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经济控制

2024-07-22

内部经济控制(精选十篇)

内部经济控制 篇1

1992 年发起人委员会 ( COSO) 发布“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 定义了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 为经营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相关法律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同时提出了内部控制五要素, 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2002 年,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强调了对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2004 年, 《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将五要素扩充为八要素, 增添了目标制定、事项识别和风险反映, 框架关注企业评价与改善风险管理程序, 意味着将内部控制纳入了管理理念中, 将企业风险、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联系起来。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给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实践带来很大的启发, 2006 年6 月5 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率先推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自同年7 月1 日起开始执行。2006 年9 月, 深圳证券交易所也推出《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自2007 年7 月1 日起开始执行。这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构建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新时期。2008 年6 月28 日,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并自2009 年7 月1 日起实施; 2010 年4 月26 日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相关配套指引。

伴随着内部控制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与完善, 学术界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成果也日益丰富。从整体上来说, 2007 年以前内部控制在我国的认知关注程度并不高, 且实际中大多流于形式, 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1]。2007 年以后, 一些因内控缺失导致经营失败的案例频频曝光, 如三鹿集团、中航油等, 关于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的研究逐渐成为这一领域的热点问题。

二、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的研究视角

经济后果本身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针对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的研究也有不同的切入点。从目前国内文献来看, 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代理成本和企业价值、信息质量、审计定价、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风险反应和社会责任。

1. 内部控制与代理成本、企业价值

随着两权分立, 代理问题随之产生。代理成本是由于代理问题所产生的损失, 代理问题源于信息不对称, 当经理人员掌握了更多的经营信息时, 所有者处于信息劣势, 由此可能会带来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 通常会采用信息披露和内部控制来牵制代理人的行为[2]。监控措施的实施需要依靠完整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因此内部控制在处理代理问题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内部控制, 可以防范舞弊, 提高经营效率, 加强对经理人员的监督, 减少代理问题, 降低代理成本。国内学者在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了我国实际情况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张芸 ( 2008) 认为解决控制股东与管理当局的代理问题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的关键所在[3]。杨德明等 ( 2009) 、杨玉凤等 ( 2010) 的研究都表明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抑制代理成本[4,5]。

内部控制本身所具备的功能和作用决定了其对企业绩效会产生必然的影响。国内学者对于此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以及内部控制有效性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方面。

林钟高等 ( 2007) 研究了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程度与企业价值有显著的正向关系, 并且随着改革的进程和证券市场的规范化, 呈现越来越明显的趋势[6]。类似地, 罗雪琴等 ( 2009) 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显著内在关联性,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越高越主动, 其公司绩效越好[7]。翟佳 ( 2011) 的研究结果表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越好, 公司绩效越好[8]。

2. 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

内部控制利用公司内部的分工进行管理活动的调整与修正, 监督并反馈业务执行的错弊, 预防会计差错出现, 最终目的是保障财务信息的可靠性。良好的内部控制被认为是实现高质量财务报告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质量的财务报表其会计信息应当可靠和相关, 其中盈余信息是财务报表中最受关注的点, 盈余平稳并持续是其高质量的表现。内部控制良好的公司重视提高盈余质量。聂继虹 ( 2011) 的研究发现加强内控信息的披露有利于提高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9]。张国清 ( 2008) 发现内部控制质量对7 种指标度量的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均不显著[10]。但在另一方面, 赖文海 ( 2011) 研究认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情况会影响到公司盈余质量, 设计完善、执行有力的内部控制是财务报告可靠性的有效保证;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能够改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提高盈余质量[11]。方红星和金玉娜 ( 2011) 的研究表明高质量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抑制会计选择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12]。

3. 内部控制与审计定价

内部控制这一概念源于审计, 是对财务报告可靠性的合理保证, 自2008 年6 月起《企业内部控制规范》首先在上市公司执行也对审计意见的发表产生了影响。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于审计意见以及审计定价的影响。研究认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越差, 年度报告收到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大, 而且在非标准审计意见中, 内部控制越差的公司越可能收到惩罚力强的审计意见[13]。

在内部控制与审计定价方面, 池国华等 ( 2012) 研究发现企业内部控制越规范, 越能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内部控制质量越高, 审计定价越低[14]。这一研究从审计费用角度肯定了内部控制规范的意义。与此类似的还有张敏和朱小平 ( 2010) 认为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与审计定价正相关[15]。然而由于指标与变量的选取并不完善, 此问题仍有发展空间。有部分学者在此问题的研究中得到了相反的结论。张旺峰等 ( 2011) 对沪深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定价的关系进行研究, 认为两者相关性并不显著[16]。孙新宪和田利军 ( 2011) 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17]。

内部控制会影响审计意见形成, 而审计意见对于外部信息使用者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判断依据, 投资者的选择反过来也会影响公司的业绩, 因此内部控制对于公司自身以及公司信息使用者而言都会产生环环相扣的影响, 重视内部控制的建设是企业必须面对的事实。

4. 内部控制与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风险反应

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可以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附加信息。内部控制是对企业经营效率、风险识别与防范以及财务质量的合理保证, 因此对于外部信息使用者而言, 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是了解该公司治理优劣的一个直观而重要的途径。

杨有红、毛新述 ( 2011) 的研究表明内部控制能够对保护投资者利益起到强化作用[18]。这说明如果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发送了更好的财务报告质量信号, 减少信息的不确定性, 那么投资者会根据这些信息来修正自己的判断和改变其投资策略, 从而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张传财 ( 2011) 结合管理学与心理学的理论, 研究了投资者如何利用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进行风险感知和决策, 发现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对个人投资者具有显著的影响, 也会对管理者产生不信任, 另外审计师的报告也会对个人投资者的风险认知产生重要影响[19]。

5. 内部控制与社会责任

近年来先后有学者提出制度建设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有保障作用[20,21]。因而逐渐有学者将视角转向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是保障社会责任落实的关键因素上。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 不可避免地要对企业周围及内部承担责任, 随着时代的发展, 企业不仅要追求经济利益, 更要从对人与环境的关怀中取得更加丰厚的溢出效益。但是履行好社会责任的前提是公司内部的正常运转, 因此有效的内部控制作为落实公司治理的具体制度体系是直接作用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关键因素[22]。关注社会责任这一角度为研究内部控制的经济后果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 将有利于引导相关法规的出台, 也为加强企业对社会责任的重视起到促进作用。

三、研究脉络与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研究发现,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是一种嵌合的关系, 即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之间存在着相互交叉与重叠的区域。作为与公司治理结构密不可分的体系, 内部控制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基础, 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有关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的研究网络如图1所示。

代理问题是内部控制要解决的最主要问题, 随之而来的是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的高低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价值, 由于企业价值是外界评价企业表现的重要因素, 因此会带来管理者为维护公司形象而进行盈余管理, 利用会计选择和真实活动管理影响其盈余质量水平, 会计信息披露又是内部控制功能中所强调的一点, 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财务信息的披露质量, 进而不仅影响审计定价, 也影响审计意见的形成, 更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于投资的风险判断。

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提高经济效益论文 篇2

(一)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一般是按照现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制定,一般是为日常的经常发生经营业务而设计,因此一旦出现突发的情况或者企业开展新业务需要而接触到的新领域,一般性和常规性的内部控制可能就不适用了,尤其当前农垦企业改革的关键时期,政企分开,社企分开,垦区社会性职能和行政管理职能要从企业中剥离出来,农场的财务管理和财务核算都将发生巨大变化。

(二)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农垦企业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然途径。农垦企业改革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化企业制度,让农垦企业自主经营、自由竞争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农垦企业作为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以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主营业务,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国有农业企业,要想取得长远发展,必须以实施全面的内部全部会计控制为手段。农垦企业要政企分开,分离企业的行政职能和社会职能,真正实现权责明确就必须建立一套全面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三)建立全面的内部会计控制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安全完整,是有效遏制单位不正当行为的有效手段。农垦集团成立70多年来,打造出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样本,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人和一些单位从私欲和小集体利益出发内部控制薄弱、管理松懈的现象逐渐显露。比如,虚开发票报销个人费用;动用公款进行炒股,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剖析这些案例,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所有违规案件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存在着管理漏洞是这些案例都存在的共同因素。因此,必须企业应提高对内部会计控制建设提重视程度,加强各项经济业务和不相容职务的控制,合理安排人员及岗位职责。

二、加强农垦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几点建议

(一)以货币资金控制作为内部会计控制的重点内容。货币资金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货币资金伴随着采购、加工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从流出到流入实现了增值的货币资金。所以说货币资金管理是内部会计控制的重点,它涉及到企业的每一项经济业务。每个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各不相同,但最基础的内部会计控制应保证所有的货币资金收支业务全部及时记录,并且货币资金余额为单位所真实拥有,没有被盗窃、诈骗和挪用的风险。近年来,农垦企业把货币预算和财务预算列为预算管理的重点,两方面联系起来考核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这样的做法值得推广,企业应做到有计划的货币资金收支管理,不能搞盲目投资项目。

(二)加强财产、物资的控制,保障企业实物资产的安全。企业的财产、物资包括各种流动资产、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是单位开展经营活动的重要物资基础,单位应建立实物资产的岗位责任制,对验收、领用、发出、盘点、保管和处置等关键环节进行控制,防止实物资产损失。实物资产控制的方法主要有、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落实责任人制度、限制接近、按时盘点、出入库记录、账实核对、财产保险等。现行的会计制度已经不对单位购入的固定资产进行金额的限制,单位应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对使用年限超过一定时期的实物资产列为固定资产管理,例如一台复印机现在的市场价值已经在元以下,甚至更便宜,但它的使用年限在两年以上,从内部会计控制的角度出发,就不能按零星物品来管理。每项实物资产从请购、审批、采购、验收、付款应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通过严密的控制程序和充分的会计记录,堵塞管理漏洞,保证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实现。

(三)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建立预算全程管理体制。全面预算管理是对单位经营期间内所有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进行预期并实现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单位经营管理人员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单位各职能部门之间,存在着局部利润和整体利润的关系,全面预算让各部门的预算方案有一个最佳的结合点,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全面预算也是控制日常经济活动的主要依据,在预算执行中,各部门都在通过对比和分析,寻找预算与实际的差异,并采取必要的措施纠正偏差,使经济活动有效地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完善内部控制推进水库经济发展研究 篇3

【关键词】水库经济;内部控制;现存问题;解决对策

一、引言

水库建设在今天有着愈加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调节水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社会经济提供了水资源的支持,因此水库建设管理将会是水库管理局的工作重点。日前在水库的建设以及管理中尚有不足,尤其是内部控制上,相关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松弛,严重阻碍水库经济发展。为更好地发挥水库建设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水库管理局现阶段应该以强化内部控制为首要任务,进一步建设完善、严密的内部控制体系,有成效的控制水库经济活动。

二、水库管理局内部控制的现存问题

1.水库管理局内部控制环境较差

内部控制意识将会引导管理者的工作方向。由于水库管理局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很多的领导对内部控制的知识不够了解,不重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有些水库管理局虽然意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制定了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大多数制度都仅仅局限于书面文件,却没有得到有效地落实,基本都流于形式。还有的水库管理局甚至完全没有内控意识,缺乏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对水库的建设与管理处于随意、松散状态。而且单位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低,无法满足内部控制工作的要求,让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效益变低。

2.单位内部的内控机构设置不到位

内部控制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利用单位内部分工而产生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水库管理局现在的岗位设置缺乏合理性,出现一人担任多职、经济业务过多重叠等情况。特别是不相容职务的分离控制不足,一人担任容易产生弊端的多个职务,徇私舞弊的行为几率增大。还有受财政经费和人员编制的影响,很多的水库管理局没有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也没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这些都极易造成单位财务管理面临财务风险。

3.水库管理局的内部控制监督体制缺失

监督是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落到实处的必要保障,只有达到全面的监督,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持续有效的运作。单位缺失内部控制监督体制的体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有效的内部审计系统,内部审计作用难以体现。很多的单位没有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致使内部监督机制无人执行。另外就是片面认识内部审计的职能,将内部审计局限在账务审计上,缩小内部审计职能的范围。二是内控监督制度设计不合理,内部监督权力的分散严重。首先是单位在初期设置内部监督制度时,根本没有根据内部控制制度来进行设计。其次内控监督制度下的机构不合理,使机构的监督权力分散,在实际行使监督权力时都以自身机构的利益为出發点,导致内控监督效果不大。

4.财务与业务管理衔接不上,产生脱节

现在管理单位的财务部门只承担了核算、付款的职责。财务部门大多数都对单位的业务管理事项的实施过程以及执行结果一无所知,仅仅只负责核算业务管理部门的账目。这就会导致了业务管理部门拥有很大的独立性,使业务管理部门处于内控监督之外;在水库工程项目建设中,没有对建设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一味地“按账付款”,极易出现财务管理风险。

三、完善水库管理局内部控制的相关建议

完善内部控制是水库管理局发展水库经济的重要手段,内部控制是否有成效,直接关系到水库经济效益是否能够实现。所以如何建设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是管理单位发展水库经济亟待解决的问题。

1.强化内控意识,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

想要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首先要强化水库管理局的领导人的内部控制意识。单位领导人要主动的了解内部控制的知识,增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的认识。还应学习与加强内部控制有关的措施,在了解自身单位的内部控制状况的基础上,对完善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一些有益的指导,建设科学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其次,强化相关工作人员的内控意识同样重要。让工作人员在专业的内控制度培训中继续学习,增强内控意识以及业务处理能力,树立现代的内部控制观念。

2.科学合理地设置单位内部的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是单位内部各项工作进行指挥、控制的组织基础,完善内部控制,需要从单位的组织机构开始。在设置内部结构时,单位管理者要考虑内部控制的需要,也要考虑实际工作的需要,以保证内部机构的合理科学。根据内部控制规范来明确各管理机构在决策、执行等方面的职责分工,在他们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关系,以避免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的个人独断,保证决策的科学和良好的执行力。根据内部控制要求划分单位各科室的权责分配,对内部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要由整体的规划,防止出现职责不明确,相互推诿或者业务交叉的现象。还应当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加强不相容职务的控制力度,保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发挥内部控制作用。

3.强化单位内部控制的监督力度

强化单位内控的监督力度需要建立内部控制监督制度,用制度规范内部监督的程序、标准、方法等。强化内部控制的监督尤其要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单位要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改变传统的审计监督观念,将内部审计覆盖到内部控制的所有环节,特别地对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和失控点进行跟踪审计监督。强化内部审计,有利于完善单位完善和落实内部控制制度。

4.强化会计系统控制,强化物资财产保护控制

会计系统的基础控制是组织内部控制的首要环节,需要加强会计记录控制,严格规范做账记录、账簿核对等环节。一方面可以建立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在会计人员的分工之间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只要经济业务一发生,以复式记账的方式记录,防治经济业务的遗漏和错误,并及时加以改正;另一方面还要加强资产保护控制,水库管理局的水库项目的建设资产多为财政拨款,这就需要单位加强资产保护。管理单位要在水库工程建设前要进行科学的预算管理,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实时监控,建成之后还要验收及竣工决算,水库建设期间要严格禁止无关人员接触物资财产。最后让物资与财产的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相比较,如果两者数据不一致,那就说明在资产管理上出现了问题。

5.健全水库管理局的内部控制制度

健全水库管理局的内部控制制度一方面要强化预算管理控制。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经济活动中筹资、采购、生产等诸多方面。管理单位要注重编制和执行力,预算编制要依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单位财力制定,符合内容准确完整、制定及时等要求;执行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预算编制,不得有任何人改变预算编制和超预算;另一方面要加强风险防范控制,管理单位要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和评估机制,提升单位风险应急能力,避免陷入风险。

四、结论

水库建设处于水库管理局的管理之下,只有管理单位推行一些措施才可以使水库的经济得到发展。而只有加强了内部控制,这些措施就能真正地在发展水库经济中发挥成效,因此加强管理单位内部控制是发展水库经济的必然要求。综上所述,水库管理局一定要重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通过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建立风险评估体系等一系列措施来完善内部控制,最终实现水库发展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陶首奇,王志远.磨盘山水库管理的初步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9):116.

[2]谭政.关于水库运行管理方式的探讨[J].人民长江 .2011,42( 10) : 105-108.

[3]朱博.水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41( 01):83-85.

谈新经济下企业的内部控制 篇4

1 新经济下企业内部控制应当关注的一些问题

1.1 在新经济条件下, 企业, 特别是大企业内部控制应当关注并实施企业资源计划 (EPR) 。

EPR是一种根据市场需求建立的企业内外部资源计划系统, 如能成功应用, 可对企业各个营运环节及区域的运行状况实施有效的管理和监控, 对全面提升企业市场决策能力和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当然应用是有很大难度的, 成功率目前也仅仅20%左右, 而且投资较大, 目前国内企业还少有成功的案例。但是未来企业实施EPR将是大势所趋。在财务管理方面, 可以对企业的收支状况实时进行了解和把握, 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结帐的速度。在销售管理方面, 可以更加及时把握用户的需求, 并及时将相关信息传递给有关部门, 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为企业赢得更大的市场。在存货管理方面, 可以对存货的型号、数量、进出库情况实时查阅, 降低存货成本。在风险控制方面, 可以及时把握市场的供求信息, 及时推出相应的产品和服务, 降低生产和进货的盲目性。在应收帐款的管理方面, 可以更加及时了解客户欠款的支付情况, 最大限度地降低呆帐和死帐现象。企业决策者通过利用EPR系统, 进行有效的判断、决策和控制, 做到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

1.2 在新经济条件下, 企业内部控制应当关注并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

专家们预测, 在未来5年内, 网上贸易额将达到全球贸易额的四分之一。新经济的一个显著标志是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贸易额的扩大促进了全球化贸易的发展。但是由于它的产生与迅猛发展, 以及作为一种无纸化、无场所化的新兴产业, 给各国企业体制及管理模式和内控机制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并由此而滋生出一系列内部控制问题。

1.3 在新经济条件下, 企业内部控制应当关注观念的变革与创新。

即要把对企业的财务监控作为切入点, 建立和完善企业的效益监控体系, 以企业最终经营成果作为内部控制的依据。新的内部控制观念中最关键的是, 要规避传统经济下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的缺陷, 真正建立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在新经济条件下经营全过程的会计核算制度, 其核心在于建立一套科学的会计核算指标。传统经济下的会计核算指标多为实物资源指标, 而对技术资源、人力资源、经营管理资源等无形资产反映很不充分。但在新经济条件下, 主导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力量己经不取决于有形资源, 而更取决于企业能否拥有和控制无形资源。那么, 企业传统的内部控制会计模式所面临的将是一场急风暴雨式的革命。会计及内部控制不应当是经济理论革命的适应者, 而应当在某些领域率先进行改革。我国企业除了要主动向新经济学习外, 还应当向世界上先进的网络公司学习, 向其它类型的高科技企业学习, 甚至向这些企业投资, 通过投资买创新, 买经验, 买管理办法。在新经济条件下,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更应当有全球经济意识, 要能敏感地认识到各类新生事物的价值, 如品牌的价值、域名的价值、互联网的价值、生物工程的价值、纳米技术的价值等。

1.4 在新经济条件下, 企业内部控制应当关注

员工的价值, 内部控制机制也应当按经济规律办事。面对开放的经济环境, 员工的高素质和高流动性是一种正常现象, 这是高效率市场所必需的要素。面对这种形势, 企业要用市场战略的眼光来衡量他们的价值, 内部控制的功能主要在于提高员工的创新热情。内部控制组织的高效率是适应信息社会的先决条件。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许多重大决定都存在着巨额固定成本, 又称沉没成本, 一旦停止生产经营, 或研究开发不成功, 就很难再收回。因此, 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经营风险, 内部控制更应当关注企业决策的科学性。

1.5 在新经济条件下, 企业内部控制应当关注两大体系的建设。

企业为了实现对资源的有效控制, 主要依赖于自身的两种体系:制度体系和能力体系。制度体系主要是指以企业财产权利或产权关系为基础的一系列法律、规则、规范、制度、条例等的制度安排。能力体系则主要是以企业智力资本为基础而拥有的变换、创新、整合等的系统能力。

企业基于一定的制度体系, 通过权利的享有和使用, 可以保证对企业活动所必需相关资源进行支配和应用;而基于一定的能力体系, 则可以产生对已有资源进行配置的附加或放大。效应, 也就是能够促使企业的资源实现高效率或最佳配置。因此, 如何构建这两种体系亦将成为新经济下的一大课题。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制度体系的模式是什么?至今还没有明确答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即需要建立起新的企业制度。在新经济条件下, 对企业的能力体系还缺乏一定的认识。

在新经济条件下, 企业的能力蕴涵于其系统运行过程之中。具体表现为满足用户需求不断变化的“变换能力”, 以及适应市场和环境的“创新能力”, 能够充分利用和协调各种资源产生更大效益的“整合能力”等。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关键在于制度安排和能力体系的培养和构建。如果企业没有相应的配套制度, 不具备上述基本能力, 要想在新经济条件下生存是很困难的。

在新经济条件下, 企业的能力体系以智力资本为基础。支撑企业能力体系的要素主要有三个:技术、人员和组织。新经济下企业应具备的技术实力, 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如机械、设备、安装、生产等狭义技术, 而是包括服务、沟通、筹资、投资、战略、形象等因素在内的广义技术。也就是说, 新经济下企业应该发展的技术是能够创造和实现资源价值的有形或无形的技术整体, 也可以叫做“硬技术”与“软技术”的总和。

新经济下企业的人员因素对其能力体系的支撑作用, 必须超越传统意识下只注重内部人员, 特别是内部管理人员的狭隘认识。虽然提高内部人员的素质对于改变企业的智能基础和能力结构非常重要。但是, 在新经济条件下, 企业的竞争能力的载体是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供应商、销售商、消费者、信息传播者等这些与企业经营活动形成价值联系和利益关系的各种人员群体。

新经济下企业的组织是配置资源和发挥能力的结构形式, 从根本上说, 它是企业整体能力的整合机制。它必须是开放的、极具活力的组织, 这样才能为能力的发挥创造一个空间, 提供一个舞台。

新经济下企业的整体能力的发挥依存于三种组织联系形式: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和外部协作组织。正式组织主要通过“职能角色”发挥资源的优势作用;非正式组织主要通过“自然沟通”发掘深层次的内在活力;外部协作组织主要通过“利益共享”实现合作竞争力。

2 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控制将发生显著变化

首先, 企业内部控制的组织基构将改变。那种工业时代的金字塔式、自上而下控制的组织形式, 将转变为扁平化、网络化、民主化的组织形式。新经济要求企业不断创新, 这需要个人、部门之间进行高效率的合作, 需要有强烈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企业内部控制不是更多地基于权力的需要, 而是基于信息的科学性和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新经济下, 企业内部控制层次明显减少, 但责任更加明确, 效率更加提高。内部控制通过每个人与组织建立起合适的“视窗”进行, 内部控制的透明度也大大增强。

其次, 企业内部控制的方式也将改变。工业经济时代的企业内部控制方式是高层控制低层, 一层控制一层。而在新经济时代, 由于网络可以及时传递各种信息, 而许多知识和重要信息主要分散在企业的基层, 存在于专家的头脑中。因此, 企业内部由最基层建立起的各种类型的控制小组, 将是实行自我控制最佳的控制方式。

第三, 企业内部控制的范围有所扩展。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企业内部控制侧重于内部管理。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企业与企业之间, 企业与客户之间, 企业与国家之间可以共享对方所拥有的资源。过去边界明确现象逐渐消失, 企业内部控制的范围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 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进入其合作伙伴的信息系统, 实现内部控制的外部化、宏观化。

责任编辑:温雪梅

摘要:简述在新经济条件下, 企业内部控制应进行创新。

内部经济控制 篇5

【摘要】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保证医院经济活动规范、有序运转的重要工具,是实现医院经营发展目标的重要措施,是保证医院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安全与完整,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措施及程序。本文就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内容,建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遵循的原则和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会计;内部控制;医院

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经营管理效益,保证信息质量真实可靠,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促进法律法规有效遵循和发展战略得以实现等而由单位管理层及其员工共同实施的一个权责明确、制衡有力和动态改进的管理过程[1]。现将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建设对医院经济运行情况介绍如下。

1医院会计内部控制的内容

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内容包括:现金及有价证券、银行存款、固定资产、存货(主要是卫生材料、药品)、工程项目、筹资及权益、业务收入、采购与付款、成本费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控制等。结合实践,笔者主要从如下方面进行阐述。

1.1货币资金控制货币资金的内部会计控制主要是防止货币资金的错误记录和舞弊行为的产生。医院业务收入主要通过现金收支和银行往来结算,货币资金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实施,必须达到以下几点:(1)保证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真实反映,其账户余额和资产负债表上有关项目的余额应与实际存在数额相一致,不准白条抵库,控制库存现金限额,加强周转金使用和管理。(2)所有收入必须及时、全部纳入账内管理核算,不准转移,不准私设“小金库”。(3)保证每笔现金的支出都是实际支出,并经过严格的票据审批程序,并在票据上加盖附件章,以免重复报销。(4)现金的使用范围必须符合财经纪律和财经制度。(5)票据和银行印鉴的使用实行分离制,不可以一人掌握全部印鉴。

1.2存货的控制医院存货主要是库存卫生材料和库存药品,医院存货资产占医院流动资产比例非常大。建立存货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对存货管理和会计记录进行合理分工,建立存货验收入库、保管、稽核、发出、存盘等环节的控制制度,正确计算存货价值,使账、物、金额相符,防止各项存货被盗、损毁和流失。目前,高值卫生材料和高值药品的比例越来越大,被盗、损毁和流失将造成医院重大经济损失。它们对储存条件要求较高,除防盗等安全因素外,还特别要关注储存环境等因素,防止霉变、受潮等造成的毁损。卫生材料和药品都是直接应用于人体,过期产品只能报废,绝对不能通过其他途径恢复其使用功能,所以必须建立效期预警机制,防止存货积压、过期造成损失。

1.3业务收入控制保证业务收入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对出院患者结算应及时结转预收医疗款,及时催缴在院患者欠费,减少医疗欠费损失;在患者入院时应准确核实患者的身份,以防止欠费患者因身份不明造成欠费无法追缴。在医疗活动过程不能乱收费、多计费,要保证已发生的医疗费用及时计账,避免医疗收入流失。

1.4成本费用控制明确费用开支范围,严格费用支出标准,建立费用支出年度预算制度,对各项费用开支纳入年度预算管理,对突破预算的支出,必须经严格的审批程序。

1.5工程项目控制工程项目投资期限长、投资大,是控制的重点和难点。近年,随着国民经济增长,卫生事业也得到长足进步,各级医院在基本建设方面也加大了投入,应建立科学的工程项目决策程序,明确相关机构和人员职责权限,实行工程项目投资决策责任制度,优化工程设计,防范工程发包、承包、施工、验收等过程中舞弊行为。工程项目控制包括工程项目预算、决算、招标、投标、评标、工程质量监督等环节,特别注意在工程项目过程中各项款项支付的审批,做到事前经济评估,事中财务监督,事后财务评价。

1.6采购与付款控制设备材料采购应纳入医院经费预算管理,采购一般应经过招标并签订经济合同,经济合同要经过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审计并履行合法的签字程序。对必须由政府集中统一招标的药品不能通过其他途径规避招标,对统一招标外的其他药品采购要履行严格的审批程序。严格按采购合同规定的最后期限付款,在合同金额基础上努力争取供货公司给予现金折扣,对需提前付款的采购,须经严格的审批。

1.7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控制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保证财务数据及时、真实、完整,为医院管理决策及时提供财务数据,对接触财务管理系统的人员,按不相容职务相互制约的机制进行授权,防止财务信息外泄、篡改。

2实施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在制订和实施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时,除了要遵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一般原则,还要考虑医院经济运行的特有规律,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2.1合法性原则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制定必须符合国家会计法、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2全

面性原则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涵盖医院内部的所有经济业务、相关部门和相关岗位,并对业务处理过程中关键控制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2.3经济性原则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应当处理好长期成本和效益的关系,控制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医院经济效益不是首要经营目标,但在实现较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努力降

低控制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4协调性原则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要符合医院的中、长期规划和短期目标,与医院其他管理控制制度相互协调,注重制度的整体实施效果。

2.5时效性原则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要适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要求,与国家宏观经济等外部经济环境协调配合,适应医疗市场的发展变化和经营管理的需要,不断评价和及时更新。

2.6坚持不兼容职务相互分离和回避的原则保证医院内部机构、岗位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设置和分工,提高岗位设置的效率,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明确、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2.7体现医院“以病人为中心”服务宗旨的原则医院的中心工作是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以病人为中心”是医院服务宗旨,在制订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时应充分体现这一原则。

3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

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有:(1)建立预算管理机制,实行全面预算控制。根据医院发展规划,把业务收入、费用支出纳入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使医院的经济活动在预算控制下步入良性的运行轨道。(2)建立责权体系,明确规定处理各种经济业务过程中不同层次人员的权力范围及其相应责任。如费用报销签字权、签订合同权等,既要明确权力,又要分清责任。(3)要加强员工业务培训和思想素质培训,既要忠诚、正直、认真勤奋,又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4)加强财务管理的岗位责任制,与电算化系统不兼容的职务要进行分离,保证输入资料的完整性和正确性,确保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可靠、稳定及效率。资料要由专人保管,按时检查,建立资料借阅制度。(5)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对财务及经营活动和重大经济事项进行检查评价。

总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是实现医院经济活动规范、有序运转的重要工具,是实现医院经营目标、财务预算落实、医院财产安全和财务报告可靠性的有力保证。医疗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医院经济运行模式也必将发生改变,建立规范、有序的财务运行机制,是适应医疗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强化管理,进一步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立符合现代医院管理的运行机制,从而在医疗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内部经济控制 篇6

关键词:资产流失 执行不利 监督弱化 控制链条 权利控制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管理目标,保证经营管理活动高效率地进行,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与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而对企业内部各种经营管理活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制约和协调的方法、措施与程序。内控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保全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和完整,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可以得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能够为企业带来潜在的经济效益的结论。

一、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现状

长期以来人们对内部控制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解存在许多偏差,为此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忽视内部控制与经济效益的密切关系、忽视企业经营的失败、会计信息的失真等情况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执行及监督力度不够所造成的。

二、企业内部控制执行不力造成资产流失的原因

(一)企业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制度认识不足,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础比较薄弱,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当局对建立内部控制不重视,甚至没有建立内部控制或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他们对内部会计控制存在许多误解,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就是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或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就是手册和文件及制度。甚至有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虽然建立起来,但是不能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制度成了一纸空文。

(二) 内部控制制度不科学、连贯,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从总体看我国一些企业建立的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大都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内部控制制度组织不健全,很多人认为执行了业务规章制度就是加强了内部控制制度。更有一些单位受利益驱动,把经营和管理截然分开,缺乏自我防范、自我约束机制和有效内部会计控制的组织网络,内部控制不严密,使内部控制制度失控。不注重事前防御控制,总是违纪行为发生才采取惩处或堵塞,内控成本较高,收效不大,损失不小。

(三)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检查常常流于形式,责任、奖惩没有制度化,而且不明确。有的虽制度化,但没有严考核硬兑现,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强有力的监督考核机构,员工执行制度的积极性被削弱,内部审计机构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四)财务控制存在漏洞,会计监督不力。会计作为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在其对外提供财务信息时按照公平、公正、和平等的原则,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公正性,取得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赖,必须规范会计所取得和加工传递等全部过程。但是有些单位会计人员素质不高,或迫于领导的压力账外设账,弄虚作假,篡改账目,编造虚假报表,导致会计报告严重失真;有些单位领导截流收入造成资金在体外循环,国有资产严重流失;更有甚者卷巨款外逃,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究其原因:审批制度不严、私设小金库、资金管理失控、内部控制制度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

(五) 内部监控弱化。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是通过会计系统来监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和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并对内部控制的充分性和经营活动的效率、效果进行评价。但是管理层经常干预内部审计工作。由于利益和从属关系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执业性,因此内部审计结论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感情色彩。

内部审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在执行审计任务时不能采取适当方法衡量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现状来看,内部控制制度只是局限在会计控制方面,而经营控制制度方面涉及甚少,甚至是零。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应该强调提高经济效益,由于忽视内部控制导致经济效益在不经意间降低或流失还没引起各个方面的足够重视,尤其没有引起企业管理当局的重视。为此在设置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和监督、考评企业经营业绩时应该考虑一些指标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效益,使制度和效益挂钩。

(六)会计电算化信息防护存在欠缺。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电算化已经普及,但计算机信息失控、破坏情况日趋严重,从而造成责任不明、相互推卸等問题,其关键在于计算机核算软件存在着密码缺乏牵制性,常用的密码设置方法已不适应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和发展,所以财务管理电算化应提高会计信息的保密程度,避免信息泄漏及对实体信息破坏。由此造成的企业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活动延误,获得信息渠道中断,产生的经济损失无法估量。

虽然不能带来直接的经营效益,但从管理的角度看,内部控制制度运行良好为企业带来的潜在效益,是不可限量的。

三、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应采取的措施

首先,加强全员控制,形成控制链条。内部控制并非就是内部会计控制,内部控制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但要严格区分二者又无太大意义而且也很困难,单位内部控制弱化绝非会计控制可以解决的,它涉及到管理控制的方方面面,和生产经营全过程。这就象一条河,上游严重污染,又如何要求下游清澈见底呢。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就应该是事前、事中、事后全程控制,这样才能信息真实,经营效益有保障。

其次控制权力将会带来效益。单位领导是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优劣的关键,他们手中的权利是一把双刃刀控制得当企业可以披荆斩棘,一旦失控将使企业万劫不复,因此要对领导手中的权力实行有效监督。既然从一定意义上讲,权利决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也决定着内部控制制度的经营效益,要执行好制度发挥其作用必须监督权利的使用。靠内部审计机构监督显然力度不够,那么使内部控制审计外部化也提到日程上来了。借助于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管理控制体系进行效率和效果评价,同时为企业提供改进建议。

再次内部控制制度涉及控制点要科学设置。

从控制的具体做法方面看,内部会计控制的重点有:流程控制、权责安排控制及相应的监督检查措施等。流程控制即通过规范业务开展的先后顺序进行控制,对业务流程做出界定是最为基本的控制要求。如果流程不科学,既会影响办事的效率,也会带来违法问题。权责安排控制是在流程做出设定的基础上对业务活动做出的进一步控制。业务活动是否按照流程运行?各个部门、岗位是否履行了相应的职责?对此,还需要施以后续的监督检查措施。只要监督检查措施得到很好的落实,就能起到理想的控制效果。流程设计的过程因首先考虑对掌握决策权的人物所涉及的控制点的监督和相互牵制。

此外,还应注意围绕关键的人员、关键的财物以及关键的工作岗位进行会计控制制度的设计等。建立适合企业特点的科学的、全面的内部控制制度。将以补救控制为主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向以预防和提高经济效益为主的内部控制转变,使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与员工的工作绩效挂起钩来,让内部控制从员工包括管理当局的自控自律中得到严格执行,同时运用一套良好的绩效考核措施考核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者,奖优惩劣。使企业经济效益在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得到提高。

在电算化普及的今天,还应明确规定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等操作权限和控制方法。对会计电算化进行内部控制,主要是对存取权限进行控制。设多级安全保密措施,系统密匙的源代码和目的代码,应置于严格保密之下,从计算机系统处理方面对信息提供保护,通过用户密码口令的检查,来识别操作者的权限;利用数值项防用户利合法查询推出该用户不应了解的数据。操作权限(密级)的分配,应由财务负责人统一专管,以达到相互控制的目的,明确各自的责任。

加强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篇7

企业的内部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当前网络等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 企业更要建立完善的、健全的财务管理系统。企业内部管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不能忽视。

1 企业内部管理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1.1 企业内部管理现状

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使得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实践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企业管理的总体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各个企业在新的领域都活跃起来, 企业在实践中提出了很多内部管理的方法, 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 总结出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一定程度上充实和发展了财务管理的相关理念。

当今世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企业规模日益扩大, 架构也更加复杂, 企业根据内外环境合理有序地配置各种资源变得越来越难, 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变得尤为重要, 对保护资产的完整安全、保障会计信息的高效真实、企业经营的执行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内部控制有着长远的历史, 其内容丰富和并持续发展着。内部控制作为管理手段, 如今表现出的是一种正直、伦理道德风气等道德水准。而且在经济发展的今天, 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 有很多的发展空间。

1.2 企业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

1.2.1 缺少内部控制制度

这种情况在国有企业和“内部人控制”较严重的企业大量存在。在我国, 大多数民营企业家依靠自己对市场的判断能力和个人的冒险精神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他们大多数对会计工作不太熟悉也不太重视。在他们看来市场才是最重要的, 内部控制会束缚他们的手脚。所以, 这些企业往往不制定内部控制制度, 老板一人说了算, 会计的作用仅在于如何算账让老板少交税。收入不入账, 成本、费用虚高等屡见不鲜。在“内部人控制”的企业, 经营者认为没有内部制度对自己更有利, 更便于他们浑水摸鱼。

1.2.2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目前, 有些企业存在内部控制, 但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全面, 没有覆盖所有的部门和人员, 没有渗透到企业各个业务领域和各个操作环节, 使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极为严重。如不少企业常规票据分管制度、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使用制度、会计人员分工中的“内部牵制”原则均没有建立, 甚至一些小企业没有正规的财会部门, 会计、出纳、审核等事项均由一个人包办。原始凭证的取得或填制本身就不合法, 以此为依据编制的记账凭证、登记的账薄、出具的会计报表及一系列的会计分析等也就毫无意义。一些企业人员为捏造会计数据, 设置“小金库”, 乱摊成本, 隐瞒收入, 虚报利润, 恶意逃避税收等。

1.2.3 对内部控制制度认识的片面性

目前, 不少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内控制度的认识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区, 认为内部控制制度就是企业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内部资金控制, 即内部会计控制。因此, 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停留在内部会计控制上, 参与内控管理的也仅仅是财务人员。

1.2.4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为了加强监督, 我国已形成了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内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但如此庞大的监督体系对中小企业的监督效果却不尽人意。有的企业虽然有内部审计, 却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一些企业的业务经办人员、财会人员甚至领导干部利用监督不力的漏洞, 大量收受贿赂, 大肆侵吞公款, 利用虚假发票非法占有企业资金等。

1.2.5 内控制度行为主体素质较低

近年来, 中小企业财会人员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跟不上, 一些根本不具备从业资格的人员混进财会队伍, 思想素质差, 对业务一知半解, 连正常的会计业务都处理不好, 更谈不上内部控制制度的运用。一些企业领导对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一窍不通, 却目无法规, 独断专行, 势必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使本就资金紧张的企业举步维艰。

1.2.6 内部审计职能弱化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有不少的中小企业没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 即使具有内审机构的企业, 其职能也已严重弱化, 不能正确评价财务会计信息及各级管理部门的绩效。

2 对策建议

2.1 强化管理者的内控意识及高层的控制职能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 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应有明确的认识, 走出误区, 更新观念, 强化管理。要为员工建立一个管理完善, 控制有效, 相互激励、相互制约、相互竞争的工作环境;建立一个有效的令行禁止的管理系统;培养一批对工作认真负责、勤奋、正直、忠诚的员工, 不断加强员工的后续教育, 对关键岗位定期轮岗、换岗, 对不相容职务严格分离, 堵塞漏洞, 消除隐患, 防止并及时发现管理欠缺及舞弊行为, 以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

2.2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

人是观念创新的根本和灵魂, 企业制定经营目标, 设置核算机制, 都必须依靠人的创造性工作。我国传统文化是儒家文化, 以人为本是儒家管理理念最鲜明、最重要的标志。强调以人为本, 要求企业内部控制要充分发挥员工的作用, 依靠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道德水准和法规意识, 充分发挥控制者和被控制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而达到内部控制的最佳效果。内部控制的成败, 取决于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为, 企业领导者注重内部控制, 注重对企业员工的研究, 尊重员工的心理需求, 强调沟通和管理交流, 便能减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隔阂, 形成强大的企业合力, 促进整个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2.3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有了领导的重视, 有了员工的诚信, 就有了内部控制的良好环境, 但内部控制必须有完善的组织机构, 完整的控制制度。公司的控制活动必须有从计划、执行到控制、监督的整体框架。内控制度首先要保证组织机构的适当性, 要参照会计法规制定准确到位、切实可行的内控制度, 中小企业尤其要重视采购与付款、货币资金、销售与收款、成本与费用的控制制度。

2.4 加强内部审计控制

内部审计机构应直接对企业最高领导层负责, 保持相对独立性。企业通过内部审计制度对各级管理层的财务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评价, 包括企业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情况, 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各级管理人员的绩效, 内控环节的协调情况等。

2.5 建立内部控制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是在本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 在企业内部设置独立的审计部门和配备专职的审计人员, 根据有关的法规制度, 采用一定程序和方法, 对企业的财务、财政收支及各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效益性进行检查和评价, 提出报告并作出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

企业实施内部审计时采用的主要方法有: (1) 强化以企业资产控制为主线, 建立审计网络, 坚持下审一级, 各审计部分对下属公司的审计。 (2) 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公司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监督和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 以确保内部机制的健全性。 (3) 对企业的一些工程项目的经济合同、对外合同项目、联营合同等进行单项审计, 实行离任审计制度, 审查和评价公司责任主体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以确定其合理性和合法性。总之, 对企业实施内部控制, 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有利于保障资产安全与完整, 符合现代化企业的细致化管理经营。

3 结语

在经济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 企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 企业要想真正地在这些激烈的环境下发展、进步, 就要建立起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 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 对企业资金进行整合, 集中管理, 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尤其是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上面, 更要加强控制, 把企业建好、管理好, 更加利于企业的发展。

摘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 探讨了内部控制在现代化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指出了企业在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结合实际需要提出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以达到企业效益提高的效果。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徐哲.董事会与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与创建[J].经济与管理, 2008 (2) .

[2]杨德全.浅析财务内部管理控制制度[J].理论界, 2006 (4) .

内部经济控制 篇8

关键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质量控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应运而生,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对干部监督管理,保证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总要手段。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越来越快,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也越来越大,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承担着监督检查的艰巨任务,如何有效地提高审计项目质量,积极的发挥审计工作的作用,成为当前高校内部审计人员思考的重要问题。下面就提高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分析。

一、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投入的经费越来越多,各地高校也相继积极的展开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由于各地高校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的影响了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工作效果,下面就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高校的内审机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强

目前,在高校中,内审机构并不是重要的机构,而是处于服务于其他部门的位置,由于高校存在“重发展、轻管理”的问题,对内审工作定位不准确,错误的认为内审机构就是“找麻烦”的部门,很多部门对内审工作都不配合,同时部分被审计人员认为,学校开展内审工作是对他们不信任的一种表现,被审计人员抱着这样的思想,消极工作,不积极的配合审计人员。由于高校内审机构的权威性、独立性不强,导致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质量很难提高。

(二)内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在高校的内审机构中,审计人员大部分是经济管理、财务会计等专业出身的,这些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比较单一,很难满足涉及面广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审计任务,由于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导致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很容易出现误判、漏审等问题,这就对审计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审计质量控制指标不完善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时间比较短,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方案时,可能没有参考常规审计报告内容的质量控制指标,就会增大审计风险,加上高校没有建立统一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估考核制度,缺乏权威的评价体系,导致审计评估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对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审计制度不合理

目前,在开展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时,会采用先离后审的制度,当经济责任人调离原岗位,在新岗位就职后,才会提请内审机构进行审计,这样就造成“审”、“用”脱节的现象,加上高校没有建立完善的经济责任追究制度,很容易出现经济责任人任期内出现问题,而在任期结束后调查出来,经济责任人不认账的现象,这就对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质量控制造成极大的影响。

二、提高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措施

(一)提高内审机构权威性,改善质量控制手段

内审机构的权威性对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顺利开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的相关领导要正确的认识到内部机构的重要性,提高内审机构的权威性,从而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质量管理是内审机构管理工作的核心,因此,内审机构要根据实际情况,改善质量控制手段,规范审计流程,同时内审机构还要建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对审计人员进行内部监督,确保审计人员能严格的按照审计流程进行操作,从而有效地提高审计质量。高校要建立审前通知和审后公示的制度,并积极的开发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降低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造成的主观风险,有效地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质量。

(二)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由于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对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高校要积极的引进专业的审计人员,从而提高内审机构的专业性。对于现有的审计人员,高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培训内容,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从而有效地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高校还要注重审计人员的思想教育,强化审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提高审计人员的质量意识,确保审计人员能严格的按照规定的审计流程进行操作,从而为审计质量提供保障。

(三)建立完善的经济责任评价体系

高校要建立完善的经济责任评价体系,为审计结果的评价提供依据,从而保证审计质量的科学性、规范性。高校在建立经济责任评价体系时要注意,必须依据经济责任进行评价,也就是要在高校经济责任人任职期间,对其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对于和财务收入无关的问题,及无法确定的问题,必须上报给相关部门,而不能直接进行评价,同时对于审计证据不充分的事项,也不能对其进行评价。

(四)建立完善的审计制度

建立完善的审计制度能有效地提高审计质量,因此,高校要积极的推行先审后离制度,避免出现经济责任人任期内出现问题,而在任期结束后调查出来,经济责任人不认账的现象。高校要在制度上规定,经济责任人在调职前,必须经过审计,如果没有经过审计,则不办理调任手续。同时高校还要积极的推行责任追究制度,从而保证高校审计人员能明确自身承担的责任,最大限度的降低审计风险。高校要对越权审计、不按照审计流程进行审计的审计人员,要追究其责任,避免这些违规操作的行为对审计质量造成影响。

三、结束语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对高校的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当前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高校要提高内审机构权威性,改善质量控制手段,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完善的经济责任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审计制度,从而有效地提高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1]柳尧,陶萍.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研究[J].会计之友,2010,(09):120-122

[2]钱华.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下,2010,(07):141-142

[3]李德.健全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措施与思考[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03):67-68

浅议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经济效益 篇9

关键词:内部控制,经济效益,措施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保证实现经营管理目标、提高经济效益, 在分工负责的前提下, 组织内部经营活动而建立的各职能部门之间对业务活动进行组织、制约、考核和调节的方法、程序和措施, 进而用以明确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形成一个完整、严密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控制系统的总称。

一、企业内部控制不足的现象及其危害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大多数企业经济都较快的发展起来, 但在发展的同时, 大家也能看到尤其是在中小企业中, 存在着一些组织结构简单、规章制度缺失、人才缺乏、管理水平不高的现象。他们的管理随意性大, 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差, 没有预算或预算弹性过大;职能部门职责不清, 信息不畅;有的企业管理观念陈旧, 人员选用上任人唯亲;有的企业财务不透明, 会计处理随意性大, 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在许多较大的国有企业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尤其在固定资产管理处置上, 控制不足。经济日报上曾有一则这样的报道:广州市某国有企业老总以汽车性能下降、报废处理为名将刚购置了不到二年的净值十余万元的汽车以一万元的超低价格作废品卖给了私营企业。类似的事情在新闻、媒体及我们的周围的都不少见。同样在以固定资产为主体的老国企里, 家底不清、账实不符现象也非常普遍, 由于固定资产的构成较复杂, 又几经产权等方面的变革, 各部门

购置的固定资产没有统一的规划、没有统一的预算, 随意性大, 各部门之间固定资产调到拨也未履行必要的交接手续, 尤其是对于闲置、毁损及报废的固定资产随意拆除, 甚至私自变卖, 没有履行相应的报批手续, 最终导致账实严重不符, 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究其原因, 无非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者制度没有落到实处所造成的。大量的管理实践证明: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就必须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几个对策

内部控制是一个有机的系统, 它包括控制环境、控制目标、控制技术三方面的内容。因而, 企业要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经济效益, 就必须结合自身特点, 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优化控制环境, 明确控制目标, 改善控制技术, 并在管理实践中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系统, 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

1、优化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是对控制程序和控制技术的选择及其有效性有着重要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大类, 但外部环境超出了企业的控制能力, 因而不能作为内部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因素: (1) 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他们是否强调和宣传内部控制的性质与重要性, 是否认真组织和领导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工作, 是否以身作则严格遵守控制制度的规定, 是否采用了相应的管理政策与措施来保证制度的认真执行等。 (2) 制度执行者的态度与素质。执行内部控制的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和企业广大员工是否充分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各自工作岗位的重要性及对整个控制与管理的意义;各岗位、各环节的执行者, 有无胜任本职工作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有无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与诚实的态度。 (3) 与企业性质及规模相适应的管理宗旨、经营方式、组织机构、企业文化、外界协调策略等。

2、明确控制目标。

内部控制目标是内部控制所要实现的目的或收到的效果。目标的主要功能, 一是提供一个中心点, 来分配组织资源和拟价进度与绩效的指标。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有维护资产安全、完整及有效使用, 保证各种管理信息的可靠与及时提供,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成本、费用以求盈利。提高各项作业的效益或效率, 预防或查明错误和弊端, 为管理政策的制订寻找依据。要实现上述内部控制目标, 应确定单位内部每一管理阶层所应达到的具体目标, 并进行目标分解;将各作业目标与作业计划传达给有关负责人, 使其了解本部门的工作职责;诱导各部门主管尽可能以最精简、最有效的方法领导下属;准确而适时地表扬绩效卓越的下属, 或批评绩效不佳的下属, 并帮助其找出原因及解决办法。

3、改善控制技术。

内部控制技术是实现控制目标的手段, 包括特定的政策、计划、标准、人员以及组织与方法。企业为更好地实现其内部控制目标,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改善控制技术: (1) 建立健全与业务规模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企业要有效地从事各项业务活动, 必须设置相应的组织机构, 行使管理与控制的职能。在设置组织机构时, 首先要根据自身特点, 按照不同的管理要求划分不同的管理层次, 设计不同的组织机构。其次要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明确规定各职能机构的权限与责任, 根据各职能机构的经营任务与特点划分岗位系列, 确定需要的岗位。 (2) 根据岗位选择合格的人才。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 企业设置的各个岗位, 必须要有能履行其职责的人来胜任。所以要善于挑选和重用能力突出、经验丰富、具有职业精神的高端人才, 充分发挥其管理才能。 (3) 控制措施有效、到位。要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 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和其他管理活动进行组织、调节和制约。要采取有效措施, 保证各项管理信息的可靠性, 如采取职责划分、审查与核对等措施。为保护财产的完整和安全, 要采取限制接近、双重保护、突击检查与核对、盘点等措施。要建立成文的方针和职务说明, 保证控制的制度化、规范化与科学化。

参考文献

[1]、覃伟,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实施指南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经济型酒店内部控制问题与对策 篇10

目前, 国内比较成规模的经济型酒店有如家快捷、锦江之星、汉庭和七天等, 经历了近十年的黄金发展时期后, 随着人工及物业成本的飙升, 行业高速扩张对利润的挤压, 以及由低端品牌向高端延伸的艰难, 经济型酒店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

除此之外, 传统经济型酒店还面临来自特色经济型酒店的竞争挑战。在最新一轮的融资战中, 桔子酒店的母公司Mandarin Hotel Holdings Limited获得了凯雷亚洲基金注入的上亿美金;布丁酒店获得富达投资、君联资本、KTB、建信资本和摩根凯瑞资本等五家投资机构5, 000万美元投资, 此外还获得杭州银行的信贷支持。

传统经济型酒店逐渐走下坡路, 而特色经济型酒店开始成为市场新宠。但是, 对于以时尚著称的特色酒店而言, 其为了顺应时尚发展而需要装修、翻新的速度要远高于普通酒店, 这笔支出对于酒店来说也是一个负担。未来的酒店市场, 比拼的最终还是管理能力、创新力度以及人员配备的跟进。而这些因素最终来自于酒店内部控制的完善和提高。

二、经济型酒店内部控制问题

(一) 控制环境问题。

控制环境包括酒店员工的职业道德和专业胜任能力、管理者的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酒店组织结构、责任权利分配方式以及人力资源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等。目前来说, 经济型酒店在控制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酒店员工素质参差不齐, 主要表现在职业道德方面。“毛巾门”事件频发, 使得消费者对于入住酒店提供的洗漱用品、毛巾甚至床铺卫生都产生了不信任感;前台人员配置不足, 一般只有2~3名, 赶上入住和退房高峰期时, 客人往往要等很长时间, 有可能还会错过火车或飞机的班次;高水平的酒店管理者目前来说还比较欠缺, 而且存在被挖走的可能, 酒店对于管理者的培训及再教育投入不足, 使得能处理突发事件的酒店管理人才匮乏。此外, 人员流动率偏高是酒店行业的普遍现象, 主要原因还是酒店人力资源政策在保障员工待遇方面做的不是很到位, 让员工对酒店不能产生归属感和责任感。

(二) 风险评估问题。

风险评估是当前企业发展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做好风险评估, 能及时将风险扼杀在摇篮里, 提前采取对策, 降低风险发生时的损失。经济型酒店如今发展的颓势, 就是对风险评估没有做到位的一个后果。盲目的扩张, 对量的追求远超过对于质的把握。简单复制国外经济型酒店的模式, 缺乏对最新酒店行业发展动态的把握, 不能及时对竞争对手的策略做出对应的改变。

(三) 信息沟通问题。

经济型酒店简单提供住宿和早餐服务, 快捷方便, 但是在信息沟通这一块儿做的并不到位。根据笔者入住锦江之星、七天、莫泰168经济型酒店的经历来看, 没有一家给消费者提供意见反馈的渠道。除了个别员工见面会打招呼之外, 酒店员工乃至管理者都没有主动询问客人入住的意见和建议, 这些信息的闭塞也许会让酒店错失对其服务有所改进的建议, 也不能及时发现影响顾客忠诚度的因素加以解决。

(四) 监督问题。

客人在选择酒店入住时考虑的因素有卫生、安静度、交通便利度等常规性的因素,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酒店的新旧程度。一般而言, 新店更受消费者欢迎, 因为经济型酒店在开店初期设备设施都比较新, 发生故障的情况也比较少, 但是随着酒店使用年限的增长, 设备设施老化情况会加剧, 而出于成本控制方面考虑以及检查监督所需要耗费的巨大人力、物力, 经济型酒店往往得过且过, 对于设备设施的检修和更换周期较长。内部监督有意无意地比较放松, 除非客人投诉及问题比较明显, 才会予以重视。以广州天河北莫泰168酒店为例, 其酒店走廊上气味比较刺鼻, 笔者曾经入住的房间水龙头一打开四处溅水, 为了节省空间浴室设计十分不合理, 转身一不小心就会蹭伤身体。如果该酒店内部定期组织人员对客房进行检查监督, 及时改进不合理的地方, 相信会能更加给客人留下好印象, 有需要的话就会选择该酒店入住。

三、完善经济型酒店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 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针对员工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 应加强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技能培训。尽可能不要占用员工休息时间进行培训, 对员工进行人性化关怀。针对员工流失大的问题, 应提高对员工的薪酬待遇, 切实帮助解决员工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 给员工升职发展的空间和期望, 在同行业中凸显出本酒店对员工待遇的优势。留住基层员工的同时还能为酒店提供潜在的管理者, 解决相应人才匮乏的问题。对员工的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和监督, 坚决杜绝发生类似“毛巾门”等影响酒店声誉的事情发生。针对前台入住退房高峰时可能发生的拥堵现象, 应实行灵活的调人机制, 在中午十二点退房时候加派人手进行支援, 也可开设其他途径给客人快速的退房通道。

(二) 加强风险评估工作。

针对目前经济型酒店面临的发展瓶颈, 管理者应及时调整策略, 对于今后的扩张投资项目严格进行评估。对于加盟店的管理应加强, 避免为了压低成本而出现有损酒店品牌声誉的行为。对于竞争酒店的优势应加强关注, 及时改进经营理念, 修正经营方针的偏差。对于酒店发展的隐患应及时察觉并引起重视。

(三) 保持信息渠道通畅。

经济型酒店一方面要加强管理层到基层员工之间信息上传下达的通畅, 保证酒店政策落实执行到位;另一方面要面向消费者, 提供意见反馈的途径。针对前一种情况, 可以通过定期不定期的培训、会议、内部网和信息栏进行信息的发布。对后一种情况, 酒店可以在每间客房放置意见卡, 并提醒房客如果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他们在意见卡上留言。除此之外, 在退房时可以主动询问客人对于此次入住的满意度, 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于客人反馈的信息定期进行核实, 分轻重主次进行解决。

(四) 落实监督反馈工作。

经济型酒店的监督工作, 一要落实在员工的工作质量监督上, 二要落实在酒店硬件设备便利、安全的性能监督上。人事部门要定期不定期地对酒店内部员工工作进行跟踪检查, 对于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基层员工的职业道德和技能进行绩效考评, 考评结果与薪酬相挂钩。对于酒店房间设备要定期进行检修, 对于影响使用的家具要及时进行维修更换, 重点检查浴室和空调设备, 如淋浴间设计是否过于狭小容易造成擦伤隐患、空调运转是否正常、噪音是否过大等等影响客人入住品质的问题。

四、结论

内因是决定事物发展的关键因素, 经济型酒店想继续辉煌下去, 必须从内部控制抓起, 及早发现自身问题并且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用品质服务来留住老顾客、开发新客户。

摘要:以如家、锦江之星、七天、汉庭为代表的经济型酒店在经历了一段快速发展的时期后, 行业竞争环境的优势随着盲目扩张后遗症的显现开始变小。经济型酒店进入发展瓶颈期, 如何在传统酒店和特色酒店之间继续保住现有市场并有所发展, 是经济型酒店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从内部控制角度对经济型酒店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信息沟通、监督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经济型酒店,内部控制,对策

参考文献

[1]张继勇, 樊翠真.角逐经济型酒店[J].中国经济信息, 2012.17.

上一篇:就业素质教育下一篇:连续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