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关系

2024-07-29

本质关系(精选十篇)

本质关系 篇1

一、艺术不是自然的作品

自然不管给人多少美的感受,它都不能增强人的生存信心。自然的作品,只表达人的生存舞台的因果顺序。作为审美题材的自然对于人的自律,最多只具备象征的意义。

自然的作品证明自然本体的存在,它不会完成对人的存在的意识。艺术是人的生存的实证,是人的本质在虚无中的证明。自然由于丧失其需无性而成为实体,于是丢失了成为艺术的可能性。

人创造艺术只是为证明自己在虚无面前的存在。艺术因此是人的生存方式,是人的一种生存手段。艺术家首先必须是艺术的生存,他才会创作真实的艺术。所有不能表现人的生存的作品,就不是艺术,如同所有不会实现人的本质的作品,就不是文化一样。

二、艺术是人生的创造

艺术是作为人生的创造物,人的含义是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加以理解的。人本主义,倡导以人为本,反对把物当做根本的学问。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指向人的生物性,把人当做生物的类与自然区分。人不过是一特殊物种。马克思人本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句话,费尔巴哈的“人”是生物的类人。马克思的“人”是社会的人类。

无论生物的类人还是社会的人类,只为艺术的诞生提供了可能性条件。古今中外,任何伟大的艺术品,都不是产生于人的合作。如果历史为这种合作提供了现实的依据,那么,其中的一部分合作只能理解为人格不完善的表现。

所以,主体性确证人的本质于自然,个体性确证人生的本质于社会。主体性是艺术诞生的起点,个体性是艺术前进的中介。

三、艺术是人格的创造

自然的因果决定论,导致人对自然的模仿;社会的目的决定论,把个人推着亦步亦趋。它们都把艺术置于异化的境地。我主张艺术是人的创造、人生的创造,关键是要求人关注自己的生存,人自己的生存是他人存在的前提,对自身生存的体验是体验他人存在的基础。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精神,人对主观能动性即人的生存信念。人生是人的生存信念的确立,人格是人的生存信念的展开,即人在反思中实证自己的生存信念,在行动中建构自己的生存信念。人格是人按照自己的生存信念的行动。艺术,作为这种行动的结果,是人格的一种见证形式。心灵感情的人格化,是艺术在人格创造中的具体方式。

艺术不是自然的作品,不是他人意志的显现,艺术不是人在过去或未来的选择,艺术只选择人格生存。

四、艺术是人的精神创造

人的本质是主观能动性的精神,艺术是人的创造,因此,艺术是人的精神产品。人格:人的精神的现实展开;艺术是其展开的形式。

艺术是人的本质生存的实证,艺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它关注人的本质生存,排斥人的物质生产,把人在自然中的作品抛弃于艺术领域以外。所有艺术,只有人精神空虚的时候,人需要充实的时候,它才显现出自己的价值。物质的贫乏,艺术没有办法。人创造的物质产品,因为艺术是人的本质需要的满足,就不成为艺术。机器、厂房等不是艺术。

五、艺术是人的情感表现

情感创造人的生命力,理智创造人的判断力,意志创造人的直觉力。直觉力在艺术中给心灵以形式,在宗教中给人以行动前的意志。人用语言创造生命艺术,用行动创造生命美学。艺术通过表现人的情感来创造人的生命力。语言创造的艺术因有创造的成分而具有美的含义,即艺术中必须具有美。

艺术是人生的情感表现,它表现情感的过程构成人的生命力诞生的过程。所以,艺术是人的生存形式,它同哲学、美学、宗教构成人生的四大生存方式。人生,就是心理感受与他人的不同,即不同的于他人的心理感受。在这个含义上,情感同人的心理感受具有偶合内项,情感的表现即人生的心理感受的人生化过程。

人的心理感受的最终指向是人的本质的生存、人在情感中对自己的信念始终如一,那么,人的本质要得以表现就必须有形式。

六、艺术创造人的情感

艺术在形象中创造人的自我,人正因为领略到形象的美,于是将自己的生存开始形象的理解,在艺术形象中把自己生存的表达化为己有。

艺术是人的精神上的满足,艺术作用于社会,其媒介是用情感理解情感,理解人自己。哲学丧失了思辨而陷入自相矛盾,哲学就意味着毁灭。美学没有对人生加以直观,美学就没有存在的可能性。艺术没有情感、没有形象就没有存在的根据。

艺术创造艺术家的形象,创造艺术家的自我情感,创造欣赏者的生命力。这是艺术的作用与其社会功能。

文化不同于文明之处,在于它直向人的心灵。艺术直向人的心灵情感面向,它首先改变人,然后通过人去改变世界。

艺术的功能是为了实现艺术家自救、实现人的自救。

参考文献

[1]艺术哲学.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2, 226-287

[2]文艺常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8, 156-221

解析新型厂商关系变革的渠道本质 篇2

,中国酒业中的厂商关系有了本质性的变革,使得酒业对于厂商关系的看法有了更新的认识。这种变革表现在持续地发生了如五粮液的品牌运营商联盟、国酒茅台的俱乐部新模式、丰谷酒业的“千万创业基金工程计划”、(原金六福企业)华泽集团旗下的华致酒业的创新合作模式等最为典型代表的新的厂商合作模式,这些新的厂商关系对于酒业的发展变革影响深远。

那么,酒企又该如何正确看待这些新的厂商关系呢?再者,透过这些现象我们该如何探寻它的本质和规律呢?

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构建任何一种新型的厂商关系的根本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厂商合作的持续,有助于平衡合作双方的市场理念及赢利期望,它必将是强强联合或者优势互补的资源整合。因此,在20里,在传统的厂商关系依然继续存在的同时,为更有力地适应竞争及发展需要,创新也是一种必然,就是为适应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新的厂商关系应该是顺应新的市场环境的同时满足厂商各自的发展需求,

新的厂商关系本身就是重新构建了一种商业模式,商业模式的本质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价值链的再造与增值。

而如何实现价值链的增值与再造吗?其实并不神秘。从营销博弈的角度,企业赢得市场的博弈首先要取决于能否赢得销售机会,而由商家的资源组成的渠道则是构成通向消费者创造销售机会的关键所在,因而,新型厂商关系实质是为企业构建新的、更加稳固的、能够持续增值的渠道模式。

纵观分析上述代表案例,可以归纳现在酒企加速建立新的厂商关系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是酒业品类竞争的加剧。目前在新型厂商关系运作模式上的主流企业大都是实力较为雄厚的白酒企业,而白酒业近几年正在受到来自红酒、洋酒、黄酒、保健酒等的竞争性替代品的压力,面对社会保健意识及洋酒文化的冲击,高端白酒的价值地位也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为稳定市场的存在以增加竞争力,如何建立更加稳固的经销商队伍和渠道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是从稳定渠道的角度。其实质就是稳定主流的经销商队伍。众所周知,经销商是产品走向市场的重要桥梁,也是企业资金流的最先提供者,如五粮液品牌运营商联盟,加盟的23家白酒经销商的年销售额超过200亿元,占据中国白酒市场的十分之一份额。这23家白酒经销商五粮液的销售额则超过30亿元,对于五粮液的市场销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五粮液的这一做法也是典型的经济学帕累托法则的企业应用,即把握那些市场销售占80%的经销商群体中关键的20%。

休闲本质及与旅游关系解析 篇3

李万立(1974-),男,黄河口旅游文化研究所,东营职业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经济管理与旅游文化。

【摘要】现代社会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和丰富的生活资料,但与之相伴的却是传统休闲观念的缺失,本文在对中西方传统休闲思想回顾的基础上对休闲本质进行重新解读,提出现代社会要把握休闲本质,倡导科学、文明的休闲方式;同时对当前休闲与旅游关系作了简单梳理,提出在辨析与争论中共同发展才是休闲与旅游发展的自由之路、和谐之路。

【关键词】休闲;本质;旅游

休闲是一种特定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是人类最古老的理想,也是最美好的愿景。现代社会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和丰富的生活资料,但这只是理想生活所需的物质条件,现在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人们传统休闲观念的缺失,人们对于休闲本质的存在某些误读,认为休闲就是吃、喝、玩、乐,休闲就是玩物丧志。因此只有真正认识休闲、理解休闲才能善用社会发展所提供的物质条件, 真正实现“休闲”,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实现和谐成长,在休闲中领略人生的真谛,寻求到生命的真正意义。

一、休闲本质

从人类存在开始,休闲命题就已出现,但对于休闲,国内外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1]。但休闲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人们生活质量的标志却毋庸置疑。因此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面对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的浸染,重新回味古今中外优秀的传统休闲价值观,认真解读休闲之本质,对倡导科学的休闲方式、社会和谐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西方休闲观

在西方,亚里士多德对闲暇时间的哲学思考被认为休闲研究源于古希腊时期,他提出了“休闲是科学和哲学诞生的基本条件之一”以及“只有休闲的人才是幸福的”的思想[2],其休闲思想对后人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可从西方思想启蒙运动以来的人文文化传统中折射出来。如卢梭、梭罗、伏尔泰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理性, 倡导回归自然、回归人的生活、回归沉思;胡塞尔,回归生活世界;海德格尔,追问“在”的意义等[3]。

西方最早致力于休闲概念研究的是19世纪末期凡勃伦(Vablen,1899),他在其经典著作《有闲阶级论》中的论述了宗教、美学、学术讨论与休闲的关系,指出关于休闲(或闲暇),是指那种非生产性的时间耗费[4]。

1952年瑞典哲学家皮鲁尔出版了《休闲: 文化的基础》一书,阐释了休闲作为文化基础的价值意义,指出休闲是人的一种思想和精神态度,它不是外部因素作用的结果,也不是空闲时间所决定的,更不是游手好闲的产物。人有了休闲,就会由于心态的平和而感到生命的快乐。休闲不仅是寻找快乐,也是在寻找生命的意义[5]。

古德贝( Godbey, 1999) 认为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 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 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 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6]。

由此可见,在西方学者休闲思想中, 休闲不仅是一个概念、活动, 与家庭、教育、科学、宗教、游憩、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更是精神层面的活动, 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理想、和谐、美好的愿景。

(二)中国传统休闲观

中国文化传统中休闲的含义源远流长,这在儒家、老庄、佛家思想中都有体现。

儒家思想重视道德人格的养成即重视人伦之道。提倡“德者事业之基”、“德不孤,必有邻”,注重内心的体验和修养,并且化为自己的言行,才是真正的休闲;并且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强调个人是不能脱离社会而生活的,认为个人与社会是可以和谐相处的。

道家休闲观以回归自然、任性逍遥为其价值取向和根本宗旨,充分体现了对闲适和精神自由的追求,《庄子》是体现道家休闲思想的经典之作,《庄子·刻意》中有“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湖人士,避世之人,此闲暇者所好也”,道家认为休闲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大知”者的境界;追求天地合一,“返璞归真”;“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

佛家思想中休闲观集中体现于一首著名的禅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讲究的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一种超越的境界,称为“顿悟成佛”。佛家要人做无心人、无求人、无事人,过一种闲而又闲的舒适生活,追逐超越的同时更向往自由,所以用解脱来形容那种感觉。所谓“解脱”就是为了摆脱尘累,为了超越自然,寻找解脱,获得感官和心灵的愉悦,佛家选择过而不流,通而不滞,随缘自在的休闲方式[7]。

对此,喻学才(2006)作了精辟总结:孔子的学说主要是讲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如何和谐相处的道理;老子的学说主要是讲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道理;释迦牟尼的学说则主要讲如何使人的身心矛盾和谐的道理。当然,这样区别只是从大的方面区分三位先贤的侧重点,详细地说, 他们三位的学说中都可以找到关于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人与人如何和谐相处、人的身与心如何和谐相处、有限的人生和无穷的宇宙应该如何共存等重大问题的论述[9]。

由此可见,中西方对于休闲活动的核心的思想理念基本一致,即休闲不仅仅是一种特定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而且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活动,其核心价值观是倡导合理、健康、文明、科学的休闲方式、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实现人与人的和谐,而不是尔虞我诈,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不是犯罪、流血与战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不是对地球资源的无情掠夺。从根本上说,休闲是对意义和快乐生活的实践和体验,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人文现象, 是人的本体论意义之所在, 是使人“成为人”过程中的重要舞台, 是人生的一种智慧, 是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 也是发展文明社会最有效的途径[10]。

nlc202309020235

二、休闲与旅游

关于休闲与旅游的关系,诸多学者已经做过深入研究,但这二种活动形式到底是同一种活动还是二种不同的活动,亦或是二种相互交叉的活动,现在说法莫衷一是,争论颇多。争论最为激烈的则是休闲是否包含旅游的问题。

(一)“休闲包含旅游”观点

持“休闲包含旅游”观点的如我国休闲活动研究的“扛鼎者”马惠娣,她认为“休闲是人的一种生命状态”, 而旅游则不是,旅游是“人的休闲智慧的产物之一, 是现代社会生活方式之一, 是一种文化精神生活”,所以,“旅游的确是人的休闲生活和休闲行为的一个内容”[11]。

一部分旅游学者也持这样的观点,如岳培宇、楼嘉军(2005)认为,“从一般意义上讲, 旅游是休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休闲旅游则是旅游活动的一种新型产品形式”[12]。

王国新(2006)则从产业的角度论述了两者的隶属关系,他认为“旅游和休闲的区别主要是看活动参与者是否出行……休闲产业是属于经济学的范畴, 是指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 物质的与精神的) 密切相关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 包括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体育业和文化产业等”[13]。

王静(2007)通过比较旅游和休闲的定义,认为二者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共同点在于:第一,不管是休闲还是旅游都是发生在闲暇时间里的;第二,两者所从事的活动主观上都不是以营利为目的活动。不同之处在于旅游和休闲相比限制更多:第一,旅游必须要离开常住地或是惯常环境,而休闲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第二,旅游必须在一年以内,而休闲则没有时间长短的限制。所以说,休闲在某种程度上的涵盖范围比旅游的范围要广,旅游即“异地休闲”,可以说旅游是休闲的一部分,或是说旅游是休闲的一种活动方式[14]。

以上观点均是从旅游方式、休闲方式的角度或者说从生活方式或“生活状态”的角度来对二者进行比较,从生活方式或“生活状态”的角度不难得出“休闲包含旅游”的结论。但是这种比较恰恰忽视了二者在“目的性”及“地域性”方面的差别,而“目的性”及“地域性”方面的差别正好是休闲和旅游最根本的区别。

简单的认为休闲包含旅游的观点是不严谨的,容易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中造成“以偏概全”的结果。刘德谦等从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的定义的角度出发对“休闲包含旅游”观点予以反驳。

(二)对“休闲包含旅游”观点的反驳

刘德谦(2006)认为,在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的定义中,休闲与旅游首先是有着共同的内容的( 即旅游活动中的休闲旅游就是休闲中的异地休闲) , 因此休闲和旅游是相辅相成的,是相互促进的;但是在旅游活动中的“事务”( Business) 类旅游和“其他”( Other ) 类旅游是“非闲暇”( Nonleisure)类旅游,它有着不同于“闲暇”( Leisure) 类旅游的规律与特征;因为旅游是到其惯常环境之外的地方的活动, 因此它的非本地性质是与闲暇所不同的。

他认为,休闲和旅游的本质差异在于:虽然两者“都是人类的重要活动,虽然常常需要相同相似的基础, 或者也还需要相同相似的心境, 但是休闲主要是从时间的范畴来认识的, 而“旅游”考虑的却是地理范畴的位移” [15]。休闲和旅游二者关系既有共通的部分, 又有不可能互相包容的部分,可以以两个相交圆来说明二者的关系(如图2)[16]。

薛莹(2007)从旅游者的定义出发,认为根据旅游者的通俗定义,business tourists往往不包括在休闲之列。同时她还指出“WTO 把国际游客分成了两类, 一类是tourists,一类是excursionists。后者是指那些在一国停留时间不超过24 小时的短途一日游游客。将这种划分原则应用于国内背景时,就可以实现对Tourism和recreation的划分。两者的区别在于:旅游者必须在空间发生一个旅行的特征,在时间上发生一个至少停留一个晚上的特征时,才会产生旅游,而休闲,则无须这些[17]。

另外谢彦君(1999)对旅游所进行的界定也说明了旅游活动中包含有休闲内容,但有些内容却超出休闲的范畴:旅游是指人们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他们惯常的环境,到某些地方去以及在某些地方停留,但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在这一定义中,出于商务目的的旅游活动显然是不在休闲活动之列[18]。

王惠(2009)在其研究中也指出,以商务为主的事务型旅游活动类型虽然少有游,但因其无可置疑的吃、住、行、购、娱等方面的大量需求和高消费,被列入了旅游活动的范畴。这种旅游活动不是受人自身内在休闲需求的驱动,不应属于休闲活动之列[19]。

当然,对于旅游与休闲概念及其归属的辨析,根本目的是为了厘清研究思路。从行业发展实践、学术研究的现状水平和近期发展趋势看,总体上,旅游渐渐休闲化,休闲渐渐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和重视旅游与休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研究。因此严格、明晰区分休闲与旅游的概念,明确休闲与旅游的产业边界,并不是目前最重要的任务。让休闲与旅游结合发展, 做大做强休闲业和旅游业才是当务之急[20]。

同时,对基本概念关系的认定, 也许是学术讨论中永远都要进行的问题[21]。“休闲”和“旅游”的关系辨析可能还要持续进行下去,就如同上世纪80年代我国旅游业发展之初学术界对于“旅游”、“旅游者”定义的辨析和探讨一样。因为, 任何一个概念本身以及与他者之间, 都会不断出现新的背景、新的内涵及新的联系, 所以,也许永远都要关注它们在源与流上所发生的变化。

三、结语

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其《幽梦影》中写道:“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22]古人对休闲本质的把握如此真实、准确,而今人却在消费主义引导下,逐渐迷失了自我,在无度的消费中耗费所谓的“幸福”,确实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nlc202309020235

(一)呼唤传统休闲价值观的回归

中西方传统休闲价值观和休闲文化传统,均体现了对人的本质、生命的本质的深刻认识,其所包含的审美的理念、道德的观点、价值观等都将对现代休闲的发展产生校正、平衡、弥补的作用。因此我们呼唤传统休闲价值观念的回归,从基础教育开始至大学学堂,加强学习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哲学思想和经典的休闲理念,将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物我一体”、“修身养性”、“回归自然”等优秀休闲思想贯穿于休闲产业发展的实践中,实现现代休闲与传统理念的完美融合。

(二)倡导科学、文明的休闲方式

政府应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等现代化大众传播媒介影响和提升人们的休闲生活观念和态度,引导和鼓励人们去追求高品质的精神生活和美好的生存环境,倡导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休闲方式。同时,加大地方性、民族性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探索古老、传统地域文化复兴的多种方式,加强文化事业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在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体育馆、剧院、公园绿地、游憩空间等各种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投资力度等。

(三)加强现代休闲教育

现代休闲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大量的休闲专业人才,而且更需要对社会公共进行诸如“何为休闲”、“怎样休闲”的相关教育和指导,因此一方面我们应该在更多的大学中设置“休闲专业”,培养休闲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应探索在合适的教育层次中开设“休闲教育”课程,结合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内容,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休闲观念,选择和判断适合自己的休闲行为,从而为现代休闲市场培养忠诚的参与者,促进休闲市场的发展和完善[23]。

(四)促进休闲与旅游和谐发展

休闲业与旅游业共同发展、相互促进才是二者关系之要义。所以现在我们更应该关注休闲与旅游多层次、多角度、多方式的融合发展的实践进程,分析其规律、研究其趋势进而解决发展中的新问题,而非“空谈”式的讨论。相信随着休闲业与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对于二者关系我们也将会有新的认识。

总之,树立科学、文明的休闲观,在“成为人”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自己,完善自我,促进休闲、旅游的和谐发展,才是休闲本质真正之所在。

参考文献:

[1]宋瑞.国内外休闲研究扫描---兼谈建立我国休闲学科体系的设想[J],旅游学刊,2004-3:46.

[2]张建.国际休闲研究动向与我国休闲研究主要命题刍议[J],旅游学刊,2008-5:68.

[3]于光远,马惠娣.关于“闲暇”与“休闲”两个概念的对话录[J],自然辩证法研究,22卷第9期:90.

[4]郭鲁芳.国外休闲经济研究的历史与进展[J],经济学家,2004-4:67.

[5]张广瑞,宋瑞.关于休闲的研究, [J]社会科学家,第16卷第5期:18.

[6] Geoffrey Godbey . Leisure in Your Life: An Ex plor at ion[ M]. State Colleg e, PA: Venture Publishing , 1999.

[7]姚建云.传统文化映射下现代休闲发展战略研究——以上海市为例,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23.

[8]姚建云.传统文化映射下现代休闲发展战略研究——以上海市为例,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26.

[9]喻学才.休闲的最高境界[J],旅游学刊,2006-11:P7.

[10]于光远,马惠娣.关于“闲暇”与“休闲”两个概念的对话录[J],自然辩证法研究,22卷第9期:91.

[11]马惠娣.关于我们时代休闲与旅游的三点看法[J],旅游学刊,2006-10:P6.

[12]岳培宇,楼嘉军.国内休闲理论研究阶段、重点及评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5:18.

[13]王国新.浅谈我国休闲旅游与休闲产业、休闲社会的发展关系.旅游学刊 2006-11:P8.

[14]王静.从中国古代休闲思想看现代休闲,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24.

[15]刘德谦.也论休闲与旅游旅游学刊[J],2006-10:12.

[16] Sue Warn. Recreation & Tourism[ M]. UK: Nelson Thores Ltd, 2002.

[17薛莹, 田银生.闲暇、休闲、游憩、旅游之论[J],经济地理,2007,27卷第5期:829.

[18]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49.

[19]王惠.休闲与旅游关系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09-10:171.

[20]许春晓.结合发展: 休闲与旅游的近期趋势[J],旅游学刊,2006-11:P8.

[21]薛莹,田银生.闲暇、休闲、游憩、旅游之论[J],经济地理,2007,27卷第5期:829.

[22]张潮.《幽梦影》,孙宝瑞注译[ 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03页.

[23]姚建云.传统文化映射下现代休闲发展战略研究——以上海市为例,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49.

财务风险本质与报酬关系探讨 篇4

对风险不同认识大致分为三种:一种是强调风险损失的“危险损失观”, 认为风险是可能发生的未来危险和损失;一种是强调差异性的“结果差异观”, 认为风险是实际结果与预计结果之间的差异;还有一种则强调事件不确定性的用“不确定性观”, 认为风险是事件的未来不确定性。现代普遍观点是, 用“不确定性”来归纳风险更具有普遍代表性。通常对风险认识遵循“不确定性”观。

不确定性分为客观不确定性和主观不确定性。客观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未来可能性, 是指事件结果本身的不确定, 主观不确定性是主观预计的未来可能性, 是对事件认识的不确定。而一个事件要成为风险事件, 必须是客观不确定性和主观不确定性的结合。

不确定性只是风险产生的前提条件。客观确定性提供出结果差异的前提条件, 而主观不确定性提供感受结果差异的前提条件。人们对于未来结果的期望, 源于客观不确定性及其结果差异的存在, 也包含了主观不确定性提供的衡量和感受风险程度的期望标准, 是二重不确定性的综合表述。事件的结果本身没有有利和不利的差别之分, 有利与不利取决于人们的意愿和接受能力, 而有利与不利的性质差别产生了风险。所以, 期望作为人们认为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人们衡量有利或者不利结果的标准, 继而成为风险的判断标准:与期望结果的偏离即可以认定为风险。可以看出不确定性向风险转化的路径:不确定性→期望结果→风险。

风险事件具有自然形态和社会形态两种形态, 自然形态指风险总有其不利的一面, 而社会形态则强调其也有有利的一面。不联系管理行动来谈论风险只是一种危险, 而联系管理行动来谈论风险则是一种价值。风险价值来源于人类的智力劳动, 对未来的预计、判断和控制的管理智力劳动, 它是一种社会转移价值, 是社会报酬的重新分配。一个事物总具有质和量两个方面, 风险价值的“质”, 是凝结在风险事件中的无差别的智力劳动;风险价值的“量”, 是作用于风险事件的有差别的智力劳动量, 即预测偏差。社会预测偏差的程度即是衡量风险价值大小的尺度:当个人预测的偏差程度低于社会预测偏差程度时, 社会还是按照公认偏差程度给予风险价值补偿, 有可能取得超额的风险报酬;当个人预测的偏差程度等于社会预测偏差程度时, 就能够获得正常的、足额的风险价值量;当个人预测的偏差程度高于社会预测偏差程度时, 超出公认预测偏差程度部分得不到社会的承认, 这部分差异得不到风险报酬的补偿, 只能按公认偏差程度取得风险价值量。

财务风险是资本流通的产物。资本流通的始极是货币本金的垫子, 终极是得到价值量增加的货币本金收回, 而资本流通过程的困难就是财务风险形成的过程。随着资本形态的转化, 资本价值风险会从货币资本形态体转移到商品资本形态体, 再转移到货币资本形态体中, 而财务风险也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转移和积累, 所以财务风险的实质就是资本价值形态转化中的不确定性。在价值形态转化质的方面, 表现为价值形态变换的困难, 例如再投资风险, 资本产出风险等;在量的方面, 表现为资本价值在形态转化中耗损减值, 如购买力风险, 资本支付风险等。

二、财务风险与报酬矛盾

财务风险与报酬之间是存在矛盾的。一方面, 财务风险是实现资本增值的内在障碍, 由于财务风险的存在, 资本增值难以实现。另一方面财务风险又是取得超额增值的外部条件, 没有财务风险的存在, 资本的增值性难以充分实现。

假如每个市场参与者都是理性的经济人, 那么在面对财务风险与报酬的矛盾时, 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以保证利益的最大化呢?假定a, b两个投资者面临一个能够取得R元报酬, 如果两个人都选择不冒险, 将平分未来的投资报酬R。如果一个人采用一些特别的管理行动 (冒险) , 可以独占未来投资报酬R, 但为此要付出K元的风险管理成本, 这样, 采取行动的一方实际将得到 (R-K) 的报酬, 但会损失既得的平均利益R/2, 不采取行动的一方取得另一方的风险报酬K。如果两方同时采取风险行动, 则都只能取得 (R/2-K) 的报酬。 (见表1)

同时, 假定a冒风险的概率为p, b冒风险的概率为q, 那么a取得的收益S1和b取得的收益S2分别为:

两者收益最大化的条件是:

所以, 两者的均衡为:p=q= (R/2-K) /K

可以看出, 市场的参与方采取冒险行动的概率与收益和冒险的成本相关。为便于说明, 假设R=1000, K分别为200、300、500、600时, 双方博弈的纳什均衡如表2、表3、表4、表5。

分析上述策略的纳什均衡, 可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 是否选择风险行动, 要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表2和表5两个博弈的结果完全相反, 就是因为风险代价的大小不同。每一个参与者在做出选择时, 都会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如果冒风险的代价越大, 那么行动会越趋于保守。

第二, 是否选择风险行动, 要考虑竞争对手的行动。表3和表4两个博弈的结果表明, 风险的选择要考虑竞争对手的行动。由于对手的风险损失可以成为自己的相对风险报酬, 所以当对手冒险时我方可以坐享其成。当对方不采取风险行动时, 我方也可以主动去谋取绝对的风险报酬。

第三, 不能完全舍弃风险。如果双方都采取不冒风险的行动, 则都可以取得无风险的基本报酬, 但如果其中一方采取了冒险的行动, 则我方的基本报酬可能会被他方夺走, 遭到相对的损失。表3中, 选择不冒险的一方将被选择冒险的一方夺取200元的报酬, 其基本报酬遭到了损失。

第四, 选择风险也可能遭受损失。表2中, 如果双方都选择不冒险, 那么分别取得500元的报酬, 会优于双方的均衡选择。这就是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 每一方的最优选择不一定是集体的最优选择, 竞争的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表5中的竞争得到了消除, 这是由于风险代价太大, 双方选择了联合。当经营者的风险代价小或者承受能力强时, 会争夺风险的超额报酬, 而当风险的代价太大时, 收购、兼并、合并等产权经营方式就会得到大家的青睐, 在联合机制中谋取管理、经营和财务协同效应以消除双方摩擦冲突的财务关系风险。

三、财务风险与报酬均衡

根据资本边际效用递减假设, 损失单位资本的效用价值大于增加单位资本的效用价值, 因而可以得出风险厌恶假设。根据风险厌恶假设, 风险越大, 风险厌恶者会要求更高的风险报酬作为补偿, 使风险和报酬达到均衡。风险厌恶假设认为如果风险项目的预期效用低于无风险项目, 投资者会选择无风险项目;如果风险项目的预期效用大于无风险项目, 投资者会选择风险项目;如果风险项目的预期效用与无风险项目相等, 那么两个项目对于投资者来说是没有差异的。因而, 是效用价值在风险和报酬的均衡过程中充当了匹配的标准。

风险与报酬均衡进一步表达为等值效用原则:当风险程度提高时, 报酬要提高到足以使预期效用与原效用相等的水平。风险与报酬均衡的关键是将风险程度转化为风险报酬率。根据等值效用原则, 风险与报酬均衡的标准是效用等值。效用无差异曲线正是报酬与风险均衡所形成的等值效用曲线, 如图1所示:

在投资组合理论出现后, 风险是指投资组合的系统风险。因而, 可以把Q替换为衡量系统风险β。按照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可由证券市场线来描述:

其中:Ki是必要报酬率, Rf是无风险收益率, (Km-Rf) 是投资者为补偿承担超过无风险收益的平均风险而要求的额外收益。

对于不同的投资项目, 其系统风险的β值是不同的, 因而所要求的风险补偿也将不一样, 最后导致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的不一致。从而使不同的投资项目在风险与报酬上达到了均衡。

参考文献

本质关系 篇5

价值与事实关系的自然主义解释--培里的价值本质论评析

哲学价值理论各学派关于价值与事实关系的观点大致可分两类:一类主张价值与事实各自独立,另一类则主张价值与事实相互联系.培里的价值理论属于自然主义价值论,主张价值与事实的统一,价值判断能够通过事实的方法或理性的方法来确证.其论证的基本策略是:借助于兴趣来定义价值,进而借助于主体的肯定态度和否定态度来定义兴趣,通过一系列心理状态或心理事实说明什么是兴趣,并进而说明什么是价值,使事实判断过渡到了价值判断.培里主张价值与事实的统一的立场是对的,他基于自然主义的基本立场解决价值与事实关系问题的方案也是一种有价值的.探索.其最大的问题,是把价值还原为事实,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只有立足于实践,才能合理地解释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

作 者:李江凌 作者单位:广东教育学院政法系,广东广州,510310刊 名:广东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DONG EDUCATION INSTITUTE年,卷(期):24(1)分类号:B018关键词:培里 价值 事实 自然主义

人的本质及其与国家间关系的研究 篇6

关键词:人性;私有财产;物质资料;发展;国家作用

中图分类号:D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017-02

政治的研究对象是人,而人不同于西方科学思维所面对的客观事实,人是具有主观性的。所以对人研究的方法并不如科学实验一般,按照既定的公式即可获得相对应的结果。要想研究人,就要明确人的本质,这犹如试验中的公式一样重要。

一、对人本质的研究

人的本质,即人性,古往今来许多思想家都做过论述。东方的人之初性本善,与西方的人性本恶。均是对人性的一种解读,当然,这也体现了西方自古希腊延伸出的逻辑思维,与东方文明诞生的阴阳概率思维的明显不同。

诚然,在发展实力的应用上,逻辑思维较之东方的阴阳思维更为合适,但是在适用于人类这个充满变数的客体上就不尽如人意。人性,不能单纯的归结为善与恶,因为善与恶是以道德为衡量标准的,而道德,也仅仅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阶段的产物。

人性拥有很多表象,喜、怒、哀、乐、欲、邪等等都可以说是人性,但这也仅仅是人性表象,人性的一部分罢了。而真正的人性,是不以客观事物的变化而改变。人有很多共性,首先就是自我的保存,所有行动的出发前提可能都与保存自身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不能保证自身个体的存续,那么所有的一切都毫无意义。在自我保存前提得以保证之后,人们继续活动,以获取空间、资源等等,这些活动的目的在于其更好的发展与生活,只有更大、更多的空间与资源,才能更有效地保证自身的存续,所以人类的一切活动均以以上两个基础为出发点进而行动。而人的本性即为求得生存,进而改进生存。

也有人在考虑,在现代社会物质保障的情况下,上述理论可能有过时的可能,但是现代社会的保障体系只能片面的保证人的基础生存,而无法满足人改变生活,使之更好发展的需求。因为在求生的基础之上,进而改进生活的方式有很多,而人的需求同样很多,如社会、经济、政治、美术、宗教,甚至社会道德上的需求。所以自我求存的本性是任何动物共有的,但是进而改变自身生存状况的冲动却是人类所特有的,也是人类与其他动物之间本质区别之一。在改进人生存条件的需求上,无论贫穷富裕都是相同的,其出发点也是相同的。这种基础人性,人人都自然而然的具有它。我们不能改变它,取消它。因为改变它取消它意味着改变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必要条件,取消它则意味着人已经与自然界其他动物无所区别了。

人性中的自我保存是需要基础的,根据人的生理特征与心理需求,人的存续是需要一定的物质为基础的。其表现即为在具体社会活动中实现自我生存与改进生存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人的一生。人在人生中有很多追求,有社会、道德、宗教、美学等等,但是这都是人生追求,都是上层建筑罢了;若没有另外一种基础。那这些上层建筑都仅仅是空中楼阁,根本毫无实现可能。

二、对人本质的体现的研究

那么这些基础是什么,基础的表现形式是什么。那就是“物质生存”,物质生存,即为依靠生活资料所维持的生存。人想进行更进一步的追求发展,求得更好的生存就需要依靠这些物质资料。人必须先拥有必需的生活资料所维持的基本物质生活,然后才能谈到社会、宗教、哲学、美学等追求。人如果没有必需的生活资料所维持的基本物质生活,就等于他无以为生,而无以为生,则人生就无法实现其价值,也就毫无意义。更无从谈起社会、宗教等等更高层次的追求。所以上层建筑的存在是依靠下层物质为基础而产生的,这也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人需要必需的物质资料以求生,这是前提,但是物质资料往往会出现变化。在原初状态下,物质资料是公共的,也可以说并无必需的隶属关系。但是人的本性要求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必需物质资料以求生,便对物质资料进行占有。这种占有方式往往是通过劳动达成的,因为正是劳动使一切东西具有不同的价值[1]。这是在人“自求生存进而改进生存”的本性要求下的举动,但是劳动这种对物质占有过程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为了延续这个长久的过程,人们必须保证其之前所占有的物质资料仍隶属占有者。所有维持生存的物质既可以保证占有者生存的安全,也可以改进它生存的标准。所以维持物质的“我”的生存,依靠“我的”生活资料的获得与积蓄。“我”与“我的”也就变成了不可分割的关联名词。而所谓的“我的”既是我的“产”。

而这种把“我的”赋予合法性的过程,就是私产产生的过程,而私产则是一种制度。为了保护私产诞生了保护私产的工具,即权力机构。在有了执行法律的权力机构以后,这种制度更得到了保障。人们实现“自求生存进而改进生存”的要求,便可以利用其“私产”。在由法律赋予个人占有“产”合法性的并由专门的权力机构来执行法律捍卫“产”权的一刻,“私产”就与维持其物质生存及改进其物质生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剥夺一个人的私产,往往意味着剥夺人生存下去的权利,最起码剥夺了人改进生存的空间与可能。所以人们视财产如生命,认为利用自己的私产谋得生命的存续是正确的,但是资产阶级也觉得他们利用自己的私产进行过于浪费的奢靡生活也是不可放弃的自然权利。而这两者的表现似乎都是人性的表现,因为这两者都是在运用自己的私产,进而利用与生活,从上可能得到这样的结论:人性与私产是密不可分的,私产是人类得以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文化的核心。

这种观念其实并不正确,因为人确实需要物质资料来进而求得生存,改进生存。但是这些物质资料并不一定需要掌握在个人手中,也可以由集体所掌控。而集体掌控物质资料,也可以达到“自求生存进而改进生存”的目的,可以说保证“自求生存进而改进生存”并无必须拥有私产。如果社会中每个人都拥有私产,同时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生产,没有对应的社会分工,会产生资源、人力上的浪费。这种不必要的损失就是人类一种错误行动产生的,而与人类总体上的生存与改进相违背。在人类享有私产的同时,会造成种种的不平衡。因为私产的占有具有一定的前提,而这种前提每个人都不同。会出现天才与低能、强壮与老弱等等先天不平衡造成的后期占有失衡。这种分配是无法做到“原初状态”的,而原初状态是恰当的最初状态,这种状态保证在其中达到的基本契约是公平的[2]。这种愈发失衡的贫富差距就是造成人类冲突的主要因素。

有人可能认为私有制虽然有弊端却不可取代。但是以往的私有制在确立人类发展基础,发展人类文化的同时,在这种私产制度之下,产生人力、资源浪费,贫富差距,生产无序,分配不公等等问题都将人类的很大一部分精力浪费在解决这种制度所产生的问题之上,从而影响人类的进一步发展,这种错误的制度继续走下去往往也是一种歧途。如果人类能做到人力、资源不再浪费,贫富无差距,生产有序进行,分配公平。人类就能摆脱出桎梏,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潜力而大步前进。所以不是人类的发展必需依赖于私产制度,而是私产制度是人类发展的阶段性产物。私产制度帮助了,同时也阻碍了人类的文明发展。

三、人的本质与国家间关系的研究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诞生了“私产”这种占有方式,而为了保护“私产”制定法律,赋予私产合法性,同时构建权力机构执行法律。这就产生了阶级,同时也产生了国家,认为国家的目的在于保护私有财产的思想家也大有人在。

有些人认为人性是自私的,人类把私产的重要看作重如生命。思想家与政治家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于是认为这就是最基础的人性,从而尊重这种人性保护个人的私产。只有这样,统治的基础才能稳固。这也是统治者要求治国安民的第一要务。之后就产生了近代思想家对于国家学说的基础。即人性所派生的私产,为保护私而诞生国家成为近代国家理论中不可分割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就说过“国家的存在是为了私产”这也是近代关于国家政治思想的特征。卢梭在看到了因为私产而产生的社会问题之后,主张缩小贫富差距,合理进行社会资源的分配,但是也是私有制的积极拥护者,也认为国家是使私有制得以合法化,是保障私有制的工具。而不同的是霍布斯则认为人本身是缺乏安全的,哪怕在拥有属于自己的私产的情况下依然一样,于是便加入国家以求得安全,但是这安全不同于“自求生存进而改进生存”中自求生存的安全,而是获得了物质资料后不被其他人夺取或对其本人伤害的人身安全和所有物的安全。而其所有物就是私人财产,霍布斯认为国家意义就在于保护其公民的人身安全不受侵害和私有财产的安全。霍布斯认为个人在保护自身的目的下签订契约,承认这个人或这个集体,并放弃自我管理自己的权利,把它授予这个人或这个集体,但条件是你也把自己的权利拿出来授予他,并以同样的方式承认他的一切行为[3]。通过这种权利的转让构建集中权利,以保护个人的安全与财产的安全。

在拥有了私产同时并赋予合法性之后,根据占有私产的多少就产生了阶级,而多、少、无产生了三种经济上的阶级;而私产是因为人的本性所产生的,不能根本上取消和重新分配,所以只能利用阶级之间的诉求、斗争等手段进而平衡。这种手段往往会走向极端,所以国家的另一个主要的作用就是在权利、法律等手段的同时根据阶级的关系以保证财产上阶级之间的平衡。国家没有权利更改财产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但是可以通过有效的分配手段来平抑因为财产上的不同而产生的利益冲突。国家保护私产的方式是:法律上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是用强制力执行法律的机器。

我们明确了人性是可以与私产分离开的,而基于私产上的国家机构主要的作用是解决私有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在开始阶段,私有制却是起到了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社会发展。而产生的国家也是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经过发展,私有制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这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这种条件下将人类分割为两个不可调和的集团,私有制也成为阻碍人类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也可以说这种情况下,私有制是违背人的本性的。在现阶段社会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地体现出国家与政府的积极作用,发展生产力,提高人类文明水平的作用。但是经过发展后,正如马克思所说,当生产力高度发达后,人类可以消灭阶级,这时国家的作用就只是一种服务性机构,平衡协调作用也就无关紧要了,这也是人类发展的大方向。

参考文献:

[1]洛克.政府论:下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26.

[2]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7.

试论传媒与道德的本质关系 篇7

一、媒介传播的道德外化体系

大众媒介传播的道德外化体系是旨在强调媒介传播的观念表达和价值整合一种价值导向效应。大众传播是大众追求的“价值向导”, 传播者通过对信息的选择、评论, 把既定的价值观举荐给受众, 使之形成一种价值观念和目标。导向作用具有二重性:一是媒介传播的正确导向, 能提升受众的价值追求, 促进精神文明的进步, 这是正向效应;二是大众传播的误导、滥导会制造精神污染, 这是负向效应。大众传播价值导向正效应的发挥, 需要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价值观的明确性、一致性, 传播者须把拟传播的价值观贯穿于传播内容之中, 并要保持前后一致, 做到一以贯之。二是价值观要正确、合理, 拟传播的价值观要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符合社会历史的客观要求。

二、媒介传播的道德内化体系

大众传播的道德内化体系是意在强调大众传播的观念内化和价值渗透作用的体系。这一体系主要由道德规范体系、道德传播体系、道德教育体系构成, 道德规范体系是大众传播道德外的延伸与继续, 道德传播体系是大众传播道德化的前提与条件, 是构建大众传播伦理支撑体系的关键所在。

首先, 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需做调整, 道德规范就为其提供道德准则。大众传播无疑是受众道德行为的“立法者”, 它将道德规范暗含在各类节目内容之中, 通过各种媒体对受众进行反复交叉的影响, 形成一种萦绕受众生活的“道德信息圈”。大众传播的道德规范效应, 增强了社会道德的同质性和一致性, 增进了人际关系的有序化, 具有“调节器”的良效。

其次, 道德传播是指人际间凭藉语言、行为和形象互相沟通观念的活动, 是受众之间的道德互动和心灵交流。大众传播通过符号系统, 传递价值观念, 感染受众。相对而言, 大众传播具有信息量多、速度高、受众面宽等特点, 因而在道德传播层面更能保证效率和提高质量。道德价值观经由大众传播的感染传送, 会迅速形成放量增长的模式。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道德观因其物质条件、文化传统的不同和空间的隔离, 会出现差异甚至对立。

再次, 道德教育是指一定的社会、组织依据相应的道德准则, 对他人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的一系列活动。大众传播, 是一所教授道德教育的学府, 它传递信息, 对受众施加着系统的道德影响, 因此通过大众传播进行的道德教育有其特殊性。第一, 它的实施过程是无形的, 在无形中对受众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二, 它常用的教育方式是寓教于乐, 把德育功能与娱乐功能有机结合, 使受众在轻松愉快中获得心灵启迪。第三, 它的教育对象非常宽泛, 在大众传媒无孔不入的今天, 毫不夸张地说每个社会成员都能成为其传播对象, 大众传播堪称一所全民的德育学校。因此, 大众传播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教育体系中, 具有极为突出的功效, 已然成为普及道德教育、提高全民道德水平的首要工具。

三、结语

由于媒介伦理具有群体性、中介性等特点, 因此探讨媒介与道德的关系, 其重要意义在于能够更好把握它对整个媒介传播活动的导向性作用, 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文化意识、伦理意识和文化修养;增加新闻作品的文化含量, 提升媒体的文化品位;提高受众对新闻作品的伦理文化读解能力;发挥新闻伦理文化的效能, 促进新闻伦理文化在文化建设中的推动作用。

摘要:传媒以其独特的传播特点及其作用与功能, 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道德是人们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社会现实发生巨变并对道德产生影响。新闻传播则以反映社会变动的现实为基准点, 对人的道德产生导向作用。因此媒介伦理交叉学科变得越来越重要, 但在庞大的媒介伦理体系中, 应怎样界定传媒与道德的关系呢·本文拟从传播学—伦理学维度思考, 从而得出:传媒与道德的本质关系主要是指两个层面的东西。其核心即为:媒介传播的道德规律, 具有道德属性的价值判断。一是媒介传播主体及其传播行为的道德, 这被异化为传播的道德外化体系, 二是媒介信息的道德价值, 被异化为传播的内化体系, 这两者共同建构着媒介伦理本质。

关键词:伦理,媒介伦理,道德价值

参考文献

[1]黄瑚.新闻伦理学.新华出版社, 2001年12月.

[2]刘勇.媒体中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年.

[3]唐岂.伦理大思路.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0年12月.

[4]何怀宏.一种主义的底线理学, 1997 (4) .

[5]陈文锋.论媒体道德的微观表现.现代传播.2003 (4) .

[6]万艳霞.新闻娱乐化的利弊[J].东南传播, 2006 (01) .

公平与效率本质是统一的关系 篇8

如何证明, 我们可以用反证法, 我们可以尝试举出一个公平与效率对立的反例, 如果举不出这样一个反例, 就说明公平与效率没有对立关系, 同时也连带证明了公平与效率对立统一关系也是不成立的, 因为对立论若不成立, 对立统一论也就自然不成立。

在实际说明公平与效率对立的事例中, 我们常常举的例子是中国的公社制度。认为在公社制度下, 虽然公平, 但没有效率。其实关于公社制度存在公平与效率对立关系的命题, 是一个假命题。这里有两个错误需要纠正。首先第一个错误是, 一些学者认为公社分配制度是平均主义, 从而推出公平与效率关系是对立关系。这种推理是不妥的。因为从深层次看, 平均应更多属于不公平, 而不是公平。干多干少一个样, 干与不干一个样, 干好干坏一个样, 自然说其不公平更合适。所以, 平均与效率的关系, 更多体现的是不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而不是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由此从平均与效率的关系, 自然也就不能推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其次第二个错误是, 认为公社分配具有平均主义特色, 这一点也是不妥的。笔者小时候在公社劳动过, 公社的分配原则并不都是平均主义, 多数情况是保障原则与按劳分配相结合。公社的低效率主要是国家宏观政策所造成, 公社自身的因素应不是主要的 (具体论述请参考笔者《大国路径:中国改革真问题探索》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年1 月出版) 。所以, 从中国的公社制度这个案例是不能证明公平与效率存在对立关系这个命题的。

在实际的许多案例中, 我们遇到的公平与效率对立的情况, 主要体现在局部和短期的情况, 或不同主体之间的情况。比如, 一个家庭,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是更多资助有潜力的孩子, 还是大家都一样分配, 就是一个困境。若不更多资助有潜力的孩子, 可能确实会失去效率。但这种情况若放在一个长期背景下, 还是要考虑公平更好。因为你资助有潜力的孩子, 这需要有潜力的孩子成才后, 对其他孩子有一个回报机制, 若没有这个回报机制, 其他孩子就会感到不公平, 这就会影响家庭稳定和谐, 最终导致家庭无效率。所以, 若没有一个回报机制, 所谓的效率就只是表现在一个孩子身上的局部效率, 而没有在整个家庭上体现效率。另外, 这里公平与效率的对立, 实质是有潜力孩子的效率与没有潜力孩子的公平的对立, 二者对立关系并没有体现在同一主体身上。

再比如, 国家发展,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国家可能采取重点地区重点投入的原则, 这有利于提高这些重点地区的发展效率, 但这毕竟是一种短期政策。从长期看, 在重点地区发展起来后, 必须要对原来投入少的地区建立一个回报机制。这样落后地区的发展就不会拖发达地区的后腿, 落后地区的人也就不会产生抱怨情绪, 局部效率才能最终转化为整体效率, 社会才能整体和谐稳定。另外, 这里公平与效率的对立, 实质是先进地区的效率与落后地区的公平的对立, 也没有体现在同一主体身上。

由上述案例分析, 笔者认为, 所谓公平与效率对立的情况, 主要存在于短期和局部的情况, 或是不同主体之间的情况, 即甲的效率与乙的公平的对立。由于这里效率并没有体现长期和全局效率, 并且其对立关系也并没有真正体现在同一个主体身上, 所以这种情况下反映的公平与效率的对立关系并不是真正的对立关系。从长期和全局看, 公平与效率关系应是统一的, 有长期和全局的公平, 才有长期和全局的效率, 没有长期和全局的公平, 最终长期和全局无效率。或者从同一个主体看, 公平与效率本质也是统一的, 因为一个主体感觉有公平, 自然劳动积极性就高, 劳动就自然更有效率。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国家发展, 在政策层面, 在短期和局部情况下, 可以有限度重点考虑效率问题, 但在长期和全局情况下, 一定要坚持公平原则, 这样最终才能有长期效率和全局效率。

实际上, 社会发展, 从长期和全局看, 对同一主体而言, 公平不仅具有物质产品生产效率, 而且具有精神产品生产效率。因为有公平的社会, 必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会得到更多回报, 这会鼓励人们对社会做更大贡献。在这种情况下, 对社会做贡献就会成为一种时尚, 道德产品也就大量产出。

紧接的一个问题是, 如何界定公平。效率好界定, 可以用投入产出指标, 投入少, 产出多, 效率自然就高, 投入多, 产出少, 效率自然就低。但公平界定是一个难题。历史上, 关于公平的论述很多, 作者这里归纳了十六种观点, 同时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 供大家参考。

第一种观点认为, 优者比劣者多得一些是公平的, 强者比弱者多得一些是公平的。古希腊智者卡克利斯就是这样认为的。

第二种观点认为, 公平就是和谐。这是柏拉图在《理想国》里的观点。

第三种观点认为, 所谓公平, 就是社会财富、荣誉、地位等, 应根据每个人付出的贡献进行分配, 这样就是公平的。这是亚里士多德的基本观点。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权利的分配必须以人们对于构成城邦各要素的贡献的大小为依据。

第四种观点认为, 公平是一个约定。伊壁鸠鲁就认为, 公平与正义是人们彼此约定的产物, 不存在独立的公平与正义, 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 只要有一个防范彼此伤害的相互约定, 公平与正义就成立了。对于那些不能相互彼此不伤害的动物而言, 就无所谓公平与正义。

第五种观点认为, 公平就是符合自然法的要求。霍布斯认为, 自然法是使人类走出自然状态的条件, 也是建立在理性之上的普遍法则。他认为自然法最核心的内容是“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 在自然法支配之下, 人人都是平等的。遵守自然法就是实现正义、公平、公道。 伏尔泰也认为公平是自然法的基本要求, 是普天之下都认为如此, 它既不使别人痛苦, 也不是以别人的痛苦使自己快乐, 实现自然法的要求就是实现了公平。

第六种观点认为, 公平的分配不是按每个人的贡献, 而是应根据影响经济产出的所有要素投入进行分配, 这一公平原则也可称为要素公平原则。

第七种观点认为, 公平就是平均。这种观点在我国封建社会, 反映是比较明显的, 尤其在农民阶层。如我国历史上每一次农民起义, 提出的口号基本上都是要求平均的观点。

第八种观点认为, 公平就是按需分配。就是按照个人的需要进行分配。

第九种观点认为, 公平就是最大多数人利益的最大化, 这是功利主义的基本观点。

第十种观点认为, 公平就是给每个人最大的自由,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机会均等, 这是自由主义的典型观点。

第十一种观点认为, 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 这是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基本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 任何社会的公平都不是抽象的、绝对的和永恒不变的, 而是具体的、相对的和历史的, 不同的社会存在着不同的公平观念。权力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文化发展。公平则始终只是现存经济关系的或者反映其保守的方面、或者反映其革命方面的观念化的神圣化的表现。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平认为奴隶制是公平的;1789 年资产者的公平要求废除封建制度, 因为据说它不公平。在普鲁士的容克看来, 甚至可怜的行政区域条例也是永恒公平的破坏。所以, 关于永恒公平的观念不仅因时因地而变, 甚至也因人而异。

第十二种观点认为, 公平就是不嫉妒。有一些西方学者以妒忌与否作为判别公平的依据, 弗利就是其代表。他曾对公平作过以下的定义:如果在一分配状态下所有人都不妒忌别人的话, 这一分配是公平的。他对妒忌的界定是:一个行为者认为其效用水平低于像他处于个人j位置相同时能获得的效用水平, 个人i就妒忌个人j。

第十三种观点认为, 公平, 就是要让每一个人在福利上尽可能与他人平等或相同, 这是福利主义的典型观点。

第十四种就是罗尔斯的公平观。罗尔斯认为, 作为公平的正义的两个原则是:第一, 平等自由的原则, 即每一个人对于最广泛的基本自由, 与其他人相一致的自由都有着相同的权利。第二, 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当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公职和职位向所有人开放, 即机会均等的公平原则;二是有利于最小受惠者的最大利益, 即差别原则。并且罗尔斯认为, 第一优先原则平等的自由优先, 自由只有为了自由的缘故而被限制。第二优先原则正义对效率和福利优先, 其中机会平等原则优先于差别原则。也就是第一原则优先于第二原则, 第二原则中的机会均等原则又优先于差别原则。

第十五种观点是德沃金的资源公平观。德沃金认为, 公平的分配应当是资源平等, 也就是使经济结构中分配给每一个公民的资源尽可能是平等的。其衡量标准就是通过嫉妒检验:一旦分配完成, 如果有任何居民宁愿选择别人分到的那一份资源而不要自己的那份, 则资源的分配就是不平等的。在资源平等论中, 德沃金同时认为, 政府和社会应当为个人不能负责的运气负责, 但个人应对自己的抱负和选择负责。

第十六种观点是能力公平论。这是阿马蒂亚·森的观点。阿马蒂亚·森认为, 公平关键是人们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的可行能力的平等。而可行能力, 主要包括免受困苦, 诸如饥饿、营养不良、可避免的疾病、过早死亡等基本可行能力, 以及能够识字算数、享受政治参与等等的自由。

这里笔者认为, 所谓公平, 应从三个方面考虑。从政治方面看, 公平应是权力的平均分享。从经济方面看, 应坚持三个原则。第一是对于来自先天资源的收益, 应体现平均分配原则。因为先天资源是先天的, 后天任何人都没有做出贡献, 所以, 任何人都有平均的份。第二是对于来自劳动的收益, 应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第三是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人要进行人道主义救助, 要坚持社会保障原则。因为有些人没有劳动能力, 不是自身的原因, 比如先天就是聋子, 或者一生下来就是瘸子等, 这些责任不应属于本人, 这需要后天措施来弥补这些过失, 这样对这些人才更公平。从人文精神层面看, 公平应体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理念。

这里公平的三个方面是互相促进的。有公平的政治, 就有助于实现公平的经济收益分配;有公平的经济收益分配, 也有助于实现更为公平的政治。同样, 有公平的人文精神, 对公平的政治建设和实现公平的经济收益分配也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论会计系统两大分支的本质关系 篇9

关键词:关系,联系,区别,意义

一、界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关系的基础

会计的两大分支系统对应了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 核算和监督。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核算环节, 将企业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及其现金流情况之类的信息, 满足企业外部利益集团的需要;通过监督经济过程、预测经济活动、参与经营决策等监督手段, 为管理当局提供企业内部规划、预算、评价、控制、管理以及确保企业资源的合理使用所需要的信息。

在现代企业两权分离的体制下, 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是出资与受资经营的关系, 这种关系实质上是一种财务关系, 因为出资与受资经营本身都是一种财务行为。企业财务管理权必然要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分割, 形成所有者财务和经营者财务。所有者财务和经营者财务均需要相应的信息体系, 会计的两大分支正好可以分别侧重于其特有的服务对象。财务会计, 我们通常称之为对外会计, 即主要通过记账、算账, 并定期编制报表等核算方法, 提供企业一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情况的一整套信息处理系统。尽管财务会计也向企业管理当局传输财务信息, 以便加强财务管理, 但它的服务主要是外向的, 侧重于对企业外界有经济利害关系的团体和个人进行报告。企业与所有者的财务关系作为现代企业的主要财务关系, 所有者作为企业的主要利益相关者, 理应作为财务会计的主要服务对象, 换言之, 财务会计主要服务于所有者财务。而管理会计主要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 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它有关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对比、分析, 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 并帮助经营者作出各种经营管理决策的一整套信息处理系统。可以看出, 管理会计的服务主要是内向的, 侧重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主要服务于经营者财务。所以财务的分权理论是界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关系的基础。

二、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本质联系

管理会计为了规划和控制生产经营活动, 必须从不同渠道取得各种各样的资料, 如财务资料、统计资料等等, 其中最基本的是财务资料。因为财务会计有一套固定的核算程序和方法, 将一定时间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结果通过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方面形成信息, 这些信息既为外部使用, 也为内部使用。管理会计在财务信息的基础上整理加工, 使之成为管理会计信息, 以利于规范、控制、管理和决策。可以看出财务会计是管理会计的基础。

管理会计作为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之一, 和财务会计同属于一个系统, 因而两者的对象应是一致的, 两者的本质联系就是研究的对象都是资金运动。

三、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本质区别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研究对象都是资金运动, 却是资金运动的不同层面。资金的运动具有两重性。一是价值增殖性。另一方面, 资金的运动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中进行的。从这一属性出发, 可以说资金的运动过程也是特定的经济关系的运动过程。

资金及其运动客观地存在着价值增殖和特定经济关系运动这两重属性。从本质上说, 财务会计是以后者作为其存在的基础, 亦即作为其核算的内容。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目的正在于正确处理经济关系, 维护人们的经济利益, 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和保障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进行。与财务会计不同, 管理会计则是以前者、即以价值增殖过程作为其存在基础的。价值增殖是资金的属性, 但价值的增殖并不是自发地进行的, 而是一种在人的参与下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人们只有对价值增值过程进行科学的运筹、规划、监督及控制, 才能实现增殖并达到预期目标。

经济关系的本质是利益关系问题, 价值增殖则是经济效益问题。于是,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财务会计是以资金运动中的经济关系为对象, 以维护相关人的经济利益为目的的;管理会计则是以价值增殖运动为对象, 以追求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的。这就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本质区别。

四、认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本质关系的意义

第一, 有利于正确认识会计的目的。通过前面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本质的分析, 可以看出, 会计的目的并不是单一的, 而是双重的。会计的双重目的, 简要地说就是“利益”目的和“效益”目的。勿庸置疑, 会计对象的二重性必然规定着会计目的二重性。如果说在我国设立管理型会计与开展管理型会计活动, 充分地体现了讲求经济效益这一会计目的的话, 那么, 全面实施会计准则与新会计制度, 以便使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适应变化了的经济条件和经济利益关系, 则充分体现了维护一定经济利益关系这另一会计目的。

第二, 有利于科学地探索会计发展的规律。基于不同的会计目的, 则会选择不同的会计制度与会计方法。这样, 当我们去探索会计发展的规律时, 则应沿着经济利益与经济效益这双重的轨迹, 去探讨不同经济时期和不同经济条件下的会计对象的变化及其对会计目的、会计制度和会计方法的影响, 从而科学地揭示出会计产生、发展的必然规律。许多人认为,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都源于人们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事实上, 这只是会计产生与发展的动因之一。另一动因就是出于人们对经济利益实施管理的客观要求。这二者共同决定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 有利于自觉地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目前, 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着大量的未能很好地加以克服与解决的问题, 如利用企业资财营私舞弊, 潜亏严重, 资本不能保全, 编造假帐偷税漏税, 违法乱纪侵害国有资产, 资财管理混乱等等, 这些显然不是经济效益的问题, 而是经济利益的问题。会计工作者应该正确认识会计的目的, 承认会计目的两重性, 在积极运用会计手段去努力实现提高经济效益这一既定目标的同时, 自觉肩负起维护人们合理的经济利益、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和保护经济组织的财产安全与完整这一重要的职责。

讨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本质关系, 不仅是为了从理论上准确把握它们各自的特定内涵, 丰富会计理论研究, 更重要的是为了根据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联系, 行之有效地开展好企业的会计工作。

参考文献

浅谈会计的本质与职能及两者关系 篇10

关键词:会计,本质,职能,关系

1 会计的本质

下面对会计本质问题的研究成果作一简要的历史回顾。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会计本质问题的结论已为中国会计界非常熟悉, “观念的总结和过程控制”作为会计定义的一般表述, 阐述了会计本质是“观念总结”和“过程控制”的两者合一。

马克斯·韦伯, 认为“资本主义本质是理性获利”, 而“理性获利过程和行为是靠会计来调节的”。根据这种论断, 会计的本质应该是“按理性原则来核算和调节经济活动”。

霍斯金与迈克夫两位美国会计学家认为, 会计的本质是试图为现代市场经济建立一个公正、公平的资源配置和运作的考试制度。

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井夙雄治在其1975年出版的具有国际影响的《会计计量理论》一书中阐明的基本观点:会计是便于协调各利益集团之间财产经管责任的系统。

美国耶鲁大学夏思·桑德教授1997年出版的《会计与控制理论》一书。按桑德的观点, 会计本质, 从微观角度看, 会计保证组织契约的实施和推行。

从历史回顾可见, 关于会计本质的理解无非是总结、控制、核算、调节、制度、系统、保证等。从企业管理的情况看, 企业总是通过会计信息的反馈来指导自己的管理, 最终管理的成果再反映在会计信息上, 然后再优化管理, 循环往复。可见会计在经济活动中表现为是信息→管理→信息的循环系统。因此说会计的本质是信息系统和管理活动的结合, 是信息, 管理的混合体。会计的本质是一个经济信息管理系统。

2 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的本质功能, 是会计本质的体现, 是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功能和所起的作用。换句话说, 会计职能就是对会计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起到的地位和作用的概括。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簿记有过这样一段描述: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 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 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这段话深刻揭示了会计作为一个过程所具备的功能。

首先, 从过程的控制来看, 对于过程, 有人狭义地将其看作生产过程。而对于控制, 也有人理解为监督。我认为, 这些都是不够完善的。其一, 会计监督是会计按照管理的目的和要求, 审核经济业务的合理性、有效性, 并对经济行为进行必要的干预, 滞后性是它的显著特点。而现代意义上的会计更需要将会计传统的单一反馈功能转变为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分析功能, 从而形成一种前导型会计。人为将会计监督概念贱予广泛的含义只会造成人们对会计监督职能理解上的误差。其二, 会计监督的依据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界环境所制定的标准, 这些标准具体表现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各种法律、法规制度。因此, 会计监督很大程度上是外部环境在施加于会计工作时所形成的功能, 并非属于会计自身之中, 它实际上只是构成会计管理过程的一个具体的分支职能而已。由上所述, 我认为, 会计本质上作为一种管理活动, 其过程的控制应被理解为对广义的生产过程, 即包含流通的再生产过程的事初、前中及事后的管理。简而言之, 即管理职能。会计也只有作用于这种具体的再生产过程, 它的具体职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另外, 由于管理活动包括了事前、事中及事后整个过程, 所以, 管理职能又可分为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监督等具体职能。

其次, 在观念总结的理解问题上, 也有不同意见。有人将其解释为反映, 也有人将其理解为核算。我认为, 将观念总结理解为核算似乎比较合理。反映过程是会计把大量的数据转换成财务信息的过程, 也就是说, 反映不过是对客观经济活动事后的真实写照而已。因而, 反映的内涵是消极和被动的。而会计核算则是一种能动的管理活动, 从过程看, 它可以包括事后核算, 也可以包括事前、事中的核算;从内容来看, 它既包括记录、计算和反映, 又包括预测、控制、分析和考核。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 不仅对复杂的经济业务进行搜索、分类、整理、计算及反馈, 还要对会计资料进行比较及分析, 而这些又都属于会计核算的职能范围, 所以, 我们可以说, 核算职能是会计的另一个基本职能。

会计既然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它就必然要求会计具备相应的职能去体现会计本质的要求, 以充分保证会计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会计的核算和管理两大职能, 正是在充分体现会计本质的基础上存在的。会计的本质表明, 会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产生于管理的需要, 并以经济管理的形式出现。在实际工作中它通过其特有的方法, 对经济信息进行核算处理, 并依据自己处理的信息作出分析和判断, 并进而作出决策, 以实现管理的职能。决策是一个过程, 包括有确定解决的问题、拟订各选方案和选定方案三个主要步骤, 而会计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显然是最关键的, 它实质上充当着管理者和决策者的角色。如果会计核算不正确、反映不真实、预测不准确、分析不透彻, 都会导致决策的错误。所以, 我认为会计的核算和管理职能是充分体现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的本质的。

根据上述认识, 我认为会计的两大职能是核算和管理。核算职能是指通过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方法, 对经济业务进行完整地、连续地和系统地记录和计算, 为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 它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而管理职能是指会计为满足国家宏观调控、企业所有权人、企业经营管理当局等的需要, 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功能。管理职能可具体分为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监督等具体职能。会计的核算职能和管理职能是相互渗透、紧密依存的。核算职能是管理职能的基础和前提, 离开了核算职能, 管理职能就失去了基石;同时, 管理则是核算职能的目的和下一核算过程的出发点。离开了管理职能, 核算职能将会失去目标和方向。虽然, 核算职能、管理职能都是会计的基本职能, 但是, 会计作为管理活动的本质又决定了核算职能只是为管理职能提供铺垫和服务, 管理职能才是会计工作最基本的职能。

3 两者的关系

至于本质与职能的关系。吴水澎教授有精辟的论述:“我们研究会计的职能, 就是要根据会计的本质和对象, 来确定会计这一实践活动在社会分工中的最基本的责任和应起的作用。”因此, 可以说会计的职能, 即是会计所能起到的作用, 但这个作用, 不能离开会计的本质。因此说会计的本质决定会计的职能。从会计的职能的定义看, 会计的职能是会计所固有的本质的属性。我国理论界对会计的职能有不同的看法, 是由于人们对会计本质的理解不一致的缘故。关于会计职能的讨论也出现了两大代表性的流派。一是认为会计的职能以反映为主, 另一观点则认为会计以监督职能为主。持前一观点的人, 在会计的定义上倾向于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而赞同后一观点的人认为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是为了发挥管理经济活动的作用, 就必须具备监督、甚至控制的职能。前面已经论述, 会计的本质是一个经济信息管理系统, 本人认为, 会计的这两个基本职能是并重的。会计从一开始产生, 便具有了管理和核算两个职能。我国古代的官厅会计本质上执行着管理的职责, 同时, 为了便于审查, 它还具有核算的职能。会计除了两个基本职能外, 还有派生职能, 如预测、评价经营业绩、参与经济决策等。目前, 会计界关于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最流行的观点是目标起点论。但也有许多学者反对这种观点。因为以不同的目标为起点, 必然构建出不同的理论体系, 而且, 会计目标的实现, 有赖于会计职能作用的发挥。而会计的职能由会计的本质所决定。不能离开会计的本质研究会计的职能。离开会计的本质必然导致因目标与职能的脱离而产生的逻辑不一致性。因此会计的本质与职能是统一体, 本质决定职能, 职能又服务于本质

参考文献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管理下一篇:腹腔镜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