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高质量就业

2024-08-15

充分高质量就业(精选九篇)

充分高质量就业 篇1

学校历来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 始终把适应社会需要贯穿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就业工作的良性互动。学校坚持以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为基础, 以优质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为支撑, 以完善的工作机制为保证, 在稳定就业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 引导毕业生“顶天立地”就业。

多年来, 学校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 研究生98%以上, 始终位居陕西和全国高校前列。学校多次获得“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等媒体也多次对学校就业工作进行报道。

一、以提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为重点,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为目标, 坚持艰苦奋斗、自强不息, 走以电子信息为优势的办学之路, 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不断完善创新性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

1.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学校十分重视工程训练环节, 在2010版培养方案修订时强调: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不少于总学分的25%。目前, 学校已形成一条由计算机基础训练、物理实验、金工实习、电装实习、电子技术实验、专业实验、社会实践、课程设计、企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组成的、贯穿全学程的实践教学链。

2. 重视创新创业教育, 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学校连续23年举办的“星火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活动, 每年都吸引近万名学生参加, 提交作品3000余件, 超过85%的在校生成为这项活动的受益者。近年来, 又相继推出技能类实践活动 (如焊接比赛、程序大赛) 、探索类活动 (如大学生科技文献综述竞赛活动) 和创业类活动 (如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等。

3.建立完善就业与培养、招生联动机制, 实现良性互动

学校建立就业状况与招生计划、专业设置挂钩制度。近三年, 学校新建专业10个, 其中就有列为国家新兴战略产业专业的“物联网工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电子封装技术”被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部分专业由于就业状况不理想, 适时进行减招或停招, 其中“教育技术学”专业于2010年停止招生。

二、面向行业需求, 创新就业服务模式, 引导毕业生“顶天立地”就业

学校提出“一个中心、两项保证”的工作原则 (即以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中心, 保证电子信息行业用人需求, 保证国家重点单位用人需求) , 引导广大毕业生到国家重点行业和领域建功立业。实现均衡就业, 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 成为学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1. 积极培育就业市场, 努力拓宽就业渠道

学校坚持每年“走出去”, 由校领导带队走访十大军工集团等国家重点单位及艰苦行业的企事业单位。经过多年的努力, 学校已培育较为稳定的用人单位2000余家, 建立起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等为代表的近80个就业基地和100多家就业实习、实训基地。

同时, 学校还坚持“请进来”, 积极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从1993年开始依托学校举办的春、秋两季大型双选会, 已成为西部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规模最大的招聘会。学校每年还有1700家单位以组团、专场等形式来校招聘。

2.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完善信息服务体系, 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一是注重信息收集整理, 提供优质信息服务。学校就业中心专门成立信息收集小组, 通过信息员、就业QQ群、飞信、公告牌等多种手段和渠道传递信息。坚持信息周报制度, 实时掌握就业动态。学校就业中心每年发布信息约4000条, 供需比例达到5:1, 有90%以上的毕业生通过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顺利签约。

3.完善政策体系, 注重政策引导

学校积极运用政策杠杆对毕业生的流向进行适度调控。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 学校先后出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关于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西部地区就业实施办法》、《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关于引导毕业生到国家重点单位就业的相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 对到国家重点单位和基层就业的毕业生, 减免其校内全部贷款, 并给予本科生奖励2000元, 研究生奖励3000元, 授予“扎根基层, 建功立业”荣誉称号。

近三年, 毕业生到国家重点单位就业的人数逐年增加, 其中本科生人数接近就业人数的50%, 研究生超过60%, 优势学科研究生到十大军工集团的人数超过1/3 (有3个学科) 。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人数达到3000余人, 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21人, 预征入伍97人。

4.坚持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全方位指导, 切实加强毕业生就业教育

一是构建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格局。校、院两级领导经常深入学生中间, 开展面上的指导和教育;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 开展细致的就业服务;导师和专业教师结合自身课题项目, 引导、推荐学生到重点行业和单位就业。形成了学校领导支持, 学院领导重视, 教师、辅导员和学生共同参与, 就业中心组织实施的就业工作格局。

二是将就业指导贯穿大学学习生活全过程。在第一学期和第六学期分别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必修课, 共计40学时;开展“职前教育网络学堂”、周日晚点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招聘会等活动, 实现了课内外相结合、贯穿全程的就业指导。

三是全方位开展就业教育引导。学校每年邀请献身国防、影响力大的杰出校友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为民等举办报告会, 引导学生处理好事业与发展、当前和长远的关系;通过实施“西电-航天科技集团合作培养”计划等形式, 选拔优秀学生到重点单位就业实习;扎实推进“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预征入伍”等基层项目, 引导毕业生到重点行业、基层单位就业。

5.积极做好困难生、少数民族毕业生等特殊群体的就业工作

学校开辟“绿色通道”, 为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就业困难等困难毕业生建立档案, 实行就业情况通报制度, 对他们进行重点关注、重点服务、重点推荐。成立了由宿舍、班级、年级组成的三位一体的就业帮扶小组, 开展“1+1”就业帮扶活动。2011届的104名困难毕业生就业率达93.27%。

三、以保证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为目标, 完善就业工作保障体系, 构建就业工作长效机制

1. 实施“一把手”工程, 为就业工作建立组织支撑

学校坚持实施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 将就业工作纳入学校党政联席会和校长办公会的重要议程, 列入年度工作要点。学校成立了以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任组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任副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下设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并成立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办公室;各学院成立由副书记、辅导员、学习导师和专业教师组成的就业工作组。

2. 落实“三个到位”, 为就业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南北两个校区同时开展, 南、北校区专用就业招聘及办公场地分别为1512、515平方米, 生均面积达0.26平方米。学校就业中心专职工作人员11人, 学院就业工作专职人员30人, 兼职人员26人。就业工作专项经费逐年递增, 2011年划拨就业经费120万元, 2012年预算经费为145万元。学校还积极争取社会赞助, 利用多方资源, 建成并投入使用“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中心”和“就业多功能室”。

3. 健全制度体系, 为就业工作夯实基础

近三年, 学校先后出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办法》、《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就业信息员制度》等十余项规章制度, 保证了就业工作的有序开展。

充分就业创建制度 篇2

第一条 为建立健全各社区有关“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台帐,规范台帐管理,夯实创建基础,建立长效就业帮扶机制,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各社区要按照“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要求,建立社区劳动者及就业情况台帐和跟踪服务台帐。台帐要求填写规范、字迹清晰、保存完好。

第三条

社区劳动者及就业情况台帐信息以入户调查、电话调查等方式取得,要求真实客观;以电子台帐为基本形式,要求做好台帐备份,防止信息丢失。

第四条跟踪服务台帐的建立对象为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要把联系走访、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就业援助等就业服务内容及时登记。

第五条 要按照失业人员动态管理的要求,根据劳动者就业情况的变化,及时做好信息的更新,保证信息的有效。

第六条 鼓励各社区在以上台帐的基础上,根据社区实际,建立特色台帐,支持在全区推广创新有效的特色台帐。

第七条 台帐信息包含公民个人基本信息,涉及公民隐私,注意保密,防止泄密。

第八条

台帐管理健全制的管理和考核:台帐管理健全制度的贯彻与落实工作由社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小组负责,监督和检查工作由镇街创建充分就业社区领导小组负责。台帐的建立健全以及管理情况列入我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目标考核内容。

山阴街社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服务承诺制度

第一条 为提高社区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更好的为失业人员服务,推动我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深入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服务承诺制度是各社区根据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具体要求和目标,将就业服务的内容、程序、时限以及服务标准等事项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承诺事项的落实,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的制度。

第三条 服务承诺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限、提供优质服务。承诺项目包括有:失业证和就业援助证的申领审验、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就业援助等就业服务。

第四条 服务承诺制度的主要措施:

1、各社区的就业服务项目、服务标准、办理程序和具体要求以及办理时限、承办人员等要素,通过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社区信息发布栏、公布栏、社区网站、简报通讯等渠道向社会公示,作出承诺;

2、社区编印就业服务指南以备社区群众索取或分发到失业人员手中;

3、完善监督制度。由社区创建小组主要负责人具体受理群众的投诉。对群众投诉的问题进行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投诉人。

第五条 服务承诺制度的管理和考核:报务承诺的贯彻与落实工作由社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小组负责,监督和检查工作由镇街创建充分就业社区领导小组负责。执行情况列入我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目标考核内容。

山阴街社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公布公示制度

第一条为保障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的基本生活,规范服务工作流程,明确岗位职责,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就业援助效果,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社区通过设立公示栏,公示牌、信息发布栏等形式,向辖区内群众和单位公布有关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内容。

第三条下列内容,应当公布公示:

(一)社区创建充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分工和岗位职责;

(二)有关促进就业的政策宣传和我区就业就业帮扶政策;

(三)就业援助证申领对象的基本情况;

(四)主要用于安置本社区失业人员的用工信息;

(五)有关就业服务的业务流程、申领程序、制度要求;

(六)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和有半部门的服务电话、地址;

(七)其他对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有帮助的公共信息。

第四条公布公示时间和方式。因根据内容进行动态管理,长期有效的信息应注意维护,过期信息应及时更新,公示时间按相关规定执行。

第五公示结果的处理。对公示中没有问题的公示对象,要及时办理就业援助证手续。对反映出问题的,要及时根据就业援助证申领有关文件作出处理。

第六条公布公示制的管理和考核

公布公示制度的贯彻与落实工作由社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小组负责,监督和检查工作由镇街创建充分就业社区领导小组负责。执行情况列入我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目标考核内容。

山阴街社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联系走访制度

第一条为全面、真实、动态地掌握我区失业的基本情况,更好地提供就业服务,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走访机构为各镇街劳动者保障站和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以社区创建充分就业工作小组成员为主。

第三条走访对象主要是辖区内的登记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以及用人单位。

第四条走访内容主要是:走访失业人员了解基本情况和就业再就业情况,宣传就业邦扶政策,提供岗位信息、培训信息、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帮助解决各种就业再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走访用人单位宣传安置失业人员的优惠政策,了解和帮助发布用工信息,推荐介绍失业人员,配合做好招工录用备案工作。

第五条走访主要采取主动上门形式,坚持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每季度开展一次走访联系活动。走访之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并记好有关台帐。

第六条走访中受理问题的落实处理:对走访中发现的问题能现场解决的应及时解决;对不能现场解决的问题,应在走访结束后15日内作出反馈。对走访对象提出的有关意见和要求,要认真整理研究解决措施,对超出本职责范围的意见和建议应及时上报。

第七条联系走访制的管理和考核:联系走访制度的贯彻现落实工作由社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小组负责,监督和检查工作由镇街创建充分就业社区领导小组负责。执行情况列入我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目标考核内容。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工作职责

一、掌握本社区失业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状况,建立失业人员跟踪服务制度和离退休人员状况调查制度,建立健全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台帐和月报制度。

二、及时发布用工信息,并为辖区内参保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提供个人帐户、养老金及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查询服务。

三、做好社区失业人员的职业指导、就业培训登记、参保政策咨询等有关服务工作。

四、为社区特困就业群体提供就业援助。

五、协助镇、街道劳动保障管理站,做好非正规组织就业的有关服务协调工作。

六、对特困和孤寡退休人员做好慰问工作,开展帮困解难活动。

七、在镇、街道劳动保障管理站的指导下,组织本社区离退休人员开展学习、文化娱乐和社区公益性活动。

八、提供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等咨询服务。

社区劳动保障站服务规范

优质服务:

办事认真负责;工作及时高效;服务热心周到。

优质作风:

钻研本职业务;廉洁奉公守法;勤奋敬业爱岗。

优美环境:

环境整洁卫生;设施布置合理;场所秩序优良。

社区劳动保障站服务项目

政策咨询

信息查询

职业培训

职业介绍

开发岗位

参保督促

失保发放

健康调查

求职登记

社区就业

失业登记

养老保障

老年活动

培训登记

就业援助

失保申请

医保服务

帮困解忧

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联络员职责

一、协助社区劳动保障站做好本区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离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工作。

二、掌握本区域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的动态信息,并及时与社区联系。

三、及时传达用工信息,协助社区做好失业人员的就业帮扶工作。

四、配合社区组织失业人员、退休人员,开展学习、文化娱乐和社会公益性活动。

五、协助社区做好特困家庭和孤寡、离退休人员的慰问工作,开展帮困解难活动。

充分高质量就业 篇3

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15届毕业生共343人, 其中本科生289人, 专科生54人;师范生310人, 非师范生33人。今年考上教师公招80人, 研究生13人, 选调生2人, 专升本5人, 特岗教师7人, “三支一扶”1人, 西部计划3人, 高质量就业共111人, 占毕业生比例约为32%, 大大超过了往年平均10%左右的比例。

高质量的就业需要高质量的就业指导。[3]大学毕业生能顺利考上公招公考, 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精心指导是分不开的。

1 指导学生把职业理想与服务社会结合起来

对于师范生来说, 公招考试是重要的就业方向, 绝大多数师范生都希望能够在毕业的时候考上公招, 成为一名正式的老师。在选择报考地区时, 引导毕业生尽量报考乡镇学校、报考西部的岗位, 引导毕业生把职业理想与服务西部、服务基层结合起来,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奉献才智, 为促进西部、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努力和贡献, 教育科学学院2015届毕业生80名考上教师公招的学生中有88%的学生都选择的是西部的乡镇教师岗位。

2 指导学生重视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和专业技能的训练

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水平的专业技能, 是服务社会的必备本领, 而且, 也是面试取胜的必备法宝。对于师范生来说, 面试时才能知道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应怎样体现,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应采取哪些教法等等。

3 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引导学生认识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并尽早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所处的环境等因素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 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并为实现规划早日付诸行动。在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时,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考研、考公务员、考选调生和考教师公招等公招公考这些高质量就业的队伍中来。例如考上了教师公招的陆巧绎同学, 大二的时候便确定了成为小学教师的目标, 考虑到自己性格比较文静, 没有教学经验, 她为此曾做过促销、服务员、课外辅导等兼职, 以此来培养和增强自己的信心和表现力, 积累相应经验。她在大学期间还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及比赛, 如演讲比赛、说课比赛、讲课比赛等, 因为这些活动与成为一个教师的目标息息相关, 能很好的锻炼胆量、勇气和师范技能。以上这些尝试和努力都为她后来参加公招面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长时间的、充分的和足够多的锻炼, 使得她在公招面试时心态良好, 并不感到非常紧张。

举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 促进学生认真对待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引导学生从形式到内容都重视和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4 指导学生重视求职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良好的求职技能是求职成功的前提和基础。通过举行模拟招聘大赛, 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 能有效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求职技能。同时, 要求学生多到招聘现场观摩, 多经历面试的历练, 以培养面试所需要的沉着冷静、随机应变、灵活应对的良好素质。通过参加观摩和实战训练, 既可以学习他人所长, 也可以锻炼学生本人, 还可以发现知识、能力的欠缺和不足, 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和完善。

5 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公招公考的培训

学校经常会举办免费的公招公考的讲座, 学院也邀请了知名的公招公考培训专家罗立顺老师开设讲座, 每当这些时候都会动员学生尽量去听、去学习, 同学们都说这些专家的讲座十分有用, 让他们获益匪浅。

6 指导学生参加公招公考

6.1 指导学生关注招考信息

指导学生密切关注招考信息。关注各地区近几年的招考信息, 特别是考试当年的信息, 确定考试内容和大致时间。这一部分的工作, 对之后的备考计划有非常大的帮助, 有利于帮助学生有效的进行备考资料的选择、合理地安排复习进度和复习时间等等, 这些都是在为日后能成功考上公招埋下不可替代的伏笔。

6.2 指导学生选好复习资料

公招考试资料繁多, 指导同学们针对自己选定的公招大范围, 确定考试大纲这个考试的“指南针”, 然后再根据大纲选择考试参考书和练习题。在选择复习资料时, 多管齐下, 把当年的考纲、参考书、相关的视频资料和习题训练等结合起来复习效果会更好。公招笔试的参考书并不一定是越新版的就越好, 而且公招笔试题非常灵活, 很多知识点都可能是书上没有出现过的, 所以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 可以买两本不同的参考书, 相互比较着看, 以此达到减少知识遗漏的目的。比如可以一本是跟随考纲变化的最新版本的参考书, 再加上一本旧版的可信度比较高的参考书, 这样新旧版本有个对照, 便于查漏补缺。

6.3 指导学生选定复习方法

磨刀不误砍柴工, 合理的恰当的复习方法, 可以大大提升复习的效果。看书不要一味追求速度, 每天给自己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 (如看多少页的书) , 看书的时候把重点摘抄到笔记本上, 突出重点, 加强记忆。完成当天的目标后, 把之前看过的内容再复习一遍, 整理出条理, 把前后有关联、易混淆的内容标记出来。当然, 这个梳理的过程是需要耐心和时间的, 甚至比真正去记的时间还要长。但这就是一个基础, 底子打好了, 知识点融入了自己的理解, 才更便于理解和掌握, 否则只是零零碎碎的一些死记硬背的概念, 换一种出题方式, 就又不认得了。

当然, 复习的方法因人而异, 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方法。一般来说, 结合自己的情况, 对考纲、参考书、视频资料和习题集综合加以深入细致的研究, 然后形成一套自己的读书笔记, 或者是复习提纲, 这样经过自己的动脑动笔, 加工整理, 印象会更深刻, 复习起来效果会更好。

把看书复习和习题训练、真题训练相结合。科学的复习方法, 讲究动眼、动脑、动手等多器官的协作运行。看书的同时, 要和练习题结合起来, 做一些真题, 检测掌握知识的程度, 以及见识公招考试真题的难易程度。因为单一的看书, 不但效率低, 也记不牢固, 往往是看一遍忘一次, 如果看过后再及时通过试题进行强化训练, 理论联系实际, 会更利于知识的牢固掌握, 而且通过做题会发现, 主要的、重要的内容, 会在试题中反复出现, 这样更有利于对重难点的把握。还有, 做错题后要及时总结, 遇到有不太了解或记忆模糊的知识点, 务必及时查看相关教科书, 确保吃透知识点。

对于练习题的选择, 尽可能选择历年真题进行练习。在深入研究真题的基础上, 有选择的做模拟题, 对于错题解答有疑问的, 建议和同学讨论或寻求老师的帮助。

准备公招公考, 要提前制定好计划, 给自己留充裕的时间进行备考。以考研为例, 考研也要注意时间的安排, 尤其是在初试结束到复试之前的这段时间, 有很多同学都会面临写论文和复试准备的冲突, 这个时候, 考研的同学就应该早早把论文写好, 这样才能安心准备复试。

6.4 指导学生注重平常的积累和历练

功夫在平时。比如讲课的本领, 需要学生自身的反复练习。俗话说:师傅领进门, 修行靠个人。老师们教给学生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 实习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各种指点, 使他们收获不少, 但要上好一堂课, 主要还是靠学生自己的亲身历练, 比如怎么备课, 怎么处理教材、怎么备学生等等。成功考取了教师公招的学生庞娅, 从大二开始, 每逢暑假都会去培训班兼职上课, 大三、四在校期间, 也会利用周末闲暇时间去培训班上课, 这为她后来面试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积累了不少教学经验, 真正锻炼出了她讲好课的本领。

6.5 指导学生报考地区的选择

报考地区的选择, 对于考试成功很重要。报考地区的选择, 要知己知彼, 量力而选。以庞娅为例, 她觉得自己一次性顺利通过教师公招考试, 与理智选择报考地区不无关系。2014年12月的教师公招考试, 很多学生抱着试一试, 见一见题型的心理选择了考试竞争很大的地区, 比如成都、绵阳、乐山等地, 使得本来笔试成绩有优势的他们, 在众多强手中成了中等或中下等的考生, 而庞娅在报考时虽然也怀着试一试的心理, 但她明白自己的水平, 知道自己考不过成都地区的考生, 所以报了家乡附近的一个县级市的城区小学数学教师岗位, 这个地方的竞争压力相对较小, 填报岗位的准确加上她自己的实力, 使她在众多考生中胜出。

6.6 指导学生沉着准备笔试

想要公招考试取得不错的成绩, 笔试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公招第一关就是笔试。如果笔试失败, 其他一切只能免谈;如果成功进入面试, 那么笔试分数越高, 越能在之后的比拼中站稳脚跟, 越不惧怕面试的被淘汰。准备笔试的方式多种多样:自学、网络视频、报培训班等等, 每种方式各有其利弊, 关键是看哪种更适合自己, 也可以把几种方式结合起来, 根据自己的情况有所侧重。

公招笔试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和运用书本知识, 公招考试的笔试环节离不开考生认真看书和做题的复习。就教师公招所考的《教育公共基础》这门课程的笔试复习而言, 可以采用以下“六步走”的方法:第一步, 先花几天时间把书浏览一遍, 知道这本书的大致内容。第二步, 用大约两个星期的时间把整本书认真、仔细的看和识记一遍, 依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 最好每天把前一天看的内容复习后再看当天需要看的内容。第三步, 用一星期左右的时间做预测卷。每天做完卷子后自己批改, 把做错的题全部摘抄在错题本上, 并把与这道错题相关的知识全部背记一遍。第四步, 用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把书再看一遍, 因为之前做了预测卷, 了解了自己薄弱的部分在哪里, 也知道了考点主要有哪些, 这一次主要看重点部分和薄弱部分。第五步, 考试前那段时间做真题和博程的卷子, 依然要把做错的题摘抄在错题本上。第六步, 临近考试, 再浏览一遍博程的书, 仔细看看自己的错题本上记录的内容。当然, 各种时间安排的多少可以依每个人的情况而定。

就公务员笔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门课程的复习,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关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多做题。第一步, 分板块练习。行测分为五大板块, 首先需要分板块看书了解题型与特点, 接下来就是分板块练习, 把握题型。第二步, 限时练题, 提高速度。根据行测题型中自己的短板, 强化练习。运算不行练运算, 阅读不行练阅读。同时, 在明白了自己的优势和弱势后, 正式考试时做题要先易后难, 擅长做的题目和得分率高的先做, 其余的后做。第三步, 练习套题。在前面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套题练习, 并严格控制时间进行模拟练习, 这样在真正考试时才可能做得又快又好。关于《申论》:首先, 多阅读名师范文, 总结出答题的程序和思路。申论材料都是社会现象, 申论考试的结构很清晰明确。资料, 一般是某些社会现象, 答题的思路是: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其次, 重视日常的积累。平时应多看新闻多看时政评论, 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人民网的大事要事都要心中有数, 这样在遇到材料题时才会处变不惊, 从容应对。再次, 如果条件和时间允许, 可以尽量多做几套题, 培养和提升面临试题时反应的灵敏度。

公招考试的试题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思辨性, 每道测试题的背后, 无一不是考查对书本知识的透彻理解, 对每个知识点的现实运用。所以, 看书的时候, 不能只背着每个知识点就好, 而是要深入理解每个知识点背后所涉及到的相关理论和现实问题。

参不参加培训班, 关键要视每个人的情况而定。参加培训班有老师帮助引路, 当然很好, 不过, 如果过度地依赖培训班, 没有结合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复习, 恐怕也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参加培训班的效果如何其实主要取决于参加者本人, 如果自己不努力, 报多贵的培训班都难以获得好的效果。

6.7 指导学生勇敢迎接面试的挑战

这里着重说说教师公招的面试应对。

教师公招的面试形式一般有说课、微型课和结构化面试。面试是有时间规定的, 考生要把握好时间, 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结束面试内容, 切不可拖沓。

因为不知道面试具体的形式, 所以必须每一方面都去准备, 熟悉教材, 写教案练习讲课, 写说课稿练习说课, 进行结构化面试培训, 每一项都需要强化练习。熟悉教材是最基本的环节, 不仅要熟悉与所报考岗位相关的每一册书的内容, 编排意图, 还要熟悉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 板块划分等等, 只有熟悉了教材才能进行好的教学设计, 才能写出好的说课稿和讲课稿。对于师范生来说进行教学设计并不难, 最关键的是要训练写教案的速度, 因为面试的准备时间通常只有二十到三十分钟, 需要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拟出教学设计的主要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 把其他的如导入语和过渡语, 具体的实施步骤等尽可能地构思好, 这样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篇比较好的教学设计。讲课时应注意普通话、口头语和教姿教态, 面试前的试讲是发现问题最好的方式。说课的训练和讲课一样, 要多写多讲多练, 做到熟能生巧。结构化面试是考验综合能力的一种面试形式, 也是需要不断地练习, 不过教师公招的结构化面试题肯定是要围绕教育教学问题展开, 每一个问题也许都代表着一种观念和态度。通过不断地写教案、说课、讲课和进行结构化面试培训等, 才能为面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讲课或者说课一开始, 就要尽量展现出自己的亮点和与众不同, 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台风, 同时, 面试过程中的礼貌和自信也非常重要, 这些都能让自己在众多的考生中脱颖而出。讲课要拿出教师的样子, 讲台表现力要到位, 即便是微型课, 讲课时也一定要将一堂课的完整的环节呈现出来:导入、授课、练习、结课和作业布置。这些对学生的面试, 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影响, 使学生在面试说课或者讲课时, 特别注意环节的完整、时间的恰当把握和教师气质的充分展现。

讲课或者说课的准备时间通常是比较短的, 要求学生要重视平时的积累和训练, 这样才能由熟而生巧, 巧而生精, 精而有新意、创意。对于新课标的要求、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运用, 平常要注意收集和学习, 做到胸有成竹, 面试讲课或者说课时才能自然而然地融进所要说的内容, 自然而然地展示出来, 取得好的成绩。

7 指导学生培养起良好的心态

无论参加什么形式的考试, 良好的心态都是很重要的。

首先, 良好的心态有助于保持持续的战斗力。整个复习迎考的过程都是比较枯燥的过程, 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 很难保证在复习过程中不会有想要放弃的念头, 或者在有想要放弃的念头的时候还能再坚持下去, 这个时候, 良好的心态有助于进行自我调节, 放松心情, 一张一弛, 从而继续投入艰苦的复习中, 发挥出持续的战斗力。

其次, 良好的心态有助于考试时正常发挥。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 即使准备得很充分, 也可能因为过度紧张、焦虑而影响发挥, 考不出好成绩;反之, 有了良好的心态, 考试的时候, 才能做到心无旁骛, 发挥出自己真实的水平, 甚至是超水平发挥。

在整个复习和考试过程中, 要注意适时调整心态, 不要盲目的给自己定多大的目标, 更不能妄自菲薄对自己失去信 (下转第170页) (上接第162页) 心。复习阶段根据情况的变化要适时调整复习安排, 劳逸结合。累了的时候,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或者自己喜欢的方式, 放松放松紧绷的神经, 消除身心的疲惫, 好让自己休息过后继续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之中。可以选择音乐放松法, 在洗漱和休息时放一些喜欢的音乐, 或者观看一些搞笑的综艺节目, 或者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不开心时和家人或朋友聊聊, 缓解缓解压力, 周末也留点时间给自己乐一乐, 恢复之后再投身到学习中, 这样的学习效果会事半功倍。

8 指导学生学会团结协作

在备考的路上, 可以结伴而行。在复习过程中, 如果有共同备考的同伴, 一定不要吝惜和他们分享自己在复习过程中的收获或者疑惑, 交流心得, 说说进展, 相互督促, 共同进步。特别是在快要考试的时候, 大家可以模仿一站到底的竞赛模式, 进行出题考核, 共同探讨疑难, 提高应变能力。这样既可以相互解惑、学到知识, 还可以增强信心、提升友谊等等。有共同备考同学的相互交流和合作, 会让备考变得不那么枯燥, 对于自律意识不强的人来说, 还可以起到督促的作用。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大环境中, 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周围人和环境的影响, 室友的善意提醒和理解, 老师、同学的鼓励都会带来积极的影响。比如:小教1班有四个学生考研进入了复试, 在调剂阶段, 他们通力合作, 轮流值班进网页, 相互帮助通知, 最后四个同学都被成功录取, 同时他们也收获了“革命友情”。学前教育本科班今年有20个学生考上了公招, 与平时同学们一起看书、复习、练题, 一起总结、探讨经验教训和互相鼓励是分不开的。这些都有力的说明了团结协作会使人更强大, 和别人分享交流的同时, 自己一定也会有更多收获。

9 指导学生学会坚持

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高强度的看书做题和反复的培训练习是非常辛苦, 非常枯燥的, 考公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明确的目标并且持之以恒的为这个目标去努力奋斗。只要不放弃, 坚持下来, 结果就不会差。复习要有计划, 而且制定好计划后, 就要严格执行, 努力坚持。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只要坚持就会有收获, 不管最终结果考没考上, 复习迎考和整个考试过程都是一种重要的经历和收获, 其实这也是一种成长的过程, 不是吗?

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是社会发展对高校就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如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不断提升, 增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稳定性,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对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大学毕业生是需要就业的重点人群之一, 如何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不断提升, 增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稳定性,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参考文献

[1]马树刚.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J].职业, 2014 (15) .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DB/OL].中工网, http://news.workercn.cn/c/2012/11/14/121114103807395305857.html.

充分就业先进材料 篇4

一、基本情况

银城社区由原东街社区和西街社区合并而成,于2007年4月正式命名成立,位于米脂县城东侧,东至新城渠,南临银河,西至210国道滨河文化广场,北至张米脂沟步行街,总面积约4.4平方公里,总人口8575人(含流动人口2746人),社区办公面积为300平方米,内设社区党支部办公社、社区居委会办公室、党员活动室、流动党员服务站、社区低保劳动保障和社会劳动保障工作站、计生服务室、会议室、警务室、图书室、青少年活动室、室外健身活动场所,辖区内有党政、司法、企事业单位17个,各类学校7所,医院2所。

二、创建工作的具体做法

银城社区按照市、县劳动保障局关于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实施意见,我社区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在市、县办事处劳动保障所的领导下,围绕创建目标要求,依托社区劳动力市场这个平台,以构建和谐社区、提高居民收入、促进社会稳定为目的。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服务意识,从抓重点、解难点、出亮点,我们将本着解决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强化管理与服务设施,牢固树立权为民用、心为民系、利为民谋的服务观念,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推进创建工作的有序展开,以市场需

求为导向,挖掘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提供用工信息,帮助失业人员特别是就是就业困难人员,弱势群体实现再就业。扶持更多的失业人员解释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是社区就业工作实现制度化、社会化、规范化。为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现就对这次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1、健全组织,强化领导,落实责任,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提供组织保证。

社区为此成立了领导班子,由社区书记任组里专门的工作班子,有社区劳动保障站工作人员挂帅、各小组组长为主要成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促进了充分再就业工作的落实。社区党支部坚持把再就业工作与社区党建、精神文明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把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工作列入社区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服务居民、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工作来抓。、深入走访,扣清底子,建立台账,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打好基础。

为了全面掌握社区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充分认识到创建工作的难度性,社区有20个居民小组,每个居民小组有一名干部和一名居民小组长负责,我们深入居民,走访群众,了解民情,根据居民意向,技能分类登记,做到辖区内失业人员底子清,择业意向清,个人技能状况清,家庭就业人员情况清,为失业人员再就业配对提供信息,为发展社区经济打好基础。我社区居民高奴娃,丈夫体重多病,家庭重担都落在了她一个妇女身上,自己又无技能,生活特别窘迫。我们得知后,多方联系、沟通,最后给她找到了一份公共厕所保洁员的工作,解决了他们的生活温饱。也解决了零就业家庭再就业,又为支持了社会稳定,深的居民的好评。

3、完善措施,组织帮扶、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我们在调查走访摸清底子的基础上,针对社区内未就业群体,我们根据年龄结构、文化程度、职业技能进行分类,分析原因、分类排队,做到动态管理、及时掌握信息走访,走访率达到100%,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技能想对策。一是利用有利条件,利用社区已创办的劳动力市场收集和提供就业岗位,并及时发布用工信息,根据不同失业群体,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到目前为止已发布用工信息200多条,二是利用辖区企事业单位开发了一些适合困难群众的就业岗位11个,如:护绿保洁、环卫、门卫、治安协管、家政、后勤管理等,分流安置了部分失业人员,缓减了就业压力。我社区居民高海英夫妇均没有工作,孩子在上学,家庭生活十分困难,我们了解情况后经过多方联系、沟通,给他们夫妇双双找到了一份巷道保洁员工作。

4、广泛宣传、提供服务、努力创建充分就业社区

广泛宣传再就业优惠政策,使下岗职工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就业意识。深入居民楼为下岗失业人员和困难居民开展政策引导、法津宣传、观念更新等内容的培训3次,受教育人数达68人。印发宣传资料863份,办黑板报6期。积极宣传、广泛动员、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了办事处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了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技能,拓展了就业渠道,为进一步开创就业再就业工作新局面创造条件。开展了“三讲”活动:即讲清形势,正确对待下岗;讲清失业培训的重要性、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掌握一技之长,施展自己才华;讲清失业人员自谋出路的意义,不挑不拣,转变观念。教育失业人员要面对现实客观择业车变思想认识,树立不靠企业靠自己,自谋职业,自谋出路。树立了一批自强不息、自主择业、积极创业的下岗职工再就业先进典型。增强了下岗职工创业和再就业的信心。

转变就业观念促进师范生充分就业 篇5

关键词:师范生,就业,择业

进入新世纪, 随着高校连续扩招和社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 在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的诸多因素中, 就业观念的落后对就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突出, 尤其是师范专业的学生。近几年,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基础教育事业发展, 能够当一名中小学教师就成为无数人的职业理想, 许多参加高考的学生乐于填报师范专业志愿, 然而, 他们毕业求职时因编制限制, 面对的往往是供大于求的紧张就业局面。因此, 如何转变就业观念就成为促进师范专业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实际, 就近几年师范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现状、转变工作对策及政策建议, 进行探讨。

(一) 近几年师范生就业观念转变现状

以合肥师范学院2004~2007年师范毕业生为例。合肥师范学院是一所师范本科院校, 目前在校学生7500人, 2004~2007年就业率均在95%以上, 4年中3次荣获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我们认为, 这些成绩的取得除了得益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出台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等客观因素外, 也得益于毕业生本人就业观念的转变。

1. 由专业对口向非专业领域转变

关于择业的态度, 同学们选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的比例由2005年的70.2%下降到2007年的57.3%, 呈逐年下降趋势。而选与自己专业无关或无所谓的同学由2005年的29.6%上升到2007年的42.7%, 呈逐年增大趋势。这种一降一升的关系充分说明了同学们对专业是否对口的观念与职业是否一致的认识在变化, 专业与职业没有必然联系, 因此就业的选择面就越来越宽。

2. 由被动就业向主动就业转变

所谓被动就业就是在就业时依赖外在因素帮助自己, 缺乏积极的心态, 如在心理、技能、信息等方面的准备。从2005到2007年毕业的学生, 在择业前有充分准备的由22.5%上升到28.5%;有些准备的由45%上升到55%;没有准备的由33%下降到16.5%。

3. 择业依据由外在评价向内评价在转变

对同学们择业依据设置了价值发挥、社会评价、经济收入和所在地区四向标准。调查结果显示, 同学们择业时更重视个人价值的发挥, 且重视个人价值发挥的比例逐年上升, 重视社会评价、经济收入和地区的比例逐年下降。

4. 择业地区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和基层转变

择业时首选地区, 大城市由33.1%下降到25.2%;中小城市由62.0%下降到66.9%;农村基层由4.9%上升到7.9%。这种变化说明同学们择业能进一步从实际出发, 摆正自己的位置, 能把就业岗位放在党和国家需要的地方, 能把实现个人“小我”价值与实现社会“大我”的价值联系在一起。

5. 选择单位由教育向非教育单位转变

政府机关、教育行业一直是师范生向往的单位, 公司企业往往不被他们看好。近3年, 这种观念有显著变化, 愿意去政府机关、教育行业的比例显著下降, 愿意去公司企业或创业的比例逐年增加。这种变化与政府、事业单位用人考录制度、编制紧张有关, 同时说明国家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到中小企业就业政策和就业指导发挥了作用。

6. 影响择业由外在向内在转变

择业是涉及大学生个人的终身大事, 择业时免不了向周围的人咨询, 但是, 由于多数学生缺乏主见, 自己的事往往希望别人出主意想办法, 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他人手里, 是当代大学生或多或少存在的弱点, 这对自己就业非常不利。调查显示, 近3年大学生的观念有较大转变, 由别人出主意的又2005年的94.9%降到2007年的59.4%; (37.2%) , 而有自己拿决定的又5.1%上升到40.6%。特别令人欣慰的是父母、同学、恋人的影响力都在下降, 而老师的影响力有所上升, 这说明同学们择业的理智在增加, 盲目在减少。

7. 择业信息获得由他人向自己转变

一个人的能力再强, 素质再高, 如果不能主动走向市场了解人才需求信息, 最终也会与用人单位失之交臂, 因此掌握需求信息是大学生顺利择业的重要一环。近3年, 大学生主动出击, 寻求就业信息的渠道也在发生可喜的变化, 由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家庭、亲戚朋友、招聘会提供的就业信息有93.4%下降到66.7%, 通过自己获得就业信息的有6.6%提高到33.3%, 这说明同学们等靠要的就业思想发生较大变化。

8. 就业方式由打工向创业转变

所谓打工就是依赖他人谋取职业岗位, 创业是依靠自己的努力, 为自己谋取职业岗位。调查数据显示, 同学们近几年创业欲望不断上升, 由2005年的32.4%上升到56.1%。这种由被动打工就业向主动创业就业模式的转变, 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积极进取心态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上述8个转变是我们对当前师范专业大学生择业观念的基本判断, 那么, 其科学性究竟有多大?实效性又在哪里?我们认为, 科学性在调查是实事求是的, 问卷经过专家把关, 组织工作比较到位, 问卷回收率高, 统计环节细致严密, 因此, 结果是真实的、科学的, 至于转变观念的实效性问题, 我们又做了转变观念与就业结构的对比研究, 结果大体上一致。统计数据显示, 3年的就业率均在95%以上, 2005年师范专业毕业生到非师行业就业的学生比例是44.3, 2006年达到56、6%, 2007年65.2%, 我们认为这两组数字足以说明, 合肥师范学院学生就业观念转变与就业率提升呈正比, 同时也就说明了观念转变有力的促进了师范毕业生就业。由点及面从合肥师范学院我们也能看到全国的师范生只要观念转变就能充分就业。

(二) 转变大学生择业观念的实践

大学生就业观念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 依据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对就业活动进行价值判断的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反应, 它包括择业动机、职业价值评价、职业前景预测等方面。就业观念的形成与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家庭背景、学校教育、个人价值观等有关, 就业观念作为一种主观意识, 它对就业行动具有重要支配作用。因此, 高校促进大学生就业关键在于学生择业观念的转变。

我们在几年的就业工作实践中, 深深感到要转变师范专业学生择业观念, 必须做好知情、达理、拓渠3个环节。

首先是“知情”。主要是指让学生一进校就要了解专业与职业的关系, 了解兴趣与职业的关系等, 从源头上转变择业观念。我们知道, 多数学生毕业找工作往往挑选专业对口的职业和感兴趣的职业, 比如上的是师范专业就要从事教师职业, 学的是汉语言文学就要当一名语文教师等等, 这其实是误会, 是观念问题。我们说大学里所开设的专业尽管是面向社会需求设置, 但它们之间只具有相关性, 而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因此择业时一味按照所学专业对号入座, 只能是到处碰壁;至于依据兴趣择业问题也需要进一步澄清。对应届大学生来说, 由于所学专业宽泛性加之学无专攻, 要想准确地把握兴趣点还是有难度的。因此转变大学生择业观念须从新生入校开始抓起, 通过系统介绍职业特性、专业特点以及专业与职业的关系等知识, 让学生尽早定为自己的专业素质;通过科学的手段对学生的兴趣、个性等潜质进行测评, 让学生在职业心理上进行平衡;尤其对学生中的特殊群体要给与特别的关注, 可通过个性化的咨询, 帮助他们提高职业素质, 增强职业信心, 为未来顺利择业就业在素质上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观念上进行充分的准备。

其次是“明理”, 要让学生明白未来择业不是我想怎么样, 而是市场需要我怎么样。在“统包统分”年代, 大学生毕业即实现就业, 不存在择业难的问题, 而在市场化就业模式下, 就业是一个复杂的经济问题, 它受经济形势、政策导向、地域环境、企业需求等因素制约影响较大, 因此要通过就业指导课及早向学生了解介绍有关经济形势、就业政策、社会需求标准等情况。另外根据我们的探索实践看, 要想使学生在校期间真正了解上述要求, 光靠几次就业课说教远远不够, 还需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 进行实地体验和现身说法, 比如“让学生到单位实习”、“让学生参加就业市场”、“邀请企业老总或人力资源专家走进课堂”、“邀请成功就业的毕业生回校与学弟学妹交流”、“通过营造院内就业文化氛围”等措施, 使学生在提前在思想、素质、技能上对未来的就业有充分的准备。

第三是“拓渠”, 学校要积极提供信息, 及时引导学生走进市场选择职业, 只有大胆尝试才能尽快实现职业理想。观念与行动之间总是有距离的, 尽管近几年80%以上的师范专业学生都知道就业是自己的事, 但部分学生在择业高峰时期面对眼花缭乱的招聘启事还是表现出犹豫不决, 这时学校就业指导老师的引导督促会显得很有必要。比如一个信息, 一条建议或者一句鼓励, 往往就能够成就一个学生职业理想。概括近几年我们采取的行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认真举办校内就业市场和校园招聘会, 把大量需求信息送到学生面前, 供学生选择;二是建立“院领导联系到系, 系领导联系到班, 辅导员联系到每一个学生”就业联系制度, 使全院上下就业工作的责任落实、任务落实, 有力的促进学生的就业;三是对学生积极就业行动给于一定的激励。学院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 出台就业奖励办法, 凡是在当年底前落实单位的给于一定奖励, 对参加国家支边支困项目的毕业生给于一定的经济补助等。这些积极的行动较好的促进了学生的就业。

(三) 几点对策与建议

存在决定意识。就业观念作为意识存在最终受到多方面客观因素影响, 因此要从根本上转变师范专业学生就业观念, 还要从国家、高校、社会等方面统筹考虑。

从国家层面上看, 一要通过大力发展经济, 加快新农村建设, 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岗位。二是要加快推行各行各业聘任制度, 缩小不同行业 (单位) 之间用人体制上、待遇上的差距, 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三是尽快出台鼓励非公有制单位吸纳毕业生就业的措施, 让更多的大学生自觉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发挥作用。四是加强对社会需求调研和高校招生的指导, 尽量降低高校办学与社会需求的脱节现象。

从高校层面看, 首先办学定位要准确, 在当前形势下, 师范高校要积极向综合性方向发展, 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关系。二以突出素质教育为根本, 宽基础强技能, 加强教学实习环节, 使大学生素质能够适应用人单位需要。三是切实加强市场调研, 加强就业指导与教育, 统筹招生、培养、就业各环节, 使学生由“进”到“出”顺理成章。

充分高质量就业 篇6

松柏朗村是东莞市大朗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 占地总面积2.25km2, 是典型的丘陵地区。位于大朗镇中心区的西南部, 毗邻东莞市松山湖高新科技生态工业园, 处于东莞市几何中心和穗港经济走廊黄金腹地, 是东莞市政府规划建立的生态旅游开发区和高科技工业园区。该村下辖10个村民小组, 总户数967户, 居民9135人, 其中本地户籍人口4135人, 非本地户籍人口5000人。改革开放以前, 松柏朗村属于典型的一元化农业生产结构, 广大村民主要依靠种植水稻和荔枝等农产品维持生活, 每年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 工业收入几乎为零。改革开放以后, 松柏朗村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全村现有企业543间, 外商投资企业多达23间, 内资企业12间, 个体户518个 (内资企业中, 没有集体企业, 有2间村民投资企业, 10多个本村个体户) 。据统计, 2009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1800万元, 村组两级集体资产总值16042万元, 集体总收入1303万元, 纯收入516万元。村民当年人均收入近35000元, 其中集体分配收入4146元, 个人务工收入14400元, 私人物业租赁收入15600元, 农业收入几乎为零。

2 松柏朗村劳动力就业平台建设情况

2.1 创建农民社区劳动力就业平台的主要背景

改革开放之后, 松柏朗村的外源性经济和民营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村里土地绝大部分被征用, 耕地日渐稀少, 广大农民陆续“洗脚上田”, 逐步脱离了传统的农业生产, 并转向二、三产业。同时, 村委会和村民分别投资兴建了一大批出租厂房、商铺和宿舍, 基本上形成了以出租物业为主导的社区经济结构模式。

伴随着“村改居”和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 松柏朗村农民彻底蜕变为新型的城市社区居民, 与传统的农业生产、农民身份告别, 依靠务工创业、出售土地和出租物业等经济活动获取收入。松柏朗村过上了富裕的市民生活, 却有许多主动失地农民由于缺乏必要的创业条件和就业技能, 不得不“被失业”在家, 游离于工厂企业大门之外, 不断地分享着村组集体经济福利, 养成了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要求集体分红只能增不能减的“搭便车”社会心理, 把农村集体当成“土围子”, 被人戏称为“新农民贵族”。而且村中两极分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一些村民赌博的恶习也有所抬头。这种状况, 不仅浪费了社区人力资源, 增加了集体经济的负担, 也阻碍了社区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 必将影响到东莞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为了让社区农民能够及时转化就业, 走向全面发达富裕道路, 松柏朗村根据2006年5月26日中共东莞市委东莞市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推动自主创业, 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的实施方案》通知精神, 于2006年正式建立了社区劳动力就业服务平台。

2.2 劳动力就业平台建设情况

松柏朗村社区失地农民就业服务平台 (以下简称本社区劳动力就业平台) 建成之后, 村委会指派干部专门负责劳动力就业服务平台管理工作, 履行本社区劳动力就业服务职能, 并为社区劳动力就业服务平台配备了2名专职工作人员, 提供了150多㎡的办公场所, 划拨专项资金10万余元装修了社区劳动力就业服务平台办公室, 配置了空调、电脑、电话、传真机、打印机、办公桌椅等必要的办公设备和办公用品, 定期与不定期召开村民座谈会或上门访问和电话回访等活动, 向村民们宣传就业政策、接受失业登记、求职登记、招聘登记、培训申请等活动, 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一站式”便民服务。

同时, 本社区劳动力就业平台建立了与市、镇就业管理网络联网的社区局域网站, 健全了就业管理“市-镇—村”三级网络系统, 向广大村民和社区居民定期和不定期地滚动发布就业政策信息、职业培训信息和劳务市场信息等。专门为40~49岁之间的妇女和50~59岁年龄段的男性开展了“岗位信息进家入户, 重点帮扶的‘4050’”项目计划, 在积极组织他们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 帮助他们联系工作单位和协助申领工资差额补助等。并与镇人力资源分局沟通和辖区内企业的合作, 在本社区内定期和不定期地集中举办企业招聘会, 创建“村民车间”、“巾帼工厂”和“青年见习基地”等, 为本村失业者、尤其是失业妇女、待业青年和大中专毕业生提供专门的就业岗位和职业训练场所。

针对本社区公益性服务系统的要求设置优抚岗位, 优先招录本社区村民上岗工作, 如做村保洁员、治安员和市场收费员等。配合镇人力资源局在社区内举办“村民职业技术培训班”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学习班”, 聘请相关专业的技师为村民传授实用职业技术, 聘请职业培训师为本村户籍大中专毕业作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培训, 扶持村民上项目搞创业, 组织村民申领无息创业贷款, 支持失业青年兴办工厂商店, 帮助本社区村民自主创业。把每月的10日定为“就业服务咨询日”, 由村组干部及就业服务平台工作人员集中作专场劳动就业政策宣传与就业问题咨询服务活动, 同时利用节假日, 如国庆、春节、“三八”妇女节和“五一”劳动节等作专场就业服务宣传和咨询服务活动。

3 劳动力就业平台的主要工作成果

3.1 转变了村民就业观念

本社区劳动力就业平台在建立初期, 开展就业服务工作十分困难, 经过几年的宣传教育之后, 村民逐渐由过去被动接受就业指导和职业培训, 变为主动接受就业指导和职业培训, 村民日均咨询访问量也有当初的几个人发展到2010年几十人, 广大村民的劳动就业观念已经发生明显转变, 逐步扭转了依靠村组集体分红的思想, 越来越多的人参加了工作, 依靠自己双手劳动、勇敢投资和智慧创业为家庭创造收入。

3.2 提高了村民职业能力

根据市劳动局和镇劳动局的要求, 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 对本社区的失业劳动力和大中专毕业生, 开展了免费的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 先后开设了电工、焊工、美容、美发、电脑、家电维修、制冷空调、点心制作、粤菜烹饪、保健按摩和创业知识等多个职业技能培训班, 累计培训劳动力和大中专门毕业生达500多人次。仅2009年培训的文员、清洁工、包装工、装配工、保安员等就达300人次。培训合格率均在95%以上。

3.3 解决了村民工作问题

几年来, 通过向村民传递招工信息、举办社区劳务集市、提供公益性服务岗位、向辖区内企业推介村民就业、与厂商合作建立“村民车间”、“巾帼工厂”和“青年见习基地”等途径, 直接或间接地为村民解决了就业问题。截至2010年5月, 在本劳动力就业平台办理失业登记152人, 推荐和安排就业累计500多人, 其中妇女和“4050”村民均占九成以上。先后解决了102位因政府“禁摩”而失业的摩托车司机的工作问题, 指导和辅助30位本村大中专毕业生上岗就业。目前, 全村户籍劳动力2605人, 已经上岗的有2403人, 就业率已达92.3%, 提前实现社区“充分就业”的目标。

3.4 村民创业带动了就业

在东莞市委市政府青年创业项目支持政策指引下, 本社区服务平台主动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和商业银行, 先后为吴汉平、刘健华、张敏玲等11位有创业能力但缺乏投资条件的村民, 办理了由市政府提供的无息“创业贷款”, 累计放了贷款达88万元, 指导和帮助村民上项目搞创业, 新办加工厂8间, 商店3间。创业带动劳动力就业达68人, 其中本社区村民23人, 外来工45人。

3.5 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

村民通过再就业成了“上班族”之后, 生活方式改变了。他们白天在工厂劳动, 晚上跟同事一起喝茶跳舞, 社会接触面扩大了, 谈话内容改变了, 接收信息量增多了, 眼界大大开阔了, 思想认识水平也提高了, 过上了健康向上的文明生活, 生活质量也大大提高了。

3.6 落实了政府就业政策

本社区劳动就业服务平台积极协助政府相关部门, 每年至少办理了150多位村民的中专毕业生企业岗位津贴、就业困难人员工资差额补助和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补助, 有效地落实了东莞市政府就业促进政策和“创业东莞”发展规划。

3.7 缓解了企业招工难题

辖区内的企业招聘使用本村劳动力, 一个重要优势是村民上班距离近, 工作稳定性强, 职业流失率低。因为村民就近上班工作, 可以在自己家里食住, 企业会节约许多经济成本, 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目前的“民工荒”所造成的招工难问题, 尤其是国际金融海啸期间, 广大在职村民为所在企业做出了非常大的劳动贡献, 真正实现了劳资双方的互利双赢。这也是一件非常出人意料的利好事情。

4 劳动力就业平台面临的工作困境

4.1 不劳而获的思想仍然存在

部分村民, 尤其是一些年轻人, 贪图闲暇与追求安逸, 不愿意劳动的思想根深蒂固, 长期不学习、不工作、不投资和不创业, 彻底扭转这种社会心理, 工作难度大, 任重而道远。加上农村流行重男轻女思想, 男人在家庭中经常被骄贯, 只在外面做事, 不做家务劳动, 妇女需要承担全部或绝大部分的家务劳动。这种情况, 既影响了男人的健康发展, 也影响了妇女快速进步, 阻碍了妇女平等地参加学习培训和上岗就业, 对开展社区劳动力转化就业工作十分不利。

4.2 工作期望值过高

部分村民就业观念严重滞后, 他们缺乏市场竞争意识, 一直抱有“等、靠、要”的思想, 总是期待社区政府通过行政权力安排再就业。尤其是部分刚毕业大中专毕业生, 只愿做公务员不想进企业, 只愿做“白领”职员不想当“蓝领”技工, 没有丰厚薪水待遇宁愿在家待业“啃老”的思想非常顽固, 使社区就业平台的工作处于非常艰难的境地。而且, 一些村民自身技能素质虽然比较低下, 但是对就业岗位的预期要求却很高, 不愿意接受艰苦脏累的工作岗位, 上班经常借故请假, 喜欢挑剔和“跳槽”, 不加班不谦虚不学习, 造成本村劳动力使用费用偏高效益偏低, 许多企业曾拒绝招请聘用本地劳动力, 要做通厂商的思想工作也非常艰难。

4.3 就业技能与合作性都较差

部分村民自傲为“老莞人”阶层, 对外来工有歧视心理, 不愿意与外来工合作劳动, 常与外来工或厂方发生矛盾, 影响其在辖区企业中广泛上岗就业。许多“4050”村民年龄偏大, 文化素质偏低, 家庭负担偏重, 缺乏新兴行业的职业经验, 转行转业跨度高难度大, 成为市场就业竞争的弱势群体。对他们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生涯调整过程, 需要投入的时间比较长, 人力物力比较大, 教育转化工作异常复杂, 且很难取得理想的职业训练效果。

4.4 缺乏制度保障

本社区劳动力就业平台没有明确的法律制度规范, 缺乏系统的政策规划指导, 更没有专业性的就业培训指导人才, 使得现实劳动力转化、就业服务与管理工作比较混乱, 缺少规范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常常是摸着石头过河, 依靠经验做事, 主观性、盲目性和风险性时常出现, 故无法保证工作目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5 搞好劳动力就业工作的主要对策

5.1 制定符合本社区劳动力就业平台需要的法律法规

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为基层劳动力就业服务与管理工作提供系统明确的法律规范, 给予基层劳动力就业服务与管理工作及时正确的指导和支持。不定期地邀请各级政府领导为村民做报告, 及时沟通和传达相关的就业政策和信息, 并聘请专家学者对村民做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 以提高村民的劳动技能和职业素质, 且经常组织在职村民和失业村民的座谈会, 相互交流经验, 彼此取长补短。

5.2 加快对本社区劳动力就业平台的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和社区组织, 应加大对社区劳动力就业平台的资金投入和人才投入, 尤其是要加快引进和培养专业性的就业培训指导人才, 强化和提高当前社区劳动力就业平台的工作力量, 尽快建立和健全社区劳动力就业平台服务网络体系, 劳动力失业登记系统、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跟踪服务系统和劳动力转化就业跟踪服务系统, 做好劳动力就业平台的规划计划和监督管理工作。

5.3 增强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

各级政府、社区和大众媒体, 大力开展对市民的宣传教育工作,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就业观和人生价值观, 提倡劳动创业致富, 提倡男女地位平等, 提倡公平合理竞争, 提供尊重知识爱惜人才, 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提倡按劳取酬和按要素贡献分配等, 关心所辖区域的弱势群体, 积极帮助有特殊困难的村民和外来工解决实际问题。

5.4 出台一系列可行的奖罚制度

建立健全劳动力就业服务约束与激励机制, 严厉打击和处罚违法违规违纪行为, 积极鼓励和表彰为劳动力就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厂商、企业家、培训教师和社区工作者, 大力宣传和扶植自觉接受职业培训和自谋职业的先进劳动者, 以及通过自主创业吸纳失业村民的带头人和投资者等。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 利益、环境和国家政策的驱动, 促进了东莞市的大量农用土地改为工业用地, 许多村完成了村改居、村民就地变市民的过程。为了村改居后失地农民就业和再教育问题, 东莞市大朗镇松柏朗村村委会针对区域内主动失地农民的特点, 积极创建劳动力就业平台, 让这些主动失地农民顺利实现就业, 接受自我认同的身份转变, 以社区为单位教育主动失地农民丢弃依赖村组集体经济福利、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搭便车”心理, 真正成为自食其力的新型城市社区居民。

辽宁劳动力充分就业的路径选择 篇7

一、辽宁就业形势及特点

2009年, 辽宁积极应对就业这一巨大挑战, 将稳定就业视作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务, 通过整合各方力量来舒缓压力、共克时艰。各级政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 多渠道扩大就业。特别是随着党中央针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扩大内需、促进发展的各项政策的出台和显效,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的增长速度逐月上升和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势头进一步巩固, 企业用人需求也逐季增加。2009年辽宁省就业和再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城镇实名制就业、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四项指标的进展, 均好于年初预定的任务目标。辽宁省实现实名制就业114.7万人, 完成年度计划的114.7%, 城镇登记失业率在3.9%, 比预定目标低了0.4个百分点。通过“千企万岗”、“专业转换和技能提升”等四个项目, 全省应届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就业率达到了71%, 辽宁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7%, 兜底安置登记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3288人, 安置率达98%。继续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返乡农民工基本实现就业。

(一) 就业人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持续上升

根据人口就业结构的发展阶段, 就业结构有三大模型, 即传统的正金字塔型、过渡的鼓型或工字型、现代的倒金字塔型。从表1中可以看出, 辽宁省人口就业结构按三次产业高低排序为三、一、二, 处于过渡的工字型模式。人口就业结构的调整, 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 是缩小城乡差别的可行做法, 也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第三产业具有很强的吸纳就业能力, 是就业潜力的拓展方向。2008年, 辽宁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例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 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构成之比由1978年的47∶35∶18转变为32∶28∶41。就业人员产业结构处于由传统就业结构向现代就业结构转化的过渡期, 变化趋势基本符合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规律。需要引起注意的是, 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一时无法得到转移, 比重仍在30%以上, 就业份额一直居高不下。

数据来源:《辽宁省统计年鉴》

(二) 就业渠道不断拓宽, 非公经济拉动就业作用显著

1. 单位从业人员不断减少, 灵活就业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城镇私营个体劳动者的增加, 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的比重不断下降, 2000后, 这一比重呈现出加速下降的趋势, 到2008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为610.7万人, 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占全部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已下降为59.1%, 从事个体经济、社区服务等灵活多样就业的比重已上升到40.9%, 目前这一趋势还在不断发展。

从图1中, 我们可以看出, 1995年以前, 辽宁省的国有经济单位是用人单位的主体, 集体经济单位次之, 其他经济单位的从业人员比例很小。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 国有经济单位的从业人员比例逐年下降, 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比例逐渐上升。

2. 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源于非国有经济。

辽宁非国有经济在改革中得到迅速发展, 其在国民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也不断提高, 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2008年非公经济类单位的从业人员人数达611.5万人, 比重由1990年的8.1%迅速上升至59.2% (见图2) 。非公经济在吸纳失业人员、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 乡村从业人员多于城镇从业人员

辽宁的城乡就业情况与全国不同, 在2004年以前, 乡村从业人员少于城镇从业人员, 城乡之间的从业人员差距逐渐缩小, 自2004年乡村从业人员多于城镇从业人员后, 二者之间差距逐渐拉大 (见图3) 。可是从表1中可以看出, 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从2005年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 从722.1万人下降到700.7万人。为什么虽然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在持续减少, 但乡村从业人员在不断增加?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辽宁乡镇企业的发展。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 农民可以离土不离乡, 到办在村里、乡里或镇里的工厂去上班。

(四) 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走低

近年来, 辽宁把深化改革与促进就业工作紧密结合, 较好地解决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为进行失业调控, 辽宁规定, 企业确需裁减人员的需将裁员计划报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这一政策收到了显著效果。自2003年开始, 辽宁失业人数逐年递减, 城镇登记失业率逐年下降, 由2002年的6.8%下降到2009年的3.9% (见图4) 。

全省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分成三个区域, 一是登记失业率在全省平均线3.8%以上的, 这样的城市有阜新、本溪、丹东、抚顺、葫芦岛、锦州、辽阳。二是登记失业率在3%和3.8%之间的, 这样的城市有铁岭、沈阳、鞍山、朝阳和营口。三是登记失业率在3%以下的城市有盘锦和大连。从数据可以看出, 资源型城市的就业问题基本比较突出, 就业压力较大。

单位:%

数据来源:《2007-2009年辽宁省统计年鉴》

(五) 在岗职工收入不断提高

随着各项政策与措施的实施和逐步显效, 规模经济回暖速度的加快, 就业岗位稳定, 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呈持续上升态势 (见图5) 。其中, 国有经济单位从业人员的收入最高, 高于全部从业人员的收入;城乡集体经济单位的从业人员收入最低, 远远低于国有经济和其他经济单位从业人员的收入。

二、就业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用发展经济学的就业理论分析辽宁省的就业现状, 与国内其他地区有相类似的地方, 如公开失业率高、非公开失业规模大、“劳动不得其用”等非常突出, 但又表现出自身独有的特点。总体来看, 就业问题突出表现为就业压力不仅来源于新增劳动力与失业者, 而且来源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镇就业压力;就业压力的产生不仅来源于人口因素, 而且来源于经济、社会发展因素, 就业困难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具有多样化和复杂化特征。

(一) 劳动力供需缺口大

劳动力供给不断增加, 就业压力不容忽视。辽宁的人口基数大, 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也大, 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突出。近年来适龄劳动力资源仍以年均1%的速度增长, 加之大专院校毕业生数量的进一步增多, 城镇新增劳动力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

(二) 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1. 辽宁就业人员在各产业间配置尚不均衡, 结构性失业人员有增加趋势。

长期以来, 辽宁的第一产业呈现高就业、低产出, 第二产业呈现低就业、高增长, 第三产业总体水平偏低。第一产业劳动力过剩, 第二产业就业吸纳能力下降, 第三产业就业比例偏低, 使全省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 直接影响了就业弹性。

2. 随着第二产业结构升级, 相应数量资本吸纳就业减少, 造成知识技能与岗位不匹配的劳动者结构性失业;

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整顿关闭, 分流的一部分人员也将成为结构性失业人员。目前, 在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机械制造与加工以及制药等传统产业中技能型、高技能人才短缺严重, 广告、金融和信息等现代服务业领域中“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人才也严重不足。技能人才断层断档, 高技能人才成长速度慢, 技能院校良莠不齐等问题, 严重影响高技能人才数量和质量。“有事无人做, 有人无事做”的现象将持续一定时期。

3.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依然突出。

高校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错位, 人才产出与岗位需求不成比例, 供给与需求产生结构性失衡, 大学生就业难、起薪低等问题已开始显现。

从表3中可以看出, 辽宁省2008年产值结构按三次产业高低排序为二、三、一。这表明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不甚协调, 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投入劳力多, 产出少, 效率低。第一产业产值份额下降, 而就业份额上升, 意味着农林牧渔行业潜伏着大量的富余劳动力;第二产业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 释放了大量的就业人口, 使就业份额大幅降低, 劳动力逐渐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三产业由于吸收了大量人口就业, 从而使就业份额增长快于产值份额。

单位:%

数据来源:2007-2009年《辽宁统计年鉴》

为进一步分析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我们计算一下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从表4可以看出, 2006-2008年, 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中劳动效率最低的状况没有根本性改变, 均低于0.5以下, 还存在着第一产业的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问题。第二产业劳动力不断转移出去, 比较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且高于1, 是三次产业中最高的。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从1.328降到0.85, 其原因是劳动力份额增幅大大超过产值份额, 这表明第三产业在大量吸收第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富余劳动力和解决城镇人口就业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 但同时带来了劳动力过度饱和, 存在半就业状态和劳动效率下降问题。

数据来源:根据2007-2009年《辽宁统计年鉴》数据计算所得

(三) 就业问题依然严峻

虽然近年来辽宁省失业率一路走低, 但失业问题仍然严重。2006年辽宁省失业率5.1%, 居全国首位。至2008年降至3.8%, 但同山东、浙江、广东、江苏等省份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见图6) 。

1. 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态势依然存在。

大中专毕业生择业、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深化、复退转军人的安置、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等供应量的持续增加, 使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比较突出, 许多地区面临失业人员再就业、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同时出现的“三峰叠加”局面。

2.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 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比重较低, 结构不合理。随着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的加快, 劳动者素质与实际需求不相适应, 岗位与技能不相匹配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低素质劳动者就业难和技能型人才短缺造成招工难的困境将继续存在。

3. 潜在的失业问题明显。

隐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人数较多, 例如, 据2009年5月份监测数据反映, 沈阳市待岗人数54657人, 占被监测职工总人数的11.3%。

(四) 农村难留、城市难容, 两个“市场”非对称

在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条件下, 由于农业人口向非农领域转移的速率缓慢, 一方面, 城市经济不仅难以有效带动农村发展, 而且其自身的结构升级也受到严重制约;另一方面, 在人多地少的尖锐矛盾中, 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与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始终难有大的突破。这就出现了农村人“难留故土”, 城市里“难以容纳”的局面。因此形成了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和城市两个“市场”的非对称性或劳动力的单向转移。当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涌来时, 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已经由于其本身开始进入内涵发展阶段并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来实现增长而逐步下降了。

(五) 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亟待转变

据资料显示, 辽宁省2008届本科毕业生的期待月收入、实际月收入与雇主愿意提供的最高月收入分别为1490元、2208元和2398元。当前大学毕业生对薪资的期待较为理性, 本科期待月薪底线低于实际月收入718元。同时, 实际月收入低于雇主愿意提供的最高月收入, 说明大学生择业时并不以薪资为第一考量, 还综合考虑了个人发展空间、企业前景等因素。

从就业城市类型期待来看, 辽宁省2008届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地域的期望不是完全合理的。辽宁2008届大学毕业生最愿意去的是副省级城市和直辖市, 最不愿意去的是区县。之所以“宁要大城市一张床, 不要小城市一套房”, 原因之一是缘于对事业的追求。他们渴望成功, 渴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无可厚非。但是, 他们也应充分考虑到大城市不断攀高的生活成本, 以及日益激烈的竞争带来的机会的稀释以及发展空间的挤压, 使得来自一般高校、单枪匹马的年轻人很难在大城市站稳脚跟。因此, 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地域的期望值有待于进一步理性, 毕业院校所在城市以及家乡、中等城市等, 都可以纳入考虑范围。

另外, 高校的专业设置也影响了就业率。据调查显示, 辽宁省2008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失业量最多的10个专业失业人数占了本科失业量的38.4%, 其中有6个专业同时也是2007届失业最多的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电子信息工程、市场营销。调控这些连续造成较大失业量的专业招生结构, 并适当调整此类专业的在校学生结构, 可以较快地改善总体就业状况。

(六) 农民职业培训不足

1. 农民工技能低, 培训手段落后且成本偏高。

技能水平偏低, 一直是困扰外出务工农民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绝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因此提高农民工技能的培训成为重要的工作。培训手段落后, 培训成本偏高影响技能的提升。实训基地设备陈旧、培训设施落后, 难以满足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需求。培训资源主要集中在县级以上城市, 交通、食宿等费用大造成培训成本偏高。资金缺口大, 到位不及时, 造成培训机构积极性不高。培训资金要由培训机构先行垫付后兑现, 而且监督严格, 特别是接受各有关部门的检查多、时间长, 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技能培训时间长、标准高, 农民参加技能培训的时间有限, 培训三五天尚能坚持, 时间稍长就会溜号, 甚至弃学, 不珍惜政府给予的培训补贴政策, 且多数农民对技能培训的认识不到位, 不是“我要学”, 而是“让我学”, 组织难度较大。基层劳务经济工作投入不足。

2. 农村劳动力转移缺乏就业规划。

各地应制定未来一个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划, 根据本地实际, 合理调整农村劳动力从业结构, 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转移。但目前, 各地普遍缺乏规划, 转移农村劳动力方向不明, 目标不清, 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另一方面, 农户从业定位还不清晰, 专门从事农业, 或从事二、三产业, 或外出务工经商的从业格局还没有形成, 农户分工分业差, 缺乏长远打算。

三、影响就业民生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 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对GDP拉动效应比较大的产业, 通常对就业的拉动效果并不大, 两种效应甚至呈现负相关关系。因此, 缺少就业目标的“保增长”努力, 在一些地方演变为“没有就业增长的经济复苏”。

1. 产业结构调整未能有效吸收剩余劳动力。

辽宁省经济结构和投资结构的加快调整将带动就业结构的大幅度调整, 劳动力在不同产业和经济组织中流动的节奏加快, 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的变化, 劳动力之间不能相互替代, 造成失业与职位空缺并存, 结构性、摩擦性失业的压力加大。近十年来,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 但就业问题并未随产业结构的优化而明显改观。工业是辽宁省的优势产业, 资本密集度高, 单位产值创造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近年来, 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持续增加, 但对就业的贡献率低于对产值的贡献率, 第三产业的发展未能充分吸收和分流第二产业的富余劳动力, 从而使社会总的劳动力需求相对于供给呈下降趋势, 导致失业增加。

2. 城市化发展与就业结构调整冲突明显。

目前, 辽宁省出现了城市化飞速发展和就业水平亟待提高的矛盾。辽宁省在城市化进程中片面追求建立国际化、现代化城市, 以此为目标建立的许多形象工程忽略了实用性, 就业功能不强。其次, 政府主导的城市化模式抑制了就业潜力的增长。如, 为实现城市建设目标忽视了进城农民工、失地农民的权益, 减少了这些人的就业机会。

(二) 灵活就业者社会保障水平低

灵活就业者往往不能成为财政投资计划的直接受益者, 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覆盖水平较低, 就业扶助措施也往往落实不到他们身上。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背景下, 灵活就业意味着工作与生活风险会成倍上升, 自主创业更是需要自己承担起全部的工作与生活风险。因此,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是损害就业环境公平性的重大制度因素。

(三) 信息不畅, 劳动力市场功效弱

劳动力市场并不健全, 造成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劳动力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以及地理障碍的特点。一方面, 增加了就业者职业搜寻成本;另一方面, 在劳动力市场未充分发育的前提下, 劳动力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优化配置劳动力的职能, 造成劳动力市场“失灵”。求职者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找到合适的岗位, 而用人单位有时又很难寻找到具有某种特殊技能素质的人才。最突出的表现就是, 一方面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 另一方面却面临着严重的“技工荒”。

(四) 就业政策操作中的矛盾

就业政策的变化与操作中的矛盾, 对就业形势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1. 就业政策在实施中存在多重矛盾, 如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与现行户籍政策的矛盾;

就业税费减免、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免费职业介绍和培训等促进就业、再就业政策与地方财政资金投入的矛盾;小额信贷等鼓励创业政策与信贷风险责任承担的矛盾;对大量吸收就业的行业和企业缺乏相应的优惠政策, 导致这些行业及企业吸纳失业人员的积极性不高等。

2. 在应对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等新的难点问题上, 就业政策显得被动而无力。

辽宁的城镇化水平虽然较高, 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地区分割,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劳动力和其他要素的自由流动, 农村现有剩余劳动力数量依然庞大。随着全省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以及保护农民工就业相关政策的出台,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继续加快, 就业岗位竞争将更为激烈。

3. 受新劳动合同法、农民工保障条例的实施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上涨、通胀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 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提高, 企业劳动力成本出现快速上涨趋势。

企业用工谨慎, 会以减少劳动力来平衡劳动力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如《2009年辽宁省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指出, 辽宁省自主创业的2008届本科毕业生创业资金主要依靠父母、亲友和个人储蓄, 二者加起来占79%。有创业意愿但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毕业生就不容易实现创业梦想, 政府需要在启动资金上帮助经济困难的创业者。并且, 在辽宁省创业的2008届本科毕业生认为可能导致创业失败的三位风险为市场推广困难、缺乏企业管理经验和缺少资金。政府需要在市场营销、经营资金和企业管理上帮助毕业生减少创业失败的风险。

四、扩大就业的基本路径

解决就业问题的核心是扩大就业, 创造就业岗位。实现经济、社会与就业三者在发展中相生相长, 相互促进。针对当前就业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扩大就业的基本路径是提高技能、拓宽渠道、强化保障。

(一) 完善配套措施, 促进扩大就业

1. 完善劳动力市场。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模式———“劳动者自主就业, 市场调节就业, 政府促进就业”决定劳动力市场必须具备统一开放、公平规范特性, 保证劳动力自由流动。要打破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局面, 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和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 使劳动力市场真正成为城乡统一、内外开放、平等竞争、规范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企业和劳动者能够实现动态优化组合, 实现劳动力资源最优配置。

2. 加快推进改革, 破解城乡二元分割。

改革户籍制度、土地制度, 深化货币、金融、财税体制改革, 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努力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 为扩大就业营造良好的政策、制度、体制环境。

3.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努力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就业扶持政策普惠制, 不折不扣贯彻劳动就业法, 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 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 完善下岗失业保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化解劳动者失业和竞争风险, 保障劳动力市场充分竞争, 使劳动者适应竞争、敢于竞争, 勇于创业、敢于创业。特别是完善非公有制就业人员, 如自由职业者的社会保障建设, 使这部分人群的社会保障待遇与公有制就业人员没有区别。这不仅能够稳定居民生活预期, 明显地扩大消费需求效果, 同时还具有立竿见影的就业效果。

(二) 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的良性发展

经济发展没有就业的增长是没有用的, 因为就业的核心目的在于改善民生。如果民生没有通过就业得到改善, 还不算真正的改善民生, 老百姓一定要通过就业的方式来改善民生, 不管是自主创业, 还是到其他的经济组织就业。只有就业才能取得收入, 没有就业这个过程, 只靠政府救助民生不会得到改善。通过创业来促进就业, 以就业来提升经济含量, 再通过经济的发展反馈到就业上, 实现就业与经济的相互促进和良性互动。

目前, 新增投资主要投向基础设施、能源和原材料等产业, 安排在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方面的很少。从拉动就业角度看, 不同产业拉动就业的效果差异很大。在产业链条中, 一个产业有自己的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 通过产业之间关联, 拉动就业分为直接拉动和间接拉动的两种效应。由于基础设施等产业的链条长, 而且资金投入量大, 它拉动就业的直接效应弱, 基础设施投入通过产业关联虽然也推动了钢铁、水泥、能源等行业的发展, 但这些产业也都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 拉动就业的直接效应也弱。因此, 从就业优先的政策目标出发, 财政投资在结构上需要考虑如何有效地使用财政资源投入, 发挥最佳的资源配置效果。在基础设施等重大工程的财政投入管理上, 要强调财政投入拉动就业和国内消费的乘数效应。在确定投资方向上, 按照市场需求原则来规划投资的领域和产业, 协调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保持一致。在具体措施上, 可采取招投标方式和针对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订单”管理模式, 对有符合要求的、与重大工程配套的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给予优先权, 提高财政政策解决就业的积极效果。通过确定合理的投资方向, 促进产业升级, 推动和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健康增长, 拉动就业。

(三) 完善就业政策

1. 整合梳理各项政策, 建立稳定长效的就业政策机制。

辽宁的就业政策, 一是应坚持非歧视性和普惠制的原则, 坚持统筹城乡就业的指导思想, 将有劳动能力而未就业的人员全部纳入就业服务政策范围, 享受各级政府提供的就业服务。二是对国家已出台的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政策、扶持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就业的政策、帮助大学生和新成长劳动力就业的政策、促进农民工就业的政策等进行梳理, 形成一套完整的、相互衔接的促进就业政策体系。三是对具有常规性、广泛性的就业政策进一步明确执行时间, 延长执行年限, 增加就业政策的稳定性, 形成长效机制。

2.

实施多种形式的灵活的就业政策, 可适应第三产业的就业特征, 有效地推广非正规就业和弹性就业, 对于解决结构性失业、新增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都具有明显的效果。

3.

实施人力资本投资政策, 可为传统的资本、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可持续性、高渗透性、高关联性、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 提供知识、人才的有效供给和储备, 有利于长期就业状态的稳定, 有利于减少技术进步带来的人员失业。这是一项长期的政策, 需要政府、企业、家庭和个人的共同持续投资。

4.

实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政策, 可为灵活就业提供信息平台支持, 开展短期技能培训可为传统产业改造提供技能型人才的最优化配置, 有利于减少摩擦性失业。这是一项为完善市场体系而“拾遗补漏”的长期动态政策。

5. 实施中小企业政策, 可为传统的第二产业、与新型工业化相配套的科技服务产业发展提供资金、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 既可带动经济的增长, 也可带动就业需求的增长。

这是一项激发市场经济主体活力的长期政策。许多实力弱小的企业, 在金融危机、经济衰退的打压下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的起伏中难以自保和生存, 各级政府决不能等闲视之。占企业总数95%以上的中小企业, 它们虽然不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 却承载着国家就业的重担, 所以, 一定要从金融、税收、土地、劳动等政策制度上给以切实的扶持, 并且绝不能只是作为权宜之计。保住了广大的小企业, 就保住了就业;企业多吸纳一个人就业, 社会就减少了一户困难户。民生安定了, 国家就永有希望。

(四) 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在教育上加大投入, 不断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教育体系也要根据市场变化不断创新和调整, 教育要注意为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 主要应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1. 有关部门应尽快组织编制“人才需求预测与人才培养规划指南”和“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指导目录”等, 使之成为审核各高校新设专业和编报招生计划的重要依据。

有的放矢地鼓励和引导高校围绕当地产业布局和企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 培养社会有需求的人才。还要扶持和培育一批区域性、行业性的人才市场, 加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与毕业生就业市场间的联系。陆续制订出台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小额贷款政策、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技能培训政策, 对未就业的毕业生专门组织就业见习和就业推荐等。

2.

建议加大对到基层、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毕业生的扶持力度, 对吸纳毕业生就业的民营中小企业在毕业生的“三险一金”方面给予一定年限、一定比例的补助, 政府还要规范用工及落实毕业生社会保障政策等方面的督查。

3. 学校要依托社会中介培训机构、大型骨干企业和事业单位, 共建一批高质量的毕业生实习基地或毕业生就业培训点, 指导学生及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尽快缩短毕业生到社会后的适应期和磨合期。

另外, 建议高校主动依托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等, 利用自身的人才智力优势, 积极参与有关项目的研发, 从而带动和帮助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和自主创业。

4.

改革教育体制, 强化高校责任, 重点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实现由人才供给导向到就业需求导向的转化。

5. 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氛围。

一方面, 有必要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正确的舆论来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面向实践, 降低家庭与大学生超过现实情形的就业预期;另一方面, 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尤其是社会团体, 共同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6.

最重要的一条是, 相关部门要加强市场调研和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 及时发现和纠正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就业歧视和不公平竞争等现象, 引导毕业生调整择业心态, 严厉查处非法职业中介和招聘过程中的各类欺诈行为。

(五) 对农民工进行就业培训和指导

当前形势已经发生明显改变, 没有接受过培训的低技术农民工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目前的培训方式单一, 大多以引导性培训和短期培训为主, 中长期培训和技能培训的比例不高, 引导性培训虽然有助于农民工的初次流动, 但难以形成专业技能。因此, 要把培训工作的重点放在长期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上。

在产业调整加快、就业流动性增强的背景下, 转移农村劳动力仅仅有一次职业培训经历是不够的, 需要有“再培训”的机会。“再培训”实际上也是延长培训时间的一种方式。一般而言, 由于中长期培训需要投入的培训资金数量更大, 但原输出地的培训资源明显不足, 因此, 加大培训和就业指导投入是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物质保证。

摘要:辽宁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城镇登记失业率近年来持续走低, 2009年主要就业指标均好于年初预定的任务目标。但仍存在着劳动力供需缺口大、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问题依然严峻、农村和城市两个“市场”非对称、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亟待转变、农民职业培训不足等问题。其制约因素主要包括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灵活就业者社会保障水平低、劳动力市场功效弱、就业政策实施中的障碍。制定积极就业政策的基本路径是提高技能、拓宽渠道、强化保障。

充分高质量就业 篇8

一、加强教学改革, 提升毕业生核心竞争力

高规格的人才培养质量是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前提。作为中国最早建立的矿业高等学府, 中国矿业大学一直把服务煤炭工业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矿业高级专门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宗旨。进入新世纪, 学校提出了“明确定位, 突出特色, 占住两个阵地, 坚持两个面向”的办学方针, 即:明确坚持建设多科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的办学定位;突出矿业、能源科技与工程技术的办学特色;占住全国煤炭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两个阵地;坚持面向煤炭工业现代化不动摇、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动摇。学校先后为国家培养了14万多名毕业生, 毕业生以基础扎实、勤奋上进、实践能力强等特点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1. 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 积极优化、调整并加强专业建设。

学校加强社会需求状况调研, 根据社会需求状况, 通过“合并、撤销、拓宽、新增”等方式, 将拓宽专业口径与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有机结合, 对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和改造, 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切实加强新设置专业的建设和管理, 构建起了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 使专业设置的总体格局进一步趋于合理, 各学科间相互促进, 专业口径大幅度拓宽, 特色更加鲜明。目前, 学校共设置本科专业60个, 形成了以工科为主、理工文管法经教相结合、具有鲜明矿业特色的专业布局, 其中已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 江苏省品牌专业10个、特色专业3个, 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5个、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

2. 构建“注重实践、注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宽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理念和目标, 积极构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 采取专业大类模式、主辅修模式、二学位模式、本硕连读模式、中外合作培养模式等, 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 构建“矩阵结构”课程体系, 改进实习实验, 强化实践教学, 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特别是在本科培养过程中设置科研创新教学环节, 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大学生创新行动计划”、“大学生科研参与计划”, 鼓励学生通过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获取科研创新学分, 全面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加强制度建设, 构建就业工作长效机制

学校认真落实“一把手”工程, 积极构建就业工作“校—院—班级”三级网络工作机制, 形成了学校党政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 主要体现为以下五项制度。

1. 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度。

学校成立校级和院级毕业生就业工作小组, 学校和学院主要领导亲自抓就业, 进一步明确了各级责任;2007年11月, 学校实行二级单位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 明确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列为各二级单位任期目标的重要考核指标进行考核。

2. 招生、培养、就业相联系的联动制度。

学校坚持招生与就业相挂钩的制度, 实行招生计划听证制度, 即每年的招生计划和招生规模必须根据上年的就业情况考虑制定, 对就业率低的专业果断采取停招、缓招或隔年招生等措施;申请新增专业必须提供系统、全面、准确的市场需求调研报告, 逐步形成了招生、培养与就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

3. 毕业生毕业实习就业统筹制度。

学校积极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 优先安排毕业生到自己的签约单位或意向单位进行实习, 重点安排未落实单位毕业生到学校和学院建立的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实习。每年均有数百人在基地实习中顺利与用人单位签约。

4. 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制度。

学校坚持每年对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制度, 把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与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吻合度、用人单位满意度、毕业生就业率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 形成了动态追踪、反馈调整的运行模式。

5. 毕业生年度就业工作单项评估制度。

学校每年对各学院进行全面的就业工作评估。经过几年的探索, 已形成了一套有效的评估体系和评估办法并在有关高校推广使用。

三、实施“五大工程”, 提高就业服务能力

一是实施全员化的就业服务工程。一是设立“毕业生就业工作教师促进奖”, 积极鼓励全校教师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 每年由教师邀请来校招聘的用人单位50多家, 提供需求信息2000多条;二是注重发挥学生家长在学生成才中的督导的作用和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促进作用, 通过“家长督导委员会”广泛联系就业信息, 促进毕业生就业;三是在广大校友中设立“毕业生就业信息联络员”, 定期获得他们所在单位或地区的需求信息等。每年都有数十名校友亲自带队来母校选聘毕业生, 提供需求信息上千条;四是积极发挥董事会与校外合作单位的作用, 为毕业生实习和就业提供支持和服务;五是发挥学生就业互助作用, 各班级成立了由学生党员和班级干部组成的“班级就业信息服务小组”, 负责本专业需求信息的收集、发布等工作。目前, 在全校形成了全员参与就业、支持就业的良好氛围。

二是实施全国性的就业市场开拓工程。自2002年起, 学校明确要求各学院要党政领导亲自跑市场, 各专业负责人要亲自深入企事业单位推荐毕业生, 辅导员和班主任要深入学生宿舍进行就业指导和服务。每年3月和10月, 学校派出16个就业市场开拓工作小组, 分赴全国20个省份50多个城市进行市场开拓, 每年带回有效需求信息近万条, 为毕业生充分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实施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工程。学校按照就业指导工作“全员化、全程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要求, 面向全体学生采取就业指导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就业指导与生涯辅导相结合、总体指导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团体指导与个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为提高就业指导效果, 学校针对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指导方式, 一年级注重适应性和成才指导, 二年级注重素质和能力指导, 三年级注重择业价值观、职业理想指导, 四年级注重择业技巧、角色适应等指导。每年学校累计开设毕业生就业指导讲座40多场, “艰苦创业、服务基层、奉献社会、岗位成才”的教育主线贯穿其中, 效果良好。

四是实施全方位的信息快递工程。学校充分发挥就业网站的作用, 确保就业需求信息一小时内上网, 日访问量5000人次以上;建立了“就业短信通”网络通讯系统, 形成了覆盖各学院副书记、全体辅导员和班主任、全体班级就业信息联络员和全体毕业生的就业信息服务网络, 每年已累计发送各类就业短信80000多条;定期举办“就业信息发布会”, 提前公布校园招聘会单位及需求情况, 提高现场签约率。每年均有近2000多名毕业生在校园大型招聘会上现场签约。

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 篇9

1. 地方高等教育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

用企业的话说, 以市场为导向就是要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对于地方高校来说, 其主要产品就是完成学业的毕业生, 而这些产品的销售过程就是毕业生走向就业岗位的过程。高校毕业生能否实现较为充分的就业, 对于打造地方高等院校品牌来说十分重要,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就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

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必须充分尊重市场运行的规律, 在市场调配下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地方高校的主要功能是服务于本地方和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进步, 它的市场终端主要在院校所在地和经济区域。因此, 研究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必须研究区域经济的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换言之, 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就是研究就业市场的走向, 只有清晰地掌握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脉络, 才能把握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发展走向。

当然, 同样以就业为导向, 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做法:一种是微观的操作, 如通常所说的“订单式”教育。这种做法的直接效果就是能够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但是, 教育产品的生产是有一定周期的, 如果不能超前规划, 必然会因为生产的迟滞期而使接受毕业生的企业的生产受到影响, 或者因为急于满足企业的人才需要而违背教育规律;另一种做法是宏观把握市场发展的趋势, 通过科学的手段, 获取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动规律, 以超前的敏感调整学校内部教育资源的配置, 从而在市场需求旺盛的时候有充分的产品储备满足需求, 而在市场需求萎缩的时候, 已经转移了主打产品的结构和样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较为理想的状态应是人才培养数量、层次与社会需求曲线同步变化。因此, 以就业为导向的地方高等教育, 就是运用科学的手段, 保持毕业生的供给数量、质量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教育。要始终保持这种供需之间的动态平衡, 就要从市场需求形成的源头——区域经济的基本格局和发展趋势开始考察。

2. 区域经济的结构特点对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影响

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性技术人才是地方高等教育的主要职责, 相应地, 区域经济中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正是地方高校教育专业设置、调整、改革、发展的主要依据。过去我们仅仅从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 现在, 我们应转换视角, 从地方高校毕业生能否实现充分就业的角度看地方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地方高校就业的影响

1. 区域经济发展会影响就业规模

区域经济发展对地方高校发展的推动作用为地方高校发展提供了经费保障。地方高校的经费主要靠地方政府支持, 区域经济发展了, 才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所以区域经济发展是增加教育投资的基础和前提, 而教育投资的增加必然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地区的经济越发达, 其可能投入的高等教育经费就越多, 从而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越快、规模越大、质量也就越高。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 则意味着大学生就业队伍的规模随之扩大。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也会扩大了地方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当然, 区域经济发展在推动地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模扩大的同时, 也为满足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经济上的保障。

2. 区域经济发展使得社会职业对大学生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社会职业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 地方经济的发展现状迫切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地方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 要求高校培养一大批高水平的生产、管理、服务人才。实现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关键就是要努力提高经济生产的质量、效率与效益, 提高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 这都离不开高素质的生产、管理、服务人才, 而这些人才的培养任务主要还得依靠高校来完成。

3. 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范围

区域经济发展导致职业类型不断变化。使新的职业不断产生, 旧的职业不断淘汰, 这就意味着经济发展对职业的变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为: (1) 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而当新的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或为人们生活服务时, 必然与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技术、新的经营管理相联系, 新的职业类型也随之出现; (2) 区域经济发展必然导致产业结构、行业结构的变迁, 而产业结构、行业结构的变迁将影响职业类型的分布状况。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职业种类和对从业者的素质与能力要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而对大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与创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新的职业由于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对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大, 造成人才奇缺, 形成了所谓“热门职业”, 而一些传统职业由于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而慢慢萎缩, 甚至于消失。而“热门职业”由于其人才的紧缺性, 往往会有较好的经济待遇, 因此, 它们大多会成为大学生择业的主要目标。

4.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流向

区域经济收入状况不可避免地成为大学生择业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发达的地区能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如广东、江苏、浙江、福建、上海等省市, 由于经济实力雄厚、经济增长速度快, 对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 有大量的工作岗位供毕业生选择。同时, 这些地区经济活跃、市场发育相对成熟, 为毕业生提供了一个能充分发挥自己才干的大舞台。因此, 许多大学毕业生将前往这些地区就业作为首要选择。中西部则相反, 国家应采取一些激励措施, 鼓励大学生志愿到中西部发展。

三区域经济发展推进地方高校就业的对策

1. 积极开展创业带动就业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是稳定就业形势的需要。创业者通过创办生产服务项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 不仅可以解决自身就业问题, 而且以一定的倍数创造就业机会。积极开展创业带动就业工作, 鼓励毕业大学生自主创业, 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有效缓解当前就业压力, 有效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开展创业带动就业, 应做好如下几点:

(1) 强化组织培训, 提升创业能力。将创业培训作为当前就业培训的主要内容, 作为全面提升劳动者创业能力的重要举措, 尽快建立满足城乡各类劳动者创业需要的培训体系; (2) 落实优惠政策, 加强创业扶持。首先,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根据财力发展情况, 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逐年增加创业专项资金;其次, 严格落实相关政策。督促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上级文件精神, 对符合条件的创业企业和创业者及时发放创业补贴、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等资金, 减免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税费, 激发创业者创业和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积极性; (3) 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协调金融机构认真落实国家出台的金融支持政策, 积极争取贷款授信额度和信贷资金, 加大对创业企业的信贷投入; (4) 搭建发展平台, 拓宽创业空间。一是项目平台。针对创业者“找项目难”的问题, 通过社会征集、网上搜集、个人提供、有偿设计等形式, 采集开发一批投资小、见效快、市场前景好的项目, 供创业者选择;二是载体平台。要利用社会资源, 大力开发和培育创业载体。可通过购买、租赁等形式, 在城区选择部分门市房, 作为创业孵化基地;三是指导平台。劳动保障部门牵头, 要抓紧成立创业指导专家咨询顾问团, 比如由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专业人员及中小企业负责人、成功创业典型组成。

2. 促进充分就业的财税政策

区域经济发展可以促进地方高校就业, 那么, 政府可以采取积极的财税政策激发区域经济发展。也就是说政府可采取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的间接措施。具体如下:

(1) 实施低税负鼓励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目前, 许多发达国家以较低的宏观税收负担来确保经济稳定增长和促进就业。在处理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问题上, 从事着轻税的税制改革, 通过实施减税让利给纳税人, 来鼓励社会创办更多的企业, 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员, 为地方高校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2) 实施差别税率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作为活跃市场的基本力量, 吸纳了社会上及高校毕业生大多数就业人员。为了鼓励发展中小企业,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推行差别税率。一是在所得税和流转税上根据纳税人的效益规模或者企业规模实施不同的税率, 规模大的适用高税率, 规模小的适用低税率或者零税率;二是实施所得税的累进税率, 对企业利润水平低的实施较低的税率;三是规定起征点, 对所得税或者流转税规定起征点, 在起征点以下的则不征税。

3. 建立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赢关系, 更好地促进就业

密切企业与地方高校的联系, 强化校企合作, 实现企业和地方高校的互利双赢, 特别是高校的主动性与企业的积极性是校企合作的关键。深化校企合作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校企合作方式。校企合作方式或模式, 应根据各地区经济社会状况、科技水平以及校企各自的利益分配, 因校制宜、因企制宜。为了体现学校的主动性, 学校应建设特色优势学科。地方高校要结合地方实际, 紧紧围绕地方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以及当地社会经济需要及其结构变化, 主动地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使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最大限度地与当地的社会经济结构一致, 使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符合地方的现实需要和未来需要。地方高校设置专业应遵循“发展需要驱动”原则, 紧密结合社会需求。

高校一定要有意识地建立和企业对接的机制, 要有对接的组织构架, 不能光埋怨企业、埋怨市场, 关键是自己的立足点要改变, 要有实实在在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和行动, 这样才有可能和企业建立起一种互信机制。这样地方高校与社会建立联姻关系, 也为地方高校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结语

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就业增长, 但实践证明这个假定是经不住考验的。现在, 经济的高增长与高失业率同时存在, 并已成为无法回避的一个矛盾。因为很多因素对就业增长的影响是复杂的, 比如技术进步, 从短期来看, 技术进步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有机构成, 产生就业挤出效应。但从长期来看, 技术进步能大大增加社会产出, 提高社会的人均收入水平并导致社会消费结构的改变和产业结构的演进, 尤其是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 又具有就业增长效应。虽然经济增长不一定能带来相应的就业增长, 但一般来说, 经济增长是就业的必要条件。因此, 面对13亿人口大国这样的具体国情, 我们需要制定一个把就业增长放在首要位置的经济增长战略。我们可以通过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经济政策选择、投资重心与结构调整、产业类型选择、技术进步政策等的安排, 以谋求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双重实现。

参考文献

[1]高慧等.中国各地区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作用分析[J].生产力研究, 2009 (1)

[2]罗清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0 (3)

[3]董杰.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江苏高教, 2010 (3)

上一篇:联合预防下一篇:晶硅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