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意义

2024-07-13

欣赏意义(精选十篇)

欣赏意义 篇1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诗人的赞叹相信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音乐欣赏是一种美的享受, 是一种心灵的放松, 它能够激发人的豪情壮志。音乐用音乐本身的力量, 使欣赏者心旷神怡。听懂了音乐, 感受到音乐的洗涤, 培养学生喜欢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随着人们鉴赏能力的提高, 随着社会对素质教育的重视, 高中音乐教育脱颖而出, 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爱。音乐欣赏的价值难以言喻, 引导学生喜欢音乐、欣赏音乐, 在教学中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课堂内外, 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 学生积累音乐知识, 成为真正能听得懂音乐、驾驭音乐的人, 做音乐的“主人”, 顺利完成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换。

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

学生进入高中, 感觉到自己已经长大, 他们有一种强烈的“成人感”, 教师要善于揣摩学生心理, 让他们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让学生发挥主动性, 成为欣赏的主体, 以此缓解高考带来的沉重的压力, 给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提高学生的综合修养。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种延续、发展与改进, 学生要在不断学习中, 培养自己的音乐欣赏力。美国音乐家莫塞尔说:“音乐欣赏在一定意义上是音乐活动的基本形式, 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我们倾注身心, 开展音乐课堂教育, 就是为了让学生接近音乐, 融入音乐, 能成为音乐的理解者与享用者。

三、欣赏音乐两要素

1.主动、认真、理解地倾听。“听”是欣赏音乐中最关键的一步。一个作品讲述了什么样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表现的是什么样的情绪?速度是快是慢?音乐语言有什么样的特性?我们在听了这样一部作品以后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去聆听, 使学生能有备而来, 必然做到全神贯注地听, 思维得到充分拓展, 思路变得宽广, 学习积极主动。例如, 教学歌曲《长江之歌》, 学生耳熟能详, 教师引导学生在欣赏时闭上双眼, 用心去感受每一个节奏的变化、每一个音符的跳跃, 展开丰富的想象, 培养了学生想象的广阔性、新颖性和创造性。

2.哼唱主旋律。作品的灵魂是音乐主题, 倾听之后, 鼓励学生引吭高歌唱主题, 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深入作品, 把握音乐作品的主题, 把学生的自主思维充分调动起来。《草原小姐妹》是一部很感人的作品, 《草原放牧》问世已三十多个春秋, 久传不衰, 它的选题、构思、乐曲的结构特征及表现手法精湛绝伦, 学生对这段音乐的第一主题印象较为深刻, 教学中引导学生哼唱这一主旋律, 几遍过后, 大家兴致勃勃, 深刻地了解了这部作品。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 音乐欣赏水平水涨船高, 使学生能够做到主动地投入到音乐欣赏中。

小学作文欣赏:生命的意义 篇2

你如果身体大部分遭到破坏,你可能会丧失生活的勇气,什么事也不做,就等生命结束,但是你有没有听过杏林子的故事?

杏林子对生命的感悟,正是源于对生命的热爱。她12岁时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关节大部分遭破坏,腿不能行,手不能举,脚不能行,头不能转。就是这样一个残疾人,数十年来坚持不懈,笔耕不辍,著书四十多部,曾被誉为“台湾十大杰出青年”。她不仅用笔创造生命的价值,更以精神鼓舞,激励世人奋发向上,珍惜生命。

有一天,我在灯下看书,一只飞蛾不停在我头顶上骚扰着我,我一伸手抓住它,飞蛾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不禁放了它。——这是杏林子对生命的感悟,她无时无刻不从身边的事物中感受生命的坚强和希望。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生命是一朵绽放的花朵,生命是一只在天空翱翔的小鸟,生命是一棵挺立的大树,我要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作者:王紫歆

体育欣赏课的意义 篇3

关键词:美育 欣赏 兴趣 多媒体

谈审美,首先就要会欣赏。电视中,世界体育画面千变万化、精彩夺目;运动会上民族特色的团体操及其他表演竞赛项目精美绝伦、赏心悦目;我们生活的周围,形形色色的体育现象就像一个韵律操、气功、武术、时装表演、健美比赛等货样翻新、层出不穷的体育万花筒。体育离我们越来越近,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和欣赏的能力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来说是更重要的。至少,在学生应具有的某种素质结构中它不应是被忽略的一块。当然,实践与欣赏又是不可分的,从接受美学的观点看,欣赏本身就是实践中创造的一部分,是观者对某种事物进行的再创造: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欣赏能力

运用现代媒体进行体育欣赏课教学,能最大程度上展示动作的具体可感性、生动鲜明新的运动形象,形成时间、空间、立体式的运动技能与审美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由衷的赞美、感叹、引起兴奋、热情等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从而产生积极参与的情感体验与运动思考,达到提高素质教育的目的。“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著名艺术家豪泽尔指出:人可以生来成为艺术家,但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豪泽尔著《艺术社会学》)。体育欣赏是依靠人的理解力的增强发展起来,理解力是一种领悟各种关系,攫取事物本质的能力,也是一种直觉审视力,这种审视力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是对体育本身的理解,以及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对独特价值的领悟。因而学生知识的积累,教师的博引广论,促使欣赏教育有效地进行。在欣赏的过程中,通过师生双边活动,研究分析体育运动美的物化表现,发现体育运动的魅力所在,提高欣赏能力。

2、捕捉运动特征,突破教学难点

体育教学中,我们常常通过教师示范讲解等方法进行教学。这种直观性的教学方法会受到时间、空间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同时学生受其特殊的心理,生理特点的局限,对教师的示范讲解往往缺乏足够的注意力,对那些需要及时掌握的知识点,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的变化掌握不住。而投影、录像(录音)却能根据教学内容需要演示的事物、现象、过程,通过欢快感人的乐曲,丰富的动感,迅速、直观的再现于课堂,并对那些需要学生掌握,平时用语言等传统教学手段难以完整地表达的动态特征,利用电教手段的特长予以显现、强调、留住和还原这些稍纵即逝的东西,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同时用几个感官去接受,去学习,这样感知更充分、记忆更牢固,理解更清楚,学得更实用、快捷、有趣。例如:给学生们介绍前滚翻的技术动作时,如果用传统的教师示范和口授、讲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效果是不甚理想的。首先,在上课时,老师将完整的动作示范出来,然后进行讲解、分析,所讲的一切都较为抽象,在视觉上不能给学生一个直观讲解的感觉,让学生不易理解,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很难让学生完全接受。反之,我在上课时采用了多媒体电脑教学,将前滚翻的整个技术动作借助教学软件,通过画面出现教师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图形分解以及将蹲撑——两手撑垫屈臂——低头——两脚蹬地——提臀收腹——重心前移团身滚动——枕骨、肩、臀部依次触垫——抱小腿团身成醇蹲撑的文字解释打印在屏幕上,结合课堂上的需要使画面重复播放、讲解,加上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这样,学生在大脑中形成清晰完整地技术动作印象,练习起来更有劲,更积极主动,对动作要领更直观理解,掌握技术动作更快。这也符合儿童对直观、有趣、新奇的事物更容易理解,具有强烈认同感这一心理特征。又如:容易出现的易犯错误动作和纠正方法,我运用画面展现各种错误动作的演示,学生通过认真观看画面,动脑思维。然后,教师仔细分析、讲解产生错误动作的根源。同时,我还将一些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术录像剪接到教学软件中,在上课过程插入给学生看,使学生对滚翻动作在运动中的应用有个初步认识,从而激发学习的动机,这样对以后在室外继续练习前滚翻动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为使学生充分感知,获得丰富的比较鲜明,稳定的表象,易理解掌握知识,开拓思维,培养创造能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3、融合传统教学优化教学手段

大学生乒乓球欣赏的意义 篇4

欣赏乒乓球运动同参加乒乓球运动一样, 是参与乒乓球活动的主要途径。 伴随着现代网络传媒的迅速发展, 精彩而又激烈的乒乓球球比赛从各种媒体涌入人们的视野, 自然而然地充实着人们的余暇文化生活。 乒乓球运动正在逐渐地走进人们的生活, 成为人们日常文化生活里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 尤其是在大学校园, 由于乒乓球项目是一种有氧隔网对抗项目, 运动损伤机率较小, 并且趣味性十足, 故而深受大学生的青睐, 课外时间参加乒乓球活动成为当代大学生比较热衷的体育活动, 与此同时, 闲暇时间通过现场或者网络媒体欣赏乒乓球比赛也为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种形势下, 乒乓球欣赏应该是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对大学生乒乓球欣赏的意义的分析和探讨, 使当代大学生能深入地了解乒乓球欣赏能力提高的必要性, 增加他们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 并鼓励他们尝试着去感知乒乓球运动的乐趣。 一方面可以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另一方面, 对促进乒乓球在校园的可持续发展建立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2、如何理解乒乓球欣赏

乒乓球欣赏是指人们通过视觉系统和听觉系统, 乃至整个感官系统去接收乒乓球运动或比赛信息, 引起大脑思维活动, 并最终使欣赏者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达到放松心情、调节情绪、陶冶情操的目的, 是欣赏者的感觉与理解、 情感与认识相统一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对审美客体的一种能动的、积极的、创造性的反映。乒乓球欣赏的内容很丰富, 包括乒乓球比赛中技战术运动, 赛场激烈的竞争氛围裁判执法水平和运用技巧、运动场馆的建筑艺术和运动器材及相关用品, 甚至包括对对比赛趣闻和明星花边新闻的关注。

3、乒乓球欣赏的意义

3.1、能增加民族自豪感, 增强民族凝聚力

没有民族归属性的人很难有安全感为。 邓小平曾告诫我们:“谈到人格, 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 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 没有民族自尊心, 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 国家是立不起来的。”。体育在创造和激发国家与民族情感, 加强国家、民族乃至地方认同, 以及释放社会压力、宣泄社会情绪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已有目共睹, 事实上为了鼓励运动员勇创佳绩, 借助体育来提升民族的整体凝聚力, 各国政府都在竭力提高奥运金牌以及各重大赛事的吸引力。

3.2、有利于情感宣泄, 调节生活节奏, 促进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飞速发展, 多种社会文化渗透, 在高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里不断会出现心理障碍的问题, 本着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 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作为一项重要课题归入高等院校的管理和教育中。

现在大学生们的学习任务比较单一, 但因为学校管理体制和现代社会经济形势和社会发展, 无形中加大了他们的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 尤其大一大二, 课程安排比较多, 把休闲和娱乐的时间预留得很少。 再加上家庭问题、生理和心理上日渐成熟特点以及大学生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中的烦恼, 这引起都会给一部分大学生带来精神压力和情绪失衡。 如果没有一种合适的排遣方式, 使他们的心理调整并恢复到健康的状态, 后果将会很严重。 体育欣赏便在这种情形下给学生提供心理宣泄的机会, 使学生紧张的学习之余利用电脑网络或者电视或亲临现场欣赏体育比赛, 感受赛场上激烈的气氛, 尽情享受体育竞赛带来的刺激和欢乐, 从中得到乐趣。 这样能够宣泄情感、调节精神, 从而以更良好的精神状态、更充沛的精力去进行接下来的学习任务。

3.3、促进个性发展, 增强终身体育意识

国务院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要求学校“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 倡导全民做到:“每人每天参加一次以上体育健身活动, 学会二种以上体育健身方法”。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深入, 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人性的发展, 乒乓球选修课受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喜爱。 乒乓球欣赏能够促使大学生去学习必要的欣赏知识, 比如乒乓球的发展史和优秀运动员的打法风格, 比赛的规则和比赛方法, 主流的技战术, 以便获得更加赏心悦目的精神享受, 而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可以提高自己欣赏水平和技能水平, 加深对乒乓球文化的理解, 进而学会利用乒乓球进行健身的方法, 为其终身进行乒乓球运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长春.如何欣赏高水平的乒乓球比赛[J].美与时代 (下半月) , 2008, (7) .

关于人生意义的美文欣赏 篇5

奶奶今年八十三岁,小时候听她说起她的小时候,她四岁妈妈去世,七岁爸爸去世,然后跟着哥哥嫂子过到十七岁便嫁给爷爷,十八岁生了我大姑,三十六岁爷爷肺结核去世,那时最小的姑姑三岁,她一个人带着六个孩子,父亲是唯一的男子。她总和我说,爷爷年轻时候有能力在粮站里上班,别人劝他找个更好的,但爷爷说奶奶可怜,没有爸妈,快去世的时候,对她说:“我这一生没有打过你,再跟人,你自已注意点。”奶奶只回答了一句,不跟人了,看起来平静简短的对话,却让人内心震撼,我想这就是爱情吧,我没有见过爷爷,但我想他一定是一个很柔情的男人。后面别人给还年轻的奶奶介绍男人时,奶奶也一口回绝了,她的一生平淡无奇,在我眼里却特别伟大。

有次听两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在交流,一个女生说道,以后我们的工资要自已存着,父母挣钱给弟弟买房子,我们今后出嫁了,又没什么赔嫁的,干嘛要用我们的钱来给弟弟买房呢?这是我们当今社会普通存在的一个现象,我时常也听到周边的朋友说起。父母辛苦了一辈子,只为儿子买个房,娶个老婆,儿子也认为父亲给他买房娶妻,是天今地义的事。

在此我想说的是,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都不应该如此想,因为每一个父母都是最无私的。他们毫无保留呵护着我们,从给予我们生命开始,将我们从幼儿哺育成儿童,给我们衣服,上学,教我们说话做人。这种恩情是一辈子都偿还不完的。我时常想起我的父母,他们省吃俭用,去一趟早集,赶回来再做早饭吃,连几块钱的早饭都不舍得买,想到此的时候,我不禁有些难过,因为我给予他们的似乎还太少太少,不过我会努力的,努力让你们过得好。

有的人,一生都在忙碌,忙碌做事挣钱,不断地忙碌,到最后生病了,老了,死了,你问他幸福吗?有的人一生忙碌着,悠闲着, 得忙时忙,得闲时乐,没有太多的钱财,但精神快乐,表情神彩。所以我想一个人一生都在追求什么呢?钱一定是好的,但精神的一种满足更重要。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有时候不需要太认真,太认真就会心酸,因为过了明天,昨天都是故事,都是足迹了,留作回忆,继续微笑向前,更多美好的风景会等着你;有时候你又必须认真对待每一段行程,那样你才能收获最纯真的感受,我很感谢我待过的每一个城市,每一个请我吃过饭的朋友,每一个喜欢过我,对我好的朋友。更要感谢我喜欢过的人,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和成长。

就快三十岁了,此刻还可以内心平静的坐着电脑前,脑袋里不断闪现这近三十年,童年时的无忧,闭上眼,似乎还能记得那一年级课本里的小鸭子,三年级时那个转校而来的女生,整个童年奶奶每天早晨的蛋炒饭,和别人打架时那个野丫头,第一次远离家乡,坐在长途汽车上,对外面社会的美好憧憬,差点被骗去东北的火车上,还有两个好心的人帮助我的事件,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这样想的时候,我竟觉得很奇特,今后我有孩子了,一定将它们骗成一个童话故事,讲给他听。

从小就觉得此生可以做一个人,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可以吃到那么多好吃的,玩很多好玩的,还可以看到那么美好的大自然。所以千万不能辜负这一趟行程。时常会在心里问自已,想要什么样的人生呢?找个人结婚?然后相夫教子?如果有那么一个人出现,也未尝不可,昨天和朋友看电影,中间一个镜头,让我突然有种特别的感觉,倘若出现一个“迷死你”的伴侣,那将是多么神奇的事呀,一定会觉得每一天都充满欢乐与力量吧,只要和他待在一起,你就只想笑,然后一直笑,一直看他,或者亲他一下,就很好。这是一个美好的期盼。

曾迷茫无措过,突然感觉没有哪种状态比如今更好的了,我一个人,可以想去哪去哪,可以有很多有意义的事去实现。曾经为自已此生不是一个男的而遗憾,如今想着,做一个快乐简单的女子也满好。无论是哪种境况,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善良,它总会长进你的心里,渗透与你的容颜,显现在你的微笑里;更要保持积极向上,相信爱情,相信美好。加油,明天更美好。

浅谈音乐欣赏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意义 篇6

【关键词】音乐欣赏 感受能力 审美观 兴趣 身心健康

一、音乐欣赏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

音乐欣赏必须具备感受乐音各种特性的能力即感受声音的高低、长短、大小、音色等等的能力以及對节奏、速度、力度调式等等的感受能力;同时还得具备整体上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否则再美的音乐也只不过是一些模糊的音响而已。事实上,从在音乐课堂中在欣赏完一首首乐曲后学生们各自发表各自不同的理解和看法这一点就说明学生们已经或正在体验和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美感。在音乐欣赏过程当中转瞬即逝的音乐就会或多或少地给学生留下一些印象,那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无需良好的记忆力都会让学生忘记时间的流逝而沉浸在美妙的享受当中。这其实又无意中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还有,在欣赏音乐的时候老师通过一些简单的描述性语言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境和意境,由此学生的脑海里会出现一些相关的生活形象和意境想象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音乐欣赏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审美观是人们在长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观念。音乐欣赏给学生提供了最好的审美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作品的内容、形式、哲学的美,音乐欣赏的情感活动使学生追求真善美的东西憎恶并唾弃丑恶假的东西。其实,在生活中真善美和丑恶假总是相对存在的,有时候还真假难分善恶难辨;而审美教育却要求学生必须能分辨真善美与丑恶假,并做到崇扬真善美摒弃丑恶假的。优美高尚的音乐是陶冶情操、塑造灵魂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使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发生变化,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育德作用。所以音乐欣赏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也可以促使学生在审美过程中去伪存真、扬善弃恶、褒美贬丑等等。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够欣赏懂得音乐,这是审美修养的基本标志之一."从这一观点出发,音乐欣赏在审美教育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意义不是很清楚了吗?

三、音乐欣赏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智慧

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浩如烟海,我们的学生听过的唱过的不过是沧海一粟。就现在高中音乐欣赏教材的内容上看目前的教材内容具有题裁广、体裁多、容量大等特点。音乐艺术又是与文学、戏剧、舞蹈、绘画、历史等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在上课时必然会在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了解和学习这些相关知识,所以在学生上音乐欣赏课的时候不知不觉就已经拓宽的他们的知识视野。另外,我们都知道人的大脑是由左半球(左脑)和右半球(右脑)组成的。长期以来,神经学家认为语言技能和分析能力由左脑控制,感情和直觉是由右脑控制。美国学者也曾提出,人的大脑两半球各有优势的理论,即右脑的优势在于印象(直觉),左脑在于理性分析。一位美国医生发现,有一些人有思维错位症,他们的思维与常人不同,如科学家爱因斯坦、画家达芬奇、发明家爱迪生等都有思维错位症。他们的大脑与常人不同,常人控制语言的大脑左半球比右半球要大些,而他们却是右半球比左半球要大些,这种思维错位症者克服了语言障碍后,都有非凡的创造力。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原来这些大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喜爱、精通音乐。所以我在这里想说:快重视音乐教育起来吧,也许下一个爱因斯坦、爱迪生就将在我们的学生当中诞生。

四、音乐欣赏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讲从小就一直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可是什么是爱国,怎么样爱国?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都显得空洞、抽象,所以教育效果不一定很好。音乐欣赏教学给我们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美妙的音乐,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容纳我国大量的优秀的民族、民间及近现代音乐作品,甚至可以欣赏一些通俗音乐。比如说在这次地震之后我就一改往日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欣赏那些抗震救灾的歌曲欣赏的同时再结合一些图片以及讲一些感人的故事,在欣赏过程当中我看到许许多多的学生都留下了感动的泪水,通过这样的欣赏学生们慢慢的自然而然的发自内心的就热爱起祖国,热爱起祖国的山山水水以及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了。

五、音乐欣赏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学生主动学习音乐源于他们的审美需求,没有这种需求就没有学习的动力也就不可能学好音乐。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选择了适合高中生年龄特点的一些音乐作品来作为教学内容并不局限与教材内容。这些音乐作品使得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音乐的美感染了学生同时也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追求美的欲望便成了他们学习的最大动力。

六、音乐欣赏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对人们身心健康最为有利的音响莫过与音乐。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在高兴时常会情不自禁地哼起歌来,遇到情绪烦躁,特别是精神苦闷时,听听音乐,可以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慰藉。一般来说,凡是旋律优美、节奏平稳、速度徐缓、音响和谐的音乐,可使人产生轻松、愉悦的感觉,起到镇静、止痛、 催眠、降压的作用;音调明朗、旋律流畅、节奏明快、气势激昂的音乐、能使人产生激奋、乐观、向上的感觉,并使人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肌肉力量增加,对患忧郁症、反应迟钝和自卑心理的人有好处。例如,在欣赏音乐时,学生听音乐时往往会跟随音乐或打节拍或做舞蹈动作,这是非常自然的动作,是用肢体语言去表现发自内心的感受。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可以帮助他们有效的调节和驾驭自己的情绪,使自己的身心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所以说欣赏音乐对于整天处于学习和升学压力下的高中生来说可能作用更为突出。

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有效聆听的意义 篇7

一、当前中学生有效聆听能力缺失研究

近年来, 随着无线广播、音响、网络听歌软件、手机等听歌应用等电子音乐媒介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这种电子媒介进行音乐的收听, 学生是社会潮流的主力军, 中学生经常拿着手机带着耳机听音乐, 这种音乐的收听与欣赏一定程度上使人们缺失了有效聆听的能力。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 信息传播的速度十分快, 我们有的时候常常被动的去获得一些信息, 一些工业产品式的流行音乐正是如此传播, 中学生在任何场所都可能听到这些文化背景较浅的流行音乐, 社会上音乐良莠不齐、好坏难分, 这种被动的音乐接收方式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学生自主收听, 自主欣赏的能力, 严重时导致学生注意力、记忆力衰退, 因为学生已经习惯被动去收听, 而不愿意自主的去欣赏, 这就是当下中学生有效聆听能力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效聆听能力的缺失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也会降低学生对音乐美的感悟, 对音乐艺术的感悟, 这对其身心发展有着消极影响[1]。由此可见, 聆听能力不仅关乎学生的音乐学习, 对其自身的身心发展也十分重要。

二、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有效聆听的重要意义

(一) 推动中学音乐欣赏教学

音乐是一种通过声音传达生活的艺术, 这种艺术的基础是聆听, 在中学生音乐欣赏教学同样如此, 可以说在音乐教学中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以有效聆听为基础的, 在歌唱时需要用耳朵去聆听音色、音准、音调, 找出歌唱的不足, 在演奏时要用耳朵去聆听演奏的谱子是否准确, 所有的和音乐有关的活动都需要聆听, 其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有效聆听能够让中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饱满, 能够培养学生利用有效聆听去发现音乐中出现的问题, 以及音乐所表达的美, 从而提高其音乐的欣赏能力, 综上所述, 有效聆听能够推动中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发展。

(二) 培养学生感受音乐之美的能力

音乐欣赏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在音乐专业素养方面的一种鉴别欣赏能力, 更多的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之美的能力。中学生的生活经历较少, 对音乐中一些美的感受比较单纯, 而音乐是传达情感、表现生活的一种载体, 有效聆听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其在感受音乐之美的能力。

我们在日常听音乐的过程中, 通常会产生一种对歌曲的独特感对音乐的感受, 无论是好的坏的都能够体现音乐本身的美, 有效聆听能够让学生培养音乐的感知力, 通过对音乐音色、旋律、力量、曲调等各个方面的感知, 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从专业的角度来讲, 有效聆听能够让学生有效辨别音乐中音色或声部的差异, 能够让学生学会区别不同的音乐表演形式, 能够教会学生体验不同曲调、旋律所带来的不同效果, 对于中学生来说, 优秀的有效聆听能力能够培养其专业的音乐欣赏能力的同时, 还能够培养其对音乐内在美的感知能力, 这二者的有效结合才是音乐欣赏的核心。

(三) 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中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青春期, 很多学生还存在逆反心理, 在追寻潮流过程中, 中学生喜欢听一些网络流行歌曲, 而对教学内容中的歌曲嗤之以鼻,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学音乐欣赏教学, 加强对学生有效聆听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学生真正的理解一首歌曲或者音乐的灵魂, 而不是盲目跟风, 这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其音乐欣赏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 深化课堂教学

教师在利用有效聆听进行音乐欣赏教学的时候能够深化课堂, 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 教师会把一首歌曲的背景故事讲述出来, 让学生通过对作品的了解来加深对其聆听的效果, 这样学生在聆听感受方面会更加深刻真实, 同时在学生聆听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感, 还能够学习到多种音乐形式以及音乐词汇, 同时, 唱歌、音乐剧等多种有效聆听的形式还能够增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这些都对深化课堂教学有着重要作用。

(五) 增加音乐欣赏教学的合理性

有效聆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合理性,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帮助老师确定授课方式:有效聆听是对音乐作品的一种分析和感受, 老师通过有效聆听一个作品, 可以通过对作品的具体感受来确定授课方式, 到底是先讲作品的艺术背景、专业音乐知识, 再让学生进行聆听, 还是先让学生聆听, 再和学生进行音乐感受方面的探讨[2], 由此可见, 有效聆听对教师的授课方式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 优化教学课堂: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许多学生对传统的“老师唱, 学生学”的授课方式兴趣乏乏, 有效聆听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能够丰富老师的教学手段和课堂内容, 从而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 有效聆听能够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传统的音乐教学中, 许多音乐教师觉得课堂时间过长, 有的时候教学内容已经讲完了还没到下课时间, 然后就让学生一遍一遍唱着所学歌曲, 有效聆听能够合理的分配课堂时间, 基于以上三点我们可以看出, 有效聆听能够增加中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合理性。

三、中学生有效聆听能力的培养

就目前来看, 国内外相关音乐教学已经把有效聆听放在了教学主体的位置, 在我国的新课标中也把有效聆听能力作为中学生音乐教学中的基本目标之一, 由此可见, 有效聆听对于音乐教学的重要性。聆听是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手段, 提升学生有效聆听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对音乐专业能力和技能的把握, 有助于提升其对音乐美的感知能力, 有助于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在中学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中,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学生的有效聆听能力:

(一) 学会聆听

许多学生喜欢听音乐, 热爱音乐, 但是却不知道如何正确的聆听音乐, 感知音乐, 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应该通过对学生实践的加强, 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旋律、音准、力量、形式等各个方面的专业性把握与良好的感知, 这是学生学会聆听的基础性条件。音乐是表达生活的一种形式, 学生应该学会在聆听音乐作品的时候结合自身的亲身经历, 去感受音乐的内涵, 通过音乐中表达的情感与自身生活之间的碰撞来细细体会音乐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用饱含的情感和热情去聆听, 才能获得对音乐最真实的感受。音乐是简单的, 它能给人们带来最直接的情感体验, 音乐也是复杂的, 它的内容和形式包罗万象, 学生只有学会聆听才能获得感受音乐的能力, 才能真正理解音乐的艺术。

(二) 创造聆听条件

人们对音乐的感受深刻与否不仅与聆听的次数有关, 还与聆听时的外部环境条件密不可分, 这本就是音乐特殊性的体现, 对音乐的感受需要有着与之契合的心境才能够更好的去理解音乐, 感受音乐, 音乐的记忆程度与聆听次数呈正相关, 同时也与聆听的心境有关, 而聆听的环境条件等因素是影响心境的关键, 所以在进行音乐教学时,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聆听条件, 同时尽可能的增加学生的聆听次数, 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与作品相关的音乐剧表演活动, 这能够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拥有着一个良好的聆听环境, 在这种浓厚的音乐剧氛围下, 学生会将自己的内心置身于音乐的氛围中, 只有这样才会更加深刻的去感受音乐的魅力[3]。

(三) 合理讲解

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感情往往不是单方面的, 有的音乐可能包含着许多的感情在其中, 而中学生的生活经历较少, 很难会真正体会到那些隐晦的感情, 这就要求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中要多多讲解,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聆听音乐, 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 在聆听结束之后, 再和学生共同讨论, 音乐作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对于一些标题性质的音乐作品, 教师可以事先讲解音乐背后的故事背景, 让学生通过对这些背景的了解, 认真的体会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东西。

结论:综上所述, 有效聆听对中学音乐欣赏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应该明确有效聆听的重要性, 仔细分析学生在有效聆听方面的不足之处, 采取有效手段来提高学生的音乐有效聆听能力, 这对学生领悟音乐魅力, 提升音乐欣赏能力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李芳.音乐欣赏教学中有效聆听的探究[J].时代教育, 2008 (07) 186.

[2]杨辉.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学会静听和辩听[J].教育实践与烟具, 2008 (6) .

欣赏意义 篇8

当今的大学生基本上是在电影银幕和电视屏幕前长大的, 如今又身处一个读图时代, 对影像和图像无比喜爱。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 能够发挥其视觉与听觉形象, 多方位、多层次地影响学生, 更好地满足大学生求知、求新的要求, 在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地位。它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 开阔学生的眼界,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与人交际能力, 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启迪学生的智商,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上述的作用, 针对高职生的特点, 开展《中国电影欣赏》课程的教学, 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 弘扬中国文化

开展《中国电影欣赏》课程教学, 旨在弘扬灿烂辉煌的中国电影文化, 再现华丽多彩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国电影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 电影艺术家拍摄了许许多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电影, 创作出无数的经典作品, 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励志的英雄故事, 塑造了众多感人肺腑的艺术形象, 不乏国际影坛的获奖佳作。例如, 分别涌现出以下的经典电影:《女神》、《一江春水向东流》、《小城之春》、《红色娘子军》、《红高粱》、《霸王别姬》、《寻枪》、《花样年华》、《卧虎藏龙》等等。一百多年来数不胜数的中国影片, 形成了容量巨大的电影文化宝库, 对于作为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学时有限的《中国电影欣赏》课程, 那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向学生介绍具有中国民族审美内涵和特色的优秀经典影片, 继承和发展传统民族电影文化, 让今天的大学生感受到我们民族电影的精髓和美丽, 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和高尚的情操, 领略中华民族的境界和风貌, 欣赏中国人屹立不倒、可歌可泣、高尚美丽的艺术形象, 激发学生与祖国、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炽热感情, 给学生以启迪、教益和欢乐, 给学生亲切、光明和温暖。特别是在中国电影市场受到外来电影的猛烈冲击的今天, 作为教师更应该教育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为弘扬中国文化, 发展和壮大中国的电影文化产业、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而努力学习。

2. 关注中国电影

电影是舶来品, 西方电影, 特别是美国好莱坞电影对我国的影响毋庸置疑。这些电影大举侵入中国市场, 吸引着我国的大学生, 也是个不争的事实。很多大学生对电影的欣赏, 存在着重国外、轻国内的倾向, 走进电影院, 主要是冲着美国好莱坞大片去的。近年来, 很多大学生对于日韩电影的喜欢程度也日益提升。大学生说起外国的一些影片、导演和演员, 耳熟能详, 津津乐道。相反, 他们对中国本土的电影却不关心, 不关注, 有轻视的态度。除了香港电影之外, 几乎不看中国大陆导演的电影作品。有人曾经对在校大学生做过问卷调查, 结果很遗憾, 大陆影片受欢迎的程度所占的份额只有20%, 美国却占了60%。大学生无论对于中国早期的电影知识, 还是新近的中国电影状况, 都知之甚少, 毫无兴趣。作为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利用课堂这个阵地, 立足中国电影, 引导学生关心、关注中国电影, 在学生当中推广和普及中国电影文化, 介绍中国电影知识, 让学生熟悉本国电影发展的曲折与辉煌、问题与优势, 了解中国七代导演的代表性人物与代表性作品及其艺术风格。避免观影的狭窄和单一, 改变只看外国影片、不看中国影片的现象。

3. 适应学生特点

与本科生比较起来,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文化基础薄弱, 知识面狭窄, 领悟能力较差, 文化修养不够, 欣赏水平低浅, 审美品位亟待提高, 人文素养有待进一步培养。《中国电影欣赏》课程的教学, 正好能够帮助学生弥补上述的种种不足。电影是一种具有广泛性的大众传播媒介, 它具有独特的优势, 接受者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不分高低。因此, 电影教育不受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的限制, 不受知识水平低下的影响。其技术与艺术、纪实与虚构结合的新的审美文化, 对学生进行教育不仅克服了其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知识面狭窄的不足, 也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另外, 除了上述提到的不足, 高职生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认知偏重形象性。喜闻乐见与深入浅出始终是高职教学方法必须发扬的优点。中国电影对生活的形象反映与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恰恰符合高职学生以形象与体验见长的认知特点, 因此, 《中国电影欣赏》课程, 在增加高职生的知识, 培养高职生的人文素养中,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提升审美情趣

目前在校的高职生是在浓厚的影视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 电影是他们接触较多的艺术形式。由于受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制约, 他们对于电影处于一种无选择标准、信手拈来的随意状态中, 观看最多的, 是艺术价值不高的武侠片、警匪片、恐怖片、言情片和搞笑片等。只追求娱乐、消遣, 满足好玩好笑的心理, 不愿意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体验到的只是浅表层次的愉悦, 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愉悦。而对电影的评价, 大多数学生只能用譬如“好看”、“过瘾”、“看不明白”等简短的句子。问他们为什么喜欢周星驰的电影, 他们的回答也只有一句话:“搞笑喽”。倘若没有正确的引导, 学生的欣赏水平得不到提高, 很可能因为文化视野的模糊而困惑、迷失。《中国电影欣赏》课就是要通过介绍中国电影发展史、电影艺术基本常识, 通过介绍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 对学生观看电影作一个引导, 把学生吸引到高品位高层次的文化审美中来, 使他们学会辨析影片的文化层次, 自觉并乐于进入富有理性批判精神的观赏思索中, 多一些人文情怀, 多一些有价值的审美愉悦。净化他们的心灵, 增加审美意识, 提升精神境界, 使人格趋于完美。即使将来不从事与电影产业相关的工作, 也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理想的电影艺术优秀观众。

5. 培养创新能力

21世纪是创新教育世纪, 党中央对实施创新教育非常重视, 高职院校也应该树立创新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 根据学生的特点, 不断拓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路。目前, 理工科学生占了高职院校的绝大多数, 学生的教育比较倾向于抽象思维的训练, 比较缺乏直觉能力的培养。这与大学教育应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正如美国学者布莱克斯利说:“当今社会是以左脑的语言逻辑思维定向的社会, 越来越不顾右脑的非语言的思维能力, 其结果是造成高等教育的衰退, 培养大批左脑型的人, 直觉创造力越来越少, 他们几乎做不了什么事情。而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成功, 多半还是依靠他的直觉方面曾经得到过多大程度的意外发现。”这就需要引起注意, 并努力改变这一现象, 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而电影艺术恰恰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电影艺术欣赏课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特别是对理工科学生, 更有特殊意义。电影艺术是视听艺术, 其思维属于时间与空间的思维, 表达形式是立体的、流动的, 它直接诉诸人的视觉和听觉, 能最大限度地锻炼人的直觉、想象力和感悟力。电影欣赏不但有利于学生右脑开发和创造性的培养, 而且有利于他们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而创造性地完成任务。

总之,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 还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要有人文素养, 要有丰富、健康的精神生活。爱因斯坦就说过:“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 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 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情感, 那是最基本的。创建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 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我们高职院校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中国电影欣赏》课程的教学意义, 抓住我国重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良好时机, 加强中国电影欣赏课程的建设, 开展中国电影艺术教育, 想方设法做好该门课程的教学工作, 使其成为品牌, 成为精品, 更好地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邱艳艳.王建庄.论高职院校开设电影教育的迫切性[J].电影文学, 2009 (4)

[2]靳远.大学开设影视艺术课程的重要性简论[J].职业教育研究, 2006 (7)

欣赏意义 篇9

关键词:钱仁康,音乐欣赏,特色,意义

钱仁康先生对世界各国的音乐文化研究甚笃, 视野宽阔, 对中西音乐文化的分析更是具体扎实, 使得其对世界音乐文化的传播做出了极大贡献。他对音乐从不尚空谈, 常常会有“众里寻他千百度,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不期而遇的收获。特别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有一档节目, 对于民众音乐知识的普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就是《怎样欣赏音乐》, 这档节目正是以钱老先生的音乐分析讲稿为内容所作的音乐广播讲座, 不仅丰富了电台的广播节目, 也更大程度提升了民众对于音乐的接受、欣赏能力。在一九八○年一月, 钱仁康教授为《怎样欣赏音乐》这个专题节目撰写了系列讲座稿, 配合着音乐的欣赏, 深受听众的欢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成立于1949年, 广播节目十分丰富, 娱乐节目的质量也非常高, 在中国有极大的影响力, 《怎样欣赏音乐》节目播出后, 反响很好, 后来又在北京、沈阳、云南、安徽等二十多个省、市的广播电台重播这个系列讲座。

钱仁康先生的《音乐欣赏讲话》涉及的音乐知识非常广泛, 其中包括中西方音乐知识及中西方音乐片段分析。《音乐欣赏讲话》对于中国本土的音乐提到的少些, 中国民歌是提到的音乐知识中介绍的相对系统、详细的, 讲稿中会举出个别曲目为例, 另外在音乐的表现手段一节中也提到的少量的中国曲目;而西方音乐涉及的就十分丰富, 体裁、曲目都分析的很全面, 列出的体裁有外国民歌、夜曲、无词歌、船歌、摇篮曲、谐谑曲、叙事曲、幻想曲和即兴曲、随想曲和狂想曲、前奏曲和间奏曲、回旋曲、变奏曲、卡农和赋格各种管弦乐曲、奏鸣曲、室内乐、交响曲、标题音乐、交响诗、清唱剧、康塔塔、歌剧、芭蕾音乐……可见其内容之全面与丰富。

钱仁康先生的《音乐欣赏讲话》一书音乐形象阐述的非常鲜明, 先生认为好的艺术形象往往是准确、生动而完整的, 它不仅有表现意义, 而且具有高尚、积极的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比如说一部歌剧, 如果前面有一段序曲, 先生会由此起引导听众捕捉音乐中的意, 序曲表达的中心意思 , 以及后面的每个乐句、段……表达的意图等等都描绘的很详细、完整。

先生认为要想完整地欣赏一部音乐作品, 就要认真研究音乐欣赏的基本规律, 提高相应的知识水平和鉴赏能力, 从而达到预期的欣赏效果。为了鼓励人们去多听一些优美的音乐, 透过音乐的欣赏提高人们的积极性, 让人民群众有热情去展现自己接受一门适合自己而又对生活提供帮助的艺术;真正懂得和学会解析音乐, 能融入到音乐优美的意境中去去欣赏。所以先生尽其所能地完善讲稿内容 , 希望透过音乐讲稿的学习和认识, 来提高人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个人修养, 懂得怎样欣赏高品质的歌剧或者音乐, 并对音乐欣赏这一欣赏类有进一步的认识 , 这还是很难能可贵的。

音乐能让人如痴如醉, 前一秒钟还怒气冲冲的人, 下一秒钟就会变得豁然开朗, 尽情陶醉在音乐中。其实生活中处处充满了音乐, 只是你没有去认真体会罢了。奔泻的黄河, 如奏鸣曲那令人难忘的高潮, 夜晚幽静的森林里充满了簌簌的声音, 如蚕咬桑叶。睡莲映照在水中的倒影, 宛如歌曲中一连串的琶音, 让人浮想联翩。湖水中袅娜的荷花, 淡淡清香, 犹如一首独具一格的悠扬的清丽的和弦。湖边的一排排高大的树木, 整整齐齐排列着, 犹如肖邦的《F小调叙事曲》开头的几节, 那么的有条不紊。

透过钱老先生的音乐欣赏培养, 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音乐的认识, 扭转音乐没什么好欣赏的观念, 刨除以前仅仅是坐两三个小时的想法。以这种方式去听音乐, 不仅能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 还能提高自己的静心、感觉、慧、耳朵灵敏度、行为优雅的能力。同样, 对于是高品质、有意义的东西, 需要我们慢慢的静下心来去理解、品味、感受, 才能获益。当然, 真正的欣赏不等于痴迷, 觉得在欣赏的同时可以加入理性地思考, 看一下如何能用到生活中, 这种感受对我来说好不好, 我应不应该继续听, 因为如果不加以控制, 可能会走到另一个极端。而且, 如果不把一元思维加上去理解的话, 就会变成思维短线, 音乐、艺术、文学, 用楼层来说, 都是3层4层甚至是10层, 但是我们在去欣赏的时候, 需要明白下面的楼层是怎么一回事, 是怎么走到3层4层或10层的, 否则自己的思维经过长时间的习惯后, 就会断线只会说第3层, 不知道下面是怎么回事。到了那时候, 就是适得其反了, 严格的按照自己原本的目标去做, 以他为原则就不会走偏了。

音乐是我生命苍穹中永不退色的一道绚丽彩虹, 是它让我的生命变得充满了意义。我热爱音乐, 更欣赏音乐。

参考文献

[1]赵玉明.中国广播电视通史[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2]钱仁康.外国名曲逸话[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3]钱亦平.钱仁康音乐文选 (上、下) [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欣赏意义 篇10

1 提高体育欣赏的具体方法措施

体育欣赏这个概念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仅仅是在体育课中教师做几个优美的示范动作,教会学生一种“便携式”的体育项目,就可以“从一而终”,从高校体育课的最终目的来看,终身体育除了要教会学生一二种体育项目外,还应该有一定的体育欣赏能力,而体育欣赏应该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

1.1 对精彩体育比赛的欣赏

通过大量的电视、音像制品来宣传表现体育,以满足人们了解和欣赏的需求。体育课中可以对运动员在比赛时的品德、技战术的运用和临场发挥的欣赏,优美高超的技术和配合默契的战术,以及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超水平发挥,能使观众赏心悦目并激发高昂的兴趣,这对向学生传授该项目的规则,裁判法能够起到引导作用,便于更深入的介绍该项目。在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欣赏水平时,高水平的体育比赛的欣赏必须首先进行,因为有些体育运动受场地,器材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在体育课中教授,体育比赛的欣赏就显得尤为重要,精彩体育比赛的欣赏,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兴趣。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要有选择性的挑选一些较高水平的体育比赛,让学生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感性认识有所提高。

1.2 熟悉比赛规则和项目特点

大学生在学校中的体育学习是有限的,在有限的体育课中应该将奥运会项目的介绍放在首位,奥运项目的介绍又应当将开展较广泛的运动先介绍。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有技术,战术和比赛规则,而这些也是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如果学生对相关的运动知识了解很少,那么对提高体育欣赏能力将起到负面效应。在每个奥运周期中,各个单项体育组织,会为了进一步提高本项目的观赏性,而相应的修改一些规则,让弱队在比赛中更有竞争性,打破强队在该项目中垄断地位,促进强队再进一步的提高水平,提高观赏性。如果对新规则不了解,那么在欣赏比赛时,也就不能达到最佳观赏效果。一些国内的主流媒体正逐渐认识到规则的介绍对吸引观众,提高收视率上的重要价值,并将在今后的节目安排上增加比赛规则介绍的分量。另外,在向大学生介绍比赛规则时要大胆抛弃一些较难理解,但又不影响欣赏的规则,要求体育教师要吃透比赛规则,然后向学生简单明了的介绍规则,做好引导教育。

1.3 对裁判法的介绍

现代体育比赛,场面激烈而紧张,战术机智而灵活,让观众的情绪时而亢奋,时而消沉。此时,观众的情绪完全被比赛的节奏所控制,为自己所热爱一方的表现所控制,如果观众没有一定的裁判知识,对该项目的裁判法了解甚少,也许会出现连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在欣赏一场高水平的比赛时,裁判的执法水平不但影响比赛的结果,而且还影响着观众的欣赏情绪,对裁判法了解甚少,往往观众在欣赏比赛时,意识就会出现偏差,总认为裁判的判罚有问题,其实是因为裁判公正的站在双方立场上,既不偏向主队,也不偏向客队,如果对裁判法了解不够,就不可能正确的理解比赛。观众要客观的站在中立的立场上去看比赛,要从裁判法的角度去看裁判的执法,否则会因为看了一场比赛,而生了一肚子的气。裁判法的介绍对于提高欣赏者的体育欣赏水平,培养一名有水平、有修养的成熟观众,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4 体育礼仪的学习

体育礼仪就是仪表,服饰,语言,礼貌礼节以及典礼仪式在体育文化活动中的综合运用,因此体育礼仪教育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一种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礼仪普遍存在于各种体育比赛中,体育礼仪的教育在体育欣赏中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一名会欣赏体育比赛的观众知道什么时候为运动员的精彩表现鼓掌。体育礼仪不仅是对运动员的尊重,也是比赛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是一场体育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球场观众在比赛过程中随意走动,抽烟,喧哗和选手失误时喝倒彩的现象比比皆是,严重干扰了比赛的顺利进行,这种现象与其说是观众的素质不高,不如说是观众对网球礼仪知之甚少的结果更为恰当。向大学生介绍体育礼仪,在提高体育欣赏能力方面非常重要,也是容易忽视的方面。可以说体育礼仪是一个人的素质体现,你可以看不懂比赛,但只要你在赛场中,就绝不能因为不懂体育礼仪而让人嘲笑。

2 提高体育欣赏能力的意义

在大学阶段提高学生的体育欣赏能力,不只在于让学生看懂尽可能多的体育比赛,而且要通过提高体育欣赏能力,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

2.1 提高体育欣赏能力对培养大学生体育欣赏品格的意义

现代的体育比赛,场面紧张而激烈,战术灵活多变,作为一名观众,已经不能仅仅是一位看客了,更多的人是全身心的投入比赛的气氛中,有时因为场上的节奏过于激烈,观众会控制不住自身的意识,做出许多在冷静状态下所不可能做的事。在众多体育比赛项目中,都出现过因为观众过分拥护主队,或者裁判误判,观众冲向场地殴打队员,甚至还有殴打裁判的情况发生。如美国职业篮球04-05赛季中奥本山打架事件,给篮球比赛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必须重视和培养学生的体育欣赏品格。在体育教学中,借助提高体育欣赏能力的具体措施,启迪和影响学生的体育欣赏品格,并积极主动地结合学校的各类比赛,有组织,有计划,有方案地指导学生为本班呐喊,为强队喝彩,为弱队加油,为裁判艺术鼓掌。让大学生在体育欣赏过程中不断提高思想修养,树立健康的心态,不因为赛场的变化而失去控制,掌握欣赏的节奏,热而不狂。既要有感情的冲动与宣泄,又要有理智的清醒与涵养,尊重运动员,裁判员,遵守有关规定,做一名有水平,有修养的成熟观众,坚决克服以胜败论英雄的错误思想,培养自己高尚的体育欣赏情趣。

2.2 提高体育欣赏能力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意义

任何一项体育比赛,都是由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和观众四个部分组成的,没有观众的体育比赛或只有很少的观众参与,那么这项比赛绝对不能说是成功的,离开观众的支持,任何一项体育运动最终只能成为“鸡肋”。而一项成功的体育比赛作为主办方来说,是为了取悦观众,吸引观众,创造高额利润。只有提高观众体育比赛的欣赏能力,体育比赛才能不断成熟,才能创造更多的利润,利润的产生必将刺激体育经济的增长,体育经济的增长,必将对我国的体育事业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在大学生人群中提高体育欣赏能力的效果不会立竿见影,但从长远意义上来看,只有通过这一部分人群的教育,才能为今后的体育经济打基础,甚至说只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体育,才会有更多的下一代投入到这些运动中。在大学体育课中开设体育欣赏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大学生的个人需求,也同样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动力。

2.3 提高体育欣赏能力对我国奥运项目发展的意义

奥运会之所以成为各国争办的一项大型赛事,一方面可以为主办国带来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是这个国家整体风貌的展现,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国的观众整体素质还不高,干扰比赛的情况在一些大型赛事中时有发生。对大型体育赛事而言,观众是至关重要的,上座率、观众素养以及对观众的服务,不仅考验东道主的组织能力,也是赛事举办地的一面明镜。中国的观众要懂体育,中国的观众要有礼貌,中国的观众能为主队加油,显示一种激情,同样为客队也加油,显示一种热情,这才是中国观众的素质的体现。也只有拥有了一群了解比赛,懂得欣赏比赛的观众,才会有更多的人投入到我国奥运项目中来,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竞技体育以及新闻传媒的迅速发展,观赏体育竞赛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的观赏不但丰富着人们的生活,而且对体育的了解和爱好还成为一个人教养水平的标志。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从一定意义上说,观看体育竞赛就是投身体育、拥抱竞争。在观赏体育比赛时还应该感受到时代的脉搏,领会到时代的精神。从更广的范围讲,竞争更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体育比赛在培养人的竞争意识、激发人的竞争精神方面有着独到的作用,因此当代大学生可以把观赏和参加体育比赛作为认识竞争、学习竞争的场所和手段[3]。通过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欣赏,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欣赏能力和品格,激发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欣赏水平,做一个21世纪的成熟观众,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体育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观众,体育欣赏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抒发情感、激励奋进的形式之一。培养大学生体育欣赏能力,是提高大学生认识和喜爱体育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欣赏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开设,体育欣赏,内涵,意义

参考文献

[1]肖英.谈当代大学生体育欣赏能力的培养[J].怀化学院学报,2004,23(2).

[2]蔡春霞,王德洪.论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欣赏[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3).

上一篇:临时挡水建筑物下一篇:保险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