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体系

2024-09-01

德育课程体系(精选十篇)

德育课程体系 篇1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文化为核心的,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层面的文化为支架的一组课程体系。自1994年10月, 全国各类学校纷纷在自己的课程体系中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必修课或者选修课,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教育中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通过对各类学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其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1.1 课程设置不合理。

通过调查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各类学校的水平越高越重视本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但是, 不论是高水平的学校还是低水平的学校, 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全部课程中占的比重还是非常小的, 而且比较随意, 没有经过系统的安排设置。这样的课程设置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有系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 限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

1.2 学生学习方面。

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传统文化素养较为薄弱。在对自身中国传统文化素养进行客观评价时, 只有3%的学生认为“满意”, 有9%的学生认为“非常欠缺”, 60%的学生认为“比较欠缺”, 还有23%的学生表示“不欠缺, 但不满意”。但是, 在对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情况作总体评价时, 没有学生表示“满意”, 只有6%的学生表示“比较满意”, 有56%的学生认为“一般”, 而38%的学生是“不满意”的。

从这个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一方面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亟待提高, 并且他们也有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迫切愿望和浓厚兴趣, 另一方面, 学校却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行动不力。

1.3 师资队伍方面。

各类学校教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普遍偏低。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在对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评价时, 只有2%的学生表示‘满意’, 18%的学生表示‘比较满意’, 68%的学生认为‘一般’, 另有12%的学生表示‘不满意’”。[1]另外, 据1996年四川联合大学对我国高等工科院校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显示, 调查的“10所院校中从事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的教师最多占全校教师总数的15%, 最少仅占3%”。[2]而且, “尽管工科院校的人文课教师绝大部分都是专职, 但整体素质不高, 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所占比例偏低”。尽管已经过了十年之久, 但是高校的师资力量并未明显增强。

师资力量薄弱已经成为制约现有不多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重要因素, 国家和学校加大相关投入, 加强这方面的师资力量迫在眉睫。

1.4 教材编写方面。

教材是依托于课程和教师编写的, 由于各类学校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课及其相关课程还比较少, 并且课程设置比较杂, 不系统;另外, 各学校精通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师还比较少, 受这两方面的影响, 目前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教材相对来说还比较少、比较杂、比较乱, 且没有形成比较统一或者权威的教材, 各高校都是根据自身的条件自行编写教材或者选择比较适合自己学校的教材。

根据以上对当前各高校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开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高校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很难实现学校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学习和把握, 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不利于“弘扬中华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3], 不利于提升我国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文化影响力。因此, 非常有必要对学校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新进行系统的整合。

2. 在学校德育课程体系中增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

德育课是国家为实施对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等各方面的教育, 帮助其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而开设的一系列课程, 在当前高校的表现形态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 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4]

德育课是全国各类学校的公共必修课, 是各类学校都不得不加以特别重视的“国家课”, 在学校德育课程体系中增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其他课程模块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2.1 德育课程体系理应承担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

我国德育课程体系不仅应体现“社会主义学校的本质特征”, 更应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校的本质特征”, 即不仅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还要重视培养他们的中华民族价值观, 而中华民族价值观的培养就体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上, 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尤其是对于我们已经丢弃了很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急需在学校德育课程体系中给予足够重视。因此, 需要在德育课程体系中增设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 使其承担起传承、复兴民族文化的重任。

2.2 世界各国均十分注重在德育课程体系中开设本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实践值得我们借鉴。

在国外, 德育课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通识教育课、公民教育课和宗教教育课等。尽管在各国的名称和设课方式各有不同, 但却不约而同地包含了有关本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尤其是隶属于东方文化传统的国家, 更是在德育课程体系中开设了很多弘扬本国本民族传统道德和传统文化的课程, 旨在抵制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的渗透, 保护本国传统文化。例如, 韩国德育课的目标设置为:“使学生能够理解个人与社会和国家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责任感、公德意识和协作精神, 特别要使学生正确理解乡土、民族传统和现状, 弘扬民族意识, 培养独立自尊的风气, 爱祖国、爱民族, 同时培养国际协作精神。”[5]韩国德育课的内容是其民族文化传统的基本的培养载体, 各学校开设的公共课“国民伦理”课和社科课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道德教育的主要载体。

2.3 需要在德育课程体系中增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 引入新的因素, 有利于德育的发展。

从我国德育课程体系的历史沿革来看, 它的课程内容历来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为主, 都集中体现了高校德育课课程体系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及价值取向的目标, 但是却严重忽视了其本应承担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责任。尽管在德育课课程体系中也先后开设了“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 其中有一些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介绍和学习, 但是对于有着五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华民族来说, 这些还远远不够。

因此, 需要在德育课程体系中引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 这样可以拓宽高校德育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范围, 有利于高校德育的繁荣发展。

3. 结语

在德育课程体系中增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 不仅可以为解决当前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开设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途径, 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竞争中我国的文化竞争力, 而且可以为德育课引入新的因素, 拓宽德育课的研究范围, 促进德育课程体系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薇.大学教师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基于某大学的问卷调查.煤炭高等教育, 2007.11, 第25卷, (6) .

[2]《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组.跨世纪的思考——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32.

[3]十七大报告.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德育课程体系实施方案 篇2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教好每一个学生”为目标,动员多方力量,整合多种资源,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指导,形成着眼全体、关注全面、既管又导、整体推进的“全员参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德育工作体系。

二、基本原则

1、发展性原则。导师的工作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向,在全面了解受导学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确立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

2、个性化原则。导师要认真分析研究受导学生的情感、智能、兴趣、爱好等特点,促进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发展。

3、人本化原则。导师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受导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真诚关爱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4、渐进性原则。导师要根据受导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道德水平和认知基础,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与学习能力。

5、整体性原则。学校要以班级为单位组建德育导师组,发挥团队的力量开展指导工作。

三、方法和步骤

1、组织建设。本校在区教育部门指导下,建立“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确定分管领导和职能处室,并具体落实德育导师的组织与管理工作;以班级为单位组建德育导师组,全校建立德育导师工作团。

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主要负责制定“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落实德育导师的资格预审工作,确定德育导师的聘请名单;负责《“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的落实,确定受导学生的名单,并负责对德育导师队伍的培训、管理与考核工作。

2、摸底调查。

(1)调查能够胜任德育导师的学校教职员工。

(2)调查需要导师的学生及辅导的主要内容(学习、道德、行为、心理、体育、艺术等)。需要导师的学生初步确定后,班主任要提供并填写受导学生情况登记表,形成包括学生兴趣爱好、学习优势、学习弱势、学习风格、同伴关系、个性特点、家庭背景等初步材料,作为导师选择学生的依据和导师开展工作的基础。特别要关注家境贫寒、行为有偏差、心理有障碍、学习有困难、家庭教育环境不良、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等特殊学生群体。

3、选配使用

(1)对象:学校全体教职员工。

(2)确定:我校将遵循自主、公开原则,采取个人自愿和集体推荐相结合的办法,结合个人的特长、个性、兴趣爱好等情况选配导师,明确工作职责,并颁发聘书。

(3)使用:德育导师人选确定后,将在校园内张榜公布,并在各班提交受导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双向选择最后确定。原则上1位导师可指导3―5名学生,每个德育导师与所指导的学生构成一个小组。

四、职责与制度

1、德育导师主要职责。

(1)关心受导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帮助并指导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关心受导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

(3)关心受导学生的学业进步及特长发展,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4)指导受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引导他们参加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

(5)经常与受导学生家长及其它科任教师沟通,协调各方面力量帮助他们成长。

2、德育导师工作制度

(1)导师聘任制度。凡被聘任为德育导师的教职员工均由学校颁发聘书,德育导师与学校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签订目标责任书。

(2)学生档案制度。为每位学生建立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家庭,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学业跟踪档案,对学生每一周或每一月的表现逐一登录分析对照,绘制学生学业、行为等变化曲线。建立指导学生成长的档案袋,记录所带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对症下药,制订学生的改进和发展目标并指导其完成。

(3)家访联络制度。建立定期家长接待日和不定期的家访、电话联络制度,每月至少与学生家长联系一次,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帮助和指导家长改进家庭教育。德育导师必须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对其家庭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包括家庭的结构(单亲、重组、挂靠的更要作为重点)。密切与家长联系,指导家庭教育,共同探索教育方法。

(4)谈心交流制度。德育导师坚持每月至少一次与学生进行较深入的个别谈心,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在学习时间、方法等方面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要求学生每周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建立导师工作台帐,记录师生活动全过程。

(5)小组活动制度。组内活动:德育导师定期与本小组学生集体交流,导师需营造宽松的谈话氛围,学生可以将自己在学习、思想、心理等方面取得的进步或遇到的困难等讲出来,导师与其他成员均可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组间活动:德育导师之间可以进行交流,将同类型的小组成员(如同属学习、道德、行为、心理等某一方面寻求指导的学生)组织在一起进行交流,以扩大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取得更好的德育效果。

(6)导师培训制度。学校定期组织导师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的培训,举办德育导师工作研讨及案例交流等活动,不断提高德育导师的育人能力、工作水平及研究水平。

谈中职德育课程实践内容体系的建构 篇3

关键词:中职教育 德育课程 实践体系

一、德育实践课程建构的必要性

学校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德育课程又是学生接受德育教育最为直接的途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的道德要求有了更加丰富的含义,因此我国的德育教育内容也必须与时俱进。但是在学校具体的德育课程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德育教育的目标分散零落。每当社会上有了新的道德事迹或是提出新的口号时,德育课程就把其加入到教学中去,使得教学的目标失去了重点,在中职学生有限的课程时间内,变成了道德口号的不断累加,浮于表面,让学生无所适从。其次,德育课程在中职的课程体系中因为和就业没有直接的联系,在学校层面就没有系统的安排,德育课程常常是规划阶段齐抓共管、实施阶段无人问津。这些都会造成学校德育课程实效性差。

在这样的现状下,德育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众所周知,课程代表着一种规范,它有着明确的目标和详细的计划,内容清晰,结果可控,需要教育对象与被教育对象在组织纪律的保障下加以实施。德育实践课程的构建具有深远意义。

二、德育实践课程建构的原则

1.以问题为导向

目前,中职教育的德育教材五花八门,内容也比较分散,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常常会有无从下手或是走马观花之感。因此,笔者提倡学校开发属于自己的校本教材。针对笔者学校学生的特点,调研笔者学校学生在思想道德意识领域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开发出针对实效强的课程,提升课程的独特价值。

2.以操作为基点

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内容后,学校要通过细致的操作来实践甚至是升华。这就要求学校自上而下对课程的性质与特点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建构的过程中强调操作的可行性。

3.以行为为标准

德育教育的本质在于落实到行动。因此德育课程的开发首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选取学生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反观、有所得,使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用。

4.以创新为动力

德育课程虽然五花八門,但是不断创新仍然是动力之一。毕竟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生活的环境在不断变化,故步自封与墨守成规只能导致课程被淘汰。

三、德育实践课程建构的具体过程

1.课程主题

如上文所说,德育课程的本质是实践。所以需要设计大量主题活动去践行。一般来说,选择中职教育的学生学习成绩都不是特别好,社会上也对这些学生存有一定的偏见,在就业的时候会遇到比较多的障碍。因此,在主题的确定上应该以自信和乐观为线索。这两种积极的心理品质需要在大量德育主题课程中培养,让学生对自己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才能将自信与乐观转化成为属于自己的个性品质。

2.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纲领性的指导,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属于核心位置。它决定着课程的导向,必须在设定时有一个全盘的计划,才能做到科学系统、层层深入,每一层都会有具体可实践的目标。例如以“自信”为主题的教学目标应该设定为:正确全面地认知自我,理性评价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理解自信的含义,理解自信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掌握增强自信的方法,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这个目标的设定将人放在了首位,将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了核心,因此是可操作的、可深入的目标。

3.组建团队

一个教学目标的实现,一个主题活动的实践,需要有一个高品质的合作团队。在这里所说的高品质首先是成员之间要有共同的愿景,其次是对中职德育实践课程有共同的认识,既具备实践经验,又有研究能力。整个团队充满积极向上的活力。由此可见,这个团队的成员层次性要比较丰富,层次结构要合理。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的适当加入可以使活动在获取资金等各方面资源的支持上更加便利;骨干教师和课题负责人的加入可以保证主题实施的方向,推动主题活动的深入;实习教师也可以纳入进来,在主题设计和细化的过程中加入更多贴近现实生活的内容。

4.搭建框架

框架的搭建大致有三步:预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展示阶段。预备阶段准备的时间越长,实施阶段就会越顺利。一般来说,预备阶段以教师为主,但是现在来说,师生会共同加入到预备中来,这样比较方便教师搜集问题。实施过程主要采取案例研讨、撰写文本、记录行动、集体与个体的反思等方式。展示时主要以实施阶段搜集的资料和撰写的文本为主,因为涉及公开,要有比较正式的宣传材料。

5.设计内容

每一次的德育实践活动都要有具体的方案,方案的基础是教案,要将课题的名称、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教学准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以及作业与反思都详细写明。全部教案整理出来之后,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肯定会有临时生成的东西,所以要做临时的调整,不能照本宣科,一案到底。目前在商业领域比较流行的SWOT同样适用于方案的设计,对目标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行分析,师生共同讨论要点,选择努力的目标与进阶阶段,在讨论中互相补充完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分成几个小组执行,各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讲解,师生共同点评,建立电子档案计入到学校的互联网平台。

6.组织实施

课程的实施最终是要落实到班级,因此班主任、班干部、任教教师是第一线的实施者,教学部门要从总体上加以协调,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实时监控。每个学期初,组织课程的具体实施人员进行培训,明确课程设计的理念、清晰课程的框架、罗列课程的计划,明确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责任与分工,学习执行方案。在期中要组织公开课和研讨课,各个教研组要就课程进行点评,对于提升教学的效果和手段积极进行多方面的尝试,德育校长要组织相关部门对计划的执行情况做好质量监控工作。学期末和学年末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对下个学期德育课程的开展进行全面的规划。

7.综合评价

组织用工单位、专家和家长针对学生在德育课程实践中的表现进行测评,主要观察初始指标和实施后指标的变化,在测评的过程中还可以看到学生对于课程的兴趣和努力程度,教学部门从中可以找到实践课程构建过程中的问题和改进方向,在未来的调整中做出有价值的尝试。这一阶段绝对不能流于表面,它关系到接下来的实施是否能在正常科学有序的轨道上进行,也关系德育实践课程进行的持续性。

四、小结

德育课程体系 篇4

德育课程体系是指将校内外德育课程资源按顺序排列,是德育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德育课程体系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组成。

一、德育课程三级目标彰显科学化

(一)总目标的确立

高雅学生德育课程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小学德育纲要为准则、以学校办学理念为依托构建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小学德育纲要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是引领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旗帜,统领学校德育工作,学校德育渗透办学理念。

(二)二、三级目标的确立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心理学林崇德教授认为,德育是有规律可循的,就是要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因此,根据不同年龄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与思想基础,整合当前社会时政热点,创建、分化出德育课程体系的二、三级目标,这是德育科学性的起点。每个年级在总目标下有各自的二、三级目标,这样就犹如把颗颗“珍珠”串成了一条“项链”,由一条主线贯穿整个学期,甚至整个学年,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

二、德育课程内容凸显生活化

目前德育教育很受重视,但效果不是很明显,主要问题是与学生生活实际、社会实际相脱离,所以,内容的选择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触动学生内心深处,以学生喜爱的形式开展,才有实效性。

同时,学校德育课程内容以严谨、丰富为准则,群策群力共建而成。主要流程如下:首先,上网寻找古今中外对“雅”的诠释,为“雅”的定义提供科学依据,做到有理可循,有据可查;接着,通过班主任及全体教师共同研讨,进一步深化“雅”课程内涵,并且以学生家长问卷调查、个别访谈为重要手段,丰富“雅”内容,增加可行性;再向家长收集儒言雅行案例,归纳“学生儒言雅行100例”作为德育重要内容。

三、德育课程的实施

(一)德育基础课程校本化

1.“启雅”课程(幼小衔接)

学生升入小学后,在生活上、学习上有一个适应过程,学校在开学前应设置一周启雅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课堂常规教育(坐姿、站姿、学具摆放等)、各门学科课堂规范教育和训练、队列训练、生活常规教育(洗手、漱口、如厕等)……如,语文学科规范教育包括阅读习惯训练、练习拿书姿势等,又如,美术学科规范教育包括学会爱护自己和学校的美术工具等。

2.“汇雅”课程(思想品德课整合)

目前品德课教材包括《小公民》《品德与社会》《人·自然·社会》三套,内容多,主题重复。可以将三套教材整合出五个主题:学会负责、诚实有爱、乐学善思、遵纪守法、热爱家乡,这五个主题涵盖了浙江名人故事、美丽的浙江、浙江公益、浙江天气、安全你我他等多项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在丰富地方风土人情的同时,又落实了德育目标。

3.“触雅”课程(主题式班队课)

学期初时,学生发展中心结合德育阶段性目标及各月德育主题,以“菜单式”为各年级列出班会课主题,确保课程的有序开展与实施,内容来源于学生学习生活,紧紧围绕三级目标,既有针对性,又接地气。

(二)德育拓展课程精品化

开设此类课程主要是为了整合家长资源、社会资源等丰富的校外资源,以克服校内资源有限这一问题,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

主要包括:社会小义工活动、暑期童子军活动、“东方遇见西方”文化活动、家长客座教师、德育大雅堂等。

上述德育拓展课程,充分挖掘、利用了家长和社会资源,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的育人体系,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合力。

四、德育课程评价彰显过程化

德育课程评价要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合,改革原有的“三好学生”评价方式,引领学生人人争当“星级学生”。首先是过程性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行为情况,发放学科卡、文明卡、艺术卡,每月兑换学科星、文明星、艺术星。第二是阶段性评价,平时,教师及时将学生信息输入学生评价系统,到期末由系统自动生成相应的银星、金星、钻星,这一评价方式完全体现了高雅学生德育课程的特征,而且充分体现了学生“由评到争”的转变,大大激发了全体学生争优的积极性。

德育课程是学校发展的内在驱动,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需要长期在实践中探索的系统工程。乘着课程改革的东风,让学校德育课程体系构建逐步完善。

摘要:<正>目前,各中小学校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课程改革,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整合德育资源,构建德育课程体系,组建一个严密的大德育网络,并使之规范化、序列化、个性化、品牌化,成为学校德育工作主要方向。德育课程体系是指将校内外德育课程资源按顺序排列,是德育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德育课程体系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组成。一、德育课程三级目标彰显科学化(一)总目标的确立高雅学生德育课程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小

参考文献

[1]魏贤超.德育课程论[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

[2]张人利.德育有效的关键是“双主体”[J].上海教育,2012(3).

优化德育体系 提高德育实效 篇5

湖北省宣恩县民族实验中学 肖秀菊

高速持续发展和充满挑战的21世纪,将对人的素质,特别是对人的道德和心理素质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作为现代人,不仅要有健康的心理,还要有和时代发展相适应的高尚的道德

和人格。 才能实现人的自身价值和职业理想。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重要阵地,学

校道德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是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和基础道德行为的养成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学生学会做人的基

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因此,中学德育要以现代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思想和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为指导,以优化初中生

道德心理为核心,优化德育体系,构建德育新模式,切实提高中学德育实效。

一、树立时代观念,优化德育体系,以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助德育

㈠学校德育要与各育共同发展,贯穿整个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学

中学德育有其相对独立的`科学体系,但我们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不能将其单独割裂出来

。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等,都与其他各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的素质也是一个整体

,是相互影响和协调发展的。我们不能就德育而搞德育,要有意识地将德育同其他各育有

机结合起来,贯穿于整个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学中,德育既能为其他各育服务,同时,德育又能与其他

各育一起共同发展。

㈡学校德育必须回归社会生活,紧扣学生生活实际

学校德育必须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中走出来,回归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

中去。中学德育应该关注和指导学生的现实生活,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和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新

生活,并以文明健康的方式享用新生活;关注和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热爱学习,

学会学习;关注和指导学生的交往生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习。否则

德育就成了无源之水。

㈢学校德育要注重科研的有效投入,以科研助德育

学校德育要注重科研工作要正确定位,即定位于应用先进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论解决学校实际问题,新

时期需要我们的德育工作不仅要有对工作兢兢业业的奉献精神,而且要有对工作严谨求实

的科学态度。就德育工作者个体来说,加大对德育研究工作的投入,是提高实际水平和工

作效率,使自身价值得以升华的最佳途径;对学校集体来说,加大对德育研究工作的投入

,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和办学水平、创造学校特色的基本途径。

㈣学校德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学校德育应为学生发展服务,即学校德育要从学生道德素质和整体素质发展需要出发,为

学生的生活、学习、生理、心理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要充分理解学生,挖掘学生进行

自我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潜力,帮助学生解决道德形成过程中的各种困惑,帮助学生解决已有道德水准

与社会道德要求之间存在的差异和矛盾,帮助学生在自主认识、体验、选择过程中,实现

自我成长。

德育课程体系 篇6

关键词: 职业标准 课程体系 德育课 计划 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2.3

百年树人,德为本。“德”意为道德、品德,特指好的品行。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简而言之,德育即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德育是学生健康生长的条件和保证,是培养具有道德发展性的人的条件和保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保障。所以,纵观古今中外,不论是哪个层次、哪种类型、哪个地区的教育,无不把品德教育放到最基础最重要的位置。“高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简称,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要将德育纳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职业技术教育,所以高职学校在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时既要有社会公德、个人品德教育,更要有职业道德教育。目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05增订本),我国现阶段共有近两千种职业,已颁布职业标准一百余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基本要求包括职业道德和基础知识。因此要建立以职业标准为基础的高职课程体系,就必须加大职业道德教育的比重,充分重视职业道德的培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不仅有利于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而且对我国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高职课程体系中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课程体系中德育课的设计不尽合理

当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仍沿袭原有的课程体系,德育仅仅局限在課堂上,没有将其进行延伸和拓展,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多进行的是泛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不突出。具体表现在:

1、课程设计缺乏层次,即将德育浓缩为一学期的一门课“思想品德”,将其作为一门知识传授给学生,这种教育方式不符合学生品德养成规律,脱离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思想实际。

2、课程内容大而空,品德课授课内容包罗万象,宏大叙事, 理论体系占据重要组成部分 。“高、大、上”的宏观层面理论与高职学生的道德生成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间隙。

3、课时偏少,品德课课时被大大压缩,那些“高、大、上”的宏观层面理论要集中在短短的三、四十个课时之内,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给学生,教师就只能将大纲要求必须讲解的内容作走马观灯似的梳理,而不能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学生对教学内容也就只能了解其大概,很肤浅地学习。

4、德育工作缺乏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没有把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放到突出位置。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侧重实践知识,强化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必须与社会上广大企业密切联系,加强合作,在进行社会公德、个人品德教育的同时,突出行业职业道德教育。当前,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注重道德知识和规范的传授,对行业职业道德的教育涉及较少,没有与企业文化,行业道德规范挂钩,使得学生对行业、企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具体要求不了解或理解不深,影响学生融入企业、融入行业,导致学生踏出校园后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社会与用人单位在职业素质与道德方面的要求,增加了学生适应工作的时间。

(二)对德育工作尤其是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教学观念、方法有待提升

当前,高职院校道德教育思路狭窄,方法落后。一些学校没有确立全员德育的责任意识, 把德育工作只看作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管理者的责任。在授课中, 仍把道德局限于“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将“职业道德 ” 的定义局限于“人们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总和 ”, 它强调职业道德是一种规范。没能为学生在今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与思路 。道德教育在学校里成为理论式教育而不是素质方面的培养。具体表现在:

1、对德育的认识不正确 , 职业道德教育观念滞后。 部分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者认为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职业习惯的养成要在职业实践中慢慢实现 。认为职业道德是在职业实践过程中形成 和发展起来的,这不是学校教育所承担的工作 。就长远地看, 这种认识是错误并且有害的。 这种认识导致的后果是,许多的高职毕业生在毕业离校直接进入企业就业后,第一时间就面临着工作技能与职业道德素质的双重考验, 在这种考验面前,不少学生往往难以应对来自职业领域异于学校环境 的挑战而陷入困境,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 工作环境,也难以自如地 把在学校里学习到的技能应用到工 作领域里 。

2、师资力量不强,教师观念、方法有待提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着主导性作用,教师教学观念如何、如何进行教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也影响着所学学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目前高校里从事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师。大多是非专业教师从来就没有深入过企业,对企业的具体道德规范和要求知之甚少;而专业课教师对职业道德内容的渗透不够重视,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教师普遍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对职业道德培养的关注却很少。另一方面,大多数教师仍采用“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法,照本宣科,满堂灌,重结论,轻过程,不注重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不注重生动性和理论性有机结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德育的内容、途径、手段等都与发展变化了的实际难相适应,影响了学生对职业道德内容的理解和内化。endprint

(三)德育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化

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考核学生道德素养时, 基本上都是采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 础 》课开卷考试的分数作为本门课 程的最终成 绩 。在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里基本上没有具有可操作性 的其他各种立体的方式进行评价 。教学效果评价方式也 流于形式,未能形成科学的综合量化标准,绝大部分院校局限于对职业道德课某 些问题的考 查及对学 生们书本知识点的认知和 情感的表达方式等抽象评价,局限于在理论层次定 格学生道德修养 以及前职业 阶段的职业道德认知 。

总之,当前传统的高职课程体系中,德育工作表现为“五重五轻”现象,即:重灌输、轻引导;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理论说教、轻行为养成;重共性、轻个性。其结果是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差,学生厌学,教师难教。

二、基于职业标准高职课程体系中德育课的设计与实施

(一)抓好德育课课堂教学,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各专业课中

1、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对德育课进行分解,突出层次性、渐进性和过程性。高职德育课必须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品德形成规律和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将德育目标、内容分解到高职教育的全部教育过程中,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提高,螺旋式上升。具体说来可以将德育课课程总目标分解细化到每一年级,开展有针对性的系列主题教育。学生在校期间全程设置“思品课”,每一年设定为一个阶段,每一阶段确定一个德育目标,每一阶段再进一步细分为若干专题,内容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点。

2、德育课教学应贴近学生、 贴近职业、 贴近社会 ,注重实践教育、 体验教育、 养成教育 ,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 ,切实增强针对性、 实效性和时代感 。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学生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教育 ,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和无私奉献的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道职业德理想;在教学实践中要灵活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 例如, 案例教学法,即在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引入一些典型的职业道德案例,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向学生提供真实的价值冲突情境下具体的职业道德体验, 从而使学生达到理解职业道德精神, 内化职业道德规范, 塑造职业道德品格的目的,还可以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等教学方法和手段。

3、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其它各门课程之中。专业课是对学生职业道德的重要渠道. 专业教师要把专业知识、 技能教学与职业道德教育融合在一起.在向学生传授知识、 技能的同时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本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本行业的职业理想、 职业要求、 职业纪律等 ,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重视大学生职业指导课 ,让大学生了解社会各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 ,增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意识. 其它课程教学应结合课程特点 ,充分发掘职业德育因素 ,有机地渗透职业德育内容 ,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 职业意识、 职业道德与创业精神教育.

(二)与企业、行业合作,做好实践环节的品德培养

将德育工作渗透于学生学习、生活,生产实习的全过程中,符合品德养成规律。在企业与生产的现场,让学生亲身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直观地体验源自生产与生活第一线的道德要求 。能够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思想教育与行为养成相结合,促使学生在实境工作与体验中,將正确的理论内化为自身的品质,升华为自觉的行动,形成比较稳定的品质和素养。因此,“ 加 强专业课实践性教学环节 , 将职业道德教育与企业生产现场活动密切结合职业活动中涉及的专业知识 、专业技能和确保职业活动健康有序进行的职业道德规范之间是一 个有机整体,不容分割,否则,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就不能发挥应有效力,职业道德规范也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 无本之木 。 ”

(三)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1、提升现有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师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体, 教师的政治立场、 品德修养、 敬业精神、 治学态度和行为举止, 对学生都有着最直接、 最强烈的影响. 学校必须以师德、 师风建设为切入点, 建设一支符合德育工作要求的教师队伍, 这是提高教育效果的关键所在。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育观, 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完善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 使其更加适应学生德育工作的需要; 教师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培养学生, 以亲情和爱心关心学生, 以文明的行为举止等人格力量去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2、校企合作,共同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 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 教学能力,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 。 形成一种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一方面可以保证在专业教学方面能够更深入体现学以致用,实践出真 知;另一方面,发挥来自企业与第一线行业的兼职教师的职业道德榜样示范作用, 起到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的双 重教育方式,确保 专业技能与道德素养同步发展 。

三、余论

高职德育工作不仅仅局限于课程体系内,课程体系外,还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德育工作的效果。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重视课程体系外的影响因素,充分利用这些影响因素巩固甚至扩大德育工作成果。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增强校园文化的思想性;突出学风建设 ,提升校园文化的内在质量;要重视优秀企业文化的引入 ,增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

高职院校必须充分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深化教育改革 ,创新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积极探索加强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的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夏令海. 谈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J] . 教育与职业: 理论版,2007( 20) :60 - 61 .

[2] 陈辉林.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J] .现代商贸工业,2010(6):226-227.

[3] 于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J].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10(9):96-98.

作者简介:

邹晓慧,女,1978年3月2日,大连职工大学经济管理系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饭店与餐饮管理.

创新德育体系增强德育实效 篇7

但目前主宰学校德育运作的仍是基于较为单一的社会结构而建立起来的教育模式。我们并没有建立起与现代化实践相适应 的德育理论和运作模式, 致使学校德育工作仍忽视现代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事实,忽视道德教育之固有的主体性本质, 从而忽视现代社会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呼唤,导致德育创新体系的构筑始终处于低靡状态, 这就要求学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要积极探索现代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途径,梳理和检讨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构筑德育工作的创新体系。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德育理念的创新

创新就是要有所突破。这表现为教师首先要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给我们德育指导思想上带来的一些条条框框和一成不变的工作思路与方法。如果简 单地重复过去的老办法、老方式,沿用盲目空洞的教法,不仅毫无结果,甚至还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目前情况下,必须更加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实事求是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并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与学生的思想行为融为一体,让学生树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观念,提高思想教育的水平和德育工作的效率,帮助学生认清国情,引导学生把握未来发展大势, 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德育内容的创新

道德教育内容的创新,要注意吸收当代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文明成果, 特别是那些普遍适用于市场经济、知识社会和解决当代人类共同道德问题的思想观念、伦理规范,并根据我国国情加以改造,使之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融为一体,成为新世纪道德教育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德育工作,要打破旧的“课程”框框和“学科”模式,以理论、规范与一定学段学生生活实践的结合为教材,除了显性的课程内容,还要注重开发、利用教育教学活动和环境中一切积极的隐性课程内容, 为此,就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改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环境,把其中对学生思想品德产生消极影响的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

三、德育方法的创新

德育方法的创新,要根据中学生德育的新目标、新内容,总结历史和现实的德育工作经验,切实贯彻主体性、实践性的基本原则,实行人文教育方式与现代科技手段有机结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符合规律性、富有实效性的德育工作方法系统。德育工作方法的创新,要从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和成长实际出发,循循善诱,启发引导, 唤起受教育者内在的德育需要和思想自觉, 使之积极参与教育过程,让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动人心弦的共鸣中主动实现思想道德的“内化”。

四、德育体制的创新

德育工作的发展和创新必须依靠科学, 要把开展德育科学研究作为德育工作组织的重要职能,并建立科研先导的德育运行机制。要大力开展德育工作的调查研究, 及时把握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的动态及规律。通过搜集剖析道德现象、事例和个案,研究德育新情况、新问题,以形成德育工作的正确决策和可操作方案,进而指导整个德育工作实践。

五、 德育工作者的创新

德育工作者的创新,要使工作者主动适应和促进德育工作的发展,在实践中造就队伍宏大、能够担当育人重任、堪为人之师表的教师。

德育管理与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篇8

一、成立德育领导小组

德育管理与评价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推动,为了高效有力地推动学校德育的发展,应先行设立自上而下的德育领导工作组,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德育教育工作中涉及的各部门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主抓德育工作的开展实施和评价,并制定具体实施的时间表。高效推动德育工作的开展。领导小组下设工作组,负责德育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二、管理及评价体系的制定

通过调研,科学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管理工作细则及评价体系。德育管理细则包括教师管理细则和学生管理细则两个方面。确保德育教育在课堂中的实施和开展,形成长效机制。有力保障学生思想道德的不断提升。

(一)教师管理细则

教师是德育教育中的首要因素,是决定德育教育水平的先决条件,教师德育素质及教学经验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德育的开展和实施。因此加强教师的管理就成了开展德育的第一环节。

1. 教师德育管理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德育素养应先人一步,高人一筹,在工作和生活中要以身作则,言行要符合师德师风要求,遵守《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律法规,为学生做好表率。

2. 加强教师德育学习培训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教师的思想素质及教学经验参差不齐,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提高教师的德育素质,包括德育培训、政治学习、集体备课、师徒结对、研讨辩论、网络媒体。

3. 检查督导

对教师德育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督导、抽查。对教案中涉及德育的内容是否完成、完成的好坏进行评定,结果列入教师年终考核项目。对教师言行,师德师风也要进行检查,并最终记入教师个人档案。

(二)学生管理细则

学生是德育教育的主体,德育教育的成败集中体现在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上,然而学生由于年龄导致其生活经验、社会阅历、知识储备、自我约束能力有限,为使其更好发展,有必要制定详细的德育评价体系,帮助其更好地实现自我完善。

1. 德育量化考核

对学生进行量化考核包括:文明礼仪、诚实守信、仪容仪表,考勤、纪律、劳动卫生等方面,每项赋予具体分值,并定期对学生的德育情况进行量化评分,了解学生实时的德育状况。

2. 建立帮扶机制

有针对性地对德育评分较低的学生进行帮扶。建立家校联系机制,将学生最新的德育状况与家长进行沟通,争取家长在德育教育中的积极配合。

3. 确定达标标准

将每年的德育评分记入学生档案。确定德育达标标准,并最终给出德育成绩,对德育不达标的学生不予毕业。

4. 后续跟进

观察德育教育改革后学生的行为表现,定期对各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进行回访,了解学生的最新德育动向,以便检验德育教育成果。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反思,更好地指导现行德育的开展和实施。

三、德育管理与评价的效果

德育管理与评价体系的实施,必会使班级集体水平提高,不仅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健康向上、和谐发展的环境,更是极大地促进了优良校风的形成,并且不断得到规范。结合“德育为本”“自我意识的培养与主动发展”“成功教育”“中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等课题的研究,使学生综合评价成果更显著,素质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为学生健康发展、主动发展、充分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保障。作为德育整体工作的主要部分,德育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是有效落实思想道德教育任务,是学生在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保证。

摘要: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保障。作为德育整体工作的主要部分,德育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是有效落实思想道德教育任务,是学生在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德育管理,评价体系,检查督导

参考文献

[1]叶富强.浅谈德育科学化建设[J].南方论刊,2007(2).

[2]魏颖.职教生道德素质培养的策略及思考[J].职业,2010(11).

[3]杨甜,龙凌.高职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及对策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4]欧盛端.从思想品德结构探寻德育科学化途径[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0(4).

实践育人理念,完善德育体系 篇9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工作长期经验和今后坚持正确办学方向所凝练的极为重要的科学论断。《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 要把实践育人作为开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时代赋予了实践育人以全新的意义和地位, 在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实践育人将被提升到新的高度。

2. 实践育人的科学内涵

实践育人是基于实践的观点形成的育人新理念。所谓实践育人, 是指以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理论知识和间接经验为基础, 通过社会考察、科技文化服务、志愿服务、劳动锻炼等应用型、综合性、导向性的实践活动, 发掘学生的潜能, 激发学生的兴趣, 发展学生的个性, 促使学生成长成才,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并促进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新型育人方式。

实践育人符合教育的客观规律。第一, 实践作为课堂学习的有机延伸, 作为学生踏入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有效平台, 让学生不仅学会了生活技能、生产技能、行为规范, 而且学会了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第二, 实践育人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环节, 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 实践育人符合“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育人规律, 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补充。第三, 实践育人符合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成长规律, 更加明确了思想教育的主体。大学生是受教育者, 也是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 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我们应让学生通过生动有效的实践活动, 实施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 在实践中自我管理和相互管理。第四, 实践育人符合素质教育的规律。坚持知行统一, 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 把实践融入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 符合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3. 实践育人的作用

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仅仅依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 课堂思想教育内容单一、方法教条、形式枯燥, 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实践的育人功效不同于课堂, 其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实践时可以让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走出校园, 走进社会, 到实践当中去亲身体验, 将自身作为社会人, 让其意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 从而使学生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 珍惜学习的机会。第二, 实践活动的内容多样性能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熏陶, 获得课堂上无法得到的体验和经历。第三, 深入开展各种具有先进性和导向性的实践活动, 有利于推动学生的党团建设工作。采取实践育人的方法, 把党的知识教育、团的主题活动与具有先进性和导向性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如参与党课的理论学习与实践, 参与“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 促使其对党团更深入地了解。第四, 实践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当代大学生基本未进入社会, 一直生活在学校这个相对理想的空间里, 这种单一的“线性成长”经历, 使其普遍缺乏实际生活经验, 缺乏对社会实际的接触, 而通过参与各种实践, 能促使其亲自观察, 独立思考, 深入实践, 使其增加社会知识, 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4. 形成实践育人格局

多年来各高校积极探索, 勇于实践, 大胆创新, 构建了一整套内容丰富、点面结合的实践育人格局。重点是进一步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4.1 教育型实践

学校开设道德实践课, 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组织政治理论系列研讨会, 召开主题报告会使学生提高了对周围事务的把握能力和体验能力, 通过体验增加领悟, 提高了个人的道德素养和自律感, 在现实生活中增强了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能学会感恩, 学会学习, 学会做人, 立志成才。以重大节日和重大事件为契机, 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这种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渗透性强, 持续时间长, 学生更易于接受, 不仅使直接参加活动的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而且通过他们的辐射作用, 使全校学生都受到了正面的引导。

4.2 服务型实践

广泛开展生产劳动、“三下乡”及各种公益活动, 在参与这些服务实践中, 同学们在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 也亲身体验了服务社会的乐趣, 受到了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

4.3 文化实践型

学校组织校园女生文化节、科技文化艺术节、宿舍文化节等一系列特色活动, 使学生们对文化活动的不同需要得到了充分满足。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 而且拓展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4.4 组织型实践

学校通过学生会、学生社团、班级团支部、班委会等学生组织, 广泛开展了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学校组织里, 学生们分别担任不同职务, 对于未来走向社会, 他们的实践经验是非常有用的演习;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 学生们承担着一定的工作, 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能力也得到了全面的锻炼。

5. 建立实践育人保障体系

实践育人需要一个保障体系, 围绕培养目标, 更新教育观念, 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构建实践育人科学体系, 全方位、多途径地开展实践育人, 建立起一个校内校外相结合、课内课外相联系的立体式实践育人科学体系, 努力培养学生特长,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 要有坚强的组织保障就要职能部门参与、齐抓共管。团委具体落实的实践育人保障体系, 全面科学地分析大学生思想状况和学习状况, 制定实践育人的总体规划, 并作出全面的部署和安排, 要把实践育人与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结合起来、求真务实, 真抓实干。

其次, 重视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主体保障作用。教师和管理人员是实践育人的最重要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是主体, 必须让他们认识到实践育人一个关系到能否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问题, 从而提高组织实践育人的自觉性和责任心;要使他们把实践育人提高到与课堂育人同等重要的地位。还要面向社会, 广开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

最后, 完善实践育人的工作机制。把各类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教学的总体规划, 保障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工作成果评价机制, 实践育人的工作绩效要量化, 在此基础上完善评优奖励制度, 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 为学生实践提供舞台创造机会, 广泛开展各种校内实践活动, 克服困难, 保证学生实践活动场所等物质条件。

摘要:社会实践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措施, 是培养大学生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实践育人不仅符合教育的客观规律, 而且有坚实的学术理论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要正确认识实践育人的科学内涵, 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理念, 科学构建实践育人格局, 建立实践育人保障体系。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

参考文献

[1]邵广侠.论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回归问题[J].理论月刊, 2006, (8) .

[2]鲁洁.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J].教育研究, 2005, (12) .

[3]易连云.传统道德中的生命意义解读——论“生命.实践”道德体系的构建[J].教育学报, 2005, (5) .

[4]牛金成.德育课程概念的重构[J].教育评论, 2007, (1) .

[5]周谷平.新课程改革视野中的学校生态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 2006, (12) .

[6]李小鲁.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整体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 2006, (3) .

略论整体构建小学德育体系 篇10

一、德育目标和内容

1. 德育目标层次化。

德育目标具有导向和激励功能, 明确德育目标是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必要条件。《小学德育纲要》指出:“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 为集体服务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围绕小学德育目标, 从实际出发, 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 确立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我们根据《小学德育纲要》中提出的一般培养目标综合成五个教育目标: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养成教育目标;爱学习爱科学教育目标;知法教育目标;心里健康教育目标。制定学校德育目标, 并按照低、中、高年级学生实际和心理需要分解德育目标, 使适度的目标, 明确的要求, 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2. 德育内容序列化。

小学德育内容十分丰富, 应以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五爱”教育为重点, 构建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的德育内容体系。这些教育各有特定的内涵, 但又互相联系, 互相制约, 形成德育内容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分层递进, 螺旋上升, 达到教育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1) 德育内容要具体, 强调一个“小”字。德育内容对小学生提出的要求尽量要小一点, 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 具体、形象和直观。从学生坐立、行走开始,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避免“成人化”说教, 克服“假、大、空”倾向。

(2) 德育内容要实际, 讲究一个“近”字。德育内容要贴近学生思想实际, 贴近生活实际, 贴近学生年龄实际, 符合学生心理特征。这样的教育活动, 学生欢迎, 能见成效。

(3) 德育内容要知行统一, 注重一个“实”字。教育活动缺乏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虚而不实, 道理讲得多, 引导教育少, 存在严重的知行脱节现象。因此教育活动要使学生成为言行一致, 表里如一的人。

(4) 德育内容要讲究层次, 注意一个“序”字。德育内容要按“序”来编排, 这是一项由浅入深, 由近及远, 循序渐进的过程, 因此, 教育活动内容要形成序列化。例如爱祖国、爱人民教育序列化:爱父母、爱亲人;爱老师、爱同学;爱集体、爱他人;爱家乡、爱祖国、爱人民。这样的序列化教育活动, 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5) 德育内容要生动活泼, 突出一个“趣”字。德育内容生动活泼, 通俗易懂, 富有情趣味, 能吸引学生, 例如介绍多民族的大家庭传统节日, 让学生感到生动活泼, 新颖有趣。汉族节日有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少数民族节日主要有火把节、泼水节、开斋、洛萨、那达慕、吉尔邦、歌婆、达努和祭鼓等丰富多彩的节目, 教育内容很有趣味, 小学生非常喜欢, 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五十六个亲兄弟, 中华民族是一家。

在德育内容的“小、近、实、序、趣”安排上, 不仅要依据社会规范, 还要遵循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按年级分别设计具体内容, 突出可行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活动重在激情励志, 行为疏导重在导之以行。使德育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认识水平相适应。

二、德育途径和方法

1. 德育途径网络化。

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是在多种渠道、多项活动中接受教育形成的。所以, 学校德育工作要充分发挥教育途径多渠道作用,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为一体”教育网络, 一是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以《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和各科教学德育的渗透为主渠道, 通过课堂教学加强德育教育;二是通过大型校会和班队会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三是同街道社区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四是同司法、公安、部队、厂矿联系, 走出去, 请进来, 举办报告、讲座、参观、访问等进行法制、纪律教育;五是聘请法制副校长、校外辅导员发挥其教育作用;六是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 观看爱国主义影片、举办征文、影评活动;七是建立校外德育基地,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八是开办家长学校, 召开家长教师座谈会, 交流教育子女的经验和方法。九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书法、绘画、摄影、手工艺品制作、科技、文体兴趣小组竞赛活动;十是开展校园安全教育, 综合治理等活动等。多种德育途径各有特点, 又相互联系, 相互补充, 形成教育合力, 多途径育人。

2. 德育方法多样化。

教育方法受德育任务和内容所制约, 德育过程中的规律和原则为德育方法的正确运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所以, 我们要努力探索德育方法科学化的新思路, 按照知、情、意、行的教育过程和心理因素,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 扎实有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使学生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诸多方面得到发展。采取说服教育法:榜样感召法、理解尊重法、陶冶情感法、远景教育法、自我教育法、道德实践法、评价激励法、对学生进行教育, 充分发挥教育方法各自特有的教育作用及其整体德育功能,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 打好坚实的思想德基础。

三、德育管理和评价

1. 德育管理规范化。

学校系统的管理是德育管理体制运行环境的决定因素, 是德育取得实效性的关键, 而德育管理就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德育管理可以促进学校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强化全方位德育管理师根本。注意以下几方面的管理:

(1) 教师队伍的管理。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 学校制定《教师职业道德十条标准》, 实行量化管理;对具体做德育工作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制定具体的《岗位职责》, 实行岗位责任目标管理;对班主任工作的管理, 学校制定具体的考核办法, 实行班主任评价量化管理。对三好班级的评选, 制定《三级班级评选办法》, 实行量化管理, 促进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

(2) 学科教育渗透德育的管理。制定《教育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和具体考核办法, 强化学科德育工作管理, 做到各科学渗透德育。

(3) 团队工作的管理。学校党组织加强群团工作领导和管理。共青团、少先队根据德育系列化方案,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4) 校园文化的管理。党、政、工、团、队齐抓共管, 开展高雅、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 定期办好队报、班刊、广播、板报、宣传橱窗、名人名言、标语。戴校徽、唱校歌、诵校训、穿校服、正校风,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作用。

小学德育全方位管理, 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内容, 学校方面建立书记、校长责任制、年级组长责任制、班主任责任、科任教师责任制、少先队辅导员责任。家庭方面建立家长会制度、设立德育开放日、开办家长学校。社会方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聘请校外辅导员, 建立校外德育基地、军警社区共建, 全方位构建小学德育管理体系。

2. 德育评价多元化。

健全和完善德育评价体系。从实际出发, 本着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原则, 依据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规律, 以及《小学德育纲要》的具体要求, 根据不同年级分别制定《小学生品德素质综合测评表》, 对整个德育工作进行全方位的评价。我们以学生品德素质的评价为例, 强调评价方法多元化。用好《小学生德育评价手册》采取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德育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从学生的发展理念来看, 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 多元化的评价会使学生觉得自己通过努力一定能进步。

摘要:整体构建小学德育体系, 包括小学德育目标和内容, 德育途径和方法、德育管理和评价三个方面。我们在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并给出了相应的浅析。

上一篇:古代体育文化下一篇:木材检验质量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