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发问

2024-07-30

引导发问(精选五篇)

引导发问 篇1

教师在课堂上以“讲”促“学”的陈旧教学模式是造成学生被动接受的根源。新课程改革迫切要求教师转变观念, 将学生从被动中解放出来, 不断激发其发问的欲望并从中获得巨大的情感价值体验。

一、在获得感悟上下足功夫, 让学生有问

学生在课堂上要“有问”, 则先“有所悟”, 需“有所悟”则要以学习内容的高度熟知为要, 整个过程规律贯穿于课堂内外, 体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体验过程。一要在选择学习内容上下足功夫。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加工既要符合学段目标要求, 又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避免内容平淡, 缺乏思想性和针对性。二要在预习上下足功夫。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提出预习目标, 预习形式可集中可分散或两者相结合, 组织集中预习应提倡鼓励互动提问、讨论交流, 效果上可以不强调有所“悟”, 但必须做到“熟悉”。三是在引导精读上下足功夫。课堂精读是学生情感勃发互动的重要环节, 是学习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重要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学习内容, 抓住重点词句, 可以采取分角色朗读, 自由朗读, 同学间相互听读等形式, 达到情感共鸣。四要在留足思考时空上下足功夫。避免学生发现不了问题或提出的问题缺乏质量。

二、在转变教师角色上下功夫, 让学生敢问

小学生年龄小, 思想表现也较幼稚, 观察事物常受喜好趋使, 但均能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本人在教师心目中受关注、被喜欢的程度。学生喜欢老师同时害怕老师是否与生惧来。新课标强调, 教师要做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切实尊重每一位学生, 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喜怒哀乐, 尊重他们的选择权、尝试权和小犯错误的权利。要达到“尊其师, 信其道”的效果, 教师必须将自己放置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 与他们零距离接触, 解除了学生的紧张恐惧心理, 学生才能保持身心愉快, 才能保持思维上的活跃, 才能勇敢地提出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

三、在多元评价上下功夫, 让学生乐问

课堂上激活学生思维, 是引导学生爱学乐问的基础。

1、充分认识学生提出问题在整个学习活动中的巨大驱动价值。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 起点就一问”。问题是创新的起点,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可以说没有问题就很难激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就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 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 学习活动也就只能是表层的、肤浅的。

2、精心选择教学内容。要尽量使教学内容让学生容易感兴趣, 在他们兴趣高涨之时自然容易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 这就为深入学习奠定了必要基础。要预设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充分做好发言前所需的知识铺垫和积极思考准备, 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学得深一些、问得深一些。

3、发挥“夸赞”在提高学生发问自信中的作用。教师的一句鼓励, 一句表扬, 一个赞许的眼神或手势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讲, 就是他们克难奋进的最强推进剂。每一位教师要用智慧的语言, 赋予学生积极、热切的期望, 要精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 对有价值的提问自然要及时赋予高度肯定并寄予厚望, 对有些“不着边”的提高要从情感等其他侧面同样予以肯定, 保护他们的自尊、自信就是保护他们的闪光点, 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学得兴奋, 问得快乐。教师要不断总结, 积累多种有个性的夸赞语言和形式, 给予学生多彩夸赞, 学生处在教师赏识的目光中, 自然就敢讲敢说敢问乐问。

摘要:语文课堂需重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整体理解和独特感悟, 以不断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获取成功的学习体验。本文从如何引导学生有问、敢问和乐问三个层次进行探究, 以期让学生获得独特感悟和愉悦的情感体验, 发展学生个性。

童心发问散文 篇2

周末,孩子们带着孩子陆陆续续的都回来了。晚饭后,家人一边聊天一边喝茶,茶过五味,便都各自开始忙着自己的事。

我仍是把着那台在孩子的孩子面前刚刚“开放”不久的电脑不放,熟练地进入江山文学环视首页后,便径直点击东北风情,因为在这个社团里有我所关注的人和事。

女儿对上小学三年级的外孙子发话:“今晚赦免课外学习,随便玩一会儿。”外孙子一听“啊!谢谢妈妈!”便欢快地蹦了起来,然后来到我这儿,贴在我的身边。因为,这计算机里有外孙子的文档,有他写的“蜗牛”小日记、还有他画的图画、制作的幻灯片……

外孙子往我跟前这一凑合,引出了一连串的童心发问。

一、老师怎么还比学生年龄小呢

我正在天之娇名下浏览他的作品,想再一次看一看连续获得精品的几篇文章,品一品这如同国酒茅台一样回味绵长的滋味。

“这些文章都是天之娇老师写的。”我对身旁的外孙子自然自语地说。

“嗷!嗷!”外孙子轻声答道。

“姥爷,他是你的老师呀,我们班级老师比同学大二十多岁,那你的老师一定也比你大很多岁吧?”外孙子来个“常理式”思维问我。

“哈哈!我们是同龄人,年龄相仿,准确地说,我还比他大两岁呢!”我对外孙子说。

“老师应该都比学生的年龄大呀,姥爷,那你怎么还叫老师呢?”外孙子又追问。

我说:“别看人家比我年龄小,人家本事可大了,是个大作家。人家呀,从小住在农村,上学要走好几里地的土路,不像现在孩子上学有轿车、校车、公交车;晚上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做作业,也不像现在有电灯,还要摆上台灯;吃的是小米饭、大馇子粥,白菜土豆子和咸菜,大豆腐、干豆腐是最好的菜了,也吃不着肉,不像现在想吃啥有啥,吃的不愿吃,一检查身体还缺少微量元素。”

外孙子打断我的话:“姥爷,那你小时候也那样吗?”

我对外孙子说:“我小时候也是那样。别看那时候生活困难,条件不好,不过人家爱学习,作文写得好,文学写作的种子从小就在心里扎下了根。十几岁时就在刊物上发表诗歌了,大家都夸他‘是一个有出息的孩子’。”

“啊,十几岁就……真棒!”外孙子也有了感慨。

“后来人家上了大学,当了领导干部,写了很多书,有一部几十万字的大书,叫《呼兰河畔》,写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哈尔滨地区打土匪、抓特务的故事,里面有鸳鸯钥匙、鸳鸯石门,可惊险了。人家还赠给我一本那,有时间姥爷给你慢慢讲。”

我一边说一边看着外孙子,然后接着又说:“叫老师是对人家的尊敬和敬佩,就像你们学校向学习好的学生学习一样,姥爷我虽然写了几十年工作上的文字材料,还没有一本像样的书。”

外孙子听我这么一说,回转身从书架上拿出了我写的自行印刷的《我的父亲母亲》:“姥爷,这不是你写的书吗,上面都印着你的名字呢!”

我笑了笑对外孙子说:“那是我为了纪念姥爷的父母写的家族回忆录,自己找彩印社印的,出书要由正规的出版社审批,有书号,这书号就像人的身份证一样的。”

我随即从挂包里拿出这几天正拜读的《党存青短篇小说选》对外孙子说:“你看,这本书的名字叫《党存青短篇小说选》,这是党存青写的,从沈阳特意给我邮寄来的,你再看看这书是白山出版社出版的,这个是书号,没有正规出版社出版的书是不算数的……他也比姥爷小十几岁,但人家是大作家。”

外孙子眨巴着眼睛直愣愣地看着我。

于是,我又随手从书架上拿过一本《历史小故事丛书》(先秦部分.上)对外孙子说:“你看,这套丛书是河北少儿出版社出版的,一共10册,每一册都有作者的名字,这是统一书号……人家天之骄老师赠给我的那本大书让我放在单位了,记得是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哪天姥爷拿回来给你看看……我写的那本书你看在这封面右上角还特意注上‘家族资料,注意保存’八个字呢,仅仅是一个自己和亲属留作纪念的资料。”

“啊,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呀。”外孙子说。

我又重复着:“出版社给出了书,或者在报纸、刊物上发表了自己的文章作品,才有资格申请加入作家协会当作家的。所以,姥爷我得向人家学习,向人家学习不管人家年龄多大,我都得叫人家老师呀!你说对不对?”

外孙子点头称是:“对!应该叫老师!”

我趁热打铁,引导外孙子:“现在学习的条件多好啊,你要好好学习,将来也当个大作家。”

“记住了,姥爷。”外孙子答道。

我看了一眼外孙子幼稚的小脸蛋露出了微笑,似乎明白了“老师也有比学生年龄小的道理”。

二、故事怎么长在土墙头上呀

外孙子也凑过头来跟我一起看天之娇的作品,突然好像发现了什么,又好奇的发问起来。

“姥爷,姥爷,长满故事的土墙头,什么是土墙头?故事怎么会长在土墙头上呀?”外孙子又不解地问到。

“呵呵,这土墙头,就是农村里的村庄,我们那个年代的人习惯叫屯子,在房子周围用泥土磊的土墙,土墙最上面就是土墙头。这几年打日本鬼子的电视连续剧里经常看到村庄里的土墙头。”

“姥爷,土墙头上只能长草啊!”外孙子说着又抬头看着我,等待“土墙头上怎么会长出故事” 的答案。

“你记得在圣诞夜圣诞老人送糖果的故事吧?”我说。

外孙子立即答道:“记得。那糖果是在我睡着了的时候妈妈、爸爸悄悄给我放的。”

“上星期天下午,我陪你上作文课,老师讲作文的写作手法你还记得吗?”我问外孙子。

“记得。”外孙子答应着。

我接着说:“记得,你给我说说。”

外孙子有点打喯儿,挠了挠头。

我笑着对外孙子说:“圣诞老人送糖果,那是夸张。长满故事的土墙头,也是夸张。那是人家作家通过土墙头这条主线讲村子里的故事。”

“姥爷的姥爷家住在村子东头,四周就是土院墙。”因外孙子还太少,我只能说这么一句。

我的眼前瞬间出现了姥爷家土院墙里的故事。姥姥病故的早,母亲为姥爷和年少的老舅缝补衣裳,到了秋季还特意拆洗被褥和棉衣棉裤,为了耐用,还要用米汤浆洗后,挂在用麻绳连接的大门柱子和西面土墙的木桩子上晾晒,中间还用一根木棍高高的支起来,黑色的斜纹布衣服面儿,白花旗布的里儿,阳光下的黑白分明,见证了浓浓的亲情。东侧的土墙下面是很高的土坎,记得一次和小朋友打冲锋,我从墙里爬上土墙头往外蹦,一下子滚到土坎下面,幸好没有摔坏,但却是后怕,吓了一大跳,埋怨自己事先没有“勘察”地形,对这里的地形地物不熟。生产队在姥爷家后院,姥爷原来是车老板,年纪稍大了,安排晚上喂马,生产队上又没有住处,就这样姥爷在土墙的西侧,开了个便门,免得走大门绕远。姥爷不仅非常勤劳,起早贪黑的喂马,而且做事也非常本分。自然灾害时,有的生产队喂马的更倌偷马料,而姥爷从不贪占集体的便宜。

“姥爷,姥爷,我知道了。”外孙子将我从思绪中拽了回来。

“姥爷,那我可不可以说长满故事的钢笔呀?”

“可以的。”我说。

“姥爷,那我可不可以说长满故事的玩具枪啊?”

“也是可以的。”我说。

“姥爷,那我可不可以说长满故事的书包哇?”

“当然可以了。”我说。

“姥爷,那我可不可以说长满故事的图书呢?”

“那更可以了。”我说。

外孙子围绕“长满故事”一连串的问,我是不停地答。

“啊,原来什么都可以长出故事来呀!”外孙子似乎恍然大悟的说。

“是呀!生活处处有故事。”我说完又陷入了拜读天之娇老师《长满故事的土墙头》这篇作品的心得中:你看,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这题目起得多绝呀,丰富的想象力,浓郁的乡土味。谁路过这里,特别是大凡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你不让他看他也得非要看一看这土墙头的风景。记得,我第一次看这篇作品时,食欲大振,一口气吃的直打饱嗝,撑得够呛。你说,这好东西也得慢慢消化不是,又反复回味。一看作品就知道天之娇老师,是一位地道的“农村通”,没有亲身经历,靠生编硬造是编不出来也造不出来的。真实感人,手法独特,语言诙谐,耐人寻味。诙谐的语言,似乎有一点粗,但那那真实的生活写照,活灵活现,如同身临其境;虽然是素描,但场景颇多,且很细。一条主线,通篇贯穿,演绎着作者自身、家庭亲人、邻里、屯子里的`许许多多真情故事。这里没有像堆积木似的华丽辞藻,却如同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牛肉干”有嚼头,如同房檐下挂着的糊熟了的苞米吊子,在煮大碴粥锅里原汤化原食那个别有一番风味的香。天之娇老师通过“一道院墙,划分开东西院邻居的分界线,如一本签署和平友好协议书镶嵌在那里。一个院墙,也如一条纽带,把邻里之间的感情连接在一起”蕴含了散文深刻的内涵,活灵活现地呈现了乡村人淳朴、勤劳、良善、友爱、和谐的关系。这是一段难忘的岁月,这是一页尘封的历史。后来的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又有谁能够读懂这土墙头长出的故事?!精美的作品不仅仅具有可读性,欣赏性,启迪性,产生极大的磁力,而且要耐读,其生命力的内核凸显,没有保质期,犹如文物一般,只有收藏增值!天之娇老师的这篇作品不就是这样吗!

三、柴火垛怎么会唱歌说话那

我欣赏天之娇老师的《如歌如诉的柴火垛》,静静地思考,这柴火垛,在乡村里随处可见,极其普通的事物,但却在他的笔下得到了升华,演绎了真情与哲理的故事,读罢好感动、好亲切啊!柴火垛,是庄稼院里不可或缺的风景;柴火垛,是勤劳节俭的象征;柴火垛,是耕耘收获的见证;柴火垛,是农户生活的缩写……眼前仿佛看到了灶膛里跳动的红红火焰,大锅做出的喷香农家饭菜!《如歌如诉的柴火垛》,告诉了“生活处处有华章”这样一个道理。关键是否具有像天之骄老师人家的慧眼、才思、妙招、真切。高山仰止!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原来人家的柴火垛里有“奥妙!”

这时,吃完水果的外孙子又黏在我的身上,歪着小脖想知道我在看什么。

外孙子看见天之骄老师的《如歌如诉的柴火垛》,又问起我来:“姥爷,柴火垛也没有嘴,怎么会唱歌会说话那?”

我说:“你就把农村烧火做饭的柴火垛想象成是一个或一群人,那不就能说话、能唱歌了吗。”

“这样,你看咱们泡茶的紫砂壶,你就可以把这个物件当成人看,往紫砂壶里放茶叶、倒开水就像人在吃饭,从壶里往茶碗里倒茶水不就像欢快地唱歌、高兴地说话一样吗。”我又接着说。

外孙子,在一旁只是一个劲地“啊!啊!”答道。

为了让外孙子理解这个作品题目的意思,我又用手指着照片:“你看,这就是农村的柴火垛,这是玉米的秸秆,秋收时农民把玉米收回家后,就把剩在地里的玉米秸秆拉回来垛好,等玉米秸秆风干后就可以用作烧火做饭了。”

“这么大的柴火垛,那得好多好多棵玉秸秆米呀?”外孙子又提出了新问题。

“是啊,有多少棵玉米秸秆不好计算,也没必要计算,都是几十棵玉米秸秆捆成一捆的,一垛柴火都大约知道有多少捆,不像你算算术题、奥数题要求必须算准确。”我对外孙子说。

“你看,那柴火垛上还坐着小孩呢!”我又指着照片说。

外孙子又问:“那小孩不怕扎着吗?”

我对外孙子答道:“农村的孩子皮实,不像城市里的孩子娇贵。你看,那孩子坐在柴火垛上还笑呢。”

“是呀。”外孙子答着。

“姥爷的老家在一条大河边上,屯子里的柴火垛也有玉米秸秆,但大部分都是从草甸子里割的蒿草。姥爷小时候与小朋友玩捉迷藏还钻进过柴火垛的茅草里呢。”我对外孙子提起自己的童年往事。

“哈哈,真好玩呀,好刺激!”外孙子高兴地说。

我接着对外孙子说:“就拿厨房里做饭来说,大勺、碗筷、盆罐等各种用品在一起不就像锅碗瓢盆交响曲吗!”

“所以,柴火垛会说话、会唱歌,那是人家作家把物体比喻成人了”我又说。

外孙子忙说:“姥爷,姥爷,我知道了,那《熊出没》动画片里的动物也都会说话、会唱歌,还有智慧与光头强斗呢。”

“还是外孙子聪明!”我说。

外孙子一听到夸奖,美滋滋的,热乎乎的身子贴我更近了。

“也是人家作家借着柴火垛,把农村过去的事情,难忘的故事写出来,自己看,也是把过去美好的事物给别人看。”我接着对外孙子说。

外孙子“啊!啊!”的应着,实际上,他还没有看见过真实的柴火垛是啥样子的。

我看着似懂非懂的外孙子,心想说得太多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他还太小。

细细品读天之骄老师的这篇散文,真是感同身受,往昔父亲带我与二弟弟打柴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

当年我家也在乡下住,河套里、草甸子上到处是柴草,可谓是就地取柴,只要不懒惰,就不会缺烧柴,柴火垛也就一年压一年的,富富有余。后来搬进城里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什么都要票要证,就是你有钱想多买一点煤也是很难的事情。因此,春秋时节,父亲、母亲带我与二弟弟也加入到城里涌动的捡柴大军队伍里。出城捡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次辛苦的遭遇,一次是旱地拉爬犁,一次是雨天拽推车。记得,一年的正月十五那天下午,家人吃完油炸元宵,父亲说,这年也过完了,天也马上开大化了,明天再去东山里捡一次柴火吧。看似商量的口味,其实这是父亲在下命令,我与二弟弟,不敢说个不字,只是不作声地收拾斧子、小锯、绳子、爬犁等做准备,母亲给装好了买来的光头饼,并用从医院要来的打点滴盐水瓶子洗净灌上开水。传统的元宵佳节,家家户户老早高高挂上纸糊的灯笼和彩纸旗,当夜幕降临,彩灯齐放,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位于东牌坊那段的正大街,人山人海观看扭大秧歌、踩高跷、摆旱船……可是,我与二弟弟只能老早伴着隐约的锣鼓声入睡。第二天四点钟,父亲就带我们抹黑出发了,天刚蒙蒙亮,挂满白霜的我们便到了40多里路开外的山上,顾不得喘息,就开始分头在没膝的雪地里寻找仗干“猎物”,中午时分两个爬犁装满了载,便往回走。第一道关,就是出山前,要经过赵家店林业检查站的检查,然后从当地人叫大岭的地方出山。这是一个足有30多度一里多长的上坡,也是山里山外的天然屏障。我们爷仨每次来到这地方都是先一同拉一个爬犁到坡上,然后回来再拉另一个爬犁。这么一折腾,就已经累得气喘吁吁的了。第二道关,就是翻过这大岭,眼前就是十几里路的漫上坡。那天,西南风一个劲儿地刮,气温突然升高,冰雪大开化,原来的冰雪路变成了泥水路,有的路段已经“赤身裸体”了,冰雪包裹一冬天的土路终于露了脸,可对于拉爬犁捡柴的我们却意味着要遭大罪了。父亲已经甩掉棉帽子,一声不吭地自己拉爬犁走在前面,这无声的命令,也让我和二弟弟两人不作声地拉爬犁紧跟在后面,于是上演了旱地拉爬犁的一幕。第三道关,就是从东城门到家的三里来路,平时冰雪就不多,天气渐暖早已露出了路面的煤灰渣子和石子。就是这么一段里,五步一停,十步一歇。凌晨两点多钟,终于到家了!母亲惦记着一直在灯下做针线活。还有一年秋季,借了人家的手推车,父亲仍是带我们哥俩儿去少陵河套打柴,打了一车江稗草,回来的路上瓢泼大雨下个不停,仅有的一小块塑料布苫到了车上,我们爷仨浑身上下没有一块是干地方的。土路遇上雨水一搅合,黏糊糊的粘满了手推车的轱辘无法转动,只有在泥水中一路拽推车。城里的柴火垛都不大,是引火用的,平日里就得眼巴眼望地瞅着烧,宁可炕凉一点也舍不得多烧上一把。

我自言自语地说:“难忘父母带我们走过的那个艰苦年代,给我们积攒了勤劳节俭的资产,点燃了生命的火焰!”

“姥爷,你在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外孙子又搭上了腔,将我从思绪中唤醒。

“啊,我也是在想这柴火垛是怎样如歌如诉的呀!”我对还在身边候候着的外孙子说。

我暗自思量,天之骄老师的一些作品虽然取材于“土”,但却让他这个“巧夫”加工出了精细的一盘盘“新奇特”田园绿色大餐,大有“土”中见“洋”,“洋”中见“怪”,“荤素搭配,百吃不厌”之感。我为他的那种火辣辣的热爱家乡,眷恋黑土的一颗感恩心、正气足的情操所钦佩;我为他的那种坦荡荡的天地胸襟,良好素养,一颗向上心,底气足的品德所折服;我为他的那种情深深的植根乡土,提炼生活,一颗贴民心、地气足的风范所感动!

这一个周末晚上,我像答记者问似的,回答了外孙子的一个又一个的提问,或许给懵懂的外孙子带来些意外的收获,也但愿如此吧。

童心发问,让我们爷孙过了一个开心愉快,别具一格,富有意义的周末。

一种即将被现代人忘记或不知的纯朴文化,却有着渊源久远的流经!

一种美好的田园风光,自然的生活画面,将成为从那种环境中走来的人们永恒的记忆!

一种深切的期待,又赋予了任重道远的历程!

在我完成这篇《童心发问》稿件的过程中,外孙子两次来看。7月5日星期天晚上9点同女儿、女婿回来,又凑到我跟前,我对外孙子说:“这稿子还没写完,还得改一改。”

“啊,姥爷那你写吧,等你写完,我再看。”外孙子说。

“好啊!”我对外孙子说。

你看,因为一篇文章还牵动了小孩子的心思。我看着外孙子,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发问的方法小议 篇3

关键词 创新 情境 提问 能力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也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

一、为学生创造情境,让学敢于发问,乐于发问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眼前发生的事都要问“为什么”,甚至打破沙锅问到底,而我们家长、教师有时觉得反感、不屑一顾,这样很有可能扼杀了一个学生。其实这种好问的精神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也是一个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但是天真可爱的孩子跨入校门,随着年龄的增长,“问题”越来越少了。其问题在于我们教师,以及传统的教学模式。

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来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创设问题情境应是一个由教师具体引导到学生独立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渐进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教学目的设置与学生的原有认知发生冲突但又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徘”状态,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探究欲望。情境的创设,可采用知识生活化,演示的比较,故事诱思、图片操作、竞赛或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感到喜闻乐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同时课堂上教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和谐的学习气氛,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的微笑,和蔼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学中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的发问,即使学生提出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尤其是学困生。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大胆地问。

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会问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问题,对于学生个性品格的形成和智力的开发具有很高的价值。学生提出的问题,正是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如果教师的教学以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学,定会事半功倍。它是创造的起点,没有这种问题意识,就没有创造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发现问题。

(一)找题眼

如学习《草船借箭》一课,学生问:①谁向谁借?②为什么借?③怎样借?这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学生认识上的冲突,激起探究欲望。学生有了求疑解题的心理,就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讨论,积极举手发言。

(二)抓中心词句

如《草船借箭》一课的中心句:“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一学生由此提出:①诸葛亮敢于用草船借箭,他算对了什么?②从“神机妙算”中看出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

(三)揭矛盾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说:“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句中老奶奶为什么焦急?为什么又能耐心地等待?我启发学生很好地动一番脑筋来解决这个矛盾。学生的思考从谬误一步步走向正确,从浅薄一步步走向深刻。可见,对矛盾处进行质疑是解决问题的不谒动力。

(四)比好坏

如《荷花》一课有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学生问:“为什么不用‘长’而用‘冒’”?通过讨论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祖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五)抓感兴趣的部分

如《田忌赛马》一文,有学生问:“同样的马匹,为什么只调换了一下马的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呢?”再如《凡卡》这篇课文,最后凡卡寄出一封信。由此,一学生问:“凡卡的信能收到吗?”从而引导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

除了上面的,还应教会学生大胆地围绕课中插图、课中标点、课中空白等内容提出疑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是浅层次的,没有多大的思维价值,有的是深层次的,具有较高和很高的思考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分辨问题高低的能力,能在短时间内,把学生所提的问题梳理出来。这样逐惭培养学生把问题提到点子上,善于在关键处提出问题。

三、让学生的问号延伸到课堂之外

传统的教学是把问题在课堂上弄懂,走出课堂没有问题了。其实,这是片面的教学观。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而是在获得结论的同时,能提出新的问题。能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并想办法解决,才真正体现“大语文”教学观。

在给一堂课下结束语时,可以有意识的给学生留下“言尽而意无穷”的意境,让学生去思考、去幻想。如学习《观潮》一文时,做了如下结尾:“今天,我们如临其境,观赏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我们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理解并积累了好些语句,还学着用了用。你们学得真棒,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潮来前,潮过后呢?

还可以设计拓展性练习。如《称象》结课时,教师可提出问题:你们还知道哪些反映人的智慧的故事?(司马光、诸葛亮)还想知道曹冲的其他故事吗?

引导发问 篇4

一、与重大热点问题对话

我以中国新闻奖广播获奖作品来阐述这个问题。这些作品分别是2008年一、二等奖作品“‘田’字新解”和“一个胡小燕, 无法承载两亿农民工的期待”, 2009年一、二等奖作品“国企频繁制造‘地王’, 为转型升级埋下‘地雷’”和“开胸验肺, 拷问制度之弊”, 2010年一、二等奖作品“善待民工才能够缓解民工荒”和“呜呜祖拉吹响‘中国制造’警音”。

这些作品, 对话的都是当时重大热点问题。“‘田’字新解”反映的是全国范围内的疯狂圈地现象, 几近危及18亿亩的耕地红线, 以致国务院采取了对问题严重的有关省的领导召到北京谈话、限期整改的严厉措施。“国企频繁制造‘地王’”叙述了“地王”一个接一个涌现, 从南到北, 搅热了半个中国, 人们在不解中对地价带动房价的疯涨产生恐慌的预期, 而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又将对调结构釜底抽薪, 动摇转型升级的根基。“善待民工”追究的是, 民工荒不断蔓延, 众说纷纭而又莫衷一是, 真相到底是什么, 对策到底在哪里?“呜呜祖拉吹响‘中国制造’警音”指出, 对于吹响足球世界杯南非赛场的呜呜祖拉, 不少人陶醉在中国制造的盲目喜悦之中, 掀起表层的热闹往里面看一看, 十分微薄的利润让人倍觉难堪。生产一个呜呜祖拉, 农民工兄弟只能赚到1美分的工钱, 所有这些微薄利润不足以弥补我们环境污染、能源损耗以及农民工兄弟付出的劳动, 中国做的是赔本生意。这些事实警示我们, 中国制造必须向中国创造转型。作为农民工群体代表的胡小燕,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并参加全国人代会回到广东佛山后, 想充分履行代表职能, 公开了自己的手机和邮箱, 结果陷入无法应付无力作为的尴尬境地;河南农民工张海超“开胸验肺”, 以自残的方式维权令闻者痛心。这两起公共舆论事件, 都关系到农民工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和权利维护机制的大问题。

所谓重大热点问题, 直接关系到发展优先的主流价值。就我国现阶段而言, 发展是硬道理, 是第一要务, 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发展是科学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 包含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五大方面的内容。凡是从这些领域中产生的、引起普遍关注的、其走向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和重要后果的, 都是重大热点问题。作为主流媒体, 面对公共舆论空间的这些重大问题, 不能缺位, 不能失语。缺位就是缺乏担当, 失语就是放弃引导。面对热点, 主流媒体应该主动对话, 这是责任问题, 胆识问题。这几年, 公共舆论空间的热点问题呈快速上升趋势, 热点话题大多伴随着突发事件或被曝光的丑陋丑恶事件。当然有些属于长期热点, 一有触点便会重复呈现。这些问题, 左右着公众舆论, 左右着社会情绪, 也牵涉着有关部门、干部的精力, 有的会一时牵动整个社会神经, 波及面广, 影响力大。当然, 地方媒体对话当地热点舆论, 有时会受到种种限制, 如何与当地主管部门沟通, 取得共识, 这是另一个问题了。

与热点问题的对话, 也是具体情况具体应对。“‘田’字新解”是以政策法规加知识去对话的;“国企频繁制造‘地王’”是以政策去对话的;“民工荒”是以事实去对话的;“胡小燕”和“张海超”, 则是从体制和制度层面去对话的。在与热点问题的对话中, 我们常见的是以道德、道理为主, 较缺的是知识性的对话引导。实际上, 事实、政策、法规、道德、道理、知识、情感等诸方面, 有时可侧重一两个方面, 有时可综合运用。特殊情形下, 诚恳的态度也是对话的一种选择, 满足卷入热点舆论各方的态度需求, 不失为一种较高水平的对话。

《中国青年报》评论部副主任曹林先生在《时评写作十讲》一书中, 讲到一个事例, 一段时间, 网上热炒某大医院几名医生与一名女医药代表有染, 得了艾滋病, 后经调查, 纯粹是谣言。但在后来的许多评论文本中, 习惯性地把矛头指向了医疗体制和医疗潜规则, 执著地追问“为什么人们会相信谣言”, 这就颠倒了批判次序的逻辑。强调批判的价值次序, 与社会的道德生态次序密切相关。直接的恶比间接的恶, 关系强的恶比关系弱的恶, 大的恶比小的恶应受到更多的批判, 不放过真正的恶人, 给恶人与其恶行相适应的批判, 这是维持一个社会道德秩序必须有的基础。与热点问题的对话, 要紧紧抓住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 而不能舍近求远, 避重就轻。

二、就当下新闻发问

2011年10月14日, 我从央广的《新闻与报纸摘要》节目里听到三条发问式新闻评论。其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针对国家质检总局出台《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 (征求意见稿) 》表示, 实施汽车“三包”的环境条件尚不完全具备, 配套体系并不健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表示:我们要说明的是, 汽车作为一个特殊产品, 其技术复杂, 制造成本高, 价值链长, 这使得汽车产品实施“三包”面临着举证难、鉴定难、索赔难等诸多问题, 很复杂。当前我国正处在汽车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 汽车市场发展还不完善。权威的第三方鉴定机构的体系没有建立, 难以对汽车产品质量问题和性能故障作出科学、准确、公正的鉴定。这条新闻后面紧接着的是编辑点评——《“特殊”不是推诿的借口》。点评说:退换难、维修难, 长期缺失的“三包”制度, 让中国的汽车消费者很难体会到幸福和尊严。不可否认, 汽车的确是一个技术复杂、制造成本高的特殊产品, 我国也的确处于汽车市场不完善的特殊阶段。不过, “特殊”难道就是回避“三包”、无视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挡箭牌吗?点评接下去讲了另一层意思:“三包”制度的空白, 不仅是法律体系的一个缺陷, 更是汽车质量难以提升的一个命门。如果再拖延出台“三包”制度, 如果中国的汽车企业再不积极回应消费者的诉求, 竞争力又从何而来呢?

另一条发问针对的是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专家10月13日表示目前还没有找到“地沟油”的有效识别手段。发问指出, 不要老在“地沟油”的鉴别上打转转, 应该一是从源头监管, 并把它引导到再生能源的开发上去;二是从餐桌上加强监管, 堵住它的最终去路。还有一条发问, 是针对沈阳、济南、西安等地学校要求孩子加入红十字会, 并要缴纳会费的事。发问的问题是:为什么权力搅和到应由老百姓自己做主的慈善事业中去?

这三条评论基本能体现这一类发问报道 (以评论为主, 但也有以别种体裁的报道来体现发问) 的特点, 最大的特点是时效, 是新鲜, 是发生在当下。广播新闻的改革, 无论是类型化还是数字化, 所有的举措共同指向最快速度, 即第一时间, 同时也指向内容的丰富。这种快而多的新闻流, 是广播人自身刻意要打造的一种新闻姿态, 也是与别的媒体新闻竞争的一种姿态。但是, 站在公共舆论空间作宏观观察, 仅快而多, 还不能打造成竞争强势, 最好是“快+多+思”, 即对最新的新闻及时发表见解, 发出疑问, 给予点评, 道出实质, 也就是第一时间加第一见解。如果能做到这样, 或许就能增强竞争力, 甚至能做成独创。

我这里所说的发问能力, 是对某一当下新闻有违常识、常情、常理, 有违方针、政策、大局的当即发现和质疑能力。这种发现, 贵在快速而准确;这种质疑, 贵在分寸的把握和角度的选择——有时是直接批评, 有时是表示疑惑, 而有时仅仅是追问新闻的相关要素或真相。但无论哪种情况, 都是代表编辑部的一种意见, 一种声音。这种发问, 是负责任的媒体的自我期许和自我要求, 是媒体能力的自我检测和自我考验, 是形成竞争优势的自我加压和自我锻造。

听众是很欣赏广播媒体的这种追问能力的。当听众处于快而多的新闻流中时, 他的大脑处于知晓多于思考的状态, 他此时只满足于被告知, 而来不及多琢磨。如果说广播新闻是“快+多+思”, 你的发问, 你的点评, 对听众是出乎意料, 听了又觉得很有道理。这种议论给他印象深刻, 使他领会新闻背后的道理, 明白对新闻本身的价值判断或是非判断, 听众在广播发问的过程中, 对节目更加喜爱。广播新闻也就在为听众服务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舆论引导能力。

在类型化新闻台中, 这种发问能力尤为重要。因为新闻流量更大, 流速更快, 而且几乎整天都在流, 更新的速度也很快。这时更需就新闻的真伪、是非、对错、高下、美丑等及时发问, 在新闻的巨流中不时亮起引起注意的指示灯, 一方面不断燃起听众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为听众思索、理解新闻提供一种参照。这是为新闻注入思想、增加新闻附加值、形成有质量新闻流的一种方式, 也是提高媒体敏锐度的一种方式。当然, 这种发问, 应该一针见血, 简短精辟, 又应该点到为止, 留有余地。

还有一类发问是指向公共政策的。2011年10月13日中午, 江苏新闻广播就佛山放宽“限购令”的一档谈话节目中, 有官员、学者就这一举措的利弊得失、背后动因、未来走向作剖析。实际上, 不到12小时, 佛山就取消了这一政令, 江苏新闻广播对这一短命的政令做了及时的分析与议论。2011年被评为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的江西电台的评论“新农村建设岂能让贫困农民失房又失地”, 也是就该省一些地方新农村建设中政府的一些公共政策发问。因为一个区域、一个行业、亦或一个大单位的某些规定, 当它具有普遍性时, 就会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所以, 广播此时的发问, 表达的是政策的基本面和社会的主流民意, 是在公共舆论空间对社会关切的主动回应。

三、在未来走向上引导

《人民日报》观点版2010年1月7日开设, 在它走过一年的时候, 主办观点版的评论部有篇简短的“致读者”:“《人民日报》历史上第一块评论类版面——观点版, 在您的关注和支持下, 已经走过一年。从探讨信任流失产生‘社会墙’, 到关注‘物质潮流中的心灵之惑’;从思考新形势下的党群干群关系, 到追问现代社会应给道德怎样的激励;从社会的分层、流动与变化, 到公共话语空间中你我共同的责任……一年来, 我们从党报评论工作者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发, 保持对各类社会事件、社会现象的敏锐触感, 力求在辨名析理、交流互动中形成普遍的社会共识。”接下来, 评论部阐明了2011年观点版的调整思路, 表示“在党心民心的共鸣中, 始终保持《人民日报》评论的锐气、朝气”。

确实, 2011年以来的观点版, 在触及当下社会的深度和广度上, 在剖析社会情绪把握社会脉搏的贴近与聚焦上, 在触及人们内心把脉人们心理的准确与妥帖上, 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选题瞄准社会管理的难点, 党群干群关系的焦点, 和谐社会进程的纠结点, 现代文明培育的新生点……观点版推出了一批佳作, 说到了点子上, 说到了人们心里去。所点出的社会现象是人人都能感觉到, 甚至熟悉, 而所说的道理, 新颖而又深刻, 使读者眼睛为之一亮, 顿觉有所感悟。

手头有一份剪报, 是《人民日报》2011年5月19日第十四版, 署名为本报评论部的文章《追求理性从哪里起步》。这篇文章是观点版《关注社会心态》系列文章之四。文章开门见山地指出, “理性”正成为今天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热词, 指出理性的重要。然后笔锋一转, 指出, 希望杜绝一切非理性言行是不现实的, 中国社会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文章具体阐述了除非极端个例, 激烈的非理性言行背后的逻辑并非无章可循, 接着指出理性建设的主要责任者在社会管理者, 在拥有更强实力、更丰富资源的组织和个人。文章的结尾很精彩:“少一点‘我没时间跟你闲扯’的粗鲁, 多一点平等耐心的沟通;少一点‘不信谣不传谣’的训导, 多一点公共信息的及时披露;少一点‘买不起房为什么不租’的不解, 进一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我们时时刻刻都应记住, 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 才是消除非理性最有效的解药。”这篇文章的高明之处, 一是站在中国实际, 说明走出当下的现状, 通往现在认识到的理性目标,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是很务实的话;二是并未一味地指责非理性的言行和举动, 在批判中剖析了其背后的各种社会原因, 讲得合情合理, 凸显公正的立场;三是指明理性建设的主要责任方是社会管理者, 旗帜鲜明, 由此点出从体制机制起步建设理性, 论述深刻而有力。文章取平民视角、平和心态、平实态度, 从维护公民权益和现代社会的理念与机制角度着笔落墨, 读了给人启发又使人心服, 看明白了眼前一些事, 增加了一点理性。这样的文章起到了引导舆论的作用。

本文所讲的对话, 是在公共舆论空间热点话题已经形成、渐趋高潮时, 其时的状况是议论纷纷, 见解很多, 主流媒体的对话, 既是就热点所依附的事件或现象, 也是就热点所引发的多元议论进行对话。这种对话是力求在多元中立主导, 在众声喧哗中唱响主旋律。本文所讲的发问, 是针对刚刚发生的新闻、或已经开始播报的新闻。其突出的特点是“当下”, 是现在进行时, 是当即发问。现在所讲的引导能力, 是指一种社会现象 (或社会心理、社会情绪等) 刚刚开始浮现或已为大家熟视无睹, 不少人知道它, 或者已经有情绪、有看法、有议论, 但这些情绪、看法基本还是在原有的思维轨道上打转, 这时媒体出来表明自己的看法, 这种看法新颖独到, 使人一下子能站到高处、廓清眼前很多模糊之处, 同时有利于向前看, 形成共识, 凝聚力量, 这就是引导能力的作用。所以, “对话”, 是在“舆论热闹”时介入, 是就已发生的事或存在的现象作科学透析;“发问”, 是现在进行时;而“引导”, 则主要指向未来。

提高在公共舆论空间中的引导能力, 涉及很多方面, 关键之处是选题、立意要有大视野、大关怀, 将选题与身处的时代结合起来。中国正处在百余年未绝的历史大转型的努力之中, 基本的命题是要成为一个现代国家与现代民族。时下的中国正处在这一历史大转型的关键阶段, 身处其中的每一个成员, 都无可避免地要成为这一历史的推动者, 也无可逃遁地要成为这一历史的被触动者。因此, 在这个转型中, 国家的方向、所获得的进展、所遭遇的困顿、所影响的命运, 就是撰写这类评论、报道所要关注的大内容、采取的大立场。

2010年6月22日, 民政部慈善促进司司长王振耀辞职了, 在李连杰的游说下, 出任北师大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 引发舆论热议。这时, 《新京报》评论编辑约曹林先生写篇评论。曹林在他的一本书里谈到这件事时说, 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论。比如, 可从“政府慈善”和“民间慈善”的角度去谈, 王振耀从政府慈善的主管者变为民间慈善人士, 其间是否有某种象征意义。可从官员的人生理想去谈, 从“社会多了位不懈追求的公民”的角度去分析, 从“一个官员为什么会辞职”的角度去探究官场生态。曹林选择的角度是“官与民身份的转换”, 评论的题目是“更多的王振耀, 更常态的官民转换”, 他觉得这个角度对当下的中国更有意义。中国的现状是走进官场就不再主动走出, 官本位的意识根深蒂固。王振耀的另类选择, 让人们看到了官员一种新的理念。评论阐释“官与民应该有一种常态的转换机制”的政治常识, 官与民的转换, 就应该像走商场的旋转门那样正常, 引导人们树立起与现代国家、现代民主相适应的新观念。

提高在公共舆论空间的对话、发问、引导能力, 使广播媒体的声音影响时事进程, 推动社会进步, 也在整个舆论进程中留下自己的足迹与身影, 这是责任担当与业绩作为交相辉映的事, 值得为此追求, 为此努力。

《发问的精神》教案 篇5

一、导入新课:现场导入,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对老师说什么话吗,你们想知道老师心里想什么吗?

[分析]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感,同时放松师生紧张的情绪. 开头配一个短FLASH,配宇宙,杨立伟,登上月球,深蓝色的背景,球体,神奇,海底,森林,整个世界奥秘的一种探求,恐龙,人类对此有疑问,有探求,才有了现代人类的文明.导入课题。

[分析]从广阔的背景导入,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拓展思维。动画效果,色彩明丽,画面形象,易和身边的事物联系起来,与科技相联,激发学生“问”的欲望。为整节课创立一个情境。在这个导语中,强调有发问就有收获。

二、分析课文:

设计思路:老师在充分熟悉,挖掘教材的前提下,灵活驾驭课堂。处理突发问题。留给学生充分思考,阅读,展示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对于学生没有领悟到的地方,教师给予及时,适当的点拔。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等方法理清文章思路。重点掌握议论文中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老师设计精美板书,辅助学生理解。[分析]此设计可以体现新教学理念,一改往常满堂灌,满堂问的形式,而是让学生自已问,自己解答,老师只是课堂的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一个角色。

三、联系现实生活,要求学生在为课文补充一些论 据。(发生在自已身上的也可以。)[分析]更一层理解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四、口头作文:中学生应该不应该带手机(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分析]此设计是为了加深对本课的教学重点―――正反对比论证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同时加强对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五、一句话训练:“以发问是——————,所以它可贵“说一句话。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分析]此设计意在训练学生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自已的思想。

六、总结:用左拉的名言。

七、结尾设计:一系列人类还没有探索清楚的宇宙,人自身,海洋等奥秘来结尾,意在激发学生发问,探索,求知的欲望和激情。

八、板书设计:用树形,意在发问可以使知识开花结果。用扇形,意在发问可以使知识收扰。

用钥匙,意在发问是开启智慧的钥匙,形象,生动。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引导发问】相关文章:

引导学生课堂积极发问策略初探02-18

发问04-15

学生发问精神培养06-06

面试官会向应聘者发问01-22

重在引导04-21

个性引导05-08

作文引导05-11

钢丝引导05-16

受众引导05-17

自我引导05-18

上一篇:人民币国际化思考下一篇:包头黄河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