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反应

2024-07-03

应急反应(精选十篇)

应急反应 篇1

合肥市地震应急决策反应系统是以合肥市基础数据库为依托,以ARCGIS 9.2软件为开发平台,以Oracle10g为数据管理后台,开发的一套地震应急快速评估和辅助决策系统。该系统与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技术系统、安徽省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地震现场流动指挥技术系统一起形成一套多层次的、服务于地震应急、抗震救灾的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体系(如图1所示)。该系统可以大大提高政府对破坏性地震的应急反应能力,高效地调度和运用一切可能的救灾力量,并使之密切配合、协调行动,是目前应对地震发生、开展综合防御地震灾害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2 系统功能介绍

该软件系统本着“灾情上报、应急指挥为目的、基础数据为依托、现场信息为基础”,实现震后第一时间获得地震灾区的灾情信息,可以及时把灾情信息上传至国家和安徽省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同时在各级指挥中心尚未下达救灾命令之前,在基础数据库和现场信息的支持下,可以迅速判断地震的规模、影响范围、损失程度等情况,地震应急反应决策系统并据此提出一系列科学可行的救灾方案和调度方案,协助合肥市地震指挥人员先期开展必要的救灾行动,提高应急救灾指挥与决策的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发生时的混乱、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2.1 灾情上报

2.1.1 灾情数据上报

系统可通过ftp的接口方式及时将地震破坏情况等数据资料按约定的格式传递到安徽省地震应急指挥中心或当地政府,在上传灾情数据时应按规定的文件名格式上传数据,即指定到填写过描述文件的灾情数据文件,系统自动把两个文件打包上传(如图2所示)。

2.1.2 灾情数据交换

在应急服务器中提供一个共享存储区,供相关单位(国家指挥中心、安徽省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地方政府)上传数据;同时实现相关单位下载合肥市地震应急决策反应系统提供的数据。这样,系统可及时、方便地与安徽省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及当地政府交换数据,并能快速获取安徽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响应信息以及救灾命令(如图3所示)。

2.1.3 灾情数据管理

用于把各种便携采集设备(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数码录音设备等)采集到的地震灾害现场的建筑物、生命线工程等破坏情况的图片、视频和文字材料,导入到合肥市地震应急决策反应系统,按视频文件、图片文件、Word文档、文本文件、其他文件等分类保存到指定目录;并实现查询与归档功能。

2.2 震害评估

2.2.1 快速评估

通过输入地震三要素的方式(如图4所示),自动实现地震影响场的勾画、建筑物破坏情况的统计、经济损失的计算、人员伤亡、需救助人数的计算功能,快速计算完成后给出“灾情文档”(如图5所示)。

2.2.2 动态评估

动态评估实现功能:

1)地震影响场,对在快速评估中给出的地震影响场结果进行修改(根据专家的意见或现场灾情信息)。

2)建筑物破坏,对在快速评估中给出的建筑物破坏面积,如某个区县房屋的基本完成是多少面积、轻微破坏是多少面积、中等破坏是多少面积、严重破坏是多少面积、毁坏是多少面积进行修改(根据专家的意见或现场灾情信息)。

3)经济损失,对在快速评估中给出的建筑物经济损失、室内财产经济损失,进行修改。如果能估算出其它损失(生命线损失等)也可以做为一条记录添加进去(根据专家的意见或现场灾情信息)。

4)人员伤亡,对在快速评估中给出的人员伤亡进行修改(根据专家的意见或现场灾情信息)。

5)需救助人数,对在快速评估中给出的人员伤亡进行修改(根据专家的意见或现场灾情信息)。

6)根据动态评估过程中修改过后的内容,重新生成灾情文档。

2.2.3 评估查询

用于对地震影响场、建筑物破坏、经济损失、人员伤亡人数、无家可归人数评估结果及灾情文档的查询。

2.3 辅助决策

在生成灾情文档的同时,通过调用基础数据库资料,给出一系列科学可行的救灾方案和调度方案(如图6所示)。

2.3.1 地震应急预案

根据调用当地的地震应急预案,以文本的形式自动给出特定地震的预案或当地的全部预案。

2.3.2 指挥联络信息

用于以文本形式给出行业抢险救灾队伍联络数据、地震系统联系数据、地方抗震救灾指挥部联系数据。

2.3.3 重要目标提醒

以图文的形式给出需要关注的重要目标、重大火灾、爆炸、有毒、放射危险源、滑坡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

2.3.4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

根据地震现场道路、桥梁、隧道、铁路等破坏情况,以图文形式给出城市某个位置可能阻断,需要注意或绕行。

2.3.5 救灾力量分析

以文字形式给出灾区救灾力量的分布及其装备的信息,其中包括消防队的分布、救灾队伍的分布、军队与武警联系数据。

2.3.6 医疗救护分析

以文字形式给出医院的分布及其床位等信息。

2.3.7 救援与应急人员需求

根据评估出来此次地震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以表格形式给出救援与应急人员需求,其中包括军队、医疗人员、防疫人员、房屋安全鉴定人员、应急指挥管理人员等。

2.3.8 物资储备与需求

给出物资储备的分布等信息,并根据输入天数显示相应信息,以表格形式给出物资储备信息,其中包括生活用品、生活物资、医疗物资信息(如图7所示)。

2.3.9 人员疏散分析

在图上选择一点,或输入坐标,假设这一点有XX人要进行疏散,然后根据疏散场地的位置进行分析。

2.3.1 0 重灾区提醒

以表格和图文的形式给出重灾区信息。

3 系统主要特色

通过以上的功能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该系统的主要特点如下所述:

适用于城市地震应急工作的基本需要;

遵从中国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制定的各类数据及接口规范,可与国家和安徽省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为软件系统的功能扩展留有简单、易行的扩展接口;

地震应急基础数据按《区域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格式规范(修订稿)》收集,数据易于更新;

系统配置要求不高,很容易在大、中、小城市推广应用;

软件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可靠性高。

4 结束语

合肥市地震应急决策反应系统,实现了与安徽省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之间的灾情信息交换,使之与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技术系统、安徽省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一起形成多层次的、服务于地震应急的指挥技术体系。该系统弥补了安徽省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不能应用于小地震的缺点,在很大程度上更适合地市级地震应急工作的需要。合肥市地震应急决策反应系统对配置要求不高,反应速度快,适合城市地震应急要求,完全可以推广到安徽省其他城市,发挥其更大的作用。最后,地震应急决策反应系统的实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的完整性与即时性,因此地市级基础数据收集与更新工作将是决定该系统起作用的关键之处。

参考文献

[1]郑晓军,王奕首,滕弘飞.应急系统开发与应用[J].计算机应用与研究,2006(1).

[2]郑汉,陈韦.中小城市地震应急系统的调研[J].四川建筑,2010(1).

[3]杨昆,李永强.基于ARCGIS的地震灾害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地震研究,2006(2).

输液反应应急预案 篇2

一、目的

为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和处理医院用药过程中发生的输液不良反应(简称输液反应),建立健全输液反应发生时的应急处理程序,最大限度地减少输液反应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减少输液反应对医院造成的物质和经济上的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定义

输液不良反应系指因输液而引起的或与输液相关的不良反应的总称,习称“输液反应”。最常见的输液反应:相关药物的不良反应、热原反应。其他尚有热原样反应、过敏反应、药物被微生物污染而造成的全身感染等。

相关药物不良反应是指静脉输液中加入的相关药物在使用过程中或使用后引起的任何有害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热原反应是指输液过程中由于热原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引起的发热或寒战反应,其作用强弱与输入的热原量有关。热原主要是细菌代谢物(内毒素)以及输液生产时被污染,经消毒灭菌后被杀死破坏的微生物,热原的主要成分为高分子量的脂多糖类物质。

突发严重输液反应事件:指同一批号的同一药品,在近7~15

天内,在本医疗机构出现输液反应的人数超过10人,或同一批次大输液,近7天内,在本医疗机构出现输液热原反应的人数超过15人,或在同一科室近7天内出现输液反应超过10人;且有特别严重不良事件(威胁生命,并有可能造成永久性伤残和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发生,或伴有滥用行为,或出现1例以上死亡病例的输液不良事件;国家、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的其他突发严重药品不良事件。

突发普通输液反应事件:指同一批号的同一药品,近7天内,在本医疗机构出现输液反应的人数超过5人,或同一批次大输液,近7天内,在本医疗机构出现输液热原反应的人数超过10人,或在同一科室近7天内出现输液反应超过5人,未见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未见滥用行为的药品输液事件。

三、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输液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主要分为甲型和乙型两大类。其中甲型是由于药物的药理作用所致,其反应可预测,一般与剂量有关,发生率高,死亡率低;乙型与正常药理作用无关,是一种异常反应,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如变态反应。输液相关药物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有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消化道反应、神经反应、头晕胸闷、听神经损害、腹泻、腹痛、疼痛、局部组织渗漏、发红、恶心呕吐、水疱、坏死等不良反应,其中以过敏反应居首位,占50%。

输液热原反应的发生机制主要为外源性热原进入人体后,激活血液循环中巨噬细胞和大单核细胞,使其释放内源性致热原,促使前列腺素E释放刺激下丘脑冷觉感受器和温度感受器,从而引起热原反

应。输液热原反应的临床表现主要有高热、寒战、怕冷、头痛、恶心、呕吐等以及输液热原反应所致的并发症,如心脏负荷过重引起的心力衰竭、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渗漏、坏死、血栓等。

三、组织体系

成立**医院输液反应应急领导小组,由分管副院长任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医务处处长、药剂科主任任副组长,临床药学室为日常事务处理机构,药学、临床医学、医疗技术、护理学等专家为小组成员。

组长负责全面决策输液反应应急处臵工作。副组长负责组织、协调突发药品不良事件应急处臵工作。临床药学室(相当于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工作,协助建立输液反应信息监测和预警系统,做好日常信息收集、整理、总结与评估工作,并根据领导小组的要求开展相关工作。

四、预警和处臵

(一)临床药学室定期对临床上报的所有输液反应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上报工作,分析的输液反应涉及的药物、反应类型、临床表现、用法用量、涉及药物批号、滴注速度、患者疾病状况、发生输液反应相应的病区等信息。分析输液反应发生与这些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若存在明显相关性应及时汇报组长或副组长,并在院内网进行预警。

(二)一旦出现突发普通输液反应事件,应及时上报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及时分析病例具体情况,并初步出具输液反应事件处臵意见。组长应及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会诊、分析具体输液反应事件,若属实,则应及时停用该批次药品或大输液,并及时通知绍兴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和药品具体生产厂商。将突发普通输液反应事件的具体总结报告在院内网公布,提高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重要性的进一步认识。

(三)对出现突发普通输液反应事件的药品,临床药学室组织人员进行同批号药品在本医疗机构使用中的情况进行追溯,将追溯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确定是否有可疑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出现,若有,则将该突发普通输液反应事件列为突发严重输液反应事件进行处臵(见下一条)。

(四)一旦出现突发严重输液反应事件,应及时上报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组长应及时组织有关专家对可疑严重输液反应事件进行会诊、分析、抢救等相关措施,若关联性评价为很可能,则应及时通知绍兴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使相关政府部门及时掌握可疑的突发严重药品不良事件信息,确保其处于主动地位,使严重药品不良事件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五)临床药学室定期分析本医疗机构出现的各种输液反应,对在我院使用过程中出现药品不良反应较多,虽然未构成突发普通/严重输液反应事件,但根据临床用药情况及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情况,可提出淘汰该药品在本医疗机构使用的方案(方案提交药事委员会讨论,若确实存在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现象,应予以淘汰)。

(六)对出现突发严重输液反应事件相关的患者应及时予以治

疗,采取相应措施,在医疗条件不够情况下应及时请上级医院医生会诊或及时转至上级医院进行救治。

五、总结

应急领导小组在突发输液不良事件后应组织撰写调查报告,并进行总结评估,提出改进建议。总结报告报市卫生局、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附件1:**医院输液反应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分管领导

禽流感考验国家应急反应等 篇3

3月31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通报,上海、安徽相继发现新型禽流感H7N9,已惊动整个世界,引起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不安。人们最担心的是:禽流感会不会大爆发?政府会及时通报实情并采取相应有效防治措施吗?

根据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时、准确公开有关禽流感的最新疫情、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是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并快速行动的当务之急。此次国家卫计委,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等省在经过多种慎重考虑后,通报了相关疫情及相应措施,虽然值得肯定,但公众对上海在两病例延迟20多天才公开已表示不满。此事说明,公众对政府的信息公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表明信息透明仍是刚刚迈出几步的“万里长征”。

其次,国家卫计委应当在主管部门领导下,加强与农业、工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公安、外交、情报、宣传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合作,做出正确研判和相应预案,视情况决定是否启动流感病毒疫情的应急机制。要正确处理好社会稳定与提高政府公信力的辩证关系。公众对新一届政府高度期待,正在满怀希望地寻求实现包括身心健康在内的中国之梦。

再次,完善我国现行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国家应当修订现行公共卫生应急机制,特别是确保部门和个人职责清楚、奖惩分明,机制有序有效运行。

最后,个人也要沉稳应对。莫惊慌,要警惕;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注意加强营养和体育锻炼;避免接触和食用病(死)禽、畜;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

一次性发泡餐具的回归

不应该是“裸归”

东 雪

在被禁14年之后,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日前正式被“放出笼子”重回市场。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第21号令,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目进行调整,在淘汰类产品目录中删除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随着该规定的生效,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从1999年起被禁14年之后,于今年5月1日重新回归市场。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回归市场,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担忧。消费者最关心的还是安全问题:历经十几年禁用,如今一朝解禁,其安全性是否能够保证,是否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笔者认为,一次性发泡餐具的回归不应该是一个“裸归”,应该是一个让消费者放心的回归,让环境不受伤害的回归。实现这种可能,一个健全的回收利用制度,一个科学的行业准入标准,一个有效的行业监管体制,缺一不可。

发泡餐具的生产必须尽快出台行业标准,明确行业准入条件,并规范由原料生产到最终成型的一系列环节所应适用的标准,同时要警示、告知消费者在哪种情况下餐盒可以安全使用,哪种情况下餐盒会产生有毒物质,以便保障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在回收环节,要建立起废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回收再利用体系,以防止白色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挨骂服务”不违法

阿 华

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承受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然而这些压力往往积压心中,难以得到释放。近日《新华网》报道,不少淘宝店主从中发现商机,提供一项“挨骂”新服务,只要掏钱下单,人们就可以肆意发泄。店主还会根据不同的情况,设置不同的套餐供网友选择。“挨骂”新服务随即引发热议……

这个创意貌似无厘头,实际上并不离谱,其性质和一些公司设立的“打人发泄室”以及地铁车站设置的“宣泄柱”是一样的,区别只是后两者是免费的或公益的。最低一元一次,最高一二十元一次的“挨骂服务”,既可以让淘宝店主拓展经营空间,又给压力如山大的消费者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低廉的释放压力的渠道。

根据《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在现实生活中,辱骂他人者可能要承担民事甚至是刑事责任,而“挨骂服务”则不会涉及到这些问题。因为,经营者和消费者都是自愿的,“挨骂服务”是周瑜“骂”黄盖——一个愿骂一个愿挨,双方是在平等交易,消费者的“骂”并不是真正的语言侮辱,而是一种宣泄,经营者也没有受到实质性伤害,他们只是在以倾听或回骂的方式提供约定之内的服务。

发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参加体育锻炼、唱歌、与朋友聊天等,但既然“挨骂服务”这种发泄方式并不违法,人们就应该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林可霉素的不良反应及应急处理 篇4

1过敏性休克

钱春华等 [2] 报道1例35岁女性患者, 因哮喘性支气管炎就诊, 给予洁霉素1.8 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内静脉滴注, 滴速40~60滴/min, 约2 min后患者感到胸闷、心悸、气急、烦躁不安, 约4 min左右呼吸心跳骤停, 经抢救无效死亡。程淑冉等[3]报道1例11岁女性患者, 因上呼吸道感染, 经一般对症治疗无效而给予洁霉素, 首次静滴发生过敏性休克。胡亚文[4] 也报道1例患儿肌注洁霉素因过敏性反应而导致死亡。

洁霉素过敏性休克少见, 偶可发生于有药物过敏史者, 尤其曾用过该药者, 更应警惕, 给药后最好留观20~30 min。但胡亚文[4] 指出, 有过敏体质者, 应用洁霉素前最好先做皮试。

2四肢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张维谷[5]报道1例14岁男性患者, 因剧烈咳嗽肌注洁霉素0.4 g, 2次/d, 及口服止咳糖浆。首次肌注洁霉素后出现四肢发痒, 翌日四肢出现红、紫色斑疹, 并很快融合成片, 呈铁灰色损害, 其上可见水泡, 继而部分破溃成糜烂面。给予头孢唑啉钠、地塞米松静滴, 肌注扑尔敏, 糜烂面给予依沙丫啶 (雷佛奴尔) 纱布湿敷, 配合抗感染及抗组织胺药物, 10 d痊愈出院。

3剥脱性皮炎

黄于宏等[6]报道1例8岁女性患者, 既往有洁霉素过敏史。入院前半天因“上感”口服洁霉素0.2 g, 服药3 h后皮肤出现弥漫性潮红, 发烫、瘙痒, 头部出现密集粟粒状疱疹, 高热达40℃。第3天开始全身表皮大面积剥脱, 裸露面稍潮红、发亮, 体温恢复正常。经静脉注射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钙, 口服扑尔敏以及外用炉甘石洗剂, 25 d后治愈出院。

4心律失常

王保金等[7]报道洁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并发复杂心律失常1例。其原因可能是洁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 导致心肌缺血、缺氧, 喉头水肿和支气管痉挛, 引起呼吸困难, 加重缺血、缺氧, 从而导致心律失常, 临床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纠正休克, 改善心肌缺血、缺氧, 必要时可加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5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祖国友等[8]报道洁霉素过量致中枢神经反应7例。3例早期表现为嗜睡, 后期均发生抽搐。4例脑脊液和CT检查, 均支持中枢神经症状, 与该药导致凝血机制异常有关。但7例均未见其他脏器出血的表现, 是否该药的毒副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特殊选择性尚需进一步探讨。另有认为[9]洁霉素产生神经系统症状, 可能与它的药动学有关。口服洁霉素吸收率为25.3%, 蛋白结合率为25.0%。脑脊液/血浓度为40.0%, 能在骨组织中分布。因此, 提示在洁霉素的临床应用中, 由于个体差异, 不但会产生消化系统的毒副作用, 还会产生神经系统的毒副反应。

6尿潴留

胡奎甲[10]报道在985例应用洁霉素的患者中, 9例 (0.9%) 老年患者并发尿潴留。其发生机制可能与阻断神经肌肉接头有关, 是否与老年前列腺增生有关, 目前尚不清楚。因此, 建议对老年男性 (>50岁) 患者选用抗生素时, 最好不要将洁霉素作为首选。对患有前列腺增生患者应禁用。

7其他

一过性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血清转氨酶升高等肝功能异常, 血栓性静脉炎, 药物热。大剂量快速静注所引起血压下降偶可引起心跳、呼吸骤停及心电图改变等[11,12,13]。

应急反应 篇5

应急预案

起草人:

日期:

审核人:

日期:

批准人:

日期:

兰州太宝制药有限公司

药品严重不良反应或群体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一、目 的:为保证药品质量,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和及时控制本公司药品严重不良反应或群体不良反应,及时有效控制药品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健康发展,体现公司的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药品在正常使用中造成社会公众多人出现不良副反应(死亡)或者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重大危害,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药品严重不良反应或群体不良反应而出现的紧急情况所采取的工作。

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等。

四、责任者:质量管理部门、销售部门

五、内 容:

1、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快速反应。把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

事发前要采取防范措施,事发后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开展抢救应急行动。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及时获取准确信息,积极配合药监部门对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或者群体不良事件相关调查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危害和影响。

(2)坚持统一领导、分工合作、部门协调,各方联动的原则。建立各部门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常备不懈的保障体系。必要时请临床专家对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范围、发生率、典型症状、严重程度、处理措施进行调查研究。

(3)严密监测,群防群控。加强日常监测,及时分析、评估和预警,对严重药品或群体不良反应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有序组织公司全员参与重大药品不良反应的收集工作。

(4)坚持快速反应和高效处置,做好严重药品或群体不良反应的善后处理和整改落实工作。

2、组织机构及职责

严重药品、群体不良反应发生后,及时成立不良反应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急领导机构的领导下,负责不良反应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指挥。

2.1 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1)组 长:公司总经理

具体职责:领导、组织、协调应急处理工作及重大事项的决策。(2)副组长:质量管理负责人

具体职责:负责发布事故的重要信息,负责向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3)成 员:不良反应监测、销售、生产等部门负责人。

具体职责:负责严重药品、群体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和事故调查工作。2.2 应急处置工作组 2.2.1 应急处置工作组组成

本预案启动后,根据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设立事故调查与咨询、监管控制和信息发布3个工作组,实施应急处置。2.3.2 应急处置工作组职责(1)事故调查与咨询组 负责事故的调查,评估。(2)监管控制组

暂时控制涉及的药品的使用,安抚患者与家属,控制事态的发展,负责对涉及的药品的处理作出评估。

(3)信息发布组

对已确认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或群体不良反应的药品,负责对所有市场、可能联系到的医务人员、患者和公众发布信息,减少和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3、预警与报告 3.1 预警 3.1.1 加强监测

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日常工作,加强与客户、使用单位的沟通和回访工作,加强与药监系统的沟通与联动,全员、全方位收集不良反应信息,提高预警和快速反应能力。

3.1.2 预警发布

不良反应监测部门做好可能引发药品重大安全事故信息的分析、预警工作,对需要向社会发布预警的突发药品严重或群体不良反应,应及时发布预警。

3.2 报告 3.2.1 报告

发现药品有严重或群体不良反应后,及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不得瞒报、迟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迟报。

3.2.2 报告要求

(1)初次报告。应尽可能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危害程度、伤亡人数、事故报告单位及报告时间、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已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等,如有可能应当报告事故的简要经过。

(2)阶段报告。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也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包括事故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故原因等。群体不良反应同时实行日报告制度。

(3)总结报告。及时对事故的处理工作进行总结,包括重大药品安全事故鉴定结论,分析事故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今后对类似事故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4、应急处理

4.1 预案启动

在获知药品有严重或群体不良反应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4.2 应急处理程序 4.2.1 事故调查与评估。

启动应急预案,事故调查与咨询组应迅速赶赴现场调查取证,掌握不良反应的第一手资料。根据事故发生原因和环节,由质量部牵头负责组成事故调查与咨询组。调查事故发生原因、评估事故发展趋势,预测事故后果,必要时聘请医学专家协助医院对患者进行治疗处理,并在事故结束后作出调查结论,评估事故造成的影响,提出事故防范的意见。

4.2.2 事态控制 监管控制组应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必要时调动医药代表),暂控涉及的药品立即停止使用,安抚患者及家属。然后由质量部负责取样检验,根据事故调查与咨询组的分析评价结果,确定是否采取销售、使用和召回药品等措施。药品需要召回时,质量管理部负责召回工作的启动和管理,销售部门负责具体实施。

4.2.3 信息发布

信息发布组对事故调查与咨询组,已确认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或群体不良反应的药品,负责发出通知对所有市场上销售的该批次产品暂停销售,负责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将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信息及时告知医务人员、患者和公众,采取修改标签和说明书,暂停生产、销售、使用和召回等措施,减少和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5、应急保障 5.1 信息保障

不良反应监测部门承担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发布和传递等工作。药品严重或群体不良反应发生后,及时向市、省报告和公司高层报告,同时向销售客户发布。

5.2 人员保障

药品不良反应应急工作领导组和处置工作组,负责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必要时聘请医学和药学专家参加事故处理。

5.3 物资经费保障

公司应当保障药品严重或群体不良反应应急处置所需设施、设备和物资,建立应急物资储备。所需资金由质量管理部门提出预算,报财务部审核,给予合理保障。5.4 治安维护

应急预案启动后,应急处置小组应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安抚工作,协助维护现场治安保障工作。

5.5 演习演练

质量管理部门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开展药品严重或群体不良反应的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并对演练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估,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

5.6 宣教培训

人力行政部加强药品严重或群体不良反应应急处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应急处置组织实施技能和水平及风险意识。

6、后期处置 6.1 善后处置

对药品不良反应造成伤亡的人员及时进行治疗处理或给予补偿,及时做好理赔工作。高度重视和及时采取心理咨询、慰问等有效措施,努力消除药品不良反应给人们造成的精神创伤。

6.2 调查评估和总结

应急反应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均为胃肠外科住院治疗患者, 药物治疗中, 出现输液反应者38例, 输入血液或成份血反应者为12例, 其中男性31例, 女性19例, 最大年龄79岁, 最小年龄13岁。

1.2 处理方法

输液反应初期:表现为发冷和轻度寒战时 (体温37.5℃~38℃) , 立即停止所输药物 (或血液) , 更换输液器, 改换生理盐水250 mL, 缓慢滴入, 以维持通道;按医嘱:生理盐水+654-2:10 mg静注, 反应严重时:如寒战严重, 患者全身发抖, 甚至抽搐, 胸闷、呼吸困难 (体温39℃~41℃) , 立即给患者抬高床头、吸氧, 按医嘱:生理盐水10 mL+654-2:20 mg静注, 必要时酌情使用地塞米松或盐酸异丙嗪及对症处理。

2 结果

用药后3~10 min发冷寒战消失者36例, 占75%, 8~15分消失者12例, 占25%。用药后体温1 h以前恢复正常者, 占75%。1~2 h恢复正常者, 占25%。本组病例均在发冷与寒战开始时立即用药。因此收到了良好效果, 而且发热也在37.8℃~38.5℃左右, 退热较快。

50例病历均采用654-2在输液反应的初期使用, 缓解输液反应效果良好, 退热效果较快, 同时可给予患者多饮热水 (禁食水患者除外) , 输液反应完全纠正后, 根据医嘱, 可缓慢继续输入原药液或血液。

典型病案:

(1) 患者36岁女性, 腹腔肿物切除术后, 医嘱静点: (1) 生理盐水250 mL, 头孢咪诺2g; (2) 5%的葡萄糖500 mL, 多种微量元素6 mL, 脂溶性维生素1支, 水溶性维生素1支。当输液第二瓶120 mL时, 出现寒战, 考虑输液反应, 按医嘱:异丙嗪25 mg、安痛定3 mL肌注, 15 min症状仍无缓解, 医嘱又给予:生理盐水10 mL+654-2:20 mg静注, 过10 min后寒战消失, 继续输液无不良反应。

(2) 患者28岁男性, 急性阑尾炎术后 (患者属过敏体质) ;医嘱静点:5%葡萄糖250 mL、氧氟沙星0.3 g, 当输入160mL时, 出现输液反应, 患者表现:发冷、发抖, 测体温37.8℃, 脉搏96次/min, 呼吸急促;按医嘱:生理盐水10mL、654-2:10 mg静注, 10 min后, 症状消失。

(3) 患者48岁, 女性, 直肠癌, 因贫血, 术前给予全血2u (400 mL) 。当输入120 mL左右时, 出现发冷、寒战, 考虑输血反应, 暂停输血;按医嘱:生理盐水10 mL、654-2:20mg、地塞米松10 mg静注, 15 min后, 症状消失。输入生理盐水100 mL后, 继续缓慢输入剩余血液。

3 讨论

输液反应是临床治疗中引发的非治疗效应, 可给患者带来意外的损害和痛苦

3.1 输液反应引发因素

致热源、药物因素 (微量异物) 、药液温度过低、浓度过高、输液速度过快等, 输液环境 (空气) 、消毒剂浓度过低 (挥发) , 机体个体差异 (耐受性) , 免疫功能低下等。

3.2 输液反应的主要表现

发冷、寒战、面部和四肢发绀。发热:体温可达41℃~42℃, 可伴有恶心、呕吐、头昏头痛、烦躁不安、谵妄, 严重时血压下降、昏迷、甚至休克、呼吸衰竭等。

3.3 654-2的主要功效

可解除平滑肌过度痉挛和收缩, 改善微循环, 消除组织缺氧。输液反应可直接或反射性地引起全身性毛细血管收缩及微循环障碍, 导致组织缺氧、血压下降。

我们通过50例临床疗效观察, 一般反应消失, 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1 h左右, 比传统的坑组织胺类药物与激素效果好。特别对输液输血反应发现的越早效果越好, 以发冷寒战时应用为宜;但对心脏病患者出现输液输血反应, 并有心率快时宜选用异丙嗪、地塞米松、西地兰等处理, 以防单独应用654-2后出现心率失常。

4 护理要点

4.1 心理护理

当患者出现输液 (输血) 反应时, 易产生惊慌、多虑, 心理活动复杂, 此时, 护士应给予正确的疏导和适当的安慰;同时正确执行医嘱,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4.2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消毒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把好药品, 器具质量关:药品有否失效、变色、瓶体有否松动, 裂纹;输液器是否破损, 有无过期。

把好配药关:正确的消毒和抽吸药液, 杜绝反复多次穿刺瓶塞, 造成微粒污染。保持配药室清洁净化。

应急反应 篇7

海上溢油事故多数是突发性事件, 一旦溢油事故发生, 将对海洋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活动产生重大的长期影响, 是一种严重的环境灾害。在我国海上运输过程中, 船舶溢油污染事故从没间断过。根据国家海洋局的统计, 中国沿海地区平均每四天就发生一起溢油事故, 特别是船舶溢油, 发生频率最高, 仅1998年至2008年十年间, 中国管辖海域就发生了733起船舶污染事故[1]。溢油事故发生后能否迅速而有效的做出溢油事故应急反应并采取应急措施, 对控制污染、减少污染损失以及清除污染等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船舶溢油研究现状[2,3,4,5,6,7,8]的基础上, 拟设计、开发一个船舶溢油应急反应系统, 以支持航运企业的溢油应急处理决策。

2 船舶溢油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

本文在综合分析船舶溢油危害程度的众多评价指标的特点[9]以及各种评价模型的优缺点的基础上, 拟采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10], 将灰色系统理论引入评价系统中, 对溢油的危害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在文献[9][11][12]等的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本文对船舶溢油事故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 主要从溢油危害 (溢油量、溢油位置、油品毒性、油品易燃性、油品持久性) 、船舶自身因素 (溢油船舶的即时状况、船龄、船舶吨位) 、溢油海域环境因素 (风速、波高、海况) 、船员因素 (对溢油海域的熟悉程度、技能和经验、心理素质、船舶配员的总体水平) 等几个方面对溢油威胁程度进行分析评价。

溢油威胁程度评价指标的三层体系结构见下表1, 表中各个指标的权重是根据专家调查的结果, 运用层次分析 (AHP) 法求得。在此基础上引入灰色系统理论, 构建了灰色多层次评价模型, 来实现对溢油威胁程度的风险评估。

3 数据支持

本文所开发的系统集多种相关功能于一身, 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 系统中各种功能的实现都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 因此数据库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在此共创建了基础信息数据库和决策信息数据库2个数据库, 各数据库的功能见下表2。

4 系统实现

本文所开发的船舶溢油的应急响应系统的目标就是针对特定的溢油事故, 在综合分析溢油风险因素的基础上, 对溢油的危害程度进行风险评估, 并最终生成最优的溢油应急计划, 以利于船上的决策者在溢油事故发生后能够快速响应, 减小溢油的损害程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系统主要通过基础信息查询、溢油风险评估和溢油应急计划3个子系统加以实现。以下通过实例分析, 来介绍各子系统功能的实现。

4.1 溢油事故信息

以南海海域为例, 介绍该软件系统的使用。假设一艘名为“华海5”的船舶2010年8月25日在广东深圳梅沙旅游区附近发生了一次较小规模的溢油事故, 船舶信息及当时的海况和溢油情况见下表3。

4.2 信息管理功能的实现

为了实现信息管理的功能, 首先需要建立数据库, 输入相应的船舶信息、油品信息、应急资源信息、联系人信息、南海海域的环境敏感度信息以及决策信息等, 以供用户查询和系统调用。然后利用ADO (Active X Data Objects) 连接SQL Server 2005数据库数据库[13], 其接口代码如下:

此处需要注意的就是连接字符串的配置:Initial Catalog=数据库表名 (上面是“基础信息”, 而当读取决策信息表的时候则为“决策信息”) ;Data Source=数据库主机名 (这里是RITAYU-PC, 若更换主机则需要进行修改) 。

其中基础信息在系统界面中有所体现, 可以供用户进行相关信息的查询 (例如船舶信息, 如下图1所示) ;而决策信息主要是为了实现溢油风险评估以及生成应急计划, 因此系统中仅给出溢油应变部署表和控制溢油源的应急措施, 可供用户查询, 其他规则不在系统界面中显示, 仅在后台运行, 为溢油的风险评估以及应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4.3 溢油风险评估功能的实现

溢油风险评估功能是根据用户输入的某次具体的事故信息, 结合数据库所提供的相关信息, 在获得了专家的打分值后, 系统通过调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的算法类[14]Oil Spill Risk Assesment Model, 对此次溢油事故威胁程度进行风险评估。

在风险评估模块中用到策略模式, 用户如果需要采用新的风险评估模型, 只需利用C++的多态, 改变模型对象, 就可以执行新的评价过程。在本系统中, 只实现了论文提出来的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但如果想采用其他评价模型, 用户只需要再定义一个模型类, 让它继承至“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 那么不需要修改任何代码就可以使用本系统提供的其它功能了。

为了防止意外创建新对象导致模型数据被破坏, 同时还要在不同的子模型之间保持通信, Oil Spill Risk Assesment Model这个算法类采用了单例模式, 保证整个系统中只能有一个全局的评估模型对象。下面是部分关键代码:

在此只进行一次初始化, 第一次实例化时, 判断是否为NULL, 如果为空, 就创建对象, 如果不为空, 则直接返回这个实例给用户。采用单例模式, 相当于在系统中设置了一个全局对象, 可以用来在各个子模块之间进行通信。

根据案例信息, 系统可以得到如下图2所示的评估结果, 由此可知当前溢油的威胁程度为“中等危害”。

4.4 溢油应急计划功能的实现

溢油应急计划功能是系统的核心, 为决策者启动应急计划提供依据, 主要通过事故报告、控制溢油源、清除海上溢油3个模块来实现。事故报告模块通过确定是否进行报告、向谁报告以及报告的内容, 生成船上油污应急计划最初报告;控制溢油源模块根据溢油产生的不同原因, 确定采取何种措施控制溢油源, 以减少进一步的溢油;清除海上溢油模块, 根据用户输入的当前溢油信息, 结合系统已经建立各种应急资源的使用规则, 确定海上溢油的应急方案。最后通过这3个模块的集成, 生成最终的应急解决方案。根据案例信息, 系统可以得到如下图3所示的应急计划方案。

由此可知该溢油事故需要向沿海国联系人和船舶重要联系人报告, 点击“报告”可生成“2010.8.25广东深圳溢油事故事故报告.TXT”文件;点击“先期应急处置”按钮, 可生成“2010.8.25广东深圳溢油事故先期应急处置.TXT”文件, 两个文件均保存在系统默认的文件夹中, 以便用户进行相关的查询, 从而指导事故船方的应急反应行动。

5 结语

应急反应 篇8

1 方法

1.1 专家选择

Delphi法在选择专家时不是采用随机样本的方法, 而是通过有目的的程序选择[2]。因此本研究从省和市应急专家库中选择25名从事疾病控制、卫生行政管理、公共卫生研究、医学院校或其他相关领域工作, 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或硕士学位以上文化程度的专家。

1.2 专家咨询的实施

通过文献检索, 参照卫生部2008版《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3], 初步筛选出5个一级指标和32个二级指标, 拟定第一轮专家咨询表。通过邮寄/电子邮件的方式, 开始第一轮专家咨询, 向专家说明本次研究的背景、任务和意义, 请专家就指标划分及内涵解释的合理性做出分析判断, 对收回的第一轮专家咨询表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 结果反馈专家参考。根据第一轮结果和专家意见调整指标体系, 进行第二轮专家咨询。

各指标均从重要性、代表性、可行性三个方面进行五等级 (量化值分别为5, 4, 3, 2, 1) 评价。按公式 (1) 、 (2) 计算协调系数。

其中, (1) 式中m为专家总数, n为指标数, dj为各个指标等级和全部指标等级和的均数之差, Ti为相同等级指标的修正系数; (2) 式中L为i专家在评价中相同的评价组数, Ti为在L组中的相同等级数。

2 结果

2.1 专家咨询情况

2.1.1 专家咨询基本情况

两轮咨询共有23名专家参加, 平均工作年限为19.8±5.2年;专业分布为流行病与疾病控制占69.6% (16/23) , 卫生政策与管理占30.4% (7/23) ;职称分布为正高级职称占47.8% (11/23) , 副高级职称占52.2% (12/23) ;学位分布为学士占30.4% (7/23) , 硕士占39.1% (9/23) , 博士占30.4% (7/23) ;单位分布为疾控与卫生行政部门占69.6% (16/23) , 普通高校占30.4% (7/23) 。

2.1.2 专家积极系数

即专家咨询表的回收率, 其大小说明专家对该项目研究的关心程度。本研究的专家积极系数相当高。 (表1)

2.1.3 专家咨询协调系数

用于判断专家对指标的评价是否存在较大分歧, 是咨询结果可信度指标。介于0~1之间, 数值越大, 表示协调程度越好。 (表2、表3)

从表2可以看出, 对一级指标的代表性、专家意见的协调性检验P>0.05, 说明专家对一级指标的代表性协调性不是很好, 主要是部分指标对于县级CDC而言要求太高, 故予以删除的基础上进行第二轮咨询。

从表3可以看出, 所有专家在各维度的评价意见的协调程度都能够满足研究要求,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应急能力评价指标的筛选

通过两轮咨询, 确立了5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指标取舍遵循如下原则: (1) 选取均分在4分以上的指标; (2) 结合咨询结果保留有现实意义的指标; (3) 剔除可行性差和非必须指标。 (表4)

3 讨论

近几年, 随着SARS、甲型H1N1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不断出现, 各级公共卫生应急体系逐步建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成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重要工作内容。建立较为科学、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 对于促进CDC应急能力建设至关重要。本研究引入Delphi法这一当前被广泛应用于各专业各种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具体指标确立的方法, 用于确立目前尚难定量评价的县级CDC公共卫生应急能力评价指标, 经过两轮专家咨询, 筛选出24个评价指标, 且专家咨询协调系数检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将为疾控系统应急能力评价提供重要参考, 为县级CDC应急能力的发展提供一个动态坐标。

参考文献

[1]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M].科技出版社, 2002.

[2]Arnold Leving.A model for health projections using knowledgeable infor-mation.World Health Statistics Quart[C].1984, 37:310.

应急反应 篇9

1 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组织

①管理组织 建立突发事件领导小组,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行分级管理。由科主任和各调剂室负责人组成, 作到统一领导, 分级负责, 使各项工作落实到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可能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并要求应急组织所有人员24h通讯畅通。24h值班制度。对突发事件第一时间作出反应, 进入应急状态, 及时配合临床的抢救工作, 以确保把突发事件的危害降到最低。

②设立突发事件采购、保管组织 由主管采购的科主任负责, 根据临床制定的抢救预案及突发事件的特点、性质、等级, 快速采购足够的应急药品, 确保应急药品的储备数量, 对短缺药品及时上报并提出合理建议, 提供同类疗效相同的药品目录, 供医疗一线参考以便及时合理调整临床抢救预案。建立采购绿色通道, 对特殊需要的药品保证第一时间采购、运到。保证临床的第一时间抢救用药, 为病员抢救争取宝贵时间。药库由专人负责保管。24h值班, 保证临床用药随时请领, 并及时把药品库存情况上报主管领导, 以便于及时调整补充库存, 避免因库存不足而延误临床的抢救工作, 影响整个医院的大局工作。

③请领、配送组织 各调剂室根据临床需要由专人请领, 并建立特殊药品交接班制度, 及时调整库存数量, 既保证临床抢救, 又不造成药品积压, 并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和特点成立临床抢救药品紧急配送队, 24h值班, 根据临床需要第一时间把药品送到一线。为抢救争取宝贵时间。避免因用药延误, 影响病员的病情和生命。

2 制订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性质、特点及类别和级别, 分析其对公众身心健康的危害程度、可能的发展趋势, 及时做出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因各种突发事件都是动态发展的, 所以要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形势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新、修订和补充调整预案。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启动, 以配合医院的整体预案及临床抢救的需要。

3 建立突发事件预警和科研组织及信息平台

因突发事件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按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特点, 及时分析其对公众身心健康的危害程度、可能的发展趋势, 及时做出预警。建立科研小组, 审核突发事件用药方案、用药数量, 根据事件的发展变化及临床用药的具体情况, 及时收集药品使用情况、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临床的反馈意见等, 根据收集到的情报, 进行科学分析, 及时掌握临床用药信息, 根据分析结果补充修订应急预案、调整药品储备、采购数量、品种。许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是一个部门可以单独应对的, 它们需要各部门的配合与协调, 临床病员的抢救就是和时间要生命, 故需建立一个网络联系系统, 利用网络信息平台, 建立绿色通道, 用最短的时间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汇报给医院突发事件领导小组, 与临床一线随时沟通, 及时调整工作思路, 确保临床抢救及时, 把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4 组织人员培训 演习

根据事件的具体情况, 结合药剂科特点开展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培训, 提高快速应对能力和技术水平, 提高突发事件防范意识。作到认清事件性质, 掌握事件特点, 确认自己的工作责任。确保临床需要。并组织应急演习, 通过演习完善预案, 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 提高危机应对效率、缩短抢救时间, 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 保证各项应对措施高效到位。

5 组织宣传、加强预防 增强防范意识

根据卫生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 充分利用药剂科的对外窗口优势, 向群众和医护人员宣传疾病防护知识, 药物预防, 消除公众心理障碍, 提高自身防护能力, 杜绝医院内交叉感染。特别是针对传染性突发事件更要加强宣传, 提高防护意识, 避免因防护不当引起的大范围传播。因药剂科是一个窗口单位, 更要针对突发事件的特点, 制定各种自我防护措施, 加强自身防护。避免因防护不当引发事件的发展, 影响医院的全局工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 药剂科在应急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反应, 直接影响医院的反应速度和救治水平、影响到患者的抢救及生命, 药剂科应有较强的管理能力, 超强的应变能力, 第一时间作出应急反应, 启动应急预案, 紧密配合各部门积极应对, 相互协调、团结协作, 深入抢救一线, 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 同时分析获得的信息, 随时调整预案。及时上报相关问题。保证药剂科的工作正常运转和对突发事件的服务到位。确保医院及时、安全、准确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药剂科,应急反应

参考文献

应急反应 篇10

1泄漏现象以及泄漏判断

1.1用试剂进行在线监测熔盐气相内是否有氨

此为检测反应器R8101是否泄漏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当出现试剂变色,值班人员要与氮气管网在线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如氮源试剂不变色,熔盐气相试剂很快变色,则可认定刺刀管出现泄漏,立刻上报。如两个试剂均出现变色,则需进一步进行排查。

1.2熔盐槽压力的变化

熔盐槽压力稳定状态下,气相放空阀

PV87014在自控下开度稳定。如果出现泄漏则熔盐槽压力上升,PV87014将会自动开大;若PV87014快速开大就可以认定刺刀管泄漏。如果泄漏量增大,压力上涨较快,最终会导致熔盐槽防爆板破裂,安全阀起跳。出现此类情况及时汇报,按照《应急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如不能判定,就需要与氮气管网在线分析结果、氮气管网压力进行对比。并现场确认PV87014阀门、管线是否卡涩、堵塞,排除此因素干扰。

1.3熔盐组分的变化

刺刀管发生泄漏,熔盐中硝酸钠与氨反应会生成氧化钠(Na2O)。要求在投料后的一周内每日对熔盐的组分进行分析,如果稳定,要求每周分析一次。主要控制组分为Na2O含量(碱度),熔盐中NaOH含量不能高于0.2%。

1.4氮气管网在线分析

主要是观测氮气管网是否有氨进入,排除对熔盐的影响。使用监测试剂进行检测。

1.5熔盐泵P8129的电流JI87021变化

当大量的进入熔盐系统中,会使P8129出口管线发生震动,造成P8129流量不稳,电流出现波动。此项为判断出现大量漏氨的重要依据。

1.6反应器 R8101温差的变化

根据国内同类厂家的经验,R8101刺刀管在漏量较小时,其温差会出现快速持续上升现象。

1.7 进出反应器R8101熔盐的温度变化

当刺刀管出现泄漏时,进反应器熔盐温度TI81126与出反应器熔盐温度TI81127之间的温差将会减小,TI81127温度上升。观察此温度点要结合观察熔盐槽温度TV87026变化,排除TV87026造成的影响。

1.8反应器R8101压力的变化

刺刀管出现大量氨泄漏情况时,反应器R8101压力会出现突降现象,此为判断刺刀管泄漏的重要依据

2刺刀管出现泄漏事故的处理方法

2.1反应器升温升压期间,出现泄漏的处理方案

①反应器断氨

关闭反应器人口阀HV81131、顶部氨冲洗阀FV81081、各路氨冲洗角阀,反应器R8101通过放空阀HV81088、压力控制阀PV81063泄压,压力降至2.5MPa时关闭PV81063。通过HV81088泄压为零;

②熔盐炉停止加热;

③在主控室将熔盐泵P8129停掉,正常后,现场打开P8129循环阀;

④打开熔盐槽气相放空阀PV87014,将熔盐槽V8122压力降低;

⑤关闭氨累积槽V8105底部两道切断阀,将V8105切出;泄压后,对熔盐槽气相进行分析;

⑥取熔盐槽内熔盐样品,分析其中氨含量、碱度;

⑦按照停车程序,后系统做停车处理。

2.2正常生产期间出现泄漏的处理方案

2.2.1刺刀管漏量略有增加

1) 通过上述几种监控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2) 降低反应器R8101负荷,降低R8101压力;

3) 在必要的情况下,停尿液浓缩系统,R8101进入升华排塔,排空内部物料。

2.2.2突然出现大量泄漏

1)主控通过软开关停熔盐泵P8129;

2)主控停熔盐炉F8101;

3)主控打开放空阀HV81088,并开大压力控制阀PV81063,反应器R8101泄压;

4)主控全开气相放空阀PV87014,熔盐槽V8122泄压;

5)以上各步须同时进行;通知现场所有人员,并准备好个人防护用具;

6)主控迅速将反应器熔融尿素给料泵P8103转速降至最低、停泵,停尿液浓缩系统;

7)主控停氨给料泵P8105,关闭反应器入口阀HV81131、顶部氨冲洗阀FV81081,关闭各路氨冲洗角阀;

8)当反应器R8101压力(PI81082)降至2.5 MPa,关闭压力控制阀PV81063,R8101继续通过放空阀HV81088将压力降至常压;

9)反应器R8101进入固化停车。

10)反应器R8101泄至常压后,系统方可做进一步处理,后系统按照正常程序停车。

3事故案例

2009年5月5日零点10分班组巡检发现熔盐泵P8129油封漏,经公司领导同意,作停车处理。反应器固化,熔盐泵更换油封,在停泵打开熔盐槽副线切断阀时,熔盐槽的防爆板发生爆破,熔盐槽里发现有氨,现场紧急处理,发现氮气管网有氨,错误判断以为是氮气管网进入氨。5月7日5点10分,熔盐泵检修完毕,装置恢复开车,在往反应器送熔盐的过程中,熔盐槽的防爆板再次爆破。经过几天排查确认是反应器刺刀管泄漏。2011年2月15日反应器大修酸洗完毕,回装后开车期间巡检发现熔盐槽气相在线监测试剂变色,暂停开车,全面查漏,最后确认是刺刀管泄漏。

4预防措施

在熔盐槽放空池内通氮气,保证放空池充满惰性气体。放空池上盖保持自由活动不能压死;对反应器和熔盐系统加强监护;进一步做好事故处理预案,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技术水平和事故处理能力;每次停车都要对反应器刺刀管进行检测,监控腐蚀情况。

参考文献

上一篇:归脾汤加减下一篇:复习和考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