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地知识

2024-05-03

史地知识(精选六篇)

史地知识 篇1

一、以地图为切口, 形象、直观地实现史地融合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特殊语言和重要工具, 而作为“历史之眼”的历史地图则是用地图语言来表现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空间状态的特殊形式, 反映了人类在一定历史时期特定地理环境中的具体活动, 它既是历史地理知识的直观载体, 也是一种形象性教材。

古代有“左图右史”之说, 说明“图”和“史”同样重要。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地理沿革图〉序》中就指出, “读史不明地理则空间概念不确定, 譬诸筑屋而拔其础也”, 把掌握历史空间概念比做掌握整个历史的基础。《历史与社会》中图像系统完整, 类型多样, 版式活泼, 有地图、景观图、照片、示意图、统计图等。教师在教学中应掌握读图的方法, 理解图表涉及的基本史实, 充分利用这些形象、直观、生动的图像, 培养学生从图像中获取信息和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如在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的历史内容中有不少地理插图, 再加上订阅的历史图册, 这些图可作如下分类:政治上有疆域图、布局图、交通图;经济上有农作物分布图、手工业分布图;军事上有战争形势图;等等。实际运用这些图时, 应掌握图例, 注意古今地名的对照和变更。另外, 应关注图中的海陆位置、山川河流、纬度高低等地理要素, 因为这些地理因素对人类的活动的影响甚大, 而这些影响可以通过历史地图反映出来。比如, 以八年级上册“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教学为例, 通过解读“四大文明古国”的地图, 可以让学生理解人类发展的某些规律, 明白早期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往往是在水源充足的大江大河下游地区, 这些地方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便捷,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四大文明古国之所以起源于大河流域的历史本质, 达成“自然环境因素对历史进程的影响”教学目标。再如, 在讲述“隋朝开凿大运河”这一历史内容时, 若能挂上一幅《中国水系图》, 让学生观察中国水系的特点, 找出中国东部大江大河大多是东西流向没有南北流向的缺点, 学生自然会理解隋朝为什么要开凿一条南北向的大运河, 不难掌握大运河开凿的历史意义了。

很显然, 通过简明的地图语言, 能有效帮助学生借助空间领域的内在联系, 更直观、形象地掌握历史知识, 从而使历史地图这一地理学与历史学的综合体, 成为历史教学中融入地理知识的重要切口。

二、挖掘隐性相关知识, 打破学科畛域

“告诉我一个国家的地理, 我就能为你阐述它的历史”这句话, 点明了缺少地理知识就难以理解历史知识的道理。虽通过历史地图, 可以明显地看出空间地域的变化, 但是有些地理因素如气候、地形、矿产资源等, 在一般的地图上未必有明显的表现, 而这些隐性的地理因素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却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中应该注意予以挖掘、联系。

例如, 在讲授八年级下册的“文明与野蛮相交织”时, 笔者引导学生思考:“英国为什么始终将印度这一殖民地视为其生命线?”要准确、深刻地回答这一问题, 就必须挖掘隐藏在这一历史知识背后的地理原因。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气候湿润, 冬暖夏凉, 特别适合牧草的生长, 所以, 英国的传统工业一直是建立在养羊业基础上的制呢业, 这样就不难理解英国会在中世纪出现“羊吃人的圈地运动”。然而从18世纪60年代起, 英国从棉纺织业部门的技术革新开始, 进行了一场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工业革命, 棉花需求量增大, 但英国的气候却不适合棉花的种植。怎么办?英国人发现印度的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棉花生产, 因为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十分符合棉花的生长习性:喜温、好光, 所以, 印度先民最先种植棉花, 棉纺织业也一直是印度的传统民族工业。仅仅从促进英国资本主义经济扩张上来看, 英国只要控制印度, 不仅有了源源不断的棉花这一原材料, 解决了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的原料短缺问题, 而且可以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击垮印度国内传统、落后的民族纺织业, 抢占销售市场, 获得巨额利润, 可谓“一箭双雕”。通过以上例子, 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资本主义殖民扩张的内在经济原因和殖民地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在八年级的《历史与社会》中, 有一个重要的课程主题———“了解、比较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历史文明进程和特色”。面对这类“区域史”“国家史”内容, 教学时如不努力挖掘这些历史知识背后隐性的地理因素, 不认识相关民族、国家所处地区的气候、地表与出产物, 就不可能理解这些区域或国家的成长过程及与其他区域、其他国家的关系。例如, 在古希腊历史上, 斯巴达与雅典始终是两大强邦, 是牵动希腊历史发展的两个中心, 一直左右着希腊的政局, 并不断称王称霸, 但它们的立国方式、政治、经济制度以及社会风俗等却完全不同。究其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还得从两地的地理环境中找答案:雅典因为濒临爱琴海, 多海港, 屹立在平原上, 所以, 雅典这座清风徐来的海上城邦以快乐的、开放的、民主的旋律发展着, 有熙来攘往的集市和船只, 人们喜欢坐在阳光下讨论诗歌或倾听哲学家谈论哲言睿语;而斯巴达则蜗居于深谷一隅, 四周环抱的群山将外界的思想阻挡于外, 讨厌咬文嚼字, 农业发展落后, 整个国家就像一个厉兵秣马的兵营, 实行着奴隶主贵族专政。一旦挖掘、联系了上述地理知识后, 就让相关的历史内容变得容易理解了, 如单纯从历史的角度进行理解, 恐怕只有靠死记硬背。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 可挖掘的地理因素有很多, 如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资源、能源、农业、工业、城市、人口、环境等, 都存在关联的线索, 只要教师有效予以综合, 不仅能让学生加深理解、巩固知识, 还具有拓宽学生知识面、增添学科趣味性等的作用。

三、关注人地关系, 提升学科融合的核心价值

在历史上, 人类的活动都发生在一定的地点, 存在于一定的空间, 并且彼此发生影响, 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造就了人类的行为方式和环境的特征。所以, 人地关系是一个既涉及自然过程又涉及社会过程的综合概念, 是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史地学科之间的一个核心联系, 涉及共同的话题, 在教学实践中应予以重点关注。

各区域的人地系统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 从动态角度考察才能深刻认识。比如, 有的时候自然环境成了人地关系的主要方面, 对人类活动起着控制性的作用, 从而影响着人类的生理机能、心理状态、社会组织和经济状况, 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类的迁移和分布,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南方自然条件的优越;有的时候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成了人地关系的主要方面, 社会发展阶段越古老 (如史前时期) , 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就越大;有的时候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成了人地关系的主要方面, 这点在近代工业革命产生的作用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而更多的时候, 人地关系则表现为一种互为因果、互相影响、互相牵制又互相促进的复杂关系, 要具体分析, 不能一概而论。

在具体的教学中, 应通过对“历史上某时某地某人的某种活动产生的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的思辨、叩问, 来考察人地关系。例如, 在人类发展的初期, 我们的祖先对环境的影响和动物区别不大;随着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的产生, 人类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有所加强, 同时也产生了相应的环境问题, 如砍伐森林、破坏草原, 引起了水土流失、水旱灾害和沙漠化等不良后果。18世纪后半叶开始, 以蒸汽机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使人类的生产能力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大大提高了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能力, 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在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和净化, 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区域的种种活动, 导致了对自然的不同影响。而通过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就能揭示地对人和人对地的变化规律, 探索人类应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 协调人地关系。再如, 公元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 欧洲人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的航路, 从而发现了美洲大陆, 这个事件在历史上习惯称为“地理大发现”。由于新航路开辟, 欧洲贸易范围空前扩大, 西欧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 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 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地圆学说的正确性被证明;方便了人口的迁徙, 促成了新民族的产生;物种流动性加强, 各原产地的动植物品种在各大洲内流通;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交流在世界范围内日益频繁起来;欧洲国家走上殖民扩张道路, 其殖民掠夺行径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落后……当笔者带领学生沿着历史的轨迹,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司马迁语) , 研究“空间 (地理空间化叙事) —时间 (历史化叙事) —存在 (人类或人类的活动) 的三位一体的人地关系后, 极大地提升了史地知识融合的人文性价值:学生开始积极地关注人类命运, 探究社会发展的规律。

史地基础知识竞赛总结 篇2

政史地教研组李丽

由政史地组精心组织的史地基础知识竞赛在15周落下帷幕,现将竞赛情况简单总结如下:

一、竞赛组织基本情况

1、参赛对象与要求

大坪中学七、八年级在校学生分年级史地两科合并进行

2、命题内容

以七、八年级学生所学《中国历史》——人教版(下)和《世界地理》、《中国地理》——湘教版(下)考察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

3、命题教师

(1)七年级史地教师(王兴敏、李品凯、李丽)出七年级的题,各占50%;八年级史地教师(陈宗昱、胡月)出八年级的题,各占50%。

(2)七年级试卷打复印工作由李品凯、李丽协作完成;八年级试卷打复印工作由陈宗昱、胡月协作完成。

4、参赛原则

以年级组为单位,史地两科合并参赛,分值各占50%,命题要求原则以基础为重,各教师应早宣传,早准备,切忌在竞赛前抢占课外大量时间。

5、参赛主题:“史地基础难不倒我”

6、竞赛时间

2008年春季学期第十五周的星期三(2008年6月11日下午18:00—19:00)

7、竞赛组织

(1)竞赛由政史地教研组主持,地点在各班教室。

(2)竞赛试题由各年级派人编制,并由专人负责做好保密工作。

(3)由各年级组史地教师评卷小组在竞赛后的两个工作日内(在七八年级办公室)统一评卷完毕,经复核后评出优胜者。

(4)各班具体考务安排与监考须知:

1竞赛考务人员安排:○(99班)王兴敏;(100班)李品凯;(101班)陆仕梅;(102班)韦功鹏;(103班)李丽(104班)陈宗昱;(105班)陈燕;(106班)冯光庆;(107班)吴昌美;(108班)胡月。

2考场规则:各监考人员必须严肃考场纪律,注意考场卫生,按时发卷和收○

卷;监考过程中考生不得交头接耳、夹带;监考结束统一将考卷交到教研组,由教研组统一组织评卷。

二、取得的成绩

1、测试成绩

(1)七年级共有214人参加竞赛,总分12056分,平均分为56.33分,其中104班平均分54.56分,及格率为43%,优秀率为2%,最高81分,最低30分;105班平均分55.39分,及格率为46.34%,优秀率为7.32%,最高87分,最低19分;106班平均分51.23分,及格率30.23%,优秀率7%,最高96分,最低25分;107班平均56.34分,及格率43%,优秀率14%,最高98分,最低39分;108班平均分60.3,及格率59.1%,优秀率为18.19%,最高90分,最低18分。

(2)八年级共有204人参考,总分9892分,平均分48.49分。其中99班平均分52.2分,优秀率为10%,及格率为37.5%,最高93分,最低19分;100班平均分50.2,优秀率为2.5,及格率为22.5,最高94分,最低13分;101班平均分47.45分,及格率为23.81%,优秀率7.14%,最高87分,最低12;102班平均分47.79分,及格率23.08%,优秀率5.13%,最高94分,最低15分;103班平均分45.16分,及格率25.58%,优秀率4.65%,最高86分,最低20分。

2、获奖情况

按年级组设一、二、三等奖:一等奖分别按年级组参赛总人数的3%以每生10.00元进行奖励,二等奖分别按年级组参赛总人数的7.0%以每生8.00元进行奖励;三等奖分别按年级组参赛总人数的7%以每生5.00元进行奖励的方案,获奖如下:

(1)七年级获奖人数一等奖7人(106班2人;107班3人,108班2人)二等奖15人(104班1人;105班5人;106班1人;107班3人;108班5人)三等奖16人(104班4人;105班5人;107班4人;108班3人)共计奖金70.00+120.00+80.00=270.00元

(2)八年级获奖人数一等奖7人(99班2人;100班1人;101班1人;102班2人;103班1人)二等奖13人(99班4人;100班2人;101班3人;102班2人;103班2人)三等奖15人(99班6人;100班1人;101班2人;102班1人;103班5人)共计奖金70.00+104.00+75.00=249.00元

(3)七八年级合计一等奖14人;二等奖28人;三等奖31人,共计奖金270.00+249.00=519.00元

3、得到的收获

此次史地基础知识竞赛,提高了学生对史地基础知识的重视,进而加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同时在校园中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能力的平台,促进了同学们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更使同学们明白了知识积累的重要性。本次活动在同学之间引起很大反响,不少同学希望学校能多开展这样的竞赛活动,促进和加强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和课外活动的开展。

三、不足之处与今后努力方向

(一)不足之处

1、学生应考能力薄弱,导致考试成绩得不到正常发挥,尤其是一些灵活性题目,学生答题过于死板,效果不佳。

2、宣传力度不够,部分学生未高度重视。

3、看图、识图能力差,达不到预期目的。

4、优秀率、及格率过低。导致平均分提高幅度小。

5、考试时间仓促,部分学生未做完考题。(选择题都空着)

(二)今后努力方向

1、各教师平时狠抓基础知识,提高及格率、优秀率,进而提高平均分。

2、教师在授课中要适时教给学生答题技巧和应考方法。

3、教会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樊川古镇史地探微 篇3

同时, 樊川古镇林立, 有著名的杜曲、王曲、细柳、斗门、子午、北张、太乙、引镇等八大镇。西安人又称说这里是自己的后花园, 启动了旨在“保一山碧绿, 护八水长流”的秦岭生态保护工程。探索一下这些古镇的设置与地势、史迹之间的关系, 对于了解长安城南的地域文化, 建设好西安人的精神家园, 将大有裨益。

独特地势与历史遗迹

根据文化生态学的原理, 地理形势是文化产生的首要因素。樊川地理的优势, 衍生出悠久的地域文化。

早在五六千年前, 这里即成为人类的繁息之地, 近代考古发掘出大量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 王曲的北堡寨、南堡寨、藏家庄方圆5公里范围内, 就曾发现大量陶片、陶器、石器、骨器和蚌器, 还发现多处文化堆积。据考古分析, 确认北堡寨地下文化层主要是仰韶文化, 即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南堡寨地下文化层中所发现的黑而亮的陶器大体上属于龙山文化, 即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黑陶文化。藏家庄则发现有周代墓葬。从王曲向东延伸到神禾塬上的北江兆、中江兆村, 横亘于东西的柳沟以及东峪河沟侧河岸的土壁上, 都可以看到文化层。近年在南五台所发现的四枚石斧, 说明先民们活动的足迹已经延伸到终南山下。

此后, 华夏民族在樊川大地不断演出的文化活剧, 当以终南山下的太乙镇为最。镇政府驻地四皓村, 传说是秦末汉初“商山四皓”的隐居之地。村南翠华山麓, 又是汉武帝祭祀太乙神之处。

四皓村是樊川所留存的为数不多的古村名。商山四皓其人其事, 见于《史记·留侯世家》。四皓隐居于太乙镇之事, 则见于皇甫谧《高士传》和骆元骧《类编长安县志》及《咸宁县志》。唐开成二年 (873) , 长安令杜造于南山下五台留村置寺宇祭广惠公。五台留村东距太乙宫镇数里, 广惠公祠据称乃汉留侯张良的奉祠。四皓有感于留侯张良的引荐之恩, 遂隐居于其奉祠不远的太乙宫镇。今其地有四皓村, 解放后尚遗存有四皓庙。史迹之悠久, 正得益于地势之便利。

古镇林立与关防要地

历代于樊川设镇, 也与这里为长安城南关防要地大有关系。樊川是关中通向陕南、四川、湖北的必经之地。韦曲北接长安, 南行10里即到杜曲。再南去10里又到太乙。斗门镇位于昆明池西岸。王曲镇南毗五台镇, 北接韦曲, 西与子午、黄良镇连畔, 东越神禾原可到太乙镇。引镇、子午和细柳等古镇, 便设置在关防要地上, 以屏障京师。

引镇位于秦岭北麓终南山下, 东毗蓝田, 南接柞水, 地处古长安通往岭南的汤峪、库峪、大峪口之间, 成为长安东南的关防要地。此地北魏、西魏时属山北县, 唐代属万年县, 旧称莎城镇, 在今引镇五堡处曾掘出古城镇遗迹, 地上确实长有莎草。据《旧唐书·昭宗本纪》记载, 乾宁二年 (895) 发生承天门事变, 昭宗从长安启夏门出逃, 经樊川华严寺至莎城镇, 再至大峪口。此地宋时废为村落, 明初设置右卫所, 屯集城防驻军, 保卫省城安全, 因首领姓尹, 遂称尹家卫, 今镇西南尚有村名尹村。

引镇自古至今乃兵家争夺的重要关隘。西汉末年, 刘秀被王莽追赶时, 就经过这里进入汤峪而到达河南。唐末黄巢兵败撤离长安, 经由汤峪、库峪, 至引镇南大峪入山过秦岭, 至今大峪还有一块石头, 野老说是黄巢当年的试剑石。此后, 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太平天国起义军, 也都夺取引镇而威逼西安。进入现代, 红四方面军也曾经经由引镇东南的库峪口出山, 经大峪口、沣峪、祥峪西进。红二十五军曾在引镇镇压了当地恶绅。

子午镇, 位于子午峪古栈道北口外。古代秦巴山川阻隔, 由关中通往西蜀、荆襄只能凭借栈道。秦末汉初遂北起长安子午峪, 南到西乡子午镇, 在石崖上凿石孔, 插石桩, 架木板, 修筑栈道, 全长七百余里, 是关中通向四川、湖北的交通要道。《长安县志·军事志》将子午镇列为军事要地之首。秦末刘邦即经由子午谷南去汉中, 为表示无北还之意以麻痹项羽, 沿途便烧掉栈道。后来又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 回师关中。三国末年, 魏国派遣钟会统兵从斜谷、骆谷, 经子午谷进入汉中攻打蜀国。东晋永和年间 (345—356) , 桓温命司马勋出子午道伐后秦。清同治年间, 太平军两出子午峪攻打西安。民国初年, 白朗起义军讨伐袁世凯兵败, 退入子午栈道, 全军壮烈牺牲。近代, 红二十五军曾路过子午镇。解放战争时期, 西北野战军也是在子午峪口的小五台全歼蒋胡守军, 长安全境得以解放。

细柳镇西邻沣河, 南望秦岭, 北接昆明池, 地处汉代称上林苑。据《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 汉文帝后元元年 (前163) , 匈奴起兵六万, 侵犯上郡、云中, 威胁长安。西汉王朝先后派大军驻守细柳、霸上、棘门等京畿战略要地。其中驻守细柳的, 是著名将领周亚夫。文帝亲自去三地劳军, 先至霸上、棘门, 车辇入营毫无阻拦;待走到细柳营前, 只见营中旌旗招展, 将士刀出鞘, 箭上弦, 已进入临战状态, 先头卫队和车辇都被阻挡于营门之外, 经侍从带着文帝符节传话, 表明劳军之意, 才准许车队缓慢前进。周亚夫顶盔戴甲, 手执兵器, 以军礼参拜。文帝叹曰:“嗟乎, 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 若儿戏耳,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 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文帝临死时还告诫太子说:“即有缓急, 周亚夫真可任将兵。”后吴楚七国之乱爆发, 景帝即任周亚夫为将, 统帅大军, 平定了内乱。樊川各处设镇, 多着眼于关防。

河道纵横与备战备荒

如果仅仅将樊川看作汉唐人的游览休憩之地, 那是低估了古人的智商。他们关注国计民生, 在这里备战备荒。斗门镇的昆明池, 西汉时既是水军训练之地, 也是物资转运之地。

据《汉书·西南夷传》记载:“天子遣使求身毒布竹, 而为昆明所闭, 天子欲伐之。越嶲昆明国有滇池, 方三百里, 故作昆明池以象之, 以习水战, 因名曰昆明池。”汉武帝为了扩大疆域, 派司马相如多次出使云贵, 西南各部落纷纷归附, 只有昆明国怀有异志。武帝为征讨昆明边邑, 便于元狩三年 (公元前120年) 征集数万民工, 在长安城西仿照昆明国滇池修凿昆明池以训练水军。《雍录》谓“旁有二石人, 像牛郎织女立于河东西”, 即雕刻了牵牛织女石像, 伫立于池之东西两岸, “以象天河” (《关中古语》) , 又雕刻了一条石鲸, 置于池中。

汉代开凿昆明池, 还为解决长安城的用水问题。长安作为首都, 人口日增, 城区不断扩大, 必须开凿新的水源, 遂通过漕渠、明渠、昆明渠而引滈河、潏河水入昆明池。滈、潏两河原是投入沣水, 一条南北大渠石达堰将这条河水经细柳原, 从石匣引流入昆明池。胡三省为《资治通鉴》作注云:“武帝作石达堰, 堰水交为池。昆明基高, 故下涌激为都城之用。”所谓石达堰, 即是引滈、潏河之水流经细柳原的导渠。昆明池前的漕渠是用于漕运的, 相当于关中大运河。当时关东各地的粮食和物资, 皆经渭河入漕渠运入长安城内。昆明池中的水产养殖还供给于“长安诸陵庙祭祀, 余付长安市卖之” (《西京杂记》) 。

唐文宗大和年间 (827—835) , 石达堰堵塞废弃, 昆明池水逐渐干涸, 变成低洼农田。因阴雨为患, 清代时曾修昆明渠导水排涝。据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记载, 光绪二十四年 (1898) 秋, 斗门镇阴雨为灾, 县属西南乡昆明池故址禹洼、周家庄一带地势低洼悉成泽国, 当地官员命百姓建渠泄水, 凡八十日而竣工。渠长5959丈, 深3尺, 宽5尺, 积土筑1丈宽堤, 彻底解决了阴雨排涝问题。

“城南韦杜”其地与其人

探究樊川地域文化, 有一个问题颇引人深思:汉唐时代世居于韦曲、杜曲的两个世家大族, 后裔却不知去向, 只留下了这两个地名, 何也?

其地尚在, 宣告的是汉唐时代韦杜家族的繁盛。其人不在, 又似与当初的繁盛不无关系。韦曲其名最早见于辛氏《三秦记》, 地属杜陵, 显然是在汉宣帝营建杜陵时, 韦氏之祖韦玄成以二千石身份得徙杜陵而得名。但韦氏徙杜, 居住地是在杜陵邑中, 还是陵邑附近?虽不得而知, 然据当时奉陵原则看, 作为食俸官员的韦氏似应居于邑中。汉末杜陵衰败, 韦氏家族便迁居于杜陵邑西南的韦曲。此后晋室南渡, 南北朝对峙, 韦氏家族一部分迁居到湖北襄阳, 但其主体依然留居于韦曲。直到唐代, 韦氏已经在韦曲繁衍成一个很庞大的家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唐初韦氏分为九大分支, 主要的聚居地还在韦曲。据《新旧唐书人名索引》统计, 两《唐书》中记载的韦氏人物, 竟有八九百人之众, 才俊迭出, 公卿显宦代不乏人。其聚落“万株果树, 色杂云霞;千亩竹林, 气含云雾。激樊川而萦碧濑, 浸以成陂;望太乙而邻少微, 森然逼座”, 成为“京郊之形胜也” (宋之问《春游宴兵部韦员外韦曲庄序》) 。韦安石、韦司马、韦司户、韦澳、韦卿、韦嗣立等, 都在韦曲建有别业园亭。诗人中, 杜甫曾定居于韦曲附近, 韦庄也曾在韦曲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

杜曲, 也是西汉时杜氏远祖杜延年以二千石的身份徙入此地而得名。杜氏家族起初可能居于杜陵, 西汉亡后遂徙居于杜曲。杜曲有南杜、北杜之分。南杜又名杜固, 位于潏水南岸, 南倚神禾塬;北杜即杜曲, 在潏水北岸, 北倚少陵塬, “世传其地有壮气, 故累世衣冠” (《新唐书·杜正伦传》) 。岐国公杜佑在“城南樊川有佳林亭, 卉木幽邃, 佑每与公卿讌集其间, 广陈妓乐”, 又于“朱坡樊川, 颇治亭观林芿, 凿山股泉, 与宾客置酒为乐” (新旧《唐书·杜佑传》) 。其所置庄墅园林最著名者, 当属杜城郊居和瓜洲别业。据杜佑自撰《杜城郊居王处士凿山引泉记》云, 杜城郊居在“杜曲之右, 朱坡之阳, 路无崎岖, 地复密迩”, 居于此地“若处烟霄, 顿觉神王。终南之峻岭, 青翠可掬, 樊川之清流, 逶迤如带”。时人权德舆《司徒岐公杜城郊居记》则具体描绘了其中之美景云:“见烟霞澄霁之状, 鱼鸟飞沉之适, 濯于潺湲, 风于碧鲜, 红葩火然, 素英雪翻, 芊眠葱倩, 杳窱回合, 含虚籁以四达, 溯青辉而交映。”瓜洲别业位于潏水之南岸, 其名唐时仅见于许浑《和淮南相公与宾僚同游瓜洲别业》。元人骆天骧考知“潏水南岸, 南至瓜洲村, 北至朱坡, 中为杜家湾, 皆杜氏业也” (《类编长安志》卷九《胜游·杜家湾》) 。

直到北宋元祐元年 (1086) , 浙右人张礼游览长安城南, 还曾在韦曲会景堂中访问过韦氏后人韦宗礼, 依稀看到尚保留的唐时规制, 园中“奇花异卉, 中莫不有”, 其中还有一对金竹, 更是北方地区少见之物。在杜氏园中, 他也见到遗留下来的溪柳、岩轩、江阁、圃堂、林馆等景致, 据说九曲池遗址尚存, 七叶树也比比可见 (《游城南记》) 。时至今日, 在兴教寺南少陵原坡下, 还留下了东、中、西韦三村的村名。前人记载的杜曲周围的瓜洲村、朱坡、杜村、杜家湾, 作为村名也还延续着。

明代蒙古史地札记论文 篇4

中文提要:“骆驼城之号”、“庄浪恰”和“敖剌气”是申时行《纶扉简牍》中出现明代蒙古语词。笔者考订,骆驼城就是《蒙古源流》记载的TemegetuHota,也就是榆林城,为陈寅恪先生的研究增添了一条直接证据。“庄浪恰”是朵颜卫左都督长昂,他的恰的称号应该是来自领主万户喀剌沁的封授。敖剌气是宣府马市中专门负责管理入市马匹的蒙古人。

《纶扉简牍》(以下简称《简牍》)是明朝万历前期辅臣申时行的书信集。他从万历六年到万历十九年参与主持明朝中央政务长达十四年。在该书序言中他说:“余以戊寅荷上简命,参机密,自承乏首揆,先后十有四年。诸司以故事相闻,四方万里,笺记辐奏。退食之暇,辄有裁答,口占手勒,积几盈箱,多至不可胜校。余既归田之五年,而儿辈刻之以藏于家曰《纶扉》。诸往来通讯,寒暄动定之语皆削不存,所存者特关政事者尔。”[1]而“特关政事”诸札中给明朝九边各总督、巡抚等封疆大吏的回信占了相当比重,这些信件中涉及蒙古及明蒙关系的内容非常丰富,成为研究明代蒙古史及明蒙关系史的新的重要的史料。或许是由于申时行的个人志趣使然,亦或是由于他出自江南,对于非汉族社会的名物制度怀有天然的好奇,[2]他在信中多次谈到蒙古史地名物。这些记载无疑加重了《简牍》对明代蒙古史研究的史料价值。本文只是根据《简牍》的三条零散记录所作札记。实际上,对于《简牍》本身的研究和利用《简牍》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一骆驼城之号

《简牍》卷之一申时行《与戴阅科》的信中说:“三镇中独延绥疲甚,入卫之马还者十无一二,安得不弱?!彼孤悬塞外,薪桂米珠,独以士马健斗,虏中有骆驼城之号,故往时谓之雄镇。”[3]所谓“三镇”应该是指陕西三镇,包括延绥、宁夏和甘肃。其中,延绥镇初治绥德,成化七年以后徙至榆林,这一点经过陈寅恪先生的考证,已成定谳,无须赘言。[4]申时行信所说“延绥”是指延绥镇城榆林。

蒙古文史书《蒙古源流》记载:“扯辰吉囊于甲午年三十岁时再次出兵汉地,进至阿喇黑山,榆林城的麻总兵前去追击”[5]云,扯辰吉囊即卜失兔,鄂尔多斯万户的首领。“甲午为明万历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594年,与“榆林城”对应的蒙古文原文为Temegetü。陈寅恪先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对《蒙古源流》进行研究,连续发表四篇有关《蒙古源流》研究的文章,其中《灵州宁夏榆林三城译名考》通过蒙文本和满文本《蒙古源流》中Temegetü与Iuilin(榆林)的对应关系和对延绥镇总兵麻贵的名称的考订,认定《蒙古源流》记载的Temegetü就是延绥镇总兵驻在地榆林城。[6]乌兰女士在汉译《蒙古源流》时径直将Temegetü译为榆林城,[7]根据就是陈寅恪先生的研究成果。

笔者要讨论的是,“Temege”意指骆驼,“Temegetü”意谓“有骆驼的(地方)”,这一点陈寅恪先生在他的文章中没有说明。伯希和(PaulPelliot)在他的《马可波罗注》中说明了。[8]而在申时行信札中出现的“骆驼城之号”恰恰是“TemegetüQota”这一蒙古语地名的直译。“Temegetü”是蒙古人对榆林城的称呼,而“骆驼城”则无疑是这一蒙古语称谓在明朝方面的反映。“骆驼城之号”的记录证明,明代蒙古人确实将榆林城称为“TemegetüQota”(“骆驼城”)。恰可与《蒙古源流》的记录直接相互印证,这则史料对于论证榆林城的译名是一条直接证据。

蒙古人为什么将榆林城称为TemegetüQota,而不冠以其他名称呢?榆林城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骆驼作为“沙漠之舟”在榆林及其周围应该是司空见惯之动物。但是根据申时行的说法,“孤悬塞外”的榆林生活艰苦。面对蒙古方面的挑战,延绥镇施行的是以战为守的进攻性防御,明朝官兵还经常趁蒙古主力不在河套之机,对阿儿秃厮万户进行“捣巢”和“赶马”等行动。这就是申时行所说的“士马健斗”,正是由于榆林镇明朝官兵这种特点使镇城榆林坚挺于塞上,蒙古方面也因此称呼榆林城为“骆驼城”。“戴阅科”给申时行的信件对“骆驼城”描述已经无从查考。可以确定的是,申时行是将延绥镇明朝官兵“士马健斗”的精神与骆驼的坚忍性格相联系,来理解榆林城蒙古语名“骆驼城”之寓意的。

二庄浪恰

《简牍》卷之六申时行《答许益斋巡抚》说:“不他失礼西部大酋也,声势颇大。今止于青酋部内成婚,而以百人东往,其无他谋可知。惟庄浪恰者即属夷长昂,常为蓟患也,或以不他至彼,假名窃掠,亦不可知,此则蓟镇当备耳。”[9]所谓“青酋”即青把都,喀喇沁万户首领老把都之次子。不他失礼是俺答汗与三娘子所生子,后一句的“不他”是对不他失礼的简称。他到喀喇沁部“成婚”的具体时间无从考证。看来,他当时顺便到过喀喇沁属部朵颜卫的牧地。长昂是明代蒙古朵颜卫左都督花当后裔,革兰台嫡孙,影克之子。在隆庆元年(1567)影克死后,长昂袭职为左都督。申时行此信“庄浪恰者即属夷长昂”一句为我们考订长昂的名称及官职提供了重要依据。

先说庄浪,申时行说他就是长昂。在汉文史料中,长昂之名还写作专难、砖难等,戚继光《蓟镇边防》谓:“夷人名字东西关口各呼唤不同,仅取其语音相似者,仍从其旧,譬如专难即长昂……”。[10]米万春《蓟门考》记朵颜卫左都督“影克隆庆元年导犯界岭口,出义院口,被我官军用快枪打伤,回巢即死。今有伊男专难袭职为首,太平路等边呼为长昂”。[11]专难就是长昂,“长昂”是明人使用最广泛的译法。《简牍》的记录证明,“庄浪”是长昂的又一种汉译。元明两代,汉译少数民族名物制度的时候,泥母字和来母字是经常相混的,最明显的例子是“他不能”和“倘不浪”,将专难译为庄浪就不足为怪。“专难”和“庄浪”的译法证明,“长昂”之“长”应读浊音,而影母字“昂”在“太平路等边”是和泥母字相混,读作nang或nan的,这种现象在今天辽宁西部和河北北部依然存在。至于用鼻音ng翻译闭音收声n更是常见事。长昂的名字在明代蒙古史书中没有记录,根据“庄浪”、“长昂”、和“专难”等不同译法,蒙文原文应该是Jongnan或Jongnun。乌云毕力格的还原Jongnun应该是正确的。[12]

申时行说“庄浪恰者即属夷长昂”,证明左都督长昂有“恰”的称号。《三云筹俎考・夷语解说》谓:“恰,与首领同。”而“首领,是各台吉门下主本部落大小事情断事好人。”恰(kiy-a)是漠南蒙古各万户各鄂托克领主辖下的行政官员。长昂作为“恰”是哪个万户的行政官员呢?佚名《阿拉坦汗传》:“久为外敌的乌济业特兀鲁斯,以恩克丞相为首的诸诺延,(慕名)举族携带乌各仑哈敦之宫室来降,山阳万户自行降为阿勒巴图之情由如是这般。额尔德尼菩萨土谢图彻辰汗,将恩克丞相赐予其弟昆都楞汗,将其(恩克)弟兄分别占为己有,将其收为阿勒巴图之情如此这般。”[13]所谓“乌济业特兀鲁斯”(jiyedulus)在两《黄金史》中称为“山阳之六千我着”(lge-injirγuγanmingγanjiyed)达力扎布和乌兰都认为“泛指整个兀良哈三卫”。[14]乌格仑哈敦(gelenQatun)就是成吉思汗的母亲月伦哈屯。恩克就是长昂父影克,他归降俺答汗时所率领的未必是所有的兀良哈三卫。可以看出《阿勒坦汗传》的作者为了粉饰俺答汗的功绩,作了有意的`夸张。“额尔德尼菩萨土谢图彻辰汗”是指俺答汗,“其弟昆都楞汗”就是喀喇沁万户首领老把都。影克主动归降以后,俺答汗将他赐给喀喇沁作了“阿勒巴图”,即属部。汉文史料的记载与《阿勒坦汗传》的记录完全一致,《卢龙塞略・贡酋考》说革兰台长子影克“二妻子三,嫡满都孩子二:长曰长昂,袭都督,二子伯忽乃、伯晕歹。次曰莽吉儿。(影克)又收姨母伯忽,子曰拱难,三支。未分部落。千八百余名,在大宁北境界驻牧,南直界岭口四百余里,西南至喜峰口贡关五百余里。附属西虏把都儿。”[15]“西虏把都儿”就是前述右翼喀喇沁部首领老把都。朵颜卫左都督一系是“附属”蒙古本部右翼哈喇嗔部的“阿勒巴图”,即属夷。作为喀喇沁的属部朵颜卫的首领,长昂恰一定是服务于喀喇沁万户的行政官员了。他的“恰”的官职始于何时,尚难断定。可以肯定的是,“恰”一定是领主喀喇沁部首领授予的官职。至迟在长昂时期,朵颜卫左都督已经成为喀喇沁万户下“主本部落大小事情断事好人”了。留金锁推测:“恰的称号似不属于领主阶级,而是授予阿勒巴图阶层的称号”,[16]《简牍》所记“庄浪恰”是一个例证。

《简牍》所谓“庄浪恰即属夷长昂”的记载并非孤证。《万历武功录・长昂列传》说:“是月也……土蛮亦帅三万余骑驰专难他不能营,候青把都、蟒忽大,声欲寇我义院口。于是,胡骑并逐水草,壁大宁城,而青把都及老酋妇政从白彦举儿克迎喜神,亦驰专难恰倘不浪营。”[17]他不能、倘不浪,清译塔布囊(tabun-ong),是明代蒙古对黄金家族的女婿的称呼,《三云筹俎考・夷语解说》谓:“倘不浪,是王子家女婿。”[18]十七世纪初喀喇沁部长给满洲黄台吉的信中称朵颜卫各部首领为山阳的官人他不能每(lge-inNoyadTabun-ong‘ud)。[19]长昂娶青把都女东贵为妻,是蒙古本部右翼喀喇沁部的女婿,所以蒙古左、右翼各部称长昂为倘不浪是无可置疑的。那么,“专难恰倘不浪”(Jongnankiy-atabun-ong)一定是指长昂无疑。看来,长昂的确以“庄浪恰”闻名于漠南蒙古社会,庄浪恰、专难他不能、专难恰倘不浪都是对长昂的称呼。申时行所谓“庄浪恰”是一则难得的史料,也为点校《万历武功录・长昂列传》提供了一条重要依据。

三敖剌气

《简牍》卷之五申时行《答许益斋巡抚》说:“承示会保任卒疏领悉,虏中所索敖剌气者予之为当,而门下又默运机宜,绝将来之患,塞夷人之口,尤为远虑。市赏太滥,惟上谷为然,盖缘始事之初,急于招来,于节制,其流遂至于此。”[20]可以肯定,许守谦和申时行这次通信是在万历十五或十六年宣府马市结束以后。给申时行所谓“虏”,也就是参与宣府马市的蒙古万户应该是蒙古本部右翼的喀剌沁或永谢布万户。这段文字有几个要点:第一,蒙古方面是在借“敖剌气”之名索取市赏,敖剌气本身不是市赏;第二,明朝方面认为,蒙古方面是在马市结束以后额外索取市赏。

我们这里要讨论的问题是,申时行所说的“敖剌气”究竟是什么?蒙古方面为什么要以“敖剌气”之名索要“市赏”?彭大雅《黑鞑事略》说:“牧者谓之兀剌赤,回回居其三,汉人居其七。”徐霆注疏云:“凡马多是四五百匹为群队,只两兀剌赤管,手执鸡心铁挝以当鞭,马望之而畏。每遇早晚,兀剌赤各领其所管之马,环立于主人帐房前,少顷,各散去。每饮马时,其井窟止可饮四、五马,各以资次先后于于而自来,饮足而去,次者复至,若有越次者,兀剌赤远挥铁挝,附首驻足,无或敢乱,最为整齐。”[21]丁国范先生《释“兀剌赤”》一文根据上引这条材料为主要根据,证明“兀剌赤”除了有“管理驿马的人”的意思以外,还可释为“牧放和管理马匹的人”,他说:“上引资料证明:兀剌赤义为‘牧者’。其基本任务是牧放和管理马匹,每两名兀剌赤要负责管理四五百匹为群的马队。因此,我认为兀剌赤另一义可释为‘牧者’,具体说来是‘牧放和管理马匹的人’。而这一解释与‘管理驿马的人’相比,是显然有区别的,因为他们牧放和管理的马匹并非驿马。”[22]丁先生的研究对于理解“敖剌赤”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笔者认为《简牍》所谓“敖剌气”就是兀剌赤,也就是“牧放和管理马匹的人”,在宣府马市,敖剌气的职能正是管理马匹,而他们所管理的马匹是蒙古输入明朝的马匹。

宣府马市在“俺答封贡”以后,马的交易量逐年攀升,增长迅猛。在明蒙马市贸易中是一个突出的亮点。黄丽生女士对“俺答封贡”以后宣府、大同、山西三镇马市交易量的统计最为详细,她分析说:“盖三镇之中,宣化交易量成长幅度最大,到万历二年(1574)时,已超过了山西、大同二镇的总和。”[23]而在四年以后的万历六年(1578),明巡按直隶御史黄应坤惊呼:“以宣镇之大数言之,方互市之初,虏马不及二千匹。今岁已市者三万五六千已,迨及岁终当不下四万。每岁辄增数千匹,夫马以数千计则银以数万计,非小小增益也,且今岁增矣,明岁又增,明岁增矣,又明岁又增,其在于今视始市,不啻二十倍而犹未可以为限也。后将何所底极哉!”[24]马的交易数量如此庞大,如果没有专职的敖剌赤(兀喇赤)管理马群,维持马市秩序,马市的场面是无法想象的。蒙古方面要求的“敖剌赤”实际上是在为这些“管理马匹的人”索要酬劳。

明蒙马市市场的“敖剌赤”对于生动理解明蒙宣府马市的面貌具有特殊意义。喀喇沁万户和永谢布万户认为蒙古方面的“敖剌气”维持马市的秩序,明朝方面应该付出相应的酬劳。而在明朝方面看来,这是蒙古方面在要求额外的“市赏”。明蒙之间的隔膜和误解于此可见一斑。

[1]《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61册,第2页。北京出版社影印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刻本,。

[2]申时行《赐闲堂集》中青海藏族部落向蒙古输纳贡赋“名曰忝巴”的记录同样体现了申时行这一特点。见《赐闲堂集》卷四十《杂记》。明万历四十四年申用懋刻本。

[3]《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61册,第12页。承内蒙古大学薄音湖教授教示,“戴阅科”可能是指明朝万历初年刑科戴光启,在此谨致谢意。

[4]陈寅恪《灵州宁夏榆林三城译名考》,《金明馆丛稿二编》123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5]乌兰《〈蒙古源流〉研究》第439页,辽宁民族出版社,20。

[6]前揭陈寅恪文,122-123页。

[7]前揭乌兰书第432、439、465页。

[8]伯希和《马可波罗注》Ⅱ,第642页,巴黎,1963年。(PaulPelliotNotesonMarcoPoloⅡParis,1963)

[9]《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61册,第237页。许益斋即许守谦,万历十五年二月接替萧大亨巡抚宣府,万历十七年八月离任。

[10]《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15册,第513页,北京出版社,年。

[11]《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15册,第505页,北京出版社,2000年。

[12]乌云毕力格《从十七世纪初蒙古文和满文“遗留性”史料看内蒙古历史的若干问题》,《内蒙古大学学报》(蒙文版)第3期,第8页。

[13]珠荣嘎译注本汉文部分第46-47页,蒙文部分第212-213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森川哲雄《アルタン・ハ―ン传の研究》第23页,福冈,。吉田顺一《アルタン・ハ―ン传の译注》24页,风间书房,19。

[14]达力扎布《明代漠南蒙古历史研究》第113页,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年。前揭乌兰书,第312页。

[15](明)郭造卿《卢龙塞略》卷十五《贡酋考》,中国史学丛书三编据万历二十四年王象乾刻本影印。台湾学生书局,1987年。

[16]留金锁编著《蒙古史概要》第212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

[17](明)瞿九思《万历武功录》卷十三《长昂列传》,第十三册,1172页,中华书局影印本1962年。

[18](明)王士琦《三云筹俎考》卷之二《夷语解说》,24a。国立北平图书馆善本丛书影印本。

[19]《十七世纪蒙古文文书档案1600―1650》李保文编辑整理转写,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

[20]《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61册,第217页。

[21]《黑鞑事略》《王国维遗书》第13册,17a-b,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

[22]中国元史研究会编《元史论丛》第一辑,第198页。中华书局,1982年。

[23]黄丽生《从军事征掠到城市贸易――内蒙古归绥地区的社会经济变迁(14世纪中至20世纪初)》第274页,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专刊25,台北,1995年。

史地知识 篇5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接触到了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不少学生反映说学历史兴趣很大,就是进步很小。还有的说学到一定阶段便停滞不前了。经过分析,我认为地图和自然环境知识的缺失是产生这一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像木桶缺了半块木板,水总难以加进去一样,地理知识的缺失滞后了历史的思维。更可怕的是这种滞后还有延时性,会一直跟着学生跨入高校,影响甚至消散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这个现象的产生有一定的普遍性,是目前很多高中历史教师颇感头痛的事。笔者在2006年10月做了一次简单的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是为了了解教师和学生对历史地图的教、学的基本情况。调查的对象是黑龙江省龙江二中、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五中学、河南省温县一中、江西省吉安白鹭洲中学、福建省集美中学、福建省侨荣职校、山西省运城中学、山西省晋城一中的部分师生。通过对47份历史教师的调查问卷分析,笔者发现:教师对“您对历史地图教学的重视程度”的回答“比较重视”的占44%,而重视的占29%;“您讲解历史地图吗?”A.已养成习惯,只要是教科书中的地图必讲;B偶尔讲一讲;C基本不讲。在这个问题中选择“偶尔讲一讲”就有52%;对“在您教学过程中,您的学生对历史地图提问人数”选择“相当多”的仅占19%,而46%的选择是“几乎没有”;在“您对所带过的高一学生的地理知识储备(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不满意)”中不满意的高达82%;在问及“您平常都是运用什么方法来教授历史地图”时,大部分老师都回答:“就图讲图”、“讲讲图示和城市名称”;有一部分教师则反映自己地图知识也不扎实,不知道怎么讲;还有的干脆回答“学生也不喜欢听,讲地图是地理老师的事”。

在对282份学生调查问卷的统计中,对“你注重历史地图的学习吗?”选择“一般”的占53%,选择“不注重”的占39%;对“你是为了考试需要才学习历史地图的吗?”持肯定态度的占87%,表现出较强的功利性,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对地图学习认识存在着偏差。对“在初中阶段的地理学习中,你的收获:A很大;B—般;C较小;”选择较小的占91%;对“你的历史教师重视历史地图的讲解吗?”回答“一般”的占36%,选择“不重视”的占49%。这次简单的问卷调查可能并不具有普遍意义上的代表性,但在很大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在一定范围内师生对于历史地图的“教”与“学”重视程度相对较低这一客观事实。尤其在学生的问卷中出现了两个较让人吃惊的数据91%和87%,第一是学生对初中阶段地理学习状况的不满;第二是学生对要考试不得不学地图的无奈,充分反映出现阶段历史地图学习没有给学生带来乐趣。这不能不引起高中历史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注意。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史地”结合现状存在的原因

1.初中阶段地理基础知识未夯实

新地理课程标准规定在初中阶段学生应掌握的地理知识有:掌握有关地球的基本知识,知道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概貌,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应该学会的基本技能有:学会运用地球仪,掌握阅读、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方法,初步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能初步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地理特征;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有: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关爱家乡与祖国、国际合作及全球意识,关爱大自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但实际上,初中地理教学与此要求的差距却非常之大。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非中考学科或在中考中占比例较少的科目不被重视。笔者在对山西运城、晋城11所初中的32位地理教师进行访谈时发现,各初中学校,包括所谓的“重点”和“非重点”学校均存在师资配置得不到重视,随意减课时,教师授课班级数量过多的等诸多问题。地理教师的待遇较低,学校领导不重视。在被访谈的教师中,有42%倾向于改行。更令人不能理解的是,竟然有37%的地理教师是其它科目的老币临时代教,初中地理教师的流失严重性由此可见一斑。在初中地理课程的设置中,问题也极其严重,主要表现在课程不按照课程计划要求落实。初中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地理周课时数应为3节,实际上,多数学校为给“主科”让路,而被压缩成2课时。升学考试科目的优先安排,在空白处安排地理课,地理课成了语文、数学等科目的“搭头课”,根本不考虑地理课的教学特点和规律。由于中考不考地理(或分数所占比例较少),学生受到来自家庭、学校、其它学科教师的影响,逐渐丧失对地理课的兴趣,把地理课当作休息课、放松课、习题课。导致地理知识的学习缺乏系统性,地理基本思维习惯、基本技能、能力得不到培养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高。

笔者对目前初中地理教学现状的担忧并非是为高中地理教师“抓耗子”的一种“多管闲事”的闲愁,而是意在将目前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进一步加以明晰,以吸引相关各方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探讨相应教改措施及方案,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实施。因为初、高中教学的连贯性,高中历史课程已经默认了学生对初中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在编排和教授中没有特别针对这一特殊情况,造成了目前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瓶颈’竟然不是初中历史知识的不足,而是初中地理知识的欠缺。说到课程编排,初中的历史书编排体系与高中历史大同小异,所以初中历史的基础好坏、优劣,反而对高中历史阶段的学习影响并不很明显。可是初中的地理,尤其是区域地理学习的质量却直接影响了高中历史教学的顺利进行。高中历史教学中因为地图学生曾闹出很多笑话。有一次一个学生被问及有几大洋时,竟然毫不犹豫地说“三洋”。还有一次,笔者陪高二学生观看美军进入伊拉克的新闻,发现很多学生在窃窃私语,还以为学生不感兴趣,课后才知道是好多学生不知伊拉克在哪?至于不知道苏伊士运河、麦哲伦海峡以及拉丁美洲和独联体的同学更是不计其数。曾经有一节课因为学生大部分都不知道中国各省份的简称,本应在十分钟之内结束的“土地革命时的根据地”结果用了将近一节课,先补习了一下中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在高中世界历史中“新航路的开辟”是很多历史老师害怕的一课,随着课程的进行,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时候,好多同学也在发现“新大陆”。还有一次一个学生在课下惊奇的说:“老师,地球还会自转!”这些都是笔者的亲身经历,在课余与其他历史教师进行交流时,大家反映这是个普遍问题,很头疼。在历史的评价中这个问题非常突出,每年的高考中在图上失分的情况非常严重,因为政、史、地三科综合考试,所以图一但判断失误,整个一道大题便会全军覆没。比如,安洁老师在分析2001年高考文综试题时举了一例,本应该是非洲版图,却被55%的学生弄错,把埃塞俄比亚错填为克里米亚、海地或印度的大有人在,历史地理概念非常模糊,地理基础知识匮乏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2.高中阶段历史教师方面的原因

(1)惰性心理和传统意识

惰性心理和传统意识的表现是多样的。长期以来的分科教学使得教师在心理上逐步形成了追求统一、崇尚传统的心理,这种心理习惯于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一步。还有很多教师害怕联系地理知识会占用更多的历史课的授课时间,从而导致学生的历史基本知识无暇掌握。部分高中历史教师地图意识较差,只注意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忽视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课堂上没有作到“以图导文”、“图史结合”。也有的表现为“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消极心理。文综考试给高中历史教师带来的危机感很快被拼盘似的考试题稀释。有些历史教师甚至调侃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们什么也没有”。北京师范大学的谢维和教授指出“目前中小学教师……他们与当前整个国家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之间的差距,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数量方面的问题,或者个别方面的不足,而是一个思想观念的更新和整体知识结构的重新优化的问题……”

(2)高中历史教师知识结构缺陷阻碍了对学生“史地”结合意识的培养

除了惰性心理和传统意识以外,目前高中历史教师在知识层面上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知识老化。造成这一方面的原因很多,其中学校忽视高中历史教师的再培训是最重要的一点,除了一些重点高中会有计划的安排高中历史教师的培训和再学习,绝大部分高中的领导都认为“历史是副课,又是讲过去的事,没有必要再更新了”。殊不知,虽然绝大部分历史知识不会变化,可是历史的观点瞬息万变。“闭门造车”只会把历史变成一潭死水”。再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历史知识也在不断的增益和减删。比如说“三星堆”的发现,“夏、商、周断代工程”等等。其次,知识结构不合理,尤其表现为相关学科知识的缺乏。当今知识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趋势是知识的一体化。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又高度的统一。这就要求新型教师知识结构必须体现同一性与多样性的辨证统一关系。相当长的时期里,在我们的头脑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是没有什么联系的。但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体化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了。过去如果历史老师说自己是学习历史的对自然科学一无所知还可以谅解他,现在则不能了。在学生眼里,历史老师应该博学,“才高为师”。所以想把历史课上好,必须具备各相关学科的知识。地理学科既是人文科学又是自然科学,地理知识的贫乏会使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历史上的很多问题都必须要到地理中探寻个究竟。宋、元、明、清的地图上黄河流入黄海还是渤海,赤壁究竟在哪里,《三国演义》里的江东是今天的什么地方,诺曼底登陆为什么选择在夏季,江东、汉中、关中都是今天的那些地方。最后,高中历史教师还缺乏对学生的认识。目前的中学生的心理特征、爱好、思维方式是我们历史教师必须掌握的。社会在发生飞跃性的变化,学生也在变化。只有顺应这一变化趋势,并针对学生的这些不同的特点,因势利导才能真正作到“因材施教”。

3.大学方面课程设置的瑕疵

高中历史教师大部分都毕业于各类高等师范院校,可是目前我国高师的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历史地理专业属于地理系,而地理学在中国(在欧美的许多国家地理学属于社会科学,而地质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又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因此出现了一个教育的断层,初高中的地理老师是以理科生的身份进入地理系,却不需要通过文科综合基础考试,对于史地结合意识的培养,他们显然更加吃力。高中历史教师在大学期间失去了一个很关键的“史地”意识培养的机会。

由于高考的指挥棒作用,文科综合考试往往以图带出考题,“史地”结合教学已经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大部分学校始终没有意识到“史地”分离教学的真正原因,因而未能做到对症下药,仅凭高三后期几个月的临时抱佛脚,难以解决根本问题。“史地”结合教学不仅要做在高三,甚至要贯穿于一个学生的整个一生的学习过程中。

参考文献

史地知识 篇6

一、新课改背景下的“分层递进教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差异,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也提出, 要树立多样化的人才观念, 尊重个性的差异, 鼓励个性的发展, 不拘一格地培养人才。忽视学生差异性的传统教学往往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最大限度的发展, 这就需要在承认学生的差异性的前提下, 有区别地制定教学目标、设计课程内容、控制教学进度, 变换教授方式、确立评估体系, 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最佳的发展[1]。

二、“分层递进教学实验”及实施方法

2010年, 我们开展了初中史地分层递进教学实验, 探索开发学生的潜能与提高学生成绩的关系, 试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促进其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分层递进教学实验”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学生分层、异质分组与合作探究、教学目标分层、实施课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评价分层六大部分。

1. 关注个体差异, 实施学生分层

在教学中,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 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 以及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 按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三个层次的要求, 将学生依上、中、下按1:3:2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优等学生, 有较强的理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能较为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 并能帮助和解答B、C层的难点, 与C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B层是中等学生, 能在教师和A层学生的帮助下完成学习任务, 其学习需要督促和帮助;C层是基础和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 完成学习任务有困难, 需要教师和A层学生的督促与帮助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2. 异质分组学习, 合作讨论探究

在对学生主体分层后, 我们将不同学习层的学生按照一定的层次和比例组成学习小组。在编排座位时, 最好六人为一个学习小组, (1个A层, 3个B层, 2个C层) , 桌子按3+3对桌而坐来布置, 2个C层学生分坐A层学生的左右, 便于讨论、交流和辅导。A层学生担任各组组长, 并各选3至5名代表组成学习理事会。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工作, 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协调下, 发挥个人的主动性进行自主学习、合作讨论, 探究知识, 检测学习效果, 自我矫正学习偏差。就这样, 小组成员互帮互进, 共同发挥集体的智慧, 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3. 针对不同水平, 实施目标分层

在实验教学中, 我们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要求, 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入手为每一层次的学生量身制定教学目标。在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中,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课程标准的要求, 制定处于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各层教学目标。一是C层目标:全体学生均可掌握, 体现课程标准最低要求的目标;二是B层目标:中等以上的学生均可掌握, 体现课程标准较高要求的目标;三是A层目标:优等生均可掌握, 体现课程标准范围拓宽和加深发展的目标。

4.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实施课堂教学分层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施教、因材施教, 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我们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具体设计了与各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教学内容。针对A层学生, 在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相同的情况下, 教师为其提供一些与本节课配套但又有所提升的教学内容, 以便进一步挖掘教学的深度与广度;针对B层学生, 在其掌握了基础知识的情况下, 教师可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寻找问题、解决问题, 以达到对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针对C层学生, 教师应着重以传授基本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为重点, 做好基础过关和查缺补漏的工作。

5. 把握能力差异, 实施作业分层

在课后作业方面, 我们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作业:模仿性作业、发展性作业、综合性作业。针对C组学生, 要求其完成第一层次的作业, 第二、三层次的作业选做;针对B组学生, 要求其第二层次的作业必做, 第三层次的作业选做;针对A组学生, 要求其第三层次的作业必做, 其他层次的作业选做。由于分层次地布置作业考虑到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 因而收到了令人惊喜的效果。

6. 落实有效激励, 实施评价分层

我们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标准来衡量, 旨在更多地考查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否达到其相应层次预设的目标及是否顺应其各自的发展情况[2]。因此, 我们为每个学生设立成长记录袋, 把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记录下来。没什么能比成功更鼓舞人心了, 我们热情地肯定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 及时地表扬和鼓励, 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3]。为达到激励的效果, 对于A、B层学生, 我们更多地使用竞争性的评价, 并结合指正性的评价, 并不是一味地肯定、表扬, 不仅给学生成功的激励, 更培养学生继续挑战的勇气和毅力。对于C层学生, 我们以鼓励性评价为主, 充分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鼓励他们脚踏实地地学习, 不向困难低头。

三、优化分层递进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建议

“分层递进教学”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在使优等生的能力得到展示和发挥的同时, 也为学困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增强了其学习的信心, 达到了因材施教的目的。经过长期的实践, 我们发现要提高“分层递进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应注意三方面问题。

1. 教师的“教”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学”

“分层递进教学”是强调适应学生的差异, 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因此, 教师的“教”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学”。在教学中,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途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都应有所区别。

2. 以学生为本, 树立长远的观念

“分层递进教学”是漫长且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能因为某些学生一时没有起色就半途而废。同时, 学生的层次是动态的、多变的, 而不是贴标签式的。因此, 应以学生为本, 树立长远的观念。我们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处在发展中的, 每个学生都是有潜力可挖的[4]。

3. 教师应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

“分层递进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素质和过硬的教育、教学能力, 而且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2]陈霞.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探析——以PYP的课堂教学为例[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2 (1) .

[3]Diane Heacox.差异教学——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M].杨希洁, 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上一篇:钢结构经济性能下一篇:小组互助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