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世界文化遗产

2024-08-26

殷墟世界文化遗产(精选九篇)

殷墟世界文化遗产 篇1

关键词:旅游者,文化遗产,形象,感知,殷墟

1 殷墟旅游发展概况

殷墟位于中国八大故都之一的河南省安阳市, 是商代后期的都城、甲骨文和司母戊大方鼎的发现地, 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对旅游者有巨大的吸引力。目前殷墟对游客开放的景区分为宫殿宗庙遗址和王陵遗址两个部分。近年来, 专题研究殷墟旅游发展状况的文献较少, 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张薇教授的《世界文化遗产地殷墟旅游可持续吸引力提升研究》;相比而言近年来关于遗产旅游的研究成果更为丰富, 其中, 邹统纤教授在《遗产旅游研究进展》一文中提出:要加强对遗产旅游者的动机、行为特征、体验等方面的研究。本文通过分析旅游者博客了解游客对殷墟的形象感知, 既符合邹统纤教授对我国遗产旅游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也对改进景区管理、探讨殷墟旅游未来的发展方向、促进安阳市旅游文化经济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分析研究方法

目前学者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实地调查与问卷调查得到信息, 相比之下研究旅游者博客具有独特的优势:第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08年12月底, 中国2.98亿网民拥有博客的网民达到1.62亿人, 因此利用博客进行旅游研究前景广阔;第二, 旅游博客是旅游者为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撰写的, 包涵的内容是旅游者认为重要的, 而通过调查获得的数据是旅游者根据自己的调查目的与意见对旅游者进行提问, 不一定能反映旅游者的真实想法。但是基于博客进行的旅游研究也有局限性:博客中反映的是每一个旅游者的个别信息, 是旅游者主观、自由的记录和表达, 没有统一的标准, 难以归类, 分析起来难度较大。

本文以新浪、搜狐、网易、携程等网站中50篇符合以下要求的博客作为分析资料, 对其内容进行分析、归类。博客的筛选原则: (1) 选择记述类与散文文体、剔除诗歌等文体的文章以及历史文化介绍和以照片为主要记录形式的游记。 (2) 游记在内容上应涉及在安阳殷墟博物苑旅游的行程、所见所闻和对安阳殷墟博物苑的印象、感知等内容, 剔除单纯介绍殷商文化和类似导游词等类型的文章。

3 研究分析

3.1 殷墟博物苑旅游者的基本特征分析

根据博主空间的信息和博文内容, 整理出如表2所示的旅游者基本特征。根据本文分析, 安阳市当地游客的旅游动机以地理位置便利与文化吸引为主, 河南省外其他地区游客的旅游动机大多为文化吸引。通过分析18篇明确提出旅游动的博客可以看出殷墟申遗成功在2006~2007年间对其旅游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如有博客写到“听说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 自己也不知道都从哪些地方窥探到了殷墟文化的点点滴滴, 竟然对殷墟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向往, 必欲一睹为快, 想和那遥远的文明做一次亲密的接处”。有24篇博客为小团体性出游, 这里的小团体是指家庭成员或朋友等结伴而行的自助游, 其中有6篇博客明确表示了为自驾游、7篇博客明确表示是乘火车到达安阳的, 由此可见在通往安阳市的高速公路和安阳市火车站为游客提供旅游指示标志, 对方便游客顺利到达景区、提高游客对安阳市旅游的整体满意度有促进作用。通过分析14篇明确表达出游日期的博客可以看出景区的游客接待量假期期间偏多, 但选择平日出游的游客也不少, 因此对景区来说做好平日的管理接待工作是很重要的。游客在殷墟的游览时间以1天为主, 这与景区游览面积大小、内容多少以及门票注意事项中明确指出:门票当日有效, 条形码入门扫描后作废有关。

3.2 游客在殷墟的旅游感知与体验

3.2.1 游客对殷墟景区内不同景点的感知分析

根据以上统计, 不同的旅游者对殷墟景区内感兴趣的景点是不同的, 除个别游客外, 绝大多数游客对殷墟内的景点持正面评价, 可见殷墟景区前一阶段的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就。另一方面游客对殷墟大量的好评也可以说明殷墟具有继续开发的价值与潜力, 凭借其原有的文化吸引力配之以不断的建设与完善, 殷墟可以创造出更大的旅游效益。

从整体来看, 游客对宫殿宗庙遗址的好评远远高于王陵遗址, 这与两处不同的开发开放程度有关, 宫殿宗庙遗址从策划、布局、造型、设计、展品的丰富性等方面要远远高于王陵遗址, 因此游客对宫殿宗庙遗址的评价更高。

通过对博文的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景区内导游员的精彩讲解内容使大多数游客对景区持正面评价, 如有博客这样写道:“哇!真是不得了, 这里不愧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单位、联合国世界人类文化遗产, 怪不得仅仅一个大门就有这么多讲究!”, 但是也有少数游客持负面评价。提到王陵遗址的博客不多, 共为10篇且负面评价多于正面评价, 可见王陵遗址旅游在以后的完善过程中, 需要通过改善展览方式、完善解说系统等方式满足游客的需求。

3.2.2 游客对景区内展品的评价分析

调查发现, 除个别游客外, 绝大多数游客对殷墟景区内的展品都是持正面评价的, 可见殷商文化对游客巨大的旅游吸引力及殷墟旅游继续开发的潜力。在表4中, 司母戊大方鼎虽属青铜器但因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及游客多次单独提出而将其单独列出。游客对展品的正面评价中以甲骨文为最, 如一位游客在博文中写到“其中‘美’字给我的印象最深, 是一个小人有两个辫子就‘美’, 真有趣!”, 另外游客对景区内展示的司母戊大方鼎 (仿制品) 、车马、丰富的青铜器、陶器、玉器、兵器等展品也表达了深深的赞美之情。在持有负面评价的游客中, 负面评价产生的原因均为游客对历史遗存原真性展品的追求与展品为仿制品之间的差异。

3.2.3 游客对解说系统的评价

对于殷墟这样的遗址型目的地来说, 由于历史环境已不在现, 地面建筑也已不再了, 因此旅游解说系统是展现遗产资源的旅游价值和提高游客体验质量的重要途径。根据统计, 明确提出在景区游览过程中应用旅游解说系统的博客有16篇, 评价以正面为主, 其余很多博客虽没有明确提出请讲解员但是从其博文中的内容可以看出, 在景区游览过程中他们是听过或全程听讲解员讲解的。通过统计可以看出游客接触最多的是讲解员, 可见讲解员在殷墟旅游解说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如一篇博文这样描述:“请个导游或者蹭一个, 在这种地方没有导游就纯属瞎逛”。根据对博客的分析我们总结出景区内对讲解员的培训管理要注意的两点问题:一是要对讲解员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培训, 提高其讲解水平, 完善讲解词的细节, 避免提到一些让游客对其讲解对象失去兴趣的语言, 如这是仿制品, 可以更多的介绍游客感兴趣的方面;二是景区管理人员应控制导游员在各处的讲解时间, 避免讲解员为其他目的而匆匆结束讲解等类似对游客不负责任的行为。

3.2.4 旅游者个人情感的抒发

在统计博客信息的过程中发现, 游客在参观过程中抒发的个人情感有一定的共性:有8篇博客都感叹奴隶制的残酷, 如“看着那躺在坑里的一堆堆白骨, 我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些昔日巍峨的宫殿是建在奴隶们的累累白骨之上的啊”;有12篇博客表达游客的个人情感, 如“我为我的家乡安阳有这么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有4篇博客表达的个人情感属于评论性质, 如“殷墟博物苑仍属于比较冷门的游览景点, 游客不多, 适合历史爱好者、文物控制类人士不受打扰的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3.2.5 拍照留念的旅游者统计

拍照是现实经历的捕获, 旅游者离开目的地后通过照片回顾游览的经历, 向他人展示到过某地的经历并可以产生激发他人旅游兴趣的效果。在我们剔除以照片为主要记录形式的博客后, 选为样本的博客仍有7篇博客内有照片信息, 我们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博主旅途中愉快的心情, 其中有4位游客在博物馆内拍照, 按规定博物馆内是禁止拍照的, 景区内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引导。

3.2.6 明确表达推荐或重游意愿的旅游者统计

据统计, 在50篇博客中有9篇明确表达了推荐或重游的意愿, 还有许多博客表达了对景区的赞美, 这也可以间接地反映出游客对殷墟的整体形象感知以正面评价为主, 如“到了著名的殷墟, 大开眼界, 名不虚传, 收获颇丰”。

3.2.7 游客住宿、饮食、购物满意度的满意度

根据统计, 在博文中对住宿、饮食、购物三方面提及较少。作者认为安阳市当地应加强在购物、饮食、住宿方面的特色建设, 尤其是购物方面, 可以通过探索开发具有浓郁商文化气息的旅游纪念品, 让当地的殷商文化吸引力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

3.2.8 社会环境与气氛

据统计, 在50篇博客中有9篇提到了与安阳市的社会环境与气氛有关的内容, 通过分析可以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评述安阳是历史的, 安阳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得到了旅游者的肯定与赞美并转化为旅游吸引力, 如“总之安阳是个历史文化名城!”;第二类是评述市容市貌的, 安阳现在的市容市貌在旅游者的心中是不美丽的, 这种不美丽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旅游者觉得安阳缺乏现代城市活力四射、精彩纷呈的气息;二是旅游者认为安阳市的卫生较差。第三类是描述市民素质的, 两篇博客对安阳市民素质均为负面评价。本文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这两位博客的博主接触的安阳市民文化水平较低, 是路人与小店经营者;二是因为殷墟开发时间长先后开发了宫殿宗庙遗址 (原名殷墟博物苑, 后再申遗过程中改名为宫殿宗庙遗址) 、王陵遗址及和中国文字博物馆, 这三个地方都与殷墟有联系, 在一些当地人心中, 这三个地方都叫做“殷墟”, 因而向问路的游客指引了错误的路线。

4 结语

对旅游者对世界文化遗产地殷墟的形象感知研究, 基本结论如下:

(1) 目前到殷墟的旅游者以自助性的小团体游览为主, 游客以来源于安阳当地与周围发达地区的居多 (未统计港澳台及国外游客) , 自驾游游客与乘坐火车到达目的地的游客占相当大的比重, 景区内假期期间游客较多, 游客游览时间以1天为主。

(2) 殷墟的旅游者对殷墟的形象感知以正面评价为主, 这充分说明近几年殷墟在探索遗产展示模式与旅游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也可以说明殷商文化对于游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殷墟旅游具有继续深度发开的潜力。

(3) 旅游者对殷墟的负面评价主要有:第一, 旅游者得知看到的展品为仿制品时, 产生的心理落差感而引起的不满;第二, 讲解员的讲解内容通俗易懂无法满足高文化水平游客的需求, 个别讲解员讲解水平不过关、为游客服务过程中不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偷工减料等原因引起游客不满;第三, 来自发达城市的游客对发展相对落后的安阳市的市容市貌、饮食等方面的不满。

(4) 赴殷墟旅游的游客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具有相当大的购买力与相当强的购买欲望, 但是提及旅游购物的游客甚少, 联系殷墟景区内纪念品出售的实际情况我们不难发现, 殷墟旅游纪念品设计形式无法满足游客需要, 旅游购物也是未来一个亟待开发的领域。

总之, 本文以搜集到的符合筛选原则的50篇赴殷墟旅游的游记博客为样本, 从中提取共性的信息、分类进行定量统计分析, 以得出结论。但仍然有一些反应个体问题的信息没有提取出来, 而且基于博客信息的研究也基本无法涵盖对赴殷墟旅游的老年市场的研究。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会逐渐改进不足, 相信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博客人数的不断增加, 利用博客进行旅游研究的前景会更广阔。

参考文献

[1]冯捷蕴.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中西方旅游者博客的多维话语分析[J].旅游学刊, 2011 (9) .

[2]张文.顿雪霏.探讨大陆游客对台湾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基于网上游记的内容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 (11) .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篇2

午门有五个门洞,可是从正面看,似乎是三个,实际上正面还有左右两个掖门,开在东西城台里侧,一个面向西,一个面向东。这两个门洞分别向东、向西伸进地台之中,再向北拐,从城台北面出去。因此从午门的背面看,就有五个门洞了,所以有“明三暗五”之说。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可以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在清代,文武大臣出入左侧门,宗室王公出入右侧门。左右掖门平时不开,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大典时,文武百官才由两掖门出入。

午门正中门楼左右的两座阙亭,内设钟鼓。何时鸣钟,何时击鼓,都有规定。皇帝祭祀坛庙出午门鸣钟;皇帝祭祀太庙时击鼓;皇帝升殿举行大典时则钟鼓齐鸣。

世界文化遗产之殇 篇3

这接二连三的地震不仅让尼泊尔人民措手不及,也让对尼泊尔憧憬已久的背包客和摄影师们感觉恐惧失落、扼腕不已。这场灾难截止到5月13日13时,已经夺去了8216人的生命,也给了加德满都这样一个世界闻名的古城一次毁灭性的劫难。

达拉哈拉塔,是尼泊尔主要地标之一,始建于1832年,塔楼高达52米,1934年曾遭到大地震破坏,此次地震过后,它已完全坍塌,同时还掩埋了数百名游客。

世界最大的圆佛塔——博达哈大佛塔,又称四眼天神庙,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圆形佛塔。相传佛祖释迦牟尼生前曾到此讲经,并收下1500名弟子。叫它“四眼天神庙”是因为佛塔拥有高耸的金色塔身和四双巨大的佛眼,那是释迦牟尼的眼睛,正无所不在地注视着世人。这里往日是五彩经幡随风飘扬,白色巨大的穹形气势不凡,而今,它的风采已然不在。

受损最严重的可能是位于巴德岗古城的杜巴广场,该广场有50多座寺庙和宫殿,这里浓缩了尼泊尔16世纪至19世纪建筑精华,地震过后,目之所及都是残垣断壁、瓦砾碎石,已有2/3的寺庙和宫殿已完全毁坏,那样悠久的美丽文明就这样消失不见了。

巴德岗,尼泊尔语中的“稻米之城”或“虔诚者之城”。巴德岗,据说从14世纪开始就已成为当时马拉王朝的都城,前后经历了12个马拉王朝国王的统治。宗教、种姓和皇权是马拉王朝最强烈的印记。如果能行走在巴德岗,最好能无目的地闲逛,虽然可能不懂得那么多神像代表了什么,但你不得不惊叹那些几百年前能工巧匠的杰作。那些雕刻,可能现代人也无法再现,最主要的是无法再有那种超人的想象力。

加德满都,是尼泊尔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同样位于加德满都谷地,尼泊尔人把加德满都视为:“我的遗赠,我的自傲,我的加德满都。”所谓“世界文化遗产”,这里比比皆是。然而,所有这些,转瞬变为一片废墟……

对于所有见证过或向往尼泊尔文化的人来说,大地震犹如噩梦,除了为尼泊尔人民祈祷,为我目睹过的美丽和文明祈祷,我想,我能做的,就是把给我留下美好回忆的尼泊尔的美记录下来,纪念尼泊尔曾经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

浅谈庐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篇4

庐山座落在祖国大陆中部的江西省九江市南部, 北边连着长江, 东边衔接潘阳湖, 南边依着滕王阁, 西边邻着京九铁路, 有着极佳的地理位置优势。庐山区长约25km, 宽20km, 高山总面积302km2。庐山有近100座山峰。其中最高峰是海拔1474m的大汉阳峰。浑然天成的自然山水风光为庐山加分不少, 但庐山不仅只有美景, 更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地区。

1.1 自然资源

庐山处于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 降水量充沛, 年降水量近2000mm, 气候舒适, 尤其夏季非常凉爽, 是避暑胜地, 冬季更是白雪皑皑, 宛若童话中的冰雪世界。四季温度变化较大, 云雾缭绕, 宛如仙境, 奇妙无穷。有时山上暗无天日, 而山下则是细雨纷纷, 颇有情趣。庐山植物种类丰富, 由于自然条件如此湿润, 植物生长十分茂盛。

庐山多有悬崖峭壁, 奇峰秀岭, 沟壑岩洞, 大有湖光山色, 飞泻瀑布, 小有河流溪涧, 所以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山峰、堑谷、岩洞、怪石、瀑布、溪涧、湖潭、温泉等构成庐山特有的自然景观。

1.2 地理特征

庐山, 耸峙于江西九江市庐山区, 相对海拔1200~1400m, 山体面积282km2, 景区森林覆盖率达76.6%。著名景点有五老峰、石涧瀑、芦林湖、险峰, 从东北向西南蜿蜒约25km, 宽约15km。东西两侧为大断裂带, 山势宏伟, 为世界数一数二的名山, 是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的旅游圣地。

庐山地形的成因是地质运动所为, 它地处断裂带, 周围断层颇多且规模较大。庐山地形非常复杂, 正是这样复杂的地形组成了各种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观, 比如瀑布、岩洞、溪流等等。由此可见, 庐山的地质旅游资源是非常完整且系统的, 而且非常久远, 内容极其丰富。

2 庐山文化遗产资源

庐山文化遗产主要分为有形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物质文化遗产。无形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表达、民间科技、社会习俗、认识记录几个方面。有形物质文化遗产中又包括:遗址遗迹、建筑物、纪念性景观、地方土特产品、文献与遗物几方面, 具体有形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如下:

庐山遗址遗迹中包括古人类生活遗址 (如亭子墩新石器晚期村落遗址) 、军事遗址、古战场 (如庐山植物园内的日军轰炸弹坑) 等。

建筑物有宗教庙堂 (如东林寺、罗汉寺、白龙坛、广佛寺、天王庙、太乙宫等一百多个) 、佛塔 (如舍利塔、天池塔、普超塔等十几个) 、碑林 (如白鹿洞碑刻等六处) 、历史建筑小品 (如琵琶亭、静观亭等几十处) 、传统建筑 (如匡庐诗社等) 、桥梁 (华封桥等十多处) 、近现代建筑 (如波黎公馆等十多处) 等。

纪念性景观包括洞穴 (如莲花洞等十多处) 、泉 (如墨仙泉等十多处) 、水井 (如金井、修井炼丹井) 、岩石 (如刘仙石等) 、潭池 (如出木池等十多处) 等。

地方土特产品包括菜品饮食 (如石鱼、云雾茶、石鸡、石耳) 、手工艺品 (如星子金星砚) 等。

文献与遗物包括古旧图书资料 (《庐山志》等) 、宗教典籍 (《华严经》等) 、书画 (五百罗汉图、唐伯虎《庐山图》等) 。

3 庐山文化遗产保护

3.1 庐山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3.1.1 法律不健全。

虽然2006年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 说明了我国更加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 可是仍然没有达到法律高度。另外关于江西省下达的关于文物保护的文件, 没有制定详细的符合当地现状和地方特点的措施, 《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内也没有具体指出文化遗产的损坏惩罚及处理办法。

3.1.2 管理体制混乱。

从古至今, 庐山在直属管辖范围方面一直比较混乱, 近代以来, 前前后后调整多达20次。“一山多治”的尴尬局面, 把庐山从一个整体变得支离破碎, 导致资源浪费, 并且损害了人们对庐山的地理认知。

3.1.3 人口压力问题。

山上常住人口, 加上外来人口和游客, 给庐山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且人们的遗产保护意识薄弱, 使得资源上的损耗及环境污染等方面都不容小视。庐山周边区域的城市化发展也在逐年提高, 山上和周边人口数量带来的压力已经非常之大, 人们生活用地比如农田菜地的开垦, 工业上工厂的建立及污染物的排放都不同程度地给庐山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负面影响。

3.1.4 旅游业的影响。

旅游虽然在很多方面能为城市带来很大的正面影响, 但是旅游业对于文化遗产的负面影响也不容轻视, 游客对于文物的直接破坏表现在:攀爬拍照、乱写乱涂鸦乱刻字、乱扔垃圾、折损植物等等方面;间接破坏表现在:汽车尾气污染、白色污染、水污染以及生态环境平衡被打破等。

3.1.5 自然因素影响。

如2005年9月受台风影响, 庐山出现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暴雨, 使得多处景点遭到洪水、泥石流的破坏。对于自然界来说一些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如风化现象、微生物的生长、温度的变化、风雨、湿度等等, 但对于文化遗产而言可能是慢性毒药。

3.2 庐山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针对上面谈到的关于遗产保护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对策:

3.2.1 普查文化遗产。

关于庐山世界文化遗产普查, 是由主管部门组织对庐山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一次全面的大调查运动。这样不仅能系统地认知, 更可能深入发掘一些未知的文化遗产, 甚至还能更加详细地获悉每个资源每件遗产的说明, 统筹规划, 查漏补缺。庐山遗产种类繁多, 这样能使我们对它有一个通透的了解。

3.2.2完善法律法规。关于这点, 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比较成功的案例。比如意大利, 一直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早就颁布了许多法令来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 这是我们不得不认真学习。从专业的角度来说, 立法体系包括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两方面问题。首先国家层面上, 我国对于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相对落后, 至今连一套完整的“国家文化遗产登录法”都没有定制。其次在地方层面上, 可效仿四川省颁布的《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 针对庐山区, 江西省也可颁布类似“江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法规, 对庐山风景区的所有文化遗产进行全面而又系统的保护。

3.2.3 平衡各主体利益。

文化遗产保护中利益相关群体很多, 从政府各部门到当地居民、企业、个体经营户、游客等等, 都是风景名胜区的利益关系者。各利益主体所关注的问题不同, 他们有的注重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 有的是关注旅游业带来的利润最大化, 有的是关注自然风光, 如何权衡各关系之间与文化遗产的利益关系, 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

3.2.4 优化管理体制。

庐山的管理是“一山多治”的混乱局面, 必须统筹规划。从上级到下级系统的管理, 从大局出发, 摒弃私念, 加大政府部门的管理力度, 多方配合, 一起共同创建一个符合我国国情和庐山风景区现状的合理的管理制度及体系, 是当下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3.2.5 研究保护技术。

不光是从立法和管理体制上说, 我们还应加强技术层面上的保护措施。技术保护的话我们主要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需要培养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 利用教育资源优势, 多方位培养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保护科技学科专业人才;其次要运用传统保护技术的同时开发新型现代的保护技术, 比如在遗产保存方面互联网、3D立体模型、数字图像技术等等。

4 结论

庐山有着悠久历史文化遗产, 是中国目前唯一一个“世界文化景观”, 以其特有的自然风光迅速成为了国内炙手可热的旅游胜地。如何在顺应时代发展的背景下, 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努力保护文化遗产不受破坏, 可持续发展利用庐山文化遗产资源, 成为了大家关注的问题。经过对庐山的现状调查, 分析出庐山在文化遗产保护下所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关于解决和发展庐山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 我相信, 根据这些措施不仅能对庐山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帮助, 还能给国内其他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借鉴。

摘要:庐山于1996年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也是孕育中国文明的“摇篮”, 这里的佛教、道教庙观、白鹿洞书院, 都独立且各具特色地藏在庐山这一自然美景当中, 集美学和文学于一体的庐山, 更是利用其神秘而独特的美丽吸引着各地游客。因此, 在发掘庐山文化旅游产业的同时, 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也逐渐浮出水面, 严重影响了庐山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如何将我们的文化遗产资源持续利用下去成为了当下必须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庐山,世界文化遗产,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钧辉.庐山旅游地质资源及开发远景[J].江西地质科技, 1995, 22 (4)

[2]陈耀华, 赵星烁.中国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49

[3]郑艳萍.庐山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06

世界文化遗产作文 篇5

今天是西方的情人节,所以大人们好像很大方似的居然请了一个导游。导游说;‘’这宏村已经有八百多年历史了。‘我一听,吓了一跳,这可是我年龄的80多倍啊!我一个人自言自语地说道。

导游把我们带到了一片湖边,接着说;这片湖像一把弓,这座桥像一支箭,表示这村子坚不可摧。我走上桥,看这湖面,居然还发现了一只小野鸭。

接着导游带着我们走进了这个古老的村庄,来到一个小户人家观看,我发现那家全是木头搭的房子,一点都不大,只有三个房间。

我们又来到一户大户人家,啊!我发现这户人家好宽广,大厅里还有天井,房间也有好多个,还有阁楼,鱼池,里面还有几条肥肥的鱼在游来游去。房子的木头上雕着各种图案,导游说还用金水瞄过的,怪不得看起来像金子一样。

最后,我们来到一户当官的人家,他家中有许多名画,名诗,房子也都是木头的。

世界文化遗产与改善民生 篇6

西湖文化景观杭州的城市客厅

自2001年开始列2011年6月24日成为世界遗产,杭州西湖用10年的时间实施了西湖的综合保护与治理工程。“打开围墙,免费开放,还湖于民、共享成果”的做法,不仅增强了城市的亲和力、吸引力,也提高了城市的整体经济收益。在连续10年的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实施中,两湖周边拆除了违法及有碍观瞻的建筑58.5万平方米,外迁单位265家,外迁住户2791户,景区人口减少7000余人,恢复西湖水面0.9平方公里,新增景区公共绿地100多万平方米,西湖水“一月一换”,水质得到了全面改善,原有生物种群、结构及其功能特征得到保护,自然生态得到修复,环湖公园景点和博物馆全部免费开放。没有围墙、不收门票的西湖已经成为杭州的城市客厅和极具吸引力的公共空间。这样做,不仅使杭州市民、中外游客成为西湖保护的直接受益者,而且随之带来的综合经济效应也十分可观。从杭州市旅游总收入来看,2001年约249亿元,“免费西湖”后的第十年,2010年达到1025.7亿元。西湖这一公共资源真正了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这也是西湖在保护管理与开发利用间寻求到的平衡点。

由于受到风景资源和遗产保护的限制,西湖的“景中村”与城郊农村相比,土地不能开发、房子不能建高、工业不能发展,生产生活受到限制,为缓解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杭州市政府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及鼓励措施。

西湖龙井茶是西湖文化景观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西湖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区范围内有8个茶村,居民约1.2万人。为保护茶村周围的风景资源,促进茶村的经济发展,实现“景区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目标,杭州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茶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建筑整治,并采取“以奖代拨”的方式,鼓励村民出少量资金用于自己居住的房屋整修,优先整治的茶村村民可获得政府的奖励。这一举措立即得到了农民的广泛认可,西湖风景区范围内涉及的几乎所有茶村村民均积极参与整治。茶村的环境风貌得到极大的改善和提升。同时,实行截污纳管,电力、电信等一律“上改下”,彻底改变“景中村”、“脏、乱、差”和环境污染严重的状况,使西湖原住民的生活品质得以显著提升。

经过整治的“景中村”根据各自的地理和优势,逐步发展成以龙井茶为特色的农家茶楼、特色餐饮、自助旅社、文化创意等不同形式的旅游休闲产业区,既扩大了遗产区的游客容量,又使当地茶农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据统计,2010年遗产区茶农的龙井茶销售和农家茶楼的经营收入达到1.75亿元,比2003年有较大幅度增长。

对于西湖“景中村”村民,政府还建立了一个村民参与利益分享的机制。以西湖遗产区范围内的茅家埠村为例,2003年经过综合整治,茅乡水情、上香古道、醉白楼、都锦生故居等景点已成为湖西的游览胜地,“醉白楼餐饮”与“西湖百茶汇”的相继开业为茅家埠村的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整治后的农居先后开出了农家茶楼,从而派生出了休闲经济和休闲文化。2011年全村集体收入达到1500多万元,除各项开销外,全部分红给420个股民。与此同时,每个村民按照不同的年龄段,还可以从股份合作社领取生活费。据统计,茅家埠村每年人均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

丽江古城人居、旅游环境质量的全面提升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盛于明清,已有800多年历史。由大研古城(含黑龙潭)、白沙民居建筑群、束河民居建筑群三部分组成,总面积为7.279平方公里。主体景区为大研古城,其保护范围为5.39平方公里:遗产区面积为1.1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为4.29平方公里。至今,古城内依然居住着本地居民6000多户、25000余人,其中纳西族占73.86%以上,清晰而又“活态”地展示着纳西族及周边其他民族和谐发展的多元文化景象。

十几年来,丽江政府和古城保护管理部门累计投入近17亿多元实施了涉及环卫、通讯、供电、供水、排污、消防、交通、旅游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街区道路改建、三线两管人地、景观用水治理、城郊环境整治、绿化美化工程等一系列保护性修复项目。使丽江古城的人居、旅游环境质量有了根本性转变,进一步提升了整个丽江的城市品味。

民族文化,是丽江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要素。丽江市通过实施便民措施和惠民政策,使古城原住居民自觉承担起保护、保留、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修复名人名居院落,恢复传统民俗活动;加强对民族传统节庆习俗的收集、整理、保护、传承;成立丽江文化研究会、纳西文化研究会和组建丽江古城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分公司等,为遗产地各利益相关者提供了文化创造、传承与保护的平台,探索出了一条文化源于民众、受益于民众的路子。

从2001年起,丽江古城对游客开征了古城维护费,到目前为止累计征收古城维护费13亿元,这些资金全部投入到了古城的保护管理中。同时,加强与商业银行的合作建立了政府强制性收费与银行贷款相结合的资金支撑体系;通过对丽江古城直管公房进行公开竞租、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筹措保护管理资金,为实现古城的有效保护与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持。

殷墟集中安置遗址区居民

殷墟地处安阳市西北部边沿,遗址东部、南部和西部基本为城市建成区,并分布有安钢、豫北纱厂等大型工业企业,使得殷墟整体保护面临巨大挑战。在2009年启动的《殷墟保护总体规划》(修编)中,安阳市政府根据国家文物局意见,坚持以地下遗址分布做为保护区划定的唯一准则,把原保护区向南扩展了一个街区,并将纱厂和安钢的部分区域纳入保护范围,总面积扩大了近9平方公里。市政府同时研究制定了中长期的人口、聚落和产业的搬迁疏散规划,并将新扩大的殷墟保护范围纳入城市总规。

nlc202309031135

目前殷墟遗址区共有农村聚落16个,人口27000人。安阳市将宫殿宗庙区所在地小屯村、司母戊鼎的发现地武官村以及大司空村改造成为历史文化民俗村,组织村民开展殷商文化及当地民俗的展示和旅游服务。同时将殷墟遗址耕地范围纳入安阳市农业科技引领区,扶持农民开展高效、高附加值农业生产,增加土地利用价值,增加农民收入。针对村庄规模扩大给遗址带来的压力,安阳市在殷墟保护区以北、邺城大道两侧规划了遗址区居民集中安置小区,需新建住房的村民今后向小区集中安置,其他居民也可以按照自愿的原则迁入小区居住,并享受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优惠政策,逐步实现由村民向城市居民的过度。

对于占压重要遗址区的村庄,安阳市政府下决心进行整体搬迁。2009年,为改善殷墟核心区环境风貌,安阳市对殷墟宫殿宗庙区西侧的花园庄村实施了整体搬迁。共搬迁人口1400余人,拆迁面积12万平方米,总投资4.5亿元。目前,原村庄已拆除完毕,村庄占压重要遗址的问题得到解决,原村庄用地变成了绿地,殷墟核心区的景观大为改善。

福建土楼与原住民良性互动

“福建土楼”位于福建省永定县、南靖县、华安县,包括永定县的初溪土楼群、洪坑土楼群、高北土楼群和衍香楼、振福楼,南靖县的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和怀远楼、和贵楼,华安县的大地土楼群等六群四楼共46座。

“福建土楼”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成为当地文化遗产保护、社会经济发展、土楼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助推力。如永定县土楼遗产区村民从事导游、食宿、商贸活动等人数达1000人以上,并占土楼旅游公司员工人数的70%以上,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比周边农民人均收入高出33%。华安县坚持每月给楼民发放一定用电用气补贴,每年春节给70岁以上的楼民拜年,县政府还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门票收入如何与楼民分成问题。同时,随着土楼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游客数量激增,给土楼的保护管理带来了很大压力。

“福建土楼”作为活态文化遗产,原住民世代居住于此,遗产的保护管理与利用必须依托原住民,为此,当地采取了多项措施提高原住民生活水平、引导原住民参与土楼的保护利用:一是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整治村容村貌、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实施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电缆“三线入地”等,整体提升原住民生活环境和质量;二是拓宽原住民就业渠道,遗产管理利用机构在招聘员工时大多向原住民倾斜,如永定土楼遗产区本地员工(包括保安、导游、讲解员、演艺人员、卫生保洁员、电瓶车驾驶员等)共468人,约占工作人员总数的60%以上;华安县协调并提供超过30%的就业岗位(管理员、导游员、安监员)给土楼景区内的青壮居民;三是帮助原住民创业,如南靖县鼓励遗产地村民在符合国家饮食卫生标准和维护村落环境的前提下,在主体土楼外的民居开设家庭餐馆,经营农家特色饮食。目前遗产区有农家旅馆饭店108家,商铺300多个;四是不断提高原住民收入,使得原住民不仅从每年的租赁收入、门票分成,以及从事商业活动、从旅游服务业中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五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永定县采取通俗易懂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土楼保护规划、景区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政策进行入户宣传,畅通政府与村民的沟通渠道,及时掌握村民思想动态,解决村民的合理诉求,积极争取原住民的理解和支持,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土楼世界文化遗产这一品牌。

“福建土楼”的申遗成功,给当地带来了重大变化,原住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土楼人的自豪感显著增强,土楼的保护利用与原住民良性互动更加密切。我们将继续坚持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原则,积极加强与原住民的协调沟通,做到土楼的保护传承与原住民生活有机结合、和谐发展。

河南世界文化遗产公示语翻译研究 篇7

关键词:生态翻译,世界文化遗产,公示语

一、引言

公示语是给公众在公众场合看的文字语言, 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实用语言, 是一种公开和面对公众的, 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特殊文体。由于公示语在公众和旅游者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对公示语的任何歧义、误解、滥用都会导致不良后果。然而, 很多旅游景区的公示语翻译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错误的翻译会影响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形象和对外交流, 也给外国游客带来诸多不便。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 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 是河南省的世界文化遗产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景区。

本文从生态翻译的视角出发, 通过以河南省世界文化遗产殷墟的公示语的英译现状为例, 就旅游公示语的英译问题进行了讨论, 分析了世界文化遗产景区公示语翻译错误的种类及错译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了世界文化遗产景区公示语翻译在生态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应该遵循的原则。

二、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学”并不是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 , 而是翻译研究的生态学视角。生态翻译理论 (Eco-translatology) 是近年来由中国学者胡庚申学者等提出的翻译理论。该理论将达尔文的适应/选择学说引入到翻译研究中, 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过程” (胡庚申, 2004:39) 。译者不仅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 还要实施对译文的选择。按照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观点, 翻译方法可以概括为“三维”转换, 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下, 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胡庚申, 2004:133) 。根据不同的语篇类型, “三维”转换的优先顺序也不尽相同。公示语所隶属的祈使类语篇的优先顺序为交际、文化和语言。

三、生态翻译学在安阳殷墟公示语翻译的应用

1.公示语翻译的交际维

公示语文本最直接的目的是在引起读者注意的前提下, 将信息传达给读者, 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继而让其采取行动———按照公示语的指示去做。公示语翻译的成功与否主要是看其交际目的能否达到。 因此, 公示语的译者需要首先关注交际层面的选择转换, 以译文读者为中心, 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接受能力, 达到交际、文化、语言等多维适应性选择。例如“无障碍通道” 的英文译文为“Accessible Pas- sage”, 单从这个译文上看 , 其含义只是表示该通道可以通过 , 与残疾人特殊设施毫无关系, 因此译文无法达到提示性的交际目的, 应改为“Wheelchair accessible”或“Barrier-free path”。

2.公示语翻译的文化维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和阐释。中西方由于所处地域不同, 各自有着不同的历史发展进程, 因此其文化底蕴大相径庭。比如在殷墟的景区, 有这样一个公示语“除游客外, 闲杂人员不得在大厅内逗留休息。”, 对应的英文为“Except visitors, other miscella- neous personals are not allowed to stay rest inside the hall.”, 译文在形式和意义上貌似与原文对应。然而, 实际上, 这里涉及中西方思维方式和文化上的差异。一般来讲, 西方文化表达禁止概念时会尽量采用柔和的语气, 或者从正面角度表达某种反面的含义。因此, 遇到汉语公示语中出现“禁止”、“切勿”、“不要”等强硬口吻的词汇时, 往往需要考虑西方人的文化习惯和心理预期。

3.公示语翻译的语言维

语言维转换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译者在创作过程中首先是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者, 其次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对译文做出与翻译生态环境相适应的选择, 产出殷墟内的旅游公示语基本完成应有的功能, 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洗手间”的翻译就有四种不同的译法: “Toilet”, “Lavatory”, “Public Lavatory”和“Rest Rooms”;“入口”和“出口” 分别有两种译法:“Entrance”, “Way In”和“Exit”, “Way Out”。就连“殷墟”的名称也不统一 , 有“Yin xu”, “Yinx- u”, “Yin Ruins”和“Yin remains”四种翻译方式 , 实际上 , 殷墟申报世界遗产的文件上使用的是“Yin Xu”字样, 这些不统一反映了殷墟保护区内规范、统一的公示语标准的缺失。

四、结语

在翻译景区公示语时, 我们应充分考虑翻译的整体生态环境, 对词汇和句法进行选择调整, 对语言形式进行转换。译者不妨采用生态翻译学中提出的“三维” 原则指导公示语翻译, 在转换过程中考虑具体的生态环境, 采取有效的翻译手段和策略, 提高整合适应度, 达到最佳翻译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2]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上海翻译, 2008, 2.

张学良将军与世界文化遗产 篇8

一、张学良主政东北时期,为恢复馆务下令撤出沈阳故宫驻军

1925年10月,民国政府在北平古物陈列所以北的部分建立了博物馆,并广揽当时的社会名流、军界名流参加博物馆的管理层。尤其是张学良将军被邀入内,开启了奉天省城管理人士的新视角。在清留都建馆议案由当时省长莫德惠提议,并在奉天省议会上通过决议;教育会长冯广民具体实施;并于翌年11月16日,在奉天宫殿的金銮殿之左翊门,原东三省宪兵教练处定为馆址,建为办公处所。任命仇玉綎为博物馆筹办处处长。筹办处成立后,于1928年5月举办了短暂的临时展览;但影响非常大,仅有百万人口的奉天城,几乎达到万民空巷的地步。但就在是月,张作霖的部队在中原各路军阀的攻击下,已难以支撑,被迫逃回奉天。败兵进驻皇宫,冲击了博物馆的正常工作,展览停办。6月4日,张作霖在沈阳皇姑屯被日军炸死,东北局势更趋紧张。是年9月,奉系陆军第三、四方面联合军团第19师第1旅第1团第1营本部占驻了凤凰楼和台上诸宫,博物馆被迫闭馆。是年冬,为使之尽快恢复馆务,博物馆方面呈请省长公署与占据馆舍的宫内驻军交涉,请之移出,以使博物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此举得到了张学良将军的大力支持。不久,即在1929年,驻扎于奉天故宫内的军队被命令撤出,将大部分被占宫殿归还给博物馆。

据“东三省博物馆金委员长梁原叙”载:东三省博物馆原为前清皇宫,其为清宫三大收藏宝库之一,旧有大量收藏,但在民国三年被运往北平;废弃后几乎成了广寒宫;尤其是诸多宫殿被败卒侵占。翟文选省长向张学良将军提出此事,张将军立即命令部队撤出博物馆,将沈阳故宫交还,于是,博物工作重新开展起来[1]1。又据《瓜圃丛刊叙录》载:清末民国之际,奉天宫殿废弃,藏品大量被运至北平,东路竟被败卒侵占。后被张汉卿下令,部队撤出,不久,博物馆工作走向正轨[2]19

二、张学良提议让其书法老师、清末遗老金梁任委员长

东三省博物馆是与金梁这个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时,他被聘为博物馆领导机构即“委员会”之委员长,源于早年曾通过东三省第二任总督锡良之手,上书摄政王,要在沈阳故宫西路筹建博览馆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当时他是沈阳故宫藏品的“老人”,非常了解宫内的情况,对博物馆的业务非常熟悉。金梁时被誉为“博物君子,考订专家,论史则笔擅三长,稽古则学邃六一。”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曾在张学良父亲手下任过职,又在书法上指导过张学良。他可以说是全国一流的篆书家,擅钟鼎,独具一格,张学良曾跟金梁学习篆书。这些都是金梁被张学良选中专聘博物馆委员长的重要原因。金梁积极筹办建馆工作,提出许多开创性的建议,对沈阳故宫辟作博物馆的筹建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三、奉天宫殿辟为博物馆,并走向正轨,张学良作出了重要贡献

沈阳故宫辟作博物馆,开展业务工作,离不开张学良的努力。尤其是对掌门人的任命,及管理方式等关注。金梁担任委员长期间,希望沈阳故宫比肩于北京故宫,故而改名为博物院筹办处。但张学良改旗易属国民政府后,博物馆就又改回了原来的称呼。1929年4月,东三省博物馆正式对外界开放。每周日、节假日,作为开馆的时间,但如果有特殊的情况,经博物馆领导同意,就可以开馆。据统计,1929年4月至1930年6月,来此参观者达69846人次,这是张学良主政时期东北博物馆历史上的一大盛事。张学良主政期间,东三省博物馆进行了两次改革,建立详细的规章制度,在业务建设方面已与当时国内一些大的博物馆相媲美。

其时博物馆所藏文物也有所增添。张学良曾带头捐赠文物;包括飞机、墓志等;沈阳市的管理机构也把在城建期间发现的门额,碑额等送给博物馆收藏,并标签注说,以便参观。从1930年起,一些知名人士张学良、翟文选、洪维国、袁金铠、金毓黻、日本岛居博士等捐赠了不少文物。据“奉天故宫博物馆之缘起”文载:经张司令长官、翟省主席、袁金凯副委员长等社会名流捐赠很多文物;致使博物馆的藏品不断增加。于是,开辟一些新的展室;包括师善斋等[1]2。据“奉天故宫博物馆陈列举要”载,在第三陈列室师善斋中有展品:大周张榘墓志一方,为民国19年张司令长官送陈[1]14。

四、以私家银行垫款为博物馆购买藏品

1925年,张氏家族建立了他们的私家银行,即边业银行;张学良自任董事长。1929年8月19日,辽宁省财政厅厅长张振鹭呈报省政府,由边业银行垫款现大洋20万元,为东三省博物馆代购一批价值连城的国宝,即“刻丝”珍品,按月由财政厅拨还,每月拨还现大洋二万元[3]。其最初收藏者是清末民初著名收藏家、政治家朱启钤。他喜好收藏,尤以缂丝收藏为最,堪称“中国缂丝收藏第一人”。出于对丝织品的热爱,他搜集了一批从宋代到清代的缂丝品。尤其是不惜巨资,收购清代恭亲王府散出的皇帝御赐缂丝。这批珍品可以说是精美绝伦,代表了中国丝织品的最高水准。而这些精品则是世上存量最多、保存最好、质量最高的。当时的古玩家中,朱启钤的缂丝还是很有名的。据说,日本有一个大财阀曾闻讯来华,提出以一百万元银洋收购这批文物。此时,朱启钤虽家道中落,却不为所动,他出于爱国之心,以收藏研究目的,没有同意让其收购。而后,他却说,这批缂丝要永久保留在中国。但当时时局动荡,朱启钤深恐国宝有失。

1929年,朱启钤为影刻宋版《营造法式》,需大批资金,就想出售。但当时能有资金收购的,只有违背他心愿的那些人,才有这样的经济实力。但此时,此事被张学良知悉,他有心收藏这批国宝,并送到东三省博物馆收藏和保护,免得流落他乡。他以20万银元的价格买来了这批国宝。当然,这很大程度是朱启钤有意为之;并非真实价格。甚至是具有赠送的含义在内。但朱启钤有言在先;就是不能使这批国宝跑到外国去。所以,张汉卿不能将之直接送到东三省博物馆,而是藏在当时他认为最安全的东北边业银行金库中,悉心保存。

五、支持将民国初年沈阳故宫外运珍贵文物之一的镇馆之宝重回文溯阁

沈阳故宫的镇馆之宝就是《四库全书》。清高宗弘历曾谕令修撰此书。“书成名曰:《四库全书》,十载始成,全书三万六千册。先缮四部,分藏文渊、文源、文津、文溯四阁;后缮三部颁藏文宗、文汇、文澜”[4]97。文溯阁本《四库全书》和《古今图书集成》是在乾隆时期送贮盛京皇宫的。1915年,袁世凯以“防备兵变”为由,要求“奉天的典籍,”“必须转移。”作为袁世凯亲信的段芝贵为迎合他,将文溯阁本《四库全书》和《钦定古今图书集成》运京。在这期间,逊清小皇帝甚至想以120万的价格把《四库全书》卖给日本,后由于有识之士的阻止,才没让此事得逞[5]347。奉系军阀控制北京政府时期,东北一些有识之士,予以借此机遇将文溯阁本《四库全书》索回。当时,正值奉系军阀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获胜,并控制了北京政局。奉天省教育会会长冯广民等便欲借此机遇将之索回,遂求助于张学良、杨宇霆、莫德惠、梁玉书、王永江等人,促成此事;1925年8月8日,终于将此书重新运回奉天。后在文溯阁修复完毕,即将书阁合一。

六、将怀远门门额送沈阳故宫保存,否决省政府更改门名之议

张学良主政东北期间,曾将带有汉字“怀远门”三字的内额和带有满文三字的砖制外额,送至东三省博物馆保存。但为此,辽宁省政府却提出要更改门名“:为顺应新时代之趋势,乘以机会,更以嘉名,亦正其时”。结果是东北政务委员会训令辽宁省政府“: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张学良到会议决,名称仍旧。”[10]

融入世界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 篇9

当下,经济全球化正在将全球融为一个紧密的共同体,各国所拥有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不会因地域、贫富、种族的差别而将它割裂,保护历史财富的目标是一致的。如果承载着这些历史信息的载体消亡了,依附于其上的人类文明也必然会消失。中国,作为全球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

积极参与者,因环境问题、保护意识、非法偷盗、城市化建设等原因正进入一些发达国家已走过的“历史文化遗产破坏高危险期”。同时,中国也正在吸取别国的经验与教训,努力构建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传播保护意识,用实际举措与行动投入到全球如火如荼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去。

作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正在从“闭关锁国”进入到“开放包容”的时代。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历史文化遗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7年10月,宁夏彭阳县古城镇王大户村,村民王生军站在自家地里的一座被发现的古墓旁,望着面前因盗墓被破坏了的耕地发愁。自从考古队一走,每天都有人在墓坑附近出没、溜达,考古队还未挖掘的几座古墓已被迅速抢盗一空。“我不知道这里还有没有‘宝贝’?但如果这50亩田地反复被人挖掘,不能适时保墒,来年恐怕连小麦都没法种了。”王生军无奈地说。

与世界其他历史悠久而文物资源丰富的国家一样,中国也在承受着本国历史文化遗产遭受破坏与流失的“不可承受之重”。据著名文物专家陆建松教授介绍,中国目前估计有30万处以上的历史文化遗迹正处在濒临灭绝的边缘。国家文物局长单霁翔曾透露了一组数字:2004年,全国共立案文物犯罪案件971起,其中盗窃文物案件481起,倒卖文物案件131起,走私文物案件11起,盗掘古墓葬案件348起。而在法国的文物商店,一位出访的陕西文物专家却看到了四五百件陈列着的中国青铜器和石雕。

作为全球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积极参与者,《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主要缔约国之一,环境问题、保护意识、非法偷盗、城市化建设等原因使中国进入了一些发达国家已走过的“历史文化遗产破坏高危险期”。同时,中国也正在吸取别国的经验与教训,努力构建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传播保护意识,用实际举措与行动投入到全球如火如荼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去。

遗产保护工作:“矮人一截”

在记者调查采访的过程中,相关专家学者都道出了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欧洲国家相比,都感觉“矮了一截”。

其实,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领域,中国并不落后,中国历来就有一套较为完整的文物收集、整理、研究的体系——金石学。早在宋代,中国就有了文物研究著作《金石录》与《隶释》等著录专著。但到了近代,尤其是鸦片战争以来,因为国家的战乱贫困,大量历史文化遗产遭受破坏流失,甚至出现了整个的文物遗产被盗取的悲剧(如敦煌的典籍)。20世纪后,在“全盘西化”、“破旧立新”等激进思想的影响下,处于意识形态弱势的传统历史文化遗产又被视为“现代化与革命化”的障碍,处境悲哀。到了改革开放之后,经济高速发展催生的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又使许多历史遗产濒临灭绝,而经济利益促动下的功利行为更使“华夏瑰宝”面临重重危机。

在北京,因产权不明导致一些文物古建被长期占用,年久失修。在四川,贫困使农民铤而走险,重庆大足石刻的佛头遭到砍盗。在云南,世界遗产“三江并流”因旅游过度开发、保护不力,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警告“摘帽”。在上海,由于经费与场地问题,上海历史博物馆与近3万件文物竟然无处容身。在江苏,运河河网与沿河古镇因工业化、城镇化而消逝。在全国各地的文物景点,“某某到此一游”的题文总是无处不在。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保障、扶植资金的不足;保护意识、保护知识的缺乏;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的扩张;功利心态与市场意识的膨胀都成为了中国“矮人一截”的原因。

遗产保护意识:根在民间

较之欧美国家,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无论是意识、理念还是措施、行动都存在一定差距。这与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与我国创建和谐社会、构建生态文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面对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不再“地大物博”的悲哀,在压力与挑战下,中国的文物保护事业进入了“加速调整期”。妥善处理文化遗产与全民、与政府、与经济建设、与旅游利用,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成为了“脱困”的出路。

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谢凝高教授认为: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第一,要尽快立法,做到有法可依。第二,要改革管理体制。遗产管理权应由国家统一管理,直接管辖国家级和世界级遗产。第三,对于违规的建筑物和构筑物都应坚决整治,以恢复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第四,国家要加大遗产保护上的资金投入。最后,要培训遗产科技人才,加强遗产科普教育。而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最近再次呼吁:提升大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进行保护工作的“人民总动员”才是开展工作的出路。

从理论举措到计划实施,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环境建设的步伐逐步加快,保护环境开始改善。2002年,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把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列入文物保护范围,建立起一个从单体文物、历史文化街区到历史性城市的全方位文物保护架构。2006年起,国家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日”。同年,国家财政部特别设立了2.5亿元的大遗址保护专项资金,对重要的古代文化遗存实施全面保护,并在国家文物局新增两个与文化遗产保护有关的专业司。

一批民间群体自发保护文物事件也出现了。在陕西宝鸡,王宁贤等5位农民意外发现了一处窖藏,主动参与现场保护,使距今2800多年的27件青铜器得到了及时的保护,顺利出土。在贵州省黎平县地坪乡,洪水冲毁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坪风雨桥。上百名侗族村民自发地跃入洪水中,抢救回了风雨桥73%以上的构件,使风雨桥得以重建。

遗产保护目标:融入全球

2007年12月9日,在上海同济大学,法国文化与交流部建筑遗产司与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签署了合作协议。两个世界上最大的历史文化遗产大国——中国与法国,在历史建筑保护研究领域达成了合作共识。法国文化与交流部建筑遗产司米歇尔·克莱蒙司长认为:“法国愿意同亚太地区的政府与民间共同来开展当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而中方认为,法国古运河保护工作的经验可借鉴用于中国京杭大运河沿岸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近年来,类似的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共同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的例子并不少。作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正在从“闭关锁国”进入到“开放包容”的时代。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历史文化遗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正在努力借鉴国外的经验,中国文物机构与国外保护机构建立了紧密、长期的合作。在西安秦始皇陵,中国通过德国文物专家的帮助,用先进技术还原了兵马俑的彩绘,使失传的中国古代工艺得以再现。一些国际性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也纷纷在华设立分支机构。2005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西安设立了“西安保护中心”,而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北京大学、同济大学、江苏苏州分别设立了针对自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专门开展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料搜集、专业培训与研究咨询工作。同时,中国也承担起了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责任,积极参加了肯尼亚联合考古、柬埔寨修缮吴哥窟等国际联合行动,并与意大利等国签订了文化遗产保护协议。

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曾表示:文化遗产领域多种形式的合作,使中国获得了国外的经验,也传播了中国的文化。中国这几年和国际上的文物保护组织,各个方面的、政府间的、非政府间的合作越来越多,合作成果为我们所用,在合作中把我们的传统技术传给了他们。

遗产保护未来:留住“本根”

在江苏苏州,古城、小桥、窄巷、流水,有着2500年历史的城市格局被基本保留了下来,而在它的不远处,一座全新的现代化新城拔地而起,新城开发为老城保护让路的措施,使留存千年的吴文化遗迹,避免了被现代化湮没的悲剧。虽然如此,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苏州老城因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可避免地留下了历史文化遗产上的伤疤,它的城墙被永久性地毁坏了。可见,任何一个没有保留历史痕迹的繁华都市都是“失忆”的。

同样,一个没有文化本根的国家也是“失忆”的。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终极属性是文化与知识资源,是过往历史与先人传递给今人的直接承载之物,其最重要的价值是社会教育、历史借鉴与研究鉴赏。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把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国民欣赏自然与精神活动的介质,作为激发爱国主义激情的崇高的“瑰宝之物”严加保护,供国民世代享用。在德国,人们将1961年修筑、1989年拆毁的,曾是两种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分界线的柏林墙墙根磨光,嵌在大街中,铸上“BERLINER MAUER l961·1989”字样的铜牌。以警示国人不要忘记国家分裂的历史。

任何国家的历史文化遗产都是来自历史积淀,不可再生、不可复得,破坏遗产就是丢弃民族的历史与民族的本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单纯是文物文化领域的工作中心,它还能促进产生其他社会经济、精神文化领域中的增长点,是国家软实力与综合国力的直接体现。同样,单个的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历史遗产不仅是本国的瑰宝,更是全世界、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人类共同爱护祖先的财富的目标是一致的。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与各国一起在遗产保护方面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共同来保护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物质和文化基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上一篇:教学应用研究下一篇:美国交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