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成长发育

2024-07-10

儿童成长发育(精选十篇)

儿童成长发育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参加儿童保健并且建立档案的儿童260例, 其中男136例, 女144例, 月龄5.6±3.3个月。根据这260名儿童是否规律地参与儿保活动, 将这260名儿童分为规律儿保组 (观察组) 和非规律儿保组 (对照组) , 其中观察组儿童130例, 男68例, 女72例, 月龄5.4±3.2个月;对照组儿童130例, 男68例, 女72例, 月龄5.7±3.4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有可比性。规律儿童保健指的是1岁以内及1岁以内儿童参加体检以及保健的次数不得小于4, 非规律儿童保健指的是1岁以内以及1岁以内参加体检以及保健的次数少于4。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6月~2014年12月建立的儿保档案, 收集入选儿童1岁以内的儿保情况以及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收集内容包括观察组与对照组儿童首次儿保的月龄、1岁以内参加儿保的次数、出生时以及1岁以内时的身高和体重、出生4个月内母乳喂养率、鱼肝油添加率、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率。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2.0软件将获得的临床数据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 其中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 进行比较时使用t检验, 如此处可以用于比较两组儿童生长发育的状况。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计量资料组间的比较使用卡方检验, 得到P值, 当PP<0.05时, 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参加规律儿童保健的儿童1岁时的身高以及体重的均值均要大于非规律儿童保健的儿童, 比较两组数据差异显著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儿童母乳喂养状况、鱼肝油添加状况、患V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率与对照组儿童相比, 两组数据差异显著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由以上数据还可以看出儿童首次儿童保健的月份, 以及儿童1岁以内儿童保健的次数与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 如身高、体重, 健康状况, 如患VD缺乏性佝偻病等密切相关。见附表。

3 讨论

通过本次的临床研究, 共有260例儿童参加到儿童保健组中, 对照组与实验组各占130例, 对比两组的临床数据可以得出这样的结果, 观察组儿童身高以及体重的均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儿童身高以及体重均值。观察组的儿童规律的参加儿童保健, 对照组的儿童不规律的参加儿童保健,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小儿的保健效果发现:1岁以内小儿参与儿保的次数与1岁以内时的身高、体重以及患VD缺乏性佝偻病发病率有密切相关的关系, 1岁以内参加儿童保健的次数多, 则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相对就更好。儿童出生后1个月时鱼肝油的添加以及添加比例, 出生后四个月内母乳的喂养状况, 都会对儿童的成长发育产生影响。对于儿童首次参加儿童保健的月份越早, 则会明显增强家长的儿童保健意识, 出生后1个月添加鱼肝油的比例更合理并且1岁以内内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比例就会越低。还有出生后的四个月是辅食添加的关键时期, 而出生后的4个月内最好使用母乳喂养, 因为新生儿的器官还没有发育完全, 免疫能力较低, 母乳中可以提供免疫类的物质, 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 降低其患病率。若出生后4个月时, 如若家长没有接受过专业喂养指导、不能够及时的添加辅食, 不仅会影响小儿正常的生长发育, 还极容易造成缺铁性贫血以及VD缺乏性的佝偻病, 因此, 对于出生后的4个月之内进行儿童保健的相关指导, 对儿童现在以及未来的生长发育都是不可缺少也无以取代的。

参考文献

[1]卢浩棠, 卢爱仪.1岁以内小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3:82-83.

[2]李振林.社区1岁以内内小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J].外医学研究, 2014, 12:158-159.

[3]李锋.1岁以内以内小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5:255-256.

[4]李燕.健康教育对社区婴幼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 (学术版) , 2014, 16:171-172.

儿童成长发育 篇2

儿童大脑发育的重要阶段

大脑发育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从怀孕到婴儿出生。这个阶段我们称为大脑长数量的阶段。当婴儿出生时,大脑已经有大约100~180亿个脑细胞,接近成人。也就是说婴儿从怀孕到出生,大脑细胞的数量就已经长好了。

第二个阶段

宝宝出生以后,大脑就进入了长质量的时期,脑细胞的体积和其他很多东西还会长起来。出生之后,由神经细胞连接的“突触”开始形成,突触在三个月的时候数量达到高峰,到三个月时灰质脂肪沉积完成,6个月DNA含量停止增加,到12个月,少突神经胶质细胞达到成人的70%,3岁的时候小脑发育基本成熟,3~4岁神经髓鞘化基本完成。

神经网络的形成

神经纤维的髓鞘像电线的绝缘层,可以使神经元准确传递信息,速度非常快,分工明确,效率也更高。那么刚出生的时候,神经纤维髓鞘形成非常少,神经纤维也非常短,非常少,到3~4周岁的时候,才完成神经纤维髓鞘化的过程。

神经元表面积的60~80%被突触占领,神经元如果没有突触作连接,就没有价值,数量再多也没有意义。在出生时突触的数量只有50万亿个,到3个月时达到高峰,大概是在10000万亿个,是3岁时的十倍。

如何让宝宝更聪明

在怀孕的过程中,可能因为营养或者其他的原因,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有的婴儿只有100亿个脑细胞,有的则可能有150亿个脑细胞,差异性非常大。脑细胞越多越好,这是发展智力的物质基础。所以孕妈妈应该注意补充营养,合理胎教,给宝宝多种良好的刺激,以促进宝宝的脑细胞数量增值。

0~3岁的经验对神经网络发育的影响非常重大,对突触的刺激及高频率的使用,都有利于智力发展。出生三个月时,突触的数量非常多,为什么最后只有500万亿个存在下来呢?因为缺乏使用!要运用一些方法使突触活动起来,那么那个突触就能生存下来。如果运用得不够或者使用得不够,突触数量就会比较少。

影响智商的二个原因

第一大原因:大脑的营养。

第二大原因:宝宝成长的环境。

大部分的家长都知道给宝宝吃鱼肝油、配方奶粉,这些效果肯定是好的。但是不要忽略环境的作用,实际上,环境的作用远胜于营养,它比营养更关键。

大脑的发展过程需要外界信息的大量输入才能完成,外界信息的输入直接促进大脑的发展。输入就发展,不输入就不发展。缺少哪方面的输入,就必然在哪方面得不到发展,长大后这方面会不如别人。

如何开发宝宝智力

宝宝大脑发育和智力发展一致,3岁前大脑发育最快,以后逐渐减慢,5岁前即完成整个人脑发育的80%。所以3岁前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因此,抓住这段时期,帮孩子开发智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1.0~2个月

此时的宝宝对味觉、听觉、触觉和视觉的外界刺激都有反应。2个月的宝宝俯卧时能抬头,眼睛能跟随物体移动,易被颜色鲜艳的物体吸引。

小游戏:蹬玩具。家长将软球或柔软的玩具放在宝宝小床的一侧,把玩具推到宝宝手边,他便会用手推开玩具;再将玩具推到宝宝脚附近,他会用脚去蹬玩具。此游戏的目的是训练宝宝的手、脚灵活能力。

2.3~7个月

此时是宝宝由视觉引导的知觉探索时期。宝宝能积极活跃地探索身边的事情。

小游戏:藏猫猫。妈妈蒙住自己的脸,然后问宝宝:“妈妈在哪儿?”在宝宝寻找时,突然露出脸,并叫一声“喵儿”,逗宝宝笑。然后将宝宝脸蒙住,让他学着露出脸来,渐渐让宝宝自己控制游戏,训练宝宝的分析、判断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8~13个月

孩子的感知能力变得灵敏,开始喜欢模仿。

小游戏:拍拍手。与宝宝面对面坐下,握住他的两只手,边对拍边说“拍拍手”;然后不握他的手,边拍手边有节奏地说“拍拍手”,教他模仿,训练宝宝理解语言与模仿的能力。

4.14~18个月

宝宝开始产生抽象思维。在1~1.5岁阶段,宝宝能更精准地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能配合父母的引导进行互动。

小游戏:音乐呼啦圈。家长跟宝宝双手相握形成一个圆圈,音乐开始时,家长带宝宝按顺时针方向踏步走,音乐停止,引导宝宝停下来。做2~3次后,可以让宝宝自己尝试。

5.21个月以后

宝宝能够掌握符号关系,如语言理解、语言逻辑等。

小游戏:给宝宝讲个简单的图画故事,再让宝宝讲给家长听。家长可结合图画,重复一些重点的语言、动作描述,也可让宝宝跟着复述。然后让他看图讲故事,有困难时父母可适当提醒。若宝宝讲得与图书不一致不要去纠正,肯定他的合理创造。

帮宝宝开发智力时,应顺应自然,配合宝宝的发展阶段,适时给予刺激,营造学习的环境。而最重要的,是“退一步”,给宝宝独立发展的空间。

儿童期营养发育食谱 篇3

三色薯泥

适合年龄:1~12岁

材料

马铃薯(中)4个、枸杞4汤匙、绿花椰15朵、玉米粒125克、起司8片

调味料:盐少许

做法

1.马铃薯洗净,去皮;枸杞洗净,浸泡水至软,捞起,沥干水份;绿花椰洗净,切小朵备用。

2.马铃薯放入电饭锅中蒸熟,取出,绿花椰放入加有少许盐的滚水中汆烫数秒后,捞起,移入果汁机中搅碎成泥,取出备用。

3.取出蒸熟的马铃薯压成泥状,趁热加入起司,使其溶化,可再加入少许的盐调味。

4.再分别加入玉米粒、绿花椰泥及枸杞拌匀,捏成球状即可。

营养师的小叮咛

马铃薯是营养素丰富的食物,富含维生素及矿物质,此道菜将马铃薯做成泥状对长新牙的幼儿来说较容易咀嚼。

绿花椰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也含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B群、C、叶酸及钾、钙、镁、磷等矿物质,是非常健康的食物,若小朋友不喜欢吃,可将稍有酸味的菠萝及微甜的枸杞结合,小朋友较容易接受,而红、黄、绿的搭配也容易引起幼童的食欲。

海苔玉米蛋包饭

适合年龄:3~12岁

材料

熟五谷饭1碗、鸡蛋4个、小黄瓜2条、素火腿4片(约120克)、甜玉米粒1杯、紫菜碎片适量

调味料:橄榄油1大匙、盐少许、黑胡椒粒少许

做法

1.小黄瓜洗净,切丁;素火腿切丁;4个鸡蛋打散,加入紫菜碎片拌匀。

2.炒锅加入1大匙橄榄油烧热,倒入1/4蛋液,煎成蛋皮,盛起;续入小黄瓜、素火腿及甜玉米粒炒熟。再加入熟五谷饭一起拌炒,放入盐、黑胡椒粒调味。

3.将炒好的饭约1碗包入蛋皮中,再洒上紫菜碎片即可。

营养师的小叮咛

此道食谱适合小朋友午餐便当的菜色。五谷饭含有丰富维生素及矿物质,但是口感稍硬,如果小朋友一开始会排斥五谷饭,则可减少份量,改用白饭代替。

常见的五谷杂粮有糙米、小米、荞麦、燕麦、薏仁、红豆等组成,富含维生素B群、E及镁、硒、钙、锌等矿物质,对生长中的孩童来说是营养丰富的食物,如果可以加上黄豆补充蛋白质就更完美了。

煎蛋皮时,可使用平底锅,除了可掌握厚度均匀之外,形状也会比较漂亮,或是在蛋液中,添加少许的玉米粉,亦可减少蛋皮煎破的机会。

紫菜属于海藻类,主要含钠、钾、铁、钙,是生长发育所需的元素,水溶性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另外也含有植物性食物中少见的EPA,可以帮助脑部发育。

健康果汁冻

适合年龄:1~12岁

材料

葡萄35颗、柳橙4~5个、洋菜粉15公克(约1小包)

调味料:果糖4大匙

做法

1.将葡萄洗净,放入榨汁机中榨成汁;柳橙洗净,切对半,挤汁备用。

2.取一个干净的锅,倒水7~8杯,放入洋菜粉搅拌均匀,使其溶解呈透明状,熄火。

3.将果汁分成二份之后,分别倒入葡萄汁、柳橙汁,加入适量的果糖拌匀。

4.趁热倒入事先准备好的果冻模型中,待凉,移入冰箱冷藏约1小时后,取出即可食用。

营养师的小叮咛

儿童成长发育 篇4

资料与方法

2013 年9 月-2014 年9 月选取贵阳市观山湖区世纪城社区的儿童186 例。其中属于规律儿童保健 (在要求的时间段内进行健康体检和儿童保健) 的儿童96 例, 设为观察组。另90 例儿童为非规律社区儿童保健 (在出生后的18个月内任意1个月行健康体检) , 设为对照组。对照组男47 例 (52.22%) , 女43 例 (47.78%) , 年龄0~1 岁, 平均 (7.3±4.5) 个月;观察组男51 例 (53.13%) , 女45 例 (46.87%) , 年龄0~1 岁, 平均 (7.1±4.3) 个月。两组儿童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另两组儿童的发育和营养状况, 见表1。

纳入标准:①儿童年龄0~1 岁。②无先天性疾病。③家属表示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方法:对照组儿童在出生后的18 个月内任意1 个月行健康体检, 同时给予传统的儿童保健服务指导。观察组儿童则是按照社区的时间段进行体检, 并建立完善的档案, 同时给予新型社区儿童保健服务指导, 具体内容:①统计和记录好儿童的相关资料, 并且评估儿童的各项身体状况, 从而制定出个性化的保健服务指导计划, 对家长则可以定期开展辅导培训, 传授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的关爱、营养、智力的拓展方面的知识。②通过开展育儿知识课程, 让家长、监护人对常见的儿童疾病防治、营养需求等做较为深入的了解, 并且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③开展亲子互动活动, 增加儿童和监护人之间的联系, 不仅锻炼了身心, 同时也促进了感情的交流, 这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是十分必要的。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对两组儿童进行为期1 年的随访, 观察儿童适应性、运动能力、语言能力以及社交能力的情况。采用Gesell发育诊断表对两组儿童的发育商进行诊断量表评估[2]。

统计学处理: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 16.0 软件统计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实施规律社区儿童保健的观察组儿童在4 个方面的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讨论

儿童是社区的重要成员之一, 也是社区和国家发展的未来。因此, 确保社区儿童有一个稳定、舒适的生长环境是十分必要的。因此,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社区已经逐步开展了新型社区儿童保健服务。社区儿童保健的内容众多, 一般在婴儿出生后的1个月内就开展了辅导[3], 由社区的儿童专家指导家长在喂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辅食添加的量、时间以及早教等, 例如在出生后15 d左右可以逐步添加鱼肝油预防缺钙[4]。这些指导都能让家长能够更好地喂养儿童, 帮助儿童健康生长发育。同时, 社区还要对每个时间段内儿童的身高、体重等指标进行监测, 以确保能够时时了解到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家长和儿童, 社区应提高专门的电话咨询服务和定期上门随访服务, 以指导家长和解决疑问。研究发现, 规律保健的儿童在各方面均要显著优于非规律儿童[5], 这是由于非规律儿童不定期进行儿童保健, 不科学、不合理喂养, 从而无法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是否正常, 因此, 一定程度上耽误了儿童的成长。社区儿童保健让家长认识到了儿童保健的重要性, 也使得儿童体检更加具有规律性。这种儿童保健模式不仅方便了家长、儿童, 而且更大程度上对传统医疗服务模式产生了较大冲击, 让社区的群众能够更好地体验到保健的优势[6]。通过上述研究结果可知, 实施规律社区儿童保健的观察组儿童在适应性、运动能力、语言能力以及社交能力4个方面的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这就充分说明了新型社区儿童保健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相比于传统的儿童保健模式更具有实用性和先进性。

综上所述, 社区的儿童保健工作对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健康成效是十分令人满意的, 但由于存在流动人口儿童定期儿保健率不高的问题, 我们还需在社区加大儿童保健、健康教育的宣传, 使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社区儿童保健的益处。

摘要:目的:探讨建设新型儿童保健对社区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对186例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 参与规律社区儿童保健的96例, 设为观察组, 另90例为非规律社区儿童保健, 设为对照组, 就两组儿童保健后的适应性、运动能力、语言能力以及社交能力等智能发育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儿童在4个方面的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儿童成长过程中给予新型社区儿童保健能够有效地促进其生长发育, 提高儿童在运动、社区、语言等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新型,儿童保健,社区,生长发育

参考文献

[1]苏玉环.社区儿童保健对18个月内儿童生长发育影响调查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上旬刊) , 2014, 24 (3) :1678.

[2]张士杰, 杨秀芬, 高立英, 等.浅谈社区儿童保健与儿童生长发育[J].中国民康医学, 2008, 20 (10) :1076.

[3]梁艳.加强社区儿童保健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 (中旬刊) , 2014, 12 (10) :685.

[4]叶玉明.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在社区儿童保健中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J].医药前沿, 2014, 10 (3) :195.

[5]郝晓宁.社区儿童保健适宜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 2009, 24 (28) :3917-3919.

怎么治疗儿童发育迟缓 篇5

反应迟钝:大多表现在于听力以及视力上面。这是听力系统损坏或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

头围异常:头围是脑发育的形态指标,脑损伤婴儿往往会出现头围异常的现象。

体重增加不良,进食减少,哺乳无力。

固定姿势:大多是由于脑损伤导致肌肉张力异常所导致。例如弓角反张,蛙位,倒U字姿势等。

不笑:3个月婴儿正常会开始微笑现象,运动迟缓则会不笑或者推迟发笑时间。4个月大是不能发声笑。

小手紧握:时常握拳不饿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不能伸手抓物。

头不稳定:如4个月大婴儿坐立是头部无法竖直或者不能抬头。

斜视:3~4个月婴儿出现斜视现象或者眼球运动不良。

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家庭语言干预效果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因语言发育落后而就诊的儿童,所有患儿均经保健专家询问病史、比较发育水平、评估语言水平以及测定婴幼儿发育诊断量表确诊为语言发育迟缓。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4.1±0.9)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家庭语言干预,语言治疗师定期给予治疗指导,根据患儿的发育水平将具体的语言干预方法教给家长,主要由儿童家长对患儿进行语言干预。家长选择合适的卡片、玩具、书籍以及游戏活动,交流干预采用从抚爱行为到要求行为的形成,促进与患儿视线的接触,从事物的操作到交换游戏,交换使用语言符号。对于未学会言语符号的儿童可采用注视以及追视的方法,保持其对事物的持续记忆,与其做伴有运动的游戏以及事物的操作,例如采用穿珠子、摆积木、剪纸、捏橡皮泥以及玩智力玩具等训练,同时对患儿采用多种事物的辨别学习干预,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场景或创造条件,同时语言治疗师定期进行随访,及时了解患儿的情况,提出相应改进干预的方法。在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由专业人员采用婴幼儿发育诊断量表对患儿的发育商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能力、语言以及社交行为5个部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儿的发育商越高。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干预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后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发育商评分小幅度上升,但与干预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适应力、语言以及社会行为发育商评分方面,干预后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在儿童学习、社会交往和个性发展中,语言是一项重要能力,语言发育迟缓不仅会影响儿童与社会的交往、阻碍其社会适应能力的不断发展,同时会导致患儿出现孤僻古怪的性格,十分不利于小儿的人格发展[2]。目前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尤其对于留守儿童情况更严重,由于缺乏语言环境,使其缺乏一定语言交流的沟通环境,导致他们在预期时间段内难以达到与正常儿童使用同样的语言符号进行语言理解和表达的能力[3]。1.5~3岁是儿童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在3岁前对患儿进行干预利于降低语言障碍的短期和长期不良影响。由儿童家长对患儿进行语言干预,同时配合语言治疗师的定期指导,利于使父母了解孩子的语言发育水平,使患儿接受教育的环境从医院环境转移到日常生活环境,让患儿在交流的环境中进行语言学习,家长能根据孩子的语言发育水平进行应答。在家里患儿还可与同龄儿童进行交往,加大语言沟通的场所,利于提高儿童语言水平,提高孩子的适应能力和社会行为发育商,同时可显著减少住院治疗所产生的经济负担[4]。

通过本组资料研究结果显示,给予家庭语言干预后,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发育商评分小幅度上升,干预后适应力、语言以及社会行为发育商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充分肯定了家庭语言干预的治疗效果,与文献报道情况相符[5]。总之,对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采用家庭语言干预,可有效提高患儿的语言水平,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且可有效降低治疗费用,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芳.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综合干预的个案研究[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1,4(4):40-44.

[2]焦喜涛,宫宏宇,张东旭.语言发育迟缓儿童110例训练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5):157.

[3]杨梅凤,江瑞芬,王小林,等.18-42月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161例临床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1,32(5):46-48.

[4]陶聪,麦坚凝,肖华,等.2-3岁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智能发育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20(7):635-636.

儿童发育性髋脱位手术治疗进展 篇7

关键词:儿童,发育性髋脱位,手术治疗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也称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或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在临床比较常见。髋脱位的并发症较多,对于低龄儿童常采用固定夹具或石膏进行保守治疗,而对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儿童可进行手术治疗。国际上对髋脱位的手术治疗方式一直以来都在不断研究更新,从早期的徒手杠杆正复疗法和外展内旋位固定法等,到近现代的功能疗法、髋臼成形术以及骨盆截骨法等为髋关节脱位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发病原因与临床表现

1.1 发病原因

儿童发育性髋脱位包括髋关节半脱位和髋臼发育不良等,造成儿童出现走路形态异常、脊柱畸形甚至引起残疾。该病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并且发病率与地区和环境的不同有较大关联,通常女孩比男孩发病率高,在我国南方发病率普遍低于北方,而国外发病率高于我国。虽然目前尚未对该病发病病因有确切说明,但经研究表明以下因素会导致该病的发生[1]。

(1)髋关节囊和韧带松弛。对典型性髋关节脱位进行分析得知,在胎儿期间若有髋关节囊和韧带松弛现象,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有部分儿童发展成髋关节脱位。

(2)雌激素分泌过多。有实验表明,女性雌性激素分泌水平比男性高,可能因为雌性激素以及黄体酮穿越胎盘使得关节发生松弛,继而导致髋关节脱位。

(3)遗传因素。在患病儿童的血缘亲属中,有15%~30%患该病。

(4)机械因素。在胎儿在子宫内收到机械性压迫、母孕期羊水太少、出生后婴儿体位姿势不当。

(5)神经系统因素。甲状腺机能亢进或神经系统异常都会导致该病发生。

1.2 临床表现

(1)儿童骨骼髋臼发育迟缓,并且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出现不同的病理变化,一般正常的儿童在发育过程中髋臼指数会不断变小,而患有发育性髋脱位的患儿则刚好相反,从而使得股骨头发育缓慢,对髂骨翼造成压迫,并在髋臼上缘出现一个假性髋臼,造成股骨头变成不规则形状,而不是标准的圆球形,改变软组织形态和功能,如关节囊的松弛和拉长,以及圆韧带的拉长甚至是拉断[2]。

(2)虽然患儿髋关节发育异常在出生时已存在,但因其没有明显体征异常容易被家长忽略,直到患儿在学习走路站立不稳时才被察觉。通常患儿一侧下肢呈外旋状,在走路时具有跛行步态,易跌倒,髋关节外展幅度受限,在髋关节活动过多时易出现疲劳感和疼痛感,患侧下肢肌肉萎缩。

(3)患儿髋关节的脱位症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加深,在经X线照射后可观察到髋臼角超过30°,股骨颈的前倾角较正常水平要大,闭孔上缘和股骨颈内侧缘不能连成一条曲线[3]。

2 治疗方案

2.1 不同手术治疗方式

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受诸多因素影响,如患儿股骨头发育情况、髋臼发育情况和周围软组织病理变化等,没有任何一种手术能适用所有病例。该病治疗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髋臼周围截骨术。采用髋臼周围截骨方式改善髋臼指数,对髋臼的生理曲度和容积的改变具有较好治疗效果。这种手术方式比较适合因神经或肌肉病变引起的髋臼发育不良或位置异常的患儿。其主要包括Lance截骨术、Pemberton截骨术、Dega截骨术、Tavares截骨术、Weston截骨术等。国外专家学者通过对108例髋发育不良患儿行Pemberton截骨术随访10年发现,有87例髋放射学检查正常,CE角平均改善了27°角,因而认为该术对患儿疗效安全有效。

(2)骨盆旋转截骨。采用骨盆截骨方式来改善髋臼方向和位置,能加强髋关节复位之后的稳定性。该方式比较适合头臼形态正常但髋臼方向异常的患儿,不适用于头臼不相容患儿,主要方式有Salter截骨术、Steel截骨术、Sutherland截骨术。经调查研究发现[4],对行Salter截骨术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进行为期平均10年的随访结果表明,患儿术后CE角平均改善了12°角,并有大部分患儿角度<20°角。该术还能有效预防骨关节炎的发生,但只适用于轻度发育不良的患儿,且改善程度有限。

(3)髋臼扩大术。采用扩大髋臼方式,用以矫正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股骨头覆盖,主要适用于错过关节复位最佳时机的大龄(>6岁)患儿。手术方式包括Shelf截骨术和Chiari截骨术等。因为该术是经关节囊纤维软骨化生来代替关节透明软骨,而它的弹性和耐受性都比较差,加上破坏了髋臼外上方部位,会影响到髋臼边缘次级骨化中心的发育情况,使得骨膜下新骨的生成较为迟缓,所以经常很难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2.2 不同年龄治疗方式

2.2.1 两岁以内患儿治疗

改良蛙式位铝板支架固定法,由于两岁以内患儿股骨头脱位情况较为严重,不能自行复位,只能依靠手法调整,复位前应松懈患儿内收肌挛缩现象,以减少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概率。该法通常使用宽为7 cm,厚为0.3 cm的铝合金板做成横板与竖版,用螺栓将两者固定,再将金属环使背带和胸带与其连接起来,对患儿髋关节复位后进行固定[6]。在随后一年内进行X线照射观察,髋臼上缘发育良好后即可解除固定。

2.2.2六岁以内患儿治疗

继发性病理改变的患儿闭合复位成功率较低,其中有大约一半左右患者会发生股骨头坏死或功能退化等症状,因此需要对患儿采取手术治疗。在对患儿进行髂骨截骨以及髋臼造盖术等手术时应注意对软组织采取切开复位,帮助恢复软组织挛缩,缩短股骨长度用来降低股骨头的压力,并纠正前倾角增大症状,否则容易造成半脱位现象[7]。手术关键在于术前应对股骨头牵引至髋臼水平,切除髋臼内杂质,只保留关节孟唇,保证关节软骨的完整性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髋臼指数>45°患者,应使用克氏针对髂骨进行固定,否则易出现松动移位,使手术失败。

2.3.3 大于6岁患儿治疗

患者股骨头已经成型,软组织也损伤严重,年龄越多治疗越困难,一般采用股骨短缩+旋转截骨为主进行畸形矫正,降低患者痛苦。对于股骨头与髋臼比例不协调的半脱位患者通常使用骨盆内移截骨术,而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活动首先不明显,无法进行其他手术方式的患者可采用三联截骨术,术后效果优良性较高。

骨盆内移截骨术是在患者髋臼上缘新建一个臼盖,以稳定髋关节。因为>6岁儿童耻骨已经联合,髋臼发育畸形和头臼不相同无法充当髋臼旋转支点,在关节囊上缘做骨盆内移截骨术能使髋关节的活动范围保持在正常[8]。

3 总结

近年来在世界各国医务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儿童髋关节脱位手术治疗已取得较好的成果。随着B超、三维CT成像技术的发展,在手术中可对头臼和髋关节进行全方位观察,能有效诊断患者髋关节具体状况,有利于制定出正确的治疗方案并直观地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但在我国仍有部分偏远贫困地区的患者因设备技术的制约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因此我国需要加大研究和应用力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髋脱位手术技术的发展,这对提高我国人民生命质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志松.Salter截骨术与股骨近端旋转截骨治疗发育性髋脱位[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7):1832-1834.

[2]孙丹舟.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强力造盖术及其应用的选择[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0(5):298.

[3]陈博昌.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0,26(6):339.

[4]芦天亮.发育性髋脱位闭合复位治疗后股骨头骨骺坏死[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9):729.

[5]马承宣.髋臼造顶和股骨短缩截骨治疗先天性髋脱位的长期疗效观察[J].中华骨科杂志,2011(7):407.

[6]许瑞江.发育性髋脱位治疗后继发股骨头坏死的治疗[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9(10):44-45.

[7]潘新,楼跃,黄禄基,等.Tavares改良骨盆截骨术[J].治疗儿童重度发育性髋关节脱位,2009,5,28(5):246-248.

儿童成长发育 篇8

留守儿童问题并不是某个国家、某个地区在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独有问题, 而是具有一定时空变迁的共性问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UNICEF) 《2006年世界儿童状况报告》估计, 我国农民工子女已经达到4 300万, 其中2 300万是留守儿童[1]。全国妇联2008年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报告》显示, 根据2005年全国人口1%抽样调查的数据推断,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接近5 800万, 这一数字仍在逐渐增加。儿童留守这一改变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教养方式, 势必引起儿童发育和健康的损害。然而, 对留守儿童的发育和健康研究, 困惑颇多, 需要拓展视野, 跨学科、多水平开展研究。

1 研究困惑

“留守儿童”一词最早出现在1994年, 一是指因父母出国工作或求学而留在国内的儿童;二是指因父母外出打工而滞留在农村的儿童。2000年后, 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的文献逐年增多[2]。不同学科领域、不同学者都在围绕留守儿童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 成果颇多, 然而在研究对象界定、研究设计的规范性和研究的价值取向等方面仍需进行深入的探讨。

1.1 留守儿童的定义不一致

留守儿童的实质是一定时期的亲子分离, 即至少是亲代中的父亲或母亲一方有一定时期的亲子分离现象, 这种亲子分离现象又同人口迁移紧密相关。从历史眼光来看, 符合这种定义的留守儿童现象, 在中国的人口迁移历史上早已存在。

目前, 界定留守儿童的分歧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父母外出类型。父母外出是留守儿童概念构成的核心部分。在已有研究中, 不同学者对父母外出这一特征的要求仍然存在分歧, 即按一方在外务工[3,4], 还是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5,6]界定为留守儿童还没有统一。 (2) 判别留守儿童时间标准。从既有的研究来看, 有部分学者提出过3个月、4个月或0.5 a的时间作为留守儿童界定要求之一[7], 还有的学者则提出了“0.5 a以上”的标准[8]。不过, 多数学者并不以留守时间长短作为判别留守儿童的指标。还有一些学者为了利用人口统计学数据确定或推算留守儿童的数量, 采用“0.5 a”作为界定留守儿童的时间标准;一些定量研究则会依父母外出打工时间长短 (如0.5 a以下、0.5~1 a、1~2 a、2 a以上等) 划分留守儿童的类型。除上述时间长短的问题以外, 人们还面临着其他2个与时间有关的难题, 即一次连续的“留守”其时间没有达到规定的长度[9], 但连续几次“留守”的时间超过规定长度的是否算作“留守”?过去有过较长时期的“留守”, 但到调查时点已经结束了“留守”状态的算不算“留守”? (3) 留守儿童年龄范围。已有研究中关于留守儿童年龄的使用差别较大, 在年龄上限限定中, 有定义为14岁以下[10]、16岁以下[11]或18岁以下[12], 也有笼统地指“就读于小学与初中的儿童少年”[5]、“尚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适龄阶段的孩子”[13]或“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等[14]。

基于对以上争议的思考, 笔者建议“农村留守儿童”标准界定如下:农村留守儿童是指不能随外出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活动的父母一方或双方生活, 而留在家乡由父母一方或代理监护人教养或自我照顾的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在实际应用时, 留守时间应连续6个月以上。“既往留守儿童”可界定为在过去某一时期, 连续留守6个月以上的儿童。

1.2 研究范围和研究设计的局限性

1.2.1 研究力量分散

研究力量分散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不能形成优势和合力, 极大地削弱了研究的成效。无论儿童少年卫生学专业工作者, 还是儿童心理学专业工作者, 乃至社会工作者, 调查的留守儿童、家长、教师计有数万人之多, 规模十分可观。但各个调查自行其是, 研究成果不能形成整体;同时交流甚少, 信息不能充分利用的现象仍然存在[15]。

1.2.2 研究范围有诸多缺失

从研究对象所在地域考察, 现有研究较好地覆盖了湖北、江西、福建、四川、安徽等省份, 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同样突出的重庆、贵州、云南、宁夏、内蒙等地的调研并不多见, 因此, 研究结果有可能还未充分反映全国的情况。

从研究对象的年龄和身份考察, 目前绝大多数研究只关注了正在经历留守生活的小学与初中儿童。联合国儿童权益公约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Children) 对儿童的界定是不满18岁的人, 因此对高中和学前留守儿童的忽视是一种缺失。不过, 更为明显的缺失是, 那些曾经长期经历留守生活, 而目前已经失去“留守”身份, 或“学生”身份, 或“儿童”身份的人, 几乎还未进入研究人员的视野。

研究范围多局限在道德品质[16]、心理卫生问题和伤害[17]、行为及交往问题[18]、教育问题[19]、权益保障问题和社会支持系统等[20], 对留守儿童发育和健康的其他方面关注较少。

1.2.3 研究设计不能回答因果关系

从设计上看, 多数是描述性研究, 偶见质性研究报告 (qualitative study) , 队列研究和干预研究基本没有。而在描述性研究中, 又集中了横断面研究和个案分析, 这些研究设计不能回答留守与儿童心理行为等问题的因果联系。在目前数量有限的质性研究报告中, 大多研究者对调查的内容、提问的方式和实施研究的具体步骤缺乏明确介绍, 致使质性研究方法的规范性大打折扣。

迄今, 对全国留守儿童的总体规模、结构、分布、生活状况、学习情况、心理特征等还没有清楚的认识和了解, 对这一问题的把握目前还只是处于个案的现象描述阶段, 而对留守儿童的卫生保健需求、营养状况、心理行为问题的性别差异、青春发动时相的改变等则一无所知。

1.3 研究结论的不一致性

研究方法比较随意的现象严重制约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由于抽样方法不同、研究对象的界定不一致、亲子分离的时间、抚养者性质 (父母一方、长辈、其他亲属抚养) 不同, 无法进行研究之间结论的比较和外推。

已经形成的与留守儿童有关的一些基本结论还相互矛盾。如留守现象对儿童的学习成绩是否存在影响, 影响的程度如何, 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观点。有相当多的学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 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有较大影响。但也有学者认为, 整体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业行为上没有显著差异[21]。

部分研究明显地带有先入为主的倾向。在研究方案设计、资料收集、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各个阶段, 更关注与留守儿童有关的“负面”问题, 研究的客观性、中立性不够。

2 从生态学看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Urie Bronfenbrenner提出的儿童发展生态理论模型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22], 从生态学的研究视角获得了儿童社会性发展方面的新认识, 是近年来最有影响力的发展理论流派。Bronfenbrenner特别强调“生态”对发展的重要意义。所谓“生态”指的是有机体或者个人正在经历着的, 或者与个体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环境。他认为, 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是由若干相互镶嵌的系统组成。儿童生态环境的第1水平是微观系统 (microsystem) , 包括家庭和学校。儿童生态环境的第2水平是中间系统 (mesosystem) , 指儿童直接参与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影响。例如, 家庭环境的质量就有可能影响到儿童在学校中的自信心和同伴关系。儿童生态环境的第3个水平是外层系统 (exosystem) , 指儿童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个人有着影响的环境。如儿童父母的工作环境就有可能影响到他们在家庭中的行为, 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抚养和教育质量。儿童生态环境的第4个水平是宏观系统 (macrosystem) , 指儿童所处的社会或亚文化中的社会结构的组织或意识形态。Bronfenbrenner的生态学模型表明, 宏观系统的变化 (如职业状况的变化) 会影响到外层系统 (如父母的工作经历) , 进而会影响到儿童的微观系统和中间系统, 因此对儿童发展的分析就不能仅局限于儿童直接接触的微观系统, 而应全面考察各层系统及其相互联系。Bronfenbrenner认为, 人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在日益复杂的水平上连续不断地认识和建构生态环境的过程。儿童首先认识的是父母, 然后是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幼儿园或学校环境, 最后是更为广阔的社会。儿童生态环境的变化也即“生态过渡”, 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儿童面临生态过渡的挑战, 必须学会适应, 在适应中获得发展。因此, Bronfenbrenner认为, 观察儿童如何应对生态过渡是理解其发展的最好基础。对于留守儿童来说, 家庭中父母的缺位首先就是其“社会环境”中最重要条件的缺失。家庭就如一个系统, 亲子次系统在留守儿童的家庭中基本处于真空的状态, 所谓的“隔代抚养”、“同代抚养”都无法弥补家庭结构的这一缺憾, 从而导致家庭中出现情感饥渴、权力混乱、规范缺失的现象, 他们都是导致留守儿童性格和行为偏差的直接原因。

此外, 学校教育没有对留守儿童给予特殊的关注, 从而导致留守儿童无法在学校、同学这些重要的“社会环境”组成要素中得到正面的支持, 反而遭受了“受排斥和欺负”这样的负面影响[23]。而社会制度、政策的不合理造成的城乡有别对留守儿童产生的影响也是十分显著的。首先它是造成留守儿童留守农村的根本原因;其次, 这种制度带来的差异也直接导致了留守儿童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转变与偏移。

生态学模式认为, 个人、家庭和小群体在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转变的过程中, 会产生一些过渡时期的问题和需要。人的成长过程会经历许多这样的转变, 例如上学、青春期发育、工作、结婚等。对于农民工家庭来说, 农民工自身、子女、亲人以及整个家庭都会因为外出务工这一转变而产生许多问题。特别是留守儿童本身面对成长发育就会有许多需要, 而在这个原本充满许多困惑和动荡不安的年龄, 他们最基本的源于父母的情感需求却没有办法得到满足。此外, 在城市与乡村的矛盾与融合之中传承的代际经验也对他们的价值观、情感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适应”在生态学的观点中是指根据环境的条件调整自己, 以便继续有效地发挥功能, 这其实意味着一种变化。“应对”是适应的一种形式。“适应”强调对新环境的肯定或否定的反应, “应对”强调努力克服困难、处理问题。留守儿童要适应父母离家的变化, 要适应与其他监护人生活的现实, 甚至要适应自己独自承担家庭重担的困境, 总之, 对于成长中的他们来说要面对太多比其他同龄人更复杂的适应。适应是需要付出努力的, 除了留守儿童自身的努力之外, 社会环境改变来适应留守儿童也是同样甚至是更为重要的。但是, 就目前来看, 社会环境在“父母”这一条件无法满足的前提下并没有做出积极的改变, 而是更多地强调留守儿童自身的“应对”, 这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说也是极其不合理的。当留守儿童无法适应当前的改变时, 取而代之的便是对社会、对家庭、对父母的怨恨, 逆反心理就是一种否定的“适应”方式。

3 从进化心理学看留守儿童的抚养

生活史理论 (life history theory) 源于进化心理学 (evolution psychology) 或社会生物学, 主要用来探讨人类 (或动物) 心身发展过程中某些特质的时间表 (timing) 问题。如性成熟的年龄 (初潮的年龄、首次性行为与初次生育的时间) 、断奶的年龄、出生间隔、幼儿死亡率、后代身材大小、后代数量 (包括每胎数量) 与质量、围绝经期与闭经等, 这些心身问题都是与心理行为进化发展相联系的现象。目前心理学对人类生活史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于青少年性成熟的原因及其发展结局。Ellis从生活史理论探讨了女孩青春期发展的时间表问题, 并对解释加速或减缓青春期发育的各种理论进行了比较与评价。Ellis认为, 儿童发育的时间表作为一种整合的发展策略条件性地改变了儿童期的长度, 这反应了家庭环境的性质与构成, 高质量的社会发展环境有利于儿童期的延长 (延迟青春期) , 而不利的社会发展环境可能缩短儿童期, 加速性成熟[24]。根据以上理论似乎可以形成这一假说, 即童年期甚至婴幼儿期的亲子分离可能造成留守儿童青少年的生殖策略改变, 使留守儿童青春发动时相提前。

根据Trivers (1972) 的父亲投资理论 (paternal investment theory) [25], 环境不利会改变个体的生殖策略。进化心理学认为, 个体的生存与生育就是依据进化策略动态分配资源给成长 (growth) 、稳定 (maintenance) 与生育 (reproduction) , 有限资源的分配具有排他性, 如用于生长发育的资源不可能运用于稳定与生育[26], 个体如果把有限的资源优先用于生育而不是成长, 个体的生育时间表可能就会提前, 性成熟时间提前, 生育策略主要关注后代的数量并且可能使后代的性别主要集中于女性, 以获得较大的后代生殖机会, 可以通过有限的资源使人类的基因复制达到最大化。

父亲 (父爱) 缺失 (father absence) 指由于分居、离婚、死亡等原因而导致的儿童缺少父亲的关怀, 缺少父爱的现象。在我国, 外出务工是最常见的父爱缺失的原因。父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正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西方学者对父亲缺失的很多研究成果值得借鉴, 但大部分集中在父亲缺失对儿童的性别角色认同、学业成绩、认知、生理发育、外部行为问题的影响上, 关于父亲缺失对儿童深层心理的影响探讨得并不多。而且西方学者所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父母离婚、父亲离家出走、死亡等方面, 对另外一种父亲缺失状态, 即父亲长期由于工作需要外出导致的父亲缺失, 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的研究还很少。关于父亲缺失对儿童所产生影响的实证研究在国内尚处起步阶段, 而在留守儿童中的研究尚未开展;且大部分集中于理论性质的探讨以及介绍国外的研究成果。由于经济、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 西方学者的结论是否适合我国的文化背景仍是尚待检验的问题。另外, 父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与特定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体系中, 父亲的作用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 应该提倡在中国文化背景下, 通过借鉴西方学者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考虑中国父亲缺失的特定背景与西方国家的差异, 针对中国父亲缺失在留守儿童发展上的独特作用进行相应的研究, 以促进留守儿童更优发展, 这也应成为当前留守儿童发展生态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墨西哥一项前瞻性随访研究发现, 在贫穷的农村地区移民所致的父亲缺失与儿童疾病发生率上升相关。该地区父亲缺失儿童总体疾病、腹泻发生的概率分别高于没有父亲缺失儿童的39%和51%[27]。

早在1965年, Whiting发现婴儿期与亲生母亲 (biological mother) 的分离与女性月经初潮提前有关。Joner (1972) 研究报告, 父亲缺失的女童月经初潮年龄早于无父亲缺失的同伴。随后有关家庭环境与青春期发育、性成熟等研究逐渐增多。Draper和Harpending (1982) 提出假设, 父亲缺失会导致女性更早表达性兴趣及发生性行为。Belsky认为, 早期应激性抚育环境 (early stressful rearing environment) 是改变儿童青少年繁衍策略 (reproductive strategy) 的重要因素[28]。这些应激性抚育环境包括父母离婚、家庭冲突、父亲缺失、不信任的配偶关系以及不安全型依恋等, 可能通过增加儿童青少年内化性行为发生的风险、改变体内脂肪代谢等途径, 导致青春发动时相提前。个体对童年期 (甚至更早至婴幼儿期) 的早期经历中某些特质尤为敏感, 成长于支持性、稳定的家庭环境中的儿童, 青春期发育速度较慢, 生殖启动时间相对推迟, 而且成年后配偶关系更稳定。在此基础上, Ellis[29]又对该理论进行了拓展, 认为父亲在女儿性发育过程中起到了非常独特的调节作用, 其作用甚至超过了儿童成长环境中的社会心理应激因素和其他支持性因素。

父母忽视 (parental neglect) 与同伴压力也具有类似于父母缺失的效应。实际上青春期生活史主要探讨上一代对下一代的生存与生殖的影响问题。这些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控制家庭与社会生态背景中某些变量来改变、推迟青春期, 提高女性青少年的生育潜能, 以获得较好的发展结果, 如父母关系融洽与增加父女相处时间等都可能会导致后代形成指向未来的生育策略, 获得较好发展结果。父亲缺失或家庭压力是否也会对留守儿童青少年的生殖策略产生影响, 现有研究资料尚不能回答这些问题。

4 创新留守儿童发育与健康的研究思路

4.1 创新研究模型 儿童的成长环境与发育模式及终身健康密切相关, 包括早期营养和情感环境不良的编程作用 (programming) 、脂肪重集聚时间提前与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及肥胖的关系、缺失的父爱和/或母爱对未来家庭的长期影响。

将生态学理论引入留守儿童的研究, 可以从宏观上理解家庭、社区、学校、社会保障制度、社会风气、法律制度等对留守儿童的发育和健康影响, 评价环境对儿童发育结局的累积效应和时间动态效应等;也可以将环境与儿童的遗传易损性结合, 更深入探讨环境与遗传的交互作用对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

将进化心理学理论引入留守儿童的发育与健康研究, 探讨童年忽视、父爱 (母爱) 缺失等生活经历与留守儿童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及其内化性行为问题、外化性行为问题增加的关系。

将人类疾病与健康问题的发育起源理论 (developmental origin of health and disease, DOHaD理论) 引入留守儿童研究[30], 阐明留守儿童早期营养及其教养环境对终身健康的影响。

4.2 多学科联合, 力求在研究内容方面有所突破 留守儿童研究是一个跨学科、跨专业的领域, 需要多学科的充分参与。然而, 一些研究专注于本学科领域而忽视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使留守儿童研究缺乏整体性和深入性。

以往的研究多是对留守儿童认知、道德、性格及学业成就及身心健康状况的研究, 而对留守儿童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和实际干预性的研究较少;对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研究较多, 对形成心理行为问题的中介因素研究明显不足;对留守儿童的伤害问题关注较多, 对他们的其他健康问题关注较少;对留守儿童的营养不良关注过多, 对他们的营养过剩关注不足。

多学科的研究视角形成了留守儿童研究百花齐放的局面, 以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研究为例, 通过标准化的量表和实证统计, 分析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虽得出了丰富的结果, 但由于缺少对留守儿童日常生活和内心感受的体验, 孤立的心理测量使研究结论显得生硬而表面化, 因此需要对留守儿童生活和内心的真实了解, 对不同年龄段留守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需求深入揭示, 方能阐明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特征;另外, 还应结合当今的儿童心理发展的前沿问题进行研究, 如脑与神经认知科学, 探究留守儿童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产生的认知神经机制。

4.3 扩展多水平设计, 开展我国儿童早期抚养模式与发育和健康关系的队列研究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抚养模式不同于国外的亲属抚养 (kinship care) 模式[31]。从监护人的角度看, 我国留守儿童有单亲抚养, 其中母亲抚养多, 父亲抚养少;有亲属抚养, 以祖父母、外祖父母为主, 其他亲属抚养少;甚至还有年长儿童带养年幼儿童。从早期抚养阶段看, 有断乳后即与父母分离的儿童, 又有在不同年龄留守的儿童;从时间上看, 有短期和长期留守者。这些特征决定了早期抚养模式多样性, 对儿童发育和健康影响性质和程度也存在明显的不同。例如, 父爱缺失对儿童发育影响可能存在性别差异;婴幼儿时期分离, 亲子依恋难以建立;祖父 (外祖父) 辈抚养给儿童提供的约束环境不足[32];教养方式不同与膳食营养不均衡的作用等。

儿童成长发育 篇9

1.1 监测对象

根据《全国儿童营养与健康监测工作手册》要求, 辽宁省抽取2个城区、2个县区作为监测地区, 每个监测区抽取4个乡镇 (街道) , 按照每个乡镇 (街道) 监测5岁以下儿童500名左右样本量的原则, 每个乡镇 (街道) 抽取部分或全部行政村 (居) 委会进行。对监测对象具体规定:5岁以下儿童, 指在接受保健服务当日未满5周岁的儿童;户口在监测地区, 但离开本地1年以上者不作为监测对象;户口在监测地区, 但在外地出生并且1岁以后再回到监测地区的儿童不作为监测对象。

1.2 监测方法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年版) 》的相关规定, 对辖区内的0~6岁儿童进行健康管理, 分别填入“1岁以内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1-2岁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3~6岁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中。

1.3 质量要求

资料完整率100%, 表卡中项目填写错误率<1%, 计算机录入错误率<0.1%, 身长/身高复核误差在±1厘米范围内的合格率≥90%、体重复核误差在±0.2千克范围内的合格率≥90%。

1.4 统计分析

应用Excel 2003录入数据, 运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P值<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011-2013年共监测数据完整的5岁以下儿童9 690人次, 城市儿童6 716人次, 农村儿童2 974人次, 男童4 915人次, 女童4 775人次。按照年龄段划分各月龄段儿童数见表1中调查人数项。

2.2 各年龄段儿童的年龄别体重监测情况

低体重发生率7~9月龄和4~5岁年龄组最高。见表1。

2.3 各年龄段儿童的年龄别身高监测情况

监测数据显示, 发育迟缓发生率为1.05%, 随着月龄的增加, 生长迟缓的发生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各月龄差异显著 (χ2=13.9123, P<0.05) 。生长迟缓城乡差异仍很明显, 农村的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是城市的9.3倍。见图1。

注:χ2=205.6779, P<0.005

2.4 身高别体重监测情况

数据显示小月龄婴儿的消瘦较突出, 最高发生率达7.15%, 其中1~3个月是最高发生年龄段。肥胖和超重高发年龄段为13~18个月。见表2。

2.5 生长迟缓儿童身高别体重情况

生长迟缓儿童中, 按身高别体重评价为肥胖和超重的儿童占有很大比例。其中肥胖占总生长迟缓儿童的35%, 超重人数占总生长迟缓儿童的27%, 即生长迟缓儿童中体重超过正常范围的人数达到62%, 不同月龄组的生长迟缓儿童低体重、肥胖和超重构成比差异无显著意义 (χ2=21.2526, P>0.05) 。

注:χ2=519.9888, P<0.01

3 讨论

3.1 儿童营养保健重点

从辽宁省部分地区儿童营养监测的数据分析显示, 全省按照WHO2007版[1]的标准统计低体重发生率低于国家2010年统计的3.6%[2], 但农村地区低体重发生率仍极为突出, 加强农村地区儿童低体重管理, 将继续是辽宁省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内容。

3.2 儿童超重和肥胖问题日益凸显

监测地区肥胖检出率为12.4%, 超重发生率为25.91%, 与Willow等[3]采用同样统计标准计算的加拿大魁北克省1 044名2~5岁儿童肥胖37.4%、超重为27.5%相比较, 结果接近。从月龄段分布角度分析, 儿童肥胖和超重发生的两个高峰段集中在0.5~1.5岁和4~5岁两个阶段, 此结果与李辉[4]等统计的八城市儿童单纯性肥胖年龄分布在出生后1年和4岁后的情况基本吻合。丁宗一[5]在我国儿童期单纯性肥胖的特点及预防中提到, 单纯性肥胖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因此从家庭、饮食、运动、心理等多角度进行干预, 降低肥胖乃至超重的发生, 提高远期生存质量。因此有针对性的加大儿童喂养的宣传教育, 普及科学喂养育儿知识, 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生长迟缓与肥胖和超重关联性较高

从营养监测数据分析表明60%的生长迟缓儿童体重超过正常范围, 因此, 肥胖和超重是否是生长迟缓发生的因素之一, 是否会对儿童的最终身高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还需要进一步证实, 更多的专家、学者应对此予以关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WHO.The WHO Child Growth Standards[EB/OL].Http://www.who.int/childgrowth/en/.2012-06-01.

[2]中国0-6岁儿童营养发展报告 (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2, 5.

[3]Willow s N D, Johnson M S, Ball G D.Prevalence estin ates of overw eight and obesity in Cree preschool children in northem Quebec according to international and US reference criteria[J].Am J Public Health, 2007, 97 (2) :311-316.

[4]李辉, 张璇, 阎桂凤.八城市7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十年流行变化趋势[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2, 10 (5) :316-318.

儿童成长发育 篇10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整群抽取太谷县第一幼儿园的1 333名入园儿童, 男698名, 女635名。

1.2 方法

1.2.1 测量方法

根据儿童体格发育测量的标准方法[1], 准确测量儿童的体重、身高, 体重测量用杠杆式体重计, 读数精确到0.01 kg, 身高使用立式身高计, 读数精确到0.1 cm。

1.2.2 评价方法

将每一儿童的性别, 出生年、月、日及体重, 身高测量数据输入WZR-EI型儿童保健电脑 (苏州市东昊医用电子仪器厂生产) 逐项评价。

1.2.2. 1 体格发育评价

采用国际通用的世界卫生组织 (WHO) 推荐的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 (NCHS) 标准, 按离差分级法 (分上、中上、中+、中-、中下、下6个等级) 评价个体儿童的体重、身高等级。

1.2.2. 2 体型评价

根据儿童的体重、身高判断儿童的体型属于匀称型、粗壮型、纤细型或待定。待定由检查医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和进一步诊断。

1.2.2. 3 营养状况评价

体重正常:按身高的体重≥-2SD~<20%中位数。

肥胖:轻度≥20%中位数~<30%中位数;中度≥30%中位数~<50%中位数;重度≥50%中位数。

营养不良:低体重按年龄的体重<-2SD。发育迟缓:按年龄的身高<-2SD。消瘦:按身高的体重<-2SD。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 体重、身高超均值 (中位数) 情况

调查儿童1 333名, 体重超均值人数785名, 超均值率为58.89%;身高超均值人数687名, 超均值率为51.54%;男女儿童超均值情况见表1。

体重、身高超均值率均为男童大于女童, 体重男女童差异有显著性, 身高男女童差异无显著性。

2.2 体型

调查人数1 333名, 匀称1 248名, 占93.62%;粗壮64名, 占4.80%;纤细21名, 占1.58%, 男女儿童的体型构成情况差异无显著性 (电脑评价为“待定”的均经检查医师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评价, 未发现特殊异常体型) 。男女儿童体型构成情况见表2。

例 (%)

2.3 肥胖、营养不良检出情况

调查人数1 333名, 体重正常1 198名, 占89.87%。肥胖121名, 占9.08%, 其中, 轻度94名, 占7.05%;中度21名, 占1.58%;重度6名, 占0.45%。营养不良14名, 占1.05%, 其中低体重3名, 消瘦4名, 发育迟缓者7名。男、女儿童肥胖、营养不良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 见表3。各年龄组儿童肥胖、营养不良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 见表4。

例 (%)

例 (%)

注:χ2、P为3岁~组与4岁~组比较检验值;χ21、P1为3岁~组与5岁~组比较检验值;χ22、P2为3岁~组与6岁~组比较检验值;χ23、P3为4岁~组与5岁~组比较检验值;χ24、P4为4岁~组与6岁~组比较检验值;χ25、P5为5岁~组与6岁~组比较检验值。

由表3、表4可以看出, 男女儿童间肥胖、营养不良的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 但肥胖儿的检出率男童高于女童, 随年龄的增大呈上升趋势, 以6岁~组最高;营养不良的检出率女童高于男童, 随年龄的增大呈下降趋势。

3 讨论

本次调查应用WZR-EI型儿童保健电脑对1 333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身高、体重发育评价, 从整体来看, 该群儿童体格发育水平有半数以上超过了WHO推荐的NCHS标准, 这与本地经济文化水平较高、家长育儿知识水平提高及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有关。但从其他方面分析, 体重在正常范围的占89.87%, 有9.08%的儿童发生肥胖, 1.05%的儿童发生营养不良;体型匀称的占93.62%, 有6.38%的儿童体型呈现粗壮或纤细型。

3.1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多数家庭达到小康水平, 物质不断丰富, 居住条件不断改善, 儿童营养供给充足, 生长环境优越, 抵抗力增强, 患病减少;加上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 孩子患病能得到及时救治, 从而减少了疾病对生长发育的负面影响, 促使儿童生长发育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儿童肥胖问题成为全球比较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2], 尤其是学龄前儿童肥胖, 不仅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而且是高血压、糖尿病等各种成人疾病过早发生的危险因素。本次调查3岁~6岁儿童肥胖检出率为9.08%, 其中, 中、重度肥胖率达2.03%, 值得关注。分析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摄食过度及不良的饮食行为, 有学者认为:儿童的肥胖与婴儿期的喂养行为存在一定关系[3]。婴儿期过度喂养, 过早添加辅食, 儿童期过食、贪食加上家长无原则逼迫式的劝食, 均可成为肥胖的原因。同时, 肥胖与饮食行为密切相关, 如进食的次数增加、食物选择重肉轻蔬、不良的烹调方式等都会增加热量的摄入。其次不良的生活方式, 静坐为主的生活方式缺乏体力活动, 使热量消耗减少, 多余的热量转变成脂肪储存是导致肥胖的另一个原因。儿童体育活动少, 运动量小, 以车代步, 加之看电视、玩电脑、玩游戏等以静坐为主的生活方式增多。

3.2 本次调查中有1.05%的儿童发生营养不良,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对营养素尤其是蛋白质的需要相对较高, 喂养不当是导致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临床证实:较大儿童营养不良多为婴儿期营养不良的继续[4], 如果婴儿期母乳不足, 又未及时添加其他乳品;人工喂养调配不当, 奶粉配制过稀;长期以淀粉类食品喂养等, 久而久之导致儿童消化吸收功能减弱, 加之不良的饮食习惯, 挑食、偏食、吃零食过多、不吃早餐等均可引起营养不良。长期营养不良可引起贫血、微量元素缺乏, 抵抗力下降, 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 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

3.3 肥胖、营养不良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越早干预, 矫治效果越好。因此, 笔者认为预防小儿肥胖与营养不良均应从婴儿期开始, 提倡母乳喂养, 按时合理添加辅食, 平衡膳食, 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肥胖的预防着重于改变家庭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养成戒绝晚餐过饱、吃夜宵、进食过快的不良习惯, 少吃煎、炸、快餐等高能量食品, 避免看电视、玩游戏时间过长等。营养不良的预防应着重于祛除病因, 积极防治原发病, 调整饮食, 及时补充各种营养素, 避免挑食、偏食。与此同时, 科学的体育锻炼和良好的运动习惯是保证幼儿生长发育达到最佳状态的重要因素[5], 应鼓励儿童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 如晨跑、跳绳, 小年龄儿童可以原地跳、兔跳;适当参加各种兴趣班如跆拳道、游泳、舞蹈等, 增强儿童体质, 预防疾病, 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参考文献

[1]刘湘云, 陈荣华, 赵正言.儿童保健学[M].第4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13.

[2]张华明, 王培玉.中国学龄前儿童健康现状[J].中国妇幼保健, 2009, 24 (31) :4483-4485.

[3]曲敬师, 李玲, 赵冬梅.5岁以下儿童肥胖与婴儿期喂养行为的关系[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9, 17 (5) :577-579.

[4]沈晓明, 王卫平.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72.

上一篇:节日理性的回归下一篇:富士通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