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艺术砖设计

2024-07-01

陶瓷艺术砖设计(精选十篇)

陶瓷艺术砖设计 篇1

一、陶瓷艺术设计要引进文艺创造学

文艺创造学是在创造学的基础上,从文艺学、美学角度, 将三者结合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在得到人们认可后,有关人员对文艺创造学进行进一步补充和说明,并研究出了艺术创造思维、艺术创造技法、艺术创造原理等组成内容。文艺创造学对我国艺术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并被广泛应用到艺术创造设计中。但我国陶瓷艺术设计没有对文艺创造学中的创造思维和创造技法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使得其应用起来不够全面、系统,也没有实现对文艺创造学的自觉应用。

二、艺术创造思维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作用

(一)发散、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是指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联想出的可能性。集中思维是指在集中搜集信息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发散思维联想的可能进行选择。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体现了设计思维中的联想和想象。其中,发散思维可以表现在陶瓷吉祥物的设计上,设计师要根据吉祥物设计的理念和出发点,对吉祥物进行展开联想的设计,从而实现最佳化的设计效果。集中思维在体现在对吉祥物设计的创意思维选择进行具体落实,通过对比选择出合适的设计方案,并以设计稿的形式体现。

(二)侧向思维。侧向思维是指通过外部信息来对设计中产生的联想进行解决和选取。比如在陶瓷的艺术设计中, 一些人设计的陶壶形状较为单调、乏味,不能满足陶瓷设计的多样化发展。因此,需要有关陶瓷艺术工作者利用自身的侧向思维,通过对外部信息进行捕捉,从而获得陶壶设计的启示,实现对陶壶设计的多样性选择,丰富陶瓷设计的种类。

(三)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和人的感受、体验相关联的思维活动。陶瓷艺术设计中形象思维的使用是在自己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对物相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重新排列组合,创造出生动形象的陶瓷作品。如在陶瓷设计上,对于某一种具体的物相形式,每个人展现的呈现形式不同,并根据自己的形象思维创造出了形态不同的吉祥物。

三、陶瓷艺术设计中艺术创造技法的运用

(一)智力激励法。智力激励法是一种集体性的发散思维,通过规模不到十人的思考,实现人们思想上的交流和互动,在这种互动下能够引发创造性的陶瓷艺术设计思维,从而实现集体性的陶瓷设计创新。智力激励法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大型陶瓷艺术设计方面,其需要广纳才智,在彼此交流的基础上实现对设计问题的解决,并在交流中形成优良的团队作风。

(二)类比法。陶瓷艺术设计中类比法主要有:1. 直接类比,从大自然的联想中进行陶瓷艺术设计思维,也叫仿生类比。主要是在一定的设计手法和设计材料的基础上对自然中某些物态特征进行模仿,并通过一定的艺术处理,在实际生活中展现自然韵味的陶瓷艺术。2. 拟人类比,将物化中非人的陶瓷艺术设计进行拟人化的设计,从而提升陶瓷艺术设计的审美情趣。3. 象征类比,主要是指用一些具相的事物表示某种思想或者观念,比如陶瓷艺术设计中常用梅兰竹菊来象征人的高尚品格和情操。

(三)仿照法。陶瓷艺术的设计首先从对事物的模仿开始,进而进入设计的独创。对事物的仿照活动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对模仿的依赖阶段,在模仿阶段中实现对设计的创造;第二是在模仿之前进行创造,也叫后期的创造(独创)。另外,陶瓷艺术创造者在对事物仿照的初始阶段应积极的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四、结论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需求发生了改变,人们对于陶瓷艺术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设计逐渐成为一种带有目的性的创造性活动。因此,陶瓷艺术设计者要根据人们的要求,积极建设艺术创造工程,实现更科学、 更全面、更多样的陶瓷艺术设计。

摘要:陶瓷艺术是以陶泥或者瓷泥为原料,经艺术家加工设计之后,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创造出的具有文化涵养的艺术品。陶瓷艺术设计是对陶瓷艺术作品品味和水平的一种确定和体现,对陶瓷作品的呈现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现阶段,我国陶瓷艺术工作者对陶瓷艺术设计存在欠缺,主要是因为对艺术创造工程的认识不够。因此,本文从文艺创造学、艺术创造思维、艺术创造技法等方面着重对陶瓷艺术设计中的艺术创造工程进行阐述,旨在促进我国陶瓷艺术设计的创新发展。

从陶瓷艺术创作设计谈经济价值 篇2

一件好的陶瓷作品必须有它的双重价值,即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艺术价值取决于作者的艺术修养,专业基础,取决于他们所采用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的熟练程度。它必须是夸张变形而又富于装饰感的,能给人一种美的艺术享受,而经济价值则取决于产品是否适销对路,这里面包含了材料来源、成本、生产工艺、使用价值,消费对象心理、推销艺术等多方面因素。

以前我们的艺术家们在创作中,常常忽略了陶瓷作品的经济价值,而只注重于追求作品最完美的艺术价值。因为他们在创作过程中要付出极艰辛的劳动,要倾注他们的全部感情,这种劳动、这种感情是无法用任何计量方法来衡量的。一件作品的创作成功,除了作者本身艺术修养的高低和专业技巧的熟练程度以外,还必须有坚强的毅力和创作的激情,只有在投入全身心的情感去创作的时候,作品才会充满艺术的魅力,而当它再被复制的时候,复制者是不会有这种激情的,即使是作者本人去复制。除非在它的基础上再提高,使之更完美,否则仅仅是重复,只能使它失去新鲜感,失去从创作角度上来谈的艺术欣赏价值,所以,艺术家们往往不大考虑批量生产问题。可是陶瓷作品的本身定义就决定了它不是纯艺术品,它同时又是商品,而且绝大多数是为实用服务的,因此设计构思时就必须首先考虑它的实用性,符合工艺上的可能性和生产上的方便性。要关心成本,讲求经济效益,立足于可以投产,形成批量。

我这几年在进行陶瓷艺术创作时注意到,陶瓷作品对丰富生活、美化生活的影响极大。我国国民经济有了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入新的阶段。在丰衣足食之后,开始需要更多的精神生活,需用陶瓷艺术来美化生活,美化环境。在文化学习,文化修养提高的同时,也开始提高艺术品的鉴赏能力。人们的物质丰富了,陶瓷艺术事业也开始走向黄金时代。

可是值得注意的是:在琳琅满目的各种陶瓷作品中虽不乏一些有水平的,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产品,也有不少与产品本身的实用价值相符的艺术设计。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俗不可耐的产品,很糟糕的设计,令人奇怪的是,它们竟也很有市场。探其究竟,我发现几点:

1、这些产品本身价格较低。在人们经济还不十分富裕的时候,在一般人们买东西喜欢拣便宜货的心理主导下,有一定市场。

2、人们的欣赏水平还较低。艺术欣赏是随文化素质的高低,特别是艺术修养的高低而决定的。在大众的文化水平还未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曲高而寡合,“阳春白雪”能接受的人较少,而“下里巴人”合者众矣。

3、销售环节人员的艺术欣赏素质较低。我们新的设计能否推向市场,往往是依靠销售环节去做工作,如果推销人员和订货者对此设计毫无兴趣的话,这件创作就无法投入生产,自然也就无法与广大消费者见面了。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多层次的。人们迫切希望有更高艺术价值的产品投入市场。因此销售环节的同志也还需要努力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4、就是我们创作设计人员的问题了,我们有些创作人员往往陶醉于自我欣赏,只追求自己所喜欢的东西,而不调查市场,不研究大众和国外市场的需要。只追求艺术上的高难度,不考虑是否适合批量生产,同时,人才的布局不合理,高等院校和研究所拥有大量的高级艺术家却与生产相脱离,英雄无用武之地。而与生产直接有联系的大多数中、低层创作设计人员普遍素质不高,拿不出多少艺术价值较高的创新产品,只能看见别人什么东西好销就去仿制,一窝蜂上,直到粗制滥造,竞相压价,使得本来一件很好的陶瓷作品没有能保持住它应有的生命力。

因此我认为陶瓷工艺美术专业的创作人员,第一、不能只埋头于艺术创作,必须接受价值规律的挑战,除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提高表现能力和技巧水平外,还要研究国内外市场各层次的审美情趣,研究点消费心理学,弄清我们的服务对象的爱好是什么。我这里并不是说可以降低艺术标准去迎合对象,而是要做到有的放矢,既不自满于“阳春白雪”也不只唱“下里巴人”,要积极参与推销,用我们的艺术去感染更多的人,使更多人理解自己,同时也提高服务对象的艺术鉴别能力。

第二、创作时必须考虑降低成本的问题,艺术陶瓷(包括陈设和日用瓷)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除了它本身的艺术魅力外,还有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价格,在外国有钱的老板面前更是如此。同样艺术水平,较低的价格总是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要想达到价格既低而利润又不低的目的,只有设法降低成本。这里除了工厂管理能力外,设计人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不少新型材料和科学技术都是我们创作时要考虑的因素。设计人员熟悉原材料,熟悉整个工艺流程,在设计的时候,考虑到生产的每道工序,就可找出最省料、最省工的设计方案来。

第三、创造出符合时代的美。陶瓷作品与其他文化一样,有很强的时代感,传统工艺品能满足人们的怀古之情,更多的是满足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和欣赏。而对国内大众来说,需要更多的则是满足现代生活的使用和审美要求的现代艺术,每个时代都有它各自的审美标准。唐三彩、唐佣的丰满造型,缤纷色彩;宋瓷的细洁素润,典雅清淡;清代工艺品则带进了清贵族的纤细俗艳,矫揉造作。谁也忘不了文革年代除了红忠宇红标语外的青灰色一片,军装军帽成了最时髦的服饰。八十年代后,对外改革开放使外国文化涌进中国,与外国人喜欢中国传统工艺一样,中国人也大量地对外来文化感兴趣,我们要消化和吸收外来文化,去粕存精,使之更好地与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工艺相结合,根据现代生活的需要,创造出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美来。

陶瓷艺术设计的思维方法 篇3

关键词:设计思维,陶瓷设计,思维方式

一、引言

设计是在某种特定的想法下进行一定的改变,从而使周围的环境和事物发生了变化。人类正是利用设计这种方式在不断地改变世界。世界上有人类开始,对事物的创造没有停止过,它是一种思维上的活动,也是创造者实现想法进行创意的整个过程。然而,我国的陶瓷艺术,是我国文明设计代表之一,利用艺术和设计思维使两者完美的融合,使我国陶瓷走向了全世界。陶瓷为适应市场变革,应创新设计思维方式,重新进行分析、组建并创造出更适于陶瓷在世界上发展的设计模式。

二、设计思维

设计思维,是指在一定领域上进行设计和规划,通过各种手段获取信息设定解决方案与设计创造的过程。设计, 它是一个让人摸不到看不见的脑力劳动的过程,是通过创造物的本身的特征所表现出来的形式。思维,是一个分析、判断和推理等思维上认知的过程,是由社会实践创造出来的产物,两者的完美结合,是最终完成设计的基础。设计思维不仅仅只是形象思维,还有一定逻辑思维的存在,一个是基础, 一个是表象,在基础的理论知识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分割,把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利用表象重新组建起来,在科学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和创新从而展现不一样的意义,在逻辑上做出总结是设计的方向,再利用表象的形式赋予产物生命的灵魂。

三、陶瓷艺术设计实践中设计思维方式的运用

(一)想象与联想设计思维和陶瓷设计

想象,是思维在进行的一种特殊意义的活动,主要通过形象思维来表现,通过人大脑思维的活动进行加工生产的过程,它是创造的根源,是因为环境或身边的事物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引起的联想,因此,在创意表现上想法是关键,也是设计思维的根本。在创作中有很多的表现方式:主题、类型、 思想和颜色等方面。利用以上方式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创造力。例如;在我国陶瓷设计中,在对瓷器本身的图案进行设计,要多分析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经验和成功的作品;另外,对颜色的运用和图案组成也要有一定的了解,还必须要掌握设计的造型和陶瓷的尺寸等工艺基本要求。总的来说, 不同的思维方式会有不同的想象能力。在艺术设计的世界中,可以将完全不一样的两种事物,通过自己的想象力联系到一起,就像陶瓷和外界的环境一样,利用云烟和画笔的形式,使原本不相关的事物结合在一起,最终成为了我国宝贵的文化。

(二)拟物象形的设计思维理念和陶瓷设计

设计中的仿生表现形式,是模仿法自然中的某种形态, 再通过合理的艺术进行处理。设计灵感的出现和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日常生活是离不开的,这些想法会不经意的存在脑海之中,这就是我们说的“灵感”。拟物象形的设计思维理念,结合科学的理念,在造型和形态两者之间寻找一种内在创意。陶瓷在最开始的发展阶段,根据大自然的形态和功能采用模仿的形式来表现的。像是果壳等形式,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后逐渐发展流传下来。众所周知,唐代是陶瓷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形式也各式各样,例如:瓷碗的形式就变化多端的,有荷叶形式的、海棠形式的等等,它们形状各异,边缘起伏,曲折多姿,展现着各自的形态。这些都是根据大自然模仿的产物,同时也具备的了一些实用的功能性。

(三)反向思维的设计理念和陶瓷设计

近些年来,随着陶瓷设计的不断发展,在设计上面虽然已经有了一套固定模式的设计思路,但也往往会给陶瓷设计发展带来一定的限制,使设计者的创造受到一定程度的束缚,在设计思维上得不到更好的发展。因此,打破传统观念, 设计出凸显设计者的设计理念的作品尤为关键,这样有利于设计者创新设计理念。设计上的突破和跳跃是反向思维设计的关键,它不仅有着传统的理念,也和传统的发展是相反的, 它具有新颖的设计理念,在传统模式的陶瓷设计面前,引进反向思维的设计理念,往往设计出来的结果,会让人大吃一惊。比如;设计者在设计陶瓷茶壶的时候,设计把手成为设计师的重点,通常只注意把手的实用性,但是在反向思维的设计下,将把手进行夸张的设计,这样既不失它的实用性, 又显得特别的新颖,更体现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结语

陶瓷艺术砖设计 篇4

存档文件

艺术系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陶瓷艺术设计是我系较早开设的专业之一,本专业教学体系完整,师资力量雄厚,同时景德镇是千年瓷都,具有悠久的陶瓷艺术文化底蕴,这又为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办学提供了地域优势。我系该专业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强,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较高的评价,该专业亦是我校的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同时也是省级高职高专示范专业。为进一步使我们的专业更适应市场对素质型和技术应用型陶瓷艺术人才的需要,提高学生市场竞争力和学生就业率,我系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细分为三个发展方向:

1、陶瓷装饰绘画;

2、现代陶艺;

3、生活陶瓷艺术。

一、陶瓷装饰绘画方向

培养目标:学制3年,系统专业地接受艺术与设计、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等各方面的训练,完成知识积累。培养具有着扎实动手操作能力和较强的适应能力的专门人才。本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体系完整性延续性强。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继承传统陶瓷的艺术特色和技法,在传承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着重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绘画基本功,注重绘画与陶瓷的结合,绘画技法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将釉上彩艺术与釉下彩艺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将艺术引入生活。

主干课程:设计素描、色彩、基础图案、书法、构成基础、人体素描、工笔花鸟、工笔人物、陶瓷造型设计、写意花鸟、国画山水、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

存档文件

青花、新彩、粉彩、古彩、花纸设计、综合装饰、电脑绘画、中 国陶瓷美术史、陶瓷工艺学、美学概论、绘画艺术欣赏

二、现代陶艺方向

培养目标:学制3年,系统专业地接受陶艺实践、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等各方面的训练,完成知识积累。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技能及较高文化艺术修养的专门人才。培养在造型艺术、立体造型范围内进行具像及抽象造型的能力,培养学生在艺术创作方面的现代意识,充分展示自己的艺术个性,探索陶瓷材料的特性并运用于陶艺作品中,全面掌握陶艺的泥板、泥条、手塑、拉坯等成型技法,通过对泥土的捏、搓、揉、压、抹等制作过程,使制作者的情感个性固化在作品中,形成永恒的记忆。将现代陶艺与建筑艺术、公共艺术等相关的艺术形式紧密结合,以适应现代人审美要求多元化的趋势,适应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要求,推动陶瓷艺术向更广阔的领域发展。

主干课程:设计素描、色彩、立体构成、陶艺造型、立体雕塑、装饰雕塑、实用陶艺、陶艺釉上装饰、陶艺釉下装饰、环境陶艺、陶艺创作、中国陶瓷美术史、陶瓷工艺学、艺术概论、中外艺术欣赏

三、生活陶瓷艺术方向

培养目标:学制3年,系统专业地接受艺术与设计、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等各方面的训练,完成知识积累,培养陶瓷造型设计的高级专门人才。学习美术设计的基础理论,接受美术方面的系统训练,旨在培养学生从事陶瓷产品设计的能力,注重陶瓷造型设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

存档文件

计与制作,陶瓷花纸设计、陶瓷装饰能力的培养,了解陶瓷工艺的全过程。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前提下提升陶瓷设计的艺术水平,增强日用陶瓷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培养能在企事业技术部门、学校、科研单位从事陶瓷日用品、艺术品等创作设计以及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设计素描、色彩、基础图案、构成基础、工笔花鸟、工笔人物、陶瓷造型设计与制作、写意花鸟、写意山水、青花、三维造型、新彩、粉彩、花纸设计、陶艺基础、装饰画、综合装饰、中国陶瓷美术史、陶瓷工艺学、人体工程学、生活陶艺鉴赏

陶瓷艺术砖设计 篇5

关键词:陶瓷材质;公共空间;环境艺术;优越性

1 陶瓷材质和公共环境艺术空间

在审美多元化的今天,陶艺这古老的艺术门类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传统工艺美术陶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陶瓷,有了新的创作方向和表现形式。现代陶瓷壁画、雕塑、现代陶艺等被广泛应用于室内外和公共环境中。融合了建筑环境空间的环境艺术陶瓷,不但美化了建筑环境,提升了环境空间的品位,同时陶冶了人们的情操,满足了现代人丰富的精神审美需求。

如今陶瓷材料在公共环境中运用得越来越多,内容涉及室内外公共空间里的各类建筑、景观壁画、雕塑、陶艺墙、主题性景观陶艺等。陶瓷与空间的结合不仅是现代公共环境艺术要考虑的问题,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现在环境建筑空间和材料实用性结合的思维符合现代设计艺术的理论层面,陶瓷材料广泛的应用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艺术、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改善美化公共环境的同时还可以营造地域历史内蕴以及文化氛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实现其实用性的前提下使人们有一个良性循环的公共栖息空间。这种源于自然的可塑性材料终究会在公共环境空间艺术中找到属于它的位置,为人们所再度认知。

2 陶瓷材质原料的优越性

作为制作陶瓷的主要原料黏土,石英、长石等天然矿物,经粉碎、成形和烧结而成。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都有分布,而且存储量巨大,就是这样随地可取、无处不有的泥土为陶瓷材质在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可行性,而且黏土价格低廉,能够给予更高的容错率。同时黏土具有可塑性,延展性,其甚至可以打制成泥浆,可以提供给设计者各种各样的造型发挥空间。如今的陶瓷有了更细化的分类和特点,除了传统概念的工艺美术陶瓷,更有建筑陶瓷、纳米陶瓷、电子陶瓷、结构陶瓷等。在烧制成型后,具有不氧化、不变形变色、易清洗等特点,陶瓷复合材料的应用在原料上具有别的材质无法比拟的优势。

3 陶瓷材质的色彩装饰优势

几千年的积累和传承使得陶瓷的釉色形成了千变万化的色谱,有类银类雪的白瓷,有类玉类冰的青瓷,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钧瓷,也有万千组合的颜色釉。陶瓷独特的釉色给设计师无穷的想象空间,能够作为装饰的点缀,也能作为撑住场面的主体。现在技术的进步使得釉色能够做出其他材质同样的效果,如防石材或木材等的陶瓷,甚至在一些表达上超越了原本材质的质感。例如,景德镇的金属釉,不仅表现了金属的光泽,其表面的流动纹理也给欣赏者一种历史的沧桑感,这种浑然天成的表现是其他材质无法媲美的。现代颜色釉的存在也给设计者更多选择,不同的釉色的组合,能够形成不一样的观感。在光和阴影的作用下可以产生模糊状、条纹状或者不规则的效果,液态般的规则纹理可以表现更柔和的天然抛光特性,陶瓷的釉色一旦烧成具有不褪色,耐腐蚀的特性,能够永久保存,其色彩的优势无疑在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凸显出来。

4 陶瓷材质的造型优势

陶瓷材质在造型上具有的容错性,兼容性,可装饰性还有独特性是其他材质无法比拟的。陶瓷是由黏土烧制而成,硬度高但可塑性差,但在未烧制之前,它的形状是可以改变的,黏土柔软的特性可以通过泥条盘筑、压制、拉坯、手捏、雕塑等方法成型。相比于石雕,陶瓷能够更加轻松地进行雕刻,而且拥有较高的容错率,后期还能进行修补;相比于金属成型,陶瓷具有耐腐蚀,不变色等特点。陶瓷可以和其他材料混合成型后再进行装饰,景德镇西客站的《昌江之水》雕塑就是运用混凝土和陶瓷结合而成的,先用混凝土成型,再用白色的和蓝色的瓷片贴敷于表面,成为水滴的形状,灵性而富有美感,成为景德镇标志性雕塑之一。

5 陶瓷的实用性优势

陶瓷最早是作为生活器皿使用的,在使用的过程中上升到审美层次。在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陶瓷材质能够起到装饰的同时还能带来实用性,古时一些四合院结构的建筑,必不可少的是防火盛水的大缸,在平时是用作养鱼,养荷花,关键时候用作防火。现在其防火功能已经逐渐削弱,但是人们保留了其装饰功能,同时传递着中国文化的庄重,防患于未然。如今公共空间环境里的陶瓷艺术发挥了最特殊的表现性,独特的审美特征和实用价值,无论是在公共环境设计艺术中陶瓷材质本身,还是在作品传达的意蕴内涵上都有很大的优势。从构成陶瓷的自然要素——水、泥、火这样最原始的角度去探求陶瓷的本质,其对于公共环境空间艺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6 陶瓷材质的文化优势

陶瓷在中国建筑史上和艺术史上的运用源远流长,中国的文明史也就是陶瓷的发展史,陶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瓷材质作为一种传统艺术材料,承载了中华五千年文明沉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内涵,使得其在公共环境装饰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轻易地传达文化思想,在某些方面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中国古建筑中的大殿、庙宇喜欢用琉璃瓦进行装饰,因材料坚固、色彩鲜艳、釉色光润,一直是富丽堂皇的代名词,建筑陶瓷材料中流芳百世的骄子。我国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在建筑上使用琉璃瓦件作为装饰物,到元代时皇宫建筑大规模使用琉璃瓦,以至沿用至今。瓷器上的绘画装饰是其他材料无法达到的,从青花到五彩,粉彩,瓷砖画,可以装饰各个方面,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是其他材质无法达到的。景德镇的主干道都有青花手绘陶瓷大灯柱,它代表了一个地方的文化形象。在体现景德镇瓷都传统陶瓷文化底蕴的同时,利用釉下彩、青花高温颜色釉等装永不褪色、易清洗等特点,将传统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美化了公共环境,形成了瓷都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陶瓷材质拥有着远比金属、玻璃、混凝土等更加久远的传统历史,目前在公共环境设计艺术中陶瓷材质的应用已经遍地可寻,但是很少把它单独作为一种独特的材料来使用。虽然过去在技术上很多方面无法使用陶瓷来进行装饰,但是综合考虑陶瓷材质的优势,近年来建筑科技方面的发展和陶瓷材质的广泛应用,在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陶瓷作为建筑材料应该成为关注的对象。无论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是其本身特性优势,陶瓷材质对于设计者而言是永远无法忽视的。中国有着深厚而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陶艺传统,继承优秀的陶艺传统,将传统陶艺融入现代建筑,是中国陶艺家们的神圣使命。可以说,将极具民族特色的陶艺应用到现代城市建筑空间,会使当代的公共环境艺术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更具视觉冲击力,更富有生命力。还可以说,将中国传统文化应用到现代城市建筑空间,既发扬光大了中国传统文化,又创造出了一个地域特色文化,更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化新路。

论陶瓷艺术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篇6

一、陶瓷艺术与服装设计的特性

陶瓷是泥与火交融的艺术, 它与服装艺术一直演变发展至今日, 逐并成为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陶瓷艺术与服装艺术在历史发展的连接点不断碰撞, 形成了陶瓷中的服饰绘画与由陶瓷与服装而延伸出的独特的艺术特质, 其中包含服装语言的陶瓷艺术与包含陶瓷艺术的服装设计。同时, 现代陶瓷艺术的外在形式与肌理表现, 对服装面料的剪裁、设置刺绣、结构线等服装设计的造型语言和装饰手法都都产生影响, 都是通过材料展示设计的创作理念与艺术个性;陶瓷艺术纤维作为新型的绿色纤维更应用于服饰面料, 更说明了现代陶瓷艺术与服饰设计关系的紧密, 它预示着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与新材料新技术的更新和进步。

在中国宋代之前直至服饰的起源, 陶瓷作为主要的文化载体而流传。宋代之后, 元朝青花瓷就以神话故事人物、戏曲人物、古典小说人物等为描绘的对象, 到了明清时期, 陶瓷上的青花与粉彩几乎记载了当时所有的服装类型;20世纪是近代中国妇女服装演变的重大阶段, 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时装, 体现出服装史上划时代的变化。这时候人们发现, 陶瓷艺术和服装设计, 可以说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展示方式, 但又相互影响, 它们不仅能服务于彼此, 更提倡的是不同材料的技术结合。

二、陶瓷艺术与服装设计的艺术关联

1. 外部轮廓与线条

“宁弧勿直、宁圆勿方”是陶瓷造型的设计原则, 服装外部轮廓是确定服装款式造型的主要因素。在陶瓷造型设计中, 可将轮廓归纳为四种基本型:S型、H型、A型、V型。比如“S型”的器形外轮廓线条柔和、变化自然、有放有收, 这种造型感体现了女性温柔、典雅的曲线美, 微微张开的底摆充满律动感, 活动自如, 这种不同形态的自由曲线, 从视觉语言上展示了妩媚多情的女性面容。比如:咖啡用具上流畅的曲线分割线或装饰线将壶流部、壶体和把手自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就像连衣裙中从上至下的公主线。这条在变化起伏的形体上游动的线形使各个形体之间产生一种联系与和谐, 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形体并产生一种清淡而柔和的韵味, 让消费者享受着自由曲线所带来的快乐。

2. 艺术表现形式

陶瓷艺术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它与造型、色彩以及配套材料等因素相互制约。当代陶瓷艺术专注于对材料、形式、价值、色彩、运动与人的关系等研究, 提倡对材料的多样性和陌生领域的探索, 强调陶瓷艺术的实践性和观念性, 使设计者个人的艺术观念在设计中起到主导作用;服装艺术, 具有直观的特性和极强的感染力, 留给人们的影响往往是深刻而难以磨灭的, 服装设计不仅可以装饰人体, 保暖御寒, 它与陶瓷艺术一样, 不仅具有较强的实用功能, 更是因为它依附于人体则更能体现出时代的变迁、民族的特质与人的心理与审美。

三、陶瓷艺术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1. 陶瓷粉彩牡丹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早在清康熙年间, 粉彩作为瓷器釉上彩绘艺术已开始了萌芽, 乾隆时期粉彩已非常兴盛。粉彩的艺术效果, 以秀丽雅致, 粉润柔和见长, 它们相互衬托, 相映成趣。粉彩纹饰中牡丹纹饰是其代表, 也是清朝发展最为绚烂的时期, 如故宫藏清雍正粉彩牡丹纹盘口瓶等。在清朝, 牡丹被确定为国花, 同时, 清朝也是中国服装刺绣艺术的高峰时期, 尤其在清代达到了极盛的状态, 出现了苏绣、湘绣、粤绣及蜀绣四大名绣。根据绣法的不同, 常用于牡丹纹饰的制成工艺有刺绣与提花。牡丹纹饰由上层阶级转为民间吉祥纹样, 逐渐反映出一般民众对吉祥生活的美好向往心理和审美趣味。清朝粉彩牡丹纹饰从陶瓷中传播, 与其他吉祥纹样结合使用并应用于服饰, 至今延伸出更为丰富的吉祥寓意。

2. 陶瓷青花图案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在陶瓷艺术装饰发展的过程中, 没有哪一种装饰类型能像青花一样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相对服装设计来说, 我国传统的丰富的青花图案是我们的一大笔财富。青花的蓝白二色运刻画在服装上, 青花图案应用在服装整体或局部, 这对现代服装设计更提供一种特殊的语言元素。

作为一种陶瓷上的装饰方式, 青花本身就有很多种表达方式, 内容有人物、动物、植物、风景等, 变法方法有精细的工笔线描, 有豪放的大笔写意, 有纯青花装饰, 也有与其他色彩相结合的装饰方式。可以说, 作为一种瓷器上的装饰, 青花具有特殊的巨大的魅力, 它对各个时期其他艺术领域内的装饰风格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在国际时装界, 类似青花的中国元素也被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所采用, 在国际时装舞台上, 织锦刺绣、写意泼墨、云龙图腾, 青花出现在纽约、伦敦、巴黎、米兰四大国际时装周上。这些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青花元素频繁出现在国际顶尖服装发布的T台上, 预示“中国元素”正悄然流行于全球的时尚界。例如, 西班牙奢侈品LOEWE, 在2008年春夏流行发布会上的“青花瓷”服饰就是很典型的青花瓷色彩表现, 它是以白色作为底色的时装裙, 上面图案绘制蓝色条纹, 在条纹中穿插着不同的花型, 整体风格采用白底蓝花的青花, 清新高雅, 不拘一格, 最新奇的是加入了蓝色条纹, 不仅增添了现代元素, 并且条纹能随着人体的运动起伏产生不同的变化, 使得整体服装风格轻松自然、随意休闲。

四、结语

现代人的着装更讲究服装与服饰的整体配套美感, 装饰搭配性成为服装设计的第一要素。陶瓷艺术借助陶瓷材料, 体现了一种新的表现方法与形式, 丰富了服装搭配的内容, 吻合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个性的表达。陶瓷艺术与服装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 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陶瓷艺术对服装设计的装饰搭配与艺术形式也将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赵贞标.浅谈陶瓷饰品在服装上的应用[J].江苏陶瓷, 2009 (10) .

[2]侯玲玲, 程幸.青花瓷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景德镇陶瓷, 2010 (1) .

陶瓷艺术砖设计 篇7

磷石膏是湿法生产磷酸时硫酸与磷矿石作用所得的副产品,通常每生产1 t磷酸需排出5t磷石膏。据资料统计,全世界磷石膏的年排放量高达15000~18000万吨,利用率仅为4.1%~4.5%,其余的基本上作为废料堆积,这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而且构成了环境污染。如何有效处理磷石膏已经迫在眉睫。

当今已经有很多大中城市禁止使用烧结粘土砖作为建材,所以用工业废渣磷石膏来生产建筑用砖有很大的市场前景[2]。但由于磷石膏中杂质的存在给综合利用磷石膏带来了不小困难。磷石膏的主要成分是Ca SO4·2H2O,在制备半水石膏时无法得到结晶粗大、整齐的晶体,这样就阻碍了半水石膏的水化过程,所以制备的半水石膏性能远远不如天然石膏,这是导致磷石膏目前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各国学者都致力于磷石膏中杂质的影响及磷石膏的改性研究,但至今也没能提出彻底解决杂质对磷石膏制品影响问题的方案。借助于现代分析测试手段,研究发现,采用水洗并不能彻底解决磷石膏中杂质的影响问题,嵌布于磷石膏晶格中的共晶磷是无法通过水洗的方式溶出的,因此,要解决磷石膏中杂质对磷石膏制品影响的问题,必须另辟蹊径[12]。

2 实验部分

2.1 复合胶凝材料[3]

复合胶凝材料(Composite gelatinization materials)是以一种材料为基体(Matrix),另一种或多种组分为增强体(reinforcement)组合而成的,其自身能与其他物质(如水等)混合后一起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由桨体变成坚硬的固体,并能将散粒材料(如砂、石等)或块、片状材料(如砖、石块等)胶结成整体物质的材料。各种组分在性能上互相取长补短,产生协同效应,使复合胶凝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原组分胶凝材料的性能,从而满足各种不同使用要求。

2.2 磷石膏改性机理[8]

低温陶瓷化改性磷石膏以磷石膏为基体,通过电石渣、矿渣粉、粉煤灰(DSZ、KZF、FMH)激发其活性,使其具有CBC类陶瓷材料的性质[5]。充分利用其自身的物性组成及潜在活性,一方面在蒸压法脱水过程中改善磷石膏的结晶习性,获得粗大、整齐的结晶体;另一方面,在磷石膏脱水过程中,工业矿渣同时得到化学活化。在半水磷石膏水化过程中,选用的矿渣可进一步改善二水石膏晶型,同时促进矿渣的水化进程,有利于产物中-Al-O-Al-,-Si-O-Si-,-Al-O-Si-的化学长链形成,该类化学结构属于类陶瓷结构,故能形成低温陶瓷改性磷石膏复合材料。

2.3 试验原料

(1)磷石膏:来自云南三环化工厂磷石膏堆场,含水率为10%。

(2)矿渣粉:昆钢矿渣并球磨一小时,含水率为0.4%。

(3)粉煤灰:含水率为12%。

(4)电石渣:含水率为50%。

磷石膏、矿渣粉、粉煤灰的化学组成见表1。

2.4 试验设备

JPT-5天平,量筒,烧杯,刮平尺,ISO行星式胶砂搅拌机与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三联试模40×40×160㎜,TYA—100C型电液式抗折抗压实验机,TYA—300C型电液式抗折抗压实验机。

2.5 试验方法

以磷石膏为基体,加入不同工业废渣作为改性组分,然后加入水用ISO行星式胶砂搅拌机快速搅拌3min,而后在三联试模中砸制成型。静停24h后脱模,再经24h常压蒸汽养护,最后进行抗折、抗压强度测试分析。

3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3.1 复合胶凝材料对试样强度的影响研究

复合胶凝材料由KZF、FMH、DSZ组成。选用正交实验表L9(34)进行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表如表2,正交实验结果见图1。

从抗压级差分析图(图2)可以得出,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A>C>B,即KZF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FMH的影响次之,DSZ对抗压强度的影响最小,同时可以得出最优试验水平是A3B2C2,即复合胶凝材料中KZF:DSZ:FMH=1:1:1,且百分含量均为15%。

从抗折级差分析图可以看出,主次因素为C>B>A,即FMH对抗折强度的影响最大,DSZ的影响次之,KZF对抗折强度的影响最小,同时可以得出最优试验水平是A3B2C2,即复合胶凝材料中KZF:DSZ:FMH=1:1:1,且百分含量均为15%。

不难看出从抗压、抗折强度上所得到的最优水平相同:KZF:DSZ:FMH=1:1:1。

3.2 复合胶凝材料掺量对试样强度的影响

通过2.1的正交实验可以得出,复合胶凝材料中KZF:DSZ:FMH=1:1:1。在复合胶凝材料中各组分比例不变的前提下,调整磷石膏与胶凝材料的比例,由单因素试验得到结果,分析见图3。

从图3可以看出,当磷石膏:复合胶凝材料=1:1时,所得到的试样抗压和抗折强度均为最大。原理是:当复合胶凝材料过少时,一方面不能充分激发磷石膏的活性,让Ca SO4·2H2O参与到水化反应中,形成水硬性物质;另一方面体系中的活性硅铝矿物组成不足,从而不能让磷石膏通过与胶凝材料进行水化反应,形成C2S、C3S、钙矾石、单硫型硫铝酸钙等。

当胶凝材料用量继续增加时,作为基体材料的磷石膏掺量相对减少。在这个体系下,磷石膏不仅作为基体,而且还是一种胶凝组分,共同与FMH、DSZ、KZF一起产生协同作用来实现水化反应。产生的C-S-H胶凝可以用通式Ca4Si2O7(OH)·H2O来表示,它是组群状硅酸盐结构。同时也能形成-Al-O-Al-,-Si-O-Si-,-Al-O-Si-的化学长链,该类化学结构属于类陶瓷结构,具有化学稳定、高强的特性。

3.3 最优DSZ掺量的确定

在固定磷石膏掺量为50%,且KZF和FMH比例为1:1的前提下,变化DSZ的掺量,由单因素试验可得结果,分析见图4。

从图4可以看出,DSZ对抗压、抗折强度的影响不是很明显,其最佳掺量为12%,主要原因是:当DSZ的有效成分氢氧化钙含量较小时,其可能优先与磷石膏中的游离酸发生中和反应,体系中只有磷石膏中的硫酸盐能对FMH和KZ起到活性激发作用,但效率很低,生成的大多是强度低的钙矾石;当氢氧化钙含量高于中和磷石膏的酸性物质需要时,氢氧化钙将与KZ和FMH中的Al2O3、Si O2发生水化反应,形成C-S-H胶凝,其反应原理如下:

在该复合胶凝材料中DSZ主要是提供活性成分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在磷石膏体系下是提供碱性环境以充分激发磷石膏的潜在活性,同时也能为FMH、KZ活性的激发提供碱性环境,有利于其进行化学键合形成类陶瓷结果,促使磷石膏和复合胶凝材料充分反应生成C-S-H胶凝,从理论上保证试样的强度。

3.4 最优FMH掺量的确定

通过前面试验,在固定磷石膏掺量为50%、DSZ掺量为12%的前提下,考察单因素FMH对试样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分析见图5。

从图5可以看出,抗压最大值出现在FMH掺量为18%的时候,而FMH掺量对试样抗折强度的影响不明显。综合考虑,FMH的最佳掺量为18%,机理是:FMH是一种具有潜在活性的玻璃体废渣,适当提高FMH用量,可以补充体系中的活性硅铝。一方面能提高C-S-H胶凝矿物的比例,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化学长链-Al-O-Al-、-Si-O-Si-、-Al-O-Si-的形成。但FMH的活性必须在碱性环境中才可以充分激发出来,所以FMH的掺量受DSZ掺量的限制。另外与KZ相比,其活性难以依靠磷石膏提供的硫酸盐充分激发。FMH掺量增加的同时,实际上就是KZ掺量递减的过程,这样就直接导致最终C-S-H胶凝矿物减少。利用FMH的关键是如何合理调整体系中的Ca/Si比,从而有利于形成较多的水硬性物质,同时达到低温陶瓷化的目的。

3.5 KZ作用机理

单因素试验中磷石膏的掺量均为50%,在此前提下得出DSZ的最佳掺量12%、FMH最佳掺量为18%,随之KZ掺量也确定,即为20%。KZ的作用机理是:KZ是具有高度活性的玻璃体矿物,在DSZ和磷石膏共存的体系中,能够被碱和硫酸盐双重激发,其玻璃体结果迅速被破坏,经过水化反应生成大量的CSH、CAH和钙矾石,同时也形成部分-Al-O-Al-、-Si-O-Si-、-Al-O-Si-化学长链。这些物质的结构对试样强度的建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3.6 养护时间对试样强度的影响

由以上试验确定了改性磷石膏低温陶瓷生产建筑砖的最佳工艺方案为:LSG(磷石膏):KZ:FMH:DSZ=50%:20%:18%:12%。用此工艺配方通过搅拌、砸制成型,静停24h之后脱模并进行常压蒸养养护。每隔2h取出一个试样进行抗压、抗折的测试。最终试验结果分析见图6。

从图6可以看出:随着养护时间的增长,试样的抗压、抗折强度都呈递增趋势。当养护时间达到20h后,抗压、抗折强度变化不是很明显,因此最佳养护时间为20h。以磷石膏为基体与复合胶凝材料组成的体系中,经过20h的常压养护,各种物质之间已经通过相互扩散、渗透、融和并在相应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化学反应,形成了大量的CSH、CAH和钙矾石,同时也形成了化学长链-Al-O-Al-、-Si-O-Si-、-Al-O-Si-,这些物质和结构的产生给材料最终强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上的保证。

4 性能与微观结构

由复合胶凝材料和磷石膏按照以上工艺配比,制备出了改性磷石膏建筑砖,然后对其进行微观结构SEM分析,如图7所示。从图7可以看出,通过生产物之间的相互搭接和交错,形成了致密的堆聚结构。这种结构对材料能起到固封作用,材料内外物质之间的交换通道被隔绝,这是其具有优良力学性能的重要原因。

图8是制备的改性磷石膏建筑砖的X-衍射图,经分析表明,生成产物中主要是Ca3Si O5(3Ca O·Si O2)、Ca Al12O19。这两种物质相互组成群状C-S-H凝胶结构,该结构是高度变形的类托贝莫来石和类羟基硅钙石结构,具有高强、稳定的性质。胶凝材料中各个组分的主要矿物为Si O2、Al2O3、Ca O、Ca SO4·2H2O等,从图8可以明显看到各个特征峰强度很弱,基本消失,它们同时参与水化反应生成了C-S-H凝胶,并由-Al-O-Al-、-Si-O-Si-、-Al-O-Si-化学长链将其连接为网状的胶凝体。结合衍射分析和实验所用材料的化学成分分析产物应是{Ca6[Al(OH)6]224H2O}[3SO42-2H2O]、C5(S6O18H2)·8H2O、C9(S6O18H2)·6H2O。这些矿物具有类沸石的性能特征,是一种典型低温条件下的化学键合陶瓷材料[1]。

5 结语

(1)本文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由DSZ、FMH、KZ组成的复合胶凝材料对改性磷石膏低温陶瓷化的最佳比例组成为DSZ:FMH:KZ=1:1:1,在此比例不变的前提下,磷石膏:复合胶凝材料为1:1时试样的强度最好。

(2)系统考察了在磷石膏掺量为50%的前提下,DSZ、FMH、KZ中各个单组分对改性磷石膏低温陶瓷化生产建筑砖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DSZ的最佳掺量为12%,FMH最佳掺量为18%,KZ的最佳掺量为20%。并以此为工艺配方,成型,考察养护时间对最终强度的影响,得出最佳养护时间是20h。

(3)通过对低温陶瓷化改性磷石膏建筑砖的SEM和XRD分析得出:反应产物是C-S-H凝胶和由-Al-O-Al-、-Si-O-Si-、-Al-O-Si-化学长链连接为网状的胶凝体,生成的矿物结构具有类沸石的性能特征,属于低温陶瓷材料。

参考文献

[1]陆占清,夏举佩,等.铝土矿选尾矿制备低温陶瓷泡沫材料工艺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0(5):1-5.

[2]夏举佩,阳超琴,苏毅.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的制备[J].云南化工,2005(2):21-23.

[3]韦华,张召述,夏举佩.磷渣制备CBC复合材料的研究[J].粉煤灰,2007(6):22-24.

[4]贺冒云.磷渣活化制备低温陶瓷木材的基础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

[5]周亮亮,张召述,夏举佩.黄磷炉渣制备化学键合陶瓷复合材料工艺研究[J].化工矿物与加工,2007,(7):25-27.

[6]彭家惠,楼宗汉.钙矾石形成机理的研究[J].硅酸盐学报,2000(12):511-515.

[7]张文生,王宏霞,叶家元.水化硅酸钙的结构及其变化[J].硅酸盐学报,2005(1):63-68.

[8]杨淑珍,宋汉唐,杨新亚.磷石膏改性及其作水泥缓凝剂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1):22-25.

[9]陈燕,岳文海,董若兰.石膏建筑材料[M].北京:中国建树工业出版社,2003.

[10]马行美.磷石膏净化及石膏煅烧工艺综述[J].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2003(5):17-19.

[11]李江华,邓朝飞.浅论磷石膏做水泥缓泥剂的应用[J].四川建筑,2003(5):85-86.

陶瓷艺术砖设计 篇8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地表越来越多地被建筑物和混凝土等所覆盖,这种地表的“硬化”使地表与空气的热量、水分交换很困难,自然调节城市地面温度和湿度的能力显著降低。地表吸收热量困难,导致城市空间内存留大量余热,地面还会大量反射、辐射太阳热能,极大地增加了城市“热岛”效应[1,2]。雨天时阻止雨水直接渗入地下,造成积水,影响道路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同时阻断了雨水直接补充地下水的途径,使城市地下水位难以回升,直接影响城市地表植被的健康生长,绿化困难,加重城市的干旱缺水。雨天时积水大量涌入下水道后注入江河,加重了城市排水系统和江河排泄的负担;晴天时地面又极为干燥,尘土飞扬,环境舒适度大大降低。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在消耗大量资源的同时,还造成了严重的污染[3]。如浙中地区具有丰富萤石、珍珠岩资源,开采资源的同时,产生大量萤石尾砂、珍珠岩废矿粉,且多数堆放在露天,长此以往,既占用了大量土地,又污染了环境。

透水砖作为新型功能性道路铺装材料[4,5],具有透水、保水特性,可以有效抑制城市“热岛”现象,本研究以萤石尾砂、珍珠岩废矿粉为主要原料,研制了一种透水性能好、强度高的环保型陶瓷透水砖,为透水砖材料增添了一个新品种。

1 试验

1.1 原材料

选用原料为东阳萤石尾砂、缙云珍珠岩废矿、东阳瓷土、云和膨润土,原料的化学成分见表1。

%

1.2 原材料制备

萤石尾砂作为透水砖的骨料,粉碎至一定粒度,筛分分级,按粒级0.84~2.00 mm、0.42~0.84 mm、0.21~0.42 mm(对应目数10~20目、20~40目、40~70目)分别堆放备用。

珍珠岩废矿、瓷土、膨润土分别干燥、球磨粉碎,过180目筛。

1.3 透水砖的制备

按萤石尾砂50%~70%、珍珠岩废矿粉10%~30%、瓷土10%~30%、膨润土0~10%的配比,将原料称量后加适量水搅拌均匀,陈腐1 d,将经陈腐的坯料分别加入100 mm×100mm×40 mm(抗压强度测试试样)和100 mm×100 mm×100 mm(透水系数测试试样)的模具中,在液压机(YE-150)上压制成型,将坯体置于恒温干燥箱中干燥1 d,采用SSX-12-16高温电阻炉烧制,分别在不同烧成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后自然冷却,即得透水砖。

1.4 试样性能测试

透水砖的力学性能和透水系数按JC/T 945—2005《透水砖》进行测试。吸水率、气孔率、体积密度参照文献[6]用水煮法测试。用日立X-650扫描电镜观察显微结构。

2 结果与讨论

2.1 透水砖正交试验

从前期试验得知,当膨润土掺量小于6%,瓷土掺量又小于10%时,砖坯干燥强度太低,搬运过程中易破损;当膨润土掺量为8%,瓷土掺量为10%~12%时,砖坯干燥强度能达到搬运要求,所以选用膨润土掺量为8%、瓷土掺量为12%。为进一步研究骨料萤石尾砂用量、助熔剂珍珠岩废矿粉用量、骨料粒径及烧成温度对透水砖性能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试验。试验考察的因素与水平见表2,正交试验结果与极差分析见表3,其它工艺条件为:成型压力20 MPa,保温时间1 h。

通过正交试验,考虑透水砖的耐用性,在满足透水性能的情况下,尽量选用抗压强度高的配方,所以选用2#配方为较优配方。从图1的透水砖SEM形貌结构照片可知,2#配方透水砖气孔分布比较均匀,孔径范围30~80μm。

2.2 萤石尾砂用量和粒度对透水砖性能的影响

从表3分析可知,萤石尾砂用量对制品抗压强度影响最大,随着萤石尾砂用量增加,制品抗压强度减小,而透水系数增大。这是由于随着萤石尾砂用量的增加,助熔剂(珍珠岩废矿)用量相应减少,骨料萤石尾砂颗粒之间结合程度降低,制品气孔率增加,使制品透水系数增大;另一方面,气孔率增加,制品有效负荷面积减小,并且在气孔邻近区域容易产生应力集中,从而降低制品抗压强度。

萤石尾砂粒度对制品透水系数影响最大,随着萤石尾砂颗粒度的增大,制品透水系数增大,而抗压强度降低。这是由于萤石尾砂颗粒度越大,颗粒接触时产生的间隙就越大,因此在相同烧成温度、助熔剂用量一定的条件下,制品的气孔率越高,密度越低,导致制品的抗压强度越低,透水系数越大,透水性能越高。

2.3 珍珠岩废矿粉用量对透水砖性能的影响

从表3分析可知,珍珠岩废矿粉用量增加,制品抗压强度提高,透水系数减小,透水性能降低。这是由于珍珠岩废矿粉在高温下主要起助熔作用,促进液相的产生。珍珠岩废矿粉用量增加,高温时液相增多,减小了烧成制品的气孔率,增大产品的密度,所以制品透水性降低,而抗压强度提高。

2.4 烧成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透水砖性能的影响

从表3分析可知,随着烧成温度升高,制品抗压强度增大,透水系数减小,透水性能降低。当烧成温度小于1100℃时,坯体产生少量液相,颗粒间开始粘结,仅有极少量颗粒间空隙被填充,制品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而透水性能较好;当烧成温度达到1150℃时,随着烧成温度的提高,液相量增加较快,连通的空隙逐渐被填充,制品进一步致密,从而提高了制品的抗压强度,降低了透水性能;当烧成温度达到1200℃时,液相过多,坯体表面出现玻璃化,考虑制品性能和能耗,烧成温度以1150℃为宜。

选用2#配方,成型压力20 MPa,在1150℃烧成,不同保温时间对透水砖性能的影响见表4。

由表4可知,在1150℃相同烧成温度下,保温时间越长,制品透水系数越小,而抗压强度越高。这是由于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高温液相的生成量增加,液相填充了部分孔隙,制品密度增大,所以制品抗压强度提高,透水系数降低。综合考虑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保温时间以1 h为宜。

2.5 成型压力对透水砖性能的影响

选用2#配方,在1150℃保温1 h烧成,自然冷却,不同成型压力对透水砖性能的影响见表5。

由表5可知,随着成型压力增大,制品抗压强度提高,透水性能降低。成型压力小于20 MPa时,随着成型压力增加,制品抗压强度显著提高,而透水系数明显降低;而当成型压力大于20 MPa时,随着成型压力增加,制品抗压强度提高及透水系数降低的趋势趋于平缓。

这是由于在加压初期,坯料颗粒在压力作用下,发生明显移动,相互间发生相对滑移与位置重排,骨料颗粒逐渐趋于紧密堆积,同时珍珠岩废矿粉、瓷土粉、膨润土细颗粒进入骨料颗粒堆积形成的间隙中,使得坯体空隙急剧减少,密度明显增加,物料颗粒接触良好有利于质点的扩散,促进烧结,从而使制品抗压强度提高,透水系数降低,所以当成型压力小于20 MPa时,随着成型压力的增加,制品抗压强度显著提高,透水系数明显降低。

当成型压力达到20 MPa时,坯体中骨料颗粒已经接近紧密堆积。成型压力超过20 MPa后,由于坯体随之发生位移、重排及细粉料填充作用趋于平缓,坯体密度的增加不明显,此时成型压力的增加,使制品强度提高和透水性能降低的作用趋于平缓。

2.6 陶瓷透水砖产品性能(见表6)

由表6可见,2#配方透水砖符合JC/T 945—2005《透水砖》标准要求。

3 结语

(1)利用萤石尾砂、珍珠岩废矿为主要原料能够制备符合JC/T 945—2005《透水砖》标准要求的透水砖,且废料用量在70%以上,不仅可以变废为宝,节约资源,还可以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透水砖的透水性能与抗压强度是一对矛盾,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用途,适当调整工艺参数,制备力学性能、透水系数等性能指标不同的透水砖,在本试验条件下,比较适合的工艺参数为:萤石尾砂50%~60%、珍珠岩废矿20%~25%、瓷土12%、膨润土8%,萤石尾砂粒径0.42~0.84 mm,成型压力20MPa,烧成温度1150℃,保温时间1 h。

(3)透水砖的抗压强度与烧成温度、保温时间、成型压力、助熔剂(珍珠岩废矿粉)用量成正比,与骨料(萤石尾砂)用量、骨料(萤石尾砂)粒径成反比,骨料(萤石尾砂)用量对透水砖抗压强度的影响最大。透水砖的透水性能与烧成温度、保温时间、成型压力、助熔剂(珍珠岩废矿粉)用量成反比,与骨料(萤石尾砂)用量、骨料(萤石尾砂)粒径成正比,骨料(萤石尾砂)粒径对透水砖的透水性能影响最大。

参考文献

[1]马云龙.透水砖透水性和强度的影响因素[J].佛山陶瓷,2005(5):10-13.

[2]王立久,李如林.伟晶石高性能陶瓷透水砖的研制[J].玻璃与搪瓷,2008(2)11-13.

[3]姚冶才.环境废弃物及其再利用[J].陶瓷,1999(3):16-20.

[4]王志,王悦,刘福田,等.可持续发展与环保型材料[J].硅酸盐通报2001(3):88-93.

[5]王新友.环境材料与绿色建筑[J].建筑材料学报,1998(1):46-49.

陶瓷艺术砖设计 篇9

李秉德教授在其主编的论著中将教学方法分为五类,诸如“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对于陶瓷艺术课程教学则更强调第三类方法,实现练习、实践并得出结果的办法。当然在陶瓷艺术设计的课程实际教学过程中,也会运用到演示法、参观法等,实践始终是实现教学的目的和手段运用的关键。相比较于陶瓷艺术的课程教学,在毕业设计的教学中则突出强调发现法、探究法等培养学生自主性的教学方法,如制定选题,根据选题选择元素,以及如何实现的过程都需要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陶瓷艺术毕业设计的教学方式、方法和课程教学的循序渐进,全面铺开的形式有所不同,更注重一个点的突破。其教学的主体从课堂教学的教师转变成了学生,极大的体现和反馈出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创意能力,教师在其中担当的是辅助性和引导性角色。教学的形式也从理论教学,实践训练到理论总结的模式转变为市场调研,实际操作到受众反馈。

相较于相关学科的毕业设计教学,以包装专业毕业设计为例,陶瓷艺术毕业设计作品的环节更加完善,更注重从设计到实物制作的整体流程及成品的完整度。陶瓷艺术毕业设计从一开始就定调为可面向市场的成品创作。相对于国画、油画等艺术类别毕业创作的重技法、视觉效果而轻创意,陶瓷艺术毕业设计作品的实现过程则是以创新创意设计为基础,强调作品的视觉效果及其市场反馈。

二、陶瓷艺术毕业设计的教学方法上应该做出的几个突破

陶瓷艺术毕业设计教学首先应以应用型为基调展开,在教学中始终坚持这一出发点,将学生培养成可以进行自由艺术创作的创作者,或是陶瓷相关产业的设计者和制作者。学生既能掌握整个陶瓷的设计生产流程,熟悉陶瓷的相关理论知识,又能进行独立的设计与创作。这就需要对固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改革,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为校企合作的模式。在各个教学单元上进行目标化教学与管理,调整多种教学方法的平衡点与侧重点。

(一)改变陶瓷艺术毕业设计由理论“灌输”向探究式教学转变。

培养学生独立创作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索陶瓷艺术的设计生产的技术及其艺术属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强化选题、项目的引导性意义,使学生以学习主体的姿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陶瓷毕业设计的教学中去,积极地深入探索相关的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教学中引入探究式教学理念,通过寻找问题—查阅资料—确定研究思路—进入生产车间—实物制作等一系列步骤完成整个创作过程。

(二)改变陶瓷艺术毕业设计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

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使其以一个主导者的角色进入实际的创作,并完成整个设计与生产的环节,教师应承担辅助性角色,在具体的问题给予解答,在大方向上给予必要的引导。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着重拟定设计选题,确定设计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共同解决一些疑难点,发挥集体智慧,培养团队精神,使课堂变成师生共同探究知识、协作开展学习的场所。

(三)由单一的课堂讲授向多样化教学方式转变。

陶瓷艺术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可以很好地促进教学活动多样化。如陶瓷的烧制方式中的乐烧,可以很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烧制方法的同时,丰富其对陶瓷的认识和热爱。在上一届陶瓷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我们将陶瓷乐烧和烧烤活动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既联系了师生的感情,又缓解了毕业创作的压力,学生通过乐烧对陶瓷也有了更浓厚的学习和创作兴趣,对他们毕业设计选题的创作也有一定的启发。

三、总结

陶瓷艺术因其本身的艺术特点和材料属性,决定了实践实训是其重要的教学方法,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推敲、反复练习才能真正掌握相关的技艺;同时,理论教学也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深化了学生的设计与创作的能力。陶瓷艺术的毕业设计教学方法改革应强调实践性,建立长期的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是陶瓷艺术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实现的保证,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是陶瓷艺术毕业设计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必要措施。

参考文献

[1]何人可.走向综合化的设计教育[J].装饰,2002(4).

[2]徐江.关于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思考[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

陶瓷艺术砖设计 篇10

一、时尚流行元素与陶瓷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分析

现如今,时尚作为一种时代产物,是人们共同追求的,并且时尚流行元素已经成为陶瓷艺术设计人员的重要灵感来源。时尚就是其实就是一段时间内,一些人为了突出自己的个性,呈现出与别人生活样式不同的表现,后来逐渐被大众接受的风格。也就是短时间内被人崇尚的一种生活。时尚元素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范围比较广,人们的衣食住行等都有时尚的身影。[1]陶瓷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内容,利用时尚流行元素设计陶瓷,能够更具创造性。将二者有机结合,能够使得陶艺艺术设计实现更好的突破,也是陶瓷市场开辟的新天地。时尚流行元素与陶瓷艺术设计是不可分割的,人们对于时尚的推崇使得陶瓷艺术设计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特色的流行文化。

二、时尚流行元素与陶瓷艺术设计的结合

不同于其他工业产品,陶瓷产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陶瓷艺术设计中应用时尚元素与其他工业产品是不同的,本文从造型和装饰两个方面对时尚流行元素与陶瓷艺术设计的结合进行分析。

1、时尚流行元素与陶瓷造型设计的结合

陶瓷艺术设计过程中,陶瓷的造型设计是需要首先考虑的。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升,文化内涵也有所增长,对于艺术的认识不会停留在一个阶段,千篇一律的陶瓷设计必然会失去特色。当前设计师都希望在陶瓷的外型上下功夫,改变传统的陶瓷外型设计,使用全新的造型吸引消费者的眼光。当前人们追求个性、独特,陶瓷艺术设计者也应转变传统的造型,使用全新的方法对造型美进行诠释。当前时代不断发展,陶瓷设计也应积极融入时尚流行元素,突破传统文化以及时代的限制,将传统与时尚相结合,使得陶瓷艺术设计更加丰富。陶瓷艺术设计中造型是比较优雅的,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应用时尚元素能够凸显造型美。人们在选择瓷器时通常会从其外型、颜色以及制作工艺、材料结构等进行,对其进行揣摩和审视,实现情感上的沟通,从而产生购买的想法。人们对于陶瓷的第一印象大多数都是造型,比如咖啡壶,其造型像车轮,只需要转动轮子就可以将咖啡倒入杯子中,[2]这种设计与时尚生活密切结合,充满人性化,将咖啡的壶嘴和壶身融为一体,具有时尚性,同时也带有一定的趣味性。这种车轮样式的咖啡壶的出现,使得陶瓷市场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设计人员纷纷将实际生活中的物品外形等应用到陶瓷艺术设计中,当前的陶瓷艺术品中,其外型有水果形、皮包形等,这种“形似”时尚风的出现使得设计师对于生活中的物品更加细致的观察,人们也对陶瓷的关注也更加密切,认识到陶瓷的外形是富于变化的。

2、时尚流行元素与陶瓷装饰设计的结合

时尚元素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进行体现,要使设计的陶瓷作品更加完美,设计人员一般对陶瓷作品进行装饰。装饰也就是纹样,也被称为装饰图案。不论是传统的装饰图案还是现代化的装饰图案,如果能够巧妙运用都会成为一种时尚元素。陶瓷装饰不仅仅是纹样,这只是装饰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装饰还包括机理、色釉以及制作过程中的痕迹等。之前的陶瓷装饰设计中,装饰纹样是人们主要关注的地方,但是要想对陶瓷装饰艺术进行整体的认识,就不能只是关注装饰这一个方面。陶瓷装饰是为了点睛,而不是画蛇添足。[3]因此在陶瓷装饰研究过程中需要明确时代潮流的发展方向,把握住时尚气息,使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从而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装饰形式法是包含对称均衡、对比调和、比例大小、深度创意以及风格个性等,时尚元素的运用就需要应用有效应用其中。因此需要对二者的相同之处进行细致的分析,使得陶瓷艺术设计更加丰富。陶瓷作品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都想要陶瓷设计十全十美,没有缺点,为了更好地将陶瓷作品设计出来,就需要想尽办法将陶瓷艺术设计中的不足进行有效地克服。也有些设计人员将陶瓷设计中本应避免的瑕疵作为另一种独特的装饰,使其成为一种时尚,将陶瓷设计实现新的突破。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时尚的发展使得设计师的有了丰富的灵感来源,为设计师营造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当前陶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内容,时尚流行元素在社会中的渗透使得陶瓷艺术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时尚流行元素与陶瓷艺术相结合,要求陶瓷艺术设计注重点线面的处理,将流行的色彩、纹样等应用到陶瓷设计中,打破传统思维方式的限制,利用新的思维方式将时尚流行元素应用到陶瓷设计中,实现陶瓷艺术国际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勤,洪蕾.论时尚元素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运用[J].陶瓷研究,2011,02:81-82.

[2]黄莹.陶瓷艺术装饰与现代时尚的碰撞[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1,04:70+72.

上一篇:开关、插头插座下一篇:城市孤独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