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利益多元化

2024-07-23

经济利益多元化(精选七篇)

经济利益多元化 篇1

一、经济利益及其多元化

经济利益是对经济关系、经济活动及其成果的占有、享有和消费, 或者是对一定收入 (工资、利润、利息等) 需要的满足, 是反映了社会利益的一种社会经济关系的形式。1经济利益多元化是市场经济的“伴生”现象, 其表现形式主要包括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客体多元化、利益关系及实现方式的多元化三个方面的内容。在多元化的经济利益格局中, 利益主体是多方面的, 多种表现形式的, 是多极的;经济活动的一切成果, 构成了经济利益的客观内容。同时, 利益主体之间并不是毫无章法的, 他们相互关联, 在一定的利益框架中共存;不同利益主体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在自己的利益区间内, 表达出一定的利益竞争特性, 利益主体间还有差别的形成共同利益或整体利益。经济利益的多元化特点, 使得利益主体间通过相互关联构建出一定的社会关系, 产生了具有利益诉求的利益群体, 他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实质即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利益主体包括个人、群体和社会三个主要层面。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决定了利益客体、利益关系及实现方式的多元化。首先, 利益主体多元化决定了客体多元化, 利益客体是主体利益的诉求对象, 不同主体的环境和目的的不同, 决定了其价值观的不同, 从而决定了利益客体出现的形态。其次, 利益主体多元化决定了利益关系的复杂程度。利益主体之间通过参与竞争, 利用各种不同的矛盾和冲突来体验诉求, 利益关系的复杂程度与利益主体所处的群体以及利益主体的目标有直接关系。同时, 利益主体多元化决定了利益实现方式的多元化。利益主体追求目标完成会遵循一定的途径, 这一途径与主体选择有着密切关系。不同价值观下的选择会有不同的实现方式, 有些主体目标相同, 但是实现途径不同;有些主体目标不同, 但是又有的实现途径。

二、经济利益多元化对思想文化建设的影响和挑战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是政策不断调整及其对经济利益分配施加影响的过程, 是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经济利益关系演进的过程。2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 利益主体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等都发生了诸多改变, 思想文化原有的生存状态、组织形式等既定格局已经不复存在, 经济利益多元化对思想文化建设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和挑战。在经济利益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 主体利益边界较为清晰, 思想文化建设如果脱离了利益分析, 就会阻碍其功能的进一步发挥。3

1. 价值取向多元化冲击了思想文化建设的主导价值体系

经济利益多元化推动了利益主体价值取向多元化。当前, 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 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 整个社会利益主体的价值取向较以往更加多元、多样、多变, 其一元化主导价值观已很难适应社会的竞争格局。对利益主体来讲, 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诉求和文化选择。一是反主导价值体系的思想不断出现。随着市民社会的生存空间不断扩大, 个体由单纯的义务承担者转变为权力和义务的统一体。与主导价值体系相抗衡的自由主义、宗教神秘主义等社会意识形态有了扩大生存空间的可能。价值观念的冲突降低了社会主导价值体系的作用, 削弱了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基础。二是主导价值体系的导向功能受到削弱, 其中公权力的烂用造成了部分公民对义务担承的冷漠。随着我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 利益主体的思想独立性倾向明显加强, 批判性思想迸发, 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与主导价值体系不相容的思想观念也逐渐成为部分利益主体的价值信条, 直接导致公众价值取向与主导价值体系的契合度大为降低。

2. 社会心理复杂化削弱了思想文化建设的凝聚力

经济利益多元化使得利益主体传统的社会心理变得复杂。台湾心理学家杨国枢在《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本土化研究》一书中, 指出了中国人的传统社会心理取向的基本特征:关系取向、权威取向、他人取向、家族取向等。在这种传统社会心理下, 利益主体处在一种“差序格局”的关系网中, 因为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加剧, 其选择权利被削弱甚至剥夺, 获利辅因的取得显得更加困难, 不公平感很容易被激发。由此, 利益主体的价值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迫于群体的压力、权威的压力而被动实现, 或是为了避免群体的冷遇和抛弃而选择服从或从众。社会心理日益复杂化, 削弱了思想文化建设的凝聚力, 导致社会责任感滞后, 奉献精神日益衰退。一方面, 诸多利益主体各自为战, 过于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忽视社会价值的创造;另一方面, 利益主体在价值判断方面则习惯了关注权威、认同权威的影响和服从权威, 接下来的“自我奉献”超越了一定的社会规范, 反而给社会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3. 道德失范侵蚀了思想文化建设的道德基础

恩格斯指出:“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4“市场经济有四大负面作用:市场经济主体发展的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相矛盾;私人成本与社会公平成本相矛盾;竞争中浓厚的利己价值观与社会公平价值观相矛盾;效益价值与伦理价值相矛盾。”5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经济利益多元化使得社会道德秩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道德判断正处于一个质的不稳定时期, 出现了道德失范的现象。一方面, 长期以来固化的僵化、保守的社会心态得以改变, 计划经济体制下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惰性消融, 人们的平等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觉醒。但另一方面,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文化观念滋生, 社会道德规范不断受到侵蚀, 社会道德水准和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急剧下降, 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体系和道德规范受到排挤。

三、经济利益多元化条件下的思想文化建设路径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 人始终是主体性因素, 在利益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 但社会文化环境影响决定着人的精神世界及其状态, 也就影响着人的各种利益判断和选择。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利益多元化导致利益主体多元化, 从而决定了利益客体多元化、利益主体间利益关系及实现途径多元化, 这些多元化状态直接作用到社会思想文化上, 反过来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思想文化建设要想进行有效的协调和发展, 就要首先分析利益主体的特点, 从而因势利导, 帮助利益主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思想文化建设不仅要了解利益主体的低层次需要, 还需要根据利益主体需求的层次性, 调整利益实现的途径。

1. 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领作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它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主导地位, 做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的紧密结合, 彰显时代特征, 实践中国特色。一是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里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而深刻地反映了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及思维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当前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形势下, 利益主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构建核心价值观, 合理诉求利益, 促进主体间利益协调发展, 这有利于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建设。二是进一步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包容性和导向性。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的教条, 而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有机理论体系。将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有机结合, 我们创造性的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重大理论成果。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必然导致思想观念等的多元化的态势, 一方面, 我们要继续推进各项领域的改革, 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另一方面, 在继承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 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做到取其精髓、去其糟粕、兼容并包。

2. 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

通过调试社会心理, 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当前, 经济、社会领域的改革继续深入发展, 社会利益格局始终呈现多元化态势, 利益主体的社会心理因此更为复杂, 有必要通过调适他们的社会心理使其提供积极的社会行为引导, 发展出良好的社会风尚。一是促进社会利益主体间的沟通交流, 冲破原有固化的社会群体分类及其藩篱, 改善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关系, 为社会公平正义创造条件。二是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鼓励通过合理的途径实现利益诉求, 为良好社会心理和社会风气的形成创造条件。恰当运用媒体进行积极健康地宣传和报道, 致力于缓和社会矛盾和消除社会歧视。三是塑造健康人格, 优化社会心理, 推动自主、平等人格的形成和义利统一价值观的实现。

3.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经济利益多元化导致利益主体价值取向多元化, 使得公众价值取向与思想文化建设主导的价值体系契合度降低。那么, 加强思想文化建设,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评价标准极为必要。一是让各利益主体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宗旨, 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始终坚持和提倡为人民服务的无产阶级价值观, 在端正利益观同时, 选择正确的利益客体目标, 把利益诉求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实现途径上。二是利益主体要处理好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一方面, 社会价值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导向, 起主导作用;另一方面, 社会价值的实现寓于个人价值实现的过程之中, 社会价值通过个人价值得以体现。利益主体在创造价值的时候, 正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不仅关注自我个体价值的实现, 也关注他人个体价值的实现;关心群体利益实现的同时, 合理参与竞争, 注重协调与其他利益群体的关系, 共同发展产业, 服务社会, 形成集群优势, 寻求共赢的发展大局观。

4. 促使思想文化从利益认同向价值认同转变

经济利益多元化尊重利益主体对利益的不断追求, 这种价值观是符合客观现实的。因此, 在思想文化建设中要注重从利益主体的合理利益诉求和社会公平正义的角度来协调统一, 也就是要从利益认同走向价值认同。利益认同就是要充分尊重利益主体的利益选择, 将思想文化的相关内容与利益主体的利益需要达成一致;而价值认同就是利益主体将利益诉求和当下社会思想文化建设的内容紧密关联起来, 以此作为追求利益实现和参与竞争的价值导向。利益认同是价值认同的物质基础, 价值认同是社会思想文化的精神内核。有了利益认同, 利益主体具备了物质动力和生产的基础;实现了价值认同, 利益主体容易形成使命感和责任感, 从而产生利益获取的幸福感, 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关系有利于朝向共赢的格局;因为利益主体参与社会实践和竞争, 产生了和谐、积极与创新的思想文化, 极大的推进了社会改革进程, 更加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 经济利益多元化就是利益主体的多元化, 在社会思想文化建设过程中, 要充分满足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 通过利益主体带动利益客体、利益关系及实现途径多元化的有序发展, 也使得利益主体从利益认同转向价值认同, 从而达至全社会思想文化认同, 促进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摘要:社会的发展必然造成经济利益多元化, 造成了各利益主体的价值取向多元化, 带动利益客体、利益关系及实现途径多元化。为了应对经济利益多元化形成的对社会思想文化建设的影响和挑战, 应尊重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 促成利益认同向价值认同的转变, 从而形成社会思想文化认同, 促进社会思想文化建设。

关键词:经济利益多元化,价值认同,思想文化

注释

11 .王伟光.利益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104-105.

22 .姜力.基于经济利益格局演进的我国政策反思[J].中国流通经济, 2013 (7) :54-61.

33 .金琴.经济利益多元化视角下的文化建设研究[J].学术交流, 2013 (8) :196-199.

4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10-111.

多点执业:一场多元化的利益角逐 篇2

关于推进医生多点执业乃至自由职业,一直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现在方案终于出台,是不是意味着形势一片大好呢?以现时的情形来看,几方的反应是不同的:民营医疗机构是欢欣鼓舞,以后可以名正言顺地请公立大医院的名家坐堂开诊了;部分医生似乎也很期待,等着实现自我价值;公立医院的院长们,则一如既往地忧心忡忡,担心“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医生们如何保证医疗质量。在西方发达国家,医生自由执业的有效性已经实践检验,但在今日之中国,让医生从“单位人”转为“社会人”,能否有效实施并达到预期的目的,过分乐观恐怕有失谨慎。这些国外证实“美妙无比”的经验进入中国后,要么水土不服,要么蜕化变质。一项新举措的推出,要有完整的制度设计和充分的条件准备,不要“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医生的多点执业,不能只是看起来很美……

国家意见出台

专家态度不一

据悉,国家层面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意见通知已在2014年年底正式出台,目前多个省市区正在考虑研究相关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去年年初,国家卫计委曾公布《关于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此次国家出台的方案有不少亮点。比如,明确医师多点执业实行注册管理,同时探索实行备案管理的可行性,条件成熟的地区可以探索实行区域注册。这意味着医生申请多点执业有了进一步松绑的可能,医生将从公立医院中获得“解放”。

不过,一名地方卫计委的官员评价该方案“比起一些地方的探索仍相对保守”。2014年下半年,包括北京、浙江、甘肃等数个省市区已推出医师多点执业的实施办法,但各地的申请条件、审批标准不尽相同,一些地方则仍处于研究阶段,未有实质性的动作。北京、浙江等地则因改革力度较大走在全国前列,对涉及的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险等方面,国家卫计委的方案要求各地尽快研究制定试点方案,积极开展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

医生将从公立医院获得“解放”

多点执业,意味着医生将从公立医院中获得“解放”。医生申请多点执业,是否要取得第一执业地点医疗机构的同意,是关键问题之一。

在《意见》中,从征求意见要求“取得第一执业地点的书面同意”,改为取得第一执业地点医疗机构的“同意”,尽管只是少了书面二字,但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表示,对医生的限制则有明显不同。“书面同意,说明必须白纸黑字,加盖公章,而仅要求‘同意’,灵活性就大了很多”。

这次《意见》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医师向第一执业地点医疗机构履行知情报备手续,即可开展多点执业试点。

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表示,医师多点执业此前实行的是审批制,而备案管理只需要登记,不再需要批准。探索履行知情报备手续,意味着以后医生只需跟医院“打个招呼”就可以了,自由程度更高。而何谓“有条件的地方”?庄一强表示,这主要取决于当地医疗资源丰富程度。

同时,《意见》还明确提出,第一执业地点医疗机构应当支持医师多点执业并完善内部管理,不能因医师多点执业而影响其职称晋升、学术地位等。在医疗风险防范等方面,意见指出,支持医疗机构和医师个人购买医疗责任保险等医疗执业保险。

对比起国家层面改革,北京、浙江等地的改革力度更大。去年8月1日,北京实施新的《北京市医生多点执业管理办法》,最大突破是申请多点执业的医生从过去要取得书面同意,改为向第一执业地点所在医疗机构报告即可。

北京市卫计委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新政实施5个月,截至2014年12月31日,北京市受理注册多点执业人数1170人,是2013年同期的4倍。

今年3月1日,浙江也将正式实施多点执业的新政,明确降低了医师多点执业的准入条件,要求医疗机构应允许医生在法定工作日每周可安排一天用于多点执业。

同时,首次提出探索医师自由执业。对于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重点或紧缺专业医技人员,允许其在浙江省内任一医疗机构内执业,无需办理医师多点执业登记手续。

从多点执业到“自由执业”,实际上跨度并不小。自今年7日起,深圳推行医师执业区域注册,建立医师多点执业地点自行报备制度,全面放开医师执业地点限制,实行“统一注册,全城通用”。广州一家大型三甲医院资深医院管理者张凯(化名)表示,相比北京、浙江、深圳这些地方出台的方案,国家层面这份文件显得要保守很多。

尽管上述地方尝试打破多点执业的障碍,但从多个省市区卫计委发现,对推开多点执业存顾虑的不在少数。归结原因,主要是公立医院缺乏积极性,而在人事管理、考核、社保养老等配套措施上又欠缺完善。

例如甘肃省尽管已经出台文件,但对医师多点执业的资格条件及限制仍然较多,比如医生要申请多点执业,需要第一执业地点医疗机构与新增执业地点医疗机构签订协议、第一执业地点医疗机构出具同意申请人在新增地点执业的证明等。

相对北京、浙江的做法,甘肃显然较为慎重。甘肃卫计委相关工作人员回复南都记者采访表示,这一管理办法更多是集中在“管人”上,“如果医生缺乏管理,能发挥的作用并不大”。甘肃卫计委也坦言,“很多配套跟不上,医生承担风险大,申请的人不会很多。”

“我们对多点执业的态度是既不鼓励,也不反对。”一名医改试点城市的地方卫计委官员坦言,因各地情况不同,在医师多点执业问题上“不会冒进”,而且“(公立医院)院长们也不同意”。湖南卫计委一名官员也坦言,多点执业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只能慢慢来。“现在院长普遍都是持比较保守意见,不太同意这样的搞法”。

青海省卫计委医政医管局的一名负责人表示,青海一共70个县级医院,目前都与三甲医院建立了对口支援。“这些帮扶任务对于医院来说压力也挺大,大医院的医务人员都是超负荷工作,根本没有精力进行多点执业。”

上海一家三甲医院人力资源处的一名负责人表示,从医院管理角度看,多点执业对公立医院来说增加了管理困难,“管人不好管”。比如对第一执业医院,要保证多少工作量?怎么进行考核?薪酬怎么发放?“没有统一的实施细则和标准,肯定要吵翻天”。

nlc202309031055

另一个原因是医疗人才的流失等利益问题,医院之间也相互存在竞争。该名负责人表示,“打个比方,我在第一执业医院上班,门诊看的病人带到另一家医院去,这种情况要怎么说?”

不过,多点执业要“动真格”,更重要的是推进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同时要放开医疗服务价格。庄一强认为,公立医院的编制和行政级别,是目前多点执业最大的障碍。“按照现在的情况,医生是单位人,医院要负责医生的养老退休、医疗责任,医生要跑到别的地方多点执业,等于吃里扒外”。

庄一强认为,只有打破行政级别和人事编制,让医生能够自由流动,医生身份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身份过渡,通过与医院签订合同,确立权责,医生也可以通过合同,选择“全职”或者兼职,对于养老保险等,如果全职就可以由医院购买,如果兼职就按照一定比例购买。“应当给医生选择权,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

目前,北京正在尝试取消医生的编制,逐步实行全院的合同聘用制。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曾表示,北京建立包括全职、兼职等多种用工形式并存的用人制度,实行阳光、规范、责权利对应的多点执业。

与公立医院院长不同,大多医生对多点执业持支持态度。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综合病区主任谢汝石表示,如果医生多点执业能够开展起来,医生本身的收入和成就感、医患关系等都能得到提升,医生自身的价值能得到更好的发挥,还能解决社会对高端医疗的需求。但对多点执业能否在广东铺开,他却不太乐观,“推开需要改变整个医疗单位的薪酬福利制度,难度很大”。

“社会资本办医为什么推不开,关键就是撬不动人才。公立医院垄断医生的学术资源、政治地位、有形和无形的收入。”张凯认为关键仍然是修改医师执业法,同步事业单位改革,让医生回归到自由执业。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原副主任医师龚晓明是较早选择走出体制的医生之一,他表示,目前要自由执业遇到的问题之一就是职称,无论在哪儿出诊,都要挂一个职称,甚至规定某一类手术,只有主任医师能做。他表示,“评价体系应该改变,依靠市场评价医生,而不是依靠职称来评价。”

庄一强表示,只要医院没有取消编制问题,多点执业都不可能成为主流。而从更长远的目标看,多点执业是通往自由执业一种过渡,要实现医生的自由流动,最终必须走向自由执业。

据了解,目前广东省卫计委正在制定关于医师多点执业的细则,广东省卫计委一名人士表示,广东非常积极希望推动医师多点执业。

实际上,广东从2010年1月开始试点医师多点执业至今5年了。根据原广东省卫生厅的数据显示,广东省16万多名注册医师,试点4年仅有3800多人申请。

现任广东省卫计委巡视员的廖新波2009年开始力推多点执业。在他分管医政期间,已经起草了广东版多点执业方案,遗憾的是在他转换岗位前没能面世。

廖新波表示,目前多点执业申请多为医联体、帮扶等形式运作,大部分医生仍对所在医院有所顾忌。

“很多公立医院院长公开表态,不准本院医生多点执业。”廖新波说,他也常和这些反对的院长就多点执业进行辩论。

不但是院长发话,多点执业的阻力还在于医院内部的规章。廖新波表示有公立医院规定了医生每年出诊不得超过20次。

院长们的顾虑多为担心医生无心在本单位工作,把病人带走。“这是狭隘的管理思维。”廖新波认为,多点执业后,医生的工作状态会更好,会更珍惜自己的羽毛,因为一旦出事声誉就会下降。

“院长担心医生离开,其实他们没有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就是我做好服务平台,做好护理团队、人力资源管理,吸引更好的医生来医院。”廖新波认为,当医生成为社会人,按照合同办事,竞争上岗,会实现资源合理的配置。

当公立医院被限制扩张,医院不能招更多的人,因此多点执业后可以做更多的交流、替换,让队伍更精干、专业、有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多点执业也势在必行,国家正在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事业单位的福利将减少,福利留人的办法将会弱化。因此事业单位改革将成为多点执业的巨大推力。

廖新波还注意到一个怪现象就是,一方面公立医院在做人事改革,另一方面竟然有民营医院向编办拿编制,“说明现在大家的认识还比较混乱”。

罗庆(化名)是港大深圳医院一名医生,谈到国家版的多点执业即将在深圳试点,罗庆苦笑,早在和医院签订合同之时,“走穴”就被列为合同的禁止性条款,也就是说,一旦被医院发现有“人在曹营心在汉”这种行为的,马上开除走人,毫不留情。事实上,医院之所以在这件事情上不讲情面,原因也能够理解,医院已经给到医生一个阳光体面的薪酬,只要在医院辛勤工作,就能获得高薪酬劳。

罗庆透露,在香港管理层的眼中,如果是普通医生希望能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多点执业的话,可能会不被管理层容忍。

罗庆认为,在多点执业上,国家政策并没有在医生与第一执业医院的博弈上给予明显的倾斜,而医生相对公立医院来说是弱势群体。

对于已经差不多有二十年行医资质的医生张伦(化名)来说,多点执业必须以不伤害医生为前提。一个例子是,张伦的专家号在黄牛市场上被炒到300元一个,而实际上中间的差价被黄牛赚走了,医生的价值并没有得到体现。

深圳一家公立医院的院长则表示,多点执业的推出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加剧“看病贵”的问题。尽管国家的方案明确提出,多点执业医师不得为了谋取不当利益而损害各执业地点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合法权益,但实际操作中很难监控。“比如一个专家,在我们医院给患者看病,诊金是22元,到民营医院可能达到200元,这时医生就会盘算个人利益怎么最大化,比如他之前在医院每天可以看30个病人,现在他可能只看10个。其他想看病的患者就需要到民营医院挂贵价号。这种做法无疑损害的还是普通大众的利益”。这名院长表示,“一旦医生完全市场化了,对患者来说,可能未必真的是一件好事。”

“你的孩子病了,需要找一个著名专家看病,但这个专家太火了,所有的号都在一周前被抢光了,你怎么办?”一家民营医院负责人的看法却完全不同,“你是愿意到处找人托关系,在公立医院给孩子挂个号,结果不到五分钟就被专家打发了。还是愿意花200元钱,在民营医院里让专家给孩子详细诊疗,还不担心医生因为诊金太低而给你孩子乱开药?”这位负责人表示,医院资源真正流通起来,医生能获得与自身知识和资历都匹配的收入,对于患者和医生双方来说,才是一种真正的双赢。

这位负责人表示,对于医生的市场化来说,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医生从体制中走出来或者自立门户,这是医生自我意识觉醒和患者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而导致的结果,而多点执业能起到的作用可能很有限。

来源:南方都市报

经济利益多元化 篇3

一、物质利益多元化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特点

经济利益多元化使思想政治工作对象复杂化。过去, 由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强调人们根本利益的一致性, 把利益分化控制在最低的限度内, 决定了人的分化比较简单, 基本可以概括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改革开放以后, 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 客观上促进了经济利益分化和多元化格局的形成, 而且促使了原来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三大群体的进一步分化, 多种多样的有着不同利益要求的利益群体应运而生,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在结构上日益复杂。在此情况下, 思想政治工作原有的工作内容和方法, 诸如普遍号召、行政命令等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经济利益多元化使社会心理产生一定程度的失衡。改革开放以后, 对利益分化和多元的认同和鼓励, 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生产积极性的提高。但是, 由于我国的利益分化, 除了一部分是由于人们自身条件、个人努力程度等不同造成的之外,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国家政策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上的倾斜, 某些地区或垄断性行为得天独厚的条件造成的。除此之外, 还有一些人是靠钻国家法律、政策的空子等手段而发家的。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地区、群众或个人与仍处于落后状态的地区、群众或个人的生活水平和发展条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先富裕起来的群体中的个别人挥霍、浪费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严重地影响了整个社会风气。一些人为金钱及奢侈的生活方式铤而走险, 非法经营、非法牟利、贪污盗窃。而党政机关的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的发生, 这既是社会心理失衡的一种表现。也是社会心理失衡的触发因素。社会心理失衡发展到一定程度, 将会破坏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 做好人们之间的沟通、协调和引导工作, 平衡社会心理, 就成为思想政治工作新的任务之一。

经济利益多元化使一部分人的政治意识淡化。部分人只关心自己的经济利益, 而对国家利益、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漠不关心, 最明显的表现是党、团组织活动及其发展曾一度受到冷落。在利益的驱使下。一部分人在经济活动中不讲政治方向, 出卖政治原则:不讲政治纪律, 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有令不行, 有禁不止;不讲企业道德、职业道德, 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 坑害国家、危害人民。这些行为是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目标相悖的。人们政治意识的淡化, 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

经济利益多元化使人们的价值观取向多元化。改革以前, 人们经济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人们在价值取向上的基本一致。改革以来, 一方面由于人们获取利益的渠道日益多元。利益差别进一步加剧, 不同的利益群体有不同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另一方面, 我国在引进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随之而人, 部分人模仿西方的生活方武, 片面追求物质享受、追求高消费, 片面强调个人需要和欲望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盛行。这些价值观念的存在和发展, 很容易滋生为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国家利益和尊严、不顾法纪约束、不顾道德廉耻、丧失共同理想、缺乏奉献精神的倾向。这样必然会阻碍改革的进程, 使改革开放的预期效果大打折扣。因此, 引导人们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 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任务。

二、物质利益多元化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对策

思想政治工作应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正确的指导思想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它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问题, 具有导向作用。在我国, 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尤其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新时期工作的指导思想。

思想政治工作应坚持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原则。马克思曾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 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其中物质利益又是其基础。邓小平也指出:“不讲多劳多得, 不重视物质利益, 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 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问可以, 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 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 革命是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 不讲物质利益, 那就是唯心论。”这就告诉我们, 物质利益与革命精神是辩证统一的:如果离开了物质利益来讲革命精神, 那就是违背了唯物论;如果离开了革命精神来谈物质利益, 那就违背了唯物辩证法, 就不可能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经济利益多元化 篇4

一、充分发挥党的利益整合功能, 整合利益关系, 化解社会矛盾

随着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 人民内部矛盾不断涌现并呈现出新的特点。第一, 矛盾触及的层次性加深。各种矛盾的利益性特点突出, 主要表现为经济利益矛盾, 并会从经济利益矛盾波及到政治利益, 影响到不同利益群体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的差异。如果经济利益关系处理不好, 就会上升到对现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失望和认识分歧。第二, 矛盾复杂性加大。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本身就意味着差异与矛盾。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矛盾往往交织在一起, 相互渗透, 形成十分庞杂的矛盾体系, 牵一发而动全身。同时, 特定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也往往交织着理性与非理性、政治与经济等多种因素。协调、整合不同利益要求与矛盾, 在现实中涉及效率与公平、少数与多数、近期与长远等各方面利益关系, 使解决矛盾的难度增大。第三, 矛盾的对抗性具有潜在上升的趋势。新形势下人民内部利益矛盾越来越多地集中表现为各种利益冲突, 有的甚至激化为群体性事件。突发性群体矛盾的发生会干扰正常的社会秩序, 容易导致社会舆论的错位。如果定性不当, 处理不及时、不得当, 往往容易造成对立情绪, 导致行为冲动与失控, 使矛盾激化, 甚至产生对抗性结果, 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

这些新的矛盾特点对执政党的整合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党作为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者, 必须注重社会公平, 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这样才能赢得各阶层人民对党的信任和支持, 推进党群关系的和谐发展。

二、运用法律调控手段, 调整利益关系, 化解社会矛盾

法律本身具有调节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功能。法律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公平性和统一性的特点, 它是缓和、化解利益摩擦和利益冲突的内在调节器。法律正是在对利益关系的控制过程中表明其自身的价值、体现出其旺盛的生命力的。党和政府必须从调节利益矛盾出发, 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法规, 形成以利益调节为基础的法律调控手段。

1. 坚持以人为本, 确保司法公正透明

“以人为本, 司法为民”应是现代民事司法理念的核心内容。在司法制度的构建和运作中, 必须体现人文关怀, 将人作为民事司法的立足点和归宿点, 承认并保障当事人的主体地位, 将人作为有理性的、能独立判断和自主选择的主体, 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维护当事人的尊严, 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和应有自由。然而, 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诸多司法不公的现象, 司法机关受到行政干预和其他因素干扰的情况比较普遍, 受损害的不仅是当事人, 更重要的是损害党和国家的则无威。任何损害司法公正的行为, 都是不能容忍的。司法公正是司法机关的生命线, 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保障和基本前提。因此, 要加快司法体制改革, 从制度上保障司法公正。同时, 要以人为本, 把提高司法队伍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作为战略任务来抓, 从根本上保障司法公正, 以充分发挥司法机关在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公正中的能动作用。

2. 加强人民调解工作, 着力化解矛盾纠纷

人民调解, 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对民事纠纷当事人在依法查明事实真相、分清责任是非基础上, 通过说服教育、规劝疏导, 促使其互谅互让、平等协商, 自愿达成调解协议、消除纷争的群众自治活动。人民调解的性质属于民间调解, 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有效方式或手段。这些非法律化的社会手段在维持社会价值以消灭冲突的同时, 也为社会提供了这种价值的行为准则。人民调解制度既是促进基层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服务的一项民主制度, 也是解决纷争、化解社会矛盾和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法律制度。鉴于中国的实际国情, 人民调解更适合于广大农村地区。因此, 健全农村民调组织, 加强民调工作, 提高民调水平, 对防止矛盾激化、升级, 维护社会稳定, 更显意义重大。然而长期以来, 人民调解工作中存在组织定位不准、人员素质不高、工作过程中无标准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尤其是相关的法律制度严重缺失。因此, 要积极探索人民调解工作改革与发展新思路、新做法, 更好地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3. 通过普及法律知识, 增强全民法制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 人们的法制观念大大增强, 开始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目前普法工作中, 应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强化群众的权益意识、契约意识和诉讼意识, 为运用法律手段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让群众知晓在各类社会活动中, 公民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哪些行为受到法律保护, 哪些为法律所限制和禁止, 以增强群众的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自觉性;让群众明白契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违约的责任, 破除“情重于法"的传统观念, 养成事前立约、事中履约、事后守约的行事习惯;让群众自觉树立诉讼是维权之道的思想, 积极引导他们逐步增强依法维权的自觉性。

三、不断调整完善党的政策, 整合利益关系, 积极化解社会矛盾

中国共产党在整个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居于领导地位。党的每一项决策的制定和执行, 都同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党的决策和执行正确与否, 是党能否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首要问题。党必须群众的内部矛盾, 以推进党群关系的和谐发展。

1. 关注弱势群体, 调整公共政策

弱势群体是一个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分布广泛的群体。其人员构成主要包括下岗失业人员、体制外工作人员、进城农民工、较早退休人员和收入较低的贫困农民。弱势群体在经济上属于普遍贫困的阶层, 在政治上也处于无权状态, 因此, 他们大多处于社会的底层。当弱势群体将自己的弱势境遇归结为经济利益原因时, 社会中就潜伏着某种冲突的危险。还可能导致他们对党和政府的不满, 影响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因此, 关注弱势群体问题, 化解群体利益冲突, 应成为公共政策制定的着眼点。必须有效发挥国家政策导向作用, 在建立健全通畅的利益表达机制的基础上, 通过国家立法, 采用法律的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建立和完善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合的社会保障制度, 采用社会援助、社会疏导和社会调节等社会保障手段, 有效解决弱势群体的困难, 化解矛盾。

2. 坚持社会公正, 保护大多数人的利益

运用政策进行利益调整和分配, 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它涉及各个阶级、阶层、团体乃至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在如此错综复杂的情况下, 利益调整不当或分配不公, 必然会诱发新的矛盾和冲突, 因此, 在对利益进行调整和分配的过程中, 必须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而在具体操作中, 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做到公平公正, 因此, “照顾大多数”是实践中应掌握的重要标准。比如, 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要充分体现大多数劳动群众的利益, 每项决策、每项改革措施, 都应该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其他社会劳动者成为主要受益者。同时, 要认真分析政策对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影响, 并对社会弱势群体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尽可能让他们少负担、多得利;要加强收入分配中的宏观调控, 建立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要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 采取相应政策措施, 保护合理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 调节过高收入, 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3. 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快推进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 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以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要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 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党只有保障和改善民生, 才能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整个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摘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 要处理好社会多元利益关系, 必须充分发挥党的利益整合功能, 整合多元利益关系, 化解社会矛盾, 有效地协调社会中的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要运用法律手段, 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要坚持以人为本, 确保司法公正透明;加强人民调解工作, 着力化解矛盾纠纷;通过普及法律知识, 增强全民法制观念。要不断调整完善党的政策, 关注弱势群体;调整公共政策, 坚持社会公正, 保护大多数人的利益;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快推进社会建设。

关键词:和谐社会,利益关系,矛盾,整合,化解,党群关系

参考文献

[1]杨继绳.中国当代社会各阶层分析[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6.

[2]潘光宇, 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矛盾研究[M].吉林:白山出版社, 2000.

[3]甄小英, 等.党群关系新论[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1.

[4]曹殊.新时期党群和群众路线新论[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1.

[5]赵文禄, 等.党群关系建设概论[M].青岛:青岛出版社, 1991.

[6]王邦佐, 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经济利益多元化 篇5

关键词:场域理论,城中村,利益关系

一、问题的提出

城中村是我国快速城市化的特殊产物, 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 坐落于城市之中或者城市周边的、产业结构与职业结构都基本上已经非农化的村庄。

一方面,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城市用地急剧膨胀, 农村土地被逐渐蚕食, 出现了大量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 被城市建设用地包围的都市中的村庄, 它们既具备城市的某些特征。

另一方面, 在价值观念、社会结构、经济生活、管理方式等方面依然保持着小农村社的特征。受到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的影响, 城中村成为城市中的边缘社区, 存在着规划混乱、管理困难等诸多社会问题, 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矛盾焦点, 城中村的改造成为当务之急。但是城中村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村民、政府和房地产商等多方利益, 只有理顺各方利益, 形成使各方利益平衡的合约安排, 城中村改造才能顺利进行。

二、布迪厄场域理论概述

城中村作为城市和村落的混合社区, 是一个特殊逻辑的社会空间, 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和理论视角具有启示作用。

法国学者布迪厄是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 他坚持将社会学的理论分析与经验研究相结合, 提出了方法论的关系主义, 主张研究实践。

场域理论是布迪厄实践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布迪厄提出在高度分化的社会里, 社会世界是由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构成的, 这些社会小世界就是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的空间。这些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社会小世界”即布迪厄的场域, 如经济场域、政治场域、哲学场域、文学场域等。

在布迪厄看来, 首先, 场域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空间, 每个场域都有自身的逻辑、规则和常规, 一经形成就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其次, 场域具有能动性, 它可以利用自身结构重塑进入场域内的关系或力量。再次, 场域是一个争夺的空间。场域中的行动者为资本和权力不断发生争斗, 行动者为占据场域中的某种位置的不断争斗使场域持续运动变化, 并在这一过程中改写面貌。

场域是一个由各种因素组成的关系网络, 因此用场域理论研究社会问题应当从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在场域中行动者只有获得某些资本才能占据特定位置, 然后凭借其所占据位置获得在场域中的某种权力, 并进行新的竞争。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受到他们在关系网络中位置的制约, 他们的地位和作用受到他们个人所具有的资本的制约, 行动者需要根据自身所处位置和场域中的各种关系制定自己的行动策略。

场域理论视角下的城中村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网络, 在社会发展中有自己的目标与追求, 有自身的逻辑和规则, 内含丰富的资源与资本。诸多群体或个体的利益附着于这一特定的复杂关系网络中, 各种类型的行动者为取得或捍卫资本和权力不断发生争斗, 在这一过程中场域改写着面貌。

场域在变迁过程显示出其自身具有推动发展的内在自主性力量, 只有充分开发与利用这种力量, 社会发展才具有更充分的基础性推动力, 这往往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最为经济的策略。基于以上考虑, 场域理论为我们认识城中村这一独特村社共同体、梳理其中诸多群体与个体利益提供了理论视角。

三、城中村多元主体间利益关系

在城中村这一特定场域中, 主要存在着村民、开发商和政府这三个利益主体。城中村改造涉及各方利益, 在主体之间存在着利益的矛盾与冲突, 因此改造过程中必须理顺关系, 均衡三者间的利益。

(一) 村民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分析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管理制度, 城乡关系人为割裂。在土地制度方面, 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制。城中村虽然处于城市的规划范围内, 但是土地仍然是集体所有, 由村委会代表村民进行管理。在城市化进程中, 城中村的土地迅速升值, 成为一笔极其可观的集体资产。

政府作为实际上的土地所有者, 出于城市整体规划发展的需要, 想要获得城中村土地的支配控制权。而村民作为名义的土地所有者和实际的土地使用者, 土地是他们的根基, 更是收入的重要来源。村民为了自身的利益, 坚决反对土地的国有化, 或要求由村民自己获得拆迁改造和新建楼盘的开发权, 希望实现土地使用权转让后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土地所有权归属、失地村民的利益补偿成为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政府与村民利益博弈的关键问题。

另外, 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 城中村的管理模式应当由村社管理模式向社区管理模式转化。但城中村尽管已经非农化, 村民仍然对村落有很强的依赖关系, 习惯于找村委会处理解决问题, 就将出现社区街道居委会与原村委会之间职能的冲突与管理权的争夺。并且, 由于村民能够从村集体资产中获得分红等可观收入以及各种福利, 他们不愿成为城市居民, 而愿意保留村民的身份。

(二) 村民与开发商之间的利益关系分析

城中村改造的难点之一就是改造的资金从何而来。房屋出租是城中村村民的一项重要收入, 出租屋的成本低而收入可观。于是村民最大化地利用有限土地, 争取更多空间, 使得城中村中建筑物密集, 出现了为人所诟病的“握手楼”、“一线天”等景象。而村民中也出现了依靠房屋收入为生、终日无所事事的食利阶层。

因此对于村民来说, 城中村改造不仅要补偿村集体土地产出和增值的收益, 更重要的是要补偿出租收益。这使得城中村改造需要庞大资金。政府无力承担全部改造费用, 引入开发商参与城中村改造, 由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和减免相关的税费, 开发商提供拆迁及改造费用。开发商参与城中村改造, 其看中的是城中村较好的地理位置, 目标是为了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如果安置补偿数额过于庞大, 开发商担心他们将无利可图。因此, 拆迁安置补偿方案成为村民与开发商之间矛盾的焦点。

(三) 村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分析

村民之间的利益冲突主要表现在城中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把股权具体量化到每个村民身上, 是城中村社区股份制改革的重点。对于村民来说, 他们关注村籍如何界定, 哪些人可以享受集体资产产权, 哪些人不能享受集体资产产权;以及集体资产的收益如何在村民之间进行分配。村民之间的争议首先表现在如何确定“村籍”上, 比如外嫁女是否分配产权, 上门女婿是否给予产权, 等等。在村籍界定过程的争议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间秩序的调整和本土资源的重新选择。集体资产的收益分配则是在界定了村籍之后, 在集体成员之间进行分配, 村民的争议集中在分配方案如何设计, 是平均分配还是区别对待, 哪一种方案更能够体现公平。

(四) 政府与开发商之间的利益关系分析

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 政府通过改造可以获得丰厚的土地资源及改造后地价提升所带来的财政收入, 但政府同时注重社会效益, 使城中村改造符合城市整体规划, 确保改造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并重视改造后村民补偿安置, 确保社会稳定。因此, 政府必然对城中村的改造与开发进行规划与限制。而开发商参与城中村改造是为了获得利益最大化, 获取政府优惠政策的同时力图把改造成本降到最低, 于是产生政府政策限制与开发商市场化运作之间的矛盾。

四、结束语

城中村是村民等利益主体所依赖的蕴含着丰富资源与资本的特定场域, 也是利益主体实现其诉求的途径, 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 各方要实现其利益诉求, 必然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做出妥协, 才能达成利益平衡的改造方案。政府在利益关系中拥有最终制度安排的决定权, 应当发挥主导作用, 关注所有群体的利益诉求, 在不同群体的收益要求中寻求次满意均衡点, 协调城中村改造中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扶助弱势群体, 促进社会公平, 推动城中村改造问题的解决。

另外, 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 应当尊重当地地方性传统和文化, 借助本土资源降低城中村的改造成本。在改造方案的制定过程中, 重视村民的智慧, 尊重村民的选择, 让场域内的惯习成为推动场域发展变化的自主性力量。城中村利益主体之间竞争与妥协, 最终将改变城中村的面貌。

参考文献

[1]、蓝宇蕴.都市里的村庄—一个“新村社共同体”的实地研究[M].三联书店, 2005.

[2]、李培林.村落的终结[M].商务印书馆, 2004.

[3]、布迪厄.实践与反思[M].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

[4]、张劲松, 万金玲.城中村改造中的多元主体互动[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4) .

[5]、运迎霞, 常玮.博弈.和谐.共赢——“城中村”改造经验借鉴及其策略研究[J].城市规划设计, 2006 (3) .

经济利益多元化 篇6

一、经济利益才是推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动力

在经济增长的方式上,循环经济提倡摒弃“资源-产品-废弃”线性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变革为“资源-产品-废弃-再资源”的闭合式增长模式。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要顺应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要求,推进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两型社会建设。只有尽量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率最大化,尽可能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有效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成本,促进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共生共存,才能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但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形势下,推动循环经济的主体归根结底在于企业,但企业发展壮大的命门是如何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的基石。而发展循环经济是否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是否降低了生产效率,这是在推进循环经济过程中企业经营者自然会产生的顾虑。不容讳言,企业是逐利的,要企业自觉自愿地发展推进循环经济,切实变革经济增长的模式,从粗放型转变成为集约型,口号再好再响,勾勒的愿景再怎么优美,还不如让企业看到真金白银来得有效。只有有利可图,企业才会真正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自身的内在动力。要使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获得动力,必须保证企业的经济收益稳定或者能够获得提升,在此前提下,企业才可能真正关注循环经济,关注环境效益的改善。企业选择何种发展模式会比较参考不同模式之间成本收益核算的大小,而循环经济模式主张降低能耗,用合理有效的技术变废为宝,使废弃物再进入生产流程,也就提高资源效率,自然会增加成本收益,只有有利可图,才能让企业放弃那些高能耗、重污染和低效益的技术和项目。这才是循环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利益基础。

二、循环经济利益机制影响因素分析

企业提振经济效益的方式有两种:直接型和间接型。直接型指的是企业通过引入高新技术、研发优质产品项目、调整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等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间接型指的是企业通过软实力提升,塑造企业文化,打造企业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从而增加企业的市场占有份额和竞争力,获得政府民众的支持。而循环经济生产模式,能直接和间接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循环经济一方面主张优化产业流程,使资源利用率最大化,从资源的开采、资源购入、生产、加工、销售、回收废弃物等流程中,寻找循环经济产业模式的介入点,用循环利用的相关技术和设备开展节能、环保、高效地生产利用资源,提高废弃物、污染物的利用处理率,这不仅能提升优化产业流程,还能切实降低在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物耗,从而直接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企业减少废弃物排放,提倡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和谐发展,充分体现负责任的企业形象,有利于提升企业品牌价值,从而间接地获取了长远的经济效益。综合而言,循环经济有利于企业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提振,推行循环经济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有益的。如何优化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流程,核算运营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使经济效益最大化,需要注意控制和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1)原生产品价格与成本

要让企业推行循环经济,通常要求经济效益能实现可视性和可预期。原生产品的价格与成本成为了企业实施循环经济战略的推动力。产品的价格越高,代表可能获得的收入越高,利润空间越大,实施循环经济再利用、再资源化的潜力就越高;原生产品成本可分解为原生资源和其他附加值组成,原生资源的价值在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再资源化可获得的经济效益会越高。

(2)再资源化产品的价格与成本

通常再资源化后生产产品的价格与原生资源产品的价格相差不大,由于今年来由于绿色消费观念的影响,再资源化产品的价格甚至会高于原生产品的价格;在成本方面,由于我国资源市场长期以来定价都偏低,资源再生的成本相对较高。原生资源的成本主要是其劳动成本,而再生资源的成本不仅仅包含废弃物的购买成本、购买后的处置成本、加工成本,还包括为了使用废弃资源而增加的设备、技术等的投资。一般来说,原生资源的价格会与再生资源的成本持平甚至会更低廉。根据南方某地区的统计资料显示,对农村土地征用的价格为每亩1-3万元,而旧街区或厂房改造、宅基地再利用成本每亩1-3万元;工业用水每吨0.95元,水回收再利用,综合成本每吨0.9元;建筑用砖粘土制砖每百块粘土开挖成本10元,粉煤灰制砖每百块粉煤灰成本15元,再生资源在成本上基本不会占优势,这就严重阻碍企业实施循环经济战略。

(3)可供回收产品的数量或成本

企业实施循环经济,通常为了使用废弃资源需要增加大量投资,如清洁生产设备和技术等。为了获得规模效益,减少回收资源单位成本,企业要求可供回收的资源或产品超过一定数量水平,再生资源中存在有回收的价值。按照我国传统会计核算的方法,废弃物不进行成本分配,无法衡量其价值,可以引入“资源价值流”的“负制品”或“资源成本损失”概念,对其进行衡量。按照资源价值流的思想,正负制品都参与了生产过程,共同耗费了资源和能源,不合格品和废弃物同合格产品一样,都应该进行成本分配,而分配的标准是数量、重量及元素含量等,其计算公式为:

(4)废弃物环境污染损害值或排污费等

除了直接获得经济效益外,实施循环经济的目的更多在于同步提升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外部成本内部化不仅完善环境效益的核算,还可以使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挂钩,加大企业等经济主体进行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在我国目前的排污收费制度中,虽然也有对超量排污等的收费、处罚方法,但是这种处罚的力度相对于清洁生产的投入来说相当的低,政府应该切实深化改革,加强环境整治处罚力度,进一步完善排污收费制度,坚持由污染者买单、“排污收费、超量加倍、超标处罚”、收费标准高于污染治理成本、治理污染优惠等四项原则,采取切实措施,对各类主要污染物的治理进行成本调查,制定高于末端治理成本的治污费用,采用总量控制、逐层分解核定排污收费的标准,逐步使主要污染物诸如化工尾气、工业废渣、污水等排污费提高至治理污染的成本平均线以上,在实行过程中注意有序推进,切不可粗暴武断,亦不可拖延不顾,在考虑社会治污成本的同时,也需兼顾企业经济承受能力,逐步推进实施到位。

通常衡量废弃物环境损害可以尝试采用外部成本内部化的方法进行,其计算流程为:1计算企业产生的各种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的数量;2将废弃物数量予以标准化(如我国的三废当量的计算);3计算标准化后各种废弃物的环境损害系数。例如废水的单位环境损害值等。我国对于环境损害值的计算比较落后,可以参照国外学者的研究结果进行,例如日本的LIME、荷兰的Eco-indicator99,瑞典的环境优先战略(EPS),欧洲联盟的主导开发的Extern E认定等,可借鉴其中的环境损害综合系数计算表而得;4将标准化的废弃物数量与换算的损害系数值相乘即可得其外部损害价值。

如以日本的lime计算法为例,其计算的原理可以表示为:

其中,WEIij—第i流程环节j种环境影响废弃物;UEIVij—第i流程环节j种废弃物的单位环境损害价值系数。

(5)再资源化补贴或税收优惠

与排污费制度相对应的,是国家对再资源化的补贴或税收优惠。政府应切实有效地推进环境治理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企业在环境保护或污染削减的经济活动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包括税收减免补贴、奖金、贷款优惠等。政府推行除污减排绿色补贴的政策,会降低企业处理污染的成本,政策激励能进一步推动企业在污染治理技术上的革新;另外,政府还需逐步提高环境污染的标准,逐渐控制污染,改善人居环境。政府严格把控污染,监督环境的污染指数,加强对污染的控制和对环境的惩治力度,让绿色指数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对环境的期许日益水涨船高,经济发展模式断不能回到粗放型的老路上去,政府的雷厉风行,使企业能自发地实行清洁生产,达到政府对环境的监管目的,促进企业实施循环经济。

三、企业循环经济最优化决策分析

在以上几种因素的影响下,企业通常会根据利益最大化原则,在是否实施循环经济之间进行比较和选择。

(一)基本假设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多种投入,包括材料、能源、人工、设备、资本等,生产过程中的产出包括流向下一生产过程、下一生产者或者直接用于消费的产品以及生产中不合格废弃的产品等废弃物。合格产品产生正的效益,不合格品不产生效益或产生负效益,但二者共同耗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向外排放不合格品或者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损害,产生负效益。简言之:

C总=C正+C负

V总=V正-V负-V外其中,C总指生产过程中的总成本,C正指合格品成本,C负指不合格品成本,V总指生产过程中的总效益,V正指合格品价值,V负指不合格品价值,V外指对环境的外部损害。

生产过程中利润π总=V总-C总

假定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资源为r,产出的产品数量为q,单位资源的产出效率为α,则有Q=αR,即。根据质量平衡原则,废弃物的数量,假定单位产品的单价为p,p为常数,不随产量变化,单位资源成本为c,c也为常数,不存在规模效益,单位废弃物的外部环境损害为u,则可得利润函数,作为循环经济考察的重点废弃物(负制品)来说,未经回收利用的负制品价值基本为0,其利润函数

(二)企业实施循环经济效益分析

在上文中基本假设的基础上作出企业循环经济最优化决策。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方式可能有三种:从废弃物中再生资源,作为原材料投入生产;从废旧产品中回收资源以及从废弃物中回收副产品。三种方式下的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分析是不一致的。

(1)废弃物资源化决策分析

废弃物资源化是指从企业生产流程对外排放的废弃材料和工业废水、废气、固废中回收可用的资源,将废弃物再资源化后继续投入生产环节。这种再生的废弃资源通常作为原材料继续投入生产。

假定单位废弃物再资源化率为β1,即每单位废弃物中可以产生β1单位再生资源,则生产过程中可以产生的再生资源总量为,以此再生资源生产的产品数量为;通常为鼓励企业实施循环经济,国家会有一定的补贴,假定国家的单位再资源化补贴为τ,即回收一单位再生资源,可得τ国家补贴;再生过程中单位回收成本为γ1,则增加的收入总量为(p+ι)β(1-α)Q,(成本为γ+c)β(1-α)Q,因为回收废弃物而减少的环境外部损害为uβ(1-α)Q,增加的总收益为

△π=(p+ι)β(1-α)Q+uβ(1-α)Q-(γ+c)β(1-α)Q=(p+ι+u-γ-c)β(1-α)Q,式中,β>0,1-α>0,因此由该分析可知,企业是否进行废弃物资源化决策取决于单位产品价格、废弃物的单位环境损害、单位产品成本以及再生成本的大小。废弃物的单位环境损害越高,企业进行循环经济改善的动力越大,单位资源化成本越高,企业再资源化的动力越小。

(2)旧产品回收决策分析

旧产品回收即是指企业将经过消费流程后废弃的产品进行回收,和资源再生化相比,旧产品回收中废弃物的分布更为分散,因此收集时通常需要更多的人工、运输等费用,旧产品回收后的用途通常是经过再加工后直接作为产品出售,假定旧产品投入使用环节后废弃时对环境造成的损害为u3,回收率为β2,即一单位的产品经过使用后可以回收β2单位新产品,为了回收Q单位产品,可以减少消费后的废弃旧产品Q/β2。可减少的废弃物环境损害为。假定回收过程中的费用率为γ2,国家为鼓励回收的补贴为τ2,回收制造新产品中产生的单位污染为u3,则回收可以产生的总效益为π=Q(p+u2+ι2-γ2/β2)-u3。企业常常需要在生产新产品或者旧产品之间做出决策,根据理性经济人假设,应该选择相对效益较高的生产方式,两者的效益差

(3)废弃物回收副产品决策分析

废弃物中回收副产品与资源再生化的原理类似,区别在于前者回收后直接作为副产品出售,后者作为再生资源继续进行生产和加工,两者都会使得生产过程对外排放的废弃物的数量大大减少,从而使环境负荷大大降低,切实增加了环境效益。回收副产品的经济效益在于回收的副产品的市场价值,相对于不回收来说,其经济效益绝对值就是其增量值,假定副产品的回收效率为β3,即一单位的废弃物经过使用后可以回收β3单位副产品,则企业在一个流程中可以回收的副产品总量为,单位价格为p副,可以减少的废弃物的数量也即为,则回收过程中的总收益为,为生产副产品所付出的单位成本为c副,则总效益。从该分析可知,企业是否做出回收副产品的决策,关键取决于回收副产品的单位价值、废弃物的环境损害以及回收成本。副产品的单位价值越高,废弃物的单位环境损害越大、回收成本越低,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动力越强。

四、结论

本文在分析影响企业循环经济效益机制的影响因素的条件下,对企业可能有的循环经济行为作出经济学分析,其主要结论和创新性意义有:

(1)利益机制是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动力。企业内部的价值观,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技术资源的限制等都会促进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然而要使企业真正自发持久的主动实施循环经济,还是需要利益机制的驱动,这是由企业的经济特点所决定的。

(2)利益机制的影响因素包括原生产品和再生产品的价格和成本对比,政府的再资源化补贴或优惠、废弃物损害内部化的价值等。经过经济学分析后发现,企业是否实施循环经济主要取决于以上因素的对比。该分析结论不仅可以为企业等微观主体实施循环经济提供决策支持,更可为政府循环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3)本文的经济学分析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基础之上,事实上,实践中这些假设很难成立,企业面临的经济情况也远比本文所做的分析复杂,如规模效益的存在,消费者消费观的改变等都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文章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朝全.论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与制度设计.生态经济.2006.8:56-59

[2]周宏春.循环经济的发展动力与前景.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2.5:4-7

[3]段学慧.经济利益驱动机制: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基于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分析.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2.9:3-8

[4]刘春蓉.循环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生成的动力与行为主体博弈分析.生态经济.2012.01:150-156

[5]Herzig,C.J.,T.Viere,S.Scha1tegger and R.L.Burritt.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ccounting:Case Studies of South—East Asian companies.Great Britain:MPG Books Group Strobel,M.,and C.Redmann.2002.Flow Cost Accounting,an Accounting Approach Based on the Actual Flows of Materials.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ccounting:Inform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s Eco-Efficiency in Industry and Science.2012.9:67-82

[6]陈翔,肖序.中国工业产业循环经济效率区域差异动态演化研究与影响因素分析——来自造纸及纸制品业的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2015.1:160-171

[7]冯华,宋振湖.山东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4)94-98

[8]罗喜英,肖序.基于低碳经济发展的企业资源损失定量分析及其应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36-40

[9]Onishi,Y.,K.Kokubu,and M.Nakajima.Implementing Material Flow Cost Accounting in a Pharmaceutical Company.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ccounting for Cleaner Production,Eco-Efficiency in Industry and Science.Volume 2008.24:395-409

[10]八木裕之.バイオマス資源を対象としたストックフロー統合型環境会計の展開.会計.2008.174(4)26-35

废旧家电回收需要经济利益支撑 篇7

对于消费者来说, 利益不是他们热衷于交旧的唯一支点。但是对于回收渠道来说, 利益则是不可或缺的支点。正规回收渠道都是企业运营, 不盈利项目对于企业来说是完全没有积极性的。比如通过销售商建立正规回收渠道的尝试, 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成功。有人曾体验过家电卖场的旧家电回收, 虽然销售人员在销售家电时保证会立即通知回收人员上门回收旧家电, 但最终还是被这个卖场工作人员“放了鸽子”。究其原因, 就是在回收的过程中, 卖场没有得到任何利益, 负责通知上门回收的销售人员也没有得到一分钱的收入。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销售人员的积极性都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 “忙不过来、没时间”等成为不告知消费者这里有正规回收渠道、不通知回收企业消费者需要回收的理由。久而久之, 这个回收渠道就被人为地堵塞住了。消费者找不到正规的回收渠道, 正规渠道也找不到消费者。如果销售企业可以从回收中获取一定的利润, 销售人员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收入, 企业与个人的积极性便可能会与现在大不相同了。

对于正规拆解企业来说, 如果没有国家的补贴, 恐怕是要拆多少赔多少, 根本不要提"盈利是企业的本质"这样的话。在这一点上, 他们根本无法与小商贩们一较高下。小商贩将旧家电转手一卖就能赚几十上百元。而非法拆解没有任何环保措施的投资, 只是将值钱的东西提炼了之, 拆解成本极低, 利润可观。有丰厚利润和干多少赔多少相比, 谁都知道哪个更有吸引力、哪个更好干。

上一篇:教学成本下一篇:基于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