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2024-08-29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精选十篇)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篇1

交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1 月至7月,公路水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 6 2 8亿元,同比增长8.2%。分方式看,公路建设完成投资8601亿元,同比增长7%,其中,高速公路完成投资3877亿元、同比下降2%,普通国省道完成投资3186亿元、同比增长23.7%,农村公路完成投资1538亿元、同比增长2.2%;水运建设完成投资696亿元,同比下降9.5%,其中内河、沿海建设分别完成投资282亿元和4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和下降16.9%。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公路水路分别完成投资2978亿元、1997亿元和46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下降2.3%和增长18.4%。

客运降幅收窄

7 月份,铁路公路水路完成客运量16.1亿人次,同比下降3.3%,降幅较6月份收窄0.9个百分点。1月至7月,完成客运量108.3亿人次,同比下降3%。

铁路客运增速放缓。7月份,完成客运量2.7亿人次,同比增长8.5%,增速较6月份放缓4.2个百分点。1月至7月,铁路完成客运量16.3亿人次,同比增长11.6%。

公路客运降幅收窄。7月份,完成客运量13.2亿人次,同比下降5.4%,降幅较6月份收窄1.5个百分点。1月至7月,公路完成客运量90.4亿人次,同比下降5.3%。

水路客运基本持平。7月份,完成客运量0.2亿人次,同比增长0.1%,增速与上月基本持平。1月至7月,完成客运量1.5亿人次,同比下降0.5%。

此外,私家车出行仍保持较快增长。联网收费数据显示,7月份高速公路7座及以下小客车流量同比增长16.3%。

货运增速小幅放缓

7 月份,铁路公路水路完成货运量36.3亿吨,同比增长4%,增速较6月份放缓0.7个百分点。1月至7月,完成货运量233.6亿吨,同比增长3.2%。

铁路货运降幅扩大。7月份,完成货运量2.6亿吨,同比下降6.7%,降幅较6月份扩大0.4个百分点。1月至7月,完成货运量18.4亿吨,同比下降7.4%。

公路货运增速回落。7月份,完成货运量28.3亿吨,同比增长5.5%,增速低于上月0.6个百分点,联网计重收费数据显示,高速公路货物发送量同比增长7.9%,环比回落6.6个百分点。1月至7月,完成货运量180.3亿吨,同比增长4.6%。

水路货运增速放缓。7月份,水路完成货运量5.3亿吨,同比持平,增速较6月份放缓2.1个百分点。1月至7月,完成货运量3 5亿吨,同比增长1.1%。

港口吞吐量出现负增长

7 月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9.7亿吨,同比下降1.1%,外贸吞吐量同比增长0.2%,增速较6月份放缓2.5个百分点,内贸吞吐量由6月份的同比增长0.4%转为同比下降1.7%;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 8 8 1万TEU,同比增长3.8%,增速较6月份基本持平。1月至7月,完成货物吞吐量67.8亿吨,同比增长1.8%,其中外贸吞吐量增长3.7%、内贸吞吐量增长0.9%;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亿TEU、增长2.8%。

运价水平出现一定回升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篇2

——吉安市前10个月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主攻项目、决战两区,做大总量、加快集聚”发展战略,奋力拼搏,扎实工作,整体经济运行继续保持了稳定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并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一)经济运行整体向好。前三季度,全市完成生产总值604.68亿元,增长13.6%,较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增幅列全省第三,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1-10月,全市全社会用电量45.79亿千瓦时,增长18.6%,其中10月份单月完成4.56亿千瓦时,增长25.3%,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增幅列全省第二。财政收入高位运行,1-10月,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00.75亿元,增长37.5%,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6.25亿元,增长39.4%,较去年同期分别增收27.5亿元和18.7亿元。工业生产实现较快增长,1-10月,全市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264.88亿元,增长17.56%,增幅列全省第五,较前9个月前移两位,总量首次超过上饶;实现利税总额128.67亿元,增长49.2%;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359.31%,列全省第三。消费市场持续活跃,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4.44亿元,增长17.3%,较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1-10月,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6.6%,增幅列全省第一;1-10月,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732.86万人次,增长30.2%,实现旅游总收入114.9亿元,增长39.8%。

(二)投资拉动继续增强。截止10月末,全市在建(竣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59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31个。列入全市调度的420个重点项目中,有325个已开工在建,开工率为77.38%,其中59个项目已建成投(试)产。中心城区继6月份28个城建重大项目开工后,今天又有一批城建重点项目开工。在重点项目的带动下,1-10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0.93亿元,增长34.5%,增幅列全省第四,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其中新建项目投资占绝对份额,累计完成投资549.17亿元,增长34.8%,占全市投资比重的90%。同时,工业投资增幅回升较快。1-10月,全市工业投资累计完成412.85亿元,增长33.7%,较前9个月提高近10个百分点。

(三)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外贸出口迅猛增长,1-10月,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16.35亿美元,增长90.8%,其中出口14.64亿美元,是去年全年总量的1.47倍,增长96.0%,增幅均列全省第三,分别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5和3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幅已连续8个月保持全省第三,总量已分别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的103.4%和98.2%,完成进度均仅次于九江,列全省第二位。从进度看,前三名的永新县、新干县和安福县已分别完成调整后目标任务的103.5%、97.7%和92.6%;从增幅看,前三名的安福县、新干县和峡江县增速分别高达259.6%、216.6%和181.1%。引进内资快速增长,1-10月,全市累计上报引进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20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75个,合同引资906.76亿元,实际进资185.26亿元,增长42.3%。从项目所属产业类别看,在上报的203个项目中,属于全市

十大重点产业项目的165个,占新引进项目总数的81.3%,同比提高近5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信息项目47个,占项目总数的23%,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利用外资平稳增长,1-10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3.62亿美元,增长11.0%。

(四)发展基础持续稳固。信贷投放力度不减,在国家加大调控力度的大背景下,货币政策持续收紧,但全市信贷规模依然保持了逆势增长的态势。10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443.34亿元,比年初增加72.36亿元,同比多增10.5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5%。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截止9月末,全市园区共完成基础设施投入33.79亿元,总量列全省第三,其中,去年被列入省级生态工业园区试点单位的吉安县、新干县工业园投入比例较高,分别完成基础设施投入3.05亿元和2.87亿元,分别列全市第一和第四;1-9月,全市园区共建成标准厂房120.4万平方米,是去年建成面积的近2倍。非公经济发展迅速,前三季度,全市完成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59.8亿元,占GDP的59.5%,增长15.6%,高出GDP增幅2个百分点;1-10月,全市规模工业中非公有制企业实现总产值1117.27亿元,增长56.7%,比规模工业快4.3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92.4%,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干部群众扎实工作的结果。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全市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一是部分指标排位后移。1-10月,全市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分别列全省第八和第七,增幅及排位都呈逐步下滑之势。规模工业增加值、实际利用外资等指标在全省的排位分别较去年同期后移了3位和6位,外贸出口虽然大幅增长,但在全省的排位也后移了1位。二是节能形势十分严峻。前三季度,全市单位GDP能耗为0.643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上升0.99%,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52个百分点,连续两次列入全省一级预警地区。年初省里确定今年我市的节能目标是万元GDP能耗全年下降3%,从前10个月的数据看,虽然能耗环比总体呈逐步回落之势,但全年目标还是难以完成。三是企业运行困难增多。尽管当前电力供应较好,但是随着工业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及冬季的到来,全市电力供应依然有可能出现偏紧的形势。国家货币政策持续紧缩,既加剧了企业融资困难,也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致使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不能正常进行。企业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加上用工、融资等成本的上升,挤压了企业的盈利空间,导致部分企业生产波动。四是县域发展极不平衡。财政总收入增速最高与最低相差17.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最高与最低相差27.5个百分点,银行贷款增速最高与最低相差44.3个百分点,外贸出口增速最高与最低相差278.38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现汇进资)增速最高与最低相差359.65个百分点。

今年仅剩最后一个月的时间,各项指标都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我们既要看到成绩,又要正视问题,进而振奋精神、再接再厉,紧紧围绕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吉安的目标,顽强拼搏、攻坚克难,并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必须力争完成任务。各地各部门要全面总结盘点今年各项目标任务执行情况,对主要指标任务要逐项对照,找短板、寻难点、破难题,下功夫弥补薄弱环节,努力使今年的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以更大的力度攻坚,以更新的面貌交账。

二、必须力保财税目标实现。截止11月20日,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06.5亿元,增长35.2%,增幅有所放缓。从各地上报的全年预计情况看,情况也不理想,只占市政府下达调整目标数124.8亿元的92.3%,差欠较大。各地各部门要将思想认识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上来,切实加强对组织收入工作的领导,强化举措,加强分析,进一步细化差欠任务,落实责任,不折不扣完成全年财税收入目标任务,确保我市进位赶超的力度不减、势头不降。

三、必须力使项目落实到位。抓经济就要抓项目,抓项目就是抓发展,项目工作任何时候都要盯紧不放。要倒计时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对照目标任务,查找差距,分析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督促施工单位精心组织,科学调度,提高施工效率,切实加快项目推进建设速度。要抓紧未开工项目的启动建设,尤其是已经列入今年开工计划的项目,各县市区和各责任单位要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尽力创造条件启动项目,确保计划不落空,项目不逾期。

四、必须力抓工业运行调度。据悉,省政府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对各地市工业的考核力度,对工业运行目标完成较好的设区市将在工业崛起奖励中给予表彰,同时考虑开展“评议工业无所作为市”考评,压力较大。各地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帮助重点企业开足马力,加大生产,为全市工业目标的完成多做贡献。要切实抓好工业用电的协调衔接,按照有保有控的原则,确保工业生产正常用电需求,同时,继续开展银企对接、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等工作,努力缓解企业融资难题。要坚持增产与降耗并重,切实解决节能降耗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尽快杜绝万元GDP能耗不降反升的逆行现象,尽快把今年的差欠补上,确保“十二五”节能降耗目标的全面完成。

经济总体平稳 动能加速集聚 篇3

区域协调发展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地区经济表现如何?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最新消息显示,2016年上半年,地区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稳中有进,区域发展新亮点不断涌现,呈现出“东部企稳趋好,中部基本平稳,西部稳中有升,东北下行趋缓”的特征。

“稳”是东中西主基调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东部地区经济企稳趋好。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7.6%、6.4%、11.0%,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9、0.4、2个百分点。分省份看,天津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2%,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增速处于东部地区领先水平。福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3%,外贸出口实现逆势增长,月出口值连续3个月同比、环比“双增长”。

同时,中部地区经济基本平稳。上半年,中部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7.8%,工业增加值增速为7.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万亿元,增速为12.8%。分省份看,江西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1%,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增速在中部地区居于首位。河南、安徽、湖北、湖南增长势头总体较好,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山西经济逐步企稳,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较一季度明显提高,6月份当月工业增加值增速走出负增长区间。

西部地区经济稳中有升。上半年,西部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8.0%,继续处于“四大板块”首位;工业增加值增速为7.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3.5%,均较一季度有所提高。分省份看,重庆、西藏、贵州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同比增长10.6%、10.6%、10.5%,增速仍然处于全国前列。资源型省份经济增速普遍提高,宁夏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7.9%、7.4%,分别较一季度提高1、5.4个百分点,新疆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较一季度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总的来看,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在发展新经济方面势头强、亮点多,新的发展动能不断形成,东中部地区占到我国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三,只要稳住这个基本盘,全国经济形势就能保持总体平稳。

东北经济下行趋缓

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从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信息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国东北地区经济下行趋缓。东北地区主要经济指标逐步趋稳,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2%,较一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工业增速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个百分点。分省份看,吉林企稳态势相对明显,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6.7%,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主要经济指标趋近合理区间。辽宁、黑龙江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均较一季度有所提高。

今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东北地区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表示,关于对东北新的支持政策,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以贯彻落实《若干意见》为主线,支持地方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主要可归纳为5个方面:一是全面推进东北振兴重大政策文件贯彻落实。二是加快推进东北地区重点领域改革。三是支持东北地区扩大合理有效投资。四是支持东北地区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五是支持东北地区谋划建设重大开发开放平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建议,《若干意见》出台后,将有许多新的政策资源用于落实既有规划。要将这些政策落实好,需要整合各项政策资源,使之能够一起发挥作用,形成合力。对于地方来说,在具体的资金和政策投入上,不要撒胡椒面,要重点突破,集中使用有限资金,充分利用已有的政策资源。同时,东北地区需要创新,在利用创新资源上,目前很多创新资源分散在各个企业,要想办法把资源集中起来,攻克各种共性的技术难题。

各地经济很有看头

今年上半年,浙江市场采购贸易和跨境电子商务成为外贸新动能,带动全省连续3个月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长;河南5月份当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4倍;辽宁沈阳机器人产业在国产机器人市场占有率超过20%??这表明,一些新经济新业态在一些地方加速发展,成为区域发展新动能新亮点的重要表现。

除了新经济新业态之外,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政策措施的引领下,各地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动能转换步伐持续加快,区域发展新动能新亮点不断涌现。

上半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一些省份持续前进。江西上半年互联网等创新类投资增长267%。重庆猪八戒网汇聚了1000万余名创业者和300万家中小微企业,成为全国最大的众包服务平台。江苏无锡在物联网、新材料、电机电气等领域建立了32个产业研究院,形成了“一镇一院一产业”的特色模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20多个省份签订了去产能责任书。广西、河南对农民进城购房给予补贴。吉林建立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黑龙江今年以来两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降低企业用电成本2.6亿元。全国22个有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省份全部开工建设。

尽管上半年全国民间投资增速有较为明显下滑,部分地区民营经济仍实现了加快发展。广东上半年民间投资增速达到19.6%,超过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1个百分点。福建1—5月份民营企业出口值占到全省的6成,拉动全省出口7.3个百分点。

上半年,多点多支撑格局不断增强。国家级新区等重点功能平台在区域经济中持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大部分国家新区经济增幅高于所在省份平均水平,预计上半年滨海新区、舟山群岛新区、两江新区、南沙新区、湘江新区、江北新区的经济增速都将超过10%,兰州新区经济增速将超过20%,贵安新区经济增速将超过30%。

上半年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篇4

旅客运输增长平稳, 舒适高效出行方式增速较快

上半年, 全社会完成客运量109.7亿人, 同比增长2.5% (一、二季度分别增长1.7%和3.3%) , 其中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客运量分别增长9.7%、1.5%、10.5%和10.7%。旅客对舒适高效出行方式的选择更趋明显。1~5月份, 高铁、动车旅客发送量同比分别增长31.0%、33.3%, 部分省份高速公路7座及以下小客车通行量增长25.4%,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增长11.1%。

货物运输增速逐步回升, 快递业务持续高速增长

上半年, 全社会完成货运量201.2亿吨, 同比增长7.5%, 一、二季度分别增长7.4%和7.7%。4月份以来铁路、公路出现积极变化:铁路货物发送量降幅收窄, 由3月份的-4.1%回升至6月份的-1.5%;公路货运量增速持续回升, 由3月份的6.6%提高至6月份的11.1%。完成快递业务量59亿件、同比增长53.7%, 快递业务收入897.5亿元、同比增长42.5%。

港口内贸吞吐量增速放缓, 外贸仍保持较快增长

上半年, 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54.9亿吨, 同比增长5.2%, 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4.9个百分点。其中, 内贸吞吐量增长3.9%, 回落7.0个百分点;外贸吞吐量增长8.0%, 增速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与当前外贸实际增长形势基本吻合。

从重点货类看, 煤炭:1~5月份进口煤炭吞吐量同比下降1.7% (去年同期增长24.2%) ;北方港口煤炭下水量增长8.4%, 明显快于去年同期0.6%的增速。原油:1~5月份进口原油同比增长9.6%, 较去年同期加快5.9个百分点。铁矿石:1~5月份进口铁矿石同比增长17.0%, 较去年同期加快11.6个百分点。截至6月27日, 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11219万吨, 比去年同期增加3702万吨。集装箱:上半年, 集装箱吞吐量为9670万T E U, 同比增长5.7%, 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2.6个百分点。1~5月份, 国际航线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5.6%, 较去年同期加快3.8个百分点, 其中4至5月份增长6.1%, 较一季度加快0.9个百分点。

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保持高位,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上半年, 公路水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63亿元, 同比增长9.4%, 增速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 公路建设完成投资5872亿元, 增长10.9%, 保持较快增长水平。水运建设完成投资635亿元, 下降0.8%, 其中内河、沿海港口航道投资分别下降9.6%和增长4.8%, 内河投资负增长主要是在建大项目减少、新开项目不足所致。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升。普通公路建设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0.5%和20.7%。交通投资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倾斜, 西部地区完成公路投资2819亿元, 增长21.6%, 明显快于东、中部地区。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上半年, 全国共发生运输船舶水上交通事故113.5起、死亡失踪101人, 分别同比下降19.2%和25.7%。共组织、协调海 (水) 上搜救行动923次, 人员搜救成功率96.7%。道路运输发生较大以上等级营运车辆事故93起、与去年同期持平, 死亡436人、下降4.2%。交通运输工程建设领域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24起、死亡48人, 分别同比增加2起、20人。

工业运行总体平稳新兴业态蓬勃发展 篇5

一是工业经济运行积极因素增多,呈缓中趋稳、稳中有好的态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增速同比回落2.5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同比增长6.8%,增速连续3个月回升。4、5两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幅由负转正,分别达到增长2.6%和0.6%。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经连续4个月处在荣枯线以上,全国工业用电量增速继续提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软件服务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明显快于工业整体水平。其中,电子制造业增长10.8%,医药制造业增长10.1%,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业务收入增长17.1%,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高端服务器等产量成倍增长。

二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促进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今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目前,已启动一批工业强基工程项目,批准实施了94个智能制造试点专项行动项目。加大技术改造和提升工业技术水平,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取得积极成效。重点行业先进产能比重快速提高,智能制造、高速轨道交通、海洋工程等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占装备制造业比重超过10%,海洋工程装备接单量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9.5%,国产品牌智能手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自主创新能力增强,部分关键领域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积极推动工业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9%以上,工业绿色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三是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新兴业态不断涌现。我国互联网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新技术新业务培育壮大。截至6月底,上市互联网企业总市值达4.76万亿元,同比增长96.5%,有12家互联网企业进入全球市值前三十强,创历史新高。创新成果加速涌现,超高频RFID芯片、北斗射频芯片,智能终端研发、海量数据存储等领域都有突破,标准体系已初步构建。应用水平不断提升,交通、物流、环保、医疗保健、安防、电网等领域应用的市场规模已达数百亿元,民爆、煤炭、大型装备等工业行业应用水平大幅提升,社会管理和民生服务领域应用逐步深化。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增长点快速形成。物联网产业集聚效应显现,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四大物联网发展集聚区各具特色,国家级物联网产业基地建设初见成效,地方物联网产业园区建设蓬勃发展。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主要定位在“两个重点”和“两个支撑”。“两个重点”,即推进“互联网+”制造和“互联网+”小微企业的融合发展;“两个支撑”,即为全社会“互联网+”提供高速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和软硬件产品应用的支撑服务。

中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篇6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 工业用电量比上个月回升0.3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总体稳定。1—4月份重点服务业都保持了较快发展的态势, 生产性服务业的营业收入增长9.4%。高技术服务业增长速度是13.2%, 5月服务业的用电量同比增长7.2%。市场销售平稳增长。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0%, 扣除物价影响实际增长9.7%。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根据人社部的数据, 1—5月城镇新增就业577万人, 完成全年计划目标的57.7%。物价水平总体稳定。5月份CPI同比上涨2%, 比4月份回落了0.3个百分点, 5月PPI降幅收窄至-2.8%, 环比上涨0.5%, 今年以来连续5个月降幅收窄, 这显示工业产品的供求关系有积极的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从三大产业看, 服务业增速继续快于工业。从工业内部结构讲, 5月份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5%和8.5%, 1—5月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是12.1%和32.5%。消费升级趋势继续显现。5月, 与居民消费质量提升和品质改善相关行业的销售都保持较快增长:汽车销售额同比增长8.6%, 比4月份加快3.5个百分点, 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92.9%;体育娱乐用品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2.9%。新动能积聚加快成长。1—5月, 网上零售额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为27.7%。5月, 创新主体大幅增加, 我国新增市场主体约48万家, 相当于每天新增加约1.6万家。

对下半年经济走势, “中国经济运行‘上有压力, 下有支撑’, 这样一个大的判断我觉得仍然不会变化”。盛来运分析, 中国经济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 国际和国内环境存在很多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但“改革继续释放新的红利。中国经济下一阶段会保持今年以来的‘总体平稳, 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篇7

上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持续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34063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7%,二季度增长6.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2097亿元,同比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34250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184290亿元,增长7.5%。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

一、农业生产基本稳定,夏粮产量略有减少

全国夏粮总产量13926万吨,比上年减少162万吨,下降1.2%。夏粮总产量略低于最高年份2 0 1 5年,为历史第二高产年。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853万吨,同比下降1.3%,其中猪肉产量2 4 7 3万吨,下降3.9%。生猪存栏40203万头,同比减少3.7%;生猪出栏31959万头,同比减少4.4%。

二、工业生产稳中略升,盈利状况有所改善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2%,集体企业增长2.6%,股份制企业增长7.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2%。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1%,制造业增长6.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6%。工业结构继续优化。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2%和8.1%,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2和2.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2.1%和32.6%,比上年同期提高0.7和1.2个百分点。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环比增长0.47%。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55117亿元,同比下降0.7%。

注:1.绝对额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2.三次产业分类依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制定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3.行业分类采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4.本表中国内生产总值总量数据中,有的不等于各产业(行业)之和,是由于数值修约误差所致,未作机械调整;5.2016年7月国家统计局实施了研发支出核算方法改革,本表按新的GDP核算方法进行核算。

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816亿元,同比增长6.4%(上年同期为下降0.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73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59%。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商品房待售面积减少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5836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0%),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7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投资91089亿元,增长23.5%;民间投资158797亿元,增长2.8%,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1.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7 4 6 0亿元,同比增长21.1%;第二产业投资101702亿元,增长4.4%;第三产业投资149198亿元,增长11.7%,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49085亿元,增长20.9%。从到位资金情况看,上半年到位资金282443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21.8%,国内贷款增长12.4%,自筹资金增长1.4%,利用外资下降7.2%。上半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40202亿元,同比增长25.1%。从环比看,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45%。

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 663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6.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5.6%。房屋新开工面积7753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9%,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增长1 4.0%。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6430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28.6%。全国商品房销售额48682亿元,同比增长4 2.1%,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4 4.4%。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950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0%。6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1416万平方米,比3月末减少2100万平方米,比5月末减少753万平方米。上半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6 8 1 3 5亿元,同比增长15.6%。

四、市场销售平稳增长,网上零售增长较快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138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增速与一季度持平。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71075亿元,增长7.5%。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4249亿元,同比增长10.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1889亿元,增长11.0%。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16683亿元,同比增长1 1.2%,商品零售139455亿元,增长10.2%,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66857亿元,增长7.6%。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3%),环比增长0.92%。

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22367亿元,同比增长28.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8143亿元,增长26.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1.6%。

五、进出口降幅收窄,一般贸易比重上升

上半年,进出口总额111335亿元,同比下降3.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3.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64027亿元,下降2.1%,收窄3.6个百分点;进口47307亿元,下降4.7%,收窄3.7个百分点。进出口相抵,顺差16720亿元。6月份,进出口总额20378亿元,同比下降0.3%;其中,出口11745亿元,增长1.3%;进口8 6 3 3亿元,下降2.3%。贸易结构优化。上半年,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6.4%,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一般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5.7%,提高1.3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7.2%,为出口主力;民营企业出口增长3.6%,占出口总额的46.6%,继续保持出口份额首位。对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增长,上半年对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印度和埃及出口分别增长22.5%、16.6%、9.0%、7.8%和4.7%。部分大宗商品进口量保持增长,上半年进口铁矿石4.94亿吨,增长9.1%;原油1.87亿吨,增长14.2%;煤1.08亿吨,增长8.2%;铜274万吨,增长22%。

六、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品价格同比降幅收窄

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涨幅与一季度持平。其中,城市上涨2.1%,农村上涨2.1%。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5.0%,衣着上涨1.6%,居住上涨1.4%,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5%,交通和通信下降2.1%,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3%,医疗保健上涨3.2%,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1.4%。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0.6%,猪肉价格上涨2 8.2%,鲜菜价格上涨18.2%。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9%,环比下降0.1%。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9个百分点;6月份同比下降2.6%,环比下降0.2%。上半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4.8%,6月份同比下降3.4%,环比上涨0.2%。

七、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民工收入继续增加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86元,同比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57元,同比名义增长8.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50元,同比名义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7%。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为2.80,比上年同期缩小0.03。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0505元,同比名义增长8.3%。二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17509万人,同比增加73万人,增长0.4%。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3202元,同比增长6.7%。

八、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进展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 4.1%,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4.7个百分点。需求结构进一步改善。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3.4%,比上年同期提高13.2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后发优势继续发挥。上半年,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3%和7.2%,快于东部地区0.9和0.8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分别增长12.8%和13.5%,快于东部地区1.8和2.5个百分点。节能降耗继续取得新进展。上半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2%。

“三去一降一补”成效初显。上半年,原煤、粗钢产量同比分别下降9.7%和1.1%。工业企业和商品房库存出现积极变化。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下降1.1%。3~6月,商品房待售面积连续4个月减少。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及成本均有所下降。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8%,比上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比上年同期减少0.22元。薄弱领域投资增长较快。上半年,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6.7%和22.5%,分别快于全部投资17.7和13.5个百分点。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篇8

1 2010年猪价变动呈三个显著特点

2010年受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 2~6月份生猪价格低位运行, 并发生了较大的波动, 全年猪价变动呈三个显著特点:

(1) 2010年1~6月生猪价格一路下滑, 在6月后持续反弹, 全年生猪价格呈U型走势。猪肉价格走势基本一致。

(2) 波动幅度较大。4月份生猪 (三元猪) 平均价格下降到9.6元/公斤, 比1月的价格12.94元/kg下降了26%。11月生猪平均价格回升到13.76元/kg, 比4月上升了13.3%。4月份猪肉 (五花肉) 平均零售价格下降到16.59元/kg, 比1月的价格20.73元/kg下降了20%。2010年8~10月的猪肉价格可算“太平”, 但受秋冬需求趋旺、运输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 进入11月份以后猪肉市场开始升温, 价格也出现上涨态势。11月猪肉平均价格回升到21.49元/kg, 比4月上升了29.5%。

(3) 生猪价格下跌与饲料价格上涨同时发生。2010年饲养生猪的主要饲料——玉米价格由1.70元/kg上涨到2.40元/kg左右, 上涨了40%左右。

在生猪价格快速上涨的带动下, 猪粮比连续上升, 春节前有望“破7”。目前养猪户普遍盈利。生猪价格持续上涨带动了部分养猪户的补栏热情。据农业部统计数据, 2010年6~9月全国生猪存栏量连续上升, 其中9月份存栏量上升速度较快, 环比上升2.9%, 达45 450万头, 较5月份累计上升了4.8%。此外, 9月份能繁母猪存栏4 700万头, 环比增加2.6%。2010年11月份我国的生猪存栏量为45 470万头, 月环比上涨0.07%, 生猪存栏微幅的上扬。与2009年同期相比, 下跌2.40%;能繁母猪为4 660万头, 月环比下跌0.64%, 年同比下跌4.31%。2010年1~11月, 全国生猪存栏量累计489140万头, 同比2009年减少2.46%;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累计52 000万头, 同比2009年减少3.31%。同时, 商务部公布的11月生猪屠宰量及肉类产量显示, 全国规模以上的生猪屠宰量为1 944.5万头, 同比增长3.05%, 可见猪肉市场供给较为充裕。2010年12月20日前一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在14.06元/kg左右, 猪粮比为6.95∶1。从生猪存栏上涨来看, 长期的生猪亏损压低了生猪的出栏量, 在政策的调控及终端需求的提振下, 我国生猪盈利能力呈现上涨, 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有所上涨。

2 2011年市场预测:整体走势稳中向上

在通胀压力的预期影响下, 国家打压物价的决心和效果已初步显露, 这也是短期内制约猪肉价格的利空因素。2010年7月份以来生猪养殖效益的快速回升, 带动了生猪补栏热情, 生猪供应量在2011年年初将明显增加。同时, 当前市场猪肉供应充足, 商务部、财政部等部门也宣布近期将向全国市场投放第二批中央储备冻猪肉, 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猪肉市场供应, 稳定市场预期。农业部公布2010年11月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 660万头, 较10月份下降0.64%, 较去年同期下降4.32%。能繁母猪存栏量的下降主要是受前期疫病的影响, 部分地区因前期疫病的发生而减少了能繁母猪的存栏。此外, 部分地区发生的疫情也导致当地生猪价格较前段时间大幅下跌, 若上述疫情未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并且在全国大范围的传播, 那么短期内猪肉价格下跌空间将会扩大。若疫情得到很好的控制, 那么年前猪肉价格会随着中国传统的春节即将到来和生猪价格的回升而稳步走高。

当前已进入猪肉消费旺季, 需求量上升、饲料价格高位运行、通胀预期增强、部分养殖户观望压猪等因素将在短期内推动生猪价格继续上涨。如后期不发生重大疫情或自然灾害, 预计生猪价格在春节前不会大幅上涨, 春节后有望季节性回调。根据2010年10~11月份的大部分时间内猪肉价格走势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 特别是到11月中旬已超过了7月末的价格的表现来看, 可以这样推断, 价格处于高位的时间 (也就是在猪肉消费进入旺季的时间内) 可能会一直延续到第二年的4月, 2011年整体走势应该是稳中向上, 饲料价格依然维持平稳偏强走势, 猪料比、猪粮比不会有明显大幅波动。玉米价格自5月份突破“2元大关”后, 一直呈现上涨趋势, 期间有小幅波动, 但整体的上涨仍对生猪的养殖成本产生了一定的压力。2010年1月份玉米占饲料成本的49.7%, 现在玉米占饲料成本的52.7%, 上涨了3个百分点。7月底豆粕价格每公斤为3.32元, 截止11月底豆粕价格上涨至3.75元, 上涨幅度达13%。7月份豆粕占生猪毛收入的比重为24.3%, 现在占到26.9%, 上涨了2.6个百分点。饲料价格的上涨导致生猪的养殖成本较大幅度增加, 从而抑制了生猪价格的下跌空间。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篇9

本期点睛:

自20世纪80年代纤维胆道镜应用临床以来, 大大提高了胆道结石取石成功率, 降低了结石残余率, 但对较大或嵌顿性结石仍难取出。随着20世纪90年代一种新型外科手术激光——钬激光的应用, 大大提高了一次性取石成功率。本文作者通过对收治的284例胆道结石患者, 经纤维胆道镜及纤维胆道镜联合钬激光取石的研究分析, 探讨应用钬激光对胆道结石取出率及并发症的影响。参见“纤维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胆管结石临床分析”。P215

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发生于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伴发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 主要累及二尖瓣和主动脉瓣, 较少累及右心。患者一旦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 不但会导致瓣膜以及瓣膜周围的组织被破坏, 影响心脏正常的生理功能, 其典型病灶伴发赘生物的脱落还会导致周围动脉栓塞, 严重者甚至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作者所在单位于2012年1月~2013年1月展开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治疗研究, 获取了丰富的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治疗经验。参见“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治疗”。P219

乳腺癌是常见的妇女恶性肿瘤性疾病, 目前, 大多数患者通过手术等综合治疗后预后良好, 但仍有部分患者的预后较差。其中, 对于初诊时未见远端转移的患者而言, 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 同时一些肿瘤细胞分子的表达, 诸如ER, PR, Ki67及p53等对预后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收治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其ER, PR, Ki67及p53的表达进行测定, 并与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探讨这些分子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参见“ER, PR, Ki67, p53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性研究和临床意义”。P231

肺癌行肺叶切除手术, 术中难免会挤压到肺叶, 导致患者呼吸功能有所减弱, 并产生一些诸如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喘息型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及支气管哮喘等的并发症, 重则可导致患者死亡。近年来, 胸外科肺癌切除手术中高龄患者比例逐渐升高, 如何避免高龄尤其肺功能差的患者发生术后肺部并发症, 越来越受到临床的关注。作者所在医院于2009年1月~2011年1月间在围手术期内对因肺癌而行肺叶部分切除术的90名患者使用氨溴索进行辅助治疗, 并在协同麻醉科医师合作的情况下尝试于术中经气管插管由气道对45名患者给予了大剂量氨溴索, 临床效果较为满意。参见“术中气道内使用大剂量氨溴索的临床观察”。P253

氨气是一种较强的碱性水溶性气体, 其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人体短时间接触大量氨气将会与人体黏膜表面的水分子进行结合并形成具有极强腐蚀性的碱性化合物, 导致机体的组织蛋白变性, 脂肪出现皂化, 同时破坏普通细胞的细胞膜, 尤其是对于患者呼吸道黏膜具有强烈的刺激性, 而出现喉头水肿以及化学性肺水肿甚至继发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吸入高浓度氨气有可能导致心跳呼吸骤停。糖皮质激素的静脉全身应用价值已经得到证实, 但是鉴于患者氨中毒后呼吸道黏膜损伤, 所以极少有通过雾化吸入治疗者, 本研究患者在严密监护患者生命体征的前提下, 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氧气雾化治疗。参见“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氨中毒所致呼吸道损害效果观察”。P262

急性左心衰竭是急性心脏病变导致心排血量快速显著下降导致的器官组织供血不足以及急性淤血综合征。为控制患者病情, 挽救患者的生命, 在接到急救信号后, 医护人员必须快速反应, 采取有效措施, 实施院前急救。作者所在医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应用托拉塞米进行院前急救, 其效果显著。参见“托拉塞米在急性左心衰竭院前急救中的疗效研究”。P278

本期重点基金论文:

“口腔科就诊患者牙科焦虑症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P185

“PNF技术在中枢性面部瘫痪患者中的运用”P187

“腔内心电图指导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术后手动优化新算法的研究”P189“

“氧疗联合药物治疗口腔创口感染临床效果研究”P191

“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M值测定的临床价值”P195

“分子靶点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P302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临床研究”P308

“消痰养胃方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细胞Bax和Bcl-2蛋白影响的实验研究”P311“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篇10

在此背景下,本市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一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既保持了平稳增长,又保持了加快转型升级的势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816亿元,同比增长6.6%,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金融业成为拉动GDP增长的主要动力,一季度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7%。工业、商业和房地产业的贡献率降低。

在本市经济发展新常态中,民营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并呈现出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一、三大需求“两增一降”

1、出口、消费保持增长,增速同比提高

一季度,本市民营企业实现出口总额91.77亿美元,同比增长5.2%,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全市出口同比下降1.9%);实现贸易顺差4.15亿美元。从主要出口市场看,分化日益明显。对美贸易持续向好,一季度对美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4.3%,较上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随着“一带一路”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对东盟地区出口有所反弹,从上年同期下降5.5%转为增长24.6%。而对日、台出口额同比萎缩8.1%和25.0%。

一季度,本市民营经济实现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零售额489.64亿元,同比增长14.5%,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9.9个百分点,高于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个百分点。

2、投资下降,降幅同比收窄

一季度,本市民营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9.18亿元,同比下降1.9%,降幅较上年同期收窄5.2个百分点;同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3.3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完成投资额占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8.1%,占比较上年同期下降1.4个百分点。

从投资结构看,工业投资大幅萎缩,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一季度,民营企业实现工业投资43.49亿元,同比萎缩33.2%,工业投资在民营投资总额中的占比由上年同期的20.7%降至14.1%。实现房地产开发投资239.37亿元,同比增长5.7%,在投资总额中的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5.6个百分点,达77.4%。

二、主要产业和行业出现分化

1、工业保持低速增长,分行业产值增减各半

一季度,本市民营经济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1043.78亿元,同比增长0.4%,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4.2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0.1%。民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在全市工业的占比为14.0%,较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32个工业行业中,半数实现产值同比增长,较上年同期减少7个。

2、建筑业保持快速发展,占比有所提高

自2013年以来,本市民营建筑业总产值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今年一季度,实现规模以上建筑业总产值512.18亿元,同比增长16.4%,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6.4个百分点,快于全市10.8个百分点。民营建筑业总产值在全市占比达46.0%,较上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

3、传统商业服务业有所萎缩,物流业增速较快

一季度,本市民营经济实现限额以上商品销售额3534.47亿元,同比下降10.9%,而上年同期为增长8.6%。同期,全市商品销售总额同比增长5.8%。1-2月,民营物流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86.31亿元,同比增长11.7%。

三、税收平稳增长,就业形势稳中趋紧

1、税收平稳增长,占比继续上升

一季度,本市民营经济完成税收收入834.05亿元 ,同比增长15.9%,增速略低于上年同期0.4个百分点,但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7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企业税收收入447.90亿元,同比增长14.3%,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5.0个百分点;非国有控股企业税收收入354.10亿元,同比增长19.3%,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5.0个百分点。一季度,民营经济税收收入占全市各类所有制经济税收收入的28.1%,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也高于上年全年2.3个百分点。

2、受经济增速回落影响,就业形势稳中趋紧

受经济增速回落影响,今年开局本市就业形势稳中趋紧。一季度,全市招退工相抵后实际就业人数净减少2.27万人,净减少人数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

从民营企业情况看,一季度累计招工登记备案19.31万人 ,占全市招工登记备案人数的71.5%;累计退工登记备案21.01万人,占全市退工登记备案人数的71.8%;招退工相抵后实际就业人数净减少1.70万人,上年同期为净减少1.01万人。

四、民营企业在结构调整、提质增效中取得新进展

一、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

受进口下滑影响,一季度本市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总额179.38亿美元,同比萎缩3.4%,为2013年以来季度同比首次出现负增长。民营进出口在全市占比为16.9%,与上年同期持平。

从进、出口结构看,出口增长5.2%,进口下降11.0%,实现贸易顺差4.15亿美元。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仍为主导方式,在进出口总额中占比为72.5%,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租赁贸易和加工贸易占比分别提高1.3和0.2个百分点,其中加工贸易以进料加工为主,同比增长7.3%,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同比下降22.0%。从市场结构看,出口市场更趋多元化,对美贸易持续向好,对东盟地区出口也有所反弹,但对日、台出口额同比萎缩。从进口商品结构看,未锻轧铜及铜材、初级形状塑料等初级产品进口出现显著下滑,而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飞机及其他航空器等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商品以及农产品、鲜、干水果和坚果等消费类商品进口仍然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势头。

二、转型升级态势良好,运行质量有所提升

1、新业态带动效益提升,传统服务业贡献下降

电子商务等互联网新业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不仅带动网上商店零售额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实体店铺销售回落,也带动了快递等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一季度,以民营为主的本市网上商店实现零售额231.64亿元,同比增长43.9%;民营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4.5%。例如:1号店一季度销售额45.9亿元,同比增长22%,一季度订单量同比增长22.4%。1-2月,民营物流业实现利润总额6.84亿元,同比增长2倍。上海新跃“物流汇”平台上5000多家中小物流企业,一季度营业收入平均同比增幅达22%。另一方面,传统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效益每况愈下,一季度大型批发零售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5.4%,大型住宿餐饮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小幅增长2.2%。

2、工业行业效益缓步回升

在电气机械行业利润同比大幅增长的带动下,一季度民营工业实现规模以上利润总额35.51亿元,同比增长2.0%,扭转了上年同期利润萎缩的局面,但与全市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1%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32个工业行业中,29个行业实现盈利,盈利行业较上年同期增加3个,其余3个行业仍处于亏损状态。

三、新设企业数量保持快速增长,新动力正在孕育

去年商事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推进登记注册制度便利化,更好地激发了市场活力。一季度,工商统计数据显示,本市注册登记的新设民营企业约6.0万户 ,占本市全部新设企业的94.8%。新设民营企业户数同比增长23.5%,较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从新设企业资金投入情况看,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其他内资企业的注册资本分别占全市新设企业注册资本总额的61.3%、20.9%和17.8%。其中,新设民营企业注册资本合计3113.94亿元,较上年同期翻番。

(上海市工商联调研部供稿)

上一篇:若干原则下一篇:中药调剂中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