单PDCH的吞吐量可以得到明显提升。

但下行TBF延迟释放时间如果设置太短,可能会引起过多的TBF必须在CCCH上建立,导致CCCH信道出现拥塞,在参数设置时需要综合平衡。增加上、下行TBF延迟释放参数值,可减少PS立即指配消息的发送次数,可降低CCCH资源消耗。TBF释放时延过长会降低单PDCH的承载速率,资源的使用效率会降低,应根据现网业务情况进行优化。

不同场景下的数据业务构成不同,延长PDCH释放时延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实测显示,在QQ、微信等数据业务流量高的工厂区域,寻呼拥次数降幅明显,而商业区和住宅区效果不明显。应针对不同区域的数据业务使用特点对PDCH延时释放时长进行优化。

3.2开启MCCCH功能

随着业务量高速增长,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CS业务和PS业务的大幅提升,造成用于传送寻呼消息、立即指配消息和随机接入消息的公共控制信道(CCCH)资源严重不足;致使大量的业务信令被丢弃,严重影响网络性能和用户感受。

MCCCH(Multiple CCCH,多CCCH)是GSM PHASE 2标准中基于3GPP标准的一项新的功能,需要PHASE 2以上版本手机支持。它的目的在于缓解由于大量寻呼和立即指派消息而引起的公共控制信道资源不足的情况。

MCCCH允许最多配置4个CCCH信道。除了原有的配置于第0个时隙的CCCH信道外,新的CCCH信道位于BCCH载频的第2、4、6个时隙。每个时隙包含9个CCCH块。如果某一时隙没有任何信令需要传输,则发送空闲脉冲。

MCCCH一般适用于业务信道请求和立即指派消息远远超过CS业务的高校、商业区、大型体育场馆、机场、车站等PS业务量较大的场景,适用于中秋国庆等重大节假日、赛事演出、寒暑假话务波动引起的高峰负荷等时段。应用时,应根据实际话统情况对存在较多寻呼超时的小区开启MCCCH功能,增加CCCH,做好话务高峰时段的信道配置。

3.3CS寻呼优先

用户频繁使用PS业务时会产生大量PS业务的信令,如PS的立即指派消息。在一般网络模式下,CS业务(话音、短信)与PS业务都使用相同的公共控制信道来发送寻呼和信道的立即指派消息。系统默认的优先级顺序为优先发送立即指派消息,再发送寻呼消息。当PS业务量较大时,将产生大量的立即指配消息,导致CS寻呼拥塞,覆盖区域电话接通困难,短信发送延迟大,用户感知差。

增加CCCH信道数量可以一定程度缓解了CCCH拥塞的问题,但随着数据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仅仅依靠增加CCCH不一定能完全解决数据业务热点的寻呼拥塞问题。在高用户密度区域,仍有很多小区存在寻呼拥塞,而过多的逻辑划分会增加优化工作的难度。

由于终端用户对于CS业务(话音、短信)的敏感度很高,对于PS业务的敏感度相对低一些,在CCCH资源拥塞的情况下,可考虑引入CS寻呼优先功能,延迟或拒绝一些PS业务的接入请求而优先发送CS寻呼消息从而提升终端客户的满意度。设置时不能简单地将CS寻呼的优先级提高,应采用实时监测、灵活调度的方式来处理CCCH拥塞情况下的CS寻呼的发送,以减少对PS业务的影响,

3.4建立基于业务及用户优先等级的数据资源分配机制

为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可针对不同业务、不同优先级用户实习差异化服务策略,建立基于业务及用户优先等级的数据资源分配机制。

(1)限制某些用户的所有流量:用户超过每月限额时进行流量控制,当达到配额时限制用户的所有流量;(2)限制某些用户的某些业务的流量:用户超过每月限额时进行流量控制,当达到配额时限制用户的某些业务流量(比如P2P);(3)区分用户的优先级:用户超过每月限额时进行流量控制,降低用户所有业务的优先级;(4)区分用户和业务的优先级:对所有用户的业务进行管理,降低某些业务的优先级(比如P2P)。

四、数据业务分流技术与策略

4.1 TD网络对手机数据业务的分流

加强TD网络的覆盖优化与TD-2G互操作优化,加快GSM用户及业务向TD网络迁移,实现TD网络对终端和业务的有效承载,是分流手机数据业务的重要技术手段。

4.1.1完善TD网络连续深度覆盖

(1)加强TD基站覆盖建设。通过提高TD网络站点密度,完善TD连续覆盖和深度覆盖能力,提高TD在数据业务的分流比例。重点解决现网中的覆盖盲区和弱覆盖区,对现有TD网络已覆盖区进行精细化优化补点,数据热点区域通过宏蜂窝、街道站、分布系统、Femto基站多种形式实现连续深度覆盖,进一步提升TD-SCDMA网络质量和性能。TD网络覆盖以城市数据业务热点区域及GSM网络频率紧张区域为重点,同时根据数据业务发展需求,加强TD网络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城镇的广度覆盖范围。(2)通过TD网络新技术应用部署提升网络覆盖能力与网络质量,见表2。

4.1.22G/TD互操作参数设置

通过优化2G/TD重选、切换等互操作参数设置,实现数据业务的有效分流。2G/TD互操作遵循影响最小原则,尽量减少对目前已经成熟、稳定的2G系统的冲击,避免对2G网络进行大量的升级工作;同时遵循切换最少原则,尽可能减少切换次数,保持业务的稳定性;体验最优原则,尽可能保证用户享受到高质量的服务。

在互操作参数设置上,一般采取以下策略:

(1)小区驻留策略

为了减少GSM网络压力,并提高TD-SCDMA网络的利用率,尽量将TD用户的所有业务尽量承载在TD-SCDMA网络上。

·TD-SCDMA用户优先选择接入TD-SCDMA网络;

·设置切换参数,尽量减少TD-SCDMA与GSM的系统间切换;

·TD-SCDMA用户离开TD-SCDMA网络覆盖范围时,进行UTRAN空闲状态到GSM空闲状态的小区重选;

·TD用户在GSM网络下发起的PS业务,通过2/3G重选到TD网络,通过参数配置实现在用户在发起PS业务时,容易重选到TD网络。

(2)小区切换策略

在TD-SCDMA与GSM网络间进行切换时,需要考虑切换最小原则,并减少切换算法的复杂性。

·基于拥塞的业务切换:在TD网络空闲时避免大量的2/3G切换和重选互操作;

·FAST RETURN技术:语音业务挂机后快速重选回到TD网络;

·CS域业务单向切换:在CS域业务进行时,只考虑从TD-SCDMA系统向GSM系统的切换,如果切换时目标小区接入失败,UE返回TD-SCDMA小区;

·PS域业务双向切换:PS域业务进行时,可以进行TD-SCDMA系统与GSM系统之间的双向切换;

·TD-SCDMA系统只设置与900频点的异系统小区。

4.2WLAN网络对手机数据业务的分流

WLAN网络承载适用于在高速业务需求的热点区域,提供高接入速率、低Qo S的互联接入服务,用于分流2G/3G网络高带宽数据业务,低成本承载不断增长的移动互联网流量。但目前WLAN的认证方式复杂,终端接入不便利,导致手机WLAN客户体验较差。WLAN目前承载的数据业务以数据卡、笔记本电脑为主,对手机数据业务的承载比例较低,应通过多种措施加快数据业务向WLAN网络分流。

(1)简化WLAN认证方式

目前的WLAN认证方式较为复杂,手机终端接入不便利,给用户使用WLAN网络带来诸多障碍,直接影响了手机终端在热点区域接入WLAN的概率。目前WLAN的认证方式主要有WEB认证和客户端认证两种。WEB认证,指用户通过浏览器,登录WLAN门户,输入用户和密码实现认证,或者通过Cookie实现定期自动认证。客户端认证,指用户启动WLAN客户端应用,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在客户端保存,如客户端应用驻留手机后台运行,则手机移动到WLAN覆盖区域时,会自动检测和认证,提示用户是否接入。

根据WLAN的演进与部署路线,未来将可能首先采用PEAP认证方式,第一阶段基于证书认证网络侧身份,建立TSL隧道,第二阶段基于用户名和密码认证用户身份。远期则采用(U)SIM认证,即基于用户(U)SIM卡进行WLAN认证和密钥协商,实现自动认证;借助(U)SIM卡,WLAN网络可以自动识别进入覆盖区域的手机用户,为相关业务提供服务。

(2)完善WLAN网络的热点精确覆盖

WLAN建在热点区域才能对GSM/TD进行有效分流。因此,应综合分析GSM/TD数据业务分布、终端类型、应用类别、用户习惯等,通过数据业务地图精确定位GSM/TD数据业务热点,实现WLAN的精确建网,从而达到有效分流GSM/TD数据业务流量的目标。

4.3LTE网络是未来数据业务分流主力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低的传输时延,其下行峰值速率为100Mbps,上行峰值速率为50Mbps,用户面时延(单向)小于5ms,控制面时延小于100ms,其采用1.25MHz~20MHz灵活的可变带宽,以OFDMA多址接入和MIMO多天线为基础,是一个以优化分组数据域业务传输为最终目标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标准。

TD-LTE网络是中国移动未来高带宽、高质量无线宽带业务的主要承载网络,目前该网络正在加快建设与完善当中,预计将成为中国移动未来数据业务分流的主力网络。为实现高速数据业务承载,TD-LTE系统采用了OFDM、MIMO、链路自适应、HARQ、快速MAC调度、小区间干扰消除等关键技术[3]。

(1)OFDM技术。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是一种特殊的多载波传输方案。OFDM结合了多载波调制(MCM)和频移键控(FSK),把高速的数据流分成多个平行的低速数据流,把每个低速的数据流分到每个单子载波上,在每个子载波上进行FSK。LTE系统下行多址方式为正交频分多址(OFDMA),上行则采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技术。OFDM与传统的多载波调制(MCM)相比,OFDM调制的各个子载波间可相互重叠,并且能够保持各个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选择OFDM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该系统能够很好地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或窄带干扰。(2)MIMO多天线技术。下行利用公共天线端口,LTE系统可以支持单天线发送(1x),双天线发送(2x)以及4天线发送(4x),从而提供不同级别的传输分集和空间复用增益。利用专用天线端口以及灵活的天线端口映射技术,LTE系统可以支持更多发送天线,比如8天线发送,从而提供传输分集、空间复用增益同时,提供波束赋形增益。(3)链路自适应技术。链路自适应技术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实现:功率控制和速率控制。一般意义上的链路自适应都指速率控制,LTE采用AMC(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e Node B能够根据UE反馈的信道状况及时调整不同的调制方式(QPSK、16QAM、64QAM)和编码速率,使数据传输及时跟上信道的变化状况。对于长时延的分组数据,AMC可以在提高系统容量的同时不增加对邻区的干扰。(4)HARQ技术。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 Quest,混合自动重传)是一种前向纠错FEC和重传ARQ相结合的技术。HARQ与AMC配合使用,为LTE的HARQ进程提供精细的弹性速率调整。LTE技术中的HARQ技术采用了增量冗余HARQ,方法是通过第一次传输发送信息bit和一部分冗余bit,进而通过重传发送额外的冗余bit,如果在第一次传输完成后没有成功解码,则可以通过重传更多的冗余bit去降低信道编码率,从而能够实现更高的解码成功率。(5)快速MAC调度技术。MAC调度不仅控制复用、优先级处理和HARQ,也控制资源分配、天线映射和调制编码方式。LTE调度周期为1ms,通过快速调度技术,实现上下行数据传送的资源优化,最大化系统吞吐量。LTE系统支持频域的信道调度和速率控制。分组调度算法主要采用最大C/I算法、轮询算法、正比公平算法3种,其中正比公平算法最为常用。(6)小区间干扰消除。小区间干扰消除技术方法包括:a)加扰:LTE系统充分使用序列的随机化避免小区间干扰;b)跳频传输:目前LTE上下行都可以支持跳频传输,通过进行跳频传输可以随机化小区间的干扰;c)发射端波束赋形以及IRC:通过此技术可提高期望用户的信号强度,降低信号对其他用户的干扰;d)小区间干扰协调:主要是以小区间协调的方式对资源的使用进行限制,包括限制哪些时频资源可以使用,或者在一定的时频资源上限制它的发射功率;e)功率控制:包括小区间功率控制和小区内功率控制。

五、结束语

数据业务高速增长下的资源配置优化与数据业务分流是中国移动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本文首先对数据业务发展及承载现状问题进行介绍,结合GSM、TD、WLAN、LTE四网协同与定位,对GSM系统的数据业务资源优化技术方法进行具体分析,并对TD、WLAN、LTE的手机数据业务分流的技术手段和策略进行深入探讨。数据业务资源优化和数据业务分流需要多种手段综合解决,相信随着相关网络、终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数据业务将由2G网络更大规模地向TD、WLAN和LTE分流,数据业务的承载与资源配置将更趋合理。

参考文献

[1]爱立信.2012中国城市通信行为研究报告[R].2013年3月.

[2]广东移动.中国移动广东公司2013-2015年滚动规划无线网规划指导意见和配置原则[R].2012年6月.

国土资源业务知识培训心得 篇2

今天,作为一名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队员,我有幸参加了某市国土资源局组织的国土资源培训班,在这次培训班上杜卫东局长做了以“增强责任意识,全力做好新时期国土资源工作”为题的重要讲话。

在这次培训中,各位领导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分别向我们讲解了关于土地利用、保护耕地、宅基地管理、土地开发整理、执法监察、土地测绘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并组织我们集中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与国土资源工作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培训班上我认真学习,积极思考,保持了高度的学习热情和良好的组织纪律。这次培训以鲜明的观点,明确的要求,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我市基层国土资源管理,进一步夯实国土资源管理基础指明了方向,使我受益非浅,也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也切实感受到了要搞好新形势下的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加强自身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此次集中培训,对我们国土资源工作人员而言是及时的。尤其是对于我来说,提高了管理基层国土资源的综合素质,使我今后工作能准确把握国土资源管理的各项方针政策,搞好乡镇国土资源依法行政水平和社会服务水平。规范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为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政治合格,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行力强的国土资源系统基层人员奠定了

良好的基础。

一、在培训学习后,深刻感受“三点收获”

(一)增强了做好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局,对人类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听了杨文军局长讲授的《把握机遇,提高认识,全力做好新形势下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认识到时有发生的土地违法案件,严重破坏了18亿亩红线耕地保护目标,阻碍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现。乡镇是国家政权建设的基石,基石坚则基础稳,乡镇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乎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工作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一线的工作人员,感受到重任在肩,使命在身。

(二)充分认识到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土地是我国最大的国有资产,其中当以矿产资源为甚。当前,我市各乡镇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对土地的需求量迅速增长,科学有序开发,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支撑,反之,既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又破坏了可持续发展的土地资源基础。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发展不是空中楼阁、无本之木,必须建立在深厚的国土资源这个基础上。当前,建设用地、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三者的矛盾相当突出,如何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是摆在我们土地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难题。

(三)提高了业务素质和依法行政的能力

在基层国土所工作的干部职工,相当一部分不具备国土资源专业背景,而国土资源管理又是业务性很强的工作。这次培训,从我自身来看,业务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更加增强。如徐朝晖局长讲授的《务实地藉管理,服务国土资源管理大局》,使我对这几项基础性、公益性工作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对搞好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征地拆迁等工作,有了新的想法和思路。杨文军局长的《把握机遇,提高认识,全力做好新形势下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案例教学,剖析违法案件的深层原因,更强调依法查处的重要性。听了以后,对当前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的特点,面临的困难有了清醒的认识,更坚定了维护法律尊严,依法查处案件的决心。

二、在当前工作中,突出显现“三项难题”

(一)行政执法问题

基层国土资源管理机构和专职编制普遍存在“缺位”现象,直接导致了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偏低。此外,乡镇若发生涉及国土资源管理的违法违规的案件,很难通过巡查在萌芽阶段或第一时间赶到案发地;一些工作人员虽有执法证,但苦于无强制执行权

限,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现场处罚整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镇国土资源所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二)征用拆迁问题

我市各乡镇因国家性、地方性建设用地规模大、项目多而牵涉到征地这项工作。此过程,必然涉及到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问题。在实际的工作中源于一些群众对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的政策不了解、不理解和不配合,加上一些干部工作方式简单和作风不实,导致征用拆迁工作相当困难。为切实改变这一状况,迫切需要我们从事国土管理的工作人员精通征地和拆迁方面的业务素质。

(三)宅基地管理问题

国土基层工作“宅基地管理”是一台戏,它形象地反映了乡镇工作中的宅基地困局。由于存在着事实上的宅基地流转,“一户多宅”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存在,乱占地建房、多占地建房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缺乏科学的规划,村庄向外、尤其是交通便利的地方急剧扩展,形成村内旧房无人住、村外新房争相建的“空心村”现象。另外,乱圈乱占的现象也十分严重,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随着农(渔)业税,耕地占用税。耕地开垦保证金的取消,解决好宅基地管理问题已成为乡镇国土资源所工作的当务之急。

三、在下步工作中,着力强化“二种意识”,加强一个“职责”

为破解上述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具体要树立“二个意识”,加强一个“职责”。

(一)增强节约集约用地意识

为切实保护好和利用好国土资源。绝不能以无序和过多占用土地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坚守土地保护“红线”目标任务,积极盘活闲置土地,努力调整改善用地结构。

(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意识

要进一步规范征地工作,坚持征地听证、公告制度,督促落实各项补偿安置政策措施到位,确保被征地群众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完善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安置协调机制。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加快被征地群众社会保障、征地安置纠纷调处制度建设,解决被征地群众的后顾之虞。

(三)认真履行职责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业务浅探 篇3

关键词:人力资源外包问题和对策

1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基本概念概述

1.1人力资源外包管理的内涵人力资源外包管理简单而言,即指公司委托第三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机构代为处理公司部分人力资源工作。人力资源职能外包管理主要旨在降低成本和聚焦核心能力。企业把一些重复的、繁琐的、事务性的工作、不涉及企业秘密的技能性培训工作、高层次人才招聘的物色工作、社会福利管理等工作外包给专业机构,而对其他一些涉及公司机密的职能依然会由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丰富部门管理。

1.2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基本内容一般来说,人力资源管理的大部分职能都可以外包。从目前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看可行的外包服务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员工招聘。面对企业日趋复杂的人力资源需求,仅靠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自行招聘,很难为企业找到合适的员工。对于企业低层人员的招聘可由企业设定个性化的条件,委托专业中介机构代为招聘。②员工培训。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训。实行外包后,员工培训设计方面的工作一般由专业培训公司来完成。优秀的专业培训公司通常拥有人力资源管理各方面的专家,他们能够建立起一整套可以普遍适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综合性专业知识、经验和技能。薪酬管理。工资的设计与发放向来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最基本的业务。这里所指的外包包括了绩效考核之后代为计算薪酬、代发工资的业务。另外。在我国,可把国家法定的福利,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事务性工作外包出去这样会有利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的要求构建新型的薪酬分配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强化激励机制。④争议仲裁。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原有的人事管理模式遗留的许多问题已经显现,劳动用工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发展进程中可能由于管理不善,遇到这样那样的劳资纠纷这些纠纷将花费管理人员很大的精力。实施人力资源外包后,这些问题将不再存在也有利于企业实现规范化和法制化治理,从而提升企业的管理层次。

2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作用

2.1提升人力资源服务功能企业希望通过外包来获取供应商的专业人员提供的专业服务,提高员工的人力资源服务满意度,同时,通过外包而从烦琐的日常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的人力资源服务人员可以更多地集中到与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相关的工作。

2.2简化和整合工作流程企业通过外包服务能够获取一站式公共人事服务平台处理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关系,简化自身在多个相关政府部门来回奔波的工作流程,同时通过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企业可以重新设计人力资源服务流程并将行业最佳实践统一应用到企业的各个分支机构整合流程,方便管理。

2.3规避管理风险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国家和地方的劳动人事政策法规的不断修订和增加,以及跨地区的政策法规差异,使得企业不但需要为掌握和遵守复杂的法规花费大量时间情力,还面临因违法或管理失误导致处罚的风险。专业的外包商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其人力资源管理的盲区,协助企业解决用工过程中出现的争议、纠纷并提供合法解决方案,从而规避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大大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3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业务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必要性的认识不足企业对HR外包特别是劳务派遣的认识不足,HR外包业务大多只停留在员工档案关系、人事社保等比较初级的方面;劳务派遣在员工管理方面的优势还没有被充分认识。例如在针对HR外包内容的调查中显示:有45.9%的HR认为HR外包是人事社保,其次有26.7%的HR认为是员工档案关系,只有6.3%的HR认为是工资发放;另有21.1%的人认为是其它。

3.2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目前我国还尚无相应的、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外包业务的具体运作,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这一新兴的业务外包来说,更是无章可循,有的只是国外一些大企业和国内某些企业在这方面的探索先例。

3.3外包服务内外部成本不可控目前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在外部缺乏统一的收费标准,各机构都是自行制订的价格,参照的价格都不一样。对大多数企业内部来讲,人力资源外包的收费,是否会增加企业劳动力成本,是否用得其所,恐怕是企业考虑最多的问题之一。

3.4外包服务发展水平比较低目前开展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主要是一些人才中介机构、人才市场,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较少,人力资源外包的内容主要有代办社会保障,代办劳动用工证推荐人才录用备案、合同鉴定档案管理跨地区人才引进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申报;人事、劳动纠纷的代理办理等等。

3.5企业劳动争议风险大企业劳动争议风险大,规避劳动争议风险成为企业采用HR外包的一个重要原因。在针对HR外包优势的调查中显示HR最头疼的问题是劳动争议处理,占调查人数的69.9%之多,其次是缴纳社保、占14.8%,离职手续占10.9%,入职手续占4.4%。由此可见,通过HR外包转移企业劳动争议风险,成为一些企业选择HR外包的重要原因。

4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業务的对策

4.1政府:积极引导、制定政策法规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宣传人力资源外包这一新生事物,政府引导是人力资源外包得以健康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政府部门要积极鼓励、支持、提倡人力资源外包这一新的管理模式,加大宣传推广人力资源外包的力度和广度。给进行人力资源外包的企业适当的优惠政策。大力培育人力资源外包市场,做大做强人力资源外包这块蛋糕,推动人力资源外包向深度专业化方向发展。并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对外包活动的开展提供法律护航。

4.2企业积极进行沟通协调、转变观念企业管理管理层和雇员层都要认识到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政府社会和企业都要积极鼓励、支持、提倡、参与人力资源外包这一新的管理模式,加大宣传推广人力资源外包的力度和广度,使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转变观念,认同、接受人力资源外包,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外包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企业应建立严格的外包服务管理体系,要求外包服务商实现服务内容从无形到有形的转化,即将一些模糊的东西明朗化、内容实现量化,以便科学评价外包服务的水平和效益。其次,企业应加强外包实施过程中的质量监控。

4.3外包服务商提高服务水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服务质量为宗旨,开发多种形式的人力资源外包产品。人力资源外包产业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从服务的行业结构上看,以中小型高科技企业为主:从服务类别来看,以基础性工作外包为主:从市场要求来看,以外企为主。人力资源外包品种少,外包服务范围较窄,这不利于人力资源外包的快速发展。因此,要以市场为导向,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品种多样化,提高服务质量,促进人力资源外包进一步专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数据业务资源分配需重新审视 篇4

前几天笔者陪朋友到营业厅办理业务的时候, 遇到一位做集团数据业务营销的同事, 在彼此了解了近况后, 我们很自然地谈到了他做的数据业务营销。在环顾营业厅四周之后, 他说:“你看到这些琳琅满目的张贴彩页和易拉宝, 占满了整个营业厅, 现在想做个新的营销宣传, 一般都会因为营业厅没有位置而放弃。”言语中一脸的无奈。

我很理解他的苦衷, 现在的营业厅已经成了个人客户/家庭客户/集团客户业务销售的最终渠道之一。每个业务都想成为营业厅促销人员首先推介的业务, 也都想在本已拥挤的门口或者墙上有一块宣传阵地。可是无论是人力还是墙面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苦恼自然也就随之而来。

其实, 有限的不单是营业厅渠道这一项资源。

问题:抱怨背后是快速发展的数据业务

数据业务目前已经越来越受到运营商的重视, 虽然当年这些业务的每用户月收入不过几元钱, 那么不入运营商的法眼, 但是现在的规模和趋势已经证明数据业务是未来的明星业务。

在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之后, 无论从种类还是数量来看, 运营商的数据业务都已经成长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竞争的需要, 这个体系还在继续不可遏制地疯长。

在面对有限的服务、渠道、人员等营销资源时, 种类如此繁多的数据业务在资源分配的时候发生冲突是在所难免的。因为每一条业务线都会力陈自己业务的重要性, 以期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这就有点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景象, 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新的数据业务不断地加入进来, 对资源的争夺会更加激烈。

本质:缺乏统一标准为问题的主要根源

这样的问题不是一个无解的命题。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其对企业界影响深远的经典著作《成本管理》中, 提出对那些“可以管理”, 也就是可以在合理时间内从一项业务转移到另一项业务的资源必须进行合理的分配和控制, 才能确保那些符合企业战略的业务获得集中性的和及时性的资源支持, 从而确保自己的领先地位得以保持, 这些资源包括营销费用、销售人员等。

尽管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懂, 然而现在的问题可能是, 评估这些业务与运营商业务战略的关系的标准并不是非常清晰和可执行, 或者说在进入3G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 运营商原有的评估标准已经到了需要重新构建的时候。

因为, 如果缺乏这种标准或者标准被扭曲, 就可能出现一种现象:已经不需要继续投入营销资源的数据业务占用了营销资源。而那些迫切需要资源突入的业务却得不到及时的支持。那么, 类似笔者在营业厅遇到的抱怨将会持续出现。

对于运营商来说, 数据业务体系越是壮大, 越是复杂, 就越迫切地需要建立一个控制资源分配的标准体系以及规范运行的机制和流程, 以确保那些与运营战略目标密切相关的数据业务得到足够的资源支持。

标准:不会一蹴而就也非不可逾越

运营商的数据业务体系令人眼花缭乱, 尝试去建立或者重构一套控制资源分配的评价标准无疑是一项耗时费力且令人望而生畏的工作, 貌似是不可逾越的, 不过建立标准所带来的好处也显而易见。

管理大师德鲁克给了我们一些操作性很强的指导原则, 使得我们有可能从累牍的工作中看到希望。在《成本管理》中, 大师德鲁克提出了包括“今天的生机来源”、“明天的生机来源”、“能创造价值的特色产品”等在内的11种产品的分类方法, 并提出了在关键性资源分配上需要注意的原则。对于运营商的数据业务来说, 可以把这些原则作为通行的准则指导来建立一套控制资源分配的数据业务评估标准。

以移动梦网业务为例, 按照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的定义, 对于运营商来说, 可以把它列为“昨天的生机来源”这一类产品。这是因为以短信和IVR为主要形式的梦网SP业务由于受到国内管制政策环境、用户市场的消费特征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目前已经走过了巅峰, 开始出现了衰退的迹象。因此, 对于这些业务, 在关键资源分配上, 就不需要进行挽救性的资源支持, 而只需要进行适度的保持。

不过, 运营商面临的挑战并不在于区分单个产品属于“今天的生机来源”还是“明天的生机来源”, 因为运营商总是能够清楚地识别单个产品的重要性。以中国联通引入i Phone为例, 从高管示范营销到配备专用客户服务人员, 再到特殊渠道政策和资费政策, 可以看出, 在对单个产品的资源支持上运营商总是能够驾轻就熟。

对于运营商来说, 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在规模如此庞大、数量如此众多的各个数据业务之间建立一个能够统一协调的标准和机制。也就是说, 这样的评估标准的建立需要考虑由于资源在不同业务之间流动而产生的对运营战略有益或者有损的隐形影响。

审视:为了战略更清晰

人力资源业务调研安排 篇5

一、调研安排

第一批:2014年8-9月(具体时间以调研通知为准),第二批:2014年11-12月(具体时间以调研通知为准),二、参加人员

书记、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及人力资源部相关人员。

三、调研提纲

(一)人才盘点

1.紧缺人才有哪些?

2.人员分布情况:年龄、学历、职称/职业资格,是否存在人才断层?

(二)人才招聘

1.2015应届大学生招聘需求专业有哪些?

2.一线技能人才招聘:社会招聘、顶岗实习(中专中技、职校生)招聘、委托培养?

(三)人才培养

1.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途径与方式有哪些?对“菁英计划”有什么建议?

2.技能人才培养途径与方式有哪些?

(四)人才选拔

对人才梯队建设,后备人才库有何建议?

(五)薪酬管理 1.信息系统薪酬发放现状如何?员工自助运用情况?有何改进建议?

2.对现行计件工资制有何改进、优化建议?绩效与薪酬挂钩情况如何?

(六)薪酬优化及提升

1.薪酬体系优化和提升应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2.薪酬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哪些?有何解决措施?

(七)薪酬预算及管控

集团如何有效实施对二级单位的薪酬预算与管控?对此有何意见和建议?

(八)薪酬调整

2014年1月以来薪酬调整政策的员工宣贯、解释工作是否到位?

(九)考勤管理

如何加强考勤管理?对实施电子考勤有何建议?

(十)人力资源团队建设

国土资源业务网 篇6

关键词:教师;业务档案;数字;资源库;资质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有关教师个人的业务档案在很多学校都是一个空缺,或者说保存的教师业务档案不完整。很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对自己的个人业务档案也缺乏了解,不知道其重要性,所以往往会在关键时刻缺少很多资料,比如说评职称时。

所以,笔者希望通过建立一个教师个人业务档案管理系统的形式,让各位教师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把自己的一些个人资料输入进库统一管理。同时,也将自己平时在教学中用到的一些数字教学资源整理起来上传,不仅作为自己的业绩,也为建设学校的数字教学资源库出一份力,方便自己与同事日后查询、使用。

一、关于教师业务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

教师个人的业务档案是指教师从事教学和学术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真实地反映教师专业知识水平、业务专长、教学科研能力及工作实践活动的历史记录。所有具有各类教师资格证书,并在学校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包括专职教师、实验人员、行政人员等都需要建立相应的个人业务档案。业务档案的范围可以包括:

1.反映教师个人基本情况的:包括教师基本情况登记表,个人简历,学历、学位、教师资格、职称、计算机、普通话等证书的复印件,职称聘任书,年度考核表,工作总结,年度考核结果,聘任书等。

2.反映教师教学情况的:包括每学期的任课任职,所授课程教学计划、总结,所授班级教学成绩,承担公开课情况,优秀教案,辅导学生获奖情况,培养新教师等。

3.反映教师科研情况的:包括教师科研论文、课题立项、科研成果、发表的作品、出版的专著,参加各类教科研活动等。

4.反映教师培训进修情况的:包括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各层次的培训以及业务进修、学历进修、继续教育,培训或进修的成绩单等。

5.反映教师参加社会活动情况的:包括参加各种团体、协会,担任各种理事、委员等情况。

6.反映教师奖惩情况的:包括各级组织授予教师的各类荣誉称号、获奖证书复印件,奖牌奖杯的照片、声像资料,或者受到的处罚等。

7.反映教师政治思想情况的: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入党情况、组织鉴定等。

8.其他所有有价值的与教师业务相关的材料。

教师个人业务档案管理系统的建立,对教师而言,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自觉性、计划性,增强了教师的档案意识,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为教师成长作了最好的原始积累;对学校管理而言,增强了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省时高效是显而易见的,使学校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而且经过不断地归档、积累,不仅便于教师的教学反思与学校的教学决策,而且这本身就是一份厚重的教学资源,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历史价值。教师个人业务档案管理系统的建立可以为教师提高业务能力提供原始动力;可以为学校合理选拔和使用人才提供可靠依据;可以减少档案原始卷的查找,延长档案使用寿命。

二、关于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学校教师基本实现了“人手一机”,因特网也已经覆盖了整个校园,硬件建设可谓已相当完善。学校的教学资源也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从传统的纸质教学资源慢慢地向数字化资源发生了转变,由原来单一的载体向多样化方向转变。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然而,各学科教师大多处于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状态,导致教学资源孤立、零散,很难产生资源的整合聚集效应,难免造成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与浪费。

目前,学校中教育教学资源的来源主要以学校出面购买公开发行的课件或者教师自己在网上下载免费资源为主,然而,这类资源真正能够直接用到教学实践中的少之又少。相反,教师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积累下来的一些自主开发的课件、素材等数字资源对一线教师来说则更加实用。如果能够将全校教师平时所用资源综合起来,就能形成一个庞大的数字教学资源库,这将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强大的技术支撑和资源保障。

在教师个人业务档案中包含了教师的教学资源信息,其中囊括了教师的电子教案、教学反思、课件积件、多媒体素材(图片、音频、视频)、试题库等。这部分信息在教师业务档案中不仅可以作为教师自己的个人业绩,也可以通过管理员的审核、批注、分类后进入教师的数字资源库中,供大家共享。

三、两者有效结合的可行性研究

教师个人业务档案管理系统与教学资源库两者在很多人看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系统,它们之间到底有哪些点可以进行有效结合呢?

1.从内容上来看:教学资源库可作为教师业务档案的一部分,教师个人业务档案管理系统中包括了教师个人的所有信息,其中也包括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积累下来的所有教学资源。

2.从二者的组成渠道上来看:它们信息的构成均需要教师不断地输入、更新。两个系统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系统,它们需要不断地有新的数据补充、更新,不断地充实、修改原来的信息,这样的系统才是有利用价值的系统。

3.从两个系统的功能设计上来看:它们都由用户与管理员两部分组成,用户需要有添加、删除、修改、浏览、检索、下载等功能,管理员需要有审核、用户管理、系统维护、统计分析等功能。

4.从两个系统的构成模式上来看:二者均可以设计成B/S模式,可以使用同样的软件支撑技术。

四、开发技术或平台选择

本系统是一个基于B/S模式的管理系统,涉及的开发技术有数据库技术、网页开发技术、动态交互技术等。数据库的开发可选用大型的商业数据库系统SQLSERVER;网页的开发可选用DREAMWEAVER作为开发工具,该系统界面也可作为学校网站中的一个部分,教师的输入、上传、查询、下载均可在网页中实现;动态交互可采用ASP技术。

参考文献:

[1]吴玲.浅谈建立教师业务档案[J].陕西档案,2002(04).

[2]郭公民.探索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道路[J].经济师,2007(05).

[3]李晓丽.论高校教师业务档案及其数据库管理系统[J].云南档案,2007(05)

面向业务问题求解的知识资源建模 篇7

关键词:业务问题求解,知识资源建模,知识服务,知识资源整合

知识资源已经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并经常用于求解企业的业务问题。而对企业业务问题的求解方案进行建模,将其保存到业务案例库并实现重用,将有效提高企业业务绩效。但其前提是对业务求解中涉及的各类知识资源的合理、规范、 完备的描述,即知识资源建模。

目前对企业知识资源的建模研究主要是针对解决不同类型问题来展开的[1,2,3,4,5,6,7]。但面向业务问题解决的知识建模方法的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 业务过程分解层次粒度不够细化,不能描述业务任务执行时知识资源( 如软件、图文资料等) 的详细使用过程; 不能建模知识资源对应具体业务任务的使用方案。

业务过程分解程度的不同,知识资源对问题解决所能起到的效果也不同。目前,对业务过程的分解往往止于业务单元( 案例分解至单个知识资源可操作为止) 层次,但知识资源在业务问题求解过程中的详细使用过程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以业务单元为切入点,在更细的粒度上建立面向业务问题求解的知识资源协作模型,分类对不同知识资源建模的方法进行初步探讨,并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实例。

1面向业务问题求解的知识资源协作模型框架

企业中的知识种类繁多,承载于不同形式的知识资源中。对业务单元的详细执行过程及其知识和知识资源的协作关系进行建模,需要先理清业务单元执行过程涉及的各种知识资源。通常企业业务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由组织中的执行人员使用各类软件、硬件等工具去执行业务任务,并使用和产生图文资料形成一定产出的过程。因此,本文把业务单元执行时涉及的知识资源分为业务过程( 分解至业务单元的层次) 、人员、软件、图文资料和组织5类。而企业中的项目或案例可以按照项目层、子项目层、任务层和业务单元层进行分解,分解终止时的业务活动即为业务单位[8]。

在项目分解和企业知识资源分类的基础上,从业务单元执行过程中知识需求及知识资源的协作和使用情况着手,建立了面向业务问题求解的知识资源协作模型,如图1所示。

面向业务问题求解的知识资源协作模型是业务单元知识模型 ( Business Unit Knowledge Model, BUKM) 的集合,描述了业务单元及其关联知识资源的知识模型,由以下5个知识模型组成。

业务过程知识模型描述了业务单元的执行过程,包括业务步骤的知识需求和逻辑时序关系; 组织知识模型指的是业务步骤执行时涉及的组织信息,包括执行该业务步骤的人员和适用该业务步骤的规则制度; 人员知识模型指执行该业务步骤的人员的相关知识构成及这些知识的历史使用信息; 软件资源知识模型表达使用软件执行业务步骤时的一系列软件使用过程和知识,但当业务步骤的执行需要软件时才开始起作用; 图文资料知识模型包括图文资料自身的信息及其承载的知识、知识可用于的业务单元及它们是如何用于业务单位的。这5个知识模型以业务单元知识模型中的业务步骤为纽带互相联系起来。

2面向业务问题求解的知识资源模型的构建方法

面向业务问题求解的知识资源协作模型由项目分解过程和业务单元知识模型两部分组成。前者采用通用的树型结构分解模型,后者可由图1表示,下面将针对各种类型知识资源的特点提出相应的知识模型构建方法。

2.1业务过程知识模型

不了解业务活动的知识构成及其协作关系,会降低员工学习业务活动的效率,从而影响到员工上岗工作。因此,需要从更详细层次对业务单元本身的知识构成及其协作关系进行建模。

业务单元在时序上一般是分步骤执行的,这些步骤( 称为业务步骤,是企业长期执行业务活动积累而形成的) 之间通过一定的逻辑相关联。本文采用面向业务问题求解的事件驱动模型( K-EPC) 表示业务执行过程,K-EPC模型是对EPC模型的扩展。

在K-EPC模型中,事件表示业务单元的状态, 功能表示具体的业务步骤。业务单元状态和业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分为3种: 与、或、异或。对业务步骤的知识描述采用知识单元和知识情境相结合的方法: 知识单元是业务活动执行所需的知识,而知识情境则是使用该知识的背景和环境,见图2。

知识单元的描述方法采用大众分类法,由用户根据自己的理解,以自由词汇为标签描述业务活动所需的知识,然后根据标签被使用的频次,将高频标签作为知识单元的名称。知识情境则采用维度描述方法,把知识情境分为时间、地点、问题、设备、 资源、费用、标准和人员8个维度,每个维度又用若干不同的属性进行描述。

业务步骤对应的知识由一个或多个知识单元组成,每个知识单元都对应一个知识情境。不同知识描述之间的逻辑关系体现在业务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中; 同一知识描述在服务于业务步骤时,每个知识单元使用的先后顺序在很多时候已难以界定,故不对它们的逻辑关系进行细化。

2.2组织知识模型

业务活动在企业之间往往很难进行移植,这主要是因为企业为业务活动分配的组织的不同而造成的, 传统的以部门为组织或以项目组为组织但缺乏完备的执行知识描述的分配方式并不能做到业务活动的有效移植,因而本文建立了组织的知识模型。

本文中企业的组织是执行业务活动的项目组, 对它的建模除包含描述其自身的信息外,还应包括组织的人员组成、人员执行过的业务活动及对组织执行业务活动有激励作用的规章制度,如图3所示。 描述组织的人员组成相当于描述一个项目由哪些人员执行,而人员有所属部门属性,组织的人员组成也间接地表达了项目执行过程中各部门的协作关系。 企业中的规章制度则被分解为一个个制度单元,某业务步骤的执行时会有一个乃至多个制度单元发挥作用,其余的规章制度则与该业务步骤无关。

2.3人员知识模型

某业务单元可能被多个人员执行过,描述这些人员的知识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员工执行该业务单元,同时也有助于员工业务知识素养的提高。因此本文建立了业务单元的人员知识模型。

对人员的知识建模包括: 人员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包括显示知识和隐性知识; 人员所拥有的各类知识的历史使用信息。人员的知识结构即为人员拥有的知识单元( 采用大众分类法) 的集合。知识单元的历史使用信息描述人员的知识单元与其服务的多个案例之间的关联,它包括知识情境( 知识单元在案例中的使用环境和背景) 和案例信息( 历史案例本身的信息) ,且知识情境和案例信息的关系为一对一。人员、知识单元和历史使用信息最终形成了层次分明的树型结构知识模型,如图4所示。

历史使用信息中的知识情境比业务过程的知识情境更为复杂,它不仅包含业务过程的知识情境所拥有的维度信息( 除了人员维度) ,还增加了“取得年限”、“获取方式”、“标志成果”等人员所特有的描述知识单元的维度信息。

知识单元是直接服务于业务步骤的,因此历史案例信息,即知识单元直接服务的业务步骤的信息,包括描述业务步骤所属的案例和业务步骤自身的信息。

2.4软件资源知识模型

软件资源在企业业务问题求解过程中被广泛使用,但在企业中常常会出现员工掌握了软件的功能却不知道如何使用软件来完成某业务活动的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提出了软件资源知识模型, 来指导员工使用软件去执行业务活动,如图5所示。

员工学习软件的过程就是掌握软件的功能的过程,为了联系员工掌握的一个个功能,软件知识资源模型首先将软件以功能为节点进行分解; 而功能可用于多个业务步骤,可进一步关联软件和业务步骤; 然后,用软件方案描述业务步骤执行时软件的使用过程,包括一系列逻辑相关的软件步骤及其所涉及的知识,本文采用K-EPC模型对其进行描述。

此时K-EPC模型中功能表示具体的软件步骤,可用若干属性对其进行描述; 知识单元指的是软件界面包含的基础知识和执行该软件步骤所需的知识; 软件方案中不考虑知识单元的知识情境。

2.5图文资料知识模型

员工通过图文资料学习到的知识主要是通过学科分类法组织起来的,与业务活动需求的知识在结构上有着根本性的不同,这就导致了员工和业务活动之间产生了知识的鸿沟,使得员工很难把自己知识结构中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恰当地运用到业务活动中去。 为了消除这种知识的鸿沟,要把图文资料本身的结构性知识与业务活动联系起来,本文就是以此为出发点建立图文资料的知识模型的。

对图文资料的建模包括图文资料信息、图文资料承载的知识及其结构、知识可用于的业务单元及这些业务单元如何使用图文资料的知识,如图6所示。其中,图文资料以图文资料path组织其所拥有的知识,每个图文资料都有其自身的目录结构( 如书本、光盘的目录) ,图文资料path即目录的叶节点。对于图文资料的知识是怎样用来执行业务单元,本文采用图文资料时序图来描述。图文资料时序图类似甘特图,但其横坐标不是时间维度,而是一个个业务步骤为单位的步骤维度,而纵坐标则是知识单元及其所属的图文资料path。

3示例

以齿轮设计业务单元为例,它对应一个业务单元知识模型( 见图7) ,在业务单元知识模型中,业务过程知识模型描述齿轮设计的详细步骤并展现了业务步骤对应的知识和知识情境,每个业务步骤、 知识单元和知识情境分别采用一系列维度属性加以区分( 维度描述方法采用上一章的方法) 。

业务过程知识模型中的每个业务步骤又分别对应一个组织、人员、软件资源和图文资料知识资源模型。以绘制齿轮零件图业务步骤为例,它涉及图文资料《工程图学基础》里的一些知识,使用的软件为Proe,由张三和李四2个人执行过,执行的组织是减速器设计小组。按照文中提出的知识资源建模方法,绘制齿轮零件图对应的知识资源模型。其中,标签相同的图元表示同一个业务活动、知识或实体,蕴含不同知识资源模型之间的联系,如人员知识模型中的张三也是减速器设计小组的成员。

以绘制齿轮零件图业务步骤为例,需要用到 《工程图学基础》里的绘制直齿轮知识,并且模型中也描述了该知识单元在业务单元中的使用时序关系; 会使用到Proe软件中的工程图绘制和标准件库功能且该业务步骤对应一个软件方案以描述软件的使用过程; 由张三和李四2个人员执行过,张三还拥有齿轮设计的知识,齿轮绘制知识单元处于知识情境5时可以用于该业务步骤; 执行的组织是减速器设计小组,小组的成员包括张三和李四,张三还执行齿轮参数计算业务步骤,且在执行时到勤和加班制度2个制度单元发生作用。

4结语

人力资源业务外包服务质量探析 篇8

一、相关研究

随着外包服务的发展, 人力资源外包也成为一大趋势, 学者们对人力资源外包的研究较为广泛, 主要从成本、决策、风险、服务质量等进行研究。在生态学方面, 学者们往往利用生态学的思想来研究社会学中产业、资源以及其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笔者从生态链角度去分析, 有利于系统化、综合化地寻找影响因素。基于生态链的分析更加强调某一中心体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以及其整体效果, 并且更注重整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采取人力资源业务外包的方案时, 其生态链也会有所增加。这一生态链上的成员主要是两方面:外包服务提供商和企业自身。生态链所处的生态环境也就是企业和外包服务提供商共同面临的外部环境。笔者从这三个方面分析人力资源业务外包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

二、影响因素分析

1. 基于外包服务提供商的影响因素。

服务商问题是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业务服务质量的关键性因素, 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必然离不开外包服务商,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项目的顺利开展也得益于外包市场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外包服务商自身的专业化水平、技术水平、信誉、综合素质以及合作能力等都会影响该外包业务的服务质量。

外包服务商专业化水平。外包服务商的专业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业务的服务质量, 经验丰富的外包服务商可以有效地减少甚至避免外包过程中不必要的损失。

外包服务商的技术水平。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效果的好坏。企业为从服务商那里获得高质量的服务, 需要对服务商的工作进度与业绩进行严格的监控与评价。但是由于服务商与企业间是合作关系是属于独立于企业外部的实体, 因此服务商的合作行为往往不容易受控制而导致外包失败。

外包服务商的信誉、综合素质以及合作能力。这些因素考察的是外包服务商在客户心中的口碑。口碑较高的外包服务商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外包业务的风险。

2. 基于企业自身的影响因素。

人力资源外包业务的服务质量与外包服务商有着直接的关系, 与企业自身有着间接的联系。这种间接的联系有时候也是导致外包业务失败的根源。从企业自身来看, 人力资源业务外包实际上是与其他企业进行深层次合作的过程。这就要求企业要对自身的组织规模、战略规划、企业文化特征、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等深入了解并能做到有选择地告知外包服务商。

3. 基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

人力资源业务外包服务质量的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市场的成熟程度。如果外包市场成熟度比较高的话, 会产生规模效应, 使得企业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更为专业的服务, 企业会对合作的外包服务商更加放心。二是人力资源业务外包的市场规范程度与竞争程度。通常情况下, 有序的市场机制与良好的竞争环境有利于企业不断革新、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三、总结

国土资源业务网 篇9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业务功能模块

1 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数字地球等全新的信息化概念和重大的全球性信息工程的提出和实施, 正在深刻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也为国土资源部门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土地管理的水平、质量和效率提供了新契机。

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一环, 是更加直接面向社会的、服务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政府办公的重要环节。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 通过需求分析, 建立相应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 可以减少土地管理人员繁杂的手工劳动, 精简办事流程, 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 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更好地体现公正、公平、公开原则, 充分、合理、科学地利用好有限的土地资源, 提高土地管理的效率、质量和水平, 促进本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判断一个地籍系统是否成功, 主要是看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社会的需求, 即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地籍信息使用者、各项土地权利拥有者和政府的需求。虽然国家土地管理部门从最初成立到现在, 只经历了短短20多年的历史, 但是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广泛推进, 政府、规划者和土地产权主体等各种不同的使用者对地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GIS地籍管理系统就必须为适应这些需求而进行改革。

地籍管理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 且越来越向智能化、集成化发展, 这样一个完整的系统建设, 包括软件开发、硬件投资、人员培训等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在我国中西部地区, 大多数城市经济还比较落后, 特别是广大地、县级市, 要想独立投资开发一套完整的地籍信息系统已超出了他们的经济承受能力, 可社会的发展又需要他们用现代化的手段来进行地籍管理, 这就要求有一种经济、实用的系统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2 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意义

地籍管理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 加强地籍管理, 是实现国土资源管理的基础, 地籍管理的现代化, 是国土资源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地籍是土地管理部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在土地管理部门的日常业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 地籍业务也是政府部门对外的一项形象窗口。因此, 地籍部门的工作效率直接影响到土地部门的正常运转, 并直接关系到政府职能部门的形象问题。因此在地籍部门实行“信息化工程”是广大土地部门提高办事效率的首选。

3 基于GIS的地籍管理业务功能模块设计

3.1 农村综合变更模块

农村综合变更是土地详查系统内容重要组成部份, 综合变更包括:图形变更及权属变更, 而对于图形变更包括:图斑, 线物, 行政村, 行政镇, 地类界线, 宗地, 标志点, 权属拐点等。属性变更指的是当图形发生变更后, 相应属性会发生改变, 如:地类, 所属单位, 面积, 长度等变更。

农村综合变更内容比较复杂, 是农村土地详查系统地重要组成部份, 综合因素较多, 处理起来比较麻烦, 因此对于综合变更的业务要理清思路, 找准重点, 按照顺序, 规范, 一步一步进行处理。具体来说综合变更包括的地物较多如:行政镇, 行政村, 宗地, 图斑, 面状地物, 线状地物, 行政界线, 权属界线, 地类界线, 标志点, 注记。因此处理起来必须按照从大到小, 从点到面, 从重要到次要的顺序来处理。

(1) 从大到小指从大范围到小的范围, 从行政区域到线状地物。

(2) 从点到面指从点构线再由线构面的过程。

3.2 勘测定界模块

指根据土地征用、划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作的需要, 界定项目用地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的技术服务性工作, 最后出土地定界图纸, 图纸所注面积就属合法使用范围。

(1) 实现勘测定界数据的采集、入库、管理、更新, 同时提供各类报表、成果图的查询统计和打印输出功能。

(2) 实现勘测定界成果图表的系统信息化集中式管理, 规范了勘测定界成果的操作, 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成果表查询统计输出功能和出图工具, 节省了人力。

(3) 勘测定界系统信息化管理, 提供了直观的图表数据, 是领导决策工作的重要依据。

3.3 土地利用现状变更台帐模块

(1) 通过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 对土地权属调查和土地利用分类调查, 结合系统已有的土地利用台帐打印输出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更台帐和某个时期土地利用流量分析表; (2) 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清查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分布和现状, 更新土地利用基础图件, 建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 真正做到土地利用现状图、数据和实地三者相一致; (3) 土地利用现状变更台帐和土地利用流量分析表方便了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科学的实施土地资源规划, 有效监测耕地、建设用地及其它各类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

3.4 农村土地流量分析模块

土地流量分析是国土局每年都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内容, 主要针对土地的变更情况进行分析, 包括以下几点。

(1) 年末各地类规模及本年度各地类变化情况; (2) 耕地数量增减变化情况及分析; (3) 建设用地增减变化情况及分析; (4) 耕地总量平衡、占卜平衡及年度用地计划执行情况分析; (5) 未利用地变为耕地、牧草地情况分析; (6) 开展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情况分析。

因此, 土地流量分析对于年度土地的变化情况及利用情况有了一个总体的掌握, 对于切实的保护耕地, 保持耕地总量平衡, 适当控制农用地转变建设用地规模及数量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3.5 城镇综合变更模块

城镇地籍变更完成日常地籍变更及变更所涉及到的图、表、册、证、卡等的实时动态更新。变更内容包括:宗地属性变更、宗地分割、宗地合并、宗地界线局部调整、宗地注销、宗地新增、宗地内地物变更、街坊分割、街坊合并、街坊地物变更等。变更后有关宗地的相邻关系、面积、图形拓扑关系等均自动处理。

4 结语

业务功能模块的设计保证了系统对土地登记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通过计算机实施监控, 加强工作进度监督, 自定义办公流程中的各类表格、用户、岗位、权限及数据关联、流向关系, 能够动态显示或跟踪宗地变更情况, 对于提升国土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满春, 陈奇, 周炎坤, 等.基本空间数据引擎的企业化GIS数据组织与处理[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000, 5A (3) :179~185.

人力资源外包业务法律问题浅探 篇10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核心竞争力,风险

一、管理外包优势及现状分析

企业要建立一套完整优质的人力资源管理结构非常复杂, 并且其投入的资源也非常巨大。对于一个正规而标准的企业来说, 其应当设置专门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如工资管理专员、招聘服务专员、人力资源规划专员等。然而, 由于我国国内企业的现实状况, 许多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的部门划分并不明显, 并且往往和行政办公工作结合在一起。有的企业甚至没有专门的人力资源负责人, 对于《劳动合同法》《合同法》《公司法》等没有清晰的认识。还有的企业将人力资源相关的业务外包给第三方, 相关事项都交予第三方企业来实现。这种将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业务交予第三方的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模式逐步被国内企业所接受并形成一种趋势。

人力资源外包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中后期由美国率先提出并且逐步发展起来的, 目前来看, 人力资源外包业务在西方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市场已经相当成熟, 并且涌现出了一大批在人力资源外包业务上拥有极强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份额的大型咨询公司或服务企业。反观国内, 中国的人力资源业务外包实践起步较晚, 但随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转变, 我国的人力资源外包发展势头强劲, 前景非常广阔。

根据权威数据调查显示, 截止2013年, 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总支出已经超过3 000多亿美元, 其中中国的增长速度较快, 达到24.6%。到2014年年末, 我国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增长率已达到29.1%。在当今社会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中越来越受到企业欢迎。但是, 从我国整体发展水平来看, 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 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服务形式单一等,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 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和规范还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许多商业行为还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环当中不断建立和完善。

二、人力资源外包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1. 企业传统观念的束缚。

企业如果进行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 就会引起企业员工的注意。这必然会产生两种不利影响, 其一是让企业人力资源环境发生变化, 工作重新分配, 会让员工面临失业风险, 造成员工心理恐慌, 对外包活动不认可, 产生抵触情绪。其二是企业的工作环境发生变化, 有外包公司参与公司内部, 不利于企业发展。如果企业对这种外包决策认识不清, 往往会承担一定风险。

2. 企业自身能力不足。

企业发展能力包括很多方面, 单纯从企业外包能力方面看, 需要企业具有外包服务谈判能力、外包市场能力、外包合同管理力、适应外包市场的适应能力等。如果这些能力还不具备, 那么企业在进行外包时就会面临诸多风险, 这些风险往往让企业因为外包导致经营失败。

3. 外包服务选择风险。

企业在选择人力资源外包公司时, 要格外慎重, 如果选择不好, 就要承担巨大风险。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外包的活动中, 要甄别外包公司的信息, 对自己的商业机密等情况进行保密, 保障公司相关信息的安全。

三、有效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途径

1. 外包成本效益分析。

企业如果能够处理好上面提到的几个方面的问题, 人力资源外包将有利于企业发展。从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公司的管理成本, 分解一些不必要的预算, 这是对企业最为明显的一个好处。同时, 也是很多企业选择人力资源外包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 企业要想做好人力资源外包, 就一定要规划好成本, 形成公司的有效控制, 有效减少企业人力资源外包成本, 提高外包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2. 确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内容。

首先, 成本考量。其次, 是否符合企业战略。最后, 安全问题。外包内容不应涉及企业的保密性资料, 如果涉及保密, 则应加强防范措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项目的选择阶段, 必须进行全面的分析、周密的规划, 真正做到“不为后者”, 力求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3. 选择合适的外包服务。企业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第一, 企业文化;第二, 专业技能;第三, 职业道德;第四、服务价格。

参考文献

[1]蒋华.企业人力资源外包风险及对策分析[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 2009 (10) .

[2]黄任.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外包风险成因及规避分析[J].企业家天地, 2011 (1) .

上一篇:校园信息化建设研究下一篇:恶臭样品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