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中医治疗体会

2024-08-27

小儿肺炎中医治疗体会(精选十篇)

小儿肺炎中医治疗体会 篇1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壅肺型,肺阴虚型,中西医结合疗法,儿童

肺炎支原体 (mycoplasma pneumoniae, MP) 是呼吸道感染尤其是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之一, 且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有10%~30%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是由MP所致[1]。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症状重、病程长, 多伴有肺外脏器的损害, 严重影响了患儿的日常生活及健康发育。笔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与阿奇霉素联用结合疗法治疗本病126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6例患儿均系2006年2月~2009年5月我科儿诊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 其中, 男29例, 女37例;年龄3个月~12岁, 平均 (4.70±2.22) 岁;病程5 d~2个月, 平均 (11.2±1.9) d;中医辨证为痰热壅肺型34例, 肺阴虚型32例。对照组60例, 男28例, 女32例;年龄3.5个月~11岁, 平均 (4.80±2.13) 岁;病程5 d~1.5个月, 平均 (12.1±2.0) 个月;中医辨证为痰热壅肺型31例, 肺阴虚型29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症状、体征、中医分型方面均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儿科学》[2]。MP-Ig M抗体测定采用日本富士生产的Serodia2MycoⅡ试剂盒用颗粒凝集法检测血清, Ig M抗体滴度≥1∶160为阳性。全部患儿均摄胸片, 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 CRP。中医辨证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具有咳嗽、痰多或痰黄, 稠黏难咯, 甚则气息粗促, 或伴发热口渴, 咽喉痛, 小便黄, 大便干结, 舌红, 苔黄, 脉滑数者, 辨证为痰热壅肺;症见干咳无痰或少痰而黏, 不易咳出, 唇干, 咽干, 喉痒, 午后潮热或手足心热, 盗汗, 舌红, 苔少或见花剥苔, 脉细数者, 辨证为肺阴虚型。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 每次10 mg/ (kg·d) , 每日1次, 连用5 d后, 停用4 d再改为同剂量口服3 d, 停药4 d, 再服3 d, 1周为1个疗程, 连用2~3个疗程。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煎剂, 痰热壅肺型方用清金化痰汤加减 (黄芩8 g, 浙贝母8 g, 麻黄6 g, 百部8 g, 地龙6 g, 丹参6 g, 茯苓10 g) ;肺阴虚型方用沙参麦冬汤加减 (沙参10 g, 麦冬10 g, 天冬10 g, 川贝母6 g, 地骨皮8 g, 苦杏仁8 g, 丹参6 g) 。每天1剂。加500 ml水, 煎30 min, 取汁;再加150 ml水, 再煎15 min, 取汁;两汁混合, 分2次服。小儿畏苦者, 可于煎药时加3颗蜜枣或服药时加少许蜂蜜矫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统计进行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疗效采用t检验, 不良反应例数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

临床疗效:在热退时间、咳嗽明显减轻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住院天数方面, 中医辨证为痰热壅肺型病例治疗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 ;肺阴虚型治疗组疗效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 ;治疗组中痰热壅肺型与肺阴虚型疗效比较前者也均优于后者 (P>0.05) 。

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及住院天数比较见表1。

2.2 不良反应监测

共有14例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 其中治疗组3例 (4.5%) , 对照组11例 (18.3%) ,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χ2=7.15, P<0.01) , 中西医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 主要有免疫学机制、呼吸道上皮细胞吸附和肺炎支原体直接侵入等学说[3]。大环内酯类药物对支原体有直接杀灭或抑制作用, 疗效肯定, 但不能消除对机体已经形成的免疫损伤和紊乱。中医则针对小儿病理生理特点, 从整体论治, 辨证施药, 减轻病原体对机体的损害, 缓解症状。本病在中医上属于“肺炎喘嗽”范畴。病机为外邪从口鼻入, 侵犯肺经, 小儿为纯阳之体, 感邪后易从热化, 痰热绞结, 壅滞肺络, 而出现发热和刺激性咳嗽。方用清金化痰汤加减。方中黄芩清泄肺热, 浙贝母化痰止咳, 地龙、麻黄通络化痰、平喘止咳, 茯苓健脾化痰, 且可减轻因使用阿奇霉素引起的胃肠道不适症状,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止咳、化痰平喘之功。患儿发热时间长, 咳嗽较剧, 日久易耗伤肺阴液, 或小儿禀赋不足, 素体虚弱, 感邪后易出现肺阴耗伤之证, 方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方中沙参、麦冬养阴润肺止咳, 川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且有镇咳之功, 地骨皮清肺止咳;杏仁降气平喘止咳。诸药合用, 共奏养阴清热、化痰止咳之功。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病程较长, 久病必瘀, 故予丹参活血化瘀, 贯穿于治疗的始终。笔者认为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本病, 可以发挥各自所长, 优势互补, 提高疗效, 降低不良反应。因传统中药汤剂味苦, 患儿依从性较差。故在煎药时加3颗蜜枣同煎或服药时加少许蜂蜜矫味。

中药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前多认为通过影响免疫系统的作用而达到抗肺炎支原体感染目的。郭铁军等[4]报道连休蜈蚣地龙汤 (主要由黄连、细辛、重楼、法半夏、桑白皮、蜈蚣、地龙、地骨皮、苦杏仁、羚羊角、麻黄、丹参等组成) 能明显提高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CD4、CD4/CD8及Ig A、Ig M、Ig G水平, 降低异常升高的IL-6、IL-8、CD8和TNF-α水平, 从而调节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免疫功能, 这可能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的原因。此外, 既往认为该病多发生于年长儿, 但近年来发现, 本病在婴幼儿并不少见, 并且与较大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不同, 除咳嗽较明显外, 部分患儿可出现明显喘息或肺部听诊可闻及喘鸣音[5,6]。本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 患儿肺部喘鸣音消失快, 中药可能具有降低气道反应性的作用, 可有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Nagalingam NA, Adesiyon AA, Swanaton WH, et al.Prevalence of my-coplasm a pneumoniae and chlamydia pneumoniae in pneumonia pa-tients in fourmajor hospital in Trinidad[J].NewMicrobiol, 2004, 27 (4) :345-351.

[2]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204-1205.

[3]赵淑琴.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J].小儿急救医学, 2002, 9 (3) :129.

[4]郭铁军, 周振华, 黄灼宏, 等.连休蜈蚣地龙汤对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J].新中医, 2007, 39 (1) :19-21.

[5]黄洪荣.小儿支原体肺炎63例临床治疗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 18 (8) :123-124.

小儿肺炎中医治疗体会 篇2

2015疗效分析、总结及评估情况报告

肺炎喘嗽(小儿肺炎)中医优势病种 疗效分析、总结及评估情况报告

一、基本情况

肺炎喘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肺系疾病,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一批优势病种之一,遂宁市中医院儿科继续开展了中医优势病种的实施工作。肺炎喘嗽始终是我科室确定的儿科常见病中医优势病种,根据临床实际情况,今年对中医诊疗方案进行了优化修订。从2015年5月到2013年12月期间接受住院患者61例,门诊患者36例,共有97例。实施中医诊疗方案完成97例,运用中医药治疗率100%;平均住院治疗日6.5天,门诊平均治疗日5天。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中药外敷、中频等。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

完成实施中医诊疗方案97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下:中药饮片使用率21%,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液)使用率100%,特色疗法使用率35%,辨证施治率100%。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20例(21%),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76例(78.35%),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97例(100%),中药外敷15例(15.46%),推拿治疗41例(42.27%),中药雾化吸入76例(78.35%),拔罐3例(3.1%),儿科基础治疗97例(100%),其他疗法6例(6.18%)。

(二)应用情况分析

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好(>70%),中等(20%—70%)和差(<20%),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性均为好或中等。具体而言,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中药汤剂、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口服中成药、中药雾化吸入和儿科基础治疗等;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有:、中药外敷和其他疗法。

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1.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如清热解毒法治疗肺炎的疗效比较肯定,应用较好;2.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如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治疗逐渐被患者广泛接受,无论是急性期还是恢复期均得到很好的实施;3.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治疗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分析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某些治疗方法有其临床应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非所有的患者均可应用,只有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才能够采纳,因此应用比例较低,如中药外敷方法。2.某些疗法虽然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但尚未经过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其疗效,从而限制了其临床使用,如其他疗法中的一些特色疗法,未被广泛接受;3.国家医保政策限制了某些治疗方法的临床实施。

三、疗效评价与分析

(一)总体效果评价

完成实施中医诊疗方案97例病例中,临床痊愈73例(75.26%),好转转诊21例(21.65%),效果不显著转诊3例3.1%)。临床痊愈及好转占病例总数的100.0%。

(二)疗效评价 1.评价标准

(1)对主要症状:发热、咳嗽、痰鸣、喘促四大主症改善情况的评价

(2)对体征:肺部罗音改善情况的评价;

(3)对理化指标:X线全胸片阴影吸收情况的评价。2.疗效分析

采用以上评价标准和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主要疗效点为:以症状消失、肺部体征改善为近期主要评价指标;以患者理化指标:X线全胸片阴影吸收情况为预后评价指标;有并发症者进一步评价其改善程度。本治疗方案的疗效分析如下:(1)改善症状

97例患者主症发热改善94例(96.91%);咳嗽改善89例(91.75%),痰鸣改善95例(97.94%)喘促改善96例(98.97%)综合主症未改善2例(2.06%),3天内转往上级医院。(2)改善体征(肺部罗音)97例患者中,体征(肺部罗音)消失94例,7天内体征(肺部罗音)消失89例,10天内体征(肺部罗音)消失94例。3天内体征(肺部罗音)为改变3例 X线全胸片阴影吸收情况

97例患者中,X线全胸片阴影全部吸收73例,X线全胸片阴影大部分吸收转诊21例,X线全胸片阴影未吸收或加重3例(3天内转往上级医院)。

四、中医药的作用分析

(1)风寒闭肺:该型占整个证型分布的2.92%,可出现于本病的早期,以发热相对较轻,咳嗽以呛咳为主,痰量较少为辩证要点。临床治疗多采用辛温开肺法疏风散寒,开宣肺气。华盖散加减或三拗汤加减,该方长于开宣肺气,降逆平喘,尤其对于咳嗽症状缓解明显。(2)风热闭肺:该证型占证候分布的16.25%,多见于支气管肺炎早期,风温重症,多见于风热闭肺向痰热闭肺转化阶段,以发热、痰黄、咽红、舌红为辨证要点,治疗以“清”、“宣”为主,用药轻清宣散,不可过于苦寒。

(3)痰热闭肺:痰热闭肺证是小儿支气管肺炎最常见的证候类型,占证候分布的75%,以喘、咳、痰、热四大症为表现,多见于本病的极期阶段,治疗当分清痰重或热重,把握用药时机至关重要。邪热闭肺是肺炎喘嗽的基本病机,“热、咳、痰、喘、煽”是肺炎喘嗽的典型症状。病初多有表证,但在表为时短暂,很快人里化热,主要特点为咳嗽、气喘、发热。初起辨证应分清风热还是风寒,风寒者多恶寒无汗,痰多清稀,风热者则发热重,咳痰黏稠。痰阻肺闭时应辨清热重还是痰重,热重者高热稽留不退,面红唇赤,烦渴引饮,便秘尿黄;痰重者喉中痰声漉漉,胸高气急。若高热炽盛,喘憋严重,张口抬肩,为毒热闭肺重症。若出现心阳虚衰或热陷厥阴,见肢厥脉微或神昏抽搐,为邪毒炽盛,正气不支的危重症。

绝大多数小儿肺炎经过合理的治疗和适宜的调护,可以较快的康复。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患儿病情迁延,有的甚至经年累月不愈。影响小儿健康。要解决这个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驱邪要彻底,除恶务尽,不留有遗患。

(二)注重恢复期的治疗,肺阴虚者养阴清肺;肺脾气虚者培土生金;痰浊未清者清化余痰;邪热羁留者继续清解余热。应使患儿体质恢复到健康状态。

(三)治疗小儿肺炎选方用药,在极期要当机立断,用药宜精,药量要足,以求速效,免生它变。恢复期药性宜平,既要防止过热、过燥伤阴耗液;又要防止苦寒伤阳损气,脾胃受损,痰涎内生而使病情迁延。(四)在患病过程中,应注意节戒饮食,不食冷饮、鱼肉、辛辣厚味,饮水要适量。

五、方案外本专科中医技术方法应用情况

中医治疗小儿肺炎100例疗效分析 篇3

【关键词】中医治疗;小儿肺炎;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201-02

小儿肺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居儿科疾病首位,被卫生部列为小儿四病防治之一。小儿肺炎大多由病毒或细菌,或细菌合并病毒感染,或支原体感染等所致【1】。近年来,病毒性肺炎总发病数有增多趋势,由于早期病原学诊断困难,且抗生素应用泛滥,使某些病原菌出现抗药性,加之西药有效抗病毒缺陷,而中医治疗小儿肺炎可有效提高治愈率、防止并发症、减低病死率,在改善小儿肺炎症状、体征及缩短病程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势,逐渐受到患儿家属的青睐。本文对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肺炎患儿采用中医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入组标准:①符合小儿肺炎诊断标准者;②年龄2~12 岁;③病程<72 h 者。排除标准:①伴有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缺氧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者;②伴有严重的心血管、肝、肾、内分泌、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疾病者。对照组100例,男46例,女54例,年龄2~10岁,平均5.1岁,病程1~2.5天;其中风热闭肺型60例,痰热闭肺型30例,阴虚肺热型10例。治疗组100例,男51例,女49例,年龄3~12岁,平均6.2岁,病程1~3天;其中风热闭肺型58例,痰热闭肺型32例,阴虚肺热型10例;两组患儿主证均有咳嗽、咳痰、呼吸增快;体检肺部均有干湿啰音,血象均有不同程度增高;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紊乱,肺部透亮度降低或增强,可见小片状、斑片状阴影,也可出现不均匀的大片阴影。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中医分型、病情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根据小儿肺炎的诊断标准选取轻、中度肺炎患儿:(1)发热、咳嗽,阵咳或兼喘促,喉间痰鸣;(2)肺部听诊可闻及细湿性啰音,如病灶融合可闻及管状呼吸音;(3)X线见肺纹理增强或点片状阴影;(4)细菌性肺炎的WBC总数增高,病毒性肺炎WBC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增高。

1.3中医辨证标准

小儿肺炎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拟定,分为风热闭肺、痰热闭肺、阴虚肺热3型【2】。

(1)风热闭肺型:初起发热,恶风,有汗热不解,口渴引饮,咳嗽痰黏或黄,咽部红赤,舌红,苔薄黄或薄白,脉浮数。

(2)痰热闭肺型:发病较急,壮热烦躁,气喘,鼻煽,喉间痰鸣,声如拽锯,甚者颜面口唇青紫发绀,两胁煽动,摇身撷肚,舌红绛,苔黄厚腻,脉滑数。

(3)阴虚肺热型:干咳,痰少而粘或痰中带血,咽干,声音嘶哑,形体消瘦,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盗汗,颧红,舌红少津,脉细数。

1.4方法

(1)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抗生素使用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或头孢菌素),溶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滴,或(和)选用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并根据病情采取止咳、化痰、平喘、吸氧等对症治疗。

(2)治疗组:本着宣肺定喘、清热化痰原则给予中医辨证施治。辨证分为风热闭肺型、痰热闭肺型、阴虚肺热型。①风热闭肺型:治以辛凉宣肺、止咳化痰,方用桑叶、桑白皮、菊花、鱼腥草、前胡、苦杏仁、紫苑各9g,甘草3 g;每日1 剂,水煎50~100mL,每日2 次口服,每次10~50mL。②痰热闭肺证:治以泻肺降气、定喘涤痰,方用炙麻黄3 g,石膏15 g,桃仁、苦杏仁、紫苏子、葶苈子、瓜蒌子各9g,天竹黄6g,甘草3g;每日1 剂,水煎50~100mL,每日2 次口服,每次10~50mL。③阴虚肺热型:治以滋阴清热、润肺化痰,方用生地黄15 g,玄参、麦冬、炙百部、白芍各10g,半夏、薄荷、甘草各6g,川贝母5g;每日1 剂,水煎50~100mL,每日2 次口服,每次10~50mL。

1.5观察指标

观察用药前后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情况。记录主要症状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

1.6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咳嗽、咯痰及肺部体征消失或偶有咳嗽,体温恢复正常,其他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肺部干湿性啰音及X线胸片检查肺部阴影完全消失。

显效:咳嗽、咯痰及肺部体征明显好转,体温恢复正常,其他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肺部干湿性啰音明显减少,X线胸片检查肺部阴影基本消失。

有效:咳嗽、咯痰及肺部体征好转,其他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肺部体征及X线胸片检查肺部阴影有所减轻。

无效:咳嗽、咯痰、肺部体征及其他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肺部体征及X线胸片检查肺部阴影仍存在。

愈显率=痊愈率+显效率

1.7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100例,痊愈12例,显效71例,有效17例,愈显率83%;治疗组100例,痊愈56例,显效42例,有效2例,愈显率9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儿治疗后主要症状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比较

治疗组在发热、咳嗽、咳痰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方面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喘促消失時间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详见表1.

2.3 两组患儿并发症比较

治疗组无并发症,对照组有6例出现并发症,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口唇、肢端发绀,通过常规强心利尿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后,症状好转【1】。

3.讨论

小儿肺炎是小儿期常见疾病,由于年龄愈小,肺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就越突出,因此小儿肺炎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有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约有30万婴幼儿死于肺炎,严重威胁着小儿健康,因此及时确诊并积极治疗小儿肺炎是儿科面临的重要任务。西医认为小儿肺炎与其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结构及免疫特点密切相关,目前西医治疗小儿肺炎仍以静脉点滴抗生素为主,但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使用,抗生素滥用导致的细菌耐药问题越来越严重,肺炎的治疗难度也逐渐增加。中医治疗小儿肺炎可有效提高治愈率、并发症少,逐渐受到患儿家属的青睐。

肺炎在中医学上属于“喘嗽”、“喘证”等范畴,中医认为,小儿时期脏腑娇嫩,气血未充,经脉未盛,内脏精气未足,卫外机能未固,寒暖不能自调,易为六淫所侵。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主一身之治节。肺为娇脏,不耐寒热,外感诸邪,首先犯肺。小儿时期从形体到生理功能都没有发育完善,很容易感受外邪,出现外寒内热为主的症候特点【2】。

肺炎患儿在发病初期往往表现为风热闭肺,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痰热闭肺,后期则会出现阴虚肺热等一系列表现【2】,因此,本研究针对小儿肺炎不同时期不同的证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药理学研究证明:黄芩清热解毒,有抗感染、抗病毒和抗氧化作用;桑白皮主要成分黄酮,有明显的镇痛镇静效果;鱼腥草中的挥发油对金葡菌、链球菌、肺炎杆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白芥子、杏仁、半夏、百部、葶苈子具有镇咳、平喘祛痰作用,故可有效治疗小儿肺炎。本研究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愈显率83%,治疗组愈显率9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发热、咳嗽、咳痰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方面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喘促消失时间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综合上述,中医治疗小儿肺炎疗效确切,治愈率高,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雅凤;林忠嗣;陈爱丰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评价[J];中医儿科杂志;2010年04期.

小儿肺炎中医治疗体会 篇4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5月接收治疗的88例小儿肺炎患者, 所有患儿经肺部听诊均有一定程度的干湿啰音, X线可见肺纹理增多、紊乱等。随机将这些患儿分为观察组 (44例) 和对照组 (44例) 两组。观察组男20例, 女24例, 年龄4个月~10岁, 平均年龄 (4.2±1.3) 岁, 病程3~7.5d, 平均病程 (5.2±1.6) d, 风热闭肺型28例, 痰热闭肺型11例, 阴虚肺热型5例;对照组男18例, 女26例, 年龄5个月~8岁, 平均年龄 (3.9±1.2) 岁, 病程4~8d, 平均病程 (6.1±1.5) d, 风热闭肺型26例, 痰热闭肺型10例, 阴虚肺热型8例。两组患儿各方面的差异均不显著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儿西药治疗。给予本组患者静脉滴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红霉素/阿奇霉素+5%葡萄糖溶液, 并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止咳、化痰、平喘等有针对性的治疗。

1.2.2 观察组:

给予观察组患儿中医辨证施治方法治疗。分为内治和外治疗法。在内治方面, 如果患儿处于急性期, 则给予患儿肺炎一号、肺炎二号治疗, 肺炎一号的具体药方为:桑叶15g, 黄芩、前胡、金银花、连翘、芦根各10g, 杏仁、桔梗、薄荷、甘草各6g, 其主要特点为疏风清热、止咳平喘;肺炎二号的具体药方为:石膏30g, 鱼腥草15g, 桑白皮、葶苈子、瓜蒌、黄芩、白芥子、前胡各10g, 杏仁、炙麻黄、甘草各6g, 川贝母5g, 其主要特点为清热化痰;如果患儿处于恢复期, 则给予其肺炎三号治疗, 肺炎三号的具体药方为:生地黄15g, 玄参、麦冬、炙百部、白芍各10g, 半夏、薄荷、甘草各6g, 川贝母5g, 其主要特点为滋阴清热、润肺化痰。这些药方均用水煎服, 取60~150ml的汁液, 每天1剂, 然后依据患儿的年龄让患儿每次服用30~50ml。在外治方面, 如果患儿肺部的啰音较多或胸片阴影较大, 则给予其敷胸散治疗, 具体药方为大黄面和玄明粉按5∶1比例混匀, 然后将其用温水调成糊状, 将其敷在患儿的双侧背上。依据患儿的年龄对敷药时间进行有效的选择, 1~3岁的患儿每次敷10min, 3~7岁的患儿每次敷15min, 7岁以上的患儿每次敷20min, 任何年龄的患儿敷药时间都应该控制在30min以内, 1~2次/d。

1.3 疗效评定标准

对本文中两组患者治疗的疗效进行评定的标准具体如表1所示。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包对本文中的所有数据进行处理, 用 (±s) 表示检测结果, 用t检验计量资料, 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标准为P<0.05。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 对照组为81.8%,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的少于对照组,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注:两组比较P<0.05。

注:两组比较P<0.05。

3 讨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中医辨证施治小儿肺炎能够更为有效地治疗患儿, 缩短患者的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 临床疗效良好, 值得在临床推广。

小儿肺炎在中医中属于温病之风温之范畴, 多是因为风热郁肺导致的[1], 因此在其治疗中, 也多采用宣肺化痰、清热祛湿解暑中医辨证治疗。桑叶、杏仁、桔梗等均有宣肺化痰之效。另外在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 其寒热虚实之别, 加上其他不同药物进行治疗, 起到滋阴清热之效, 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2,3]。

摘要:目的:对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88例小儿肺炎患者, 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 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最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 对照组为81.8%, 其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的少于对照组, 其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小儿肺炎患者治疗中, 采用中医辨证治疗, 可以有效的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陈婉姬, 王海云, 史晓霞, 等.中医内外合治小儿肺炎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2, 19 (4) :623-624.

[2]杨明耀, 韩迪, 杨质秀.小儿肺炎中医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5 (3) :162-163.

酚妥拉明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观察 篇5

幼儿时期的身体特点是该病易发的重要原因,该时期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整,部分幼儿呼吸免疫系统低下,一旦接触病菌就会发生感染[2]。

临床研究指出重症肺炎进展快、病程长,多是由支原体和病毒感染引起,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就会危及患儿生命。

及时和有效的诊断治疗是保障患儿生命的关键,因此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案对防治小儿重症肺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中医治疗小儿高热的体会 篇6

【中图分类号】R4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404-01

发热时儿科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高热占儿科急诊的大部分。中医中药对于小儿高热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现将中医治疗小儿高热的一些体会简述如下:

(2)病因病机

1、邪盛:一般来讲外邪亢胜,可引起高热;外邪衰微,多导致低热,但也要看小儿的体质情况。小儿为阳体,诸邪易如化热,化火,寒邪可以化热,热邪可以化火。如果患儿平素阳气较旺盛。则化热化火的程度较快。发热也高。如果患儿平素体弱阳衰,外邪化热化火过程较慢而发热亦轻。但发热是正气与邪气交争的病象,若正气无力与邪交争,虽然发热不高,甚至体温低于正常,反而病情更加严重。

2、热入阳明:阳明是多气多血之经,外邪传入阳明,就会表现为明显的热象,包括高热、烦躁、口渴、便干等。

3、邪传入少阳或邪伏膜原:外邪开始入里而尚未入里,邪正交争于半表半里之间,出现寒热往来,开始先凛凛恶寒,继而蒸蒸发热,至于邪伏膜原,膜原也属半表半里。痰湿易于留聚,若外邪侵袭膜原且与痰湿相合,则久留而不去,出现长期寒热往来。

4、内有积滞郁热:不少患儿素有积滞,积久生热,这样平时就有明显的滞热,如果在此基础上又感受了外邪,外邪与里热相博结,就会出现明显的热象,发热也较高。

5、重伤阴液:由于邪热的耗灼,或由于误下、误汗、邪热不减,而阴液先伤。这样阴不制阳,火邪炽盛,同样可以引起高热。

二、辨证要点

对于小儿高热的辩证,必须抓住三个环节:辨表里、辨邪之性质、辨邪正關系。

1、辨表里:一般来说,小儿高热以温病为主,对于表里的辩证,仍以卫、气、营血辨证为主,结合参考六经辨证。

2. 辨邪之性质:一般分为寒、热、毒、食、湿、痰等方面。寒:主要为表寒,证见发热,恶寒轻,微汗。里热:证见烦躁、口渴、便秘、苔黄、舌红、脉数等。毒:多见咽喉红肿或化脓,腮颈肿痛,疮疖臃肿等。食:主要指宿食停滞,证见食减、恶心、呕吐、腹胀、苔厚腻等。湿:多见面黄、厌食、恶性呕吐、便溏、困倦、脉滑或濡。痰:多见咳嗽痰鸣,胸膈满闷,或神志不清,苔腻滑,脉弦滑等证。

3. 辨邪正关系:分析邪正的消长关系,对判断疾病的进退,预后之好坏,都有很大帮助。同时只有了解了邪正对比,才能正确的运用祛邪和扶正等法则。一般多见以下三种情况:a邪正俱盛,高热,无虚像可见;b邪正俱衰,低热,有明显虚像;c正虚邪实,可见高热,但同时也有虚象,如精神萎靡,面色晦暗,唇舌干燥,脉象细弱等。对高热患儿来说,以a b两种情况为多。

三、治疗要点

对于小儿高热,在治疗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不可能用几个固定方药来解决,实践证明,如果掌握好解表、清热、扶正三个主要法则,就可以基本上掌握治疗高热的要领。

1、解表:是治疗外感热病的一个重要法则。不仅早期需要解表,就是中期,甚至后期也往往需要采取清透兼施的方法,不使外邪深陷危害。但是对于解表透邪的方式以及用药选择,不同情况应有所区别。早期表实,汗而散之;中期里热炽盛,表邪未解,则需开达;后期邪热深入营阴,可用青蒿等向外引透。

2、清热:清法对小儿高热是最基本的法则。但必须根据热邪的不同性质和不同部位,采取不通过的清法。一般的热邪,可用清热泻火法,如为湿热,则用清热化湿法,如为滞热,就需清热导滞法,如为毒热,久用清热解毒之品,如果是阴虚热炙,就需滋阴清热。

小儿肺炎中医治疗体会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肺炎患儿, 其中男50例, 女30例;年龄1~12岁, 平均年龄7.2岁。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 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比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中医辨证分型

急性期:风热闭肺证在发病初期, 伴有恶风、咽部红赤、舌红与口渴引饮等症状;痰热闭肺证发病相对较急, 伴有鼻煽、壮热烦躁以及气喘等症状。

恢复期:脾虚痰蕴证主要表现为舌淡、痰声漉漉以及气短多汗等症状;气阴两虚证主要表现为少苔、手足心热以及舌红少津等症状;痰瘀互阻证主要表现为咳嗽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昼轻夜重、痰黏难咯、胸痛、口渴不欲饮、舌暗红、苔淡黄薄腻、脉细涩症状。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西医治疗, 口服阿莫西林, 30mg/kg, 每天3次;鲜竹沥口服液, 每天2~3次, 每次10mL。

治疗组患儿采用中医分期辨证结合外治法治疗, 急性期风热闭肺证患儿需止咳化痰、辛凉宣肺, 使用清肺汤加减, 药用甘草、桑叶、前胡以及菊花等, 同时配合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痰热闭肺证患儿需定喘涤痰、泻肺降气, 采用清肺涤痰汤加减, 药用甘草、炙麻黄、天竺黄与桃仁等, 同时配合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注射。恢复期痰瘀互阻证需通络化痰、益气祛瘀, 采用祛瘀化痰汤加减, 药用甘草、黄芪、浙贝母以及全蝎等, 配合丹参注射液静脉注射。脾虚痰蕴证需健脾化痰、益气扶正, 药用海浮石、黄芪、白术与茯苓等, 配合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气阴两虚证需润肺化痰、益气养阴, 药用五味子、沙参、麦冬以及太子参等, 配合参麦注射液静脉注射。此外, 加用医院自制中药贴敷外治法, 急性期患儿取大椎、天突穴敷药, 恢复期患儿取神阙、膻中穴敷药, 贴2~4h。最后应用微波对穴位进行照射, 照射时间为20min, 每天2次, 20天为1个疗程, 治疗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TNF-ɑ、IL-18和TGF-β1水平变化情况。IL-18水平越高, 表明患儿体内炎性反应越轻;TGF-β1、TNF-ɑ水平越低, 表明患儿体内炎性反应越轻。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 (%) 表示, 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后炎症反应指标比较

治疗组患儿各项炎症反应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咳嗽症状消失以及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s, pg/mL)

2.2 两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治疗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咳嗽症状消失以及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s, d)

3讨论

小儿肺炎通常由病毒、细菌、衣原体、真菌等感染所致, 其发病急骤、进展迅速, 若治疗或护理不当, 可诱发心力衰竭、败血症等[1,2], 严重威胁患儿生长发育。该病常见临床症状为咽喉痛、头痛、发热及咳嗽等, 若及时治疗, 预后较好[3,4]。本研究采用中医分期辨证联合外治法治疗肺炎患儿, 根据患儿疾病进程和辨证分型, 采用相应的中药进行针对性治疗, 与常规西医疗法比较更具特异性[5]。穴位外敷可通过脏腑经络的传导效应发挥治疗作用, 痛苦小, 患儿耐受性较好。

本研究结果表明, 治疗组患儿各项炎症反应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咳嗽症状消失以及肺部罗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中医分期辨证结合外治法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显著, 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分期辨证结合外治法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肺炎患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 治疗组患儿采用中医分期辨证结合外治法治疗,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疗法治疗, 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各项炎症反应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咳嗽症状消失以及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中医分期辨证结合外治法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显著, 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肺炎,中医辨证分期,外治法

参考文献

[1]郭普东.观察中医分期辨证结合外治法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J].医学信息, 2016, 29 (10) :342-343.

[2]郝永敏.中医内外合治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65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 2013, 22 (3) :482-483.

[3]张朝霞.中医分期辨证与外治疗法联合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5 (29) :169-170.

[4]詹红艳.中医辨证联合外治法治疗小儿肺炎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 2016 (2) :140-141.

肺炎中医治疗体会 篇8

资料与方法

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肺炎患者58例, 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制定的肺炎诊断标准。患者临床症状:咳嗽、连续性发热、出现白/黄色的舌苔, 最高体温达到40℃, 可以清晰地听到支气管呼吸音。通过X线片检查可以看见患者肺部纹理明显变粗, 并呈现出片状阴影。将58例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 每组29例, 其中对照组男19例, 女10例, 平均年龄 (41.3±10.6) 岁;研究组:男18例, 女11例, 平均年龄 (42.8±9.7) 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各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采用西药抗生素治疗。研究组采用内服中药联合针灸治疗方法。首先需要分析患者发生肺炎的病因, 实施对症用药。 (1) 针对风热引起的肺炎, 采用清热解毒疗法, 主要配方:金银花、麻黄各5g, 甘草7g, 生石膏、芥穗各15g, 连翘9g, 鲜芦根35g, 杏仁10g, 用开水煎服, 2次/日, 早晚各1次。 (2) 针对邪热内结导致的肺炎, 采用宣肺通腑疗法, 主要配方:大黄、前胡、杏仁各10g, 柴胡8g, 知母12g, 生石膏45g, 瓜萎35g, 用开水煎服, 2次/日, 早晚各1次。同时在患者治疗期间辅之以针灸治疗, 在患者的人中穴、定喘穴、气海穴及膻中穴等各种穴位实施针灸治疗。两组均以10天1个疗程, 1个疗程后比较治疗效果。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肺炎的治疗标准评价治疗效果[2]。 (1) 显效:治疗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 临床症状彻底消失; (2) 有效:治疗后患者体温明显下降, 但稍高于正常体温, 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 (3) 无效: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4.0统计包统计分析, 用χ2检验计数资料, 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6%, 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2.4%, 两组相比, 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讨论

肺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 患者炎症通常发生在肺部的肺泡、肺间质部位, 由细菌、病毒或者真菌等各种微生物诱发。从病理学角度看, 可以将肺炎分成大叶肺炎、毛细支气管肺炎、支气管肺炎以及间质肺炎4种。该病的多发季节为春季、冬季, 患者发病后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38℃, 连续性咳嗽, 痰液增多、色黄且呈稀薄状态, 全身肌肉酸痛, 呼吸急促, 胸闷气短等, 少数患者可能伴随有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3]。

中医认为肺炎属于风温肺热性疾病, 主要因风热病毒引起的肺瘀所致, 故在治疗该病时, 需采用中医“透”与“泄”的疗法, 同时驱邪也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步骤。本次研究中, 对研究组中部分患者采用在中医清热解毒疗法, 配方中的麻黄、金银花、甘草、连翘、鲜芦根、芥穗等中药材具有宣肺解表的功效;而杏仁具有抗炎镇痛的效果;生石膏具有清肺热的功效。上述几味药联合使用, 共同起到清热解毒的良好效果。对于部分因邪热内结导致的肺炎患者, 采用宣肺通腑疗法, 配方中的大黄味苦, 性寒, 归属于胃、脾、大肠、肝经, 具有清热通经的效果;前胡味苦、辛, 性微寒, 具有降气祛痰、宣散风热的效果, 用于肺气不降之咳喘、痰稠、胸闷等证有良好效果;柴胡性平味苦, 归属于肝、胆经,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柴胡具有解热、退热, 开郁调经的作用;瓜萎味苦、性寒, 归肺、胃、大肠经, 用于肺热咳嗽, 可起到良好的清肺化痰止咳功效, 再加上杏仁的抗炎效果、生石膏的清肺热作用, 共同起到驱邪、宣肺通腑的功效[4]。

此外, 在治疗期间辅之以针灸治疗, 针对风湿犯肺的患者而言, 在其合谷穴、外关穴以及曲池穴采用针灸泄法, 可以起到宣肺清热、通邪外出的效果, 外关和阳维相互连通, 而阳维机主阳又主表, 以此起到疏泄阳邪的功效。曲池穴属于大肠经合穴, 肺部和大肠之间互为表里, 对该穴位实施针灸, 可起到清解肺热的功效。

本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6%, 明显优于对照组72.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中医治疗肺炎患者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肺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肺炎患者58例, 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9例。给予对照组抗生素治疗, 给予研究组中医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6%, 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2.4%, 两组相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肺炎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肺炎,中医治疗,抗生素,体会

参考文献

[1] 鲁德祥.急性肺炎100例临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献, 2011, 8 (7) :62-6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36.

[3] 熊茂升.浅析84肺炎中医治疗临床效果的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2012, 15 (9) :145-146.

100例小儿肺炎治疗体会 篇9

关键词:小儿肺炎,呼吸道疾病,治疗体会

小儿肺炎是最常见的小儿呼吸道疾病, 春夏秋冬四季都有可能发生, 其中3岁以内的幼婴在春、冬两季患病的几率较大。它是一种易反复发作, 治疗不当易引起多种重症并发的一个疾病, 如治疗不彻底会影响小儿健康发育, 临场表现为发热、气促、咳嗽、呼吸困难和肺部细湿啰音, 也有只咳喘患者。现将湖南省郴州市解放军198医院半年来100例小儿肺炎病例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半年来入住湖南省郴州市解放军198医院儿科诊治为肺炎的患儿100例:其中重症肺炎40例, 年龄在1~6岁, 其中年龄越小, 发病率就越高, 且病情重, 治疗困难, 详细情况如下。见表1。

1.2 临床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正常、升高或者降低, CRP部分病例明显升高。根据病原血和胸片检查, 情况如下[1]。见表2。

1.3 治疗

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的病原体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见表3。

一般治疗:保持环境舒适、空气清晰、患者呼吸通道通畅、氧气供给充足、电解质和酸碱保持平衡, 同时注意患者心情舒畅、皮肤和口腔卫生, 如有赃物立即清除。

2 结果与讨论

2.1 结果

结合药物和一般治疗, 10d后, 除2例严重患儿转院治疗外, 其余患儿均治愈, 病后发育且正常。

2.2 讨论

析小儿肺炎病原学, 其中病毒感染是引发肺炎的主要病原, 结合临床治疗显示约占整个病原的58%, 也有临床显示多数是由于病原学变异引起的, 其中大部分是由于连用抗生素造成的。

3 治疗体会

3.1 重症肺炎病症反应

临床上重症肺炎严重威胁着小儿的生命, 常在春冬季节发生在婴幼儿身上, 临床表现为:患儿年龄小、病情发展迅速、病情重、治疗困难、容易复发。重症肺炎治疗比较困难, 通过检查发现病情后医务人员应及时告知患儿家属病情以及相关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一方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发生, 另一方也可以及时注意各方面的卫生和防治病情继续恶化。在治疗期间可以让患儿取头身右侧呈半卧位, 这样利于分泌物及呕吐物的排出, 同时也可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问题, 以便减轻患儿心脏负担。

3.2 治疗经验

在治疗小儿肺炎的同时, 我们需要多方注意细节问题, 如:环境是否整洁、空气是否流畅、患儿睡眠是否充足、病房温度和湿度是否符合标准 (室温8~22℃;湿度56~60℃) 等, 因为小儿肺炎属于呼吸道严重问题, 在治疗的过程中, 环境对患儿尤其重要, 如果病房不通风, 细菌、病毒容易繁殖, 患儿的医治不但不能顺利进行还有可能感染其他疾病。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随时关注患儿对药物的反应, 输液的量和速度需要严格控制如有发现对药物过敏或者其他不良现象需要及时取消药物注射或者换药物注射等 (如静脉注射速度过快, 患儿容易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心慌、恶心、大汗等症状, 因此医务人员尤其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 一旦发生这些症状, 必须立即调整输液速度, 或者查找其他原因, 以便减轻患儿负担。) , 药物治疗一般是通过静脉注射给药的, 对于抗生素的使用必须在体温正常后5~7d才能使用, 病情严重者可以结合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以缓解中毒症状[2]。

3.3 病情突变相关紧急措施

在治疗期间, 医务人员需要随时观察患儿病情, 如病情突发, 立即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急救。 (1) 轻微的呼吸道感染, 一般来说, 医务人员可以结合一些口服药来治疗。如果已经发展为肺炎, 再结合静脉注射用药治疗, 在这过程中需要详细观察患儿的并发情况, 以便准确判定病情。 (2) 对于细菌感染者, 可以结合抗生素, 如阿奇霉素、头孢菌素类药等进行治疗;病毒感染者, 会用病毒唑、炎琥宁等抗病毒药[3]。治疗期间如果发现患儿咳嗽厉害或者发烧,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可以适当加一些祛痰止咳药或退烧药, 如氨溴索等。 (3) 如果发现对药物过敏的患儿, 必须立即停止用药, 于此同时可以结合中医治疗, 如:辨证应用桑白皮汤、大小青龙汤等方剂等, 能使肺部炎症加快吸收, 待查明过敏原因之后再结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4) 如出现双呼吸、呼吸暂停、点头样呼吸等表示患儿呼吸衰竭, 如患儿呼吸困难加重, 利率增快, 肝脏在短时间内增大说明心力衰竭出现此类现象, 医务人员需在短时间内查明原因对患儿做正确的救治工作。

参考文献

[1]刘虹.加强护理对治疗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 2009, 11 (22) :199..

[2]史丽荣, 张惠蓉.83例小儿反复肺炎的护理[J].全科护理, 2010, 8 (31) :2841-2842.

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体会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2例患儿均为我院儿科门诊2011年9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肺炎患儿, 按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1]中相关诊断标准, 所有患儿均经过X线确诊为肺炎, 肺部有较固定的中细湿啰音, 且伴随有发热、咳嗽、气促、小便黄及面赤唇红等临床症状。62例患儿中, 男34例, 女28例, 年龄6个月~5岁, 平均年龄 (2.3±0.4) 岁, 病程2~5d, 平均病程 (2.9±0.6) d。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 两组患儿基本资料进行比较, 年龄、性别等各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综合治疗, 包括应用抗菌药物抗感染、止咳化痰、解痉平喘等, 对有紫绀症状的患儿给予吸氧。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 0.5~1ml布地奈德悬液加2~3ml生理盐水, 置入雾化器中进行空气压缩雾化吸入, 每次15~20min, 2次/d, 7d为1个疗程。观察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

1.3 疗效判定标准

分为治愈、有效及无效3等级。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双肺无啰音, X线检查无异常;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减轻, 双肺呼吸音粗, X线检查肺部阴影基本消失或有所减轻;无效: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加重, X线检查肺部阴影仍然存在。总有效率为治愈加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两组间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6.88%, 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 两组比较,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儿咳嗽、发热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 (6.3±1.2) d, 对照组患儿咳嗽、发热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 (10.6±2.4) d, 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2例患儿发生恶心、呕吐症状 (6.25%) , 对照组仅1例发生恶心、呕吐症状 (3.33%) ,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小儿肺炎为婴幼儿常见病, 四季均可发生, 3岁以内小儿肺炎易在春冬两季发生, 若治疗不彻底, 极易引起其他并发症甚至复发, 进而影响小儿健康成长, 肺炎的发生与小儿的生理特点、免疫特点相关, 因此治疗应进行多方面的综合治疗。小儿肺炎主要由呼吸道细菌、病毒等多种病原菌感染诱发, 因此临床治疗往往以抗感染为主。糖皮质激素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可较快地改善患儿呼吸系统功能, 布地奈德属于糖皮质激素的一种, 能够快速地在患者肺泡、毛细支气管以及肺泡管中分布, 并结合于患者支气管上皮激素受体, 对过敏性介质的释放有很好的阻止作用, 可减轻平滑肌收缩反应, 缓解痉挛, 且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2]。但由于肺炎患儿年龄小、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 抵抗力较差, 长期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易引发各种与糖皮质激素相关的并发症, 雾化吸入可以直接将药物送到呼吸道, 可使呼吸道黏膜直接吸收药物, 达到药物在呼吸道的高沉积率, 迅速减轻气道炎症, 缓解气道痉挛。从本组治疗结果来看,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可较快缓和患儿发热、咳嗽、气喘等症状, 提高治疗效果, 与同类研究结果一致[3,4], 且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表明在小儿肺炎治疗中,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常规综合治疗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儿科门诊2011年9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62例肺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按照治疗方案分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 观察组总有效率96.88%, 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 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效果较佳, 且患儿不良反应少, 安全有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肺炎,临床治疗,布地奈德

参考文献

[1]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2]张旭波.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 (35) :198.

[3]何樨, 丁务高, 陈景, 等.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小儿肺炎87例效果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 9 (13) :1024-1025.

上一篇:生育行为下一篇:网络群体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