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行为分析

2024-06-29

关键行为分析(精选十篇)

关键行为分析 篇1

1. 布局管线

与别的建筑物进行比较, 有较多的特殊性存在于高层建筑中, 在以前的一些高层建筑物中, 通常都是坐北朝南对楼房进行设计, 在设计厨房时, 通常是在房间的北面。在对燃气管线进行铺设时, 顺势就将前管朝向了北面, 在厨房的位置留出三通, 通过管线地接引线管可以顺利出入。然而, 一些高层建筑则不同, 看似一个六面体的正方形是高层建筑外观呈现给我们的特点, 而且大多数高层建筑的底层都是商贸中心、办公场所和写字楼, 上面才是高档住所和居民楼, 所以, 在对高层建筑进行设计时, 在六面体的中间都存在一个井槽设置, 并且各个方向都有, 不管是最高层, 还是最底层都要对此进行设置, 槽宽在天井槽中有具体的规定一般控制在2到3米, 商贸最高层的顶板为天井槽的底面, 同时要按设计的图纸对管道进行详细的布设, 顺利的投入到天井槽之中, 在经过电梯室的时候要确保二者之间的兼容。此外, 还要及时的核对各个管道设置与设计图之间的匹配情况, 尽量保证管道布设达到设计图的设计标准。

2. 对高层建筑调压系统进行设置

为了能够有效的对压力进行调节, 都需要独立的设置高层建筑物的调压系统, 我们在选择调压设备的时候, 需要按照具体的情况来进行确定, 在对调压设备进行选择时, 对高层建筑庭院管网的设计上一定要做认真的考虑, 通常的时候, 用调压箱来替换调压柜, 同时, 流量在每小时必须要高于庭院管网的1.2倍。工作人员必须注意这一点, 用以防范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尽最大的努力促进高层建筑调压系统更加合理化的发展下去。如此一来, 不但能够非常便利的进行维修与操作, 并且可以用平台方式或者小区的露天绿地里安全的进行放置, 对环境的美观上不会带来影响。

二、关键设计分析

1. 为了防止建筑物沉降影响管道, 要对一定的沉降量补偿措施进行使用

沉降是建筑物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 沉降问题会经常出现在建筑物中。建筑物的沉降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燃气工程引入管, 一旦采取有效的策略, 燃气管道会受到建筑物沉降的破坏。通常, 在建筑物的基础外侧将沉降箱设置上去, 在对沉降箱进行安全安装时可以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联接的时候利用多个丝扣, 在组合弯头的时候可以按照顺时针方向进行。其次, 将金属管设置在其中, 这样在建筑物出现沉降情况的时候金属管能够有效的起到承压的作用, 进而不易弯曲。

2. 对设计上予以强化, 防止建筑出现沉降影响燃气管道

沉降的情况或多或少的都会出现在建筑物当中, 特别是一些高层建筑物当中,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威胁到燃气的引入管道。当有相对沉降出现在高层建筑物中时, 相对静止的情况就会出现在燃气的引入管道中, 高层建筑内部作用而带来的切应力就会有燃气的引入管进行承受, 一旦切应力超出了相应的极限, 断裂的情况就会出现在燃气管道中, 这样燃气泄露的情况就会发生, 严重的威胁用户的安全用气, 因此, 这是在高层建筑燃气设计中需要重视的工作。

3. 附加压头对燃气立管的影响

因为燃气与空气互相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容量, 因此, 不管是液化石油气还是天然气, 不管是密度高的空气还是密度小的空气, 都有较大的压头附加在上面, 所以, 为了有效的对压力进行调节, 都应该独立的设置高层建筑的调压系统。在选择调压设备的时候, 要按照具体情况而定, 附加压头出现在燃气的立管中可以按照这样的公式进行计算:

H (Ra-Rg) =△P, 在此式子中附加压头用△P进行标示;管道始末端的程差用H进行标示, 空气的密度用Ra进行标示;燃气的密度用Rg进行标示, 重力的加速用g进行表示, 我们可以利用上升管段进行举例说明:一旦燃气容重低于空气的容重, △P值是负, 一旦燃气的容重高于空气的容重, 这个值就是正, 我们在对家用燃气灶进行使用的时候, 0.5到1.5倍之间是一般前额定工作压, 当燃气火焰的稳定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后, 对灶具的热效率上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样就会降低燃气灶电子点火装置的成功率。一旦调压房挨着高层建筑, 在整个低压管网中使用燃气的用户又比较少, 调压房的出口压力引入管前的压力上又非常相似。因此, 就会有较大的波动情况出现在一些燃气用户灶前的压力中, 并且对最高允许的压力范围还会被超过, 这样一定的危险事故就极易发生。所以, 对于关键技术的设计上我们一定要仔细的进行研究, 将有效的应对策略制定出来。

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看, 为了将施加压头的影响消除, 可以对这样的方法进行使用:第一, 我们可以将阀门安装在立管上, 通过提升管道的阻力或者水利计算, 并且对管口径进行改变的方式, 将附加压头的影响予以消除。同时, 还可以将低压调压器安装在立管后表前, 在附加压头大于了200Pa之后, 低压调压器能够确保灶前的压力在规定的工作压力以内。

结语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 不断完善着城市建筑的配套设施, 高层建筑燃气工程就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对燃气工程进行设计的时候不但要求美观, 更重要的是要将其重要的功能作用发挥出来。这就需要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关键的技术上进行掌握, 那么, 通过文章上诉内容的阐述, 为有关部门及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摘要:燃气工程在建筑物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 对于这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 文章通过下文对高层建筑燃气工程关键设计技术上进行了分析。

关键字分析 篇2

通常的做法是把最主要的关键词放在首页上,比方上面例子中的云南旅游。其他处于第二级的关键词放在各个栏目或频道页。假如再有更长尾,属于第三级的关键词,就能够用内容页面来优化。

在首页上主关键词是优化的重点,从网页标题,加粗加重,Hx标签,关键词呈现的位置次数,都要比其他文字愈加突出。

二级关键词不是不能够呈现在首页上,实践上恰恰相反,二级关键词应该呈现在首页上,由于这些词对主关键词有增强作用。

搜索引擎经过语义剖析,同样也晓得这一点。这种语义联络不是从字面上了解的,而是经过大量统计数据得出来的。搜索引擎这点智能还是有的。

在首页上至少上面这些二级关键词会呈现在导航链接中。假如是我的话,还会在首页正文中恰当呈现一些,并链接到相应的栏目和频道页上去。

第三层次的更长尾的词,比方像西双版纳内部的详细旅游景点,就能够放在西双版纳栏目下面的详细内容页上。同样,这些内容页对频道页和首页的语义都会是增强,而不是没有联络。这样分配下来,整个网站会有一个很强的逻辑及语义关系系统,形如金字塔。首页是你最想排名的词,也是难度最大的词。整个网站无论是从语义还是从链接上,都突出首页的关键词。二级词散布在频道页上,这些词都是竞争相比照较弱的,不然放在频道页上很可能就排不上去了。

企业品牌关键价值分析 篇3

摘 要 当前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市场经济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随之品牌竞争力越来越重要。我国原有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容易制约现代企业的发展,已经不再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品牌作为企业最具活力的现实利润增长源泉,其价值的发挥已经成为站稳市场的关键。

关键词 企业 品牌价值 宝洁 联合利华

品牌的载体是用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分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者设计及其组合,是为企业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资产,其增值的源泉来自消费者对品牌载体本身的印象和感受。

1.品牌价值

良好的企业品牌,有助于企业文化生成。企业整合资源实施品牌战略,使消费者认可并产生购买行为,两者相互作用,逐渐积累为品牌价值。品牌之所以有价值并能为企业创造利润,是因为它在消费者心中产生了广泛的知名度,提高了消费者忠诚度。

一定地域内的品牌数量、质量不仅反映该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更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的基础。品牌经济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经济,同时它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品牌不仅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这不仅是现实社会的要求,更是获取市场信任的前提。

2.宝洁的品牌战略

宝洁公司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27,000名雇员。宝洁公司在全球80多个国家设有工厂或分公司,所经营的300多个品牌的产品畅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美容美发、居家护理、家庭健康用品、食品及饮料等。宝洁公司如此成功,得益于完备的品牌战略。

2.1多品牌战略

多品牌战略使企业可以抢占更多的货架面积,扩大产品的销售,争取那些品牌忠诚度不高的消费者,同时也能占领更多的细分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宝洁把多品牌战略运用得极为熟练。宝洁美尚品牌包括OLAY、SK-II、潘婷、飘柔、海飞丝等14个。健康类品牌5个,分别为佳洁士、护舒宝、朵朵、欧乐-B、品客。居家类产品5个,分别为汰渍、金霸王、兰诺、碧浪、帮宝适。为了支持多品牌战略,宝洁公司非常重视产品研发,使得公司的产品在各个细分市场都能占据一席之地。

2.2广告战略

宝洁对于广告的态度是重金投放,宝洁的广告从2004年后呈现“爆炸式”增长,从省级、中央电视台黄金段广告到互联网广告,其广告的强大覆盖力已经成为优势品牌或企业进行激烈市场竞争的重要战场之一。宝洁将人证法、言证法、数证法在广告策略中应用得当,使得看似统一的广告,却因为产品的不同取得了绝佳的效果。

2.3产品差异化战略

宝洁针对不同层次消费群体,同一层次群体不同诉求的消费群体都研发出优质产品。利用一功能多品牌、一品牌多功能的战略,使得企业在客户心中树立起实力雄厚的品牌形象,从而更全面地瓜分市场。

3.联合利华的品牌战略

3.1多品牌战略

对于大型跨国快消日化企业,在品牌战略上联合利华与宝洁一样,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多品牌战略。联合利华近年的业绩表明,“以企业增长为长久目标,以品牌战略为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正确的。但是联合利华的成功的多品牌战略,却是在原来纷繁复杂的2000余个品牌中选出了食品和饮料、家庭护理用品、个人护理用品、家庭净水四个领域1000多个核心品牌之后才逐步走向辉煌。

3.2品牌创新战略

创新是联合利华前进的动力,2009年联合利华全球研发资金投入达8.91亿欧元,在全球拥有6000多名研发人员,在三大洲建立了6个全球研发中心,开发应用多种新技术,将创新成果转化到未来的品牌价值中,塑造新品牌以更好地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3.3全球化与本土化品牌并行战略

一方面,联合利华洞悉当地市场,根据当地需求制定本土化品牌产品,比如在中国,中华牙膏家喻户晓;在印度,“博润泽二合一”(Bree)廉价香皂深受大众消费者的亲睐。另一方面,又不忘将国际化品牌推向世界,两股力量联合将联合利华推向世界快消行业的顶峰。

4.宝洁和联合利华品牌观念比较

5.结论

宝洁和联合利华之所以如此成功,离不开他们制定的品牌战略。对于企业而言,品牌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武器,代表着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对于消费者而言,品牌是品质与信誉的象征,可以减少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和风险。高价值的品牌效应,再配以精准的战略规划,产品的知名度和企业的形象会逐渐深入消费者心里。从而为进一步开拓市场,乃至占据市场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夏茵, 饶火英.宝洁营销成功的秘笈.企业研究.2007(01).

[2]巩一平.宝洁公司的品牌传播策略.企业改革与管理.2006(10).

通信信号分析工程的关键技术分析 篇4

为了扩大传输容量提高传输效率,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 我们常常要利用时分复用的原理将若干低速信号合并成一个高速数字信号流, 以便在高速信道中传输。

数字复接的设备则包括:数字复接器和数字分接器。数字复接器由同步定时、恢复单元和复接部分构成。给复接器提供统一基准时间信号的是定时单元而复接器的定时单元自身具备内部时钟, 它同时可以由外部时钟来推动;分接器的定时单元则只能由接收的时钟来推动, 并借助于同步单元的控制使得复接器与分接器的基准保持同步。

根据复接器输入端各支路的信号和本机定时信号的关系, 数字复接方法分为:同步复接和异步复接两类。同步复接可以说是数字复接的基础, 如果各输入支路数字信号相当于本机定时信号, 并且是同步的, 那么, 采用同步复接, 反之, 则需采用异步复接, 即同源信号的复接则可叫做同步复接, 异源信号的复接则是异步复接。

数字信号的复接方式则有换位复接、按字复接和按帧复接三种。按位复接的设备简单, 比较容易实现, 是目前用的最多的复接方式;按字复接虽然需要容量较大的缓存器, 但因为它有利于多路合成处理和交换, 因而, 会得到更多的应用;按帧复接虽然有利于交换, 但由于它需要容量较大的缓存存储器, 目前并无实际应用。

2 同步技术

数字通信的一大特点是:通过时间分割来实现多路复用, 而为了使整个通信系统有序准确可靠的工作, 信息的收发双方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时间标准, 这个时间标准就是靠定时去完成时间的同步, 同步系统质量的优劣则直接影响到通信系统的正常工作, 系统得以正常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按照同步的功用来区分的话, 则有载波同步、位同步、 (码元同步) 、群同步 (帧同步) 和网同步四种。

(1) 载波同步。

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是由解调方式决定的, 相干解调中首先要在接收端恢复出相干的载波, 它应该和发送端的载波再相位上保持特定的关系, 在频率上保持一致。在接收端获得这样相干载波的过程叫做载波跟踪或叫做载波同步, 它是实现相干解频的先决条件。载波同步的方法一般有两种, 分别是直接法 (自同步法) 和插入导频法 (外同步法) 。

(2) 位同步。

位同步有叫做码元同步或者比特同步, 不论是频带阐述还是基带传输都需要做到位同步。而为了避免传输中产生的干扰失真和混有噪声的的波形, 则必须在接收器的一端产生一个“码元定时脉冲序列”, 使此序列与接收器的接收码相一致, 方能使接收端的定时脉冲的重复频率和发送端码的速率保持相同, 才能使取样的判决时刻对准最佳取样判决位置。我们将码元定时脉冲序列与码元重复频率和相位一致的状况叫做位同步。

位同步的方法一般也有两种是直接法 (自同步法) 和插入导频法 (外同步法) 。而在此直接法还可以分为:滤波法、锁相法、包络检波法等。

(3) 群同步。

群同步也称作帧同步, 由于数字信号是按照一定的数据格式传送的一定数目的信息码元构成的一帧, 从而形成群的数字信号序列。所以对于数字信号来说, 有了载波同步和位同步之后, 因为在接收端要正确的恢复信息就必须对于句或帧的起始时刻进行有效识别, 在数字时分多路通信系统中形成的帧结构, 在接收端为了对各路信号进行正确分离, 则必须要在接收端产生与字、句和帧起始时刻相一致的定时信号, 我们称获得这些定时序列为群同步。

它的方法有:起止法、同步法、集中插入法和分散插入法四种。

(4) 网同步。

通信是在点与点之间进行的。它完成载波同步、位同步、群同步之后, 虽然可完成正常通信, 但现代通信往往需要许多点相互连接, 从而构成通信网, 在一个数字通信网中, 需要按照不同的目的把各个方向传来的信码进行分路、合路以至交换, 为了让这些功能得以实现, 就必须做到网同步。

3 扩频技术

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来源于信息论。指系统占用的频带宽度要超过传输的用户基带信号的原始频带宽度的通信方式。在发送端频带的展宽主要要通过扩频调制的方法来实现。

扩频技术的主要特征是信息码元带宽在扩频前小于扩频后的扩频码序列的带宽, 扩频信息则具有扩频编码调制和信息相关处理的两大特点, 现如今C D M A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多址接入方式, 而扩频技术是实现它的基础。

扩频技术具有几大优点。

(1) 易于实现更大容量的多址通信。 (2) 低功率谱密度。因为扩频属于宽带系统, 频带越宽, 功率谱的密度越低, 所以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对人体的影响和其他系统的影响小。 (3) 保密性好。无论采用什么方式, 扩频频谱均近似白噪声, 具有很好的保密性。 (4) 抗干扰能力强并且处理增益GP越大, 它的抗干扰能力越强。 (5) 易于实现分集的多种形式提高抗干扰性。 (6) 易于实现精确的测距与定时广泛应用于导航与雷达等系统。

扩频技术的几大缺陷。

(1) 系统的实现较为复杂。 (2) 占用信道频带宽。扩频后的码序列大于扩频前。 (3) 在时变信道中实现同步困难。

扩频技术通过直接序列扩频、跳变频率扩频、跳变时间扩频和混合扩频等方式进行工作。

4 多址技术

基地台需要实现多元连接的功能, 多址技术是经济的利用频谱和有效实现多元连接的关键。

多址技术可以分为:空分多址、时分多址、频分多址和码分多址等方式。需按用什么方式, 要考虑蜂窝系统工作城市环境的恶劣状况如:建筑物林立、多经效应影响的严重程度, 电磁波的吸收与散射、工业和各种电磁干扰众多用户位置迅速变化而接收条件的迅速变化等等。为避免相同频率信道的干扰, 多址技术需要研究小区之间相隔的距离, 相邻的不同频率的小区大小, 小区内多址方式的选取以及小区内多址方式与空分区域的关系。

5 结语

在当前通信飞速发展的今天, 新技术层出不穷, 不少人在描述未来信息社会中人们生活时说几乎生活中的很多活动都要通过信息的交换与传输来完成的, 为了适应新形势, 原有的传统通信系统受到冲击, 必须不断发展和改良, 以促进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式臣.数字通信技术[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9) .

[2]袁贵民.移动通信[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 .

[3]邹云屏.信号与系统分析[M].科学出版社, 2009 (8) .

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 篇5

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Key Successful Factors [KSF],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CSF])

[编辑]

什么是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关键成功因素法(key success factors,KSF)是信息系统开发规划方法之一,由1970年由哈佛大学教授William Zani提出。

关键成功因素(key success factors,KSF),关键成功因素是在探讨产业特性与企业战略之间关系时,常使用的观念,是在结合本身的特殊能力,对应环境中重要的要求条件,以获得良好的绩效。

关键成功因素法是以关键因素为依据来确定系统信息需求的一种MIS总体规划的方法。在现行系统中,总存在着多个变量影响系统目标的实现,其中若干个因素是关键的和主要的(即成功变量)。通过对关键成功因素的识别,找出实现目标所需的关键信息集合,从而确定系统开发的优先次序。

关键成功因素指的是对企业成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关键成功因素法就是通过分析找出使得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然后再围绕这些关键因素来确定系统的需求,并进行规划。

[编辑]

关键成功因素的4个主要来源

关键成功因素的重要性置于企业其它所有目标、策略和目的之上,寻求管理决策阶层所需的信息层级,并指出管理者应特别注意的范围。若能掌握少数几项重要因素(一般关键成功因素有5~9 个),便能确保相当的竞争力,它是一组能力的组合。如果企业想要持续成长,就必须对这些少数的关键领域加以管理,否则将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即使同一个产业中的个别企业会存在不同的关键成功因素,关键成功因素有4个主要的来源:

个别产业的结构:不同产业因产业本身特质及结构不同,而有不同的关键成功因素,此因素是决定于产业本身的经营特性,该产业内的每一公司都必须注意这些因素。

竞争策略、产业中的地位及地理位置:企业的产业地位是由过去的历史与现在的竞争策略所决定,在产业中每一公司因其竞争地位的不同,而关键成功因素也会有所不同,对于由一或二家大公司主导的产业而言,领导厂商的行动常为产业内小公司带来重大的问题,所以对小公司而言,大公司竞争者的策略,可能就是其生存的竞争的关键成功因素。

环境因素:企业因外在因素(总体环境)的变动,都会影响每个公司的关键成功因素。如在市场需求波动大时,存货控制可能就会被高阶主管视为关键成功因素之一。

暂时因素:大部份是由组织内特殊的理由而来,这些是在某一特定时期对组织的成功产生重大影响的活动领域。

[编辑]

关键成功因素的8种确认方法

环境分析法(Environmental analysis):包括将要影响或正在影响产业或企业绩效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外在环境的力量,换句话说,即重视外在环境的未来变化,比公司或产业的总体变化来得重要,惟实际应用到产业或公司上会产生困难。

产业结构分析法:应用Porter所提出的产业结构五力分析架构,作为此项分析的基础。此架构由五个要素构成。每一个要素和要素间关系的评估可提供分析者客观的数据,以确认及检验产业的关键成功因素。产业结构分析的另一个优点是此架构提供一个很完整的分类,另一项优点就是以图形的方式找出产业结构要素及其间的主要关系。

产业/企业专家法:向产业专家、企业专家或具有知识与经验的专家请教,除可获得专家累积的智慧外,还可获得客观数据中无法获得的信息,惟因缺乏客观的数据导致实证或验证上的困难。

竞争分析法(Competitive Analysis):分析公司在产业中应该如何竞争,以了解公司面临的竞争环境和态势,研究焦点的集中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资料,且深度的分析能够有更好的验证性,但其发展受到特定的限制。

产业领导厂商分析法:经由该产业领导厂商的行为模式,可当作产业关键成功因素重要的信息来源。因此对于领导厂商进行分析,有助于确认关键成功因素,惟对于其成功的解释仍会受到限制。

企业本体分析法:此项技术乃针对特定企业,对某些构面进行分析,如优劣势评、资源组合、优势稽核及策略能力评估等。由于透过各功能的扫瞄,确实有助于关键成功因素的发展,但实在耗费时间且数据相当有限。

突发因素分析法:此项技术亦是针对特定企业,透过对企业相当熟悉的专家协助。虽然较主观,却常能揭露一些其它传统客观技术无法查觉到的关键成功因素,且不受功能别的限制,甚至可以获得一些短期的关键成功因素,惟难以验证这些短期的关键成功因素。

市场策略对获利影响的分析法(PIMS Results):针对特定企业,以PIMS(Profit Impact of Market Strategy)研究报告的结果进行分析。此技术的主要优点为其实验性基础,而缺点在于“一般性的本质”,即无法指出这些数据是否可直接应用于某一公司或某一产业,也无法得知这些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编辑]

关键成功因素法的步骤

关键成功因素法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一个完整的KSF分析方法主要有五个步骤:

1、公司定位;

2、识别KSF;

3、收集KSF情报;

4、比较评估KSF;

5、制定行动计划。)

1.确定企业或MIS的战略目标;

2.识别所有的成功因素:主要是分析影响战略目标的各种因素和影响这些因素的子因素;

3.确定关键成功因素。不同行业的关键成功因素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行业的组织,由于各自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差异和内部条件的不同,其关键成功因素也不尽相同;

4.明确各关键成功因素的性能指标和评估标准。

关键成功因素法的优点是能够使所开发的系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较快地取得收益。应用关键成功因素法需要注意的是,当关键成功因素解决后,又会出现新的关键成功因素,就必须再重新开发系统。

行业关键成功因素是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环节。可以通过判别矩阵的方法定性识别行业关键成功因素。其具体操作过程是采取集中讨论的形式对矩阵中每一个因素打分,一般采用两两比较的方法,如果A因素比B因素重要就打2分,同样重要就打1分,不重要就打0分。在对矩阵所有格子打分后,横向加总,以次进行科学的权重分配。一般权重最高的因素就成为行业关键成功因素。下表为运用判别矩阵方法设计的行业关键成功因素分析表。

[编辑]

关键成功因素法案例分析

[编辑]

案例一:运用关键因素分析法分析财务战略[1]

采用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设立公司财务战略绩效评价体系。关键因素分析法(KSF)是信息系统开发规划方法之一,1970年由哈佛大学教授WilliamZani提出,近几年被广泛应用于绩效评价中。关键因素分析法是以关键因素为依据来确定评价系统信息需求的一种总体规划的方法。该方法认为:在绩效评价系统中,总存在着多个变量影响评价活动目标的实现,其中若干个因素是关键的和主要的。

通过对关键因素的识别,找出实现目标所需的关键信息集合,从而确定评价系统的评价体系。利用关键因素分析法,可将公司财务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为财务策略层。按照公司财务策略组成内容不同,这一层面又分为筹资策略、投资策略和股利分配策略。

第二层面为关键因素层。关键因素是指在评级体系中对评价成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对于公司财务战略绩效评价来说,其评价的核心内容是对各财务策略实施的投入产出效率的评价,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1)各项财务策略实施能否使公司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

(2)各项财务策略实施能否使公司保持良好的财务关系因此,本文选取资金效率资金风险资金成本和财务关系为关键因素,围绕这四个因素综合确定公司财务战略的绩效。

第三个层面为关键业绩指标层关键业绩指标(KPI)是关键因素在评价活动的实际应用,其关键两字的含义即是指能反映某一关键因素的财务本质的重点指标该指标层既包括定量的财务类指标,也包括定性的非财务类指标其中定量指标主要反映各财务策略实施的成本与效果,如资金成本总资产周转率等定性指标主要反映战略方向财务关系以及战略与环境的适应性等内容,如优势与劣势公司提供信息的及时性与有用性等指标因此,该指标体系为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的有机结合体这一层面将关键因素分解为具体的财务策略评价指标这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财务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图

基于关键因素分析法构建的财务战略绩效评价模型分为3层:第一层为策略层,分别描述各财务策略的绩效状况;第二层为关键因素层,这里关键因素的确定将紧紧围绕资金周转效率的评价,同时兼顾财务策略实施中财务关系的评价;第三层为关键业绩指标层,根据各关键因素的财务本质细化为具体评价指标。

[编辑]

参考文献

1.↑ 昝新明.基于关键因素分析法的财务战略绩效评价体系设计[J].财会

通讯(综合版),2008,(10)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30

分享到: 新浪微博

人人网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

本条目相关资讯

实施翻转课堂的关键要素分析 篇6

【关键词】翻转课堂 教学视频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C-0006-02

一、翻转课堂的产生、发展和特点

(一)翻转课堂的产生和发展

翻转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时间,学生在课前先通过教学视频自主学习,课堂上通过完成作业、互动交流等方式完成知识的消化吸收的教学形式。翻转课堂最早开始于美国的高校教学。自1996年起,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莫林·拉赫和格伦·普拉特就在经济学入门这一课程中开始尝试根据不同主题制作教学视频,学生被要求在课前观看视频资料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上则围绕疑问开展讨论,教师给予针对性的讲解。2000年,莫林·拉赫和格伦·普拉特在论文《颠倒的课堂:建立包容性学习环境的途径》中向世人介绍了这种模式及取得的成绩。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为了方便缺课的学生在家补课,尝试使用录屏软件录制PPT文稿并配以实时讲解,然后将视频资料上传到网络供学生学习观看。在看到这种方式确有成效后,两位教师逐渐以教学视频取代课堂讲授,课堂时间则主要用于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而让翻转课堂为中国教育界所熟知的则是“可汗学院”,可汗学院是由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的一家非营利教育机构,目前机构通过网络提供教学视频,内容分为数学、科学、金融经济、人文等几大类,是一个可以进行自我学习的互动式教育系统。

(二)翻转课堂的特点

1.教师与学生角色发生转换

传统的学习过程包括传授知识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翻转课堂翻转的不仅是学习的时间和地点,还包括学习的流程和师生角色的转换。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决定授课的内容、方式和进度,而在翻转课堂上,学生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决定学习的进度和关注点,而教师更多的是起到引导和辅导的作用。

2.视频短小精悍

可汗学院提供的视频长度大多在15分钟以内,最短的甚至只有1分多钟,每段视频针对一个概念或知识点,课程直接切入主题,也便于学生查找。简短的视频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3.成本低,视频制作较为简单

制作教学视频所需要用到的硬件设备其实很简单,只需要一台安装有录屏软件的电脑、麦克风、摄像头和数位板即可。翻转课堂具有网络传送的便捷与视频重复利用成本低的优点,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进一步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分享到优质、免费的教育资源。

二、对翻转课堂认识上的误区

(一)翻转课堂就是视频制作

很多人一提到翻转课堂,都认为关键在于视频的制作,目前国内关于翻转课堂的教改培训中,重点也是传授录屏软件的使用和制作技巧。实际上,视频只是传授知识的方式之一,富有成效的互动学习,这才是翻转课堂的真正价值所在。

(二)翻转课堂就是在线教育

翻转课堂不是在线教育的代名词。过去在线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方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而在翻转课堂中,在线学习只是学习过程的第一阶段,更为重要的知识内化过程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生最终还是要回到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就第一阶段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

(三)翻转课堂就是学生自主学习

翻转课堂并不是学生在孤立地学习,仅仅相反,翻转课堂更强调师生间的互动及学生之间的协作。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应当考虑如何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及时反馈学生的疑惑和要求,对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教师通过布置项目,鼓励学生间的相互协作,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形成。

(四)翻转课堂能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所有问题

诚然,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更灵活,能让学生发挥更大的自主性,学习效果也更为显著,但翻转课堂并不适用于所有学科,例如有些内容是需要教师集中系统讲授的,采用翻转课堂可能会割裂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因此哪些学科或者知识点更适合采用“翻转课堂”的确值得教师深入研究。

三、开展翻转课堂的关键要素

(一)教学视频的设计与制作

1.合理选取适合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知识点。目前国内不少学校都在轰轰烈烈地推行翻转课堂,然而通过总结实践经验,发现并非所有的课程都适合“翻转”,在同一门课程里,也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非要采用翻转课堂才有效率。教师首先应当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全面分析课程的知识点,对于其中的难点、热点、疑点、重点,考虑通过视频教学是否更能提高学习效率,对于需要教师先行系统讲授的内容,或是一些非重点内容,仍然可以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2.精心制作教学视频。目前在翻转课堂中使用得较多的是微视频,所谓微视频,是指时长一般不超过20分钟,可通过个人电脑、摄像头、DV、手机等视频终端摄录及播放的视频短片。

从视频的形式上看,怎样在10多分钟过程中牢牢抓住学生眼球,需要教师在录制视频时充分考虑视频的视觉效果,灵活采用画面、声音等多种表现手法,此外,字幕的配合也很重要,字幕是画面、声音的延伸和补充,能够弥补授课者口音的缺陷,更清晰准确地传达视频的信息。

从视频内容的实质上看,教师需要把握的是视频应当有益于学生在课前进行探究式学习,视频应当是那些足以引发学生兴趣、讨论、质疑的材料,如果视频只是单纯的录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实质上还是没有打破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模式,只不过将听课的地点由课堂移到了课外,终究是回到传统教学的老路上了。

3.扩展学习资料的准备。除了传授知识所需用到的教学视频,教师还应当着手建立扩展资料库,为学生提供可以扩展学习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其他开放学习平台提供的视频、文字阅读资料、习题库等。扩展学习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所学内容的背景知识、与其他知识的联系,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同时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师在上课前的准备

首先,在正式上课前,教师应当确保学生已经观看了教学视频,并完成单元检测,即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基础性的测试题目,以便于学生自己及教师发现问题,了解实际学习效果。

其次,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任务设计推动学生间进行互助交流,对于一些自控能力较差,或是自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学习小组可以起到监督和带动的作用,帮助学生打破在课外学习的孤立感,进一步增强学习效果。

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疑问进行整理,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应放在课堂上集中讨论解决,对于个别学习相对滞后,或是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存在的问题,可以在课前单独给予指导。

(三)课堂活动的组织

目前在国内提及翻转课堂,大部分人都是集中在如何制作教学视频上,但实际上比视频更为重要的是课堂活动的组织。在课堂时间里,教师需要与学生在课堂上进一步交流和探讨,解决学生的疑问,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1.解决学生疑问,层层引导。学生完成了前一阶段的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直入主题,就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疑惑集中给予解答,此外,教师也应关注个别思维更加活跃,学习进度较快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这类问题往往可以做为一条主线,引导学生作进一步的探究。

2.交流协作,加深内化。由于教学视频可能只涉及基本的知识讲解,因此在知识深化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及学习能力将学生分组,通过布置任务完成知识的深化和内化,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和批判,同时也提升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在学生分组学习时,教师也应参与到学生当中,对出现的问题给予点评,及时纠正偏离方向的讨论,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如前所述,课前的教学视频只针对重难点,对于其它一般性的知识点,教师可以放在课堂上完成讲授,避免知识的割裂。

(四)对硬件设施的要求

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翻转课堂的开展提供了条件,互联网上一些免费的学习平台,使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学。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计算机和网络的运用应当是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便捷和有趣,而不是分散学生注意力,甚至干扰学生的正常学习。

(五)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应当有教学改革创新精神。翻转课堂成效如何,取决于教师的思维是否开阔。推行翻转课堂不能盲从跟风,实际上,翻转课堂与我们多年来所倡导的教学改革的核心是一致的,即转变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与其它教学模式一样,翻转课堂只是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关键还是需要教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否则,也不过是给传统教学披上一件现代信息技术的外衣而已。

2.教师要有较高的教育信息化素养。大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仅限于制作PPT课件,要开展翻转课堂,教师至少需要熟悉一两款录屏软件的使用,能熟练操作音、视频录制设备,掌握网络信息发布技术。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革新,将教师从传统的课堂讲授中解放出来,为教师展示才华提供了舞台,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当立足目前的课堂教学实情,反思存在的问题,把握实施翻转课堂的关键性要素,真正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 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2013(1)

[2]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 中国远程教育,2013(10)

【作者简介】荣远兰(1979- ),女,广西南宁人,硕士,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商法。

蛋鸭笼养关键技术分析 篇7

1.1 提高单位面积效益和劳动生产率

蛋鸭笼养采用双列式3、4层笼养方式占地面积小, 可以充分利用空间, 单位面积鸭舍的饲养量较地面平养大幅度增加, 从而提高了鸭舍的利用效率和单位面积产出。由于简化了饲养管理操作程序, 降低了劳动强度, 劳动生产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 便于机械化、集约化的饲养。

1.2 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采用笼养方式可使个体健康和生产性能状况信息得到及时反馈, 有利于淘汰不良个体, 使鸭群产蛋率大幅度提高。笼养蛋鸭由于不易发生抢食现象而采食均匀, 体重均匀、开产整齐, 又因活动范围小, 减少运动量和体力消耗, 从而降低了饲料消耗。有研究表明:笼养蛋鸭开产日龄、产蛋期饲料转化率均由于平养模式。

1.3 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清洁生产

笼养蛋鸭刚产下的鸭蛋, 由于斜坡和重力作用滚到集蛋框中, 脱离了与鸭身体的直接接触, 且笼子底部与鸭蛋直接接触面比较干净, 降低了鸭蛋污染程度, 较完整地保存蛋壳外膜, 有利于延长鸭蛋的保鲜和保质期, 改善鸭蛋外观, 减少蛋制品加工过程的洗蛋工艺, 增强鸭蛋的市场竞争力。

2 蛋鸭笼养的关键技术

2.1 鸭舍场址的选择与建设

鸭舍要求建在通风良好, 采光条件较好的地方, 并配置电灯辅助照明。产蛋鸭舍的建设与产蛋鸡舍基本形式相同, 须具有良好的通风、采光与保温性能, 也可用蛋鸡舍进行改建。一般每幢产蛋舍面积为150~200m2, 饲养量控制在2 000羽左右为宜, 以便防疫与管理。

2.2 笼具的设计要求

鸭笼尺寸要适应鸭体型的需要, 与集约化笼养鸡设备相比稍大, 食槽稍宽, 便于鸭呷食;其它基本无差异。笼前门高40cm, 宽40cm;笼后门高30cm。食槽宽13cm。每组笼架宽160cm, 高155cm, 跨度200~220cm。粪槽宽200~220cm, 坡度为进口30cm, 出口40cm, 设刮板机械清粪。

2.3 品种选择

笼养蛋鸭要选择体型小、成熟早、耗料少、产蛋、适应性强的品种, 如康贝尔鸭、樱桃谷鸭、绍鸭、金定鸭、荆江鸭、宜春鸭和中山鸭等。为了提高经济效益, 要选择健壮、无病、大小整齐的青年鸭进行笼。这样, 鸭上笼后, 经半个多月的适应期即可陆续产蛋, 每年春秋两季为高产期。成年母鸭第1年产蛋率最高, 第2年开始留优去劣, 逐步更新。

3 蛋鸭笼养饲养管理要点

笼养蛋鸭的饲养管理一般分为地面平养和笼养两个阶段, 地面平养主要经历育雏期和育成期, 笼养则是产蛋期, 两阶段的栏舍要求和管理特点有所不同。

3.1 育雏期管理 (0~4周龄)

育雏期鸭的抵抗力比较弱, 重点做好保温和免疫接种工作。不论是地面平养还是在多层的育雏笼中育雏, 都要在进雏前2h把室温升到33℃左右, 并且要保持基本稳定, 不能忽冷忽热。入舍后温度应调整到33~35℃, 以后每天降低0.5℃, 直到18~22℃时维持不变。舍内的温度要尽量保持均匀和恒定, 昼夜温差不要超过3℃。雏鸭开水的温度以25~30℃为宜, 水中加入电解多维、5%葡萄糖和预防用药, 在每只雏鸭都喝上水后即可开食, 将称好的饲料撒在料盘或塑料布上, 5日龄后可逐步过渡到使用U型料槽。注意饮水器和料盘的距离要近, 便于饮水。料型以颗粒料最好, 2周内最好使用破碎的颗粒料。前期的免疫接种比较密集, 免疫接种程序要根据当地流行病史来制定。如果在育雏育成舍中育雏, 一般在2~3周后便可适当打开保温棚的门, 让鸭雏自由进出。

3.2 育成期 (育雏期末至开产前)

育成期的饲养特点是进行限制性饲养, 即有计划地控制饲喂量或限制日粮的蛋白质和能量水平。限制喂料量确定的依据是鸭群的平均体重, 即将抽样平均体重与标准体重进行比较来确定。应注意必须保证足够的采食和饮水位置;及时整群, 分体重档次喂养;在9~10周龄上笼为宜, 使其尽早适应笼养的环境。上笼时应逐只鸭调教使其学会乳头饮水器饮水, 以免饮不到水而导致生长发育不良, 甚至死亡。

3.3 产蛋期 (开产至淘汰)

120日龄左右开产的蛋鸭一般在80日龄左右上笼, 转笼后的前5日最为关键, 这段时间是鸭的适应期, 也是笼养蛋鸭成败的关键环节。主要有以下几个关键技术措施:1) 在转笼前3d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 减小转笼时的应激反应。2) 鸭上笼后把乳头饮水器调至慢慢滴水, 让鸭认识水源。第2天对不会饮水的鸭只进行人工调教饮水。3) 观察鸭的活动状况, 将弱小病残的鸭挑出, 其它能正常生活的鸭可将其乳头饮水器关紧。4) 刚转笼的鸭继续喂育成料1周左右稳定后, 再逐渐过渡到产蛋料。

3.4 疫病防控

鸭场的综合防疫措施主要包括:限制无关人员进出, 创造良好的隔离条件;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通风干燥;全进全出制的鸭舍场地、用具彻底消毒;用百毒杀等消毒剂定期带鸭消毒;严格执行免疫程序, 病鸭及时诊治;出现病死鸭, 其尸体需做无害化处理。

4 小结

蛋鸭笼养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养殖方式, 解决了蛋鸭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其能够显著提高鲜鸭蛋的成品率和清洁度, 避免对河流、湖泊的污染, 在疫病防控, 饲养管理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因而是我国蛋鸭规模化养殖的主要发展方向。

摘要:我国是世界蛋鸭饲养和消费的第一大国, 蛋鸭产业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环境保护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修订草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各级政府和畜牧主管部门对环境保护和家禽产品质量安全非常重视。因此, 具有健康、高效、节水、节粮等诸多优点的蛋鸭笼养模式逐渐受到重视和推广, 并已在浙江、江苏、湖北、江西等省的多家蛋鸭养殖、育种企业成功应用, 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蛋鸭,笼养,关键技术,饲养管理

参考文献

[1]梁巍, 张书杰.蛋鸭笼养与放养效益探讨[J].畜牧兽医杂志, 1996, 15 (3) :26-27.

高速列车关键技术分析 篇8

一般来讲如果依据动力驱动以及轮对分布对高速列车进行划分,则包含了动力分散和动力集中两种高速列车;如果是依据车辆联结和转向架予以划分则包含了铰接型和独立型两种高速列车。随着现今技术发展高铁列车在运行速度上实现了较大化提高,顺利实现每小时三百千米以上的运行速度目标。下面就高速列车关键的五项技术进行阐述分析。

1 关键技术之牵引传动

牵引传动该种技术主要是包含了特殊装置要求以及变流系统。首先从特殊装置要求来讲,牵引传动需要建立在额定大功率基础上,牵引电机具备维修便捷以及较轻重量和耐复杂环境的实际特点,对于牵引电机进行速度控制也会比较便捷。牵引电机在速度转矩方面能够可抑制无转向,损害机械以及电气较小;其次从变流系统来讲主要是建立在交流——直流——交流转换基础上,简单来讲就是将交流单项电向直流电予以转变之后,利用逆变器再实际转变为交流三厢可调频电流,进而为牵引电机实际运行而服务。高速列车实际应用的变流系统相较于工业生产涉及变流系统更加优越,不仅具备较宽调速,而且还具备较强电压波形,尤其是在牵引传动方面可靠性较高同时效率较高,还具备较强防震功能。

2 关键技术之复合制动

复合制动该种技术主要是包含了基础制动以及制动两种系统。相较于一般列车,高速列车实际应用的复合制动该种技术要更为先进,所谓复合制动就是能够保证高速列车在紧急状况下实现短时间或者是短距离有效制动,从而将行车安全予以有效保障。首先从制动系统来讲,高铁列车涉及的先进制动系统主要是建立在摩擦制动以及电气制动两种复合方式基础上,在实际制动环节中通常首先电气制动,通过列车动力和空气动力进而实现列车自动控制运行。而在此基础上配合摩擦制动;其次从基础制动来讲,基础制动建立在盘形功率装置基础上,因此也可以将基础制动称之为是盘形制动[1]。在实际制动环节列车闸片会和相应制动盘予以良好协作,通过将两者强度予以增加以及热裂纹予以减少进而起到制动效果。

3 关键技术之高性能转向架

高性能转向架该种技术主要是包含了悬挂以及有源控制两种系统。所谓高性能转向架使高速列车具备了运行灵活性以及曲线性。这对于高速列车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首先从悬挂系统来讲,一系悬挂利用簧下质量以及轴箱定位来对高速列车稳定运行予以作用,而二系悬挂相较于一系悬挂更为重要,能够对高速列车在较快速度的实际运行中避免较大震动状况产生,二系悬挂中的空气弹簧能够将列车运行很想刚度予以良好降低,并对列车运行水平予以调整变位;其次从有源控制来讲,通常高速列车在曲线性以及相应的平稳性和稳定性三者之间具备较强的制约性,简单来讲就是列车运行稳定和运行曲线以及运行平稳三者相互作用而又互相约束。有源控制该种系统中将列车运行中上述三者数据予以分析,之后对空气弹簧实际参与予以相应调整,结合半主动以及主动两种控制技术进而保证列车实现平稳稳定安全运行。

4 关键技术之轻量化

轻量化该种技术主要是包含了车体以及转向架两方面,首先从车体方面轻量化来讲,传统慢速列车通常应用碳素钢该种材料来加工车体,而该种材料不仅具有较大自重同时实际使用寿命也不够长,基于此高速列车将车体材料赋予轻量化先进技术,采用非金属性高分子优化材料作为车厢以及内部设备的主要材料,而采用不锈钢又或者是耐挤压铝合金作为车体材料。基于此高速列车在车体方面则具备了维修较少同时无需涂装的实际特点。而无论是高分子还是耐挤压铝合金等等材料均从很大程度上将运行中的列车予以减重;其次从转向架方面轻量化来讲,一般运行中高速列车实际转向架占到了整体列车自重的25%到30%之间[2]。而对于转向架予以减重就显得至关重要。现今高速列车往往将无摇枕该种结构应用在转向架的加工制作中,同时将H型钢板作为转向架实际材料,车轴空心同时取消端梁从而真正对转向架予以了优化。

5 关键技术之空气动力学

空气动力学该种技术主要是包含了列车头以及列车外形两方面设计技术。首先从列车头方面设计技术来讲,一般高速列车在实际运行中由于速度较快因此实际受到的阻力也会更强,如隧道气压波以及列车外部压力和相应的空气阻力等等,如果是以往的四方型列车头往往在较强的运行阻力下是很难实现提速目标的。但是如果应用空气动力该种先进设计技术可以将列车头予以流线型实际设计,而具备流线型的列车头以细长尖头为主,阻力更小;其次从及列车外形方面设计技术来讲,高速运行中的列车需要具备平整光滑的外部表面,尤其是各个车厢之间需要过渡平滑这样才能将运行中气动侧力以及交会压力予以良好减少,而先进的空气动力该种设计技术则能够较好实现上述目标[3]。

6 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现今高铁成为了国内居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而高铁列车提高运行速度以及强化运行安全成为了现今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大众关注焦点。而通过空气动力以及轻量化和相应的高性能转向架等关键的五项技术则可以将高速列车实际运行速度良好提高并大大的提高了其运行安全。

参考文献

[1]缪炳荣,张卫华,邓永权等.新一代中国高速铁路动车组面临的技术挑战与策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5(04):98-112.

[2]李芾,安琪,黄春蓉.中国铁路列车车辆装备技术发展及展望[J].中国铁路,2012(11):11-17.

成功招聘的关键因素分析 篇9

如果以新员工上岗后的工作绩效来证明当初的招聘是否成功的话, 招聘最终将出现四种可能的结果 (如下图所示) 。其中包含了两种招聘失败的情形, 一为接受错误;一为拒绝错误。接受错误可能导致组织绩效的低下, 丧失组织发展的时机, 增加因重新招聘而带来的成本;拒绝错误可能导致组织外部形象受损, 使组织外的人才受到打击, 产生对组织的失望感, 转向组织的竞争对手, 从而影响招聘人才申请池的状况;而对于内部员工而言, 则易使其产生挫败感, 工作积极性降低, 从而影响工作团队士气。那么, 怎样才能力求招聘的成功呢?诚然, 成功的招聘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 但如果能找出其中的关键点, 也即如果能抓住成功招聘的关键因素, 对于企业的招聘工作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成功招聘的关键因素之一:能岗匹配

成功的招聘应是因事用人, 为工作挑选合适的员工, 也即员工的能力与岗位应匹配, 达到“适才适用”, 避免出现“低才高就”或“高才低就”的现象。在招聘过程中对招聘原则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诚然, 与招聘工作相关的原则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原则, 双向选择原则, 能岗匹配原则, 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原则, 招聘收益最大化原则等, 但我们需要找出其中最为关键的原则, 在招聘工作中加以落实, 这样才能为成功的招聘奠定基础。在招聘诸多原则中, 被誉为黄金法则的为能岗匹配原则。因此, 对能岗匹配原则的把握就是招聘原则中的关键因素。

能岗匹配的原则要求应聘者的能力与岗位要求的完全匹配, 其核心思想是, 最优的不一定是最匹配的, 最匹配的才是最优选择。因此, 企业在招聘中一定不能把目标定的过高, 要抵挡得住特别优秀或高端人才的诱惑, 应从自身的实际来考虑对应聘者的选择, 不要为了体现“求才若渴”、“礼贤下士”而最终导致人才与企业的不匹配, 导致招聘工作的失败, 为企业的发展设置障碍。同时还需灵活运用本原则, 不要孤立而静态地看待能岗匹配, 应把候选人放在企业的大环境中综合考虑, 如该人选与企业文化的相融性, 其人格特性等是否能协调好企业现有的人际关系, 该人选的个性及工作风格与其直接上司之间是否会有冲突等。总之, 在达到能岗匹配的同时, 还要考虑到其工作作风与企业文化的相融, 个人发展及价值观与企业能否达成共识。

二、招聘的关键因素之二:价值取向的选择

孟子曾说, 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也。但现代社会价值的多元化, 已远远超出了鱼与熊掌之间的取舍问题。因此, 成功的招聘, 价值取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招聘工作开始前, 应审视企业内部的价值观, 明确企业对人才的价值取向, 如此才能提高招聘工作的针对性及有效性。一般而言, 企业的价值取向有以下几种情形:一是选拔人才是倾向于用新手还是用老手。这体现出了企业用人是注重人才的过去经历、经验及业绩还是注重人才未来的发展潜力, 也体现出企业是否愿意为人才的成长不断投资还是仅仅考虑拿来主义。二是选拔人才是看重学历还是能力。这体现了企业是否具有务实的观念, 是注重员工当前的工作业绩还是看重高素质员工所带来未来业绩的增长。三是企业倾向于使用听话但不能干的员工还是能干但不听话的员工。这体现了企业最基本的用人思想。有的企业宁愿抱着“武大郎开店”的观念, 也不愿不拘一格降人才, 将是否听话、是否循规蹈矩视为选人的标准。四是企业倾向于选择使用可靠的一般人才还是可能跳槽的优秀人才。这体现了企业是否具有用人的风险意识。优秀人才因其优秀而备受关注, 当然其跳槽的可能性增大, 但不可否认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和利润也很大。为了避免冒险, 从而束缚手脚选用一般人才, 尽管不会跳槽, 但给企业带来的机遇和效益也随之降低。

三、招聘中的关键因素之三:胜任的招聘人员

具体实施招聘工作的人员起着决定招聘成败的重要作用。对招聘人员的选择, 不仅要考虑其本身对招聘工作的熟悉度, 还要关注其对招聘程序各环节的操作技能技巧, 是否能努力减少主观误差等方面。具体而言,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1) 招聘人员是否真正理解、熟练掌握标准? (2) 招聘方式是否正确?招聘程序是否合理? (3) 招聘人员是否与应聘者有利害关系? (4) 招聘人员能否调控自身的知觉误差?如第一印象、似我效应等。 (5) 招聘人员是否处于信息过载状态?

成功的招聘要求招聘人员自身素质较高, 并且有意识对自身状态进行调控。当然, 为了使招聘工作的成功率提高, 避免用人决策的风险, 最佳的方式是组成招聘小组, 由人力资源部、用人部门主管、招聘专家等组成。

摘要: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环节, 是其它环节得以实现的基础。尽管成功的招聘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 但仍然有规律可循, 如果能抓住其中的关键因素, 对于企业的招聘工作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冲击地压防治关键技术分析 篇10

冲击地压的存在严重威胁着矿井生产安全,冲击地压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整体上来看,开采深度越大,冲击地压引发的灾害越严重。我国煤矿对于冲击地压的防止效果与技术发展不协调,并非所有矿山都建立了完善的冲击地压灾害防治体系。

根据冲击地压的防治现状把煤矿分成三种:1.曾发生过冲击地压灾害的矿井,且已经建立了防冲体系;2.临界地压冲击矿井,该类矿井常有小的地压冲击,发生机理不知,对于防冲体系的建立不够重视,也没有建立防冲体系;3.有冲击地压灾害发生危险,但由于资金及技术原因未建立防冲体系的小矿井、老矿井。

2 冲击地压防治理论

冲击地压的发生机理至今没有一套成熟完善的理论研究机理,导致了冲击地压防治难度的增大,防治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矿井在对于冲击地压灾害的认识上存在两种极端:第一种是不重视冲击地压的防治,对其采取不治理态度。第二种是全面治理,建立多种防治体系,管理混乱,没有针对性,资金投入增大却效率低下。结合最新的理论研究及实际的防治效果,本文总结出了如下几个冲击地压防治理论。

(1)确定冲击地压与矿震之间的关系。矿震指的是因为矿区内岩层的断裂、构造活化、矿柱破碎和采动塌陷等原因造成的矿区范围内出现震感的现象。冲击地压指的是巷道四周及采场承压变形、破坏从而发生灾害的现象。冲击地压可以诱发矿震现象的发生,强烈的矿震也可以诱发冲击地压现象的发生。微震指的是因为开采而引发的围岩破坏移动现象。综上所述,防治原发性的矿震可行性是很低的,防治巷道及采场的冲击地压灾害是可行的。能区分冲击地压和矿震的区别后,就可以制定相应的开采方案、卸压及检测方案。

(2)应用“上盘岩层空间结构理论”对动力灾害区域进行划定、预判。矿井进行深部开采时,影响采场应力分布的岩层范围超出了基本顶和直接顶的范围,此时需要用到上覆岩层的空间结构理论来对采场周围的应力分布进行分析研究。岩层的多层结构往往诱发多次的矿震和冲击。

(3)应用“水平应力突变理论”来预测矿震及其引发的冲击地压。在顶板有坚硬岩层的矿井往往容易出现强烈矿震进而引发冲击地压灾害,这样的灾害是难以预测的。但是可以依据坚硬岩层的水平应力变化来预判矿震可能发生的位置。

(4)应用“采动应力与构造应力耦合理论”对区域性动力灾害进行预测。断层、相变构造是与大量的动力灾害有关的,且是因为采动应力诱发的,故做好地质勘查是防治冲击地压的基础。

(5)应用“静-动应力场理论”来评价预测危险区及对工作面巷道进行合理布置。相邻采空区上部的高应力位岩层可将地压传导到远处的侧向煤体,且所形成的应力场不会受到工作面的开采影响,即该应力场不随工作面的变化而变化,该应力场成为静应力场。若巷道口所在位置的应力到了冲击临界值,则在该区域中的巷道将存在冲击地压发生的危险。工作面长度及矿柱的宽度决定了冲击地压发生的概率。

(6)应用“膨胀冲击理论”作为厚及特厚煤层地压灾害防治的理论基础。厚及特厚煤层、软煤层及高瓦斯煤层地压灾害防治及评估的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经过大量数据分析后可以发现,厚及特厚煤层开采破裂之后,因其体积膨胀出现了“应力集中和应力均化”现象,这是导致发生大范围、大强度冲击地压发生的重要原因。

3 冲击地压防治关键技术体系

冲击地压防治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成熟的防治体系,体系不完善或是缺少环节就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冲击地压防治技术体系中有7个重要环节是必不可少的:1.以防冲为基础进行开采方案优化;2.开采之前对冲击地压井下危险性评估;3.开采前对危险区域进行防冲预处理;4.开采中建立检测报警系统;5.危险区域卸压解危及其效果检验;6.施工工作面的施工安全管理;7.防治经验总结。

基于以上7个重要环节构建三个防冲体系和一个防冲流程,三个防冲体系是指:防冲人员组织体系、技术人员及设备体系、管理制度体系,一个防冲流程指闭环式的工作流程。要重点做到强检测、强防护及强卸压。

4 结论

冲击地压及矿震引发的煤与瓦斯突出等次生灾害是导致煤矿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重要灾害之一,冲击地压灾害发生的原因复杂,其发生机理及相应的防治技术还没得到完善,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随着矿井开采范围及深度的增加,冲击地压发生的程度及其带来的灾害程度也随着增加,对于防治技术及措施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绝大部分煤矿只要相关领导能重视起,措施制定到位,管理合理,技术人员及相关设备投入到位,冲击地压灾害是可以得到很好控制的。对于超深井、急倾斜井、巨厚煤层、地应力异常等特殊冲击地压防治体系,有待进行进一步研究。

摘要:本文介绍了冲击地压防治的理论及技术,阐述了冲击地压防治体系及其体系中的开采方案优化、开采前危险性评估及防冲预处理,开采中的监测预警、危险性检测、危险区解危及安全管理等内容。

关键词:冲击地压,防治技术,地压防治

参考文献

[1]潘一山,李忠华,章梦涛.我国冲击地压分布、类型、机理及防治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22(11):1844-1851.

[2]窦林名,何学秋.冲击矿压防治理论与技术[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10-120.

[3]齐庆新,刘天泉,史元伟.冲击地压的摩擦滑动失稳机理[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12,12(01):174-177.

[4]李学华,梁顺,姚强岭.冲击倾向性围岩沿空掘巷防冲控制原理及应用[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2,29(06):751-759.

[5]潘俊锋,宁宇,杜涛涛.区域大范围防范冲击地压的理论与体系[J].煤炭学报,2012,37(11):1803-1809.

[6]王宏伟,姜耀东,杨忠东.长壁孤岛工作面煤岩冲击危险性区域多参量预测[J].煤炭学报,2012,37(11):1790-1795.

上一篇:IBE下一篇:后现代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