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体系

2024-06-10

参与体系(精选十篇)

参与体系 篇1

一、学生参与管理的现状分析

目前不少学校开展了一些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和自我管理的活动。笔者所在学校的“参与型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在该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探索, 但在参与型学风建设的实践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1. 参与人员有限

该模式仅停留在“优等生参与”的阶段。大多数学生都希望能够参与学校管理, 并对此抱有积极的价值期望, 但真正参与其中的仍是少数。虽然参与管理的优秀学生能够在学风建设中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但由于比例较小难以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 应该颠覆“参与学校管理是少部分优秀学生的事情”的思维定式, 着力拓展出新途径, 使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由“精英”走向“大众”, 由“少数”转向“全员”。

2. 参与程度不高

常出现参与管理的内容少、程度浅、方式简单等仅停留在形式上的参与问题, 没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于学校开设的参与途径和项目有限, 缺乏经常性的锻炼和有效的指导,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参与热情。由于缺少健全的机制和程序, 使得学生的参与仅仅局限于部分一般性决策和简单的事务性工作, 而其他的教育教学环节则普遍缺乏学生有组织、高质量、实质性的参与。

3. 参与效度较低

因参与过程缺少独立锻炼的机会, 学生普遍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虽然认同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理念, 也认识到参与的过程将是个人快速提升的绝好途径, 但由于缺乏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 部分学生最终并没有选择参与, 还有部分已参与其中的学生并不能将高涨的工作热情长期保持。

二、参与型学风建设体系的内涵

受长期教育体制的惯性思维影响, 人们普遍认为好的学风就是上课没有迟到早退, 课堂纪律井然有序, 考风考纪严肃等等。如诸多学校建立了学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主要包括毕业率、违纪率、出勤率等十项一级指标, 以使学风建设能够持续取得良好的效果。但遗憾的是, 该体系不仅未能完全解决学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而且将学生培养的如同从同一模具中产出的产品一般。这不仅抹杀了学生的个性特点, 也背离了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教育目标。学风建设不能只依靠约束塑造检查监督, 更应该实现学校学生双向联动。传统学风建设思路已不适应社会发展, 急需增添新的内容, 产生新的思路, 应通过采取“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自主与约束相结合”的双结合模式, 加强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建设, 充分夯实学风建设基础。

1.“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基础

长期以来, 解决学风问题往往习惯性地把学生的主动性忘在脑后, 结果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心理体验, 造成学生信心和能力的严重缺失。学校应为学生参与学校管理, 促进学风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2. 培养学生参与学风建设的能力是重点

广大学生既是学风建设的载体又是主体, 是学风工作网络的中坚力量。但参与学风建设决非简单的举手或投票, 需要一定的素质和能力来实现和保障, 青年学生个性心理已经基本成熟, 自主自立精神增强, 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水平, 需要的只是正确的引导和积极的培养。这就需要学校定期组织相应的培训, 使学生在学风建设的实践中得到提升。

3. 构建和创新参与型学风建设机制是保障

参与型学风建设体系中, 畅通的参与途径、多样化的参与形式、严格规范的参与程序必不可少。而这些途径、形式、程序, 需要完整的参与机制。只有在制度层面上不断改进, 才能解决目前学生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为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推动学风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构建参与型学风建设体系的途径

“参与型学风建设”重在全面参与, 重在全员参与, 重在自主参与。我们可以此为切入点, 着力构建一整套完备的“参与型学风建设体系”, 从而探索出以学工系统为主导、学生积极参与的学风建设新机制。

1. 以吸引“困难学生”为突破口, 逐步实现全员参与

由于个体差异, 每所学校都有学习困难、行为困难、经济困难或心理困难的学生。部分困难学生不仅自己不能有序地学习, 还会影响到其他同学, 从而影响到整个学校的学风建设。因此, 学校要重视困难学生的存在, 给予必要的某种合乎情理的“倾斜”, 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地吸引“困难学生”群体参与教学科研、学校管理, 结合以往对该类学生的其他教育管理手段, 形成良性蝴蝶效应。

2. 拓宽学生参与学术研究及日常教学服务新途径, 逐步实现全面参与

(1) 建立完善学生参与教学科研三级网络

首先, 以“教师学生党支部共建”、“学生导师制”等渠道, 促进教师在频繁的接触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辅助参与课题设计、研究和实验, 使学生成为教师科研的小助手。在辅助参与过程中, 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科研创新的技巧方法, 也将逐步形成大胆创新、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其次, 直接参与教学管理过程。学校可直接向学生征集教学管理建议, 并倡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 随时将个人的意见和设计方案反馈给学校。对于学生提出的意见建议, 学校务必认真对待、妥善处理。另外, 学校可积极开辟渠道吸引学生参与教学管理。

最后, 全方位监督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学生对教学的监督作用, 完善以学生信息员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和学生举报制度为核心的学生教学监督体系, 将学生评价作为教师教学考核的重要依据。学生举报制度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直接由主管人事领导负责处理举报投诉, 学校及时将处理情况向全体学生通报。

(2) 搭建科学合理的学生创新体系梯形框架

创业创新教育不仅有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与创新水平的作用, 而且对于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激发学生成才热情有着显著的效果。学生在一个阶段的创业创新实践后, 思想和行动上将更加积极地参与教学科研活动, 学习风气和校园文化氛围上将有质的飞跃。

笔者所在学校搭建了以国内较有影响的课外学术创业创新竞赛为龙头, 以群众性创业创新活动为基础的学生创新活动梯形框架, 并在构建了行之有效的学生创新保障体系的基础上, 理顺了各层次的活动机制体制, 最终形成合力, 切实推动了学风建设。

3. 营造争先参与、恐后成才的校园文化氛围, 逐步实现自主参与

“管什么”已不再是主题, 怎么管“最有效”才是现阶段的核心论题。教师、学生的积极性是学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的核心动力。只有学生这个动力因素的作用被充分调动起来, 才能更有效地形成推动学风建设良性运行的合力。

(1) 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首先, 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责任意识、民主意识。只有深入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的“励志成才”教育, 增强学生成长成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学生意识到,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 机会是等不来的, 唯有靠自己主动争取才能把握自己的现在和未来。

其次, 要不断进行学生的鼓励工作, 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要不断创新激励教育模式。通过一次两次的动员就能让学生持续自主地参与学校管理是不现实的。对学生的主体化、自主化教育如果忽冷忽热, 那么之前所有的努力就会化成泡影, 前功尽弃。

最后, 鼓励的方式方法需要从“苦口婆心、循循善诱”到“发现学生亮点、提供成功体验平台”的颠覆性转变。使学生能在参与中获得一种成功体验, 学校再将其放大, 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和方式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无论是好学生, 还是所谓的后进生, 其实都需要成功体验, 这是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绝好途径。

(2) 广开渠道, 提供更多参与机会

首先, 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手段, 构建学生互助新平台。如倡导优秀学生建立个人的学习、学术博客, 并挂帅管理学习交流、学术分享QQ群或BBS。利用网络教育平台, 举行各类读书分享会、学术研究会。

其次, 创新学生事务服务体系, 拓展学生事务服务平台。如吸引部分高年级学生为其他有需要的同学提供人生规划、心理咨询、帮困助学和学生服务等方面的帮助。

最后, 建立公寓教育管理网络, 完善学风建设舍区平台。如采取“以职能部门为主导、以参与学生为主体”的工作模式, 积极培养学生承担舍区教育管理工作, 实现建设学习型、学术型、和谐型舍区目标。

参考文献

[1]徐可明.学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 (4) .

[2]王淑文.当前学校学风建设问题分析及对策.教书育人, 2008 (3) .

诚信体系建设需全社会参与形成合力 篇2

2012-08-20 07:31:23 来源: 法制网-法制日报(北京)有0人参与

0

中国诚信法治保障论坛发言摘要

诚信体系建设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诚信是立人之本,是立业之本,也是立国之本。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良性运行的道德基础。但在转型期的大背景下,我国的诚信问题日益凸显。在政务领域,一些政府机关和公务人员不依法办事,公务活动没有做到公开透明,损害了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影响了政令畅通。在商务领域,恶意拖欠债务、制假售假现象问题比较严重,尤其是食品、医药等行业出现诚信缺失问题,更是威胁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深受社会关注。在社会生活领域,有的慈善组织、行业协会也陷入信任危机,甚至发生了老人摔倒无人敢扶这样的极端事件。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是党和政府在深入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做出的重大举措,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一环,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诚信体系建设要以法治为根本保障。重建诚信,需要重视道德教育,需要每一名公民自觉行动,但归根结底要靠法律保障。尤其在利益格局、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传统价值观念逐渐淡薄的今天,法治对于转型社会道德文化的重建,对于讲良心、讲诚信的社会信用关系的重构,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发挥法治在诚信体系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一要树立法律权威。当前社会诚信缺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法律的权威性不高。经过六十余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建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上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但“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尚待加强。二要建立社会诚信行为规范体系。要使严重的失信行为得到应有的惩罚,有必要梳理整合法律中关于诚信的条款,查漏补缺,强化诚信立法的执行,使各类主体对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形成合理预期,以法律的强制力,引导和规范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行为。三要建立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诚信奖惩机制。面对守信收益不高而失信成本过低的现实问题,必须进一步完善诚信奖惩机制,将行政性、司法性、市场性、社会性的手段结合起来,让守信者尝到诚信的甜头,让失信者付出沉重的代价。

诚信体系建设必需全社会共同参与。诚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务、商务、社会、司法等方方面面,需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合力。要重视社会组织整合社会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参与社会管理的特殊功能,充分发挥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中介机构、志愿者团体等在诚信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完善法制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自我监督相结合的制度体系,为社会组织参与诚信体系建设提供法律依据和制度安排。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人民国家人民管理的作用,探索公民参与诚信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激发广大公民的守信热情。要及时将基层诚信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上升为制度和法律,努力形成诚信建设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加强组织协调指导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中央综治办主任陈训秋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特别是诚信法治保障工作。***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这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依法治国作为加强社会管理、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要破解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的难题,必须进一步强化诚信法治保障,确保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把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落实到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各领域、全过程。中央综治办和各级综治组织要继续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中央领导同志指示精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把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特别是社会诚信制度建设和诚信法治保障工作作为综治工作的重点,加强组织、协调、指导,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加强调查研究,提出政策建议,促进立法工作。我们将组织力量,就社会诚信行为规范、社会诚信制度等问题加强调研,着力形成一批有分量的调研成果,提出切实管用的措施和办法,供中央决策。会同中央综治委法律政策专项组及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并力争适时出台社会信用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标准、规范和配套制度,更好地发挥法律政策对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全局性、根本性的保障作用。

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加强社会诚信制度建设、强化诚信法治保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很多跨部门事项,中央综治办及各级综治组织将加强组织协调,促进各方面监督指导、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当前,尤其要加大组织、协调、推动力度,切实加强对各地区、各部门资源的整合,抓紧建设统一的公民个人和企事业单位信用记录平台,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征信系统,对守信者给予鼓励、对失信者予以惩戒;进一步促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引导各类经济组织诚信经营,守信经营,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大力推进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

加强监督指导、抓好贯彻部署。对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央各有关部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关分工方案,逐项工作开展监督检查,督促有关部门排出时间抓好落实。结合正在开展的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活动,通过明察暗访等方式,加大对诚信缺失、公德失范等问题的排查整治和教育管理力度,对由此引发的社会治安问题突出的地区,严格落实挂牌治理,限期抓好整改。

加强考核评价,确保取得实效。中央综治办及各级综治组织将会同有关方面,积极推动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信用监管体系建设、基层社会信用环境建设、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以及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犯罪活动、“打四黑除四害”,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工作纳入社会管理综合考评体系。对领导不重视、工作不力导致发生有关重大问题的地区,依法实行“一票否决权”制。

法学法律工作者要做诚信建设践行者 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

诚信问题不仅是道德问题,更是法律问题。加强法治保障,是诚信体系建设的根本之策。一方面,诚信建设需要建立健全诚信行为规范。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很多行为无章可循;没有法律的强制力作为后盾,守信受益、失信惩戒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另一方面,诚信建设最有效的途径是依法办事。如果公权力机关、社会组织和公众都严格遵守法律和诚信行为规范,重建诚信就指日可待。

诚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全社会各个领域,涉及各个部门和社会的各行各业。因此,诚信体系建设必须重视顶层设计,尽快制定基础性法律法规,逐步建立诚信法律制度体系。与此同时,诚信体系建设还必须重视基层实践,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及时将基层诚信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理论化、规范化,上升为制度和法律。

诚信体系建设法治研究任务艰巨,就现阶段而言,要重点研究全局性、基础性、重大性的问题。比如,在理论层面,要研究法治与诚信的关系,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在诚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在宏观制度层面,要研究制定全国性的诚信法律规范体系,明确各部门在诚信体系建设中的职责,为各地诚信体系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提供上位法的有效支撑;在具体制度层面,要研究失信行为的司法性惩戒、道德性惩戒、行政性惩戒、社会性惩戒、市场性惩戒的有效机制,研究如何通过切实有效的举措,提升公权力机关的公信力,等等。

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在诚信体系建设中不仅仅是研究者、推动者,也应当成为诚信建设的践行者。

法学工作者要在研究活动中恪守科研诚信。科学研究是以诚实守信为基础的事业,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是推动科研事业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法学工作者精通法律知识,享有崇高的社会声誉,对整个社会诚信风气的形成发挥着引导和示范作用。希望法学工作者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牢记社会责任,坚守学术道德,从自身做起,在诚信体系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

法律工作者要严格依法办事,带头守法。中央重要文件和领导讲话,都把政务诚信列为诚信建设之首,司法公信作为特殊的公权力诚信,被视为诚信体系的最后保障。这就要求,广大执法人员要严格依法办事,秉公执法;广大政法干警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者,更要带头守法,践行诚信。“三个至上”、“四个忠于”、“四个在心中”、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无不体现出诚信对政法干警的重要性。我们要恪守神圣职责,使各项活动严格在法律的轨道上运行,维护法律的尊严、权威和统一。

依法加快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关系全局、牵头全社会的系统工程,但在众多工作中,诚信法治建设具有最基础、最关键的作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加强诚信法治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得以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全面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最有效、最基础的措施是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而这又必须以社会成员的信用记录为前提。而无论是信用记录的建立、还是使用,都有赖于信用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作基础。只有加强诚信法治建设,才能真正建立起有效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国内外经验充分表明:加强诚信法治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

依法加快做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3—2020)》的编制工作。规划的编制必须充分贯彻法治精神,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有效的政策指导。

依法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得以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必须加快征信立法,依法推动各地区、各部门以失信记录为重点,加快形成统一的地方信用信息平台和部门信用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按照“联建共享”原则,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

依法加快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是直接作用于每一个社会主体信用行为的最有效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信用体系运行机制中的核心机制。要加快建立与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建设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使守信者得到褒扬,使失信者受到惩戒。

依法加快建设社会信用服务体系。信用服务市场是推动社会信用体系运行的内在动力,信用服务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制定信用服务市场管理法规与制度,建立从业人员的信用记录并加以规范管理,促进各类社会信用服务机构规范运作与发展,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服务体系。

依法加快信用示范试点建设。加快信用示范试点建设是有效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措施。要依法推动诚信法治建设示范试点、行业信用建设示范试点、地方信用建设示范试点、信用城市建设示范试点以及区域信用合作示范试点广泛开展,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累经验、提供借鉴,并带动全国形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良好氛围。

参与式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篇3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评价体系;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1-0360-050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1.024

一、构建参与式教学评价体系的意义

参与式教学法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充分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的最大区别就是学生成为了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则从传统课堂的讲授者变为了参与式课堂的组织者。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传统教学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需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来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系统地进行课堂讲授,课程结束后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定。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也是完全依照这种教学模式进行设计的。但是,在参与式教学模式下,整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流程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安排有了更强的灵活度和自主性,课堂形式也变得多样化,学生的参与和表现占据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教师不再像传统课堂那样全程按照课本和教案中的知识点一一进行灌输式的讲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课堂活动环节设计得是否科学,教学目标能否达成,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良好,相关知识是否能掌握,这些问题都无法通过传统教学模式的评价方式得到答案,只有设计一套针对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体系,一方面对教师的授课质量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才能及时发现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和不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教师授课质量的评价指标

(一)教学目标清晰,教学内容明确

参与式教学以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见长,但是如何在丰富有趣的教学形式中有效完成相应课时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这才是参与式教学最终极的价值追求。实践中,往往容易出现一个误区,那就是课堂气氛活跃无比,学生的参与态度积极热情,但是,讨论的内容却浮于表面,仅仅是对教师给出的案例或素材进行粗浅的评论。热闹的一节课结束后,到底本章节学习了哪些知识点,哪些基本内容是本次课程需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却完全不知晓。教师只有以有效的知识点为基础,以情绪教学目标为导向,才能使灵活的教学形式下有详实的教学内容作为支撑。

(二)教学设计合理,课堂组织有序

课前准备环节,教师应当精心选取案例、热点事件等导入素材,该素材既要紧密贴合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又要具有新颖性、针对性和一定的趣味性。以该素材为出发点设计的思考题和讨论题应当科学合理,难易适中,具有系统性和启发性。对学生分组时,要做到人数搭配合理,对学生发言机会的分配也务必做到公平轮换。

在课堂学生发言或体验环节,教师要对整体课堂进程的有序性进行有效掌控,以保证课堂时间的高效利用。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要适时进行现场的指导和点评,力求在活泼的课堂氛围中达到传授理论知识、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资料完备,学生评价公正

参与式教学法的教案编写应当科学、合理、规范,除了要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之外,尤其要对案例等导入素材进行详细的编排,同时还要对课堂讨论或者辩论环节进行周密的设计。对教学参考书的选择应当与教材匹配,习题拟定及自学内容安排应当紧扣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考核应当采取多元的评价指标,兼顾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力求给予每个学生公正客观的评价。

三、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指标

(一)课前准备充分

参与式课堂以学生发言为主,教师启发、点评为辅。学生对于教师给出的案例、辩题、论点等导入素材是否有话可说,是否言之成理,直接取决于学生课前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同时,参与式教学法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学生课前查找资料、预习相关知识要点、整理发言提纲等准备工作中。具体来说,可以从学生投入预习的时间、查找资料的具体内容、参与小组讨论的出勤率以及书面发言提纲等多方面综合考查评定学生的课前准备工作状况。

(二)课堂表现积极

学生主导的课堂发言环节是参与式教学的核心所在,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如何是对其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具体可从参与讨论的态度是否积极投入,发言的内容是否紧扣主题、逻辑清晰、說理充分,对他人的发言是否认真倾听、深入思考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三)课后总结认真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每次课程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获得课堂发言的机会。为了避免部分学生产生“搭便车”心理,不去独立思考,在每次课堂教学结束后,还需围绕当次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针对当次课堂讨论或辩论的论题,让学生整理书面的总结报告,该报告内容是否具体详实也成为对学生本轮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

(四)考试成绩优良

无论是参与式教学法还是传统教学法,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全面地掌握课程知识。因此,参与式教学模式下,仍需要通过课程结束后的考试方式来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在前三个环节的优秀表现并不会必然带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熟练认知。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运用仍需要学生通过课程结束后的系统复习来达到,期末考试正是对学生是否认真完成这项复习工作的最好检验。

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公民参与 篇4

1. 公共服务与公共体育服务

当前我国学者对公共服务的解释并不一致,比较有代表性的解释有以下几种: 唐铁汉在解释公共服务概念时强调公共服务的主体即政府,他认为公共服务是政府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的服务行为1; 王玉凯则从受众角度考虑,认为公共服务是为社会提供基本的、范围广泛的、非营利性的服务2; 还有的学者从公共服务的内容出发阐释公共服务的内涵,如孙晓莉认为公共服务是筹集和调动社会资源,通过提供公共产品( 包括水、电、气等有实物形态的产品和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非实物形态的产品) 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过程3。在我国公共体育服务是在公共卫生服务、公共教育服务出现之后的新词汇,是社会公共服务的组成部分。当前存在着“公共体育服务”和“体育公共服务”两种称谓,这两种称谓不存在本质上的对立性,争论的焦点在于哪种称谓更加规范。本文倾向于“公共体育服务”这一称谓,认为体育领域的公共服务应该与我国其他领域的公共服务保持一致,采用“公共 + 公共事业名称 +服务”的形式( 郇昌店) 。4公共体育服务应该是公共服务在体育领域的细分,应该是为社会无偿提供的,应该具有公共性。我们可以这样解释公共体育服务: 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众的体育需要,而向社会提供公益性体育产品和服务的行为。

2. 公共体育服务的特点

公共体育服务具有公共性,是为广大社会受众服务的,通过向社会提供基本、广泛的体育产品和服务,促进我国的经济、文化、体育建设。具体来说,公共体育服务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公共体育服务具有公益性,它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为了满足社会公众对体育服务的需求,由体育行政部门实施的; 第二个特点就是普遍性,表现在全体社会成员都可以无条件地享受体育服务,不存在身份、地位、财富高低贵贱的分别; 第三个特点是便利性,表现为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近距离和经常性,极大地为公众提供方便,公众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最佳的场所,享受长期的、便捷的体育服务; 第四个特点就是多样性,不仅包括体育场地设施等有形产品,还包括公共政策、法律制度等无形产品,不仅有基础性的公共体育服务如体育场,还有制度性的公共体育服务,如体育法律、规章、国家体育发展规划等; 最后,公共体育服务还有系统性和增值性的特点。系统性表现在公共体育服务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科学规划、合理组织; 增值性表现在公共体育服务通过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

二、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

1.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公共体育建设的初衷就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体育的需求,所以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中,首先就要坚持以人为本,要从公众的根本利益和需要出发,切实满足公众的体育需求,在体育服务建设时,如体育场地的建设、体育组织的健全、体育活动的开展时,都要考虑公众的需要。

2. 以政府为主导

政府是公共体育服务的实施者,如果没有政府的参与,公共体育服务将无法开展,所以,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各环节的主导作用,如立法、规划、资金投入、监管以及政策制定等。政府要统筹兼顾各个环节,科学规划,公开透明,体现服务的公益性,提高城市体育服务覆盖面。

3. 积极发挥公众的作用

在我国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中,公众并不是旁观者,而是积极参与者,因为公共体育服务的对象就是公众,所以,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中,在服务政策制定、政府绩效评估、监督反馈、体育产品供给等方面都要发挥公众的积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充分享受体育资源,有效提高政府服务水平,促进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科学、合理、有效。

三、公民参与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公民在参与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中的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 公民本身的参与意识、参与能力不足

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直接得益者就是公民,所以公民理所应当需要参与到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去,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贡献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政治氛围越来越浓,公民维护自身权力的意识有所提高,但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参与意识仍显不足。这在公共体育服务领域中的表现就是认为自己是完全被动的角色,即便自己花费时间、精力去参与,到最后也不会产生作用,一切都由体育行政部门决定就可以了。可以看到,虽然公民有体育需求,这种需求也不会促使他们参与到体系建设中去,同时,他们对参与效果存在担忧,这导致公民整体参与意识薄弱。我们还要明确,即使公民有很强的参与意识,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参与能力,也是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的,甚至还会导致非法参与方式的产生,所以要想推进公民参与还要提高公民参与的能力,如增加公民体育知识的信息量,提高公民对体育的整体把握能力,提高公民的政治、思维、表达能力等。

2. 体育行政部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体育行政部门在体育事业中具有主导作用,它对公民参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支持与否直接影响公民参与的效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在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但是,受旧有的执政思维的影响,当前我国体育行政部门虽然看到了吸收民意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却不能很好地改进工作。当前体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缺乏主动服务意识,已经习惯单方面进行决策,把自己作为体育服务的供给者。他们拥有决策的绝对话语权,在决策中往往忽视公民的实际需求。体育行政部门这种工作方法严重阻碍了公民的参与。同时,公民参与的前提就是能够获得充分有效的信息,但是体育行政部门在获得信息方面的优势比公众大得多,他们还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对信息进行筛选,删除那些不利于自己的信息。公众在信息获取上的劣势也影响了公众的参与。

3. 公民参与环境不健全

首先是公民参与公共体育建设的领域受到限制,公民参与的主要方式是进行监督。体育行政部门通过公布监督电话、设置监督信箱的方式接受监督,但这只是形式上的,并没有收到实际的效果,普通公众由于参与能力有限很难参与公共体育政策的制定,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估由于涉及体育行政部门的利益,实行起来困难重重。其次是公民参与制度不健全,健全的参与制度是公民参与能够实现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民主法治不断完善,有多种形式的民主机制,但是在实际中却往往流于形式,并不能收到切实的效果。

四、优化公民参与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途径

1. 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对于公民个人来讲,要看到自己在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中的作用,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政治参与能力,明确自身的主体身份意识,不再把自己看作完全被动的接受者,被管理的对象,而是要树立自主参与意识,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到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中去。同时,还要使公民树立理性参与的意识,只有理性、科学地参与才能产生正面的、积极的效果,才能保证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有序进行。不仅要使公民树立自主参与意识,还要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公众的参与技能,如对公众进行公共体育管理相关知识教育,不仅能提高他们参与的能力,更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还提高了公众获取信息的能力。只有掌握了充分、可靠的信息,才能有效地参与到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中去。所以,要提高公民获取信息的能力,帮助他们增加获取信息的渠道,并对信息进行选择以便进行决策; 同时,公民还要有政策敏感性,以便更好地参与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

2. 体育行政部门积极发挥作用

首先体育部门工作人员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公民参与理念,看到公民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主动创造条件推动公民参与; 同时还要看到公民参与中的不足之处,如成本增加、代表性缺失等问题,并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其次体育行政部门还要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包括价值判断能力、信息选择能力、科学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 最后,体育行政部门要及时进行信息公开,让公民拥有信息知情权,接受公民的监督。

3. 优化公民参与环境

优化公民参与环境能够促进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优化公民参与环境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首先是扩展公民参与的领域,加大公民在公共服务政策制定、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中的影响力;其次是采取多种多样的公民参与形式,如公民调查、公民听证、网络互动等; 再次是完善公民参与制度,如完善社会公示制度,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使公民的知情权得以实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决策制度、监督管理制度、绩效评估制度等,使公民参与有法可依,为公民参与营造健康的环境,保证公民的有效参与。

参与体系 篇5

摘要:高校图书馆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公共文化资源的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如何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现状,提出适合发展的对策,如积极并展开高校图书馆与其他机构的合作,拓展服务领域,开发地方特色文献等,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做出贡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共建共享

在我国,教书育人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职责。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就是把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作为社会的生产资料,开发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作用,具有深远的意义[1]。

一、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如今,高校与杜会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高校图书馆可以为社会文化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多方位服务。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履行社会职能的体现

高校图书馆是知识集聚中心和知识传播基地,应当履行开展社会教育、开发智力资源等的社会职能。高校图书馆通过培养公众的知识能力和信息素养,提高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并最终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二)实现高校图书馆本体的提升与发展

高校图书馆的存在和发展与政府的支持联系紧密,高校图书馆有责任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在高校图书馆完成学校工作的同时,为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也是高校图书馆提升自己形象、提升社会认可度的需要和表现。

(三)宣传并继承优秀的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宣传的重点。高校图书馆发挥自身优势,培养公众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倡导社会阅读。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互融合,开展内容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对大众文化起到积极地引导,发挥导向作用。

(四)丰富的资源为其拓展文化服务功能

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资源,无论从人力、技术还是信息,其他机构都是望尘莫及的。尤其是信息资源方面,高校图书馆经历岁月流长,很多图书馆积累了丰富的纸质文献资源,一些综合性的大学图书馆甚至涵盖了理科、工科、文科、农业、医学、艺术等各专业,学科种类齐全[2],为提升文化服务功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外在环境为高校图书馆提供发展空间

公众文化需求的增长是高校图书馆开展公众文化服务的推动力。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信息技术的进步提供了保障。政府、公众与高校图书馆之间互动式的社会关系为图书馆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现状

(一)发展现状

在西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形式多样,包括一馆多用、开放式借阅、开展各种主题文化活动等。国家鼓励公众使用高校图书馆的各种信息资源,这种做法也促进了高校图书馆各项服务项目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3]。在德国,大学图书馆在完成本校教学和科研工作之余,还承担着市图书馆或州图书馆的社会服务任务。澳大利亚的大学图书馆在图书馆主页开辟专栏,向社会公众介绍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包括提供纸质图书借阅和一定范围的数据库资源。部分图书馆还对校外单位提供专业的情报服务[3]。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采用全部开架的服务方式,校外读者不必提供任何证件就可以与校内读者一样享有除外借图书以外的其他权利。日本、德国等许多大学图书馆也全方位向市民开放,与公共图书馆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完全打破了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壁垒[4]。在我国,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的校外读者接待办法中只对社会读者提供临时阅览服务,不接待18岁以下少年儿童、校外自修者和游客[5]。北京大学图书馆校外读者须持本人二代身份证或本人有效证件(工作证或学生证)或单位介绍信,换取“北大图书馆临时阅览证”,按规定时间阅览和复印所需书刊资料[6]。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国外高校图书馆结合自身优势,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来的具体操作。这些实践经验肯定了高校图书馆利用自身优势,将服务从校内延伸至校外是可行的,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模式提出了发展方向。

(二)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启示

1开放的发展模式和广泛的合作国外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程度水平比较高,读者不是局限在某一个特殊的群体,应强调平等,为公众提供平等获得知识的权利。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社区组织、各类教育培训机构、非盈利组织的跨领域合作频繁、互利共赢,共同建立起信息共享网络,充分的整合与利用社会各种信息资源[3]。2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意识在我国,高校图书馆一直以来都是为本校师生服务,只关注高校内部读者服务工作,对社会公众的服务意识不强。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的体系的建立,高校开始扩展服务范围,提升社会化服务程度,但是和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图书馆相比,服务的范围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高校图书馆都需要认真思考适合自身的发展途径[7]。3强调可持续发展高校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需要认真考虑如何长期有效地利用和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特别是在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资源的更新日新月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数字信息的安全保存等是高校图书馆和信息服务平台面临的一大挑战。

三、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途径

(一)高校图书馆要有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使命感

转变观念、提升服务意识是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前提。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是社会资源的一部分,高校图书馆有义务为公众提供信息资源服务。图书馆人把为公众服务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树立为公众服务的理念,增强为公众服务的意识。

(二)与地方机构联盟,发挥资源优势

高校图书馆与当地公共图书馆联合,实现人才资源、设备资源、成果的`共享,互利共赢,建立资源共建和共享平台,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在信息资源共享的大环境下,共同开展形式多样的咨询服务,实现信息资源传递和联机编目等多种功能,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8]。

(三)建设特色数据库,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助力

地方特色反映一个地区发展的特点,浓缩了一个地区厚重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变迁。地方特色文献是地方特色的宝贵记忆和有效传承。很多高校图书馆都有自己的特色馆藏和数据库。当地图书馆拥有的地方性文献常常是和高校图书馆互为补充的,将两方面联合起来,共同开发,共建共享,建立地方文献全文数据库。通过地方特色产业,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3]。

(四)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供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

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不断提高。高校图书馆要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就要重新自我定位,不断整合自身的信息资源,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优势,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系统中的文献信息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高校图书馆联合公共图书共同举办多种形式的健康、心理讲座,针对公众的兴趣爱好不同,开展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为公众提供针对性强、有特色的书刊,同时不断培养读者的阅读习惯,形成全民阅读好风气[9]。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发展,高校图书馆应审时度势,积极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来,改变观念,深化服务模式和内容,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增强社会服务意识,使社会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化,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列生,郭全中,肖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谢佩洪.战略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3]刘佳.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

[4]屈健民,李欣,郭维霄.高校图书馆参与区域公共文化服务现状及策略[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4):80-82.

[5]校外读者接待办法[EB/OL].

[6]北京大学图书馆校外读者接待办法[EB/OL].

[7]王陆军.睁眼看世界——我们向国外图书馆学习什么[M].北京:海洋出版社,.

[8]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报告[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9]易忠,姚倩.高校图书馆服务理论与实践[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参与体系 篇6

关键词: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户参与程度;层次分析法;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1—0452—03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渡时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着分散农户,为他们提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生产性、非生产性服务。近年来,一些学者对社会化服务体系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条件、现状及发展对策等。何军等认为,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农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是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的重要条件;关锐捷等认为,我国社会化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组织载体多层次、服务内容多元化的格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服务内容与农民的需求差距大、生产要素配置不合理、农业服务机构体制不深人、民间主体承担风险大等;郁大海等认为,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的对策主要在于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组织载体、提高金融服务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要完善独特的组织优势,应强化专业合作社及龙头企业对农业的金融支持,建立现代农业风险防范体系,要改革政府服务机构体制,提高农村资金供给能力。实证分析主要围绕社会化服务需求方面,孔祥智等基于2007年山东、山西、陕西3省6县323户农户的问卷调查,对其横截面数据进行Probit回归分析发现,农户内部禀赋如年龄、教育程度对农户技术服务需求的影响显著,化肥、良种购买的需求仅与区域经济状况相关。

目前,农户类型出现分化,既有集中又有分散,现代农业不再满足农民实现自给自足,技术从农民中分离,农村社会化服务需要构建和完善以生产销售、科技、信息和金融为主体的服务体系。本研究在分析农户对农业服务需求程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农户社会化服务参与指标,合理量化农户对社会化服务各环节的需求,补充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存在的不足,将研究领域进一步向微观层次拓展,以期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提供有益参考。

1社会化服务参与程度的指标建立

1.1框架分析

基础层次的农户经营分散、非组织化,单个农户的信息搜寻成本高,而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强大推动力,是实现农业服务规模经营的一条重要途径,客观上要求其内部各环节、各领域、各经营主体进行分工合作。农业服务通过集中化、专业化、一体化的服务形式,不仅有利于扩大农业服务经营主体的规模,还有利于形成关联产业的群体优势,实现服务上的规模效益。

农民土地不仅具有财富功能,而且具有养老保障功能,导致农民不愿意放弃土地的使用权;不同的机会成本会影响农户对社会化服务需求的程度,目前农民务农机会成本高,逐渐形成兼业性特征,从而促使其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增加,往往会选择其他收入更高的非农行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拥有完善的技术知识,服务上的规模效益减少了生产成本,相较于农民,社会化服务组织具有比较优势,现代农民往往会选择服务外包,而非传统农业的自产自销。

1.2评价因素的选择及权重确定

为有效衡量农户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参与程度,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各环节重要性的权重,并以此作为农户参与程度的依据。根据种植业社会化服务各环节的内容,结合其他成果及专家意见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图1),包括产前、产中、产后服务3个一级指标Bj和7个二级指标Ci;向专家和农民进行调查,对社会化服务各环节的重要性进行两两之间打分比较,并将数据汇总,建立比较矩阵,运用软件对各环节重要性权重进行分析计算,详见表1,結果表明,3个一级指标中,重要性顺序分别为产中服务、产后服务与产前服务;7个二级指标中,播种育苗服务排列首位,其次为收割服务,其余排列也与专家预测的结果相一致。

2调研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2.1调查情况概述

2013年6—8月,对江苏省苏北5市(县)8乡镇12个村庄的386户农户进行调研,回收问卷386份,其中有效问卷381份,被调查的农户中有304户从事农业生产。本研究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为研究对象,从微观角度分析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参与程度及影响农户参与程度的因素。调研农户的基本情况为:家庭平均人口3.877人,其中从事农业的人数平均为2.191人;从事农业人员平均年龄52.28岁,受教育年限为7.249年;平均每户拥有土地2.259块,耕地面积0.316 hm2,平均家庭总收入55 766元。

需求度是指某一环节中通过社会化服务体系完成生产的农户占所有农户的比例。由表2可见,江苏省调研地区农户购买良种、化肥服务的需求率较高,农户不仅仅局限于村小店购买等渠道,这可能与农技站、粮种公司的积极宣传推广有关;播种育苗及收割服务的需求率也普遍偏高,样本农户主要选择租用农机、雇佣收割队等方式,这反映当前机械化水平较高,导致农户普遍选择租用农机代替劳动力;获取价格及销售服务环节样本农户的需求率较低,调研地区农户余粮的销售渠道较少,多数选择贩子上门收购,少数农户会选择合作经济组织收购这一渠道,對于这一问题,村政府可以引导农民组建销售合作组织,或者与龙头企业签订销售合约,以拓宽农户的销售渠道。

2.2农户对社会化服务参与程度的现状

农户对社会化服务参与程度的计算公式为:

nlc202309040128

2.3农户就业情况对社会化服务参与程度的影响分析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许多村镇缺少青壮年劳动力,从而出现农业老龄化、女性化的现象,再加上近年来许多农民从农业生产转向其他行业,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增加,农业从业人员数也越来越少。因此,本研究将农村劳动力流动及农民兼业现象对农户社会化服务参与程度的影响予以分析。首先,将样本农户分为劳动力流转农户、非劳动力流转农户2种类型;其次,根据调研实际情况,将夫妻共同外出打工仅留老人在农村的农户归类为举家迁移,家庭中除外出打工人员仍有劳动力在农村的农户归类为个人迁移型,对劳动力流动型农户进行细分,同时将非劳动力流转型农户分为纯农户、兼业户。

由表3可见,纯农业户共50户,占总样本数的16.45%,其社会化服务参与程度均值最小,这部分农户的年龄相较于其他样本偏大,由于他们没有从事其他行业,往往拥有更多的时间务农;劳动力流动型农户达125户,占总样本数的41.12%,其中举家迁移仅剩老人在家务农的农户数有43户,夫妻中有1人外出打工的农户数达82户,劳动力转移情况较为普遍,这部分劳动力流动型农户社会化服务参与程度均值较高,可能是由于青壮年劳动力的转移,家中务农存在老龄化及女性化的现象,无法完成繁重的农活,从而选择机械化服务来代替自身的劳动力;非劳动力流转的兼业户达129户,占总样本数的42.43%,近半数农户同时从事农业、非农行业,其社会化服务平均参与程度也不高,这可能是由于这部分农民还居住在各自村中,当遇到农忙时节,他们会选择下班或请假来务农,因而参与程度较劳动力流动型农户要低一些。

2.4土地经营规模对社会化服务参与程度的影响

样本农户种植面积平均为0.316 hm2,其中最小值为0.013 hm2,最大值为2.667 hm2,种植规模大、中、小均有。因此,本研究针对农户种植规模对农户社会化服务参与程度的影响予以分析。由表4可见,农户经营土地规模主要为小、中性规模,大规模种植农户相对较少;小规模农户社会化服务的参与程度均值较低,主要集中在>20%~60%之间,这部分农户可能由于耕地面积小而选择通过自身劳动力来代替机械化服务;大规模农户社会化服务的参与程度均值较高,主要集中在20%以下及>60%~80%之间,前者农户会选择雇佣劳动力来代替机械化服务,后者农户由于存在服务上的规模效益,会选择租用农机、收割机来替代自身劳动;中等规模农户的参与程度均值在3组样本中最高,主要集中在>40%~80%之间。

3结果与分析

3.1模型说明与变量设置

本研究采用的多元回归模型为:

式中:serv为农户对社会化服务参与程度的得分情况;age为农户中从事农业生产成员的平均年龄;fem为家庭中从事农业生产是否以女性为主导,fem=1表示以女性为主导,fem=0表示以男性为主导或男女数量相等;edu为从事农业生产成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flow为农户中是否有外出打工的劳动力,flow=0表示此农户没有劳动力流动,flow=1表示具有劳动力流动的人口;land为人均耕地面积;linc为家庭总收入的对数形式;org为村庄拥有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程度。根据村庄社会化服务程度情况,按0~9进行打分,分数越高,表示社会化服务程度越强。

3.2统计分析与解释说明

统计结果表明,各解释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不高,方差膨胀因子均小于10,这说明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線性。利用stata 8.0软件对数据进行回归发现,模型的整体效果良好。由表5可见,农户家庭劳动力流动是影響参与程度的重要因素,“是否为劳动力流动农户”变量的系数在5%水平上显著,且系数为正,这说明农户如有外出打工的劳动力,则此农户参与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程度越大,这与之前的预测一致;家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人数也是影响农户参与程度的因素之一,“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人数”变量的系数在5%水平上显著,且系数为负,这说明农户从事农业人数越多,其参与社会化服务程度越小;村庄社会化服务程度是影响农户参与程度的重要因素,“村庄社会化服务程度”的变量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且系数为正,这说明村庄社会化服务程度越高,该地区农户参与程度越高;农户中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的平均年龄、平均受教育水平、人均耕地面积对农户社会化服务参与程度的影响不显著。

4结论与政策建议

以江苏省苏北地区304户农户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分析影响农户社会化服务参与程度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家庭从事农业生产人数、劳动力流动型农户及农村社会化服务程度对农户参与程度的影响显著;农户平均年龄、受教育年限、家庭收入对农户参与程度影响不显著。

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为:(1)应发展社会化服务主体,提高服务水平。村镇社会化服务水平是农户参与的基础,政府应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民间组织的支持,提高组织的服务质量和服务范围;(2)针对不同类型农户,结合各地自身特点,并根据经济的发达程度、农业产业化及社会分工水平,因地制宜构建有特色的社会化服务体系;(3)农户对社会化服务的参与程度受外部因素及农户自身因素共同影响,政府因结合当地农户自身特点及该地农业特征有效地制定政策。

参与体系 篇7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内涵及构成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为满足农民基本文化需求、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利, 向农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行为及其相关制度与系统的总称。其内容:一是公共文化政策、法律制度体系。提供公共文化政策法规、构建社会公益的价值观念系统, 是公共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石和根本。二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各种文化历史遗存和文化馆、图书馆、文化广场、文化中心、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场所。三是公共文化生产、运营体系。是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部门和直接作用于服务对象的服务机构体系。四是公共文化信息体系。收集、分析、发布公共文化社会信息系统, 通过运行系统, 让广大人民群众直接了解公共文化服务信息。政府也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信息, 为科学决策提供帮助。五是公共文化资金保障体系。包括政府拨款、社会捐助、赞助、基金等, 是公共文化服务的血脉。六是公共文化人才体系。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专业技术人员、业余文化队伍和支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管理人员、辅助人员等, 是保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发展和运营的关键。七是公共文化创新体系。八是公共文化考评体系。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好坏、是否到位、是否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等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管, 从而保证群众得到真正的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力量、社会资本主要从这八方面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青龙满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 燕山东麓, 古长城脚下, 是典型的山区县。是在建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 具有代表性。课题组选取该县25个乡镇, 396个行政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农村走访调查、群众问卷和与相关部门了解发现, 由于政府加大投入, 整合资源, 目前该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 存在问题

(1) 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尚不能满足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要。尽管目前每个乡镇都有文化站, 村村有文化室和农家书屋, 但村级文化信息共享服务点仅346个,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仅120个, 乡镇体育示范工程仅2个, 只能初步实现从无到有, 尚未实现所有镇村都有, 距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体系标准和群众需求有较大距离。

(2) 运营管理不当使现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全县绝大多数乡镇建设了文化站, 但因内部设施、设备不完善, 绝大多数文化站工作人员不具备履职的业务素质, 导致一些文化站长期闲置, 甚至被挤占或挪作他用;绝大多数村建立了农家书屋, 配置了价值两万元图书。但由于书屋管理员多由村支书、村主任或村文书兼任, 许多书屋长期锁门, 图书被“束之高阁”, 无法与读者见面。

(3) 公共文化产品不能满足群众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需求。现有公共文化文化活动内容单一, 即便是扭秧歌、广场舞也不能坚持经常举办。;文艺产品不够丰富和优秀;活动覆盖面小与群众需求严重脱节。

(4) 公共文化队伍建设不能满足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整体水平需要。目前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文化专业人才、骨干人才匮乏, 难以满足繁重文化服务工作需要。乡镇文化站3人编制, 普遍缺少既懂管理又懂业务的文化站长, 每村要求有1名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人员不到位, 国家投入建立的文化资源共享中心, 有机构无人员, 不能发挥作用。

2. 原因分析

纵观该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 不仅有客观上经济发展水平低, 导致的政府投入不足的原因, 也有主观上认识不足、资金投入少、制度机制不健全等多诸多原因。

(1) 认识不足。长期以来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缺乏足够重视, 尤其是广大农村, 乡镇政府忽视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作用。有的乡镇干部认为公共文化看不见, 摸不着, 不能明显体现政绩, 往往“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可搞可不搞, 不愿意花精力投入到此项工作中, 致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基层现有文化工作人员也存在畏难情绪, 觉得农村现有公共文化设施条件差, 农村公众文化素质低, 专业人员匮乏, 文化活动不好开展。所以应付了事, 使现有设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广大农村公众文化素质总体偏低, 对公共文化活动参与积极性相对不高, 也直接影响了公共文化活动的开展。

(2) 资金投入不足。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要靠政府的资金投入, 而政府在资金投入上又严重不足, 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比如, 2008年该县全部财政收入达10.46亿元 (含基金) , 计划安排文体事业发展资金1072万元, 占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一。因没有刚性有效的投入和监督机制, 投入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部分更是微乎其微。造成好多乡镇有了文化站、好多村有文化室却缺少人员管理, 仅有的一点图书也都沉睡起来, 更不能奢望添置新书、设备和改善服务了。由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 社会力量、社会资金见不到经济效益, 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缺少热情。总之, 国家财政投入少、地方财政困难、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直接影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3) 制度机制不健全。现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和机制制约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在干部考核监督制度上, 体现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干部综合考核中所占分值极低甚至没有, 致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领导不重视, 责任落实不到位, 缺少监督机制。在文化管理体制上,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多头管理。农村文化站在行政隶属上, 基本上都是由乡镇负责管理, 乡镇党政领导一般都安排文化站工作人员作乡镇重点工作, 很少做文化服务工作;而文化主管部门对基层文化站难以进行具体的组织、协调, 造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弱化。社会力量、社会资金参与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政策支持不足, 渠道狭窄, 缺乏评价机制, 严重影响其参与的积极性。

三、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

针对该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及原因, 课题组和问卷民众以及相关基层干部一致认为: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非常必要。

1. 能适当补充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设施建设、网络建设等物质基础

企业和个人投资兴建文化广场、图书馆、网络设备、艺术馆等公共设施, 能为农村公众开展公共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解决设施不足问题。

2. 能有效监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专项资金的科学合理利用与运营

政府投入的有限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专项资金, 缺少监管体制和评价体系不能科学合理有效利用, 公共文化设施不能有效运营, 致使农村公共文化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如果企业赞助、社会捐助, 资助较多资金, 投入主体多元化, 就可以多元管理和监督。把某些公共文化设施委托某些企业或社会组织实行社会化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 能有效监督资金合理有效利用和设施正常运营。

3. 有效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和专业人才

吸引和利用社会力量兴办文化实体, 组织生产质优价廉、安全适用的公共文化产品。吸引教师、文化馆工作人员、文艺骨干等组建农村公共文化志愿者队伍, 对志愿者队伍加强培训, 提高业务水平, 从而扩大农村文化专业人才队伍, 为持续正常开展活动提供人才保障。

总之, 让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有利于缩小农村公众共享文化城乡差距, 促进新农村公共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四、多措并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作用与社会力量参与的关系, 努力形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的强大合力。

1. 政府当好主角, 开好处方

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 政府要当好主角, 应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和公众需要采取多项措施, 拓宽渠道, 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来。

(1) 积极“种”, 增强社会力量。随着农村群众自办文化热情的高涨, 作为文化部门应该顺势扶持, 积极引导。例如, 当前农民喜爱的健身舞、秧歌队等形式时尚, 老少皆宜, 群众参与热情高涨, 相关文化单位要结合新时期文化特点适时引导、培训。对民间艺术团体和民办非盈利文化组织在农村开展内容健康、弘扬正能量文化活动的要给予鼓励和支持, 增强社会力量满足群众对多彩文化的需求。

(2) 努力“树”, 发挥示范效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民办文化团体、企业、个人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 要大张旗鼓的表彰与鼓励, 给予相关荣誉, 设立功劳簿。使贡献者时时看到, 因为自己的努力而使农村公众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通过榜样的示范效应, 让有钱的出资, 有物的捐物, 有才艺的献艺, 有能力参与活动的不错过机会, 需要占用场地的能够得到支持, 掀起各行各业积极为基层公共文化阵地服务的氛围, 促使农村公众文化活动不断开展。

(3) 优惠“扶”, 创新政策。政府应根据本地实际创新政策, 扶持社会力量、社会资本投入到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可以采取“民办政扶”政策, 对民办博物馆、展览馆等民间文化场馆实施优先供地, 土地价格参照公益用地标准优惠。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村文化产业, 在市场准入、项目建设、税费优惠、投资、融资等多个方面进行扶持。鼓励社会力量捐赠开展农村公益性文化活动、资助文化项目、创办非盈利文化企业等民生事业, 可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捐赠数目。用良好的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和资本的介入。

(4) 严格“管”, 优化运营。通过建立长效机制, 严格管理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固定财政投资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数额, 在基层干部综合考核中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分值, 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责任意识。政府搭建平台, 聘请志愿者或者民企对现有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比如, 艺术馆、展览馆、图书馆、文化广场、文化书屋等进行规范管理, 落实责任, 免费开放, 维护其正常运营, 促使公共文化活动的有效持续开展。

(5) 鼓励“创”, 丰富产品。要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 政府通过选拔、培训方式, 鼓励各行各业文化志愿者创作适合农村需要的作品, 到农村开展文艺献演和艺术辅导等公益性活动。壮大民间文化骨干队伍, 通过组织开展各项文化活动, 带动群众学习文艺, 共享文化。组织开展各类重大节日庆典、彩色周末、元宵灯展、专题晚会、健身歌舞等群众性文化活动, 在活动中激发创作热情和优秀产品产生。采取购买服务、委托承办、项目外包等形式、吸引社会文化团体、非盈利机构在政府部门的引导、监督下向农村群众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鼓励民间艺术团坚持常年开展活动, 让优秀的民间艺术瑰宝得以保留。

2. 社会力量当好配角, 主动参与

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 政府和市场都无法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社会力量要主动承担起责任, 积极参与, 尽量满足农村公众快速发展变化的多样化多层次要求。

(1) 提高认识, 科学合理利用好扶持资金。无论文化企业、个人、还是民间艺术团体、社会组织、文化协会都要认识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特点和原则, 不以经济效益为目的。要以满足农村大多数公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以便利大众化为价值。社会力量投入的资金以及政府的补贴都要发挥应有价值, 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2) 提高自身素质, 强化队伍建设。所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队伍, 包括志愿者服务队伍和业余文化队伍, 都要加强学习、培训, 不断提高文化鉴赏水平和作品水平, 以自身高素质带动群众文化水平和欣赏能力的提高;用文化作品和自身形象吸引群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播正能量, 促进乡风文明和群众身心健康。

(3) 创新参与方式, 提高服务质量。所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组织都要与时俱进, 根据农村公众文化需求兴办文化实体, 创新文化内容, 资助文化项目, 赞助文化活动、组织文化队伍, 使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 形式新颖多样, 让群众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参与中获得快乐。

参与体系 篇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到2020年,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实践得到学界的认同。在教学方法与体系的探索中, 目前通过设计主体参与型一体化教学体系已经得到推进, 但在适合于主体参与型实施主体的教师能力建设方面尚有较大空白。

大学教育不仅通过理论学习提高学生主体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更需要通过必要的实践过程弥补学生主体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鸿沟。学者张金华 (2014) 、何俊玲 (2014) 等通过不同侧面的研究探索主体参与型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功能及其构建。发现在主体参与型实践教学过程中, 可以明显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精神, 优化了课堂效果, 对社会需求的满足与人才的形成, 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边璐 (2014) 通过构建基于竞争能力导向的主体参与型实践教学体系模型, 发现专业认识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职业认同与人格的形成与培育是其体系运转的必要保证。上述学者的研究强调了主体参与型教学体系的重要性, 对此体系的影响因素、能力结构、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推动了主体参与型教学体系的建设。但目前文献较少把主体参与型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施主体———教师的能力建设联系起来研究。而契合于主体参与型教学体系的教师能力对于此体系建设的成功与否具有决定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教师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质量和完成情况的个性心理特征。教师能力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实践效果, 是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表现。

国外关于能力及要素的研究, 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流派, 分别是Masters (1993) 为代表的绩效观、Rutherford (1995) 的工作成果的标准观以及Sternberg (1990) 的特质观。尤其是最后一个流派得到较多的认可。能力的内在特质观强调了能力的构成是个体内在特质的差异所导致。国内关于员工能力主要坚持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应对与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的观点。近年关于教师能力的研究取得较大关注与进步, 刘百宁 (2010) 从教学活动出发认为教师能力是和教学活动关联的知识、技能、特质等素质的综合。吴艳梅 (2010) 则基于知识管理流程为线索, 发现知识能力可以体现为知识获取、转化、应用以及保护等能力。陈娟 (2012) 构建了高校教师能力模型, 实证分析发现了教师能力由技巧、知识、思维、价值观和特质等维度构成。上述相关研究对推进教师能力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但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 大学教育从侧重理论教授的状态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状态过渡的情况下, 教师能力体系必然发生变化, 这对以往研究着重于宏观与抽象层面的教师能力建设的研究提出了挑战。本文以主体参与型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模式为基础探讨教师能力的构成并提出应对时代挑战与促进教师能力提升的策略。

三、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下教师能力体系结构

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的良性运转需要学生主体具备认识能力、动手能力与职业认同等方面的特质。对于此模式的教师能力结构与因素的分析也是和学生主体相应能力的获取相适应。结合Spencer等提出的服务提供群体能力素养模式的分析为基础, 本文认为适应于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的教师能力结构包含价值观因素、知识体系因素、技巧因素、思维因素、团队合作因素等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的共同作用对于学生主体主动参与教学与实践相应能力特质的获取具有深刻影响。

价值观因素决定了教与学双方主体对教学方式、内容等的整体认识。只有良好的价值观指导下的教学双方主体才能获得预期的实现。知识体系因素维度对于教师能力体系研究属于古典问题。但在经济社会剧烈变化的时代, 对教师的知识体系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主体参与型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来说, 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专业理论基础, 更需要教师主体具备专业领域运用过程的知识。在主体参与型一体化教学模式中, 学生积极性的发挥不仅在于教与学双方主体价值观的认识问题, 教师群体的技巧因素也起了较大作用。技巧因素对于构建教学双方的良性沟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娴熟技巧下的教学双方教育合作关系便于存续。教师能力的技巧维度主要也表现在影响力策略的调节和使用, 如根据教学环境和过程采取具体的应对策略。只有教与学两者均持有可靠的信任度才能实现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发展, 从而实现教师主体对自身所运用的教学技巧予以灵活运用。

思维因素主要包括分析式思维和概念式思维, 是智力的核心体现, 在教师能力体系构建中是关键的一环。具有高水平思维能力的教师可以有效推动学科的科学建设。在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中, 对于学生思维品质的科学训练, 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目前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群体对于学生及自己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较少, 机械式填鸭教育仍有大量空间,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团队合作因素是高校学科团队建设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主要体现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高校学科发展需要团队的共同推动, 为此, 教师是否有团队合作精神则影响到学科的发展。在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中, 教师与学生也会构成一个个教学的团队。具有高度团队合作精神的教师在面对各样学生、同事时能够与之有效沟通, 进而可以促成教学的成功, 学科的发展。

四、主体参与型教学体系下教师能力发展对策

根据教师能力体系结构分析可以发现, 教师能力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系统化、多维度的建设过程。尤其对于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的约束条件下, 对于教师能力的要求更高。本部分基于能力体系结构及其功能要求提出相应的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下的教师能力发展策略。

1. 教师群体甄选标准的变化策略。

传统教师群体的录用标准主要以学历为基础, 虽然也考察其他方面, 但学历在甄选过程中占比过高, 表现出“重学历、轻技能”的倾向。根据教师能力结构的分析, 知识结构的完善只是教师能力体系中的基础部分, 需要在遴选中对技巧、特质和价值观等能力维度进行考察。通过确定以主体参与型教学体系下教师能力结构为基础的多维度标准, 同时关注价值观维度、知识体系维度、技巧维度、思维维度、团队合作潜力维度等方面, 使真正对教育事业有热情, 知识体系完善, 具备沟通技巧、思维与团队合作潜力的教师主体进入教育行业。

2. 教师能力培训的针对性策略。

教师技能的持续培训是高校提升动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以往对高校教师的培训效果显示投入与回报不对称的弊病, 主要体现为培训目标明确度不够从而导致投入巨大却回报不明显。对高校教师的培训应以教师能力体系为标准与目标, 尤其对于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下的教师能力需要多元, 其目标突破传统理论教学侧重的教师培训体系。教师能力的培训在传统的知识体系培训的基础上, 首先需要加强对团队意识与团队行为方面的培训。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需要教师主体与学生的频繁互动, 需要不断的总结与抽象实现提升等都需要教师团队组织的共同作用。只有突破以往教师自我封闭的上课模式, 实行团队化意识强的团队运作才能保证主体参与型教师模式的有效开展。其次对技巧能力的培养。传统培训重知识、轻技巧的模式导致培训效果差强人意, 在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下对教师技巧的要求更高, 需要把培训中关乎教学与科研等技巧方面能力的培训放在重要位置。最后在培训过程中需要把价值观和思维贯穿于整个流程中, 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实现教师能力体系中相应维度的不断加强。

3. 教师工作绩效考核体系的变化策略。

教师群体属于知识性生产, 这种知识性生产无法比较全面地量化核算。传统方式对教师群体的绩效考核主要以科研数量为判断标准, 这个标准决定了教师的职称评定和薪资收入水平以及其他方面。总之, 评价主要以硬性指标为主。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下的教师工作绩效考核一方面借鉴传统的硬指标的评价, 另一方面, 根据正文研究的教师能力体系的五个方面, 通过对五个方面的能力进行度量, 实现教师能力考核的软指标的评价作用。所以, 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下的教师考核应该基于教师能力的五个维度所对应的软性评价指标和基于结果的硬性指标相结合, 实现对教师群体的考核, 评价体系引导教师能力的真正提高, 提升高校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毕宏声.创新背景下教师能力与教学个性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47) .

[2]边璐, 张江朋.主体参与型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以金融专业为例[J].华章, 2014, (12) .

[3]傅良有.新课程理念下对物理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03) .

[4]刘百宁.论素质教育视域下高校教师能力结构的优化[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20) .

参与体系 篇9

1 区域创新体系与一般地方高校科学研究功能目标和定位的一致性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和地方政府推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方式, 区域创新体系是技术创新相关行为主体 (企业、研究开发机构、高校、地方政府和中介服务机构等) , 这些主体之间的联系及其运行机制和制度组成的网络系统[1]。它的组织结构主要由三个主体系统和三个支撑系统构成。三个主体系统一是以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研机构为主构成的知识创新体系, 它是技术创新的源泉;二是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它是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部, 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依托;三是由各种科技推广和中介机构组成的创新技术扩散系统, 它在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中起到重要作用。三个支撑体系一是以高质量教育为特征、高等教育为主体的创新人才培养系统;二是由中介机构等组成的服务系统、促进创新的政策与管理系统;三是包括科研机构、信息情报、技术市场和各种社会服务机构的社会支撑服务系统[2]。由此可见, 无论是从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还是运行机制来看, 高等学校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挥着培育人才、创造知识、传播转移知识及促进科技产业化的重要功能。需要说明的是, 这里讲的高校不仅是通常所讲的国家重点高校, 而且还包括一般地方高校。如果说, 国家重点高校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家队”, 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那么, 一般地方高校则在区域创新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一般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目标定位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目标和定位具有一致性。

从创新体系的功能来看, 国家创新体系的功能与区域创新体系的不同, 国家创新体系主要发挥国家总体战略功能, 必须从国家长远战略和全局出发, 进行基础研究的知识创新, 以为技术创新做好知识储备;必须进行前瞻性高新技术开发, 以引领世界高新技术潮流;必须从事军事高科技研发, 以确保国家军事安全。这些功能的执行, 必须由国家科研机构和重点高校等承担。相比之下, 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和任务则要单纯得多, 可以不承担国防、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等公共职能, 主要是致力于寻求技术源并使之与本地经济有机结合, 使科技与知识更好地服务并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目标决定其创新活动定位与国家创新体系活动定位有很大的不同。一般地, 技术创新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等相互关联, 上、下游互动的完整过程。区域创新体系不象国家创新体系那样必须在创新活动的上、中、下游全面推进, 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目标决定了其创新活动偏向于中、下游, 以区域优势资源为依托, 围绕强化本地优势主导产业技术能力这个中心, 着重技术开发、应用、转移和普及, 使其在本区域产品化、商品化乃至产业化, 可以不进行上游的基础研究和国防高技术研发;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品牌的自主创新、对现有技术的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

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目标和活动定位, 使得一般地方高校也可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发展中大有可为。尽管相对国家重点高校而言, 一般地方高校生源和师资及教学实验条件使之难以培育大量从事理论研究的精英人才;在科学研究方面, 其科研资源的短缺化、科研方式的封闭化、科研队伍的低层次和分散化、科研方向的短期化等不足和劣势, 也使其很难开展深层次的基础研究、前瞻性的高技术研究开发活动和完成国家重大科技工程攻关任务。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尤其是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无所作为。事实上, 地方高校作为所在非中心城市的区域科技、文化、教育的中心, 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联系更为密切, 更容易得到所在地地方政府的强力支持;更便于与本地企业开展产学合作创新;而且可以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 快捷地在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见缝插针、拾遗补缺。尤其是科技体制改革使得原有的地方科研机构转制为企业, 在其所承担的地方行业技术开发与服务职能发生缺位的情况下, 地方高校尤其是工科高校完全可以成为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 成为广大中小企业所需实用技术的成果源, 在技术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如果说国家重点高校是科技创新的“国家队”, 可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自主创新中的原始创新、重大集成创新与关乎实现国家长远战略目标的重大科技专项研究中, 即在“高” (高技术研究) 、“大” (大型科技攻关工程、项目) 、“前” (基础性和前瞻性) 研究中发挥作用的话, 那么, 一般地方高校则作为科技创新的“地方队”, 完全可以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自主创新中的一般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满足区域经济需要、发挥实用技术优势中, 即重点在“实” (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普” (重点发展实用技术、加强技术扩散、推广和普及) 、“全” (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中有所作为。具体地, 一般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 一般地方高校可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培养大量应用型创新人才, 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应用型人才支撑。尽管相对国家重点高校而言, 一般地方高校无论是从生源、师资队伍还是教学实验设备等方面, 都难以培养理论研究型的精英人才, 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所需创新型人才, 除了包含理论研究型人才外, 更应包含大量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 他们形成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需求“金字塔”型结构, 越往底层需求量越大。近年来, 随着我国成功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 一般地方高校作为承担大众教育的主力军, 不仅在数量、规模方面得到快速发展, 而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实事求是, 普遍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社会广泛需求的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区域性应用型人才上;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训练, 有效地满足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对大量技术、经济、管理等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其次, 一般地方高校能够广泛开展有实际应用目标的应用研究与技术推广和服务工作, 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应用技术支撑。科技研究开发一般包括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三个性质和要求不同的阶段。虽然一般地方高校教师不少为本科毕业, 很多并没有系统掌握基础前沿知识和受过专门的科研训练, 不熟悉前沿发展动向, 没有由一流学术带头人领衔把关和稳定的科研方向, 很难从事基础研究,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进行应用研究特别是技术开发的工作。一方面, 由于这类工作是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 其科学性一般没有问题, 要解决的主要是技术性和操作性问题, 其难度和要求相对要低一些, 一般地方高校只要具备一定的实验和中间试验条件, 完全可以有所选择地在某一方面或环节从事技术应用、特别是技术推广和扩散的工作;加之技术应用开发研究是分层次的, 重点高校从事少数投入高、周期长的高精尖技术开发工作, 一般地方高校则从事众多的投入低, 企业适用的短、平、快技术开发活动。另一方面,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大部分研究经费都流向了开发研究。一般地,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三者的经费投入为1:10:100, 在科技开发长链中, 下游经费投入很高[3], 从而使地方高校在这方面大有可为。事实上, 在现实中已涌现不少象江西中医学院[4]、浙江工业大学[5]等科技产业化做得非常好的一般地方高校的典型。

其三, 一般地方高校能够更加紧密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文化相结合, 重点开展富有地域特色的优势资源挖掘、利用和区域创新工作, 为创建特色优势区域创新体系提供思想文化支撑。一般地方高校虽然在学科建设和科研方面相对重点高校有诸多不足和缺陷, 但一般地方高校毕竟是分布在省会以外, 所在中小城市科技文化最为发达、人才最为聚集的龙头大学, 具有和地方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直接、密切和得到所在地方政府全力支持的优势, 具有优先研究开发区域资源得天独厚的条件。随着“科教兴市”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普遍推行, 地方高校在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轴心地位越来越明显, 越来越得到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一般地方高校也要不断增强特色意识, 按照“有所为, 有所不为”的原则, 集中优势力量, 围绕本地独特自然、文化资源和优势产业加强重点学科建设, 培育科研方向, 加大专项研究开发力度, 逐步形成了不可替代的科研特色和优势, 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如宝鸡文理学院充分利用所处周秦文化发祥地——宝鸡市的文化地域优势, 集中历史、中文、哲学、政法等学科力量, 长期开展“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研究, 建立省级社科研究基地, 取得系列重要成果, 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 也为地方精神文明建设赋予了新的内容。

同时, 一般地方高校还可发挥其政治、经济、管理、法律、环境等学科和人才优势, 利用与地方政府、企业广泛直接的联系, 情况熟悉的地域优势, 大力开展软科学研究和中介服务, 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和中介服务与人才培训基地。

2 一般地方高校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模式

一般地方高校虽然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对本地一般中小企业具有人才和技术优势, 聚集不少科技成果, 但由于其一般缺少成果转化资金和从事研究开发中间试验的条件和设备, 很难独立完成技术创新的全部环节;也不能象国家重点高校那样创办大学科技园和自办高科技企业等, 而必须在当地政府的支持推动下, 以利益为纽带, 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风险共担的原则, 积极主动与当地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创新, 走官、产、学结合之路。官产学结合是地方高校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根本途径。总结近年来各地方高校官产学结合的成功经验, 其合作的主要模式有以下几种。

2.1 产学合作教育模式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需要大量既有技术, 又懂市场, 应用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而这种复合应用型人才靠传统的方式由高校独立教育是无法培养出来的, 必须是在生产实践和与企业的合作教育中才能造就, 这就形成了产学合作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内容是高校参与企业相关研发项目, 为企业提供技术和人才服务;企业则为高校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实训 (实习) 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基地, 确定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 并从中优先选拔优秀毕业生, 达到双方共赢的目的。其典型代表为南京工程学院与南京飞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教育模式。双方签订由飞兆公司提供价值人民币1000多万元的两条日本最新进口的SMT贴片焊生产线, 共同组建南京工程学院——飞兆公司SMT生产实训 (实习) 基地。合作内容包括:飞兆公司在正常的生产和运作前提下, 无偿为南京工程学院解决相关专业学生的实训和实习 (含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课程设计、顶岗实习及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研发实验等) 问题;双方共同合作进行电子类产品的研发、生产, 成果、效益共享;由南京工程学院开设与SMT相关的专业班, 为飞兆公司定向培养SMT工作人员;更为重要的是, 按照协议要求, 飞兆公司的一条生产线用于生产, 另一条生产线专门用于南京工程学院学生的实训和实习, 在实训、实习设备闲置时, 方可安排生产, 在生产和实训、实习发生矛盾时, 首先满足实训和实习的要求。[6]

2.2 共建研究开发基地模式

这种模式既可以企业为主体, 由其出资金, 提供物质设备条件, 而地方高校出技术和人才, 共建属于企业的研究开发机构, 从而在短期内解决长期困扰企业的研发力量薄弱的难题。如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与上海工业大学等9所大学合办的属于该集团的一系列研发机构, 不仅快速、有效地解决了企业研发中的一个个技术难题, 而且以较少的资金投入, 把汽车领域的相关专家聚集到企业, 快速建立了高水平的属于企业的研发机构。[7]

还可以由政府主导, 设立引导资金项目, 吸引高校和企业共建本地共性技术研发机构, 按企业化方式运作。这种模式近年来在东部沿海中小企业聚集、产业集群发达的中小城市和专业镇比较普遍。如广东省佛山市陶瓷产业集群发达的南庄镇人民政府与景德镇陶瓷学院共建“佛山华夏建筑研发开发中心”, 该中心由政府、高校和企业共同建设, 并采用企业化模式运作, 南庄市人民政府投资3000万元, 景德镇陶瓷学院提供技术与研究人员, 研发中心的维持费用也部分依靠转让共性技术及为中小企业服务获取。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为当地陶瓷产业集群企业提供技术开发、专业技术攻关与集成和共向行业技术信息交流平台。中心成立5年来, 承担包括国家科技攻关项目3项、省市级重点攻关项目12项, 与企业技术合作项目8项等大量国家与地方陶瓷专业区域技术攻关;为110多个中小企业提供了包括检测分析、技术咨询、信息资料、交流培训、创业支持等方面的服务, 极大地提供了本地的陶瓷产业水平。[8]

又可以由高校主导, 根据自身优势学科特点, 在当地政府支持下, 建立各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等研发基地。基地除进行学术性的研究工作外, 可应企业要求吸收企业资金、课题, 合作开发, 进行成果孵化, 成果成熟后按比例作价转让给企业。

2.3 基金项目牵引模式

这种模式是针对产学合作过程中资金短缺的薄弱环节, 创建产学联结的资本纽带, 由地方政府在高校设立“科技基金”, 学校根据地方政府和企业实际需要, 以项目形式全方位开展软科学、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等研发活动。这种模式在产业园区较为发达的县镇较为普遍。如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作为珠三角第一批重点工业卫星镇, 聚集电子信息、医药和建筑、服装、食品、机械制造等行业齐全的中小企业愈千家, 是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单位。为了充分发挥高校和地方各自优势, 在科技方面实行全面合作, 石龙镇政府于1996年在广东工业大学设立“石龙科技基金”, 合作期5年, 并成立“石龙科技基金”领导小组, 按照双方共同制定的管理办法负责基金管理, 包括基金项目申报、审查立项和实施。其基金管理办法主要包括:石龙科技基金面向广东工业大学, 全校教师均可申请基金项目;项目研究要紧紧围绕石龙经济和企业生产实际需要, 并须有石龙镇单位或企业参与合作;基金资助前期研究经费、后期开发经费由企业承担;基金项目按广东工业大学纵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进行管理;项目成果归双方共同所有, 并优先向石龙企业转让, 利益共享。“石龙科技基金”实施5年来, 已完成科研项目31项 (软科学项目11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10项和新产品开发项目10项) , 有效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又大大提高了学校科研水平。2001年, 第二个5年期的“石龙科技基金”合作协议签定。同时, 该校又广泛地与广东省肇庆市华盛集团有限公司签定“华盛科技基金”、与广东省茂名市签定“茂名市科技基金”和江门市合作设立“江门市科技基金”等。[9]

2.4 共建企业实体模式

根据是否是新办企业, 共建的企业又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依托某一现成的企业, 高校作为科技成果提供方, 以成果作价的形式把科技成果投入到这个企业进行生产。该企业对合作生产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产品实行独立核算, 高校作为成果提供方按合同规定的比例获得相应的收入。其特点是科技成果提供方只提供成果的生产建议, 其它条件由合作企业提供, 经营策略也以企业方针为主。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充分利用了企业现有的生产条件和销售渠道, 所以成果提供方的风险小, 转化过程快。缺点是不利于成果的继续完善, 而且企业如果不履行合同规定的内容 (如有意隐瞒销售收入) , 甚至抛开成果提供方, 成果提供方也无法控制, 利益容易受损。当然, 也会出现成果提供方不提供全部技术资料的问题, 这类纠纷时有发生。所以, 随着共建企业实体的发展, 出现了另一种更加规范的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的共建企业实体形式, 即地方高校不是将自己开发的成果或技术产品简单地交给企业, 而是将其作为资本来运作, 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与合作方创办新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按照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来建立和运作, 把各方的经济利益牢牢地连接在一起, 并实现了高校与企业“外在性”合作发展的、具有实质性生产要素的“内在性”联合创新。其以股份资本为纽带, 实现了资源的有机整合, 是一种典型的“技术+资本”的运作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充分利用了股份有限公司这种现代企业运营机制, 有利于有效地保持合作各方利益和防止不必要的纠纷;有利于成果的进一步完善和实现最大程度的增值。并且, 公司具有法人资格, 股东负有限责任, 从而分散投资风险。同时, 有利于引进社会资本, 尤其是风险资本。对于上市的技术密集型股份公司来讲, 更能够通过发行股票、增发新股、配股等方式募集大量资金, 从而使公司可以不断地吸收高校股东新的科技成果, 并将其产业化。反过来, 作为股东的高校也有条件将自己今后的研究开发方向定位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上。

3 一般地方高校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体制制度保障和措施

3.1 转变观念, 准确定位, 找准利益共同点

地方政府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 要克服重企业和科研院所、轻高校, 重国家重点高校、轻本地一般高校甚至对它岐视的观念。要结合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与城镇化、城市群规划和建设, 加大对非中心中小城市高校的布局和支持力度, 切实改变省内高校高度集中于省会中心城市的状况;在省级科研资金投入、重点学科、研究基地布局、科研项目下达等工作中, 一视同仁或适当给予一般地方高校倾斜, 尤其是对一些主要利用本地特色资源、地方高校已有一定基础、经过努力能够建好和完成的基地和项目, 要加大支持、扶持的力度, 下决心改变将省级科技投入主要甚至全部投入到国家重点高校, 致使一般地方高校科学研究处于恶性循环状态的倾向。

企业也要改变舍近求远、盲目崇拜重点高校的观念。事实上, 重点学校是科技创新的“国家队”, 其科学研究主要追求的是基础性、前瞻性和全局战略性重大项目, 注重学术性, 往往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急需解决的具体技术问题并不很关注和感兴趣;相反, 企业倒是与本地一般高校合作才容易找到价值目标和利益共同点。而一般地方高校则要克服自卑心理, 树立信心, 准确定位科研目标, 突出地方性和应用性, 紧紧围绕本地独有的自然资源、地域文化资源和主导产业的实际需要, 确定重点建设学科和凝炼科研方向与队伍, 持之以恒地给予重点支持和培育, 就一定能够形成人无我有的特色优势学科, 做到有为并有位。

3.2 建立健全校、院 (系) 两级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工作机制

学校在制定整体发展规划时, 应结合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程, 制定长远工作规划, 完善校内激励政策, 理顺校内各部门在推进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工作中的职责, 做好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协调。学校和各学院 (系) 应建立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工作机制, 明确专人分管此项工作。有条件的院系要成立专门工作机构, 配备专职人员, 加强对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和服务。

3.3 强化制度创新, 加大激励力度

高校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归根到底是要看教师的积极性和工作水平。因此要尽快建立健全以教师利益保护和积极性激发为出发点的公平、合理的校内管理体制和制度, 制定包括职称评聘、风险外偿、利益分配、岗位考核等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一系列完善的“政策规定”。如象浙江工业大学那样, 适当降低横向科研课题管理费 (由原来的9%降低到3.5%) , 激励教师承担企业课题;学校设立应用性项目孵化培育种子基金, 引导教师开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研究;完善教师评价和职称评聘办法, 对教师开展科技服务取得的应用性成果如专利、新产品和获取的经济效益应与科研论著同样重视, 同等对待;在岗位设置体系中单独制定“推广岗位”考核办法, 以技术推广的实际成效取代教学和科研工作量的考核, 等等。

3.4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与企业共享人才的机制

高校要按照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 在相关学科专业和教学环节中与定点企业联合开展人才培养, 把教室扩展到企业车间, 将为企业培养、培训人才与全日制教育结合起来, 实现学校与企业双赢。学院除选派有专长教师采用集中工作时间方式到企业联合开展研究、担任兼职研究人员外, 还要经常选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到企业进一步实习和参与企业研发活动, 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另一方面, 学校应设立“兼职教授”岗位, 经校内相关院系申请、相关部门组织评审, 由学校聘为“兼职教授”, 参与学校科研和承担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 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吴贵生.区域创新体系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J].重庆商学院学报, 2002 (4) :3.

[2]潘德均.西部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1 (1) :38-40.

[3]许庆瑞.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32.

[4]江西中医院.大力开展技术创新, 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J].中国高校技术市场, 2000 (6) :22-25.

[5]方宜, 张大亮.论地方工科院校科研工作的市场定位[J].科技管理, 2000 (4) :22-24.

[6]陈小虎.南京工程学院多元化产学融合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J].中国科技产业, 2008 (1) :16-19.

[7]杨忠泰.大学高科技产业:理论与运作[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1:123.

[8]科学技术部专题研究组.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调研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9.

参与体系 篇10

如果说课程学习为研究生从事研究工作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 那么课程成绩评价手段是激励研究生打好基础的重要手段。2010年7月, 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习与教学组织形式改革”课题小组针对当前研究生课程成绩评价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在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14所高校的研究生中进行问卷调查, 回收有效问卷共1251份。在针对研究生课程成绩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调查中, 51.9%的研究生赞同“反馈作用缺乏, 不能促进专业学习”, 这一数据表明, 研究生认为评价并没有发挥其加强课堂教学效果和促进课堂学习的功能。37.6%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教师主导, 缺乏自我评价及相互评价”, 这表明研究生有参与到课程学习评价的较为强烈的主观诉求, 希望能够改变在课程学习评价中完全由教师说了算的现状。另外, 还有31.5%的人认为教师“缺乏了解研究生的缘由和知识基础”, 这表明研究生期待教师能够针对研究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

课程学习评价是针对课堂学习过程和最终效果的学生评价行为。研究生课程学习评价体系是指用于评价研究生课程学习过程和最终成果的一整套课堂内部的学生评价制度。让研究生参与到课程学习评价, 实际上是赋予他们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权利, 通过评价促进课堂学习的改进, 并设计反馈机制, 由教师将评价结果反馈给研究生,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二、研究生参与课程学习评价的可行性与必然性分析

(一) 可行性:研究生具备参与课程学习评价的能力和素质基础

首先, 研究生具备参与课程学习评价的能力基础。他们在本科或硕士教育中形成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学科基本知识体系, 并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探究能力, 在科研中培养出对于专业较为敏锐的洞察力。其次, 研究生群体具备参与课程学习评价主观的素质基础。研究生群体经过层层选拔和历练, 智能、心理成熟度等方面都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具备更强的主体意识。因此研究生有能力参与到学习评价中, 并且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 必然性:多元主体参与是现代学生评价的必然趋势

在传统的学生评价中, 教师几乎控制了整个评价流程, 评价结果往往不能发挥其教育功能。随着理论领域对教育评价观念的不断更新, 原有的评价客体正在经历向评价主体转化的过程。多元主体参与评价成为学生评价的趋势。现代学生评价倡导将与学生评价相关的人员都尽可能地纳入到评价活动中来, 这些相关者包括“教师、学生群体、学生个体、学校教育管理人员、教育行政机构、校外某一方面的专家和与学校教育有关联的社会成员和组织”[1]。学生作为整个教育过程的亲身体验者, 应该被赋予一定的发言权。特别是对于具备很强主体意识的研究生群体来讲更是如此。在自我评价中, 研究生的反思能力可以获得提升。研究生作为主体参与到学生评价, 赋予了评价的教育意义, 可以改变传统课堂上单一的学习和交往模式, 对研究生课堂教学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研究生参与课程成绩评价体系的构想

现代学生评价强调评价功能的形成性, 重视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提倡评价类型的多样性。这些准则对于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评价同样适用, 但由于研究生课程的特殊性, 还应该注重评价客体的参与性。需要特别强调的是, 研究生参与课程学习评价的前提是, 教师应始终居于主导地位, 承担研究生教学任务的教师扮演着知识传授者和学者的双重角色, 应该具备把握某学科前沿动态, 并把研究生带到该学科前沿的能力。这决定了他们在课堂对话中所处的位置仍然是中心的、掌控全局的。

按照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可将学生评价分为定位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及总结性评价等四种类型。鉴于考试和测试手段在研究生学习评价中使用的频率较低, 因此不作为单独部分加以分析。笔者认为, 研究生应该参与到由定位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组成的评价体系的各个环节中。

(一) 研究生通过参与教师的定位性评价, 修正教学目标和内容

“定位性评价是在特定的教学活动之前, 判定学生的前期准备。它主要解决的问题为:学生是否已掌握了参加预定教学活动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在多大程度上学生已经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兴趣、习惯以及其他个性特征显示何种教育模式最为合适”[2]。教师在进行定位评价时, 可以使用调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问卷的设计应该尽可能简洁明了, 评价准则宜采用概括性问题。概括性问题设计的思路应该大致遵循上述定义, 并在此基础上适当深入。调查的问题可以涉及:该课程方面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原有的专业和知识结构;是否具有相关工作经历;平时的兴趣爱好;希望的授课方式和评价方式等等。

(二) 通过对形成性评价的参与, 实现教学相长, 促进每一个参与课堂的个体共同成长

“形成性评价主要在于不断地反馈学生学习成功或者失败的信息。它特别注重强化学生学习的成功之处, 显示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具体学习错误”[3]。由此定义可以看出, 形成性评价是过程导向的, 这决定了它的评价结果往往也具有分析性、内部导向的特征。

1.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双向互动。

构建这一部分评价, 目的是立足于师生之间在专业上的沟通。对于研究生学业上的困惑和诉求、对于课堂的反馈, 教师要构建良好的沟通渠道。反馈往往是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收集学生想深入了解的内容, 通过互联网的交流进行个别指导。若想从整体上对授课对象进行把握, 则可以鼓励研究生对之前的学习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回顾性写作, 让研究生在对自身研究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的同时, 对课堂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和自身学习进程中的思考和疑惑。在这个阶段的评价中, 还可以采用“诊断性”测验的方式, 在授课的过程中预留出问题给研究生课后研究, 鼓励大家对思考结果以各种渠道进行反馈, 并可在下一次授课时进行有选择的点评。

2. 对课程论文选题的开放式评价。

课程论文写作是目前研究生课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考核方式。对于课程论文质量的监控应该尽量纳入到课程学习评价的体系中。课程论文从选题确定到最终的体现论文水平的成绩都应该置于课堂评价之下。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授课和研讨的过程中逐渐明晰课程论文的选题, 在学期结束之前教师可以将所有研究生的选题意向汇总, 有针对性地进行可行性评价, 将自己的评价结论和修改意见传达给研究生, 在意见传达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对他人的论题价值进行评价, 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 总结性评价中也应该重视研究生的参与

总结性评价是结果导向的评价方式, 以区别优劣为目的, 因此它往往以分数的形式呈现。课程学习的总结性评价一般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个部分。由于总结性评价需要研究生的参与, 因此教师应考虑在期末成绩当中留出适当比例作为研究生自我总结评价和总结性互评的空间。

1. 研究生的自我总结评价。

期末阶段的自我总结评价要求研究生对自己过去一个学期的收获进行总体评估。但这种评估应在规范评价工具和评价准则的基础上进行规范, 而不是评价者仅凭大致感受得出的笼统结论。教师可以考虑通过发放评分问卷, 设置若干评价指标, 并对各个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 对研究生的自我评价进行引导。比如, 可以设置如下指标:自身在授课内容方面的掌握程度、对自己课堂发言的满意程度、对自己课堂专题演讲的满意程度、对自己论文的评价等。然后由教师决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最后加权计算得出这部分评价的得分。

2. 研究生的总结性互评。

总结性互评是根据平时课堂交往中形成的对其他研究生同学的总体印象。和自我总结评价类似, 这一部分的评价同样可以采用分发评分问卷的方式进行。用于引导评分的指标可以包括:平时课堂发言、专题演讲表现、对自身学业的帮助程度等。同样的, 教师要对涉及的若干指标赋予权重。

研究生对于课程学习评价的参与程度和参与环节, 可以根据学科性质、授课内容、课程时间安排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安排。研究生参与课程学习评价实际上更多地体现了一种理念:尊重研究生教育教学在主体、目标、学习成果等方面要求的特殊性, 通过对教学评价方式进行变革, 形成更加自由、开放、活跃的学习环境和人际互动关系, 从而让研究生课堂回归到探究和创造知识的本质中去。

摘要:目前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评价已经出现了不适应研究生学习需求的现象。研究生应作为评价主体之一参与到课程学习评价中, 应该让研究生参与到定位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中, 促进课堂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关键词:研究生,参与,课程学习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言姝媛.多元主体参与学生评价之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5, (2)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参与体系】相关文章:

明确宗旨全员参与贯彻实施质量体系标准04-17

加强高校参与秦皇岛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11-21

公众参与04-15

有限参与05-02

参与05-03

重在参与05-05

参与作用05-07

全程参与05-10

员工参与05-14

动手参与05-16

上一篇:气体传感器阵列下一篇:马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