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启示

2024-06-14

思想启示(精选十篇)

思想启示 篇1

一、师生观

怎样对待和处理师生关系是教学双边活动中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孔子提倡师生平等,主张诲人不倦。在孔子那里,尊师重教与师生间民主平等讨论辩难是并行不悖的。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认为:“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可以看出孔子教学不是以师道来压服学生、板起面孔来训学生,而是平等待生,平易近人。孔子主张以身作则。提出了“身教胜于言教”的法则,并以自身的榜样作用来弥补空洞说教的不足。孔子曰:“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生动地说明了孔子的身教原则。诲人不倦是孔子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品格,也是今天人们最为熟悉的孔子精神。孔子的学生子贡赞美孔子说:“学而不厌,智也;诲人不倦,仁也。”孔子不仅自己刻苦钻研,努力学习,而且耐心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踏踏实实、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正是这种“诲人不倦”的精神才使孔子成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

二、教学观

1. 学思结合。

孔子的教学过程分“学一思一习一行”四个环节。他的教学基本形式是问答法或谈话法。能否提出恰当的问题,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是至关重要的。孔子主张质疑问难,甚至把它作为教学的前提。孔子主张学思相济,学与思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他提出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于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处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仍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2. 知行结合。

孔子认为,知而不能行其知无用,等于不知。他强调:“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君子学以致其道”。今天我们应该尽量避免教学中的空洞说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解决教学中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讲与练、学与用的关系,使学生自觉掌握和运用知识。

3. 启发式教学。

孔子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与今天的素质教育十分吻合,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由孔子开创的启发式教学,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改革,克服“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4. 循序渐进。

孔子强烈反对超越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的教育活动。他曾批评“阙党童子”学成人之礼是“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人除了有心理、生理之序外,尚有为学之序。《中庸》的总结归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符合孔子教学思想的。如果不顾教材的系统性和学生认识的循序性则会“欲速则不达”,以学生接受不了而告终。如果循序渐进地教学,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5. 学而不厌。

孔子十分强调为学要引以为乐。学习使人喜悦,就愿意去学习,而且容易学会。孔子提出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学习没有给人带来欢乐,久而久之就会使人厌烦。孔子的这个教学观点用来对照今天学生由于课业负担过重而厌学的情况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

6. 温故知新。

孔子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习”与“温故”是同一层面上的要求,其目的是巩固或熟练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技能。“知新”是属于更高层面上的要求,其目的是创新,其中蕴含着“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创造”(陶行知语)的命题。孔子提出的这个教学观点至关重要,因为课后复习是消化和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

三、人才观

孔子的教学不仅注重传授知识,而且注重品德修养。孔子的教育目标是培养“贤才”,他主张品学兼优。孔子要求他的学生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有“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和抱负。孔子教人进德修业的方法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提倡“博学”、“多闻”、“多见”、“多识”,重视培养“多能”的人才。他编修的《六经》即《诗》、《书》、《礼》、《易》、《春秋》、《论语》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成套教材,它们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政治、伦理、历史、文学、音乐等社会科学知识内容,是教材建设中的重大事件。孔子的人才观与今天的素质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和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乔吉拉德推销思想的启示 篇2

1,现实的看待周围世界。

现实的看待问题,就是要抛开幻想,从需求入手。

每个人都基于自己的需求做事,每个人都想生活的更好,更健康,更有钱,更有地位,更能被社会认同。基于这一点去考虑问题是现实的看待周围世界的第一步。当某个人说自己很无私的时候,其实只能证明两点,第一是用无私换得更大的利益,第二,已经超越了最低的需求层次,追求一种别人的认同感。说到底,还是为了满足个人的需求。所以,人生而自私,这是人的本性,每个人都不例外,能够坦诚这一点是必须的。所谓的善恶论,其实大多是自己的需求和别人的需求发生冲突,而别人本身有需求是没有任何错的,只不过表达出来的方式不同而已,现在都在骂贪官,仿佛这是一种时尚,其实换个角度考虑一下,如果做官真的做到了什么需求都没有的地步,谁还愿意去做官?他本身有需求是没错的,只不过表达的方式不能被社会接受而已,但不能说他有欲望这个事实本身是错的。此外,骂贪官的人大多是没有做官的,一旦他们做了官,有些人可能会更贪。所以,善和恶都是相对的,也是动态的,只有把握住“人总有需求”这个事实才是最准确的。当认识到人是基于自己的需求而表达自己的行为方式这个事实之后,就不会认为别人总欠你什么,总该为你做些什么,别人帮助你是他们的权利,而不是义务,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像你父母那么爱你。只有当别人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的时候,他们才会主动帮助你,即使是无偿的服务,也必然是有所求。所以,一切的商业行为,必须当企业做出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能够满足他人的需求之后,根据互惠定律这条古老的法则,别人才会花钱购买,否则,就和乞丐没有差别,而乞丐能要到钱,也在于满足了别人的需求,当别人认为掏出钱能够体现自己社会责任感或者能让自己有更好的回报之后,别人才会掏出钱。立足于现实论,立足于需求论,才能客观的看待世界,不至于简单的把世界归为善恶两种形态,不至于因为朋友变成了敌人而痛心,不至于被竞争对手暗算而抓狂,也不至于因为被服务的顾客挑剔和责骂而生气。只要立足于现实论,就会知道,大多数人是讨厌风险的,喜欢贪婪的,所以,如果不能消除他们的风险,让他们没有顾虑,同时让他们没有利益可求,就很难取得别人的认同。毕竟,换个角度,如果别人向你卖了一个产品,让你感觉上当受骗,感觉风险很高,感觉无利可图,即使他口口声声说很喜欢你,你会有好的感觉吗?将心比心,站在对方角度看问题,不要用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去

判断别人的好坏,要从分析别人的需求入手。正是立足于这一点,乔吉拉德才能取得如此好的业绩,他不凭借想象看问题,他用现实论的观点分析。例如当顾客说“我回去考虑考虑”,这其实就是不买的信号。当顾客来到店里说“我随便看看”,其实就是意味着他有很强的购买需求,因为一般人如果没有购买的欲望,是不会进汽车销售店“随便看看”的。乔吉拉德把销售看作一门科学,是有规律的,而不是偶然和运气的事件,一个优秀的推销员是可以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摸索掌握它的规律从而取得好的业绩的。例如大数法则和因果定律,如何理解?一个每天拜访十个潜在客户的推销员和一个每天只拜访一个客户的推销员,如果后者的业绩比前者还好,真的就证明没有天理了。如果懒惰比勤奋更能带来业绩,所有人都会选择懒惰,但可惜事实不是这样的。

乔吉拉德提出的很多法则,其实都带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规律性。例如他每天都会做记录和分析。一般来说,我们总对自己的脑子太过自信,不愿意把每天的想法和活动记在纸上,从长期看,由于缺乏连续性的记录,自己就很难形成一套成型的想法,就无法总结出规律。还有分析,必须要定期的总结和分析,分析为什么做错了,为什么做对了,有没有偏离目标,有没有完成计划,做错的事情必须改正,而做对的则必须总结出规律发扬光大。这些办法不仅对推销员适用,对于任何工种都是适用的。李瑞环主席就说过,这种办法对他很有用,他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总会问问自己,什么地方做错了,什么地方做对了,时时刻刻的总结。2,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己知彼,意味着,第一知道客户的需求,第二知道竞争对手在做什么,第三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三个方面看似很简单,但一切的决策失误,都来源于对这三个方面不了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不知彼,胜负各半,不知己不知彼,每战必殆。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搜集可靠的和全面的信息,根据信息做决策,它们的重要性大于一切。乔吉拉德说过,他对信息的依赖是制胜的法宝。例如价格,他可以保证,如果顾客能够买到比他价格还低的汽车,他就白送一辆给顾客,这种自信建立在他事先充分的调研的基础上,他知道,所有的竞争对手都开不出比他价格更低的价格。他通过询问,听顾客的回答,观察,能够得到充分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做决策,使得他的成交率一直维持在很高的水平。他认为,销售就是解决顾客的需求,认真听他们说,然后满足他们就可以了,就这么简单,但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很了解别人

的需求,而事实上他们真的不了解,要不然为什么业绩上不来?

了解信息还意味着,要给每个顾客做档案,随时跟踪他们的动态,定期了解他们的情况。乔吉拉德把这种做法比作摩天轮,一个人暂时不不购买,不代表未来不购买,只要跟踪他的动态,和他建立联系,当他真的需要了,他就会想到你。乔吉拉德的这套顾客资料分析方案,本质上和当今一些知名的企业家最早做推销的方法都是类似的,例如王永庆,王永庆最早是卖米的,他会把周围的顾客的情况问清楚,哪个人家需要米了,他一清二楚,当掌握了信息之后,他卖出的米远远高于同行。李嘉诚,最早是一个塑胶花推销员,他的销售业绩是第二名的七倍,如何做到的?依然是勤奋加上方法到位。他和周围地区的人保持了紧密的联系,哪个厂子需要塑胶花,这个老板就会想到李嘉诚。宜家的老板坎普拉德,也是类似,他最早是推销小商品的,镇上的每个人都喜欢这个孩子,他走到哪里都会和别人主动交朋友,问问有什么地方可以帮助到他们的,记下别人的需求,当别人需要了,坎普拉德第一个知道,所以,他卖的商品数量总会远远高于他的同行们。了解信息还意味着要随时充电,不断学习,不断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在如今知识更新周期如此之短的社会里,不主动学习新知识,不定期参加培训,指望吃老本,必然会让自己在未来的竞争中一败涂地。未来的竞争比的是专业性,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定义为某个领域里的专业顾问,只有专业,才能卓越。客户肯掏出钱购买你的服务,一方面是他有需求,一方面是认同你的专业能力,如果自己懂的很少,不了解信息,缺乏专业性,一问三不知,失败是迟早的事情。

3,双赢。

乔吉拉德认为,一个好的推销员应该立足于双赢。自己赚了钱,顾客买到了想要的产品,得到了高于预期的服务体验,这是双赢。双赢会带来顾客重复的购买,会带来顾客的口碑,带来转介绍的一些新顾客的购买。双赢意味着销售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持续性的,它应该立足于客户的长期价值和整体价值。所以,一般来说,骗人和撒谎,每个人都能拿到几个订单,但好的推销员能持续不断的得到顾客的订单,这是靠撒谎无法做到的。

乔吉拉德说,要想到,顾客购买汽车的钱,是他们辛辛苦苦挣来的,他们大多是不富裕的工薪阶层,他们很多人把买车看成一生最大的一笔投资,他们希望自己的钱花得值得,他们不希望自己买到了一个赝品,被人嘲笑,他们希望自己的购买被人看作明智的选择。所以,顾客会怕你,害怕你欺骗他们,而这一行很

多行骗的故事更加深了顾客对于推销员的不信任,所以,首先让顾客信任你,消除他的顾虑和担忧是非常重要的。当顾客信任你了,购买到你为他推荐的产品,享受到了你提供给他好的服务之后,他会喜欢上你,会把你的产品和服务到处传颂,于是,你的口碑就建立起来了。所以,你不应该仅仅把一个顾客看成一个单一的购买对象,你应该把他看成250个人,你让一个人满意了,就会带来250个人的光顾,反过来,你惹恼了一个人,你就失去了潜在的250个客户。

乔吉拉德认为,一次购买的结束意味着下一次购买的开始。好的推销员可以不断的从老客户身上得到订单,不仅如此,他还能从老客户推荐的人身上得到订单。所以,和服务过的客户保持个人联系是非常重要的,时常给他们写信,关心他们的生活,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忙,问他们使用后的效果如何。售后服务做的好了,顾客必然会变成回头客,一次又一次的购买。事实上,推销是在个人关系的基础上发展生意。如果仅仅认为广告就够用了,每个人都可以等着客户上门,不需要开发市场了,但现实并非如此,顾客需要的不仅仅是简单的一个商品,他们需要关怀,需要服务,需要被关注和认同,需要私人的接触和沟通。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推销员的作用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更加加强的原因,因为一切的生意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乔吉拉德的汽车和其他推销员的汽车并没有区别,但顾客的购买其实并不只是汽车本身,而是汽车背后的一种体验和服务,看重推销员是否值得信任,看重推销员是否能够帮助他们。类似的还有哈唯麦凯的信封,信封是一个同质化很强的行业,而哈唯麦凯卖出的信封远远高于他的同行们,原因依然在于哈唯麦凯明白,他比其他竞争对手更懂得关注顾客本人,他的法宝就在于麦凯66问,这个档案记录了顾客所有的信息,麦凯公司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持和顾客本人的私人联系,懂得他们的爱好,他们的家庭成员,他们的工作,他们的生日......,当顾客定期收到麦凯的问候,定期受到让人惊喜的小礼物的时候,而他的竞争对手没有做到这些,试问,这个顾客会购买哪家公司的信封?

4,不断创新和差异化的竞争力。做别人都在做的事情,得到的结果就和别人一样,这对应了因果定律。乔吉拉德一生屡屡创造记录,除了他个人的勤奋和敬业之外,离不开他与众不同的销售方法,更离不开时不时的推陈出新。

乔吉拉德是一个聪明的推销员,他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不走寻常路。当其他推销员坐等客户上门的时候,他主动走出去开发客户资源。他还建立了一套客户

推荐系统,每当客户介绍一个新客户,他会给予推荐者一部分佣金的提成,这套系统给他带来了一年500多辆的销售。他还学会聪明的利用时间,学会把时间花在自己最有优势的地方——成交,其他的例如发直接邮件,联系保险和贷款人的工作都交给其他人去完成,他放弃了自己不擅长的,只做自己最擅长的,使得他可以成交更多客户。他无时无刻不在发掘客户,在体育场里,他散发名片,可能大多数人不会注意他的名片,但只有一个注意到了并且成为他的客户,他的付出就完全值得。他还会寻找一些结盟伙伴,例如理发店的老板,贷款代理人,保险代理人,超市的收银员....,他会随时发给这些人名片,和他们定期沟通,提供他们完备的推荐资料,而事实上,这些人给他带来了大量的生意。他还会定期写一些个性化的邮件给客户,信封上贴着自己亲手贴上的邮票,信封的颜色和大小随时变化,每次都给客户带来惊喜,让客户随时记得乔吉拉德是一个汽车推销员,让客户知道,乔吉拉德可以帮助他们购买汽车。他还提倡“薄利多销”的销售办法,当其他推销员用高价骗得客户钱的时候,他卖最低的价格,因为他知道,所有人都会知道,在乔吉拉德这里买车,价格是最低的,于是会有更多的人来购买,从长期看,他不仅拥有了更高的收入,也拥有了最好的口碑。他甚至会亏本卖车给一些他认为很有价值的客户,例如一些有影响力的工会主席,他认为,这些人会为得到如此优惠的价格而高兴,于是会对很多人的购买产生影响,于是会有更多的人来这里购买。乔吉拉德总会把他的做法看成一种投资,而不是单纯的付出,而每次投资都可以给他带来更高的回报,印证了中国那句老话,“吃小亏占大便宜。”

5,卖产品不如卖体验。

这回应了经常谈到的,满足高端的需求效果要远远好于满足低端的需求。卖产品永远不如卖一种感觉,一种概念和一种体验,因为后者可以上升为品牌,形成顾客的认知和忠诚。同样的本质,只因为包装的手法不一样,效果就差了很多,这说明,人的感觉对自己的判断力的影响要远远高于事实本身。

孔孟思想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篇3

一、孔孟思想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对教育理念的深化,它具有导向性、前瞻性和示范性的作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在我国传统文化背景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这其中就包括孔孟思想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在不断创新,但是这种创新并不是无限尽的创造,所以,传统文化其必然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1.树立个体正确价值观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在教育中起到主导作用,他们要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念,要认真学习思想政治的教学内容,多阅读思想政治课外材料,并阅读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家的材料,尤其是孔孟思想,吸取其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弘扬孔孟思想的民族精神。把孔孟思想与现代思想进行整合,培养个人优秀的思想政治观念。

在孔孟思想中,有一部分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十分有借鉴意义,那就是孔孟思想中的个人道德修养。孔孟思想中,把“仁义”看成是个人修养的重要指标,并把此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最终目标,并把这种目标看成是很容易实现的目标。此外,成为“仁义”之人还要采取一定的方法,要学习、要修身养性。孔子在这方面克服自己的惰性,以礼让成为仁义之人,而孟子则讲究从内心进行修养,他还说商纣这样的人是因为放弃了修心的缘故而造成的。

2.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

孔子和孟子在对待自然资源方面强调合理开发,尊重自然。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世界万物是有规律地生长和客观存在的。孔子对待天是非常尊重的,他认为天是客观存在的。孔子还说了这样的一句话:“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这充分说明孔子尊重客观规律的事实。而对待客观规律上,孟子也提出了非常经典的语录,“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可见孟子对于客观规律的尊重。

科学发展观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要遵从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规律,在吸收孔孟思想精华和内涵的基础上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的时候要吸收孔孟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还要发展现代思想教育中优秀的材料,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协助学习者形成尊重自然规律的理念,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孔孟思想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的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结构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大框架,指明每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也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思想政治作用的发挥。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大致可分为三种:基本结构、目标结构和内容结构。本文着重探讨孔孟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结构的启示。

1.个体生存目标层次,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孔子和孟子都有重义轻利的思想。孔子把君子比作是义的化身,把小人说成利。孟子也说:“身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身而取义者也”。孔孟思想都把义放在第一位,同时也不否认利在个体生存中的巨大作用。从孔孟的义利观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所说的义利之间的对立是大义公义和小利、私利之间的对立。在利的获得手段上,孔孟有“取之有道”的观点,赞同和支持用正当的方法取得利益。换句话说,孔孟对于义利的阐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当与不当、可与不可的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教人用什么样的手段生存,而且还教人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什么样的义利观是符合个体生存的义利观,如何在生存的基础上把握当、可的尺度。

2.个体发展目标层次,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孔孟的成人成才之道不仅仅局限在个体长大成人的意义上,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体的个性和专长得到某种程度的发展和发挥,而是说个体人性的全面发展,有全面的、完善的人格。孔孟中对“仁”的表述体现了孔孟思想对个体全面发展的目标,孔子主要阐述个体“仁”的实现方面,孟子主要表明个体“仁”的内在修养和获得方面。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借鉴了孔孟思想中“仁”的个体发展目标,树立了把人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文有化、有知识”的“四有”新人,树立了个体发展中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目标的确立,使人们懂得怎样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3.个体享用目标层次,促进个体享用功能的获得

个体享用是孔孟思想中不可避免、客观存在的,它贯穿在孔孟“仁者爱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始终,是其思想的必然体现。个体在经过并完成上两个层次后,成为身心全面发展的个体,这时,他在为别人排忧解难的同时也使自己更加快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助人为乐”,是“自我实现”需求的体现。这是一种移情的体验,身心处于超越自我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人们能获得满足、幸福的体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在培养个体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的基础上,让个体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以达到个体享用的目标层次。

三、孔孟思想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启示

君子、大丈夫是孔孟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衡量的标准,也就是说仁义是孔孟思想评价的直接指标。所以,下面就以孔子和孟子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方法和实施方法两个方面来分析其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

1.认识方法:从人的角度出发

教育者认识的不断提升和深化要有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认识方法作为指导,这样才能为下阶段的教育奠定基础。早在两千年前,孔子就知道从人的方面探究为什么会出现礼乐崩坏的现象,他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这种现象是人的不仁造成的,孔子就针对这种情况,汲取三代文明精华,完成了以仁义为本的教育思想的创造,把人性归本。孔子思想的形成是孔子智慧的表现。可以说,孔子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从人的角度、人的需要出发的,是以人为基础的,然后上升到社会的需求。然而,现代学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方法,却没有从人的发展方面考虑,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而对认知的方法等缺乏分析。使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显得枯燥无味。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方法,要摒弃以知识为主的做法,应以人的发展为本。

2.实施方法:注重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方法

第一,思想道德教育层面上,应注重灌输知识与方法并重,灌输和对话相结合。孔子把每个学生自身观念的形成寓于知识的掌握中,力图通过知识运用来引导学生成为仁人。在对弟子进行教育的时候,控制的方法是知识和方法共同进行。把“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进行结合,通过两种方法的结合来对弟子进行知识教育。他的学而时习之的名言警句,温故而知新等至今还是学校学生学习的好方法。孔子倡导“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观點,也就是说当时的孔子就懂得因材施教,就懂得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即针对个体差异采取有差异的教学方法。这些内容都是至今我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孔子对教育者的教学并没有硬性的灌输,它的灌输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的桥梁。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思想政治观念对我们可以产生如下一些启发:首先,灌输方法作为孔子传授自己知识的方法,有其独到的特点。灌输法对受教育者思想观念的形成、知识启蒙、社会和谐的维护、传统文化的传承等各个方面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其次,知识和方法是孔子教育思想灌输方法对教育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第三,灌输要和沟通交流相结合,形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良性互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完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第二,思想道德教育层面上,对个人的道德修养意识要加强。和基础知识教育、道德教育相比,孟子的道德教育观念和方法在教育中更为先进,孟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有别于孔子,主要表现在对道德的教育上。孔子注重内外兼修,而孟子这不同,它注重的是通过自身认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孟子认为,每个人天生都是有善心的,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这种善心保持下去。此外,孟子还提出了两个观点,那就是磨练成才和养气。这对于个人的意志培养,个人孑然正气的精神是非常有用的。

归结起来,孔孟思想内涵中的教育方法特点有下面几点:他们的教育方法注重内化和外化的结合,但是把对教育者的内部感化作为主要手段,而把环境感化、教育者的言传身教等作为辅助手段,也就是说要把内化方法作为主要手段,把外在因素教育放在辅助的手段上。他们都注重受教育者自身修养的培养,不断地引导受教育者向思想道德的更高境界奋进,以达到仁人的境界。所以,在现代教学中,要有选择、有吸收地借鉴孔孟的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时,要以培养其自身的修养为主,环境感化和言传身教为辅。

《论语》“乐教”思想的启示 篇4

一、“成于乐”的启示

《论语》中记载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指出了“诗篇使人振奋,礼使人能在社会上站得住,音乐使人的所学得以完成” (3) 。首先,在这里“成于乐”作为君子修养的最高境界,充分显示出孔子对“乐教”的高度重视,也由此体现出“始于美育,终于美育” (4) 的教育思想。其次,在以“礼教”为主的周代教育背景下,孔子认为学“乐”才能使“教化”(同今“育人”)的过程得以完成,才能使受教者最终“成人”。 (5) 这说明就“教化”的功能孔子把“乐”看得比“礼”更重要,“乐教”是一个人品德养成、人性完善的最高层次。再次,“成于乐”体现了只有学“乐”才不会“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6) 才能使人在社会上站的的更稳。

从“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中可看出,孔子的“育人”理念同现代教育的“育人”主旨是相同的,都力求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只是古人将“乐教”视为受教育者提高修养的最重要手段,而当今的“乐教”往往被作为应试教育的附加物,已不再作为“育人”的主体出现,已被边缘化。纵观当代发达国家教育体制,我们不难发现,音乐教育在其国民教育中都有较高的地位。中国当代音乐教育发展如何,其关键是音乐教育的母机—高师音乐教育。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合格师资的高等学府,其担负着国民教育的重任,高师“乐教”的发展可以带动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高师“乐教”要在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背景良性发展,首先应该学习古代的“乐教”思想,把“乐教”作为“育人”的主体。

现阶段,高师音乐教育一直在积极探寻一条符合本学科特点的发展道路,其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与研讨,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由于长期以来照搬专业音乐教育的教学管理模式,高师音乐教育倾向于“技艺”代替“育人”,由此形成的“重传艺轻育人”的教育态度目前还在自发的延续。固定的“小课”模式造成教学过程中僵化的主体(教师)决定客体(学生)的教学模式,主体把提高客体的音乐技能作为唯一的教学目的,而忽视了“传艺”要在“育人”的前提下进行,忽视了“乐教”在提高人的品德修养,完善人性方面的重要作用。任何学科的教育,最基础的还是“育人”,高师“乐教”若脱离的“育人”的本质单纯去传艺,就违背了高师教育的培养宗旨,所以高师“乐教”应该将“育人”作为教育主体。

二、“尽善尽美”的启示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7) 这里孔子首次将美与善区别开来。孔子在评判音乐的时候不仅要看其艺术性的优劣,更要看其思想性的好坏。他认为,“美”不同于善,“美”是外在的,是指音乐形式方面;“善”是内在的,是指音乐的道德内容。音乐的“美”又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尽善”并不等于“尽美”,“尽美”也不等同于“尽善”。《韶》和《武》两部乐舞,虽然他们在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但舜是在尧的禅让下获得王位的,而周武王却是以武力征伐的天下,因此舜的乐舞《韶》更合乎社会秩序标准,从而“尽善尽美”,则《武》“尽美矣,未尽善也”。美同善相比,善是更根本的。

《论语》中提出的“尽善尽美”是人类最早确立了的音乐审美标准之一,它指出音乐要服从于一定的伦理规范,好的音乐一定是形式美与内容善的完美融合。虽然《论语》中所指的“善”是指符合政治需要的“他律”之美,并且其真正意义也不完全在于重视音乐本体的情感内容,但仅就字面意思理解“尽善尽美”这一音乐审没标准,就可以起到指导当代音乐教育健康发展的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当今高师“乐教”实践中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导致了学生审美情趣的缺失,导致学生创造性的缺失。教育者应尽可能引导客体理解音乐的情感,同时应更加注重受教育者个体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在个体情感与音乐本体的情感相融合时,再通过技能的训练,从而实现内容的“善”与形式的“美”相融合,此为当今高师“乐教”之必须。

《新格罗夫音乐和音乐家辞典》中记载音乐教育培养的目标应是“真正的、全面的音乐发展”。 (8) 从音乐教育的角度去理解“尽善尽美”,不正是“只有真正的、全面的发展,音乐才可‘尽善尽美’”吗?而当今我国高师音乐与教育重技轻艺,片面强调发展智力,而无视情感因素 (9) ,将“乐教”固化为科学的加工过程,使学生成为单一思维的复制品。“乐教”的唯科学化和人文教育的缺失是造成此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高师“乐教”要走出误区,就一定要尊重音乐艺术的整体性,加强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注重政治、历史、教育等知识的熏陶,整合“人文艺” (10) 多种学科,最终使高师“乐教”达到“尽善尽美”,使教育者成为“尽善尽美”的合格教师。

三、“不善不能改”的启示

《论语·述而》记载“子曰:‘德之不修, 学之不讲, 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其意为孔子说:“品德不去培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合乎义理的事不能全力以赴去做,自己有缺点不迅速改正,这是我感到忧虑的。”⑾如此“以德为先”的作风,成就了孔子“弟子盖三千”,⑿成就了“身通六艺”的七十二贤士。⒀在以礼乐教育为主的孔子私学中,这种教育态度当然也渗透在孔子的音乐教育中,形成他特有的“以乐育德、以德教乐”乐教思想,这些优秀的教育思想理应影响我们当代音乐教育者更好的去育人。

高师音乐特殊的教学模式不同于其它学科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一对一”的小课教学使部分教师放松了对自己“身正为范”的要求,浮躁的工作态度使教师放弃了“循循善诱”⒁“诲人不倦”的教学原则,当今部分高师音乐教师在物欲横流的经济社会中,几近丢掉自己的职业道德。其主要体现在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授业而不解其惑、授技而不解其艺、授理而不解其情;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等。荀况认为“师术有四, 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 可以与师;耆艾而信, 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 可以为师。”由此可见,合格的教师除了有渊博学问之外,应具备四个基本条件:一要有尊严的威信;二要有丰富的阅历和崇高的信仰;三要有讲授儒家经典的能力,能够根据教材的内在逻辑,循序渐进,诵说时有条有理,不凌不乱;四要能钻研和精通教材的精粗,并且善于阐发微言大义,而不是记问之学。高师音乐教师只有具备这些能力并将它们用于教育实践中,才能称之为具备了良好的师德,真正“以乐育德,以德教乐”。

《论语》中先后提到了了“颜回问仁”“仲弓问仁”“司马牛问仁”“樊迟问仁”⒂“子张问仁”⒃五件事,五个学生向孔子请教同一个问题,孔子根据五位学生的学识、志向、性格、理解力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做出了不同的回答。正如朱熹所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不仅仅是展示孔子科学的教学方法,更主要的是体现了对学生的“爱心”,彰显了教师的优秀“师德”。当今高师教育也倡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但“如果教育学要想从各方面去培

养人, 那么它首先要从各方面去了解人”。⒄从各方面了解每个学生,是当今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所难以做到的。没有将“深入了解”作为前提,“因人而施之教也, 各成其材矣, 而同归于善”⒅的理想就无法达到。“态度决定一切”(罗曼·W·皮尔),高师音乐教师师德具体体现在其教学态度上,端正了教学态度才会去关爱每位学生的成长,才会尽力“因材施教”,才能体现本应具备的“师德”。

教育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探寻一条适合中国文化的教育之路,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中国当代音乐教育发展如何,其关键是音乐教育的母机——高师音乐教育。笔者作为一名普通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立足本职工作,试图从“传统这条河”中汲取前人的先进音乐教育思想,以之指导当今音乐教育的发展。由于学识有限,不足之处,请予以指正。

参考文献

[1].《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M].中华书局出版2006

[2] .《高师音乐教育学概论》李德隆.[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3] .《音乐教育新机制》.陈其射.[M].中国文史出版社

[4]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修海林[M].上海教育出版社

[5] .《儒家乐教论》祈海文[M].河南人民出版社

[6] .《简明教育辞典》姜文闵、韩宗礼主编[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7] .《古汉语成语典故词典》.[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8] .《诗经选译》.赵浩如选译.[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9] .《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刘沛.[M].上海音乐出版.

杜威思想启示录(史录选) 篇5

教育杂谈

2014-06-27 07:1

1教育家杜威,教育思想的核心有三方面一个是“生活”,一个是“儿童”,一个是“社会”。关于这三方面,杜威是一个真正的教育践行者。

“教育即生活”是杜威最核心的一个理论支点。

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增强用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发展起来。由于改造经验必须与生活紧密相连,并且在改造的过程中能够促进个人成长。因此,杜威将其总结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为“经验改造”。

杜威的这一思想,在今天的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事实上,生活中处处有教育,教育中时时有生活。现在的小学课本编排也是把重点放在了教学如何和生活紧密结合方面。很多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将学生带入到实际生活中教学文化知识,深刻领会文化精髓。

学习杜威,我们必须摒弃个人的功利色彩,纯粹的教育就是真正为学校、家庭、社会的生活服务。诸多教育家极力倡导教育改革,杜威的思想也不例外。杜威说,教育改革做起来其实很简单,比如,把教学课堂从教室挪到室外,这就是一种改革。可是,仅仅这一空间的移动,很多教师做起来又很艰难,因为有来自领导的指责,来自学生外部环境的考验,来自教学效果的压力。就这样,一部分教师不是半途而废,就是隔岸观火,使教育黯然失色。

“教育即儿童”,这是杜威最坚实的一个理论基石。

杜威是在批判旧教育的过程中提出“儿童中心主义”思想的。在杜威看来,在传统教育中,学校的重心在儿童之外,其弊病是显而易见的。杜威说,传统教学的计划实质上是来自上面的和外部的灌输。它把成人的标准、教材和方法强加给只是正在逐渐成长而趋于成熟的儿童。杜威认为,教育必须基于儿童而又发展于儿童,也就是说,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儿童,而不是教师。尽管现在很多教育者已经意识到这种角色的主次关系,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教师总是把很多东西强加于学生,甚至“运用艺术的技巧来掩饰对儿童的强制性,以减轻那种粗暴的方式”。

杜威说,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革命。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杜威倡导的“儿童中心论”,旨在强调发展儿童必须先发展教师。现在,一些学校的校长总是要求教师的课堂必须让“学生动起来”。为此,很多教师为了这种“动”,挖空心思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动起来,而教师却丝毫没动。杜威主张课堂教学的这种动,是教师和学生的一种联合互动,也是教师先动然后带动学生一起运动。纯粹的教师在动,或者学生在动,甚至一节课只是学生全动,教学效果未必就好。

“学校即社会”,这是杜威教育理论的进一步深化。

树立教育社会观,让教育深入社会,几乎是每一个教育家的共同话题。杜威的教育社会观,极力倡导学生必须深入社会,在社会中体验真实的生活,把这种生活的体验看作自己成长的一种途径。所以,我们的教师要把教授知识的课堂变成学生活动的乐园,引导学

生积极投入到各种活动中,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品格,获取充足的知识,实现生活、成长和经验的改造。

杜威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但从他的言论中我们完全可以体会到这一点。我们学校的好几位教师,在进行科学课教学时,经常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农田村落实地察看。很多人都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安全工作,但我认为,任何形式的教学都面临危险,只有敢于面对危险才有可能避免危险的发生。杜威的这一教育思想其实就是一种“剽悍”的教育,这种教育的实质则是阳刚之气。

道家生态思想的现代启示 篇6

关键词 道家 生态思想 启示

中图分类号:B223文献标识码:A

当今世界,生态环境危机问题日益突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究其根源,主要是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足或偏差。为此,学者们纷纷提出了各种生态伦理理论,以期改善或消除危机状况。在这方面,中国古代道家哲学里就蕴含有深遂的生态思想,对现代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极具启示意义。

1 “天人一体”思想为现代社会生态建设提供了哲学文化的支撑

道家哲学博大精深,其生态思想更是极具远见卓识。“天人一体”观念是道家生态思想的基础。道家认为天地万物都是从“先天地生”的“道”产生出来的。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因此,“道”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 而天、地、人等宇宙万物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道家就是从这一观点出发分析世界的各种事物和各种问题。庄子也强调人具有素朴无欲之自然本性,人与自然应融为一体,共同生存,达到他所说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的人与天地、自然万物合为一体的境界,也就是他所说的“人与天一也。”

道家的上述以“道”为本、天人一体的思想,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是承认人是自然界和生命世界链条中的一环,人与世界万物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机整体,不能分割。人类不能把自己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应回归到人与自然融合无间的和谐状态。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危机根源的分析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环境危机就是精神危机”, 生态危机的问题并不是孤立的由工业和技术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它还与人们的某些世界观、价值观及其哲学文化基础有着深刻的联系。那种割裂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存的关系,过分夸大人类主观意志的作用,把自然界看成是可以任其肆无忌惮地索取而无需回报的奴隶的哲学理论是造成今天世界生态危机如此严峻的重要根源。而道家的天人一体的思想则告诉人们,人与自然之间是一个整体的关系,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2 人与自然相处的理念:“物无贵贱”的平等思想、“无以人灭天”的和谐观念

2.1“物无贵贱”的平等思想

在道家的生态思想里,世间万事万物,一人一物,一沙一石,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没有贵贱等级之分,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均等的关系。《庄子·秋水》里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在这里,庄子将人们对万物之“贵贱”的评价分为三层:以道、以物、以俗。在流俗之人看来,贵贱的差别是明显存在着的,但在“虚怀若谷”之士(例如庄子)看来,万物并无贵贱、等级之差别。

道家倡导的这种物无贵贱的精神对于自命为大自然的主人、随意压榨践踏大自然的人类有很好的警示作用,警示作为最高智慧拥有者的人类不能将“智慧”这把利刃当成损害同类和屠杀异类的凶器加以使用,而应该树立“物无贵贱”的思想,平等对待人类和自然万物,尊重万物的生存权利,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创造出既适合人类生存发展也适合万物生长的世界。

2.2 “无以人灭天”的和谐观念

道家认为在人与自然界万物相处的关系上要做到“无以人灭天” ,就是不要人为地去破坏万物的自然天性。这里的“天”不是平时所说的自然界之“天”,而是指“自然”秉性本身。“无以人灭天”就是要人们顺应自然,不能因已之需随意地去摧残生命,不要因任意妄为而毁灭自然生态,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文字·上德》篇言:“夫顺物者物亦顺之,道物者物亦道之。故不失物之情性。”就是说如果人类顺应生物的自然天性,生物也会顺应人的意愿。

道家主张的“无以人灭天”的思想,强调对生物天性的顺应与尊重,尊重生命的权利,与之和谐相处,这是我们化解天人对立的矛盾、避免生态系统失衡的正确方法。

3 生态危机的解决办法:“知止知足”的开发原则、“俭啬为用”的使用原则和“知和知常”的遵循规律原则

3.1“知止知足”的开发原则

道家在人与自然相处的理念上强调“物无贵贱”、“无以人灭天”的同时,还强调了在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上要“知足知止”。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六章》中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就是说世界上的祸患没有比“不知足”所能造成的更大的,世界上的罪过没有比贪得无厌更大的,所以只有“知足”这种知道满足的满足,才能得到真正永远的满足。当前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之一就是人们没有止境的物质欲望,没有节制的砍伐森林、破坏植被造成的土地荒漠化,滥采自然资源造成的资源枯竭、过度猎取行为造成生态失衡等等,都是“不知足”的行为造成的危害。老子在第四十四章又说:“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知道(下转第129页)(上接第122页)适可而止就可以避免产生危险,就可以保持长久的发展。

人类要想做到解决生态危机,取得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懂得道家“知止知足”的生态思想,合理利用土地、砍伐与种植结合;不涸泽而渔、不过度猎取,对自然资源的开采要有规划,根据自然界的承受能力进行适度开发,有限度地索取。

3.2“俭啬为用”的使用原则

解决生态危机,防止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一个关键因素还在于遏制人的奢侈行为,珍惜天地万物。道家提出了“俭啬为用”的生态思想,反对奢侈浪费,提倡节约节俭。

老子在第六十七章中说:“我有三宝,持而有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即主张慈善、节俭、谦让。其中所谓“俭”,意即节约、俭约。老子在第五十九章里又讲:“治人事天,莫若啬。”所谓“啬”指爱惜,不管是治理百姓还是侍奉上天,都应该做到爱惜。要爱惜子民,爱惜自然万物。只有这样才能早做准备,无往不胜。俭和啬,就是要求人们要节俭爱惜,守持自己的纯朴本性,减除私心和贪欲,才是保全性命的长生之道,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庄子更反对“多欲”,认为人们要合理消费,饮食勿奢,住宅勿豪华,宴请、穿戴、出行等日常生活勿过。因为每一项的过分之举都会造成粮食、土地和建筑材料的浪费。

道家“俭啬为用”的思想启示我们,现代人应该重新审视其消费观念,改变消费方式。现代人注重消费和享乐,甚至将消费和享乐作为生活的目的。在道家看来,这其实是一种纵欲主义的做法,是对欲望的不正确的满足,而且现代人这种消费观念和方式其实是不负责任的,导致生态危机的加剧。

3.3“知和知常”的遵循规律意识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六章》里说:“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这名话是说: 虽然万物是众多的,但是最后,还是要回归到自己的根源。万物回归到自己的根源,叫做静。静也就是回复到自己真我的生命,这就是自然界的规律。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明慧,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妄举止,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老庄不仅强调“知常”,也强调“知和”,“和”指由阴阳二气相互交合而形成的一种平衡、和谐的存在,它代表了事物的理想存在状态,并把二者统一起来,提出“知和曰常”。 “知和曰常”就是说懂得柔和、因顺情势之自然和谐是才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规律。人们应该遵循大自然和谐的发展规律,做到“知和知常”。

二千多年前道家就提出“知和知常”的思想,要人们遵循自然规律行事,以取得恒常的发展。但由于人们的忽视,违反自然之道任意妄为,造成现在的水土流失、沙漠面积扩大、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调等严重问题。因此,人们必须懂得“知和知常”,遵循自然界的规律行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注释

朱谦之.老子校译·42章[M].北京:中华书局,1984.17.

庄子·内篇·齐物论第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4.

[美]阿尔·戈尔.濒临失衡的地球—生态与人类精神[M].陈嘉映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2.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秋水[M].北京:中华书局,1988:428.

涂尔干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篇7

涂尔干所处的时代正是法国社会结构变革的特殊时期,传统社会的发展受到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制约,二者在社会结构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的改变引起了很多社会学家的思考,涂尔干就是其中一位。在他看来,传统社会更是一种封闭的象征,而现代社会则是开放的象征。社会结构的变革让涂尔干对现实的思想道德有了自己独特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他的道德思想上。

1 涂尔干的道德思想

涂尔干坚定地认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有行为都会受到道德的制约和约束,这是我们所必须要面对的规范体系,我们的行为既要在具体内容上体现对道德的尊重,在普通的运行之中也要遵守某些潜移默化的制约。涂尔干主张道德是由一种行为规范体系所组成的,这种体系是由事先决定的行为所构成的。道德的存在让人们有了行为上的限制,这种对行为的固定使行为缺少了个人随意的可能。道德本身上是一种持续发展的事物,在一定特定的历史时期内,社会整体的道德并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它不会因个人意志的转移而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可以说道德存在发展的一个前提就是人们在共同的环境社会中关于事物的相同看法。道德能够让人们养成相同的习惯、看法,因而道德可以称作是能够让人们形成相同习惯的本领,对常规性事件的共同需求。涂尔干认为这就是道德的一个重要体现,即道德在行为上的常规性。这意味着某些行为在昨天、今天、明天都是符合道德的要求的,并不是今天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明天就不符合了。因此涂尔干认为:“纪律就是使行为符合规范。纪律意味着在特定条件下重复的行为。不过,倘若没有权威,没有一种能够起到规定作用的权威,纪律就不会出现。”[1]

涂尔干认为,道德的本质是他自身所具有的一种权威性,这种权威性能够让人们不得不去遵从它,如果人们想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人,那么他首先就要做到尊重道德的权威,并且认同道德具有这种权威性。每个人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之中都会受到一些行为方式的束缚,本来人们都是遵守规则被道德所束缚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生活的各种需求加大,产生了更多的欲望,这就让人们拥有了抵制束缚的信念,从而感受到了一种无法战胜自身道德的抵抗力,涂尔干认为这就是所谓的道德的权威性。这种权威性的存在让道德规范有了被认同的可能,道德规范才具备了真正的力量。以上就是道德的两个特征,即道德的权威性和道德的常规性。正是这两个特征的存在才构成了一个道德的复杂状态,这也就是我们通俗所讲的纪律精神。

纪律精神是涂尔干道德内容的中最为基础的方面。构成纪律要素的另一方面是一种“精神实在”[2],我们也称之为道德权威,道德权威是一种高领域所反映的社会良知,所以我们可以说道德权威是一种能够引导人们去遵从社会道德规范的精神力量。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道德被赋予了一种绝对的权威,这意味着道德需要社会中每个人去完全地服从。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我们也会因为人们行为的目的不同去衡量事情是道德的与还是不道德的。如果一种行为是依据个人的利益为参考标准的,那么这种行为就是不道德的。那么,人们怎样的行为才是自由的不受约束的呢,同时还能够不受到别的约束就能产生所谓的道德?

涂尔干在此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提出了自律精神这个定义,涂尔干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人们开始越来越依靠自己而不是依赖别人。涂尔干认为,科学才是人类自律的根本所在。人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通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来掌握自身的自律精神,拥有自律能够使自己获得更多的道德规范。

2 涂尔干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启示

惩罚这种行为长期存在于我们的日常教育活动中。涂尔干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中,惩罚就是一种变相的批评,而这种惩罚也仅限于是一种口头批评、纪律上的处分和经济上的处罚。我们所谈论的批评就是指明了人们哪种行为是不对的是不应该做的。在涂尔干的思想中,惩罚是为了打破常规而设立的,那些不符合生活日常规范的言谈举止,一定会受到惩罚。所以在目前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大学,在学校的教育中惩罚都是一种必须应用的手段。涂尔干认为惩罚是必须进行的活动,这是因为一个学校设定的惩罚的规定制度是由整个学校集体对学校规章制度的理解以及对惩罚本身的认同所决定的。教育者是学校教育过程中的执行者,因此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惩罚是非常必要的,它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几乎所有的教育者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都会使用惩罚的手段,因为他们认为惩罚的使用是一种防止学生犯错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所以他们坚定地主张一定要对犯错误的同学进行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试试处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同时处罚了犯错误的同学,对其他的同学也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防止一些同学盲目模仿他人的错误行为。

涂尔干的惩罚教育方法事实上主要涉及两个基本的教育观念。第一个就是关于特定的不良行为的观念,第二个就是关于痛苦的认知。对痛苦的认知主要强调的是人们在受到在惩罚的时候,惩罚给他带来的那种对于痛苦感觉的深刻恐惧能够防止错误行为的再次发生。换句话说,也就是惩罚的效果在本质上来说是具有引导性的。一方面,惩罚能够引导其他同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会盲目模仿,因为惩罚是公开透明的,惩罚所带来的对痛苦的恐惧不仅仅带给了犯错误的人,也带给了其他旁观的;另一方面,惩罚能够让被惩罚者做出心理上面的最简单最直接的对于痛苦的深深恐惧感。在进行惩罚的过程中,能够带来的效果远不止这些,惩罚的效果还体现在能够迅速地让被惩罚者对某些行为意识产生了一种清醒的作用。

涂尔干认为对于接受教育的人来说,义务感能够非常强烈地刺激到受教育的人,从而使受教育者能够主动地去努力奋斗。这是义务感对于受教育的人来说最大的功效。同样,自尊心对于义务感来说又是非常必要的因素,因为自尊心是拥有义务感的基本前提条件,人们只有具备了自尊心,才会拥有义务感。但是,受教育者只有通过教师的教育或者父母的引导才能够明白什么是义务,什么是他必须要做的,什么是他一定不能做的。只有教师和父母两方面积极地引导和带动,孩子才能清楚地明白什么是义务和责任。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指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所必须要达到的结果。目标的科学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只有目标明确才会让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顺利地进行。

摘要:涂尔干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社会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时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关于道德问题的研究一直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在高校教育迅猛发展的当下,如何将涂尔干的思想运用到现实社会并让其道德教育发挥更好的功效是一个长远的问题。故文章主要是从涂尔干道德思想出发,论述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的相关内容,对涂尔干的教师权威理论和惩罚理论都有清楚的认识,通过对其思考以期对当今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所启发。

关键词:涂尔干,道德,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约翰·马丁·里奇.道德发展的理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1-12.

[2]涂尔干.社会学与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79.

[3]涂尔干.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思想启示 篇8

从周代开始, 周人不像殷人那样迷信天命, “礼”真正具有了儒家法律思想的涵义。周公教导康叔不可迷信天命, 而要注意民情;武王“伐纣灭殷”的事实促使周人的思想认识发生质变, 由敬天转为保民。他们认识到天命不可信, 不可安于天命;认识到人民力量之伟大, 人为因素是人民产生怨恨情绪的根源, 应该重民轻天。为了使社会秩序井然, 管理好民众, 于是出现宗法等级观念。“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3]即上级贵族是下级贵族的君, 而下级贵族则是上级的臣, 上下级贵族之间存在着人身隶属关系。事实上, 这种划分等级的人身隶属关系或君臣关系叫“名分”, 故有“礼达而分定”, “君臣上下, 父子兄弟, 非礼不定。”[4]于是, 人们对“礼”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认识, 并开始为儒家法律思想所吸收和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 重民轻神思想兴起, 奴隶制、王权、神权以及天命思想都受到严重冲击, “礼”成为社会主导思想。“礼”的涵义较此前得到了极大丰富, 开始转变成为维护分封制、宗法制和世袭制的工具, 起到调整政治权力、经济利益和婚姻家庭等各种关系的作用, 也是西周典章制度的总汇。

一、先秦儒家的“礼治”思想

先秦儒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最大学派, 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都提倡“礼治”。孔子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仍然主张“礼让为国”, 提出并建构了以“仁”为本源、以“经国”为目标、以“复礼”为愿景的“礼治”思想体系, 作为儒家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

儒家“礼治”思想的出发点是“性善论”。孟子说“: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羞恶之心, 人皆有之;恭敬之心, 人皆有之;是非之心, 人皆有之。”[5]他认为人有四种“善端”“, 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辞礼之心, 礼之端也;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6]从人的“善端”出发, 儒家概括地提出“礼者, 天地之序也”, 认为“礼”是合乎天道的“天理”, 而欲顺应天道就必须顺应“礼”, 遵守上下尊卑的等级原则。可以说, 儒家这套说法是封建伦理道德的礼教和封建司法立法的法理的结合体, 也是“天人合一”的自然法。

先秦儒家的“礼治”思想推崇“亲亲”“尊尊”的宗教等级名分。所谓“亲亲”是指亲爱自己的亲属, 特别是以父权为中心的尊亲属, 它包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亲亲”主张家族利益为上, 故有“父为子隐, 子为父隐, 直在其中矣”, 亲人犯法应隐而不报。所谓“尊尊”是指下级必须尊敬和服从上级, 特别是要服从国君。“尊尊”实质上是将人等级化, 要求低贱者尊崇尊贵者, 承认贵族特权。孔孟尤重“亲亲”原则, 认为“亲亲”为大、“尊尊”次之, 因为“亲亲”中的子弟孝顺父兄和下级服从上级已经包含了“尊尊”。所以, 当“亲亲”原则和法律法规发生矛盾时, 仍然主张“亲亲”至上, 提倡“父为子隐, 子为父隐”。事实上, 儒家对周礼的“亲亲”原则有所修正, 周礼讲究“任人唯亲”, 而孔孟提倡“举贤才”, 荀况主张“贤能不待次而举”, 可以破格提拔, 尽管荀子认为, 在贤能相同条件下应该由亲及疏。

为维护“亲亲”“尊尊”的宗法等级制度, 孔子提出“五伦”以“正名”。他认为,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维持社会稳定的最基本关系, 但是, “五伦”并非对等的, 而是有名分的。他说:“名不正, 则言不顺;言不顺, 则事不成;事不成, 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 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 则民无所措手足。”[7]这里的“名”实指“礼”所规定的人的身份地位, 正名就是用名分所规定的义务去要求一个人, 使他的言行与名分相符。孟子宣称“内则父子, 外则君臣, 人之大伦也。”荀子明确将“贵贱有等, 长幼有差”的伦理精神视作“与天地同理”、“与万世同久”。儒家的这种分贵贱等级思想实际上使具有特殊“身份”的特权阶层在政治上享有特殊的权力, 在“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的社会里对法律起到了支配作用。

以“五伦”思想为基础, 以“亲亲”“尊尊”为原则, 儒家提出了以家族为本位的“孝忠”思想。孔子一再强调“笃于亲”, 认为孝亲是“为仁之本”。孟子阐发道“:孝子之至, 莫大于尊亲。”[8]五刑之属三千, 罪莫大于不孝。”[9]不孝”则是“十恶”之中的大罪。儒家认为家国一体, 君父相通。“家国一体”相应地要求“孝”和“忠”“, 孝”体现了“亲亲”的宗法原则, “忠”体现了“尊尊”的等级制度, 统治者重宗法, 亦即“亲亲”, 且“孝”体现并包含了“忠”, 代表了家族利益, 故有“孝”为重。儒家提倡“孝”的最终目的却是“忠”。“忠”以“孝”为基础, “孝”以“忠”为归宿, “孝”的延伸便是忠君。这便将维护家长制的宗法原则导入法律体系中, 法律便有了通过保护孝道来实现忠君守法的使命。

“礼治”思想的基本特征为“礼不下庶人, 刑不上大夫”。所谓“礼不下庶人”是指普通劳动人民一律不能享受“礼”所赋予贵族阶级的特权, 但必须服从“礼”所规定的义务。“礼不下庶人”强调了“礼”的等级性和差别性, 天子有天子之礼, 诸侯有诸侯之礼, 庶人有庶人之礼, 不同等级之间, 不能僭越。“刑不上大夫”主要指刑罚的锋芒主要是指向劳动人民, 而不是指向贵族阶级的。[10]大夫以上那些身份高贵的贵族是君主的左膀右臂, 因此, 他们在犯罪行刑上是不同于庶人的, 大夫“违礼入刑”, 可“议而罪”。但是, 如果大夫以上的贵族实施谋反、叛逆等“十恶”大罪时, 同样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处罚。可见, “礼不下庶人, 刑不上大夫”的法律原则否定了人天生的平等性, 强调了平民百姓与官僚贵族之间的不平等性, 进而使他们所享受的权利和义务严重失衡, 其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特权。

二、先秦儒家法律思想中的“礼治”

为了维护礼治, 孔丘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仍主张“为国以礼”, 提出并建立了以“仁”为核心、以“复礼”为目的的思想体系, 作为整个儒家的理论基础。在法律上, 孔丘主张必须以“礼”作为刑罚的指导, 只有在“礼乐”的指导下, 刑罚的运用才能得当。他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孟轲也认为:“无礼义, 则上下乱。”荀子虽然反对礼所规定的贵族世袭制, 但却特别推崇礼所维护的等级制, 指出:“礼者, 法之大分 (本) , 类之纲纪也。”要求以维护等级制的“礼”作为指导立法和审判的根本原则。

在古代, 道德是以宗法伦常为核心的血缘人伦道德, 一切道德规范都包含于“礼”“, 礼”外无德。儒家的“礼”具有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的双重属性, 礼的外延远大于法, 法在礼中, “礼”外无法。儒家尚“礼”是不争事实,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1]道德仁义, 非礼不成, 教训正俗, 非礼不备;分争辩讼, 非礼不决;君臣上下, 父子兄弟, 非礼不定;宦学事师, 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 非礼威严不行;祷祀、祭祀, 供给鬼神, 非礼不诚不庄。”[12]如果社会没有“礼”, 道德衰败, 那么, 纵使拥有完备的法律, 国家也难为其政, 社会也难以稳定。刑罚“繁如秋荼”“密如凝脂”的秦王朝国运短暂便是例证。

儒家推崇礼治, 重视德政, 汲取周公“明德慎罚”的思想, 提出“德主刑辅”的观点。在儒家的统治方法上, “德”占有重要的地位。提倡“为政以德”的“德治”, 或“以德服人”的“仁政”, 主张“王道”, 反对“霸道”, 也就是重视道德感化作用, 轻视法律及其强制作用。它强调注重教化, 反对滥用刑罚, 在定罪量刑时, 要区分故意与过失, 惯犯与偶犯。孔子认为“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13]礼, 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14]孔子眼里的“礼”具有法律甚至根本法的性质。孟子认为“天下有道, 大德役小德, 大贤役小贤”, [15]主张以德服人, 重视教化, 认为善政不如善教, 善政得民财, 善教得民心。儒家同时也肯定了“法”与“刑”的重要性。孔子提出“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16]主张君子既要“怀德”, 又要“怀刑”。孔子同时提出“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17]认为“礼乐”是运用刑罚的指导, 是刑罚得当的前提。孔子总结说, “善哉!政宽则民慢, 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 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 猛以济宽, 政是以和。”[18]即著名的“宽猛相济”说。对于“刑”, 孟子主张“省刑罚”, 他认为“:徒善不足以为政, 徒法不足以自行”, [19]道德与法律各有优劣, 应该结合起来, 既反对“上无道揆”, 也反对“下无法守”, 而应该“礼法互补、综合为治”。

荀子说“:礼者, 节之准也”, 即礼是法律的标准。“礼”是创制法制的根据, 是法度的渊源和价值基础。他认为“故绳者, 直之至;衡者, 平之至;规矩者, 方圆之至;礼者, 人道之极也。”[20]并指出:“礼者, 法之大分 (本) , 类之纲纪也。”[21]要求以维护等级制的“礼”作为指导立法和审判的根本原则。同时, 荀子很重视教化与刑罚的结合运用, 因为礼义教化不是万能的, 不是改造人性恶的惟一方法, 社会上总有礼义所不能教化的人, 对于这些不听从教化的人, 只能待之以刑。荀子把法看作是治理好国家的开端, 他甚至提出法和礼是治国安邦不可偏废的两大根本手段, 故“隆礼重法则国有常”。荀子反对不教而诛, 也反对教而不诛。他说:“不教而诛, 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 则奸民不惩;诛而不赏, 则勤勖之民不劝;诛赏而不类, 则下疑俗俭而百姓不一。”[22]即“教而不诛” (强调道德教化、忽视法律) 和“不教而诛” (强调使用法律而不注重思想教育和道德感化) 都是不可取的, 因为“教而不诛”的后果是犯罪的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不教而诛”的后果必然是刑罚越来越繁复却不能有效地禁止犯罪, 其结论是“明礼义以化之, 起法正以治之, 重刑罚以禁之。”[23]

作为儒家法律思想的基本精神和根本原则, “礼治”思想的具体贯彻体现在“引礼入法”的过程, 即将具体的礼治规范引入国家法律当中, 从而确保儒家所倡导的各种社会道德准则可以依靠国家法律的强制实施得以推行。于是, 法律成为所谓“最低限度的道德”, 成为实现德化天下这一至善目标的手段。“引礼入法”在中国法制史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除秦和汉代早期的律令所含“礼”的成分甚少以外, 历代法典几乎都出于儒者之手。真正引“礼”入法、把“礼治”思想全面贯彻到律令中, 是在秦亡以后, 其代表人物如汉初的贾谊和东汉董仲舒、陈宠等。

三、启示

先秦儒家法律思想中的“礼治”带有浓厚的贵贱等级名分色彩, 如“亲亲”、“尊尊”的基本原则和“礼不下庶人, 刑不上大夫”的根本特征都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别, 否定了人天生的平等性, 权利赋予了贵族, 义务留给了平民, 其终极目的是维护封建贵族特权。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 “礼”本身发生了重大变化, 有了新的含义, 它既可以表示尊敬的语言或动作, 如敬礼, 也可以表示礼物、送礼等, 肯定了人在地位上的平等性。“礼”区别于法律, “礼”是一种在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大家所共同遵守的言行举止的规范性仪式, 是一些基本的礼貌、礼节和个人修养, 属于道德范畴;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定权利义务关系的社会规范体系。道德和法律非对等关系, 道德是一种内在约束机制, 靠人们内心的信念、修养来维系, 而法律则是外在强制力, 靠国家强制力来维持。“礼”也应用于法律, “礼”作为习惯法被国家认可, 如国家赋予社会上某些早已存在的礼仪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在民事法律中, “赔礼”是民事责任的一种重要形式。“赔礼道歉”也是民法上诉讼请求的理由之一。可见, 今日之“礼”已非古时之“礼”, 因此, 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先秦儒家法律思想中“礼治”思想。一方面, 我们应该绝对抛弃其中为维护封建等级特权而提出的一些思想观念, 另一方面, 我们应该借鉴其中的积极因素, 保留并且赋予全新内容, 以丰富我国法律制度, 服务法治建设。

1. 现代法律应该绝对排斥“亲亲相隐”思想。

我们提倡亲爱自己的亲属, 更提倡亲爱众人, 但不再是以父权为中心的尊亲属, 不再以家族利益为上。最大自由的获得必须是以严格遵守法律为前提的, “亲亲相隐”必然导致不公正和不公平, 最终损害自己、他人和社会利益, 所以要绝对抛弃“亲亲相隐”思想。

2. 现代法律应该绝对抛弃“尊尊”思想中的贵贱等级观念,

因为“贵者恒贵, 贱者恒贱”的封建贵贱等级观念违背了现代法律思想中追求“人人平等”的发展潮流。但是, 我们可以赋予“尊尊”全新的内容, 如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 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工作生活得更协调, 更能享受到作为社会主人的权利, 体会到平等的真正含义。

3. 现代法律已不需要“正名分”, 因为儒家“正名分”的前提是承认人的贵贱等级差别性, 这显然背离人天生的平等性。

但是, 我们更提倡分工合作, 提倡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主张在充分享受法律所规定的权利的同时, 承担法律所规定的义务, 使权利和义务相一致。

4. 现代法律应该绝对抛弃“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思

想, 因为它不符合我国现行法律所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和罪责自负原则。在现代社会, 所有触犯刑法者均会受到刑法的处罚, 定罪量刑以犯罪事实为根据而非犯法者的身份、以刑事法律为准绳, 结合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来量刑, 以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公平性和公正性。

5. 现代社会应该继续提倡“孝忠”思想, 并赋予其新的含义和活力, 以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和社会道德水平。

现代社会应该提倡不以家族为本位的“孝”, 敬老爱幼、孝敬父母是我们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 不赡养父母甚至虐待父母的行为严重违反了法定义务, 违背了社会道德。新时代的“忠”既可以理解为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现代化事业服务, 也可以理解为忠诚于他人。

6.“礼法互补、综合为治”的思想是儒家法律思想中的合理

因素, 它揭示了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为补充的关系, 这可以给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我们以重要启示。要实现依法治国, 一方面要加强法制建设, 反对人治, 做到有法可依, 违法必究;另一方面要加强新时期的道德建设, 重视德育工作, 使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同步进行, 协调发展, 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

礼治解决社会问题方法论的逻辑起点是个体修养, 逻辑终点 (最后的目标和归宿) 是个体与社会群体的和谐。在个体修养问题上, 强调的是自我对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的遵从。孔子以君子的道德人格为和谐的典范, 以“智”、“勇”、“信”、“义”、“忠”等作为君子的基本人格要求。个人要恪守礼法, 自我控制, 不得妄为, 与社会的发展形成有机的协调。在个体与社会群体的关系上, 孔子认为, “仁者爱人”, 人与人要互相爱护, 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这就要求人们社会生活中做到上下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爱、兄弟有悌、朋友有信, 以仁爱之心对待一切人, 在人际交往中注重人的价值, 把别人也当作与自己同类的人看待, 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的和谐人际关系。这样由内而外、由点及面, 家庭和顺, 国家有序, 天下就会进入和谐状态依据礼义文化机制回归生命的意义世界, 避免因礼义失范导致的精神萎靡与价值虚无, 重新恢复生活、家庭、社会、文化、体制应有的人性化、人文化特征, 乃是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的一大关键。以礼为治是我国古代社会行之有效的治理方式, 作为方法论意义上的礼治观对当代中国“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施具有重大价值。

摘要:先秦儒家以周“礼”思想为源泉提出了“礼治”思想。“礼治”思想主要概括为“亲亲”“尊尊”“、礼不下庶人, 刑不上大夫”、“孝忠”思想和“礼法互补, 综合为治”等, 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我们应该正确评价先秦儒家法律思想中的“礼治”思想,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以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洛克奖惩教育思想及启示 篇9

(一) 洛克对体罚的态度

反对体罚。洛克认为依赖体罚会使人冒险地走两个极端的危险———即挫折人的锐气与无助于人的自制两个极端。[1]对儿童使用体罚只是教育者对儿童错误的本能反应, 是一种贪便取巧的办法。洛克提到了体罚会导致的两个极端的后果:一是体罚无助于人的自制。洛克认为人类有追求现实的快乐, 避免身体痛苦的本能倾向, 体罚并不能使儿童从内心深处为做错事而感到羞耻, 只是为了避免身体上的痛苦, 追求肤体的快乐这一浅显的本能的动机来改正错误。一旦没有体罚的威胁存在, 儿童会继续犯错误。就像洛克指出的“这种奴隶式的管教, 所养成的也是一种奴隶式的脾气”。当有教鞭胁迫的时候, 儿童会暂时屈服, 一旦不用教鞭, 儿童便会暴露出他们的本来的倾向。[2]体罚并不能在儿童精神中形成一个长期的恒定的能够发挥自我监督作用的机制系统, 所以体罚只是对儿童行为的一时的改变, 并不能使儿童形成自我克制的习惯。 二是体罚会挫伤人的锐气, 体罚过重、管教过严会使儿童精神沮丧, 产生挫败感, 在儿童心里产生消极的自我暗示, 使儿童失去活力, 陷入怯懦消沉的状态。

不放弃使用体罚。洛克极力反对鞭挞儿童, 同时也认识到了鞭挞的必要性, 并且阐述了能够使用鞭挞的特殊的情况。[3]对于顽固不化或是有强烈反抗倾向的过失儿童, 体罚应该相对严厉一些, 在体罚的同时应该配合惩戒和说理。当能够从儿童的面容、神情、 声调和屈服中看出他真挚的悲悔时, 体罚才可以停止。 所以洛克认为体罚也是有其使用的特殊情境与特殊方式的。对于洛克的体罚思想要进行全面的认识, 教育发展到今天, 体罚这一古老的教育方式是应该禁止的。

倡导以羞耻心为基础的惩罚。洛克认为, 鞭挞带给肌肤的痛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制裁, 鞭挞所唤醒的儿童因为做错事而产生的害羞和羞耻, 才是对儿童真正的惩罚, 才是对儿童真正意义上的约束。对儿童呵斥和鞭挞, 只会使儿童产生一时的因畏惧而发生的行为变化。洛克认为鞭挞是一种不完全治疗的手段, 没有触及到痛楚的核心。洛克在批判司空见惯的体罚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羞辱和羞耻心的惩罚的意义。洛克认识到惩罚的最终指向不应当停留在儿童身体上的疼痛, 而是儿童的羞耻心和羞愧感。

(二) 关于奖励的观点

提倡奖励, 慎用物质奖励。在管教儿童时, 洛克提倡奖励, 避免惩罚, 同时在奖励时应该注意慎用物质奖励。[4]用食物、衣服、玩具等这些物质的东西去奖励儿童, 会使儿童把自己行动的动机和快乐寄托在外在的物质上, 在物质奖励与做事的态度这一刺激与反应之间产生联结, 一旦失去物质奖励, 儿童很可能丧失做事的积极性。频繁使用物质奖励易使儿童产生奢侈、骄傲和贪婪的倾向。

倡导以名誉心为基础的奖励。洛克认为使儿童懂得尊重与羞辱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追求他人的尊重, 避免他人的羞辱, 对于他们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刺激和鞭策。这种鞭策会永远在儿童内心发生作用, 使他们走上正轨。洛克认为儿童对于自己的名誉是极其重视的, 而且对名誉的敏感程度远超过了父母的估量, 可以利用儿童的这一特点进行教育。当儿童表现出一些积极的良好的行为或品行时, 教育者应该使儿童感受到被尊重的快乐, 同时给予儿童各种令人愉快的事物或刺激。[5]儿童如果感受到了这种尊重, 感受到维护自身名誉的必要性, 儿童便会自我激励、自我管理, 从他律走向自律。为了始终保持和维护自己良好的荣誉, 儿童的上进心会明显增强, 儿童会更加关注自身的发展。[6]洛克认为物质奖励只是一种外在的引导, 儿童对名誉的维护意识和自我概念意识才能使儿童形成内在的自觉的行为规范, 这种奖励方式才能真正地、 永久地发挥作用。

二、洛克关于奖惩的一般原则

(一) 善于利用替代性奖惩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到了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儿童通过对榜样行为的模仿而进行的一种学习方式。榜样的行为是受到奖励或是受到惩罚会直接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的经典实验表明, 在自发的情况下, 观察到成人攻击行为受奖励的被试比观察到成人攻击性行为受惩罚的被试, 更多地表现出攻击性行为。[7]洛克十分重视榜样的作用, 他认为教导儿童时, 把榜样放在他们的眼前, 并指出可以这样做或不能那样做的原因, 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洛克指出了替代性奖惩的重要性, 通过对榜样的奖励和惩罚可以影响儿童的价值判断和行为表现。通过惩罚榜样, 可以使儿童有正确与错误的观念, 并且引以为戒;通过奖励榜样, 可以激励儿童向榜样的好的行为表现靠拢, 使儿童产生学习的动力。

(二) 奖惩态度的一致性

当儿童表现出某一行为时, 周围人对他的评价态度应该是一致的, 否则会使儿童产生价值判断的错误及是非观的模糊。对于儿童的积极行为, 父母与周围的人都应该给予赞成和鼓励, 当父母给予儿童批评、 呵斥的时候, 其他的人也应该对儿童表示同样严肃的脸色。现在家庭多独生子女, 当父母对孩子训斥和批评时, 爷爷奶奶或是周围的其他人会马上站出来庇护儿童, 为儿童的错误开脱, 这种庇护所的存在使对儿童错误的惩罚存在不一致性, 从而使儿童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 造成儿童行为规范原则的混乱, 不利于儿童良好行为的养成。

(三) 要以尊重儿童为前提

洛克认为奖惩都是应该采用的教育方式, 只是应该选择恰当方法。洛克认为赞扬时应该当众进行, 这样会使儿童更加看重自己的名誉, 更能自觉地维持自己好的行为。批评和斥责儿童时应该在私底下进行, 如果当众批评儿童会伤害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使儿童维护自己名誉的动机减弱。所以奖励和惩罚都应该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进行, 并且在奖惩时要始终考虑到儿童的自尊心和儿童的情绪变化。尤其在批评儿童时应该避免当着众多人的面批评, 话语也不可过于刻薄和激烈。有些教育者认为年龄小的儿童对于名誉没有太多的意识, 即便是受到批评转眼间就会忘记, 因而在课堂上对儿童任意批评。这一做法忽视了儿童的心理诉求, 儿童对名誉的在乎和敏感程度是超过教育者的想象的, 在课堂上对儿童进行批评, 其他同学的嘲笑和轻视会极大地伤害儿童的自尊心。同时由于儿童自身尚缺乏判断和认识能力, 普遍存在向师心理, 教师的批评毕竟代表着教师的好恶, 也会引导其他学生对被批评儿童的态度和印象, 影响儿童与其他学生的交往。

(四) 要及早、适龄、适时

父母容易犯的错误是在儿童小时候过分溺爱儿童, 不注意及早施教, 待儿童长大了表现出消极的行为时才注意教育, 这样难度就增大了。

不同阶段的教育应该采用不同的奖励和惩罚的方式。洛克认为对于儿童的管教要趁早, 要及早地向儿童说明事理, 使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果儿童在年幼时, 没有判断能力, 需要父母管教的阶段就被放纵, 不加约束, 在儿童年长时, 需要父母以朋友的身份真诚沟通时对儿童声色俱厉, 这是违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所以在幼年时教育应多训诫和规范, 青少年时应该以说理为主, 重视情感和精神上的交流。

奖励和惩罚都应该在行为出现后及时进行, 尤其是惩罚, 要在错误行为表现之后即时惩罚, 错误行为与惩罚之间不宜间隔太长时间。

三、洛克奖惩教育思想的启示

(一) 合理使用惩罚

惩罚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现在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中都重视奖励的作用, 认为奖励对儿童的成长有更大的作用。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和忽视惩罚的教育性。惩罚不能够频繁地使用, 但也不能完全废弃, 惩罚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通过惩罚, 首先儿童可以对正确和错误的行为形成一定的认识, 其次儿童能够发现自己的错误, 反省自己的行为, 改正错误, 承担责任, 从而增强儿童的是非观念和责任感。

避免体罚, 增强儿童对屈辱的感受力。对儿童体罚或变相体罚都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体罚作为一种古老的、野蛮的教育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儿童的身心特点和现代社会教育的需求。但是, 教育实践中体罚现象依然存在, 家长、教师体罚儿童的新闻也屡见不鲜, 体罚问题应该得到重视。惩罚儿童应该重在说理, 唤醒儿童内在的羞耻感。当儿童做出不良行为时, 教育者应该给予一定的惩罚, 这种惩罚不是显性地强加到儿童身上的, 而是隐性地作用于儿童的心理。惩罚可以是一些令儿童不快的事或物, 如别人不好的评价, 使儿童真正地因为做错事而感到羞愧, 从而唤醒儿童的自我克制和自我约束, 这种刺激机制可以长久地起作用, 使儿童认识到行为不好的人得不到好的东西, 还会遭到别人的谴责[8], 儿童一旦表现出消极的行为就能够认识错误并进行自我教育。

惩罚与尊重并行。当儿童有过失时, 教育者在教育儿童过程中也应该顾及儿童的自尊, 批评儿童应该在私底下进行, 私下批评儿童时也不可恶语相向, 要在情绪上保持平静, 不可带着愤怒的情绪辱骂、奚落儿童。教育儿童时要和蔼又不失力度。惩罚的目的是使儿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所以惩罚应该给儿童讲明道理, 说明儿童过失的消极影响, 并真诚地给予改正的建议。

(二) 注重名誉教育

在奖励儿童时应该慎用物质奖励, 多采用精神鼓励。儿童为维护自己的名誉而付出努力, 促进自我发展就变成了儿童自觉的行为。[9]名誉教育的目的是使儿童树立起自我概念, 自我肯定和自我维护, 从而进行自我管理。教育者要学会鼓励儿童, 维护儿童的名誉, 同时要善于发现不同儿童的闪光点加以赞扬, 从而激发儿童的潜能。教育者在平时应该注意观察儿童的兴趣爱好, 组织儿童进行不同的活动体验, 组织之间的交流和评价, 记录儿童的名誉指数。对儿童要多鼓励和赞扬, 少责备和批评, 给儿童以维护自我名誉的动力。

(三) 榜样示范教育

洛克认为榜样的作用对儿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通过榜样的示范, 儿童可以直观地认识到行为的好坏, 所以要重视榜样的教育意义。家长、教师、同伴都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 言行一致, 严格律己。教育者在学习和生活方面都应该为儿童树立良好的行为模范。在同伴交往中也应该向优秀者看齐, 同伴之间互相监督, 规范言行。在班级中树立模范, 向良好的榜样学习, 同时以不良的榜样为警示。不良的榜样给儿童提供了反面教育的题材, 以此来教育儿童, 避免儿童走向歧途。

(四) 教育氛围的一致性

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应该为儿童创造统一的、一致的教育氛围, 在儿童受到赞扬时应伴随可爱的事物, 在儿童受到批评时, 应伴随可恶的事物。[10]当儿童的表现良好时, 周围的人都应该给儿童以赞扬, 当儿童的行为表现不好时, 周围的人也不能存在偏袒和庇护之心, 都应给予儿童批评, 在儿童周围形成一致的态度, 这样才能使儿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而不是仗着庇护人的同情自以为是, 不知悔改。

(五) 因材施奖惩

儿童的性格和心理有差别, 对奖励和惩罚的感受程度也不同。教育者应该根据不同儿童的身心特点, 因材实施奖惩。奖励儿童时要注意选择儿童喜欢的奖励物, 惩罚儿童时对于不同的儿童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于有自律、自制精神的儿童惩罚只需稍加提醒, 对于自制力低的儿童, 则需要反复地强调和说理, 将要说明的道理一点点深入儿童心中。对于性格内向的, 批评时要注意话语不可过重, 对于性格外向的可以适当增加力度, 使儿童更加深刻地反省错误。不同的年级奖惩的方式也有区别, 低年级儿童应该多采用显性的奖惩方式, 高年级儿童应该多采用隐性的奖惩方式。

摘要:洛克的《教育漫话》中蕴含着丰富的奖惩教育思想。洛克强调以名誉心和羞耻心为基础的奖励和惩罚。其思想对今天的教育仍具有重要启示:合理使用惩罚, 注重名誉教育和榜样示范教育, 创造一致的教育氛围, 因材施奖惩。

关键词:洛克,奖惩教育,基本思想,启示

参考文献

[1]谢德新, 邵琪.洛克惩罚教育的心理学诠释[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1 (3) .[2][英]约翰·洛克.教育漫话[M].傅任敢,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3]高宁波.洛克惩罚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教育的启示[J].才智, 2014 (8) .

[4]岳定权.试析洛克奖励机制中的认知心理[J].现代企业教育, 2006 (21) .

[5]刘娇娇.洛克的奖惩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10) .

[6][9]姚灶华.用“名誉”来教育——“名誉教育”的理念与策略探索[J].中国教师, 2012 (21) .

[7]莫雷.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启示 篇10

“仁德”是孔子要求人们具备的最高尚的道德品质,为了让人们达到这个品质,在孔子思想中包涵了许多德育的内容,下面就选三个基本核心的思想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1.1“孝悌”是仁德的基础

孔子一生致力于复兴周礼,周礼是建立在宗法制度“亲亲”的基础上,所以他非常重视孝、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他教育弟子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孝敬兄长。孝和忠是统一的,孝于家族长辈,就是忠于国家朝廷。“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只有在家做好孝子,在朝廷才能做忠臣。孔子把家庭伦理的孝悌之情迁移到治国、平天下,后世儒家发展了孔子的这一思想,《大学》中就明确提出修身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点。孔子还明确谈到孝悌与仁的关系:“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即统治者能身体力行孝悌,被统治的人民就能竞相争取仁的品德,这样就无形中消灭了作乱犯上的现象。

1.2“爱人”是仁德的核心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要“爱人”就要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别人。“爱人”的简易方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积极的“爱人”方式,自己有某种需要,要进而推想到别人也会需要,这就是所谓的“忠”。如果从消极方面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我不愿意让别人这样的对待我,那我也不会这样对待别人,这就是所谓的“恕”。忠恕的综合即仁的本身,实现了忠恕之道,也就实现了对他人的爱,孔子的“爱人”是一种泛指,人无分东西南北,爱无差等,一视同仁,同样仁爱。

1.3“复礼”是仁德的表现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答:“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人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进一步追问具体内容,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这里,孔子首先说明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范就是仁的性质。“礼”主要指遵守等级社会的生活规范和道德规范。这种规范大到国家的社会制度,小到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常识。孔子还提出仁的一个特点“为仁由己不由人”,认为仁的德行是自觉主动的,倡导仁的自觉性,促使人们自觉地将“礼”变成种内在、自觉的道德规范。最后孔子提出了道德行为需要在视、听、言、动各方面全面地符合礼。“人而不仁,如礼何”。意思是如果热门缺乏仁德,怎么实现礼仪制度。因而,孔子认为仁与礼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仁是礼的内容,礼是仁的表现形式。

孔子的仁德学说,从根本上反映了社会群体的普遍要求。现在的德育教育要着力强调孔子的这种品质,强化学生“爱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教育他们孝敬父母,热爱集体,热爱祖国。同时,还要注重礼仪规范的教育,大力提倡“重礼”、“讲礼”,以培养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2 知、情、意、行的德育过程

孔子认为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需要经历知、情、意、行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一,他认为全面理解和掌握道德概念是形成、巩固道德认知的关键,所以要让弟子反复理解“仁”、“知”、“信”、“直”、“勇”等道德概念,让这些观念深入人心。二,道德情感和道德品质至关重要。从陶冶情操和改变心情开始,全面的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将诗、礼、乐三者作为道德情感教育的媒介,把道德认知融入道德情感的陶冶中,使道德行为成为人的自觉表现。三,重视道德意志的培养,认为信念、志向、恒心直接关系到道德行为的生成、持久。提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也”;“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四,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他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又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即品德高尚的人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都要与仁德同在,这表明孔子重视道德行为的持续性和长久性。

在目前的德育教育中,人们总是会忽视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并形成的过程,缺乏道德情感的培养和注入,过度的依赖对德育教育的说教,而不重视对德育习惯的养成,从而导致事实上的知行“两张皮”。孔子关于知、情、意、行的认识与实践,对目前的德育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有重要的警示作用。

3 独特的德育方法

孔子的德育教育方法有很多,不仅效果明显而且方式多样。一,身体力行。孔子常以自己的行为举止引导学生,以达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效果。“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品德感化的力量之强大,身教远远胜于言教。二,立志有恒。强调立志学道、修德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立志、言志并以自己的经历作为榜样:“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三,推己及人。孔子认为,人心是相同的,己心所欲所恶,与他人之心所欲所恶并无大的差别,因此要尽己之心以待人,不以己所恶施于人。四,克己内省。即自省和律己,重视道德的内化性,认为自我努力是提高道德修养的内部动力,不断修正自己的道德缺点与错误,将其消灭在萌芽和未生中。第五,改过迁善。鼓励学生积极改过,培养学生闻过则喜的品质。“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对于迁善,认为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进而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目前的德育教育方法过于简单和公式化,它没有充分的去了解到受教育者的内心变化,也没有有效贴近受教育者道德生活的实际,而且偏向外烁方式,忽略内发方式,这样的德育教育往往不会收到好的效果。我们重温孔子多样化、生活化的德育方法,汲取其德育智慧,对改善现在的德育教育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摘要: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早重视德育教育的教育家,他的德育思想蕴藏着丰富的教育智慧,对当代德育有着深刻的阐释力和重要的借鉴价值。他独特的德育方法对当今德育方法的改进和创新以及德育绩效的增强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孔子,德育,思想,启示

参考文献

[1]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2002.

[2]孔子教育基金会.儒学与二十一世纪[M].北京:华夏出版社社,1996.

[3]中国期刊网《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4]杜维明.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5]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上一篇:桥梁承载力下一篇:紧组合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