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增收机制

2024-06-23

构建增收机制(精选九篇)

构建增收机制 篇1

一、依托小城镇建设, 让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增收

紧紧围绕建设全国重点中心镇、次中心的目标, 以创建国家卫生镇和整治村庄环境为抓手, 坚持镇村一体化发展, 对《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大力推进小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 着力提升小城镇功能和品位, 努力改善全镇人居环境。近年来, 先后投入2.6亿元, 完成了集镇主干道、污水治理、环卫设施以及亮化、绿化、美化等工程建设、商业住房建设等。依托小城镇建设, 促使集镇周边及散居农户逐步向功能齐全的集镇集聚, 为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创业提供机会, 让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增收。

二、依托资源、区位优势, 让农民在“山边”旅游业发展中增收

围绕茅山旅游风景区总体规划, 依托资源、区位、生态环境优势, 发展山边旅游业。山边旅游业是朝阳产业、绿色产业、文明产业, 也是山区的高就业产业。近年来, “农家乐”、生态旅游观光园和采摘园等的兴盛, 大幅促进了农民增收。“农家乐”既增加了农户自产自销的农副产品收入, 又实现了较丰厚的服务业收益, 也让农户将自己的承包地流转给规模专业户经营特色农业, 从土地流转上增加了收益;游玩景点和服务业的发展, 一方面加大了对游客的集聚效应, 提升了农副产品的销售力, 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不愿离家的妇女劳动力和半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三、依托现代高效农业发展, 让农民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中增收

党委政府坚持以高效、规模、生态观光农业为发展方向, 按照“打造现代高效农业, 提升农业效益”的重大战略决策要求, 着力在“建基地、创特色、树品牌、产业化”上做文章, 紧扣优质粮油、林果茶园艺业、畜禽业、高效设施农业四大主导产业, 推动农业快速发展。全镇高效农业发展面积3.1万亩、花卉苗木2.1万亩、茶园4.1万亩、果品1.2万亩;规模畜禽养殖基地21个、养殖大户76户, 饲养总量占全市的1/4;观光旅游农业9家。全镇高效农业实现总产值4.5亿元, 占农业总产值的76%, 做到了“村村有亮点, 片片有特色”, 有效提高了农民的农业生产收入。

四、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壮大, 让农民在龙头企业带动中增收

薛埠镇积极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战略, 突出抓好优质稻、蔬菜、茶叶、水果等农业基地建设, 做大做强茶叶、林业、粮食和水果等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市场竞争力大、辐射带动力强的重点骨干龙头企业, 同时重点扶持发展了五个农业示范园区:万亩优质粮油生产园实行订单生产;镇郊设施农业园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经济林果园全面推进水蜜桃、葡萄、樱桃、梨等生产规模;以西部茅山风景旅游业发展为主线, 充分发挥“山边”旅游优势, 打造了一批维护生态平衡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名优茶生产科技园全面提升茶叶品牌。积极推动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构成特色农业产业板块, 引导并带动农户增收。

五、依托山区农业综合开发, 让农民在资源有效利用中增收

近年来, 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为重点, 多途径、大力度招商引资、增资开发, 争取到国家、省、市各级项目资金近1亿元, 建成高效农业项目30个, 其中单笔投资额在300万元以上的有10个, 100万元以上的有20个;形成经济林果、有机茶、时令果品、名优花卉、盆景、特种养殖等农业规模生产基地;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高效规模开发项目区和万亩粮田建设示范区。全面提升了项目区的排灌水平、农田生态治理水平和高效农业成果的转化水平, 为农民增收增添了后劲。

六、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发展, 让农民在合作经营中增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农村“三大合作”改革的深化, 镇党委、政府始终以优势和特色产业为依托,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 以多主体参与、多渠道发展为主旋律, 以政府引导、支持、指导为手段, 着力在全镇范围内培育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提升农产品档次、品位和市场竞争力。截止目前, 全镇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82家, 社员26878人;土地股份合作社13家, 入股社员17350人, 入股面积5011亩。认定的家庭农场74家中经工商登记的农场8家。在加强规范化建设的同时, 积极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申报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8家, 成长型示范农场8家, 进一步加强了对申报项目单位的指导服务工作。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方面已初显成效:一是推进了全镇农业特色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现代高效农业和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二是引导带动农民了解市场, 学习掌握最新的农业生产实用技术;三是解决了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和半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 让农民足不出村就可享受到合作经营带来的增收成果。

七、依托土地规范流转, 让农民在搞活土地经营机制中增收

近年来, 中央一系列的强农惠农政策在提升农民种地热情的同时, 也使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土地流转问题 (如土地抛荒、口头流转等) 不断显现, 一方面对过去土地流转手续中存在的隐患加以梳理和完善, 并严格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加强对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 一方面进一步提高土地流转服务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充分利用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村土地流转服务站专门设立的土地流转场所和服务窗口, 完善土地流转从洽谈、鉴证、签证的一站式服务。到目前为止全镇累计流转土地面积4.65万亩, 规模经营累计面积达9.42万亩。土地规范化流转一方面使农民每年可得到较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 还可以从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 从事二、三产业, 获取较高的务工收入;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使农民足不离村实现就地打工, 在打工中学到新技能, 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和致富本领。农民真正从土地规范流转中获益良多。

八、依托职业技能培训, 让农民在就业创业中增收

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贴近农民、注重实效”的原则, 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 加大培训力度, 提高培训层次, 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一是大力开展各类实用技能培训, 让农村劳动力掌握就业致富技能。近年来, 每年举办劳动力转移培训, 致力于转移农村劳动力。二是针对镇建材、服装加工行业较多的特点, 在委托和订单培训的基础上, 通过政策扶持、能人帮带、中介推荐, 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就业率。三是利用山边旅游业发展优势, 引导和鼓励农民发展“农家乐”等三产服务业, 加快培育茶都、花卉苗木市场等区域性农产品流通市场, 扩大农民就业渠道, 提高农民家庭非农收入。

摘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必须出实招、鼓实劲、求实效, 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的惠农强农政策及其它政策法规, 开拓思路、大胆创新, 注重细节、创造机遇, 依托小城镇建设和资源区位优势, 推动山区农民快速、有效、持续增收, 为实现“调结构、抓创新、保发展”目标多做贡献。

关键词:区域优势,土地流转,技能培训,拓富路,促增收

参考文献

[1]程漱兰.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构建增收机制 篇2

一、广东省农民收入构成及增收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收入构成。按照“覆盖全省、山区与非山区(平原、丘陵地区)结合、东西两翼和粤北为主”的原则,广东省农村财政研究会从全省121个县(市、区)中选取20个具有代表性的县作为调查样本县;然后再按照村组所处的位置,从20个县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50个村、300户农户作为调查样本户,对广东不同地区进行家庭基本情况、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其他收入及农民生产和生活支出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调查问卷316户,实际有效问卷256份。

调查结果显示,广东省农民纯收入按照收入来源不同,具体可以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家庭经营性收入(农业经营收入和非农业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其他收入(租赁、股份等)。从收入来源看,广东省农民纯收入的构成如下:

1.家庭经营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部分,但其比重日趋下降。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在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而家庭农业经营收入所占比重逐年下降。

2.工资性收入比重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与家庭经营收入不断下降的趋势相反,劳动报酬收入从1985年开始逐步上升。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中,工资性收入比重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3.其他收入的比重较低,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较小。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虽然略有波动变化,但从整体而言仍然处于稳定增长的趋势。由于其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较低,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较小,无法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只能是一种重要的补充形式。

(二)存在的问题。根据调查分析和模型分析,广东省各类型农户(传统农户、专业种植户与养殖户、经营与服务型农户、半工半农型农户、非农户)在增收过程中有以下问题。

1.农民增收渠道不畅通,增收优势不明显。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农民不能及时准确地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和农产品结构,造成赚钱和短缺的农产品越来越少,出现了农产品一年涨、两年跌、三年四年全灭绝的现象,这主要体现在专业种植户与养殖户经营(农民增收主力军)过程中不能很好应对市场行情,出现经营不稳定导致增收困难。同时,由于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劳动者,农民收入的增减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自然条件以及国内外市场大环境,广东省农业在国际竞争中又缺少比较优势,导致农民收入增长优势体现不出来。

2.农民增收来源呈现多元化。 各地又陆续出现了农民工“大军”(主要是不发达东西两翼和粤北地区),这种劳动力转移也带动了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加,农民收入增长发展靠多种经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增收这一阶段,农民收入来源不断趋向多元化。

3.农民收入基础不牢,带有一定偶然性。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的兴起,以及国家财政支农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民增收来源多元化呈现产业性、产品性特征,由过去主要从农业特别是种植业获取收入转向主要依靠多种经营和第二、三产业增收,逐步改变了增收手段单一、增收途径狭窄的局面。但现阶段,农业生产规模过小、农资等农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农业生产经营水平较低等问题得不到合理解决,都会导致农业增产不一定增收。

二、影响广东省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广东省农民增收主要因素包括:农业产业化及流通体系、融资渠道、农村科技水平、农民素质、生产支出、农业基础条件等。

(一)农业产业化及流通体系需进一步完善。近年来,随着各地对农业优惠政策的不断出台和有效措施的扶持,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加快,全省各地现代农业产业逐步形成以“三高”业为主体的支柱产业,其中包括粮、果、菜、畜、禽和优质水产品;形成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培育了具有地方特色和资源优势的支柱产业,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2009年初,全省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9218个;农业龙头企业1812家,带动农户345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30%。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所面临的环境、资源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而广东省农业产业化生产大多还停留在对农产品进行简单处理、加工包装等方面,高科技含量的名优农产品和大型综合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较少,适应市场需求的精深加工的名优农产品还不多,完善的市场销售网络和农业生产与市场保障机制还不完善,导致农产品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农产品市场销售不畅,农业经济发展不稳定,进而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融资渠道较少,资金投入不足。广东省出台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从1989年起至今,广东省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基本农田整治、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种粮补贴、农机补贴、畜牧养殖补贴等多种方式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产业的投入,取得了显著成效。以补贴为例,2008年全省粮食补贴范围调整到全体种粮农户,实行“种多少补多少”,种粮农民农资综合直补每亩补贴43元;农机购置补贴投入增加,全省农业县农机购置补贴推广至92个,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品扩大到了8大类、26个品种、426个机具型号。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各区域农业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农业投资主体是政府,由于农业投资风险大、投资报酬率低,资本的趋利性使农业资金来源渠道较窄,而且资金还从农业领域流向了第二、三产业,致使农业所需资金无法得到保障。

nlc202309041042

(三)科技水平滞后,劳动力素质较低。无论是企业,还是农户,农业的主要劳动者仍然是农民,未来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力军仍然是以农民为主。目前,从农民自身来看,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这也成为影响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之一。从调查发现,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在于:一是文化水平低。广东省农村劳动力中,初中或以下文化程度占80.3%,其中文盲半文盲占3.7%,小学文化程度占23.1%,初中文化程度占53.5%;二是科技综合素质差。全省未受过专业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占83.3%,很多贫困户对科技知识知之甚少,也不重视。这已成为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因素。三是心理素质差,自强意识不强。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低,缺少农业技术或技术水平不高,致使心理负担过重,承受能力较差,对从事农业失去信心。

(四)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难以满足发展需求。近年来广东省投入了巨大的资金,重点建设了一大批农业基础设施项目,但是农业基础设施抗灾能力不强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如近年的大涝大旱就给全省农业生产带来不小的影响。农田基础设施、装备手段、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等离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上述问题不解决或解决得不好,就难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而影响农民的增产增收,影响城乡协调发展的实现。

(五)支出增加加快,家庭负担过重。2004年以来,受煤炭等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影响,以化肥为主的各项农资价格呈上升态势,进入2008年以后,农资价格特别是化肥价格更是一涨再涨。2010年全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4.5%,其中涨幅最大的是化肥、饲料和农业生产服务三大类。此外,农用机油、农用手工工具、种子等其他农资都有不同程度上涨,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和农产品价格上涨给农民带来的好处,加大了农民增收的难度。同时,部分农民家庭教育医疗的支出又远远超过在农业生产中的支出,教育费用成为农民家庭的沉重负担,同时也明显影响了对农业的投入。

三、财政支持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

(一)财政投入定位。主要投入三个方面:一是农村公共产品。农村公共产品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公共卫生、农村社会保障。二是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投入。包括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三是引导农业产业发展投入。针对广东省发展现代农业的方向,公共财政引导农业发展投入主要应集中在两个方面:(1)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包括培育区域主导产业,促进产业格局改变,引导新品种使用和种植、养殖技术改进,实施农业标准化建设,对农户进行远程教育和技术培训等各项投入。(2)引导金融资金为农业发展服务。通过项目申请的方式,对地区发展比较紧迫的农业项目实施贷款贴息。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改变金融机构直接为分散农户服务的局面,同时为农户发展农业项目提供一个承担载体,使得公共财政帮助农户发展项目成为可能。

根据上述目标和方向,现阶段广东省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投入的重点领域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维持农村社会稳定发展。具体包括保证农村社会管理机构健全、加强农村公益性社会事业建设、增加扶贫支持和增加重大灾害支出等。二是支持县域农业特色经济。优化经济强县,以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为主,积极实施龙头企业战略,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优质企业集中,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做大做强,辐射带动周围各县。建设中等发展水平县,着力培育壮大一批具有比较优势和鲜明特色的骨干支柱产业,把这些县潜在的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省财政对山区县、贫困县扶持重点应从扶贫款划拨为主逐步转为项目建设为主,同时加大县域之间领导干部的流动,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三是培育农业产业化组织。直接支持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包括现有农业财政支出中的农业产业化资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等。支持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包括现有的农业结构调整资金、优质粮生产示范基地建设、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菜篮子工程等财政支出。为产业化发展培育良好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等,包括现有农业财政支出中的各种农业信息网络和交易市场建设等财政支出。四是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大推广经费投入,财政部门要保证区域推广站人员的工资福利与其他事业单位趋同,对于必需的办公费、培训费、设备更新费要足额拨付。另外,应通过立法手段,保证财政每年投放到农技推广的经费逐年提高。大力支持多元化的农技推广组织发展,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参与推广,面向市场,直接为农民服务,政府要在政策上给予扶持。五是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支持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园区内主导产业,支持园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二)财政投入资金管理。

1.以程序化、规范化促进资金投入决策机制优化。一是建立财政资金投入决策专家论证机制。专家论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财政支农资金投入规模和结构,由专家对全省农村和农业发展需要的财政资金进行测算,形成结论,作为财政厅和农口主管部门的决策依据;财政预算结果的合理性的专家论证,每年的财政支农预算报告在提交人大审核前,必须由专家团对其合理性进行论证。二是强化省级部门预算制度。继续完善部门预算基础信息库,为编制预算提供基础信息。省级部门要继续推行并完善跨年度项目预算滚动管理,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专项资金要尽可能在年初就做出分配计划,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

2.创新资金投入方式促进资金投入机制优化。一是直接投入机制。对于关系全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公益性、基础性项目建设,省财政可以采用直接投入方式,保证这些项目顺利实施。二是财政补贴机制。财政资金补贴是公共财政体制下政府用来扶持农业的一种重要形式,财政部门通过一定的财政资金,对价格损失,贷款利息等给予适当补贴,可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三是以奖代拨机制。财政部门通过投入小部分奖励资金,用于鼓励各乡镇及广大农户发挥自身潜力,自筹资金或农户投工投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四是激励加帮扶机制。针对当前县(市、区)财政对农村和农业投入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广东省财政应该采用激励的方式鼓励县(市、区)财政向农村倾斜投入。为了缓解县、镇(乡)财政困难,缩小区域间财力差距,广东省财政应该对财政困难县进行支农财政资金帮扶政策。

nlc202309041042

3.以集中有序科学投入促进资金管理机制优化。一是建立相对集中的资金管理模式。集中资金,充分发挥资金投放的规模效益,搞好重点项目建设,克服资金投放分散,项目建设标准低、效益差的弊端。扶贫、水利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重点专项资金的投放使用要与各地经济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有机结合起来,争取做到立项一个,实施一个,见效一个,把公共财政支农资金管好、用好,充分发挥其作用。二是强化项目管理。通过项目前期研究(请中介咨询机构来完成)、申请、立项、审核、审批、监督实施、决算、项目后评价(请中介咨询机构来完成)等项目管理程序,对扶持资金实施有效管理。三是推进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制度。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对于以物资、服务等方式支持的项目,要推行政府采购,以节约资金、增强透明度、提高效率。

4.完善全方位评价体系促进绩效评价机制优化。一是引入财政资金投入总量和结构评价机制。包括针对省级农口主管部门的农村投入总量和结构的绩效评价、针对财政厅的支农资金的总量和结构的绩效评价等两个方面。二是建立并完善项目绩效评价制度。研究制定绩效评价相关配套工作规范和管理办法,逐步建立科学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绩效评价的标准进行总体规划设计。三是实施垂直跟踪监督机制。在坚持目前正在实施的正向追查方法的前提下,尝试采用逆向追查的方法。即在掌握一定材料、线索基础上,采取直接对点办法,监督财政资金落实情况及安全性、合规性。通过科学抽样、查调结合,顺逆并用等方法的综合应用,从资金流向和程序两个方面垂直跟踪监督财政资金,对管理和效能情况进行科学论证,以确保监督检查结论更具科学性和代表性,为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提升整体监督检查效能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四是探索建立项目绩效预算机制。在财政支出项目申报环节强化预算绩效观念,部门单位申报项目必须提交可行性方案,明确提出项目资金使用的绩效目标。在已经开展的项目绩效评价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向部门绩效评价过渡,结合农业部门实际,探索引入计划-项目-预算系统,根据部门的发展规划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按项目细化为绩效目标,作为年度部门预算的依据,年度终了后对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并按照评价结果调整下一年度的部门预算。

四、构建广东省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建议

根据影响广东省农民增收最主要因素,建议在农业产业推进、土地流转、财政税收、金融信贷、社会保障及劳动力培训等方面,采取更加具体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以此建立广东省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一)加强农业产业推进,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一是发展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培育营销型龙头企业、加工型龙头企业、科技示范型龙头企业,形成多层次、多功能、有特色的农业龙头企业群体,推动企业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营销网络,努力扩大农产品营销规模。发展农村终端农产品营销网络,以各类专业合作社、协会、农产品基地为载体,对农产品经营网络进行改造,形成上联市场、下连农户的经营网络体系,为农产品进城提供通道。鼓励发展“农超对接”,其模式包括超市直接和农民对接、超市加基地加农户、零售商直接与合作社对接、超市和农村龙头企业合作联结农户。“农超对接”可提高农产品物流配送的现代化水平,加快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转移速度,可以在空间转移过程中缩短时间、减少浪费、提高效率。“农超对接”不仅农民增收,消费者得实惠,超市也受益,可实现三方共赢。

(二)适当调整财政税收政策。一是增加财政对涉农行业的投入。结合税制改革,清费立税,将大量的预算外资金纳入规范的预算管理,以大大提高财政的财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与市场经济要求相悖、计划色彩浓厚的支出以及不合理的支出削减,以保证财政有限的财力投向农业。结合政策性投融资的开展,将其他行业的更适于应用政策性有偿信贷资金的部分领域更多地进行信贷资金投入,而将“节省”的财政资金用于农业。二是调整财政支农投入的使用方向。应重点投入以下领域:第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中低产田改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业产后基础设施建设等的投入。第二,农业科技进步。应加大对涉农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的投入,增加科技开发经费,提高涉农科技人员的待遇。第三,生态保护。加大对生态农业、农业科技园建设的资金支持。

(三)积极创新金融信贷模式,加强融资渠道建设。强化信贷资金的投入。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信用社、民间金融及保险公司在内的农村金融体系。科学定位农村金融机构的职能,赋予农业发展银行支农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政策性职责,农业银行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和小城镇建设,强化农村信用社“三农”服务功能,建立农村信用社存款保险机制,完善农村保险体系,提高农业经济的抗灾和补偿能力。赋予县级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权限,更好地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四)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技能培训。粤东、粤西、粤北区域应围绕当地的特色农业和支柱产业,以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为重点,对农村青年开展示范性培训;在抓好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阳光工程”的同时,充分利用各种职业技术院校对中青年农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另外,还应构建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如在农村设立函授站,建立农函大办学模式,以促进产学研的结合,及时有效传播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帮助农民致富。可以组建农业科技特派小组,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从农业、牧业、科技等部门抽调科技人员组成特派小组进驻农村,推广农业新品种和新科技,转变农民的思想和耕作方式,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五)完善保障体系建设,切实降低生产支出水平。近年来化肥、饲料等农资价格上涨过快,致使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补贴长效机制,以确保农民收入不因农资价格上涨而下降,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建议政府部门强化对农民的末端补贴力度,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实行动态调整,补贴规模只增不减,根据农资价格上涨幅度提高补贴标准,减轻因农资价格上涨对农民收入增加的影响。对农资生产部门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增强农资生产能力和新技术开发,从而降低农资价格,使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

责任编辑:宗宇翔

构建增收机制 篇3

第一, 促进农民增收关系到农村乃至全国大局稳定。我国13亿人口中有8亿多在农村, 因此, 农民生活水平是否提高, 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唯一点就是增加农民收入。当前, 农民增收的形势不容乐观, 我国农村人多地少, 农业收入缓慢, 乡镇企业基础薄弱, 农民的非农收入也难有较快提高。再加上农产品滞销、农资产品涨价等, 进一步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同时也影响着大局稳定。因此, 当今之计就是尽快促进农民增收, 解决农民的各种困难, 为新农村建设创造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

第二, 促进农民增收关系到小康大局。中国农民是中国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目标的指标体系中, 农民家庭和个人收入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指标。农民收入增加了, 其他指标也会相应提高。一句话, 农民富天下富, 农村小康才有天下小康。

第三, 促进农民增收关系到城乡的良性互动。农民增收与城市化的关系存在着这样一种发展趋势, 即“增加农民收入———农民购买力增强——城市经济发展———就业机会增多——农民转移加快 (实现有房转移) ———增加农民收入”, 其结果是城乡良性互动, 共同稳定发展。因此, 增加农民收入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 而是一个促进现代化进程的问题, 是一个促进城市化进程的问题。

第四, 促进农民增收关系到内需的扩大和国内市场的开拓。经济的发展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 尤其与国内需求密切相关。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在于人口多、需求量大, 扩大内需则是我国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根本途径。我国8亿多农民是最大的消费群体, 扩大内需主要是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内需。当前, 建设新农村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亮点, 通过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就可把农村变成最大的国内消费市场, 以之拉动内需。

2 构建农民增收长的效机制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是, 目前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 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也还没有根本改变, 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因此, 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准确把握农民增收的基本规律, 遵循农民增收发展规律, 在人才、资金、政策方面建立制度化、规范化、长久性的长效机制。

2.1 建立城乡统筹发展机制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消除体制障碍, 建立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市场体系。打破城乡分割、工农分离的格局, 关键在制度创新, 着力破除城乡壁垒, 给农民以公平的国民待遇、完整的财产权利和平等的发展机会, 为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开辟道路。这就要求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 从更高层面、更宽视野来考虑城乡架构、产业分布、功能配套, 推进城乡经济融合、产业联动和设施共享。第一, 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第二, 要统筹城乡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第三, 要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2.2 建立农业产业延伸机制

要推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 一条最现实的成功之路就是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由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与千家万户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 使分散经营的农户组合成生产联合体和大规模农产品基地……, 有效吸纳先进生产要素、提高农业整体规模效益, 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于改变生产的低产出、低效益, 提高产业在市场经济中的整体竞争力, 巩固和发展农业的基础地位, 具有核心带动作用,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将产业的“第一车间”与“第二车间”相连, 延长农业产业链条, 通过对农产品的精深加工, 增加农业的附加值, 产生新的经济增量, 促进农民增收。在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的基础上, 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批发市场, 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对接。

2.3 建立科技支撑机制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科技是重要支撑。要加大重大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力度, 逐步建立以种质资源基因库为核心, 农业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平台, 科研教育和农户共同参与、协同配合的实用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着重解决优势主导产业发展中关键技术的创新和集成, 尽快推出一批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方法,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加强新型农技推广队伍建设。以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为重点, 以整合资源和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素质为突破口, 努力建设以公益性农技推广为基础的多元化新型农技推广服务队伍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服务机制, 提高先进实用农业科技入户率和覆盖率。要开展农业信息服务, 充分发挥农业信息网络的作用, 发展农产品网上交易, 开通农业服务热线电话, 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促进农民增收。

2.4 建立市场调控机制

在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 应当加强政府在市场服务方面的职能, 包括提供市场信息服务等, 以指导农民的科学决策。要加强对粮食等主要大宗农产品的宏观调控, 建立科学、准确、有效的市场预警机制, 实行生产、销售、价格等信息的定期发布制度, 积极引导农民生产。要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调控。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加强市场监管, 严格控制农资价格上涨。要增加农用生产资料的储备, 落实农业经营企业优惠政策, 出台化肥补贴政策, 实行化肥淡储旺供制度, 切实稳定农资市场价格。

2.5 建立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机制

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既是农民增收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 又是迈向工业化、城镇化、实现农村现代化长远目标的根本措施。当前, 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矛盾突出。要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劳动力市场体系。统筹城乡就业, 实行农村劳动力无障碍就业。大力兴办劳务中介组织, 拓展职介服务功能, 提高农村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和支持农民自主创业。研究制订鼓励农民自立创业的优惠政策, 引导城市资金技术通过农民工回乡转移, 吸引更多有资本、会经营、懂管理的农村能人投资创业。

2.6 建立农民社会保障机制

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必须逐步建立城乡对应并可以接轨的保障制度, 着力提高农民社会福利保障水平, 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进一步提高农村服务体系建设, 基本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进一步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对家庭年收入低于户籍所在县 (市、区) 当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 纳入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逐步建立起覆盖城乡的驻地生活保障体系。改革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逐步将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纳入城镇企业养老保险范畴, 对纯农业人员养老保障加大财政补助。完善“土地换社保”政策, 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 将农转非土地增值收益的一定比例纳入社会保障基金, 用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从而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基本生活保障体系。

2.7 建立投入增长机制

从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角度, 从社会公正的角度, 国家的直接补贴应将重点放在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方面, 尤其是对于那些由于自然条件和家庭特殊困难而难以通过生产解决生计问题的农村人口。要在完善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政策基础上, 积极探索相关农产品补贴政策, 建立灾害保护体系, 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完善财政支农方式, 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合理调整政策着力点, 积极研究并采取贴息、税收、补助等政策措施, 加大对农民、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拓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采取民办公助、政府贴息等方式, 吸纳民间、工商资本投资开发农业和建设农村基础设施, 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农业投入新机制。

摘要:农民增收问题的解决, 是关系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如期实现的重要问题。必须立足长远, 从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寻求农民增收的治本之策, 以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科学发展,农民增收,机制

参考文献

[1]黄文炎.制度创新是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治本之策[J].广西社会科学, 2004, (4) :36.

[2]孙林.新中国农业经济思想史[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构建增收机制 篇4

[关键词] 农民增收 长效机制 思考

众所周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现代中国一切问题中的大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乃至实现整个国家的真正富裕,主要取决于农民的收入状况。所以,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农民增收的惠农政策和措施,对农民收入状况的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目前情况看,由于种种原因,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仍低于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农民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仍在继续扩大。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建立起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笔者认为,要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建立促进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关键

一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一方面要在继续推进工业现代化和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同时,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大规模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推进多样化、多模式的城镇化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偏差,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均衡发展;另一方面,在大量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向工业、向城镇转移和迁移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发展,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以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农民非农收入增长,以农业现代化带动农民农业收入增长。

二是要树立统筹兼顾的发展观。首先,要统筹城乡发展,给“三农”问题更多的关注,像发展城市和工业那样发展农业,用经营城市、管理工业的理念去经营农业,千方百计提高农业竞争力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其次,要统筹区域发展,重视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这些地区农民增收,缩小区域差别;再次,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既要追求GDP的增长,更要关注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品的供给,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另外,还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农业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进一步提高农业尤其是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产品稳定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在追求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农民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把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中的充分就业、良好教育、身心健康、文明素质、消除贫困、社会公平、机会均等、环境优美等问题作为量化标准,作为政府行为的选择依据。只有这样才真正能维护和保护好农民的利益,为农民提供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创造农民增收的社会环境。

二、保持惠农政策的连续性是建立促进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重要保证

自2004年以来,党和政府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深受农民拥护。但是,农民普遍担心的是会不会出现前些年那种“粮食少了,政策来了;粮食多了,政策又走了”的情况。由此可见,能不能长期坚持惠农政策,能不能持续加大惠农力度,是广大农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在关心惠农政策方面,农民除了希望免除农业税和粮食直补的政策不变外,最为关心的是粮食价格。因为,免税和补贴带给农民增收的空间毕竟是有限的,对增加农民收入影响最大的是粮价,如果粮价能维持在现有水平不变,即使粮食不增产,农民也会比以前增加收入,反之,如果粮价猛跌,即使粮食大幅度增产,但只要增产的幅度低于粮价下跌的幅度,农民的收入还会锐减,甚至连农业税取消、粮食直补等惠农政策带给农民的好处也会被抵消。因此,要千方百计稳定粮价,确保农民收入的持续稳步增长。

当前,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4年大幅度增产,在这种形势下,为了防止粮食价格在收获季节中大幅度下跌,一是要坚决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保护价政策,保护农民的利益;二是启用国家粮食吞吐调节机制,在夏粮、早稻和秋粮上市时期,适当扩大粮食收购量,增加国家的粮食储备规模,相应减少市场粮食流通量,维持粮食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三是调整粮食进口政策,充分利用国有企业是我国粮食进口主体的格局,首先控制粮食进口节奏,错开国内同类产品的收获季节,淡季多进口,旺季少进口甚至不进口。其次少进口口粮,多进口一些加工用原料粮。

三、遏止农资价格上涨是建立促进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重要条件

农资价格上涨是造成农民增收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其一,政府应综合运用经济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加强对农民利益的保护。加强宏观调控目前主要是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特别是在解决农业中存在的问题时应使用“一松一紧”的政策,即使用“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一方面,对粮农继续实行“松”的财政政策,主要是巩固和扩大政府对农业的免税及补贴政策;另一方面,采取“紧”的货币政策,即适当抽紧银根,防止通货膨胀蔓延,从源头上控制农资价格上涨。此外,国家在宏观调控中还可以建立国家储备制度,增强对农资的调控能力。

其二,借鉴欧美国家的做法,在对粮食直补的同时,实行价格保护政策。欧美国家农民收入高,农产品市场价格稳定,农业竞争力强的原因是:在对粮食、油料、谷物、蛋白作物、纤维作物等较大范围的农产品进行直补的同时,还实行了价格保护措施,补贴和价格保护双管齐下,为保障农民收入提供了多条保障线。我国目前对农业的补贴应包括固定补贴(直补)、不固定补贴(价格支持)和生产补贴三部分。而且应着重运用直补方法,少用提高粮价方法增加农民收入,防止任何部门借口粮食涨价来抬高物价,最后还是牺牲了农民利益。

其三,加强对与生产农资有关的生产资料价格的管理,稳定农资销售价格。对乱涨价、乱搭车涨价的生产厂家应给予一定的经济制裁,甚至勒令停产。当然,由于原料涨价等原因,生产企业不得不涨价的,国家可适当允许提高农资价格,但一定要控制乱涨价,同时,在农资价格上涨时,国家可直接给农民一定的“农资”补贴。另外,国家还可以采取倾斜政策,保证重点企业的正常生产,也可鼓励兼并、重组掉一批小企业,形成规模效益,降低农资的生产成本,保证其价格的稳定。

四、研究、开发、推广“三节”技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是建立促进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重要途径

农业生产成本高目前也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灌溉这三项主要生产资料的投入占农业生产总投入的80%左右。要获得农业的高产出、高收益,就得有一定的投入,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一些盲目的高投入不仅没有得到高收入,反而造成种粮成本的增加,使增产不增收。如有的农民惟恐缺墒庄稼长不好,一味多浇水,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而且增加了电费、油费;有的农民认为多施肥可提高产量,就大量施用速效化肥,造成化肥流失多、有效利用率低、肥效差等。这种盲目加大肥料、农药、灌溉投入的结果,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有的还导致了土地污染、地质变薄等问题的出现,影响农业生产的稳定、持续发展和长远效益。

要克服农民在生产环节上的盲目性,把农业的生产成本降下来,需要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节肥、节药、节水的“三节”栽培技术和农艺,尽可能降低农业生产的物耗,减少无效投入,使农民获得更多的收益。

五、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是建立促进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基础工程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决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转移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本越高,农民从事非农经营的机会就越多,其从事非农工作的报酬也越高。世界银行的研究显示,劳动者受教育的时间每增加一年,GDP就会增加9%。因而,世界各国都很重视提高农民素质,一些发达国家将农村劳动力培训作为基本国策并用立法的形式加以保证,从而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素质,扩大了农民就业、增收的路子。

学习外国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我们也应把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提高农民素质,一是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在普及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还需通过各级农校、电大、函大、夜大等,加强对农民的文化科技教育;二是要加强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大力推行绿色证书制度,帮助农民提高务农的技术水平;三是要注意培养一批各方面的农业企业家,使之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带头人;四是要搞好一批种试基地、科技示范园区、现代农业实验基地,培养一批农民技术员;五是要建立健全农村科技市场,组织科技人员送科技下乡,为农民提供科技培训、科技咨询和进行科技承包活动等,真正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海东:农业补贴方式的创新与“三农”问题的破解.江海学刊,2006年2期

[2]宗义湘 李先德:中国农业政策对农业支持水平的评估.中国软科学,2006年7期

[3]刘志扬:美国新农业经济.青岛出版社,2003年版。

构建增收机制 篇5

1.1 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基本框架

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基本框架包括国家的宏观政策环境支持处于最底部, 是农民增收的基础, 如果国家财政对农业投入不足, 对农业、农村经济环境不进行改善, 农民增收就难上加难。处于中间部分的是提高农民农业收入与非农业收入的各种途径。而农民增收问题的实质就是农民的就业问题。发展第二、三产业, 加快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工业化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有效途径。所以, 要想增加农民收入, 各个层面都要有效衔接、有效配合, 无论哪个层面出现问题, 都会导致农民增收的效果打折。

1.2 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构成要素

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构成要素包括:由于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 农民增收的外部性因素在增加, 单从农业内部采取单项的、局部的措施, 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要素一: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石是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与调整。农民收入的增长要获得历史性突破, 若仅局限于农业是根本不可能的。要素二:农民持续增收的载体是农业产业化、城镇化与农村工业化协调发展。增收问题说到底是农民的就业问题。要素三:农民持续增收的动力:提高农民素质, 加快科技创新。要素四:农民持续增收的方法是大力发展农村市场中介组织。

2 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与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关联性

2.1 农民持续增收载体中各要素的关系

农民持续增收的载体是农业产业化、城镇化与农村工业化协调发展。其中城镇化建设与工业化发展对农民增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提升农村工业和产品水平。通过积极引导农村工业尤其是新上项目向工业小区相对集中, 连片发展, 从而确定区位优势, 形成区域特色产业, 增强农村工业竞争力, 提高乡镇企业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据测算, 乡镇企业适当集中比分散办厂就业能力 (包括连带效应) 可扩张50%以上, 这最终将有利于持续较快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城镇化建设发展了第三产业, 带动经济繁荣。三是两者协调发展能加快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非农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是社会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四是有助于促进农业结构升级。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和集中后, 会减少现有农户和直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数量、相应增加仍从事农业的农村劳动力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 从而促进农业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转换, 进而使农业产业结构。

2.2 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是农民持续增收载体的关键

农业产业化、城镇化与农村工业化协调发展作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构成要素之一, 农业产业化是首要的。而实现农业产业化, 关键是要有龙头企业带动, 农业产业链条向加工业的延伸也要靠龙头企业去实现, 这一点已成共识。农业产业化又是这三者的基础, 农业龙头企业集产业化、工业化于一身, 从而加速城镇化。农民增收的载体就是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的城镇化与农村工业化协调发展。最终通过生产劳动分工的细化、农民生产方式的转变自然而然地转向农产品供给平衡增长与农民人数持续减少相结合的收入增长方式, 从而带来了就业方向的转移, 农民从土地中走出来, 转而从事与农业发展相配套的工商业、服务业, 带动农村三大产业, 实现农民市民化, 带来农民实质上的增收。可见, 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是农民持续增收机制构建的一个关键。

3 江西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现状

3.1 农业龙头企业单位数总量扩大, 发展迅速

龙头企业进入快速成长期, 形成了一大批经营规模大、资产实力强, 技术管理先进的龙头企业, 包括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集团公司和上市公司, 形成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相当经营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据有关单位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全省农业龙头企业数达到2994个, 比2002年底增加898个, 增长42.8%;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110个, 比上年增加530个, 增长91.3%;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56家, 比2002年增加25个, 增长80.6%。随着大开放战略的逐步深入, 每年开业农业龙头企业单位数量明显增多, 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

3.2 农业龙头企业从业人员队伍不断扩大, 带动效果不断增强农业龙头企业单位的迅速增加带来了从业人员队伍的进一

步扩大, 据资料显示:至2003年底, 全省在龙头企业的从业人数已达111.86万人, 吸纳和消化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这对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 全省农业龙头企业共直接带动农户260万户, 农户增收总计达20.9亿元, 户均增收803.9元, 比2002年增长26.8%, 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 例如泰和县以乌鸡、稻谷、果蔬等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7家省市级龙头企业, 带动了近8万农户从事发展种养业, 户均增收1686元;龙头企业的发展使江西贫困人口总数得到了明显的下降, 农民增收显著。

3.3 农业龙头企业稳步发展且具有一定的实力

组建农业龙头企业, 实行产业化经营, 必须以企业的一定实力作为支撑。江西省农业龙头企业的形成和发展, 大都经历了从小规模企业到较大规模企业的逐步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且逐步积聚了一定实力。以全省109家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例:至2003年止, 企业固定资产总值达3.75亿元, 企业平均固定资产为3441.7万元;销售收入达178.62亿元, 企业平均销售收入1.64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10.2%和23.7%。企业总共上交利税5.28亿元, 税后利润达4.66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3.5%和15.7%, 呈现出稳步发展的势头。

3.4 龙头企业竞争力弱, 总体上表现为数量少、规模小和效益不够高

在2003年, 首批全国农业龙头企业数量达到10万多个, 江西省只有2994个, 占全国比例不到3%;浙江为6000个左右, 江西省不到浙江的1/2。在现有农业龙头企业中, 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浙江省有1500多家, 江西省仅有1110家。江西省109家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 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仅56家, 浙江有80多家, 广东150多家, 江苏180家;江西省龙头企业平均固定资产总值为485.47万元, 是广东省的1/6;平均销售收入为1084.6万元, 不到广东省的1/6;江西省龙头企业平均利税总额119.6万元, 仅为广东省的1/3, 浙江省的1/2。同时在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加工精细化、包装档次化等方面的欠缺也弱化了江西农业龙头企业的竞争力。

4 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4.1 创新政府扶持机制,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强化服务

政府应推动企业制度创新, 鼓励私营、外资、合资、合营和私营企业参与龙头企业产权改革, 加快国有龙头企业股份制改造步伐。要使龙头企业真正实现政企分开, 树立起企业的市场主体和法人主体地位。强化政府对企业的服务职能, 通过制定适宜农业产业政策、技术政策、投融资政策、信息服务、法律咨询等, 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的间接指导。要强化政府的协调功能, 在协调部门职能和利益方面充分显示权威, 形成部门合作鼎力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发展的合力。

4.2 加速投融资体制创新, 加大对龙头企业金融支持

省委、省政府应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占整个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 增加对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的技改投入。一是积极鼓励国有银行开展面向农业龙头企业的贷款业务, 适当放宽贷款条件。二是设立结构调整专项发展基金, 专门用于扶持农户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 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发展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三是加快信用担保机制的建设, 大力发展农村信用担保机构, 成立资金来源多元化, 由政府控股的担保公司;推行以流动资产、山林使用权的抵押担保。四是对农民购买农业生产投入品给予补贴。

4.3 推进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共同体

建立和完善龙头企业同农民的联结机制, 是农业产业化的内在要求。就江西省的情况来看, 一是要引导龙头企业直接建立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由企业提供种子、技术、生产资料供应等服务, 由农民按企业要求组织生产, 企业实行按保护价收购, 真正建立起企业与农民紧密联结机制, 确保企业有稳定优质原料来源, 确保基地农民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二是要大力发展专业协会, 专业合作社等中介服务组织。发展中介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主要途径。要引导协会内部通过统一品牌、联合营销、联户担保等形式,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的竞争力。

4.4 加强高素质人才引进和培养, 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江西农业龙头企业要适应现代市场的竞争, 必须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实施企业科技人才工程。人才是创新的根本。必须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摆在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首位。一是要制定科技人员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二是要开展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三是要吸收和引进国外智力。面向国内外人才市场招聘急需的各类高素质创新人才。除了上述几点外企业还必须建立选人、用人的科学激励机制, 并给各类人才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时, 要重视建立和培养一种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 使企业全体员工能真正做到以企业为家, 使高素质的人才能留得住、干得好。

摘要:本文试从江西省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现状入手, 剖析了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构建与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关联性, 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李炳坤.加入世贸组织与农业发展对策[J].中国农村经济.2002.1.

[2]林善浪, 张国.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1

[3]朱述斌.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机制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9

[4]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农民收入与劳动力转移[M].2001.11

创新蚕桑产业发展机制促进农民增收 篇6

1 建立蚕桑产业发展良性的运作机制

蚕桑产业作为黔江区农业三大产业之一, 是实现农户万元增收的主要产业。各级政府要紧紧围绕发展这条主线, 一届接着一届抓, 一年接着一年干, 坚持整合职能、统筹协调的原则, 在蚕桑产业发展过程中按照“一套班子抓、一盘棋子下、一个调子唱”的指导思想, 充分整合领导力量, 以区蚕桑产业发展指挥部为主, 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全县的蚕桑生产、蚕茧收购和加工销售全过程, 建立完善 “党委政府宏观调控、业务部门具体指导、村组干部共同参与、广大蚕农具体操作”的一体化运作模式。

2 创新养蚕保险机制, 降低蚕业风险

根据国家关于农业保险的有关政策规定, 蚕桑生产参照农业保险的有关做法与经验, 建立了养蚕保险。其保险范围按每季蚕农实际养蚕数量进行参保, 对蚕农因遭受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和蚕病爆发, 造成养蚕绝收或损失50%以上的蚕农给予适当补偿。保费采取“财政+企业+蚕农”共同出资保险资金, 由区上统一确定保险公司和保费标准, 保险公司根据蚕农养蚕受损程度分类对位进行赔付。所交保费专款专用, 当年赔付结余部分滚存下年继续使用。

3 进一步加大蚕桑优惠政策的扶持和激励机制

近年来, 由于国家对种粮实行补贴, 粮食、生猪等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涨, 劳务输出人员增多, 劳动力价格不断提高。特别是劳动力价格的猛涨, 给蚕桑产业的发展带来严重挑战。要实现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进一步加大生产投入, 增加对蚕农在桑园管理中农机、肥料、养蚕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扶持补贴, 加大对蚕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增加镇乡抓蚕桑考核奖励补助, 从而进一步调动镇乡各级干部的抓蚕桑积极性和蚕农的积极性。

4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

推行“公司+蚕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模式, 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指导, 按照自愿组合、章程约定、各负其责、民主管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 将分散的蚕农组织到专业合作社中来, 做到栽桑养蚕技术服务统一提供, 蚕农按合同规定交售产品, 逐步实行保护价收购、订单养蚕、二次返利、蚕农入股等利益连接方式。通过龙头企业实施蚕桑基地建设项目, 建立投资主体与蚕桑生产利益紧密相联、蚕茧生产与丝绸加工紧密相连的茧丝绸生产基地, 建立长期协调稳定的蚕茧产销关系, 完善蚕桑产业化经营运作机制, 建立投资保障体系, 形成蚕桑产业农、工互动并进格局。

5 完善桑园土地流转机制, 提高桑园利用率

积极引导农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通过转让、租赁、入股等多种流转方式, 促使桑园向养蚕能手集中, 鼓励蚕桑专业大户和业主对桑园进行土地承包。有效地将撂荒土地整体承包用于栽桑养蚕, 为蚕桑产业朝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6 推进蚕桑产业化经营, 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构建增收机制 篇7

关键词:税源经济,社区服务,社区经济,社区经营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目前, 北京市面对着人口老龄化、就业压力大、弱势群体多的严峻形势, 迫切需要建立新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大力发展社区经济, 多渠道筹集资金, 为社区成员提供公众经济保障和服务, 扩大保障人群覆盖面, 已成为推动北京地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首善之区的重要举措。但目前, 社区经济保障财力严重不足, 社会保障资金缺口很大, 想通过常规方式由财政拨款和解决日趋增加的社区经济保障费用难度很大。所以, 在 “以人为本”的社区建设的基本理念的基础上, 强化社区经济的概念, 树立社区经营的理念, 为社区经济保障开拓空间, 充分体现了“小政府、大社会”的观念。因此招商引资已经成为解决社区财力来源, 发展社区经济发展水平, 实现更好的就业服务质量的重要渠道。

2 促进社区就业增收的举措

2.1 发展税源型经济, 实行税收增量比例返还制度

社区挖掘和培育新的税源, 为社区经济保障提供了有力的财力支援。社区可以通过大力发展服务业, 充分发挥社区的地缘优势、功能优势、物流优势, 大力引进和创办商业、旅游、餐饮、娱乐等服务项目和专业市场。与大商业联合, 建立连锁店;与大企业联合, 充当经销商、代理商;与大农业联合, 建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绿色食品配送中心。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优化组合, 外引内联, 养源开渠。

以街道为单位, 以目前提供的税收和财政下拨的经费为基数, 将每年新增的创税部分按比例返还。搞活增量, 同时也减轻了上级财政的压力, 形成社区财力的良性循环。

2.2 开发社区就业岗位, 拓宽就业渠道

失业人员主要以“4050”为主, 而这个群体有着年龄大、学历低、技能欠缺的明显劣势。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企业优胜劣汰, 国有企业减员增效。而社区就业具有灵活性的特点, 创造了层次各异的岗位, 给失业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并对他们的生活水平提供了一定保障。

积极开展职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 是解决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基础。街道可与培训机构联手, 通过争标的方式, 对该群体进行有效的素质、技能培训。并通过考核成绩以及对培训的满意度的调查等方式, 对培训的内容、方法、效果等进行合理的评估。一方面可以增强培训机构的责任心和竞争意识;另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培训的效果, 有利于失业人员素质、技能的有效提高。

2.3 强化社区服务, 发展社区服务产业

强化社区服务, 增强社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功能。以服务于社区居民为主旨发展社区经济, 并通过社区经济的发展来支持社区的各项建设事业, 从而达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 是社区建设的发展方向和重要途径, 也是社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功能。

社区服务产业是指体现社区功能作用及工作内容的社区资源, 是一种经营实体, 即以服务社区广大居民日常生活的经营形式。其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伦理道德等方方面面。尽快将这些资源纳入社区统一管理的工作范围, 整合发展社区服务产业, 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同时创造就业岗位, 提供就业机会。

3 以就业增收机制推动社区经济的展望

社区是城乡的基础, 也是每一个居民赖以生存的家园。近年来随着下岗失业人员、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增加, 社区工作的重心也不知不觉地转移到为他们寻找就业的出路上。新形势下, 社区建设也不应仅仅停留在为居民简单的服务上, 而是要用现代的意识发展社区经济、经营社区。沿海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 他们经济的崛起最初也是以社区为依托而逐渐做大、做强的。因此, 应以社区为依托大力发展和积极扶持社区经济的发展, 从而达到不断优化社区服务、人人就业、企业增收的共同目的。

3.1 从社区服务的角度

随着社会产业结构转型,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失业人员亟待就业。以服务为主的社区经济是吸纳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诸多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就业与再就业的阵地。通过吸纳就业人群, 可为社区经济注入广阔的人力资源, 优质的社区环境, 良好的社区服务是招商引资的必要和关键条件。吸引各种形式的资金投资社区经济, 推动社区经济做强、做大, 并向社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促使社区经济发展与增加就业的良性循环, 达到社区、企业共赢的目的。

3.2 从社区经济的角度

大都市社区经济是指在一定的市域范围内, 以社区居民福利最大化为目标, 通过以社会机制为主的多元化机制进行资源有效配置, 并进行必要的成本与效益比较, 为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一切经济活动的总称。大都市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社区经济, 而社区经济依附于社区, 为社区服务而生存与发展。正是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大都市社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 为社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税源经济已成为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努力推进社区服务, 强化社区管理, 加大社区建设力度去营造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 以此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与此同时, 加大协税、护税的工作力度, 确保税收任务, 为开展社区其他工作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3.3 从社区经营的角度

社区经济是社区经营的基础条件。大力发展社区经济可以为社区经营提供可靠的物质保证, 有助于满足社区居民的生活需要, 而且它是扩大就业、安置社会劳动力的重要渠道, 并进而发挥着社区服务和社会稳定的作用。社区经营可以为社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条件, 从而可以直接带动社区经济的发展。社区经营与社区经济是相互促进、协调运行的, 为了推进社区经营必须发展社区经济, 而要发展社区经济又需要通过社区经营为其创造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社区研究基地.北京社区研究报告 (2006) [R].北京:同心出版社, 2007.

[2]范纯增.大都市社区经济特征、驱动机制、问题与对策——来自上海的个案调查研究.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08年第一辑总第三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3]张苏辉, 苏学愚.社区管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9.

构建增收机制 篇8

1 创新工作机制, 农业科技入户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1.1 创新服务方式, 增强技术入户效果

1.1.1 加强技术培训, 提升服务应用能力。

在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作中, 金湖县通过开展“三级”培训, 即县培训技术指导员、技术指导员培训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培训辐射带动户的分层次技术培训, 有力促进了农技人员的知识更新, 有效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每年举办县级技术指导员培训班35期左右, 培训1830多人次;镇村每年每个产业举办8轮左右科技示范户及辐射户的培训班, 共86场次, 受训人数达到1.03万人次。邀请全国著名小麦专家、省作栽站副站长、省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小麦专家组组长王龙俊, 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洪程教授、省作栽站站长邓建平以及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江解增、缪旻珉等专家多次来金湖为技术指导员作专题培训。技术指导员对示范户培训, 采用集中授课、基地观摩、现场讲解示范、外出考察等多种形式进行灵活培训。在培训过程中, 技术指导单位金湖县农民教育培训中心还利用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深入到村开展小麦、水稻、荷藕、蔬菜等技术培训269多场, 培训示范户及其他农民3万人次以上。培训资料多种多样, 金湖县印制《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项目实用新技术》手册3000多册, 达到每个示范户1册;发放技术明白纸20万张;购置相关技术教学光盘, 达到项目实施村每村1盘;免费发放《科技示范户手册》, 达到每户1本;每年编印科技入户简报10期以上, 在金湖农业科技入户网上定期不定期发布当前农事指导等, 起到了很好的培训指导效果, 大大提高了农业技术入户率。

1.1.2 开展“双百”活动, 推动入户指导。

在小麦、水稻、荷藕、瓜菜等作物生产的关键时期, 根据作物的生长发育状况和病虫草害发生特点, 按照“技术培训到村、技术明白纸到户、示范指导到田”的“三到”要求, 及时组织开展了技术指导员“百天集中入户指导”和开具“百张具体技术处方”活动。广大技术指导员驻点到科技示范户田头, 进行现场培训和踏田诊断, 就品种选用、病虫草害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开出具体技术处方, 帮助农民有效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实现了由“科技入户”到“科技致富”的转化。技术指导员徐成明、钱艺荣、高定新等同志每年入户指导时间多达180余天, 上门指导累计270多次, 开出技术处方120张以上。同时技术指导员与科技示范户建立经常性联系, 通过电话、手机、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对科技示范户进行远程技术指导服务。为了方便联系, 通过印发名片等形式公布每位技术指导员办公室、住宅电话号码及手机号码。

1.1.3 整合各方力量, 打造多元化推广平台。

以扬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等单位为技术依托, 积极引导和支持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粮食加工企业参与到农业科技入户工作中, 开拓了科技入户工作新途径。如吕良镇技术指导员陈永进在开展农业科技入户工作中, 先后指导、帮助示范户杨登才、孙贤贵、张夕才等人领头分别成立了机插秧、植保、粮食生产等专业合作社, 通过技术指导员与专业合作社签订技术指导服务协议、专业合作社与示范户、农民签订订单生产、收购合同, 提高了农技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服务水平, 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培育了一批示范户带头人, 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

1.1.4 建立高产试验示范基地, 加强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以已建成的县级稻麦新品种展示基地、设施大棚蔬菜示范基地等为窗口, 展示水稻、蔬菜技术集成应用成果, 培训带动科技示范户和辐射户;以县镇高产创建的的百亩示范方、千亩示范片、万亩示范区为阵地, 开展小麦、水稻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示范与推广;以科技示范户的高产示范田为样板, 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前锋镇技术指导员高昌华, 从淮胜村反租倒包80亩土地, 建立了稻麦新品种展示基地, 用于水稻、小麦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展示。技术指导员王仁华在银集镇红湖村租用土地400亩, 建立设施大棚蔬菜示范基地, 成了农民种植的样板田, 增强示范户学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真正起到了在农民家门前“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示范引路作用。

1.1.5 利用现代通讯手段, 增强技术普及推广。

利用《农家致富》手机报、“农技12316”等开通手机短信服务, 为科技示范户提供及时、准确、权威的技术服务, 不断提高科技示范户的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金湖县每年为全县种植业2800多名示范户开通了《农家致富》手机报, 为3500多名农民开通了“农技12316”。手机报及“农技12316”短信以其及时性、便捷性、针对性与互动性的特色优势, 有效地提高了农业技术入户率, 增强技术普及推广。1.1.6创建技术指导载体, 增强辐射带动作用。为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新品种、新技术应用、辐射带动作用, 加速农技推广普及。一是创建金湖科技入户网站, 网址为http://www.jhkjrh.gov.cn/, 及时上传农事指导, 宣传关键农事及实用技术, 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信息, 积极宣传、报道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典型, 科技入户工作动态, 以及各有关通知、公告, 有效地提高了科技入户率。二是大力利用现场会、进行现场培训观摩。通过召开各种现场会, 面对面, 手把手的把技术示范传授给辐射户, 增强技术普及率。三是建设村级规范化农业科技服务站, 开展物技结合推广技术。为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实施内涵, 按照有“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服务规范、统一评价标准、统一运作模式”的“五统一”要求, 依托各村的示范基地等现有硬件设施, 结合遴选村级农技员担任农技指导员, 建设村级规范化农业科技服务站, 强化了村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指导、政策信息咨询以及农资经营配送等综合服务, 解决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科技支撑, 有效地促进了农技成果的转化和实用技术的普及推广。

1.2 建立责任机制, 规范项目管理

一是技术指导实行技术指导员“包村联户”责任制, 对包干村的所有农业技术工作负责, 对非本专业技术问题负责联系有关专业人员解决。二是明确技术指导员科技入户入田指导具体工作要求。即技术指导员每户入户指导不少于15次, 田头指导不少于10次;开展田间诊断, 开具技术处方每户不少于5份;举办进村集中培训不少于5次;举行田头集中现场会不少于2次。三是实行百分制考核。对技术指导员的技术服务工作和科技示范户的示范带动工作均实行百分绩效考核制。四是制定技术指导员“八个一”服务规范。即制作一张“胸卡”、一份名片, 发放一本《技术指导员手册》, 组织一场100人次以上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 建立一个高产高效示范方, 建立一套完整的农事生产指导与服务档案记录, 指导服务好一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撰写或发表一篇专业技术文章。

1.3 强化督查考核创新, 增强服务效能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金湖县对技术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建立严格的督查考核管理制度, 实行动态管理。一是建立县级专家挂镇督查。对项目组专家分别挂钩到相关镇, 加强项目督导和检查。二是实行管理合同制。为确保项目实施到位, 县农委与技术指导单位, 技术指导单位与技术指导员, 技术指导员与科技示范户之间分别签订了技术指导服务合同, 以合同形式明确各方的责权利, 确保技术指导员全年到户指导150d以上, 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实行技术指导跟踪卡制。每名技术指导员每次到科技示范户中指导, 都必须填写技术指导跟踪卡, 包括技术指导时间、指导内容、示范户要求与建议, 最后由技术指导员与科技示范户共同签名, 确保技术指导员入户指导时间, 指导内容的真实性。四是制定考核办法, 明确考核内容。在每年年初县农业科技入户联系会议办公室就印发了《金湖县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项目技术指导员考核办法》, 对技术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均实行百分绩效考核制。通过定期和不定期进行实地检查、电话联系等方式, 对技术指导员的服务质量进行督查。根据考核办法, 发放督查通报, 结合年度绩效考核评价结果, 对表现突出的技术指导员给予表彰奖励, 即发放绩效奖金对绩效不明显的实行末位淘汰。对示范及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科技示范户予以表彰奖励, 重点开展“十佳”科技示范户评选, 对示范带动作用差、周边农户不满意的科技示范户, 经调查核实后取消资格, 有效地表彰了先进, 鞭策了落后。通过强化项目全程监管, 确保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顺利实施, 推动农业科技入户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

1.4 加强宣传交流, 扩大社会影响

一是利用金湖科技入户网及时上载全县实施村、技术指导员、示范户等信息, 介绍农事技术指导, 宣传技术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典型事例, 及时通报技术指导员入户指导工作动态等。二是每年召开科技入户工程启动仪式及总结表彰会。在科技入户项目实施时, 金湖县在前期充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 以及项目实施结束时, 总结经验做法, 每年都召开全体科技入户专家组成员, 技术指导员、部分科技示范户的启动仪式和总结表彰会, 形成全体技术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支持、响应, 上下协调一致的良好局面, 促进农业科技入户工作向纵深推进。三是通过中国农业推广网、广播、电视、报纸等主流媒体大力宣传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的政策措施和典型经验, 营造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良好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 充分调动农民学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切实发挥科技增收的作用。每年在中国农业推广网上上报信息180多条。四是利用墙体广告、广告牌等形式大力宣传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项目, 实施内容、形式、地点、成效。其中墙体广告宣传做到“一村一品”特色村必须有2~3条, 其他村平均1条以上;宣传牌做到“一村一品”特色村醒目地段各树1块以上。五是树立“一村一品”特色村标牌。项目实施中, 在每个特色村村头醒目处树立耐久性标牌, 标牌上载明:村名、特色产业、主要品种、主推技术、挂钩技术指导员姓名、电话、实施单位等内容, 增强科技入户工程项目实施宣传效应, 扩大社会影响。通过项目实施, “一村一品”特色村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成为该村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六是科技赶集、送科技下乡、技术指导员入户指导等多种途径, 大力宣传科技入户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 旨在激发广大技术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的积极性, 增强社会知晓率, 提高科技入户率。

1.5 加强组织领导, 提高管理水平

一是建立县农业科技入户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由县委常委毛文博任主任, 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各相关镇分管农业负责人及水稻、小麦、荷藕、蔬菜等经济合作组织负责人为成员, 全面负责对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 并多次对该项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督促、部署。二是成立县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专家组, 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专家组负责审核项目实施方案、制订工作计划、检查入户指导、协助遴选项目实施村、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 组织、督促、检查、推进全县科技入户工作的开展。三是聘请省内麦稻、荷藕、蔬菜专家、教授作为项目实施技术顾问, 为全面开展此项工作提供智力保障。四是成立项目实施各产业技术指导小组,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分别成立麦稻、荷藕、瓜菜无公害优质高产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指导小组, 负责招聘、管理和培训技术指导员, 科技示范户的技术指导、培训和咨询服务, 制定技术指导工作方案等工作。

2 扎实推进, 农业科技入户工作成效显著

金湖县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项目, 构建了农技推广新平台, 促进了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激发了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实现了农民持续增产和农民稳定增收。

2.1 促进了新品种、新技术、新药肥的应用

一是主导品种推广率较大。据统计, 全县3400名科技示范户近三年来平均推广应用郑麦9023、扬麦16、淮麦20、淮稻9号、淮稻7号、扬两优6号、鄂莲4号、武莲4号、大紫红、超级冬春西瓜、苏椒5号等麦稻、蔬菜主导品种推广率均达到98.7%以上。68000名辐射带动户三年平均推广应用率达92.1%。二是主推技术入户率高。水稻精确定量栽培、优质水稻、小麦、荷藕、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测土配方施肥、水浆科学调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病虫草害无 (少) 残留综合防治、基质穴盘育苗技术等主推技术, 每年在全县农业科技示范户中推广率均达96.5%以上。三是主流药肥应用范围广。小麦、水稻、荷藕、瓜菜专用肥以及高效低毒农药等近几年在全县推广覆盖率均达80%以上。

2.2 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据统计, 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实施以来, 全县农业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水稻平均亩产分别达626.9kg、592.6kg, 小麦455.5kg、434kg, 荷藕2020.7kg、1890.2kg, 与项目实施前的 (2004~2006年) 三年平均亩产相比, 增幅均达到为13.5%、11.2%, 由此推动全县水稻、小麦、荷藕持续增产, 2010年、2012年金湖县分别被国家农业部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六年平均麦稻每亩节本增收分别达178.7元、122.9元, 较项目实施前的 (2004~2006年) 三年分别增加32.6%和24.7%。荷藕同比增加363.7元、277.1元, 较项目实施前的 (2004~2006年) 三年分别增长15.8%、12.5%, 显著地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2.3 促进了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一是增强了县级农科教整合力度。项目实施单位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县作栽与植保、土肥、种子、农能等培训、教学、推广单位密切联合, 增强了推广、培训整合力。二是强化了镇级农技推广职能。通过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纽带, 发挥了镇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农技推广服务功能, 县镇联合推广共同实施的格局基本形成。三是健全了村级农技推广网络。通过建立村级规范化农业科技服务站, 培育了农业科技示范户, 发挥他们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强化了村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真正开通了农技推广直通车, 有效地促进了农技成果的转化和实用技术的普及推广。

3 积淀基础、探索创新、农业科技入户工作再创辉煌

构建增收机制 篇9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我国大多数地区农民经济收入缓慢、人均收入水平普遍不高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那么面对不尽如人意的农民收入现状, 我们将根据各地农村的具体实际情况, 积极寻找拓宽大多数农村农民增收的良好渠道, 并且在提高广大农民劳动生产积极性的前提下促进我国广大农村农民的持续增收。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研究将有助于早日实现我国农村地区农民劳动生产意识的提高和经济收入的持续、稳定增加, 也将促进我国整体经济的不断发展。

1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大多数农民收入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不断的迅猛发展和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民的经济收入较前些年有所提高, 但是从表1可以看出,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农民经济收入增加幅度缓慢, 并且增加幅度不高。我国农村人均收入增幅一直围绕着15%的增长幅度在阶段性地波动,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大多数地区农民的劳动和生产积极性, 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阻碍着我国大部分农村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广大农民在增加经济收入方面存在着一些具体的问题, 比如, 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民增加收入的渠道比较窄, 大多数农民还是过着以种养为主的传统农业生活, 对于新型农业品种的引进或是投资从事农产品的深加工等还存在着抗拒的心理。另外,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大多数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每年的递增幅度有的地区还保留在很低的数值上。还有一些地区的农民人均收入只在几百元上徘徊, 根本满足不了自己日常生活的各项开销。针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大多数农民收入现状的基本情况, 我们要具体分析出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并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分析

2.1 资源禀赋不足

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资源禀赋的落后不利于我国农民收入的增加。我们所说的资源禀赋实际上是指广泛存在于我国各农村地区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我国广大农村中作为主要生产者的农民人均所占有的土地资源和其他生产要素普遍不多, 我国人均耕地0.101公顷 (1.52亩) , 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阻碍着农民收入的提高。作为另一项重要资源的农村生产劳动者——农民们的普遍科学知识文化水平较低、观念比较落后, 意识不到自己收入迟迟不能增加的根本原因, 也不能积极主动地探索如何引进新型农产品、如何拓宽创收渠道、从事农产品深加工相关工作时更是畏首畏脚。所以说, 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村中作为主要人力资源的农民整体素质不高也是农民收入增加趋缓的主要制约因素。

2.2 大多数农民思想观念落后

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大部分农民长期受传统的社会等级制度的思想观念影响, 逐渐形成了大多数农民思想观念落后的现实。传统的社会等级制度中, 农民通常情况下被认为是处在社会最底层地位的普通劳动者, 大多数农民往往在社会中还是会受歧视。大多数农村地区的经济、交通不甚发达, 也使得农民自身的发展不顺利。尤其是近些年, 随着国家经济的腾飞和发展, 农村中一些农民的价值取向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有的农民还是简单沿袭传统的种养为主的传统农业模式, 收入平平, 有的农民却已经高调迈入了市场信息化的主流中, 并且成为了勇敢的弄潮儿, 他们投资兴办农产品深加工公司, 并且把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 收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农民和农民之间的收入也有了较大的差异。另外, 作为我国最大一个群体的农民, 很多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 受尊重程度也不是很高, 这都使农民思想发展受限。除此之外, 现如今农村中大量剩余劳动力的闲置和过剩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加。

2.3 大多数农村农业结构不合理

表2显示大多数农村中农业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在我国的大多数农村一般还在实行比较传统的农业结构, 即片面追求农产品生产数量的单一经济结构, 并且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品种比较单一、农产品质量也呈现出相对不高的态势。这些表现无不有力地说明我国大部分农村农业结构还比较落后, 农业结构的不合理造成大多数农民生产效率不高, 从而也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2.4 政府扶持力度较弱

近年来, 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农民问题, 也采取了很多相关的惠农措施, 出台了许多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 但是总的来说, 各级政府对于农村、农民的扶持力度还远远不够。市场化进程缓慢相当于在某种意义上切断了农民增收的源泉。政府发挥作用不足也是市场进程缓慢的一个原因, 政府规范农业市场力度不足使得农民生产环境不佳。另外, 农村公共物品的充足供给可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相关调查显示, 我国大部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 有的经济落后的农村可以说公共物品供给严重不足, 这些都不利于农民实现增收。国家现在执行的相关土地制度、农村财政制度等也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之处。

2.5 大多数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

大多数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体现在他们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 科学知识文化水平不高, 所以农业生产技术也稍显落后, 尤其是一些新兴农产品的引进和生产技术不得要领, 农业生产管理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这些都属于农民农业技术的不足。另外, 大多数农民即使有空闲时间, 但也很少积极主动参加相关的农业技能培训学习, 不知道用自己的科技农业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提升自己的劳动技能, 增加自己实现创收资本。大多数农民还停留在只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一落后思想, 他们中的大多数向城市其他产业进军的勇气还明显不足, 这些也都在某些方面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快速增加。

3 促进农民增收对策的相关研究理论

3.1 技术革命论

想要真正实现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广大农民经济收入逐年平稳上升, 最重要的是要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相关问题的技术变革, 让科学技术改变广大农民的命运、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实现全国农业大发展, 尤其是要利用一些高新技术实现广大农民的增收。

3.2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论

要想实现农民的全面增收, 需依靠国家财政力量的扶持。国家对于农村、农民、农业的大量扶持可以体现在积极投资建设农村基础设施上, 大修农村道路, 在偏僻地区修建网络信号塔, 在农村兴修大小水利工程等。

3.3 产权制度改革论

周其仁经过研究指出,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中的大多数农民的财富产权制度要通过改革来完善。我们都不应该忽视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产权界定问题。他同时对产权制度问题提出了自己恳切的建议, 即各级政府在扶持农村经济发展时可以宏观调控农业市场, 也可以帮助农民拓宽农产品销售的多方渠道。另外, 一定要把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彻底还给农民, 要确实把农村土地中的各项权利下放到农民手中, 各级政府要及时对农村现有的各项资产进行准确登记, 并且帮助农村招商引资, 完善农村市场的同时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3.4 加强资源投入力度论

王春超郑重指出, 要想持续、稳定地增加农民收入, 一定要高度重视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除此之外, 还要在很大程度上鼓励农民进行农业投资, 并在具体过程中积极引导。尤其要普遍提高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 鼓励广大农民参加相关技术培训, 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政府可以适当增加对农民的各项教育投资, 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4 积极培育和建立我国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4.1 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认识, 积极培育新的创收理念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背景下, 农村中的广大农民要想利用有效的农业资源实现增加自己收入的美好愿望, 就必须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 积极培育新的创收理念。具体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4.1.1 积极培养先进的农业科学知识创收理念

应该转变以前靠天吃饭的传统落后思想, 积极利用空闲时间学习现代农业管理的相关先进农业科学知识, 让自己学到的科技知识作为自己创造收入的坚强后盾。尽可能多地把自己学到的现代农业管理相关先进的农业科学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日常农业生产中, 并且融入自己的聪明智慧, 全力打造出科技含量极高、备受人们青睐, 并且能赢得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

4.1.2 积极培养可持续的生态创收理念

广大农民也要与时俱进地树立可持续生态农业增收理念。这种可持续的生态农业增收理念可以在具体的农业生产中做到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 并且让很多农业资源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 在发展现如今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之上也为以后的千秋万代不断造福。广大农民在这种可持续生态观念的指导下, 会积极探索并不断生产创造出更多的无公害、生态绿色农业产品, 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值得信赖的农产品供应。从而扩大绿色农产品在市场中的份额, 促使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 并且将持续呈现收入增加的态势。

4.1.3 积极利用各种农业相关信息的创收理念

近年来, 随着网络、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的持续不断发展, 各种信息的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传播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所以广大农民还应该积极培养信息增收的全新理念。广大农民可以及时关注国家对农村农民适时的政策倾斜或扶持信息, 也可以及时关注全国各地新型农产品的培育以及市场推广信息, 也可以利用一些媒体对自己生产和加工的农产品进行有效宣传和推广。扩大自己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增加自己农产品的收益。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 广大农民要能够根据本地实际, 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农产品信息网络, 并且及时准确地掌握农业市场中各类农产品基本信息的同时也准确提供自己最新的农产品信息。从而加快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步伐, 增加农民的收入。

4.2 国家增加政策倾斜和扶持, 加大对农业的投资

国家对农村实行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 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从而为农民的增收提供保证。国家和政府对农村的政策倾斜在近年来已有明显体现, 比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但是力度明显不够, 所以为了建立农民增加收入的长效机制, 普遍提高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 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我国应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修路、修建网络信号塔、兴修大小水利工程等都是最基本的体现, 同时粮食直补、农业科技知识进乡村也应继续实行。另外, 在对农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时, 要能够充分因地制宜, 根据当地农村的地理环境和人们的真实需要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不单纯追求设施建设的数量, 更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和广大农民的受益程度。

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可以具体体现在逐年增加对农村经济的投入, 并且实施创新农业投资体制。具体可以向一些地区的创业农民提供低利息或无利息的小额贷款, 鼓励农民进行养殖业发展或建立农产品深加工小型企业。政府为了提高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创新投资方式, 政府多为农村注入水利工程、村内主要公路的建设资金, 但是农民也可出资出力。政府和农民共同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民增收做贡献。

4.3 整改农村经济结构, 提高农民生产效率

现如今我国各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农业生产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的现实问题。但是不得不说, 我们要想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就要整改农村现有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我国大部分农村普遍现存的经济结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大多数农村还在实行比较传统的片面追求农产品生产数量的单一经济结构, 并且农产品品种比较单一, 农产品质量相对不高。所以我们应根据各地实际, 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 并集中形成产业链条, 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作指导, 快速、稳健地建立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整体收入水平提高的农村经济结构。具体来说, 可以改变农产品种类单一的结构, 积极寻求合作, 引进优质的粮食品种, 也可以在引进优质粮食品种的同时积极筛选和培育能够满足更多人需求的玉米、稻米、小麦等优良品种,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国家粮食的安全。农村畜牧业的发展也是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立的一个体现, 所以要加大对农村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对猪、牛、羊等的饲养规模和猪肉、牛肉、羊肉的深加工行业的发展, 并且在尽量降低饲养和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畜产品的饲养和生产质量, 广大农民通过科学养殖和对畜产品的深加工形成增收的可靠源泉。众所周知, 我国传统的农村经济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种养为主, 加工为辅。那么为了给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建立保驾护航, 农民应加快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步伐, 逐步建立起以粮食产品加工为主的加工产业, 并可以积极寻求企业联办和共同合作的模式来切实增加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

4.4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增强农民的避险能力

大多数农民在从事农业劳动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意外伤害或者意外事故都不能得到有效赔偿, 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虽然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已经实行了政府补贴一部分, 广大农民自己缴纳一部分的养老金缴纳, 但是大多数农民的保险意识比较薄弱, 缴纳的也只是极低的金额。还有一些从事农业投资的农民, 没有任何保障存在, 进行的农业投资有时会血本无归, 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不利于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建立。要想积极培育并建立我国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就应该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切实站在农民的角度提高他们参与社会保障的意识, 并尽量要求全员参加, 有能力的农民还可以对自己投资的农产品及相关工厂的农民职工进行投保, 在减轻自己风险压力的同时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增强农民的避险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建立。

5 结语

遍布全国各地的广大农民是我国国家的主体力量。我国全体农民收入的增加将有效地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同时也能够加快全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农民的生存和收入等问题, 并且不断对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进行探索和研究, 以期让广大农民快速、稳定、持续地增加经济收入的宏伟目标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学平.促进农民增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J].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06 (7) .

[2]景引玉.关于新时期农民增收问题的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 2006 (5) .

[3]杨万东.中国“三农”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4 (6) .

[4]王一群.基于当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研究——以临沂市为例[J].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2) .

[5]张晓山.农民增收问题的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7.

[6]王萍萍, 贝虹.农民收入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J].统计研究, 2001 (7) .

[7]张明林, 黄国勤.农业结构调整的经济学思考及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6) .

[8]谭秋成.对当前农村政策与改革的评价[J].农业经济问题, 2003 (5) .

上一篇:真空预氧化下一篇:柴油机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