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媒体的经济发展

2024-07-03

境外媒体的经济发展(精选四篇)

境外媒体的经济发展 篇1

一、新媒体的特点及发展现状

1. 新媒体的特点

(1) 互动性强

由于新媒体依托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得, 其内容传播形式多样, 互动性强。众所周知, 伴随微时代的到来, 微信已经逐渐应用到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之中, 而不仅仅用于交流沟通、联络感情。正是由于微信作为新媒体的基本展现形式之一, 具有强大的互动性, 使得对于境外企业的党群政工工作可以借助这种新媒体, 来实现相关人员的互联互通, 使得人们的参与感增强, 工作的积极性极大提高, 对于党政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或自己对于工作管理的想法都可以进行互动。本文仅仅以微信 (手机媒体) 举例, 对于其他的新媒体也是适用的, 网络媒体和数字媒体, 同样是具有鲜明的互动性, 境外企业的党群政工工作者可以利用这些新媒体来实现跨过互动、时时互动。

(2) 高效便捷

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 新媒体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高效便捷。针对高效的特点, 具体表现在信息的传输交换更高效, 可以借助无线远程传播技术, 实现快速推广。传统媒体, 由于信息传播方式主要采取采集、整理、宣传, 然后才能到达信息接受者, 让其获取相关的信息内容, 而新媒体可以简略这些流程, 同时大大降低了信息采集、传播的门槛 (这里主要针对普通媒体信息) , 使得媒体信息整个处理工序更加便捷, 大大降低了媒体成本的额外投入。由于境外企业党群政工机构不在国内, 而这么辽阔的地域分布, 新媒体的高效便捷的特点就会充分显现出来, 所有的境外企业党群政工工作者, 可以快速了解并使用新媒体来进行管理和监督, 这样就有利于国内有关部门对其进行监督和考核, 保证党群工作顺利开展。

(3) 覆盖面全

随着我国网络和移动手机的快速普及, 大大提高了媒体传播的覆盖面。传统的媒体流传形式, 由于受国际通讯限制以及一些其他客观条件的影响, 使得有些地区并不能借助电视、广播或其他形式进行信息传播。新媒体借助互联网和卫星技术, 可以实现对全球进行无死角覆盖, 使得媒体的影响力不在受区域或外界环境的限制。对于境外企业而言, 使用新媒体进行党群政工工作的管理, 可以对我国的政策和党内指令的执行增强信息安全保护, 使得党群政工工作信息传达更加精准, 同时使得境外企业党群政工工作的管理更加安全, 可以让境外的每一个党群政工工作者, 及时执行党内的方针路线, 协助政党更好地维护党群工作关系, 提升党群工作能力。

(4) 传播速度实时化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可以实现实时的传播, 不再需要复杂的剪辑和烦琐的后期制作与排版, 技术的简单便捷使得信息可以在全球实现实时传播。这一优势是任何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目前一些大的门户网站基本上都可以实现声音和视频音频的实时传播, 时空的距离被缩小的最小。

2. 国内外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1) 国内新媒体发展现状

近年来,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发展, 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新媒体及相关产业蓬勃发展, 运用新媒体的群体不断扩大。以网络媒体发展现状为例,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34次调查报告显示, 截至2014年6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 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 较2013年底提升了1.1个百分点 (如图1) 。

此外, 由于4G业务的拓展, 中国手机网民呈现迅速增长态势, 截至2014年6月, 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 较2013年底增加2699万人, 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进一步提升, 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3.4%, 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越传统PC网民规模 (如图2) 。新媒体为企业员工实现自身参与开辟了一条便捷之路, 网络论坛、即时对话、虚拟社区、博客空间等为普通员工提供了表达的机会和平台。企业各阶层均能通过新媒体平台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 为领导的决策建言献策, 提供参考, 从而有效地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综合以上数据, 伴随着网民数量的剧增,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以博客、微博、微信等数字媒介为代表的新媒体, 以多种形式渗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方方面面, 新媒体作为密切党群关系的桥梁纽带价值愈加明显。新媒体所具有的强大的传播功能和舆论影响力, 推动社会进入了“大众麦克风时代”。新媒体应用多样信息传播方式, 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融为一体, 借助先进的媒体播放技术进行及时的信息传播。

(2) 国外新媒体发展现状

新媒体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的政治运作模式, 综观国外主要发达国家新媒体文化的发展现状, 尤其是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新媒体占有了绝大多数的媒体资源, 成为新媒体文化的引导者。以Facebook、Twitter、Linkedin、QQ、微信等为代表的全球化社交网络已经形成了超过10亿人的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新网络社区, Facebook一家独大, 全球参与程度最高。2013年9月, Facebook月活跃用户数量约11.9亿, 居全球第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新一代移动社交应用将迅速崛起, 我国微信用户超5亿, 拥有1亿海外用户, 美国Whats App用户超过3.5亿, 服务超过250个国家。对于境外企业的党群政工工作, Whats App、Facebook等运用非常流行, 特别是Whats App, 和手机号绑定在一起, 操作非常方便, 应用在我境外项目的工作小组中, 对于工作的拓展交流十分便利。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 方便快捷地传播党的主张, 给单位员工提供轻松愉悦的情境, 便于境外员工感知企业的大政方针政策等信息。

二、境外企业党群政工工作存在的问题

1. 境外员工参与积极性差

境外员工普遍偏年轻, 多为“80后”, 他们接受教育的环境、市场经济为主导等影响, 对党群工作的功效和作用认识很片面, 这就大大降低了境外企业有关员工对于党内工作以及自身政治文化的持续学习的积极性。对于从事境外企业党群政工工作的管理人员, 由于境外项目党组织建设及党组织活动受当地国宗教、政治等多方面影响, 工作开展受到相当的局限性, 不能、也不敢开放性地开展工作;由于是企业, 企业的目的是获取利润的最大化, 因此, 对熟悉党群工作的政工干部职数配置受到严格控制, 多为其他行政干部或技术干部兼任, 导致工作方法、工作能力、管理水平等打了折扣。

2. 缺乏及时有效地监管机制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不断推进,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为境外企业制定并引导其党群政工工作的内容和方向。因此, 有大批的中国企业走向国外, 使得对于境外企业党群政工工作的监管严重落后, 缺乏及时有效地监管机制, 大大增加了党和政府对境外企业党政工作的统一部署和科学验收的难度。及时有效地监管机制可以加强境外企业的党群政工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进而为后续方针政策制定提供科学的指导方向, 针对党和政府出现的问题, 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 进而更好的保证境外企业党群政工工作的高质高效的开展与推进。

3. 党群政工工作效果不明显

传统媒体对于境外企业党群政工工作的报道, 由于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无法实现时时在线报道, 这就使得境外企业的党群政工工作趋于形式的发展方向, 具体表现为境外企业党群政工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远远不及国内企业。这主要是由于传统媒体无法起到时时地监督和引导作用, 当媒体记者进行报道时, 境外企业表现出良好的工作状态, 而一旦取消关注后, 党群政工工作又回到原来的状态。员工的参与感差、监管机制的缺乏以及传统媒体舆论、监督职能的不足, 也是造成境外企业党群政工工作效果不明显的原因。

三、新媒体具体应用措施

1. 建立党群政工交流平台

以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为主的新媒体在境外企业党群政工工作管理应用过程中, 可以通过建立公共邮箱、开通论坛、博客、微信, 组建政工QQ群、微博社区和微信公众平台等形式建立政工交流渠道, 整合网络资源和现实宣传平台, 做好结合和效用发挥。改变传统的党群政工一元化的管理模式, 实现多元化的协调互动管理模式。使得每个党员都是党群政工工作的管理者同时也是执行者, 进而增强境外企业党员的参与体验和党群政工工作管理责任感, 通过正确的维护公共新媒体交流平台, 让境外企业的党员更好的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想法, 并积极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使得党群政工交流平台成为境外企业维护党群关系, 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的桥梁, 使得构建和谐的境外党群关系的理想变为现实。

2. 定期召开远程视频会议

加强境外企业党群政工工作的监管, 除了完善现有的监管法律法规的制定以外, 一个极其有效地利用新媒体的措施, 就是定期召开远程视频会议。一方面, 可以针对境外企业党群政工工作目标和计划制定的完成情况进行及时的远程在线监管。另一方面, 可以加强与境外企业的时时在线交流, 及时了解党群政工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协助境外企业制定并完善解决方案。远程视频会议可以分为三种形式, 一种是针对境外企业高层开展的网络视频会议, 一种是面向所有境外党员的手机或平板视频会议, 还有一种就是远程教育学习的视频会议, 让国内的党内教育资源及时传输到境外企业。

3. 加强新媒体的引导机制

新媒体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实现舆论监督的同时, 还可以正确引导不同文化方向的发展。首先, 要建立新媒体对于境外企业党群政工工作的举报机制。由于新媒体可以实现人人都是自媒体, 进而可以及时快速地将问题进行远程反馈, 进而增强境外企业党员互相监督, 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其次, 要建立新媒体对于境外企业党群政工的激励机制。通过新媒体互动的特点, 对于境外党政工作管理做出贡献或表现优秀的党员及时进行表彰和奖励。最后, 要建立新媒体发现问题的惩罚机制。新媒体可以有效地将境外企业党群政工工作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 进而有针对性的对于相关人员进行处罚。

四、新媒体应用需注意的问题

1. 重视舆论, 营造和谐

辩证地认识新媒体对基层党建工作的影响, 既要考虑有利因素, 也要考虑不利因素。由于新媒体的开放性, 各种不良信息也会在媒体上传播, 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和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由于信息传播与意见交互空前迅捷, 网络舆论的表达诉求日益多元化。如果不积极引导, 负面的网络舆情将对社会公共安全构成较大威胁。

2. 注重结合, 凸显特色

在实际运用中, 必须把境外企业的特色、水利水电政工工作的优良传统结合起来, 一以贯之发掘优势, 凸显水电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特色, 真正让广大职工精神收益, 让企业平稳发展, 让社会看到水利水电企业真实一面。

3. 创新载体, 全员参与

任何工作在当下都要考虑职工参与, 让职工真正愿意参与, 并且成为建设主体。这就要求境外企业在具体实施中, 要认真总结经验, 放大优势, 在职工喜闻乐见、活动载体丰富多彩上多下功夫, 发动和依靠职工积极参与, 取得成功。

五、结论

党的十八大, 明确要求, 要加强创新社会的治理, 提高党群政工的科学管理水平。而新媒体鲜明的特点完全符合境外党群政工工作的开展需求, 只有采取合理的应用形式, 才能发挥新媒体在其中的积极作用, 进而推动境外企业党政工作, 更好地维护党群关系。

参考文献

[1]张炜昊.新媒体在企业党群政工工作中的应用[J].天津科技, 2015, (4) :10-11.

银行支行发展境外农业工作总结 篇2

中国人民银行ⅩⅩ县支行发展境外农业工作总结

近年来,ⅩⅩ县按照全面实施对俄经贸合作适应性战略调整的要求,利用地源优势,充分发挥沿边开放口岸桥头堡和枢纽站的作用,在境外农业发展方面成效显著,在实现对俄跨境经济合作的提档升级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9年,全县境外农业总收入达到6.6亿元,比预计的5亿元还多1.6亿元,多增32%,在农民人均纯收入10951元中,有2537元来自境外农业的务工收入,占比23.17%。

一、境外农业发展现状

(一)开发规模同比翻一番。2009年,我县不断提升境外农业开发的规模和层次,境外种植面积达到102万亩(县内实有种植面积不到100万亩),比上年增加59万亩,增长137.21%,占黑龙江省境外种植面积的19.25%,占牡丹江市境外种植面积的46.36%,计划2010年将达到120万亩。境外种植面积超过了县内实有种植面积,在俄创建了一个境外ⅩⅩ县农业,成为全省境外农业第一县。

(二)开发区域随开发规模不断延伸。我县在俄境外开发自1989年起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探索开发期(1989-1993),种植面积5万亩,第二阶段—鼓励扶持期(1993-2000),种植面积15万亩,第三阶段—快速发展期(2001-2009)。前两个阶段,境外开发只面向毗邻的俄滨海边疆十月区,后一个阶段迅速拓展,目前已延伸至哈巴、新西伯利亚、叶卡、阿尔泰等6州25区,最远到达莫斯科附近。

(三)从零星局部开发向农场化经营转变。最初境外农业的发展,只是农民到国外租赁土地种粮、种菜,从事一家一户式的分散经营,目前已经由单一的蔬菜、粮食生产扩大到集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销售等于一体的有组织、多领域、规模化生产。建起443个境外农场,其中以华宇、华信为领头雁的11家大型农场已初具规模,购臵大型农机具580台(套),长期雇用工3600人,经营面积51000公顷,占我县在境外农业经营面积的74%,建成万头猪场2个,年养殖千头以上猪厂5个,年养殖2000头奶牛厂1个,年养殖100头以上肉牛厂2个,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另外中型农场3家,境外经营面积6000公顷,小型农场9家,境外经营面积6000公顷,家庭微型农场420家,境外经营面积5000公顷。

(四)做大做强劳务经济,农民增收有新举。发展境外农业是我县采取的一项重大的促进农民快速致富的举措。通过境外两个园区、400多家农场常年吸纳1.3万农民到俄罗斯打工,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13%,2009年实现劳务总收入3.1亿元,成为全省外派劳务的基地县。造就年收入20万元以上农村“白领”2300余人,农民百万富翁420人,农民人均年收入达2.5万元以上,很多农民都称赞“走出去挣洋钱”这条路没走错。据业内

人士预计,2010年境外农业将拉动我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3000元。

(五)政府积极引导,变农民工“返乡潮”为“创业潮”。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县境内务工农民纷纷返乡,为了解决农民工再就业问题,县政府采取得力措施,通过培训基地和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引导农民工赴俄务农,2009年全县26个劳务团落实再就业岗位228个,农民与企业签订劳务输出协议327份,吸纳返乡农民工赴俄再就业2000余人,既可以输出劳动力促进境外农业开发,又缓解了就业压力,可谓一举双得。

二、境外农业发展前景

2009年中俄两国领导人会见时,正式批准了《中国东北地区与俄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依据《纲要》,中俄双方在合作领域、合作层面、合作时限上将有一个重大的突破和全面的提升,标志着双方关系走向成熟与稳健。经过多年来的发展与磨合,两国逐渐认识到在农业合作方面中俄具有极强的互补性,这也是我方进一步发展境外农业的重要基石。

(一)人口与劳动力因素。俄罗斯是典型的人少地多国家,而且农村地区生活条件较差,特别是农业劳动报酬较低,农村劳动力短缺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我方有庞大的相对廉价的剩余劳动力,从ⅩⅩ县来说,全县21万人口中农村人口11.3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6.2万人,鉴于土地面积有限,土地承包后,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

(二)地理位臵与自然环境因素。一是地理位臵邻近是境外农业发展的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便于劳动力和其他资源运输;二是我方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土地资源有限,而俄罗斯有丰富的耕地资源,集中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南部及贝阿铁路沿线的农业区,不仅土地肥沃,而且气候条件好,非常适宜农业生产;三是我国北方劳动力不但习惯俄罗斯的气候,而且熟悉那里的农业项目,善于使用大型的机器设备,特别能够吃苦耐劳,是对俄劳务合作的骨干力量。

(三)农业技术因素。俄罗斯的农业生产结构比较单调,经营十分粗放,农业劳动生产效率较低,种植业产品自给程度更低,畜牧业因缺少种植业的有力支撑产量波动较大,农业产业在俄罗斯农村地区发育极差,基本上只有农业原料的生产,几乎没什么加工业,日用消费品数量小、品种少、质量差。而我县农民具有丰富的种植、养殖及农产品加工经验,这使我方发展境外农业,可以发挥先天的优势作用。

三、境外农业发展建议

(一)完善运行机制,推动境外农业快速发展。一是健全管理机制,发挥政府带动作用,会同各有关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统一领导、商榷境外农业开发工作;二是形成协调机制,进一步密切对俄公共关系,努力从加强农业生产经营、技术合作方面达成共识;三是落实扶持机制,出台资金投放、税费减免等对俄农业开发优惠政策,在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强有力支持;

四是完善服务机制,组建驻俄远东地区出国人员综合服务中心,强化外事协调能力,在技术咨询、法律援助等方面向境外企业、务工人员提供服务,解决在俄人员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发展无公害的绿色农业。在邻国的土地上进行农业生产,也要重视科学施肥,要进行肥料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开发复合高效、环境保护型肥料品种,推广使用微生物肥料,平衡施肥技术,保护耕地土壤,增进土壤肥力,制造和协助农作物吸收营养,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品质,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增强我方境外农业开发的竞争力。

(三)发展农业工业,生产有机食品。在境外农业发展中,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是一项重要任务,需要建许多加工厂,包括对粮食、蔬菜、饲料等的加工。因此不能只抓种地不顾其他,必须全面协调,进行现代化农业生产,将粮食蔬菜加工成有机食品,销往国外,其经济效益将是非常可观和显著的。

中国境外农业投资与合作的发展研究 篇3

一、发展现状

(一)投资规模与速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境外农业投资取得了突破性地进展。2004—2014 年,我国农林牧渔业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从0.81 亿美元增长到20.35 亿美元,同期,我国农林牧渔业对外直接投资累积净额从3.32 亿美元增加到71.79 亿美元。但农业对外投资占对外总投资总额的比重始终处于较低水平,我国农林牧渔业对外投资净额比重最高为2.35%,最低时仅仅为0.36%;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累积净额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二)投资与合作领域

投资与合作领域主要集中在粮油作物种植、畜禽养殖、仓储和物流体系建设等行业和领域。总体来看,发展规模较大、速度较快的产品和行业主要集中在国内需求旺盛而自我生产比较优势不足的产品或产业,主要包括大豆、天然橡胶、棕榈油、远洋渔业以及相关仓储物流设施的建设等。我国境外农业投资与合作的领域已经发展到加工、仓储、物流、贸易等多个环节。

(三)区域分布状况

我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流向亚洲、美国、东盟、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东盟和俄罗斯吸引了大部分的中国农业对外投资。2013 年对俄罗斯农林牧渔业投资流量约为40.04 亿美元,占当年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总流量的39.2%。亚洲是中国企业境外农业投资与合作最为集中的地区,中国在亚洲设立境外农业企业354 家,主要分布在老挝、韩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我国境外农业投资遵循由近及远的发展规律和比较优势原则。

(四)主体日益多元化

近几年来,以中农发集团、中粮集团为首农业企业在境外的农业投资已经颇具规模。2014 年,中粮集团斥巨资用于海外并购,打通国际粮食走廊成为全球粮油市场的骨干力量。民营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其中天津聚龙集团在印度尼西亚种植的十几万公顷的棕榈油树,每年棕榈油产量能占到当地市场的20%。浙江等省份的许多农户到其他国家兴办农场、养殖场等。我国境外农业投资与合作的主体向多元化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利用国外资源,仍以直接进口贸易模式为主,没有从战略布局上建立农业投资、贸易等互为一体的全球农产品供应链。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产业发展阶段的约束。我国境外农业直接投资相对于其他产业尚处于初级阶段。2014 年,农林牧渔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96.92 亿美元,占当年全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的1.1%;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仅占总投资流量的1.65%。

第二,国内企业自身能力不足。一是部分农业企业缺乏全球化视野,不能适应“走出去”的需要。二是部分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不强。企业进行跨国投资应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兼顾经营活动的环境、社会效益,这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生存发展,而且影响国际社会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评价。

第三,投资与合作受东道国政策风险的影响。我国境外农业投资与合作集中分布在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普遍存在着市场体系不健全、政策不稳定等因素,我国境外投资企业面临着大量非市场风险。

三、对策建议

第一,政府应完善金融保险支持政策。金融部门、财政部门应放宽企业境外投资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财政支持;此外,商务部应为农业企业“走出去”提供支持,减少对外投资的审批流程、环节。第二,农业企业应增强投资中的国家战略意识,规范企业行为。企业应提高自身的能力,提高对外农业投资的质量和水平,在开展对外农业合作的同时,要有国际视野要有内生动力。

摘要:对外农业投资与合作,是“一带一路”宏伟战略的重要内容。分析我国农业对外投资合作的投资规模、区域分布等现状,基于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企业对外农业投资合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对外投资,“走出去”,合作

参考文献

[1]韩琪.对中国农业对外投资规模状况的分析与思考[J].国际经济合作,2010,(10):13-17.

[2]杨易,马志刚,王琦.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合作的现状分析[J].世界农业,2012,(12):107-112.

境外媒体的经济发展 篇4

替代种植在新的时期赋予新的使命,它将为减少毒品对我国的严重危害和获取我国短缺资源做出积极的贡献。在上世纪90年代至122工作组第一次会议(2004年底)之前,替代种植是我国在国际禁毒工作中的一个伟大创举,它改变了烟农祖祖辈辈靠种植罂粟,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习惯,倍受国际禁毒组织的赞赏,是我公安禁毒工作中的锐利武器。122工作组第一次会议之后,替代种植融入了我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的使命,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以开展三年禁毒防艾人民战争为标志,以替代种植为契机,促进替代种植向替代产业发展,最终形成发展替代经济的局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施实施罂粟替代种植和替代产业发展是当前全县商务工作的侧重点,也是我县开展边贸工作的又一个突破口。为全面掌握我县开展替代种植及替代产业发展发展状况,加快边贸发展,根据县委深入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认真做好相关课题调研的相关要求,今年4月份,商务局结合工作职能实际,组织相关股室对全县开展替代种植及替代产业发展发展进行调研。为使调研工作顺利进行,我局调研组主要采取听介绍、查资料、实地参观、访问座谈等形式,深入到相关管理部门、边贸企业和境外佤邦实地调研。通过调研,我局对全县开展替代种植及替代产业发展发展又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对开展好替代种植及替代产业发展发展有了新的发展思路和想法。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中国佤族与缅甸佤邦的佤族同祖同宗,血脉相连,交往难于阻隔,在禁毒合作方面双边创建了“沧源模式”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堵源截流、标本兼治、严打严禁、帮助改种”的指导方针,我县与缅甸佤邦特区政府加强合作,在发展经贸往来、资源开发、技术合作和实施罂粟替代种植等方面达成了共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6年8月,云南省召开境外罂粟替代发展动员大会以后,我县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工作机构,县商务局曾多次组织相关企业深入到境外进行实地考察,现行的各种优惠政策和便利措施有力鼓舞了有实力的外贸企业积极参与,全县境外罂粟替代种植工作步伐加快。

(一)、农业方面的合作。

农业方面的合作主要是向佤邦勐冒县和南邓特区提供良种和技术指导,同时派专业技术人员实地进行种植和管理指导,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仅2004年共完成各种作物示范推广面积6870亩,带动当地400多户农户种植蔬菜1000亩,推广玉米良种良法配套种植1000亩,平均单产325公斤;推广旱育稀植150亩,平均单产350公斤;推广各种农药150公斤,使用面积3000多亩,推广使用化肥2500亩。针对不同的节令,深入勐冒县,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7期,参加培训人员536人次。旱地立体栽培1期67人次;

病虫草鼠综合防治1期,参训人数98人次;通过开展各种科技培训,让当地群众认识和实用上了技术,为提高当地劳动者素质,培养了带头人,打下了基础。

(二)、矿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合作

目前,我县边贸企业同进缅甸佤邦行矿资源勘探和开发的是云南地矿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与佤邦财政部合作勘探和开发锌矿资源,目前已产生效益,其开发的锌矿全部供我县金腊云矿锌业公司加工,这对促进中缅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开了个好头。

(三)、经济林木方面的合作

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县就同缅甸佤邦地区进行民间性、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先后指导南邓特区种植橡胶2万多亩,共60万株,向佤邦提供西南桦、沙松、核桃种苗1000多万株,共3万多亩。1997年我县边贸企业和源商号作为率先走出实施替代种植的企业,同佤邦勐冒县联合开发种植的3500亩台湾软枝乌龙茶已陆续开摘,并带动了附近居民种植乌龙茶近5000亩;2006年广东省茂名市华建贸易有限公司与勐冒县签订2006-2010年开发种植10-15万亩橡胶协议,目前累计完成境外橡胶替代种植面积46320亩,其中2008完成16750亩;南华晶莹生物公司累计完成境外木薯替代种植面积8435亩,2008年以来共完成2000亩;天宏公司2008年完成境外橡胶替代种植面积8700亩;通过积极争取,3户企业获得国家对境外替代种植一次补助172万元。昆明金晨公司已与境外宏邦公司签订橡胶替代种植近10万亩;园通

公司与佤邦荣岭公司签订橡胶替代种植5万亩;北京宏宇公司与佤邦签订百万亩的膏桐替代种植,现已示范种植500亩;

二、主要成效

我县通过实施对境外缅甸佤邦罂粟减种禁种的替代种植工作,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及我边境地区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一是共计减少缅甸佤邦地区罂粟种植面积6.71万亩,也就是减少了近6.71吨海洛因对我国的侵袭和危害;二是我县通过在缅甸佤邦实施替代种植项目,培训了当地老百姓发展经济,创造罂粟种植外收入来源的技能,为当地发展培养了人材,为境外群众弃种罂粟后的生活来源打开了新的路子。三是通过在境外开展罂粟替代种植,发展替代产业,补充了我国国内部分产品的供给,带动了我边境地区特色经济和地方企业的发展。总之,境外替代种植发展产业,拓宽了企业发展空间,使农民看到了希望并得到了实惠,效果较为明显。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目前尽管境外罂粟替代发展呈现较好的势头,具有较好的国内政策支持和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但是由于缅甸佤邦民族地方武装与缅中央政府的矛盾,目前我县企业在缅甸佤邦开展替代发展工作中还面临多方面的困难和制约,风险大、成本高,加大了我企业在该地区开展替代种植的难度。

(二)、项目实施的范围窄,种类单纯。要从单纯的罂粟替代种植逐步扩展到农、林、畜牧业、服务业、运输业和基础设施

建设方面,实现替代种植向替代发展转换,并将替代发展融入整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领域合作当中。

(三)、替代种植缺乏强有力的资金投入。

(四)、境外局势不稳,基础设施严重匮乏,影响此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四、加快全县替代种植及替代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替代种植事关国家大事,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为顺利开展好境外替代种植及替代产业发展工作,针对存在的困难问题,结合本部门实际,建议从以下方面开展好工作:

(一)替代种植要与四个原则相结合。开展替代种植、发展替代产业要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互尊重、平等互惠和友好合作原则”、以及贯彻“睦邻、安邻、富邻”和“与邻为伴、与邻为善周边外交原则”相结合,以此来开展工作。

(二)替代种植要注重五个实效。开展替代种植、发展替代产业,要在五个方面见实效。一是在减少罂粟种植巩固禁种成果见实效;二是在烟农直接受益上见实效;三是在改变当地罂粟经济,促进合法经济见实效;四是在维护和提高我国在国际禁毒领域地位上见实效;五是在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走出去”战略中见实效。

(三)替代种植要抓住两个历史发展机遇。一是国务院新政策的实施为我省带来了第一个发展机遇,一大批国内有实力有技术的大企业参加到替代发展中,它将壮大和提高我替代发展队伍的实力,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同时,云南对缅甸的投资将可以享受全国独一无二的优惠政策,为我县企业到境外投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二是缅甸中央政府已原则同意与我国签署禁毒合作协议,为我省带来了第二个发展机遇,签署协议将表明缅甸中央政府认可我在缅北地区所开展的替代种植,为我县企业开展替代种植、发展替代产业的境外投资合法性带来了保障。

(四)、本着互惠互利原则,继续加大矿产资源方面的合作开发力度,最大限度的满足我县工业生产原料需求。

上一篇:体育教学与德育渗透下一篇:民族音乐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