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学

2024-07-16

中国音乐史学(精选十篇)

中国音乐史学 篇1

早在远古时期, 大约从五万年前到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简单的乐器和乐舞, 但当时的乐器大都是从生产工具演化而来, 并且出现了以骨、土、石、革、竹等一些材料。但这个时期乐器的制作工艺较为粗糙、简陋, 比如磬是石庖丁 (一种耕田用的犁铧兼作切肉的工具) 演变而来。

在夏商时期, 由于统治者力求纵情享乐, 因而这个时期在音乐上出现了大大超越原始社会时期的质量和规模。在乐器的制作工艺方面,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相应提高, 商代由于冶炼等工艺技术的发展, 使乐器的制作材料和制作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 并由此而出现了青铜铸造技术, 这使得铜制材料乐器数量增多, 如铜铃、编钟相继出现, 这是音乐进步的一种表现。

到了西周时期, 随着生产得到发展, 音乐文化水平空前提高, 音乐活动空前繁荣。宫廷利用音乐作为统治工具, 对以前和当时的音乐文化, 做了一些综合、集中地完善整理工作, 规定了音乐在应用上的等级制度, 建立了音乐机构, 举办了音乐教育;在中国历史上头一次相当完备地创造出宫廷“雅乐”的体系。在这一时期, 乐器逐渐增多, 表达性能更加提高。并随着乐器的增多, 出现了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音”分类法。

西周以后的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奴隶制度到封建制度的转变, 社会思想活跃, 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新思潮的影响下, 旧的礼乐制度受到冲击而濒于崩溃, 民间俗乐得到较大的发展, 并受到一些倾向于政治革新的诸侯和士大夫们的重视。

秦汉时开始出现“乐府”。它继承了周代的采风制度, 搜集、整理改编民间音乐, 运用于宴享、祭祀、朝贺等场合进行演奏。

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随着佛教的传入, 佛教音乐也随之传入我国。渐渐的这一宗教音乐在宫廷音乐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而且与民间音乐相结合, 对青岛地区的音乐产生了一定积极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弹拨乐器箜篌、琵琶、古琴的发展比较重要。

隋唐两代, 政权统一。特别是唐代, 政治稳定, 经济兴旺, 统治者奉行开放政策, 勇于吸收外城文化, 加上魏晋以来已经孕育着的各族音乐文化融合打基础, 终于萌发了以歌舞音乐为主要标志的音乐艺术的全面发展的高峰。唐代宫廷宴享的音乐, 称作“燕乐”。隋、唐时期的七部乐、九部乐就属于燕乐, 它们分别是各族以及部分外国的民间音乐, 主要有清商乐、西凉乐、高昌乐、龟兹乐、康国乐、安国乐、天竺乐、高丽乐等。其中龟兹乐、西凉乐更为重要。在唐代乐队中, 琵琶是主要乐器之一。在青岛市博物馆内展出的“彩绘琵琶俑”可以看出它已经与今日的琵琶形制相差无几。

宋元时期音乐文化的发展以市民音乐的勃兴为重要标志, 较隋唐音乐得到更为深入的发展。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适应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游艺场“瓦舍”、“勾栏”应运而生。南宋姜夔是既会作词, 又能依词度曲的著名词家、音乐家。宋代的古琴音乐以郭沔的代表作《潇湘水云》开古琴流派之先河。

元代时期, 道教文化鼎盛的崂山, 为青岛文化艺术史谱写了辉煌的篇章。道教是产生于中国的本土宗教, 战国时期的老子为其创始人, “道”和“德”是道教的核心思想。崂山道家源远流长, 汉代张廉夫最早在崂山建庵修行, 后经唐朝道长李哲玄、宋代“华盖真人”刘若拙相继修建, 基本形成了延续至今的建筑规模, 崂山成为道教圣地。此后南宋王重阳创立道教全真派, 其弟子丘处机等“北宗七真人”在崂山各创宗派。崂山道教属于北“全真”派, 故其道乐以全真正韵为主体, 但它又与山东一带的地方语言和民间音乐联系紧密, 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崂山道乐以“十方南韵”、“崂山韵”、应风乐和古琴乐为特色, 分为经韵音乐与器乐音乐两大类。经韵音乐包括殿坛经韵和应风经韵, 器乐音乐以应风音乐和古琴乐为代表。崂山道教乐器是古琴和云锣。

由于明清社会已经具有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萌芽, 市民阶层日益壮大, 音乐文化的发展更具有世俗化的特点。明朝时期, 虽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的政策, 但伴随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港口贸易仍不断发展。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末, 青岛口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北方的贸易口岸和经济重镇。多民族的团结统一和频繁的中外交流, 使明清两代的民间音乐得到极大的发展。民间戏曲有茂腔、柳腔; 民间曲艺有胶东大鼓、胶州八角鼓;民间器乐有莱西吹鼓乐等。茂腔源于清乾隆年间, 由“肘鼓子”、“本肘鼓”、“冒肘鼓”发展而来, 流传于青岛胶州胶南等地, 《秦香莲》。柳腔起源于“本肘鼓”, 形成于即墨、平度交界处, 流行于青岛即墨等地, 被誉为“胶东之花”, 如《铡美案》。胶东大鼓是胶东大鼓因产生于胶东半岛而得名。共有三路流派, 青岛地区以艺人梁前光为代表, 属北路流派。胶州八角鼓是一种曲艺说唱形式, 由北京“旗人八角鼓”演变而成, 清朝雍正年间传入胶州。莱西吹鼓乐源自山西洪洞金鼓乐, 是莱西民间喜庆家宴、祭祀典礼、迎送礼宾和婚嫁丧葬场合的一种实用音乐。

清朝末年, 列强入侵, 中国海疆危机加深, 清政府在胶州湾驻兵设防, 青岛正式建置。其后, 德国日本先后强占青岛二十余年进行殖民掠夺。随着德国殖民统治在青岛的建立和西方侨民进入青岛, 西方文化和教育也随之传入。德国殖民当局设教堂, 办学校, 成为传播音乐的场所, 并培养殖民开发所需要的各种人才, 使青岛成为中国早期受西方文化影响最大的城市之一。在这个时期以基督教音乐为主的西洋音乐的初步传入, 为传统音乐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元素, 逐渐出现了“学堂乐歌”这种新的歌曲形式。“五四运动”震惊中外, 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从此展开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20 年代末, 青岛汇入了新文化运动的大潮。在新文化思潮的影响下, 青岛地区出现了音乐教育、音乐理论, 音乐创作等多方面的新音乐建设。

以上是我结合青岛地区音乐的发展, 所阐述的一些对于中国音乐史学的看法及观点。通过一段时期的研习, 使我对这座美丽的岛城与它所富有的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资源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从一个侧面我了解到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 从简单到复杂的漫长过程, 至今已发展成一门相当完善和成熟的学科体系。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有着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这是属于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要研究中国音乐, 走出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 必须立足于中国的文化历史, 创造出中华民族自己的音乐发展方向。

摘要: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文化艺术源远流长, 这是属于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结合青岛地区音乐的发展, 阐述了一些对于中国音乐史学的看法及观点。

关键词:青岛,音乐史学,音乐学,发展

参考文献

[1]俞人豪.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7.3.

[2]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1.2.

[3]金文达.中国古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4.4.

[4]孙继楠, 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3.5.

[5]吴钊, 吴东升.中国音乐史略[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3.12.

[6]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6.5.

音乐大中国教学反思 篇2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音乐大中国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音乐大中国教学反思1

《大中国》是一首节奏感很强的乐曲,给人的感觉是热烈、奔放的,与我们平时教孩子唱的儿歌不同,可能孩子们的在幼儿园里接触到像这样的乐曲比较少,所以在听到音乐时,很快的随着乐曲美妙的音乐不自觉的有节奏的拍起手来,嘴里还不停的唱着。我想这就是音乐的魅力的吧,孩子们在无形中感受到了曲子的豪放所在,所以随着乐感不由自主的快乐的手舞足蹈起来。

这个活动是第一课时,在欣赏第一遍歌曲时,绝大部分幼儿都非常投入,而且听的也相当认真。听着听着,有的幼儿还轻声跟唱起来,欣赏完一遍后,马上有幼儿说出了歌曲的题目,但在我提问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吗?有些小朋友都说部清楚,我在课后意识到这时因为幼儿对一些地名还不熟悉,我应该在课前有个经验的铺垫。在欣赏完第二遍后,听的仔细的幼儿说出了歌曲中许多的歌词,如:“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中国,我爱你。中国,祝福你”;“还有珠穆朗玛峰”、“青藏高原等”。我马上拿出那幅中国地图,围绕地图进行了声情并茂的讲解,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接着我让幼儿边哼唱歌曲边有节奏地摆动身体,看样子幼儿对《大中国》这首歌曲还是挺感兴趣的。

通过倾听、理解、欣赏、表演,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景色,再次浮现在幼儿的面前,让幼儿在感受歌曲旋律的同时,既愉悦了身心,又丰富了幼儿的想像。我想音乐的魅力也就在于此。《大中国》在我们的歌声中圆满结束。反思这次活动,美中不足的是,幼儿在交流探索结果时,有些幼儿回答的太罗嗦,我没有及时把他们的语言进行提炼,把孩子们局限在一个框框中,让他们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而没有发挥幼儿主动性。

音乐大中国教学反思2

我发现了这样的现象:当教学生课本上的内容和学唱课本上的歌曲,学生总不能认真上课,甚至有的学生表现出非常厌烦的神情;而当我偶尔唱些流行歌曲时,学生则表现出极度的热情,在音乐课上不认真唱歌的学生也来凑热闹。这种情况下,我便想把课外流行歌曲引入课堂教学。恰巧,我们音乐教材上的第一课欣赏内容中就有《大中国》这首歌曲,我认为,课外流行歌曲是教材的有益补充和提高,对音乐教学有一定促进作用。

1、有些流行歌曲可以形象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音乐教学可以形象地利用歌曲形象地进行思想教育。在音乐课上,我让学生聆听《大中国》,学生很多都会演唱了,于是就跟着音乐唱了起来。之后我问他们这首歌曲重主要是歌唱什么的?学生很快就答出是歌唱我们伟大祖国的。我便乘机开导他们:“看来我们歌唱祖国的歌曲也不一定都是那些老掉牙的歌曲啊,刚才这首不就很好听吗?”从课后的学生议论来看,效果好于以往的音乐课。

2、课外流行歌曲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兴趣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一点不假。如果没有兴趣,不管干什么也无论怎样去干,也得不到预期效果。教材上的歌曲虽动听,但总唱难免会有些厌烦;而流行歌曲则以其新鲜的感觉吸引人,使学生能积极且精神饱满地去学习,如果在这个状态下讲授一些重点内容和知识,复习一些常用的理论是能事半功倍的。在学生音乐鉴赏力还不高时,可以利用一些流行歌曲进行欣赏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当学生欣赏能力有所提高了,能以饱满的热情参与了,再欣赏教材中的重点曲目,这样形象地进行欣赏教学,学生就会稳步提高欣赏能力了。

3、流行歌曲可以拓宽知识面,也可对接受能力快的`学生进行培养。

教材上的内容虽比较全面,但对于音乐这一大的范畴来讲,其范围过于狭小,适当地引入一些流行歌曲教学,可拓宽知识面,拓宽学生视野。引入一些流行歌曲进行教学也是音乐教学的必然趋势。如果死抓住教材不放,那些接受能力快的学生就容易被束缚住,发挥不出他们能发挥的水平,也发展不到他们应该发展的程度,那么,对于教者来说也就会有误人子弟之嫌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给学生加入一些课外内容,使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引入流行歌曲进行教学有着多种的益处,会给我们的音乐教学带来很大的促进作用,大家不妨一试。

音乐大中国教学反思3

打击乐教学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对声音具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打击乐就很适合幼儿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但在幼儿园的课程安排中,幼儿接触乐器的机会很有限,大多数时间都是徒手拍奏,教师也缺乏开展打击乐活动的经验。所以,当我开展大班打击乐活动的时候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注意教的定位,教师应扮演多种角色。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由于我急于将演奏技巧教给幼儿,让幼儿能按图谱演奏,活动显得比较急躁,没有给幼儿尝试有创造地为歌曲选择和搭配节奏型。活动中缺乏让幼儿自主探索图谱的过程,幼儿主导地位还显得较薄弱。在幼儿的主动学习中,教师决不是简单的管理者、指挥者或裁决者,更不是机械的灌输者或传授者,而应是多元的角色:如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设者,互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儿童发展的支持者、促进者、指导者,幼儿游戏的合作者。教师只有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如此定位,幼儿的主动学习才有机会形成。

二、注意教的价值,引导幼儿充分倾听,感受音乐。

幼儿园开展节奏乐活动,旨在培养幼儿演奏打击乐的兴趣,掌握一些基本的演奏方法,发展幼儿听辨节奏和乐器音色的能力,提高幼儿与群体合作的协调能力。并在打击乐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在活动中获得一种欢快、成功的体验。因此,开展打击乐活动,不能将音乐丢掉,应给幼儿充分的机会来倾听、感受音乐,引导幼儿走进音乐。在《大中国》这首乐曲的编配过程中,先让幼儿反复地倾听,感知音乐,在完全掌握了乐曲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自己创编图谱。在感受每个乐段的音乐风格后,引导幼儿自己配上合适的乐器。

三、注意教的艺术,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

打击乐活动是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活动。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要讲究教的艺术,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等方式让孩子深切地感受到情感氛围。在本次活动中,我在示范用身体动作打节奏时有些动作不够到位,乐器的使用方法也存在问题、图谱制作的不够精美和工整。在以后的活动中,我应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规范指挥动作,注意用眼神、表情、体态进行提示,设计活动时应注意细节,考虑地更加周全一些。

中国音乐史学 篇3

在当今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界,上海音乐学院陈应时教授的名字不可不提。他的学术研究涉及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民族器乐结构、乐学(宫调理论)、律学、古谱学等领域,在国内同类研究中独树一帜,其学术影

上个世界六十年代,陈应时以“民族器乐结构”的系列论文开始了其学术生涯,博采众长的才华和新颖的学术视角,很快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八十年代,他在新的学术春风的感召下,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律学”、“乐学”、“古谱学”诸多领域全面开花,他的“中国古代纯律理论与实践”的考证、“纯律历史分期”的论断、“古琴律制”理性审慎、“燕乐二十八调理论”的考释,以及“掣拍说”对敦煌琵琶谱研究的开拓等,都曾令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步入新的境界。他的研究注重中国传统史学的“考据”法,又积极借鉴世界上先进的科学理念、方法,辅助于其史学的研究,推动了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的现代化篇章。

在教学上,陈应时注重传统史学知识点的传授与新研究成果的合理补充,善于启发学生开展创造性的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自己在国外访学的经验所得,他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这一效果在“律学”、“乐学”、“古谱学”等理论性、思辨性较强的专题教学中被充分体现出来。而自己作为最前沿的研究者,他总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启发学生朝着研究型学习途径迈进。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他又是一位很好的导航者,对于学习行程中的各种困难有着充分的掌控能力,可以说,在他的指导下学习是一个紧张但时刻有着收获的旅程。

学术视野问题是学生成长过程的重要环节,陈应时在指导学生发展的过程中提倡开阔的学术视野,不拘泥于具体问题的具体解决,而注重触类旁通的指导,有时甚至要求学生打破狭隘的“门户”、“派别”和学科之隔阂,敦促学生在研究层面上再广一些,在研究视野上再宽一点。在指导学生写作论文上,他总能引导学生在收集资料、分析问题方面的层层深入,进而提出创造性的论断,使学生感到论文写作其实也是触手可及的平常事。在收集资料上,他常要求学生要“广而博”,要“普遍撒网,重点逮鱼”,这样才不会使研究有缺漏、有偏失;在分析问题时,要“精而细”,要层层拨开;在主要观点上,要“新而巧”,要有创见性。他结合自己研究的体悟,常常鼓励学生要敢于向权威挑战、向典籍质疑,这样才能推展前人的学术,这一“不迷信古书,不迷信权威”的研究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在与学生进行教学交流的手法上,陈应时能广泛借鉴各种媒介:课堂上的直面对话,电话、电子信箱、网络视频等现代科技的充分利用,这样就使其教学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上,他基本在每节课中都使用制作精细的Powerpoint,其课件直观、明晰,使人一目了然,充分体现了科技服务于教学,其课件也许是同辈人中做得最好的吧。

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陈应时曾自谦自己是一位中国音乐史研究中的“造砖人”,这正是他扎实而具体研究工作的一种形象自喻。可贵的是,他总能使每一块“砖”造得那么实用、那么出彩,为建造中国音乐史学大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音乐史学 篇4

民族音乐学更多强调的是理论与方法, 在解决问题时, 应该用什么样的理论作为基础, 以何种方法去分析。同时, 它注重音乐与文化的关系, 音乐不是独立存在的, 也不是只存在于它自身, 它是人类的一部分。因此, 不管是史学还是民族音乐学等学科, 它的研究都要建立在某个文化的大背景下, 不能孤立的去看待, 否则就是不全面的。关于这一问题, 有三种非常重要的观点:music in culture;music as culture;music is culture, 即在文化中研究音乐;把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来研究;音乐本身就是人类的心智产品。对于这三种观点, 作为研究史学方面的我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特别是最后一点, 音乐是人类的心智产品, 因此我们可以从其结构中解读它所隐藏的文化意蕴。

通过对这一学科的初步学习, 再结合自己的专业, 笔者有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 在西方音乐史的研究过程中, 我们是依靠现有文献、乐谱等一些有限的资料, 研究方法一般是对音乐本体的分析, 这就给本学科的特别是国内的研究者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 着实是一个有待思考的问题。那么, 在西方音乐研究中是否可以借鉴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呢?或者说如何将音乐史学与民族音乐学相结合?这就涉及到一个角度问题, 下面就以笔者本科毕业论文为例作简要分析。

笔者本科毕业论文是以柴可夫斯基的《曼弗雷德》为例, 探讨柴可夫斯基的创作特征。文章运用的方法是以音乐本体为主, 通过对乐曲旋律、节奏、调性等的分析, 再结合人物生平、社会背景等因素加以解释, 文章整体感觉平平, 甚至在连接上有些许生硬, 内容缺少新意与独特的视角。

而放在民族音乐学的角度上来考虑, 就涉及到所研究的“事象”问题, 这与西方音乐研究中的“作品”是不太一样的。民族音乐学中的“事象”与西方音乐中的“作品”相比, 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因此, 民族音乐学中的研究对象具有多元性, 它可以包括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人物、作品等, 而“作品”本身却是通过对其他对象的分析所提出来, 这就与西方音乐中的以“作品”为中心的研究方法有所区别, 其关注的可能就不再是乐曲的结构、旋律、节奏、动机等问题, 在民族音乐学家来讲, 也许更会关注柴可夫斯基创作《曼弗雷德》的原因, “曼弗雷德”是否代表了那一个时代的大多数人们的精神世界以及《曼弗雷德》对社会带来了多大的影响等等, 希望可以以此来证明一种文化现象, 以及构成这种文化现象的各种因素和它所蕴含的意义, 甚至是会考究它的传承情况等等。这些角度都是西方音乐研究中可以参考和借鉴的。

其次, 民族音乐学中最强调的方法问题, 在西方音乐研究中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大多数时候, 西方音乐研究都采用以研究音乐本体为主, 但在刚刚结束的论文开题中, 同样身为西方音乐史专业的一位同学, 她的论文就不再是一味的以研究音乐本体为主, 而是尝试运用调查、采访的形式来说明问题, 这种善于运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方式就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笔者之所以用此作为例子, 是想说明一点, 民族音乐学所提倡的运用理论与方法的观念对每个专业的同学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不要让所谓的“方法”成为夸夸其谈, 而是要能在实际的研究中灵活大胆运用。

第三, 民族音乐学中提到了局内人与局外人的关系, 那么就有一个问题:我们身为西方以外的研究者在研究西方音乐时, 所带有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是属于西方的还是非西方的呢?民族音乐学提到的局内与局外人, 主要针对文化的观察和阐释。我们没有生活在西方, 对西方音乐的理解必然带有局外人的角度, 这是自然形成的。虽然我们可以采用西方的分析方法, 但这主要是技术层面的, 不是文化层面。目前看来, 国内还很难形成对西方音乐的独特理解和有价值的认识, 除了个别几位大家。更多的人都是在学习、吸收, 尝试着理解。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弱势和差距, 又不能放弃自己的学习, 毕竟西方音乐文化是属于全世界的, 所有人都可以享有它。那么这里又再一次涉及到角度问题, 与前面提到的角度问题不同的是, 这里的角度是指, 作为局外人应怎样看待西方音乐的问题, 有新的视角是好事, 但要尽量避免刻意寻求新角度。在此阶段, 我们只要能养成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 在有限的领域能做到相对熟知, 就可以被认为是合格的, 相反的, 盲目寻求“中国特色”的视野, 反而会适得其反, 所以要学会用“全视角”来审视问题。

第四, 关注当代民族音乐学理论特征, 它逐渐显现出一种文化人类学的倾向。音乐的研究逐渐同文化人类学问题相结合, 越来越注重音乐的文化意义, 音乐与政治、经济、社会结构以及语言之间的种种关系也成为人们无时不关注的问题。对于音乐形态, 它不再是一个独立的部分, 民族音乐学家都将其视作是音乐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研究。对于民间音乐, 民族音乐学家一般会假设它都是产生在一定的社会场景中, 而某个民族特定的信仰都可以反应其民族的文化背景, 也就是课中老师所说的民俗体系和价值体系。在西方音乐研究过程中也可以发现这个倾向, 音乐与文化的关系愈来愈紧密, 甚至不可分割, 可见, 了解所要研究地区的文化是何其重要, 当然, 根据不用的学科, 了解的途径自然有所不同, 民族音乐学有田野工作, 而对于西方音乐研究, 特别是国内没有条件出国的研究者来说, 只能通过大量阅读有关文献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五, 关于音乐的文化传承和相互借鉴关系。每个地方的音乐都有其独立性, 音乐的传承可以将这种独立性延续下去, 但在传承的过程中, 不免会有对其他文化的借鉴, 因而就破坏了这种独立性, 那么, 我们应该怎样去看待这种现象呢?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 要辩证的看问题, 但对于这个问题, 也许不能仅仅用这种理论来回答, 或者这本来就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第六, 是关于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伦理道德问题。笔者认为这点是非常应该值得大家注意的, 无论哪个学科, 在研究过程中都要处理好各种关系, 所谓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如何将我们的学术成果回归民间, 贡献社会?这一点我们做的还不够, 或者说是让我们比较困惑的问题, 可以发现, 研究者用尽浑身解数研究出来的成果, 它的影响力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更多的是在本学科范围内得到一些回应, 这是让人费解的一个问题, 也许要想达到哲学界那样的影响力还有待时日, 这时, 我们更需要的也许是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对本学科未来发展的信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要注意在学习过程中构建一个文科的平台, 老师一直强调要时刻以一名文科生的身份来要求自己, 这是非常必要的, 尤其要多涉猎一些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方面的知识, 不仅如此, 还要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一切艺术, 包括电影、绘画、评论都要去了解、关注。

对于学习西方音乐史的同学来说, 由于种种客观的原因, 我们无法像研究民族音乐学的同学一样去田野调查, 也就无法亲身感受他们的音乐文化, 不能像民族音乐学那样深入探究作品背后的意义和传承, 相反的, 我们只能通过他们的文献与乐谱去慢慢理解和体会他们的内涵, 暂时很难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另一方面, 西方音乐史研究又不能像作品分析那样可以立足于作品本身, 但即使面对这种种尴尬的问题我们也不能因为这些原因而对自己的学习失去信心, 即使是一点的补充, 对于我们整个学科的发展也是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7年版.

[2]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导引》.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中班音乐活动:猴子学样 篇5

【设计思路】

1、活动素材分析:

音乐活动《猴子学样》中的乐曲选用的是一首恰恰舞曲,这首舞曲节奏明快、旋律优美,让人听了又一种忍不住想动起来的感觉。同时,我选择了幼儿熟悉与喜爱的“猴子”形象作为音乐游戏的“主角”,赢得幼儿喜爱的同时又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和创造。

2、幼儿经验分析

我班幼儿很喜欢音乐活动,在肢体动作的表达表现上有一些经验的积累。日常的音乐活动中,他们在模拟动物形态的同时都会有自己不同的创造,并且喜欢表现。大班下学期,同伴更加喜欢和同伴合作游戏,游戏中还经常伴着儿歌火歌曲。近期,他们看了动画片《猴子学样》,对猴子剥香蕉、登高望远等动作产生了兴趣,借此机会,我想通过《猴子学样》这个活动为载体,能够更多的激起幼儿模仿猴子动作的愿望。

3、活动价值分析

《纲要》中明确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达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同时,要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得机会,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本次活动就是延续《动物大世界》的主题背景,继续让幼儿了解动物生活习性的基础上,以音乐游戏为载体开展的活动。

活动通过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对猴子形态的模拟,激发幼儿自主创编猴子的不同动作,满足幼儿创造与表达的愿望。同时,通过图谱的出示,让幼儿进行自主探索、引发联想以及与同伴互动游戏中激发幼儿主动、快乐地和同伴合作游戏。

【内容与要求】

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欢乐的情绪,乐意模仿和创编猴子跳舞的动作,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材料与环境创设】

1、看过动画片《猴子学样》

2、音乐《恰恰恰》、礼帽

【活动过程】

一、说说做做——调皮的猴子。

师:前两天,我们看过一个关于猴子的动画片。你看到猴子会干什么呢?

1、教师根据幼儿说出的内容用语言节奏和动作(手势)进行提升。

(这只|猴子|会勾树枝|)

2、动作提升

师:我来表扬表扬你们这些猴子啊,我怎么表扬?

要求:当张老师表扬到最后一个字的时候,那你这只猴子就要把你会做的动作做出来。

二、编编跳跳——猴子的舞蹈。

1、教师将幼儿的舞蹈动作编进猴子的舞蹈中。

师:我现在把你们这些动作编进猴子的舞蹈当中去好不好?看仔细了,它的舞蹈里面跳了些什么,哪里很有趣?一会告诉我哦!(音乐)

●师随音乐跳舞。

(1)向我点点头..

(2)看好,猴王要打招呼了:朋友你好,耸耸肩

(3)哦——手拍嘴巴发出哦哦哦的声音

(4)猴子的舞蹈(将幼儿的动作编进舞蹈里)

(5)结束动作:这只猴子真聪明!

2、回忆舞蹈动作

●提问:有趣吗?哪里比较有趣?

●提问:除了“哦哦哦”的地方很有趣,还有哪里很有趣的?

●提示:刚才我把你们的动作都编进舞蹈里了,什么时候跳出来的呢?当音乐唱到“哎咿呀咿呀”的时候,我们就把自己的动作编进舞蹈里跳出来。

3、幼儿尝试听音乐跳舞

师:你们想把自己的动作编进来吗?好,小猴子们,我们找个空地方站好!一起来学学猴王的舞蹈。

要求:当音乐到“哎咿呀一”的时候要自己编动作。

●师带领幼儿一起跳舞。

4、提升舞蹈动作经验,找出有靓点动作的“猴子”。

5、图谱探索

师:你们都是最聪明的猴子,我把你们的动作都画下来了,请你们来看看,看得懂吗?说说看,你看到了什么?

●幼儿自由探索图谱表现的内容,教师适当提升经验。

2、尝试看图表现

师:猴王现在不带你们做动作了,你们这些聪明的猴子看着我的大照片,来表演猴子的舞蹈好不好?

要求:这次我们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用脚(做动作)。

●师引导幼儿听音乐看图谱在座位上用动作表现。(师点图谱附加语言和动作引导)

三、玩玩演演——猴子传帽。

过渡语:现在猴王说,我要和你们玩最开心的游戏了,看过猴子学样的故事吗?有一顶(帽子),想带吗?可是一个人戴够吗?我们一起来想办法,用我们的脑子来想办法。

要求:朋友之间拉起手,我们围个大圆圈,双脚盘腿坐下来。

讨论游戏规则:

师:这顶帽子只有我有,什么时候传给旁边的朋友?

1、尝试一顶帽子进行游戏。

我们试试看啊,当帽子没有传到你的手中时先和朋友打打招呼哦,一起来。

幼儿掌握游戏规则时加入音乐。

师:听着音乐来试试看。

师:你会玩这个游戏了吗?刚刚在游戏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2、尝试两顶帽子。

师:一顶帽子难不倒你们,我们增加一顶帽子吧。

提问:这次听到猴王跳舞的音乐时有几个猴子来跳舞了?(拿到帽子的两个猴子)

3、尝试三顶帽子。

把流行音乐带进中学音乐课堂 篇6

一、把健康向上的流行音乐引入课堂

流行音乐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击着中学生的情感,在学生心目中,流行音乐几乎已经是“音乐”的代名词了,所以流行音乐不可避免地要流进课堂中来。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听到一些声音:“这节课没劲,书本上的歌曲不好听”“老师可不可以唱《爱情买卖》”,学生对课本没兴趣。记得有一次,我一进教室门就听见一学生冲口而出:“老师播放流行音乐给我们听听吧”。我就顺势说:“好吧,我们就唱唱流行歌曲吧!”话音刚落,包括几个平时纪律较差的学生都在脸上露出了掩饰不住的兴奋!随后每个同学都争先恐后报出想要听的歌名,《那些年》《最炫民族风》……随着音乐的响起,同学们都规矩地坐着跟唱起来,顷刻间沉醉在这动听的音乐声中。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流行音乐我们全部接受,作为教师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确地引导学生们欣赏好的、有教育意义的流行音乐,让他们懂得鉴赏与审美,能够积极地面对生活,热爱音乐。

二、把表现爱的流行音乐带进课堂,产生共鸣

在影响青年人心灵的手段中,音乐占据着重要地位。现行音乐教材的大部分歌曲年代久远,与学生产生隔膜,无法引起其兴趣和共鸣。而流行歌曲是最能让学生接受的音乐形式,把流行音乐元素与教材相结合,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让学生将课本的知识自觉地接受。如在汶川大地震期间,涌现出了大量颇具价值的歌曲,配合歌曲收集地震图片,我做了一节专题课,以《相信爱》这首歌曲为主题,旋律优美,动画制作触动人心,同时与教材中公益歌曲“We Are the World”的教学相结合,课堂中学生感动了,从学生的歌声中我感受到了爱的力量,他们眼中流出的不仅仅是泪水,还有真诚的情感碰撞。音乐的力量是如此的巨大,它让这些被称为最不具备同情心的“90后”学会了珍爱生命、关爱他人,这节以赈灾歌曲为主题的课一直令我铭记于心。

三、流行音乐在课堂中的运用方式

1. 投其所好,激发兴趣。如在节奏教学中,把“说唱”引进课堂。选择周杰伦的《双截棍》,一首勇猛刚劲的快节奏歌曲,虽然它没有明显的旋律走向,但节奏轮廓铿锵有力,加上MV中充满中国武士神采的场面,使音乐极富感染力,很快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又如流行歌曲《青花瓷》《花田错》使用了民族乐器二胡、琵琶等,教师可以将这样的歌曲纳入民族乐曲的欣赏课中,这不但能增强学生的欣赏兴趣,而且能激发他们满怀激情地去探究民族乐器的深层知识。

2. 以熟带生,循序渐进。如在欣赏外国名曲《夜莺》时,先让学生听腾格尔的《天堂》,以这种比较熟悉的流行歌曲先把学生带进状态,然后再播放意境宽广的没有歌词的纯音乐《夜莺》,这样可以令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情绪,达到教学效果。

3. 通过对比,正确选择。学会辨别音乐作品的好与坏,让学生通过对不同音乐作品的欣赏、对比,领略各种不同的美,如热烈的美、幽静的美、雄壮的美、古典音乐的美、现代音乐的美,达到审美能力的提高。

四、流行音乐在音乐教学中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首先,教师本身必须要有较高的教学艺术来吸引学生。教师能否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唱一首好的流行歌,或跳一段流行舞蹈,那么就完全可以把学生吸引住。其次,教师自身对流行音乐的正确把握是成败的另一关键所在。教师应该有选择、有目的地将那些健康向上、适宜学生年龄特点、身心特点并具有一定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流行音乐引入课堂。流行音乐的融入只是音乐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切不可将其当作提高学生兴趣的灵丹妙药。

总之,将流行歌曲引入课堂,丰富了教学内容,巩固了音乐知识,促进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无形中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对音乐课产生兴趣,愿意和老师一起去共同探索课本之外的音乐艺术领域,不断提高自己对学习音乐的信心,享受到音乐艺术所给予的无限乐趣。

音乐“体态律动学”简议 篇7

一、关于达尔克罗斯“体态律动学”的本质内涵

达尔克罗斯认为:音乐的产生是出于人类情感冲动的本能, 这种本能以有节律的运动为其表现形式。这同人类的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自然界的昼夜交替、潮水的涨落、月亮的圆缺、四季的更迭与音乐的节奏同出于一个道理。这种大自然的节律和人体生命的节律正是“体态律动学”的理论基石。体态律动学在音乐教学中的具体表现为:学生通过身体来体验节奏感, 把原本来自自然和身体的节律运动的音乐节奏通过身体对音乐的感受从而达到对音乐本质因素——节奏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这就是体态律动音乐教学的一般意义。瑞士著名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斯认为:“人对音乐的情绪体验及人对自身情绪体验的认识反映都是通过自己的身体和动作来进行的, 在音乐训练中, 只训练耳朵和嗓子是不够的, 人的整体身体都必须经受到训练。” (1) 达尔克罗斯的“体态律动学”产生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他认为:“人无不具有天生的节奏本能, 不过需要加以诱发、培养, 进而为音乐所用。”于是, 他编了各种练习曲, 让学生跟随他即兴弹奏的音乐而走动, 感受音乐的魅力, 体会音乐的速度、节奏、情绪, 并且专门研究节奏问题, 逐渐形成独特体系的“体态律动学”。现今世界各国的音乐学院、舞蹈学院、戏剧院、普通学校甚至残疾儿童学校, 都广泛采用达尔克罗斯的体态律动学。

体态律动学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有效利用听觉去感受及理解音乐,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体态律动课程除完成基本乐理在视唱、练耳、乐理、调式调性、和声方面的教学外, 还必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用身体各部分, 把所听到的节奏、速度、力度、乐句、情绪等用各种动作表达出来。而这些表达音乐的动作, 都是通过教师精心设计成游戏似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授课的。因为,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 在这种天性使然的状态中, 学生才能思想高度集中, 才能迅速地将听到的东西反映出来。达尔克罗斯要求学生把身体各器官作为乐器, 把所感觉的音乐再现出来, 但这与舞蹈不一样, 它不要求有优美的姿态, 而要求学生有放松自如、协调、充满信心的动作。当学生听到了, 并且听懂了, 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想表现的欲望。达尔克罗斯在研究动作时发现空间的存在, 而这一点的发现正是达尔克罗斯对音乐和教学的最重大贡献。体态律动教学强调把演奏或表现音乐理解成时间+精力+空间。也就是说,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加上演奏者旺盛精力产生不同的音响震荡于一定的空间, 所以空间中的音响、幅度是时间和精力的结果, 因此, 可以说空间是时间和精力两者之间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时间到体力之间加上空间这一因素, 同时有效地倾听音乐, 这样学生就能具体地领会时值、音高、音响的浓度、分句、和声与旋律的进行、音质、曲式等, 他自己就成了一个善于表现的乐器。达尔克罗斯还认为:“音乐教育首先就是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动作唤起人的音乐本能,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 进而获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同时通过这种教育手段, 可以使学生从小就开始在生理运动器官和思维之间构成一种自由转换和密切联系的媒介, 以达到身心和谐发展。”一般说来, 学校中的课程均以发展理性为主要目的, 而发展体能的体育无法弥补感性中的感觉、感知、感悟和感情培养的需要, 惟有音乐可以对其感性与理性、身心进行综合平衡教育。培养学生身心的自控把握能力和发展有动力的生命力等方面, 正是“体态律动学”的本质含义之一。

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的过程, 不如说是情感的过程——审美过程。这种学说在实践上表现为用自己的身体在空中描绘美的韵律, 在空间与时间中感悟自身的、自然的、自由的和多姿多彩的美。这种审美体验摆脱了抽象的概念和枯燥学说, 呈现出鲜活的身心运动, 并直接承载了审美诠释的主旋律。这种把心灵的语言通过肉体来体验的过程非常有利于人的身心和谐发展。

二、关于达尔克罗斯“体态律动学”的基本特征及基本环节

体态律动学在实际的音乐教学应用过程中表现如下七大基本特征: (一) 强调学生的身体参与来感受音乐的内在旋律之美,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 “体态律动学”符合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因为它的发明者达尔克罗斯从来都认为每个人都具有音乐的天赋, 强调每一个学生的参与, 使每个学生都身心放松、精神愉快。 (三) 强调游戏式教学。达尔克罗斯认为在游戏中习得的知识通常记忆牢固。“体态律动学”强调要精心设计音乐的动作, 并使动作游戏化, 而且这种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时更新或变换, 以让学生对学习永远保持新鲜感。这一点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创新也非常有意义。 (四) 强调通过“体态律动学”塑造音乐形象。音乐形象是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情绪等来塑造的, 它可以在人的想象和记忆中产生。听是引导学生对音乐形象的初步联想, 听到音乐后引导学生在自己内心感受的基础上进而通过“体态律动学”把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通过身体的语言表达出来。 (五) 强调通过“体态律动学”让学生加深感受、了解歌曲。在欣赏音乐时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比较善于表达或喜欢的姿势和动作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然后用这些动作串起来编排成小舞蹈, 这种律动并不要求动作的统一、优美, 只要求与音乐形象、情绪吻合就可以了, 这样能更好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含义。 (六) 强调通过律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各种游戏的展开, 有利于刺激学生的大脑的发育, 也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兴奋区域, 使其在最兴奋、最佳的状态中感受和接受知识, 体现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 (七) 强调通过律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不同的音乐语言。音乐语言包括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节拍、调式、调性、和声、歌词、曲式等。学生在律动中积累了丰富的音乐表现方式, 掌握了一定的音乐语言, 这样为学生欣赏和创造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能同时开放多个感知渠道, 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 只有开放学生多个感知通道, 才能让学生对音乐做到真正的主体参与, 激发其强烈的情绪因素, 发展其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体态律动学的本质包括如下四个环节:感知 (Erfahrung) —认知 (Erkennen) —学习 (Lernen) —理解 (Verstand) 。这四个基本环节正是自然、音乐和人的身心协调发展的必然环节, 也是人的身心和谐净化的必由之路, 更是提高人的精神力量的原动力。音乐—人体—自然—节奏, 编织出一幅幅多元音乐艺术和知识的画面, 体现了音乐、自然与人性融合的韵律美感。正如达尔克罗斯在1914年所写的论文中所说:“体态律动的目标:在本课程结束时, 不能使学生说‘我知道’, 而是‘我体验到’, 以此引起他们的本能力量, 并能迁移到生活中去。”从心理学学科说来, 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统称, 感觉是指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 经过人脑的信息加工而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知是认知的初级阶段, 认知就是了解事物的基本规律、运动的基本过程, 是对感知材料积累中发现和判断的重要阶段。而体验是指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解, 即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 是进入批评、评介并建立新的经验和理论的高级阶段。这种用身体艺术语汇表达人类各种各样的情感的方法, 是达尔克罗斯对教育精神和情感表达的深度阐释。

三、关于达尔克罗斯的“体态律动学”的再发展

达尔克罗斯在1906年、1919年、1930年相继出版和发表的《达尔克罗斯体态律动教学法》、《节奏、音乐和教育》、《体态律动、艺术和教育》等著作, 其中的音乐思想的基本观点是: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映。人类通过身体将内心情绪转译为音乐, 这就是音乐的起源。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这种节奏运动来唤起人的音乐本能,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 进而获得体验和表现的能力。同时, 通过节奏运动这种教育手段, 使学生从小就开始在生理运动器官和思维之间构成一种自由转换和密切联系的媒介, 以达到身心的和谐发展。这种理论和实践在世界范围内倍受音乐教育界的推崇, 并对奥尔夫和柯达伊教学法的形成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他的理论和实践无疑具有创新和先导的意义。德国的卡尔·奥尔夫吸取了体态律动学的精华并提出了“节奏第一”“音乐和动作相结合”的观点, 创建了奥尔夫教学体系, 使体态律动学的理论在实践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经验如下:一是通过律动可以使音乐贯穿学生的日常生活,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体态律动学”理论教学, 可以不断提供音乐环境来刺激学生, 激发学生愉快的情绪。二是从节奏入手学习音乐。帕西·该丘斯认为:“节奏是给音乐赋予生命的要素。”没有节奏, 音乐就不能表现出活力。这同达尔克罗斯体系的教育观念是一致的。达尔克罗斯认为: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 而学习音乐的能力及有成就则不是与生俱来的, 它需要有意识地听, 并还要通过身体的动作把听的印象——音乐的情绪、节奏、力度、乐句表现出来, 所以他把这种方法叫做“体态律动学”。

在具体运用“体态律动学”时, 我们必须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学生喜欢的和能动的音乐, 当学生听着自己喜欢的音乐, 情有所感、体有所动、身心合一地享受音乐时, 才能使学生在其乐无穷中激活自己的情感世界, 扩张自己的表现欲望, 拓展自己本能力量的活动疆域。这种“体态律动学”不是简单地用身体形式来展示音乐的内涵, 而是将再现音乐所必需的要素融化于学生的身心, 发展学生对音响节奏和身体节奏的通感, 使学生拥有通过官能直接反映情感, 即对音乐这门听觉艺术从单一的听, 走向听、动、看、思、想等身体的所有官能都能参与感受和表达音乐的能力, 提高人的本能力量与音乐世界和自然世界的沟通交融能力, 达到音乐、人类和自然的三位一体的至高境界, 借助音乐之道达到人类的生存之道——诗意地栖息在地球上。

参考文献

[1]戴定澄著.音乐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2, 第1版.

[2]艾尔文.斯佩克特.韵律与生命——达尔克罗斯的工作[M].纽约本德拉根出版社, 1990.

[3]蔡觉民, 杨立梅.达尔克罗斯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4]曹理, 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

[5]国外的音乐教学法[J].音乐世界, 1990, (2) .

[6]郁正民.音乐教育心理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6.

[7]赫迪.有律动, 才能提高音乐教学效率[J].剧作家, 2006, (6) .

[8]叶继红.感知.认知.学习.理解[J].中国音乐教育, 2007, (1) .

[9]几种外国音乐教学法的特点[J].音乐世界, 1988, (12) .

[10]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国——纪念奥尔夫诞辰100周年[J].中国音乐教育, 1995, (4) .

中国音乐史学 篇8

一、影视音乐辅助大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并且排除艰难险阻,最终取得良好的成绩。现阶段,大学音乐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比较难,课堂气氛过于死板,导致很多学生不能感受到音乐课堂带来的乐趣。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加入一些辅助因素,如影视资源,会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因为目前的学生对影视资源都比较熟悉,接受起来会更加容易,要是在大学音乐教学中引进丰富的影视资源,肯定会起到活跃课堂氛围的作用,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进行音乐课程的学习,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1]。

(二)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在大学音乐教学中,大部分的知识都比较难理解,只能依靠教师的讲解学生才能掌握,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教师引进影视音乐,将其作为教学资源,会切实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充分结合理论与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通过影视音乐的辅助作用,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掌握大学音乐知识,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发挥影视音乐的辅助作用,使学生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提高自身的音乐能力。

二、影视音乐辅助大学音乐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利用影视音乐,进行课程导入

在大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在进行歌曲的教授时,直接让学生欣赏相应的音乐作品,之后再对其进行讲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听课时会感到乏味,提不起兴趣,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2]。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影视音乐来完成音乐课程的导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热情,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开展音乐课程教学活动之前,引进影视音乐可以起到铺垫的作用,这也是导入课程最有效的方法。比如,在进行关于西藏民族特点的音乐作品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翻身农奴把歌唱》这首歌,这是纪录片《今日西藏》的主题曲,通过该首歌曲引入,能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西藏的地域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好的进行音乐作品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利用影视音乐,加强学生的视听训练

大部分的大学音乐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视听训练时,都会按照教材中的内容开展,这样不仅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导致大学音乐教学效率比较低。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引入影视音乐,会切实加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起到拓宽学生思维的作用,尤其是一些比较著名的影视作品中,其插曲都是当代影视音乐的代表,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学习兴趣,从而加强学生的视听训练[3]。如电视剧《西游记》中的《三叶草》、电视剧《亮剑》的主题曲《中国军魂》等,将这些影视音乐插入到大学音乐的教学中,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加强学生的视听训练,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作品的感染力,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三)利用影视音乐,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在大学音乐教学中,如果引进影视音乐,一定会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以及课堂教学质量,对于一些比较大型的音乐作品来说,其中的奏鸣曲式在传统音乐的结构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主要包括三部分,分别是呈示部、展开部以及再现部。在这种类型的作品中,存在着很多矛盾因素,如果教师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对音乐作品进行研究,很难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对音乐作品有一个充分的理解。而通过影视音乐的引入,不仅会起到丰富教学内容的作用,通过学生熟悉的音乐作品的展示,在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在进行古典音乐的鉴赏时也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基础知识,古典音乐的表现形式更是多种多样,如交响曲、管弦乐等,如果单靠学生的听,很难掌握其中蕴涵的知识,在影视音乐的辅助下,学生能够对古典音乐的表现力、基调等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从而能够提高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影视音乐在大学音乐教学中起到了很好辅助作用,切实提高了大学音乐的教学水平和效率。因为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在不断加强,其逻辑思维和总结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这为大学生音乐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大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不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影视音乐的辅助作用来进行课程导入,进行学生的视听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

参考文献

[1]周雪.影视音乐对大学音乐教学辅助作用的探讨[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6,02:124-125.

[2]陈晨.浅谈影视音乐如何辅助大学音乐教学[J].音乐大观,2014,02:154.

简论流行音乐进中学课堂 篇9

一、流行音乐进入中学课堂是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

(一) 流行音乐进入课堂是中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需求

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成长时期, 富有朝气, 乐于接受一些新鲜事物, 总是走在潮流的前沿。青少年学生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对流行歌曲的偏爱, 再加上中学生接受新鲜事物快, 好奇心强, 追求时尚, 就更加决定了中学生喜欢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反映着时代特征, 对社会有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对中学生影响更为深刻, 它迎合了中学生蓬勃向上、朦胧的心理。对流行音乐、尤其是流行歌曲有着痴迷的追求。好的流行音乐进课堂, 可以调节学生紧张的学习情绪, 像一杯浓郁的香茶任你细细品味, 强劲的歌曲如一场激烈的球赛, 让你在欣赏中释放自我, 缓解压力, 提升学生的欣赏品位, 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实践证明优秀的流行歌曲进入课堂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发展。

(二) 流行音乐进入课堂是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 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 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 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 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 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新课程标准要求音乐教师除了要指导学生学习优秀民歌, 名曲之外, 还要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 让好的流行音乐也走进课堂, 从而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让流行音乐进入课堂是符合《新音乐课程标准》的, 也是适应时代的需要的。

不让流行音乐进课堂就忽视了音乐教育自身的审美育人目标, 忽视了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从而导致音乐教育审美性和艺术性的缺失, 打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与新课程“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背道而驰。

二、流行音乐进课堂的利与弊

讨论流行音乐进入课堂的问题所涉及的不仅仅是音乐教育, 从大的方面来说, 我们可以说它体现了现代流行文化与传统课程知识体系的冲突与矛盾。在我们教育观念越来越开放的今天, “课堂”也应该是开放的, 要体现与时俱进.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发掘流行音乐的积极作用, 做到趋利避害。

(一) 流行音乐进课堂的利

流行音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 能无形中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使学生自然而然对音乐课产生兴趣, 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流行音乐和课堂音乐知识紧密结合起来, 从而扩大学生的音乐知识面, 不断增强自己学习音乐的信心, 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 感受音乐艺术所带来的无限乐趣。

优秀的流行歌曲反映着一个时期的文化特征, 在音乐课上介绍给学生, 意义不仅在于了解一首歌曲, 更让学生了解了一段历史, 或一种精神。将积极健康向上的歌曲引入课堂, 有利于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 流行音乐进课堂的弊

在当今一些流行音乐中也不乏一些内容低俗的作品, 它们对学生的审美及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中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不够完善, 他们还不具备完善的鉴赏能力, 还不能区分它的优劣, 如果按照自己的喜好全盘吸收流行音乐, 难免会受到负面的影响。许多无意义的歌曲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只能成为过眼烟云。然而学生往往不能区分流行音乐的优劣, 如果学生只偏爱一些时髦的流行音乐, 不但不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而且不能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当流行音乐配上消极的、不健康的歌词时就很难给人以美的享受, 尽管大多数欣赏群体是为了娱乐、悦耳才去接受音乐, 只要求音乐轻松好听, 但这样就会影响人的思想意识, 使之消极低沉。中学生缺乏辨别能力, 对流行音乐更是趋之若鹜, 闲暇时间必定与之朝夕相伴, 一想到唱歌也必定是“波丝猫”、“两只蝴蝶”、“老鼠爱大米”等流行歌曲的乐句, 中学生这种不够完善的自我控制能力在接受流行音乐时是需要引导和校正的。

三、做好中学音乐课堂中的流行音乐教学

审美教育是中学音乐教育的核心, 要积极引导好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审美意识, 把握好流行音乐进课堂的尺度。音乐教师在教学时, 要结合学生的审美心理从多方面做好流行音乐的教学。

(一) 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是音乐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流行音乐进课堂是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要正视流行音乐进课堂, 摆正流行音乐的地位。教师要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 拓宽欣赏视野, 这样才能适应学生的不同需求。如果歌曲缺乏与学生生活产生共鸣的东西, 就难以让学生产生兴趣, 更难以吸引学生。教师要要了解学生的心理, 要选择合适的流行音乐来激活学生的心灵, 找出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流行音乐, 在适度的欣赏和演唱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丰富课堂教学。

(二) 探索新颖的教学模式

合理的教学模式是成功教学的关键, 音乐教育提供的学科综合应以审美为核心, 以音乐为主体的多学科之间的有机融合。在音乐教学中, 我们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将音乐与各科知识巧妙结合, 要充分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为主动的学习,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使音乐课堂充满无限生机。让学生真正热爱音乐、喜欢音乐课, 就必须拓展音乐教学的渠道, 改变封闭的课堂式学习为开放式学习, 要将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 引向自然, 引向社会, 拓宽音乐教学渠道, 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融入到音乐之中。

结语

音乐教育是发展中的教育, 具有着较强的时代性和区域性,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在发展中不断变化, 要依据不同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流行音乐进课堂是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 它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音乐教学要有选择地采用积极向上的流行音乐进行, 从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 在情感上得到满足。让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学会辨别流行音乐的美与丑, 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只有提高学生欣赏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才能与时俱进, 才能适应社会文明的需要、才能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曹理, 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

[2]李重光.怎样教孩子学音乐[M].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8.

[3]谢嘉幸.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4]曹理.中学音乐教学论新编[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论文学与音乐之相同点 篇10

首先, 在本质上都要求意象的产生。文学艺术和音乐艺术都是实践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一种带有物质性的精神性活动, 是一种感性的心灵活动。其本性都是一种制形构象的创造性活动。音乐艺术作为听觉艺术的特殊形式, 是最能客观显现和拨动心弦的艺术, 是艺术家凭借听觉感觉器官和相应的媒介把心中的意象物态化, 即创制成音响意象。而文学作为视觉想象艺术是心灵通过想象与视觉器官的合作, 采取词语媒介手段而创造意象。虽然所凭借的媒介不同, 但它们在本质上都要求意象的产生。

其次, 两种艺术依存的物质载体都是声音。白居易的《琵琶行》有“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这里以“嘈嘈”摹拟粗弦发生的厚重、喧响, 以“切切”摹拟细弦的尖细、急促;以“嘈切”的交替来表现不同的音高, 色彩的声音之对比变化。这是以语言之声模仿乐器之声的名句。在此声音成为两种艺术媒介的联结点。音乐是以有选择、有组织的声音作为物质的材料的, 经过艺术创造的声音动态, 使音乐产生无穷的魅力与独特的价值。文学是以有选择、有组织的形象化语言作为客观媒介的。语言则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 以词汇为建筑材料, 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语言离开了声音这个物质载体则无以存在。音乐艺术和文学艺术的媒介都必须凭借声音, 亦必须与运用声音动态的表现力, 可以这样说:没有声音, 就没有这两种艺术。

第三, 两种艺术存在的框架都是时间。文学在时间中连续呈现的词语有序结构, 文学作品中时间的构思与情节的安排、交代、发展亦有密切联系。如《木兰辞》中“旦辞爹娘去, 暮宿黄河边。不闻爹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水鸣溅溅”。以“旦暮”的时间更迭, 既交待了出征的路途, 行军的紧张与迅速等情节, 也写出了情节跳跃推进的节奏。而音乐在时间中展现声音的动态结构。从声音的基本属性来看, 音高、音强、音长、音色的存在都无法离开时间的纬度;音乐创作、表演、欣赏的某些特点也都与音乐艺术的时间性相关。音乐创造之所以强调变化统一, 与音乐在时间中展现、发展、变化, 完成有密切关系。音乐审美的时间性, 又要求表演艺术家在每一次的演唱、演奏中珍惜一次完成的机会、力求完美的再创造。音乐作为一种转瞬即逝的时间艺术, 它的意象在音响运动过程中是逐步展开的。需强调的是音乐存在于时间之中, 音乐又通过自身的运动, 通过声音形式相互关系构成的张力使我们感受到时间的存在。

上一篇:组织与计划下一篇:市场营销发展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