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2024-06-05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精选十篇)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篇1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改革中主要分为两步走:一方面, 分析和总结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时的基本要素和各项条件, 争取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提供必要的、更加精确的基础, 以便顺利有效地完成覆盖我国农村大部分居民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另一方面, 通过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和总结, 对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规划方案和发展情况的分析, 以及对正在逐步进行的试点工作的研究, 整理建立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具体的内容包括:第一, 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的试点进行分析, 主要是针对其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背景展开的。尤其在政治方面, 我国政府对这项新的工作非常重视, 不仅对新试点提出许多指导建议, 更是明确提出了建设中的基本要求和所必须达到的目标。第二, 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行试点的发展过程和现状进行描述, 结果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各个试点均取得较好成果, 当然, 它不仅经受住了各个地方和国家对它的考验, 同时也得到了新的探索、新的发展。第三, 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显著特征进行分析, 以便对其存在缺陷的地方加以修改, 将其优秀的地方作进一步的发展。结果表明,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比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积广, 惠及人口多, 且更具有互济以及福利特征;缴费标准更加明确, 对所缴费用的保障水平也显著提高;突出了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有效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基本要求;在实施过程中政府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显得尤其重要。

通过研究者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进入试点以前的研究和进入试点以后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进一步探索,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各个地方的实践, 以及试点工作结束后全国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不断调整, 最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也为日后的实施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模式和保障。政府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完善与实施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财政上需要政府的补贴, 在政策上需要政府的扶持, 在组织上需要政府的保障, 在管理上需要政府的监督等等。目前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所以尤其在财政责任上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发展中它还不能独立完成对农村居民的全面保障, 在短时期内还需主要靠自给自足的家庭养老、社区养老等其他一些养老方式来共同完成。但随着时间的发展,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也会进一步发展, 一步一步地在农村居民养老保障中占据主体地位, 发挥主导作用。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 我国经济能力日益提升, 而旧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本身存在巨大的和不可修缮的缺陷,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就变得更加迫切了, 因为它比旧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设计上更加合理与完备, 在执行中更加便捷与有效, 在结果上更加公平也更加体现效率, 并且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最终更加有利于建立全国统一的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而这一切的发展最终离不开政府在财政和政策上的保障与扶持。但就目前情况来看,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整个农村养老保障中还难以占据主体地位, 所以想要完善对农村居民的真正保障, 还必须与其他养老方式相结合。

参考文献

[1]陆解芬.政府在养老社会保险体系建构中的作用[J].理论探讨, 2005, (6)

[2]李迎生.论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角色[J].社会科学研究, 2006, (4)

[3]王爱玲、任伶.中国农民的养老保险之路[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9年

[4]郑功成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

[5]和春雷.社会保障分析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年

[6]陈志国.发展中国家农村养老保障构架与我国农村养老保险选择[J].改革, 2005, (3)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篇2

内容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就等于解决了中国大部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问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个关键性的内容。随着老龄化浪潮汹涌而来 ,农村养老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和紧迫。为了寻找合适的解决途径 ,我国政府从 80年代中期开始 ,探索性地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到目前为止,养老保险制度虽然得到改善,但是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关键词:“三农”问题农民基本保障社会养老保险现状困境

一、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现状

(一)人口老龄化加快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输出,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人口进入城市,年龄结构出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中国农村进入老龄社会的步伐日渐加快。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65岁以上的人中农村为5938万,占老龄总人口的67.4%.在这种严峻的现实面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徘徊显得极其不协调。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太小

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老年人口,且大多在农村。据统计,未纳入社会保障的农村人口还很多,截止2009年底,全国7200多万农村居民参加了保险,占全部农村居民的8.15%,占成年农村居民的8.56%.另外,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进城务工者已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不到200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2.14亿人。而基本方案中没有体现出对留在农村的农民和进城务工的农民给予区别对待。进城务工的农民既没被纳入到农村养老保险体系中,也没被纳入到城市养老保险体系中,处于法律保护的空白地带。所以很有必要考虑这个特殊群体的养老保险问题。

(三)传统家庭养老保险功能削弱

养儿防老的观念在我国农村根深蒂固,家庭赡养一直是最重要的养老方式。在以自给自足为基本特色的农业社会中,“子承父业”这种世代交替的形式比较稳定,可以在家庭内部自然地完成赡养老人的职能,并形成相应的道德规范。但是随着以社会分工为特征的工业社会的到来,这一自然稳定的关系被打破了,也使赡养老人的传统道德约束力日益递减。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农民的养老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养儿防老的观念则在逐渐减弱。

(四)“土地保障”变得越来越脆弱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从2005年到2009年,全国农民平均来自第一产

业的收入比重不断下降,纯农业户减少,其他类型农牧户增加。从不同分组农牧户所占比重变化情况看,近年来纯农业户的户数逐年递减,并逐步转向兼业户和非农业户。从2005年到2008年,非农业户所占比重从1.3%上升到2.6%,兼业户所占比重从74.0%上升到77.4%,同时纯农业户的比重从24.7%下降到20.0%其中纯农业收入仅占总收入的20.0%.近年来农产品的价格日益下降,从土地上获得的收益非常微薄。目前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中,大约40%来自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1/4左右来自劳动收入,来自转移性与财产性的收入约占纯收入的5.7%.由此可见,来自土地的农业收入已难以保证农民的基本生活,以之养老更是奢望。农民的承包地被大量征用,相反,其获得的只是极少的土地补偿费。因此说,完全依靠土地来养老的选择是不可行的。

除此之外,贫富差距拉大,资金筹集与基金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等现状,也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困境

从1986年民政部开始在富裕的农村地区进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以来,至今已有24年了。作为“民政部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民政部门为这项工作的开展花费了巨大的代价,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项政策的实施有其相当积极的一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针对农民的正式的社会保障制度,其意义已远远超出其对部分农民经济上的保障,而且有鲜明的社会和政治意义。

然而,不容否认的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确面临着诸多不容回避的难题,这里我们以“三个困境”来概括。

(一)管理水平低

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体制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既有商业保险的技术难度,又有依法实施的政策难度,又有依法实施的政策难度,因而对管理水平的要求很高。但是,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践中,却很少有地方能够保证管理上不出问题。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加之机构设置不健全,便出现了很多漏洞,其中最严重的是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上的问题。按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社会保障基金应该遵循征缴、管理和使用三分离的原则,三权分立,互相制衡,从而保障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性、流动性与收益性(即保值增值)。但是,在中国的农村社会健康保险中却不可能完全做到这些,大多数地方的养老保险基金是由当地的民政部门独立管理的,征缴、管理和使用三权集于一身,缺乏有效的监控监督,而地方的民政部门又受当地政府的管理,所以,当地民政部门或政府挤占、挪用甚至贪污、挥霍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情况便时有发生,使农民的养老钱失去了保障。更严重的是,在制度建立的初始期,参加保险以年轻人居多,等若干年后农村老龄化高潮来

临,开始向农民支付养老金的时候、贪污、挪用用农村养老金的官员们早已高升或退休,不在当前这个位子上了,这笔巨大的亏空已没有人来负责,兜底托盘的只能是国家财政;如果这在全国是一种普遍现象,那么国家财政也不可能拿出太多的钱来弥补此类漏洞,结果只能是倒逼中央银行多印发通货,届时,可能会引起金融危机的说法也并非危言耸听。

(二)可持续性差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一些地方只能持续几年时间,有些刚受表扬的典型,时隔不久却已经解体了。这些地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有在上级领导的批示下一哄而上之嫌,甚至有一些地方对基层工作实行“养老保险—票否决制”,凡要求县改市、乡改镇,要求扶贫、济贫款和参加双拥评比的农村基层,都必须完成社会养老保险的任务,于是,基层部门在并无立法的情况下采取行政措施来强力推行养老保险,对不参加者给予各种各样的处罚,还有的乡强调村组干部、党团员起带头作用,并要求每人要发动一定户数的农村投保,按户计酬。这样搞起来的养老保险一旦风头过去或者下一任地方官员不重视,就自然而然地会中途废掉,农民的钱无法收回,最终造成了相当恶劣的影响。

(三)保障水平低

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民可支配的收入更低,所以在大多数地方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农民投保的保费很低,这样,农民老年时得到的保险金就少,少到无法满足农民老年的基本生活需要。例如我国黑龙江,随着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黑龙江省的农村老龄化程度在不断提高。黑龙江2009年老年人口比重为10.51%,将实现由年轻型人口结构向老年型人口结构过渡,进入老龄社会。截止到2007年底,全省有111个县(市、区),70%的乡镇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截止到2008年6月末全省共拨付农保基金306.45万元,涉及到26892人次。领取保费的有67568人。但是,作为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黑龙江省,目前农村人口已达1762.9万人,但截至2007年底仅有184万农民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目前全省领取养老金的农民中,领取标准每月只有几角钱的占25%,每月领取五六元的占50%。黑龙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续缴保费的只占参保人数的3%,在哈尔滨市续缴率只有5%,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目前,哈尔滨市共有45万人参保,其中30万人个人缴费积累不到100元。在目前开始领取保费的1万人中,月领取标准在5元以下的占50%以上。这些钱对于养老无疑是杯水车薪。由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所能起多大的作用也就比较明晰了。

三、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改革措施

要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必须清楚把握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不同地区农村经济的现状,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做到从广泛覆盖到

逐步完善。

(一)稳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政策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案的基本思想是,坚持低标准起步,坚持个人缴纳资金为主、集体补助为辅的原则,坚持以个人账户为主的储备积累的保险方法,坚持自愿参加与政策鼓励相结合的政策措施,坚持社会养老保险与家庭养老保障相结合的制度。这些政策从总体上看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应当继续坚持,并要逐步完善。

(二)确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地位

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与健全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制度,是世界各国开展社会保险工作的通行做法。经过10多年的改革探索,我国已经建立起城镇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并基本形成城乡社会救助制度的雏形。现在必须尽快健全《社会保险法》等有关法律,以促进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作为一项全国性的法律,《社会保险法》不能仅仅面向城镇居民,而把广大的农民排斥在外。

(三)坚持因地制宜与自愿原则

受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承受能力、保险意识等方面的制约,短期内让全国农民普遍参加社会保险是不可能的。要避免强迫农民参加的做法,因为这不仅增加农民的负担,而且也不可能持久。只有坚持自愿原则,并通过集体补贴与政策引导,才能使这项工作健康持续地运行。在自愿的前提下,无论是贫困地区还是富裕地区,都可以实施养老保险。

(四)完善农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补贴制度

为了引导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民政部等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规定了集体补贴的一些办法。大部分乡镇规定了按职业与职务给予补助的办法。为使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真正发挥其社会互助功能,有能力进行补助的乡村,应尽可能采取按人头补助的办法,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现象,使补贴制度体现“公正、公平、公开”原则。

(五)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

为加快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必须强化国家尤其是各级政府对其的行政管理,使其纳入规范化轨道并健康发展。一是要使农村社会保障的行政管理与基金管理、业务管理相分离,政府主要负责行政管理。二是在建立统一的农村社会保障机构前提下,明确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能并使其协调有效地进行。三是要针对不同的农村社会保障项目,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不同的管理内容和重点并使管理程序规范化。

同时,还应依靠坚持个人账户积累模式,强化农村社会保障的监督机制,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等方法,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措施。

综上所述,我认为,解决农民老有所养问题,从农民最基本的保障问题入手,是解决“三

农”问题的关键所在。这也真正体现了对农民的人文关怀,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针对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尽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经进行了许多年,也积累了相当多的研究文献,但由于为农民这类非雇佣的独立劳动者建立社会保障本身就是一个难题,而且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实力还不够发达,农村的社会生产力总体而言还比较落后,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因此到目前为止,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仍然有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其中比较关键的是以下几个: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筹资方式

许多研究者都提出应当在农村养老基金筹集时增加政府扶持的力度。但是这个“力度”应当有多大比较合适,即既能充分调动农民投保的积极性,政府又能承担得起?在这个问题上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之间的替代关系如何?对于这些问题,都缺乏明确的定量分析,甚至连定量分析的框架的也没有,这样“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便缺乏科学的指导,难以落实。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机构设置

按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社会保障基金的收缴、管理和发放应当遵循三权分立的原则。但是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1998年以前基本上完全由民政部门独立管理,1998年以后移交给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也是一家说了算。权利缺乏监督是基金安全难以保障的关键,因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机构设置应当进行改革。但怎样改,怎样体现权利的监督与制衡是目前已有的文献中研究得较少的问题。

(三)城乡养老保险的衔接问题

我国现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障制度是完全不同的两套体系,两者不存在可换算的基础,根本无法衔接。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城市化的步伐将会加快,有更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将流向城市,两种不相衔接的养老保险体系将成为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障碍。因此,王国军(王国军,男,1970年出生,内蒙赤峰人,现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员工福利与社会保障学系主任,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研究员。1999年获博士学位,Winrock International中美博士项目成员。)提出了“„三维‟的城乡有机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是非常有益的尝试,但其中有一些关键问题仍无法解决。比如在基本保障中,国家是否给予补贴?如果给,给多少比较合适?如果不给,较富裕的农民是否会感觉“吃亏”而不愿参加?因此关于这个方案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

参考文献:

1、彭希哲,《The Changing Population of China》,人口学刊,2002年 第05期

2、王国军,《中国农业保险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学术季刊,2000年

3、何平,《世纪抉择—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构架》,2002年

4、郑功成,《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2002年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探析 篇3

【关键词】农村社保;城乡统筹

一、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变迁历程

1.“老农保”的探索阶段

“老农保”是相对于新型农村社保制度来说的,因为“老农保”是农村社保制度的前期摸索阶段的政策,与当下的农村社保政策有很大区别,故称之为“老农保”。“老农保”政策发展共分为四个阶段。

(1)探索阶段

我国于1986年开始探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选择东部较为发达地区进行推广农村社保的试点。以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为这一阶段的重要标志,确定以非城镇户口和不由国家提供商品粮的人口为目标人群,坚持个人缴费为基础的农村社保制度。

(2)扩大阶段

国务院在上一个阶段的基础上,于1995年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从而巩固并扩大了农村社保制度在农村的普及。截至1998年,参加农村社保的人数已经达到8000万,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3)停滞阶段

随着农村社保范围的扩大,制度中的一些监督管理漏洞,使得社保资金被挪用串用等情况偶有出现。另外,国家补贴力度偏小,农民缴费压力过大,促使农民参保热情逐渐减退,导致出现大量的农民退保现象。截至2002年底,我国农村参保人数不足5000万,可见这一阶段的停滞效果。

(4)改革阶段

经过了停滞阶段的总结,我国逐渐摸索出适合农村实际情况的社会保险制度,并且于2009年颁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指出了新农保的原则与资金管理方式。与前三个阶段相比,新农保的特点是要实现城乡统筹,并且加大公共财政对农保的支持力度。这一阶段的政策为我国目前建立更加公平的农村社保制度奠定了基础。

2.新农保的进一步发展特点

新型农保在参保范围上改为面向所有农村年老居民;在资金管理方面,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的形式,并且加大国家的补贴力度;在参保形式上体现自愿原则,尊重农村居民的参保意愿,同时鼓励所有农村居民都能参加新型农村社会保险。这样,新型农村社保将惠及更多人,体现公共资源的均等化,解决了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性结构问题,并且能够适应农村的发展实际,有利于农村社保制度的推广。

3.城乡并轨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

201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意味着城乡社保将并轨统一,建成公平一致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消除城乡社保差异,实现公共资源的均等化,实现所有老年人都能享受有保障的老年生活。从政策本身来看,充分体现了建成我国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进一步解决了我国城乡二元性结构问题,逐渐开辟出了城乡统筹的、更加公平统一的社保政策道路。

二、推动新农保发展的几点思考

1.制度与资金保障

推动新型农村社保发展和完善,并且实现与城镇社保的并轨统一,细化缴费管理制度,完善社保资金筹集方式是关键。所以,在维持目前“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的资金筹集方式下,加大国家补贴力度,让农村百姓真正享受城镇居民享受的公共资源服务,也就更容易在思想中树立参保意识,提升参保热情,也能提高新型农保在广大农村中的推广力度。另外,社保政策的稳定与实时调整也是推动新农保政策普及的重要方面。必须要稳定对农村参保人员的财政补贴政策,使得农村年老居民真正从依靠家庭、土地养老模式转变为依靠社保养老,对农保有足够的信心。同时,农保政策要根据农村地区经济状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农民缴费负担比例,真正让参保人员能够负担得起,才能保证制度的长久落实,惠及更多的人。

2.资金使用监管与保值增值

社保资金的监督管理是保证参保人利益的头等大事,鉴于“老农保”停滞阶段出现的问题,加强对新型农保资金的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必须要规范对参保资金的收缴、运用管理,特别是国家对参保人员补贴资金的拨付使用,提升对资金的监督管理力度。利用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的监督检查来确保资金的合规使用,避免被挪用、串用,损害参保人员的利益。另一方面,提升对社保资金的保值增值的管理能力,农村社保资金的管理可以借鉴城镇社保资金的增值管理手段,通过资本市场的增值过程,保持资金的时间价值并拓宽农保资金的筹集渠道,有力地保证了新型农保制度的持续发展。

3.完善相关法律的建设

完善的法律能够保证相关制度的有效运行。目前我国仅有《社会保险法》来规范和指导相关社保活动。鉴于农村社保活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应该建立一套适合农村社保管理实际的法律制度,这样就能够使得农村社保活动在法律规范下运行,也加快了我国法制化的进程。农村社保法律可以就资金管理与运用、参保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公平正义等内容进行系统化、细致化的描述,从根本上规范农村参保管理行为,保护农村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

三、结束语

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中,我们总结了很多经验。结合目前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农民的收入特点,需要不断地完善新型农保制度,推进公共资源服务的城乡均等化,使得我国城乡居民都能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实现建成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 胡怡. 关于完善农村社保体系的策略分析——以政府职责为研究视角[J]. 法制与社会. 2013(09).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索 篇4

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就是要求农民年轻时缴纳保险金, 年老时可以按月获得老年基本生活费。而目前,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较多, 农村人口老龄化也相对要高于其他省市, 而农村人口中的老年人生产劳动能力已经下降, 年轻农村人口又向城区转移, 使得农村老年人口已经成为了弱势群体, 因而在我国建立新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经迫不及待。

1 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当严重, 尤其是农村的年轻劳动力走向城镇, 使得农村老龄人口老无所依, 这更加剧了我国农村的养老重担。我国目前农村人口为6.57亿人, 约占总人口的48.73%。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约为1亿人, 占农村人口总数的14.81%。而农村人口中的多数青壮年在外上学、就业、外出务工等等, 这些现状使得农村人口的老年人成为各地区发展的包袱。因而, 在我国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就可以缩小城乡的区别, 让这些农村老龄人口老有所依, 老有所养。因此, 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可谓是一项利民政策, 可以让我国数万农村人口解除“老无所依”之忧虑。

2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问题分析

2.1 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缺乏安全性, 管理混乱

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是由县级农保部门管理, 但是由于县级的农保部分缺乏专业的人才, 因而管理工作较为混乱, 这就导致了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另外, 由于缺乏专业人才来管理基金, 对基金进一步投资, 这使得基金不能给政府带来更多的现金流, 也使得基金的此项作用不存在。

2.2 农村养老保险对于集体补助项无强制性规定

我国曾提出集体给参保农民补助, 这种补助形式是采取自愿的原则, 没有强制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大多数的集体都没有能力, 或者说不愿意拿出资金对已经参保的农民给予适当的补助, 这就使农民的参保积极性降低。

2.3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在各县市发展不均

我国县市较多, 各县市的农村养老保险发展不同, 绝大多数县市的农村养老保险仍然是传统养老方式, 即:家庭式养老。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条件有限, 财政有限, 导致保障水平较低;而有的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好, 财政多, 那么这些地区的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做的较好。

2.4 农村养老保险集体补助部分存在拖欠行为

农村养老保险, 个人缴纳只是单方面的, 一定要有政府和集体的参与, 名单是由于不同地区集体的经济能力有限, 因此集体的补助就各不相同, 甚至于个别地区, 集体补助在一致向后拖, 没有及时到账, 形成了拖欠行为。

3 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增长, 收入水平的增长为我国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也就是说, 农民的收入水平增高, 参保能力就越强。

3.1 账户可跨地区转移

农民分为很多种, 纯农民的流动性可能不大, 但是外出务工的农民就具有很大的流动性。他们在各个地区工作, 工作一段时间后又会转向另外的城市, 参加另一份工作, 他们的工作为所服务的城市带来了建设, 但是却不能享受服务地区的劳动者福利。因此农村人口的养老保险投保后, 可随着农民的流动一起流动, 这个问题成为目前急应解决的问题。

3.2 提供信息平台, 使信息共用化

要实现农民投保账户的跨地区转移, 首先应解决信息共用这个问题。农民的投保信息共用, 才可以在各地区进行账户的转移。另外, 信息共用还可以将每个参保农民的个人信息、缴费情况、领取养老金时间、家庭规模等信息公开共用, 为及时更新农民投保账户现金流动性, 为确定我国养老金水平等提供了一个共用的信息平台。

3.3 加强宣传力度, 扩大参保范围

由于我国农民人口众多, 因此农民的思想受传统观点影响也较深, 在我国农民中, 往往仍然认为养儿防老才是最可靠的养老所依方式。另外, 由于养老保险金的周期比较长, 农民怕政策变了, 担心以后老了不能领出来保险金, 失去了保险金的依靠等等, 这些都成为了限制农民投保的原因。因此, 要宣传农民对社会养老的认识, 让农民认识到在目前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大趋势下, 农村养老保险才是解决最终养老的最佳方法。

3.4 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增值

农村养老保险最基本的保障是:基金。农村养老保险的基金来源有个人缴纳, 另外还有地方政府给予的补助, 但是, 由于很多地区的经济水平低, 因而使得地方政府给予的补助不能及时到位, 这也就使得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增值慢的问题突显出来。要想提高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基金, 就应该组成专业团队, 一方面督促争睹落实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到位, 另一方面将基金投放到资本市场上, 使其能够在资本市场上增值。

3.5 完善农村养老保险机构的建设

近年来, 我国农村人口外出务工, 农村人口较为分散, 这就使得农村的养老保险工作问题多, 比较有难度。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团队来完成这项庞大的工作, 而且这个团队要了解我国的人口特点, 熟悉当地人口去向等, 所以在村委会中选出一部分人来进行这项工作最为合适, 但为了使这部分人能够公平、公正的开展此项工作, 应该明确工作的岗位职责、培训他们的工作流程, 以此来保证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实施。

3.6 实现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方式

由于我国部分农民外出务工, 农民每月到当地的养老金发放地区领取养老金非常不便, 造成我国农民养老金发放速度也较慢。在我国, 要实现养老金社会化发放, 首先应给农民提供较为多的领取养老金的网点, 这些网点分布在我国各个地区, 网点根据农民养老金信息的网上共用化, 可以查询到农民领取养老金的信息, 提高农民领取养老金的速度, 也为参保农民提供了便利;另外, 可以给每位投保农民建立储蓄存折, 在每月固定时间将应发放的养老金打入存折内, 这种方式可大大提高农民领取养老保险金的速度, 并且农民可以不必要按月按时间必须去领取, 农民可根据自己情况, 三个月、半年领取一次都可以。

综上所述,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金的实施还应该和本地区的经济、人口、政策等相适应, 才能使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金成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后顾之忧保障。

摘要:我国明确提出, 在2020年之前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 为加快我国农村养老保险。从而维护广大农村老年居民的基本生活条件, 使其老有所养, 妥善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 这对于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解决“三农”问题,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实现和谐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社会保障

参考文献

[1]胡婷.探讨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机制[J].法制与社会, 2009, 7.

[2]何安妮.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管理者, 2009, 1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调研 篇5

(景德镇陶瓷学院 工商学院 09国贸专业 1 班级 姓名 沈军)

摘要:本文是关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农村居民的影响。关键词:新型 农村 养老保险制度 影响

为进一步总结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工作经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村社会保险司课题组对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工作、特别是中日合作项目8个试点地区近一年的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试点的背景、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报告如下:

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的背景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农保”)工作是根据国家“七五”计划要求,从1986年开始探索,1991年进行试点,逐步开展起来的。农保的主要做法是: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采取个人账户基金储备积累的保险模式,个人缴费和集体补助全部记在个人名下;基金以县级为平衡核算单位,根据国家政策规定管理运营(目前主要是存银行和买国债),个人账户基金积累期实行分段计息;参保人满60周岁后根据其个人账户基金积累本息和平均余命确定养老金发放标准;在工作方法上实行政府引导与农民自愿相结合。

在中国农村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起点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地区发展不平衡、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较大、城乡二元结构难以在短期内根本改变、农民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受财力的制约等特定国情下,中国政府有关方面对在中国农村要不要建立、能不能建立农保制度;是发展商业保险、还是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问题上一直未形成共识,加上农保政策和制度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致使多数地方这项工作基本处于停顿和等待观望状态,而目前参保农民则以年轻人和东部发达地区为主,中西部地区农民尤其是老年农民基本处于无保障或低保障状态。

按照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社

11:23:29 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要求,为提高中国农民社会保障水平、缓解农民因老致贫、因老返贫、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中国许多地区开始积极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结合中日合作“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新与管理规范研究”项目的要求,在总结近几年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中日双方从2006年1月起,共同选择在北京市大兴区、山东省烟台招远市、菏泽市牡丹区、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安徽省霍邱县、山西省柳林县、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云南省南华县等8 个县市区,启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试点工作。

二、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进展情况

从1998年开始,中国政府针对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和政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了两方面的措施:一方面,认真按照整顿规范农保工作的部署,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基金监管、摸清基金底数,认真纠正违规行为,加大力度回收有风险的基金,两次下调农保个人账户计息标准,修订农保财务会计制度,并区别不同情况,稳步推进整顿规范工作,从多方面完善现行农保制度。另一方面,立足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从实际出发,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层管理、分步推进、农民自愿的思路,在有条件的地区和群体中积极探索建立农民参保补贴制度,积累了对农保的制度模式、筹资方式、基金投资管理和计发标准进行改革与创新的经验,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整顿规范和创新制度同步协调推进,主要通过改革创新制度、规范管理、提高基金资产质量、扩大制度覆盖面、提高农民保障水平的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路子。即在坚持农民自愿和个人账户的基础上,政府通过实行缴费补贴、基金贴息、待遇调整、老人直补等多种参保补贴方式,建立农民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多元化筹资机制,引导扶持被征地农民、农民工和务农农民参加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办法。

11:23:29 经过多年的探索,建立新型农保制度的工作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

一是开展工作的地区和参保人数在连续7年下滑后,呈现出回升势头。到2005年底,全国已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900个县(市、区、旗)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农保工作,5442万农民参保,有301万参保农民领取养老金,积累保险基金310亿元,当年支付养老保险金21.3亿元。人均月领取养老金59元,为实现农村的小康社会目标和农民“老有所养”的社会理想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是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有了实质性的进展。目前全国已有浙江等17个省级政府或部门出台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文件,探索建立适合被征地农民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取得明显成效,积累了有益经验。到2006年底,预计将有1000多万被征地农民被纳入基本生活或养老保障制度,筹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基金1000多亿元。

三是探索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取得一定的进展。按照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并能够与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要求,山西省、北京市、福建省等地结合当地实际,出台了相应的农民工参保办法,如山西省提出了“一厂两制”的乡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作思路,即城镇户籍职工参加城保,农村户籍职工参加农保,并制定了可行的参保办法和业务规程。

四是指导和推动不同地区以多种方式开展新型农保试点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2006年初,根据《关于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分类指导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保试点工作:一方面,指导北京、江苏、山东等有条件的地区,以缴费补贴的方式建立公共财政投入与农民参保补贴制度,建立覆盖全体农民的新型农保制度。在江苏省苏州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已经达到91%,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另一方面,结合中日合作项目的实施,选择了北京大兴区等8 个县区,通过开展“粮食换保障”、个人帐户基金借支、保险证质押贷款、基金贴息、3

11:23:29 龙头企业资助农民参保免税等多种形式的试点,初步形成了稳定的支持农民参保的政策和资金来源,建立起了引导、扶持和激励农民参保的机制,初步探索出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一套现实可行办法。

五是开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为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为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群体农民参保的需要,降低农民工参保和保险关系异地转移接续的成本,加强帐户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缩小城乡差距,目前已经完成了系统开发的需求调查、系统原型设计,系统开发,并已在安徽等7个省市投入试运行。

三、中日合作试点地区新型农保制度试点的基本情况

(一)试点地区的基本情况

2005年,各试点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北京大兴区(7405元)、山东省烟台招远市(5709元)、菏泽市牡丹区(3135元)、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4447元)、安徽省霍邱县(2298元)、山西省柳林县(1980元)、四川巴中市通江县(1754元)、云南南华县(2081元)。8 个试点县区分布于东部(4个)、中部(2个)、西部(2个)。其中,北京大兴区、山东省的烟台招远市属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试点工作启动较早,工作有一定的基础。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福建南平市延平区位于经济发达省市的相当落后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该省市的平均水平,其他4个地区都是国家级贫困县,工作基础较差。虽然8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比较大,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工作均于2006年1月开始启动,都不同程度取得了进展。

(二)试点的主要成效

2006年1-11月,各试点地区参保人数如图1(参保人数图)和图3(新方案实 4

11:23:29 施效果图)所示,北京大兴、山东招远、荷泽牡丹区、四川通江等地参保人数增长较快,分别增长6876人(增长幅度14.83%)、23000人(增长幅度22.55%)、10600人(增长幅度13.18%)、11000人(增长幅度52.38%)。尤其四川通江地区,虽然地处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但是新增参保人数过万人,增幅过半。另外其他地区参保人数也有一定增长。

从图2(基金积累情况图)和图3(新方案实施效果图)各地基金积累情况看,2006年基金积累都有较快增长。从绝对额增长上看北京大兴(基金增长31178万)、山东招远(基金增长23600万)、山东荷泽(基金增长1352万)、福建延平(基金增长1850万)、云南南华(1000.5万基金增长)都有超过1000万的基金增长额。从相对增长来看,山东招远(增长28.96%)、山东菏泽(增长22.24%)、安徽霍邱(增长17.62%)、四川通江(增长38.10%)都有超过15%的基金增长比。

从基金规模和人均基金积累额来看,由于各地经济条件差别较大,基金规模和人均基金积累额有都有较大差距。总体看,东部地区要高于西部地区。如图3(人均基金积累额)所示,北京大兴(人均5856元)和山东招远(人均1888元)人均基金积累较高,其他地区人均基金积累则相对较低。这一方面与各地经济发展有关,另一方面与各地农保工作开展时间长短和政策措施的力度也有一定关系。

(三)试点的主要创新

1、建立参保补贴制度

试点地区从实际出发,以缴费补贴、贴息等多种方式建立了农民参保补贴制度,形成了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多方筹资机制。但各个试点地区因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财力的不同,在政府补贴和集体补助的力度和方式上也有所区别。各地具体补贴方式和补贴金额如下表1-1所示:

11:23:29 1-1 试点地区补贴方式及金额一览表

试点地区 补贴方式及金额

招远市 市财政补贴于2006年启动,2006年补贴200万,“十一五”期间每年递增10%;有条件的镇、村也要求予以适当补贴。

通江县 每年按上年末养老保险基金积累总额的2.5%对参保农民进行补贴,其中2%记入参保人员个人帐户,0.5%纳入农保专项调剂基金管理,用于弥补社会保障基金支付缺口和提高农民养老保险待遇。从2003年起,对连续任职3年以上的在职村三职干部每人每年补助100元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被征地农民按照征地规模实行参保补贴,对独生子女户、双女户、乡村医生、教师等特殊群体都制定了不同的补贴政策。

南华县 凡在覆盖范围五年内达到最低缴费标准的人员按每年缴费数的10%给予补助,将同期补贴资金划入其农保个人账户;另一方面县乡农保经办机构的全部费用纳入财政预算,政府承担了管理成本。省政府拨付25万 元启动经费,州政府准备拨付300万 元给参保农民实行定额的直接补贴。

菏泽市牡丹区 2006年补贴金额100万元,十一五期间逐年递增。补贴额按投保人情况测算确定,政府逐年补贴。以趸缴方式缴费的,将趸交金额按以后每年界定的缴费标准折合补贴年限,逐年给予补贴,当领取养老金后,余下的折合年限不再给予补贴。有条件的乡镇和村按一定比例对适龄参保人员给予补助。自2006年起,在三年内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并达到规定缴费标准的,除享受正常政府补贴5%外,区政府再给一次性的补贴奖励。具体补贴奖励标准为:2006年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再给予本人5%的政府补贴奖励,合计补贴10%。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篇6

关键词:农民养老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立法

1 我国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内容

目前我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主要依据是《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以全体农民为保险对象,保障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养老资金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对乡镇企业支付集体补助予以税前列支,体现政策扶持;个人缴纳资金和集体补助全部记在个人名下,实行个人帐户的基金积累;基金的保值增值主要是购买国家发行的债券和存入银行,不直接用于投资。

2 我国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2.1 筹资渠道单一,缺乏社会保障性 由于农村乡镇企业发展并不尽如人意,集体(含乡镇企业)补贴流于形式,国家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承担的出资义务极其有限,《方案》所设定的资金筹集制度,实质上几乎就是个人交费。同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平衡模式是个人自我平衡,不存在代际和代内调剂,也没有国家资金的资助。

2.2 立法层级低、制度不稳定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最高层次的规范性文件是民政部的《方案》和农业部的《乡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办法》,立法层级较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个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需要国家财政、地方财政、各个管理部门的协调和配合,仅凭规章不能统揽全局,对许多问题鞭长莫及。

另外,我国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属于政策性保险,很容易因行政框架、职能部门的变更而发生变化,尤其是1999年7月国务院宣布对已有业务实行整顿清理,停止接收新业务后,缴费率和参保率逐年走低,农民对养老保险缺乏信任感,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2.3 缺乏统一管理,忽视城乡衔接 根据《方案》,外来劳务人员原则上在其户口所在地参加养老保险。农民到外县、市、省务工经商,最后还必须回到户口所在地办理养老保险,不利于劳动力合理流动。农村社会保险以县(市、区)为单位进行资金筹集、核算、平衡、运算和支付,农民流动时,养老保险关系无法衔接,不能实现养老保险关系“跟人走”1。

另外,《方案》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没有规定,目前城乡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差距,用完全统一的法律来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不太可能,但这并不说明两者之间没有衔接的必要,特别是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必将逐步统一,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中必须考虑这一问题。

3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立法设想

3.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应单独立法 据统计,1997-2003年七年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增加695.9元,不到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1/5,全国农村有近3000万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近6000万人处于低水平、不稳定的温饱状态。2建立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符合公平、普遍保障的原则,但鉴于我国根深蒂固的二元经济态势,笔者认为现阶段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单独立法,待条件成熟时再将城乡养老保险统一立法是一种更符合中国国情的选择。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基本内容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构建:①总则。②组织机构。③基金的筹集。④养老保险给付。⑤基金的管理和运营。⑥争议处理及法律责任。这样有利于从根本上统一一些原则性问题,有利于法规规章的确立。

3.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应充分考虑不同类型农民的需求

3.2.1 乡镇企业职工与农民工的养老保险。乡镇企业职工主要依靠工薪生活,面临与城市工人相同的生活风险,他们每月有固定收入,基本具备了参加社会保障的条件,他们也具有强烈的城镇化需求,将其纳入城镇社会养老保险的范围是切实可行的。目前,农民工占产业工人总数的30%左右。3约50%的农村劳动力都已涌向城镇。4农民工群体是一个过渡性群体,随着经济增长与城市化推进,这个群体将逐渐融合到产业工人中去。此外,改革以来,相当部分的农民工在城市已居住多年,他们实际已与农村脱离了关系,再让他们回乡参加社会保险已不现实,近年来放弃农业生产而专门在外务工的人员增多,农民工兼业性弱化。通过考察,结果显示,50%农民工表示想长期居住在城市,愿意回乡者不到10%,农民工中仅有7%的人目前与来源地保持着很强联系。农民工所面临的风险结构和传统农民已明显不同,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覆盖的对象更为适宜。5根据现状,可作出明确规定,将乡镇企业职工与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的范围。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农民工流动性大的显著特点,建立可转移的个人账户,账户可以随着农民工工作的转换而在全国范围内转移,这种制度的推行必须要配套建立个人账户信息的全国联网,实现积累基金的全国统一管理。另外,必须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制度,不能各自为政。否则地区间的方案与操作方法各异,难以顺利衔接。

3.2.2 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推进需要征收农民土地,目前,我国失地农民的总量已超过2400万,预计到2020年,还会有4000余万人进入失地农民的行列。土地一旦被征用,农民便丧失了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生活保障和家庭养老的物质基础。无地、无业、无保障是被征地农民普遍的一种生存状态。如果不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和养老作出适当的制度安排,将严重影响城市化进程甚至危及社会稳定。在浙江嘉兴、四川成都等地,开始试行“土地换保障”制度并取得了很大成效,为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探索了一条新路。

3.2.3 传统农民的养老保险。传统农民是指以土地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农民,他们主要依靠家庭提供养老保障,对社会养老保险,在心理、生活习惯和价值取向上都还存在着疑虑、观望,养老保险的建立存在一定难度。《方案》规范的主要是这一类农村劳动者的社会养老保险,现行制度最大的问题在于基金筹集困难、保障水平过低,笔者认为,此类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应以“广覆盖、低标准、个人、政府、集体共同承担缴费义务”为指导思想进行设计,立法中应强调政府的出资义务。各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与我国各地新型社会养老保险模式说明,政府承担筹资义务,强化责任意识,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建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我国经济发展来看,国家现在也有能力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承担一定比例的筹资责任。农民交的农业税从1998年以来呈历年增长趋势,国家每年的财政收入从1998年开始也平均每年以11.71%的比例递增,而从1998年以来中央对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却呈历年下降趋势。6国家承担出资义务,给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一定比例的财政支持,将极大地推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的制定与实施,也更能体现社会养老保险的社会性、互助性本质。

参考文献:

[1]姜彦君.从法律角度谈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载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2期。

[2]王梦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两大难题: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载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5期。

[3]中国“三农”形势跟踪调查课题组、中汉经济研究所农村发展研究部编:小康中国通——来自底层中国的调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4页。

[4]左菁.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反思与重构,载河北法学,2007年第4期。

[5]赵人伟,赖德胜,魏众.中国的经济转型和社会保障改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1页。

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分析 篇7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1986年民政部根据“七五计划”关于“抓紧研究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 并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情况, 进行试点, 逐步实行”的目标, 开始对农村养老保险进行积极探索。1991年民政部出台《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 (试行) 》, 但在资金筹集方面仅对个人缴费做了较明确的规定, 对集体补助和国家扶持缺乏明确约束。各地在政策执行过程中, 由于经济发展等各方面原因,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缺乏集体补贴和政府财政支持, 保险费主要由农民自己缴纳, 而且保障水平低, 不能满足农民基本养老需要, 实施效果不理想。至1998年底, 全国共有2123个县市区旗开展了这项工作, 参保人口为8025万, 仅占全国农民的8%。1999年出台《国务院批转整顿保险业工作小组<保险业整顿与改革方案>的通知》, 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就此搁浅直至2002年。

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方, 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地方开始积极探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比如《宝鸡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出台, 此阶段新农保筹资有地方财政支持, 但在国家层面未出台全国性的指导政策和实施细则, 缺乏操作层面的国家政策支持, 各地模式不统一。而且没有国家财政资金投入, 难以大规模推广, 覆盖范围有限。

国务院于2009年9月颁布《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决定从2009年起开展新农保试点, 逐步在全国推广, 明确了2010年覆盖全国10%的县市区, 2020年实现全覆盖的目标。2010年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保险法》中第二十条和二十一条, 以法律形式对新农保制度进行了规定。此次新农保试点上升到了国家高度, 国家财政给予支持, 并有法律保障。

2 新农保制度实施的必要性

2.1 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影响

通常, 一个国家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比重占总人口的7%就被认为进入到老龄化社会。2000年全国总人口126583万, 65岁及以上占6.96%。2005年底, 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44亿, 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1%, 中国老年人口近60%分布在农村。

2.2 家庭结构小型化、核心化, 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据统计, 1980年到2000年, 农村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规模由5.54人减少到3.65人, 家庭结构趋向小型化、核心化, 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2.3 土地保障功能减弱

长期以来, 人们认为土地是农村养老的保障。然而由于人地矛盾突出, 及允许土地流转, 以土地为依托的养老模式面临严峻挑战。据有关资料披露, 我国失地农民约有4000万, 每年将新增200多万人。土地在农村养老中的保障功能减弱, 如果国家不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使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 可能将影响农村社会稳定。

2.4 农民流动性增强, 家庭养老难以保证较高的养老质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 而且多为青壮年劳动力, “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受到冲击, 家庭空巢老人问题严重, 家庭养老质量下降。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间, 农村总人口比重从73.59%下降为63.78%, 各省区市平均人口增长率在0.45%~3.13%之间, 排除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外, 各省区市平均增长率较高的依次是上海2.25%、北京2.11%、广东1.87%, 最低的是贵州、广西、安徽、黑龙江、江西、四川、河南、湖南在-0.63%~-0.22%之间, 各地区的人口增长率的变化体现了人口流动的影响, 农民流动性增强。

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3.1 新农保目标定位

新农保目标定位为具有农村户口, 年满16周岁 (不含在校学生) 、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 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新农保力求实现农村六十岁以上老年人的普惠型养老, 达到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无需缴纳养老保险费即可享受财政支出的基础养老金待遇。

对于已参加老农保的农村居民, 《指导意见》规定, “年满60周岁且已领取老农保养老金的参保人, 可直接享受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对已参加老农保、未满60周岁且没有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 应将老农保个人账户资金并入新农保个人账户, 按新农保的缴费标准继续缴费, 待符合规定条件时享受相应待遇。”

在全国开始试点前, 2008年末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为5595万人, 全年共有512万农民领取了养老金。到2008年底, 全国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大约只占16岁-59岁乡村人口总数的11%。

2009年末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为8691万人, 比上年末增加3096万人, 全年共有1556万农民领取了养老金, 全年共支付养老金76亿元, 比上年增加33.8%。年末有27个省、自治区的320个县 (市、区、旗) 和4个直辖市部分区县列入首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透露, 2009年开始全国试点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有近6000万农民参加, 截至6月底, 全国320个试点县和4个直辖市全部启动参保缴费和发放基础养老金工作, 参保人数5965万人, 占试点地区适龄农业人口的63.82%, 其中领取待遇人数1697万人。

3.2 新农保资金筹集

新农保资金来源有三部分, 一是个人缴费, 二是集体补助, 三是政府补贴, 政府补贴包括中央政府补贴和地方政府补贴。由于集体补助和社会捐助国家并未做硬性规定, 各地依本地实际情况确定, 不同地区差异很大, 难以衡量, 本文主要分析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

3.2.1 个人缴费

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要缴纳养老保险费。国家规定缴费标准目前设为五个档次:100元、200元、300元、400元和500元, 按年缴费, 但地方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居民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缴费档次, 多缴多得, 国家根据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10) , 2009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5153.17元, 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人均纯收入分别为7155.53元、4792.75元、3816.47元、5456.59元, 根据2009年收入水平, 计算不同缴费档次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 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 各缴费档次中400元档的缴费占收入比重接近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比例8%, 在低于300元档的缴费上, 所在比例较低, 在500元缴费档上, 所占比例较高。而且东部和西部地区缴费所占比例差距较大, 西部地区缴费所占比例约为东部地区的两倍。

3.2.2 集体补助

国家规定“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 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

3.2.3 政府补贴

政府对符合领取农村养老保险条件的参保人进行补贴, 包括中央政府财政补贴和地方政府补贴。参保人的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 补助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 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中央政府每年需要为新农保投入的财政资金为:55×12×中西部地区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人数+1/2×55×12×东部地区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人数。用该数据除以本年度中央政府财政支出, 可以计算出新农保制度需要国家财政支持的比重。

地方政府补贴进入个人账户。国家规定“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缴费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 可给予适当鼓励, 具体标准和办法由地方政府确定。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 地方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地方政府每年需要为新农保投入的财政资金为:30×新农保参保人数+对缴费困难群体的补贴+其他 (其他指地方政府根据本地经济情况, 高于国家规定标准的待遇给付) 。用该数据除以本年度地方财政支出, 可以计算出新农保政策需要地方财政支持的比重。

随着新农保试点工作逐步展开, 个人账户资金额较大, 基金保值增值及使用情况较受关注, 《指导意见》规定, “新农保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单独记账、核算, 按有关规定实现保值增值。试点阶段, 新农保基金暂实行县级管理, 随着试点扩大和推开, 逐步提高管理层次;有条件的地方可直接实行省级管理。”

3.3 新农保待遇确定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 按月领取, 支付终身。新农保待遇具有动态性, 待遇会根据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调整。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 对于长期缴费的农村居民, 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 提高和加发部分的资金由地方政府支出。个人账户养老金指从参保人开始缴费到参保人开始领取养老金时个人账户中个人缴费、地方政府补贴、集体补贴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构成的养老金总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目前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率计息。参保人死亡, 其个人账户余额, 除政府补贴外, 可以依法继承。

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为:年满60周岁, 累计缴费15年, 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有农村户籍的老年人。新农保制度实施时, 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老人, 不需缴费, 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 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新农保制度实施时, 45周岁以上的, 应按年缴费, 累计缴费年限应不少于实际年龄到60周岁的剩余年数, 允许补缴, 但补缴后累计缴费年限不超过15年。参保人达到领取年龄后的月养老保险待遇为:基础养老金 (55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总额/139) 。

若缴费年限按十五年, 收益率按2009年一年期存款利率2.5%计算, 假设缴费期间选择的缴费档次不变, 待遇的地区差异不予考虑, 进行简单计算, 则累计缴费十五年后, 个人账户中不同缴费档次对应的个人缴费总额, 100元档为100 (1+2.5%) 14+100 (1+2.5%) 13+……+100 (1+2.5%) +100=1793.19, 按同样的计算方法, 可以得出其他缴费档次的个人缴费总额和地方政府补贴额, 由此可以计算养老保险待遇, 如下表所示:

替代率为年养老保险待遇与2009年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比值, 从上表可以看出, 养老保险替代率较低, 待遇水平较低。

3.4 新农保服务递送

新农保服务作为一种公共服务, 由公共部门提供, 具体由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提供。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规程 (试行) 》, 新农保业务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等具体经办, 村 (居) 民委员会协办人员协助办理, 实行属地化管理。目前经办能力较低, 以山东省潍坊寿光为例, 寿光农村居民80万, 适合参保条件的16-59岁农村居民45万人, 60周岁以上人口14余万。从经办能力来说, 县市一级社保中心农保科人员原有三人, 此前只是每年按部就班应付老农保的日常性工作, 根本无法应对所要面临的重大任务;镇 (街道) 一级, 虽然在乡镇合并之时 (2007年) 分别设立社保所, 保留2-3人编制, 但该部分人员主要从事镇 (街道) 中心工作, 兼职民政、计划生育等事项, 没有条件和精力专门从事这项工作;村一级新农保经办方面更是一片空白。此外, 经办机构具有行政化特征, 有一定的缺点。新农保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 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建设, 提高经办能力和效率, 可以考虑公共部门与民间组织合作, 共同做好新农保工作。

4 总结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条件 篇8

一、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性缺陷

1、传统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无法体现出社会保险的本质。在传统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下, 采用的是个人账户模式, 也就是参保的农民缴纳的是个人的养老基本, 而其缴纳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个人的跨时收入分配, 无法实现代际和代内的收入再分配, 无法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功能。

2、在传统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下, 由于其覆盖面狭窄, 而且保障的整体水平不高, 因此与农村实际的保障需求无法相适应。在以往的情况下, 养老保险的缴纳标准较低, 很多农民都在无法拒绝的情况下选择最低的参保值, 在不考虑到通货膨胀等经济因素的影响下, 农民领取的保障金最多也只有几百块, 无法达到养老保障。

3、传统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没有针对转移做出详细的规定。一方面由于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保险在城乡之间进行转移和接续时, 无法顺利的实现, 手续十分繁琐, 这同时也使得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流动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另一方面, 由于城乡地区之间的养老保险制度与具体的方案有所差异, 因此对于大部分农村的社会保险关系产生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无法实现顺利的转移与续接。另外, 在发生迁移或者是退保的农民账户信息, 往往都是全部的进行清除, 无法实现保险制度向农民提供保障的要求。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条件分析

1、战略条件

在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过程中, 战略条件是其中重要的基础性条件, 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第一, 我国的经济发展处于一个快发展的时期, 尤其是农村经济的发展, 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因此从这方面来说,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 在收入再分配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第二,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农民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 农民的农化素质也在不断的提升, 同时农民的权益保护意识也在不断的提升, 对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 农民参保意识也不断的增强。

第三, 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 尤其是近郊的农村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 已经具备了建立农村社会养保险制度的条件。

第四,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 已经成为了解决农村问题的战略需要。当前, 我国已经将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首要问题, 针对农村所进行的税费改革、农业经济制度改革等方面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尤其是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走上小康之路的政策选择, 这也可以说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社会条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同时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所以, 相关的建立条件的完善, 应当是在该制度完善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 而不是等到所有的条件都成熟之后再进行相关工作的开展, 也就是说, 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过程中, 应当保持客观、辩证的角度看待问题, 并且从宏观的角度对整个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条件进行更新, 以此来满足我国战略发展的需要。因此, 我们应当尽快改变农村社会养老保除制度建设严苇滞后的局面, 防止因城乡差别的扩大进一步造成有效需求不足而引发更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

2、制度条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实施与深化, 我国的经济建设始终是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与完善, 政府的职能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其不仅在于创造社会价值, 同时也为社会各项制度的完善提供基础。作为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制度条件:

第一, 产业支出结构的调整。当前我国在农业开支的部分逐渐加大, 并且用过有效的制度保障, 减轻国家费负担的份额, 比如在农产品资金结构的调整方面, 也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第二, 免税制度的完善。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 用人单位缴纳的保险费用可以进行税前列支, 而投保人保险费用的缴纳也额可以进行税前扣除, 农民养老金超过征税额则可以进行免征农业税。

第三, 从国家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 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使得我国在农民收入再分配的比例方面, 不断的进行调整, 将农业税应用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有效的促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

结束语

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 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的重要体现, 尤其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 体现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成果, 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 为我国广大的农民提供了生活的基础和保障, 因此, 针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 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促进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卢海元:《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条件分析》, 《经济学家》, 2003 (05) 。

[2]周方遒:《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相关问题研究》, 《理论探讨》, 2009 (06) 。

[3]郭培:《对我国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反思与借鉴》, 《生产力研究》, 2010 (09) 。

[4]钟建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进的问题及对策》,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03) 。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篇9

一、鄂尔多斯市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情况

鄂尔多斯市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起步于2007年初, 在伊金霍洛旗率先启动。伊旗的试点工作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当地农牧民非常满意, 参保热情很高, 市内兄弟旗县也纷纷仿效。2008年3月, 鄂尔多斯市经过反复论证, 出台了《鄂尔多斯市农牧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 至此, 从制度上将农村牧区养老保险覆盖到所有应参保人群。截至2009年6月底, 全市农牧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61705人, 占应参保人数520600人的69.48%, 基金累计收缴95731万元, 累计支出61228万元, 享受待遇人员达到134208人。现在, “养儿防老不如参加社保”成为鄂尔多斯市农牧民热议的话题。

鄂尔多斯市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的主要内容:

(一) 参保范围

凡年满25周岁以上, 男性60周岁以下、女性55周岁以下的农村牧区居民, 包括保留地的农牧民、被征地农牧民、进城务工农牧民工和自愿放弃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的农牧民等。

(二) 缴费方法和缴费比例

农牧民以鄂尔多斯市2007年度农牧民人均年收入 (2007年为6123元;2008年为6200元) 为缴费基础。农牧民总缴费比例为18%, 其中个人缴纳8%, 财政补贴10%。农牧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按缴费基数的12%划入。财政承担的比例按照各旗 (区) 经济发展状况, 市财政给予不同的补助标准;对经济发展好的东部旗区, 财政不予补贴;对经济发展落后的西部旗, 财政按10%的缴费比例分别给予70%或80%补助。养老金由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基本养老金 (政府补贴养老金) =到龄时鄂尔多斯市当期月缴费基数×实际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存储额/计发月数 (男139, 女170) 。

(三) 领取养老金条件和标准

参加农村牧区养老保险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的农牧民、其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或以上的, 即可按月领取养老金。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以上、75周岁以下的人员可一次性缴纳15年, 且年龄每增1岁, 缴费年限减少1年, 最低不得少于5年, 75周岁以上人员不缴费, 直接从启动后的农村牧区养老保险基金中按月领取养老金。

(四) 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和险种的转换

具有市户籍已参加养老保险的, 因正当理由在旗区之间迁移的, 其养老保险关系也可以随之转移, 迁入地社保局应准予转入。

为了防止社保移民, 凡正当理由从外盟市迁入本市的, 如其在原籍已参加农村牧区养老保险, 并将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金转入本市后, 允许其参加本市农村牧区养老保险;如原未参加养老保险的, 需在本市常住满2年后方可参保。

农牧民养老保险、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之间流动, 原个人账户应转换为新险种的个人账户。

由低缴费险种向高缴费险种转换的, 按换算折抵的缴费年限和最低缴费标准, 从换算之日起前推补建个人账户。换算公式如下:应折低缴费年限=折算系数×原个人账户累计缴费月数÷12;折算系数=原个人账户本金累计金额÷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相同年限个人最低缴费本金。

由高缴费险种向低缴费险种转换的, 原个人账户与缴费年限合并计算, 退休时执行现行标准。

(五) 资金征缴与管理

农村牧区养老保险费的征缴由旗区社保局委托劳动保障事务所收缴, 由劳动保障事务所委托社保协管员 (主要由村支书、村主任、大学生村官等组成) 代征, 旗区社保局为参保人以个人身份证号码建立农村牧区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旗区社保局开设农牧民养老保险收入户、支出户, 各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开设基金暂存户, 按月定期将所收缴的养老保险费划入社保基金专户;旗财政开设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专户, 用于上解、下拨基金。

二、鄂尔多斯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 制度设计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在制度设计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参保范围的确定。鄂尔多斯市将农村牧区“五保”对象和年龄在75岁以内的农牧民纳入了参保范围。对年龄在60岁以上、75岁以下的到龄人员采取一次性补缴办法, 农牧民补缴数额多达7000多元, 对困难群体在没有政策倾斜下, 加重了农牧民负担。二是交费比例的确定。鄂尔多斯市实行18%的单一缴费比例, 农牧民参保缺乏选择性, 在没有激励政策的支持下, 年轻的农牧民参保积极性不高。三是当年缴费截止期为本年度的6月30日, 不利于工作开展。这段时间, 一方面青壮年外出打工, 另一方面农牧民因农牧业生产季节性手中没有钱, 不能按期完成缴费。四是自愿参保与完成扩面任务相矛盾。农村牧区养老保险是坚持自愿的原则, 而市政府下任务要求2009年参保率达到75%, 各旗区扩面工作难度很大。

(二) 财政补贴压力大

鄂尔多斯市将财政补贴主要用于缴费, 对调动农牧民参保缴费的积极性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补贴标准数额较大, 管理成本较高。随着参统率的逐步上升、退休人员的增加和缴费基数的不断提高, 以及面临发放标准提高、财政承担部分呈逐年增长的态势, 地方财政补贴压力很大。如鄂尔多斯市不仅对缴费实行补贴, 还对享受待遇的人员补贴, 双重补贴持续下去, 进一步加大了财政未来补贴的压力。鄂尔多斯市本级财政对旗区补助2008年达5亿多元, 2009年估计达6亿多元。

(三) 农村牧区养老保险扩面难度大

一是农牧民的参保意识不高。虽然在启动初期做了大量的宣传动员工作, 有的还是积极性不高, 没有充分认识到参加养老保险是老有所养的好政策。特别是25-45岁之间的年轻人, 一方面认为自己年龄还小, 离享受养老金待遇的时间还长, 过早地参加养老保险不划算;另一方面因子女年龄还小, 将后还得考虑负担孩子读书成家等费用, 无力缴费。二是养老保险应参保人数难以准确确定。农牧民参保以户籍所在地为准, 近年来由于农牧民流动性大, 外出打工、读书等因素, 苏木乡镇无法与其取得联系, 这部分人不能及时参保。

(四) 养老保险经办能力不能适应工作发展需要

农村牧区养老保险是一项庞大的民生工程, 需要健全的组织机构、完善的设施、必要的工作经费及管理信息系统的保障。而目前这些条件远远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没有稳定的养老保险征收机构和人员, 养老保险费的征缴、发放工作以苏木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作人员为主, 苏木乡镇干部、村主任、大学生村官、社保协管员共同参与办理。旗区、乡镇新农保经办人员无编制, 业务经费不足, 计算机管理网络不健全, 缺乏交通工具、办公场所, 参保登记、征缴保费、建立个人账户和养老保险资金归集与发放等一系列工作受到制约。

经办农牧民养老保险金存储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网点少, 工作人员不足, 养老保险业务代理量大。既要办理信贷业务, 又要收缴养老保险费, 同时还要发放养老金, 工作压力非常大。经常出现农牧民排长队现象。有的农牧民甚至跑了几十里路也领不到养老金, 还得在乡、镇住上一夜。同时, 办理养老保险的各种表格、票据和存折打印等工作也增加了信用社的费用支出。

(五) 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运营水平低且存在风险, 保值增值困难

农村牧区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运营层次较低, 隐含一定风险。由于农村牧区养老保险金收缴支付通过农村信用合作社,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网点最低设在乡镇苏木一级, 各嘎查村社没有。而养老金征缴、支付面对广大分散居住的农牧民, 收缴人员收费后不能及时存入信用社, 放在自己包里, 存在资金安全隐患。也有在收缴过程中, 因验钞技术跟不上, 收到假钞而遭受损失。另外, 基金缺乏统一规范的投资运营管理办法, 主要是存入银行或购买国债, 由于银行利率和国债收益率的波动, 基金难以保值增值。

(六) 资金账户设置与管理问题

目前, 鄂尔多斯市办理农村牧区养老保险金的收支方式是:鄂尔多斯市所属各旗、区社保局开设农牧民养老保险收入户、支出户, 各基层社保事务所在信用社开设基金暂存户, 按月逐级将养老保险金划入旗财政社保基金专户;市、旗财政按月应发放的养老金逐级划拨到社保部门的支出户, 社保部门再将资金划入信用社, 由信用社发放。这种账户设置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开办初期一样, 设置了过多的收、支过度户。另外, 没有农村牧区养老保险金收支管理财务、会计制度, 暂参照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财务会计制度来核算农村牧区养老保险金。

三、建立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

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 要充分考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长远目标,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以全体农村牧区人口为对象, 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为核心、试点先行、分步推进。建立起基本制度统一、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覆盖面广的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由于我区多数地区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建立, 鄂尔多斯市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状况好、农牧民人口相对较少的地区, 试点工作走在了全区前列。通过对鄂尔多斯市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情况分析, 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 新型农村牧区养老模式的确立

1. 明确政府责任, 建立财政投入机制。

新型农村牧区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 应该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 建立缴费激励机制的原则。自治区、盟市、旗 (县区市) 三级财政都应给每位参保农牧民适当补助, 各级财政每年的补助额应按上年度农牧民平均纯收入的1%左右计算。以2008年为例, 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656元, 人均补助标准应在46元左右 (2008年, 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盟市巴彦淖尔市7152元、最低的兴安盟3029元) 。在新型农牧民养老保险试点启动时, 自治区财政应根据各盟市人均可用财力状况 (2008年, 最高的鄂尔多斯市154, 111元、最低的乌兰察布市46, 058元) , 对困难地区提高补助标准。为了鼓励农牧民参保缴费, 地方财政对于缴费年限长、选择缴费标准高的农牧民适当给予激励补贴, 并明确具体标准。

2. 实行个人缴费的“账户积累”管理。

新型农村牧区养老保险要以个人账户为主、社会统筹为辅, 充分发挥个人账户自我积累、自我保障的作用。为每个参保人员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个人缴费、集体补助资金进入个人账户成为个人财产。个人账户采取完全积累制, 可以随农牧民的流动而转移或退保, 是一种可持续发展、可扩充的养老保险模式。

3. 促进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

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要充分考虑农村牧区劳动力流动性大、收入低、与土地相联系等特点, 体现分层、分类、分步骤推进的制度取向, 逐步将农村牧区人口纳入社会养老保险。失地人口中劳动年龄段人口所占比重较大, 并且素质普遍较低, 面临着就业和养老的双重压力。被征地农牧民应该以“土地换保障”为基础, 处理好一次性补贴和长期性保障的问题。劳动适龄人口要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农牧民工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牧民养老保险为主, 并为被征地农牧民提供长期就业和增加收入的机会。未参加上述保险的农牧民可以参加新型农村牧区养老保险, 旗县政府承担的费用可在土地出让纯收益中列支, 集体承担的费用可从土地补偿费中列支。

(二) 新型农村牧区养老保险模式选择

1.参保范围。确定参保范围时要统一参保人员的最低年龄, 依据法律规定应该确定为16岁, 但考虑到20岁以下农村牧区居民的户籍、居住、求学、从业的不确定性很大, 账户管理成本高, 未来关系转移难度大, 选择20岁以上60岁以下为参保对象比较合适, 农牧民可以自愿参保。60岁以上老年人口由各级财政直接给予相当于基础养老金的老年生活补贴。

2.缴费标准。个人缴费以当地上年度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基数, 以适应农牧民实际收入水平。费率确定在5%-20%之间, 有一定的幅度和弹性, 比较符合“保基本、可承受”的要求。缴费采取按年缴纳的方式, 适应农牧民收入不稳定的特点。缴费标准的制定要分层次、可选择, 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政策依据, 以供不同人群选择缴费标准。对于特殊困难群体 (重度残疾人、低保对象、计划生育对象等) , 政府在补贴上予以倾斜, 多渠道解决他们的缴费资金来源问题。

3.个人账户。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行个人账户和基础养老金相结合的制度模式, 农保经办机构为每个参保人建立个人账户。个人缴费、相关补助和资助以及利息收入记入个人账户, 完全积累, 实行实账管理。个人账户资金按照不低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计息, 实行分段计息, 待国家有关政策明确后, 可进行基金运作, 确保基金保值增值。

4.制度衔接。试点实施时, 已参加旧农保、年满60周岁且已开始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 继续领取原个人账户养老金, 并享受基础养老金;已参加旧农保、未满60周岁且没有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 应按新农保的缴费标准继续缴费, 旧农保个人账户资金并入新农保个人账户, 按新农保标准核算, 并享受相应待遇;已参加农民工养老保险的返乡农牧民工, 可将保险关系转入户籍地参加新农保, 并将农牧民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资金转入新农保个人账户。符合领取条件的, 按新农保标准核算, 计发相应待遇;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牧区居民, 可将其新农保个人账户资金转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符合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领取条件的, 享受相应待遇;未能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可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的部分资金转入新农保个人账户, 按新农保标准核算, 计发相应待遇。

5.关系转移。新农保参保人跨地区的关系转移, 可将其新农保关系及个人账户资金转入新参保地, 按新参保地有关标准核算, 并享受相应待遇;转入地尚未开展新农保试点的, 可将其新农保关系及个人账户资金暂存于原参保地, 待条件具备时转移。

6.征缴机构。农村牧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远远大于城镇企业职工人数, 且居住分散、地域广, 比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征缴任务重、难度大, 需要有一支素质高的征缴队伍来完成。借鉴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走过的历程, 不宜由一个部门既管收又管支。待条件成熟后, 同城镇职工五项社会保险征收一样, 仍由地税部门征收。

7.养老金计发。参保人员年满60周岁, 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 从次月起, 按月享受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基础养老金由各级财政补贴组成。因农村牧区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低于城镇人口, 个人账户养老金按原城镇养老保险办法计发, 标准为个人账户累计结存额除以120元计发, 可以确保新型农村牧区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三) 加强法制建设, 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1.加强法制建设。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一项长久的制度安排, 涉及劳动者生命周期或代际之间收入的再分配, 在制度设计上, 要以促进劳动力跨城乡、地区与部门的合理流动, 保证养老保险关系能在较大范围内转移为前提, 使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之间能有效衔接。完备的法律法规是工作的依据, 推行新型农村牧区养老保险试点同样需要有法律和法规的保证。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要具有扩展性和兼容性, 具体缴费比例、待遇水平等可以有所不同, 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之间可实现转换, 循序渐进, 使两种制度逐步达到统一衔接, 尽快出台政策规定推动试点工作开展。

2.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建立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直接关系广大农牧民的切身利益, 政策性很强。各地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运用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 加强对试点工作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和方针政策的宣传, 使这项惠民政策深入人心, 让更多的适龄农牧民参保。

3.规范管理服务。实行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 情况复杂、条件有限、难度较大, 必须切实加强对新农保工作的管理, 以保证农保工作的健康发展。明确规定农村牧区基本养老保险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和管理;明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是政府主管新农保工作的职能部门, 负责农村牧区基本养老保险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统一管理、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就目前情况, 因开展试点工作都是以县为单位, 暂时实行旗县级管理, 有条件的盟市可以提高管理的层次, 这是必然趋势。旗县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在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下, 具体负责本辖区农村牧区养老保险工作。并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 加强农村牧区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建设。农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建到乡镇苏木一级, 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其人员、设备和基金征缴等所需的费用由同级财政预算安排解决。农村牧区养老经办机构负责农村牧区基本养老保险的结算和征缴、个人账户的管理、退休养老待遇的发放。农村牧区养老保险基金进入财政专户,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审计部门负责农村牧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督。为了保证管理到位, 要逐步建立农村牧区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会计、统计和审计等管理制度, 每年编制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预决算, 按实编制和报送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会计和统计报表。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篇10

1949—1986年, 我国农村养老呈现真空状态。1951年, 国家颁布《劳动保险条例》, 把当时占人口总数90%以上的农民排除在养老保险之外。这一时期, 国家出台的养老保险制度几乎全部是针对城镇职工的。

1986年, 农村养老保险开始“试水”。民政部向国务院递交了《关于探索建立农村基层社会保障制度的报告》, 开始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探索, 试图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保制度雏形。1987年民政部下发该报告, 加快了各地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步伐。

1994年, 劳动部下发《关于保持社会保险管理体制稳定的通知》, 进一步强调民政部门负责农村 (含乡镇企业) 社会保险工作的职能, 保持并稳定了社会保险管理体制。

1995年,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意见》, 该意见不仅肯定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取得的成果, 也为进一步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积极、稳妥、健康地向前发展指明了方向。

1999年, 国务院下发《国务院批转整顿保险业工作小组保险业整顿与改革方案的通知》, 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列入了清理整顿范围。通知指出:“目前我国农村尚不具备普遍实行社会保险的条件, 对民政系统原来开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要进行清理整顿, 停止接受新业务, 区别情况, 妥善处理, 有条件的可以逐步将其过渡为商业保险。”这一时期农村社会养老工作停滞不前。

2002年,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社会保障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明确要求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报告指出:“有条件的地区, 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006年,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把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全面完善、加快发展的新时期。

2007年,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远景目标:“到2020年,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2008年,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 加强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妥善解决农村农民的养老问题, 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009年, 国务院决定, 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2009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 (市、区、旗) , 以后逐步扩大试点, 在全国普遍实施, 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这就意味着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从理论走向实践,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翻开了新篇章。

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出的时代背景

1、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出的紧迫性

(1) 人口老龄化程度愈演愈烈。

2005年底, 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达1.44亿, 占全球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一, 老龄人口比例达11.2%, 而农村老龄人口比例达12%。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1.74亿, 约占总人口的12.78%。据预测, 到2020年, 农村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例为15.6%, 而城市则为9.0%, 2050年, 这个数字将提高到农村32.7%, 城市21.2%。人口老龄化在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沉重压力的同时, 也给家庭带来了负担, 这就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需要, 做到老有所养。

(2) 家庭养老模式逐渐瓦解。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实施和农民观念的变化, “4-2-1”结构的家庭在农村普及速度加快。家庭结构的变化对家庭养老模式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据民政部调查显示, 农村老人和子女在一起的比例虽高达88.7%, 但收入来源、生活料理依靠老人自己的占50.7%、82.2%。同时, 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速度加快,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 “空巢家庭”随即出现, 进一步加剧农村养老压力。家庭养老模式逐渐不能适应形势, 必然向社会养老方式转轨。

(3) 土地保障能力日趋减弱。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 我国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逐年递减。资料显示, 从1996—2003年七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了1亿亩, 2003年以后, 这种趋势仍未改变。因此, 农民养老仅靠土地保障是绝对不够的。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

2、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

(1) 经济可行性。

改革开放30年来,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农村发展, 推行了一系列惠农利农措施, 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 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农村经济日益壮大, 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为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创造了经济条件。

(2) 政治可行性。

近几年, “三农”问题是政府一直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农村社会保障建设是“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党和国家一直关注和重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 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在为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所做的努力为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支持。

(3) 社会可行性。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农民的养老观念也正随之转变, 农民参保意向明显提高。许多农民已经意识到, 随着家庭养老压力的增大, 完全依靠后代养老的传统观念应该改变, 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变是社会发展趋势。

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试点推行中存在的问题

1、新农保经办机构管理环节薄弱

目前, 新农保首批试点地区已全面铺开, 覆盖范围将继续扩大。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机构建设滞后、资金投入不足、管理设备不完善、经办机构人员编制较少、业务素质不高等不利条件严重制约了新农保的实施和推广, 不利于覆盖范围的扩大。

2、宣传力度不够, 人们对新农保的认识存在误区

试点过程中有些地区由于宣传不到位, 导致农民对新农保认识不足、顾虑较多、参保不积极。例如新农保试点指导意见中规定, 年满60周岁的农村老人每月可领取55元的基础养老金, 但有一个前提, 就是其子女应当参保缴费。不少人认为, 让子女缴费就是拿子女的钱给其父母发放养老金。然而事实上, 老人的基础养老金是政府发放的, 子女缴费实则是子女为自身缴费, 政府旨在通过此规定调动青壮年的参保主动性。

3、新农保基金积累规模较大, 保值增值压力前所未有

截至2010年3月底, 全国已有4685万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1570万人领取待遇, 新农保基金累积结余242.69亿元。随着试点范围的扩大, 基金结余也将继续增加。根据现行规定, 社保基金投资的范围限于银行存款、买卖国债和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 严重束缚了新农保基金的投资手脚, 加之目前通货膨胀的影响, 使得新农保基金保值增值成为一大难题。此外, 新农保基金“暂实行县级管理”, 基金被挤占、挪用的风险较大。

4、衔接配套政策跟进滞后

新农保制度与老农保、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及农民工养老保险、农村低保制度、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等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 是新农保制度运行中的一大难题。目前, 有些试点地区并没有出台衔接方案, 没有统一的衔接标准, 衔接配套政策没有迅速跟进, 严重影响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 不利于农民权益的维护, 不利于制度稳定及新农保政策的可持续发展, 将会拖延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的进程。

四、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

1、加快新农保机构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

各级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 不断完善机构设置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同时, 要注重相关人才的培养与培训, 造就一批能够适应新农村工作的人才, 以满足随着新农保覆盖面增大而不断增加的管理服务需求。

2、加大新农保宣传力度

打破单一的宣传新式, 拓宽人们了解新农保的渠道, 通过灵活、多样、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新农保相关内容, 让农民全面正确地认识新农保。

3、完善新农保基金运行管理体制

对新农保基金的使用方向、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进行跟踪监管。开拓投资渠道, 在保证新农保基金投资收益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债转股、交通债券、贷款等多种形式进行投资, 以实现新农保基金的保值增值。

4、建立全国层面的制度衔接转换机制

有关部门应从衔接的方便性和公平性考虑, 尽快讨论出台正式政策, 以确保制度间转换的规范性, 维护转换制度者的利益, 尽可能减少因制度转换而出现的损失, 稳步推进, 实现制度的有效平稳衔接。

摘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社会福利公平、保障农民基本生存权、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视角阐述了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背景, 分析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试点推行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实现新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制度变迁,农村养老,新农保,试点

参考文献

[1]赵若彤: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思路[J].现代商业, 2009 (20) .

[2]李乐平:对我国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 2006 (20) .

[3]杨翠迎:新农保试点存有七大不足, 六大对策建议应对 (上) [J].医院领导决策参考, 2010 (8) .

上一篇:手机玩网游下一篇:税收工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