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情绪调控

2024-07-23

自我情绪调控(精选十篇)

自我情绪调控 篇1

一、以唤醒幼儿积极情绪体验为特征的“环境浸润”策略

1. 以安全的外部环境浸润人

幼儿的心理状况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因此, 我园努力从环境创设入手, 尽可能地保证有足够的场地与设施供孩子们活动, 如, 新进幼儿园的小班孩子, 常有哭闹发生, 我们要求, 小班教室的布置尽量生活化, 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这里找到“家物”, 让他们有一种家的感觉, 不开心的时候, 可以去抱一抱、摸一摸、亲一亲。

2. 以尊重的心理环境发展人

平时的教育教学中, 我们始终要求教师要以关怀、理解、平等、尊重的态度去与幼儿交流互动。如, 在与幼儿交谈时, 要尽量蹲下或弯下腰, 并与幼儿保持经常性的目光交流, 并强调要多用商量的口气。与此同时, 我们还积极为幼儿创造条件, 让他们在各种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从中获得美好的情绪体验, 并在这样的体验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调控自己本来可能有的不良情绪。

二、以增强幼儿理解、包容、体验为特征的“情绪释放”策略

幼儿虽然年龄还小, 但作为生活的一分子, 特别是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 他们当然也难免会有不如愿的时候。所以,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 都应该时刻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 同时要尽自己所能, 去帮助幼儿掌握不良情绪释放的方法———这是幼儿情绪自我调控能力形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1. 在理解中释放不良情绪

幼儿情绪反应的强度和持久程度, 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触发情绪反应情境的理解。譬如, 有一天, 大家正在兴高采烈地玩着玩具, 突然, 一个幼儿的玩具被另一个幼儿弄坏了, 于是, 那个被弄坏了玩具的幼儿就在一边“哇哇”大哭起来, 看哭解决不了问题, 于是又动手打起来……很显然, 哭和打都是幼儿不良情绪的体现, 但这样的方式只会使不良情绪进一步加重。因此, 我们要求教师在遇到诸如此类的情况时, 一定要注重引导幼儿首先学会用说的方式把自己的情绪宣泄出来, 如, 可以这样告诉同伴:“你把我的玩具弄坏了, 我没有办法玩了, 所以我很不高兴……”当幼儿能够这样心平气和地表达的时候, 他的不良情绪也就会在自然而然中得到释放, 同时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他的情绪自我调控能力。

2. 在包容中释放不良情绪

从幼儿成长的角度看, 每个幼儿都会有消极情绪, 这是他们成长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 教师不能一味地压抑、控制幼儿的消极情绪, 而要帮助幼儿学会包容, 选择对自己和他人无伤害的方式去疏导和宣泄这种情绪。引导幼儿把情绪表达出来, 鼓励幼儿用“说”的方法缓解心理压力, 为幼儿释放不良情绪提供支持和帮助。教学实践中, 教师通过多种方式为幼儿提供机会诉说自己心中的感受, 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被我们在实践中称之为的“破涕为笑法”, 就是引导幼儿释放不良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

三、以提升幼儿乐观、自信体验为特征的“移情教育”策略

1. 乐观积淀愉快经历

鼓励是激发幼儿乐观精神的最好途径。我们一贯强调平时一定要学会对幼儿说“你一定行”, 因为, 这样一句看似极为简单的话, 却常常能激励幼儿产生积极进取的心理, 增强他们的乐观精神, 从而促进其情绪自我调控能力的形成。我们要求教师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幼儿的位置上, 从幼儿的角度去体验幼儿的感情, 这就是心理学上称之为的移情教育。有一个叫怡怡的小女孩, 看上去很文静懂事, 但由于她母亲平时太宠她的缘故, 所以总是很喜欢撒娇, 情绪也常常表现得不怎么稳定, 而且, 课堂上老师叫她回答问题时, 她总是扭扭捏捏, 显得很不自信。在一堂儿歌复习的语言活动课上, 当怡怡面对教师的提问再次显现出那种“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的神情, 并且边上的小朋友也都在说:“老师, 怡怡她答不出来”的时候, 我们的教师并没有像以前那样只是让她坐下算了, 而是微笑着走到她身边, 然后拍了一下她的肩膀, 对着全班的小朋友跟她说:“谁说怡怡答不出来?怡怡一定行的!”说完, 教师还带头请全班小朋友一起为怡怡鼓掌……这堂课后, 我们高兴地发现怡怡在课堂上开始能主动地举手发言了, 平时撒娇的情况也越来越少了!这位教师能够站在怡怡的角度想怡怡之所想, 及时鼓励, 终于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这就是移情教育的魅力。

2. 自信激活积极体验

我园非常注重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体育活动, 去激发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如, 具有我园特色的“勇敢的战士”“爬山洞”“送信”等体育活动, 既可让幼儿在活动中去勇敢参与并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 又能使他们在战胜挫折、获取成功的过程中体验到乐观和自信的重要, 并在这样的体验中潜移默化地习得如何去调控自己情绪的方法。

四、以增进幼儿支持、信任、体验为特征的“家园合作”策略

1.“以家优园”重沟通

家长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幼儿园值得挖掘的宝贵的教育资源。工作中, 我们充分挖掘具有一定教育理念与经验的家长, 把他们请到幼儿园, 和教师一起组织教育活动, 为孩子成长提供帮助和支持。小班的果果一天到晚总是坐不住, 而且总喜欢去碰碰其他小朋友, 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 动不动就发脾气, 面对这样一个孩子, 教师想了很多办法, 也与果果的家长进行了密切的沟通, 但效果甚微。最后, 在幼儿园家长资源库里发现了一位心理学教育专家, 在这位家长的帮助下, 经过一个学期, 果果的表现明显好转了。经过这件事, 不仅帮助了这名孩子进行有效的情绪管理, 也培养和教育了该班的教师。

2.“以园促家”重调控

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角, 但家长毕竟不是教育工作者, 在面对子女的一些教育问题时, 往往力不从心, 束手无策。我们的主张是, 幼儿园教师主动参与到家庭教育中来, 了解孩子的教育状况, 与家长一道来解决问题, 起到调控家庭教育的作用。

有一位家长曾特意来到幼儿园, 向我们讲述她女儿“绝食”的事件:一直都是婆婆送女儿去幼儿园, 那天, 因为婆婆有事送不了, 结果, 女儿不乐意了, 非要奶奶送不可, 又是哭又是闹, 甚至不肯吃早饭。弄得没办法, 最后还是如了女儿的愿, 让奶奶送。不仅如此, 有时面对穿什么衣服, 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明明天热了, 她还是要穿那件漂亮的冬装, 不让她穿, 她就又会如此这般给你“表演”一通……这位家长很无奈, 向老师咨询。这件事让我们切实地感觉到在培养幼儿情绪自我调控能力方面, 家园合作的重要性。事后, 我们通过家长会集体辅导及个别沟通交流等方法, 让家长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有后来的一次家长经验交流会上, 就是那位妈妈向别的家长介绍了在她再次碰到女儿要“绝食”时的成功处理办法。这位家长不仅有效地化解了“绝食”危机, 也让女儿的不良情绪在自觉不自觉中得到了很好的调控。这同时也在告诉我们:加强家园合作, 以园促家, 确实是幼儿情绪自我调控能力形成的得力推手。

总之, 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 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是一个既迫切又现实的问题, 而让独生子女们从幼儿时期就学会情绪自我调控的方法、形成情绪自我调控的能力, 既是促进独生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也是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责任和义务。当然, 除我们上面提到的四大策略外, 独生子女情绪自我调控能力的有效培养策略应该还有不少, 为此, 我们将坚持不懈地去作进一步的思考、探索与实践。

摘要:从四个方面谈了独生幼儿情绪自我调控能力的培养策略。

培养幼儿情绪自我调控能力 篇2

培养幼儿情绪自我调控能力

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愿望。这同其生理发展密切相关。自我控制力是儿童意志发展的基础,坚强的意志是人才的必备条件。

幼儿期是萌发各种情感的重要时期,如果孩子在这一时期得不到相应的教育,可能会产生相应的消极情感,影响其以后的发展。首先要对人情绪情感有所识别,知道与人的喜怒哀乐等情绪相对应的面部表情,要让幼儿识别到什么会引起各种情感。其次,重视道德情感的培养。

大学生如何进行自我情绪的调控 篇3

步入高等院校之后,大学生往往经历着一系列的生活与学习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往往会形成一些消极性的影响,使大学生在不适应变化的情况下,频繁出现负面情绪,进而对其个人的生活、学习、社交乃至健康形成不利影响。因此,如何帮学生积极调解情绪,把握心理状态就成为了教师们关注的重点。本文探讨了大学生如何进行自我情绪调控的相关内容,旨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 自我情绪 调控

一、大学生进行自我情绪调控的作用分析

高等院校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生活学习环境,在校园中大学生往往经历着更加贴近社会的生活与学习情境。相比于高中阶段比较封闭单纯的环境,大学生在处理个人生活、学习安排以及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面对的问题相对复杂,容易产生一定的矛盾冲突,进而导致不良情绪的产生。这种矛盾冲突的形式与内核,包括内向型和外向型两种。其中,内向型不良情绪的产生根源,在于学生自我认知与客观实际之间的偏差,例如大学生在步入校园后,往往会因为高中阶段自己的优秀表现而存在一定的优越感,而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生活与学习后,则可能发现身边的同学比自己更加优秀,在学习成绩或者校园文化活动的表现上,自己落在别人的后面。这种心理落差导致的陌生情境与感受是学生未曾经历的,很可能导致学生自卑情绪的产生或者自我否定放弃行为的出现。相对于内向型不良情绪,外向型不良情緒则相对直观,主要体现在大学生与周边的老师、同学进行的人际交往中形成的摩擦。在缺乏一定情感纽带与基础的条件下,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在他人的表现与自己预期结果出现偏差时,往往因自控能力不足而产生直接的矛盾,出现厌恶、敌视甚至肢体上的斗殴行为,而针对特定对象的不良情绪往往会左右大学生在生活与学习过程中的行为选择。

上述不良情绪的产生与积累会在短期与长期两个层面对大学生的个性品质与思想品德形成不利影响。在不良情绪的作用下,大学生可能对学习知识提不起兴趣,频繁早退、旷课,在宿舍与同学态度冷漠,对身边的人漠不关心。长期下来,就会出现精神、认知以及行为上的非正常表现,甚至性格或人格扭曲。

通过情绪管理与调控教育,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身的情绪特征,对自我情绪波动变化的根源有着准确的认知,认识到不良情绪对于自身和周边同学的不利影响。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建议,大学生能够了解掌握相应的情绪调节技巧,在处于特定情绪状态的情况下,积极寻找宣泄途径,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最终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学习态度,在校园中建立理想的人际关系,形成健全的人格与高尚的思想品德。

二、大学生如何进行自我情绪的调控

1.正确的自我认知

正确的自我认识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情绪调控的基础,只有对自身客观条件与性格情感特征有着准确的把握,才能了解不良情绪的产生根源,选择针对性的方法加以疏导。大学校园是学生初步社会化交往的环境,在校园中学生间往往在学习成绩、文体活动、社团组织等形成直接的竞争关系。部分不良情绪的产生就是在这些竞争的过程中,学生自我认知的偏差而形成的。因此,大学生应正视自己的现实条件,发现自身优点与长处,对于自己的不足之处有着清醒的认识。不一味为追求竞争的结果,将自我完善与提升放在重要的位置之上,通过自我认知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

2.注重情绪的合理表达

不良情绪产生后应予以及时的疏导,才能使其得以宣泄,而不会抑郁在内心之中,形成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大学生在进行情绪调控的过程中,在自我疏导宣泄形式的选择上,应注重表达的合理性。社交是人的内在本质需求,通过理想的社交情境,不良情绪往往会成功消弭。大学生在班级或宿舍这个集体中,在产生不良情绪后,可以向身边的人进行倾诉,倾诉的对象可以是知心好友,也可以是班主任或者辅导员,在不良情绪表达的过程中,情绪的影响作用其实正在逐渐减弱,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说出来就不难过了”。大学生应重视情绪表达形式与尺度的把握,在倾诉的过程中应相对克制,说出不良情绪形成的根源,而非单纯的哭诉或者喊叫,避免过激表达对他人造成负面影响。

3.转移自身注意力

不良情绪对于大学生的影响,往往是在学生的脑海中构成一个应激性的负面影响氛围,学生处在这一氛围当中往往很难自拔,通常是一想到这些事就会焦虑、伤心甚至愤怒。因此,在自我情绪调控的过程中,大学生当发现自己长期处于不良情绪的影响而调控行为又效果有限的时候,应学会转移注意力,规避不良情绪氛围。在校园中,常见的注意力转移方法有,运动、散步、听音乐等。当前,人们的出行更为便捷,大学生也可适当的安排一些旅行,到大自然或者陌生的地方,放松自我。这些注意力转移的方法,能够帮助大学生创设出一个理想的情绪氛围,有效的摆脱不良情绪的影响。

4.积极寻求外力帮助

大学生在进行情绪自我调控的过程汇总,除了和老师同学交流外,还可以积极寻求外力的帮助。目前,我国高校大多建立了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免费为在校的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当大学生无力调整自己的情绪问题时,应端正态度,消除对心理咨询的误解,学会利用校内资源,积极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早日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结语

综上所述,情绪调控是大学生对自身情绪进行觉知、控制与调节的手段,与大学生自身联系紧密,它既能从情绪产生原因上做到以理服人,又能从情绪感染的角度做到以情感人,有效地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本文分析了大学生自我情绪调控的作用,详细阐述了相应的方法与策略,具有一定借鉴价值与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郝宗英.大学生情绪智力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长江大学,2012.

[2]潘明军.情绪智力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0,04:442-444.

[3]丁凤琴,马淑娟.大学生情绪智力及与自尊和学业满意度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3,04:568-570.

自我情绪调控 篇4

关键词:自我调控,负性情绪,自我损耗,工作记忆

一、前言

意志是人的心理最有力且最神奇的能力,包括选择和自我调控。进来研究表明,自我控制操作会消耗资源[1]。当人们抑制自己的反应,他们随后的控制和积极回应行为会受到损害,即使是一个表面完全不相关的活动。这表明一种类似于体能的资源被用于自我调控的过程,当个体的这种资源被消耗时,个体就处于自我损耗状态。

然而意志也会受到人的情绪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冲动性人格特质者或有行为失控症状的精神病患者,如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在负性情绪下会表现出更明显的行为控制缺陷症状[2],这表明个体的情绪状态可能会对行为的自我控制过程产生影响。另外,研究显示,积极情绪能够补充自我调控系统的先前损耗[3]。那么,相对于正性情绪对意志损耗的积极作用,负性情绪是否是截然相反的呢?也就是说,负性情绪是否会在自我损耗下对人的意志起到削弱的作用?在这方面尚缺乏直接的实验证据。

先前的一些研究表明,负性情绪会降低人体活动能力和积极性,降低活动效率,使得个体的执行功能受损。如,负性情绪会对高中生工作记忆广度有负面影响[4];长期的负性情绪也削弱个体的执行功能,如抑郁症患者识别动态面部表情的执行功能有损害[5]。另外,消极情绪不利于创造性的产生。创造性涉及新产品或者新方法的产生,因此该过程很可能涉及克服习惯、常规及其他自动反应。消极情绪限制人的注意,使人的反应刻板化、僵化。相比之下,积极情绪赋予自我以力量来克服标准化、习惯化及其他非创造性的思维模式。Saxena以高中生为被试的研究发现,创造性和负性情绪(焦虑)之间呈显著负相关;Gazzaniga也指出抑郁、不愉快、焦虑等负性情绪都阻碍创造性问题解决[6]。因此,负性情绪下的个体通过自我调控克服自动化反应的能力可能受损。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通过情绪图片诱发被试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考察情绪对自我损耗效应的调节。研究假设,当发生资源损耗时,相比中性情绪(即无情绪诱发),负性情绪下被试的空间工作记忆任务完成得更差,而积极情绪下被试的空间工作记忆任务完成得更好。

二、情绪与自我损耗对空间工作记忆的影响

(一)方法。

1.被试

被试为60名本科生(男生31名,女生29名),平均年龄为21.12岁(SD=1.84),视力正常。

2.材料

色词Stroop任务刺激分为色词不一致(词语呈现颜色与词义不一致)、一致(词语呈现颜色与词义一致)、中性(词语本身不带有颜色含义)三种条件,用红、黄、蓝、绿四种颜色书写,对应按键F、G、H、J,要求被试忽略词语含义,快速准确地对词语的颜色作反应。损耗组被试完成不一致和中性色词辨别,控制组完成一致和中性色词辨别。不一致和一致任务分别含有80试次,中性任务含有20试次,刺激随即呈现在白色背景的屏幕中央。任务开始时,屏幕中央呈现黑色注视点“+”1000ms,随后呈现刺激项目3000ms,期间若被试做出按键反应,则自动跳到下一试次,若被试没有反应,则在3000ms后跳到下一试次。刺激随机呈现。正式任务开始前有练习。

工作记忆测验任务,采用经典的点阵运算广度记忆任务。该任务中,被试首先判断点阵式运算是否正确,并作出按键反应,F表示错误,J表示正确;之后记忆5×5网格中黑点的位置并回忆。所需回忆的黑点的个数表示记忆广度,从两个依次递增为六个,每级广度各3次,共15次任务。计分时,等式判断正确,且相应点的顺序和位置完全回忆正确才得分,否则不得分。

积极情绪图片和消极情绪图片选自中国人脸情绪图片,并请30名大学生(男生14名,女生16名)进行再评定。评定后积极情绪图片的愉悦度和唤起度分别为7.57, 5.40;消极图片愉悦度和唤起度分别为2.97, 6.18。

3.程序

实验程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进行损耗操纵,即3个损耗组进行一致的色词Stroop任务,3个控制组进行不一致的色词Stroop任务。在第二阶段,通过情绪图片分别对积极情绪组和消极情绪组诱发相应情绪。指导语呈现后,出现十字注视点(3000ms),然后呈现情绪图片(8000ms),随后是空屏(3000ms),然后屏幕上出现“?”(6000ms),被试按照1—7级对情绪的唤醒度作评定。每张情绪图片只呈现一次。在情绪诱发后采用Grove J.R编制,祝蓓里1994年修订的简式心理量表(Profile of Mood States, POMS)对被试进行情绪状态测试。对照组在第二阶段作10分钟休息,在休息后完成POMS量表。在第三阶段所有被试均进行工作记忆广度测试。

实验采用装置为IBM PC电脑,分辨率为1152×864。采用SuPerlab2.0版软件编写实验程序和呈现刺激材料。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向被试致谢并给酬劳5元。

(二)结果与分析。

1.损耗任务的有效性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损耗组反应时(M=847.23±184.09)和控制组反应时(M=708.05±169.73)差异显著(t (28)=-3.004, P=0.004),且损耗组的被试反应时显著长于控制组的反应时,说明损耗操作是有效的。

2.情绪诱发的有效性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积极情绪组与消极情绪组的情绪纷扰总分差异达到显著(F (2, 57)=32.571, P<0.001)。进一步多重比较表明,积极情绪组与消极组情绪纷扰差异显著(t (37)=-32.77, P<0.001),中性情绪组与消极情绪组情绪纷扰差异显著(M中性=3.67±10.848;t (38)=-28.24, P<0.001),而积极情绪组与中性情绪组情绪纷扰差异不显著(t (39)=-4.54, P=0.307)。

从被试自我报告的情绪来看,消极情绪的诱发是有效的,然而,积极情绪与中性组似乎没有差异,但由于量表测量的外显性,不能排除内隐的情绪诱发对资源的影响的可能。

3.情绪对自我损耗效应的影响

损耗组与控制组在不同情绪条件下的工作记忆广度分别是,损耗组M积极=16.90±6.19, M中性=10.91±4.16, M消极=5.13±5.33;控制组M’积极=17.50±6.41, M’中性=17.50±6.45, M’消极=19.64±7.76。以工作记忆广度得分为因变量,进行2(损耗条件)×3(情绪操纵条件)的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损耗组与控制组(未损耗组)的工作记忆广度差异显著(F (1, 54)=20.304, P<0.001),说明自我损耗致使工作记忆所依赖的认知资源不足,进而使个体的工作记忆广度下降。情绪主效应边缘显著(F (2, 54) =3.303, P=0.058) 。

损耗条件与情绪条件的交互作用显著(F (2, 54)=6.108, P=0.004)。对损耗条件与情绪条件的交互作用进行简单效应分析显示(如图1),无论是在中性情绪条件下,还是在消极情绪条件下,损耗组与未损耗组的工作记忆广度差异均显著((19)=-6.591, P=0.018;t (17)=-14.511, P<0.001);而积极情绪组损耗条件与未损耗条件的工作记忆广度差异不显著(t (18)=-0.600, P=0.829)。这一结果表明,尽管自我损耗会降低个体的工作记忆广度,但是通过对个体积极情绪的诱发,可以有效地克服自我损耗所引发的负面效应,因此在中性组与消极组个体工作记忆广度降低时,积极组个体的工作记忆广度并没有降低,与前人结果一致。

另外,在损耗的情况下,不同情绪状态下被试的工作记忆得分差异显著(F (2, 54)=8.111, P=0.001)。而在非损耗的情况下并非如此(F (2, 54)=0.424, P=0.657)。进一步的简单效应分析表明,在损耗的情况下三种情绪下的工作记忆得分两两差异显著(t (19)=5.991, P=0.031;t (17)=5.784, P=0.049;t (16)=11.775, P<0.001)。这一结果表明,只有在资源损耗的情况下,不同情绪会对才会对工作记忆广度产生不同影响,且与中性情绪条件相比,积极情绪促进工作记忆,消极情绪降低工作记忆,即积极情绪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资源损耗,消极情绪加剧了资源损耗。而在资源未发生损耗时,不同情绪条件不会引起工作记忆广度的改变。这一结果支持了假设。

三、讨论

自我调控能力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心理特质。Baumeister认为,自我调控依赖于一种数量有限的能量,且该能量使用之后会出现损耗,导致个体随后的自我调控任务的失败[7]。前人研究表明,积极情绪能够补充自我调控系统的先前损耗。而在认知领域,尚未有关于消极情绪对自我调控系统先前损耗影响的研究。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自我损耗条件下消极情绪对个体的认知活动的影响。

(一)自我损耗对工作记忆的影响。

本研究得出,自我损耗降低了个体的工作记忆广度。根据自我损耗模型,个体在自我损耗状态下,可用于新的执行控制任务的心理能量大大减少,表现为个体的工作记忆广度明显下降。

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执行控制的神经机制有了进一步了解。Mario Beauregard和Johanne Levesque等用fMRI技术考察情绪的自我调控机制,发现让被试者看色情电影片段时,性唤醒激活了右侧杏仁核、海马等边缘系统,然而抑制性唤醒则激活右侧额上回以及右侧前扣带回等脑区[8]。D.J.Sharp, V.Bonnelle等用fMRI技术、停止信号任务(Stop Signal Task)发现,前额叶的辅助运动区在反应抑制中起了关键作用[9]。也就是说,自我损耗现象可能是由于对反应的抑制占用了额叶的资源,导致额叶的执行控制功能受到影响。

(二)负性情绪对自我损耗的加剧。

在资源损耗的情况下,积极情绪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资源损耗,消极情绪加剧了资源损耗。对于负性情绪对损耗后的自我调控的影响,有以下一些解释。

首先,消极情绪对于高认知资源的执行控制任务本身具有负性影响。进化心理学认为,消极情绪是种系在发展过程中,个体在面对威胁、危险情境的适应性生理反应。这种紧张的应激状态使个体迫切地产生应对危险情境的行为,缓解应激,如愤怒引发攻击,恐惧引发逃跑,厌恶引发远离。个体通过这种本能的自我保护性反应得以逃脱危险,因而消极情绪具有非常重要的适应性意义[10]。当诱发消极情绪的威胁性或危险性刺激出现时,个体的资源被高度占用,注意范围变窄,思维容易陷入被动刻板。相关研究表明,消极情绪确实损害个体工作记忆、破坏执行功能、耗费注意资源、污染认知作业。因而与积极情绪相比,消极情绪下工作记忆广度成绩更差。

其次,根据任务转换理论,消极情绪不利于自动化反应的控制。一般的自我损耗任务都需要个体做出自控反应,抑制优势化反应,如Stroop效应中要抑制色词语义的自动化加工,报告色词颜色的控制加工。这个过程需要任务转换。由于积极情绪下个体更偏好新的刺激和信息,故减少转换损失,促进任务转换;消极情绪状态下,个体更不能够打破旧的刺激—反应联结,仍然固守优势化反应,因而损害了任务转换[11]。因而自我损耗下,消极情绪加剧了自控能量的损耗,从而削弱了工作记忆广度。

也有一种解释是,情绪调控可能优于了其他的自我调控任务。处于消极情绪时,个体对情绪的本能调节会得到自动化优先,因而占用了其他需要自我调控任务的资源。故消极情绪下,个体的自我损耗后的工作记忆任务完成得更差。

(三)局限与展望。

尽管本研究验证了自我损耗对个体空间工作记忆广度产生削弱作用的假设,然而由于本文中情绪测评环节采用被试主观评定,可能不能准确地反映被试的情绪反应。因此,未来研究可以采用皮肤电等方式更好地收集被试的情绪反应。

另外,对于情绪对于自我损耗资源的影响的内在机制仍有待探讨。消极情绪对自我损耗的促进作用是否是人脑对情绪调节相对于其他执行控制的优先作用所致?如果是,那么情绪调节与其他执行控制是否是独立的?还是只是消极情绪对于执行控制功能造成了损伤,相反积极情绪促进了执行功能?那么情绪对于执行控制的影响是如何实现的呢?未来研究可以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四、结语

本研究表明:(1)自我损耗会降低个体的工作记忆广度。(2)在资源损耗的情况下,积极情绪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资源损耗,表现为促进工作记忆;消极情绪则加剧了资源损耗,表现为工作记忆广度的降低。

参考文献

[1]Dianna M·Tice, Roy F·Baumeister.Restoring the self:Positive affect helps improve self-regulation following ego deple-tion.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2007, 43:379-384.

[2]辛勇, 李红, 袁加锦.负性情绪干扰行为抑制控制:一项事件相关电位研究.心理学报, 2010, 42, (3) :334-341.

[3]袁东华.自我损耗效应及其克服:积极情绪的作用.[博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9.

[4]程族桁.消极情绪、认知评价倾向对高中生工作记忆广度的影响.河南:河南大学, 2009.

[5]曹燕翔, 姚志剑, 谢世平等.抑郁症患者识别动态面部表情的执行功能研究.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7, 17, (4) :217-220.

[6]卢家楣, 贺雯, 刘伟等.焦虑对学生创造性的影响, 2005, 37 (6) :791-796.

[7]袁东华, 李晓东.自我损耗:关于自我调控的一种能量模型.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137-144.

[8]Mario Beauregard, Johanne Levesque, et al.Neural Corre-lates of Conscious Self-Regulation of Emotion.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01, 21:165-170.

[9]D.J.Sharp, V.Bonnelle et al.Distinct frontal systems for re-sponse inhibition, attentional capture, and error processing.PNAS, 2010:1-6.

[10]王艳梅, 郭德俊.积极情绪对任务转换的影响.心理学报, 2008, 40, (3) :301-306.

《 学会调控情绪》教案 篇5

第一,主题:学会调节情绪

二,班级:教学

三,教学时间:一课

四,教学方法:教学,讨论

五,教师:

六,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使学生只对青春期不稳定,明白情绪可以主观调节 2,学会调节情感的方法

情感目标:1,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 2,通过研究合理调节情绪,使自己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 3,学会注意别人的情绪,尊重他人,及时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能力目标:1,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 2,形成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习惯

七,教学重点是调节情感方法

八,教学难以控制情感方法的使用

九,教学过程

(A),进口

在最后一课中,我们讨论了情感的主题,理解丰富多样的情绪,但也知道情绪是积极的和消费者的产品点。面对如此丰富和复杂的情绪,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是我们情感的奴隶,让 它的自由放任,或者学会规范他们,对人民做一个积极和乐观的?学生在第一次看一个小故事之前回答老师的问题。

学者和棺材

有一个非常熟悉的故事。张丽两个阵雨都要参加考试,他们碰到一个葬礼团队的方式。看到黑暗的棺材的嘴,张秀才的心立刻微微看着,凉了一半。思想:完成,真正触摸模具头,考试的日子其实遇到了这个不幸的棺材。所以,情绪暴跌,进入检查室,那暗棺一直在徘徊,结果,万斯干了,确实是孙山的名字。

李秀才也看到了同时,我的心也微微一点点,但后来我想:棺材,哦!那不是官方和钱吗?嗯,一个好的迹象,似乎今天我想要财富,当然高中。所以心里很兴奋,高兴,进考场,万斯,春天,还有足够的高中。回到家,两个家人都说:棺材真的很好的精神。

阅读后,学生们想到为什么李能够高中毕业?张秀才为什么落?

(两个人才如何面对棺材?产生结果的两种情感是什么?)学生能够谈论自己在通常不开心会发生什么,快乐和如何?

老师简介:通过上面两种小材料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似乎每个人都愿意做一个快乐的人,保持良好的心情学习和生活。但问题出现,我们如何能保持良好的心情?我们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有问题吗?我们可以调整吗?

(B),可以调整心情

问卷调查

问题:1,当你和好朋友约一个下午玩,但天气不对,当你即将出去的时候大雨。那么会发生什么?(这是生气,这个坏运气,或心灵的安宁和学生关于约会或其他安排吗?)2,当老师批评你做一些马虎,不严重,你会做什么?(生气,老师会批评我,还是沮丧,老师批评我还是快乐,看老师更关心我,我是个大问题?)

老师概要:似乎情绪和一个人的态度,当面对同样的问题,我们的态度不同,我们会有不同的情绪,心情会有所不同。找到积极乐观的学生并不难 更积极和健康的情绪表现。这里我们看一个有趣的小故事,阅读后,学生想想你将如何解决?

过去有一个王秀才到北京考试,这是第一次n次,而他早就找到了一家永久酒店,积极备考。在考试前几天,他做了两个梦想:第一个梦想是在墙上梦想自己的白菜;第二个梦想是他带着帽子在雨中也打伞。张秀才觉得这两个梦的意义深,所以第二天早上快速找到算命梦想的解决方案。算命先生不是完全听这个节目的梦,甚至直拍的大腿坦率地说:你还是回家!你想想,在白菜的高墙不是白努力?张秀才一个,觉得有道理,沮丧,回酒店打包准备回家了。店老板好生气奇怪,张秀才问:你明天不是明天的考验吗?如何回家今天?张旭光告诉店主梦想的东西。店主听,也做了另一个解释,张秀才一个,店主说更有意义。所以继续留下来,积极准备战争,兴奋的精神,参加考试,张秀才真的在第三位。

如果你是商店的老板,你会怎么样 向王旭光解释?

说:嘿,有这样一个梦想,我会解决喇嘛的梦想。你认为,在墙上不是一个高种子(中)?戴帽不是你不害怕这个,我准备好了,你必须在这个测试。

教师概要:学生回答得很好,似乎学生从良好的角度学习了东西,保持良好的态度,看到积极的一面。从上面的小调查,我们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心情是原来可以调整的,我们可以改变他们的态度来控制自己的情绪。上面的故事和教材p65相似,学生可以看看。

(C),不包括心情不好

坐在年轻人中坐在舞台上,是开花季节的生活,我们同时有丰富多彩的生活,也经历了丰富的情感变化。情感将给我们的勇气,信心和力量,但也使我们冲动,消极,什么也不做,甚至做一些违背道德和法律规范的事情。一开始,我们已经解决和意识到我们的生活中的坏心情,学习很多伤害。愿意为人们做正面和乐观,并积极控制我们的坏心情。现在 我们已经知道,情绪可以调整,但我们应该如何控制?下面有一个小活动。

做计划

请给下面的学生的想法,开处方,以帮助他们控制情绪。(见教科书p66)

教师总结:我们的同学提出了很多方法来解决问题,有:转移话题,改变环境,我们称之为:转移注意。在适当的场合哭泣,与他人谈话,进行剧烈的锻炼歌唱或喊叫,写日记,我们称之为:一个合理的通风法。自我安慰,自我建构,自我激励,心理转换,学会升华,我们称之为:理性控制律。

老师具体描述每种方法的含义和方式

注意转移方法:当人们兴奋时,为了使其不爆炸和难以控制,你可以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将注意力从负面情绪刺激的情况转移到其他事情或活动上来。

改变注意力的焦点;做你通常最感兴趣的;改变环境,到风景秀丽的野外去外出或散步......合理排气方法:遇到不良心情,通过简单的宣泄疼痛表达,还是不好的情绪通过其他方式泄出。

在正确的地方哭泣;与他人交谈;进行剧烈运动;唱歌或喊叫

听音乐;投诉;写日记

语音叹息...理性控制律:在情绪不好的情况下,主动动员理性,权力之门,控制不好的心情,努力让自己快乐。

自我模拟,自我安慰

自我暗示,提醒自己抑制不良情绪的产生;面对困难和逆境,有效的自我激励,以摆脱坏的情绪;心理转移,彼此交换位置,站在思想的另一边;学会将某些与负面情绪相关联的闪点的消极情绪和心态升华为积极有用的行动......(D),情绪,不要忘记关心别人

我们学会了规范的情感方式,但是我们是否应该考虑我们的出气心情,调整心情注意的场合?看下面如果你是,你会做什么?

中午,中期测试结果下来,李烨测试非常糟糕,想到回家 受到母亲的批评,他的心很伤心,很心烦。邻居王强测试顺利,他忍不住喜欢颜色,大声对周围的学生说:我妈妈说,如果考试好,给我一套全套的网球王子CD,那个时候,我借给你看。张良听到了,静静地从教室里走了......王强那时的情感表达是否恰当?

你能想象当时李叶的心情吗?

情绪的表达只是自己的事情吗?

当我们使用一些方法来调节情绪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预防措施?

教师归纳:个人因为不同的需要,遇到不同的事情会导致不同的情感感觉,而个人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最好考虑时机和他人的感情,否则可能会导致不尊重甚至伤害别人发生。

老师总结:表面似乎是个人情感的感觉,它不是真的,我们生活在一个集体,人的情感是连接和感染,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很容易影响周围的人,我们应该学习适当的场合,以合理的方式来释放他们的情绪。因此,情感表达需要考虑别人的感受,当嗨是,当愤怒是愤怒,喜悦和愤怒,喜悦 有程度,这是我们调节情绪的目标。如果我们能够更多地关注别人在我们生活中的情感,并尝试分享彼此的情绪,那么我们的快乐将倍增,痛苦将减半,学生的友谊将更深。

(5),训练场

连联:(请学生说)

1,当你面对别人的批评g,不要内疚,记得吃一个切,一个长的智慧 2,当你和你的家人误解b时,不要伤心,明白他们父母的痛苦 3,当你做错事c,不要错,提醒自己的气味很高兴

4,当你对他人的表现不满意时d。不要愤怒,选择有宽恕和宽恕 5,当有人对你不满意e,不要生气,要自己去自己去

6,当你不适应新环境f。不要担心,相信人们最终会克服环境 7,当你和学生有矛盾时a。不要伤心,知道矛盾没有时间

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有任何情绪?

课堂(1)跳舞(2)大声(3)冥想

(1)积极参与(2)冷漠 3)显示自我

纪念服务(1)喧闹(2)穿着漂亮的衣服(3)悲伤

(六),结束:班上一起唱快乐拍手歌

学习调控自己的情绪 篇6

坚持适当的活动

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和人际关系发生了变化,容易产生失落、孤独、忧虑等消极情绪,要排除这些消极情绪,最好从事适当的工作。法国作家雨果说:“无所事事会造成老人的不幸。”有的人认为清闲是福,实际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烦恼,影响身体健康。有了工作就会专心致志地去做某一件事,不容易老想到自己。有一位老人整天为自己身体发愁,感冒咳嗽,怀疑自己是患了肺癌,对自己特别注意,注意得全身是病。这位老人偶然碰到一个机会,找到了感兴趣的工作,从此忙忙碌碌地工作,让工作把头脑占领了,把忧虑挤出去了。

要改变孤寂封闭的心理状态,尽可能地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广泛地接触人,建立新的良好的人际关系,结交新朋友,又可消除孤独与寂寞,增添生活乐趣,有的老人不参加社会活动也能找到快乐。

有些老人即使一个人生活也不感到寂寞,因为他知道寂寞是不可避免的。他们处在寂静的环境中学习、思考、创作,在这种情况下,寂寞就变成提高自己的源泉。作家在寂寞中提起笔来写下人生的光彩,画家也会在寂静中创造一些人生的色彩,他们不怕寂寞,也不感到寂寞。他们寻找自己的精神寄托,有些名著就是逆境和寂寞的产儿。寂寞的灵魂是富于创造的。这就需要有坚强的意志,有乐观的精神,有独有的智慧才能做到。

坚持适当的活动从事有意义的工作可以摆脱孤独与寂寞,消除忧虑与烦恼,得到真正的快乐。因为真正的快乐是在从事建设性、有意义的活动中产生,是在获得成绩、增强信心得到自我满足的时候产生,也是得到他人的承认、接受、肯定的时候产生的。

淡泊身外之物

有许多长寿老人体验到要保持乐观就要淡泊名利,淡泊一生乃长寿的根本。但是有些老人常常爱与人比,比级别待遇不如人,对上埋怨不公,对同辈不服,对己懊恼自己,也损害了身体。

人们常说对名利要淡泊些,每个人都是赤裸裸来,赤裸裸去,这是真理。如果一个人明智地对待人生,对身外之物就会淡泊了。

在《宋美龄最后的日子》一书中记载,她曾经不惜巨额运费把自己心爱的古玩从台湾运到美国,但到她最后的日子,这些宝贝在她眼里却一文不值,她对它们没有了兴趣。

宋对警卫官钟德民说:“我只想把这只珐琅禅瓶送给你,多年来,我一直视为至宝,如今我年纪大了,再留它也没有意义了。”钟德民说:“我不能接受这样贵重的礼物。”宋美龄说:“我已经说了,留在我身边已经意义不大了,你把它带回去也可让国宝归家了嘛!”

宋美龄与外甥女孔令仪商讨安排后事时说:“现在我认识到,世间任何价值连城之物,都是以人的存在为基础的。你想,我现在已是百岁之外的人了,还留那些身外之物何用宁”

从以上他们的对话来看,这位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影响的知名人士最后是看透了人生,这里给人一个启迪:人活着对于自己的需要最好是“以少为贵,淡泊身外之物”。像美国哲学家、文学家梭罗所说:“我最大的本领是需要极少。”又说:“人的灵魂必需的东西是不需要花钱买的。”梭罗这个人就是外表生活简朴,内心生活丰富。他撇开金钱羁绊,以论述自然为业。他在爱默生林地中的瓦尔登湖畔自建了一个小木屋,生活两年多,把在林中生活所见所想所悟写下了一本传世之作《瓦尔登湖》,给后人留下了精神财富。

如果一个人的兴趣在为社会和他人留下精神财富,而自己需要极少,在他(她)离世时,就不会感到空虚、失落、冷漠,而是轻松、充实、满足,他的心理是健康的。

过好每个今天

日本心理学家井上胜也研究了老人生死观后,得出一个结论——“为今天而生”是老年人幸福生活的准则。他在调查老人生死观时,发现老年人有暴死愿望和回归愿望。暴死愿望不真实,回归愿望不现实,了解到老人所处的困境、沉重的心情,因而得出这个结论。

美国学者戴尔·卡耐基在谈到消除烦恼时提出,“生活在和别的日子完全隔绝的今日里”我认为这就是过好每个今天的意思。它可以使人振奋,可以使人快乐。青年人要成功就要把握住今天,老年人要生活得有意义,就要珍惜每个今天。老年人如果懊恼过去,担忧未来,就不能轻松、愉快地度过晚年。因为过去的懊恼和未来的担忧会成为今天的沉重负担,是掠夺今天的两个小偷,偷去生活兴趣和健康。

有的老人常常为过去不顺心的事懊恼或悲伤。他们认为过去几十年辛辛苦苦艰苦奋斗,发挥了自己的专长,做出了成绩,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感到不服,心情忧郁。也有人怪自己无机遇,恨自己一事无成,感叹:“壮志未酬人已老,完了完了。”悲观失望,整天苦恼,宝贵的光阴就这样虚度过去了。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发愁也无用,懊恼更伤身。还有的老人对未来忧心十中忡,怕老了不能动时无人照顾,特别十白卧床不起给人增加负担,自己增加苦恼。对未来谁也不能预料,何必预支苦恼,损害身心健康。

一位老年知识分子,在她重病手术后,老伴又突然去世,这一双重沉重打击令她难以承受,她哀叹昨天,担心未来,懊恼、悲哀难以自拔,后来从《人性的优点》这本书上看到:“用铁门把过去与未来割断,生活在和别的日子完全隔绝的今日里。”使她从消沉到振奋,决心鼓起勇气活下去,而且要活得有意义。从此,她不因过去和未来懊悔与担忧,好好把握住今天,专心她的研究工作,不让一日闲过,取得了成绩,感到生活有意义和无比的欣慰。

老年人要过好每个今天的意思是不要无所事事,要有目的地生活,热爱生活,从事力所能及有意义的工作,有益于社会、家庭,也可促进身心健康,使生活带有朝气和色彩就会保持心理平衡达到心理健康。

赛前常用情绪调控方法 篇7

关键词:赛前,情绪,控制方法

一、前言

赛前情绪与赛前情绪不稳是运动员、教练员以及相关人员经常遇到的问题, 表现及其复杂多变, 影响了运动员比赛的发挥。影响运动员赛前情绪的因素很多, 在实施情绪调控过程中, 必须对症下药, 有的放矢, 找准切入点实施科学有效的调控。

二、影响运动员情绪体验变化的心理因素剖析

运动竞赛实践证明, 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情绪变化是复杂多变而强烈的。运动员在竞赛过程中, 客观条件千变万化, 种种不良的赛前心理状态、赛中表现和赛后思想负担都和情绪相联系, 并受情绪的调控、监督。积极的情绪可使运动员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 使其精力充沛, 体力旺盛, 技术动作协调, 战术运用得法, 出现超水平发挥现象;而消极的情绪往往使运动员过于紧张, 表现失常, 大失水准。现代运动竞赛影响运动员情绪体验变化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赛前过度紧张情绪

赛前过度紧张是指比赛前数天开始出现的紧张情绪, 随比赛时间的临近而渐趋强烈, 直至比赛开始。其主要特征为:情绪过早过度兴奋, 生理上的反映表现为心跳过速, 呼吸加快, 血压升高, 行为上表现为坐卧不安、动作忙乱, 心理过程为注意力分散, 记忆力衰退, 思维活动受阻, 精神亢奋, 有的甚至出现吃不下东西、发高烧、失眠、尿频、腹泻等异常病理现象。用运动生理心理学观点分析, 赛前过度紧张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大脑皮层兴奋性过高而产生扩散, 抑制了皮层对植物性神经机能和皮层下中枢的调节支配功能, 导致生理心理过程的失调。究其原因有二:一是运动员对比赛成绩的期望值过高, 使情绪过早兴奋, 产生紧张情绪, 影响了竞技状态;二是比赛经验不足, 自控和适应能力差。

2.赛前运动淡漠情绪

运动淡漠是一种情绪消极、低落的状态, 其生理上表现为肾上腺素分泌过多, 神经组织与血管组织的工作效率降低.机体应激水平下降。处于这种赛前情绪低落淡漠状态的运动员, 心理过程缓慢, 人脑皮层兴奋性低下, 调节控制能力差.动作软而无力, 诀乏信心, 体力下降, 知觉和注意过程的强度明显减裘, 甚至不想参加比赛。赛前运劫淡漠情绪门运动员大脑反层兴奋过程下降, 抑制过程加强有关。据临场观察, 多数是由于过度疲劳或赛前训练过度而引起的。从心理学角度看, 往往由于对比赛不利因素想得过多、诀乏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及意志品质不顽强有关。

三、影响赛前情绪不稳的因素

1.利欲驱动。

高额奖金、升学、提干、上学、入队、留队以及各方面利益, 均可成为参与比赛的动机。

2.期望值过高。

不能把心态放平, 摆不正位置, 总觉得我们成绩比同龄段的其他对手强, 但又没有底数, 整天盼比赛, 心情焦急, 忐忑不安。

3.外部环境因素。

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尤其是青少年运动员参加一些代表地市级等具有区域性的比赛, 领导、教练、代表方、校队等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 对青少年这些心理不成熟的运动员干扰过大, 她他们往往承受能力差, 经不住高压, 极易造成赛前心理情绪不稳。

4.遗传因素。

有些青少年运动员自身素质、天赋都很好, 但心理素质先天就不稳定, 运动员平时训练水平都很高, 比赛就是不出好成绩, 这与他们的遗传因素有关, 这样的运动员, 做心理训练也很困难。

四、赛前紧张调控方法

1.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国内外有许多方法, 本文主要介绍用语言进行放松训练, 放松方法与其他项目大同小异, 让运动员安静舒适坐好, 轻闭双眼, 深慢呼吸, 然后再憋几秒, 然后呼吸, 最后配合全身肌肉绷紧、舒展。

2.音乐放松法。

音乐对人们的情绪影响之大, 一般在运动员赛前情绪紧张过程中, 最常用的是听音乐, 听一听流行音乐, 抒情歌曲, 不可听有强劲刺激性音乐或歌曲。

3.色彩放松法。

色彩对于人们心理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色彩能引起人们的快感和不愉快感。住室色彩、衣服色彩都影响人们的情绪, 最好在冬天室内放一束鲜花或盆花, 包括运动员喜欢穿什么颜色服装均要注意。

五、现代运动竞赛情绪调控方法

运动心理训练分为一般心理训练和准备具体比赛的心理训练, 二者相辅相成。准备具体比赛的心理训练的主要任务, 是使运动员对该次具休比赛形成最佳心理准备状态, 在比赛中运动员能有效地、可靠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和情绪, 以取得优异成绩。现代运动竞赛运动员情绪调控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准备比赛阶段情绪调控法

准备比赛阶段情绪调控法主要指运动员为参皿比赛产生的过度紧张、运动谈漠等不良情绪和心理作准备训练的方法。调控具休时间要因人、因项目、因环境而异, 有的人和项目需要2~3周的训练, 有的则更长。其主要目的是明确比赛任务, 确立必胜信念, 激发比赛动机, 保持良好的积极情绪, 消除赛前紧张和运动淡漠情绪等心理障碍。

2.激发比赛动机, 确立取胜信念

动机是引起、维持和促进行动的动力, 它具有始发机能、选择机能和强化机能。运动员参加运动竞赛, 必然会产生动机。激发比赛动机, 确立取胜信念, 常用的方法有:

(l) 根据个人特点而采用的训练方法。因人而异的动机训练与比寒动机、预定成绩指标、实际成绩、取胜或失败原因、个人特性、操作动机等有着特殊的联系, 可采用自我谈话、激励、诱导、表扬、惩罚等方法。

(2) 根据环境因素而采用的训练方法。环境因素主要指通过运动员的感官从外部获得的各种信息, 如比赛环境、气氛、观众、饮食、时差、教练员的语言、对手的表现等, 通过改变训练环境和条件, 进行专门性的模拟训练和比赛。

(3) 根据比赛项目而采用的训练方法。运动竞赛项目不同, 动机强度有别。如举重、田径的短跑、投掷等这些相对简单属反应性质的项目, 动机水平的适宜程度中等;而对抗激烈、临场变化复杂的球类、击剑、摔跤、拳击等对抗性复杂、代数性质的项目, 需要随时调整行为功机。需要指出的是, 即使属同一运动项目的运动员, 由于神经类型、个性特征各异, 教练员应因人员、项目的不同特点, 调节运动员情绪唤醒水平处于最适宜的比赛状态。

六、小结

现阶段, 青少年运动员大多是独生子女, 心理比较脆弱, 平时经不起各种考验, 更何况是重大比赛。因此, 要有针对性地加强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 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吃苦耐劳精神和抵御各种思潮影响的能力, 更主要的是提高抗干扰能力, 平时训练要严格要求, 对各种技术动作要规范执教, 增强职业修养, 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使之有一个更上进的、稳定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马启伟, 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2]马启伟, 刘淑惠.体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3]李新旺.生理心理学导论.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2.

调控学生情绪 提高习作效率 篇8

情绪是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心理状态,有其随意性和不稳定性,更有其感染性。一个人每时每刻都受到周围情况的影响也影响着周围的人。专家常告诫老师们:不能将个人情绪带进课堂。其实不仅老师不易控制个人情绪,我们的学生哪个不是带着情绪走进课堂,带着情绪学习和生活?我们没办法不让师生带情绪进课堂,我们应该有办法让师生的情绪相互感染、相互调节,共同向有利于学习的方向发展。

习作是一项自主性很强的创造性学习,受情绪的影响也很大。“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能说明这个道理。现今的习作教学指导常有隔靴搔痒之嫌,而缺少深入学生的心灵之实。因此,我们研究学生情况以提高习作效率,应具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那么,应怎样通过调控学生情绪,提高习作效率呢?我们通过反复研讨实践,归纳出以下几种方法。

1. 感染法。

人的情绪是相互传染的,往往老师传染给学生。我们抓住这一特点,利用多种形式感染学生的情绪,引导他们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拓展生活。例如,老师上习作指导课可根据写作范围,讲解一些有关自己的切身感受,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这叫“现身说法”,是充分利用学生对老师好奇的心理,让学生不知不觉中进入习作情景。记得有一位老师教写作文“第一次……”,她见学生难找素材,就现身说法,讲起自己当年第一次打电话闹出的笑话,因为20多年前电话不普及,打电话只能去邮局,有一次在邮局,她遇到邻居的大嫂要给亲戚打电话正愁着不会,见到她忙请求帮助,这位老师不好意思说不会,就接了过来,却怎么也听不清对方说的话,邻居大嫂失望地离开了邮局,她在放电话的一刹那,却发现自己将电话拿反了,听筒一头放在了嘴边。学生听到这些哄笑了,老师趁机启发“人第一次干事,往往出错,你有类似的经历吗?不妨想一想,说一说”,同学们受到老师的感染,觉得习作就是写自己的生活,思路一下子便打开了,找素材不成问题。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面批作文”和“批语谈心”这两种方式,对学生情绪的感染作用是很有效的。我校写作提倡二次作文。当第一次习作完成后,老师根据学生的写作情况,有针对性地决定面批的对象,利用课余时间将学生叫到身边与他们一起讨论其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尤其是针对不足,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就是再不喜欢习作的学生,也往往在老师的感染下受到熏陶,会很认真地修改润色。这样面批几次下来,学生的习作水平会“立竿见影”,进步很快。但实际情况也存在着面批的难度大,不可能每次都能照顾到每个学生,那么就结合实际与“批语谈心”相结合,在批语中展现出学生的闪光点,无论是习作水平还是思想认识,只要值得肯定就予以赞扬,赞扬会夸出人的自信来,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对习作中暴露出的不足,不要直面硬批,应采用诚恳的语气,与学生商讨、谈心,帮他们化解。学生会因信任你接受你而愿意把作文写好,以便更多地赢得你的赞美。心灵的沟通是无限的,用老师的热情去点燃学生的热情,用老师的心智开启学生的心智,这样的教育是最令人心醉的。记得有位语文老师第一次上课就发现她班上有位女生很倔强,老师叫学生述说自己的习作构思时,她却明确表示:“我不愿告诉别人。”后来老师侧面了解却发现这个女孩很有文学功底,只是父母离异的苦难让她孤立而自傲。有一次她写了一篇作文《冰冷的雪》,景色描写很优美生动却含着凄凉的味道,这位老师很为女孩担心,就在作文后写了一首小诗送给她,大体意思是说:“你有山间流淌的小溪般纯洁,也应拥有它的欢快;你有……”女孩后来上课变得大方了很多,慢慢开始对老师笑了,性格有了改变,写作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她的习作《无花果开花了》获“全国迎奥运作文大赛”一等奖,文中洋溢着追求真善美的情怀,体现了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令人感动。还有的同学因为老师给他面批作文和用评话谈心的次数多了,竟然把写作当成了乐趣,把老师当成了朋友,有什么话都愿意找老师谈。有一位叫王虎的同学,毕业前竟献给了老师一首赞美诗,意境写得很美:“月光皎洁的夜晚,老师的话语如圣水般净化着我的心灵……”让人不能不感到做语文老师的幸福。

2. 诱导法。

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才最有诱惑力,而这正是促使人追求的动力。要保持学生持久的写作冲动,就要不断刺激他,既使他品尝成功的快乐,也让他品尝虽眼馋而得不到的滋味。具体表现为“范文诱导”和“活动诱导”这两种形式。

“范文诱导”就是将学生的作文拿到班上来朗读,或张贴到班里的习作栏里,大张旗鼓地要求大家来评议它、学习它。习作被选中的同学会情绪高涨地投入到下一次的写作中,希望再入选;习作选不上的同学会有眼馋或嫉妒的现象,这很好,老师只要在他急着想写好的时候帮他修改习作,他很快就会加入到习作水平提高的行列中,习作也要当范文了。

“活动诱导”的形式也很多,如开展习作竞赛、习作展评、写作方法经验介绍、编小报、搞采访等,让学生在展现自我中品尝成功的快乐,也感受失败的苦恼。尝到成功快乐的学生不用老师的引导也会兴趣盎然地努力写下去。老师应更多地关注那些虽参加了活动而未成功的学生,这时候老师的帮助会如同久旱中的甘露,让学生感激不尽。帮他调整思路,帮他挖掘主题,帮他抓细节,帮他找角度,任何的点滴启发都会成为学生写作进步的动力,或许还会受益无穷。

3.“冷热”保温法。

浅谈如何调控学生的课堂情绪 篇9

一、快乐情绪的渲染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那就要利用“愉快教学”调动非智力因素。“愉快教学”这种教育方法的特点是为融合教与学的双边关系, 活跃课堂气氛, 扩大学生思维的自由度, 在愉快和谐的情绪感染下, 轻松地创作学习。

在教学《蔬菜的联想》这节课时, 我利用童话故事来渲染快乐的学习气氛, 小学生都特别爱看小人书, 小人书里的故事常常使他们静静的坐在那儿好

三、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

毕业论文的写作, 是一项十分严肃而艰苦的工作。只有认真付出, 踏实努力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学生, 最终才有可能做出一篇质量较高的毕业论文。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时首先一定要端正写作态度。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 总会有一部分学生态度不认真, 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有些学生认为做毕业论文的写作增加了学习负担, 所以还没有怎么认真看完基本材料, 就照着别人的论著观点, 写篇文章对付了事。有些同学参加考研、考公务员、英语和计算机等级等各类考试, 也会分散学生的大量精力。还有些学生忙于找工作, 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 他们把更多的经历投放找到一份好工作中去, 连上课的时间都难以保证, 哪还顾得上写毕业论文。

这样的写作态度不可能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 是对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 是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 是在教师指导下所取得久。我想:既然他们对童话这么感兴趣, 我何不就利用这一点, 让他们画出一些想象画来呢!我就试着给二年级的小朋友们描述了这样一个王国:“在很远的地方, 有一个蔬菜王国, 那里住着许多蔬菜小人。这些蔬菜小人的头呀、手呀、脚呀都是蔬菜组成的, 就连鞋子、裙子、项链、武器等也都是用蔬菜做成的, 当然, 蔬菜王国里的国王、王后、公主、王子、也都是蔬菜啦!”“你能把这个有趣的蔬菜王国画下来吗?试一试, 一定很有趣!”刚讲完, 有很多同学就跃跃欲试了。画出生动有趣的“蔬菜小人”。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们都很愉快, 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更乐于接受新知, 对知识的掌握也就更加的牢固了。

二、自卑情绪的扭转

在美术课堂中, 有部分同学由于经常听到老师和同学的“你画得不像、不好”的评价, 而产生了自卑情绪, 所以, 扭转自卑情绪, 让学生增强创作的内驱力, 以充满信心的精神面貌去创作“自

的科研成果的文字记录, 也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基本能力的一份综合答卷。因此必须认真对待, 绝不可应付了事。学生应该踏踏实实进行论文的写作, 认真完成论文写作的各个具体环节。在写作过程, 学生既要自己开动脑筋, 探索思考、又要主动与指导教师多加联系, 以保证指导教师的及时指导。在毕业论文定稿过程, 除了反复修改, 力求文字表达通顺、结构完整、内容充实、论证周密充分以外、还应注意毕业论文的规格、规范要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注重加强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要性认识的教育, 这样学生才能端正态度, 脚踏实地做论文, 收到较好成效。

四、结论

毕业论文是高校人才培养中一项重要的教学环节, 也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提高毕业论文 (设计) 的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是当前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一项紧迫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认为, 高质量的选题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前提;加强指导教师的由画”, 是扭转自卑情绪和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执教《三原色三间色》一课时, 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运用三原色两两相加调配出三间色。学生一下子高兴极了, 纷纷动起手来, 可是当老师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三间色给同学们演示讲解时, 学生先是一阵吃惊, 然后老师就发现好多学生调配的色彩是对的, 可是非常的不自信, 脸上充满了疑问, 眼睛不停地盯着别的同学的调色盘。这时我变被动为主动自豪的和学生们讲:“你想看看老师是怎样调配间色的吗?”老师边演示边讲解“红色加黄色等于橙色”话音刚落课堂就热闹起来。于是我趁胜追击:“原来你们都调配出来啦!那谁来调配一下其余二个间色呢!”这时甚至连平时由于自卑情绪不敢举手的同学也腼腆的展示他的成果, 学生们在成功的体验中认识到了自己的长处, 相信自己的能力, 唤起了他们的自信心。

指导工作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毕业生端正的写作态度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济.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 总结件”十一五”教育工作推进”十一五”教育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

[2]彭巧燕, 朱迪光.新增本科院校毕业论文 (设计) 工作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当代教育论坛, 2004, (10) :107一108.

[3]王力, 朱光潜等.怎样写学术论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廖志凌.高校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4, (2) :82-84.

作者简介:

老师, 请调控好你的情绪 篇10

其实, 在现实生活中, 一个人的心理和生理一样, 很难做到任何时候一点毛病都没有, 更何况我们教师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 令心理不安的因素数不胜数。如果我们不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 甚至会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焦虑、心悸、神经衰弱、沮丧、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理障碍。尤其是班主任, 我们不能把坏情绪像“流感病毒”一样传给学生。

作为教师我们生活在学生中间, 我们的言行举止必定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 我们对学生的影响正如逆水行舟一样, 不是产生良性循环就是产生恶性循环。即老师的情绪一直是饱满的、愉悦的, 那么你的学生一定是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 反之, 如果老师的情绪一直是暴躁的、消极的, 那么你的学生一定是胆小的, 毫无生气的、消极颓废的。

为了看看自己的情绪对学生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我用了四周的时间做实验。头两周我一直让自己保持饱满的、愉悦的情绪, 发现学生的脸上经常挂着笑容;同学之间相处融洽;见到老师彬彬有礼;班级中的事情也是人人乐于做。总之, 整个班级给人一种健康、活泼、向上的感觉, 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后两周, 我故意在情绪上来了个翻天覆地的转变, 每天让自己显得郁郁寡欢, 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吹毛求疵, 课堂上也尽量不去表扬学生。一开始, 学生还以为我是身体不舒服, 所以看我的眼神中既有迷惑, 更有关心。但我故意对他们的疑问和关心视若无睹, 依旧我行我素。渐渐地我发现学生脸上的笑容少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少了;上课回答问题的同学少了;愿意为班级做事的人少了;我自己的快乐也跟着少了。

上一篇:会计职业操守下一篇:仔猪腹泻病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