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所营造

2024-08-03

场所营造(精选六篇)

场所营造 篇1

场所的形成必须以人的体验和感知作为依据,孤立地考察物质环境是没有意义的。人作为建筑空间的观察者与体验者,通过自身的运动过程完成对周边空间的观察和体验,对场所环境形成整体的意象认识。因此,我们可以依据人的体验路径,将城市住宅外界面从视觉角度分为以下两类:

1)住区外围面向城市空间的界面——包括面向自然边界、面向城市边界的界面等;

2)住区内部的各类公共空间界面——包括住区内部庭院空间以及节点空间的界面等;界面设计与场所营造,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理论认为,场所是环境特征集中和概括化的体现,人们通过对场所空间的定位感和场所特性的认同感来获得对场所的认知。

在城市住宅的外界面设计中应该以人的主观体验作为设计的出发点,针对具体的空间环境作出适当的回应,促进有意义的居住场所的生成。

1 面向自然边界的界面

人对于自然环境的意象可以分为形态意象、空间意象和情感意象三个层次。住宅外界面可以分别从形态模仿、空间的围与透、情感意象的关联性三个方面,挖掘基地特有的存在特征和意义,获得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共生。

1.1 形态的模拟

通过住宅外界面的形体、色彩以及质感回应和模拟自然地形、肌理等要素,取得与自然景观的协调。安藤的六甲山集合住宅通过退台式的建筑形态,建筑与山势相互融合,赋予建筑以全新的特点。

1.2 空间的围与透

通过建筑界面在空间中的退让、渗透与围合,强化自然环境的内在特征,促进住区内外环境的融合。某小区采取扇形平面布局,前点后面、前低后高的群体组合,保证了住区群体界面的渗透性,将自然美景纳入到住区内部,促进了住区内外环境的融合。

1.3 情境关联

以适当的建筑手段将建筑与场所意义、空间意境相结合,通过人的联想与想象,建筑与场所环境相锚固。海南博鳌的运河社区通过对江南民居的抽象临摹,将临水平台、水岸台阶、入户空间等生活场景植入社区,再现了水乡生活的场所意象。

2 面向城市边界的界面

2.1 与城市空间的互动

通过住区界面的宏观组织,通过人流引入、视线的渗透以及阴角空间的边界域效应,将城市人流和社会交往引入社区,使社区空间获得与外界对话与交流,从而激发社区的活力(见图1)。

2.2 对历史文脉的传承

历史文脉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表层风格与深层沉积。对于前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基地环境,对建筑风格或继承、或变异,或采取更为务实的拼贴策略;对于后者,则应在更深层次上对文脉进行深层挖掘与隐形继承,从而获得历史的延续感。

3 面向住区内部空间的界面

3.1 生活庭院界面

生活庭院作为社区公共空间的最基本单元,是居民生活的主要空间,对居民的居住质量影响最大。从实践来看,我国住宅间距多依照日照间距进行确定,D/H值大都在1~1.5之间,院落空间前后间距相对狭小。

3.1.1 界面的水平柔化

通过平面的整体错列式布局、斜列式布局等方式,对规则的矩形围合进行适当的收放、转折、变形,将生硬的直线形边界转化为亲切的柔性边界,从而丰富庭院的空间层次。

3.1.2 界面的竖向收放

在竖直方向,通过底层架空组织外部空间,使住宅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流动”起来,促进院落空间内外的渗透与联系(见图2);通过住宅顶部做退台或倾斜处理,拓展了空间的开敞性,同时增加了天际线的趣味性。

3.1.3 界面的层次化和活跃元的引入

在界面设计中,通过增加界面层次,拉大界面的景深,界面的意义不再仅为表皮和薄层的概念,而是拓展为具有一定深度的空间域,这样内外空间不再相互对立,而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见图3)。其次,在设计中将住宅的入口空间、楼梯间、起居空间等适当强化,进行个性化的造型处理,从而使居住者获得对场所的认同感(见图4)。

3.2 节点空间界面

住区中的节点空间(比如片区出入口、空间转折点等)是形成住区空间结构的关键部分,也是形成场所意象的重要因素,需重点处理。在设计中,应从场所营造的角度对相应界面做特殊处理,从而提升住区的景观品质和可识别性,形成完整的住区意象。

4 结语

在城市住宅外界面设计中应参照居住者对居住场所的主观体验,针对不同场所类型的空间界面采取不同的设计策略,在与周边环境积极互动的同时促进居民对居住场所的认同并最终实现诗意地栖居具体设计策略(见表1)。

参考文献

[1]王承慧.从建构城市生活角度谈住宅造型[J].建筑学报,2006(2):10.

[2]荆子洋,张键.以连续性公共空间组织为主线的小区规划[J].建筑学报,2006(4):9-12.

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工作场所 篇2

鲍伯•耐尔森是《激励员工的1001种方法》一书以及畅销书《奖励员工的1001种方法》和其他著作与很多文章的作者,他还是圣地亚哥耐尔森激励公司的创始人。经常做员工参与激励的演讲。

美国的管理界正的在发现传统的激励员工的方法----不论是胡萝卜(奖金、加薪、股票期权)还是大棒(威胁、恐吓、除名)----已不起作用。正如彼得•德鲁 克观察到的:“经济利益已经成为权利而不是奖励。给予褒奖总是被用来作为对杰出表现的奖励。无须时日它们将成为一种权利。对物质奖励的日渐需求正在迅速地摧毁它们作为激励和管理工具的用途。”负面的管理技巧也变成比较没的选择。在我们的法制文化里,解雇一个员工----甚至提供夸张的证明----通常会迎来法律诉讼。

在好的一面,员工的激励可能是组织机构运作的最后一块阵地。很多理由证明它是真的如此。商业环境已以从本质上改变。许多年前,在技术、市场准入、生产能力上的不均衡造成了商业运行的差异。当我们接近本世纪末时,造成公司----以及国家----差异的不均衡已经大大缩小了。今天,绝大多数的公 司着同样的技术、市场、生产方法、以及销售渠道。其结果是衡量经营效益的传统方式,如投资回报率(ROI)与资产回报率(ROA)要比员工回报率(ROP)的意义小得多。领导者们衡量ROP意味着不单纯使用纯粹的财务尺码去衡量他们的组织机构的生产率、反馈速度、创新、知识库、ROP将越来越多的提供最重要的竞争优势。

随着商务环境的改变,我们也面临着全球性的劳动队伍的巨变。拥有技能与知识的员工已经越来越难找到、管理与激励。一个老年化的、多样化的、要求高的劳动队伍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给管理的传统意义以及工作的自身内容带来了挑战。其结果是:经理们有了方式来提高ROP。他们可以尝试从一个越来越难于控制的劳动队伍中榨取越来越多的产品,或者他们可以激发员工的能量,鼓励他们更有效地分配他们的能量。就目前的劳动队伍的现实而言,领导们没有什么选择。

管理的极限

由于以下七个商业趋势,传统的管理实践产生了递减的收益:

对员工能动性的更大需求。员工们越来越多地被要求去自我指导,独立自主,对其自己的工作负责,以他们的客户与雇主的最佳利益行事。经理的角色不断变化。经理们改变员工行为的手段更少了----强制与专横 已经不通。为了效率,经理们必须创造支持性的工作环境,从而能够影响,但不是命令----理想的行为与结果。

工作场所技术的作用。许多员工与他们的电脑接触的时间要比与经理与同事接触的时间多。正如强•耐斯比特所观察的那样,我们越是“高科技”,在我们的职业关系上就越需要“高沟通”。

加快的商业速度。随着商业的步代加快,经理们必须有意识地留出时间去关注员工。抽出“宝贵时间”不论在家还是在工作都是一种挑战。

在裁员精简后需要重建信任。在解雇与组织调整后员工需要重新沟通,以重新获取安全意识、前途、与脚踏实地的感觉----他们需要与经理们的重新 沟通。

对工作意义的日益增长的需要。今天的工人们努力达到在家庭生活与工作之间的平衡,因此他们要求有一个支持他们个人价值的工作环境。

需要有一个低成本的激励员工方法。队了总裁之外,绝大多数员工即使在公司状况好的时候也不能得到很多的奖金与涨薪。幸运的是,简单形式的认可与表扬已是有效的、低成本的促进业绩方法。

新的工作环境

当注重任务与过程的旧的管理风格变得无效时,领导们学着通过员工取得结果。比尔•禾莱特,惠普的创始人之一,曾经观察到:“男人与女人都想将工作做好,做得有创新,并且如果他们能够得到适当的环境,他们就会把工作做好。”一个人怎样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组织机构?数百个高绩效的企业的经验表明领导都们必须注重以下五个战略:

使沟通成为首要任务

员工以被告知他们组织机构各层正在发生什么有一种深层的需要。特别在有麻烦的时候----在今天是家常便饭----员工需要知道正在发生什么变化,这 些对他们有些什么影响,以及这些变化对他们和组织机构有些什么好处。不是每个员工都会同意每个变化,但是了解了它们分觉得安全。你不能再依赖一系列命令或一个公司备忘录去为你做这件工作。你必须找到新的方法去独自地和员工联系起来。

例如,斯科特•米切尔,明尼阿波利斯的马凯信封的总裁,和每一个员工有一个单对单,20分钟长度,关于思想、发展或者任何员工脑中想的事的讨论。米切尔每年在这件事上要花超过170个小时,但是他说这些时间是值得的。帕而玛•雷诺德,凤凰纺织公司的执行总裁,圣•路易斯 后个社会公共机构的亚麻分销商,每个月邀请公司的5个部门的员工和她一起吃早饭。通过相互了解,员工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在一次这样的早餐上,销售部的人了解到生产部也有限额要完成,结束了长期存在的拖拉问题,并帮助公司在6年内使收入从140万美元增加到2400万美元。

创造主人翁的感觉

要让员工像主人一样地工作,需要像主人一样对待他们。这大半取决于你以埚工的态度。人们需要决策中有一种声音影响他们和他们的工作,这意味按照组织机构的最大利益来行动,每天如此。成百上千的公司按照字面意思获得员工的所有权,通过员工股票项目,取得了让人印象深刻的效果。例如,星巴咖啡,给所有全职和兼职的员工提供了充分的利益和股票期权。资管理人员每个季度召开开放式会议,在那儿他们讨论扩张计划和财政结果并欢迎反馈。结果是,星巴克的员工的更新率是行业平均水平的1/4。

其他创造主人翁精神的要素包括:

 有机会将一个想法从概念发展到现实,在3M公司这是一个普通的练习。 知道他的工作如何与提供给顾客的产品和服务有关,以及和组织机构生存有关。

 了解和鉴别组织机构的使命和价值。

建立一个改善的方向

除了给所涉及到的员工提供很少的服务外,太多的管理人员抵制来自第一线的建议,也许因为员工们进入到一度曾是他们的领地而使他们感受到威胁。相反,Boardroom有限公司----Bardroom报告及其他商业出版物的出版商----鼓励所有人去思考他们的工作方式以及如何去做得更好。创始人暨执行总裁马丁•爱德生让员工每个星期想两个点(国家平均水平是每7个人每年一条建议)。简单的建议表格放在每次会议中整个会议室的所有显著的地方。每周一次来收集这些主意并分给一个资深管理人员去审查。付给那些出的人象征性的报酬(2美元到5美元),每周一次给所有的员工分发关于这些建议和它们的实行情况的报告。一次,一个邮寄文员发现将Boardroom的书面剪掉1/16英寸可以节省它的邮费----只在第一年就节省了50万元。这是来自员工的回报。这个并不是每次去寻找本垒打,而是要建立一种进步的文化。对于Boardroom来说,付少量的报酬是一种让员工集中注意在所有的大大小小改善的机会上的方法,并通过减少员工对自己的主意被同事剽窃的恐惧来建立合作。

为了让建议系统成功,领导者必须亲自制定标准,并让他们的管理人员对建议征集和实行负责。荣•季里鲍斯基,是PSA航空公司(现在是USAirways的一部分)的一个500人的分公司总管,过去经常每天清理意见箱,阅读每条意见,并在同一天会见员工和他们的上司,讨论建议和实施建议。(在PSA的例子里,这个程序进行得非常好,它有效的服务和忠诚的顾客基础让它成为一个吸引人的目标。)

鼓励灵活性

过去典型的组织机构是严格、官僚和规则束缚的;而今日的成功竞争者是灵活、快速、依靠它的一线员工,根据组织机构最大利益来独立行动的。聪明的组织机构不是依靠政策和程序去强迫员工做正确的事,而是靠他们自己做正确的事。

当糖果制造商马尔斯公司(总部在迈克林,弗吉利亚)的一个附属单位,将它一英寸厚的政策用5页纸的版本取代,员工的抱怨点从行业平均水平到几平为零。斯普灵特公司在威斯特伍德,堪萨斯州的总部时员工们在参观附近的一家公共服务公司,学习它的活动时被它的非正式文化震惊了。当斯普灵特的队伍询问关于出席规定和服装号码时,他们的主人回答说它是规定是“来上班”和“穿衣服”。斯普灵特的基准管理人员杰夫•阿门说,“这个回答给了我们大脑两个最大的打击。我们对他们的出席规定不像我们那样有28页非常惊奇。很明显我们要把它变成三个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让肯定成为生活的一种方法

研究告诉我们你奖励多少你就得到多少。虽然肯定员工是一个常识性的观点,但远不是普遍实践的。正如汤姆•彼得所说,“我们在美国的问题不是过分强调激励;而是根本就太少给予激励。”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最有力的正面激励形式也是最容易和最便宜的形式。在最近一个对1500多不同工作岗位嗣的研究中,杰鲁•格兰汉姆,维齐塔州立大学管理学教授发现,最有力的激励是来自管理者亲自的、即时的肯定。根据格兰汉姆所说,“管理人员发现,仅仅请求员工介入本身就是激励。”在他的一项研究中,格兰汉姆认为最有效的激励别人的方法包括:

 祝贺那些工作做得好的员工  新自写关于优秀工作的便条  在公共场合承认员工做得好  庆祝小组的成功

事实上,研究中58%的员工表明他们极少由于工作做得发而被管理人员亲自;75%的员工极少得到一张肯定的便条、一次公共块场合的承认或者从他们的管理人员那儿来的小组的认可。这样,今天许多员工缺乏完全为组织机构奉献的动机又有什么好惊奇的呢?

领导者的角色

你的组织机构能系统地“让员工做正确的事情吗”?或者是管理者和员工的相互关系大部分都是错误、问题、批评?如果这样,你要做的就仅仅是让员工们信服地做你要他们做的----不需要更多,而不是培养员工的主动性和激励 他们尽力做好。

无成本激发员工能量的方法

你可以做一些非常有效的事情来激发员工队伍,并使它们维持这种精力充沛、具有能动性的状态,并且你做这些事并不要任何成本。它们是每天在工作中与员工相互沟通的功能。参考一下以下5点:

有趣的工作(Iinteresting Work)。每个人都应该对至少他的工作的一部分很 感兴趣。正如管理理论家莱德里克•赫兹伯格所说,“如果你想让一个人干好工作,给他一项好工作去做。”找出你的员工喜欢什么样的任务,在未来的工作安排时使用这一信息。

信息(Information)。员工越来越希望知道他们的工作做得怎样,他们公司的业务做得怎样。开辟沟通的渠道,允许员工获取信息,提出问题,分析信息。

参与(Involvement)。让员工参与决策制定,特别是那些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决策,既显示了尊重,又有操作性。与问题越是接近的人通常对于如何解决它量有主见。当你允许别人参与时,你增加了他们的投入,使变革或者新的想法的实施变得轻松。

独立(Independence)。绝大多数员工赞成拥有按自己认可的方式做事的灵活性。给他们一定的空间会增加他们如你希望的那样表现的机会----并且会给他 们的工作带来主动性、想法与能量。明显的可见度(Increased Visibility)。人人都希望得到属于他的功劳。经常 将员工的成功与他人分享几乎没有极限。给你的员工去表现、去学习、去成长的新机会,因为用承认与感谢的形式对多数人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还要记记,钱不是最大的激励因素。在很多研究中,员工很少把钱放在前五个动机里。卢瑟贝斯•毛斯•堪特写到,“补偿是一种权利,承认是一种礼物。”总裁们有时描述在公共场合小的承认对一线员工的影响。这些故事—经常包括一个员工多年一直等待被承认—意味着他们要获得温暖,但是他们经 常很悲伤。体恤衫和小装饰品能有这么大的意义让我们想到要一件努力的工作所需要的是如何的少,而我们做到的又是如何的少。

这5个不是成功的必然因素;它们包含一种必须的。通过清除员工和组织机构目标之间的障碍你就能戏剧性地改善你给员工的回报。为了用更少的资源产生更多的产品----所有的企业都必须做的----有效率的竞争者用创造性的、可 见的方式回报他们的员工。例如:

 在美国快递旅游相关服务方面,前主管鲁•格斯特勒创建了一个“伟大的执行者”,这个计划主要是以画着员工的海报为特征,描述他们的成绩,从他们的同事那儿寻找奖励提名。被提名的员工的主动性导致了新的市场、产品和服务,帮助他们在11年内净收入增长500%。

 一个德克萨斯的阿莫口炼油厂2年内节约了1900万美元,仅仅因为通过在吃午饭的休息时间发证书公开奖励提意见的人,在工厂内部的电视系统和内部报纸上感谢他们,以及参加他们每年的员工竞赛。

 美国航空公司为它的员工建议系统维持了一个七人小组,那被认为是和公司提供的任何计划和服务一样重要。它和建议者共同分享第一年节约下来的资金的100%。就在几年前,它的“帮助我们买一架飞机”活动使得一年就节约了5000万美金----足够买一架波音757。

场所营造 篇3

天然的洞穴, 应该是地下空间最早出现的形式。由于地下空间具有隐蔽和储藏的功能, 洞穴、陵墓成为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最初形式。城市出现后, 人们开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排水、地下市政设施、隧道、地铁等。工业化城市的出现, 城市问题日益突出, 地下空间利用开始朝着与城市功能相结合。随着进入后工业化时代, 城市商业中心区人口聚集程度最高, 城市矛盾最突出, 中心区的集聚发展成为各城市中心聚集发展的典型, 地下空间中心区的利用已被证明为改善城市空间环境、提高城市聚集性的重要手段, 成为“供人们活动的城市基面以下的空间”。

地下空间缓解当代城市发展所遇的障碍, 与此同时, 也存在自然光线不足、空气流通较差、方位感差、让人们情绪紧张等问题。

2. 空间的场所感与情境

场所是活动的处所。有人的活动发生, 场所 (Place) 就与人关联起来。而发生的本质即为占据场所 (take place) 。但空间并不等于场所, 空间是被相互联系的实体物质有限制、有目的地营造出来的, 只有当它被赋予了来自文化或地域的文脉意义时, 空间才可以成为“场所”。场所是有意义的具体空间, 其意义不仅体现了空间中的人的生活状态与活动方式, 更与文化紧密相关。场所作为存在空间的具体化, 有空间和特征两方面:空间即场所元素的三度布局;特征即氛围, 是该空间的界面特征、意义和认同性。

场所感作为一个地方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整体气氛, 常被称为―场所精神。场所精神比场所有着更为深刻而广泛的内容与意义。它指一种综合性气氛 (comprehensive atmosphere) , 是人的意识和行动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的一种有意义的空间感。场所精神表示人们能够超越场所的物质或感官属性来体验事物, 并对场所产生依附感。

空间中的场所感与情境都需要通过文化性、艺术性、自然性等方面进行烘托与塑造, 带给使用者精神的满足。

3. 情境营造方式

全球化浪潮带来的同一性、无地域性、非真实性冲击了人类空间的场所特征, 使现代城市在情境营造上缺乏方向感和归属感。城市空间实际上与服装、日用器皿、车辆等一样, 既是属于人们适应环境的工具, 又是属于文化范畴的事物。空间的情境营造是一个愉快的、舒适的、受欢迎的富有意义的环境的创造性行为。

3.1 导向标识系统

地下空间环境的特殊性, 人们在地下空间中辨识方向的过程区别于地面上的建筑空间。导向标示系统是协调空间与人的重要媒介, 作为服务于人的公共设施同时能够烘托空间情境。导向系统中的要素包括入口、中庭、广场、景观、业态、标识系统等可以给人们留下印象的空间场所, 通过空间营造与其它部分相异的空间环境而达到对空间识别的目的。

地下街内, 缺少地面空间明亮的光源和参照物, 容易迷失方向, 此时明确的标志元素帮助人们对自己方位进行最有效、最直接的判断。标识的设置是人们对地下街空间进行环境识别最直观的物质因素。构成地下街标识系统的基本元素和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地下街的标志形象要具有艺术性, 并使其具有鲜明的色彩和独特的形象。设置标志处的光线照度要相对高一些, 以周围的环境来烘托和突出标志。设置导视系统标识系统能“主动”地指挥人群的合理流动, 其设置一般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1) 适当性

位置适当, 应该在人们显而易见且需要判断方向的地方设置。

2) 连续性

连续性作为形式的重复与延续, 可以加强了人的知觉认知与记忆的程度和深度, 使之成为序列, 直到人们到达目的地。

3) 明确性

重要的标识要能达到对人的视觉有强烈的冲击效果及识别性, 并与其他广告、宣传品标示区别开。

4) 规范性和国际化

标识系统设计的规范性是指用以表达导视系统标示信息内容的媒体, 如文字、语言、符号等, 必须采用国家的规范、标准以及国际惯用的符号等, 使人们易于理解和接受。

3.2 雕塑小品设计

小品是指一种功能简明、体量小巧、造型别致、并带有一定意境的环境装饰艺术品。其构成要素有:形态、色彩、材料等。雕塑则通常被放置在墙上的壁龛或中庭与下沉广场这样的中心空间。在地下公共空间中, 雕塑小品可以丰富室内环境, 使公共空间具有活泼的生机和亲切感, 营造氛围。雕塑小品设计需要对空间的文化性、艺术性、自然性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1) 空间情境的文化性

从社会心理学的观点, 即从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看, 社会文化一方面是由人的心灵所创造, 另一方面又是可以时代相沿的, 是制约个人行为变化的实体环境。在地下空间环境的设计中, 要充分考虑到所处城市的历史文化, 传统文脉, 体现其地域特征, 创造地域文化的归属感, 强化地区文化色彩, 凸显地下空间独特的设计风格, 营造地下建筑风格以满足人们心理文化层次的需求。

2) 空间情境的艺术性

人们赖以生存和活动的空间环境, 都必然受到环境氛围的感染而产生各种审美的反应, 空间的审美心理有着诸如民族的、宗教的或时代的不同色彩。空间的艺术设计可以使人们达到精神层面的极大满足, 也是自我意识的一种提升, 地下空间环境的艺术设计是满足人们文化情感需求的必要手段。

3) 空间情境的自然性

人类源于自然与自然共生, 热爱大自然、依附于大自然是人的天性。地下空间处于密闭的岩石之中, 完全与自然环境隔离, 人们在此自然有渴望回归自然, 享受自然的愿望, 因此, 地下空间中引入自然的小品雕塑设计也是环境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3.3 自然绿化引入

人们在地下空间的心理感受普遍存在空间压抑、单调乏味、闭塞混乱、缺少时间感、空间感及方向感等不良因素。随着现代的发展及对人性化的关注, 绿植的引入是提高地下空间舒适性的重要手段。绿色代表生机盎然和生命力, 消除人们对地下空间的心理恐惧。

绿色植物不仅在光合作用下能够呼出氧气, 吸入二氧化碳, 增加负离子浓度使空气清新。同时成为地下公共空间的一个主要视觉因素。尤其在狭小的空间可以成为趣味中心。植物的形式复杂, 可以通过相对透空的植物对空间进行划分, 让人们感受到空间的延伸。当与光环境一起配合时, 可以产生变化多端的光影效果。

通过以下几点设计手法营造其生态性:

1) 过渡性

为了地面空间与地下空间的自然过渡, 引入自然绿化设计时可以将绿色植物布置在地下与地上空间交接的地方, 利用植物的摆放不经意间完成了人们从地上到地下的活动转换, 减少对地下空间的排斥感。

2) 自然性

设计师还可以将地下环境空间的一些角落停留空间开辟成大型的绿化庭院空间, 再结合入造阳光, 这样给前来地下公共空间的人们以清新的感受。

3) 引导性

人们在地下空间会减弱方向判别能力。引入的自然植物的线型感设计可以有效地引导人们在地下空间步行路线, 在地下空间中起到含蓄地指引空间的作用。

3.4 光环境设置

路易斯·康说:“没有自然光, 一个空间无法成为真正的建筑。”空间通过光以体现, 没有光则无空间。光是渲染室内氛围和创造室内情调不可缺少的因素。地下空间因为客观环境, 人工照明仍然是地下商业空间中的主要照明方式, 尤其是对于店铺和卖场的照明。目前在商业公共空间的表达中, 自然光仍属于比较稀缺的资源。

人工照明具有其优势:便于控制和运用, 不受自然气候的影响, 并且能通过直接照明、间接照明、点光源、线光源、面光源等多种设计手法, 结合光色的运用、冷暖色对比、同色系层次渲染等手法可以起到丰富空间层次、改善空间比例、创造趣味中心、明确空间导向、烘托环境氛围等效果。

地下空间的内部照明应该合理运用光源特性为使用者营造舒适的光环境烘托氛围。在空间照明上应尽量模仿白昼的光谱成分, 营造一种虚拟的自然空间氛围, 或者根据空间主题设计的需要营造一种温馨的室内空间氛围。

1) 光源的选择

低于3000K色温的光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内涵的亲切、温暖、休闲的氛围。高于6000K色温以上的光可以营造高科技、高效、冷静、光洁的效果。自然的4000K左右的色温色相倾向不明显, 最接近室外自然白天的状态, 从而最大限度消除地下空间压抑闭塞感。

2) 布光设计

光的设计需要充分利用室内设计原理。采用层次、韵律、对称、渐进、烘托常用设计手段营造良好氛围。地下空间照明也需要考虑照明层次, 例如一般照明、重点照明及装饰照明。一般照明只需要达到亮度要求, 不能超过重点照明, 喧宾夺主。重点照明, 需要用灯光来烘托出商品特性, 突出重点空间。装饰照明, 在整个空间照明层次划分清楚之后, 用其不同形式光源的艺术性作为点缀。

3.5 水环境设置

水是一切生命有机体赖以生存之本。我国古代孔子时期就有“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之说。因为人的亲水心理, 水作为人与自然间的联系纽带, 常常出现在众多公共建筑及城市公共空间中。与绿化植物相比, 水体更活泼, 更生动。除了能带来视觉上的吸引力, 流动的水能够发出悦耳的声音。地下空间具有良好的隔音性能, 感觉机能缺少应有的外部刺激。因此应充分利用水的“柔软”“透明”“流动”的特性, 采取动静结合的手法, 以水池、喷泉和室内小瀑布等不同形式烘托出活跃的气氛。另外, 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 水体设置可以与自然绿化、小品雕塑相结合, 营造出充满自然情趣的地下公共空间。

4. 小结

地下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各种社会功能发展的物质载体之一, 其内部功能关系与结构布局演变的源动力主要来自空间状态与社会需求的矛盾。空间不仅需要了满足实用性、安全性的功能, 更需要以人的情感需求出发, 营造具有场所感的空间情境。

摘要:本文以场所感为基础, 从标识系统、雕塑小品、自然景观、光环境、水环境五个方面, 提出地下空间情境营造的原则, 探索地下空间场所感建立的途径, 塑造愉快、舒适、美观、安全的空间环境, 满足使用者对空间精神的追求。

关键词:地下空间,场所感,情境营造,公共空间

参考文献

[1].童林旭, 地下空间与城市现代化发展,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2]. (美) 凯文·林奇著, 城市意[M].华夏出版社, 2008.02.

[3].张芝霞, 以人为本的地下公共空间设计[J].城市问题, 2007

[4].〔挪威〕诺伯格·舒尔茨著.《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台北:尚林出版社, 1986.

[5].邓丽, 地下商业空间可识别性设计研究[D],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场所营造 篇4

一、广州人民南地区背景

广州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在老八区(1)及城市近郊区,有着较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广州自建城开始,2000多年来都是在原城址上逐步扩展。近代广州城的基本格局在明末已经形成,城市基本集中在越秀区,城墙西界为现在的人民路,南界为一德路。此后城市向东西发展出翼城,西翼城即现在的西关。

人民南项目位于广州越秀老城区的中心商业枢纽地带,荔湾区与越秀区的交界处。西临“十三行(2)”旧址公园,北临状元坊、上下九步行街,南临珠江及西堤(图2),东临人民医院及爱群大厦等众多历史文化建筑。其与周边环境共荣共衰的历史发展轨迹,以及作为广州老印象的代表,使改造项目背后的城市历史使命非同寻常。

在探讨人民南地区的改造之前,对广州旧城改造历史的几个阶段进行简单梳理,有助于理解城市更新下人民南地区“旧改”对场所文脉建立的需求。

1.20世纪80年代初的“简单修补”——维系文脉

改革开放之初,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及长远的战略规划,市政府又热衷于投资开发新城区,所以对旧城区只采用小修小补的方式进行局部更新,包括在原有基础上加层、外装修、拆建和扩建。但这些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只是改善一下居民的生活环境,维系一定的社会空间,根本达不到文脉空间营造的深度。

2.20世纪80~90年代的“大拆大建”——破坏文脉

为完善改造模式,政府开始引导和依靠开发商的力量来改造旧城区。这种方式在改善旧区居民生活和经济水平上取得了短暂的效益(如“荔湾广场”等的开发),但却给城市历史带来不可逆转的破坏。越秀东风小区和荔湾金花小区则因开发公司严重亏损以及居民回迁困难而历经波折。这种改造模式单一,大拆大建,破旧立新,很少顾及周边环境的协调以及场地原有文脉空间的营造,以致对中心城区的空间尺度及风貌形成极大冲击。

3.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的“政府独担”——更新文脉

1999年,旧城改造不再让开发商参与,形成了由市、区财政和私房业主共同承担的模式,并以“政府主导,统筹计划,抽疏人口,拆危建绿”为原则。2005年,越秀区解放中路改造项目(图3)以“无拆迁,原地安置”为特色,政府加大硬件设施、绿地改造、软件历史文化的保护利用,使场地中的民国建筑群得到保留、修缮并优化了功能;底层仓库变成商铺,连接新建筑成为商业街,使现有文脉空间很好地得到延续。这一时期除了对建筑、街道进行改造外,开始意识到“人”作为场所中的主体应该得到重视。

4.2006年至今的“联手合作”——规范文脉

2006年底,市政府正式提出“中调(3)”,即由政府做好搬迁安置后,请设计方提出建设方案,经政府审定后交由开发商建设。如著名的恩宁路改造(图4)为确定建筑留存而制定相关规划(4),猎德村(图5)通过集约化设计达到充分利用土地的目标,同时,对祠堂民居等重新规划。这种改造模式注重文脉营造,保留场地的文脉物质形态,使空间质量营造得到提升,一定程度上利于城市关于文脉保护的意识培养。

改造模式由单一的政府主导或开发商主导,逐步优化为政府为主、开发商为辅的综合模式;文脉空间则从忽视破坏到重视营造、从单纯的建筑保护深入到场地乃至区域文化的延续。人民南项目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延续其老名片的重要作业,既要保护好历史留下来的街区、建筑、文物等历史风貌,更要延续老广州传统产业业态、民间文化以及居民的生活方式。将人民南历史上的商旅文化和市井文化紧密结合,通过环境的整治、建筑街区的修缮和恢复,使保护历史文脉和保护城市社会财产有机结合。

二、场所文脉探讨

人民南地块经历了三个主要时期的变迁:明末的城墙边界、六脉渠(5)贯通全城的“水上人家”时期,清初的十三行中国行旧址、广汇各国文化的“一口通商”时期,民国初的金融商业中心、“骑楼步行街”(图6)时期。各历史时期变迁下的特色文化成为贯穿整个场地文脉的灵魂。

1. 梳状“行商”文化

“十三行”对于广州近现代历史有极重要的意义,显示出广州作为中国南大门和核心通商口岸的重要地位。而“泛十三行”则从历史和地理的角度分为三个部分(图7):首先是人民南区域,即历史上多个洋行的所在地,可追溯至行商制度的建立,代表本国行商和洋行;其次是文化公园区域,即历史上多国“夷馆”区;最后是沙面,外国商团在屡遭焚毁后的重建区。

因此,完整地叙述和呈现“十三行”的历史故事,离不开中国行商的“洋行”,并且理应作为故事的起点。经考证,本项目十三行时期由于商行垂直于码头并狭长延伸的特点,形成了现在街区巷道的临江梳状结构。用地内的宝顺街、普安街、怡和街正是清“十三行”时期天宝行、同顺行(king qua's hong)、广利行(Mou qua's hong)、怡和行(Hou qua's hong)的所在(图8),其中又以当时“世界五大富商”之一的伍秉鉴(6)的怡和行最具代表性。怡和行位于今巷道肌理中,商行烙印清晰可辨,发展脉络有迹可寻。

2. 场地历史建筑

人民南路及沿江西路的骑楼街是广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重点范围,是民国时期发展起来的重要商业街。此外,用地内还存在众多的具有特殊历史价值的传统民居代表,如竹筒屋、联排洋房、独栋公寓。据考证,三圣宫街的巷道存有三圣宫的公共建筑,而正是这些历史建筑的存在,向后人叙述着老广州的故事,传递着广州千年历史变迁的印记。

因此,人民南项目中我们要做的重要工作是保留与激活这些历史建筑,确保城市历史和街区记忆的留存和延续。

3. 城墙与岸线

城墙与岸线是叙述城市历史的两项重要载体,而广州近现代城市建设的发展却让它们逐步丧失叙述历史的能力。明清城墙早在20世纪初开始被拆除,现已基本无存,而珠江岸线的不断南移的变化则淹没在历年的拆建中。经考证,街区位于老广州城西南角的原外城墙角下,正是位于人民南改造地块的西北角位置。结合前文记述的临江梳式结构,为使地块的变迁与广州“千年商郡,历史古城”的建设紧密联系,改造的重点集中在将城市轮廓的变迁与千年商都的历史结合上,从而使其具有场所文脉的唯一性。

4. 行业业态

广州纳“三江之水”,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外来文化的影响体现在建筑、艺术、生活等多个方面。民国时期,人民南路及长堤一带有密集的旅业、多家银行总部公司、侨资公司等,是当时重要的金融商业区(图9)。沿路的新亚大酒店、中央大酒店、冯强鞋店等都是盛极一时的名号,集中体现了20世纪广州街道的辉煌。西堤码头忙碌的货运及客运更是商业兴旺的符号之一。

如今,虽然商铺林立,但地块周边的旅业、电影院、酒家等服务业受新建高架桥影响严重(图10)。尽管延伸出酒吧、KTV等新兴产业,但已经没有往日的繁荣。西堤码头昔日的功能交由珠江下游负责,如今主要用作旅游观光。地块内部由于街区老旧退化,致使众多旧民居被当作仓库出租,场地东部中央的大片空地则被用作停车场。周边沿江服务型商业的繁荣与场地内部居住功能退化成仓库的衰败形成鲜明对比。因此,改造中需要延续周边商业发展的同时激活内部商业的多样性,以更好地满足城市对新型业态的需求。

三、场所文脉营造

场所蕴涵丰富的历史过往,如何呈现、延续、发展场所记忆是城市更新的最终目标。为此,要在“过去延续+现代需求+未来发展”的大原则下,尊重场地历史及街巷肌理(图11)的前提下,置入各时代的文化空间,回应各历史时期的变迁。

从公共广场开始,由西至东递变:十三行文化展示中心——深厚时代底蕴的博物馆文脉载体;民国式骑楼商业街——呈现民国骑楼风格的现代需求商业街;现代大型商业办公综合体——现代建筑手法的商业综合体。结合视线控制,使体量高度逐步变化,各时代轮廓线自然融进现有的城市天际线(图12)。继而整合公共空间及连通空间,使地块内既保持了“过去”,又和谐了“现在”,更补充过渡至“未来”的城市边界。

1. 梳状行商文化——空间营造

十三行时期的中国行商,由于垂直于岸线并狭长延伸的布局,加之对外贸易需要大量仓储及作业空间,因而形成开间多进堂屋的特色格局。十三行文化展示中心(图13)主体展示部分以低调的姿态深藏于地面以下,以形成完整的观展空间。地上构筑物则以玻璃盒子象征天井空间,开放的公共廊道象征堂屋使用空间,以虚实对比的空间划分隐喻当年的空间流线。建筑细部符号的提取呈现,光影格栅等细节的置入……一静一动中,隐约可见当年的繁华景象及感悟时代变迁的无奈。

2. 场地历史建筑——保留更新

在本项目中,通过“修旧如旧”、“留住回忆”等原则,对有艺术和历史价值的旧建筑进行保护改造,因地制宜地更新旧功能或置入新功能。如更新广州电影院——以丰富的街区业态重现电影院的商业氛围;骑楼街背面仓库改造为休闲店铺(图14)——活化消极空间,丰富街区内公共空间层次;民居群改造成酒店公寓、博物馆——利用其固有的剪力墙分隔及特色历史韵味,言传身教;独栋特殊建筑改造成新建商业建筑布景(图15)——营造特色主题商场。因地制宜,达到保留了地块特定历史时期下场所文脉的目的。

3. 城墙与岸线——隐喻呈现

由于城墙、岸线、巷道等肌理已经或将要被破坏,因此,设计利用自然还原其最初的述说功能,以求呈现与延续场地文脉。如用自然述说场地的岸线记忆——通过水广场、植被绿化线、鹅卵石铺地变化等呈现岸线变化层次(图16);用人文述说场地的街巷记忆——尊重地块传统街巷结构肌理,并以此作为控制和引导规划设计的基本格局(图17),生成新建公共空间以及多层次的竖向叠加体量;用标志性的体量述说曾经的城墙一角等。

4. 行业业态——城市定位

由于本项目原业态主要以旅游业、服务业为主,改造后业态要求更具公共性及城市性。因此,除却场地内结合场所历史变迁的商业综合体、骑楼街以及文化展示中心组团,还要在既有肌理结构上,整理满足未来城市需求的肌理(图18)——打通沿街骑楼面,延续珠江水文化,并沿骑楼街平行处开拓绿色城市文化休闲长廊;结合城市绿化带的绵延贯穿,延伸至儿童公园;增加餐饮娱乐、书店等文化产业,并增设有轨电车,强化项目的公共性和体验性。绿色、休闲、文化气息浓厚,丰富项目业态的同时提升整体品位,使场地不单延续老的记忆空间和尺度,更是把文脉意义扩展成制造新城市记忆的社会文化。

四、结语

对改造项目进行文脉设计的态度——不只是为了过去而保留过去,而是为了现在而尊重过去。

历史建筑可通过建筑手法加强与人的沟通效果,达到街区的复兴。而新旧交融的城市定位综合设计与探索要达到物质以及精神方面的文脉延续。通过人民南项目中场所文脉的设计探讨,可以得出:场所文脉空间的营造需基于城市定位下历史变迁的研究,对物质形态及非物质形态的文脉载体进行再利用与呈现,以达到城市场所文脉延续的目的。

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中,我们只有推进历史的义务,没有割断历史的权力。场所文脉营造,只有具备了城市区域整体规划的远见,以及尊重地块历史和创造场地记忆的态度,从物质及精神等各方面进行充分思考,才能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留下厚重夺目的一笔。

摘要:本文基于人民南路地块的特殊历史文化价值,着重探讨在激活老城区活力的同时,怎样挖掘、保持、营造文脉空间,使老城区在城市更新下,成为城市新生活的创造者和城市记忆述说者,以增强城市归属感。

关键词:旧城改造,场所文脉,延续,营造

参考文献

[1]邹爱莲,肖敬荣主编.广州历史地图精粹.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2]刘秋华,吕拉昌.广州旧城改造与RBD建设.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

[3]黄永贤,屈寒飞.广州历史建筑更新政策和管理模式探悉.热带建筑,2007(3)

[4]曹堪宏,刘会平.广州市旧城改造模式研究——以越秀区为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

[5]徐建华.香港和广州:旧城改造的模式及行动者比较.中山大学学报论众,2005(5)

场所营造 篇5

场所精神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古罗马,他们认为“凡是独立存在的本体都有自己的灵魂和守护神,这种灵魂赋予人和场所生命,自生至死伴随人和场所,同时决定了他们的特性和本质”。1980年,诺伯舒兹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一书中阐述:“场所精神是一个人记忆的一种物体化和空间化。也可解释为对一个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不仅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也可以通过具象的方法表达。比如说:铺地的材质,建筑的形态、颜色,房子的高低,山的形状,水的声音,风的味道,甚至是阳光的强弱,这些都是构成“场所精神”的整体性特质的综合元素。

工业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发展历程和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矿山公园的“场所精神”体现了独特的气氛,是一个“精神的地方”,通过矿山公园建设寻找独特的精神和独特的氛围,是矿山开采过程中驻留在本地区域,根植于这片土地,对其包含及可能包含的人文思想与情感的提取与注入,是一个时间与空间、与自然、与历史纠缠在一起的,留有着人的思想、情感烙印的“心理化地图”。所以在矿山公园的规划设计中,寻求营造场所精神,建构集体记忆的新的表达形式尤为重要。

2. 大同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场所精神的要素提取

2.1 场所社会要素特征

大同被称为“煤都”,晋华宫矿是同煤集团最大的现代化矿井之一,距大同市12.5公里,自1956年成立以来,累计生产煤炭1.65亿吨,为大同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01年,为促进枯竭矿山转型,建构矿区集体记忆,同煤集团将南山的一处荒废矿井改造开发为“煤都井下探秘游”,并因此于2005年成功申请成为国务院首批的28座国家矿山公园之一;2009年,为修复云冈石窟周边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晋华宫矿山公园对地上部分进行改造。目前,公园内已有煤炭博物馆、工业遗址区、石头村、井下探秘区、晋阳潭六大景区,景区中生态治理与产业相结合,创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优美环境,对构建工业地段的城市文脉分支和集体记忆营造起到极大的引导和推进作用。

2.2 场所自然要素特征

晋华宫矿位于大同煤田东北边缘,井田面积约28.5平方千米。矿山公园北临武周山,东靠马武山,地处十里河狭长谷地,与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隔河相望。公园整体呈由南向北的上升趋势,靠近南山方位因煤矸石堆积,成为与云冈石窟对望的地势制高点,是周围俯瞰云冈石窟全貌的最佳位置。2010年6月,为配合云冈旅游区的建设,南山井矿关闭并进行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其改造基本尊重保留原有的场地文脉和肌理。截至2013年末,已完成矸石山绿化治理近40万平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2%。同时,采煤留下的矿井水经过专门的处理,改造成了水面面积1.2万平方米的“晋阳潭”。

2.3 场所人文要素特征

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位于基本停产的晋华宫矿南山综合区,与云冈石窟隔河相望。公园地下部分是保留完好的煤矿作业现场,地上北部内保留原有的如选煤楼、钢缆牵引塔、洗煤楼、传送带等煤炭工业旧址和地面生产遗迹;南部是“石头村”,“石头村”的主体是村落,外围是矿工的生活场所,其中设有矿长室、调度室等日常生产生活的空间。这些人文要素的保留,使游客产生的对周围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认识空间,这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场所映像,同时由于晋华宫矿对大同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从而使游客产生对此场所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3. 大同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中体现场所精神的要素营造

矿山公园的场所精神营造若要体现其特色,就要从矿山公园本身的历史和周边环境入手。晋华宫矿山公园的设计结合了场地地域文脉,巧妙借助并利用周边山水及人文景观,使场地与城市建立起一种联系,体现地域性和本土性,实现矿业遗产、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的综合保护与开发,促进了大同的旅游业发展。

3.1 社会和自然要素的场所精神营造

3.1.1 煤炭博物馆

为了系统地展示煤的形成、开采、利用,大同地区的煤文化以及同煤集团的发展情况等历史社会发展背景,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中建有煤炭博物馆,馆内结合多媒体展示手法,以时间顺序表现出历史的连续感,唤起人们对历史的尊重,使公众对大同煤矿资源有较全面的认知。同时,多元化的表达手法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对非物质形态的工业遗产的传承和普及有重要的意义。此外,煤炭博物馆的建筑设计也充分地考虑了与周边环境的结合。博物馆造型来源于煤块、煤粒与煤矸石的组合,并从燃烧的煤炭中吸取灵感来设计博物馆的开窗及灯光,使其成为晋华宫矿国家矿山公园和同煤集团的地标。

3.1.2 煤矸石山

为改善煤矸石山的生态环境,设计者对煤矸石山进行改造:在生态方面,将煤矸石山作为大地艺术创作的基本元素,运用自然元素改变或重构景观空间,以植被恢复为导向进行生态重建,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在景观面,沿山脚向山顶建设100米长的栈道,山体外围采用石笼墙设计,充分体现矿业特色;煤矸石山顶视线开阔,地形平整,设计者在此设置“仰佛台”,“仰佛台”的取名也来自于大同地区“煤文化”与“佛文化”的结合。游客在此不仅可俯瞰整个矿山公园,也可看到蜿蜒流淌的十里河以及远处云冈石窟的全貌,使游客拥有特殊的感官享受。这样既满足功能需求又增加了景观层次,延续历史环境与自然的亲和感,也为场所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意义。

3.2 人文要素的场所精神营造

3.2.1 工业生产工具

大同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中设有专门的工业遗产展示区,主要将工业生产生活中用于采掘、装载、运输等生产活动遗存的器械、设备和工具等可移动工业遗产原真性集中陈列。机械设备是工业时代特征的重要标志,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将其用作矿山公园的硬质景观,无论是完整的工业遗产,或者只是一个局部,甚至只是一个残留的片段,都能成为营造矿山公园场所精神的重要载体,通过客观、朴实的陈列展示,充分尊重场地的历史和文化,以达到宣传和教育的效果。

3.2.2 工业生产遗址

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以“井下探秘”的模式对工业生产中遗留的矿井进行了开发利用,主要景区建在地下约150米处,景区保留了原有的基础结构,还设有宽阔的巷道、独特的通风设施等。矿井内景观全部沿用实际生产中使用的工具和机械,考虑到人的参与与体验,使游人亲自探寻矿业和地质文化,将工业化的尺度向人性化转变,创造具有煤炭文化特色的趣味性活动空间,使游客在参观游乐的同时拥有场所的归属感。大同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保留了历史和时间的积淀,是对历史和工业的发展过程以及煤炭文化影响下空间职能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待,实现了对文化遗产最直接、最客观的传承,充分地尊重场地的灵魂并使场地的文脉得以延续。

3.2.3 工业建筑遗址

矿山公园中具有极高历史价值和保护意义的建筑物或构筑物需要进行原真性保护,必要时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其进行保护修缮,包括南山运煤传送带、钢缆牵引塔等,这些工业建筑与生产工具的结合,完善了场所的历史感,并与人产生亲密的关系,充分体现人与历史之间对话的愿望。

对于价值不是很高的建筑物,设计者通过对其外表进行修饰,将“新“的使命合理地移植于“旧”中,使其变化和延续,最终实现文化遗产的记忆在发展中延伸并促进场所精神的再生。如矿山公园中对“石头村”的改造,设计者在保留原有建筑和历史旧貌的基础上,提炼一系列建筑材料和生活区遗址作为景观设计元素,改造成的反映矿山居民生活的特色区,供游客游憩拍照。“石头村”内的建筑以四合院为主,并配套餐饮、娱乐等设施,游客可在此休憩,同时体验矿工的生活环境。工业建筑的改造利用,激活了废旧工业建筑景观,强化了矿山公园的场所感和仪式感,成功地构建了工业地段的文脉分支的城市意象。

3.2.4 景观小品

小品是景观设计中的亮点,给人带来美感的同时会成为整个环境的点睛之笔,能够较直观地表达场所的精神特质。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入口广场有一座的“煤魂”纪念碑,碑身由一块乌黑的巨型煤炭构成,隐约塑造出一个矿工的侧脸,象征着煤矿工人、煤炭工业如同煤炭本身一般“燃烧自己,奉献光热”的无私奉献的精神。碑座上刻有煤的形成、发现、使用等内容。纪念碑将矿工形象融于山石,通过视觉震撼来弘扬相关的工业文化,向游客传达场地自己的记忆,加强人与空间的精神对话。

工业废弃物与好的创意相结合,将会获取新的生命,使其具有无限开发的可能性。大同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对工业废弃污的利用随处可见:景观墙的设计用料取自矿山的煤矸石,设计者将石块堆砌并通过钢铁加固形成石笼;同样,园区内标示系统的制作也具有浓厚的工业风格,设计者以红砖为牌,提取运用工业符号,再以锈迹斑斑的铁板加以装饰和点缀,运用创新的设计语言和形式,来满足新功能需求,用全新的设计手法诠释场所精神。

4. 结语

综上所述,矿山公园的场地内保留着生产区的全部厂房构建筑物以及生产设备,另外矿业开采历史也给这块土地添加了浓厚的人文背景,以上二者共同构成了场地的基本环境特点。设计中要充分重视保护矿山公园景区内的工业遗产,通过挖掘和提取场地现有元素,准确把握场地的物质记忆和集体记忆,以工业遗产的不同形式的表达营造场所精神,突出体现基地历史的“可识别性”和城市环境的“可意向性”,打造最符合场地条件、特色鲜明的园区环境,使枯竭型矿山的转型成为可能,也使游客在参观娱乐的过程中体验到曾经工业时代的辉煌,汲取工业精神,延续城市文脉,保留并深化人们对这段特定历史的记忆。

参考文献

[1].杜青松,武法东,甄世民.国内外煤矿工业遗产保护性开发新进展[J].资源与产业,2010(5):106—110.

[2].温冰,周建伟,王永辉.国外矿山公园建设的启示[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4(6):82—98.

[3].李军,李海凤.基于生态恢复理念的矿山公园景观设计——以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为例[J].华中建筑,2008(7):136—139.

[4].高海,富中华,吕仕儒大同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模式[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4(12)92—96.

[5].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编.中国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7:1.5.

[6].朱鹏飞.卿贵华等.规划生态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240.

[7].钟爽.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理论体系及其评价方法研究[O].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6.

场所营造 篇6

1 相关理论

1.1“场所精神”理论

“场所精神”最早是由古罗马人提出的。是指人的意识和行动在参与过程中获得的一种场所感, 一种有意义的空间。即“场所精神”是由生活与同一地理、文化、经济社会中的人类共同体, 通过群体活动, 对自身生活中的感情进行提取酝酿后形成的。若从“场所精神”的角度看待建筑设计, 除要求建筑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外, 还对建筑是否能与设计区域的人文氛围紧密结合提出了更高要求。

1.2 城市更新

当今的城市旧街区更新的方式基本可分为重建或再开发、综合整治及功能改变三种方式。“推倒重建”的方式, 不仅开发成本极高, 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枫杨路街道更新改造不仅要考虑盘活城市土地资源, 促进土地资源循环再利用, 满足各项建设对用地的需求, 还要注重延续街区文脉、恢复城市活力, 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面貌。

2 项目概况及现存问题分析

2.1 枫杨路概况

枫杨路位于沈阳市南部, 苏家屯区老城区中部, 东连牡丹街, 西接沈大高速公路, 全长2.95公里。对于苏家屯区, 枫杨路是苏家屯火车站接送旅客经过的主要的道路, 是苏家屯城区主要的景观展示大道, 也是苏家屯城区重要的生活性、商业性道路, 是展示苏家屯形象的核心平台。枫杨路街道改造的研究范围西至沈大高速公路, 东至牡丹街, 南北考虑距红线约70米的用地范围。其中包括绿化带、沿街建筑、公园及开敞空间。

2.2 问题的识别

2.2.1 功能问题

枫杨路沿线两侧的建筑功能多样, 迎春街以西路段多以行政办公、居住建筑极少量公共建筑为主, 住宅底层为商网, 道路西侧伴有少量工业建筑。迎春路以东路段则为地区级的商业街, 苏家屯商业大厦及多家品牌专卖店坐落与此。

2.2.2 交通问题

枫杨路街区规划整治路段总长度2.95公里。其中迎春街以西路段, 道路路面较好, 占用人行道现象普遍, 包括占道经营和占道停车等。整个沿线缺乏公共停车空间和设施。商业街的步行空间过于狭窄, 人流车流量大, 通行组织与停车混乱, 存在个别建筑贴线建设。

2.2.3 环境问题

道路绿化未形成统一、连续的绿化景观, 缺植现象较多;临湖公园与枫杨路割裂严重, 与城市没有良好融合;道路绿化以行道树为主, 无其他配景, 树池简陋, 沿线绿化景观缺少层次和季相变化;迎春街以东的路段除一处市民广场外, 无行道树及其他小品景观。

3 改造设计———重塑场所精神

3.1 重视地域文化的改造观

对于枫杨路街区, 其更新应当从现状资源中发掘要素, 围绕街区特色, 实现场所精神的复兴。在整片的旧城区中, 城市的更新不应进行大规模的整体改建, 可先选择地理位置优越土地价值没有得到体现、能够打造区域特色的街道空间, 以之为主体首先进行更新复兴, 再逐渐福射周围的空间, 进而带动整个街区的发展。

3.2 场所功能的提升改造

具体来说, 旧区可以从地区功能的提升改造开始, 明确各街区的改造主题, 以此带动整个地区, 根据城市功能, 将枫杨路沿线划分为三个区域, 分别为枫杨路西段———城市生活区, 枫杨路中段———滨水景观区, 枫杨路东段———欧陆商业区。

3.2.1 城市生活区的更新

该区域整体建筑风格应当符合枫杨大街作为苏家屯重要的生活、特色商业街的基本特征, 新建建筑应与既有建筑和自然环境相协调, 并应反映现代都市简洁、大气的风貌。

由于现阶段枫杨路内部主要为居住区, 且多为高层、多层住宅, 所以在改造设计中做了以下工作:

整改:调整该区段的广告牌匾布局、规格;对老式居住建筑增加立面构筑物, 美化立面;协调墙面材质及色彩, 修补墙体破损, 对破损严重的屋顶、阳台等构筑物重新整改。对可视范围内新建建筑进行清洗, 达到美观效果;重点对枫杨路两侧老式住宅楼和建筑质量一般的楼体进行粉饰, 协调建筑色彩。

拆除:对可视范围内三层以下建筑质量很差的、影响景观的楼体进行拆除, 如仙禾种业等。并考虑对其土地进行收储。

3.2.2 滨水景观区更新

现阶段半步桥街内部主要为居住区, 但相对来说尚留存了许多清式平房合院, 尤其是半步桥街西侧, 仍有部分城市肌理遗存, 所以在半步桥街的改造中, 将其定位为历史文化特色街。

3.2.3 欧陆商业区的更新

在现阶段的基础上, 重点发展传统特色商业, 带动里仁街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一则目前里仁街的商业较为零散, 需要统一规划, 二则充分利用现阶段丰富的业态, 促使业态升级。最终将其打造成为白纸坊街区内反映北京旧城特色的、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传统商业街, 成为白纸坊街区的区域商业中心。里仁街业态目前主要为小型商业, 改造后业态需做部分调整, 可增加少量特色商品、工艺品、特色小吃等凸显商业特色的店铺。统一规划更新后, 能够提高建筑质量、改善建筑外观, 使得老建筑焕发新的生机, 历史文化街区也因此而相对较有活力。

4 实施保障

4.1 建筑

城市生活区:在连续性上, 控制道路两侧建筑的贴线率应不小于80%, 为生活性主干道塑造连续的街道景观。街道的连续性还会受到建筑底部形态的影响, 要求沿街建筑底层立面的色彩、材质与相邻建筑相协调。对于挑檐、骑楼、悬挑的建筑, 底部变化的高度范围建议在人行道宽度的1/2以下, 进深变化宽度宜为3~5米。为了保证景观的协调、连续, 推荐首层门楣高度选用常用值4.5米,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的店铺牌匾, 统一店铺牌匾的位置和高度。

4.2 绿化

在舒适性上, 人行空间指标整合了道路红线与绿线中的绿化空间。加宽行道树绿带宽度, 以灌木和乔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种植, 尽量降低汽车尾气、噪声对步行空间的干扰。绿线中的绿化以灌木为主, 减少植物对建筑橱窗的遮挡, 充分展示商业氛围, 提高步行空间的活力。设置设施带, 布置街道家具和自行车停车位。路灯和公交车站的设置要考虑主干道的通行要求, 电话亭、垃圾箱、座椅等街道设施的布置要充分考虑行人的使用需求。

5 结语

应用“场所精神”的理念, 通过对老城空间发掘、修复、再利用与再开发等手段, 将旧街区的改造过程更加审慎、明智与和谐。在枫杨路地区的改造中通过对土地整理、交通改善、公共设施配套、公共开放空间开辟、街道景观改造、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整治等, 实现谨慎渐进式改建、内容丰富的社区更新、促进可持续发展, 这也是城市规划可操作性的重要实践。

摘要:城市发展的全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更新、改造的新陈代谢过程。在旧城改造中, 城市的更新不应是大规模的整体改造和大拆大建。文章以枫杨路街区更新改造为例, 立足“场所精神”的营造, 通过挖掘当地文化, 实现街区的整体复兴的规划方法。

关键词:城市更新,场所精神,地域文化

参考文献

[1]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6.

[2]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 (7) .

[3]万勇.旧城的和谐更新[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9) .

[4]罗小未.上海新天地广场一一旧城改造的一种模式[J].时代建筑, 2001, (4) .

[5][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9) .

[6]田银生.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M].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1.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场所营造】相关文章:

意境营造,气氛融入——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气氛营造技巧阐述01-25

营造技艺05-08

有效营造05-29

精神营造06-03

营造历史06-07

营造原则06-25

营造亮点07-09

营造气氛07-26

空间营造07-28

营造工程08-09

上一篇:高校开展继续教育下一篇:电大网络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