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新闻

2024-08-13

中国电视新闻(精选十篇)

中国电视新闻 篇1

一国政府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等渠道向他国公众传递信息, 进而影响目标国公众舆论, 达到塑造本国国家形象的目标即是公共外交, 进行公共外交的过程就是构建和加强软权力的过程。最早提出“软权力”概念的美国学者约瑟夫·奈认为, 软权力是文化、意识形态和制度因素的广泛吸引力。在全球化的时代, 软权力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已经成为国家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军事实力、经济实力等一起构成了国家的权力资源。

约瑟夫·奈在《信息革命与美国软权力》中提出, 在信息时代, 一个国家要想获得软权力, 那么该国的主流文化和理念应该接近普遍的全球规则;该国应该拥有传播渠道, 因而具有更大的权利解释发生的问题;该国在国内和国际上的作为能够增强其信誉。 (1) 同时, 约瑟夫·奈还认为, 在信息时代, “谁阐明的道理更有说服力” (2) 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软权力的来源之一。可见, 信息传播渠道是一个国家构建软权力的要素之一。

信息是一切文化、观念、舆论、政策的基础, 我国要构建和加强软权力, 使我们的文化、制度有更广泛的吸引力, 能够获得国际社会普遍的认同, 进而在国际关系中发挥作用, 就要重视信息传播渠道。约瑟夫·奈在论述中国的软权力时, 依次提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作家高行健、电影《卧虎藏龙》、NBA球星姚明、2008年的夏季奥运会、留学生和外国游客的数量、孔子学院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CRI) 24小时播报英语节目。 (3) 在这些因素中, 只有CRI是我国媒体, 其他的因素发挥作用都是通过境外媒体的报道或非大众传播渠道。可见, 我国软权力的提高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我国的传媒业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还很有限, 我国传媒业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诚然, 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 也是中国软权力的组成部分。 (4) 但是,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的情况不在少数。从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过程来看, 在信息的采集、加工过程中, 必然会掺杂传播者的因素, 由此导致的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有巨大差异的情况十分多见。因此, 要在国际社会树立我国的积极、正面的形象, 构建和加强我国的软权力, 迫切需要一个覆盖面广的传播渠道。我国只有有了通畅的传播渠道, 才能向国际社会展示我国的文化、传统、立场和观念, 才能把我国在各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我国的国际政策进行真实透彻的阐释, 才能在关键性的国际事件中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而不被歪曲, 进而形成强有力的软权力。

CNC在国际传播中的优势比较突出, 各方面的条件对CNC的发展还是比较有利的。但是, “软权力的生成最终取决于信息的传播效果, 未被吸纳的软权力资源不能产生软权力” (5) 。CNC要真正对于构建我国软权力发挥比较大的作用, 并不仅仅是生存下来的问题, 也不是进一步壮大的问题, 而是要达到令人比较满意的传播效果。CNC固有的一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其最终的传播效果。

首先, 国际上, 冷战形成的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虽然已经缓和, 但是并没有完全消失, 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国际形象, 影响到其他国家的对华政策, 影响着普通民众对我国的立场和观点。尽管CNC宣布市场化运营, 并且对外出让股份, 但是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这一根本特征, 使CNC无法完全摆脱国际上存在了数十年的意识形态对立的阴影, 这是CNC在真正实现全球传播、扩大国际影响方面最大的困境。

即使全球化时代来临, 我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已经无比紧密, 但是政治上曾经的对抗绵延至今, 普通受众尤其是欧美大国的受众在接受曾经敌对的国家传播的信息时还会存在心理上的障碍, 在这个层面上, CNC要对普通的外国受众进行转化传播, 而转化传播就传播过程而言, 复杂而且艰难。

同时, 意识形态的影响不仅在于国际社会, 对我国的新闻工作者也影响巨大。我国一直倡导“正面宣传为主”的新闻报道方针, 这显然与流行于欧美的新闻理念迥异。CNC的新闻工作者能否坚持客观报道的原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疑问。如何在实践中按照纯粹的新闻规律进行信息的选择、加工以至传播, 将是CNC新闻业务范围内面临的重大挑战。这一问题处理得适当, CNC有可能成为被受众广泛接受的主流媒体;而这一问题如果处理不适当, CNC有可能陷入一种尴尬境地, 进退维谷。

其次, 把握CNC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能力, 是企业可以凭其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根据官方态度, CNC的宗旨是“国际视野, 中国观察, 即时传播, 客观表达”。这一宗旨中, “国际视野”、“即时传播”、“客观表达”可以成为任意主流媒体坚持的原则, 只有“中国观察”是我国特有其他媒体不易仿效的, 这应该是CNC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无可争议, 中国是一个大国, 中国和平崛起, 国际地位大幅度提升, 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在国际社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立场和观点逐渐成为很多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的依据。但是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并没有达到普通民众都要了解中国立场的程度。CNC进入全球传播格局面向普通受众实行市场化运作, 找准中国视野和全球受众兴趣的结合点将是CNC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如果这个结合点选择得不准确, 结果是要么我们偏离了“中国观察”的宗旨, 要么我们背离了市场规律导致经营出现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 需要CNC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积累经验。

再次, CNC的经营方式方面, 我国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不多。有经营者和学者提出, CNC要开始资本化、市场化、企业化运营。所谓“市场化”、“企业化”是非正规的经济学词汇, 通常表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追求效益最大化目标的经营方式。在国际市场上, 这种经营方式才是最有竞争力的。但是我国的新闻媒体开始市场化经营的时间短, 规模相对比较小, 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不多, 尤其缺乏国际上开放条件下市场化经营的经验。

媒体的产品就是经过信息的采集、加工并最终传播出去的新闻。真正完全以市场为导向来决定产品的生产, 就要求媒体完全按照受众的需求来决定收集什么样的新闻、怎样进行加工, 并且通过怎样的传播手段来达到效益的最大化。新闻作为媒体的产品, 在其生产领域, 我国过去的几十年并没有完全同国际接轨, 在其销售领域, 我们的经验更少。而国际市场的受众成分复杂, 需求多样, 购买力差别也非常大。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局面, CNC要把自己的优势与受众的需求紧密结合, 既要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即政治效益, 又要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决非易事。诚然, 只要新华社做后盾, 经济力量雄厚, 人力资源充分, 信息渠道四通八达, CNC的生存和逐步壮大是必然的。但仅仅生存下来决不是我们的目的, CNC要发展, 要向国际社会传达中国的声音, 要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要成为世界一流媒体, 任重而道远。

CNC要在激烈的国际传播竞争中立足、壮大, 本文就以下两方面提出建议:

第一, 要尽可能淡化意识形态的痕迹。意识形态的斗争充满了谎言与狡诈, 曾经给欧美亚人民留下深刻的不良印象。“在很大程度上, 软权力依赖于信息的说服力。” (6) CNC的传播只有尽量淡化意识形态的痕迹、坚持不偏不倚的报道, 才能突出客观公允的立场, 彰显一个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感, 建立起公信力, 在受众中树立积极的形象, 从而成为一个成功的媒体。淡化意识形态的痕迹, 不仅体现在CNC的宗旨及领导人对外的态度上, 更要体现到具体的新闻传播活动中。在CNC的新闻实践中, 要树立品牌形象, 又要完成塑造中国良好形象的任务, 就要既讲原则, 又讲策略。

也就是说, 普通的新闻报道中, CNC要完全作为一个企业, 按照顾客至上的原则生产自己的产品———新闻, 要与世界主流媒体接轨, 尽一切可能发布全面、真实的信息;要尽量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 以受众的需求作为自己采集和加工信息的标准, 也就是以市场的需求为标准。只有这样, 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吸引受众的目的, 为今后长期的发展打下基础。CNC只有在日常的新闻报道中树立客观、公正的形象, 才可能在关键问题的报道中影响受众的观点和态度, 维护中国的利益, 这也是CNC发展的最终目的。如果CNC秉承国内的一些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政策和报道习惯, 那么在国际社会中, 就不仅不能提升我国的软权力, 甚至可能会起反作用。

第二, CNC要牢牢抓住自己的优势并发扬光大。一个没有特色的媒体是很难生存下去的。CNC的第一核心竞争力是“中国观察”。因为CNC是新华社开办的新闻机构, 从业人员也以中国人为主, 所以这一点不难坚持。CNC的第二核心竞争力是其在建立之初就旨在建成一个主流媒体。一个主流媒体就要不断为受众提供真实、客观、时效性强的新闻, 我们毫不怀疑CNC通过努力可以做到这一点, 但是仅仅如此还远远不够, 要把这一点和“中国观察”有机结合, 才能产生最佳效果。CNC的第三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中国和亚太地区新闻。欧洲、美洲的新闻, CNC不会比欧美的电视台更有优势, 而CNC在中国和亚太地区的资源优势是其他欧美电视台无法比拟的。往往受众看重的也正是“人无我有”的那一部分。半岛电视台赢得国际声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它能够更全面地提供中东地区的信息, 这一成功经验应该成为CNC的借鉴。让世界了解中国应该是CNC的重要职责之一, 所以CNC不应该忽视中国新闻的报道。而且, 对于一个全球性的媒体来说, 又何谓“国际新闻”!CNC的长处就在于对中国新闻和亚太地区新闻及时、准确的把握, CNC应该发扬这一部分长处, 办出自己的特色。

CNC成功与否, 对我国的国际传播格局有重大影响。如果CNC能够逐渐成为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有重大影响力的媒体, 那么我国无论是收集还是发布信息都会有一个更通畅的渠道, 效率也会比现在有大幅度的提高。国际社会将能够通过更多元的大众传播渠道了解来自中国的信息和观点, 西方国家媒体妖魔化中国的谎言会不攻自破。这将使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的报道失去市场, 对我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将发挥巨大的作用。CNC基于其提供信息的基本职能, 将进而成为我国影响国际舆论的重要阵地, 可以代表中国等一大批第三世界国家表达自己的观点, 争取自己的利益。我国有了属于自己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传播渠道, 国际社会能够听到中国的声音, 这就是我国软权力提升的重要内容, 我国也将可以利用CNC的优势加大公共外交的力度, 提升我国的外交力。

我们期待CNC有所建树。

参考文献

[1]Joseph S.Nye, “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 and American Soft Power”, Asia Pacific Review, Vol.9, No.1, Spring2002, pp60~75

[2]Joseph S.Nye, Jr, “Smart Power and War on Terror”Asia-Pacific Review, Vol.15, No.1, 2008, p5

[3]Nye Jr., Joseph S.;Wang Jisi., Hard Decisions on Soft Power, Harvard International Review, Summer, 2009, Vol.31, pp18~22

[4]Li Zhang, “The Rise of China:media perception and implic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politics”.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Mar2010.Vol.19, pp.233~254

[5]吴瑛:《信息传播视角下的软权力生成机制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3) 。

11 中国电视新闻竞争报告 篇2

(三)发稿: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作者:谢耘耕 周红丰

单位: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研究员、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研究生

地址:上海市南京西路651号

邮编:2000

41四、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分时段现状考察

1. 早间新闻——喧闹过后的落寞

早间电视新闻在我国起步比较晚,国内最早的一档早间新闻节目是北京电视台的《北京您早》,开播至今已有14个年头,而真正掀起早新闻热潮的当属于199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这个40分钟的杂志型新闻节目创办之初就被誉为“开创了中国电视改革的先河”“改变了中国大陆观众早间不收看电视节目的习惯”。之后从中央频道台到省台到地方台都纷纷开办早间新闻栏目,国内31家省级上星电视台除天津、海南、贵州、青海、内蒙古、西藏外,均拥有自办的早间新闻,一时间早新闻成了早间荧屏的亮点。

“早间新闻的卖点主要有四:一是占领观众的第一记忆;二是具有高度的观众集中度,这点应该强调;三是观众构成为社会中坚力量,35—55岁不是老龄而是中坚阶层;四是节目的播出时间突出了“生机”的概念,信息是一天中最新鲜的,人的状态也是一天中最有生机的。” 早新闻的主要优势在于独特的时段特征决定了观众的关注度高,突出早间的第一印象,对广告客户具有吸引力的高端观众构成。新生代市场检测机构在全国30个省会、首府及直辖市的调查结果显示,早新闻的观众构成呈现如下特征:国家机关、政党团体的工作人员4.7%,倾向性较高;科研、教育文卫社会福利职业的倾向性也比较高;制造业比例也比较大,有利于生活用品的投放;领导干部、高级技术人员居多。国外的早间节目比较丰富,包括新闻、儿童节目、电影、音乐等。从节目分类来看,国内早间电视的电影、音乐类节目竞争力较强,其次是新闻节目,这种趋势在周末表现得尤为明显。但是目前早新闻在播出和收看存在差异,观众在早间有收看的需求,有统计表明,观众早新闻收看时间比例为25%,也就是说早间观众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在收看新闻节目,但是早间新闻播出量占早间节目总量的不到20%。

在历经了一场“你家唱罢我登场”的热闹局面后,人们闻逐渐发现,早间电视新闻节目费力不讨好,投入成本大,但观众收视热情却不高;于是早新闻逐渐褪出了往日的喧嚣。湖南卫视曾经就有一档质量不错的早间新闻节目《潇湘晨光》,后来由于收视等方面的原因而被“下课”,许多台对早新闻市场渐渐失去信心,有人甚至说,早间时间段是电视收视“毒药”。

早新闻领头羊的《东方时空》经历了数次改版观众反应冷淡:1993年第一版模仿美

国CBS王牌节目《60分钟》创办杂志型新闻节目,开播后并没有迎来早间的收视神话,原因是节目板块割裂、节奏缓慢;1996年第二版被认为没有满足观众早间的资讯需求;2000年第三版收到的观众反馈意见是主持人风格僵硬呆板,缺乏轻松活泼的早间感;2001年第四版又被观众指出只适合坐着看,与早间流动的收视习惯不符。几经折腾,节目收视率仍不见起色,最后迫于低收视率于今年9月1日调整了节目首播时间,从早间7点5分调整到晚间6点14分,将节目改在晚间播出希望能大幅度提成《东方时空》的收视率。《东方时空》此次由早间档改到晚间档的举动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早间新闻市场的难以开发。国内的早间电视新闻虽然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但是早新闻目前仍然处于收视率的边缘地带,尤其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忽略对早间电视市场的开发,至今还缺少早间电视新闻节目。(附图3:各主要上星频道早新闻收视情况)

各主要上星频道早间新闻收视情况(2004/01/01—2004/11/30)

数据来源:央视-索福瑞时间:2004/01/01—2004/11/30

在普遍乏善可陈的早间电视节目中,仍然不乏亮眼之作:央视二套《第一时间》以快捷而轻松的资讯氛围和主持人个性化的播报赢得观众好评不断;湖北卫视的《新闻早班车》首家组织夜间报道,推出反映武汉市及周边城区夜间新闻的“昨夜今晨”板块,迅捷贴近的都市特色吸引了不少市民的关注;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东方卫视推出的早间新闻直播节目《看东方》,以两个小时首开国内早间最长时段新闻节目先河,多种新闻兼容,娱乐资讯并举,信息量大而且气氛轻松,“既综合了国内电

视界办早新闻的经验,同时又舶来了国外早间电视新闻节目的基本形态,延长了节目的时段,增加了娱乐元素,对于这道中西结合的电视早餐,是否适合中国电视观众的胃口,是否将引发中国早间电视新闻新一轮的变化,我们拭目以待。”与国内早新闻的惨淡际遇相比,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和日本却是另一种情形,电视新闻制造的早间神话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美国,《Today》《Good Morning,America》《Morning Show》等都是美国家喻户晓的王牌早间新闻节目,其中《Today》一年的广告费高达4亿美元,占到了NBC全年广告收益的1/3。早在1952年,美国的NBC就开办了首个早间节目《Today》;日本的NHK更是将早间直播时间锁定为凌晨5:00。”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差距一方面是与中国电视观众的收视习惯有很大关系,受经济发展和生活习惯影响,国内观众的收视群体大量集结在晚间,早间时段的开机率一度几近于零;另一方面与国内电视媒体早新闻观念的落后有很大关系。“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伪直播’的泛滥。清晨7点打开电视,除了专业的新闻频道有不断更新的整点新闻外,几乎所有的早间电视新闻节目都在直播时间里做着相同的事情,就是对昨日新闻的回顾,而且这种汇总工作常常占据节目的相当比重,现场直播在我们的直播节目中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内容同质、结构雷同、编排单一的现象也很突出。大部分早新闻还停留在联播型的路子上,如江西卫视《新闻早报》、云南卫视《早间新闻》、河北卫视《今晨播报》等,完全是早间版的《新闻联播》;其次是沿袭了央视《东方时空》杂志模式,如陕西卫视《早间特快》、湖北卫视《新闻早班车》、四川卫视《早间时空》等,板块虽多,但大多是昨日新闻回顾加上一些生活服务资讯。

电视民生新闻应唱响“中国好声音” 篇3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中国好声音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4)-08-0075-01

民生关系着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民生新闻反映着人民的生产生活,因此电视民生新闻因其特殊的定位和视角成为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民生新闻站在时代的最前沿,要带头唱响“中国好声音”必须要先唱响“中国梦”,唱出老百姓的心声,必须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真实全面地反映老百姓的生活和社会现象,传递正能量。

作为一名民生类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如何在唱响“中国好声音”中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要有丰富的学识涵养,提高个人素质。

文化修养是节目主持人立身的根本、成功的基石。

文化修养,实则是一个主持人在长期实践生活中,通过不断学习文化知识、增加人生阅历而积累成的潜在的一种气质。作为一名主持人必须具备多种文化修养。首先要有深厚的知识底蕴。这就需要主持人在工作中边干边学,不断积累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其次,应具备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把话说好、说顺、说通、说巧妙、说得体,要符合大众审美观,个性和怪腔怪调不能混为一谈。第三,主持人应具备一定的临场应变和即兴发挥能力。现在,很多节目都是现场直播,这就要求主持人不仅要言语流畅得体,还要积极活跃思维,培养快速反应的能力。

二、要有全新开放的思维。创新节目内容。

目前的电视节目,除了一些整点新闻,因受内容制约,在播放形式、主持风格上比较固定,程序格式化之外,许多专题栏目还是存在较大的自由空间的。因而也给主持人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主持人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从中央到地方,现在各种电视台各种栏目层出不穷,也有很多是类似的,如何才能在这么多的栏目中挣得一席之地,分得更多的观众呢?这就需要有全新开放的思维,创新节目内容。对于不断变化、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主持人也要不断变化对事物的认识。主持人也要提高深化自我内在形象的能力,深入生活、大胆实践、认真思考。要有全新开放的思维,从栏目的内容、形式、附件、形象上寻找突破口。只有你的节目与众不同,别出心裁,有看点,才能与栏目共同成长。

三、要强调受众意识,做到深入人心。

主持人在栏目中时刻不能忽略听众的主体意识,要强调受众意识,和观众像朋友一样平等交流。但是既不能和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拉得太远,去居高临下的说教;也不能和观众的心理距离太近,这样主持人就无法起到引导者的作用。有时候主持人所充当的角色就像一名引导人们在生活的百花园中观光的“导游”,这就要求主持人一定要充分认识自身所处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正确的分寸把握应该是:亲切自然、随和真诚。分寸把握得体,就会出现主持人与观众相互情绪的激发、感染、交流与共鸣,就能沟通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联系;反之,分寸若把握不得体,就会出现情感沟通的阻隔与断裂。所以,总而言之,主持人要将自己摆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这样才能深入人心。

主持人同时还需身兼记者的职责,采编播一体,善于发掘老百姓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掌握受众心理,从正视听、辨真伪、明事理,扬美挞丑,予以正能量的发挥、正舆论的引导。

四、要具备个性鲜明的主持风格,展现个人魅力。

或幽默、或潇洒、或沉稳、或轻快的风格都能将观众带到和主持人共同营造的视听意境中,人们在其中既接收了相关的信息也感受到了主持人的个人魅力。风格是思想、品德、学识、举止、谈吐、能力、才艺、智慧、志趣和格调化在节目主持人身上的综合表现。对一个主持人来说,其风格是否独特鲜明,决定着主持活动的成败。

浅析中国电视新闻节目的蜕变 篇4

电视新闻节目作为广播电视节目系统的第一语言, 自1976年开始试播《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 (1978正式更名为《新闻联播》) 以来, 已在风雨中走过34个春秋。在这34年中, 它由最初的萌芽到逐步发展、成熟、转型, 电视从业人员功不可莫。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换, 传媒开始走向市场、走向竞争, 传媒开始贴近生活、贴近受众, 以传者为中心的传播机制逐渐被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机制所代替。这使得电视新闻节目在诸多方面有了改进, 这种变化无疑是中国电视新闻节目的一种革命性蜕变。

1 播报内容

上个世纪70年代末, 以《新闻联播》为标志的电视新闻节目的推出, 虽然改变了我国新闻事业“千报一面、千台同声”的停滞局面, 但媒体也仅仅作为一种信息发布机构, 主要用于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告知与宣传, 信息量小, “硬新闻”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

之后,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 媒体竞争力的加强, 新闻节目不再板起面孔做宣传, 而是站在更为平和的基础之上, 将新闻的社会功能更多地体现在服务性和告知性上。电视新闻节目向“杂志化”方向发展, 谈话类节目开始涌现, 突出代表如《东方时空》等。

进入21世纪, “新闻娱乐化”现象开始出现, 电视新闻节目在内容选择方面也有了新的要求, 突出表现为“民生”新闻的选取, 以及“平民化”视角的不断运用。它聚焦于百姓生活、生计、生存、生命, 贴近受众, 为民排忧解难。如内蒙古卫视《都市全接触》等。

2 语言风格

传统电视新闻节目的播音员大都采用标准统一、字正腔圆的播报方式, 他们往往只能被动的“播报、播讲”新闻, 虽然用稳重大方的声音特质使新闻具有权威感, 但容易在观众心中造成“冷、高、远”的感觉。

在新闻主播出现之后, 改变了曾经的局面。在播报风格和语言方式上带有了明显的个人特色, 音色和音质没有严格要求, 语言轻松、亲切, 情感色彩丰富, 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 使新闻更具有人情味。

如今, 在各色新闻节目并存的今天, 新闻播报方式也有了新的突破, “说新闻”成为其典型特征。程序化的语言被个性化的说话风格所代替, 口语化的表达让新闻更容易理解, 一些个人感受的简单表露突出了个性化色彩, 偶尔的吞字、错字也不会被大而化之, 反而增加了节目的真实性, 使受众在轻松状态下, 对新闻节目有了很好的把握。

3 主持人形象

政府发言型:早期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完全是正襟危坐、表情严肃, 讲求字正腔圆、有条不紊, 像是政府官员在传达政令。

老师型:以《焦点访谈》和《东方时空》为代表的新闻节目, 主持人状态轻松, 有评有述, 再不是“填鸭”式的灌输, 而是用引导、影响的方式为观众摆事实, 讲道理。就像“循循善诱”的老师。

朋友型:以文静、胜春、康辉、海霞等为代表。他们语流起伏婉转, 轻重表现突出, 节奏变化丰富, 语速自然流畅。时常夹杂着自己的观点与评述, 使观众听起来更像是一个朋友将每天的新闻娓娓道来。

4 传播效果

不难看出, 传统电视新闻节目, 在新闻传播与受众接受的定位上完全采用了传播学早期“魔弹论”与“皮下注射理论”, 这种学说建立在大众蒙昧无知的假定之上。现代社会, 公众掌握了越来越多的信息, 民主参与的愿望和权利越来越强烈, 这种理论显然不合时宜, 与时代潮流背道而驰, 新闻传播的最后效果目标完全失败。施拉姆就曾对此作了如下阐释“传播被视为魔弹, 它可以毫无阻拦地传递观念、情感、知识和欲望……传播似乎可以把某些东西注入人的头脑, 就像电流使电灯发出光亮一样直截了当。”由此不难看出, 不论传播者和媒体是自觉地还是不自觉地, 对媒体万能、传播效果有如“魔弹”的迷信都应当加以扬弃。所以, 早期电视新闻节目对于观众来说, 并没有受到青睐。

新时期电视新闻节目, 摒弃了原有的传播模式, 将观众地位放在首位。节目形式多种多样, 风格特色引人入胜, 既有严肃、庄重的“新闻联播”及各地时闻、要闻, 也有活泼自然、娓娓道来的奇闻、趣闻, 在选材与报道上, 内容涉及多、范围广。不同的节目形式增强了节目的可视性, 平衡了不同受众的需求, 真正做到贴近百姓, 贴近生活。而这种改变与我国社会发展、经济体制转变、受众心理变迁都有着密不可分割的联系。

5 对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的几点建议

5.1 重视新闻节目内容的改革:

2003年, 江苏广电总台“南京零距

电视影片的拍摄是集成了画面、情节与声音的复合型艺术, 也是表现能力最强、最富有感染力的媒体形式, 相对于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存在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然而随着媒体科技的发展, 电视摄像设备不断更新换代, 其成像的质量与水准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 相对的对于摄像人员来说也是面临新的挑战, 摄像人员必须在技巧上不断磨练, 丰富自身的拍摄经验, 才能够配合媒体科技为我们呈现出更好的摄像作品。

1电视摄像技巧剖析

作为电视摄像人员, 需要细细揣摩拍摄的主题, 在细心构思下能够灵活的应用光线、线条和影调等元素阐释出自己所要表达的摄影主题。利用多机位、多角度、多景别的拍摄, 不断摸索新的拍摄空间, 能为自身积累经验的同时也能为影片的后期制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在现实中, 电视摄像常常认为是一种技术的运用, 但是笔者认为摄像更多的还是属于艺术范畴。电视摄像不单单是一个为人们展示出画面与声音的工作, 而是要为受众传达美和心灵上的震撼, 这使得拍摄本身也成为一种艺术创作。

在具体的摄像过程中, 基本功对于摄像人员来说是最为重要的, 即使我们掌握了多种技巧和美学理论, 基本功没有掌握还是难以驾驭拍摄过程。在摄像基本功中, 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稳”。如果连画面都做不到稳的话, 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就无从谈起。尤其在拉镜头的过程中, 整体所产生的效果主要是取决于画面是否“稳”, 同时要保持被拍摄主体能够保持在画面的重要位置, 所造成的画面起伏要适度。每一个镜头都要秉承“稳”的原则。基本功其次就是“动”, 动指的是移动摄像机和镜头的变化, 通过镜头的移动来实现大场面的呈现与连续画面, 同时镜头的移动也能够引起观众的注意力, 勾起观众的好奇心, 所带来的活力感是静止画面所达不到的。另外镜头的移动再配上特殊的效果与技巧就可以营造出气势磅礴的大场景, 尤其在多景物、多层次的拍摄中, 拍摄的“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掌握的好可以使得画面主次分明, 突出主题, 给人们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2电视摄像技巧的应用

2.1摄像色彩和光线的选择

在电视摄像中一般为了给予观众较强的真实感, 其通常都会选择纪实手法。绝大多数的镜头都会运用实拍来保证其真实度。这种实拍的镜头普遍都会使用真实的阳光照射, 拍摄场景也尽量

电视摄像技巧的剖析与灵活应用

文丨吴玲

摘要:在各类媒体中, 电视媒体以其集声音、画面与一体的综合优势取得了不可替代位置, 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画面是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要素, 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画质同样是决定一个影片的关键, 而画质的好坏与摄像人员的技术水平又有着直接的关系, 所以摄像人员应当掌握一些使用的摄像技巧, 为呈现更多更好的电视作品奠定基础。

关键词:电视媒体;摄像技巧;媒体科技

离”创始人景志刚在其论文《存在与确认:如何概括我们的新闻》中首次正式提出“民生新闻”这一概念, 即关注普通人的生存和生活状态, 以及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新闻。民生新闻是新世纪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 然而由于民生新闻的受众定位低、盲目追求收视率等诸多原因, 使得它的发展有所限制, 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对民生新闻的改革。

首先, 要把关系国际民生的大事用小的群众视角表达, 弥补时政要闻所缺乏的亲切感。其次, 还应当注重民生新闻的社会效益, 注重引导舆论, 不要为了追求新闻楦头而将生活中的丑陋一面加以大肆渲染, 误导受众。另外, 还应当深入实际了解受众所关心、关注的问题, 避免盲目追风。

5.2 注重电视新闻节目的表达方式

现如今, 一些媒体盲目追求电视新闻节目形式的多样性和“娱乐化效应”结果反而导致收视率的下降, 究其原因是由于中国人受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审美标准, 不能接受“过娱乐化”的节目形式, 如“演新闻”、“方言新闻”等。相反, 像一些形式独特、内容贴切的电视新闻节目形式却深受众欢迎, 如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天气资讯》。这是一档插播在各类新闻中用以向观众告知当天部分城市天气情况的气象新闻节目。它除了播报当日天气情况, 还对当前几日的气象进行分析讲解, 同时, 主持人还在节目开头介绍一些城市地区的风俗地貌, 不仅增加了节目的灵活性与趣味性还使受众获得知识。而新闻节目主持人与气象主持人之间的互动更增加了节目的表现力度。

从以上内容不难看出, 中国电视新闻节目的蜕变过程, 显示出媒体人观念的改革。以受众为目标的机制代替以传者为中心的机制是电视新闻媒体发展的一大进步。重视受众意识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才能有效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 提高舆论监督力度, 因此, 电视从业人员应当更加努力, 在改革中不断前进, 把我国新闻媒体事业向着更深的方向发展。

012000)

摘要:电视是当今世界影响较大的消费媒体之一, 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 它既是艺术和娱乐方式, 更是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 电视新闻节目从播报内容、语言风格、主持人形象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蜕变。这种蜕变不仅满足了受众的“平民化”视角和“娱乐化”品味, 同时也使得电视新闻力求在政府与群众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中国电视新闻 篇5

冠名单位邀请函

《校园新闻联播》是由团中央中国青年网络电视主管,主要报道全国大、中、小学校精神风貌、展示学校在教学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和经验的专业网络电视媒体。

在《校园新闻联播》的舞台上,我们受到全国各界社会人士的关爱,拥有全国数千所学校、数万人的关注和支持,在此殊荣下《校园新闻联播》全面亮相,通过受众群体多方关注,获得极高人气,必将极大的推动学校的发展,带来不可估计的财富。

为此我们诚邀贵校作为本频道冠名单位,享有如下权利:

1、在《校园新闻联播》视频前添加冠名学校宣传片(视频长度不超过5秒)

2、在《校园新闻联播》频道页面的广告位,并链接到冠名学校网站。(展示形式:背投广告、弹出广告、对联广告、游标广告、旗帜。双方可协商)

3、在《校园新闻联播》频道页面添加冠名学校的文字链,并链接到冠名学校网站。

4、在《校园新闻联播》频道做图文专题报道(3次)。

5、邀请冠名学校一位主要领导,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本频道有关校园活动专题演讲。

注:如贵学校有其他宣传要求,可另行协商。

本频道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全国高校网络联盟《校园视窗》。联系人:杨静

联系电话:010-51212895/96转8007手机:*** 邮箱:xyxwlb8@163.com咨询QQ:83147881

广告部

中国电视新闻 篇6

2008年12月21日,全国50家电视机构负责人在北京签署协议,国内最大的电视新闻资源收集和播发平台CSNG正式投入运行。CSNG发起方,中央电视台副台长罗明表示,中国电视新闻直播联盟将深化国内同行之间的合作,推动与国际传媒之间的合作,为中国电视媒体夺取国际话语权构筑新阵地。

政策与技术推手

“中国电视新闻直播联盟的成立绝非偶然。”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朱羽君说道,“联盟成立的背后,政策和技术充是两个重要推手。”

2007年8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出台,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开始施行,这些法律、法规对随后“5・12”汶川地震中媒体的高效、透明报道提供了政策支持。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也实现了无禁区、高频度、多角度的效果。2008年10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宣传报道应急办法》,文件明确规定:“新闻宣传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突发事件媒体要在第一时间报道,否则是失职……”这无疑对电视媒体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进行全面直播报道起到了推动作用。

朱羽君强调说,“政策的支持意味着中国新闻直播报道的话语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也为全国的全面直播打开了新的突破口。”

直播技术的发展是促成CSNG成立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据中央电视台技术管理办公室主任黄平刚介绍,目前中央电视台拥有全国最先进的直播技术平台,拥有3辆卫星转播车,5台便捷式卫星发射设备,5套海事卫星传送系统。在全国范围内,几乎每个省级电视台都自配有一台卫星转播设备,新闻实力较强的北京、上海等地的电视台拥有2—3台卫星转播车,全国电视台的卫星转播车总共有50多台。“全国的技术设备配置整合,完全能胜任全面直播的工作。”

在“5・12”汶川大地震的电视报道中,中央电视台前后集合了42部直播车,其中有40部是地方台和应急通信局的设备,中国媒体由此看到了全国电视直播大协作的力量,成立直播联盟成为中国电视新闻界的共识。

CSNG打国际牌SNG打区域牌

在央视与地方台的此前的合作模式中,央视更多是单向选用地方台的新闻线索,调用地方台的人力和节目,而地方台则更多希望在《新闻联播》等重要新闻时段播发反映地方建设成就的新闻。CSNG将颠覆此种合作模式,“这对于各级电视台而言是一件破天荒的事情。”南京电视台副台长、新闻中心主任陈正荣告诉《综艺》,在直播联盟中,每位成员既是电视新闻素材的供应者,又是直播网络资源的使用者,共享、共赢会让联盟成员有更大的积极性,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同时,资源的共享客观上也可以减少电视台的设备、人员投入,进一步拓展地面频道和城市台的报道空间。

联盟成立后,一旦出现突发公共事件,事发地电视台将按照联盟协议,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搭建直播体系,并将直播公用信号和现场报道发送给央视及其他合作伙伴。对于可预知的新闻事件,直播联盟将通过提前策划,多家媒体联动,把题材做充分。直播联盟还专门创办了中国电视新闻协作网(www.cctvnnn.com),成员可以通过该网络共享新闻报题、节目统计、信息查询、动态发布等功能。

2008年11月初,中央电视台和全国27家电视台联合推出大型电视公益节目《温暖灾区行》,全国28家电视台实现了同一时段、同一主题、同一包装下的同步播出,取得了良好的规模传播效应,这次联动被视作CSNG的试水之作。CSNG成立前夕,央视曾联合全国33家电视台共同推出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大型直播特别节目《我们的30年》,所有参与电视台均获得了不带任何电视台标志的公用直播信号。

其实,早在2005年11月3日,在山东齐鲁电视台和湖南经济电视台的共同发起和组织下,包括台湾东森电视台、凤凰卫视资讯台在内的全国十家电视台在济南成立了“全国SNG协作体”。据齐鲁电视台报道部主任刘忠国介绍,SNG主要吸纳各大城市的地面频道,在应对重大新闻直播报道中,进行跨区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三年多来,这一协作体已经发展到20多家电视台,在促进资源整合、推进地面频道直播常态化的发展中发挥了显著作用。”从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的主题报道到2008年雪灾、地震的直播报道,协作体成员通过SNG搭建的平台实现了跨区域直播。

相比“全国SNG协作体”的地面频道联盟,新兴的CSNG目前吸纳了包括中央电视台、各大省级台和部分城市台在内的50家电视媒体,从资源整合的规模看,CSNG无疑是SNG的全面升级。CSNG一出现就在全国掀起一股直播震荡,那么SNG是否就此退出历史舞台呢?“如果说SNG打的是‘区域牌’,CSNG则打的是‘国际牌。’”刘忠国认为SNG以地面频道为主,仅限于地面传播,是地面频道应对央视和省级卫视的竞争策略,CSNG则在全国传播,主要显现中国媒体在世界中的声音。“因此,二者并不排斥,SNG将继续运行,并且二者对于全国直播常态化的发展会体现各自的价值。”

回归电视本体

2008年的震灾报道首次实现了“西方舆论跟着中国的主流媒体走”,CSNG的成立正是全面强化中国媒体直播能力,实现直播常态化,扩大国际影响力的必由之路。

“电视新闻直播资源的共享使受众的知情权、媒体的传播权与新闻事件的发生过程实现了同步,这是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综合实力发展的需要。但目前的中国新闻直播体系只能辐射到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未来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吸纳民间影像的平台,只有把渠道延伸到民众,才能真正最快地到达新闻现场,还原事实真相。CNN已经建立起丰富的信息渠道以及民众信息资源平台,CSNG只能算是中国全面直播常态化的一个开始。” 朱羽君说。

有业内人士指出,新闻直播让电视回归了媒体的本体属性,“从这个意义上说,CSNG的成立具有标志意义——中国电视娱乐和新闻‘倒挂’的情况或许会由此改观。”提供信息与娱乐观众是电视媒体的主要功能,但一直以来,电视媒体更多倾力于发挥娱乐功能,弱化了信息提供功能。随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透明尺度地不断放开,电视媒体即时传真的新闻直播属性开始显现,这将有助于扭转娱乐节目在电视媒体中的主体地位。

中国电视新闻 篇7

新闻专业主义, 提倡的是对真实、真相和真理进行传播, 这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最理想状态。而报业是一种自我约束的体系, 能够对政府或者其他机构或者组织的活动进行监督。因此, 报纸的本身存在着对政党或者政客和社会活动体具有独立的批判态度和权利, 只有这样, 才能使其给公众一种信任, 以此来保护公众的权利。新闻专业主义者认为可以利用媒介进行监督报道, 既可以展现出这种权利, 同时也能够反映出媒介的专业主义精神, 从而使问题加以解决。

舆论监督这一词组具有浓重的中国色彩, 在国际上并没有这两个词的固定搭配。在中国, 报业是进行舆论传播的工具。舆论, 实际就是公众意见。这种公众意见必须要通过国家指定的意见机构进行筛选和概括, 才能真正的上升为舆论。监督, 一般来说是上级对下级采取的强制性行为。而中国的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代表, 体现的是政府对社会监督的责任, 在中国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中国的舆论并不是需要每个普通人进行自发的言语发表, 而是经过相应的部门进行发现、选择和整理, 从而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意见, 再进行表述, 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体现出新闻媒介的权力。而电视新闻获奖作品中的舆论监督作品也同样是筛选的结果, 带有一定的权力性质, 这种报道都是中国特色的具体体现。

舆论监督在各种监督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它具有公开性、广泛性和及时性的特点, 影响广, 时效快, 容易引起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重视, 对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维护党纪国法, 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 舆论监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搞好舆论监督, 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舆论监督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方式之一, 各级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要坚决支持和欢迎新闻、宣传单位对党政机关的工作和工作人员开展积极的批评和督促。 (2) 新闻、宣传单位要坚持原则, 敢于揭露矛盾, 维护群众利益, 代表人民群众说话, 反映他们的要求和呼声。报道要事实准确, 切忌失实。对人民内部缺点、错误的批评, 要立足于治病救人, 与人为善, 着眼于解决问题, 改进工作。 (3) 加强舆论监督的制度建设和法制化建设。舆论监督的关键是制度创新, 要努力实现舆论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4) 有关职能监督机构应积极支持、配合新闻、宣传单位做好舆论监督工作。必须注意, 舆论监督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但决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 在制度、规范和程序上总结经验, 扬长避短, 力求舆论监督的方向更为准确, 把握更为适度, 水平有新的提高。

二、电视舆论监督作品概况

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的设立者是政府, 主办方是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它是中国广播电视节目奖的主要内容, 属于国家级政府奖, 具有很高的荣誉。2004年后, 每两年评选一次此奖项, 用来对过去两年的优秀电视新闻作品进行表彰, 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作品的评选标准与中国新闻奖评选标准基本相同。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落实“三贴近”要求, 社会效果好。同时, 要求舆论监督作品的内容真实, 能够充分的体现出当前时代特点和潮流, 观点明确并具有正能量, 语言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篇幅短小精炼, 标点符号运用准确, 出现问题的不能参加前两名的选择。同时, 也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文章进行特别的要求。

电视新闻奖包括四个种类:消息类, 评论类, 系列报道类和专题类。最初的电视新闻奖还有电视经济新闻类, 这个在后来被取消了。而电视编排类的奖项改成了十佳栏目奖。在这些奖项中, 消息类的奖项比较有代表性, 它在电视节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能够快速, 准确的对近期发生的事情进行报道, 主题鲜明, 时效性快, 简短精炼, 具有较强的公信力度。

三、电视新闻获奖舆论监督作品报道特色分析

1. 电视新闻获奖舆论监督作品的监督内容和对象上较为广泛

在电视新闻获奖舆论监督作品中, 监督的对象和内容都比较广泛。从监督对象上来说, 有对某个个人进行的监督, 也有对不确指的机构和社会中存在的某种现象进行监督。

从监督内容的角度来看, 包括了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既对老现象进行报道, 也对新现象进行评价。这里的老现象主要是我国的“三农”问题。而新现象主要是具有较强的时代特点, 如食品安全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等。社会类的主要涉及到当下存在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等。

在现有的中国电视新闻获奖舆论作品中, 在食品安全方面的作品较少, 但是都非常具有代表性。如《病死鸡岂能做“烧鸡”》作品中, 充分体现了以群众利益为己任的精神, 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新闻专业主要强调的就是公众利益, 一切要为公众利益而服务的宗旨, 把舆论的锋芒要指向对群众利益有所危害的现象中。此作品表述的是记者只身深入到农村, 经过一个月时间的潜伏, 记录下违法分子进行贩运、制作死鸡的全部过程, 将危害人们健康安全的黑窝点进行曝光, 过程非常危险。此作品充分体现了电视新闻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和直面人生的勇气, 为人们树立了正面形象。

这些舆论作品在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监督效果, 其所涉及的监督面也较广。但是, 这些新闻作品的内容非常琐碎, 很难对国计民生和重大决策进行控制, 仍然缺乏一定的监督能力。从目前情况来说, 这些作品的监督对象都是已经发生的事情, 而对于未来要发生的事情没有很好的预警, 在很大程度上都处于被动状态。

2. 监督的结果具有很大的差异

中国电视新闻获奖舆论监督作品中, 每个作品所涉及的范围不同, 观点不同, 监督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大部分作品都可以通过从表面现象看到事情的本质, 能够表现出鲜明的观点, 并可以进行深度挖掘和拓展, 取得了很好的监督效果。但也有一些获奖作品只是对事情进行简单的描述, 就事论事, 缺乏一定的影响效果。在黑龙江卫视的《林蛙不归路》作品中, 利用了超短的时间, 通过对林蛙的描述, 延伸到伊春林区的具体发展状况, 充分的做到了以点带面, 由表及里的深度挖掘, 很好的向观众说明了舆论监督的实际效果, 阐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又如, 1995年中央电视台采制的《生猪私屠滥宰贻害无穷》节目播出后, 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江泽民总书记致电黑龙江省委书记, 要求根据这个文章和事情发展情况, 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生猪屠宰办法。此报道发挥出了新闻专业的特有优势, 采访深入, 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并要求对生猪屠宰和检疫进行规范和改革, 对后来生猪屠宰和检疫方面的工作奠定了基础。此文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猪安全检疫制度的形成, 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新闻作品。

3. 从时间上看, 监督作品呈“两头少, 中间多”的态势

从中国的发展来看, 中国电视新闻获奖舆论监督作品呈现出“两头少, 中间多”的情况。每年获奖的监督作品数量都不同。从1994年到1996年, 是中国电视舆论监督刚刚出现的时候, 在《焦点访谈》节目播出后, 使中国大地上刮起一阵舆论监督风, 很多地区都相继开设舆论监督节目, 但此时的节目效果并不理想。到了1998年, 《焦点访谈》作为舆论节目的先祖与国务院形成联动机制, 对节目播出进行调查和反馈, 加大了舆论监督节目的影响力度, 各地都开始进行节目联动, 出现了很多影响较大的舆论监督节目。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新闻媒体也发生着巨大变化, 对新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 社会新闻舆论成为了约束新闻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新闻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电视新闻获奖舆论作品的出现, 迎合了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把新闻专业理论和实际, 理性和应用性相结合, 提出一定的时代观点, 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覃林甫.中国新闻奖获奖媒介评论研究——以2006~2011年度获奖评论作品为例[D].华中科技大学, 2012 (01)

[2]耿磊.安徽省新闻奖嬗变研究——以1985~2008年度一等奖作品 (报刊类) 为样本[D].安徽大学, 2010 (09)

[3]陆先念.中国新闻奖获奖评论研究[D].广西大学, 2013 (10)

[4]郭镇之.舆论监督与西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主义[J].国际新闻界, 2011 (05)

中国电视新闻记者的必备素养 篇8

电视新闻记者的业务素质

作为一名合格的电视新闻记者, 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是一个基本要求。电视新闻记者的业务素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扎实的理论知识。电视新闻记者既要负责新闻信息的采访收集, 还要负责信息的加工处理和传播。无论那一个环节, 都对电视新闻记者的理论知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 电视新闻记者才能把新闻信息清楚明白地传达给广大受众群体。另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各种各样的新事物层出不穷, 这也需要电视新闻记者加强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总之, 不论是处理日常的电视新闻工作, 还是面对新时期的挑战, 都需要电视新闻记者不断学习理论知识, 只有这样才有能力应对工作中出现的繁杂问题。第二, 娴熟的业务技能。对于一个电视新闻记者来说, 具备娴熟的业务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所谓业务技能, 主要是指电视新闻记者对新闻的敏感性、对新闻信息的分析和表达能力。电视新闻记者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 才能在生活中不断发现和挖掘新闻信息资源。这种新闻敏感性一方面与自身素质有关, 另一方面, 主要是从大量的新闻实践中得来的。而另外, 新闻记者对新闻信息的分析和表达能力也是非常关键, 这是每个优秀的电视新闻记者的基本功。比如, 在对新闻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中, 电视新闻记者要保证信息所用字词准确, 条理清晰, 结构衔接等, 这样才能把新闻信息准确定传达出去, 才实现了新闻信息的价值。

电视新闻记者的思想政治素质

对于任何行业的工作人员来说, 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都是一个基础要求和首要条件, 电视新闻记者也是如此。电视新闻记者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在工作中才能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才能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目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 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出现多元化趋势。面对这种情况, 电视新闻记者作为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窗口, 必须树立坚定的思想政治意识和立场, 这样才能积极地引导社会大众。鉴于此, 电视新闻记者在工作中要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思想理论的学习, 以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以来, 电视新闻记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才会担负起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 积极地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比如,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 电视新闻记者一方面要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 另一方面要敢于揭露社会中民生、腐败等社会问题, 既不能只歌功颂德, 也不能过于愤世嫉俗和偏激, 以事实为依据, 科学合理做好新闻传播工作, 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新闻媒体在社会中的作用。

电视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素质

在众多的行业领域内, 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具体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素质是对所用从事工作人员的一项基本要求。电视新闻记者作为众多一个特殊职业群体, 他们不仅和其它职业一样有自己的职业道德, 而且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更高、更严格。具体来讲, 电视新闻记者需要遵循一些基本职业道德要求。第一,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众所周知, 在信息时代, 电视新闻记者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有时甚至会导致社会局面混乱, 威胁到国家安全。所以, 在日常的工作中, 电视新闻记者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不做一些违法或者危害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事情。第二, 确保新闻事实的真实性。新闻信息的真伪会直接影响到社会大众和国家的决策管理等。比如, 由于有些电视新闻记者对某些食品安全问题的扩大报道, 导致广大公民人心惶惶, 对所以食品都抱有质疑态度和心理, 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所以, 每一个电视新闻记者都要增强思想觉悟, 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 不伪造新闻信息, 保证新闻信息的真实性, 从而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第三,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为人民服务是党和国家工作的基本原则, 也是电视新闻记者工作的基本原则。新闻记者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 在实际工作中践行这一原则, 永远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担负起社会责任, 对广大人民服务。比如, 新闻记者的采访要贴近群众, 及时的反应和报道民生民意, 从而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电视新闻记者的身心素质

在新时期, 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身体和心理健康也逐渐成为了一个社会话题, 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作为一名新闻记者, 要应对各种繁琐复杂的事情, 良好的身心素质也是工作的一种基本需要。具体来说, 第一, 健康的身体素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 电视新闻记者才能顺利地开展日常工作。与一般的其他工作人员不同, 新闻记者要经常性地进行各种采访工作, 奔波劳累, 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 根本无法正常开展工作。所以, 在日常的工作中, 电视新闻记者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问题, 从而为新闻工作的开展提供条件。第二, 良好的心理素质。一名优秀的电视新闻记者必定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新闻媒体是一种特殊的行业, 为了获取新闻信息的需要, 电视新闻记者要采访形形色色的人物, 在采访过程中, 他们有时就会遇到被采访人拒绝甚至侮辱等情况。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面对这些打击和挫折, 电视新闻记者是不可能顺利完成采访工作的。

结束语

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话语转变 篇9

一、我国早期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话语特征

纸媒是早期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话语内容的基本来源。直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于1994年创办《焦点访谈》之后, 一些地方台也开始开办一系列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中国电视新闻评论意识才开始渐渐觉醒。这个时代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话语具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 就话语的主体而言, 传播者的本位意识过强, 节目中主持人的唱片评论稿太过书面化, 没有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形式, 完全就像是主持人在读报纸。第二, 就话语内容而言,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有较强的国家意识, 以及精英话语较多, 有较强的政治宣传的作用。第三, 就话语的方式而言, 因受到政治环境以及政府政策的影响, 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播出之前必须拥有措辞严谨的文字稿, 镜头前除了播音员需要出镜, 记者是不用上镜的, 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基本形式依然是节目主持人的照本宣读。第四, 就话语的形态而言, 我国新闻媒体具有严重的主流意识形态, 体现反映自身利益的同时, 起着引导受众思想的重要作用。从传播者的角度出发, 先交流视点、考虑传播的内容, 再思考如何推广并蔓延到观众, 从而引起观众的注意力。

二、我国新时期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话语特征

在新时期, 随着社会环境和整体话语环境的变化, 中国的电视媒体开始发展和创新, 创建了一个新的新闻传播格局。电视新闻评论从新闻传播的思维方式、播报理念、新闻话语形态、报道内涵等方面都做出了新的改变。在2009年央视新闻改革中,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进入繁荣阶段, 更加丰富的节目类型、更广泛的话题议题, 多样化的表现手法, 以及日益多样化的话语表达的特点, 总体的话语特征呈现以下四个趋势:第一, 话语主体向受众本位意识转变, 发展现代传媒已成为必要的传播手段, 这是媒体的概念逐渐移动以观众为中心, 新闻传播的话语逐渐由原来的共性传播转变为个性传播。第二, 话语内容的新闻性与时效性增强, 进入新世纪以后, 媒体存在的自治和自我融资途径逐渐演化的思想, 新闻传播理念也在发展中更加注重新闻性与时效性的研究。第三, 新闻权利话语向身份话语转变, 具体表现在节目从原来的以传播者为本体意识, 从而转变为以受众为本体意识, 节目开始从受众的角度挖掘新闻传播信息, 再将媒体对事物的理解及看法融合在节目中, 最后将媒体的声音传递给受众。第四, 新时代的电视新闻评论的突出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 即使是涉及国家层面的硬新闻, 也从一个受众的视角展开平民化的评论, 以达到“硬新闻, 软播出”的观点, 以减少媒体节目和节目听众之间的距离, 避免过于明显的官方语言和说教。

三、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话语变化的原因

新闻媒体的介入姿态和方式是新闻话语的本质体现, 其中新闻媒介的介入姿态和方式的改变影响着新闻话语的变化, 节目话语的转变不是偶然性的, 而是我国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受多方面社会环境的作用与影响而产生的, 所以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话语转变受到特定社会背景以及社会环境的作用。具体分析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话语转变有以下四方面的影响:第一, 新闻政策的影响。近年来为贯彻和落实党中央对新时期的新闻宣传的精神, 这一时期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坚持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 加大了对民生类新闻的报道量, 地方台纷纷推出符合自己地域特色的民生类新闻评论节目。第二, 社会文化的影响。21世纪后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 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都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前进, 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的价值化, 以及文化的意识也随之多样化, 社会机构的不断分化导致不同的利益群体存在着多样的价值观。第三, 经济改革的影响。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市场经济开始转型, 传媒的大环境随着经济转型发生巨大的变革, 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电视新闻媒体的市场化和产业化。第四, 面对媒介融合的新媒体环境, 科学进步的飞速发展和影响, 以及网络电视、数字移动电视等新媒体对传统电视的冲击,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开始注重增强节目与观众的互动, 节目的参与性也开始备受关注。

在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过程中,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发展和变化, 电视媒体也随之改变, 进而影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对公共话语的构建。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不断发展中, 我们需要注重节目的时效性、贴近性, 在话语方面要以受众为主体, 话语内容具有多样化, 话语的形态真实生动, 具有亲和力。

摘要: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对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事件和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 通过电视新闻评论员的鲜明观点引发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的节目形式。本文通过总结分析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话语转变的体征, 以及转变的动因从而具体分析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话语构建, 以及在网络媒体的冲击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趋势转变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视,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受众感知,形态特征,新闻言论

参考文献

[1]李琦.困惑与突围: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现状与前瞻[J].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06) .

[2]杨东霞.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形态特征及发展策略研究——以CCTV《新闻1+1》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 2012.

[3]王汝平.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问题及出路[J].青年记者, 2014 (08) .

[4]丁玲华.电视新闻言论的形态变迁[J].新闻爱好者 (半月刊) , 2011 (12) .

[5]张禹.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初探[D].华中科技大学, 2007.

中国电视新闻 篇10

关键词:中国新闻,新闻报道,理念变化

近年来,中国电视新闻的发展呈现出大胆创新、不断革新的局面,尤其是21世纪以来,我国的电视新闻以多变、趣味性、快速、活动的形式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改变了过去传统电视新闻的陈旧老套,给予人民大众带去了鲜活的新闻资讯。从中国电视新闻革新中,看到了新闻报道理念的更新发展。

1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气场强大、震撼人心,强化了舆论引导。

在电视新闻发展伊始,由于科技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国的电视新闻主要采用口播,到后来发展成为录播,为人们了解国内外新闻动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03年以来,我国电视新闻采取了现场直播的形式,让更多的民众能及时了解各种新闻的现状,感受到新闻事件的现场气氛,调动了民众了解新闻动态、关注新闻报道的积极性。例如,在伊拉克战争打响之后的几分钟内,中央电视台相关各个频道随即打破原先的节目安排,对伊拉克战争进行了近距离的实况报道,甚至采取24小时滚动播出,客观准确地表明了我国政府的立场、态度和决心,为我国民众提供了快速、及时的信息动态,为社会舆论提供了积极的导向作用,满足了我国社会民众的新闻需求。

由此可见,电视新闻的现场直播引导着社会的新闻风向,给予社会中的人们极大新闻需求满足,以空前强大的阵容,充分展示了电视新闻媒体的魅力。目前,电视新闻的现场直播已经成为了媒体界的主力播放形式,以全新的面貌与风尚为社会舆论提供着有价值的导向作用。

2 设立全天24小播出的新闻频道,及时、快速满足大众知情权、认知欲。

针对我国民众对新闻的知情权与认知欲之需求,中央电视台开设了全天24小时播出的新闻频道,以高新的科技手段、专业的电视新闻素养,全新的打造出了一个与世界接轨的新闻媒体频道。该新闻频道的设立,满足了国内民众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新闻资讯的不同需求,让社会大众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接收到最及时、最快捷的新闻资讯。例如,我国升空的卫星——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的升空发射,均采用现场直播和循环、连续报道,不仅满足了社会民众对重大新闻事件的知情权和认知欲,也增进了央视24小时不间断新闻频道的权威性、时效性及在民众中的可信度,促进了我国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

一系列新闻资讯栏目的开展,从《共同关注》《法制在线》《财经周刊》到《体育周刊》《国际观察》等,纵览经济、社会、财经、法治、文化等等新闻信息,及时告知民众,实现了民众的积极参与、互动,提高了新闻媒体的效果。

3 追根溯源、回归本位,坚实用事实说话。

电视新闻最大的特点就是实事求是,对事件进行客观报道。但长期以来,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存在,致使新闻媒体在对事件进行跟踪报道的过程及录播的过程中,缺乏了时效性、及时性、真实性,同时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导致社会民众接受到的新闻消息成为历史、事实不清。此类现象的存在,也严重影响着我国电视新闻的发展。

20实际80年,我国电视新闻开始对各类重大社会问题采取深度报道,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非常迅猛。深度报道开展以来,社会中各种重大问题都得以全面、真实、动态的展现在社会民众面前,以积极的姿态探究事件发生的缘由,真实的揭露事件中的各类问题的成因,回归电视新闻的本文,用事实说话,给予社会大众创造更加真实、可信、及时的电视新闻。《焦点访谈》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一个典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范例,逐渐减少了主持人的讲话,增加了现场拍摄的画面,大量展示现场的相关细节、画面、声音,为社会民众呈现出一个更加真实、更加可信的新闻资讯。

坚实用事实说话,是电视新闻媒体发展的一个全新的方向,更是回归电视新闻本位的重要标尺。这种电视新闻的革新,从深层次上传达出我国新闻报道理念的“追根溯源”“实事求是”之精神。

4 结语

我国电视新闻的发展虽然时间不长,但经历也颇为丰富。从最初的口播到现在的现场直播,电视新闻经历了多次的革新,每一次革新都传递着我国新闻报道理念的更新,从最初的实时报道、增加评论到现场直播、与观众互动等,以更加强劲有利的客观依据,为社会民众提供着更加及时、快捷、真实、可信的新闻报道,是一种极大的进步。笔者基于对中国电视新闻的变革透视我国新闻报道理念的转变更新,有利于我国中国电视新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春燕.谈电视新闻细节的作用及细节运用注意事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0):45.

上一篇:耦合与偏差下一篇:膨胀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