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公寓的居室设计

2024-07-15

老年公寓的居室设计(精选十篇)

老年公寓的居室设计 篇1

当前, 全球正面临着老年人越来越多, 人均寿命越来越长的现实问题, 尤其在我国, 家庭规模越来越小, 老年人口负担越来越重, 人口老化问题开始突显出来。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行列, 面对与日俱增的高龄群体, 老年公寓的出现为大量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提供了保障, 目前我国老年公寓的需求与日俱增, 甚至有供不应求的趋势, 面对大量老人的新型住宅, 我们有责任为老年群体设计高品质人性化的居住环境

为了能提供给老年人符合他们身心需求的老年公寓居住环境, 更为了弥补和改善老年人因生理衰退和自身变化而产生的失落情感, 应充分考虑他们的心理行为特点, 探索更加符合老年人心理行为特点的高品质人性化的老年公寓居住环境。

一、浅析老年人的心理及行为特征

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他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舒适性有着这类人群的特殊需求。要想为老年人创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设计师们必须了解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各方面的特殊需求。当然, 这些需要也会因人的个性、文化程度及社会地位等的差异而不同, 尽管如此, 他们的基本需要还是相近的。以下将分析老年人的生理、心理与行为的特殊特征。

(一) 老年人的生理老化特征

老年人的老化现象与所有的脏器、器官相关, 在身体功能的变化方面, 老年人身体的尺寸总体上变小, 出现弯腰、弓背的现象, 手臂伸不直;运动能力下降, 关节活动的范围缩小, 握力、腕力、背力、脚力等肌力都在下降。最明显的变化表现在:视觉、听觉能力衰退、睡眠减少、对环境适应能力下降。

(二)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多数老年人普遍感到孤独, 期待社会关怀、理解和环境支持, 渴望相互交往获得平等参与社会的机会:在生活上喜欢安静不希望寂寞, 喜阳光不喜阴暗。他们普遍地留恋过去回忆往事, 有时难以控制感情, 情绪波动较大, 自我调节、控制能力较差。

随年龄的增长, 社会环境的变化, 身体功能的下降, 地位的转变, 由过去的一家之主变为从属地位。这些变化使得老年人容易产生孤独和失落感, 有被遗弃的感觉, 常常闷闷不乐、有时烦躁不安。这种精神上的失落感比起身体的衰老, 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更不利。

二、老年人的行为特征

1.老年人的行为活动分析

居住在老年公寓的老人, 离退休之后居住在公寓中所从事的主要活动主要有生理行为、家务行为、文化行为、交往行为。其中, 与过去年轻时相比, 已不用再参与的行为活动有:

(1) 工作时间, 即用于劳动和其他职业活动的时间。

(2) 上下班往返时间。

(3) 照料孩子和教育孩子的时间。

而在老年公寓范围内经常发生的行为活动有:

(1) 家务劳动和个人副业劳动时间, 即用于做饭、洗衣, 购置物品, 打扫房间, 以及为照料病人所进行的各种劳务等的时间。

(2) 满足吃饭、睡觉, 个人洗漱, 清洁卫生等生理需要的时间。

(3) 余暇时间。主要包括学习和自学, 获得公众信息, 如看报、听广播、看电视, 户内外交往、交谈, 观看演出 (运动比赛, 其他比赛, 戏剧、音乐会等) , 体育活动, 创作活动及爱好以及无事休息等。

(4) 与余暇时间内各种活动有关的往返时间。

老人们一般日常生活都比较有规律, 5:00~6:00起床;8:30~10:00点为频繁的户外活动时段, 常以散步、锻炼身体、在户外座椅休息等为主;17:30~19:00点, 该时间主要以散步为主。其余时间则在室内独处或与老伴邻舍发生交往行为。

2.影响老年人行为因素分析

对老年人的出行活动以及对空间使用造成影响的因素有三个:微气候条件、动机 (活动场所的吸引力) 、座椅设施的舒适性条件。

3.老年人行为特征分析总结

(1) 坚持自我型活动

有的老人喜欢看电视, 阅读、个人小憩, 这说明这些老年人喜欢需要一个安静领域不受外界干扰, 具有明显的防卫性和排他性。

(2) 有交往需求但比较随意性且深层交往少

大多数老人还是希望与人交往的, 有单纯聊天、打牌下棋, 有邻里间互相串门。当然有的交往的深度不同, 有些老人不愿意在公寓内进行邻里串门, 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因为与过去邻里间深厚的友谊相比, 在公寓里短暂的居住时间很难达到以往邻里之间感情的深度, 再加上老人自身自闭的心理更是阻碍深层交往的可能。

(3) 集聚性

集聚性是指老年人在相互交往和参与公共活动时, 产生的互为吸引和共鸣。老人一般喜欢集中式的围聚、旁观或“凑热闹”, 他们视“看人”为一种乐趣, 或自身参与其中。

三、如何营造更人性化的老年公寓环境

1.创造具有交往互动吸引力的公共空间场所

在门厅和公寓外边缘空间, 设置一些轻质的可随意摆放具有安全感和舒适性的座椅, 不仅吸引老年人的聚集, 还可让老人们调整满意角度和距离与朋友进行交往, 此外还应设置有让人独坐的座椅。既满足一些老人喜欢与人交往的需求, 又满足另一些老人喜欢独处的需求。

2.注意建立公共空间之间的视线联系, 创造空间之间的有机联系

建立各个公共空间之间的视线联系可使老年人感知发生在他们周围的各种活动, 激发参与欲望。也可将一些户外的交往移入室内。在国外, 许多老年公寓都设有阳光室, 老人们在这里活动可以不受室外气候的影响, 防止因气温的变化而引起感冒等疾病。还可将老年人活动室与其向啦、联系的走廊之间的隔墙设计为半玻璃幕墙形式, 使内外有通透的视线联系, 吸引路过该区域的老人有参与活动的欲望。

3.创造声、光、色、味的交互景观环境

浅析老年公寓的空间设计 篇2

四、老年公寓空间设计的特点

1.老人居室设计

老年人大部分时间是在自己房间里度过。老年居室空间过大容易产生孤独感;站在经济角度上考虑,也以经济适用为原则。室内空间布置应宽敞明亮、简洁。按照需求进行组合,将公共活动布置在其周边,公共管理空间尽量就近布置。冬季阳光深受老年人欢迎,建议设阳台,且阳台位置应设于南向最好面向花园景观。

2.公用空间的设计

(1)餐厅设计,这一般应由老人们自己选择,在房内用餐,还是与大家一块聚集的大餐厅,大餐厅的设置应应按多功能使用要求设计,因为考虑全员使用,同时大餐厅也可兼作主要集会场所。

(2)活动用房:根据老年人的不同兴趣爱好可设置电视室、阅览室、综合游艺室、书画研究和手工艺室等,设计中应注意动静区的隔音效果,做到间隔互不干扰。

(3)公共浴室和厕所: 公寓内老人洗浴最好分组设置公共浴室,这样以便护理人员照看。公共活动空间,设置公共厕所设置,应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来均匀分布,以便老人就近入厕。

(4)其他设备:可根据具体情况来安排设置一些公共阳台或屋顶露台供晒衣被或地毯使用。

3.户外环境设计

设计就是以人为本的,无论是室内或是户外。户外环境其实是提供老人亲近自然的机会,也会满足老人们的各种户外活动需求,如跳舞、练拳、聊天等社交性活动。由此,户外环境的设计应满足安全性,更应该根据老年人的生理行为特点来设计,设计中尽可能减少或消除老年人在活动时可能遇到的各种不安全的因素。同时由于视力和记能力的衰退,老年人会对无明显特征的环境有点难辨别方位,会给生活带来不便,因此应该考虑设计不同特征、不同性格、不同层次和等级的空间环境,来弥补老年人生理的不足。

交往空间的设计不仅满足了老年人渴望与人交流的心理需求,同时也促进了老年人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老龄化的问题。

4.无障碍设计

老年公寓应该更注重无障碍的设施。如在出入口、过斤、走道、楼梯、坡道、电梯、居室房、卫生间、阳台、门窗等各种细节的设计。但有许多老年公寓由于资金和管理方面的不足,无障碍设计还未得到充分重视,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和隐患。设计中,以人的生理心理位基准,涉及到每个细节才能彰显出设计的人性化。

人口老龄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舒适安逸的居住环境,才能使老年人更好的享受晚年生活。同时也能构建出一个和谐的社会大环境。重视老年建筑与环境的研究,不仅可以积极面对即将到来的老龄化浪潮,同时也可以为和谐社会添上一笔色。

参考文献:

浅议老年公寓的电气设计 篇3

关键词:老年公寓;强电设计;弱电设计;接地系统

中图分类号:TU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6-0026-02

老年公寓是为能够适应我国社会人口呈现老龄化倾斜现状,专门为符合老年人生理条件和心态状态而设计的一种公共建筑工程,换句话说为众多老年人安享晚年提供更为便利的起居环境,本文针对老年人公寓的电气设计展开探讨,其实质是以更为安全便利地电气设备系统为老年人生活提供方便。

1 老年公寓的强电设计

1.1 照明设计

目前,我国对建筑电气配电照明设计方面仍然未专对老年公寓的照度作出明确规定。本文参考建筑照明设计的常规标准设计老年公寓的起居室一般活动区域的照度为75~100lx,公共活动空间和护士站的照度为300lx,走廊和楼梯间的照度为75lx,卫生间照度为50lx,应急照明灯具照度设计标准应达到疏散走道地面的最低水平照度0.5lx的标准,而消防控制区间和配电中心的消防应急灯照度应达到常规设计照度。依据JGJ122-1999《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内容要求,老年人的卧室应设置床头灯具,层之间的楼梯平台及踏步连接位置临墙离地高0.4m的位置设置照明灯具和宽板防漏电式按键开关(离地距离1.0~1.2m为宜)。老年人建筑电气设计需要采用带指示灯的宽板开关。当过道距离长时,安装多点控制开关可以避免老年人关灯后在黑暗的走廊中行走;在浴室、厕所采用延时开关可帮助老人安全返回卧室。老年人建筑中长过道宜安装多点控制的照明开关,卧室宜采用多点控制照明开关,开关离地高度约在1.10m为宜。在卧室至卫生间的过道,宜设置脚灯,脚灯距地0.40m设置。脚灯作为夜间照明用灯,既不会产生眩光,又能使老年人在夜间活动时减少羁绊和摔倒等危险。

2.2 配电系统

老年公寓的设计用电负荷比较大。根据JGJ/Tl6-l9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要求:“用电设备容量在250kW或需用变压器容量在160kV·A以上者应以高压方式供电,用电设备容量在250kw或需用变压器容量在160kV·A及以下者,应以低压方式供电”。单从老年公寓电气配电设计方面来看,大负荷配电系统应采用高压进线的方式,必需在公寓附近设置变电控制室。而楼内则设置低压配电控制室,以多路低压引入布线方式和利用放射-树干混合式进线配电方式进行配电。由于老年公寓为老年人居住,每个起居生活空间均需内设配电箱,分照明、普通插座、厨卫插座和空调插座四个主要回路,每条回路设置漏电断路保护器。

2.3 插座布置

在现代住宅电气设计中强电与弱电插座的水平距离以大于0.5m为宜。彩电、音响都是两孔插头,共需要2组(每组2个二孔插座)插座,并构成以电话、电视双孔插座为中心,两边水平距离至少为0.5m的各2组多用插座的形式。然后再根据建筑平面图及空调机管道安装方便等因素,确定空调机插座的位置。卧室内空调电源插座底边距地为1.8m,其余强、弱电插座底边距地0.3m。空调机电源选用10A三孔插座,其余选用10A二、三孔多用插座。考虑到老年人对电话机使用的便利性,其插座安装应设置在床头位置。另外,明装电气系统容易受到各种破坏导致漏电,老年建筑中的电气系统管线,除电气管井或电气设备间等老年人不易接触到部位可以采用明敷设,其余各场所均应采用埋管暗敷。每套设配电箱并设置相关保护电器,有效控制各种电气线路事故,保障老年人的用电安全。

2 老年公寓的弱电设计

2.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明文规定,老年公寓必须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对于早期发现公寓火灾和及时通告老年人疏散和灭火救灾以降低生命财产损失所发挥的预警作用不言而喻。普通老年公寓的火灾预防等级为二级,按照集中报警系统予以设计,消防预警中心控制室应设置在首层,在每一层的室内、走廊空间均设有感烟探测器,并在适当部位增设手动预警按钮和消防对讲机,配电中心、消防预警控制机房要专设消防通告电话,走廊和电梯间等公共活动空间都应设置火灾应急广播器。

2.2 床头呼叫及紧急求救系统

在JGJ122-1999《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中规定,老年公寓每个单元户设置一部内线电话,起居室和卫生间设置紧急求救按钮,床头适当位置设置呼叫对讲系统。在对床头呼叫及紧急求救系统设计当中,每层护士站设置紧急呼叫系统主机,老年人卧室床头设置紧急呼叫分机(紧急呼叫分机以距地1.0m位置安装,紧急求救按钮以距地0.6m位置安装),整个呼叫对讲系统基于总线制可实现整棟公寓的广播通告功能,同时亦可连接手持紧急呼叫器。

2.3 片区域取像监控系统

为保障老年人的人身安全,每片区域在围墙部分、出入大门和内部走廊安设对外取像的红外监控探测器,如有非法人员越墙或进入到这些设置红外对外探测器的监控片区域即会触探监控系统的预警系统,同时启动录像程序。设计中,我们需了解到,对外取像的红外监控探测器的核心部分是对探头、摄像机的型号选择,既要确保设备的先进性、可靠性,又要保证设备购入的经济适用性。为此,在进行具体的设计工作就需要做好前期的市场调查准备,通过多种产品取样对比分析,在一个由优化选取的设备在安装方面一定要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来做,保质保量。

2.4 弱电系统接地

接地系统采用TN-c-S系统,零线进线处做重复接地,PE线与总等电位MEB相连接,公寓内卫生间做局部等电位(LEB)端子箱,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由于系统电流在经过接地电阻中会产生电压,所以弱电系统接地对于接地电阻的具体要求应该是接地电阻要极小。这种电压除了会产生一定共地阻抗的电磁波干扰之外,还会造成电气设备受反击过电压的深度影响,更甚者可能带来人员电击伤害事故。因此,我们在设计弱电系统接地中应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4Ω,而移动电力设备则控制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2.5 燃气泄露检测及报警装置

燃气泄露检测及报警装置是非常重要的燃气安全设备,燃气泄露报警器是安全使用城市燃气的最后一道保护。报警器设计的安装位置应距离气源半径1.5米范围内且通风良好,距地面约0.3米、距天花板约0.3米,如墙角、柜内等空气不易流通和易被油烟等直接熏着的位置杜绝作为安装位置。

3 结语

综上所述,老年公寓的电气设计由我国基本国情特点原因致其在建筑设计中具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实际上,我国在对老年公寓电气设计方面诚然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且技术发展尚显稚嫩,还需要业界各方精英通过共同努力来实现老年公寓电气设计方面的实质性突破,无论是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商业社会、技术社会或政治社会发展都将是一种贡献。

参考文献

[1] 钱红.浅谈老年公寓的电气设计[J].中国校外教

育(理论),2010,(12).

[2] 张拥春.大连乐百年老年公寓电气设计[J].科技

致富向导,2011,(15).

老年公寓居住单元的内部空间设计 篇4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以及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实施, 我国的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 空巢家庭和核心家庭日渐增多, 使家庭养老无论在经济支撑还是在生活照料方面都大大削弱了。青年人不堪重负, 迫切需要社会养老设施的支持。老年公寓是社会养老设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可使老年人拥有独立的居住单元, 保持家庭气氛, 又可获得各种较好的服务与照料, 受到了老年人的青睐。老年公寓的居住单元是老年公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内部空间设计的好坏关系到老年公寓品质的高低。下文将从老年公寓居住单元的单元入口、卧室和起居室、厨房、卫生间、阳台、门窗等几方面对老年公寓居住单元的内部空间设计进行探讨。

一、单元的入口

入口是外部空间和内部个人领地的一个分界, 起着过渡作用。在实际功能上, 入口应解决更衣、换鞋和储藏等问题;在心理作用上, 它应能阻隔外人的视线, 让老人感到安全和私密, 产生归宿感。处理的方法是用隔断、挂帘、壁柜、衣柜、鞋柜等对入口空间进行限定。

二、卧室和起居室

在老年公寓里, 居住单元是老人的家, 而卧室是这个家的核心, 起居室也是重要的部分。经验表明, 有很大一部分老年人大部分时间是在自己的房间里度过的, 尤其是在冬季, 在卧室或起居室内与人聊天、约会, 或坐在阳台上和窗台上晒太阳、观景是他们生活中的主要活动, 因此卧室和起居室的设计应充分地考虑老年人的这一行为特点, 为老年人营造一个温馨、安怡的居室环境。卧室和起居室的设计主要是解决好私密性、安全性和舒适性问题。

(一) 实现私密性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

1. 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 二人或三人同居一室时, 卧室在设计上可以适当加大面积, 用活动的隔断或帐帘等在需要时分隔出私人空间。

2. 一人一室是解决私密性的最终办法。

3. 门上不宜设便于服务员观察使用的窗, 否则老年人会觉得自己处于被监视的状态。为避免老人产生被偷窥的感觉, 位于一层居室的窗台不宜太低, 也可在一定的高度范围内使用单向透视的玻璃。

(二) 安全性得以保障的处理方法有:

1. 防止滑倒。老年人行走时最容易因腿脚无力、失去平衡摔倒而造成伤害, 在地面湿滑时尤其容易出现危险。带釉面砖、抛光石材、打蜡的木地板等地面材料都是不安全的隐患, 应禁止使用。

2. 设置紧急呼叫系统。老年人常患有多种慢性病, 易在夜间发病, 因此老人的卧室内应设置紧急呼叫系统。

紧急呼叫系统主要有两种:被动呼叫和自主呼叫。被动呼叫就是服务人员亲自询问视察。采用这种方式, 应避免通过在门扇上安装透明玻璃来视察, 以免使老人感到失去私密性。自主呼叫主要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固定式的的按钮或拉铃, 设于老年人容易发生紧急情况的地方, 如浴室、卧室;另一种是将无线电呼叫器让老人随身携带, 老人可随时随地的呼叫。

3. 室内的装修材料不应易燃、易碎、及散发有害毒气体。

4. 墙体的阳角宜做成圆角或切角, 以避免划伤。电源开关应安全无漏电之患。

(三) 舒适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寒冷地区冬季供暖系统应稳定均匀, 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条件下发热地板也可考虑;外墙体和外门窗的保温性能要好, 可以抵御温度的急剧变化;地面材料应避免产生冰冷的感觉。

2. 房间朝向好, 阳光充足, 便于通风。

3. 防止噪声的袭扰。尤其是夜间物品的突然翻倒、拐杖触地产生的撞击声对楼下老年人的干扰极大, 地面宜使用能够隔绝撞击声的材料如地毯, 或在饰面层以下做浮筑层, 如铺设无毒橡胶垫层。

5. 室内照明应尽可能地多使用自然光, 采用人工照明时, 应使室内亮度均匀, 避免眩光。老年人的视觉系统不喜欢过强的刺激, 卧室内应以柔和淡雅的色彩为主, 宜采用明亮的暖色调, 给人以热情朝气、生机勃勃的感觉。

6. 卧室内的家具可让老人自带。许多家具伴随了老年人几十年, 已经有了深厚的感情。另外不同的家具可使居室产生个性与特色, 使之充满家的氛围与气息;老年人多年积累下的珍贵的照片、工艺品可以使老人在对往事的回忆中得到快乐和满足。因此老年公寓应当允许老年人自己装饰自己的卧室, 使老年人的卧室不再象医院的病房, 更有人情味, 更有家的感觉。

7. 应有储藏空间让老人放置自己的私人物品。储藏空间最好是高度合适的壁柜, 可以利用建筑设计时预留下的边角空间或后期在适当的位置装修制作。

8. 卧室和起居室的空间比例应合适, 避免产生不舒适的心

理感受, 例如进深与开间之比不能过大而显得狭长, 层高不宜过低而产生压抑感。

三、厨房

《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第4.6.1条规定, 老年公寓除设公共餐厅外, 还应在居住单元内设各户独用的厨房。这给了老年人另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并不是每一个老年人都愿意整日去食堂吃饭, 自己亲自去菜场买菜, 对于一部分老年人 (尤其是老年女性) 来说想吃什么就做什么也是一种生活乐趣。几位老年人共用一个厨房不仅经济, 也可以加强老年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与互助。

厨房的设计首先要考虑老年人肢体不便的生理特点, 使老年人便于操作使用, 如操作台高度不小于750-800mm, 吊柜下端离地的高度宜为1400-1500mm, 台面宽度不小于500mm, 台面下净高不小于600mm, 台下前后净宽不小于250mm;供轮椅使用者使用时, 厨房净面积应不小于6m2, 短边净尺寸不小于2.10m2, 操作台面高度不小于7 50 mm, 台下底面距地面净高不小于6 0 0 m m, 净空进深不小于2 5 0 m m, 吊柜底面距地面高宜为1200mm, 吊柜深应比案台退进250mm。

厨房设计的另一个必须关注的问题是安全性。老年人反应迟钝, 嗅觉较差, 无论使用煤气或电子灶具均应设安全装置, 其中以电子灶具可获得较大的安全性。此外, 应考虑设置自动火警探测设备或灭火器, 地面应采用易清洁的防滑材料。

四、卫生间

卫生间的设计除了舒适性要求外, 也同样面临着方便性和安全性的问题。

卫生间方便性的实现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 卫生间的位置应靠近卧室, 以方便老年人晚间的使用。

(二) 卫生洁具旁按照要求设置扶手不仅是一种安全措施, 也方便老人的使用。

(三) 卫生间的面积足够大 (净面积不小于5m2) , 其尺寸应至少保证轮椅使用者能出入和自由使用。

安全性的考虑主要是因为卫生间是老年人最容易发生意外的地方, 相关资料表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住宅内发生的事故中, 最大死因是在浴缸中溺死, 占30.9%, 因滑倒而死亡的占12.9%, 因此卫生间的设计必须高度重视安全性, 处理的方法有:

1. 在浴缸旁设置紧急呼叫设备, 从顶至地面的拉铃、拉绳末端距地不超过100mm, 以使老人在跌倒在地时仍可使用。此外卫生间的门应外开, 以便发生意外时便于护理人员救护。

2. 卫生间内应无高差, 地面材料应选择防滑材料, 例如无釉面砖和橡胶地材等。

3. 卫生洁具的色彩应以白色为宜, 以便于随时发现老年人的某些病变。

4. 水温应便于调节以避免烫伤, 有条件时最好装置恒温器。洁具旁设置安全扶手是十分必要的。此外, 毛巾架应与安全扶手考虑同样的强度和质量, 以防老人突然用此作为扶手。

卫生间的舒适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卫生洁具设置的高度, 应符合老年人的人体尺度。

2.尽可能使用明卫生间, 设置通风及排气装置, 以利于空气的流通。

3.适宜的水温不仅是安全考虑, 也同样是舒适性的要求。

五、阳台

老年人居住的卧室或起居室应设阳台是《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第4.8.1条的明确规定的。老年公寓阳台的设计应注意几个方面:

1.阳台的外挑尺寸可以比一般住宅的阳台略大, 方便使用轮椅或拄杖老人的使用, 如能轻松地放下一把躺椅则更为理想。曲线的阳台平面有助于空间的变化。

2.栏板在构造设计时应考虑预留养花槽以满足爱花老人在阳台上养花的乐趣。

3.阳台设计的安全性特别重要, 地面应防滑, 栏板或栏杆的高度应略高于一般住宅以避免老人产生恐高心理。

六、门与窗

对老年人来说, 居室的窗户在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窗户首先是一个外围护构件, 遮风避雨、通风换气、抵御温度的变化是它的最基本的功能。双层玻璃的塑钢框窗密封保温性能良好是设计时的首选。

2.窗户是不常下楼的老人获取室外信息的重要通道。凭窗眺望, 或围窗聊天, 或在窗前享受阳光, 尤其在冬天是许多老年人最惬意的事。因此, 窗台可不必太高, 但应高于450mm。

3.位于一层的居室窗台不宜太低, 最好的做法是在一定的高度范围内使用由室内向外单向透视的玻璃或者透光而不透视的玻璃 (如碎花玻璃、乳化玻璃、磨砂玻璃等) , 以保证老人的隐私。

4.窗户应能方便地自由启闭, 最好是外启的平开窗扇以保证最好的通风效果。

园林老年公寓毕业设计 篇5

房产

地嘉人善,上城世家

老年公寓规划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地处丽水繁华地区宇雷路的东面,海潮河的南面,交通便利,占地总面积约1774平方米,绿化面积500左右平方米,绿化率达30%左右。我方根据地理环境的优越及甲方的要求(10万元的绿地规划费),做一个具有城市化,现代化,人文化的老年公寓内的绿化区域。依据周边的地理环境和符合“三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的要求运用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语言,使之成为“不做有其形而无其神的假园林,要做有其神而无其形”的大胆尝试,所以我们取名为上城世家,在这里体现的是一种生活,一种不孤独、不依赖、不仅仅满足于温饱型的老年生活(充实、健康、阳光和都市情怀于一身)。

二. 老年公寓绿地场所设计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园林设计规范》2003版

3.国家颁布的相关设计法规、规范等。4.甲方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及要求 5.浙江省上城世家绿地设计平面图 三.规划思想和设计原则

1、规划指导思想根据上城世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环境特征,强调都市人居绿化环境的特性,体现丰富老年人生活、陶冶情操,愉悦心情等方面,突出老年人文景观特色,以植物景观,园林小品为特色,集休憩、娱乐、健身等功能为一体,是老年活动区域的最佳之地。

2、基本原则

(1)结合现状,合理布局,功能分区明确,创造一个功能完善、气氛良好,井然有序的绿地环境。

(2)坚持以绿色为主,结合喷泉,雕塑等园林小品辅助,注重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身心的需求。四.设计方案构思

(1)根据功能定位及空间景观序列,将公园相对划分为四个区域:

1、中央主景区;

2、每分区所承担之功能与相应特色;

3、老年健身区4.休憩饮茶闲谈区 五. 植物配置 本公园植物基调树种为枫香和桂花。

绿化树种拟选用生长健壮,病虫害少,易于养护品种,绿化栽种时拟成团、成丛并分层种植,同时根据配置的疏密搭配有意识地形成开放与郁闭的空间对比。按垂直空间分布:

第一层

枫香、桂花、香樟

第二层

碧桃、紫薇、红花玉兰、红枫、杜英、含笑、山茶 第三层

海桐球、杜鹃、构骨、栀子花、苏铁、今生女贞、孝顺竹、龟甲冬青、六月雪、黄杨、金丝桃

第四层

杜鹃、鸢尾、四季秋海棠、大丽花、紫叶酢浆草 草皮采用混播型常绿草皮。六.景区分区及设计说明: 1.道路的布置

首先考虑了老年人行动的方便、快捷、通畅,其次考虑主要景观区连接的顺畅性与老年人休闲健身的需要,体现上城的顺畅与循环。道路布局的创意来自于生长的藤蔓,由主干向周围蔓延、生长、充满了勃勃的生机。

在北面入口缘清路特别设置了有专为残疾老年人考虑的无障碍步行道,贯穿于整条路,同时还有无障碍防滑坡道。2.入口处 北面的入口引人入境,台阶踏步高度小于150毫米,踏步宽度保持在290至320毫米,以方便老人双脚站立,暂停休息,踏步沿口做成圆角,以防绊老人。台阶的宽度不小于120mm,两个人可以挽扶通过。在入口处的最右边有一处无障碍通道口。3.中央主景区

中央主景区位于公寓餐厅入口景观视线上,由万朝广场组成,万朝广场是用佛语中“万”代表吉祥,健康),是人们在上城世家的主要集散地方,设计有水池,喷泉,花架等众多的园林景观内容和由月览河连起来的星辰喷泉广场构成了公寓的主要景观。

绿化主调树种为表现秋季景观的枫香和红花玉兰。绿地中栽种碧桃,紫薇等组成的混交林,并结合今生女贞和桂花等灌木。入口对景处的白沙,其仿日本枯山水的设计自然成为景观中心与焦点。

为使植物配置力求形成多层次的生态群落,我们考虑在水系及周边地带种植水生、岩生植物,沿石坎种植攀岩植物,以及布局多样性的灌木群落等。

道路布局随地形变化形成不同视线高度,多种景观层次的空间,并在其间设不同高低层次的休憩空间,以利于游人休憩、观景。4.万朝广场:

该广场与水溪相互结合,水溪不规则的形状将绿地整体的规则打破,以达到一种不规则的美感。铺装由佛语万字,预示着吉祥如意,美好生活,在广场中央设有用汉白玉材质设有雕塑,以喻万朝,这个广场可以主要供老人们健身广场边上有一花架既是通道也是休息场所。5.闲庭信步(绿地绿化)

结庐在人,而无车马喧,一庭秋月。松风酒一壶,采用能消除疲劳,大量释放有益身心健康因子的树群,创造一个有益身心健康的生态空间。每个庭院绿化的基调树种各有特色,运用形式美,多样性统一的原则,将丰富的植物品种有机组织,结合环境小品,强调各区景观的内容与特色,突出主题。

在林中设置休闲小径,绿化配置略显野趣,主要由不同品种的地被植物和小灌木搭配而成,高大树种由枫香,桂花等品种组成,茂密的丛林同时也是主景区视线通道的背景。6.一米阳光------老年饮茶闲谈区

一米阳光休憩台的设计为老人提供下棋,喝茶闲谈,沐浴太阳的地方,体现了和睦温馨的气氛,给老人们以家的归属感。一座通透式的景墙,意在狭小的面积表现出广阔的空间,以砖砌筑为基本的方式和福字相结合,力图以外、中、和内三个层次,黑白两种色彩的砖块相互嵌套构建出相互渗透、意境深远的景墙作品,以此能够传递出对艺术的尊敬,并感受景墙空间魅力。7.懿园

介于老人们喜欢自然山水,我们在这里布置了以太湖石为材料的假山石,碧桃及错落有致的孝顺竹灌木丛,使人心旷神怡。幽境深谁知,老身闲独步。碧桃林下蜿蜒曲折的小道由冰裂石和混合材料构成,质朴而富有生活情趣,使懿园生机盎然,让老年人享受生态绿地的独具的诗意与野趣。人在其中走动,不会产生置身于画外的感受,而是真真正正地参与进来了,甚至成了景观的一部分。8.白沙滩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由明月下”等景观的营造,更加突显了此处居住区的绿色带文化的内涵。

9.月览河:水是生命之源,有水的地方充满生气。水系是万朝广场和星辰广场的纽带,有太阳,月亮,星星形成宇宙保护着神州大地。寓意这里是一方好山好水的地方,体现地嘉人善,反映主题思想。七. 园林建筑小品与硬地铺设

1.花架:在万朝广场边设计有一座休闲和通道式的廊架,呈蜿蜒的空间形式,具有十分强烈的延伸感,可以有引导的作用。框。呈框中景。

2.假山: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对承德避暑山庄东侧“磬锤峰”所描写的那样:“挺在层峦之上,孤石云峰,临崖危峻,则采用天然太湖石点缀于懿园中,使懿园变活了,有灵性整个园含有了生气,更具观赏价值。

3.休闲座椅:采用水磨石和花岗石两种材料制成,不带靠背形式,主要放置于一米阳光,似家的后花园,增点了亲切的感觉。4.硬地铺设及园路:采用花岗石碎片、广场砖及砼划块,种植草等材料,根据材质和图案的变化布置在不同的区域。

5.水帘幕喷泉:位于星辰广场,来自月览河的水充满神秘的韵味,仿佛要把星星和月亮掩藏起来,让老人们觉得似小时候玩捉迷藏。水帘和喷泉组合起,2.5米高 喷泉后面挂起一面15平方米 水帘,一上一下,有动有静,静中有动,蔚蓝壮观,一帘幽梦似的人生,我们不必回忆在过去,即使我们老了也还是应该追求自己的生活,明天是美好,充满希望的。

6.雕塑:位于主景区万朝广场,象征吉祥如意,庇佑此方,同时也反映出这里是一个上城世家,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老年人们对5000年中华文化底蕴的追求,对文化的热衷。八. 竖向设计与绿化灌溉

根据土方就地平衡原则,利用月览河开挖水池所得土方,在绿地上作自然起伏的地形处理,竖向高差在4米之内。

老年公寓的居室设计 篇6

【关键词】独立式;老年人公寓;建筑计划;总体规划设计

目前,我国社会中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重,需要我国政府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居家养老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我国新的养老需求,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加大对独立式老年人公寓的建设,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养老问题的压力,为老年人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

1 老年人心理与社会需求分析

老年人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人口构成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人口中占了很大的比例。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逐渐加重,我国政府为了解决养老问题,开始建设独立式的老年人公寓。在建筑公寓的过程中,政府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对老年人的心理进行一定的研究,才能保证独立式老年人公寓建筑计划和总体规划设计的合理性,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舒适、满意的生活环境。对于老年人的心理学研究,主要的研究理论基础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们的一些没有发生变化的需求是促使人们进行不同行为的前提,如果满足了低一级的需求,就会对高一级的需求变得迫切。在马斯洛的《人的动机理论》中,分了5种不同的层次需求,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交往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例如,对老人而言,他们的生理需求在居住的设施中,主要体现为建筑设施的无障碍设计、采光和通风需求、居住和储藏空间的使用需求等。针对建筑中的附属设施,老年人的主要需求是保证清洁的卫生,满足基本饮食、医疗和照护需求等。

2 独立式老年人公寓建筑的规划计划

2.1 空间基本模式的设计

独立式老年人公寓的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对空间基本模式的设计非常重要,主要是指以建筑的基本平面结构为基础构成的不同的空间组成方式。设计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空间组成方式的特点,结合老年人的实际需要,设计出不同类型的建筑结构组织方案。设计人员在选用建筑结构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影响因素,综合建筑的区位要求、社区的配套设施、用地条件和一定的资金要求进行。独立式老年人公寓的空间基本模式,主要分为3种。第一种是老年公寓社区——居住平面;第二种是老年公寓社区——社团——居住平面;第三种是老年公寓社区——组团——居住平面和老年公寓社区——居住平面的混合结构组成。例如,独立式老年人公寓的一级空间结构模式,主要的组成元素是平面层。这种老年人公寓的空间基本模式设计,比较适合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而且对建筑规模要求比较小的老年人。在城市和地区的规模上不存在特定的限制,适合在大城市、中等城市或者小城市建设。

2.2 服务设置的空间配置

独立式老年人公寓的建筑设计和总体规划中,需要对老年人设施服务的空间设置需求进行充分的了解,为老年人的使用提供方便。在设计公寓服务设置的空间配置的时候,主要的参考依据应该是老年人的活动范围,根据老年人对设施空间的层次需求,设计出符合老年人需求的服务设置空间。老年人的活动范围主要分为5类圈,分别是基本生活空间活动圈、扩大邻里活动圈、社会活动圈、社区活动圈和设施类活动圈。根据老年人不同的活动圈,设计人员在设计独立式老年公寓的时候,对服务设置的空间配置设计,可以按照这些活动圈的功能和特点进行,设计出独特的、符合老年人需求的空间配置。例如,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停留时间最长和应用频率最高的一项场所,就是基本生活空间活动圈。主要是以家庭作为老年人出行的中心,老年人活动的范围从自家内院或者附近院落到绿地、户外道和住宅单元入口和老年人活动站等。基本生活空间活动圈的活动半径相对比较小,老年人的活动时间也比较短。在设计的时候,保持180米—220米的距离,保证老年人可以在5分钟内到达的距离最好。

2.3 建设规模的确定

在独立式老年人公寓的建筑设计和总体规划设计过程中,保证公寓规模和使用的合理性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判断是否合理,主要的判断依据是服务的目标人群是否满足;建筑的投资是否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公寓是否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独立式公寓作为一项养老的社会机构,在设置的过程中,占据主导作用的是老年公寓是否具有一定的投资和经济效益。独立式老年人公寓规模的大小,对公寓使用功能价值的发挥具有重要的影响。因为规模的大小,决定了公寓中的服务质量和服务范围。一般情况下,如果老年人公寓的规模比较大,组成的元素就相对比较复杂,在建筑内包括的体系就有很多。例如,公寓内部应该包括餐饮体系、文化娱乐服务体系、医疗卫生保健体系等。而规模较小的老年人公寓,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入住的老人比较少,导致一些老年缺乏交流的条件和氛围。因此,在独立式老年人公寓的建筑设计和总体规划过程中,确定公寓的建设规模十分重要,需要设计人员掌握科学的规模划分依据,根据实际的建设需求和老年人的需求实现对公寓规模的科学划分。

3 实例分析——以清凉山老年公寓设计为例

清凉山老年公寓位于西安市长安区清凉山公园内,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西安市中日益突出的老龄化问题。建立清凉山老年公寓,建筑的目标是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修养、居住、治疗和保健等服务,旨在为老年人打造一处理想的家园,让老年人可以健康养老、精彩养老和快乐养老。该项目的东侧和北侧是西安市的规划路,南边是清凉山公园,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而且周围的环境比较优美,具有非常好的建设条件。为了保证清凉山老年公寓的使用安全,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和总体规划的过程中,按照7级的抗震、设防烈度进行设计,为老年人的安全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清凉山老年公寓项目的占地面积大约是260亩,计划在地上实施的建筑面积是14万平方米,容积率是0.8。在项目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书中定义相关的经济技术指标作出了严格的规定,为项目的建设和施工建立了一定的技术参考和约束。本次项目的整体建筑设计和总体规划方案的设计目的,主要是保证不同的设计单位可以积极的参与和配合此次项目的设计规划,集思广益,选择出最加的设计方案作为本次项目最终的实施方案,保证清凉山老年公寓可以成为一所国内一流的示范性养老公寓。因为清凉山老年公寓是一项比较特殊的民用建筑,对设计方案的要求比较高,设计成果必须包括设计思想的文字说明、总平面布局图、总体效果鸟瞰图等。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突出,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了一项紧急的工作。为了解决目前我国的养老问题,政府在调整和颁布新的政策法规的同时,还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老年人的健康生活。建立老年人独立式公寓可以为老年人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对于解决我国的养老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演生.独立式老年人公寓建筑计划及总体规划设计研究[M].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

[2]汪俊旭.独立式老年人公寓居住空间设计研究[M].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

[3]董昕.昆明市老年公寓室内空间的调查与研究 [M].昆明理工大学 ,2013.

[4]王军民.老年公寓的楼栋空间组合及总平面设计 [J].中华建设,2013,(06).

老年公寓的居室设计 篇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 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60岁以上的人口占该国家或地区人口总数的10%或以上, 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65岁以上的人口占该国家或地区人口总数的7%或以上, 那么, 该国家或地区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1999年, 我国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 虽然时间比较晚, 比欧洲一些国家迟了足足一百多年, 但是其老龄化发展的速度却是相当惊人的。时至今日,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基数最多的国家。

一、老年公寓的出现

20世纪70年代中期, 我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社会的主力家庭结构已经成为三口之家。于是, 对于中青年家庭来说, 除了巨大的生活及工作压力以外, 还要面对要同时照顾四个老人一个孩子的赡养问题。虽然现阶段, 我国仍然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导, 但随着老龄化在我国迅猛的发展趋势, “社会养老”在不久的将来, 必将会发展成为养老方式的主导形式。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居住观念也发生着改变, 虽然下一代与老一代的人分居的现象逐年在增加, 但是家庭结构依然处于分而不离的状态。但是老年人从心理上又难耐“空巢”的寂寞之苦, 从过去认为养老院是那些没有儿女的孤寡老人的安身之所变为现在对公共养老生活的向往, 老年人们在观念上也在发生着本质性的变话。

近些年来, 各种老龄建筑在社会上开始逐渐加设。老龄建筑, 自然是指以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为中心而为其提供生活及社会服务的各种公共设施。例如老年公寓、老年俱乐部、老年大学、老年康复中心等等, 都属于老龄建筑。

二、我国老年公寓现存的问题

老年公寓最初是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的, 在我国的起步却是相当晚的, 属于一种新生事物, 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的国情与西欧国家有很大差异, 加上起步晚, 固然就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1. 供求关系极度不平衡

我国的养老模式相对一些发达国家而言还有很大欠缺。养老机构也多数是靠政府、社区办理的养老院、福利社等, 无论是管理水平还是规模及设施都是落后陈旧的, 资金来源也无法保障, 所以也就仅仅只能为老人们提供一些简单的生活需求。

虽然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 我国还陆续出现了一些以盈利为目的的老年公寓, 从环境上说, 老年公寓有了很大的改观, 管理水平与护理手段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这些老年公寓规模一般都较小, 无法系统的针对老年人生理、心理以及生活方面进行全面的呵护与保障。

在我国, 现有四万两千多所养老院, 加上社会上兴办的养老机构, 现今收养的老年人也不足一百万人, 还不到我国人口的1%。且不论这些养老机构的条件如何, 但从数量上就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

2. 政府及社会对老年公寓重视力度欠缺

虽说上至中央, 下至各级政府, 都很重视养老的问题, 对于养老设施的开发也表现为积极支持的态度, 但是其力度还是远远不够的, 欠缺落实的实际措施还非常多。

从资金及政策角度来看, 我国在有关老年公寓的建设以及资金的投入和政策的支持上都是非常少的。部分政策虽然已经制定, 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受到各方面的影响而难以落实到实处。

3. 选址布局不合理

在我国, 许多养老设施及养老机构的建设都还没有列入各个城市的总体规划当中, 严重缺乏从我国老年人自身的需求与特点出发而制定的具有合理科学性的建设规划。

于是, 虽然许多老年公寓环境条件与物质条件都比较优秀, 但是其选址远离市区、交通不便。有些甚至居住在高层之中, 活动空间狭小, 密度比较高, 这些种种都给老年人得生活带来许多不便。

4. 部分老人及子女对老年公寓型养老持有偏见

一些老年人在退休以后会有失落沮丧之感, 于是更加在乎子女对自己的关心以及家庭的和睦;而一些子女也认为, 送老人到老年公寓养老是没有孝心的表现, 自己不应该送老人到老年公寓养老。同时, 老年人与子女都对老年公寓缺乏正确的认识, 这就直接影响到老年人及其家庭对入住老年公寓的选择。

三、我国老年公寓的设计特点

我国老年公寓在发展过程中, 借鉴了不少国外的优秀经验, 同时也根据我国的国情, 发展出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建筑模式。

1. 了解老年人对公寓的实际需求

要想设计出好的老年公寓, 首先就要了解老年人对生活的需求, 熟悉老年人的心理及生理需要。

据了解, 老年人普遍喜欢留存老旧的物品, 而这些东西常常在普通住宅中无处存放。所以, 在为老年人设计公寓时, 应该单独设立出一个空间让他们储存这些东西, 这不仅是在安居层面上的考虑, 更是从老年人生活安心的角度考虑的。从居室的面积上考虑, 一些子女为了展现自己对老人的孝心, 为老人买大面积的房子, 而且选择在空气较好的郊区。这虽然都有它们的可取之处, 但是从老人的心理上来讲, 并不是什么好的选择。太大的空间会让老人觉得缺乏温馨感, 空荡的房间使用起来也不会很便利。而距市区太远, 更是会给老人带来离群的孤独质感。所以在做老年公寓时, 一定要对老年人得心理进行充分的了解。

2. 老年公寓中内部墙体角位的设计应考虑安全性

行动迟缓、反应迟钝、视力下降等都是老年人生理上与青壮年的明显区别。许多老人甚至要借助轮椅或者拐杖来行动, 所以在室内活动时, 老年人免不了发生一些磕磕碰碰, 极易造成身体或者墙体的损伤。所以, 无论是在老年公寓上还是其它的老年建筑设计上, 建筑内部墙体的阳角部位, 宜做成切角或者圆角, 防止墙体伤害到老年人, 并且在1.8 m以下的墙角做护角, 防止轮椅等辅助物品对墙体的破坏。

3. 关注细节的设计

除了朝向、采光、平面设计等最基本的设计要求之外, 老年人的住宅与普通住宅在设计上是有很多不同的。国内多数家庭的内部都没有坐凳、扶手等, 空间更是比较狭小。所以玄关处, 老人在换鞋时, 只能扶着鞋柜等物体的台面, 非常不便。还有, 老年人一般喜欢在起居室活动, 看电视、看书、休息等, 但是现在许多高档些的住宅起居室面积过大, 许多老人看电视时不愿坐在沙发上, 觉得看不清, 听不清, 所以只能选择坐凳坐在离电视机比较近的地方。

四、结语

在我国经济发达一些的大城市, 例如上海、北京, 已经迅速发展并且日益完善起来, 传统意义上的养老场所已经无法满足老年人的生活及精神需求。现如今的老年公寓, 是集居住、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公共场所, 虽然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但是许多业内人士, 已经在实践领域做出了许多努力与尝试。相信我国一定能发展出一套合理的、完善的、同时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公寓模式。

摘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迅猛发展, 老年人日益得到了政府及各界人士的关注, 老年公寓生活的出现无疑为老年人提供了一种良好的养老方式。但是由于我国的老年公寓还处于起步阶段, 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设计方法也有待改进。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老年公寓,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R].

老年公寓的居室设计 篇8

老年住宅的发展受到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 从设计的角度来看, 应切实从我国老年人的养老需要出发, 在尊重老年人的身心需要、尊重我国传统文化和家庭习俗的前提下, 提供多种类型的老年住房, 使不同收入、不同阶层的老人都能根据自身和家庭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理想的居住环境。

结合我国国情, 笔者认为混住型老年公寓是当前较为理想的老年人口居住模式。所谓混住型老龄住宅, 就是在一栋普通住宅中, 拿出几个单元来作为老龄住宅, 老年人与一般住户混合居住在同一栋楼内, 并在这栋楼内或在这个社区内配备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设施。这种居住模式既符合老年人的心理行为特点, 又符合老年人的居住行为特点, 其环境支持使老人能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和理解, 也使老年人的居住活动更富于活力和人情味, 为老人的居住生活融入普通社区提供了基本的物质基础, 提高和改善了老年人的居住生活质量, 为他们创造了更为安全、舒适、便利的居住生活环境, 有推动社会群体之间融合的作用, 也将对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为了使混住型老年公寓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要, 在设计时必须针对老年人群身心变化情况作细致的分析, 除了在选址、空间布局、构成类型以及住区配套服务设施等方面尊重老年人的特点和要求之外, 其住区在规划时还必须预留足够的公共交往空间, 并精心布局设计。

具体而言, 公共交往空间可分为户外和混住型老年公寓建筑内部两方面:老人需要有一定的户外活动空间来进行健身、休闲和交往活动, 因此可在户外设置运动、坐息空间;在公寓内部走道、楼梯等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公共空间更应该通过合理的设计, 为老人提供更多邻里之间接触交往的机会。

1 混住型老年公寓户外公共交往空间设计

1.1 户外运动空间

锻炼身体是很多老年人使用户外空间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生动热闹的运动过程中, 老人也增进了与同龄人之间的交往。跳交谊舞、健身操、打拳、表演等集体活动项目是很多老人喜好的运动方式, 通常参与这类锻炼活动的老人爱热闹, 有一定的表演欲望, 同时这类活动需要的空间尺度较大, 要求有足够的面积, 并且空间较开敞, 有相应的观众场地, 所以适宜安排在小区的广场进行。在住区建设时就应考虑在广场的多功能性, 可在周围适当栽种树木, 配备亭、廊、座凳等, 为老人运动后休息提供方便, 同时应注意广场空间的无障碍性, 地面铺装要平坦并防滑, 方便老人的活动。广场的空间尺度也应注意, 过大的广场容易造成老人不愿投入活动, 可以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 将大尺度的空间划分成若干小空间, 使广场空间更宜人, 也便于同时开展多样性的锻炼活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 这类集体活动通常会在清晨和晚饭后进行, 因此广场与住宅的距离也应适当, 在方便老人到达的同时也应避免老人晨练影响其他住户休息。

除了上述集体活动外, 老人也常常利用户外的健身器械进行锻炼, 这种活动形式比较闲散, 可以随时随意进行, 老人们喜欢约上三五知己, 边锻炼边聊天, 做一些腰、腿、肩部、手臂的运动。

1.2 户外坐息空间

由于老人集聚性的特点, 他们喜欢同兴趣相投的几位老人一起活动, 形成一个小群体, 因此老人在户外不仅是运动, 更多的是休息、聊天、晒太阳、观赏等, 同时良好的休息场所也是很多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 因此为老人提供良好的坐息空间也十分重要。坐息区应让老人有一定的安全感并有良好的观景角度, 通常可以选择背靠墙面或植物, 并且朝向开放的空间, 同时与运动区、儿童游乐场等保持适当的距离, 这样老人在交谈的过程中既看到如儿童玩耍、跳集体舞等热闹的活动场面, 又避免活动者对休息者产生干扰。还有一些老年人由于性格或爱好的原因, 喜欢独处而不愿意被打扰, 希望有自己的个人空间, 所以在公共活动空间也应适当设置一些私密的坐息空间, 比如在僻静处安置让人独坐的座位, 使空间有一定的封闭感。

2 混住型老年公寓内部公共交往空间设计

在混住型老年公寓中, 这些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公共空间更应该通过合理的设计, 为老人提供更多邻里之间接触交往的机会, 混住型老年公寓内部公共交往空间设置见图1。

2.1 公寓底层空间

在混住型老年公寓中, 底层是建筑中最为活跃的空间部分, 一般可以考虑在门厅内设置如“谈话角”“休憩角”等空间, 适当安排桌椅, 为老人提供休息和增加互相交流的场所。底层架空也是增加公共空间的一个举措, 架空后室外绿化渗透进室内, 形成绿色的开放空间, 使室内空间层次和视觉感受更为丰富, 使老人欣赏户外空间不受季节、气候条件的限制, 同时也使老年人的活动场所更多样化, 为老人创造了一个私密性与公共性并重的交往空间。

2.2 公寓内走道

走道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内部空间。混住型老年公寓除了满足一般的居住要求外, 更重要的是创造一个有利于老年人相互交往与怡情养性的生活环境, 如果住户走出电梯间或楼梯间不直接进入户内, 而是在走廊上步行一段距离才到达自己的家门, 因此可以通过对这一区域的设计, 使老人充分利用走道空间进行邻里交谈、接触或进行其他活动, 帮助他们驱赶独处的寂寞, 形成亲密交往的如同大家庭般的邻里关系。考虑到老年人的实际情况, 走道旁的适当位置应设置休息场所, 供老人稍事休息, 走道与室内地坪力求平坦, 不宜有高差。

通过对混住型老年公寓公共交往空间的合理设计, 有利于向老人提供丰富的交往空间, 帮助他们获得社会支持, 唤起老年人的积极情绪, 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 减少或防止因心理紧张所造成的心理创伤, 而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有助于老年人维护身体的全面健康。面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笔者也希望通过对老年居住模式的探索, 为全面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尽一份微薄之力。

摘要:指出混住型老年公寓是当前较为理想的老年人口居住模式, 详细介绍了混住型老年公寓户外公共交往空间和公寓内部公共交往空间的合理设计, 以提高老年住户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混住型,老年公寓,公共交往空间,设计

参考文献

[1]陈晓明.休闲养老建筑设计初探[D].重庆: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2]高宝真, 黄南翼.老龄社会住宅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3]李立华, 许晓云.无障碍设计思考[J].艺术与设计, 2007 (1) :19.

[4]刘艳萍.老年住宅建设浅析[J].中外建筑, 2005 (6) :3.

[5]王志飞.老年人住宅设计探讨[J].住宅科技, 2006 (7) :23-24.

[6][丹]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7]张亚然.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EB/OL].中国人口网www.chinapop.gov.cn.2006-02-24.

[8]GB/T 50340-2003, 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S].

寒地城市老年公寓景观设计研究 篇9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年人居住环境的状况也越来越多受到社会关注。室内、外环境是老年人居住环境设计涉及到的最直接的两个方面。营造优良的老年公寓庭院空间环境,提高庭院空间环境质量,不仅可以激励老人进行有益的锻炼活动,消除老人的忧虑,促进老人通过锻炼来维持身体机能,促进老人人际交流,还可以维护老人残存功能,有助于开发老人自助潜能,提高老人生活质量。

1 寒地城市老年公寓景观设计存在的不足

1.1 老年公寓基地总体绿化面积小,人均绿化面积低于国家先

关标准,庭院的绿化空间基本可以用“简陋”来形容。绿量的缺乏,不能有效改善老年公寓区域环境的空气质量。植物种类的单一,质量较低的绿化,从某个角度来说,局限了老人的活动方式和活动时间的长短。绿化的高度、层次、物种的选择以及附属设施的配备,未能针对老年人特殊的生理状况,不能突出绿化特色,绿化效果较弱。

1.2 户外环境整体表现为户外空间少,一些设置较多却缺乏多

样性,结构功能也相对简单。户外空间环境整体缺乏层次和多样性,特色不突出,可识别性差,设计形式阵旧。具多样空间类型的,又存在部分功能空间过于集中,分布不均的现象。坐息空间常缺乏围护,安全性差,无遮荫,无对景,细部设计不够精细,室内外联系不够。

1.3 地面防滑考虑的欠缺。地面铺装没有考虑到寒地城市的气

候条件采用防滑地砖,而是一味地追求色彩、图案、形式上的变化,特别是雨雪天路面湿滑给老年人的出行造成安全隐患。

1.4 对于老年公寓的环境设施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室外标识、

宣传栏、电话亭等便民设施少而质量偏差。健身器械种类尺寸、坐息尺度等也缺乏对老年人特殊情况的考虑,座椅铺面、扶手等设施未考虑季节性和老年人群体的特殊性。

2 形成问题的主要原因

2.1 设计的着眼点不同

目前老年公寓里比较普及的三种配套设施是生活服务设施、教育服务设施、娱乐服务设施。其中以生活服务设施的配备最为普遍,教育设施的配备稍逊一等,而娱乐设施的配备则有很大的差别。目前,在我国的老年公寓设计中,多重视公寓建筑内部使用空间的设计,强调内部空间的无障碍设计、功能性、安全性,却忽视了老年公寓的外部空间设计,如庭院设计、休憩与交流空间设计、休闲娱乐空间设计等等。此外,由于老年公寓的经营方式不同,其服务内容的针对性也各不相同,老年公寓的室内、外环境在设计中也存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

2.2 设计原则的针对性不强

首先,老年人这一特殊的使用对象在设计中被忽略;其次,老年公寓的功能定位在设计中也不能充分体现。现有的老年公寓庭院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绿化与设施简单、笼统,其根本原因在于未能切实针对老年人的特殊情况进行绿化与设施的设计。比如:目前老年公寓的庭院空间基本由服务设施和停车场等构成,其功能未能和公寓定位相对应,户外活动空间不足,没有考虑老年人的锻炼活动方式的需要,忽略了老人现实而多样的需求。

此外,目前的老年公寓庭院的设计目标并不明确,对于老年公寓的定位概念模糊。有相当一部分的老年公寓,与护理中心等以医疗为主要功能的庭院混为一谈,仅重视医疗设施和护理设施的配套,忽略了其他功能设施的建设,设计原则没有准确的针对性。

3 老年公寓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3.1 坚持安全性

根据老年人的生理行为特点,设计中尽可能减少、消除老年人在活动时可能遇到的不安全隐患,设计不同性格、不同特征、不同层次和等级的空间环境为其创造安全无障碍的生活环境,为其创造安全、可识别、可达的生活环境。

3.2 坚持差异性

针对不同活动能力、不同活动类型的老人,对场地的活动区域进行划分。既要提供可散步的步行道(步行道的设计应能提供不同难度和长度,提供给不同锻炼方式的老人),又要提供的公共活动空间,既要提供可保证私密的、安全的小角落,又要提供可使老人具有社交功能的次一级小空间。设施应尽可能保持多样性,留有选择空间,让老人可以自主选择适合他们活动能力的活动。另外,休息区应布置在建筑附近,并确保在每天的不同时段有日照或阴影。因为对于老人来说,即使坐在一旁晒太阳和看别人活动也是一种愉快的参与方式。

3.3 坚持地域性

因地制宜地赋予户外环境景观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创造出符合生态效应,适应当地文化的景观。通过美化生活环境,体现老年公寓文化,促进老人交流和身心健康。充分利用寒地城市独有的寒冷气候设计冬季特色景观,为老年人提供冬季特色景观。还可以设置冬季特色冰雕,雪雕或者在原有绿地中放置具有本地风格及趣味性的小型冰灯;也可以在道路两侧放置冰灯,一方面可供夜晚照明、另一方面还可以美化冬季景观。

3.4 坚持参与性

为老年人户外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和服务,通过户外环境的构成为老年人散步、锻炼、交谈等找到了适宜的空间。在环境设计中应诱导老年人积极地进行“角色参与”和“活动参与”,使“人尽其兴,物尽其用”从而发挥主、客体的直接交换的作用。在空间环境的创造中,要调动老年人的参与性,设置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使用要求的户外环境,让不同年龄、不同能力、不同爱好的老年人在户外活动中自主地选择活动内容。首先应先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着手,让景观关联到每一个人,使更多的人,从更多的方面参与到活动之中;其次还应当注意要为老人们留有多种选择的自由性和选择的多层次性。

4 结论

本文中老年公寓的景观规划设计,在设计理论基础之上,为老人创造功能实用的空间。创造具有清晰的光环境、安静的声环境、健康的空气环境、易于识别的安全的环境特征,使得生态功能与使用功能、标识功能并重,让户外空间成为老人的伙伴、朋友,并且为老人提供安全的指导性帮助,使老年公寓的户外空间成为锻炼、欣赏、医疗等多种功能的混合环境空间。

摘要:寒地城市气候具有特殊性,对老年人居住的影响与其他城市相比更为严重,因此完善寒地城市老年公寓的景观设计成为了景观设计师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寒地,老年公寓,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姚栋.当代国际城市老人居住问题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2]胡仁禄等.老年居住环境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6.

老年公寓的居室设计 篇10

本文基于老年公寓外环境景观设计中所出现的问题, 提出了开展互动景观营造的理念和途径, 通过构建具有亲和力和吸引力的交往空间促进老人之间的交往活动, 加强活动空间的氛围和功能组合以满足老人的健身、交流以及观景等需求, 以满足人文精神需求为基础, 初步进行了基于老人特殊需求的互动景观设计, 希望通过独特的景观设计, 让老人从被动观看到主动参与, 通过心理及行为上的变化产生老人与景观之间的互动, 旨在倡导老人与老人之间, 老人与景观之间友好和睦的共生关系, 以促进老年公寓外环境更加美好、健康的和谐发展。

1 老年公寓外环境互动景观释义

“互动”这一概念的提出, 旨在针对现代社会人际之间、人与其它生物之间关系淡漠的现状, 呼吁人们从身边的居住环境开始, 以平和的心态与他人、它物交流, 并从中体会身心愉悦感受的交互过程, 由此构成的景观即是社会关系融洽、生态关系调和的“互动景观”。“人对空间的情感感知不是以孤立的直观感受来传达的, 而是通过各器官感受和物质形态的媒介传递, 经过心理沉淀和情感想象相互沟通的过程, 来满足人们对物质形态的想象。”[1]。景观设计对人的心理、情感和行为有反作用, 人与人之间、人与景观之间都是一种“交互式作用”的关系, 相互依赖、相互联系。景观设计是承载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活动的平台, 更是体现人与景观之间互动的本质要求。许多老人将自己封闭在个人的小圈子中, 成为“公寓入口—自己门口”一条线上的过客, 老年公寓外环境景观的单调乏味, 不仅不能满足老人邻里之间的交往活动, 更不能实现老人与景观之间的情趣互动, 老人无法融入成为景观空间的一部分。

2 老年公寓室外人境互动景观的功能作用

老年公寓室外人境互动景观的设计, 通过对老年公寓中老年人行为特征的分析和对于景观互动的需求, 以利用景观空间与心理要素对互动行为的诱导和平衡为重点, 通过人境互动的景观功能表达, 创造出更加人性化, 满足老年人心理和精神的景观环境, 使人与人、人与植物、人与景观设施产生交流与互动, 增添老年公寓室外空间活力。

a) 人与人的互动, 对于绝大多数老年人来说, 室外活动空间中的社会参与性才是最重要的, 静坐和观看只是一些更年长的老人参与活动的形式之一。所以为老年人提供一定的社会交往性空间, 创造满足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场所是必须的;b) 人与植物之间的互动, 即从无意识的观看景观表面, 到有意识的参与景观其中;而人与景观的互动, 如老年人的锻炼空间不应是独立的, 应该是通交往空间、休闲空间等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 可以在健身锻炼空间中满足多样性的功能需求, 通过人境互动景观的功能作用, 从心理和行为上改变人与景观的关系。

3 老年公寓室外人境互动景观的功能表达

3.1 人与人的互动表达

老人在闲暇小憩的时候大多愿意选择面对人们活动的方向, 这些活动或是球赛, 或是游戏, 或仅是人流的经过。当今老年公寓养老模式大多是将老年人关在公寓内, 公寓的入口远离闹市、街道, 意在给老年人清静的生活环境, 但是老年人所需求的正是普通的市井生活。在老年公寓入口的设计中, 可以通过公共空间到半公共空间的过渡, 丰富入口空间的活动多样性。如增加入口前公共活动区域, 吸引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人群聚集, 使其空间产生活力。在老年公寓内部景观的设计中, 可以通过灰空间的设计与表达, 促进室内与室外老人之间的互动交流, 如在庭院中设计专门的活动平台, 增加人与人之间的可看性, 进而产生更多的看与被看的行为活动。

3.2 人与植物的互动表达

老年公寓室外景观植物观赏空间是建立人与植物之间多义化互动的平台, “在人本身的精神状态与自然力量之间存有一种和谐气氛, 人只有与物建立个人的友谊才能体会环境场所的意义。”[2]。在这个介于半公共和半私密之间的过渡空间中, 应避免种植带刺及根茎露出地面的植物, 减少老年人行走的障碍, 保证老年人的安全。宜选用一些易管、易长、少虫害、无飞絮、无毒、无刺激性的具有特色的优良树种。此外, 需要有多样化的景观观赏空间功能形态, 从大小、形状、造型、材质等方面满足老年人各种行为需求, 进而促使老年人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安排自己的行为, 促进稳定有秩序的生活状态。如图1所示, 德国柏林海德威苏疗养院设计了李树庭院、桦树庭院、柏树庭院、花卉园等特色花园, 并通过合理的地形组织将各种不同特色的体验花园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每个花园庭院都独具功能与特点, 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与需求选择活动空间。

利用植物开展的各项活动, 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精神面貌具有有效的促进作用, 在一般的老年公寓中, 景观互动性的缺失使得老年人感觉到寂寞和枯燥乏味, 而种植花园不仅可以为老人提供一个与绿色亲密接触的机会, 更使得老年人从精神上得到宁静和满足。通过园艺管理上的简单操作, 不仅可以得到收成, 更多的是为老年人建立了成就感和自信心, 以及心情上的舒缓。种植花园的主要形式包括:建立芳香园、色彩园、便利的种植床、吊篮栽植等, 为不同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一个进行园艺活动的场所。同时, 种植花园应该选择易于管理、易于生长的植物种类, 以免使老人受挫失望。适当地抬高部分花坛和种植池的高度来满足坐轮椅老人进行植物观赏和园艺活动的要求。利用色彩、香味、质感等空间语境的构建, 满足老年人视听触味嗅等感官器官对空间的综合感知, 感受自然的美好, 建立信心, 锻炼肌体。

3.3 人与景观设施的互动表达

“空间是承载行为活动的场所, 如果环境中没有椅子, 就不可能有坐这个行为。”[3]。如何突破常态的固定思维, 整合景观的功能属性, 可以借助“动”的构思来把握老年公寓外环境中景观设施的设计, 围绕景观形态在空间布局、空间功能、使用方法等景观功能的变化, 赋予“互动景观”多样化的设计思路, 也使得老人获得更多的选择。随着科技进步, 在虚拟互动感知技术的带动下, 实现了各式各样多元化的空间体验。如, 一般老年公寓健身运动设施的设计, 或没有可看的景观, 或缺少相互间交流的氛围。将音乐、喷泉和运动设施进行组整合, 通过一定的感应设置, 使得音乐喷泉随着老人运动的幅度与频率实现同步的变化, 实现了运动、观景、交流集一体的综合景观空间。同时增加了运动设施的吸引力, 丰富了空间景观的互动性, 增添了空间的情趣, 从而在心理上使老年人对此运动方式产生兴趣。

4 结语

通过对老年公寓室外人境互动景观的功能特点和老年人行为意识的研究, 提出了老年公寓内人境互动景观的创新发展和思路方向。在老年人境互动过程中, 通过人与人、人与植物、人与景观设施等互动表达方式体现景观的功能创新, 减少无意义的景观设计, 注重老年人的心理和精神诉求, 让老年人能够在老年公寓中得到切身的幸福安逸, 并将景观空间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希望以追求精神交流的人境互动景观能够成为未来老年公寓室外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

摘要:通过对老年公寓外环境中互动景观的营造和表达, 探讨老年人与景观的互动设计手法, 重点在于将老年公寓外环境景观设计更好地融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通过“人与人”、“人与景观”的互动, 促进老年人健康的身心状态和亲密的社会交往形态。

关键词:互动景观,情感化,交流

参考文献

[1]范伟, 李惠.人居互动中室内空间形态的情感化表达[J].艺术与设计 (理论) , 2012 (09) :74-76.

[2]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上一篇:油气集输管网下一篇:产后风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