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方法

2024-08-01

创设方法(精选十篇)

创设方法 篇1

关键词:以问引趣,以问启发,以问过渡,以问点拨,以问堵漏

古代教育家指出:“学贵知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疑者觉悟之机也。 ”现代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问题解决”的能力是数学能力的集中体现。 在课堂教学中, “问题的创设与解决”, 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统一起来, 是小学数学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就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合理巧妙地进行问题的创设, 探寻解决方法, 谈谈体会。

一、以问引趣, 诱发思维

心理学指出:兴趣激发灵感。 兴趣是发现的先导。 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设计一些新颖、 富有吸引力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相联系而又暂时无法解答的问题, 使学生一开始就对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创设诱人的学习情境, 为此, 一般应从概念、定理、法则、懂事的实质之外设置悬念。 例如, 在教第五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时, 一上课立即拿出实物 (4块月饼) , 向学生发问:这4块大饼平均发给2个小朋友, 每人分得几个? 1块大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 每人还能分到整块大饼吗? 能分到这块大饼的多少? 如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4个小朋友、5个小朋友, 每人分到这块大饼的多少? 并分别指定同学到讲台前进行平均分。 这样, 通过教师的提问, 学生认识了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 初步建立了几分之一的表象, 为理解“分数”这个抽象的概念奠定了基础。

二、以问启发, 觅寻思路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教师在课堂上要创造条件, 使学生处于“愤悱境地”。 例如:在教第五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时, 学生通过均分实物 (大饼) , 初步认识了二分之一, 通过课本例2的学习: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 指出它的二分之一;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两份, 指出它的二分之一, 并涂上颜色。 可以这样向学生发问:我们是怎样认识了一块饼的二分之一 (均分一块大饼) ? 怎样认识了一个圆的二分之一 (均分一个圆) ? 怎样认识一个正方形的二分之一 (均分一个正方形) ? 它们的大小是否相等? 能不能进行比较? 这样, 通过一系列提问的启发使学生把这一单元的难点———分数, 从不同角度认识:同样是二分之一, 但它们不是同一种物体, 所以不能比较;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 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教师的这些提问实际是为学生数量一下“路标”, 启发学生循着“路标”, 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以问过渡, 突破难点

纵观数学教材的编排体系, 教材中的单元与单元之间, 节与节之间都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每节课在中旧知识的复习, 新知识的引入, 就如同在新旧知识间架起一座桥梁, 学生是否觉得自然, 能否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是学生学好这节课的关键。 故在讲授新课时, 教师要以问题为过渡, 以旧引新, 以旧促新, 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突破难点。

四、以问点拨, 触类旁通

老师的点拨、引导、好比一座“引桥”, 它变知识的“陡峭”为“缓坡”, 化难为易, 通过对新旧知识的联系、对照, 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实现了从抽象到具体的过渡。 例如:在五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后, 再引导学生完成思考题:在右图里有几个正方形? 计算出涂色部分的面积。 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在这个组合图中, 谁能添上两条辅助线 (虚线) 把这个图变成已学过的图像? 这样在学生感到困难重重之时, 教师通过提问, 把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 变成学生已学过的问题, 使学生明确了如果遇到这类题目———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就可以添上辅助线, 把它变成求几个已学过的几何图形的面积之和, 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事半功倍之效。

五、以问堵漏, 防患未然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容易忽视定义、定理的先决条件, 对数学问题中隐含条件缺乏挖掘或滥用类别等, 因此, 在学生容易产生错误之处进行设问教学, 可以做到防患未然。 例如, 在八册“约数和倍数”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学生都会约数和倍数、整除和除尽, 计、奇数和质数、偶数和合数等概念不仅联系紧密, 而且容易混淆。 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设问:什么叫整除? 什么叫除尽? 学生回答后再引导学生对这两个概念分别进行比较, 比较之后再提问:这两个概念分别进行提问, 然后引导学生对每组中的两个概念进行比较, 比较是认识的基础, 通过比较可以帮助学生找出每组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从而形成清晰的数学概念。

六、以问检验, 及时反馈

在讲完课后对学生进行提问, 一方面巩固所学知识, 反馈数学教学效果, 以便及时调整方案, 但提问要有新意, 即善于运用类比, 借助“惊诧”设置悬疑。 例如五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在引导学生完成练习的思考题后, 在课堂小结中这样设问: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用什么方法计算 (在组合图形中添上辅助线, 使它变成能用几个已学过的知识来计算, 然后算出这几个几何图形的面积之和) ? 这部分内容是我们今后在哪一年级要学习的内容呢 (八册: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内容) ? 这样, 通过提问不但抓住了这节课的重点———巩固了所学知识, 又使学生感到“惊诧”:只要肯动脑筋, 三年级的学生也能解答四年级的题目, 树立学生自信心。

总之, 在课堂教学中, 对于问题的创设与解决, 适时进行引导、寻、渡、堵、查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艺术, 问题的创设与运用又是一门艺术, 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 吃透两头, 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性内容, 突出实质问题。 在教学的关键处, 教材的重点处, 知识的内在联系, 理解的难点处, 问题的矛盾处, 课题的过渡处, 思维的转折处, 探求规律处, 学生糊涂和忽略之处, 学生有感但领会不深之处, 设置悬疑, 创设问题,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儒德.探究学习与课堂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方法 篇2

柏树秦家庙小学

刘小琴

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启发新问题的问题。”胡适也强调:“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往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与凝聚,都是因为要解答问题。”科学理论的发现始于问题。真正的问题应该是教师创设一种疑难情境,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围绕问题而组织起来。在解答的过程中引发出更好的问题、更难的问题。问题是促进学习的动力,是思维的起点,基于问题解决来建构知识,是以探究性为主的学习活动的重要特征。所谓问题情境,是指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间接地用已有的知识处理该问题的情境,只有具有问题性的问题才能为教学创设问题情境。良好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激励学生努力克服困难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求知欲驱使下,不断探索,完成解答过程,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个过程是一个开放的过程,一个问题得到解决,新的问题将随之产生,探索没有止尽。

一、利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实验是学习科学知识、完成探究过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实验是

一项兴趣盎然的活动。创设实验情境,科学课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用实验的方法创设问题的情境就是准备多种实验器材,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自发地产生对科学现象的浓厚兴趣,渴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情境。实验情境的创设应突出科学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如讲《大气压力》时,教师把玻璃杯装满水,用一张厚纸盖上杯口,杯中不能有气泡,这时教师巧妙地问:“同学们注意,老师把杯子倒过来水会怎样?”实验像魔术一样把学生吸引住,求知若渴的情趣被触发了,学生产生了疑问,水到底会不会流出来呢?教师不必发表意见,只需把杯子倒过来,在有悖常理的情境矛盾中,科学探究问题自然萌发。“是谁把水托住了呢?”这一趣问把学生的求知欲推向高潮,学生迫不及待地期望答案,成为主动的探索者。教师用简练、新颖、恰当、妙趣横生的导语引入课题,会大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乐趣,进而想学、爱学,快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再如教《变色花》时,教师借助化学变化后颜色发生变化这一个外显现象,用花变色这一个小实验将学生引领到抽象而神奇的化学世界,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到喷壶中的液体,接着教师出示紫甘蓝菜由此揭开壶中液体的秘密。但是同样是紫甘蓝汁,为什么会让花瓣变红,叶子变绿,这里面肯定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学生产生新的思考,思维活跃,进而带着自己的问题进行理性有序的观察实验活动。这样导入教学自然而高效,使学生对奇妙的化学世界和科学学习活动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二、利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教师要迎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适时创设趣味性、启发性的故事情境,就可以极大地吸引孩子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创设很好的问题情境。“事实是最好的教材” 科学教材中有一些著名实验、发现事例,有一些生动感人的名人轶事等都是真实可信,会很容易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一生铭记,会追踪科学家的思维,去体验创造发明的境界。故事的选择不仅局限于科学课本,还可以从其他资源中获取。故事情境的创设要注意内容要精,生动有趣。如《光与热》导入时,教师巧妙地利用古代故事来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使学生为了揭开这个谜而始终处于高昂的情绪之中。“在古代,已经有了相当发达的光学知识,他们可以制造出望远镜,而且已经掌握了“燃烧镜”的使用。1973年,希腊科学家伊奥安尼斯.萨卡斯,决定来检验是否能用“燃烧镜”点燃一只船,他让六十名水手排队站在码头上,每人拿一面大镜子,照射到150英尺开外的一只小船上,不到三分钟,船就着火了。光、船、火之间隐含着哪些科学道理呢?”这样把学生引入了光与热知识的氛围中来,积极投入光的强弱与温度的观测活动。再如教《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时,讲述阿基米德揭开王冠真假的故事,阿基米德从浴盆水溢出来的启发而获得一种“直觉的顿悟”,发现了物体沉浮规律的故事。这些丰富的史料,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为一体,富有成效地吸引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再现科学家的忘我探索情境,激励学生陶冶情操,鼓舞斗志,培养发现精神。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入学校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问题的情境更会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习者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和认知方式。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合理运用、尽可能真实、要有吸引力。如《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一课主要通过火山和地震的事例来认识地球内部的力量是如何改变地形地貌的,但学生对火山和地震怎样改变着地形并不很清楚。如果仅仅看课本或靠教师的讲解,不利于唤起学生的思维与想象。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播放录像生动形象的再现火山和地震的情境,学生如临其境,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了解了火山喷发时的壮丽景观,并为推测地表的形态找到了依据,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再如研究《空气》的后续活动中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来获取信息。指导学生上网自由查询关于空气的资料,学生不仅扩大了对空气知识的认识面,而且还掌握了研究空气的一些具体方法,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让学生领略到互联网学习的方便与快捷,让学生体会到技术在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使课堂更具时代气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这正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价值体现。

四、利用游戏创设问题情境

鲁迅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游戏是儿童的天堂,“游戏即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设计各种游戏、创设教学情境,以满足学生爱动好玩的心理,产生愉快的学习氛围。在游戏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某种自然现象,学习科学知识,锻炼科学探究能力。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应更好地挖掘游戏本身的内在潜能,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如《里面是怎样连接的》一课在游戏的情境中展开,先展示两根未包住中间的不同颜色的电线,请学生观察、区别。再出示两根中间已包住相同颜色的电线,发给每组,请学生辨认,怎样证明它们是同一根电线呢?同一种颜色就一定是同一根电线吗?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想象、操作空间,为下一步检测4接线头盒子的活动进行铺垫,更加激起学生想早点儿参加探究活动的欲望。再如研究《水的表面张力》教学中,是把学生游戏的自成目的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针对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的特点设计一个游戏,在满满的水杯里放多少枚回形针时,水才会从杯中溢出?让学生先预测再分组活动。活动中强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主讨论问题的原因,把研究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游戏中观察、交流与分析,进一步认识水的性质。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游戏,学生亲身体验了水的表面张力究竟有多大,让假设和事实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震撼学生的心灵,在脑中留下永久的记忆。学生发自内心地说:“我们以后凡事要尊重事实,不能自以为是!”这是多么宝贵的科学精神,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热爱,真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利用日常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科学现象,有的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甚至亲身经历过,可谓熟视无睹,如雷电、彩虹等,但有的现象出乎意料,学生倍感神奇,如海市蜃楼等。这些日常生活现象都蕴藏着科学,是科学研究的第一素材。若用日常生活中容易见到的现象来引导学生思考、开拓学生思路,充分调动起他们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这样,学生的思维认识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思维品质的习惯性、灵活性和广阔性也会得到较好的培养和锻炼。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客观实际,用强烈、丰富的感性材料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爆发思维的火花。例如《七色光》导入,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请同学们猜猜这句话描述的是什么?你见过彩虹吗?你在什么时间,在哪里见过?当时你站在什么位置,是朝太阳方向还是背着太阳方向?有哪几种颜色?能把你看到的彩虹描述给大家听吗?学生对彩虹有直接的亲眼所见的感官印象,有的还会制造彩虹,这些都是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起点,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接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当你第一眼看到美丽彩虹的时候,你脑海中首先产生的疑问是什么?教师因势利导,抓住契机,对学生的疑问进行必要的汇总,选择可行的探究题目。经常接触的生活现象启迪着学生的思维,他们惊讶这么普通的现象也有自己说不清的奥秘,渴望找到问题的答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生活离不开科学,科学教育必须回归生活,才能体现其生命力。正如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所说:“教

育的目的并非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生命感、创造力、价值感唤醒。”如教学《导体与绝缘体》的尾声,设计了一项分析生活中由于导体与绝缘体使用不当出现的安全案例的活动,引起学生对导体与绝缘体使用的思考和关注。以范例引导的方式,推动思维的涟漪,增强了学科学更浓厚的兴趣。

谈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情境 方法

1.注重双基目标,引导整理、系统化知识

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提出了过程性目标,注重让学生感知解决问题的需要,从而发展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学小数乘除法复习课时,创设这样的一个的问题情境:张奶奶想买3千克青菜,有两个卖青菜的小贩,他们卖的菜的质量(好坏)差不多,A小贩说:“5元钱3斤”,B小贩说:“每斤1.8元?”张奶奶应该到哪个小贩处买比较便宜?为什么?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有些学生说:用乘法解答1.8×3=5.4(元),因为5.4元>5元,所以到A小贩买比较便宜。有些学生:用除法解答5÷3≈1.67(元),因为1.67元<1.8元,所以到A小贩处买比较便宜。有的学生补充说:老师我认为只要保留一位小数即可以了,因为除了银行在找零时计量到分,菜场上买菜只保留到角。还有学生说:用5÷1.8≈2.78(千克),因为2.78<3千克,所以到A小贩处买比较便宜。

在这一个过程中,学生很自觉地回忆、运用所学的小数乘除法以及取商的近似值的有关知识,并且能够联系生活的实际,帮助我们理解数学知识;同时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解决生活中相关问题的过程中。

2.提供探索空间,注重让学生自主体验

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突现主体作用。如:在学生进行了相关的圆的圆长的计算练习后,教师提供了以下一道题目?

用两个一样的一元硬币,将其中一个硬币A固定,让另一个硬币B沿硬币A的周围滚动一周,那么硬币B自身旋转了几圈?这个问题引起了同學们极大的兴趣。(有的在思考,有的在与同学讨论着,有的学生在摆弄着桌上的硬币)大部分的同学很快就回答:硬币B旋转了1圈。师问:你是怎样想的呢?生答:两个圆的周长相等,绕圆A一周,圆B也走了一圈。(教师没有急于讲解,而是引导学生想法来验证这些想法,可以通过尝试等方式。)过了一会儿!个别学生却在下面反驳道:“不对,我刚刚用硬币实际操作过,硬币B旋转了2圈” “硬币B旋转了2圈不到”大部分学生都开始进行实际操作了,最后大家都知道硬币B转动了2圈。师生都问:为什么呢?学生共同讨论,一番争论后,全班同学终于露出了笑容。有些学生说:硬币B滚动的路程不是硬币A的周长,而是它两倍的周长,所以转2圈。有些学生说:硬币B滚动的路程与其圆心的路程相同,而圆心的运动路线正好是个大圆,这个大圆的半径是两个小圆半径之和,也就是硬币A的半径的2倍,所以硬币B滚动的路程是2个圆周长,自转一圈是一个圆周长,所以自转了2圈。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这些环节中,学生根据现象提出猜想(假设)后,教师没有把学生的思维硬生生地向书本靠拢,而是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环境,让学生开动脑筋论证并尝试解决问题。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而抽象思维需要感性材料作为基础。学生通过想想、摆摆、说说等实践活动,多种感官协调统一,在实践中感受、探索、发现未知。才有了学生在课堂中呈现出那么多不同的精彩的思维火花,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得到充分发展。同时,注意引导学生们进行交流,每个学生都想把自己的发现与别的同学进行交流,也希望知道别人的想法是什么,从中得到启迪。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学会吸纳与提升。

3.因人而异,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学生的学习是存在着差异性的,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应该注意这个问题,不能让那些思维活跃的学生在课上浪费时间,也不能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陪着那些快的学生,这也是浪费时间,这样的课堂教学还将存在着其他的负面影响。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在促进学生的思维的发展方面必须因人而异。如:教学小数四则计算时,老师创设这样的一个数学情景: 用长1.2分米,宽0.5分米的长方形拼成如右图的组合图形。教师根据学生的学力水平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其中有摆成四层,高多少分米,组合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的问题。也有摆成组合图形高200分米,则有多少层,这个组合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教师让学生选择完成。让思维能力较强的2小题都可以完成,而思维能力一般,或较弱的同学可以完成第1小题。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发展。

创设的问题情境具有一定的思维坡度,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探索空间,使处于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各有所获,提供适宜的感性材料期待着创新的思维火花不断闪现。同时使学生体验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

4.给学生提供人文关怀的体验,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

重视真实的生活情景的运用,给学生以许多人文的关怀。如在一次学生家长会后,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在数学课上,教师进行了动态的数据调查,形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一些数学问题。教师先了解昨天有家长来参加家长会的学生有多少人?家长对讲座满意的人数有多少人?在些基础上提出了满意人数占参加家长会总人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了解家长会后有时间与你交流的人数有多少人,占参加家长会的几分之几?还有家长会后会在有空时再与你交流的人数有多少人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了一系列的问题后,教师进一步地进行启发。提出了下列的问题。通过家长会,你感觉到父母对你的关心程度各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提出了相关的选项有(A、很关心B、比较关心C、一般D、工作忙无法多关心)以及通过这次家长会,你认识到自己有更高的努力方向或有一定的改进设想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

这样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使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不仅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而且让学生感到家长对自己充满着希望,自己也更加有信心地朝更高的目标努力,使学生获得发展的动力——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作者单位:河北省永年县张西堡总校杜屯学校)

浅谈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篇4

一、创设悬念情境

例如,在学习“二分法”时,我没有直接进入课题,而是先进行一个游戏:告诉学生我手中的电子词典价格在0至800元之间,能否较快地猜出准确的价格.大部分学生报价400元,我说低了;不少学生又报600元,我说高了;学生又喊道500,低了;550,恭喜你们答对了.学生很开心,我接着问道:“刚才大部分同学报价的这种思路用我们数学知识解释是用了一种什么解题思想呢?”,学生安静下来,露出渴望的眼神,我结合图示继续说到:我们在猜价格时,取两端的中间值,将范围一分为二,由价格的高低判断在哪侧,然后继续取中间值,将范围再一分为二,这样缩小范围,直到得到最后的结果,这就是我们今天即将学习的“二分法”.通过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创设一个悬念情境,使学生对讲授的新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创设误区情境

所谓创设误区情境是针对学生由于对某些数学概念、定理等方面理解不够全面而产生的失误等现象,有的放矢地选编出一些带有迷惑性的题目,通过“误区”布设“陷阱”借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通过比较对照,得以提高.

例如,已知求t=4a-2b的取值范围,我给出两种不同的解法.

解法1:解出a,b范围,则则3≤t≤12.

解法2:因为t=3(a-b)+(a+b),则5≤t≤10.

上述两种解法看起来都天衣无缝,但到底哪种解法正确?又错在哪里?还有没有其它解法?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自然就事半功倍了.

三、创设喻意情境

所谓喻意情境,是把一些比较抽象、枯燥易混淆、难理解的数学概念形象地比喻为学生易见易想的知识,这样可以激发学习情趣,活跃课堂气氛,使深奥的数学道理变得通俗易懂.

如,在讲“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时,对于两个区间关系的判定,学生经常出错.于是我用“你是江苏人能否推出你是扬州人,你是扬州人能否推出你是江苏人”这样通俗的事例帮助他们理解.

四、创设类比情境

类比是由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从而推出它们在另一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方法.在高中数学教材中属性相似的内容占有较大的比例,例如: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立体几何的有关性质与平面几何的有关性质、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类比情境,将新课内容与前面学过的知识类比,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

五、创设合作交流情境

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学习小组可由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学生组成.在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教学中,由于概念较多,但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我按座位分成八组,先阅读课本,再解决黑板上三组在概念的基础上加以拓展的练习题,每组请一位同学代表该组回答,别的小组可提出疑义,一起交流.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和问题展开研讨,自己动手动脑得到的知识,记忆深刻,掌握牢固.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热情,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学生通过这种合作,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和提高.

六、创设现代技术情境

如今,计算机,投影仪等已普遍进入中学数学课堂,成为教师教学的得力助手.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立体几何初始课上,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从航空测绘到土木建筑以至家居装潢.空间图形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接着动态展示棱柱的产生,培养学生的空间感.

初中数学创设情境教学的主要方法 篇5

现代教育家斯宾塞说:“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的教育都带有乐趣。”并且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也证明:对故事特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采用趣味故事导入,将会使学生轻松主动地学习知识。

例如:在教学“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从前,有只小白兔到深山去采蘑菇。一到山上,看到满地鲜嫩的蘑菇,高兴不已,它采呀采呀,采了好多好多的蘑菇,等它想到该回家了时,它才发现天已不晚了,自己又迷路了,这可怎么办呢?于是小白兔着急地哭了起来,这时飞来了一只小鸟,知道原因后,小鸟说:“小白兔,我知道从这儿回你家有三条路,可不知走哪条最近?这样吧,我把三条都告诉你,你自己找最近的路吧。”于是,小鸟告诉了小白兔,小白兔很快就找到了最近的路回到了家,她妈妈看见小兔安然无恙地回答了,非常高兴。讲到这儿,老师说:“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有哪三条路吗?想知道小白兔是怎么找到最近的路的吗?”同学们当然想知道,于是就出示书上的图,从而让学生想办法找出最近的路,得出结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问题情境的作用与创设方法 篇6

关键词:化学教学;问题情境;作用;创设;方法传统的化学教学重视知识传授,轻视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得学生很少提问题,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新课改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使学生学会探究性学习,因此,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是帮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保证。

一、问题情境的涵义与作用

问题情境是指主体为达到某一活动目的遇到困难和障碍时的心理困境。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就是教师通过创设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付出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处于一种急切想要解决所面临的疑难问题的心理困境中。学生要摆脱这种处境,就必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运用以前未曾使用过的方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的问题性思维获得富有成效的发展。

根据现代认知理论,化学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取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在学生的问题意识还比较淡薄的情况下,教师有意识地在教学的整体过程中或是某些教学环节上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将有助于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学生内心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平衡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学习中去。

二、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

1.结合科技發展与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紧密联系生活、生产和当前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意识,培养学生思维的实践性和深刻性。如,在《二氧化硫》一节的教学中,笔者先是通过历史资料引入本节学习的内容:①1872年,美国化学家Smith首先提出了“酸雨”一词,直到本世纪四十年代,酸雨问题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②1972年6月5日,具有历史意义的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并确定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从1974年起,每年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一个主题,开展“世界环境日”的活动,其中1983年的主题是防治酸雨;③1985年,几场酸雨过后,我国四川省奉节县9万亩华山松全部枯死,重庆市南山县2.7万亩马尾松死亡过半。酸雨的危害如此之大,造成酸雨的罪魁祸首是谁呢?学生对酸雨竟然能造成如此大的破坏都非常的吃惊,都非常想立刻弄明白其中的原因,学习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

在学习了有关二氧化硫性质的知识以后,我要求学生结合学到知识,在课外通过查找资料、做家庭小实验等方式自学有关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方法部分的内容,并完成以下问题:①二氧化硫的主要来源有哪些?②什么是酸雨?它可分为哪些类型?分别是怎样形成的?③酸雨有哪些危害?如何防治?④收集雨水并测定其pH值,分析我们常州地区酸雨的危害情况和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由于学生自身知识和能力的欠缺以及实际问题的复杂性,常常出现理论与事实不相符合的情况,我们如果能利用这一类情况创设问题情境,势必能较好地引起学生心理认知冲突,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同时可以培养他们思维的全面性和变通性。

2.从化学实验入手创设问题情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模拟或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有关SO2的漂白性教学时,笔者设计了以下几个探究性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来进行解释:二氧化硫与次氯酸、过氧化钠的漂白原理相同吗?若不同,有何区别?设计实验:a.将SO2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再加热现象: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来的红色;b.将Cl2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再加热现象: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无变化,溶液仍为无色。结论:次氯酸、过氧化钠的漂白作用是一种氧化性漂白,是永久性的、不可逆的。

3.利用化学史料创设问题情境。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说过:“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更可以给人以智慧。”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化学史料创设问题情境,可揭示出反映在认识过程中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想,使学生学到形成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科学方法。

在《元素周期表》一节的教学中,我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追寻科学家的思维轨迹,做一次探索和发现的尝试。元素周期律是反映元素原子结构和性质变化的固有规律。从18世纪初期,人类就开始对元素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进行系统的深入探讨。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的经验的基础上,终于在1869年3月1日,将表面看来似乎是杂乱无章的已知元素,编制成一张秩序井然的元素周期表,被后人称为“原子世界的地图”,这是科学史上一个伟大的业绩。现在同学们能否利用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将1—18号元素设计成一张有规律的表格呢?

利用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制成元素周期表、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等典型化学史料来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从中感悟科学家发现问题、进行推理判断、提出假设进行验证的科学思维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总之,创设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机,启发与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化学教学真正“活”起来,从而达到提高化学教学效果的目的。

创设高效课堂的方法和技巧 篇7

关键词: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是一个教师个人人品和课堂教学技巧展示的舞台。课上得好不好, 成不成功, 学生喜不喜欢, 有没有学到知识, 有没有人生启发或感悟, 一堂课下来有没有持续的教育意义和价值存在, 对教师来说这些都是很重要的课堂教学效果元素。那么有没有教学效果, 能不能促成这些教学效果元素得以真正的实现, 能不能使或抽象或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明了, 集中实用, 教学形式丰富多彩, 魅力无穷, 引人入胜, 关键就在老师的课堂掌控能力和课堂引导。教师怎么引, 学生就怎么走, 怎么思考, 教师怎么导, 学生就怎么入怎么学。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实施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就非常重要。下面就此谈点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一、课堂教学要讲讲“师道尊严”

(一) 树立教师的威信和尊严

小时候经常听到“师道尊严”的说法。当年的我们还是孩童或学生时代, 那时候我们对老师是百分百的尊重, 尊重的理由是老师年长, 老师很有知识和学问, 老师知天文晓地理, 老师无所不能, 老师的行为习惯无可挑剔……因此老师说话有分量, 老师做事是榜样, 老师就是学生心中比父母更有威信和尊严的既教知识又能做榜样的人。时至今日, 我觉得, 教师既然仍然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责, 理所当然首先也应该在学生中树立自己的威信, 而这种威信确切地说是教师具有一种使学生感到尊严和信服的精神召感力, 使人亲而近之。威信高的老师往往深受学生的爱戴、崇拜和喜爱, 上课时就会像一块吸铁石一样, 能在较长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进行。

(二) 要认认真真跟学生讲讲上课的规矩

本来规矩是让人讨厌的东西, 但没有规矩又不成方圆。现在的学生, 个体差异很大。他们一方面受社会大环境影响显得有个性, 有思想, 而另一方面因为从小在家娇生惯养, 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 很自我, 思想行为举止都不成熟, 不太懂礼貌, 也不太讲规矩。因此作为教师, 要想有一堂有效果的课就必须跟学生讲规矩, “炼”养成。这个炼, 应该是锤炼, 要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有毅力地去炼。如何讲如何炼,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操作。比如课堂开始用简短的时间“炼”行为举止的养成, 也可以在上课开始做一些有趣的游戏, 做放松训练, 注意力训练, 思维训练等等。这种训练要持之以恒, 有始有终, 不能半途而废。这样长期训练下来可以使学生的养成教育效果更佳。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养成了自我完善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之后, 自然求上进要学习的意识就增强了。之前经常要讲的规矩, 之后慢慢就会变得多余, 这样教室就会是学生想去的地方, 课堂就会是学生快乐的场所。

(四) 认真对待并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

只要是人就会有被人尊重的需要, 学生亦如此。教师上课时尽管要以提升自己的威信和尊严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 但同时更要知道学生的心理需求首先就是要得到人格的保护和个性的尊重。所以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核心, 以学生为本, 面对学生应该做到尊重为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其次要尊重学生发展的个性。只要教育得法, 方法得当, 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更理想。

(五) 保持和谐正常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有亲和力。你亲近他, 让他从人格上接受你, 他才能接受你的思想, 你的知识, 古人说过“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 达到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 就必须极力去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和环境, 必须学会做学生的朋友。不管学生是好是坏, 作为教师, 你必须有教师的风度气质和度量, 你必须从心理上真正接受学生的好与坏, 成为他的朋友, 分享他的快乐和忧愁, 容忍他对你的不尊和不敬, 让他接受你亲近你, 你对他的教育教学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并产生一定的效果。我们的课堂教学, 不能太死, 也不能太活。要控制在教师自己能够掌控的范围内, 让课堂活得起来, 也静得下去, 如果没有学生的配合, 巧妇是难为无米之炊的。

二、必须明确每一堂课的教学意义和价值的存在

什么是课堂?简单地说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教什么?韩愈说的是传道授业解惑。其实你教什么没关系, 关键是你有没有教会学生生存, 教会学生思维, 教会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按现代教育理念, 我认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应该是让学生有健康的心态, 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 不断地提升个人的生存能力, 养成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良好心态。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不管教师上什么课, 都要明确:首先教的知识学生能用。要考虑到自己每堂课所教的知识学生是否能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 能用到哪种程度, 能解决哪些问题。其次教的知识能不能让学生有所提升, 有没有让学生持续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如思维的提升, 能力的提升, 理念的提升和方式方法的提升等。

三、做一个合理科学、实用好用的课堂设计

课前的课堂设计是上好课的关键, 也是教师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的直接体现, 更是教师传授知识和思想的重要途径。因此, 教师在课前一定要做好课堂设计。我觉得课堂设计重在实用、好用, 应去除花哨繁缛的细枝末节, 尽量不要画蛇添足的设计。设计时, 教师要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媒体使用等作合理的设计和安排, 同时还要考虑所教班级的班级特点、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教师自己拥有知识的程度和传授知识的能力等诸多因素, 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目的。譬如在你讲解比较抽象、文字性比较强的内容时, 你可以考虑设计一个教学情境来开展。我以应用写作《条据》为例, 为了突出条据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实用性这一特点, 我们在做教学设计时就可以拿学生平时写的请假条、借条或欠条等做案例, 让学生在充分探究讨论的基础上, 教师再展开理论知识的讲解, 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条据在现实生活当中的重要性、写作此类文体的写作格式、应该注意哪些写作事项、怎么写才不会出现或造成不良后果等。这样的设计, 如果不出意外, 基本上能做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挖掘学生动手动脑的潜能,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升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还能得到自我肯定, 自我满足。“因为自信、有趣, 从而对这门学科产生学习的兴趣”, 这是很多学生对我讲过的一句话, 学生对老师讲的知识有了兴趣, 爱学了, 喜欢学了, 课堂秩序自然就好了, 老师从内心来说也很有成就感。这种教学形式, 学生喜欢, 老师轻松, 课堂气氛又活跃。

四、注意课堂教学法的灵活运用

教无定法, 重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法开展实施教学, 因材施教。现代教学, 能用的教学方法多, 教学手段也多。但我觉得一堂课教法应该简单明了, 教学内容应该集中清晰。教法多了让学生眼花缭乱, 分散学生注意力, 内容复杂了, 学生把握不到教学重点, 达不到教学目的。我比较赞同有些教师提出的要注意多选择发现和实践的教法, 不要一味使用强化和呈现的教法, 这是因为发现和实践的教法更能保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 更容易落实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创设历史课问题情境方法 篇8

一、先教给学生一个基本的法则,再举出不符合这一法则的事例

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学习中的问题就是学习中的矛盾,它是由认知冲突而起的。我们如果能有意识地创设问题,冲突情境,就会凸显学习中的矛盾,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教学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先让学生观看萨拉热窝事件和凡尔登战役的视频,再提出“战争给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带来了严重的灾难”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很容易地理解帝国主义战争的罪恶,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进步现代意识。

二、由旧知的拓展引出新问题,创设情境

研究表明:在新、旧知识结合点上产生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在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全面科学的分析基础之上,才能找到新、旧知识结合点,诱发学生的探索活动。也就是说,影响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知道了什么,再根据学生原有的状况进行教学。例如:在教学八年级《鸦片战争》时,我在导入部分引导学生回忆七年级《中国历史》,引导学生回忆当时对“侵略”的了解,以此导入鸦片战争的内容。然后,我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剖析19世纪上半期工业革命、生产力的发展后,引导学生讨论鸦片战争带来的危害,之后才提出问题:中国人能坐以待毙吗?这样,前后的教学内容相衔接,中国人民敢于战争、勇于挑战的精神凸显出来,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该课内容。

三、利用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而神往。电影往往在情节关键处配以音乐,就是因为音乐增强了艺术感染力,调动了人的情感因素。同样的道理,教师设置教学情境,恰到好处的音乐以其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能把学生带到特有的意境中,会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内容时,在导入部分,可以播放《西游记》电影主题曲,同时播放李世民派遣玄奘取经的视频。然后提问:这首歌曲是哪部电影的主题曲?电影主要演绎的是哪个时期的事?电影中谁被派遣与外国交流?这样的教学方式启动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未知欲望,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

四、利用故事引发情境

学生喜欢听故事,如果把知识融入故事中,再配上生动、新颖、色彩鲜明、感染力强的幻灯片,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丝绸之路》时,我提前查阅资料、通读教材,准备了“丝绸之路”名胜古迹以及相关历史故事的幻灯片。在导入部分,我一边讲述“丝绸之路”的故事,一边播放幻灯片,然后提出不同的学习探究问题,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探讨来搜集资料。然后,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学习探究、搜集的内容去完成相关发言。学生从故事中寻访名胜古迹,再现丝绸之路的历史风貌,学生触摸到了历史,形成了强烈的历史意识。

五、利用表演体会情境

根据教学内容,可以把游戏引入课堂,让学生或教师扮演角色,其余学生体验,以增强教学效果。在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时,要选择教材中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让学生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境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例如:在教学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安事变”这一内容时,我把学生分成八组,分别代表张学良和杨虎城、蒋介石、中国共产党、日本政府、共产国际、英美政府、国民党亲英美派、国民党亲日派。各组按照自己所代表的那一派,发表对西安事变的看法,提出杀、放或不杀也不放的蒋介石的理由。角色扮演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六、提出有几种答案的问题,创设情境

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例如:在教学《宋代的社会生活》这一内容的导入部分时,我先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片,并就这四种不同身份的人们提出问题:他们的着装是一样的吗?请注意欣赏宋代独具特色的女装。随后,用课件显示宋代的女装和唐代的女装图片,并提出问题:找一找,和唐代的女装相比,宋代的女装有哪些特点?最后用课件显示宋代和唐代女装的特点以及区别。

激发兴趣教方法创设情境提效率 篇9

一、阅读从兴趣开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大多数没有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因此, 想办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非常重要。

1. 开展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和班级的资源, 组织学生经常去阅读书籍。开展一些朗诵、猜谜语、成语接龙、歇后语对接、讲故事等比赛;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 谈读书后的体会和感受;开展人物风云、中外名著知多少、一起来读名著等活动, 创建读书氛围,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整个班级活起来。

2. 教师应向学生推荐适合其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的书籍。

小学生受语文基础知识和生活阅历等方面的限制, 阅读障碍较大, 有些书小学生看起来很吃力, 如果教师不对学生的读物加以推荐和筛选, 很容易使学生对课外阅读失去兴趣。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 这个阶段的学生刚接触拼音, 识字不多,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些注音的读物、拼音报等。这样, 学生既能看得懂, 又能巩固书本上所学的知识, 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中高年级的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强,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 丰富知识, 发展思维, 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阅读从方法抓起

阅读一篇文章, 可以精读也可以略读, 如何从浩瀚的文字中汲取精华是有技巧的。在阅读的过程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 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教师应鼓励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笔记本, 发现优美的词句、感兴趣的东西, 就把它摘抄下来。积累是读书的一个重要目的, 学生应养成积累好词好句, 积累名家名篇, 积累自己的体会和感悟的习惯。常言道,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学生在自己的积累本上写一写, 画一画, 贴一贴, 记课内的, 记课外的, 记课内外相结合的, 笔记中有内容, 头脑中才能有思想。长此以往, 学生就能把书中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 把书中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读与思共进, 悟与读同行, 手脑并用, 边读、边想、边做批注, 得到长足的发展, 获得更多的收获。

三、阅读从教师的魅力来引领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 培养起对书的酷爱, 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 这些都取决于教师, 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由此看来, 教师要想让学生热爱阅读, 自己必须喜欢阅读, 当好学生的领路人, 起到带头示范作用。教师阅读量大、视野广、有丰富的学识,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才能把自身的亮点更好地展示出来, 学生也会耳濡目染, 也会产生阅读的欲望。“欲给学生一滴水, 教师先要有一桶水”, 新课标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 还应该是一股泉水, 教师只有多读书, 不断地充实自己, 补充知识, 才能更好地教导学生, 适应学生渴求知识的需要。

四、阅读从创设情境出发

小学生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 在开展阅读活动时, 教师应创设良好的读书情境, 诱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教师在教学《草原》一课中, 可以在课前播放赞美草原的音乐, 播放描绘草原景色的课件, 创设情景, 让学生入情入境, 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细读第一段时, 抓住景物品读词句, 先读出感受再读出情感, 体会作者情感的同时, 把作者的感悟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感悟。后面描写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时, 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悟作品, 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

小学语文互动课堂创设与实践方法 篇10

一、语文教学,引领知识海洋

小学生尚处于人生起步阶段,学习语文不仅提高了学生文字知识水平,对小学生个人能力培养也是极为有利的,从多个方面促进学生个人能力提升。陶行知说:“知识源自于学习”,一切知识来源必须从学习中获取。语文教学是小学生掌握基本文字的过程,在熟读文字之后,才能进一步掌握语文知识内涵,帮助学生建立更为稳定的知识结构。“语文课程”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需要有学习兴趣,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学好语文课程,要注意培养小学生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积累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等。作为“知识海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语文一直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重点课程,学习语文让小学生体会到了知识的乐趣,学习的快乐,帮助小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学习理念。而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来说,小学语文更是体现了多元化知识平台,从文字语言、汉语字词等方面,加快了学习课堂情境改革与发展。

二、激发兴趣,创设互动课堂

所谓“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互动是活跃课堂的“金钥匙”,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这是学习语文的关键。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重在启发学生思考,以平等对话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其主观能动性得以更充分的发挥,让小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产物浓厚的兴趣。无论是哪一门学科,其教学活动必须依赖于“兴趣”,兴趣是引导教学的主体元素,也是激发小学内在潜能的关键动力。传统教学模式中,仅重视书本教材积累与传授,对小学生个体兴趣培养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误导了小学生个人学习方向。随着教育体制深化改革,语文教学开始走向“创新性”,教学方法创新是改变教育模式的根本要素。其中,互动教学是语文课程教改重点之一,旨在通过创设互动平台,为小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引导其感受到课堂学习氛围,进而与教师保持同步,共同挖掘语文知识内涵。经过较长时间发现,小学生在互动课堂情境下,不仅个人学习兴趣得到了全面提升,且课堂学习思维变得更加活跃,体现了互动课堂学习的趣味性与灵活性。

三、多项实践,认知教材内容

互动教学并非局限于理论学习,而是要应用于课堂实践中,才能体现出互动教学的价值意义,帮助小学生掌握更多的文字实施。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导下,语文课堂设定互动环节是至关重要的,需按照课堂教学流程提供可行性依据,以语文课本中心为主导拟定教学模式。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人教版教材应用中,教师可结合每一个年级语文教材的教学难度,及时调整原有的课本教材结构,从实践方面改革教材内容,不断提升语文知识教学内涵。在五六年级课本教材中,设定了一些与生活相关联的实践内容,教师需懂得如何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四、互动教学,体验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学生去探索新的知识、挖掘新的潜能。小学语文互动教学平台下,要灵活运用课堂教学环境,提供良好的互动学习平台,为小学生建立更加优越的学习环境。为了体现互动平台的价值意义,小学语文互动授课要坚持多样性改革,以新体制为平台采取教学方案。“信息化”教学是小学语文教改重点,教师需按照信息化机制设定新方式,而现代教育技术有刺激感官的作用,运用媒体,充分利用多种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的传递,加强学生对知识认知的透明度,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在教学新知识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选用适当课件,配以教师得当的体态、语言,激发学习兴趣。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源自于古老的文字,学习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宗旨,更是体现了当代语文教学价值。针对早期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弊端,教师要懂得利用互动教学平台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小学生树立更加优越的学习平台。创设互动教学平台之后,教师还需懂得应用教材知识,感受语文课本编排的知识内涵,逐渐深层次地融入学习体系。

摘要:语文教学关系着学生知识增长水平,对小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培养具有多方作用。为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教师要懂得应用新方法展开教学活动,共同构建符合小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体系。结合小学语文教学意义,本文分析了互动课堂创设及实践方法,为小学教育体制改革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

上一篇:农业新技术下一篇:创新创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