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论的现代价值分析

2024-07-06

矛盾论的现代价值分析(精选十篇)

矛盾论的现代价值分析 篇1

一、竞争战略的逻辑思想

传统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企业的外部市场结构会对市场行为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并最终影响企业市场绩效。依据这种逻辑, 企业需要首先对企业的外部环境有充分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进而在此基础上建立各种竞争战略来获取或者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地位。20世纪七八十年代, 学者迈克尔·波特, 基于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和思考以及对现实问题的调查和研究, 提出了其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思想。竞争战略的主要逻辑思想是企业能否获得很好的盈利空间和盈利水平, 在很大程度上由其所在的产业环境和结构决定, 任何企业都需要对其所在产业的各种力量有深刻的理解, 认真思考自身与各种力量对比博弈的情况, 基于此建立自身的基本战略 (低成本战略或者差异化战略) 。在执行自身基本战略的过程中, 企业需要认真审视价值创造的整个活动链, 在战略的指导下, 按照价值创造的重要性和相互关联, 设计或者变革各种价值活动或者相互之间的联系。因此, 遵循竞争战略理论的逻辑, 企业要努力去在产业内寻找到合适的位置, 然后通过基于内部价值活动获得低成本或者差异化特色, 以获得竞争优势。按照竞争战略的逻辑思想, 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 五力模型和价值链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两个重要工具。

二、资源和能力理论的逻辑思想

企业的资源和能力理论是战略管理领域当中最为流行的分支之一。其主要的思想是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是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 企业适应生存战略的发展, 首先要基于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战略思想。资源和能力理论自身的发展按照研究发展的时间顺序又可以分为三个研究流派, 分别为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核心能力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

资源为基础的理论基于1817年学者David Ricardo的研究发展 (W.Scott Sherman, 2007) [1~2]。资源为基础的理论对此进行了发展, 视公司为各种有形的或者无形的资源的组合。由于没有两个公司会有相同的经历、资产、技术, 亦或是文化, 促使企业之间资源的区别。而这些资源的区别一定程度决定了企业之间效率和效果的差异。同时企业对于资源的不同使用和调度更决定一个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能力 (Barney和Arikan, 2001) [3]。遵循这种逻辑, 一个企业如果拥有最好的和最合适的资源, 则更容易迈向成功。建立竞争优势, 企业要做的就是要通过不断地兼并、发展和调度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可模仿和不可替代的资源和技术来比其竞争对手更好的或者成本更低的开展运营活动。因此, 与波特的竞争战略相对比, 以资源为基础的观点要求企业不仅是回应外部环境来定位, 而是寻找战略的成功;它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战略逻辑, 是一种由内至外对战略进行发展的逻辑思想。

核心竞争能力理论是人们在对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产生了某些质疑, 同时又对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不断深入学习和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该理论认为, 在相同的产业结构下, 企业之间不同的绩效表现在于企业不同的资源和能力, 其根本是核心竞争能力。核心竞争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 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4]。它是获取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要素, 是企业发展的根基。自从核心能力概念提出后, 有关什么是核心竞争能力和如何构建核心竞争能力成为管理理论界和实践界普遍关注的前沿问题, 涌现了大量的理论研究。综观不同的理解, 可以概括出一些共同的特征:第一, 核心竞争能力不是包括企业所有的资源和能力, 也不是单指某一项技术或某一资源, 而是特指对企业最具重要作用的部分资源和能力的组合;第二, 对于企业最具重要作用的衡量, 以价值性为基础。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 必然对于创造顾客需要的价值最具贡献, 其二, 对于企业自身价值实现最具贡献;第三, 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独有的, 可以较长时间保持;第四核心竞争能力往往和知识、经验、管理能力与学习能力等各无形资产相关。理解核心竞争能力的含义, 总结核心竞争能力理论的主要逻辑思想:其指导企业从企业内部出发, 深刻思考企业内部所具有各种资源和能力, 构建最具核心价值的独有资源和能力的组合, 以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

动态能力理论认为企业决策往往在不确定的环境下, 面对日益动荡和不可预测的现代商业环境, 企业很难长期依靠某些稳定的资源和能力应对变化。即使是某一时期的核心竞争能力, 面对环境的快速变化, 其核心价值也可能消失殆尽。因此, 企业不应该也无法去寻求和创造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法或者经营运作的路径, 而应该不断的重新审视和构建他们能够发展的能力 (Shaker A.Zahra, Harry J.Sapienza and Per Davidsson, 2006) [5]。动态能力理论的主要逻辑为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企业不可能长期依赖稳定的资源和能力生存和发展, 唯一可以依赖的便是在企业适应环境的动态变化过程中, 对资源不断重新规划、整合、管理和控制的动态过程管理能力。因此, 动态的过程管理能力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根本和竞争优势的来源;进而企业的最重要的任务是如何根据环境的动态变化, 培养和构建该动态管理能力。

三、价值创新的逻辑思想

在顾客需求快速变化以及竞争者快速回应的动态环境中, 创新成为企业竞争的必备武器。基于企业存在的意义, 企业创新的根本是更好的创造和服务顾客。创新所有的努力都要以顾客为核心, 致力于意在为顾客创造顾客价值的一系列活动中。1997年W.Chan Kim和Renee Mauborgne两位学者经过大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调查, 提出了价值创新理论。价值创新理论主要的逻辑思想是企业应该突破各种传统思维定式和产业、企业以及产品的固有界限限制, 尽一切努力在价值链中为大多数重要的顾客不断地以最有效的方式创造更多的有用的需要的价值。通过持续的成功的取悦顾客, 以此来驱动企业价值的持续增长。

具体来说, 价值创新战略逻辑和传统的战略逻辑有很多的区别 (W.Chan Kim&Renee Mauborgne, 1997;Mohanty, 1999[6]) 。价值创新认为企业运营所在的商业环境是可以改变的, 企业对于所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并不局限于传统的商业界限, 而是通过不断地与顾客进行开放性的持续的接触和了解, 不断地学习, 理解顾客价值当中的关键共同之处, 试图为满足顾客需求寻求全部解决方案。因此, 价值创新战略指导下的企业并不是仅仅聚焦单一职能领域内的提升或者优化, 也不是更多地关注防御、打败对手以及规模化标准化, 或者寻求一种最好的方法来解决所有的问题。而是围绕顾客价值的关键共同之处, 从全局角度自由地权衡各种可能的优化提升方案, 寻求多重路径促使创新顾客价值, 为企业找到一个开创性的转折点。在这个过程当中, 企业不是完全依赖自己已有的资源, 而是不断地根据环境的变化和各种利益相关者开展各种基于竞合关系的动态战略联盟, 以创造新的资产和能力开展围绕顾客价值的创新。而实际的工作进行中, 价值创新关注过程、关注系统, 但是往往以一种更灵活的具有自主权的团队形式来灵活机动地开展工作。

价值创新的核心要素是价值要素 (王迎军、曲亚民, 2002) [7]。挖掘价值要素, 企业需要对顾客需求进行深入理解, 在此基础上构建产品和服务的新的价值曲线, 促使所推出的新产品和服务能够保证顾客所需要具备的基本功能属性、反映顾客明确表达出的更高要求, 透析顾客无法表达出的隐性要求, 预测顾客本身都未预期的潜在需求 (于畅海, 2003) [8]。在价值创新战略逻辑的执行过程中, 一般可以使用四步分析图和由价值曲线所反映的战略分布图促成实现和满足这种顾客价值的各层次需求。

四、价值创新战略逻辑、竞争战略理论逻辑与资源和能力理论逻辑之间的关系

竞争战略、资源和能力理论以及价值创新战略是战略管理领域的不同思想流派。通过对三种思想流派之逻辑思想之阐述和分析, 本研究认为其彼此的逻辑思想之间, 具有矛盾的对立统一之处 (见下页表1) 。

首先, 此三种战略思想无论有多少区别, 有一个最根本的相同之处, 即其致力于的最终目标完全相同, 都是致力于企业目标的达成———实现企业价值, 帮助企业在市场活动中建立优势地位。

资料来源:本研究设计。

其次, 三种战略思想确实视角不同, 强调重点不同、观点不同, 也因此各自致力于企业经营活动的主要任务不同、所对待外部各方的态度不同, 同时使用的分析工具和策略也各有区别。

竞争战略强调产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产业内企业的获利空间, 因此战略行为之首要步骤是进行环境分析, 再由外而内考量企业自身经营活动应该如何调整以实现最终目标。资源和能力理论则强调企业自身力量是竞争优势之根本, 要依靠自身的资源和能力来应对环境变化。从各种有价值的资源和能力、到核心竞争能力, 到动态的资源整合协调的过程管理能力, 其逻辑思想都是由内而外考量企业经营活动的战略调整来实现最终目标。价值创新战略强调围绕顾客和顾客价值开展各项活动, 本质上也是一种由外而内的逻辑思想。这点和竞争战略相同, 但又与之区别于两点。首先, 价值创新战略对于外部环境的考量, 只关注于企业存在的意义, 即创造顾客;其次, 价值创新战略逻辑所聚集的顾客部分, 并非如同竞争战略所述, 将顾客作为产业环境中的一个竞争对手, 而更多的是合作关系, 与顾客一起致力于为顾客创造价值的目标实现。价值创新理论的所有思考的主要出发点均是围绕顾客价值思考。为了实现优越的顾客价值, 企业以创新为导向、和产业内各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的竞合关系, 强调企业不受各种传统和界限的束缚。

在视角有差异、强调重点有所区别以及看待解决问题的观点不同的基础上, 三种战略思想提出了不同的企业经营之主要任务。竞争战略理论认为企业主要任务是进入有吸引力的行业, 然后通过价值链之分析与构建, 建立竞争壁垒, 与企业所在行业之内的各方力量的博弈竞争中获胜, 建立优势地位。资源和能力理论指导企业开发和培养独特的、有价值的不易模仿的资源和能力, 然后基于此, 更好地做更擅长的事情。而价值创新则希望企业所有工作都围绕如何促使顾客感知价值获得巨大的提升和飞跃进行。

在不同的思想指导下, 企业对外界的重视与看待自身与外界之关系的态度、与使用的分析工具和策略均各有特点。竞争战略和价值创新战略高度重视外部力量, 两者又有所区别。前者使用五力模型来分析企业与环境中的各方力量之间的力量博弈, 用一种对立的竞争关系, 思考如何设计安排和管理价值链在竞争中取胜, 往往使用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或者集中战略中的某一种战略;而后者则认为外部力量非常重要, 却限于顾客, 除顾客以外的其他各方不应成为束缚其活动的力量;同时与所有外部力量都可能是竞合关系, 尤其顾客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一定是为合作双赢的关系。价值创新逻辑指导下的企业使用“增加—删除—提高—减少”四步战略分析方法重新设计价值曲线, 来满足顾客价值需要, 所使用的策略可能是低成本, 也可能是差异化, 亦或是二者的结合。而资源与能力理论, 与竞争战略以及价值创新战略认为外部力量是最重要的观点不同。这种战略逻辑认为外部力量不是最重要的, 最主要的是自身力量, 通过构建核心竞争能力来获得胜利, 但其与外部力量的关系却是与竞争战略相同, 认为是对手的关系。同时, 基于更好地做更擅长的事, 资源与能力理论的战略逻辑所使用的策略是在细分市场中使用集中战略。

最后, 三种战略逻辑又都存在着一个各有特点的共同之处, 即均具有一些缺点和局限性。竞争战略强调产业结构特点给企业带来的优势, 但是环境变化, 以及与竞争对手的互动都会促使优势消失殆尽;同时即使优势产业内也有绩效不佳的企业, 而夕阳产业内也存在着绩效极佳之企业抑或产生新的商机促使冉冉升起的新兴企业, 竞争战略不能完全解释。资源和能力理论则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模仿和过时的问题。那些企业独特的, 曾经具有价值的资源和能力在失去价值之时, 原有称之为优势的刚性特点, 则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副作用。如此, “到底什么样的资源和能力是企业始终可以依靠的重要力量”是资源和能力理论必须不断发展的认知。而价值创新不限于自身资源和能力的限制, 不等于不需要自身的资源和能力, 特别是核心竞争能力;却并没有详细阐述构建何种能力、如何构建实现战略思想。由此可见, 三种战略逻辑各有各的局限性和不足。结合前述三种战略之逻辑思想之异同, 本研究认为, 三种战略逻辑之思想实际上分别具有一些相对于彼此所不具备的优越性和不足之处, 由于本质上服务的最终目标完全一致, 三种战略完全可以结合起来, 弥补三种战略彼此之局限性, 优势互补, 最大程度上帮助企业实现价值。

五、总结

通过分析, 本研究认为, 价值创新战略逻辑和竞争战略、资源与能力理论不是非此即彼、完全对立的关系。其彼此关系应该是对立与统一的结合。竞争战略着重产业环境的定位分析, 资源与能力理论着重自身资源和能力的构建与保持, 而价值创新战略则强调企业存在的意义以及环境定位与资源能力构建围绕的核心问题。但无论各自特点与相互区别, 三者均为围绕企业如何实现自身价值, 获得优越的市场地位之思考。其中, 竞争战略、资源与能力理论, 此两者都强调的是从供给一边来考虑组织的战略定位, 而价值创新战略, 是从企业需求一边考虑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三者各有特点, 各有局限性, 应该结合起来指导企业的经营活动。在今天的市场环境当中, 顾客需求是主导, 因此价值创新战略逻辑应该是主导之战略逻辑, 同时在价值创新战略之实现过程, 应该结合竞争战略和资源与能力理论之逻辑观点, 重视战略与执行的结合, 构建一种基于价值创新战略逻辑的动态竞争能力, 打开战略实现的黑箱, 从过程入手进行动态的管理和控制。

摘要:战略管理领域中竞争战略与资源和能力理论是两种典型的理论代表。而价值创新理论则是上个世纪末提出广为探讨又备受争议的一种新的战略理论。三者之间不是非此即彼, 完全对立的关系, 而是有着企业实践领域的高度结合点。通过对三种战略管理流派的逻辑思想的对比分析, 探寻三者关系矛盾的对立统一, 指出今天的市场环境当中, 顾客需求是主导, 因此价值创新战略逻辑应该是主导之战略逻辑, 同时在价值创新战略之实现过程, 应该结合竞争战略和资源与能力理论之逻辑观点, 重视战略与执行的结合, 构建一种基于价值创新战略逻辑的动态竞争能力, 打开战略实现的黑箱, 从过程入手进行动态的管理和控制。

关键词:矛盾,价值创新,竞争战略,资源,能力理论

参考文献

[1]W.Scott Sherman.Improving organization by coaching individual development using the resource-based business strategy[J].Samadvanced management journal, 2007 (3) :40-46.

[2]Ricardo, D.Principal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M].London:J.Murray, 1817.

[3]Barney, J.B., and Arikan, A.M..The resource-based view:Origins and implications.Eds., M.A.Hitt, E.Freeman, and J.H.Harrison.The Blackwell Handbook of Strategic Management.Malden, MA:Blackwell Publishers, Ltd.2001:124-188.

[4]C.K.Prahalad and Gary Hamel.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0 (3) :79-93.

[5]Shaker A.Zahra, Harry J.Sapienza and Per Davidsson.Entrepreneurship and dynamic capabilities:a review, model and research agenda[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6 (6) :917-955.

[6]R.P.Mohanty.Value innovation perspective in Indian organizations[J].Participation&Empowermen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1999, 7 (4) :88-103.

[7]王迎军, 曲亚民.价值创新:利基、途径与风险[J].南开管理评论, 2002, (1) :4-8.

[8]于畅海“.价值创新逻辑”成就星巴克[J].企业研究, 2003, (23) :17-18.

矛盾论的现代价值分析 篇2

摘要: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并且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中国化就是在把中国的具体国情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在一起的过程,而矛盾分析法又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最根本的方法,因此利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来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十分具有意义。在我国,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所处的环境、所面临的问题都处处充满着矛盾,因此,将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应用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能够指导我们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工作,同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社会的和谐中实现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中实现社会的和谐。

关键词:矛盾分析法;社会发展;经济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是和谐的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是发展的主要方面,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矛盾并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和谐不是消灭矛盾,而是各方面矛盾的融合,由对立转化为统一,各方面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的核心,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最普遍最根本的方法。从矛盾的观点分析中国和谐社会的发展,结合矛盾分析方法,为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提供方法论方面的启示。

一、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有根本矛盾与非根本矛盾,有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还有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用矛盾分析的方法看问题。

第一,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对任何事物,在任何时候,都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和两分法。

第二,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所谓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就是要善于在对立面中看到统一的因素、部分和趋势,弄清它们是怎样统一的,在什么条件下互相转化以便创造条件保持统一或促使转化。所谓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就是善于在统一中看到对立的因素、部分、方面和趋势,弄清它们是怎样对立的,对立表现在哪些方面,对立的性质和程度如何,以便采取恰当斗争形式。

第三,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还要善于抓重点,要使“两点论”与“重点论”恰当地结合起来。因为,一分为二中的两个方面绝不是半斤八两、主次不分的。相反,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之问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观察矛盾和处理矛盾时,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求在矛盾普遍性的指导卜,着重把握矛盾的特殊性,用不同质的方法解决不同质的矛盾。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中,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谐是事物矛盾运动的结果,是矛盾运动发展的一种稳定有序的状态。党的领导集体在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进行了发展和创新。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各种矛盾,这些矛盾是和谐发展的动力。认识到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立足我国特殊国情,掌握矛盾运动规律,运用矛盾分析法,处理好各种矛盾,是实现和谐发展的途径。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的始终,矛盾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矛盾的特殊性表现为: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于共性与个性,相对与绝对的道理,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在各种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矛盾,这些矛盾中有主次矛盾,这就要求我们用矛盾分析方法,分清主次,抓主要矛盾,兼顾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矛盾分析法与中国国情的结合及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的过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集体,在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分析、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进行了继承和发展。

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他对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贡献在于,第一次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关系的角度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反复强调要发展生产力,并且提出了判断中国共产党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即“三个有利于”标准。邓小平结合国际国内形式对于矛盾规律进行了创造性地运用,都体现在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中,比如: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等等,开拓了矛盾规律学说的新境界。

江泽民深刻地发挥了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有关思想,重申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指出“无论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都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如果它们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那就必然要发生调整和改革。他的思想中围绕着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这一中心问题对社会中诸多问题如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生产力中的人和物的问题等进行了深刻的阐述,是对毛泽东和邓小平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首次完整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有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体现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谐指的是对立事物在一定条件下达到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和谐指的是一种发展状态,和谐不是矛盾的消失,是矛盾各方面或者不同事物的矛盾斗争到一定阶段而达到一种相对稳定有序的状态。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矛盾运动推动了事物的发展,矛盾运动为和谐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和谐是各种事物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健康状态。协调好各种矛盾,达到事物的和谐状态,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在和谐中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促进和谐。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解决促进事物发展,我们用矛盾分析法研究分析、解决问题,最终也是为了促进事物的共同发展,达到和谐发展的状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承认矛盾,“和而不同”,重要的是把握矛盾运动的规律,立足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向和谐的方向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和谐发展(一)在我国,社会矛盾无处不在 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也是一个矛盾的集中体。在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都存在着矛盾,每对关系内部也存在错综复杂的矛盾,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我国具有一般社会主义社会的共性,但是我国具有中国自己的国情,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别国的国情是不同的,这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我们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就要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矛盾,每个新阶段也会出现新问题、新矛盾,诸多矛盾存在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这就需要我们首先认识到社会的各种矛盾,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清主次矛盾,处理好各种矛盾,充分发挥各要素的效能,这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和途径。

(二)矛盾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唯物辩证法主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之间的斗一争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就是协调好各种矛盾的关系促进社会不断前进的过程,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和谐——不和谐——和谐的过程。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城乡之间的矛盾、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人的发展与保护自然的矛盾等等,每个矛盾的解决都促使我们向和谐迈进一步。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抓住这个主要矛盾,解决这个矛盾需要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促进社会发展,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也要兼顾社会中存在的其他方而的矛盾和出现的各种新矛盾,不断地实现社会和谐。矛盾是和谐发展的前提,也是实现和谐发展的动力。社会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矛盾的各方面以及各种矛盾会相互作用。我们要构建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需要认识到诸多事物的矛盾并且在诸多矛盾中分清主次、抓重点、统筹兼顾。处理好了主要矛盾就把握住了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兼顾其他的矛盾,就会逐步向和谐迈进,促使社会在和谐中发展,在发展中变得更加和谐。

(三)运用矛盾分析方法,促进和谐发展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没有差异和矛盾的和谐是不存在的,矛盾存在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个过程。根据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我国特殊的国情下,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具有社会主义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其特殊的矛盾。我们是一个人口大国并且有自己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其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们实施的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都是围绕着这个主要矛盾。同时,这也决定着我们可以通过渐进式的改革解决这些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同发展阶段存在着不同的矛盾,需要我们正视这些客观存在的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各阶段的特点,来研究这些矛盾的实质及产生的根源,并且找出解决这些矛盾的具体途径。抓住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分清主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全而牢固的基础。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应充分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吸收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在内优秀文化成果,养精蓄锐,增强综合国力。同时,我们国家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改革开放和引进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必须防范和抵制不适合我国国情和资本主义国家的腐朽的东西,抵制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等,这样有利于我们在遵循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处理内部和外部的矛盾,实现内外部的和谐,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四)运用矛盾分析方法,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市场与计划是对立统一的,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统一的,生产与消费、累积与消费、财政收入与支出都是对立统一的,这说明对立统一贯穿于我国经济的方方面面。因此,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要善于分析矛盾,解决矛盾。而要分析矛盾,首先就要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归结起来,可以说,由企业、居民、金融机构、政府、中间组织和国外六个主体构成。各个主体通过各种经济资源载体进入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投资等经济活动。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形成各种经济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构成虽然与资本主义看似差不多,但实际情况复杂得多。主要是中国处于转型期,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引进一些资本主义东西。如企业,国有企业为主,但又有很多个体经济、私企、外企、合资企业、乡镇企业等,各主体之问关系、地位、作用,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这给我们的宏观调控带来很多不确定性厂。

中国目前正在进行工业化、城市化,这是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由之路,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应当走一条中国式的城市化道路,就是要充分考量我国土地资源严重不足,人口多,因而粮食问题最为重要。这些年,我们只想到的是把农业劳动力转出来,把城市规模怎么扩大,却没有一个通盘计划,总是那么随意,自目,长此卜去会出大问题。最近几年,通胀时时出现,主要是粮食、蔬菜涨价,而粮食蔬菜涨,又是由于城郊大片土地被占,粮食、蔬菜产量减少所致,这靠改变利息是不管用的。国家应当有近期和远期规划,在保证百姓吃饭问题前提卜,去制定出全国城市规模,住房大小和楼层,城市居民多少等。

矛盾论的现代价值分析 篇3

本文将从四个部分进行分析及论述。首先,绪论部分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理论依据等。第二部分论述当前我国存在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第三部分用社会矛盾的方法论辩证的来分析论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第四部分得出结论。

关键词:社会矛盾;传统文化;现代文化;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069-01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由中国长期社会历史沿袭而形成的风俗、道德、思想、艺术、生活方式等物质与精神文化现象的总和。其中,传统自然经济占主要部分,传统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小农意识的反映,其核心是以追求伦理道德为基本出发点,具有典型的封闭求同和消极迷信的色彩。随着传统社会向经济富裕、政治稳定、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过渡,现代文化逐渐形成。现代文化强调社会发展中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强调个人的价值、权利和尊严等等。

传统文化至今仍没有完成向现代意识形态全面转型,而在现代文化进程的背景里,以小农经济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立在弘扬个性的现代文化,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相背离。

(二)研究意义。

与现代文化不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重在精神上的传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获得信息的途径不断增加,青年人开始沉浸于迅疾的信息文化之中,流连于网络文学之中,可能有些人会觉得我们享受的是现代文明。作为一个中国人,传承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是每位公民的义务,我们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汲取现代文化的精华,相互融合,才能创造出更好的文化。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本文将从社会矛盾方法论的角度出发,来辩证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要用分析的眼光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当前我国存在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结构文化的冲突。

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相比较,现代社会这种网络型结构基于商品经济的要求,它必须在不同的地区、行业和领域里进行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因此现代社会结构是网络式全方位的。而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因为是以自然经济为主,其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满足商品生产和交流,而是为了强化统治阶级的职能。现代文化具有网络型组织结构,与传统的纵向奴隶型组织结构文化在本质上存在区别,因此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结构文化方面发生冲突。

(二)形式文化的冲突。

现代社会,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消费者和消费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例如用高档手机、去高档餐厅等等。而中华传统的美德是以艰苦朴素为美德,提倡节俭。东西坏了要修理,而不是换新的。这种传统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于现代社会。在器物和消费观念上面,二者的形式文化发生了冲突。

(三)观念文化的冲突。

观念文化的冲突主要体现在外在的现象、态度和行为方面。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两个目标——经济目标和道德目标。在现代化进程中,现代观念是坚持集体主义方向,而不是通过尔虞我诈等方式。而传统的儒家学说认为:在处理利义关系时,应当先义后利。这种观念以与现代观念产生强烈的冲突。

三、用社会矛盾的方法论辩证的看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

(一)从社会矛盾的普遍性分析。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生产结构、形式文化、和观念文化,首先两者属于不同结构,其次,消费观念等均不同,另外其态度和行为也有极大的差异

(二)从社会矛盾的特殊性分析。

从不同领域矛盾的特殊性来说,由于受历史影响。传统文化对中国的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影响深远。从不同过程的特殊性来说,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传承,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传统文化确实有些地方不符合现代社会,但并不代表传统文化一无是处。在社会历史的沿袭中,传统文化的宝贵之处是不可忽视的。

比如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这些传统节日让我们铭记了历史,也铭记了古人。还有一些传统的服饰等等。作为生活在现代的我们,面对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文化。

四、结论

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日渐突出,我们要做的是以一个宽容的态度来对待它。借鉴把传统文化中好的地方并应用到现代文化中来。在提高国家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的同时,让世界文化向中国文化看齐,培养一种高尚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胡笳.处理社会矛盾的方法论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2]董靖保,王尚仪.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01)

浅议《矛盾论》的方法论价值 篇4

一、《矛盾论》的理论建树

在毛泽东所著的《矛盾论》中, 主要论述的问题包括: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在《矛盾论》中, 毛泽东首先阐明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种对立的宇宙观。这两种对立的宇宙观是人们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 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一切事物的形态和种类, 都看成是永远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的。而唯物辩证法宇宙观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不断运动和变化发展的;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一论述为我们揭示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指出了事物的矛盾法则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法则。

同时, 针对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 毛泽东指出, 事物发展过程中包含的各种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要区分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双方, 其发展也是不平衡的, 必须区分其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针对矛盾的同一性问题, 他指出, 同一性中存在斗争性, 特殊性中存在普遍性, 个性中存在共性, 这就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 必须研究矛盾的具体情况, 不能不加分析地套用理论来解决问题, 以防犯“教条主义”错误。

二、《矛盾论》的方法论价值

(一) 只有认识事物的特殊性才能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

《矛盾论》的主题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为反对党内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在民主革命时期, 毛泽东坚持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 成功地开辟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实践证明,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这也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的一个典范。同样, 社会主义建设也不能照搬照抄苏联的模式。毛泽东认为:“照抄是很危险的, 成功的经验, 在这个国家是成功的, 但在另一个国家如果不同本国的情况相结合而一模一样地照搬就会导向失败。”21979年3月, 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 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1982年9月, 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走自己的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3实践证明, 要解决中国问题, 必须分析中国特点, 认清中国国情,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制定出适合我国的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二) 认识和掌握事物的本质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

毛泽东依据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总结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 于1936年12月发表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又结合中国抗日战争的实际, 于1938年5月发表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的重要军事论著, 随后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发表《论持久战》的重要讲演。毛泽东科学系统地总结了10个月来的抗战经验, 驳斥了各种错误思想和观点。他认为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是目前的主要矛盾, 同时, 他还根据矛盾的特殊性认识到中日之间这场战争的性质与一切阶级斗争、国内矛盾不同, 它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的民族战争。毛泽东还认为有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是存在同一性的, 而有的矛盾是必须采取对抗和斗争的形式才能解决。如国共两党的矛盾在民族危机之时是可以发生转化、达到统一的, 而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是不能妥协的, 必须进行坚决的斗争和抵抗。基于这点, 毛泽东认识到联蒋抗日, 进行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可能的, 于是首先发出了“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4的通电。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 国共双方进行了多次谈判, 在彼此都作出让步的情况下, 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另外, 毛泽东还分析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他指出矛盾的双方有时似乎势均力敌, 但基本形态是必有一方是主要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性质。在此基础上, 他分析了中国当时的情形。战争初期, 由于抗战的“困难条件超过顺利条件, 困难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顺利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现在的中日战争, 中国处于困难地位”5。但是, 根据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哲学理论, 中日这一对矛盾体的目前情形是可以改变的, 只要我们科学有效地指挥战争, 抗战所遇到的困难一定会被克服, 会转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基于这点, 他提出《论持久战》的战略思想, 增强了我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国共两党的合作以及最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使全国上下一致对外, 抵抗外来侵略, 最终赢得了民族的解放与独立。

三、《矛盾论》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哲学基础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对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大胆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矛盾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当前,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矛盾,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解决这些矛盾提供了契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要发展, 就必须解决矛盾, 解决城乡发展之间的矛盾、区域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之间矛盾。为解决这五大突出矛盾,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五个统筹”, 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面对纷繁复杂的矛盾系统, 科学发展观抓住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大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矛盾, 并找到了解决矛盾的方法。生产力、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的决定力量, 是两大基本矛盾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强调发展就是抓住了生产力这一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最基本矛盾中的主要矛盾, 生产力又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只有抓住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才能有利于矛盾的解决。社会要发展, 民族要进步, 生产力的发展是根本。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矛盾分析法。“统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 它要求兼顾矛盾的两方面, 避免片面地看问题。“重点论”要求集中力量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以增强整体的活力, 在动态平衡中开拓新的发展局面。科学发展观是矛盾不平衡性原理的杰出运用,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运用《矛盾论》的理论成果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又一科学理论。

21世纪, 人类社会的变化将更加剧烈而深刻, 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情况, 掌握矛盾分析法, 把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具体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 与时俱进, 不断开拓新境界, 是我们需要不断研究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出版.1966.7 (327) .

[2].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人民出版社.1999.7 (64) .

[3].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1983.7 (372) .

[4].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99.7 (42) .

矛盾论的现代价值分析 篇5

现代性视阈下的矛盾性批判-论齐格蒙特・鲍曼的矛盾性与秩序性的现代实践理论

矛盾性是现代实践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热点问题.现代实践的现实性要求将以往那种宏大叙事性的形而上学加以碎片化的局部性研究,人类实践总是以人的`内在需要为尺度将混沌的原生态加以合己利益的秩序化,把现代存在的混乱即矛盾性作以不断的秩序化努力.现代西方各派哲学家都试图为此努力做以理论上和现实上的解决,英国后现代大师齐格蒙特・鲍曼也毅然对此作以预言性的探讨.本文力图对齐格蒙特・鲍曼的矛盾性与秩序性的现代实践理论作以研究,从其中深刻挖掘其理论精髓为现代视阈中矛盾性问题的解决作出努力,力求为解决中国现代实践中各种层出不穷的矛盾性做出一丝努力.

作 者:余跃琼 朱宗霞 YU Yue-qiong ZHU Zong-xia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芜湖,241000刊 名:江右论坛英文刊名:JIANGYOU FORUM年,卷(期):20078(10)分类号:B0关键词:现代性 矛盾性 秩序性 实践

现代化和现代性的矛盾 篇6

摘 要:从这几年的中亚“颜色革命”、“阿拉伯之春”再到持续至今的叙利亚乱局使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中的政治乱象再一次引起我们的关注。这些国家都陷入了所谓的“亨廷顿悖论”。从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乱象出发分析“亨廷顿悖论”,从而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借鉴,主要路径有四点: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必须推进渐进式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应走适合本国实际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必须大力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政治动荡;亨廷顿悖论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017-03

从近来的中亚“颜色革命”、“阿拉伯之春”再到还在持续的叙利亚乱局,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上出现种种乱象使我们不得不关注其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无疑,他们都遭遇了所谓的“亨廷顿悖论”。

一、“亨廷顿悖论”是对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乱象的反思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是发展中国家迅速推进现代化并得以高速发展的时期,其间创造了一个个经济发展的奇迹,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现代化急速推进的同时,一些“后发外源型现代化国家”却遭遇了“现代化的陷阱”,政治上乱象丛生,主要有军事政变频发、政府更迭不断,政治腐败高发,社会动乱频发、恐怖主义活动猖獗等现象。

(一)军事政变频发、政府更迭不断

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这些国家一旦发展不利,遭遇到一些危机,往往会发生军事政变。泰国、菲律宾、巴基斯坦、韩国、埃及都发生过军事政变。以菲律宾为例,菲律宾自1972年以来就被誉为东南亚地区军事政变最频繁的国家,自1986年至2006年间,就发生过较大的军事政变12起。不仅菲律宾,拉美也饱受军事政变之苦,1954年、1962年、1973年,危地马拉、多米尼加、智利都分别发生过军事政变。

政府更迭频繁也是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一大特点。以泰国为例,泰国从1932年至1991年间共发生了19次政变,换了20位首相,共组建了48届内阁,颁布了15部宪法,举行了18次大选。其政府更替频率之高、政局变化之频繁令人惊叹。

(二)政治腐败高发

政治腐败是当今世界的一大公害,在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有资料统计,菲律宾前些年国民生产总值的40%被各级官僚鲸吞,泰国政府官僚贪腐所得达8亿美元,占政府全年预算的50%。中非皇帝博卡萨曾向全国职工收取工资的10%供他加冕之用,在他执政的13年,共敛聚了近十亿美元的财富。另一方面,腐败往往呈现集体腐败的形式,例如津巴布韦的政府腐败案。腐败往往导致很严重的政治后果,最直接的就是政府下台,政局动荡。例如腐败分别导致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韩国总统全斗焕下台。伊朗的伊斯兰革命也由腐败引发。2010年的吉尔吉斯斯坦的骚乱和突尼斯骚乱乃至整个中东的乱局大都与腐败有关。

(三)社会动乱频发、恐怖主义活动猖獗

社会动乱频发,暴力冲突频繁,也是发展中国家政治乱局的一大表现。种族冲突、教派冲突、利益集团冲突往往构成发展中国家社会动乱的直接因素,印度、突尼斯、卢旺达、泰国、埃及都深受其害。以叙利亚内乱为例,距今已造成近四万人死亡,使35万至50万人流离失所。据联合国2005年的人类发展报告表明,在32个经人类发展指数评估后归入低人类发展水平的国家里,22个国家自1990年以来都在某个时期经历过冲突。

伴随着政府治理的失败、社会动乱频发,以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离势力为代表的恐怖主义势力迅速崛起。例如斯里兰卡的猛虎组织、菲律宾的阿布沙耶夫武装、秘鲁的光辉道路等恐怖组织迅速崛起并积极活动。恐怖主义的崛起和恐怖组织的暴力活动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和社会后果。2008年的印度孟买恐怖活动造成包括11名警察在内的177人死亡,320多名平民受伤,这给印度社会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所遭遇的种种政治危机,展现出的种种政治乱象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思考和研究。亨廷顿就是其中之一。其实亨廷顿早在《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已对这些问题有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后人将他的观点归结为“亨廷顿悖论”。

所谓的“亨廷顿悖论”就是指亨廷顿在20世纪60年代在他的《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提出的一个观点,即“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进程”,但“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政治秩序混乱的原因,不在于缺乏现代性,而在于为实现现代性所进行的努力。”“如果贫穷国家出现动乱,那并非因为他们贫穷,而是因为他们想致富。”[1]31

亨廷顿首先对现代性和现代化做了区分,“现代性不等于现代化,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1]32他指出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都是稳定的,现代化不一定能带来政治稳定而可能走向另一面。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已构建起了良好的政治秩序,实现了政治的稳定而具有了现代性,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受到各种政治不稳定因素威胁,无法建立起有效的政治秩序,无法实现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可以说,亨廷顿悖论阐述的最核心问题就是“现代性”和“现代化”之间的矛盾,也就是现代化的目标(即现代性)和现代化过程之间的矛盾。

二、发展中国家遭遇亨廷顿悖论的原因

亨廷顿在《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为我们梳理了引发发展中国家政治乱象的原因,这些原因也正是发展中国家遭遇亨廷顿悖论的原因,按照其理论逻辑可以将其归结如下:现代化(社会动员)→过高的期望→社会挫败感(高期望,低增长)→政治参与(社会流动机会缺乏)→政治危机(政治制度化水平低)。以亨廷顿的理论逻辑为参照,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出发,这些国家遭遇亨廷顿悖论主要面临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主要有客观条件的不利性使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遭遇亨廷顿悖论、主观的现代化路径选择失误造成发展中国家现代化中的亨廷顿悖论的主观因素,具体如下。

(一)客观条件的不利性使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遭遇亨廷顿悖论

1.现代化过程中的经济发展是造成发展中国家种种政治乱象的根源

发展中国家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现代化要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城市化、教育水平和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提升了人们的期望。发展中国家原有的经济基础普遍薄弱,不能满足这种不断膨胀的期望,这种不断膨胀的期望和期望的满足之间产生了差距,这种差距长期得不到满足,就会对政府、对社会心生不满。加之社会流动机会的缺乏,更加剧了这种不满情绪,人民、社会施加给政治体系的压力上升,超过政治体系的承载限度,往往会爆发政治危机。

2.财富分配不均、社会结构失衡是造成发展中国家种种政治乱象的社会根源

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打破了原有的财富分配方式,并为人民描绘了新的财富分配蓝图,提升了人民的期望,但是在打破原有的财富分配方式的同时,新的财富分配方式却没有得以有效建立,而少数权势阶层往往会大肆敛财,使广大民众的利益受损。加之发展中国家往往采取牺牲公平追求效率的加快赶超战略,这更加剧了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均。这种急剧扩大的收入差距和对立的社会结构往往会造成社会危机和政治动荡。

3.政治制度建设的缺失是造成发展中国家政治乱象的政治制度原因

现代化建设中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建设二者并没有必然的严丝合缝的关系,二者都有着各自发展的逻辑。也就是说,政治制度化水平的提高必须通过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来实现,但是发展中国家往往忽略这一点。当发展中国家动员起来的过高社会期望遭遇制度化水平不高的政治制度时往往会造成各种政治乱象。据此,亨廷顿指出:“要想保持政治稳定,当政治参与提高时,社会政治制度的复杂性、自治性、适应性和内聚力也必须随之提高。”[1]60

(二)主观的现代化路径选择失误造成发展中国家现代化中的亨廷顿悖论的主观因素

1.在选择本国的现代化发展之路时,没能从本国实际出发,盲目照搬西方经验

一般来说,各国的现代化发展之路都有自身的独特性,都是基于本国独特的地缘政治、发展环境、历史特点、民族气质、客观现实基础之上的,所以各国的发展之路也不尽相同。西方的现代化之路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是由这些国家从自身条件出发历经几百年而形成的。作为后发的现代化国家,如果盲目照搬其发展道路,可能会造成水土不服,甚至会造成排异反应,对本国的现代化道路造成巨大损害。

2.在现代化目标选择顺序上的失误往往会让发展中国家陷入亨廷顿悖论

亨廷顿等指出一国在某一时期的现代化进程中无法同时实现所有的现代化目标。这种整体性的历史变革只有在一定的时间跨度中才可能全面展开,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在同一时间里,将现代化所有的方面同时向前推进[2]。所以要对现代化的实现目标有所取舍,有所排序。通过对土耳其凯末尔革命的研读,亨廷顿极其赞赏凯末尔所设计的将土耳其现代化所面临的民族共同体的界定、现代政治组织的创立、社会和文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等问题在不同时期分开并按次序解决的方案。这就要求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不能一揽子解决所有现代化遇到的问题,而应从实际出发,分阶段、分主次,加以解决。如果“祈求毕其功于一役”,往往会造成政治动荡。

三、中国走出亨廷顿悖论的实践路径

绝大多数致力于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家无疑都会遇到亨廷顿悖论揭示的现代化过程的矛盾,这一矛盾贯彻于整个现代化过程的始终,只有有效解决才能不断推进现代化,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以自己的实践破解着亨廷顿悖论。

(一)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亨廷顿发现,对于致力现代化的国家,“首要的问题不是自由,而是建立一个合法的公共秩序。”“一个强大的政党能够以一个制度化的公共利益来取代四分五裂的个人利益……成为维系各种社会力量的纽带。”[1]338-339所以破解亨廷顿悖论首要在于要建立一个坚强统一的政党领导下的中央政府,实现政治稳定。通观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的种种政治乱象,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一个坚强的可靠的致力于推进现代化的执政党。九十多年来的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领导核心,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实现科学发展、社会整合,维护社会稳定,不断化解现代化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最终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二)必须推进渐进式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现代化进程中的所有目标不可能在某一阶段同时得以解决,应推进渐进式的发展道路,也就是要分主次、分部份推进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在中国,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要从中国国情出发,不断推行政治改革,实现政治民主,不断推进社会建设,实现社会和谐,不断推行文化建设,不断推进城镇化……总之就是要坚持分部分、分阶段,从基础工程到系统工程不断推进现代化。

(三)应走适合本国实际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中国独特的历史和现实决定了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的现代化之路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没有现成的模式可搬。因此我们应不盲从他国经验、他国模式,应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探索适合本国的现代化发展之路。不动摇,坚定本国发展道路;不折腾,脚踏实地,开拓进取。同时,要不断吸收借鉴人类现代化之路的有益成果,为我所用,不断推进本国的现代化之路。

(四)必须大力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构建完善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巩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妥善应对现代化的挑战和危机的有效举措。只有建立起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能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才能真正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应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形成一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真正做到用这套制度保障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总之,从这几年的中亚“颜色革命”、“阿拉伯之春”再到持续至今的叙利亚乱局使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中的政治乱象再一次引起我们的关注。这些国家都陷入了所谓的“亨廷顿悖论”。从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乱象出发分析“亨廷顿悖论”的提出及内容,可以更深入分析发展中国家政治动荡的原因,从而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借鉴,得出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必须推进渐进式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应走适合本国实际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必须大力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中国走出亨廷顿悖论的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1][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现代教育价值建设分析 篇7

教育应当突出人的主体地位, 注重教育公平, 对待所有的受教育者应该一视同仁。在教育中, 价值教育是本质。其次要注重能力的培养, 我国的教育已经有相应的法律规范, 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国民的素质, 让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和社会, 更好地生活。教育的意义是极其重大的, 每一位教育者的职业都是高尚的, 他们教给人们做人的道理、人生的哲学、生命的意义, 启迪人们的思维活动, 促使人们的生活有方向和追求, 并通过一定的途径来实现理想的人生目的。教育是一项具有建设性的、充满智慧性的伟大事业, 现代教育价值建设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一) 现代教育的价值是一种极高的价值

如果说人天生而来带着一种自然属性的话, 那么通过接受教育, 人就打上了社会属性的烙印。通过教育, 人们能够“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 能够成为知识渊博的学者, 也可以成为具有一技之长的人, 这是教育的一个层面。另一个层面, 是人的心理和精神价值观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能够去发现自己的价值和作用, 并通过社会实践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和作用, 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所谓幸福感, 不仅是个人的幸福和家庭的幸福, 还包括为人类创造幸福, 在这种创造的过程中, 感受到的幸福感是更高层次的。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过程, 其中教育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教育始终以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为目标, 这是教育的根本价值所在, 也就是说教育是为了让人类更好的具有价值, 而人类实现价值的过程, 就是社会进步的过程, 可见, 现代教育的价值是极高的。

(二) 教育价值兼顾了现实和发展

现代教育价值建设, 应该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要求具有现实意义。由于教育的对象是人, 因此, 要考虑到人的自身条件和发展素质, 将教育的方法和策略严格落实到行动上去, 使教育能够达到已经确立的目标, 这个目标指向一种理想的状态。教育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 社会发展是一个发现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的过程, 因此教育必须觉察到这些问题的所在, 要考虑到发展的新情况。这就要求教育体系不断创新, 适应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 教育与生活是不能割裂开来的, 教育可以借助生活的某些方式得以实施。

二、现代教育价值建设的策略

(一) “三生教育”促进主体价值的实现

所谓三生教育, 就是从人本理念出发, 对人的生命、生活和生存进行教育。人们领悟到这三方面教育的本质后, 会促使自身确立正确的价值方向, 从而收获更好的人生。现代教育建设应该有相应的制度保障, 在一个科学的系统体系中保证教育的有序化, 实现人自身的综合发展。教育要融入进人类的生命、生存和生活三者之中, 三生教育能够促使人类思考价值和生命, 并追求真知, 遵守社会的各项道德标准并依法做事, 通过自己的奋斗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 并获得他人的尊重, 从而满足自身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需求。

1. 基础在于生命教育。

在三生教育中, 生命教育是最基本的要求, 正如人具备了生命的权利后才会有进一步地发展一样, 生命教育能够为其他教育做好铺垫工作。对于人类而言, 生命是宝贵的,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必须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自身价值, 创造出精彩的生活。生命教育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对人的生命价值有更加确切的认识, 从而呵护自己的生命, 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和强健的体魄, 积极投入到社会建设的各项事业中去。另一方面, 使受教育者能够从宏观的角度认识生命, 包括生命的过程和生长规律, 和他人的生命以及自然中生物的生命存在的表现和价值, 能够尊重同类的生命和不同类的生命, 促进自身和他人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 关键在于生存教育。

生存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的生存能力, 也就是让受教育者能够在社会上更好地立足。通过生存教育, 受教育者能够掌握生存的基本法则和生存的基本能力, 能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有所呵护。因为生存教育使人们意识到生存环境给予了人类基本的生存条件, 离开了这个条件, 人类的生存就无从谈起。基于生存环境的前提下, 人类开始研究并认知生存的法则, 在各项活动中磨砺生存的意志, 自身的发展和进步都是为了提高在这个社会上的生存能力。随着环境的恶化和社会竞争的加剧, 每个人的生存都面临着一些压力和挑战, 因此, 必须思考新的出路使人类自身战胜生存难题, 能够在逆境中迎难而上, 将生存面临的威胁排除, 获得强劲的生存能力。

3. 目标在于生活教育。

人类为各项事业拼搏奋斗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有些人喜欢平淡的生活, 有些人则追求在社会某些领域可以叱咤风云, 生活的目标不尽相同, 但是生活的准则是统一的。生活在社会上, 即使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或者从事不同的职业, 也都要遵循社会生活的公德和法律规范, 这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在这个前提下, 人类才能尽情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才能, 创造更好的生活。生活教育的作用是提供丰富的生活必备知识供人们参考和学习, 在生活的实践中获得生活的能力, 调节身心以适应生活的节奏。另一方面, 要追求优质的生活, 必须设定一定的理想和目标, 根据这个目标促使自身去合理地计划生活的不同领域, 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和奋斗去获得具有幸福感的理想生活。生活教育要突破个人生活的局限, 要将受教育者放在一个生活的大环境中进行教育, 使他们更具社会道德意识, 并形成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同时要合理协调各种社会关系。

(二) 领导干部要做好模范工作

现代教育价值建设涉及不同的领域,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都有所体现。其中, 领导干部能够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因此, 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 做好模范工作, 给全民树立一个榜样。

领导干部应该居安思危。古人有言“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虽然现在社会各项事业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是不能因此而不思进取, 在任何时候, 领导干部的头脑中都应该具有忧患意识, 居安思危, 认识到现代教育价值建设的不足和局限, 将现代教育的价值建设和社会发展统一起来, 用新的观点和理论指导现代教育价值的建设。领导干部的知识水平要不断更新, 积极接受各种教育培训, 身体力行地实践现代教育价值体系, 发挥自身的领导带头作用, 做好群众的模范榜样。另一方面, 领导干部要勤政爱民, 提高办事效率, 推动现代教育价值建设的进程。

以上分析了现代教育价值建设的内涵以及建设的策略, 希望对参与现代教育建设的相关人员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教育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社会各界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 要将现代教育价值建设落实到实践中去, 协调好三生教育之间的关系, 使三生教育真的能够让人类认识到生命、生存和生活的价值, 并发挥主观能动性, 获得自身的更好发展。另一方面, 现代教育价值建设要发挥领导干部的先导作用, 他们的带头实践能够加速现代教育价值建设的实现进程。

摘要:现代教育价值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一环, 本文从现代教育价值建设的内涵, 现代教育价值建设的策略两方面分析了现代教育价值建设。

关键词:现代教育价值,价值建设,分析

参考文献

[1]周增斌.189例题的教育价值主要就在分析的过程之中[J].中学数学, 2009, (6) .

[2]李泽彧.一部从教育学角度对科学进行阐释与把握的力作——简评《科学的教育价值》[J].教育评论, 2008, (2) .

[3]周增斌.这例题的教育价值何在?[J].数学教学通讯, 2007, (4) .

现代化背景下的产品价值分析 篇8

设计是一种文化行为, 但是, 现代设计师对于这一不争的事实的认同, 似乎又是那么的轻率。在现代化的背景下, 我们如何来评价一个产品的价值呢?一方面, 我们在宏大的理论压力下去承认产品的文化身份, 另一方面却又在工具理性行为的召唤下, 成为文化的惊弓之鸟。因此, 如何去客观而理性地分析现代化背景下的产品价值, 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产品价值的人文本性

产品价值的确认实际上是一种关于产品价值的评价行为, 所以, 我们首先要分清评价行为与认知行为是根本不同的两种行为。我们还应该弄清楚两者对于产品价值的分析, 哪个更加本质。或许可以这样来看待这两个问题, 先有认知活动, 后有评价行为。但是, 认知的主要内容是揭示客体的本质和规律, 而评价行为对于产品价值的分析更为根本, 这是因为人总是从“为我”的角度来认识世界的, 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归根到底是为“为我”服务的。弄清楚两者何为根本, 也是评价产品价值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谈产品价值之前, 我们要来分析什么是“价值”。“价值”, 即各民族、阶层、个体等主体的价值存在和价值标准, 是指他们赖以生存的客观形式。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全部权利和责任的集中体现。这种客观的存在反映到人们的意识中, 形成了人们关于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等思想观念, 就是价值观念。我们只有充分把握价值现象, 同时在充分注意到“观念”这种思想形式的特殊性的基础上, 才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把握“产品价值”所具有的特殊性, 才能够对于人类内心深处这种最富有激情和动力的精神形式, 给以适合其品格的对应物——具有人文本性的产品。显然, 在人们有意识的行为中, 产品价值观具有某种直接的决定作用。因此, 理解产品价值的本质特性是全球化进程中产品设计必不可少的理论前提。

对于价值的理解, 我们更习惯于依赖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的理论分析。马克思所阐述的商品“价值”的本质其实是一种“效用”价值, 是指对于商品生产者的效用, 而消费者关心的“使用价值”则指商品对于消费者的效用。在今天生产与消费相对成熟的现代语境下, 我们是否还能坚持用旧有的主客体关系模式来考察产品或商品价值呢?主客体价值关系模式虽然能比较好地说明“物的价值”, 但却不足以说明“人的价值”, 或者我们可以倡导一种“人道价值”, 即人作为主体存在本身所拥有的内在价值。我们一直所倡导的“设计是一种文化”的高雅论调, 它的本质也是在说, 设计要充分体现人文价值与关怀。作为人类价值外化的产品所承载的决不仅仅是产品的表面使用价值, 如果非要用夸大一点的话语来凸显这一点, 那么可以这样来说, 产品表现出来的人文气质已经成为人们寻找与自我相符合的“软价值”。基于这一点, 我们在重新理解使用价值的时候, 就会惊奇地发现, 原来它的内涵已经随着现代观念和语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们暂时把产品的人文价值归结为产品的“软价值”, 人们对自我价值的评价总要有个外化或者说外显的形式, 这形式就蕴涵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 消费行为无疑能够承担着一部分这样的使命。所以, 我们在面对一个产品的时候, 不能单纯地去分析它的“使用价值”, 其实使用价值意义的延伸已经成为设计师研究的重点了。或者可以提出这样的疑问, 使用价值都包括什么?实现产品操作与产品功能是使用价值, 难道一件产品使人赏心悦目, 就不算产品的使用价值了吗?产品所承载的使命, 随着人们还原给它的人文本性, 变得越发使人沉醉在拥有本身上。就像李乐山在他所编著的《工业设计心理学》一书中所论述的那样, 如果人们能够完全听从理性的召唤, 那么, 人们出行最经济最安全的方式就是打车而不是自己买车。但在目前, 人们的选择却在讲述着相反的现实。这其中夹杂着一些很敏感的话题, 是消费者避之不及, 却又是设计师挥之不去的非理性准则。

二、产品价值分析中的理性与感性的矛盾

产品价值的内在基本特性是它的“主体性”和“超知识性”。由基本特性决定或衍生出来的外在特性, 则是它在现实社会中的“多元性”, 它的功能的深刻性和相对稳定性, 等等。那么, 我们在判断产品价值的时候, 往往就要在感性和理性之间循环往复, 究竟在哪个环节中的哪种因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首先, 人就是一个理性和感性的矛盾统一体, 协调二者的就是特定环境中的现实需求。因为产品的价值实际上是人的价值的折射, 它总是与人的主体性价值观纠缠在一起。我们对产品价值进行分析, 就不能回避对人的价值观与价值选择的分析。人的价值观具有主体性特征。任何价值观都只能是一定主体的价值观, 一切信念、信仰和理想都只能是人的信念、信仰和理想, 世界上不存在所谓“无主体”的、抽象普遍的“终极”价值观;任何价值观的思想内容和倾向, 都不是头脑中纯粹自生的, 而是主体自身社会存在及生活经历的一定反映, 并因此而具有该主体的具体本性和特征。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 人们的主体性都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 那么, 我们由此来评价产品的价值是不是就无从下手了呢?并非如此, 因为产品价值的主体性通过产品特有的个性化立场、取向、旨趣表现出来, 往往带有较浓厚的情感化色彩。不同产品主体之间价值的异同, 必然与产品选择者的主体存在、生活方式、利益和经历等等之间的异同相联系。如果消费主体在这方面有共同性, 那么, 他们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观也会有相同之处。也就是说, 人们选择一件产品而不选择另一件同类产品的潜在因素, 是因为产品的个性化立场和选择者的个性化立场相对应。工业时代的大机械化生产也在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是批量化生产的利益要求;一方面是差异化的价值选择。尽管当下是批量化与限量化生产并存的时代, 但是也没有化解产品诱惑使人产生的理性与感性的判断难题。

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将人类的理性行为分为“工具理性行为”和“价值理性行为”。工具理性行为是指那些行为者根据可以计算的、可以带来现实利益的目的加以选择, 同时对达到目的的手段加以选择的行为。市场上的经济交换行为是其最典型的形式。工具理性行为所表现的是行为者对自身利益的理性追求。价值理性行为是指那些行为者以社会的终极价值和理想, 而非现实利益为目的的行为。行为者追求行为与信仰的一致, 对行为的功利代价并不在意。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价值理性行为的价值内涵是不同的。我们在关注产品价值的同时, 更要关注产品的当下性。只有在认同当下人的价值行为的前提下, 我们才能充分地理解价格高昂的绿色产品能够受到人们欢迎的原因。所以, 我们所要评价的产品价值从来就不是产品本身所能完全呈现的。

一些市场行为也在左右着人们对产品价值的判断。商业广告的策划宣传把产品的外在个性无限地夸大了。商家这样做的最直接目的就是要激发人们的感性判断, 从而把消费者从理性的比较中拉入他们事先设置好的产品附加价值中去。商业社会的游戏规则总是试图用“皇帝的新衣”般的“隐性恐吓”去让人们屈服于它所划定的产品价值。纵使这种办法能经常“点石成金”, 但是, 人们对此般说服性的产品价值的怀疑却从来也没有停止过。这也加剧了理性消费阶段与感性消费阶段的频繁更替。

三、产品的功能价值、形态价值与方式价值

与前面所论述的产品的“软价值”相对应的就是产品的“硬价值”, 也可以说是产品的“功能价值”。产品的功能价值是产品的初始价值, 也是基础性价值和前提性价值。产品的功能性价值对于某种产品而言是核心价值。如果不具备功能性, 那么产品也就失去了价值性。比如一些生产产品的母机类产品, 它们的核心价值就是功能价值。当然, 这种产品不属于日常消费型产品, 这类产品的外观也要完全服从于功能。

此外, 也有与之相反的产品, 它们的核心价值是“形态价值”。这类产品的基本特征是:产品的功能性很容易实现。也就是说, 从产品的功能性比较上, 很难区分同类产品谁优谁劣, 影响人们进行选择的是产品的形态。比如一些观赏性陶瓷产品、强调造型的摆件、挂件类产品和一些纪念品就属于形态价值居于主导的产品。形态上的赏心悦目给人的审美体验, 使这类产品在价值评判上摆脱了功能性差异的纠缠。我们在传统观念中, 习惯把形态说成是造型, 但事实上这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如果我们分解来看的话, 形态可以拆分为“形式”和“状态”两个方面。可以说, 形式包含了造型的意味, 又比造型多了层与人文环境紧密相连的产品状态因素。这状态既包括产品造型在人们当下的视觉阅读习惯中能够被接受和理解的程度, 也包括在当下人文价值共享中的人们对于某种造型感觉的认可度。

“形态价值”与功能价值兼顾的情况也时常出现。2003年诺基亚推出的6108型手机, 凭借其身背长剑的秦俑造型和手写中文输入功能, 成为当年最受瞩目的手机。其中国元素的生动运用, 为手机的流行时尚带来了一股新风。我们对诺基亚6108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产品的形态价值的实现不能被简单地归结为产品造型的全面胜利, 而是产品在人们的价值期待中找到了与形态相结合的最佳切入点。所以说, 产品的形态价值是更加综合的价值表现形式, 其中也有文化机器的介入, 有市场的引导, 也有产品的品牌价值所带来的流行强迫。在这些因素当中, 形态的象征性作用巨大, 它在带给人们丰富联想的同时, 也把产品整体形态感觉还原于人们对自身价值的选择与认同。身背长剑的秦俑造型所反映出来的历史感, 往往能够产生良好的感觉。使人们沉醉于一代君王所创造的辉煌历史的同时, 也把这种厚重而强大的感觉赋予了产品和品牌。于是, 种种良好的感觉都因你选择了该产品而强化了你拥有后的幸福感。良好感觉的顺利转嫁, 就形成了产品的形态价值。产品的形态价值也因自身的丰富性而备受人们的关注。

接着上面诺基亚6108型手机的例子, 我们再来解读一下“方式价值”。这里首次提出“方式价值”这个概念, 是因为在目前五花八门的产品开发中, 我们单从产品名称上去划分产品的类别, 似乎是一种很武断的做法。但如果不这样做, 又会使产品的划分更加含混化。我们不妨用传统的“功能性”方法来进行区分试验。以通讯功能为前提, 我们可以说电话和手机是通讯工具, 书信和网络QQ聊天工具、电子信箱同样具有通讯功能, 我们又怎样进一步对它们做出细致而明确的划分呢?显然就不能再依靠“功能性”的方法了。可能电话、手机、书信和网络QQ聊天工具、电子信箱等, 它们没什么本质上的差别, 只不过在这当中信息的交互方式变化了, 一种新的产品也就诞生了。就像我们利用手机发送短信一样, 同样是信息的输入, 然后再传递, 如果信息交互方式改变了, 新的产品也会随之诞生。比如我们可以不用键盘输入而改为手写输入。诺基亚6108型手机在方式上就存在着与众不同的价值, 它的手写笔放置在机器的后背, 在诠释着“背剑武士”的宏大意义的同时, 也在表达着一种新的信息输入方式与人机交互方式。我们又怎么能武断地以产品功能价值来代替产品的方式价值呢?特别是在崇尚推陈出新的今天, 我们随时都会发现很多围绕着我们的产品发生了巨大变化:手机有了, 手表该是什么样;空调有了, 电扇该是什么样了;网络有了, 邮局该是什么样了……有些东西的本质并没有变化, 但是一种新的交互方式就让其成为一个几乎全新的东西, 在科技发明一筹莫展的困境下, 产品的交互方式似乎又成了创新的核心。

当然, 产品的“形态价值”与“方式价值”的实现必须是在被人感知并识别的前提下。一个造型的含义再丰富, 如果没人理解, 那么, 这种诉求也变成了无的放失;一种方式再新颖, 如果带给人的只是陌生, 它的价值也不能得到实现。产品价值的本质是一种“关系”价值。包括人与人之间或社会交往中的交互作用关系、人与产品之间的交互作用关系。产品只有能够实现“为我”的现实要求, 才能充分实现其自身价值。

四、对产品价值分析理论的现状与展望

目前, 我国对于产品价值的分析理论还处在一个比较朦胧的认识阶段。与其相关的理论却正在蓬勃发展。比如设计效果的心理评价、消费者价值理论、广告效果的评价, 它们都是基于对市场的分析。而市场本身的盲目性与滞后性必然导致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前瞻性的缺失, 也导致了产品价值的分析只能抽取当前“市场片段”的现象。受“工具理性”行为的驱使, 产品所具有的深层价值被掩藏在经济效益之下。

就产品价值分析的现状而言, 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争论的焦点问题就是方法论问题。即应该以什么立场来评价产品的价值;应该根据什么样的假设来确定评价的重点;产品价值是否一定要被捆绑在商品价值的权威理论中, 成为可有可无的附属。

在情感物化的过程中, 产品所扮演的时代角色越来越以公开化的形式, 成为承担着美好感觉的寄托者。产品价值分析理论也会随着人们的物质与情感的双重需求, 变得更加明晰、更加合理、更加完善。

五、结论

价值事实领域是一个行为领域, 因此, 必须用适合于行为的方法来处理产品所发生的价值事实。针对产品拥有者进行调查研究才是真正的突破口, 从人的价值选择出发去研究产品的价值会更直接有效。产品的使用价值在内涵与外延方向的拓展, 要求产品价值分析必须站在现代化的背景下, 以立体的方式全方位进行, 并且要针对不同类型的产品,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避免把产品价值分析简单化和片面化。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著.冯平、余泽娜译.评价理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分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价值 篇9

一、民族传诵体育文化内涵

(一)民族性。我们国家民族传统体育总是和特定民族传统文化及民族精神有联系,形式多元、内容研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们国家民族地区历史、政治、文化宗教,是中国民族文化一个重要组成,和世界各个民族体育文化是一样的,是在本国自己地域、意识形态下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民族风格的体育形式。对特定族群来说,民族传统体育极重要,可体现人和自然亲近。所以在民族物质、民族信仰深厚少数民族地区, 民族传统体育仍是少数民族地区民众维护文化信仰主要形式、 手段。

(二)时代性。伴随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民俗体育活动不管是由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做到和时代同步,在继承基础上得以到创新发展。例如挑选民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当代社会发展基本相符合的民俗体育项目,对其活动内容进行增减、创新, 让其在内容表现形式上都可较好满足当代民俗的心理需求。

(三)全球性。全球化是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也是人类一直跨域空间障碍,在全球的范围中,最大限度实现有限沟通, 以期达到共识。世界文化市场,已为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展示提供更多平台、机会。一些民族传统文化的项目,经过岁月洗礼, 具有相应的独立性,并成为了世界性体育文化的一个组成。虽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表现不同,但本质均为体育文化,目的在于增加体质、娱乐。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本质相似性才让体育文化的融合、交叉。

不同地区,发展不一样的民族体育项目,让其在保持原有文化性、地域性的同时,做到可持续的发展。可以看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组成全球体育文化的基石,更是奥运会运动的基础。

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价值

(一)发展民族心理素质的社会价值。我国的民族利用行动、思维和感知去学习,从而建立起个人的世界和人生价值观念。 由于民族之间的背景、文化有所差异民族情感以及民族意识都会影响民族心理素质。体育运动属于被广泛使用的文化活动, 其有一定的规则与规范,让人们去遵守这些规则从而进行活动, 可以让人的交际更为宽广,发展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如今, 体育活动不仅仅是人们娱乐的方式,同时也形成了社会文化现象,因此,体育活动在我国不断地蔓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举行各种不同类型的民族体育比赛或者是民族体育娱乐活动, 可以影响民族的观念与思想。

(二)娱乐价值。体育运动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观赏与艺术。当一个人有规律地进行体育运动时,使人的精神更加饱满以及让生活更精彩。各种民族体育运动中,不仅有较高的技巧性, 也有丰富色彩的艺术性,从而组成了一个赋有内涵的民族传统文化,通过娱乐型的民族体育与民族文化进行结合,不仅可以享受体育带来的欢乐,还能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美好。

(三)经济价值。体育活动可以为人们带来健康的身心, 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更重要的是其还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也可以带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行业最重要的动能力。 将人们最喜欢的同时又有感情色彩的民族、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和贸易进行相互结合,为体育业打开了新市场,促进经济市场地发展。

(四)多元化价值。在如今,体育作为一种国际化的活动, 无论哪一种体育竞争都与西方体育有着一定的关系,无论是哪一种体育项目,都会出现西方文化的影子。例如,人们一提到篮球就会想到NBA,受到西方这样体育影响,让人们产生一种错觉,认为篮球运动就是NBA。民族传统体育展示了明显的民族特征,在历史不断地发展过程中,民族的迁移、战争以及民族与民族之间文化的渗透等,也让大部分的传统体育项目改变以及消失。因此,在文化不断地发展中,民族传统体育可以注入健康、积极的成分,去除民族体育中不健康的、消极、落后的部分,发展我们民族的传统体育。提高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体育发展中地位,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适应全球化的进程。

(五)完善奥运的互补价值。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在运动的特点、形式、体能要求方面,都与现代竞技体育相相似。例如,在民族传统的摔跤、赛马等等选手,在技术上,只要优化、 改进,就可以成为优秀的奥运选手。而且这些年代表中国参加国际赛事并取得良好的成绩的马术等选手,很多都来自少数民族传统体系。奥运内容丰富,我国民族体育在其中,无论是在大众体育或是水准高的竞技运动中,都可以找到属于并合适自己的位置。奥运完美的组织、思想体系,也为中国民族个个地方级体育搭建了舞台。民族体育与奥运相互补充、完善、融合, 都是一处创新的运动思维与方式。

结语

综上,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变化,而赋有内涵的、浓郁的民族文化,还深深地影响我们的思维,传统体育文化依然被人们广泛运用,所以, 民族传统体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本身的改变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民族传统体育内在价值、功能及外部社会主导因素都为其创造了一个极良好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冯国超.中国传统体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后现代化视角下的休闲体育价值分析 篇10

1后现代化的休闲体育价值观

1.1后现代化主义

后现代化主义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哲学思潮,与现代主义崇尚理性与现实不同,后现代主义反对理性,反对传统的社会规范和统一的言行准则,反对推崇技术,他们追求浪漫主义和个人主义,推崇感性的认知,推崇多元化价值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后现代化主义思潮自诞生起,逐渐影响了诸如建筑、哲学、艺术等领域的创作与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观念。

1.2休闲体育价值

休闲体育是指人在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内,通过一些身体活动,获得身心愉悦感受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健康而文明,完全受自由意志支配,且不以竞技性为主要目的,是一种完全自由、舒适的生命状态。而休闲体育价值观就是指人们以具体的体育休闲活动为判断依据,做出的相关认知、感受和评价。

1.3后现代化视角下的休闲体育价值

后现代化视角下的休闲体育,是后现代化哲学思想在休闲体育领域里的渗透,它区别于传统的休闲体育价值观,强调休闲体育应该脱离权利政治,表现出愉悦人类身心,增进身体健康的本我价值。后现代化主义下的休闲体育价值,要表现出多元化、开放化,要在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协调中,实现个体健康体系的构建,同时促进社会和谐稳步发展。

2休闲体育价值观的发展历程

2.1休闲体育价值观的过去

休闲体育活动贯穿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早期人类出于身体运动本能的活动性游戏,应该是体育休闲活动的雏形。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类开始拥有制造游戏工具的意识和智慧,并且出现了多样的活动形式,如:中国古代的五禽戏、太极拳、易筋经等,它反映了中国古代休闲运动清心养性的特点,这些休闲运动,是对自我内心的探究和叩问,也是自我通过调养性情来达到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

随后人类经历了农耕文明和工业革命的洗礼,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类发明了越来越多的休闲娱乐方式。近代中国的休闲体育活动深受欧美国家的影响,出现了许多新型的运动方式,如:田径、球类运动等。鉴于当时的国情,这一期的体育运动在宣传强身健体的同时,更多带有政治色彩。

2.2休闲体育价值观的现状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了相对富足的时代。人们在物质条件得到极大满足之后,拥有了大量的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他们开始将目光转向了休闲体育活动。但是由于个人价值取向不同,休闲体育活动在我国社会的存在形态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首先,从消费人群来说。目前我国休闲体育活动存在着明显的阶级性。富人、精英阶层多聚集于滑雪场、射箭场、高尔夫球场等高端场所,而中等收入阶层多在游泳馆、羽毛球场等地运动放松,低收入群体则更多地选择篮球、健身操等对场地要求不高的运动。体育休闲活动成为了人们身份、地位的象征,而不再是单纯地愉悦身心、放松自我。

其次,从运动目的来看。总的来说,我国目前休闲体育活动存在着一定的功利性。为了吸引人们进行休闲体育运动,一些地方大量兴修高尔夫球场、足球场、网球场,这不仅破坏了大量的草皮,给生态环境带来压力,而且忽视了休闲体育活动的本质目的。此外,国家对于体育赛事的重视,对专业运动员和专业运动事业的大量投入,忽视甚至是拒绝普通人群享受体育设备和体育场馆的权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休闲体育活动蒙上了明显的功利性色彩。

3后现代化在休闲体育价值观上的体现

虽然现代社会休闲体育价值观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休闲体育的本我价值也将会重现,而后现代化思潮正是实现这种重现的重要理论推动。

3.1后现代化对休闲体育活动价值的认知

在后现代主义看来,休闲体育活动是一种增进身心健康的手段。首先,身心健康是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的基础,是人体自由和身心愉悦的基础,是维持人体机能,维护身体健康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其次,休闲体育活动是人们获取感官享受和刺激的重要途径,这也是后现代化体育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进行休闲体育活动时,身体多个感官系统都参与其中,人们能从钓鱼、打球、登山等休闲运动中,享受身心的舒适愉悦。也能从蹦极、跳伞等极限运动中,获得强烈的感官刺激,释放身心压力。此外,一些以塑性健美的休闲体育运动,如太极拳等柔美的体育表演,或是拳击等带有暴力型的体育竞赛,都会带给人们或多或少的视觉刺激。

最后,后现代主义还认为休闲体育活动是一种宣泄情感、表达寓意的方式。人们通过参与社会性的休闲体育活动,表达一种体育精神。马拉松比赛、奥运圣火的传递,甚至是一次简单的登山旅行,都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表层价值下,传递出一种坚持、勇敢、奋进的向上体育价值观。

3.2后现代化对休闲体育价值观的认知特点

后现代主义下的休闲体育价值观,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以人为本”。后现代主义注重个人的需求和发展,认为体育对人的价值不能局限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而应该要满足个人的身体需求和情感表达,帮助人们建立与自己、与自然和谐稳定的关系。

后现代主义下的休闲体育价值观,还具有多元化的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体育理念和体育项目上。后现代主义推崇多元化、个性化,反对单一化,同质化,因此,在后现代主义影响下,体育价值观的理念也注定不会是单一固定的。后现代主义不仅推崇多元化,他们还主张创新思维。创新思想在体育价值观上的应用,催生出许多新兴的运动项目,如:攀岩、悬崖跳水、蹦极等。

最后,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也是后现代主义体育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特点。在后现代主义看来,人类是自然的托管人而非主人。自然为人类的体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它具有培养心性、陶冶情怀的功能。因此,体育活动要以保护自然为前提,同时结合自然的简朴真实,使休闲体育活动达到舒缓身心、释放压力的作用。

4结语

人类社会的进步,提高了人们对休闲体育活动的重视,也催生了休闲体育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影响和改变了传统休闲体育活动既有的价值观,使休闲体育价值观回归到强健身体,愉悦身心的本我价值中。

参考文献

[1]田野.后现代化视角下的休闲体育价值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16):22.

[2]张锐.后现代化视角下的休闲体育价值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32(2):166-169.

[3]肖旻婵.后现代身体文化语境下的体育价值观[J].广州体育学院报,2009,29(3):8-10.

[4]孙林.后现代主义话语下的体育价值观[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27(3):19-20.

上一篇:学生班干部培养下一篇:创造性阅读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