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语言对比研究

2024-06-03

汉英语言对比研究(精选十篇)

汉英语言对比研究 篇1

就汉英翻译而言, 汉英语言对比研究成果为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有力的实践指导, 如它为研究汉英之间的可译性、翻译目的和要求、翻译单位、衡量译文质量的标准、翻译过程中的转换规律及方法等提供了一个可供分析和思考的框架。本文主要探讨的是通过对比研究汉英主要语言差异, 可以得出哪些汉英翻译的转换规律, 从而使译文摆脱原文结构的影响, 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 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适应性。

1 小说《狼图腾》英译本

小说《狼图腾》 (姜戎著) 由长江文艺出版社于2004年4月出版发行。它以20世纪60-70年代为背景, 叙述了内蒙古草原游牧民族和狼之间的动人故事, 故事深切关注现实生态, 包括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以及民族文化冲突等方面的主题。该小说在国内一经出版就引起了轰动, 取得了300多万册的销售纪录, 且连续6年在文学图书畅销榜上位列前十名。[3]72不仅如此, 该小说还成功走向了世界。到目前为止, 它已被译成30种语言, 发行到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 其英文版权是由英国企鹅出版公司以10万美元预付款, 10%的版税率买下的, 堪称我国版权输出的成功典范。[同上]88-90英国企鹅公司对《狼图腾》英文版的信心, 一方面来自于它的题材非常适合海外读者, 一方面是对美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家葛浩文先生超高译文的信任[同上]90-91。从事汉英翻译研究的刘士聪教授认为, 以英语为母语的译者在语言的处理上表现灵活, 往往可以摆脱原文词汇表层意义和汉语语义结构的束缚, 在词汇、句子、篇章各个层次上运用自如[4]。因此下面我们将通过研究小说《狼图腾》英译本, 来分析译者在面对汉英两种语言的主要差异时如何摆脱汉语结构的影响, 译出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译文。

2 汉英语言对比研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2.1 分析型语言与综合—分析型语言

从语言形态学的角度看, 汉语是分析型的语言, 即以词汇手段表达语法意义。而英语是综合—分析型语言, 主要通过词的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意义。[5]7汉译英时, 就要在目的语中运用形态手段来表达源语中的语法意义, 这尤其体现在如何选择动词的恰当形态, 以表达源语中某些词汇所包含的意义。如,

例1原文:到午后一点多, 陈阵被一阵叫声喊醒, 匆忙跑出了门。张继原骑着一匹驮着东西的大马, 来到蒙古包门前的空地。[6]247

译文:Sometime after one in the afternoon, he was awakened by shouts;he ran outside.Zhang Jiyuan had ridden up on a big horse that was carrying something on its back.[7]368

从例1中我们可以看到, 虽然汉语主要通过词汇来表达“时”, 但在这个例句中, “时”的意义隐含在上下文中而未用任何词汇加以体现。通过对整个句子的语义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判断出, “张继原骑着一匹驮着东西 (马驹) 的大马”这个动作应发生在前, “陈阵被一阵叫声 (马驹或狗的叫声) 喊醒”这个动作应发生在后。因此, 译者在译成英语时, 在动词上分别用过去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明确地体现出语法意义。

2.2 语义型语言与语法型语言

汉语属于语义型语言, 注重内容的意会性, 主语可由不同词性的词充当, 隐含主语和无主语的情况经常可见;谓语成分十分复杂, 不受主语支配。而英语属于语法型语言, 句子结构受到形式逻辑的严格制约, 主语突出, 主要由名词 (短语、从句) 、代词、数词、动名词、动词不定式充当, 谓语受主语的严格支配, 在人称、数方面必须和主语保持一致。[8]86因此, 汉译英时, 确定合适的主谓语是产生好的译文的关键。具体来说, 我们要根据英美人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行文需要等慎重选择主语, 再确定谓语。通常选择英译文的主语有三种方式: (1) 以原文的主语作译文的主语; (2) 重新选择主语; (3) 增补主语。[同上]87第一种情况常见, 我们来看第二、第三种情况。

例2原文:那匹马前半身都是血, 一惊一乍不肯靠近牛车。[6]247

译文a (葛译) :Blood covered the front half of the horse, who was acting skittish and afraid, reluctant to get close to the oxcarts.[7]368

原文中第一个小句的主语是“那匹马前半身”, 第二个小句的主语应是“那匹马”, 这里被省略掉了。如果以原文的主语作译文的主语, 这个句子大致可以译为一个较为松散的并列句:

译文b:The front half of the horse was covered with blood and it was acting skittish and afraid, reluctant to get close to the oxcarts.

而葛的译文 (译文a) 中根据行文需要重新确定了主语——“blood”, 这个主语可以统领全句, 且使整个句子成为一个复合句, 读起来比译文b更为连贯、紧凑、地道。

例3原文:陈阵说:都说马倌狼性最足, 一点儿也不假。[6]248

译文:They are right when they say that horse herders are more like wolves than anyone.[7]369

原文中引语部分的主语省略掉了, 在译文中必须增补主语, 葛的译文根据语境增补了主语“they”, 符合英语行文规范。

2.3 意合与形合

从语言组织法来看, 汉语重意合, 英语重形合, 这也是汉英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9]。所谓意合是指词语或语句间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主要通过语义来实现, 而形合指的是上述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主要凭借语言形式手段 (如关系词、连接词、介词、动词的分词结构等) 来实现。[5]11汉译英时要理清源语中词语及语句间的逻辑关系, 然后用译语中的形合手段组织成句。如:

例4原文:不打狼, 蒙古人要少;打狼打多了, 蒙古人更要少……[6]77

译文:If we don’t kill wolves, there’ll be fewer of us.But if we kill too many of them, there’ll be even fewer.[7]123

例5原文:洞很大很深, 没法挖动, 阿爸担心里面有母狼, 点上火熏烟子, 想把母狼给轰出来。可烟散了母狼还是没有出来, 我们想里面没有大狼了, 我就拿着火柴麻袋钻到狼洞里去掏狼崽。[6]83

译文:It was so big, so deep, there was no way to dig in far enough, so Papa decided to see if there was a mother wolf inside by smoking her out.But even after all the smoke had cleared, no wolf emerged, and we assumed the den was empty.So I took some matches and a gunnysack and crawled in to get the cubs.[7]133

从例4及例5中可以看到, 汉语原文中用极少的语言形式手段体现语句间的逻辑关系, 译成英语时, 译者通过从“形散神聚”的源语中分析出各种逻辑关系, 然后用符合译入语特点的“以形驭意”的手段再现了源语的信息。

2.4 简短与繁复

汉语以中短句居多, 常用散句、流水句、并列句等句式, 这主要是因为汉语词类没有形态变化, 少用甚至不用语言形式手段, 句子呈现句首开放、句尾收缩的特征。[2]而英语书面语句子往往显得长而复杂, 从属结构是其一个最重要的特点, 主要有如下原因: (1) 英语词的形态变化较丰富; (2) 英语有丰富而且灵活的语言连接手段; (3) 充当英语句子的成分的可以包括任意长度的短语和从句。 (4) 英语句子可以顺线性向后延伸。[同上]89-94因此, 在翻译汉语的这些散句、流水句、并列句等时, 常常需要化简为繁, 构成复合句或长句。如:

例6原文:陈阵想起了那一窝小狼崽, 便想向老人讨教如何掏狼窝。这可是草原上一件危险、艰难、需要特殊技巧的狩猎项目, 也是草原民族控制狼群恶性发展的最常见的方法。[6]81

译文:Chen was thinking about a litter of wolf cubs and was planning to ask Bilgee how he should go about getting one, knowing it was a dangerous, difficult type of hunting that required exceptional skill, but was also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ans of controlling the rampant growth of wolf packs.[7]130

例6原文由两个句子组成, 第二个句子虽然字数较多, 但结构简单, 无盘错之感, 且用了很多标点符号将句子切开, 也无冗长之感。译者将原文中的两个句子译为一个并列句, 在其第二个分句的动词“ask”后接有一个宾语从句;另外, 有一个现在分词结构“knowing...packs”作状语, 且在这个现在分词“knowing”后接有宾语从句, 宾语从句中又带有定语从句, 这种包孕式的复合句在英语中很常见, 也使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层次分明, 符合英语的特点。

2.5 动态与静态

在某种程度上, 词类优势与词的形态变化是否繁复多变相联系。汉语词类没有形态变化, 动词原形可以充当句子的任何成分, 使用起来十分自由, 且相对名词动态感强, 使用频率很高, 因此汉语的表达呈现动态倾向。英语动词形态变化丰富, 它的使用受形态变化规则的严格限制;而其名词比较不受形态变化规则约束, 因此在使用上占优势, 名词占优势导致介词的伴随优势, 因而英语的叙述呈静态倾向。[5]因此, 汉译英的过程往往是动态转化为静态的过程, 即在一些情况下, 在译文里使用名词、介词、非谓语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表达原文中动词的意义。如:

例7原文:陈阵叹了口气、进包抓紧时间睡觉, 争取养足精神, 准备应对今夜更危险的夜战。[6]247

译文:With a sigh, Chen went back inside the yurt to get some sleep so that he’d be well rested for the dangerous night battle.[7]368

可以注意到, 例7原文中有八个动词, 且有动词连用的现象, 呈现非常明显的动态倾向。译者在译文中只用了两个动词 (包括一个弱化动词be) , 其余的用介词 (短语) 、动词不定式来表达原文中动词的意义, 使整个叙述呈静态倾向, 符合英语的特点。

2.6 主动与被动

汉语喜用主动式, 较少使用被动式, 被动式在汉语里主要用于表达对主语而言不企望或不如意的事。[2]123当不需要、不可能或难以说出施事者的时候, 汉语往往使用无主句、主语省略句、主语泛称句或其他句式。[同上]130-131而在英语里被动式较为常见, 当不需要或不可能指明施事者, 或因为造句、修辞的需要主动式不便表达时, 英语往往使用被动式。[同上]118-119在汉英转换中, 遇到上述情况时, 将主动式转换成被动式便成了一种常用的技巧, 如:

例10原文:剩下的就是如何掩盖和伪装了, 这道工序也不能出丝毫差错。[6]80

译文:All that remained was to cover and disguise the trap.This too had to be done with extreme care.[7]127

例11原文:进了包, 漂亮的地毯已恢复原状。[6]

译文:Inside, the rug had been restored to its original state.[7]132

例10原文中的画线处施事者无需指出 (根据上下文很容易判断出施事者为陈阵和毕力格) , 所用的句式为主动式;而在译文中译者用被动式表达这一部分, 一是因为这里不需要指出施事者;二是因为句式的需要, 即用“this”做主语指代前一句当中的“to cover and disguise the trap”部分, 使句子得以承上启下, 前后连贯。

在例11原文的画线处, 动作的施事者不明, 所用的句式是主动式, 而这一情况在英语里通常需要使用被动式, 译文便是如此。

汉英两种语言主要区别性特征还包括重复与替换、具体与抽象、人称与物称等, 我们也可以通过了解这些区别性特征, 总结出一些汉英翻译的转换规律。因为篇幅有限, 笔者在这里不再详述。

3 结束语

汉语英语分属两大不同的语系, 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如果不关注这两种语言的不同, 则会造成汉译英时译文经常受中文思维结构的影响, 留下汉语思维方式影响的痕迹。通过对比分析这两种语言的主要差异, 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汉英翻译的转换规律, 从而使译文摆脱原文结构影响, 符合译入语的特点, 实现有效的语际间交际。

参考文献

[1]许余龙.对比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2]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3]陈燕.中国图书“走出去”成功案例选[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0.

[4]刘士聪.介绍一部中国散文经典译作[J].中国翻译, 2005 (2) :55.

[5]邵志洪.汉英对比翻译导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

[6]姜戎.狼图腾[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4.

[7]Howard Goldblatt.Wolf Totem[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8.

[8]陈宏薇, 李亚丹.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3.

汉英语言对比研究 篇2

【摘要】:当前普遍认为,对外汉语教学在引进西方教学和学习理论的同时,需要深入探讨汉语本质特点和教学规律,力求在汉语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方面,建构自己的理论框架和模式。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努力方向,也说明了教学研究现状的不足。在过去的一百年间,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法理论的发展。对最佳教学方法的追求成为了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发展的动力。因此,我们认为,在这宏观的目标下面也包含着具体的要求,可以归结为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对外汉语教学长期以来形成了唯西方二语教学法理论马首是瞻的被动发展局面,因此需要在理论建构上正确处理西方二语教学法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法理论之间的关系。二是正确认识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的本质特点及其教学规律。我们主张将这两个问题以“教学法体系”为平台加以整合,将洪堡特的语言对比思想延伸到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中,从历时和共时的两个维度着重探讨它们在语言教学理论建构上的特点,特别是在关涉诸多教学要素的教学法原则以及教学过程安排中所表现出的独特之处。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对外汉语教学法体系建构中的理论创新动力不足、语言本位观的错位和教学方法扭曲等问题归根结底是在借鉴吸收西方二语教学理论的同时,对历时教学传统缺乏批判性地借鉴和继承。因此,我们建设性地主张,借鉴“后方法时代”教学理论,构建一个以教师自主教学为原则的对外汉语教学法体系,这为建构符合汉语特点和汉语教学与学习规律的理

论框架模式提供了一种可能。本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如何在引进西方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同时,更多地关注汉语教学本体的独特性,是当前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发展的一大趋势。我们从中析出两条主线:即如何正确评判对外汉语教学已有的理论建构,以及如何认识汉语教学中的本体特性。我们提出应辩证认识西方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的影响,并简略分析了对外汉语教学本体理论构建的前期探索。提出解决上述两个基本课题,应借助语言世界观的哲学思想,在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框架中,发掘并整理符合汉语自身特点的对外汉语教学思想和手段。并为之划定了对比的范围、提出了研究的方法,也探讨了本研究可能具备的意义。第二章教学法体系:教学理论实践化、教学实践理论化这一章是教学法体系研究的文献综述。针对中西方教学法理论中术语混淆以及译语不对称等问题,在教学法体系构建中加以辨析。提出以“教学法原则”为核心的“教学法体系”概念,分析评价中外第二语言教学理论所作的相关研究。以此为基础,提出教学法体系的立体建构模式,向内分析教学法原则的核心作用及其内在建构,向外探讨教学法体系如何衔接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的其他层面,论证教学法体系所具有的教学理论实践化、教学实践理论化的特性。第三章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和对比构建这一章主要探讨语言观的概念及其哲学基础,提出语言观影响第二语言教学法原则的途径:语言观影响教学法原则中基本语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确定;进而决定教学组织,影响语言教学方法择选。特别是通过对比几种典型的语言观,强调语言世界观是对语言本质的最真切的反映,而且突出它对于教学法体系对比的意义:首先,语言世界观为对比研究提供了哲学基础,为第二语言教学研究提供了独特的对比视角;同时,以汉语为例,语言世界观可以重释第二语言教学的语言本体特点。语言世界观强调语言特点背后的民族思维、民族文化特性,能够真实体现目的语的特点和内容,进而完善第二语言教学的目标。第四章“前教学法体系阶段”对比这一章首先回顾汉英语对外教学的历史起源,以及特定的历史背景,概述两者的宏观教学性质。在构拟的“教学法体系”中,从语言观到“教学方法设计”中的“教学法原则”和“教学方法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层对比,从而总结出历史上汉英语对外教学各自具有的鲜明特点和不同性质。在本章中,我们还通过专题研究,重点分析了元末明初的对外汉语教材《老乞大》所隐含的先进教学思想和方法。第五章“教学法体系阶段”对比在本章中,基于基础教学理论的共性,我们认为汉英语的二语教学均先后建构了“结构主义”教学法体系和“功能主义”教学法体系,但是两者在体系外在模式构成和内部的历时建构上均呈现出诸多不同,我们也在教学法体系框架中,从语言观到“教学方法设计”中的“教学法原则”和“教学方法过程”,进行详细的分层对比,重点突出标志理论建构的不同体系“教学法原则”的差异。第六章基于教学法体系的教学理论建构和教学本体再思考本章基于上文对比结果,从具体的教学法原则形成及教学理论建构轨迹两方面总结两种语言教学理论建构的基本特征,并试图从中西民族传统思维的深度诠释两者间的差异和独特性。本章还针对以“结构”为主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作了分析和反思,提出“字本

位”理论与应用既有助于反映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本体的真实特点,也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建构的古今传承。本章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这些问题的出现可归结为对外汉语教学法体系理论建构中所存在的历史传承危机。代结语:“后方法时代”语言教学观与对外汉语教学法体系构建本章分析了以Kumaravadivelu为代表所提出的“后方法时代”语言教学观,它通过反思传统方法,倡导对教师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回归,主张构建一个“由下至上”,适应具体教学情景的教学实践者自身的教学理论体系。以此为理论基础,我们结合“方法时代”对外汉语教学法体系构建及其存在的问题,主张超越传统教学法体系的视阈,构建一个以教师自主教学为原则的、富有个性化的对外汉语教学法体系,并初步构拟了相应的体系构建模式。【关键词】:教学法体系对外汉语教学英语第二语言教学对比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H09 【目录】:论文摘要7-10Abstract10-18第一章绪论18-381.1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的转向18-191.2对外汉语教学法理论建构反思19-291.2.1”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构想19-201.2.2对外汉语教学本体理论构建的前期探索20-231.2.3辩证认识西方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的影响23-271.2.4教学法体系对比:构建”中国特色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基础工作27-291.3研究目标、论文框架、研究意义及

方法29-361.3.1研究目标29-311.3.2论文框架31-331.3.3研究意义33-351.3.4研究方法35-36本章小结36-38第二章教学法体系:教学理论实践化、教学实践理论化38-1002.1教学法体系与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理论体系38-522.1.1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的确立38-392.1.2语言教学学科理论体系及教学法的地位39-522.2教学法、教学法流派、教学方法论和教学法体系概念辨析52-782.2.1”教学方法”的发端52-552.2.2教学法及其体系化建构倾向55-622.2.3教学法体系及其建构评述62-782.3教学法体系立体建构78-972.3.1教学法体系的立体框架78-822.3.2”教学设计”的体系82-972.4构建以教学法体系为核心的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理论97-99本章小结99-100第三章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及对比构建100-1383.1语言观及其影响教学法原则的双路径100-1163.1.1语言观概念及其哲学性100-1033.1.2影响语言学理论的几种典型语言观103-1103.1.3语言观影响第二语言教学法原则的双路径110-1163.2语言世界观与汉英语第二语言教学法体系对比116-1373.2.1语言世界观的哲学意义与现实意义116-1243.2.2语言世界观第二语言教学法体系对比124-137本章小结137-138第四章”前教学法体系阶段”对比138-2384.1”前教学法体系阶段”的确定138-1404.1.1”前教学法体系阶段”的时段划界138-1394.1.2教学法体系的历史相承139-1404.2汉英语对外教学的历史起源140-1454.2.1两个相关的问题140-1424.2.2汉语对外教学的起源142-1444.2.3英语对外教学的起源144-1454.3”前教学法体系阶段”汉英语对外教学总体发展145-1594.3.116-17世纪:历史上汉英语对外教学发展的分水岭

145-1464.3.2宏观历史背景下汉英语对外教学的性质差异146-1594.4”轴心时代”中西语言观与古英语”教学法原则”159-1654.5古代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原则”对比165-1964.5.1古代汉语对外教学165-1794.5.2古代英语对外教学179-1924.5.3”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古代汉语对外教学192-1944.5.4”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师生互动”的古代英语对外教学194-1964.6.古代汉英语”教学方法和过程”对比196-2334.6.1古代汉语对外教学的三个阶段及主要方法196-2134.6.2汉语的后期口语教学思想和方法——《老乞大》口语教材编写特色研究213-2234.6.3不列颠罗马化时代到早期基督教拉丁语的教学方法223-2294.6.4英语对外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229-233本章小结233-238第五章”教学法体系阶段”对比238-3065.1教学法体系和对比阶段划分238-2485.1.1”教学法体系阶段”语言学理论的发展背景238-2405.1.2西方第二语言教学法归类和教学法体系240-2435.1.3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发展和两大教学法体系243-2465.1.4教学法体系对比层次的划分246-2485.2”结构主义”教学法体系对比248-2695.2.1基础理论影响下的教学法体系的模式和特点对比248-2585.2.2”结构主义”教学法体系的教学方法设计对比258-2695.3”功能主义”教学法体系对比269-3055.3.1基础理论和汉英教学法体系的模式构成和特点对比269-2835.3.2”功能主义”教学法体系的教学方法设计对比283-305本章小结305-306第六章基于教学法体系的教学理论建构和教学本体再思考306-3346.1二语教学理论建构的特点与民族传统思维306-3186.1.1汉英语二语教学理论建构的总体特点306-3116.1.2汉英

语二语教学理论建构特点和汉英民族思维311-3186.2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地位、性质和语法”本位论”思考318-3296.2.1语法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体教学内容318-3196.2.2对外汉语教学对传统教学语法系统的反思319-3216.2.3从本位理论对传统教学语法系统的反思321-3236.2.4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字本位”理论的应用探索323-3296.3对外汉语教学法体系理论建构的历史传承危机329-332本章小结332-334代结语:”后方法时代”语言教学观与对外汉语教学法体系构建334-3411.”后方法时代”语言教学方法观334-3362.”方法时代”对外汉语教学法体系建构及其存在的问题336-3383.”后方法时代”思想借鉴下的对外汉语教学法体系建构模式338-340本章小结340-341附录341-342参考文献342-358后记358-360

汉英语言对比研究 篇3

关键词:三个平面 对外汉语 量词 对比 分析

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无论汉语还是英语,都存在功能相类似的表量结构。鉴于John Sinclair在其主编的词典“Collins Cobuild English Grammar”(1990)中对涉及的表量概念使用了术语quantifiers,即“量词”,且目前超过九成的相关论文直接使用“量词”这一称谓,因此本文将统一使用“量词”来表述汉英语言中的表量概念。

一、从句法角度对比分析汉英量词

(一)汉语数量表达形式

汉语量词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有文字可考的甲骨文时期,量词就已经存在,并在汉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经过逐步演化,渐趋固定形成今日的标准格式——量词前置中心词结构。

在现代汉语中,数词和名词的结合通常须借助于连接的桥梁“量词”,结构形式一般为:Num+CL+N,如“一只鸡”“三匹马”;至于“数词+名词”结构形式的使用,如“七嘴八舌”“三头六臂”,它们属于古汉语中沿袭下来的特殊用法,常在成语、熟语等固定场合使用,数量不多;而另一种“N+Num+CL”结构则是用于强调句式,突出事物的数量,如“鞋子五双”“啤酒六瓶”。

相比较而言,汉语动量词的表量形式一直比较固定,都是“动词+数词+量词”结构,如“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或者是把修饰成分提前,即“数词+量词+动词”,如“水底将头百过窥,波上玉腕千回举”(《伍子胥变文》)。

(二)英语数量表达形式

英语中的数量表达形式主要有两种:就名量词而言,可数名词进行个体计量时不使用量词,它们可以直接通过“数词或不定冠词+名词单数或复数”来表达,如“one/a pen,eight boxes”等;计量可数名词的不同种类或不可数名词时,必须使用量词,其结构形式为“a/number+n1+of+n2”,如“a bar of soap”“a ball of string”等等。就动量词而言,英语中的专用动量词只有“time”,常常对译于汉语中的“次、回、趟、遍”等,如“I have been to Shanghai three times”“I have read this book two times”。不同之处在于,在表示动作数量时,汉语中根据表达的需要可以选用不同的动量词,而英语中则是变换不同的表达方式,如同样表示“请再说一遍”,既可以说“Please repeat what you said”,又可以说“Please say it again”,还可以说“Please say it for a second time”。

二、从语义角度对比分析汉英量词

(一)从语义角度看汉语量词的特点

从计量的精确度看,量词可以分为度量衡单位和非度量衡单位两大类,度量衡单位的计量有可供的技术手段测出,是精确的,明晰的;而非度量衡单位则由于没有严格的规定,往往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另外,从量词的词义来看,汉语中的大量借用量词的词义不是本义,具有借用性的特点。

1.汉语量词的精确性

精确性主要体现于度量衡量词上,这种计量往往精确明晰,可以通过相应手段测量出来。例如:

(1)一米等于三市尺。

(2)孙爷爷每天早晨坚持跑三千米。

(3)通常情况下,在我们学校,女生吃二两米饭,男生吃四两。

通过观察可知,无论是例(1)中的“一米”“三市尺”,还是例(2)中的“三千米”、例(3)中的“二两米饭”,它们在数量上都是确定无疑的,并不会因为量度者的不同而发生大的变化,即便有误差,那也是在可接受范围内的误差。

2.汉语量词的模糊性

中国人重内敛含蓄,这在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中都会得到体现。量词作为汉语词类中的一大重要内容,也具有很大的模糊性,量词语义的模糊及相对性造成使用者“无法界定它的多寡、大小、长短、高低、厚薄”(张向群,1994)。这种模糊性主要体现在非度量衡量词上,因此,在不需要精确表达数量的时候,我们往往采用一些非度量衡量词进行表达。例如:

(4)天空一丝云彩也没有,是一块干净的蓝色。(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5)树梢上隐隐约约是一带远山,只是有些大意罢了。(朱自清《荷塘月色》)

(6)你看,绛紫色的山峰衬托着这一团雾,真美极了。(刘白羽《长江三日》)

就量词使用来说,这组例子有着一个显性的共同点:用带有模糊色彩的量词修饰限制中心成分,使描述的整体更加形象含蓄。如例(6),云雾轻浮飘渺,随时处于空间的动态变化中,无法界定其边缘,更无法进行精确的量化,作者用既表形象又带模糊色彩的量词“团”加以修饰限制,一幅恍若仙境的“山抹微云”之景立刻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之中,意境开阔自然。

3.汉语量词的借用性

尽管因分类的标准和角度不同使得量词的分类十分复杂,各分类中通常在小类划分下都有一项属于“临时量词”。临时量词在词义上并不是本义,而是在借用过程中形成的与本义相关联的新义项,一旦这种借用关系长期维持,形成的新义项固定下来,临时量词就会进一步成为借用量词,在运用中具备量词的特点。因此,就这些方面来说,量词具有很大的借用性。借用量词通常包括借用名量词和借用动量词两部分。无论是借用名量词还是借用动量词,都存在借用于名词的情况。在实际使用中可以发现,这些名词有个明显的特征,要么是与身体部位有关的,要么是与容器或某一空间大小有关的,如“满脸泥土”“一大车人”“半杯水”中的“脸”“车”“杯”等,都是这种用法。

(二)从语义角度看英语量词的特点

英语中的量词根据不同的语义特征可划分为不同的子类。如果从语义学的角度来分的话,主要可以分为三类:量度词(measures),类型单位(typical partitives)和一般单位词(general partitives)(Quirk,1972)。其中,量度词和一般单位词的划分是以下特点的主要依据。

1.精确性

英语量词和汉语量词在表量的本质功能上是一致的,因此,它也有精确性的特点。英语中存在与汉语度量衡量词相对应的量度词,这也就意味着用量度词修饰的事物的量是具体的、可感知、可测量的。以“a bottle of ink”(一瓶墨水)为例,只要这个“bottle”是具体的,那么里面所盛的墨水量也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测量出来的,是明确的。

2.模糊性

由于人类在认知事物量的时候存在科学化与生活化的共性,因此,无论是汉语中的量词还是英语中的量词,它们都具有一定的模糊美。如同一个量词“piece”,既可以说“a piece of paper”,也可以说“a piece of land”,还可以说“a piece of news”。在这三种用法中,“piece”的大小、厚薄、长短等都是不明确的,是模糊的,但人们可根据生活常识做出初步判断,这样也就达到了交际目的。

3.借用性

与汉语量词相类似,英语中也存在着大量的借用量词,具体来源如下:借用指称容器类的名词,如“a cup of tea”(一杯茶)、“a basket of fruit”(一篮水果);借用表群体的名词,如“an army of workers”(一群工人)、“a crowed of children”(一帮热闹的孩子);借用由动词转化而来的名词,如“give a punch”(给一拳)、“have a bite”(咬一口);借用事物形状的相似性,如“a stick of celery”(一根芹菜)、“a cake of soap”(一块香皂)。

通过对比分析可知,汉英量词在语义上的特点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需要强调的是,就借用性这一点而言,汉语中的借用动量词是“动词+数词+借用动量词”,而英语是“意义虚化的动词+数词+经由动词转化而成的名词”。以“切一刀”为例,英语说“have a cut”,这个“cut”实际上是由表动作的动词转化而来的,在这个动量结构中变成了名词;而汉语中说“切一刀”,这个“刀”没有经过转化,还是原来的名词“刀”。

三、从语用角度对比分析汉英量词的形象性

(一)汉语量词的形象性

汉语量词具有十分突出的语用特色,这种特色主要体现在人们使用量词时所采取的超常规用法,即量词的修辞功能,包括比喻、比拟、通感、粘连、夸张、借代、反复、排比几种,倘或恰当使用,定能为说话写文章等添光增色,收到形象传神之效果。

1.用量词作比,使抽象事物变得更加具体、形象、生动。

(7)一只小鸟从伞下掠过,拂一丝清新的诗意给我。(林桂珍《雨之思》)

例(7)中以“丝”绘“诗意”,既能表达诗意细小之意,又与小鸟的形象相辅相成,还能让人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诗意如丝般缠绵柔顺,实属一箭三雕。

2.通过量词的修辞作用来表现作者的爱憎、褒贬等感情色彩。

(8)一匹苍蝇飞到史循的鼻尖上,用它的舌尖舔了许久,然后很满足地举起它的两条后腿来慢慢地自相搓着。(茅盾《追求》)

(9)“美国博士几个子儿一枚?”(老舍《牺牲》)

例(8)中的“苍蝇”本是微小之物,此处用常常修饰健壮之马的量词“匹”,是用夸张的手法来极力表现苍蝇之猖獗,表达作者厌恶其蛮横肆虐的强烈感情。

例(9)把高高在上的博士论“枚”算,鄙视嘲讽之情溢于言表。

由此可知,量词具有极强的形象性,巧妙使用量词不仅能够创造出一个个新奇、含蓄意境,给人以生动形象之感,而且能准确地传情达意,使读者更深刻地明了作者的情感及意图。

(二)英语量词的形象性

同汉语中量词的超常用法一样,英语中的量词也具有比喻等修辞用法,从而使语言形象生动,富于意蕴美。如比喻法“a glimmer of hope”(一线希望)、借代法“a bunch of keys”(一束钥匙)、夸张法“an ocean of people”(人山人海)。又如被语言学家所大力提倡的“a crash of rhinoceroses”(一群犀牛)”的用法,它既完成了表量功能,同时又将一群庞然大物行走时横扫一切的气势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可谓形象逼真。

由于汉语中的集体量词少于英语中的集体量词,因此,汉语量词虽然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却缺乏足够的表现力。同样表示“一群”之义,英语中可根据表达的需要选用不同的量词,如“a crowed of people”(一群拥挤的人)、“a gang of people”(一群乌合之众)、“a multitude of people”(散落的人群)、“a throng of people”(蜂拥的人群),而汉语中如果单用量词“群”,我们只能知道这是一个超过一人的集体,却“无法从这个字里看出这群人的动静状态、密集程度及所附带的感情”(李桂荣,2009)。要想得知这些情况,需要在量词“群”之后插入其他的修饰性成分。

四、结语

本文分别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角度对比分析了汉英量词,从而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现代汉语中,数词和名词的组合需要通过量词成分嫁接,形成“数词+量词+名词”的组合结构;英语进行个体计量时不使用量词,可以直接通过“数词或不定冠词+名词单数或复数”来表达,只有在计量可数名词的不同种类或不可数名词时才必须使用量词。

第二,汉英量词在语义上都具有精确性、模糊性和借用性的特点,只是在借用动量词上,英语是“意义虚化的动词+数词+经由动词转化而成的名词”,而汉语是“动词+数词+借用动量词”。

第三,汉英量词都能进行超常规搭配,具有很强的形象色彩,但在具体的表现力上,汉语量词不如英语量词。

综上所述,对汉英量词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进行比较分析,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意义的。我们在进行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时,不能一味地告诉学生“数、量、名”之间有哪些固定搭配,而应该在对比的基础上,让学生放下汉语量词难学的心理包袱,通过从三个平面角度分而合地讲解步骤,或是一对多或是多对一地帮学生归纳整理,让学生真正接受汉语量词,并学会正确使用汉语量词。

参考文献:

[1]代丹.对外汉语教学中量词教学的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

2008,(12).

[2]胡裕树,范晓.深化“三个平面”理论的研究[J].韩山师院学

报,1995,(2).

[3]胡裕树,范晓.有关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几个问题[J].中国语

文,1992,(4).

[4]金福芬,陈国华.汉语量词的语法化[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02,(S1).

[5]李贵荣.语义及语用视角下的英语量词[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6).

[6]刘淑芬.从三个平面角度析汉语量词特点及其特殊用法[J].湛江

师范学院学报,2009,(1).

[7]张向群.量词的模糊美[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1994,(2).

[8]雷敏.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9]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10]John Sinclair.Collins Cobuild English Grammar[M].

Richard Clay Itd.Bungay Suffolk,1990.

汉英语言“狮子”习语对比探究 篇4

1 中英“狮子”习语异同

1.1 汉语“狮子”习语分析

通过查阅《汉英·英汉俗语大全》(张学英,2005),《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林玉山,2006)等工具书,共找到汉语中有关狮子的常见习语共10项:

A.河东狮子吼:出现于宋·洪迈《容斋三笔·陈季常》。河东:陈季常妻子是河东郡王族,用“河东”指其妻;狮子吼,佛家比喻威严;以此比喻悍妇发怒,也用以嘲笑惧内的人。

B.河东狮吼:“见河东狮子吼”。出现于王火《战争和人》(一)2卷:“前一阵在南京潇湘路见到铜霜威的太太方丽清,长得像‘电影皇后’胡蝶,也许是家里阃令森严怕河东狮吼?”

C.河东狮子:指善妒而凶悍的女子。明·梅鼎祚《玉合记·砥节》:“吼动河东狮子,惊回海底鸥儿。”贬义,多用于形容妇女。

D.龙鸣狮吼:比喻声音威武雄壮,出现于陈世宜《醉歌》,多用于描写声音。

E.人中师(同“狮”)子:原来指释迦牟尼,后来意义扩大,指人群中有像百兽之王的狮子,比喻出类拔萃的人物。出自《释氏要览》下引《治禅经后续》。褒义。

F.狮子搏兔,皆用全力: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出现于清·黄宗羲《<称心寺志>序》:“沾沾卷石之菁华,一花之开落,与桑经郦注争长黄池,则是狮象搏兔,皆用全力尔。”褒义。

G.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出现于茅盾(1896-1981)《谨严第一》:“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这一句成语,最足以说明艺术巨匠们之无往而不谨严,丝毫不肯随便。”比喻对付小事也使出全部力气;引申为对待任何事物都全力以赴,不敢有一丝松懈。多用于赞扬认真的态度;褒义。

H.狮子搏兔:指用出全部力量;中性。

I.狮子大开口:出现于《文明小史》5回,比喻要价太高或提出很高的物质要求;贬义。

J.狮子吼:佛家用语,出现于宋·苏轼《闻潮阳吴子野出家》,指“如来正声”比喻佛祖演习佛法无所畏惧,用于佛教讲经习法。

为了更清楚了解上述习语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2016年6月17日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搜索上述习语出现次数。其中,上述常用10项与“狮”子相关的习语在CCL语料库共出现123次,A 4次,B 13次,C 8次,D 1次,E 0次,F 2次,G 2次,H 8次,I 39次,J 47次。这十个习语感情色彩,及其所包含的修辞手法,在CCL语料库出现次数如下表所示:

从表格可以看出,汉语中和狮子有关的习语有些带有佛教宗教色彩;A,B,C,F,G,H,J七个成语均与狮子自身的习性,比如狮子吼声大,传播得远;捕捉兔子时用尽全身力气。从习语在CCL语料库出现次数来看,相对于其他习语来说,“河东狮吼”,“狮子大开口”和“狮子吼”三个习语使用频率较高。综合这些习语各方面情况,可以说在汉语中,人们对狮子的联想比较少,对其印象大多局限于其自身凶猛强大,吼声响,张口大等特点。

1.2 英语“狮子”习语分析

通过查阅《综合英语成语词典》(2006),网上搜索等方式,筛选搜集到的有关狮子的习语,以下为使用了比喻和转喻的“狮子”习语:

A.as bold as a lion:勇猛如狮

B.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敢于在有势力的人物面前向之挑战;太岁头上动土

C.British Lion大不列颠之狮(英国的别称)英国人[狮为英国国徽]

D.fight like a lion:战斗得像狮子一样勇猛

E.great lion:有名气的人,大受欢迎的人

F.the lion and the unicorn:雄狮和独角兽(指捧着英国王室纹章的动物图案)

G.lion in the way(或path):(主要用作讽刺语)拦路虎,可怕的障碍(尤指想象中的困难)来自《圣经》

H.the lion’s share of:来自《伊索寓言》;最大的或最好的一份

I.make a lion of:使……成为一时的红人;捧为名人

J.see the lions游览名胜

K.show the lions带领……参观名胜

L.lion’s mouth危险的处境

M.an ass in lion’s skin:与a donkey in lion’s hide意思相似,外强中干,色厉内荏

N.twist lion’s tail摸老虎屁股,触怒可怕的对手

其中,带有比喻含义的有习语有4个:

As bold as a lion:像狮子那样勇猛(明喻)

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比喻有勇气在有势力的人面前向之挑战(暗喻)

Fight like a lion:比喻像狮子那样勇猛(明喻)

Twist the lion’s tail:比喻触怒了可怕的对手

其中,用了转喻修辞手法的习语有10项:

British lion:指英国;英国人(狮为英国的国徽)

great lion:指有名气的人,大受欢迎的人

the lion and the unicorn:指捧着英国王室文章的动物图案

lion in the way:指巨大的障碍

lion’s share:指最大或最好的那一份

make a lion of:用“a lion”指“红人,名人”

see/show the lions:“lions”指城市中的名胜地(源于游伦敦者必去参观的伦敦塔狮子)

lion’s mouth:指危险的处境

an ass in a lion’s skin:指外强中干,色厉内荏之人

为了更直观了解这14项习语在现代英语中的使用情况,2016年6月17日在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COCA)语料库对上述14项与狮子有关的习语进行检索,发现这14项与lion相关的习语出现的次数为715次,as bold as a lion出现2次,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出现4次,British lion出现15次,fight like a lion出现6次(其中fight like a lion 2次,fought like a lion 4次),great lion 9次,the lion and the unicorn 10次,lion in the way 0次,lion’s share 640次,make a lion of 0次,see the lions 3次,show the lions 1次,lion’s mouth 25次,an ass in a lion’s skin 0次,twist the lion’s tail 0次。

这14项习语的感情色彩,修辞手法,在COCA出现的次数等情况如下表所示:

从上述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常见狮子习语来看,英语文化中“狮子”的形象是“勇猛”,“有勇气”。从上述运用了转喻修辞手法的习语来看,英语文化中,狮子的象征意义比较丰富。“狮子”是英国的象征,代表权力,高贵,尊严,可用来指代“受欢迎的人”“名流之士”等。这一点可以从英国历史,英国文学作品等看出来。比如,12世纪后期英王理查一世因勇武大胆而被誉为lion-hearted(狮心王);雪莱在其诗歌Rise Like Lions以睡狮来比喻英国人民(Rise,like lions after slumber)。在COCA中the lion’s share出现了640次,出现频率较高。14项习语British lion,lion’s share,the lion and the unicorn,lion’s mouth等4项习语相对其他10项习语来说,使用频率较高。常用习语项多与狮子高大勇猛,权力尊严等含义相关。以上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现代英语使用中,lion的形象多为正面或者中性的,负面含义比较少见;联想意义丰富。

2 总结汉英“狮子”习语异同点

中英狮子习语分析说明中国与英语国家均从“狮子”的外表形象、习性等出发创造出自己独特的习语;在中国与英语国家文化中,“狮子”形象多为正面意义,包含负面意义的习语较少。

“狮子”形象在汉语中联想意义较少,相关的习语也较少。而该形象在英语文化中,联想意义比较丰富,相关的习语也比较多;狮子在英国人民心目中的分量比较重,将其作为国家的象征,出现于徽章,代表权力,高贵,尊严。

3 解读中英狮子习语异同

3.1 认知语言学角度

认知语言学的认知观认为,语言是认知过程的产物;语言是以人的认知能力和人类自身的经验为基础(黄小锐,2012)。中英两国人民由于地理环境,自身经验等差别,导致对“狮子”的认识存在差异。英国认为狮子是“百兽之王”,而对中国人民来说,“虎”的形象才能引起类似的联想。这种认知差异反映在认知载体—语言。

既然中国与英语国家存在认知差异,对“狮”的认知存在差异,那么汉语与英语均存在使用隐喻和转喻修辞的狮子习语,这该如何解释呢?认知语言学中,隐喻认知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语言层次上“隐喻性表达”受制于认知层面上的“概念认知”,而基本的概念隐喻认知方式又是直接来自现实体验(王寅,2011)。另外,认知语言学观点认为,转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和日常思维模式(曹师一,2014)。转喻,作为一种基本概念机制,其本质上认知的过程,意义延伸的最基本方式之一,对人类思维有重要影响(焦丽,2012)。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说,习语的形成是隐喻和转喻的结果。人类认知方式的共性导致汉英习语中均存在使用隐喻和转喻的狮子习语。

3.2 社会语言学角度

语言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文化的反映,文化丰富了语言。人类历史进程中,动物作为人类的伴侣与人类共同生存,人类在对动物的观察了解基础上,借助动物的形象或生活习性创造出相应的语言表达方式,以赋予语言鲜明生动的表现力。故在中国与英语国家均借助动物“狮子”的生活习性创造出有关“狮子”的习语,丰富本国语言。

习语是一个社会的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邓昌炎,1989),各国的习语必然反映各自社会的独有文化。由于中国与英语国家在地理环境,生活风俗,经济等诸多差异,导致二者文化不同。即使是同一动物,其包含的社会文化含义也可能不同,这是同一意象习语联想意有所不同的另一个解释。

4 对英语习语学习,教学,翻译的启示

英语习语凝结了英国国家民族的社会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多角度折射出英语国家民族文化特点。故学好习语,有助于表达更加丰富,更加地道。但英语习语有自己的内在含义,不能只靠字面意义猜测其真正的含义。这对外语学习者来说,学习习语并正确灵活运用有一定困难。习语该特点提醒英语学习者,英语学习不只是语言层次的学习,学习习语时死记硬背达不到预期效果。只有通过学习英语国家文化,以文化为载体,才能更好地学好学活英语。

习语该特性也提醒英语教学人员应该认识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教授外语时,注意传授跨文化意识。教学过程中,注意介绍外国文化,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英语国家文化中,提高英语水平。此外,文化的差别也会导致英语学习的困难,因而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加强英汉语言形式对比及背景知识导入(施惠珊,2010)。还有,习语的形成是受人类隐喻和转喻认知方式的影响对英语教学者教授习语有一定的启发。习语体现人类思维和经验,这启发教师在平时需要多挖掘英语母语使用者与汉语母语使用者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英语国家思维方式的特点,汉英两种语言思维模式的差异,培养学生用不同思维理解语言的习惯和能力(焦丽,2012)。

该现象对习语翻译也有一定的启示。习语的特点决定了习语翻译不仅仅是文字间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因此,翻译习语时要特别注意习语的文化内涵,在正确理解习语含义后,再翻译;而翻译时,要特别注意选择翻译策略。上述分析表明东西文化有着不同的习俗和信仰,认识世界的方法与角度有所差异,对动物的偏好也不同。这可能导致在英语中,有些动物形象的文化意义在中文没有对应的延伸意义或者形象意义。因而在翻译中,必须注意意译与移名(康小龙,2014)。要做到这一点,译者须了解两国习语。这提醒译者加强双语双文学习才有可能做到在翻译习语时既传达源语习语内涵,又保持其丰富的文化特色。这说明了为什么诸多译者在翻译有关“狮子”习语时,用“虎”代替“狮子”,比如,将英语习语a lion in the way翻译成“拦路虎”,而不是“拦路狮”。

参考文献

[1]杨士焯.英汉翻译教程[Z].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张学英,张会.汉英·英汉习语大全[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林玉山.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Z].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4]焦丽.英语习语的转喻认知分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5):61-63.

[4]《综合英语成语词典》编写组.综合英语成语词典[Z].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5]黄小锐.认知语言观对英语成语的解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28(7):63-66.

[6]王寅.什么是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7]曹师一.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转喻[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8(5):137-140.

[8]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9]施惠珊,苏秋萍.英语成语学习的困难及对策[J].桂林师范高等专业学校学报,2010,24(2):125-129.

汉英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 篇5

汉英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

汉英两种语言虽然各自有其不同的.思维模式、语言结构和写作方式.但无论口头还是书面交流都必须衔接合理、符合逻辑、语义连贯.对比研究两种语言的衔接手段可以有效地对英汉语篇章结构进行系统性认识,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和领会语篇所要传达的信息和意思.此外,此类分析对汉英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作 者:周玉芳 孙厌舒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聊城,252059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7)分类号:H3关键词:衔接手段 连贯 汉英语篇

在汉英语言对比中探寻汉语真句 篇6

关键词:马氏文通,sentence,汉语句子

自《马氏文通》问世以来, 汉语语法的研究常常陷入一种“困圈”。如翻译“村东头种了百来棵枣树”、“山那边跑来两匹马”, 因为找不到对应英文sentence的主语 (subject) , 勉强将“村东头”、“山那边”冠之“主位”[2]。这种替代“主语”的做法, 未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原因何在?我们不妨对英汉句子概念形成过程进行对比、探究。

1 英语sentence概念形成过程

首先, 追溯到Plato时代。Plato在他的《克拉底鲁篇》和《智者篇》里, 认为sentence有两个必要的组成部分:onoma (noun) 和rhema (verb) 。前者表示发出动作者或所谈论的事物, 后者表示动作, 两者缺一不可。不过在当时, 这种表述还只是停留在词类名称层次上, 并未作为sentence成分对待。

继承和发展Plato说法的是Aristotle[3]。他是第一个正式使用subject的人。最早可见《范畴篇》 (Categories) 。当时Aristotle用它表示两层意思:第一层表示陈述的对象。所谓陈述对象就是回答范畴方面的问题。第二层表示实体。即实体跟其他的范畴是对立的。实体可以独立存在, 不依赖于其他范畴, 而其他范畴则依赖于实体, 离开了实体, 就没有它们的存在。这两层意思是互为联系的。Aristotle将subject纳入逻辑研究中, 使sentence有了抽象的规定性, 这是因为思维跟语言密切联系。Aristotle逻辑研究对后世的语法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David Grystal在《语言学与语音学词典》中指出, sentence是最大的结构单位, 一种语言的语法借此组织成形, 即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构建更大的语法单位, 如discouse或text[4]。

Jesperson则进一步在《语法哲学》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中得出结论:sentence是一个完整的和独立的人类“话段”———其完整性和独立性是由其独立成句的形式或其独立成句的能力体现出来的。这里的“能力体现出来”就是由形式加内容构显出的一个动态的抽象的想法, 尤其应关注的是人类的“话段”概念表现出的自主性或完整独立性[5]。

20世纪50年代, sentence深受Chomsky语言学影响。Chomsky的《句法结构》 (Syntactic structure) 中提出, A sentence is not just a string of words in a linear sequence but is structure into phrases, all of which connect together to make up the whole[6].可见sentence在Chomsky语法体系中是一个动态的、抽象的, 可以自我发展, 可以转化生成的独立单位概念。

怎么认识subject在句中所处的空间位置?Chomsky的普遍生成理论认为, 英语是形态语言, 巧合的是当subject在句中生成, 位移时, 大多数情况正好位移到首词位上, 占据specifier位置。当然也有其他因素, 如在由深层向表层转化时, 没有移到这个位置。

如Happy is the man who is our teacher of English.subject应视为the man。

这个例子只是用来证明句子的“动态性”。总之, 英语sentence是动态的、抽象的, 能独立构成一个语言单位。

2 汉语句子概念形成过程

“句子”是现代汉语的叫法, 古汉语大致称“句读”。据《说文解字》 (许慎) 和《说文解字注》 (段玉裁) , “句”的本义是“弯曲”, “句”是“勾”“钩”的本字。“章句”的“句”是派生义, 表示此处可停留, 可打勾。“读”, 读作“逗”, 一般认为, 是点在句子中间, 表示此处需要语气停顿, 即使语意未完。《文心雕龙》指出:“置言有位, 位言曰句, 句者, 局也, 局言者联字以分疆。”马建忠深受西语影响, 但对古语“句读”的理解有偏颇, 他在《马氏文通》中指出:“因西文已有之规矩, 于经籍中求其所同所不同者, 曲证繁引以确知华文义例之所在。”因此, 他将“句”理解为:“凡字相配而辞意已全者, 曰句。”“句者, 所以达心中之意。而意有两端焉:一则所意之事物也, 夫事物不能虚意也;一则事物之情或动或静也。”而“凡以言所为语之事物者, 曰起词”。“凡以言起词所有之动静者, 曰语词。”所以他最后把定义修改成了:“起词、语词”两者备而辞意已全者曰句。”[1]

马建忠谈到的“不能虚意”就是把汉语句子主语理解成为具体的、静止的。所以“起词”、”语词”就是要对应于英语sentence的subject和predicate。显然, 这个“起词”被机械定位于“凡字相配”的词序层面, 没有真正理解或意识到英语sentence中各成分语义生成的动态性, 也就无法理解sentence的抽象性本质, 以致生硬地套用了英语sentence表层结构的词序, 因此, 造成后来在此框架下汉语研究陷入“困圈”的情况。

3《马氏文通》后阶段

汉语研究与其说接受了西方语言研究模式, 不如说是接受了马氏框架模式。在马氏模式下, 中国的语言研究者开始谈论词类、句子成分等。他们对句子定义也都跟马建忠观点差不多。

王力对句子定义:“句子”是“包含一个大首品 (主语) 和一个大次品 (谓语) ”。吕叔湘认为:“我们说的话, 书报上印的文章, 句子的数目是无限的, 可是句子的格式是有限的。语法就是讨论句子的各种格式。句子的格式里头, 最要紧的就是词的次序。”[7]

1948年, 《马氏文通》发行50周年之际, 华东师范大学赵元任在美国出版了《Mandarin Primer》, 指出大部分汉语句子是整句 (full sentence) , 是subject+predicate[8]。

但是, 当他们进一步研究汉语语法时, 陷入如:“我是两毛钱”、“这个地方可以浮水”语法分析的“困圈”, 因为“主语”不表示所指示的实体行动或性质。为解释汉语这一现象, 中国语言研究者进行了一番探索努力。王力认为:“主语并非中国语法所需求, 故凡主语显然可知的时候, 以不用为常。”[9]赵元任主张:“动词可以做主语。”[8]吕叔湘提出了区分“静态单位”跟“动态单位”的主张, 他把语素、词、短语等归作“静态单位”, 句子加上语调归入“动态单位”, “不同的语调表示不同的意义”[7]。虽然从结构上说, 句子大多具有主语和谓语两部分, 可是这不是绝对的标准。即使只有一个短语或一个词, 只要用某种语调说出来, 就是句子。在书面语中, 句子终了的语调用句号、问号、感叹号来代表, 有时也用分号。Chomsky在《Universal Grammar》中, 将汉语句子归入“pro-drop”一类, 即大多数情况下汉语subject“丢掉”了。

以上有关汉语句子的分析主张和理论, 表面上虽能自圆其说, 但没有对其进行深层次分析, 难以令人信服, 面对西化的或白话文的汉语句子, 这也不过是“权宜之计”。中国语言研究者的出发点还停留在实际意义运用的层面上, 没有对“马氏框架”句子本身进行理论的反思。如果我们反问:长达数千年的古代汉语怎么理解分析?倘若现行汉语语法不能解决古代和现代汉语结构的实际问题, 那么这个语法的普遍性令人质疑。

4 探寻带有普遍意义的汉语句子

从前面的分析中, 我们发现汉语句子似乎很像utterance (话段) , 《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对句子是这样定义的:What is said by any one person before or after another person begins to speak[10].赵元任在《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中提到:A segment of speech bounded at both ends by pauses.他提出:“在汉语里, 主语和谓语间的关系与其说是施事与动作关系, 不如说是话题—说明的关系……因此在汉语里用含义更为广泛的话题说明也许要合适得多。”[8]

值得肯定的是, 赵元任是第一个用“抬升”句子法研究汉语语法的[11], 其本质上是将汉语句子理解成为抽象性的语言单位, 改变以往汉语研究只注重表层结构, 忽视逻辑形式, 注重实用, 忽视抽象的做法。但当分析如“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悠悠岁月, 沧海桑田”这样的句子时[12], 这种unterance (话题) 分析法似乎力量不够, 层次不足, 是否再将分析句子的思路“提升”到“篇章” (discourse) , 有待讨论。

吕叔湘也曾多次讲过汉语的流水句, 句子之间的界限不清楚, 可断可连[7]。这显然跟修辞研究密切关联, 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加之, 中国人历来重视“篇章组织法”, 如曹丕《典论》中谈文章是“经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事”;王充《论衡》、刘勰《文心雕龙》都在谈谋篇布局, 遣词造句, 以至于秦汉以来的“散骈”文演化为明清的“八股”文, 逐渐形成“文而优则士”。那些“理还乱”的流水句都吸纳在“篇章”骨架中, 似乎“篇章”更适合作为带有普遍意义的汉语句子。

冷静思考一下, “篇章”毕竟强调了句子的宏观特征, 带有很强的功能主义, 偏重的是意义研究;作为语言单位, 显然过大。但“抬升”句子研究方法的本质是将句子抽象化, 这个思路不应舍弃。

循常例, 人们认为英语重“形合”, 汉语重“意合”。这种说法, 辩证思考一下, 是很矛盾的。形式与内容在一个“完美的”事物里是统一的。没有什么“重”的形式搭配“轻”的内容, 也不会有“少”的内容搭配“多”的形式之说。语言是“意”与“形”的有机统一, 如果这个“平衡”打破了, 这个事物也就不会存在[13]。但事实不是这样的。不过这种汉、英对比的提法, 反过来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分析语言的思路:既然两种语言“形”“意”都应是“完备的”, 那么就汉语来讲, 它的“形”是什么?在哪里?是不是还存在什么语法范畴而我们没有认识到?

5 探讨最典型的汉语句式———骈文偶句

如《文心雕龙》中《丽辞》篇:“造化赋形, 支体必双, 神理为用, 事不孤立, 夫心生文辞, 运载百虑, 高下相须, 自然成对。”[14]这是对流水偶句的说明, 其本身也是流水偶句。我们注意到在sound诵出音韵的同时, 既可以得“意”, 又可以在声韵与句式变化中见“形”;最具特点的是“意”“形”互照, 在声韵中“溢出”subject和predicate。钱钟书在《管锥篇》中也提出“语出关联”“文蕴两义”“固词章所优为”“义理亦有之”。

其实, 这并不奇怪。英语是所谓的形态语言, 是通过词形变化将语义投射出来的。而汉语不是形态语言, 投射语义的办法也得借助于他“物”, 也就是说需要某一种特殊的“形态”变化担任这个角色。因为投射语义是所有语言的共性。汉语单音而有声调的特点, 决定它“向内通过字形字音来表现字义, 向外通过相对位置来映衬字义。并列式结构的词可以通过相互对待来确定其整个词的意义, 比它更大的单位也可以通过与对应成分的关照来确定其意义”[15]。所以承载这种特殊“变体形态”投射意义的任务就落到“并列竹节语式”与“声韵”相互变化上。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伛偻提携, 往来而不绝者, 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 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 泉香而酒洌,

山肴野蔌, 杂然而前陈者, 太守宴也。

句虽长短不一, 却有序;在字、词、声韵搭配中, “文义”遥对, 溢“意”于“心”, 我们不妨将这种以“音”带义, 以“并”勾形的句式称为“音韵互文句”。

这种“音韵互文句”符合英文sentence的定义:抽象性、动态性, 既可表达一个完整意思, 又具有结构自主性或独立性。推演到现代汉语中, 所谓无“主语”句子, 并非无“主语”, 只是互文中“化入”“音”中, 曲折反射出subject。只要读者有“声”, “意”立溢而出。所以汉语的“音韵律”就是一个重要的语法范畴。这是以前我们研究汉语时, 没有将其纳入语法体系的原因。

计算机的运用学也证明了这一点。汉语输入计算程序后, 它所占的内储比英语要少得多, 简单得多, 这是由于汉语的“形态”造成的。但如果没有机前的人对汉语“音”的识读, 许多“意”也就会“have gone!”或“drop!”。

汉英语言对比研究 篇7

篇章 (text) 即篇幅与章节, 是用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概念的语义单位, 通常在一定的情景内出现, 主要的功能在于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意图。一般通过语言手段将各个成分间连接起来, 使语义连贯起来。与单独的句子相比, 篇章最显著的特征是句子的连贯性和衔接性。

对汉语来说, 篇章的形式多种多样, 有时是字, 有时是一本书, 还有的时候甚至是一首歌, 它们共同履行着交际的功能, 满足了交际的种种需要。在翻译时, 汉语中的篇章基本上都可以转换成相对应的英语篇章。但需注意的是, 在转换的过程中需要作出一定的调整, 具体来说, 就是要从信息结构上讲:在一句话当中, 一些词语的先后位置不同, 先说的词语在前, 是主位 (theme) , 后说的词语在后, 是述位 (rheme) 。因此, 句子的信息结构就表示为主位-述位。一般地, 篇章是由句子组成的, 最主要的功能是信息功能。所以要研究篇章的信息结构就必须研究句子的信息结构。句与句之间的结构联系主要是通过信息结构表现出来, 它们之间的联系往往体现在用前句的已知信息作为后句的主位 (theme) , 这样已知信息就能与主位重合, 当句子的成分处于主位, 同时又是已知信息时, 这一成分就成为了篇章的主题 (topic) , 句中的其他成分就成为篇章的述题 (commet) 。

1.1 主题显著与主语显著

汉语是主题显著的语言, 汉语的句子强调意义和功能, 建构在意念主轴上, “句子跟思想的简单明确的顺序一致。”比如“为了早点回家, 他排队等了三天火车票。”在这个句子里, 划线部分是主题, 但不是主语, 真正的主语是“他”。而在英语中, 就不是这样, 英语是主语显著的句子, 重形式和功能, 受到英语语法的严格控制。

1.2 意合和形合

在汉语中, 句子讲求意合, 而不在具体词语和形式的衔接上多加纠缠。而英语则不同, 英语强调的是句子的形式和功能, 讲求形合, 需要通过形式标记来体现。

例:a我身边总有一些青年的朋友b思维活跃c充满活力d而语文程度不足以达意, e甚至写一封信亦难得通顺, f问其故则曰其兴趣不在语文方面。

在以上句子中, a代表话题, 而bcdef则代表被描述者的特点。其中, bc指的是被描述者的优点, de是缺点, 描述者通过对青年朋友的这一特点的担忧, 将语义过渡到f。在语法结构上, “青年朋友”是bcde的逻辑主语, 而“我”则是f的逻辑主语。

但是这段话如果直接按照这样的结构翻译成英文就有了麻烦:

I have come across a great many young friends, bright and diligent, do exceedingly well in studies, but they are rather weak in Chinese, even can't write a smooth Chinese letter.When asked why, they'll say that they are not interested in Chinese.

找到张培基先生的译文版本:

I have come across a great many bright and diligent young friends who have done exceedingly well in their studies, but are rather weak in Chinese.They cannot even write a letter in correct Chinese.When I asked them why, they said they were not interested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添加了如who等下划线的词, 使得句子就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可见, 在英文中, 必须有这些具有标记成分的词语出现做衔接, 而汉语则不然。

2 语言背后的心理

在篇章的衔接方式的注重的不同背后, 隐藏的是两种文化不同的心理, 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在中纬度地区, 气候温和, 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生长, 同时半封闭的大陆性地理环境也让老百姓生活富足且安定。因此, 人们重伦理, 重悟性, 重简约, 在汉语语法中表现为重意合, 强调意思的表达, 意思表到到了就可以了。而在西方, 人们生活在干燥的平原和海岸边, 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都不够发达, 人们为了生存, 开始习惯和自然搏斗, 习惯分析自然, 寻找规律。因此英语自产生到现在, 虽有简化倾向, 但是语法要求依然严格。

3 衔接手段中的主语省略以及翻译中的技巧

3.1 主语省略用法的不同以及主语地位的差异性

在英语和汉语中, 省略用法的使用频率是不同的, 英语的主语省略一般只在口语体中出现, 属于亲密语体;汉语则常常习惯使用主语省略, 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会出现。

汉语重视“以意统形”, 讲求一种逻辑上的关联, 即“意合”;而英语则重视句子的形式, 讲求“形合”。汉语并不重视主语;而英语中, 主语是句子的关键, 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不能省略。汉语中各种成分的省略都灵活多变, 呈现一种形散神不散的结构状态;而英语中语法要求非常严格, 很少省略主语, 并且形式要求很多, 有时主语和谓语会一起省略, 但这种用法在汉语中是非常少见的。

这里主要讲一下省略主语的情况。如这个例子:这故事使我觉得做人之险, () 夏夜乘凉, () 往往有些担心, () 不敢去看墙上, 而且 () 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段落里除了第一个分句出现了主语“我”, 后文都再没出现过。其实省略作为一种语言现象, 是有必要性的。不管在某特定场合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的理由是什么, 人们一般都会强烈地偏向于采用最经济的手段。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语言使用者会遵循“尽可能缩减”这条准则。一般情况下, 人们宁愿省略, 而不使用替代词语。例如, (1b) 比 (1a) 略微经济一些, 在这个意义上也更被看好一些;同样 (2a) 中的省略要比使用替代词语的 (2b) 要略微经济一些:

(1) a:The girls swam faster than it was expected that they would do.

b:The girls swam faster than it was expected that they would.

(2) a:She might sing tonight, but I don't think she will.

b:She might sing tonight, but I don't think she will do so.

这种对缩减的偏好, 不仅仅是对经济性的偏好:它也有利于提高表达的清晰性, 缩减了双方都掌握的“已知信息”内容, 注意力就能集中到新鲜材料, 或“新给信息”上。

3.2 翻译中的技巧

这里只谈跟主语省略和添补有关的翻译, 因为汉语经常省略了主语, 保留了很多动词, 而英文相反, 所以在翻译中, 主语的添补很重要。除此之外, 还可以重新确定主语可以带来不一样的效果。如:

他的身材魁梧, 生一幅大长方脸, 嘴巴阔大, 肌肤呈紫檀色。

He was a giant of a man with a long square face, a wid mouth and a complexion suffused with the color of red sandalwood.

此句在翻译时, 把“身材”作主语变换成了“他”作主语, 非常巧妙。

4 小结

综上, 在汉翻英, 或者英翻汉的时候, 要综合考虑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的区别, 善用衔接手段, 使得文章看起来更正规化。

摘要:汉语是一种强调主题的语言, 句子的表达主要侧重在意义和功能上。而英语则强调主语的主体性, 句子的表达主要侧重在形式和功能上。二者在篇章的衔接方式上有所不同, 表现在篇章的省略上尤为明显, 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形式衔接,意合和形合,省略,补充,翻译技巧

参考文献

[1]蒋樱.从英汉语言特点看英汉主语的翻译[J].科技信息, 2008 (28) .

[2]吕亮球, 刘岩.略论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技巧[J].成功 (教育) , 2009 (10) .

[3]Halliday MAK, 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4]许嘉庆.谈汉译英主语的选择[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01) .

[5]赵小燕.从物称主语与人称主语看英汉翻译[J].文学教育 (中) , 2013 (07) .

[6]李明清.英汉句法结构对比与翻译[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7 (05) .

汉英语言对比研究 篇8

1 理论背景

1.1 幽默的定义

幽默是由英文“humour”一词音译而来的, 而该词来源于拉丁文, 本义"体液"。古希腊有一位名叫希波克拉底的医生认为, 人的体液有血液, 粘液, 黄胆汁, 黑胆汁等等, 它们按不同比例进行组合, 便会形成人们的不同气质和脾性。当其比例失调人的性情就会变得奇怪, 称为“humurist”。也就是说幽默是一种不协调, 它可以使人感知笑料而发笑。

幽默的分类可以分为四类:语言, 视觉, 动作和情境。该文分析的对象是语言上的幽默。

1.2 幽默产生的条件

McGhee认为幽默这种交际方式必须包含有某种不和谐、不合乎逻辑、荒谬、出乎意料、可笑的关系。听话者须先理解这种关系, 去觉察这种不和谐因素, 然后再去发现不和谐中的和谐, 并理解发话者通过幽默所表达的意义。[1]

而根据王超陪的模型, 语言幽默解读的心理过程以及幽默效果的产生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是听话人有机结合幽默语言, 语境及自己的推理进行以框架为基础的推理, 然后再进行概念整合;二是听话人在概念整合和推理过程中首先判断幽默言语中是否有与自己对某一事件的一贯认识或道德原则相冲突, 同时判断幽默言语情景中的相关因素是否完全正常。[2]

总之, 在获得语言幽默效果时听话人必须理解言内意与言外意之间的不协调。

2 造成代沟的原因

幽默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时不可避免的, 但是能否获得幽默效果还是取决于听话人能否认识到自己的推理或期望与说话人想传达的意思之间的不协调。然而中国观众在欣赏美剧尤其是喜剧时往往不能理解其中的某些幽默语言, 而获得笑点, 也就是说这两者之间存在一种代沟。该文就尝试从英语与汉语这两种不同语言的对比来分析可能造成这种代沟的原因。

2.1 语音

汉语是属于藏汉语系, 而英语是印欧语系, 两个不同语系的语言之间毫无疑问的会存在差异, 首先就体现在语音上。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但它不仅是一种物理属性还要表达一定的意义。不同语音形成常会有不同的含义。声母和韵母构成汉语的语音, 而英语是由元音与辅音组成。两者音素不一样, 读音方式也不一样, 所以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听英语时必须重新建立一套规则来判定其意义。但是有时候中国人并非能找到或者及时正确发现特定的语音代表的语意。因此, 在英语喜剧中中国观众会有可能得不到其幽默之处。例如:

Rachel:Accept that. (接受事实吧)

Ross:E-except, except that what? (除非什么?)

Rachel提出和Ross分手, 而Ross一直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还天真的以为他们还是男女朋友。“Accept”与“except”发音和形式上都很像, 但是意思是截然相反的。但是因为中国观众对英语这种有异于自己母语发音系统的语言不敏感, 中国他们在听这段对话时很难及时发现幽默点。

2.2 词法

英汉语各自的词汇在词形, 词义, 词性, 词的搭配等都有自己的特点, 因此中国观众欣赏幽默剧时可能因无法超越语言与其预期的意义间的代沟而得不到笑点。

2.2.1 一词多义

与汉语相比, 英语词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意义丰富多彩, 灵活多变。即使是同一个词也可能会有多个不同的意思。如果中国观众不能准确的理解词在具体语境下的意义, 那么也就难获得幽默。

Tribiani:If you ask me, as long as you got this job, you've got nothing pushing you to get another one.You need the fear.

Rachel:The fear?

Chanlder:He's right, if you quit this job, you then have motivation to go after a job you really want.

Rachel:Well then how come you're still at a job that you hate, I mean why don't you quit and get‘the fear'?

Chanlder:Because, I'm too afraid.

要得到这段文字的幽默点, 首先就必须理解‘fear'的意思。该词最常见的意思就是害怕, 中国观众在听到这段对话时可能会很难理解。但其实fear是一个多义词, 还可以表示机遇。在这段对话里说话人就利用多义词来构成幽默, 而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 中国观众就很难获得笑点了。

2.2.2 词的喻意

词语在传达意思时, 说话者常常用看起来用很清晰的词语来表达, 但是在特定场合很可能就会有不同的解释。

(场景:Phoebe的新男友经常不穿内裤, 所以他的隐私部分经常几乎透明可见, 但是他自己确并没有意识到。Phoebe多次想提醒他但是都不知道如何说)

Phoebe:I-I-I-I-I don't know, I don't know what to say.

(场景:Gunther出场并发现这个问题)

Gunther:Hey buddy, this is a family place, put the mouse back in the house.

显然他们是在咖啡厅并不是家里, Phoebe的男友也没有带老鼠, 其实这里隐含意就是他的私密部位。中国观众在欣赏时如果没有得到其喻意也就无法获得幽默。

2.2.3 词语搭配

词语的搭配指的是词与词之间的横向组合关系。英汉语言在词语搭配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许多搭配都是约定俗成的, 或者在语意上可能会产生重合。但是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 差异是无法避免的。

Ross:I have a dream last night.I was playing football with my kid.

Joey&Chandler:Oh, that’s nice.

Ross:No, with him.

Play...with在英语中有两种解释。其一是和别人一起玩, 其二是‘with'后的宾语是玩的对象。不同的搭配结合不同的语境, 往往就会制造很多种解释, 当听话者的预期解释与实际意思不协调时, 幽默点就诞生了。但是由于汉语里缺少这种情况或者说中国观众在的知识库里只有这个短语的一种解释, 看到此处也许就并不能感受到其幽默之处了。

2.3 句法

英汉两种语言在构建句子上也是有差异的, 英语重形合, 汉语重意合。为了实现他们各自的句法特点, 就会采用不同的手段。

2.3.1 语序

汉语主要是靠语序来连接语意, 因为汉语缺乏形态变化, 语序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语序要符合逻辑经常遵循时序律和因果律, 但是英语就没有很严格的要求, 在逻辑上允许跳跃。[3]

Chandler:All right, kids, I gotta gettowork.If I don’tin—

put those numbers, it doesn’t make much of a difference.[4]

Chandler在前部分说不得不赶紧去上班。再运用一个条件句, 中国语言逻辑, 有个条件就会有相应的结果产生。把那些数字输入到电脑里, 原本想要表达他干这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但仔细一想后发觉输入和不输入那些数字, 并没有多大差别。最后一句并不是其逻辑结果, 所以如果中国观众没有跳出自己的思维的话也就很难发现Chandler的矛盾, 甚至会觉得说话人说的话没有任何意义。根本就不会体会到说话人这种想到哪说到哪的方式已经让他陷入很可笑的局面。

2.3.2 句子省略

英语和汉语有个很大的区别就是英语排斥重复, 尽可能地避免重复, 倾向于省略掉相同或者相似的部分, 而在汉语中重复使用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所以, 中国人在听英语时很有可能就不会理解或者及时获得省略掉的信息。

(Scene:Carol and Susan’s apartment, Susan is there.Ross enters.)

Ross:Hi, Susan, is Carol here?

Susan:No, she’s at a faculty meeting.

Ross:Oh, I uh just came by to pick up my skull.Well, not

mine, but…

Susan:Come in.

Ross来到Carol和Susan的公寓, Carol不在家。首先在这段对话中有个歧义句子。Ross来取头骨, 这个头骨到底是他自己的还是只是个模型呢?而后面省略的部分可能就更让听众摸不清了。又怎会获得笑点呢?

2.3.3 前景和背景

前景通常指的是主要信息, 信息的焦点, 重要的信息。而背景通常可以理解为事件发生的时间, 地点, 场所语境等伴随条件这一类的次要信息。在前景和背景的顺序上英汉语时不一样的。英语中习惯把最重要的事物放在最前面, 然后再是次要信息也就是背景。但是中国人的思维不一样, 汉语遵循自然语序, 习惯于先把背景情况包括时间地点等介绍之后再引出说话人的核心信息。

Jill: (awkwardly) Would you like to call somebody? (offering phone)

Chandler:Yh, about 300 guys I went to high school with.Yh thanks. (take phone)

Chandler想要向全世界宣告自己认为的骄傲, 其实在他的第一个词语就已经回答了Jill, 但是他迫不及待的提供多余的信息。为了强调, 他把夸张的人数也就是这个句子的前景信息放在句子的句首,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就不会很容易立即理解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 语句何谈所包含的幽默。

3 总结

幽默语虽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 但是若产生于另一语言, 也许就没那么容易引人发笑了。汉语和英语的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 他们之间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观众欣赏喜剧时能否理解幽默语言, 而本文从语音, 词法, 句法几个方面来试探了语言差异带来的影响以引起注意, 从而提高我们感受语言以及影片效果的能力并更好的感受语言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勇.由关联理论看言语幽默[J].外语教学, 2001 (1) .

[2]王朝培, 刘世英.言语幽默效果产生的理论要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 2004 (11) .

[3]杨丰宁.英汉语言比较与翻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6.

汉英恭维语对比研究 篇9

一、汉英恭维语对比

1.恭维对象的差异。首先, 恭维对象最显著的体现在异性之间。就比如说女性的外貌仪表, 中国的男性都是选择一些很笼统含蓄的词语来称赞女性, 而在西方文化中, 男性会直接称赞女性的外貌、身材、穿衣打扮等等。与英语不同的是, 汉语中的恭维更多的是发生在同性之间, 女性之间的称赞往往集中在容貌和服饰上, 而男性则是体现在能力和成就上。其次, 对待长辈的恭维, 汉语中年轻人都会夸赞长辈“老当益壮”“姜还是老的辣”等等;而英语文化中, 老年人很忌讳“old”这个词, 因此更多的是年长者对年轻者的表扬与鼓励。第三就是对自己家庭成员的称赞。汉语文化中, 家庭成员之间也很少会直接恭维对方, 夫妻之间就更加如此。但在英语文化中则恰恰相反, 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恭维常常都是脱口而出, 这些话更多的是带有鼓励的意味。

2.恭维内容的差异。首先是外貌的差异。有关外貌恭维的话语, 两种语言都集中于女性身上, 但汉语往往都是关于个人修养、才智与品德方面的内容。而西方人, 集中在衣着和发型上, 特别是那些经过人们精心打扮后的美丽有尤受到人们的赞赏。其次是能力和成就方面的差异。在中国, 年长的、社会地位高的人对年轻的、社会地位低的人恭维, 常常是一种鼓励与赞许;反之则多是为了博得对方的喜爱与好感。而在西方, 恭维者基本是那些社会地位较高的人, 因为他们自身就有较高的能力与成就, 这就赋予他们去恭维别人的能力与成就的权利。

二、汉英恭维语应答策略对比

对待恭维语采取的回答一般随着场合与对象的不同而改变, 笔者将恭维的应答方式大体分为“接受”“降级”“否定”三种。在汉语中, 人们“接受”对方恭维时通常都是以谦虚、不同意、自贬的方式以抬高对方来表示对恭维者的感谢, 例如:

A:你这次的作品很有创意, 一定能获奖。

B:谢谢夸奖, 这还主要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汉语中“降级”的应答方式, 主要指受到恭维的人通过提出反问以及转移话题的策略来削弱恭维的强度。例如:

A:这件外套很好看, 你真会挑衣服。

B:哦, 是吗?可是你不觉得颜色稍微暗了点吗?

这是通过提出反问来降低恭维的力度。还有一种是转移话题, 从而将谈话的主题过渡到下一个, 如:

A:你这个包真好看。

B:我老公给我买的。

汉语中对恭维语的拒绝很少见, 如若一定要回绝别人的恭维受恭维者也还是会采取一种比较委婉的方式回答, 如“哎呀不行, 我觉得太紧张了。”“就是普通的表而已, 没啥稀奇的。”相比之下, 英语的应答方式则有很大的不同。首先, “接受”的应答方式可以是感谢、同意、回赞等方式, 例如:

(1) A:You look nice today.

B:Thank you.

(2) A:What a beautiful shirt!

B:Oh yeah, it is.

(3) A:Your kids are really cute.

B:Yours , too.

其次是恭维语应答的“降级”方式是对对方的称赞采取不接受也不拒绝的态度。一般也是通过反问和转移话题的方式, 例如:

(4) A:I like your T-shirt, it's cool.

B:Well, don't you think it's too small.

(5) A:You did a great job cleaning up the room.

B:Well, you won't think so if you see the kid's room.

最后是对恭维的直接“否定”, 这种方式容易给对方造成伤害, 所以一般不会使用, 例如:

(6) A:Wow, you look great today.

B:No, I feel I'm too fat.

三、汉英恭维语差异的原因

1.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这浓厚的家族意识, 与国家和集体利益相比个人的利益微不足道。崇尚礼节是中国人尊崇的美德, 因此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讲求“卑己尊人”。而在西方, 启蒙运动提倡的“人人平等”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 民主法制的成熟, 海洋文明的探险精神追求个性的张扬等等, 都造就了西方人与生俱来的个人主义思想。

2.圆形思维和线形思维。中国人在情感表达上偏内向, 就像封闭的圆环是指向内心的, 即重礼节, 讲究含蓄内敛、感情丰富而不露, 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 因此在受到称赞时表现得更加圆滑。而线形思维的西方人, 感情是向外延展发散的, 他们有非常丰富的面部表情, 情感外露, 外向开放, 善于表演。对于别人的夸奖全凭自己真实的主观感受来回答, 不会刻意的修饰自己的情感。

汉英抱怨言语行为对比研究 篇10

1.抱怨言语行为

1.1言语行为的概念

言语行为作为人类语言交际中最小的单位, 起到巨大作用,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对某些人或事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然后通过语言的表达展现自己的喜怒哀乐, 这些需要通过语言表达才能完成的事情就是言语行为[3]。

1.2抱怨言语行为的概念

抱怨言语行为在我国文化中的意义较为狭隘, 它最直接的含义就是指说话人心中对某事物或者某事件有不满的情绪, 并且将这种情绪用语言表达出来。在国外, 有很多学者对言语抱怨行为作了一些明显的界定范围, 他们认为抱怨语是向听话人直接传达自己心中不满意的状态和不赞同或否定的情绪, 而这种抱怨言语行为的出现必须由听话人负责。就国外学者的上述观点来说, 其虽然已经概括了抱怨言语行为的基本形式和特征, 但是这只是一种简单的阐述, 而不是准确的定义, 他们只是把人作为抱怨言语行为的施展对象, 并没有指出日常生活中人们还会因为许许多多事情产生抱怨言语行为。因为抱怨言语行为常常和指责、警告、威胁等言语行为交织在一起, 所以抱怨言语行为不能用非常绝对的概念界定。

2.汉英抱怨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分析

我国文化传统的内涵与儒家文化中的“仁”和“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甚至就是儒家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展, 只是融入了现代化社会的元素。我国传统文化在对人方面讲究尊人卑己的原则, 而且无论是做事还是交流, 都尽量采用委婉和迂回的方式进行。汉语言的文化价值和内涵以集体主义高于个人主义为发展方向, 并且我国尊崇和谐的社会关系, 与人交际时用语含蓄、温和。英语文化的特色恰好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鲜明的对比, 英语文化以个人主义为中心, 个人利益不可侵犯。英语文化国家尊崇竞争、对抗和展现自我, 与人交际时用语简单、直接。

汉语言国家和英语言国家在文化内涵上的这种差异直接影响了双方在对待冲突时的态度与风格。汉语言文化使用者在处理矛盾和冲突的时候, 有着浓郁的情感色彩, 把彼此的公开对抗看做是一种令“我”没面子的行为, 我们以感情为重, 不愿意做公开的对抗。英语言文化使用者会把矛盾中的事情和人分开来对待与处理, 他们认为公开对抗只是任务的去向导致的, 在这件事情之外, 我们依然是亲密无间的伙伴和朋友。抱怨言语行为在国际交流中是不可避免的, 它作为言语行为特征, 在表达形式上一定会带有浓烈的文化特点, 与自己国家的文化背景和内涵有着直接的联系。对汉英抱怨言语行为的差异分析, 要从抱怨双方地位和抱怨策略选择两点上进行研究。

第一, 抱怨双方地位。汉语文化比较重视双方的地位, 对老人、对长辈、对上司采取抱怨言语行为, 会相对于英语文化圈的频率较少, 而且言语相对平和。若晚辈对长辈、下属对上司直接抱怨, 则会让长辈或者上司感觉非常没有面子, 这是很失礼的行为。在英语文化圈, 人人平等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即使对长辈、对上司, 也会发生很多抱怨言语行为。而且相对于汉语, 英语抱怨言语行为的使用和策略选择受到双方地位的影响小很多。

第二, 抱怨言语行为的策略选择。汉语文化中, 人们抱怨言语行为的实施尽量不伤及被抱怨人的面子, 有时候会选择放弃抱怨或者间接抱怨, 其总体来讲是为了维护双方之间的和谐。中国人一般情况下在抱怨行为上采用的力度较轻, 多使用暗示表达不满, 甚至为了顾及双方之间的关系, 采取不抱怨的策略。英语使用者会选择直接抱怨和警告威胁的策略表达心中的不满情绪, 这种策略的力度较大。英语文化圈中, 人们认为人人平等, 面对冒犯行为的第一反应就是保护个人的利益和权益不受侵害, 所以会直接明了表达心中的不满和不快。中国人把人们之间的感情看得很重, 一般情况不作公开对抗, 因此在研究和调查中发现, 汉语言的抱怨比例明显低于英语语言使用的抱怨比例。

结语

抱怨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言语行为, 在汉语文化中, 直接抱怨是一种严重的面子威胁行为, 为了不伤感情、不伤面子, 人们很少采取直接抱怨, 而且言辞相对平和。英语文化中, 抱怨言语行为频率相对频繁, 言辞相对激烈。汉英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形成了抱怨言语行为上的不同, 本文采用的较为详细的对比和分析, 在一定程度上对两种文化中抱怨言语行为作了总结, 希望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国际交流场合中理解和使用抱怨语有所帮助。

摘要:学术界将言语行为研究划定为语用学范围, 国内外学者对于言语行为都有比较深入的研究,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跨文化语言的使用研究是主要焦点。本文所介绍的抱怨言语在听话人看来是一种带有面子威胁色彩的言语行为, 不同文化的国家因受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所以在抱怨言语行为的表现上也不尽相同。本文采用对比的方法将抱怨言语行为进行研究和分析, 找出抱怨言语行为中的差异和使用策略, 希望可以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国际交流场合中理解和使用抱怨语有所帮助。

关键词:言语行为,抱怨,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潘自意.中美学生汉语直接抱怨言语行为对比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 2011.

[2]祝小军.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抱怨言语行为对比研究[J].学术论坛, 2011 (10) :93-96.

上一篇:内部销售下一篇:城市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