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

2024-07-0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精选十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 篇1

一、以《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教材为依托开展教学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的课程, 在课程开展的初期, 没有可以借鉴的成型的教学模式, 对于一线的教师来讲, 如何将课程理念变为可操作的具体内容, 是一个很大的难题。2004年, 冀教版《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教材的出版, 为我们实施这门课程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平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又一个单元主题, 而每个主题之下又是一个又一个开放的小主题, 师生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示内容, 根据学生兴趣及实际条件有选择地进行活动。同时, 教材又为我们提供了包括观察法、采访、问卷、演讲等许多进行活动所必需的方法指导。这就使得师生在活动过程中有了依托, 在活动的每一环节都可以得到教材的“扶助”, 从而使活动有序、有效地启动、开展下去。

例如, 冀教版《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七年级上有一单元主题《寻找身边的绿》, 在做这一单元活动的时候, 我根据教材安排的内容, 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 并联系我区实际, 共同商量定出了《关于宣化区环境污染状况的调查》、《宣化区初中学校校园植被的调查》、《水污染的研究》三个小主题, 并指导学生根据主题需要确定了适合的研究方法。这时, 教材中研究方法的提示又为我们的活动提供了许多帮助, 学生们通过阅读教材, 就可以明白各种方法如何去应用, 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活动的效率。

需要指出的是, 教材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蓝本和可资借鉴的过程, 并不代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部内容。在实施中应注意不能把这本教材当作学科教材去教, 以至于会出现黑板上种庄稼、做实验的现象。而是需要教师有选择地、创造性地去使用。

二、以校本研发课程内容为主渠道拓展教学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国家规定、地方管理、校本实施的课程。因此, 以校为本开发课程资源是我们实施课程的理想境界。在课程启动后,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 在师生基本能够依托教材按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完成活动之后, 教学的重点就应该进行转移, 即由选择教材单元主题转移到紧密联系学校实际, 立足社区实际, 开发当地资源, 自主开发教材主题中去。这时候, 学生可以在学科学习过程中, 对学科知识有所感悟、反思、质疑, 或者在现有知识基础上进行新的思考、延伸、拓展, 有意识地抓住这些有利契机, 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进行深层创新、研究, 最终形成自己的学习成果, 如语文学科在教授了以“故乡”为主题的单元后, 在实践课就组织学生开展了“家乡的名片———京西第一府宣化”的主题活动。也可以根据学校的大型活动, 选择自己的研究角度, 去探索、体验、创造, 从而生成系列的探究活动主题, 形成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过程。

几年来, 笔者根据学生年级特点,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先后做了《校园安全面面观》、《可爱的宣化》、《传统节日》、《保护我们的家园》等综合实践活动, 并在每个主题之下形成了系列的小主题供学生选择, 使每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操作的内容。这样的以校为本开发活动内容的做法, 克服了活动场地、季节、环境等条件的限制, 有利于把活动落到实处, 收到了很好的活动效果。

校本研发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主流方向, 是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实践, 开拓校本开发的新路。

三、以多学科教师合作指导为主深化教学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 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活动的合作者———与学生亲历亲为, 一起参与活动;活动的激励者———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激励学生去探索、实践;活动的支持者和协调者——活动中, 同学们遇到的困难是形形色色的, 这就需要指导教师去支持、协调。教师还需要为活动提供一些资料、情感、能力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 综合实践活动是综合课程, 在活动过程中涉及到文科、理科等各个学科的知识, 在活动中, 既要动脑, 又要动手, 而我们的教师所学专业是单一的, 在活动指导中不可能面面俱到, 这就造成了活动指导的局限性。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摸索出的做法是:以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指导教师为主设计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而学科教师均承担相关内容的指导,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备的指导教师群体, 使学生开展的每一次、每一项实践活动都有了有力的指导师资保障, 促进了活动课程的深入发展。例如:在我 (语文专业) 承担指导的《我心中的偶像》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中, 就同时聘请了历史、政治、心理等学科的老师共同指导学生开展活动;在指导《保护我们的家园》活动中, 又聘请了生物、地理等学科教师为指导, 有效地完成了这一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兴的课程, 唯其新, 才更彰显出蓬勃的生命力;唯其新, 才给了我们更多的探索空间。以校为本, 多维指导, 多方开发资源, 全力做好活动指导, 需要我们更深一步的研究与实践, 只有这样, 才能更有效地推动这门课程健康地发展。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亮点, 同时也是难点。如何推进这门课程是课改研究的新课题。宣化第二中学依托教材开展教学, 以校本研发课程内容为主渠道拓展教学, 以多学科指导教师协作完成活动指导, 为推进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进行了尝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反思 篇2

一、引入主题。

二、确定子主题。

三、整合确定大主题。

四、分小组研究。

五、各小组汇报交流。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主题的确定,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合理饮食的良好意识。

2、在课堂的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制定活动方案的能力及协作能力等。但在上完课反思时,我发现有些目标并没有真正落实或者落实不够。

首先导入太过简单,这归因于准备仓促,网络没有充分利用。如果在导入里加上视频资料,我想会更加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其次,在第二个环节“确定子主题”里出示膳食宝塔时,教师没有详细向孩子介绍膳食宝塔的内容。虽然发挥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但是教师的引导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课堂整合不够,有些散。接着,分小组研究时,虽然教师划分了各个组,但没有制定出划分办法,孩子们只是遵守了老师的要求,如果老师能用一种宽松的自由的要求让孩子自己组织小组,孩子们的积极性会更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 篇3

[关键词]综合实践 领域 能力培养 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 G6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9-076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以下简称劳技)四大指定领域,以及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心理健康活动等非指定领域。我们正是从这些方面着手来实施课程教学活动的。信息技术和劳技有省编的教材,有些地方还有市编的研究性学习教材(或资源包):课程表上分了“综合实践活动1(信息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2(研究性学习与劳技)”两个科目,分得更细的地方则有“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劳技”三个科目。对于课程表中的每一科目,学校安排专职的任课教师,有明确的分管条线。然而,笔者认为这样的做法不仅在形式上割裂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且由于各科目自成目标、分开教学,或造成低效重复,或让人无从着手,既不利于教学方式的变革,又严重阻碍了课程的深入推进实施,违背了课程开设的初衷。为了扎实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笔者简要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以主题研究活动为抓手,深度整合各领域

面对着课程被割裂这一现状,笔者认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纲要》中提及的:“四大指定领域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笔者以自己指导过的一个主题活动“我的教室我做主”为例,讲述一下大体的思路:在教室内更换了全新的桌椅、书架之后,让学生通过上网搜索、请教老师、小组讨论等途径形成想法,再分组完成教室布置的设计方案,然后全班表决,选出最佳方案,最后全员动手(包括取得家长的支持)完成布置。

我们可以从上面的课例中看到,活动主题就是具体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平台,其产生问题、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而信息技术(上网搜索)、社会实践(采访、讨论)和劳技(墙壁贴花、串珠粉笔盒)则是研究的策略。

笔者认为,我们在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不能把《纲要》指出的四大指定领域看做是并列关系,研究性学习应该是大于且包容了其他三者。教师与学生一起,运用自己从日常生活和各学科课程中学到的知识、技能,通过信息技术、社会实践、劳技制作等手段,完成每一个主题研究活动。这才是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做法。

二、以能力培养训练为线索,扎实上好每堂课

1.能力为先,主题巩固

针对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主题活动要以能力训练为主要目标。比如,以“综合实践是什么”作为话题,指导学生先在教室内现场采访邀请来的高年级大哥哥、大姐姐,初步了解采访;然后布置学生回家采访自己的父母,请父母说说对“综合实践”的了解;还可以带领学生代表采访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等,并拍摄录像带,在教室播放录像带,让全班学生共同观看、评述……通过诸如此类的主题活动,逐步培养并巩固学生的各项基本能力,为今后学生自主、深入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打好基础。

2.说做结合,真抓实干

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我们不能以制订方案、收集资料、绘制小报、制作PPT课件等为主要目标和活动形式,而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主题再定小一点、实际一点,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给学生留足动手实践的时间,争取“说到就要做到,要做就做最好”。

例如,从劳技中提炼出的研究性学习主题“吃鸡蛋的学问”,学生甚至不需要制定书面的方案,简单讨论交流之后,就可以亲自动手。他们去发现番茄炒蛋到底先炒番茄还是先炒蛋更好些;去了解蒸蛋的蛋液应该用什么温度、多少咸度的水来调和;去尝试煮茶叶蛋要把蛋壳敲碎到什么程度……课堂是学生学习技能、模拟操作、反馈纠错的阵地,是实实在在的课堂。

3.注重过程,兼顾成败

当然,我们强调“说做结合”,并不意味着课程的评价就要以“成败论英雄”。活动的成果达到什么程度,只是评价学生的一个方面,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来。成功是一种财富,失败更是一份经历、一种感悟。我们只有关注了过程,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究竟做出了怎样的努力、获得了怎样的体验、得到了怎样的成长。

笔者深信,我们只有消除“四大领域”的隔阂,把能力培养落到实处,带领、指导、帮助学生,让学生从成功中收获喜悦,从失败中收获成长,就一定能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向更高的峰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 篇4

一、师范院校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的必要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同于传统的学科课程, 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 掌握方法,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它是一门新的课程形态, 没有标准的模式和统一的教材可供借鉴, 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作为教师输出的主要单位, 师范院校的教育没有专门培养综合实践类教师的专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便成为培养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唯一有效途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师范院校开设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学习有关活动课程的理念和有关的活动设计思路以及实施策略, 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毕业后能独立完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工作。

从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的角度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操。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要求教师不断地给自己充电, 掌握多个学科的知识, 有广博的知识储备, 活动中能及时联系相关知识, 寓教寓乐, 教师应该由拥有“一桶水”变为“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 要与时俱进, 学为人先, 做满足时代发展要求的学习型教师;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又要求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 较好的与学生沟通, 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互相合作的学习方式, 更多地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是师范院校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教师和准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1. 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活动过程中

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 选择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活动主题, 主要内容不受限制可以是批判性的, 也可以是探索性的、发现性的, 以学生的亲身体验或日常经验为基础, 将学生的需要和学习动机置于核心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最大程度上激发学习兴趣, 多接触大自然和社会, 投入到实践活动中, 指导老师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将学科知识融入到活动中, 寓教寓乐, 让学生通过体验获取知识, 掌握学习方法, 采用调查、实验、参观、郊游等多种方式开展活动, 使学生通过对社会的直观体验, 把学习和生活的距离拉近, 真正理解“学以致用”的内涵。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策略

师范院校应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 选派有经验的优秀教师来承担这门课程, 定期走出去学习校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经验, 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有效途径, 为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做出贡献。综合实践活动应遵循“创设情境、生成主题——制定方案、分组探究——亲身体验、实践操作——汇报交流、反馈评价——补充完善、拓展延伸”五个模块进行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让学生走到台前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走到幕后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通过不断尝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使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寓教寓乐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根据学科间互相渗透的特点, 教师在教学中应培养自己发现实践活动素材, 甚至挖掘实践素材的意识, 争取给学生提供的活动主题更贴近生活,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学科知识也可以在活动过程中延伸与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纳入师范生培养计划, 课程的性质决定它属于教师教育课程范畴, 师范院校要在原有的心理学、教育学基础上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为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可采用各学院联合管理的方式, 相互借鉴, 共同提高。与此同时学校应不定期聘请一线教师为学生讲解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 或者组织学生参与到一线教师的实践教学活动中, 学习先进的方法,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组织高年级学生到实习基地, 独立完成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 获取知识为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3.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与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束后, 指导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活动情况做出评价, 有活动作业的不仅要看作业的完成情况, 还要根据学生的整个活动过程以及学生的表现给出综合评价。与此同时指导教师要在活动结束时对本次活动的意义给出总结, 反思整个活动过程, 对活动效果给出评价, 为以后活动开展积累经验, 保证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能顺利指导学生完成综合实践活动。

在对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评价时, 不能过分地强调学生活动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活动结果的价值, 教师应通过随时观察, 即时记录的方式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行为、参与程度、集体协作的表现作出评价, 争取能够清晰、合理地描述学生的活动过程, 发现能够激励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只有借助多种手段, 从多个方面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评价时, 评价本身才更有意义, 才能更好地促进活动的开展。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 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意识, 增强学生对自己所进行的活动的信心, 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使每一名学生都融入到集体中去, 即提高了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 又培养了他们的协作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离不开相关课程的资源开发, 现如今随着该课程在高校如火如荼的开展, 各高校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为今后教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使实践教学活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能够更好的为基础教育改革服务。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时期教育改革重点提出的一个新兴课程, 该课程在师范院校开设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学习有关活动课程的理念和有关的活动设计思路以及实施策略, 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实践性,实施策略,活动评价

参考文献

[1]陈昕欣.师范院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14) :111-112.

[2]段祖安等.建立新型实践教学体系,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实验科学技术, 2010, 8 (3) :55-5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管理制度 篇5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1、学校根据教学计划,统一安排教学时间,保证课时总量,纳入课表统一管理。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式要体现学生的年龄特点。要立足于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和学校发展的目标,满足学生持续发展的需要。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倡在情境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学校要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特点,立足于本校的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

4、定期组织检查教学进度计划,并对照实施情况予以调整和完善。

5、定期检查教师的教学设计,并组织教师进行交流,为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提供平台。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负责课程开发的组织与管理工作。

2、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鼓励教师申报课程开发项目。

3、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过程的管理,重点放在对课程质量的管理、对上课常规的管理及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等方面。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

学校建立和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相关评价制度,每年审定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把教师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情况纳入评优、评先等考核中,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情况评价要纳入学生档案管理。

评价基本策略:

1、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由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负责进行。

2、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材内容的评价要以符合学校办学思想和育人目标为准绳,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体现学生发展的多元化。

3、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以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不断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水平。

4、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目标确立评价准则和多种评价方式,对课程开发、实施的全过程进行评价。

5、以学校经常性的自我评价为主,通过评价诊断课程、修正课程并确认课程的开设价值,要根据形势的发展预测教育的需求,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深入持久地进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 综合实践活动 个性化

一、灵活处理教材,选取活动的最佳时机

1.让综合性活动作为单元教学的“先行者”

主题单元的教学是综合性活动开展的基础,所以一般来说都安排在单元教学的最后,作为单元学习的总结和延伸。不过在单元教学开展之前,给学生营造一个自学的空间,让学生在进入单元学习前就对单元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这对于教学而言也是可行的。这样摒弃了传统课堂中只要求一节课解决一个问题的做法,而是着眼于一个阶段解决的问题。

2.综合活动与口语交际训练、写作相结合

当然,综合性学习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它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的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因此,我们也不应该单纯地把综合性活动单独割裂开来,独立开展。一般可以在“巧”字上下工夫。在一个单元开始之前,要习惯浏览单元内容,考虑内容和课时的安排。最重要的还是要了解一下内容之间的联系,以便于在教学中可以科学地掌控,找准时机,提高教学的效率。不难发现,语文天地中的“初显身手”与“畅所欲言”、“笔下生花”等内容总是有联系的,把握好联系,我们可以顺水推舟,将综合性活动与口语交际训练以及写作训练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3.在综合活动中总结单元内容

在综合活动中对单元的内容进行总结和拓展、延伸,这是新课程教学中比较常用的策略,有很多的教学内容都比较适合这一方法,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好的总结。所谓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学生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积累,在综合活动中进行资料的归类、整理和表述、交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有利的。

二、重视实践训练,教师做到成竹在胸

1.目标设定联系生活

语文实践活动课程跟社会活动、现代信息密切相关,许多语文实践活动课要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跟其他人交往接触,使学生了解社会,增长见识。如:“考察名胜古迹”、“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地名趣事”、“世界风云”等等语文实践活动课都要求学生走向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在制定活动目标的时候,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感受生活中的知识,应用语文知识并形成能力。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定位密切联系生活,学生才能从生活中受到感染。

2.教师角色——甘当“顾问”

综合实践活动中,强调学生是主体,是主要角色,那么,教师应该充当什么角色呢?回答很简单,做“顾问”。教师只要当好“顾问”,在必要的时候给学生必要的指导,就足够了。学生编排话剧的时候,会有很多的问题,比如表情、动作、道具等等,他们一定会向你求助。你只需要告诉他们有哪些方法可以参考,有哪些例子可以参照,他们自然就又走到了自主学习的路上去了。教师要当好这个顾问,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你必须要对活动有明确的认识,对活动的目的要有清晰的概念,要让学生学会什么?了解什么?感受什么?对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教师当好了“顾问”,学生才有机会当好学习的“主人”。

三、注重学科整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学科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基于这样的理念,语文学科在编排上已经特别重视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同步和互相交融。在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更要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综合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大胆地把语文放到一个综合的大舞台去展现,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要达到语文与其他学科方法的整合,教师不仅要熟悉语文学科的知识和特点,还应具有更为广博的横向知识,了解其他学科的教学特点;不仅要加强知识的更新学习,而且要加强自身的教学理论、教学思想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柳海民主编.《当代教育理论专题》,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

2.朱小蔓主编.《中小学德育专题》,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

3.黄威主编.《教育法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 篇7

那么,地方传统文化艺术怎么渗透综合实践活动中?在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将点滴传统文化渗入其中,利用现代的教学方法和观念,拓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使用直观性强、信息量大的地方传统文化艺术作品和图片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应该给传统美术资源合理的生存空间,给予民间美术课程一定的重视度,将其作为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进行教学的开展,帮助学生接触更多关于民间文化艺术内容与方法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地方文化艺术的艺术力与生命力,为地方文化艺术的可持续发展铺路搭桥。

一、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中活用环境资源探索地方传统文化

1.在校园文化中巧用多样的地方传统文化。

宣传橱窗是学校开展地方传统文化教学活动过程中与孩子沟通的一个有益桥梁。学校的宣传橱窗定期向学生可以介绍一些民间传统节日习俗及地方传统文化作品,如学校宣传橱窗开展以“十二生肖”为主题的内容,分别介绍十二生肖的历史典故和来历。我结合这样的主题活动,开展一堂有趣的十二生肖地方传统文化作品欣赏课,展示了一些手工艺术作品,如虎头鞋、老鼠嫁女的剪纸作品等,通过这样的宣传,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组建学习兴趣。

2.根据各年级的年龄特点,创设相应的地方传统文化特色活动小组。

如低年级侧重剪纸创设小组,中年级侧重泥塑创设小组,高年级侧重皮影布艺创设小组,并在每个活动小组提供相应的地方传统文化操作材料,让学生可以随时看、玩、说、想、做,为学生接触地方传统文化,积极提供机会与条件。

二、从家庭生活中巧取多彩的地方传统文化

家庭生活中蕴藏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一把古色古香的老木梳、一对龙凤绣花枕、一只青花瓷罐、一只彩陶花瓶、一块扎染花布……其造型、装饰和技艺体现着民族的智慧和营造生活的艺术,它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平时鼓励学生多观察发现探究这些家中的艺术作品,组织学生带着家里的地方传统文化作品与其他学生一起探讨其历史与文化,分析感受和体验。学生通过对自己家作品的探究活动,会倍感亲切和自豪感,同时激发学生了解中国地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三、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妙用地方传统文化题材,发扬地方传统文化

1.课前自主学习是进行地方传统文化题材教学的前提条件。

课前有效的自主学习是营造轻松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方式。如风筝作为中国典型的民间玩具之一,历史悠久,造型优美、工艺精湛、形象生动逼真、色彩鲜艳协调,具有强烈的民间乡土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2.欣赏与制作相结合是进行地方传统文化题材教学的关键所在。

地方传统文化教学离不开“欣赏式”教学,我们在地方传统文化教学时应该将欣赏与实践有机地结合一起,通过欣赏提高学生的实际制作能力,通过制作学生不止感受到地方传统文化的美,同时感受到地方传统文化制作工艺的艰辛,激发学生热爱地方传统文化的情感。

3.实物与多媒体相结合是进行地方传统文化题材教学的必要条件。

地方传统文化作品形式多样、材料丰富多彩,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不同的作品有着不同的质感和美感,不是我们能用语言描绘形容的,所以在地方传统文化教学中,教师应多收集各种地方传统文化的实物及图片和视频资料,为教学提供最直接的教具,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了解地方传统文化作品。

四、研究地方传统文化艺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要成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 篇8

纵观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和综合实践活动两个学科的各方面情况,可以从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两方面进行整合,使教学更高效。

一、整合校内资源,让教学更高效

课程资源从结构上看,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则包括教科书、教师、学生,师生本身不同的经历、生活经验和不同的简历、学习方式、教学策略、校内各种专用教室和校内各种活动等。我们把这些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不但可以减轻广大一线教师沉重的学科教学压力,还能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1. 整合教科书内容,提炼单元主题,让教学工作化繁为简

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则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从课程类型来说,这两门课程都是综合课程。其中,“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在对原有小学低年级的思想品德、科学、社会和生活等学科进行整合的基础上生成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对原来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思想品德、社会等学科进行整合产生的综合课程。

执教教师研读两个学科的教材内容,不难发现:这些学科的教学内容之间都存在着很多共同点,我们对其共同的内容进行整合,让广大一线教师在实践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恰当地展开教学活动,把繁重的教学工作化简为易。

2. 整合提升教学目标,让教学活动目的性更明确

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学生发挥着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们的活动是在对学生进行分析、在把握学生基础状态与学习需要的基础上进行的,强调充分挖掘学生内在潜能,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突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内部学习过程的发生和有效进行。我们应当站在学生学习的立场上,进行教学目的的确定、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媒体的应用和教学过程的描述。

3. 整合教学形式,让教学活动更精彩

有专家指出,“品德与社会”教学应该把学习的责任和快乐结合起来,让教学达到更高的境界。新课标也提出: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而综合实践活动则为品德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价值体现提供了良好的载体,使整个教学过程呈现出灵动与生机。于是,我们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使教学有情有趣。

二、整合课外资源,让教学更高效

我们在对校内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后,还要对校外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家庭资源等。要实现学生道德品质有效发展,仅仅依靠教材是不够的,新标准也强调了一种生活德育的理念,提出了学生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来实现。脱离学生生活的道德教育和品德教育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素失去了生活的依托而流于形式。因此,在实施“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时,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教材中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 篇9

在参加“2015 年浙江省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评比”活动的众多选手中,杭州外国语学校侯晋豫老师的《小组合作创微型公司———基于问题解决的生活微型课题群研究指导》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我们看到,身为班主任和科学教师双重职务的侯老师,在积累多年的探究活动指导经验的基础上,于2013 年对任教的七年级学生进行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引导。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经历了微课题、微课题群,直至发展到能兴趣盎然地独立组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社团。短短两年多时间,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毅力有了质的飞跃,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提升,自我价值得到体现,学习有了持久的动力。

相对于将陈述重心放在对某个课题的深度指导上,侯晋豫老师的群体探究活动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显得特别具有创新意义,学生自主的探究性学习社团的实践方式,给我们以极大的启发:在今天初中学校应试教育严峻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在更大的面上带领初中学生开展各种问题的主动探究?答案或许就是:在对研究性学习活动整体面貌有一个清晰认识的前提下,根据教学实际作循序渐进的处理,将研究性学习活动分解成启蒙、发展和入门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重心分别是:从“微课题”启蒙起步,吸引更多学生探究未知问题;以共同的兴趣为凝聚载体推进发展成“微课题群”,形成自主、探究学习的小环境、小气候;分化、分层,对特别具有探究、创新能力的学生可引导他们在自主的社团中开展探究活动。

一、课题研究的小与微

研究性学习活动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的各种问题上升为课题为起始点,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搜集信息、验证分析、解决问题、交流展示等过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协作探究能力。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抓手———“小课题”研究

2006 年,研究性学习活动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总结其教学指导模式,先后组织编写了《高中研究性学习基础》与《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手册》。这两本教学用书将课题研究概括为七个阶段:明确问题—组建团队—制定方案—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形成成果—成果展示。其中每一个阶段都为学生的能力培养确定了目标。为了推动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自2006 年以来,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每年都组织全省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的评比。九年来,全省各地共有近两千项送省参评的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这些课题我们也常称为“中学生小课题”。它不强调研究的创造性价值,重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探究合作精神,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入门路径———“微课题”研究

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微”与“小”是相对而言的。顾名思义,相对于“小”“,微”的级别更低,相对于“小课题”“,微课题”在研究对象上更具体,研究内容更简单,研究能力要求更基础,研究时间更短,研究深度要求更浅显。总之,只要有兴趣、有疑问、有探究的愿望,就可以去尝试、去参与,目的是引导学生用批判性思维去观察、判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微课题既适合高中学生,也特别适合初中或小学的学生。当学生在完成微课题的过程中,会逐渐熟悉一些常用的研究方法、研究程序、研究条件等,有利于从低到高逐渐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探究意识。

微课题的教学价值在于降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门槛,让学生能在并不复杂的条件下,尝试用批判性思维的方式去认识事物,以实现转变学生被动学习、单纯接受知识的传统学习习惯。学生在完成微课题的过程中,可能会不知不觉地明白一些研究的思想方法,比如作为研究,需要明确研究的意义,需要自己安排时间并尽可能自己创设研究条件,应当能亲自动手搜集信息,最后通过自己的大脑形成结论或通过自己的双手做成实物。这种在探究活动中觉醒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正是开展“大”课题的基础。

(三)微课题研究中的“微”与不微

微课题研究的各种要求虽然没有小课题的来得高,但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不会因“微”而不存在,他们的区别只是要求放低但程序不减,过程简单但环节依旧。既然是研究,研究主题(开题)、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成果交流(结题)等环节就应当是明确的,区别只是不一定要有仪式,只要有这个环节即可,目的是引导学生用课题研究的方式思考问题,从而将学生引入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大门。

比如让学生探究“高速行驶中的车的车内烟雾是向窗外飘还是向窗内飘”,这是一个典型的微课题研究问题,研究的对象是高速行驶中的车的车内烟雾,研究的内容是空气流速与压强的关系,研究的方法则是观察。当教师提出这个研究的问题时,坐在教室里的学生很可能想当然地认为烟雾应飘向窗内,因为经验告诉他们风是往车里吹的。一旦通过实际观察发现烟雾飘向窗外,惊异之余,学生们便会迫切地想知道其中的原因。这种微课题学习形式能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经验不一定正确,批判性思维方式的培养也就在其中了。

二、开展微课题研究的路径

开展微课题研究,与学科中的长作业有所不同。作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雏形,微课题研究本质上依然要遵循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原则,即问题的发现并非是来自纯学术,而应将学生自身的生活与学习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去感受真生活、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

(一)将课外作业与微课题研究相结合

长期以来,我们很注重“当堂掌握”“天天清”的学习要求,这是接受书本知识高效率的体现。然而这种“高效率”并不代表学生能真正有所体验并将新知识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要发生深度学习,还需要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双手去触摸生活,丰富个人的直接体验,并调动已有的经验,将新知识和真实生活联系起来。如要理解“惯性与摩擦力”,有教师除了课堂演示,还设计了“延长小陀螺旋转时间的实验与研究”的实验观察作业。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查找书籍、网络信息来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原理解释。学生们在一周时间里利用课余时间记录了比较完整和准确的实验数据,再进行整理和分析,最后形成了一些科学结论。学生认为这样学以致用的学科作业让自己头脑兴奋,原理理解深刻。其实,这整个实验过程已经包含了实验目的、实验设计、实验假设、实验验证、实验成果,这样的作业就是一个微课题研究。

(二)将班级事务与微课题研究相联系

班级不仅是一种学生管理的组织形式,而且是学生学校生活的重要人际环境,具有人际交往、协作互助的特质。学生之间长时间的相处,既会产生亲情关系,也会遇到矛盾。很多矛盾与问题,不是靠班主任做“裁判”就能解决的,而是要靠学生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相互包容、相互理解才能解决。无论是在校园节日活动中的角色分配,还是日常的班级值日生工作,或是同寝室因生活习惯引发的矛盾等,都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微课题研究去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目标。如艺术节中班级需要推出一个参加全校会演的节目,有学生对编写好的校园剧剧本有不同意见。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可以利用自己的身份裁定剧本上与不上,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研究用自己的研究结论作为理由来取舍。这对节目水平的提升、学生能力的锻炼以及合作精神的培养都有促进作用。

(三)用微课题研究的方式提高社会实践功能

利用军训、春游、参观博物馆、学农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习惯,将问题变成课题,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就不单是体验活动,而是加上了探究学习的内容,其教育内容会变得更加丰富,教育效果也会因此而增加。比如学农劳动,传统方式是学生在农场进行种菜、喂鸡、挖掘番薯、清理玉米秆等劳动,经过日晒、流汗、腰酸背痛的经历完成规定的农活,并在付出艰辛劳动的同时享受劳动的成果。但如果在劳动之前,给学生一个学术性问题,让他们在劳动过程中去观察和思考特定的问题,也许在劳累之后他们收获的不仅是体验,还会有对农业的深层认识。比如有些学校在学农之前,要求学生事先了解循环农业的现象和优势,如葡萄架下养鸡、茭白地里养鱼、番薯藤喂猪、猪栏肥种菜等循环种植、养殖的科学方法。这样,学生在劳动中可以带着问题去观察、去思考,既能收获劳动的体验、了解生态农业的方式,也可以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有利于扩大实践教育的效果。

三、指导学生开展微课题研究的注意事项

作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起步,学生对微课题研究感到新鲜,习惯于学科知识传授的教师也有一个摸索和积累经验的过程。教师既要克服学科教学中的一些急于求成的惯性,又要转变传授者的角色。相对于学科教学,有三点要特别注意。

(一)转变传授知识的角色

学生作为亲自参与信息的搜集和分析等实践活动的主体,各种亲身感受可能并不在教师的预设之中,一些实践的结果也会出乎教师的意料。习惯作为课堂教学中的知识权威,教师此时要注意尊重学生的感受和发现,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

(二)增加实践过程的指导

微课题虽然微,也有一个完成任务的过程。初次接触微课题的学生缺乏探究的方法,一旦领到任务往往忽视规划直奔目标,这样难以收到实效。如指导学生探究“纸张和飞行距离的关系”时,如果缺乏实验方案制定的指导,学生可能只会关注折纸飞机的形状,而不太会更深层地研究不同材质、不同角度、不同力度、不同风力环境等影响纸飞机飞行距离的因素,等到汇报研究成果时,就会因难以拿出有说服力的结论而感到沮丧。所以,指导学生研究方法,明确实验条件和规则,是研究活动顺利开展不可忽视的条件。

(三)注重展示交流

相比于小课题,微课题研究的成果可以简单些,一段体会、一组照片、一堂交流课都可以是微课题成果汇报的形式。这些成果的价值不在于知识与经验本身,而在于思维方式的培养和实践过程的反思与体会。因此,创设交流平台,给学生以成果展示机会,肯定他们的探究能力和潜质,将有利于激发他们对生活和学习的热情。当然,学生经过研究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是正确的,微小的研究也可能会失败,制作的物品不一定漂亮,而这些也正是学会探究的成本或代价,很真实也很有必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 篇10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 ( 试行) 》中规定: “语文课程是中职学校各类专业学生都必须选修的文化基础课程, 语文知识对于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利于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便于学生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 进一步提升其综合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建设有中职特色的语文课程, 展示中职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成效, 重点关注了项目教学法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这一方面的内容。

二、项目教学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案例

( 一) 选定项目

针对学生的特点, 选定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倪文锦主编的《语文》 ( 基础模块) 下册第三单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们的舞台多精彩———课本剧表演》作为项目学习的内容。本单元阅读与欣赏的学习重点是小说的欣赏, 要在理解的基础上, 学习欣赏小说的人物塑造、环境描写和情节刻画, 认识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不断充实自己的审美体验。通过该小说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时期优秀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加强对社会、人生的理性思考和深刻认识。课本剧的表演, 旨在对本单元小说的学习和理解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寻教材中的活性因素,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进行课本剧的创作,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二) 制订计划 ( 见表 1)

( 三) 活动探究 ( 见表2)

( 四) 作品制成

课本剧的演出, 舞台、道具、服装、灯光等的准备。

( 五) 成果交流

三个小组完成了《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项链》三个课本剧的表演, 表演完毕后, 就课本剧的思想内容、道具形象、人物性格特点、角色演绎、团队合作等进行评分, 组内人员、组间人员交流和畅谈学习体会。学生在交流中, 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还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该种形式的学习让学生自觉地学语文、用语文, 提高他们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继而喜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提高整体的语文素养。

( 六) 活动评价

1. 自评

每一个小组派出代表进行自我评价, 主要是从活动准备阶段、活动过程、活动特色、活动收获、活动感受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2. 小组互评

( 1) 组内互评: 组内成员可根据成员合作的态度、合作质量、创新等几方面进行评价, 这是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中重要的一环, 可以培养学生对人坦诚、对事客观公正的态度, 同时也是提高自己和发展自己的好机会。 ( 2) 组际互评: 在认真聆听展示小组发言的基础上, 派出代表就刚才的发言和项目的成果做出公正的评价。实际上这是在提高学生听课的效率。小组互评的重心从鼓励个人竞争转向大家共同合作完成, 这种互评方式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 锻炼其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能力, 在发言中, 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充分发挥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想说、能说、会说的优势。 ( 3) 教师点评。教师点评是项目教学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从学习态度、学习成果、学习方法、经验和教训等方面给予评价和总结, 指出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同时点出不足之处。教师就学生的表现和项目的成果应该给予一定的肯定和鼓励, 肯定学生们的努力, 鼓励大家尝试用多种的方式方法完成项目。

三、有中职特色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 一) 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的开放性课堂

项目教学法应用在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 使系统知识的宣讲演变成广博知识在应用中的灵活掌握, 继而习得技能。项目教学法更注重知识的迁移和横向联系, 重视知识的应用, 这将直接推动学生向更高更深层次的发展。开放性的课堂重视学生的互动, 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思维能力、创新和研究能力等方面大有裨益, 为他们将来顺利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 二) 以语文知识带动专业知识学习为目标的迁移性课堂

项目教学法更利于把语文知识与专业的知识相结合, 教师可根据授课对象的专业深入研究开发校本教材, 将实践活动与理论教育形成统一的整体。在教材的选编上教师可深入了解专业, 以就业为导向, 以贴近学生实际需求和未来职业生涯为目标, 使综合实践活动成为联系课内外的纽带, 体现语文教学为专业学习服务的特点,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 同时深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 三) 以增进职业体验为目标的激励性课堂

项目教学法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一般都是立足专业, 创设生活、职业情景, 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在此过程中除了能增进学生愉悦的学习体验, 还可以感受到职业情境的真实性, 进一步增进学生的职业体验。虽然项目教学法还没有形成量化的评价标准, 但已经在逐渐形成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能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效果和合作能力。评价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各种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态度的转变等, 进一步引导学生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激发各项潜能的发挥, 使学生在评价中真正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收获成功的喜悦, 促进其全面发展, 有利于形成激励性的课堂。

摘要:项目教学法加强了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以及专业课程的联系, 创设了与职业工作相近的情境, 是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的一种教学模式。基于此, 尝试在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应用项目教学法, 以期建设有中职特色的语文课程。

关键词:中职特色,项目教学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刘合群.职业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倪文锦, 于黔勋.语文 (基础模块)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3]倪文锦.语文教学参考书 (基础模块)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4]姜大源.当地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思想探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5]万明华.有效的语文教学[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7.

上一篇:流量模式下一篇:鼻内镜手术护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