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谨防吸入性肺炎

2024-06-29

老年人谨防吸入性肺炎(精选九篇)

老年人谨防吸入性肺炎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0例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 男33例, 女17例, 年龄60~84 (74.56±3.11) 岁。患者其他合并疾病:脑卒中及后遗症16例, 多发性硬化性皮肌炎1例, 帕金森病10例, 食管裂孔疝术后球麻痹1例, 慢阻肺22例, 高血压6例, 冠心病2例, 糖尿病6例, 骨折2例, 肿瘤6例。16例患者只有一种疾病, 剩余34例患者≥2种疾病, 占总数的68.0%。

本组患者实施的辅助检查主要有X线或CT胸片检查, 结果显示大部分患者的两肺多有肺纹理增生, 另外的一部分患者则主要是在右下肺出现增生, 或者有片状阴影。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咯痰、呼吸衰竭伴有发热, 其中咳嗽有14例, 咯痰有12例, 呼吸衰竭伴有发热15例, 其余9例临床表现伴有不同程度的神志改变、乏力、精神萎靡等。对患者进行痰培养检查, 10例为三重感染, 绿脓杆菌20例, 混合细菌感染19例, 肺炎克雷伯菌9例, 大肠埃希菌2例, 白色念珠菌9例, 鲍曼不动杆菌1例[2]。

1.2 治疗方法

目前对于老年人重症吸入肺炎患者的治疗主要是采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 且一般情况下都采用两种药物以上的联用方式。常用的治疗青霉素药物有左氧氟沙星, 帕拉西林—他唑巴坦, 克林霉素, 莫西沙星, 阿奇霉素, 甲硝唑, 头孢他啶, 头孢西汀钠, 先锋美他醇等[3], 具体的类型和剂量则根据患者的病菌类型和病情程度而定。如果患者为并发真菌感染者, 通常还要加用氟康唑进行治疗。

2 结果

本组50例患者中实施机械通气治疗17例, 并进一步转重症监护病房治疗, 对于条件支持的患者则进行增强免疫功能治疗, 最终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本组50例患者中治愈27例, 好转15例, 死亡8例, 病死率16%, 而在所有的死亡患者中, 大部分患者伴有>2种原发疾病或者存在感染的患者。

3 讨论

重症吸入性肺炎主要是指吸入有致病菌繁殖的口咽分泌物, 食物或胃内容物, 由于老年人的身体器官在不断的老化, 抵抗能力逐渐降低, 加上自身的清洁卫生问题, 因而成为该病的高发群体。引起该病的原因还有各种原发性疾病, 比如常见的帕金森病、食管裂孔疝术后球麻痹、慢阻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骨折、肿瘤等[4], 尤其是对于>2种上述类型并发疾病的患者, 其致死率也非常高。该病具有很高的死亡率, 尤其是对于伴有多种原发性疾病的患者。老年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乏力、精神萎缩、咳嗽、咯痰、呼吸衰竭伴有发热等, 在本组50例患者中, 咳嗽14例, 咯痰12例, 呼吸衰竭伴有发热15例, 其余9例临床表现伴有不同程度的神志改变、乏力、精神萎靡。目前对于老年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的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 情况较严重的患者可以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辅助患者呼吸。从总体上来说, 目前对于老年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然而老年人重症吸入肺炎往往没有较典型的临床表现, 病情发作的时候比较迅速、致死率很高。因此还需要在生活中应加强患者的护理及预防, 从而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老年人,重症吸入肺炎,临床特点,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 那薇, 伍翊, 张丽芬, 等.老年吸入性肺炎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0, 12 (3) :210-211.

[2] 王昌锋, 吴雪花, 贺国文, 等.早期肺泡灌洗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并重症吸入性肺炎临床分析[J].临床急诊杂志, 2013, 14 (6) :261-263.

[3] 李金连, 黄国春, 黄丽珍.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J].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3, 31 (4) :490-491.

霜降:谨防老年人肺炎 篇2

在这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里,人们该怎样注意防病养生呢?

由各种不同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肺部感染,称之为肺炎。秋天是老年人肺炎的多发季节。霜降以后,昼夜温差尤为悬殊,气候冷热多变,空气干燥,故容易伤肺。中医认为,肺为“娇脏”,性喜润而恶燥。燥为秋天主气。燥胜则干,使人们口鼻干裂,鼻干咽燥,上呼吸道黏膜受损,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再加上老年人呼吸道老化,清除功能下降,抗病能力差。如果治疗不及时或医治不当,病变会迅速蔓延到下呼吸道,从而导致肺炎的发生。老年人肺炎具有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较高等特点。老年人一旦患上肺炎,应及时送往医院治疗,绝不可迁延观望或等闲视之,否则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对肺炎一定要采取积极防治的措施。一是每遇感冒等病流行之时。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一旦患上感冒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应及早进行治疗,防止转化为肺炎。二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改善肺功能,提高抗病能力。三是适当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四是注意居室卫生,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定期采用食醋熏蒸消毒,以免细菌、病毒在室内繁殖。五是坚持常年用冷水洗脸,提高耐受冷刺激的能力。六是在寒暖变化之时,老年人更应适时增减衣服,防止受寒。七是戒烟忌酒。八是不可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因为广谱抗生素往往会成为引起病源微生物性肺炎的诱因之一。

霜降是晚稻、荞麦及许多干、鲜果品的收获季节,下面拟介绍稻米(也叫大米)、荞麦、板栗、荸荠、柿子等的保健养生功效。

大米性平味甘,归脾、胃、肺经。功能补中益气,健脾养胃,除烦渴,止泻痢。大米由于加工程度不同而有精米和糙米之分。糙米所含维生素B1、维生素E及膳食纤维等。要比精米丰富得多,能够有效地预防因缺乏维生素B1所引起的脚气病及皮肤粗糙症等。故平时宜多吃糙米。少食精米。用大米熬粥能生津止渴,补脾益胃,对健康十分有利。南宋陆游诗云:“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生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意即他从北宋诗人张未(世称宛丘先生)那里学得一种简便易行的养生方法,就是把每天喝大米粥当作“致神仙”,即求得长寿的手段。但必须指出,大米粥消化吸收得快,会导致血糖升高得更快,故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

荞麦,全国各地皆产,尤以北方居多,霜降前后果实成熟时采收。荞麦性寒味甘,归脾、胃、大肠经。功能健脾除湿。开胃宽肠,下气消积。主治胃肠积滞,胀满腹痛,湿热腹泻,妇女带下病,痈疽发背及瘰疬等。荞麦的含热量虽高,却不会引起肥胖,相反,还可起到降脂减肥的作用。荞麦中含有铬元素,此物能增强胰腺的活性,加速糖代谢,帮助降低血糖。对糖尿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总之,荞麦是一种极好的保健食物,人们的主食中应当增加荞麦,特别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及肥胖症等患者,每天吃一餐荞麦饭或荞麦面、饼之类,将是大有好处的。

板栗也叫栗子,可供人体吸收利用的养分极多,无论营养或保健价值都很高,民间曾有“腰酸腿软缺肾气。栗子稀饭赛补剂”之说。将栗子与大米煮粥,或者与鸡肉、猪肉等共同炖食,可收到极好的滋补效果。例如,将栗子、桂圆与大米煮粥。可治久病体虚、形体羸瘦、皮肤干涩等症;栗子与大米煮粥,可治大便不通或尿频而滴沥不尽:用板栗炖猪瘦肉可治慢性支气管炎,又可治慢性咳嗽及脾肾肺虚诸症。由于板栗含糖分较多,故糖尿病患者应少吃。另外,人们吃板栗时,一定要细嚼慢咽,否则难以起到滋补作用。

荸荠也叫马蹄、地栗。多栽培于水田之中。秋末冬初采收。荸荠既可做水果食用。又可做菜肴,更可入药,其保健功效颇多。现代研究表明。荸荠所含荸荠素有多种保健功效,不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有抑制作用,而且能够降低血压。并有抗肿瘤的功效。此物经常用来作为防治食管癌、乳腺癌及其他肿瘤的辅助治疗品。但荸荠不宜高温久煮,否则荸荠素等成分会被破坏。

霜降时,正值柿子采摘时节,经脱涩红熟后,去皮食用a柿子既是营养丰富的水果,同时,柿饼、柿霜、柿蒂、柿叶皆可入药,故柿子又有“天然药库”之称’。每天吃新鲜柿子或柿饼2-3个,分2-3次吃,有润肺祛痰止咳的作用;生食红软柿子可收清肺胃蕴热与生津止渴之功。凡热病伤津、口干唇烂、胸中烦渴或热痢不止者,可选大红柿子生食,每天2-3次。但柿子切忌空腹食用。否则胃酸与柿子内的单宁相结合容易形成“柿石”,随即产生腹胀、腹痛。柿子性寒而含糖分高,凡脾胃虚寒、大便稀溏腹泻、体弱多病、妇女月经期与产后、糖尿病等患者,全都忌食柿子。还应注意:柿子忌与螃蟹、章鱼肉、土豆、海带等同食,否则可能引起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

[附]荸荠食疗方

(1)荸荠汁:鲜荸荠150克,洗净捣烂绞汁饮服,每天2-3次。可以治疗热痛伤津、口渴心烦,还可治咽喉肿痛及大便下血。

(2)荸荠海蜇汤:荸荠、海蜇头(洗去盐分)各100克,共同煎汤饮服;每天3~4次。适用于高血压及咳吐脓痰等症。

(3)荸荠玄参汤:荸荠50克,玄参12克,白及10克,百草霜9克,升麻6克。水煎服,每天2次。可治目生翳障。

老年重症吸入性肺炎防治进展 篇3

1 老年重症AP发生的危险因素

误吸致肺炎, 包括吸入口咽分泌物中定植菌所致的感染性肺炎过程和吸入胃酸引起的急性肺损伤 (mendelson综合征) [2]。两者虽有重叠, 但它们是不同的临床实体, 前者多见于老年人, 其主要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

1.1 吞咽障碍与咳嗽反射减弱

增龄致吞咽功能和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 同时老年人由于罹患脑卒中、脑外伤、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等神经变性疾病, 以及老年人血清或痰中P物质减少, 致触发吞咽和咳嗽神经反射减弱, 更易致吞咽障碍和咳嗽反射减弱, 在饮水或进食过程中就会使含有定植菌的口咽部分泌物或胃内容物通过声门进入气道, 进而感染而形成肺炎, 诱发多器官功能不全, 致重症化[3]。

1.2 口咽部细菌定植

老年人自身防御机制下降, 易患牙周病、龋齿、牙龈炎等口腔疾病以及口腔黏膜和牙齿卫生状况较差, 另外, 老年人唾液分泌减少, 口咽黏膜干燥使口腔自洁功能减弱等, 口咽部细菌容易定植且负荷量大。传统认为厌氧菌为主, 近年研究提示, 多重耐药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需氧杆菌 (如肺炎克雷白菌和大肠杆菌等) 为主要病原体, 吸入下呼吸道后易致重症肺炎发生[4]。

1.3 机械性原因 (如气管插管、鼻饲)

重症监护病房 (ICU) 机械通气 (MV) 患者, 一方面气管插管影响咽喉部肌群的协调运动, 咳嗽反射和吞咽功能障碍, 易致误吸, 另一方面, MV使腹压增加, 易致胃食管反流, 诱发AP致重症化[5]。长期以来, 鼻饲被认为是避免误吸的方法, 但近期文献报道, 鼻饲最具危险性的并发症就是误吸。其主要原因是鼻胃管使食管上括约肌和下括约肌失去完整性, 食管下括约肌张力降低, 其开放次数和程度增加, 咽声门内收反射敏感性降低和胃食管反流物在咽滞留, 通过胃食管反流致咽喉部而吸入下呼吸道, 导致AP的发生, 有学者对其有专门命名, 称之为鼻饲管肺炎 (nosocomial pneumonia) 。另外, 因护理不当发生鼻胃管位置移动、甚至在食管内, 可明显增加误吸的发生率。

1.4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

GERD是老年人常见的胃食管动力性疾病之一。引起误吸的主要机制是老年人食管下括约肌松弛胃内容物反流所致[6]。如果老年人同时留置鼻胃管、气管插管、存在食管裂孔疝、肥胖、吸烟、饮酒、高脂饮食、服用影响食管下段压力的药物 (如:地西泮、非甾体抗炎药、茶碱、钙离子拮抗剂和硝酸酯类) 以及麻醉药、镇静药、抗精神病药物或抗焦虑药物等改变患者意识状态导致保护性咳嗽反射减弱等情况下, 发生GERD概率明显增加。

1.5 老年人免疫防御功能下降

老年人胸腺萎缩和外周血淋巴细胞 (包括T淋巴细胞) 数量和功能下降, 导致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减弱, 加上老年人患有多种慢性基础疾病 (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心功能不全、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 致免疫系统受损, 自身防御机制下降, 对病原体清除能力下降, 易发生重症AP[1]。

1.6 疾病和药物的影响

老年人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其中脑卒中患者多存在吞咽障碍, 是发生AP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日本学者中川昭一等人证明吞咽反射的延迟触发发生在基底神经节梗死的患者中, 基底神经节梗死患者比那些有或者没有其他部位大脑半球梗死患者更容易患肺炎, 而且多发性肺炎只在双侧基底神经节梗死的患者发生, 其肺炎相关死亡率也更高, 提示基底神经节功能中断在老年重症AP的发生发展中极为重要, 其发生机制可能因双侧基底节脑梗死破坏多巴胺受体, 导致多巴胺能系统功能紊乱, 使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所致[7]。另外, 老年人患有多种疾病, 常常服用多种药物, 除导致GERD药物之外, 利尿剂和抗胆碱能药物通过引起口腔干燥症而促进细菌在口咽部的定植。老年人长期服用H2受体阻滞剂及质子泵抑制剂, 抑制胃酸分泌, 改变了胃内酸性环境, 促进细菌繁殖, 如果误吸则很可能继发感染。

1.7 神经介质P物质表达异常

咽喉和气管上皮, 是最重要的触发吞咽和咳嗽反射的部位, 有广泛的包含P物质的神经丛。缺乏多巴胺D1受体和使用多巴胺D1受体拮抗剂治疗的老鼠出现了异常的电活动和进食及吞咽障碍。基底神经节梗死的患者可能有多巴胺代谢减低, 从而降低了舌咽和迷走感觉神经中的P物质。抑制这些神经中P物质的浓度使得吞咽和咳嗽反射受损, 从而增加了无症状吸入的频率。

2老年重症AP危险因素评估方法

AP分为显性吸入和隐性吸入, 而有显性吸入史者诊断并不困难, 但显性吸入仅占AP的10%, 绝大多数仍隐性吸入。老年患者隐性吸入原因主要是吞咽障碍和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目前评估吞咽障碍和咳嗽反射常用方法包括床旁物理检查评估、电视透视吞咽评估 (VFSS) , 纤维光导内窥镜评估。VFSS是评价吞咽障碍的金标准, 由于老年人难以配合, 且吞钡过程有潜在误吸风险, 临床尚难推广应用;纤维光导内窥镜评估国外应用较多, 我国因内窥镜水平尚处于发展阶段现不易推广。床旁物理检查评估方法简单易行, 对筛查老年人AP危险因素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是目前临床评估吞咽功能异常较普遍采用的方法[8]。包括:水吞咽试验 (WST) 、吞咽激发试验 (SPT) 、枸橼酸超声雾化吸入试验。另外, P物质检测:P物质是一种神经递质, 由迷走神经感觉支在颈部神经节合成后释放到咽及气管, 多巴胺可促进其合成。P物质可引起气道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过度分泌, 引起平滑肌收缩及咳嗽等。P物质减少即可使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而产生误吸。有学者通过对老年AP患者痰中的P物质浓度的检测认为, 痰中P物质浓度的降低可作为判断AP的标志。

3 老年重症AP防治进展

3.1 加强和规范口腔护理

由于口咽分泌物的细菌吸入是老年人肺炎重要危险因素, 因此, 重视监测无法自理病人的口腔卫生对降低AP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口腔护理既能清除口咽寄植菌, 改善口腔卫生状况, 又能刺激口腔黏膜神经末梢受体, 增加唾液分泌P物质, 改善咳嗽反射。Yoneyama等[9]对日本的11个老年福利院中417名老年人进行了2年的随访研究, 发现接受口腔护理组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Watando等[10]对当地社区福利院的老年人进行专业的口腔护理, 方法是每餐后由专业护理人员用清水对口腔黏膜包括上腭、下腭和舌面, 应用类似牙刷的器具进行全面清理, 时间持续>5 min, 老年人咳嗽反射敏感性明显改善。

3.2 调整饮食方法和体位

进餐前让患者安静休息30 min, 进餐时要集中精力进食, 避免边进食边与人交谈。由于仰卧位, 易致胃内容物吸入, 因此, 进食或管饲时, 保持坐位、高枕卧位或抬高床头30°~45°, 进食后仍保持此体位30 min。痴呆、偏瘫、口咽部疾病或损伤患者, 易致颊部食物储留, 应在其进食时或进食后检查口腔包括义齿下等部位, 如果在口腔内储留食物, 易发生误吸, 故对患偏瘫或口咽疾病者, 喂食时应将食物放在口内没有麻痹或无力的一侧, 经口进食者, 调整患者的进食速度和每一口进食量, 增加食物稠度, 以固体或糊状食物来代替液体食物, 避免吞咽时呛咳。空肠喂养或胃造瘘可避免误吸风险。

3.3 药物干预策略[11,12,13,14,15]

3.3.1 辣椒素:

含有一种刺激感觉神经的刺激性物质, 可能改善病人的吞咽反射。Ebihara等人将1 ml的溶液通过鼻导管推注入咽部, 证明小剂量的辣椒素液体或者是食物可能刺激吞咽反射, 帮助老年人预防AP。

3.3.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

众所周知, ACEI的不良反应是干咳。P物质是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降解的, 它的活动可能与ACEI有关。使用ACEI, P物质可能会聚集在上呼吸道, 因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动被抑制, 使得咳嗽反射的敏感度增加。类似于咳嗽反射, ACEI同样改善老年AP患者的吞咽反射。通过比较卒中患者使用ACEI与其他降压药物肺炎的发生率得出与其他降压药物相比, ACEI使高血压患者的肺炎发生率降低了三分之一, 因此, 在这些患者ACEI对预防肺炎可能是有效的, 但对那些没有高血压的老年患者, 不推荐ACEI用于AP的预防。

3.3.3 多巴胺和金刚烷胺:

研究发现基底神经节梗死者发生吞咽反射延迟触发, 与基底神经节多巴胺代谢受损有关。调查发现应用左旋多巴可以改善这些患者受损的吞咽反射。另外, 研究还发现, 金刚烷胺, 一种类似于多巴胺神经末梢多巴胺释放剂的药物, 也能降低脑梗死患者肺炎的发生率。研究表明, 如果在卒中患者中使用金刚烷胺, 肺炎的患病危险降低近80%。当然, 金刚烷胺其他公认的影响可能也会在这些研究中影响肺炎的发病率。例如, 金刚烷胺改善脑损伤患者的意识状态, 有高度卒中危险的病人可能不那么容易发生吸入。除此之外, 多巴胺受体被确认位于食管下括约肌, 而金刚烷胺可能会减少胃食管反流, 因此降低AP的危险。最后, 抗病毒的效果及流感感染的预防也可能降低肺炎的3年发生率。因此, 金刚烷胺对肺炎发生率可能产生积极影响的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3.3.4 西洛他唑:

健康人睡眠中吞咽频率比清醒时稍有降低, 但在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中观察到夜间比白天的吞咽反应严重延迟。有脑血管损伤证据的患者在睡眠时咳嗽反射和自发性咳嗽同样被抑制。因此, 脑血管损伤的患者特别容易在睡眠中发生AP。日本学者Nakagawa研究发现, 无症状脑梗死患者比2年内有症状脑梗死患者更容易得肺炎, 无症状脑梗死被认为是AP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提示, 在老年患者中抗高血压、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不仅可以预防卒中而且可以降低AP的发生率。研究发现, 在接受西洛他唑, 一种抗血小板制剂的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进行3年的比较, 脑梗死的发生率在西洛他唑组降低到50%, 且肺炎的发生率也降低了近一半。

3.3.5 叶酸:

叶酸在多巴胺的合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的缺乏在老年人中也十分常见。叶酸缺乏在老年AP的危险因素中可能是独立的标记。叶酸充足可能是在这些易感因素中通过改善吞咽功能预防肺炎的发生。因此, 对老年人来说, 为了预防肺炎, 营养也是需要考虑的方面。

3.3.6 以硫糖铝代替制酸剂和H2受体拮抗剂预防急性胃黏膜病变:

用硫糖铝作为胃黏膜保护剂, 不影响胃液的p H值, 可显著降低AP的发生率。

3.4 其他预防策略

3.4.1 减少或避免镇静剂使用:

咳嗽反射可以被镇静药物所抑制。欧文等人报道了美国胸科医师学院的一篇共识报告, 将咳嗽作为一个防御机制以及症状来管理, 也没有确定咳嗽反射有任何年龄相关的改变。然而, 咳嗽反射被麻醉、镇静催眠药, 镇痛麻醉药品所抑制应该被认为是老年病人AP的主要危险因素, 特别是在睡眠中的时候。应该尽量注意减少使用抑制咳嗽反射的药物是老年病人治疗的关键。当老年人使用苯二氮类药物时, 他们的吞咽反射不会明显下降。然而, 当他们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时, 这些药物大多作为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他们的吞咽反射明显下降了, 这种情况使得老年人易患AP。

3.4.2 洗手:

革兰阴性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通常定植在医务人员手中。尽管通常是暂时的, 但特别在那些有皮炎的工作人员当中, 手中细菌的定植是持续存在的。在接触病人前后要洗手是消除这些暂时性细菌的有效方法, 但是这经常被医务工作者所忽视。手套和白大褂的使用可以显著减少院内感染和肺炎。拥有有效的监测和感染控制程序的医院肺炎感染率为20%, 远远低于没有相应程序的医院。遵守感染控制措施例如洗手是预防院内获得性肺炎的根本。不幸的是, 这种措施不能有效地预防部分危重病人内源性病菌的感染, 因此, 大多数革兰阴性菌肺炎不能被隔离措施所预防。改良的洗手习惯, 合适的机械喂养处理, 吸痰和呼吸装置可以减少医院内感染性病原体的扩散。

3.4.3 持续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subglottic secretion drainage, SSD) :

气管插管患者声门下与气管导管气囊之间的间隙常有严重污染的积液存在, 积液被误吸入下呼吸道是肺炎病原菌的重要来源, 引流出积液能降低肺炎发生风险。

3.4.4 选择性消化道去污染 (se-lective digestivedecontamination, SDD) :

是通过局部使用抗生素杀灭口咽部和胃肠道条件致病菌, 避免其移行和易位, 切断院内感染的病原菌的来源, 预防肺炎的发生。但存在较多争议, 多数研究表明它可以减少口咽和胃部细菌的寄植并降低肺炎的发生率, 但目前还缺乏证据提示SDD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并且还有耐药菌增加的可能, 因此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3.4.5 疫苗:

老年人谨防吸入性肺炎 篇4

【关键词】肺炎/预防和控制;肺炎/护理;鼻饲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318-01

吸入性肺炎是患者吸入来自鼻咽部分泌物或胃内反流的固体、流质食物等引起的病理综合征。由于高龄和基础疾病的存在,老年患者气道保护功能减退,黏膜纤毛的清除功能降低,加上口腔卫生差、卧床、免疫功能下降等,易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做好吸入性肺炎的预防和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與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1-12月我科152例老年长期卧床鼻饲饮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干预4周。观察组男性40例,女性36例,年龄65-88岁,平均74.6岁。对照组男性39例,女性37例,年龄61-83岁,平均71.8岁。两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营养状况及吞咽障碍程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对策

两组均采用一次性硅胶胃管,观察组加强呼吸道管理及心理护理、增加胃管插入长度、改变鼻饲体位、加强口腔护理、鼻饲时减量减速等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鼻饲方法。

1.2.2 观察方法

每天测量体温4次,观察患者呛咳、食物反流情况。体温>37.5℃或出现较频繁咳嗽、食物反流时查血象,拍X线胸片。两组于4周干预期后均拍胸片,观察两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1.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两组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的比较

组别 例数 吸入性肺炎发生例数 百分比率(%)上机 观察组 76 18 23.7对照组 76 45 59.2卡方值10.2,P<0.01

3 讨论

3.1 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3.1.1 吞咽困难 Garcia JM[1]指出,吞咽困难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脱水、吸入性肺炎,甚至死亡。50岁以上人群中,超过10%主诉有吞咽困难,随着老年人生理性退化,喉黏膜萎缩变薄、感觉减退、咽喉肌运动功能减弱,多数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障碍,大大增加了误吸的发生机会。

3.1.2 咳嗽反射减弱 咳嗽反射是指当有异物进入呼吸道时出现保护性动作,以清除气道异物。该反射和呼吸道纤毛运输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卒中或其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咳嗽反射减弱,而且咳嗽反射减弱是吸入性肺炎的一个危险因素。

3.1.3 口咽定植菌的负荷量大 唾液分泌和吞咽运动对于维持口咽正常菌群很重要,特别是感染性疾病会增加唾液中的细菌含量,增加吸入性肺炎的相对危险。此外,严重的合并症,日常活动减少,营养不良,管饲也会影响口咽细菌的定植,从而造成不良的口腔环境。

3.2 吸入性肺炎的预防与护理对策

本研究表明,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对策,观察组18例确诊为吸入性肺炎,患病率为23.7%;对照组45例确诊为吸入性肺炎, 患病率为59.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国内外研究结果接近。Arahata M[2]研究指出,综合性多方面的护理干预对策能有效预防老年鼻饲患者吸入性肺炎。

3.2.1 加强呼吸道管理及心理护理 老年鼻饲患者常需要长期卧床,及伴咳嗽反射减弱和机体防御功能下降,易导致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因此对老年卧床患者应协助有效排痰,适度湿化气道。Scher zer R[3]指出,多次吸痰能清除误吸物和声门下分泌物,降低炎症反应感染程度,减少支气管堵塞及酸碱等化学因素对黏膜的损伤,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患者雾化时痰液较多,要随时吸出痰液,以防气道堵塞。对照组每2h协助翻身、拍背,平卧位或侧卧位交替。鼻饲前彻底吸尽口腔、呼吸道粘稠分泌物,鼻饲后避免30-60min 内进行吸痰操作。严格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对意识清醒患者指导并鼓励有效的咳嗽、咳痰。Ebihara S[4]指出,长期卧床老年患者易患咳嗽反射敏感性抑郁症,要重视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加强呼吸道管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同时加强心理护理的干预,及时舒缓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最大限度发挥患者与家属配合治疗的自我管理能力。

3.2.2 增加胃管插入长度 对照组按照传统鼻饲法的插管长度,为鼻尖至耳垂再至剑突或前额发迹至剑突距离,成人约45-55cm;当注入流食时,鼻饲液反流于咽喉部易发生食物反流。观察组在常规长度基础上增加7- 10cm,即深插管55cm 以上,使胃管前端在胃体部或幽门处,则注入的食物不易反流[5]。

3.2.3 改变鼻饲体位 鼻饲时老年患者的体位是防止误吸,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关键。长时间平卧位是胃内容物反流造成误吸的潜在危险因素。对照组鼻饲中床头抬高30-45°的卧位,鼻饲后保持该体位30min再恢复原体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鼻饲后保持半卧位时间由30 min增至1h。鼻饲后尽可能保持患者体位相对稳定,借重力作用,加速胃的排空,减少胃内容物从扩张的胃向食管反流。避免立即翻身、叩背,能减少因体位过低食物反流发生误吸的可能。

3.2.4 加强口腔护理 对照组常规每日2次口腔护理,根据口腔的PH值选择口腔护理液或漱口水,PH值<7时可选用2%碳酸氢钠,PH 值> 7时选用2%- 5%硼酸溶液,PH值为7时选用1%-3%过氧化氢。每次进餐后予清水清洁鼻腔。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患者变换体位前,先检查口咽部是否有唾液、痰等分泌物,若有及时用一次性无菌海绵棒旋转吸除干净,每天至少进行口腔护理2-3次。本研究表明,接受翻身前口咽部清洁护理,能有效抑制口腔细菌生长,较好地预防吸入性肺炎, 与相关研究一致[6]。

3.2.5 鼻饲注食时减量减速 老年患者胃平滑肌随年龄增长萎缩,收缩力变弱,加上长期卧床使胃蠕动减弱,胃排空延迟。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用50ml 注射器灌注,鼻飼间隔时间不少于2h。护士手动推注营养液,不能充分掌控时间和推注压力,增加了分泌物逆流或胃内容物反流至呼吸道的机会。观察组采用鼻饲袋或微量泵控制流量和时间,鼻饲量由每餐350-400ml减至200-300ml,鼻饲速度由15-20min延长至30-40min,避免营养液过快进入胃内,从而减少误吸发生。鼻饲营养液温度保持在40°左右,少量多餐,由4-6次/d增至6-8次/d,鼻饲前检查胃内残余量,如超过100-150ml即表示胃排空迟缓,应停止喂养并观察残留情况。每次鼻饲后用温水冲净胃管内残留物[7]。1个月左右更换胃管1次。

3.2.5 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鼻饲液反流和误吸 对于有误吸病史的老年患者,护理上应进行全方位的评估、预防和严密监测,加强巡视。吞咽困难患者应给予辅助吞咽技巧指导(如进食时转头、缩颌或反复吞咽等)。咳嗽反射减弱和机体防御功能下降患者,必要时遵医嘱给药以改善吞咽反射。患者一旦误吸发生呼吸困难、窒息等症状,应立即取右侧卧位,放低头部,吸出气道内的吸入物,并抽尽胃内容物防止进一步反流。必要时立即配合医生行肺叶灌洗,尽早在误吸后8h内恰当地应用抗生素。

总之,吸入性肺炎来势凶,症状隐匿,易误诊或漏诊。鼻饲与吸入性肺炎有密切的相关性,护理人员应在患者体位、鼻饲方法、胃管管理等方面熟练掌握鼻饲方法,采取积极的护理对,减少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从而减轻老年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Garcia JM, Cham ber s E 4th. Managing dys phagia th rough dietmodificat ions[J] . Am J Nu rs, 2010, 110( 11) : 26~ 33.

[2]Arahata M, Kuriyama M, Yoneyama H, et al.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f or the management of elderly pat ients w ith aspirationpneumonia[J] . Nippon Ronen Igakkai Zasshi, 2011, 48( 1) : 63~ 70.

[3]S cherzer R. S ubglot t ic secret ion aspirati on in the p reven ti on of ventilat or-associat ed pneumonia: a review of th e lit eratur e[J] .Dimens Crit Care Nu rs, 2010, 29( 6) : 276~ 280.

[4] Ebihara S , Ebihara T. Cough in the elderl y: Anovelstrategy for preventing aspirat ion pneumonia[J] . Pulm Pharmacol Ther,2011, 24( 3) : 318~ 323.

[5] 邓远兰.46例老年鼻饲患者预防吸入性肺炎的护理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 2010,17(9): 97-98.

[6]邵建红.老年假性延髓性麻痹鼻饲病人预防吸入性肺炎的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11,9(2C):471-472.

老年重症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探讨 篇5

关键词:老年,重症吸入性肺炎,治疗

老年人因为咳嗽反射能力下降、吞咽困难、胃食管反流等因素[1], 致使细菌更容易侵入下呼吸道, 导致肺部炎性反应, 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还会出现急性呼吸窘迫。莫西沙星是一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可以覆盖诸多病原菌。现选择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重症吸入性肺炎老年患者, 进一步探析临床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重症吸入性肺炎老年患者, 应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平均分成2组。治疗组45例患者中, 22例女性患者, 23例男性患者。年龄范围62~77岁, 平均年龄 (68.49±3.02) 岁。对照组45例患者中, 21例女性患者, 24例男性患者。年龄范围61~79岁, 平均年龄 (69.32±3.77) 岁。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临床可比性特别突出。

1.2 方法。

对照组:45例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左氧氟沙星 (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9990324) , 药用剂量为500 mg, 每天静脉滴注治疗1次, 持续性治疗7 d。治疗组:45例患者应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莫西沙星 (Bayer Schering Pharma AG, 国药准字J20090132) , 药用剂量为400 mg, 每天静脉滴注治疗1次, 持续性治疗7 d。

1.3 疗效评判。

细菌疗效[2]:原本致病菌彻底清除, 但又有其他细菌产生且仍需要治疗, 表示再感染;原本致病菌彻底清除, 但又有其他细菌产生, 没有临床症状表现, 表示替换;药物治疗后, 仍然存在致病菌, 表示未清除;药物治疗前, 细菌培养呈阳性, 药物治疗后不能收集细菌培养标本表示部分清除;药物治疗后, 标本内完全没有致病菌, 表示清除。临床效果, 痊愈:药物治疗后, 患者病原菌检查、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均恢复至正常水平。显效:老年患者的病情获得明显改善, 但是上述4项中, 有1项未能恢复到正常水平。有效:药物治疗后, 患者病情有所改善, 有2项未能恢复正常水平。无效:病情无任何改善, 或是进一步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对于计量资料, 应用方差±表示, 并使用配对样本t进行检验;对于计数资料, 则用百分比 (%) 表示, 然后利用χ2进行检验。当P值<0.5时, 说明试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中, 治疗前共分离出25株病原菌, 治疗后仅发现1株, 细菌清除率约为95.56%;对照组中, 治疗前共分离出18株病原菌, 治疗后仅发现4株, 细菌清除率约为82.22%。治疗组患者细菌清除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 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痊愈者19例, 显效者10例, 有效者12例, 无效者4例, 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痊愈者15例, 显效者8例, 有效者15例, 无效者7例, 总有效率为84.44%;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约为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44%, 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老年重症吸入性肺炎通常是指把致病菌繁殖的口咽分泌物、胃内容物及食物吸入, 导致肺实质炎性反应。莫西沙星是喹诺酮类的一种抗菌药物, 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 并且临床疗效比较满意。对于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厌氧菌、多种呼吸道病原体的抗菌活性作用效果较强。同时, 还能让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菌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药物半衰期一般为11.5~15.5 h, 药效作用时间较久, 药效穿透力较强, 可广泛存在于患者组织体液内, 具有较快的渗透速度, 可顺利到达肺组织, 有气是肺泡巨噬细胞、支气管黏膜、分泌物, 杀菌效果突出。在本次试验调查中, 治疗组患者细菌清除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并且, 总有效率约为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44%, 这在胡斌等人的试验中也获得了相似结果[3,4,5,6,7], 进一步表明莫西沙星治疗老年重症吸入性肺炎的疗效理想, 细菌清除率较高, 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药物。

参考文献

[1]邢亚恒, 史广超, 李景钊.美罗培南联合振动排痰治疗老年吸人性肺炎例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医学, 2013, 8 (21) :179-180.

[2]程真顺, 杨炯, 林宇辉, 等.老年吸入性肺炎治疗及预后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 2010, 3 (4) :1186-1187.

[3]胡斌, 黄莺, 徐敏, 等.老年人重症吸入性肺炎60例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 2012, 12 (20) :1-2.

[4]槐永军, 王建华, 曲贝贝, 等.早期有创机械通气在老年重症吸入性肺炎抢救中的价值[J].临床军医杂志, 2014, 42 (3) :225-226.

[5]徐野平.老年重症吸入性肺炎的临床诊治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 (上旬刊) , 2014, 24 (7) :3896-3897.

[6]丁晖.老年重症吸入性肺炎的防治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 (5) :89-90.

老年吸入性肺炎60例临床护理体会 篇6

1 临床资料

2010年1~10月份我科住院的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60例, 男45例;女15例。平均年龄78岁, 其中既往有脑血管病史50例, 高血压病史39例, 冠心病史30例。糖尿病史20例, 其中意识障碍38例, 经鼻饲进食40例, 经口进食20例。经过治疗后最终均能治愈出院。

2 护理要点

2.1 正确的体位和有效的排痰方法

(1) 正确的体位:患者睡眠及喂食时采取头稍高的右侧卧位或半卧位, 避免口腔内的分泌物倒流入气管内。卧床患者如病情允许, 可在鼻饲时及鼻饲后2h抬高床头30°~45°[1]。因此体位可借重力作用, 加速胃的排空, 减少胃内容物从扩张的胃向食管返流, 鼻饲后保持该体位30~60min再恢复原体位。防止因体位过低食物逆流发生误吸。 (2) 有效的排痰方法:对神志清醒能配合的患者, 指导并鼓励有效的咳嗽、咳痰。指导患者深呼后屏气用力咳出气管深部痰液。多次少量饮水。减轻食道干燥, 稀释痰液。每日指导病人做深呼吸及腹式缩唇呼吸训练。

2.2 氧气疗法

当患者换气不足而造成血氧浓度过低时必须采用氧疗法。在治疗中要不断进行动脉血气分析, 根据检验结果来调节氧气的流量, 但要注意低流量吸氧有利于改善患者缺氧状态, 如氧浓度过高则易造成CO2潴留。

2.3 饮食护理进食前后嘱患者放松心情

保持轻松, 愉快情绪15~30min。让患者坐直或头稍前倾45°左右, 食物选择易被患者接受的食物。老年患者饮食中, 适量补充含维生素的绿叶蔬菜和水果, 尽量减少食米饭, 面包、糕点等难以吞咽的食物。将食物做成冻状或糊状, 患者进食时, 护士可协助患者将食物放在口腔健侧, 一般食团摄入每次以1汤匙大小为宜, 放入食团可将匙背部轻压舌部以下, 刺激患者吞咽。在协助患者进食过程中, 可适当给患者喝一口白开水, 一般不用吸管, 以免液体误入气管。对留置胃管鼻饲的患者, 鼻饲前在每一次喂食前30min给患者翻身、叩背, 彻底排痰, 餐中、餐后30min内避免翻身、叩背、吸痰等操作。在鼻饲时患者床头抬高30~80cm, 利用重力作用, 使鼻饲液存留在胃底、胃体, 减少食物返流[2]。饮食量每次200~300ml, 进食时间1~2h, 少量多餐。鼻饲温度在38~40℃之间。每次喂食前后用温开水冲洗胃管内的残留物。

2.4 生活护理

(1) 加强口腔护理, 口腔、咽部分泌物中的细菌是老年人感染吸入性肺炎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 必须保持鼻、咽、口腔的清洁卫生。根据患者情况及口腔内PH值, 选择合适的溶液进行口腔护理2~3次/d或漱口水漱口3次/d, 清水清洁鼻腔。 (2) 保持患者身体清洁, 吸入性肺炎患者因发热或长期卧床, 每日至少要进行1次床上擦澡, 勤更衣, 更换床单, 以确保患者皮肤清洁与身体的舒适。 (3) 确保休息应确保患者身心两方面得到休息, 急性期必须绝对卧床休息, 避免任意搬动, 护理和治疗应集中在同一时间完成, 安排适合于患者休息的环境, 环境应尽量通风, 无嘈杂声, 被子不可太重, 以免防碍呼吸和休息, 限制探视及谈话时间, 保持情绪稳定。

3 结果

通过以上加强患者的护理, 从而避免发生误吸, 促进有效排痰, 患者均于入院后15~20d治愈出院。

4 讨论

老年人更多的是心理情感上的支持, 而不仅仅是药物治疗。只有正确评估, 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 加强心灵沟通, 向他们介绍吸入性肺炎的原因及护理, 减少患者的不安, 需要长期鼻饲的患者, 指导并培训家属正确胃管喂食的方法方式, 制定计划, 反复练习, 直到家属完全掌握, 以便带管出院后能正确喂养及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加强临床护理与吸入性肺炎的关系。方法 对60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通过加强翻身、叩背、有效咳嗽、口腔护理、饮食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 60例吸入性肺炎患者均能治愈出院。结论 对患者采取正确卧位, 指导正确的排痰方法, 给予鼻饲饮食及恰当的饮食指导, 加强基础护理, 做好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 能有效提高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肺炎,吸入性,老年人,护理

参考文献

[1]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300.

老年人谨防吸入性肺炎 篇7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57例, 其中, 男31例, 女26例;年龄均在67~88岁, 平均年龄为 (76.4±3.2) 岁;57例患者中有17例老年痴呆患者, 11例食管癌患者, 9例患者脑梗死, 9例患者假性球麻痹, 6例患者患有帕金森病, 5例患者患有CO中毒性脑病。以上患者昏迷时间均在8~69d之内,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为 (GCS) 6~8分的患者有39例, 18例患者评分在3~5分之间。57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与神志不清的状态, 这种状态下的患者无法进食自理, 入院之后对患者放置胃管并鼻饲留置饮食, 时间约在8~97d, 平均疗程为 (36.2±4.2) d。有8例患者出现便秘现象, 占总患者比率的14.0%;9例患者出现腹泻现象, 占总患者比率的15.8%;9例出患者现食物反流的现象, 占总患者比率的15.8%;1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 占总患者比率的28.1%;7例患者有高血糖症出现, 占总患者比率的12.3%;有脱管患者3例, 占总患者比例的5.3%;1例患者堵管, 占总患者比率的1.8%;1例患者胃管断裂, 占总患者比例的1.8%。

1.2 鼻饲方法

采用一次性硅胶胃管, 先用注射器抽取胃液, 再注入少量温开水, 观察胃管是否通畅, 然后再缓缓注入已加温至40℃左右的鼻饲流食。每次可给200~300mL, 每4~6h一次。鼻饲完向胃管注入少量温开水, 清洁胃管, 再将其末端反折、用纱布包好扎紧。胃管保留时间为7~10d, 应按时进行更换, 以免鼻咽部受压磨损, 或胃管受胃酸浸泡变质, 以及污染等。

2 护理方法

2.1 呼吸道护理

昏迷患者由于长期卧床, 其口腔及呼吸系统分泌物的增加是引起呼吸道阻塞的根本原因之一。所以医护人员应协助患者有效的进行排痰, 如协助行动不变换着翻身、拍背, 鼻饲之前需为患者彻底吸进口腔及呼吸道中的分泌物以此来确保呼吸道系统的通畅无阻;在鼻饲过程中及鼻饲后的1~2h之内尽量不要对患者进行吸痰的操作, 以避免吸痰时引起的呛咳现象, 引起胃内食物反流到肺部;鼻饲、餐后患者均需保持半卧位时间为30~60min;后及时清除患者口腔分泌物, 选择适合于患者的口腔清洁剂每日对患者进行此次口腔护理, 用清水清洁鼻腔。

2.2 选择合适的鼻饲管

老年人鼻胃喂养管的选择, 管径不能过粗或过细, 管径过细, 营养液不易通过, 但易造成呕吐和误吸;管径过粗, 易发生鼻、胃、食管压迫症状, 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管径。一般为2.4~3mm。一次性硅胶胃管对患者刺激相对较小, 使医护人员便于观察胃内情况, 留置时间较长又相对经济。对鼻饲的患者, 本组研究资料采用18号硅胶胃管留置。为便于清洗, 下鼻胃喂养管前常加用导丝辅助插鼻饲管。但应注意, 在导丝辅助下插管, 应避免气管或食管的损伤。一般认为, 肠内营养不需要绝对无菌操作, 易于管理。但配制好的肠道营养液, 可成为细茵繁殖的良好培养基, 从而影响消化道功能。所以我们在配制时要注意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最好现用现配。

2.3 选择鼻饲时体位

医护人员应注意, 患者在鼻饲时应取半卧位, 依据不同患者病情的差异性来择取床头的角度, 在30°~45°, 此体位需保持30~60min, 以方法来防止食物反流, 并且能够减少患者的误吸。为防止患者所进食物反流、误吸患者鼻饲后的30~60min内不可做翻身、搬动等动作。资料表明床头角度>30°~35°, 呕吐发生次数减少[1]。

针对于昏迷患者的胃蠕动会因机体而减弱, 鼻饲管的存在与胃排空的延迟都是持续致使胃参与量过高, 便会加重患者的误吸危险的可能性[2]。所以鼻饲时要放慢速度, 以减少胃管食管反流及误吸的发生。为减少胃潴留, 每次鼻饲食物可给200~300mL, 每4~6h一次。鼻饲前对患者进行检查, 内容为胃内食物残余量, 若超过100~150mL便表示胃排空迟缓, 应延迟鼻饲的时间并及时通知医师要求协助做出决定。鼻饲完向胃管注入少量温开水, 清洁胃管, 再将其末端反折、用纱布包好扎紧。

老年患者昏迷状态下, 鼻饲可加强老年患者的营养, 有效改善胃功能加快患者精神功能的修复进程, 对促进老年患者苏醒和康复有这非比寻常的意义。但是鼻饲亦可引起患者腹胀、腹泻、误吸等并发症的发生, 其中误吸胃内容物为临床常见现象。患者因长期昏迷, 吞咽能力逐渐丧失, 咽部感觉迟钝, 对于患者反流至口腔的胃肠液物理再吞咽而吸入气管而造成吸入性肺炎或急性肺损伤。误吸还可能会造成吸人性肺炎, 导致病死率增加, 因误吸引发的病死率为17%~62%[3]。为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鼻饲患者可采取合适的体位, 取半卧位, 根据患者病情摇高床头30°~45°, 并选择2.4~3mm的一次性硅胶胃管, 护理人员应注意鼻饲时尽量放慢速度并对患者进行及时清的除口腔内的分泌物, 做好口腔护理等, 对预防肺炎的发生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邓远兰.46例老年鼻饲患者预防吸入性肺炎的护理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9) :97-98.

[2]汤红玲, 金玉珍, 项安凤.护理干预预防昏迷患者鼻饲并发吸入性肺炎44例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 2009, 12 (3) :20-21.

老年人谨防吸入性肺炎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3例吸入性肺炎患者中男36例, 女17例, 年龄64-83岁, 平均69.5岁, 临床表现精神萎靡、不思饮食27例, 咳嗽咳痰12例, 咳嗽、咳痰伴发热9例, 喘憋5例, 肺部湿罗音27例, 干啰音14例, 呼吸音增粗5例, 呼吸音减低7例。均存在基础疾病, 其中脑梗死22例, 脑出血17例, 老年血管性痴呆9例, 帕金森氏症7例, 长期卧床6例, 高血压21例, 冠心病12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例, 糖尿病13例, 部分患者同时合并2-3种疾病。排除入院前使用抗生素治疗超过3d、院内获得性吸入性肺炎、并发脓胸、肺脓肿患者。

1.2 诊断标准[2]

(1) 胸片或肺部CT双肺或单肺渗出影, 并发热或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 肺部可闻及湿性哕音或喘鸣音, 外周血白细胞>10×109/L或<4×109/L, 排除左心功能不全等疾病; (2) 相关神经肌肉疾病, 起病前有明确进食、饮水呛咳或呕吐症状者;同时满足上述两条件。

1.3 治疗

给予吸氧、祛痰、加强口腔护理及支持治疗, 同时治疗基础疾病, 神志不清、进食呛咳者及早鼻饲并抬高床头, 必要时给予促胃动力药或给予胃肠外营养, 避免使用镇咳药物及免疫调节剂。拉氧头孢菌素针1 g加入100 m 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2次/d, 7-14d为1疗程;N-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600 mg温开水冲服, 2次/d, 7 d为1疗程;对隐形吸入者加用制酸剂, 合并真菌感染者同时应用氟康唑, 出现ARDS者及早机械通气。

1.4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治愈:患者咳嗽、咳痰、气促症状消失, 体温正常, 胸片检查恢复正常;显效:咳嗽、咳痰、气促明显好转, 痰液稀薄并明显减少, 肺部罗音明显减少或消失;好转:咳嗽、咳痰、气促好转, 肺部罗音明显减少, 痰液稀薄但仍较多;无效:咳嗽、咳痰、气促无好转, 肺部罗音无减少或增多, 痰液粘稠、量多。以临床痊愈、显效、有效计算总有效率。

2 结果

53例中临床治愈17例, 显效19例, 好转13例, 总有效率92.5%, 死亡4例均并存3种以上基础疾病, 死因主要为呼吸衰竭、严重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

3 讨论

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脏器功能减退、免疫机能下降, 合并多种基础疾病, 吞咽运动时间明显延长, 并发脑缺血、出血性疾病、血管性痴呆及帕金森病等疾病时喉腔黏膜萎缩, 感觉减退, 咽缩肌活动减弱, 吞咽、咳嗽反射降低, 易产生吞咽障碍;部分患者长期卧床, 易发生胃潴留或因卧位进食出现误吸[3], 呼吸道纤毛运载能力下降, 口腔分泌物及食物误吸后不能及时有效清除, 易使病原微生物侵入、定植, 引发吸入性肺炎。昏迷状态、帕金森病、老年痴呆、脑卒中、吞咽障碍、长期鼻饲损伤食管环状括约肌功能等为本病易发因素。

老年吸人性肺炎起病隐匿, 反复发生, 症状不典型, 多数患者仅有精神萎糜、反应迟钝、食欲不振、意识模糊、嗜睡等表现, 肺部听诊可有湿性罗音, 部分患者呼吸音正常, 外周血白细胞可升高、正常或偏低, 胸片可见斑点状或小片状实变影, 以右中下肺多见, 因厌氧菌是口咽部的优势定植菌群, 本病患者多为厌氧菌和需氧菌混合感染。患者多因基础疾病长期或反复住院, 吸入性肺炎临床表现易被掩盖, 不易引起家属及医护人员注意, 造成漏、误诊, 早期确诊率较低。

老年吸入性肺炎应早期应用抗厌氧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广谱抗生素, 如二、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药物, 常联用甲硝唑类[4], 同时治疗基础疾病。拉氧头孢抗菌谱主要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及厌氧菌, 临床单独应用即可获较好疗效;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主要成分为N-乙酰基-L-半胱氨酸 (NAC) , 通过分解粘蛋白复合物核酸发挥强烈粘液溶解作用, 有良好的化痰祛痰功效, 同时减少趋化因子和黏附分子产生, 抑制支气管上皮细胞IL-8分泌及中性粒细胞肺部浸润, 减少大多数炎症介质释放, 减轻气道炎症反应, 改善失控性炎症反应, 抑制细胞程序性死亡, 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炎作用, 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效果较佳。本组患者中临床治愈17例, 显效19例, 好转13例, 总有效率92.5%, 效果满意。

老年吸入性肺炎为临床治疗难点, 患者易反复误吸及感染, 常累及双肺数个叶段[5], 多为混合性感染, 病原菌耐药率高, 极易反复发作, 临床应针对危险因素及高危人群综合防治, 早期诊断, 综合治疗, 降低病死率。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53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53例中临床治愈17例, 显效19例, 好转13例, 总有效率92.5%, 死亡4例均并存3种以上基础疾病。结论 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易反复误吸及感染, 多为混合性感染, 病原菌耐药率高, 极易反复发作, 临床应针对危险因素及高危人群综合防治, 早期诊断, 综合治疗, 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老年人,吸入性肺炎,诊治

参考文献

[1]王洪冰, 李佩珍.老年人吸入性肺炎的诊治难点和对策[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6, 25 (5) :325-327.

[2]刘新民.老年人吸入性肺炎的病因与诊治[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9, 8:703-704.

[3]Neelakanta G, Chikvarappa A.A review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aspiration of gastric contents during anesthesia reported tothe Depart-mental Quality Assurance Committee[J].J ClinAnesth, 2006, 18 (2) :101-107.

[4]Kane-Gill SL.Multicenter treatment and outcome evaluation of asp-iration syndrome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Aspiration EvaluationGrou-pof the Clinical Pharmacy and Pharmacology Section[J].AnnPharma-cother, 2007, 41 (4) ;549-555.

老年人谨防吸入性肺炎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其中男52例, 女38例;年龄60~70 (63.5±1.9) 岁;基础疾病:伴脑梗死30例, 伴脑出血5例, 伴老年痴呆8例, 伴肺部疾病22例, 伴心血管疾病2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 包括抗感染治疗、纠正电解质平衡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早期支气管镜吸痰治疗。具体操作:链接设备, 开启成像系统, 给予患者吸氧;雾化吸入10ml利卡多因麻醉鼻腔与咽喉, 后以甲膜穿刺注入5~10ml利卡多因, 以利卡多因进行鼻腔麻醉, 直至患者咳嗽反射减弱;采取平卧体位, 清洁支气管镜镜头, 以利卡多因凝胶润滑, 插入鼻腔, 生门开后送进支气管镜, 注入利卡多因进行呼吸道麻醉, 如患者身体状况不佳可适当减少利卡多因的用量;观察生门、气管、支气管及各叶段支气管的管口的情况, 吸出呼吸道分泌物, 同时观察患者病变位置及形态, 将取出的标本立刻进行送检。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Pa O2、Pa CO2水平及临床指标, 包括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衰竭纠正时间、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 (百分率) 表示, 行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呼吸频率比较

治疗后, 研究组呼吸频率为17.12±3.18次/min,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33±3.45次/min,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Pa O2、Pa CO2水平比较

治疗后, 研究组Pa O2水平为11.27±2.77KPa、Pa CO2水平为4.21±0.88KPa,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7±1.44KPa、6.16±1.03KPa,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后, 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衰竭纠正时间、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与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3 讨论

吸入性肺炎是一种化学性肺炎, 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为吸入胃内容物, 因胃酸引起的肺炎最为常见[3]。正常人由于喉部具有保护反射作用及吞咽作用的协同, 即便吸入少量的异物也可以通过咳嗽排除。但由于老年人这种协同作用较差, 吸入物不容易排除, 因此极容易发生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患者的身体机能及发病原因有关, 吸入呕吐物会造成患者喉部的反射性痉挛;食管瘘引起的吸入性肺炎, 患者进食后会出现气急情况;神志不清者起初吸入异物后物明显症状, 但吸入后2h内会出现呼吸困难[4,5]。一旦患者出现吸入性肺炎, 吸入物会激活炎症效应细胞, 引起患者的炎性反应, 出现急性呼吸窘迫, 进而影响患者的生命。在吸入异物后的6h内, 患者的氧分压指数会明显降低, 因此如吸入性肺炎不能得到及时治疗, 患者治疗难度会明显增加[6,7]。

患者一旦出现呼吸衰竭, 不仅治疗难度大, 治疗费用较高, 患者的死亡率也会明显提升。传统治疗方法仅以抗感染治疗、纠正电解质平衡为主, 并未提出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支气管镜是一种全新的方法, 对于呼吸衰竭病人, 传统气管插管由于气道湿度不够, 其气道粘稠物会阻塞气道, 增加气管负担, 因此需要支气管镜进行吸痰处理[8]。此次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呼吸频率为17.12±3.18次/min,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33±3.45次/min,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Pa O2水平为11.27±2.77KPa、Pa CO2水平为4.21±0.88KPa,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7±1.44KPa、6.16±1.03KPa,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衰竭纠正时间、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与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见, 经支气管镜吸痰后, 患者的呼吸功能明显提高, 患者的临床指标恢复情况较好。

综上所述, 早期支气管镜吸痰可明显改善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的呼吸功能, 适合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黄建宁.老年人吸入性肺炎早期支气管镜吸痰对改善急性呼吸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 (11) :171-172.

[2]江丽平, 李权, 刘笑静, 等.早期支气管镜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内镜杂志, 2014, 20 (3) :317-319.

[3]黄瑛.纤维支气管镜在老年吸入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 2014, 23 (6) :65-69.

[4]王文秀, 徐桐柏, 黄景陶.常规吸痰与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 (14) :3875-3877.

[5]童良娥.支气管镜应用于老年吸入性肺炎的护理分析[J].医学信息, 2015, 29 (42) :23-25.

[6]赵方.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 2015, 58 (9) :1802-1802.

[7]杨勋, 陈贝贝, 张明华, 等.纤维支气管镜对严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呼吸力学参数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 25 (8) :103-105.

上一篇:中国西部民族地区下一篇:湖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