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

2024-07-08

名师(精选十篇)

名师 篇1

名师之名,名在课堂风格。名师是从课堂上走出来的。从事初中英语教学20多年来,曹群老师一直孜孜以求,探索着英语教学的最佳路径。为了彰显英语学科内蕴的诗意,成就学生生命发展的诗意,她一直追求英语教学的诗意境界,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她的英语诗意课堂,体现出双语融通、文化渗透、诗理共生、生命对话的特质。通过艺术解读文本、诗化教学设计、灵动教学环节、绽放活动诗性、变革学习方式、玩转教学手段、开放教学评价、锻造诗性魅力等路径,努力营造诗的课堂氛围,展现英语学科的诗意和理趣,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习得语言能力,涵养思维品质,放飞浪漫情怀,形成跨文化意识,完成学科素养的建构和诗性灵魂的养成。曹老师就是一位生命的牧者,将历史悠久的东西方文化在学生身上融合,适切体现文化传承与价值引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才,为他们未来的诗意人生奠基。

名师之名,名在教学业绩。业内和社会在评价老师时,有个不约而同的倾向:看他的教学成绩。在这方面,曹群老师教学效果堪称一流。“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她关注班上的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英语学习充满期待,学科素养发展全面。身为特级教师,她率先垂范,常常站在毕业班的岗位上。她放低身段,总是和同轨英语老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她那骄人的中考成绩总是让人信服。历年中考,她所教班级的英语成绩在整个年级乃至通州区都名列前茅。她辅导的学生在省中学生英语口语电视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前后有近百名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奖。

名师之名,名在教研相生。英国课程论专家斯坦豪斯说:“教师即研究者。”曹群热爱教育,研究教学。这种研究,不是关在办公室里玩概念,而是基于教育教学实际,为优化教育教学而研究。我们看她先后所主持的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促进英语有效教学”“信息技术环境下‘语境化’英语教学活动设计的实践研究”“基于知识激活的初中英语‘三维’语法教学实践研究”“指向于润泽童心的诗意英语课堂研究”……每一项都源于教育教学,为了教育教学。一名初中的英语学科老师,能在省级报刊发表几十篇文章,能有多篇论文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或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谈何容易!曹老师的研究,全部基于教学一线的思考和探索,这些思考和探索,又不断优化着她的教学实践,让她的教育思想渐趋先进,教学技法渐趋完美,教学业绩渐趋优异。将教育教学与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源于实践,研究升华实践,教研相生,这是一线老师投身教研的最佳路径。

名师之名,名在示范引领。在金郊初中英语组,曹群自然是领军人物,有着绝对的权威。但她不以名师自居,真诚地带动着全组老师踏踏实实地做好英语教学的每一项工作。每一次集体备课,每一份“学教案”,每一堂研究课,每一次阶段检测,每一次展示活动,她都和同伴们做得津津有味,开开心心,让所有的成员时刻感受到向上的力量。她带的英语教研组是“南通市优秀教研组”,是南通市教育系统“五一巾帼标兵岗”,是省初中英语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先进集体。为了充分发挥自己的引领作用,她组建了“曹群名师工作室”,吸收了本校、全区乃至南通市内的英语骨干教师参加,大家共同享受英语,研讨教学,开发课程,让“英语诗意课堂”的理念在广大骨干教师中传播。金郊初中是南通市初中英语学科基地,作为基地负责人和专家组组长,她精心策划和组织基地活动,努力探索英语教学改革,渐次开发英语教学“产品”,引领初中英语教学,使南通初中英语的学科建设风生水起,成为南通市优秀学科基地。

名师之名,名在人格建树。凡是和曹群有过接触的人,都十分欣赏她的人品。她一直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每位老师,只谋事,不谋人,对工作满腔热情,对他人洋溢关爱。她是学校的教科室主任,可她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一直以“好事者”的姿态,充满教育的激情,忙碌着学校常规的优化和品位的提升。她连续任教毕业年级,引领着英语学科,可她关注的不只是本学科,同时准确把控着毕业班的复习节奏,也关注着各年级的教学实情。她是南通市名师培养第一梯队的培养对象,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殚精竭虑,可她对自己的同行、对青年教师成长、对学术旅途的同伴更是一腔热血,给予着最真诚的关心和无私的帮助,聚拢了更多相似的人,她的团队中走出了省特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等多名英语骨干力量。

都说名师有个性,曹群老师的个性就是以激情和热情对待工作和他人。和她熟悉的人不叫她曹老师,叫她“曹宝”,这其实是对曹群老师人格的生动概括:在学生和家长心中,在同行同伴心中,在学校和行业当中,她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一大宝贝。眼下,人们在热议真专家、假专家,真名师、假名师,无疑,曹群是真专家、真名师。我们的教育是多么需要像曹群老师这样的真名师、这样的宝贝啊!

学习名师,感受名师魅力 篇2

名师的教学是一门艺术,其方法新颖,风格独特,他们或返璞归真,或激情满怀,或智慧盈润,或匠心独具„„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境界。当然这需要我们去欣赏,去领悟,更需要我们耐心学习,刻苦钻研,这是一个美丽的过程。

一、积累,探究知识背后深藏的奥秘

学习名师,感觉他们善于积累,从教学质量、教学方法到学习研究专业知识再到课堂教学艺术;从知识课堂、能力课堂到智慧课堂再到生命课堂;从关注考试成绩到关注学生成长再到学科使命。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总在从“课堂-读书-思索-实践-创新” 中不断地探索教学的真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特色。教无定法,教必有法,贵在得法。为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从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对于每一堂课都做到精雕细刻,精于求精。华应龙说过,课本只不过是例子,是原材料,是毛胚,教学的过程就是精加工的过程,要求“实”、求“活”、求“美”、求“趣”、求“新”、求“效”。北京教育学院王燕老师《追寻问题驱动的生命课堂》,认为成功的课堂处处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即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渐入佳境的层次,学生动手操作的成功,独特见解赢得的掌声,合作交流意外的收获„„

二、激情,赢得课堂上学生的精彩

学习名师,发现他们的讲解充满激情,妙趣横生。他们那丰富的表情,神采飞扬的眼神,潇洒自如的引导,举手投足间都流露着自信。倾听他们的讲课是一种享受,让听者入神,不时露出会心的微笑,深深地感染着在座的每一个人,使我们觉得学习是一种快乐。他们无悔于自己的生命,更无悔于他们自己的选择。他们的激情永不枯竭,远望像一盏灯,近处是一团火,用激情和智慧演译着更加精彩亮丽的教育人生。北京第三寄宿中学名教师桂文通说:上课就是师生共同探险的过程,每一节课都会有新大陆的发现;每一节课师生都要带着好奇心,冲满激情的走进课堂。师生的智慧便在这探险与发现中,获得共同成长。成功的课堂,不能只凭表面的活泼、热闹,或只以学生爱“听”来衡量,应该有一定的深度。要不但使自己的教学思路清晰、说理简洁、语言生动,还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去探究知识背后“ 深藏的奥秘”。他们用诚心与爱心,激情与温暖,把信心带给孩子,把希望带给家长,把欢乐

带给家庭。如蔡小雄在《从一个案例谈数学探究的三重境界》中,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三句诗作为文章的三大部分的小标题,以此来比喻“困惑——顿悟——发现”的数学探究三重境界,堪称经典的诗词借用,令人拍案叫绝!桂文通老师在讲角的定义一节课时,为强调角的三要素的重要性,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就像三口之家一样,谁也离不开谁,讲的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把知识与做人巧妙的联系在一起,德育渗透水到渠成。可见,他们用智慧和激情让课堂变成知识的“超市”,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燃烧的激情中尽情享受幸福的教育人生。

三、质疑,在创新中超越自我

学习名师,感觉他们敢于质疑,大胆创新。就象桂老师所说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用教材而不能照搬教材。也确实是的,如果没有达尔文对“胜创论”的怀疑,就不会有“自然选择说”的确立。所以说,只有质疑才能使我们的智慧之树开出艳丽之花,结出丰硕的果实。从疑而来,只有多疑、善疑、探疑,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对“模仿”似乎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但陈祖华老师却认为“模仿”是数学模型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新的数学模型,只有通过多次模仿,才能逐步熟悉、理解模型的特征及其解,才能为模型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陈祖华老师在执教《分式的基本性质》时,从速算游戏开始,模仿分数的基本性质,通过探究类比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同时,他对变式教学是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变式教学是一种传统和典型的中国数学教学方式,把新课程理念与传统变式教学的整合,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与应用的过程,弄清来龙去脉,体会所学知识和方法的价值。从而追求“双基”与“创新”双赢的一条有效途径。对于新课的导入,桂老师就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认为这种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体或全部的做法,得不到对事物全面的认知,应有整体性教学的思考,要先见“森林”,再见“树木”。例如,在他执教《圆和圆位置关系》时,这样来导入新课:前面我们研究过“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在与圆相关的位置关系中,你认为还可以研究什么?你能回忆一下,我们是如何研究前两种位置关系的吗?你认为我们可

以怎样研究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正因为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能突破课本,突破传统,突破自我。在教学中改革,在改革中思索,在思索中提升。有敢于质疑,大胆创新的精神,才会不断超越自我,成其为名师。

四、勤奋,在潜心钻研中淡泊名利

品名师课堂 悟名师底气 篇3

一、底气,从他对教材的深度思考与挖掘而来

教学片段1:

师:小明参加头脑奥林匹克的寻宝活动,得到这样一张纸条:“宝物距离你左脚3米。”你手头的白纸上有一个红点,这个红点就代表小明的左脚,想一想,宝物可能在哪呢?用1厘米表示1米,请在纸上表示出你的想法。

师:刚才我看了一圈,同学们都在纸上表示出了自己的想法。(课件演示)宝物可能在这。

师:找到这个点的同学,请举手。还可能在其他位置吗?(课件依次出示2个点、3个点、4个点、8个点、16个点、32个点,直到连成一个圆)

师:这是什么?

生:圆!

……

【感悟】上课伊始,华老师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了贯穿全课的生动有趣的“寻宝”情境。“宝物在哪儿呢?”这个美妙的问题,首先诱发了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发学生主动地说出了圆心、半径等;其次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体验到了:半径、直径有无数条且相等;即圆心定位置,半径定大小。这里蕴含着华老师对圆的概念的清晰把握和深刻理解。华老师通过形象的“聚点成线”的手法帮助学生形成圆的清晰表象,可谓匠心独运!尤其是课近尾声,华老师又追问“一定是在左脚为圆心,半径3米的圆上吗”?顺手又带出“球”来,使学生对圆的认识,从平面到立体,自然生成。犹如神来之笔的情境,成就了课堂的整体美,成就了知识的一体美,成就了学生的思维美。这样融创造性和艺术性的教学设计,让人耳目一新。

正如华老师在“课前慎思”中所说的那样,《圆的认识》一直是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几乎所有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的名师都用过这节课来“吟诗作画”;后生新秀们更是频频用这节课来“小试牛刀”。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没有照搬他人的成功经验,而是反复研读教材,挖掘出教材的教学价值,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标,以认识圆的特征为重点,创设了既贴近学生认知特点又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情境图贯穿教学始终,获得出奇制胜的教学效果。

由此我想,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皆因为他们对教材的解读不仅深刻而且独到,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他们对教材、教参,决不人云亦云,而是力求有自己的见解。

二、底气,从他的文化底蕴与才情而来

教学片段2:

师:孩子们,我们以前认识图形特征就是从边和角两个方面来研究的,圆确实具有大家说的这些特点。知道古人是怎么说圆的特征吗?

(板书:圆,一中同长也)

师: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一中”指什么?

生:一个中心点!

师:什么“同长”?

生:半径的长度都一样的!直径的长度都一样的!

师:圆,是有这个特征吗?

……

师:“圆,一中同长也”,是墨子说的。墨子的发现比西方人早了一千多年……

【感悟】《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中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课堂上,华老师充分挖掘出数学史料的文化功能,使其成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学生初步认识圆的特征后,引用墨子的经典:“圆,一中同长也”,来加以概括和强调,帮助学生加深对圆的特征的理解。在听课过程中,不难发现,历史的、现代的、未来的所有与圆相关的信息都进入华老师的课堂。给“认识圆”一个丰富的背景,让每个孩子都可以从中自由搜寻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但最后又都聚焦在“一中同长也”的本质上来,真正体会到了数学“以简驭繁”的简洁之美。

一位数学教师在数学课上能够如此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吐语不凡,却没有一丝作秀感,确实少见,华老师的才学让人折服。余文森教授曾说:“教师唯有从古今中外的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营养,才能成为学者,成为名师。”可以说,华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学者型的名师。华老师曾坦言:“读书成就了今天的我。”正是不断地读书思考,华老师渐渐在学生面前有了底气,有了一份淡定,有了如今课堂的神采飞扬和意气风发。他的成功课堂,让我得到启示:有文化才有底蕴,有底蕴才有底气,有底气在课堂上才有灵气。

三、底气,从他对学生的了解,对教学的实践与反思而来

教学片段3:

师:刚才我巡视的时候,发现同学们都会画圆了!会画圆的请举手!画圆一般得用圆规,古人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请大家用圆规画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边画边想:我们是怎样画圆的?

(师巡视并收集学生画得不圆的作品。刚展示一幅画得不圆的作品,学生们都笑起来)

师:圆的样子都是一样的,不圆的样子就各有各的不同。请同学们慢慢欣赏回味,想想这些不同、不圆的“圆”是怎么用圆规创造出来的?

师:想——不说——继续欣赏!

师:怎么回事?怎么会这样呢?从这些作品中,我们是不是看出画圆并不是件太容易的事。

【感悟】学生怎么画圆,华老师没有按通常的步骤教授,而是让学生自己尝试着画直径4厘米的圆,然后展示学生“不圆”的作品。他幽默地说:“圆的样子都是一样的,不圆的样子就各有各的不同。请同学们慢慢欣赏回味,想想这些不同、不圆的‘圆’是怎么用圆规创造出来的?”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按常规教法所无法比拟的。华老师让学生在实践中操作,故意诱发学生认识上的一些矛盾和冲突,不仅使教学气氛活跃,教学环节跌宕起伏,让学生不断经历着认知结构的失衡,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思维活动不是停留在活动本身肤浅的表面,而是通过操作去触动学生的思维,触摸数学的本质。使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感悟、醒悟并有所顿悟。

成尚荣先生指出,名师应当有也必须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华老师在多年研究“差错资源化”的课题实践中,践行自己的“课堂因差错而精彩”教学理念,提出了“教是因为需要教”的教学主张。他的教学主张,是现代学生观:“以学论教”“以学定教”的具体表现。华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坚持实践,善于思考,勤于总结的名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他的教学理念,积蓄着他的教学能量。从他的成功经验中,让我想到,我们虽成就不了华老师的成就,但我们可以认真地学习华老师的思考精神,让思考伴我们同行,做最好的自我!

我们从名师的课堂中学习的不是光鲜的外表,而是鲜活的灵魂。从深度解读名师的课堂教学入手,细细品味和感悟名师的一言一行所折射出来的思想光芒和教学底气。让我们的教学从肤浅走向深沉,从浅表走向内涵,从模仿走向创新。

名师 篇4

1. 学名师孜孜不倦, 刻苦钻研的精神, 铸就一身硬功夫

名师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知识渊博, 教学功底深厚, 这都来源于他们爱学习、爱钻研的精神。他们爱岗敬业, 每天都能挤出一两个小时学习, 他们学习的内容范围较广, 既钻研专业知识, 也研读文学作品及科技文化等知识。我认为学名师, 首先要学习他们那种好学精神, 学习那种与时俱进, 活到老, 学到老的精神。我们既要多听名师们的课, 还要长期订阅教育教学杂志, 学习他们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我们既要钻研业务知识和技能, 还要研读文学作品、科普文化等知识, 不断拓宽拓深自己的知识。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对语文学科的知识钻研得比较深, 大学汉语言文学系的课程要学, 尤其是各种文学作品更要去研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既要会评论文学作品, 还要会写些文学作品, 例如小小说、诗歌、散文、童话等。现在的小学生学习条件好, 他们接受教育的途径很多, 他们不但知识面广, 还很会写东西, 他们中间有的会写诗歌, 有的会写散文, 有的会编故事 (包括写童话)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自己都不会鉴赏文学作品, 不会写文学作品, 又怎么能满足有文学天赋的学生需求呢?因此要当好小学语文教师, 就要不断地学习。语文教师不但知识面要广, 语文学科这方面的知识和写作技能还要很强。

2. 学名师重视朗读训练, 让课堂充满激情

名师们上课有个共同的特点, 特别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 朗读形式多种多样, 步步深入, 激情荡漾, 高潮迭起, 层出不穷。王菘舟老师上的课尤为突出, 例如:王菘舟老师上的《二泉映月》先请学生自由朗读一遍课文后, 接着请学生读出课文中描写风景优美的词语, 然后屏幕上出现了四组课文新词。经过排列, 像一首诗。

茫茫月夜, 如银月光。

一泓清泉, 静影沉壁。

流水淙淙, 蜿蜒而来。

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

这四组新词, 王老师先范读一遍, 接着学生齐读, 再指名读一组词, 然后问:“你读这一组词带给人一种什么感觉?”学生一组一组地读, 一组一组地体会词中的意境, 接着一个学生读, 其他学生闭上眼睛听、想。读后, 王老师问:“你看到了什么?”学生答完之后, 王老师说:“我们一起把看到的情况读进去, 一组一组地读, 读了再读, 闭上眼睛再读。” (这时学生已经会背诵这四组词了) 然后王老师问:“这一组一组地读着, 它不再是一首诗, 而是什么?”甲生答:“是一首优美的曲子。”乙生答:“是一幅画面”。这四组词一遍又一遍地读, 读到能背诵, 读到能理解词的意识, 体会出诗的意境, 每读一遍都能出新, 学生们不但不会厌烦, 而且越读越有激情。

我们许多老师在引导学生朗读方面不够重视, 认为在朗读上花太多时间没有什么用, 考试又没有考到朗读, 因此朗读在教学中占用的时间不多, 而且指导朗读形式单一、枯燥, 学生读错的地方教师予以纠正, 要想让学生读熟一点, 就叫他们多读几遍, 学生们读完两遍课文后, 就不爱读了 (没兴趣) 。要叫他们读四五遍, 我们就感觉很困难了。学生不爱朗读, 现在看来, 主要原因是在我们老师身上, 老师激发学生朗读方式单一、陈旧、没有激情, 有些老师朗读指导水平不够高。如果语文老师自己朗读水平差, 甚至连范读都不敢, 就无法让你的学生喜欢朗读, 就无法带出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来。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既要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 还要注重提高教师自身的朗读水平。

3. 学名师授课先从模仿开始

名师们上课既有许多共同之处, 又有许多不同之处, 哪个地方课上得与众不同, 那就是他的特色, 那就是一道让人叫绝的“特色菜”。名师众多向哪个学呢?那就相当于你拿着菜单点菜一样, 你爱吃哪道菜, 就点哪道菜。你爱学哪个名师上课, 就选哪个名师上过的课试上一下, 先从模仿上课开始。学东西, 很多是从模仿开始的。例如王菘舟老师上过的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 我在下乡支教的时候, 就模仿过他的课堂实录上过一节课, 不过我没有像他那样上得那么细, 把他上过的第二、第三课时两节课的内容我压缩成一节课的内容来上 (也就是第二课时的内容) 。这节课里有许多问话、上课步骤等都是王老师设计的, 可以说是按他的上课模式去上的, 结果这节观摩课受到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4. 学名师深入地解读文本, 建构出不同反响的教学设计

模仿名师上课, 只能算是学到一些粗浅的、基本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是初学者的起步, 还不算是学到了真功夫。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换一篇课文, 名师们没有上过的课文, 没有案例, 你就不会上, 或者上不好, 上不出名师们那样的风采。那么我们要怎样才能学到名师的真功夫呢?我认为除了要多听他们授课、讲座和研读他们的教学实录及论著外, 还要学习他们对文本的解读能力, 对教学设计的超凡的建构能力。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上完《晏子使楚》后, 给我们做了《教学设计说明》的报告, 窦老师在报告中指出课堂教学要体现主题教学, 要体现三个层面:语言层面、文化层面和文学层面;要体现三个维度:温度、广度、深度。“广度”加大了孩子的积累, “广度”是为“深度”服务的, “深度”是引着学生们往深里走, 长成一棵大树。由于每个人的文化水平不同, 思想认识水平不同, 因此, 同样一篇课文, 每个人对文本的解读也不同, 设计出来的教学方案也各不相同。例如《晏子使楚》这篇课文, 我们的一般教师上这课只要求学生掌握生字新词, 理解词句和课文的主要内容, 知道晏子能言善辩, 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 有理有据、有礼有节地与楚王舌战, 最后晏子赢得了个人尊严, 也赢得了国家的尊严。可是窦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这些, 还要让学生知道晏子的尊严、素质、气节等人品, 还要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其他相关的道理。

窦老师上的这一课, 真正做到了“三个体现”:体现主题教学、体现三个层面, 体现三个维度。窦老师对文本的解读, 站得更高, 看得更远, 因此她的教学设计, 不是一般人能够想得出来的, 这就是一个教学能力高超的体现。我们现在所要学的就是这种高超的文本解读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这才是真功夫, 硬本领。

感受名师风采 学习名师魅力 篇5

特级教师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很感谢学校给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在11月28和29日这两天,我们有幸参加了在赣州举办的小学数学著名教师教学观摩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分别听了余颖、夏青峰、牛献礼、刘松四位名师的示范课及讲座。四位名师的精彩课堂,令我们耳目一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每位老师所设计的教学环节都很新颖、恰当、合理、平实,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和老师优美幽默的语言,更是给课堂增添了活力,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的讲座更加的精彩,讲述的教学理念和数学思想相当的有启发性,学术的氛围弥漫在整个会场,感动着现场的每一个人。我当时就想着“什么样的是名师?什么样的可称作名师?更何况是特级教师。”听完他们的课和讲座,答案就出来了。

很抱歉没有把他们的理念方法全都记下来,我写下来的就只有一些皮毛。所以下面我就来谈一些自己的粗浅的体会。

他们这几个名师的课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注重情感交流,拉近了师生距离。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几位老师的就进行了课前师生交谈,看似简单、平淡、多余,实则利用课前短暂的两三分钟组织教学,采取玩游戏、聊天等各种形式的师生互动,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情绪,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减轻课堂学习的枯燥感。于是他们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师生配合十分默契,甚至可以看出,老师把那个学校的学生都当成平时自己教的学生了。而从这一点,我就可以看出差距是多么的远啊。我就在反思自己。我上次准备上新常态课时,先在一1班试得课,那节课我还得跟我师傅说声抱歉,上了等于没上,孩子们根本没有学到什么,我师傅还得重新给她的学生上这节课。为什么呢?原来差一了一个环节,而这个环节是那么的细小却又那么的至关重要,那就是跟一1班的学生课前交流了,我打了铃就直接上课了,导致课堂上,师生无默契,最终只能灰溜溜的失败收场。这足以让我看出课前与学生交流的重要性。那么,我在这里提出一个疑问,是否只是在上其他班的课时才跟学生交流,而自己教的学生呢?也许是习惯使然,我回想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好想从来没有在课前的三分钟跟我的学生交流过。我把这课前的三分钟看得太渺小了,而这三分钟却是对我们上课是多么的重要啊。其实当时看到这几位老师的课前交流的做法时,心里在想“看看人家名师是怎么做,再看看自己是怎么做的,想想都失败啊!”

四位老师的课都很精彩,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也是给我震撼很大的是特级教师南师附小的余颖老师的课——二年级《数学游戏》。当时我拿到课程安排表,看到这个课题时,我就说“有这节课吗?”因为我也上了二年级的课程,很清楚二年级的课程内容里没有这一课,但为什么她就上这个课呢?我想这就是余颖老师的魅力,这就是她倡导的教学理念啊。我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她这节课其实可叫做“骰子游戏——乘法的秘密”,整节课都是孩子在借助骰子玩乘法的游戏,而在这个过程中来提高计算表内乘法的正确率和速度,并找出一些规律。余老师的儿童化的语言、形象的肢体语言教学是她最大的特点。在游戏一前,先让学生明确要求,并请一组学生上台示范,再让学生同桌口算比赛得小旗,学生比得不亦说乎,最终选出了冠军,由此一来,不但提高学生口算的能力,更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游戏二,让两位学生当执行官,一个人掷骰子,另一个人负责黑板记录,其他学生先猜两个骰子的积是单数还是双数,猜对的自己得星,其实这个游戏加大了难度,猜了6次后,教师问学生:你是怎么猜得?你的想法是什么?有的学生就回答一次单一次双,有的说2次单2次双等等一些想法。老师适当启发学生:猜单还是双有什么玄机,或是有什么规律?接着又让学生猜了4次,在学生体验双数多的基础上,提问:有什么好办法验证呢?最后再猜了10次。其实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所含的知识点多了,学得不仅仅简单的二年级表内乘法的内容,而涉及到高年级学得有统计、有可能性的内容了。虽然内容是高年级学得,但在经过简单的游戏中让学生初步感知了概率,积累了经验,为以后奠定了基础。

那我为什么说这节课给我很大震撼呢?因为她的整节课都是让学生在游戏,在游戏中总结出结论。我想我们没有哪个老师是有专门拿出课来上这样的游戏课,可能我们学校有这样的老师,只是我没有接触。但是我是没有的。我的课堂都是知识性课堂,只传授给学生要学的知识理论,这道题该怎么做,这个该怎么说,这个叫做什么。我想我剥夺了孩子们的快乐,我的古板教学导致学生缺乏了探究的能力,就像余颖老师说得一样,数学太像“数学”了。

其实“游戏”在低年段的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天性是玩,一节数学课一味的讲、算、听、写,枯燥无味,有了游戏的加入,效果就不一样了,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到起来了,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情绪下学习数学知识、思考数学问题,体验数学带给他们的无限精彩和乐趣!从而让他们喜欢上数学。余颖老师提到她在香港学校的学习见闻,提到香港小学他们有数学游戏日,把一周的某一天叫数学游戏日,利用课间、午自习之前的时间进行数学游戏,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通过这次课堂观摩与讲座学习活动,我对平时的教学有着新的认识。仔细回味名师们精彩的引领:教学的整个过程,都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顺应学生的学习天性。教学方法上要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充分地自主学习来达到学习的内化。作为数学老师尽可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显得真实、自然、厚重而又充满着人情味,教学过程中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让学生分享数学思考的乐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的成长之路还很长,我会继续努力,继续加油,踏踏实实的教学!

成就“名师”的双翼 篇6

现实生活中,很多教师处理不好教学与教学研究的关系。有的教师认为,搞教学研究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因而不愿在教学研究上耽误时间、花费精力;还有的教师为了做好教学研究,而不愿承担教学任务,甚至想彻底放弃教学。这两种情况都说明,要做好教学研究,摆正教学与教学研究的关系非常重要。

教学与教学研究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笔者以为,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教学实践活动是教学研究的基础、前提、源泉

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情况:一个教师在教学第一线时,教学任务很重,但教研成果却层出不穷,教研论文一篇接着一篇。可是,后来这个教师离开了教学第一线,工作可能比原来还轻松了,做教学研究的时间更充裕了,然而,他写的教研论文却越来越少,最后甚至不见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很简单,这是因为这个教师长期不上课、不深入教学第一线,这使他对教学了解甚少,很难发现有价值的教学课题,教研论文自然也就写不出来。

关于教学与教学研究的关系,我们是否可以打这么两个比方:如果说教学研究是水,那么教学实践活动就是它的源,只有把教学实践活动搞好了,教学研究之水才能源源不断,细水长流;教学实践活动搞不好,因循守旧,没有创新,被动应付,那么,教学研究之水最终就会枯竭,教学研究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如果说教学研究是树,那么教学实践活动就是它生长的土壤,教学研究之树只有深深扎根于教学实践活动的土壤,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根深叶盛、枝繁叶茂,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如果离开了教学实践活动的土壤,教学研究之树就会枯萎。

教学研究是教学实践活动的总结、升华、提高和创新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实践活动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尽管它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却时常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当我们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运用、遵循了这些规律,教学效果就特别地好;相反,如果我们还没有认识、发现、揭示这些规律,以至于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违背了它,我们就要受到限制、制约,教学效果就会特别地差,人们大都是在这种时候才意识到规律的存在。有人教了一辈子书,但却始终未能深入进去,课教得平淡乏味,没有新意,没有创造性;还有的教师,教学一旦进入“高原期”便长期不能突破,这些都与不重视教学研究有关系。所以,离开了教学研究,教学实践活动就不会有创造,教学实践活动就会停留在低水平上,在原来的低水平上徘徊不前。

教学研究的目的是为教学实践活动服务,是为了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研究的对象是教学实践活动中的问题,它来自于教学实践,必须在教学实践中解决,其最终目的还是要应用于教学实践。教学研究的任务主要有两个:一是探索、揭示、发现教学活动的内在规律,让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掌握它,自觉地去运用它、遵循它,而不是违背它,这样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在研究教学实践活动中,哪些思想、做法不符合教学活动的内在规律,影响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改革就是要改革这些不符合教学规律的思想、做法。所以,教学研究是进行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教学与教学研究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是否可以这样说:教而不研,教就缺乏科学性,研而不教,研就缺乏针对性;教而不研,教就会失之于肤浅,研而不教,研就会失之于空泛。

思想支配行动。一个教师只有真正认识到做好教学研究的意义,才能在行动上满腔热情、持之以恒。教师为什么要重视教学研究?这是个理论性很强的话题,笔者愿意提出如下几条理由与大家交流:

教学研究是教师走向成功的阶梯

教师通过开展教学研究,撰写教研论文,搜集、筛选、整理资料,可以丰富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研究水平。教学研究过程中,教师要学习教育理论、钻研课程标准、搜集课程素材、研究教学手段、设计教学方法、涉猎各科知识、弄清来龙去脉,通过总结升华,发现、揭示、认识教学规律,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所以,一个有事业心的教师应当十分重视教学研究和教研论文以及各种稿件的撰写。

有人将教学与教学研究比作“名教师”的双翼,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名教师”的知名度主要在学生。这里的“学生”既包括直接的学生,也包括间接的学生。换句话说,“名教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课要上得漂亮,能够征服直接的学生,教出“高足”,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口碑;第二是要有大量的著述,能够征服间接的学生,让更多的人受益,应该说后者同前者同等重要。只会教书没有著述的“名师”几乎是不存在的,即使有,其影响也极为有限。所以,一个教师要走向成功,做一个“名教师”,就必须要重视教学研究。

有人把教师分为三类:一类叫做“教书先生”,一类叫做“教书匠”,还有一类叫做“教育家”,最后一类也可以叫做“专家型或学者型教师”。“教书先生”只是把教书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他的课不过是“应付公事”而已,误人子弟的教师基本上属于这一类。“教书匠”把教书作为一种职业,其教学大体上还停留在经验的基础上,属于“经验型”的教师,这类教师凭着经验的积累,课也能上得很漂亮,但只能算是“熟能生巧”,由于教学上缺少创新,所以,他们的课很难再有提高和长进,这类教师需要通过研究来提高理论修养,否则就会止步不前。“教育家”应当成为每位教师的最高追求,这类教师最大的特点在于把教书作为一项事业来追求,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始终充满热情和激情,是全身心地投入,真正达到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境界,他们善于将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升华、提高,上升到理性高度,以求认识、发现教学规律,揭示事物的本质,丰富教学理论和人类文化遗产,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型人才。一个有事业心有追求的教师应当把成为教育家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实现个人存在的价值,就必须重视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是教师在职进修的重要形式

一提到教师的在职进修,很多人单纯地把它理解成学历进修或者叫文凭进修。过去,高中教师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水平,现在又要求达到研究生水平。这种“学历高消费”是个误区,它搞得教师不安心教学,成天忙着考研、拿学历、混文凭、搞学位,这样的“进修”不仅无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分散教师的教学精力,影响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有人经过研究得出结论,在高中教师具备合格学历以后,更高层次的学历进修与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教学质量没有直接的关系。客观地说,通过学历进修,教师可以增长学识,这对教师更新知识结构是有益的。然而,这种进修也有很大的局限性,这就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很难通过这种学历进修得到提高。相反,教师通过进行教学研究,不但可以增长学识,还可以提高教学能力、教学水平,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应该说,搞好教学研究,虽然不拿学历,但却是教师最富有实效的在职进修形式。

教学研究并非没有任何实惠可言

市场经济社会,讲实惠无可厚非。对教师个人来说,搞好教学研究并非没有任何实惠可言,教学研究的成果不仅可以使教师出“名”,而且也会使教师得“利”(比如稿费,尽管有限,尽管与付出的劳动不成比例)。不可否认,做好教学研究会增加教师获得荣誉、晋升职务职称和工资的“资本”。对大多数教师来说,只要好好教学、勤于研究,通过平等竞争早一点评上职称是很现实的,这比大家一起去挤行政上的“独木桥”、当个什么“长”不知要好多少倍。遗憾的是“官本位”的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很多人当了高级教师也还想去当一个什么长,好像没个什么职务,就证明自己干得不好,没有得到社会的承认一样,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教育的一大悲哀。笔者以为,当务之急是在教育上建立一种机制:使教师的专业发展形成“梯次”,给教师设立不同层次的专业发展目标,鼓励教师在业务上精益求精,让那些一流的教师在各方面的待遇都不亚于一流的校长。

在这里,笔者想特别说明,教学研究不是也不能成为一种功利行为,否则将使教学研究偏离正确的方向。那种校长挂名、主任组织、教师东拼西凑编书,靠行政手段坑害师生肥自己腰包的行为是非常不道德的。还有那种用公款请客送礼跑课题、发文章、编书卖书,直接或者变相向学生摊派,将损失转嫁于学生的行为,都是师生深恶痛绝的。这些都不是教学研究行为,他们的所谓成果当然也算不上是教学研究成果。

名师 篇7

一、样本的选择

朱永新在《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中说:“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一个理想的教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师,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他必须从最基础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2]本文所选取的六位教师———于永正、吴正宪、窦桂梅、李吉林、吴非和邱学华均是中小学教育界、学术界公认的“名师”,分析他们的成长之路,发现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热爱读书,阅读在他们的专业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六位名师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二、名师“读书”的特点

1. 广泛阅读,阅读伴随着成长

黄庭坚说过这样的话:士大夫一日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三日不读书,对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乏味。书籍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结晶的保存形式,其本质是开放的,读书则是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也是内化这些文明的过程,名师皆深谙其理,由衷地热爱读书。著名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在回首自己20年当小学教师、23年当教研员的经历时感触颇深地说:“没有书的晚上睡不着,这么多年一直都是这样,我的专业成长之路就是伴着阅读、思考与实践一路摸索;如果说我读书有什么诀窍:一是概括内容,看哪些话有启发;二是与人交流,与人交流让我受益很大。”他所提出的“以学生为本、以读书为本、以创新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及“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的“五重”教学特色,得到了小语界人士的普遍认同,并在全国推广。[3]著名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曾说:“对我而言,职业生涯中最幸福的两件事:一是教书;二是读书。”[3]读书,让她发现了数学教学的哲理和门道,并学会用艺术的形式讲授数学;读书,让她静心走进儿童世界,并与儿童心相近、情相连;读书,让她恪守理想,脚踏实地,厚积薄发,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3]

从以上案例不难发现,教育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生命是极具挑战性的,需明德、笃理、务实、执着、业精等精神与知识方面的准备。于永正老师领悟出“五重教学法”并非与生俱来,阅读、思考、实践、归纳总结、交流学习才是成就其“五重”的内因。但面对不同的鲜活的教育对象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不同?如何让知识顺利地被不同的孩子们接受?等等诸多问题横亘于教师的教学生活里,解决这些问题仅仅依赖教案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每个新问题的根本解决都依靠合适的方法,每个合适方法的诞生都将是知识与阅历的量变到质变,而知识与阅历的量变到质变则需要广泛的源源不断的知识和经验的输入,这些需求最终都会在有教育目的的广泛阅读和提炼中得以解决。

人类知识的宝库从未对任何人关闭大门,当你因学生的教育困境苦思焦虑时,名师们已经有针对性地出发,走在解决问题寻找内因的路上,或者他们已经从积累的知识里找到了答案,这正是名师们的独到之处,也是阅读给名师们带来的优势所在。

2. 善读“无字之书”———“读”大师、“读”学生、“读”生活

窦桂梅在《回到教育原点》一书中这样说:“读书,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即拓展文化视野。有了积淀才有教学的高度,才有教学的广度。”[4]诚如大多数人对孔子的了解源于《论语》,书籍作品往往是思想得以流传的载体,但在当时孔圣人寻求儒家思想生根发芽国度的初期并无《论语》的印刷版,大都靠孔子以讲道的方式布施思想,这种类似的交流便是另外一种“读”。事物发展的本质是在不断变化中的,多与大师交流新的知识、技能与经验,有助于丰富自己的知识深度和广度,常交流常更新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着的教学情境和需求。观摩专家如何上课,参与高品质的学术交流,诵读大师的作品领会其中的精髓,见贤思齐,名师总能从“读大师”的过程中切身体会并收获属于自己的技巧或知识。

交流或者传道授业最讲求知识与理念传递的效率,什么样的情况下效率更高?当然是对方想知其所以然的时候;但什么时候对方最想知其所以然?我们需要先了解我们面前的这个人,找到他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激发点。所以名师也要善“读”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鲜活的、有情感、有个性的生命体,他们都渴望被关注、被认可、被欣赏、被尊重、被关爱,可以说每个学生都是一本本不同风格的书籍。名师们会结合所学与自身经验更好地理解学生、读懂学生、热爱学生,公正地对待学生,保护他们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从而在教学的过程中达到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

我们的祖先经历了从结绳记事到文字记录而后才有了书籍,书籍其实更是生活经验和道理的记录与总结,我们学习的经验也罢技巧也罢终究要回归生活,接受生活不断地检验,去解决实际教学活动中的问题。所以名师们也善“读”生活,所谓“生活无处不无书,书中无处不生活”,他们用生命与生活之书对话,在点滴的生活中思考反思自己,从生活中寻找灵感,与生活碰撞出学术的火花,在“阅读”生活这本大教科书中找到教育的本真和灵魂。

3. 另一种阅读方法———“写”

就读书而言“写”经常会被弱化,但就知识的记忆与运用而言“写”便会变得尤为重要。古代既有宋濂“假借藏书之家、手自笔录”,亦有张溥“七录斋”,和看、读相比“写”显然是更为有效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的结合才是增益自身修养的正确方式,然而学与思之后形成的观点与领悟需要表达,需要内化到自己的心灵深处,此时“写”便会成为最佳途径。

每个名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有属于自己的学术专著,有数不清的读书笔记、教育随笔和个人反思感悟,这一切都是源于教师们的苦心经营和辛勤笔耕。著名语文特级名师窦桂梅曾在书中这样讲道:“写,让自己活得明白,更让自己活出精彩。语言是开出来的、看得见的心灵之花。花的开放,赢得的是尊重,积累的是尊严。写,也许会改变你的课堂磁场,甚至改变你的生命属性。”[4]

三、“读书”在名师成长中的独特力量

1.“读书”让名师成为思想者

著名特级教师吴非说:“一名教师能走多远,取决于他能否独立思考。”[3]如果说阅读是教师成长的奠基石,是教师不断积淀丰富自身的基础,那么反思则是教师发展成为名师的催化剂,是教师不断认识自我的关键所在。结合每天的教学活动与教学笔记,反思教学中的不足,这本身就是一个思索发现并提高自身的过程。因此,要促使更多的教师在不断地阅读和教学实践中养成反思总结的习惯,不断对自己和教育追问如何才能做得更好,努力成为一个思想者,成为有思想的教师,拥有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独到见解和教育特色,能从反思中找到教育的真谛,回到教育的本真,发现教育的灵魂所在。很多名师包括本文所选取的六位名师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非常善于思考反思自身和教育教学活动行为本身,结合教学实际不断调整改进。

“读书”本身便是对自身的知识补足,使自身去糟粕纳精华,向正、向善、向专业化看齐的过程,书读得越到位思想便会越宽广,对自身的认识也越发清晰,对教育的思考会越发透彻,也将促使自身寻找正确的阅读和学习方向,读书与思考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可以说是读书让教师更好地成为思想者。

2.“读书”让名师成为研究者

阅读可以使我们汲取知识,而丰厚渊博的知识储备又是一个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教师成为研究者已成为优秀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追求。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5]阅读、反思和总结可以促使教师发现教育规律,找到教育教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的结合点,让自己成为一名教育上的研究者,将日常实践转化为教育理论,做到理论指导实践,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纵观古今中外的教育名家,他们都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反思探索,在科研写作中不断积淀升华。文中所选取的名师如李吉林老师主持的“情境教育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窦桂梅老师的“主题教学”研究、邱学华老师的“三算结合教学实验”和“尝试教学实验研究”等等均获得极大的认可与成功。六位老师的专业发展历程也证实了教育科研对于名师成长成功的重要作用。教师成为研究者有助于教师将自己的教育理想转化到现实的教学工作中去,也是教师由“教书匠”成长为“名师”“大师”“教育家”的关键环节。

3.“读书”让名师更加精于教学、乐于教学

教学是课堂上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包含课前准备、课后评价和补救,每个环节都有其不可或缺的作用。一个思想者加研究者的教师自然会在教学工作中寻找到合适的方法,用自己的教学特色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地处理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例如窦桂梅老师的“主题教学法”、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法”、吴宗宪老师的“小学数学归纳组合法”等拥有特色的教学方法成就了他们的精品教学!

总之,要想成为名师,“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上不能偷懒,要舍得花别人不肯花的时间,肯下别人不肯下的功夫,认真研读别人未曾读过的书;要解决教学中真实存在的问题,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指导,也离不开对教学实践的深入分析。而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提高的途径,无疑还需要大量的、不间断的阅读。”[3]阅读最终将使教师更加精于教学、乐于教学。“读书”在名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不停地阅读,日积月累,名师们读懂了自己、读懂了学生、读出了底蕴、读懂了教育的目的和追求、读出了教育的本真和内涵……可以说,读书为名师的成功奠定了深厚的基础,读书也是促使名师思考、研究的一大源泉,也是教师走向名师之路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敏珣.名师概念及特征辨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4):42.

[2]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6.

[3]张贵勇.读书成就名师:12位杰出教师的故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10-195.

[4]窦桂梅.回到教育的原点[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5:27-28,35.

名师价值隐忧 篇8

一忧:名教师缩水, 徒有虚名

某校某学科是该校的品牌学科, 师资力量十分雄厚, 不仅拥有两位市级学科带头人, 更有一位特级教师, 整个学科中唯有小赵还没有捞到“名份”。真是“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 虽然已不是新教师, 但就连重点也难于把握, 还偶尔会出现知识性错误, 加上小赵不肯钻研和反思, 至今还没有写过一篇像样的文章, 看来凭自己的实力要想成为名教师还遥遥无期。说来也巧, 市教研室为选拔新人, 推广先进教改经验, 决定举办“优质课”评比, 凡是已经获奖的教师不再属于参赛之列, 但每校必须有一名教师参加。于是只能将“死马当活马医”, 学校让小赵去碰碰运气。正式比赛时, 虽然上级规定参赛教师必须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独立备课, 但“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 该校的其他教师火速组成“救援团”, 全力以赴地帮助他设计好整堂课的教学流程, 包括每一个细节。借助于设计近乎完美的教案, 果然, 他一炮打响, 一举走红, 捧回了市一等奖。有了优质课的“敲门砖”, 再加上东拼西凑“整”了几篇文章, 小赵突然“乌鸦变成了凤凰”, 竟然也成了该学科的名教师。

如今要评上名教师的硬指标无非就是要过好“上课关”和“论文关”。而众所周知, 如今公开课的含金量都在渐渐打折。为了上好公开课, 有的学校组成了“智囊团”, 进行集体备课, 共同攻坚, 大到课的整体设计, 小到过渡的每一句话, 就连语音语调都帮助安排妥帖;更有学校还会“借脑袋”, 请“外援”帮助备课。备完课后还要上课教师在学校各班多次“排练”试上。为了上好公开课, 教师孜孜以求, “上你千遍也不厌倦”, 在多次的反复打磨中课确实上得天衣无缝。但扪心自问, 这样的好课有多少属参赛教师个人?充其量只不过是借用一下口舌罢了。这样的好教师已徒有虚名, 大打折扣。

至于论文更虚了, 自己写不出可以请同事代写;自己发表不了, 可以将自己的姓名挂靠在同事的后面, 美其名曰“合作者”;实在不行的话还可以请“枪手”解决, 或者大不了出几百元“版面费”;更何况现在各种论文评比多如牛毛, 只要你肯动笔, 剪刀与浆糊, 复制加粘贴, 花几十元的参赛费, 包你能获奖。优质课有了, 文章也齐了, 教师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成为名教师, 但这样的名教师究竟有多少含金量惟有自己心知肚明。

二忧:教而优则仕, 弃教从政普遍

小富是一位十分敬业的教师, 志存高远, 立志成为一名科研型教师, 平时特别能吃苦, 肯钻研, 课堂教学精耕细作, 精益求精。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正好碰上市教育局举办“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 小富以遥遥领先的成绩夺得了冠军, 顿时, 小富成了学校知名教师。鉴于小富为学校作出的突出贡献, 第二年小富顺理成章地被学校提拔为教务处副主任。进入教务处工作后, 小富不仅要教好自己的学科, 还要协助打理教务处的日常事务, 工作“连轴转”, 小富整天忙上忙下, 疲于奔命。教务处工作千头万绪, 尤其是接踵而至的各类“迎检”工作都是头等大事, 绝不能有任何疏忽和马虎。于是只能让自己的学科教学暂时“委屈”一下, 渐渐地小富疏于打理自己的课堂教学, 心甘情愿地做起了教务处的“勤杂工”。受行政工作的拖累, 以后的几年, 小富一直没能走出“高原”, 教学上始终没有任何突破, 不进反退。

一课成功, 笑傲教坛, 有的教师通过一堂“优质课”一夜成名。教而忧则仕, 有作为就要给地位。为了肯定教师的成绩, 鼓励教师多出成绩, 出好成绩, 也为了引导其他教师向优秀教师看齐靠拢, 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不少学校往往将涌现出来的“名特优”教师重用到学校行政岗位上。而学校行政工作事务繁忙, “名特优”教师一旦走上领导工作岗位后, 往往要忙于应付条线管理, 课堂教学则屈居为“副业”;也有的“名特优”教师进取心不强, 觉得混到了行政职务就算大功告成, 颇有“船到岸, 车道站”的感觉, 于是不再有更高的奢望和要求, 心甘情愿地躺在“功劳簿”上坐吃山空。平时, 他们会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应付学校的各类检查等事务, 对教学研究和探索渐渐地失去了往日的激情和冲动。目标是行动的指路明灯, 由于没有了更高的奋斗目标和追求, 于是他们变得不再突出, 成了“纯事务型”领导者。

笔者认为, 学校领导对“名特优”教师的重用毋庸置疑, 出发点和愿望是好的。但非得要将他们用在领导岗位上才算重用吗?人各有志, 不能强求, 有的人追求功名利禄, 有的人追求学术价值;有的人适合担任领导岗位, 有的人适合搞研究、做学问。学校领导本无须“一刀切”, 误认为用到领导岗位才算重用。为了重用教师, 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科研经费, 鼓励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也可以鼓励教师外出深造, 提升内涵, 为名教师插上腾飞的翅膀, 成为真正的专家型、学者型、科研型的骨干教师, 而不至于“荒废”正业, 限制自己的专业成长。

三忧:墙内开花墙外香, 名师肥了外人田

小宋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教师, 不仅课上得好, 文章也写得非常出色, 很快他被评为省特级教师。自从被评为特级教师后, 周边不少学校纷纷前来“预约订座”, 希望能一睹教学风采, 或聆听他精彩的讲学。原来担任两个班语文教学的他, 现在只能教一个班级, 甚至有时连一个班的教学任务也不能保证。有时为了出去上课、做讲座, 他不得不将一个星期的课换到一、两天内上完, 学生只能“暴食暴饮”, 班级成绩远远落后于同年级其他各班。

有的教师一旦成名后就变得身不由己, 公开课、讲座、学术研讨会一个都不能少, 于是三天两头在外面跑。自己的学生非但没有得益, 而且还受到连累。由于学校一般不会有闲置的优秀教师待岗, 为了填补空缺, 有时也只能让一些濒临下岗的后进教师凑合着帮助代课, 学生叫苦不迭。而有的“小学科”教师更是以活动为借口, 堂而皇之地将课送转给其他学科, 悠哉游哉地去参加各类活动。

名师益友 篇9

———题记

追寻李吉林老师

美国诗人惠特曼在《草叶集》里写过一首小诗:一个孩子向最初的地方走去, 那最初的便成了孩子生命的一部分……

我是1991年参加教育工作的,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那个时期小学语文教学“问答式”“串讲式”“分析式”的面貌。那种条分缕析的苍白无力和索然无味让我对语文教学茫然困顿。我想弄懂“语文是什么”“教语文是为了什么”“怎样教语文”等教育问题。一个偶然的机会, 我看到了《小学语文教学》, 这是我接触的第一本学科教学的专业期刊杂志。它是我走进语文教学殿堂的“敲门砖”。在这里, 我结识了李吉林老师———一位对中国小语教育改革影响深远的名师。由学习她的教学案例到研读情境教学的专著。《训练语言与发展智力》一书介绍了李吉林老师从审美教育的角度出发, 伴随形象的鉴赏, 进而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形诸实践, 培养能力, 钻研出一条从培养情感入手来学习语文的路子。我认定, 这就是我, 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走的路。于是, 我执著地追寻着李吉林老师和她的情境教学。

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经典课文。教材中像这一类思想性很强的文章还有不少。思想教育在上世纪90年代初还多以教师总结的方式揭示出来, 很直白, 也就是后来批评的“贴标签”。不足20岁的我耳边还没有批评, 心里却有了比较, 与李吉林老师书中的案例进行比较。她在从“动情”到“晓理”的过渡中说, “在情感教育中, 美感教育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美育会促使学生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形成道德观念, 有助于学生的道德情感向道德观念过渡和发展, 这样的思想教育是儿童乐于接受并易于接受的”。李吉林老师把立体的语文呈现给我们看, 让我看到了语文教学的形象之美和由形象自然生发的情、感和理。

后来在我的语文课堂上, 我把形象的树立作为评价教学成败的重要标准。我坚持认为, 改变从教到学、灌输与授受关系的凭借就是由语言文字建立起的形象。有了它, 教师的教, 就有了着力点, 学生的学就变得自主、丰富而多元。

在1995年全国大赛上, 我执教的《第一场雪》由文字而建立形象的教学特点鲜明。在1997年全国教材培训会上, 我执教的《难忘的一课》把课文中台湾乡村小学孩子们学国语的动人场面再现了出来, 学生们在抒写感受时, 发出了“这真是难忘的一课”的感言。在1998年山东省语文教学年会上, 我执教了《丰碑》一课, 好评如潮。我知道, 我的成功在于我把丰碑竖立在了孩子们心中, 让孩子们看到了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军需处长。

求教张伟老师

《百年思索》一书里有这样一句话, “除了岸上的白杨树外, 有另外一个世界可能更真实地存在, 就是湖水里头那白杨树的倒影”。从岸上的白杨树看到湖水里白杨树的倒影, 看到一个更“真实的存在”, 这般视野和研究的姿态是我从张伟老师那里学得的!

1995年, 借全国小学语文教学大赛的机缘, 让初出茅庐的我有机会得到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语文教学专家张伟老师的亲自指导。名师近在眼前, 我有机会聆听他对我所执教的《第一场雪》一课独到的语文教学见地, “文章起笔写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 下了整整一夜, 用‘瑞雪’ (及时的大雪) 兆丰年来收束全文。通篇文章都是围绕雪大展开的:正是由于雪大, 银装素裹的世界才晶莹美丽;正是由于雪大, 银条雪球才给孩子们带来无限欢愉;正是由于雪大, 才会使人想到瑞雪, 想到丰收。作者满怀喜悦赞叹的就是这第一场大雪”。时至今日, 张伟老师把教材看作一个整体的文本去解析的印象依然深刻。

至此以后, 我开始研读张伟老师的文章。我读过他写的一组小学语文教材中入选的关于老舍先生的文章赏析。我还找到了当时《山东教育》刊发的一组文章“张伟课堂教学艺术研究”。从“球形”教学法, 心灵沟通艺术、辩证施教, 课堂教学调控艺术、课堂教学的创新性和课堂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中, 我有了两点发现:一是发现他对教材文本的解读总能从宏观上把握, 对文章的相关历史文化背景、知识, 以及作者的世界观都能熟知。二是发现他的研究具体细微, 对教与学也能剖析入骨。这两点使我的语文教学获益颇多。前面提到的《丰碑》一课曾经是我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得意之作, 之所以能够把丰碑竖立起来, 不是知道怎么做就能做到的。所谓的“课堂一分钟, 课下十年功”, 是需要教学研究中大智与小技两者兼备的。

感念好友杨屹

“理论是灰色的, 生命之树常青。”想到杨屹, 内心涌起的是别样的温馨与感动。杨屹是情趣教学的创始人, 山东省最具影响力的中青年语文教学专家。只有写到这里的时候, 她满身的荣耀, 一身的光环, 才被我特别记起。因为认识她太久了。在我眼中现在的她跟多年以前, 没什么不同。而我, 却因为她, 有了很多的改变。

说起来, 我们像姐妹。早在1996年就开始随同青岛市教研室顾松堂老师一起各地讲课。讲课之余, 我们最喜欢唧唧咕咕的一起谈天说地, 常常聊到深夜还兴味未尽。特别喜欢听她讲。她用心营造充满爱的生活、爱的教育。而这些总能拨动我的心弦!22岁就获得全国大赛奖的我在那个时候视野尚且狭隘, 却先有了几分孤傲。那种孤傲和狭隘使我一度封闭自己, 不闻窗外, 试图开始封闭化书斋式研究。而最终驱动我走向广阔生活, 感受宽容、博大、美好的, 正是她的那种情趣的力量。

十几年过去了, 我常常听到关于杨屹和情趣教育的故事, 那是常常能激发关于爱与责任思考的故事。2005年《人民教育》上刊登了杨屹的名师人生《一路走来》。读那段话“人一定要学会读懂爱、感受爱、经营爱。因为爱意味着责任, 意味着心甘情愿饰演好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色:妻子、母亲、女儿、教师和其他”。已然觉得她那充满情趣的爱的人生像温暖的太阳照在她身边每个人身上!当然也包括我。

经历人生的顺境逆境后, 我最大的感慨便是———葆有爱心、责任心是顶要紧的事, 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随着年龄增长会越发地感到, 工作生活本是一个连体婴!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 才能身体力行, 有所担当, 处处逢源, 有所作为。而爱与责任练就的品格, 会让一个人更宽容, 更开阔, 更善意, 也更有力量。

前不久, 我们姐妹相聚, 话题不离教育。杨屹说, 不参加语文教学活动, 就没有了语文教研的话语权!你知道吗?我一直坚持上语文课, 保持对语文课堂的敏感。那种对教学的热爱与执著的真诚流露, 溢于言表。我也把最近上过的课, 以及去年参加南京苏教版大赛看到的盛况与语文教育专家的交流跟她交换意见。人说, 同行相轻。在我们这里没有, 有的只是互通有无, 相互激励和祝福……

名师风采 篇10

蒋飒英从教26年, 积极投身课堂教学改革, 研究教材, 研究学生,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她运用"情景教学法”,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促进师生情感交流;运用"问题教学法”,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自主探索;开展英语作业设计和使用的有效性研究, 实施作业分层设计, 减少学生重复劳动,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作为常熟市初中英语学科中心组组长, 蒋飒英每年到1 0多所学校听课并主持评课活动, 热心帮助青年教师成长, 开设示范课, 发挥带头引领作用, 她指导的黄苏萍老师在常熟市英语评优课中获一等奖。她辅导的多名学生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和苏州市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均获大奖。“用责任提升能力, 用爱心播种希望!”这是蒋飒英的教育格言, 她坚信:只要一心为了教育事业、一心为了学生, 不断学习, 不断创新, 不断把心中的阳光播撒到学生心田, 就一定会收获累累硕果!蒋规其常熟市第一中学教务处主任, 常熟市英语学科带头人, 兼任常熟市初中英语学科中心组组长、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初中英语教师培训主讲教师。曾获得苏州市师德标兵、苏州市指导学生_学先进教师等称号。名师简介&0课改引领

上一篇:多文档模板下一篇:精确定量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