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出镜记者

2024-07-24

做好出镜记者(精选九篇)

做好出镜记者 篇1

一、出镜记者的作用

第一,增强新闻报道的现场感与真实性。在现场报道正在发生的事件时,出镜记者通常以第一人称进行报道。出镜记者通过对现场受众的引导,将受众代入角色,这样受众不但可以获得更多的感受,还可以打消对现场的疑虑。相对于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来说,更加能够让受众了解新闻事件,从而增强报道的现场感和真实性。

第二,加快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出镜记者通过现场采访的方式,利用现场的新闻报道设备,增强了新闻画面的信息力度,这样就能够把出镜记者所要表达的信息传递给受众。这样不但简化了新闻编辑和制作过程,而且还大幅提高了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实效性。

第三,让现场信息更具条理与秩序。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名出镜记者应具备的专业素质能力之一。出镜记者在提问以及与被采访者沟通交流时必须在现场形成自己明确的报道主题,这样报道才会更具条理与秩序,报道主题才会更加深刻,传播才会更有效。

第四,外显现场信息。摄像机只能记录具体的信息,出镜记者的出现让那些如人际关系、内心情感、思想观念等无法具体感知的信息,通过与被采访者的交流得以外显,进而让受众更加全面了解新闻事实。

二、出境记者所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新闻现场判断能力不足。一个出色的出镜记者必须具备对现场的新闻判断能力。如果一名出镜记者对新闻具有准确的判断能力,就能够扩大传播效果与增强媒体的公信力。反之,如果一名出镜记者丧失了对新闻的判断力,很容易导致报道主次不清、轻重不分,从而影响报道的整体传播效果。

其次,对自身情感的把控能力不足。记者也是普通人,也有喜怒哀乐。在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出境记者因为受到现场情绪的影响,或高兴或悲伤,或激动或惊恐,忘记了自己的工作职责,无法站在客观、真实的立场报道新闻。另外一种情况,不管报道什么新闻事件,出镜记者都是千篇一律,风格雷同,造成新闻报道难以达到深刻化。

再次,记者和被采访者之间的关系缺位。在很多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出镜记者在采访时,态度强势,提问方式生硬,完全不顾被采访者的感受,致使被采访者在采访时非常紧张,回答的也不是新闻报道中所想要的答案。这就严重影响了媒体的客观性、公正性。

最后,提问能力不足,倾听意识较弱。采访是记者的首要任务,在采访当中,记者扮演的是一个问询者的角色。在新闻报道中,我们时常会看到一些出镜记者的提问“你怎么看的”“你的感受是怎样的”,这样的提问会造成采访不够深入,其原因就在于提问太随意,缺乏针对性。此外,我们还会看到一些出镜记者只顾表现自己,把被采访者放在了次要的位置。如果要想捕捉到更加深层次的新闻信息,必须尽可能地倾听被采访着所表达的心声。尽管每个人的思想都是不同的,但所有被采访者都希望与采访者进行平等的交流,谁都不愿意处在被支配的地位,尤其是要出现在公众媒体上。

三、如何做一名出色的出镜记者

第一,对新闻现场具有驾驭能力。作为一名出色的出镜记者,仅仅具备镜头感、良好的形象和流利的口才是远远不够的,更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与对新闻事实价值的判断能力。在现场进行采访的时候,有些出镜记者一遇到突发、重大事件就手脚忙乱,无法对现场作全面真实的报道。究其原因,就是记者缺乏对新闻现场的驾驭能力。因此,如果要想捕捉准确的现场信息,出镜记者必须充分了解新闻事件发生的背景,设计好问题,储备采访相关的新闻主题。面对一些突发、重大事件时,出镜记者只有在平时多学习、多思考、多积累,才能在新闻报道中不慌不忙,从容应对。

第二,现场情感要把控好。作为一名媒体的客观代言人,出镜记者一定要把控好自己的情绪。出镜记者在进行采访时,难免会遇到让自己受感动的新闻事件,此时,就必须把控好自己的情感,这样采访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一个有修养的记者,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一个有才能的记者,能够控制好被采访者的情绪;一个出色的出镜记者,能够控制好现场情绪。

第三,采访要平易近人,不能盛气凌人。记者被公认为是神圣的职业,出境记者如何做才能符合如此称谓,这就要求出镜记者在现场进行采访时,神态要平和、语言要亲切,要和被采访者平等的交流。唯有这样,才能出色地完成采访工作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四,要学会提问和倾听的技巧。面对形形色色的采访对象,无论谁是被采访者,出镜记者的采访心态应该是不卑不亢,行为角度应该“平视”,而不是“俯仰”。要对不同的场合与对象进行区分,掌握好提问和倾听的技巧。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可能会遇到这样的困境:你想要获取的采访内容,或许是被采访者不想说的;被采访者想要说的内容,或许又不是自己所想要采访的。这就要求出镜记者必须学会倾听,使被采访者的状态逐渐放松。记者要善于掌握倾听的技巧,这样被采访者就会感觉你在倾听他的故事,接受他的想法,使双方达到心灵的互动,从而让采访效果更佳。

做好出镜记者 篇2

摘要:电视直播现场参与实地采访并面对镜头的记者,即出镜记者,见证了新闻发生的第一时刻,对新闻事件有着深刻的亲身体验与经历,能够对现场的新闻事实进行完整的报道,通过他们的实时报道,传达新闻事实的真实和较强的感知性。

关键词:地方电视台;电视新闻;出境记者

1前言

一位出镜记者的成长,需要经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操作的训练,并能够从理论延伸到实践当中去。我国出镜记者最早诞生于1996年,央视播出《新闻调查》电视节目,参与新闻的实地记者,面对镜头从容不迫,这群表现出色的精英记者,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广大观众肯定,美誉广为流传。此后为迎接我国首届奥运会的盛大开幕,北京致力于培养出京记者的广播学院,开办首期培训班。出镜记者作为社会急需的新型人才,备受社会各界尤其是电视媒体的关注,成为社会急需的人才,当下的人才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所需。

放眼大局,出镜记者作为记者工作者的特殊应用型人才,在备受各界媒体关注的目光下即将走向壮大。新闻的传播方式随着技术的改进和创新,其播录技术日新月异,传播速度闪电般提高,观众对新闻的传播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媒体技术提高了镜头的清晰度和分辨率,在新闻的实时性、真实性没有改变的状况下,受众需要的是一种生动的体验,即通过镜头画面的描述,体验到新闻事实较高的实时性和可行度,从而能吸引观众的眼球。这种体验就是一种现场感,它需要出镜记者作为第一目击证人的方式或身份出现在镜头中,通过肢体动作和口头描述、以及镜头对画面的特写,原汁原味的将新闻事实与场景呈现给受众。因此,采用记者出境的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新闻报道方式,给予地方台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以启发。

2地方电台新闻报道的出镜记者的处境问题

2.1面对新闻现场与新闻事件反应迟钝,无法及时明断是非。新闻报道的现场往往出人意料,或者比较凌乱,这就要求出镜记者有着较好的心理素质,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新闻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场景,往往以意外和差强人意而凸显新闻事件的价值,面对突发的新闻现场和场景画面,记者在对其进行报道首先应当注重与现实画面的良好结合。若记者面临一个吸引性较强的镜头画面,播报的语言和消息缺乏现场感和生动意味,不仅无法引发受众的关注反而导致观看的兴趣大打折扣;反之,如果新闻事件的现场无法通过镜头完全表达其真实状况,通过出镜记者生动的语言和阐释性的话语,对现场进行报道,不仅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同时提高了新闻事件的价值,极大的达到了吸引观众的目的。这就要求出镜记者具备极强的现场适应能力、反应能力和辨识能力,面对镜头能够及时的作出反应,给予新闻事件以明确的分析、评断,无论出于何种实地采访的现场,都应及时调整以良好的心态面对镜头,与新闻事件和场景同步,这需要极大的努力和训练,达到心理素质和学识修养的提高。

2.2对自身肢体过于敏感,导致对新闻事件报道质量的忽视。由于基层电台不断更新和变革,各电台普遍努力增强新闻事件报道的记者出境频率,地方台采用出镜记者针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其经验和经历积累较少,本是存在实训与理论培养方面的不足,其表现往往差强人意,继续改进。围绕新闻事件的报道工作展开分析,新闻记者在对其进行报道的前后,需要对事件背景方方面面,及其报道的整个过程做好全面的准备,而一名出镜记者不仅要做好普通记者的一系列工作的同时,还要对各种现场突发状况做出及时灵活的反应和判断,面对镜头其肢体表达传播信息的能力,以及出镜记者的整体形象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新闻报道中,往往表现出语气缺乏感情,过于紧张导致肢体呆板;此外有些记者存在过度自我表现而忽视现场,两者均缺乏将现场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导致新闻报道的失败。

此外,出境记者衣着与新闻现场气氛不相配套,自我要求过度放松,导致新闻报道效果较差。

以山区森林火灾事件的新闻报道为例,其现场较为危险极有可能有生命牺牲,消防官兵付出极大努力和一定的代价将火势控制,对做出英勇表现和伤势较重的战士进行采访,若出境记者着装过度鲜艳而时尚,表现出个人情感的喜悦,则与火灾事件的背景相斥,相反引发观众的反感情绪,使得观众对出镜记者产生其缺乏同情心和真诚心的误解。这种与现场相悖的着装产生了极差的新闻效果,不仅与现场气氛断裂,也会对被采访的人员产生不良影响,预想的新闻效果和镜头画面的现场感大打折扣,因此,记者着装应紧密配合新闻现场。3如何成就一名出色的基层电台出镜记者及其策略

3.1提高学养和素质,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全面发展。地方电视媒体接触知识面有限,但不能单纯考虑实际问题,而忽视自我努力学习和进步,传媒技术的不断革新,带给媒体从业者更大的挑战和机遇,面对挑战,新媒体技术的更新需要更高的学识和技能,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镜记者应当加强学习和锻炼,不应局限于传统的媒体技术和视野,紧跟时代和人文精神的进步,在进行新闻事件的报道和评判,能够给予不断创新的思路和观点,这就要求出镜记者对知识的探索和钻研,对社会深入的观察和了解,从而提高对新闻事实的判断能力。面对社会的方方面面,增强对社会文化与人文精神的敏感度,紧跟受众的思想观念和焦点话题。当下新闻事件的报道,不仅仅是现场画面或场景的事实重复和描述,而是对运用学识和综合能力的集中运用。因此,出镜记者所需要的是综合素质,敏捷的肢体反应能力,灵活的思辨思维,良好的形象塑造,较强的镜头感的跟进,敏锐和明智的评判,带给新闻报道以耳目一新的良好效果。

3.2择机合理的出境。在一定的新闻实时报道的题材和场景中,其过程并不需要以记者为中心,新闻事实和报道是中式镜头所要传达的核心重点。因此,出镜记者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技巧,在新闻现场拍摄的过程中选择合理的机会和时刻,进行现场的解说和报道。首先,伺机出境。一定的新闻报道需要出境报道,则要求出镜记者选择合适的机会和时间,从而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一定的新闻报道是节目风格而定,一些特定的场景和报道无需记者的干预,则没有出境的必要。因此,是否出境,既要看节目本身还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与机会。其二,采访技巧的巧妙使用。新闻报道在采访过程中,为体现真实性和可靠性,出镜记者可加入对现场群体或个体进行实地采访,以谈话和交流的方式进行沟通,获取新闻现场报道的最大信息量,这是对人物进行采访时,需要采用一定的采访技巧,提问应注意问题的严谨性,既可以得到关键的答案和信息,避免谈话冗长而无用。采访的同时应当以礼貌的态度待人,做到一个倾听者的角色,给予人物自由发挥的空间,从中获得激发灵感的讯息。因此掌握一定的提问与谈话技巧,在实地报道中尤为重要。

3.3合理控制情感。新闻报道中客观真实性,通过实地报道和一定的评判,是手中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因此,新闻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应当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即合理的释放工作的激情,又有效控制自己的感情避免煽情、矫情、做作,影响新闻报道和采访的效果。合理控制情绪和感情,需要视一定的新闻场合而定,这同时也是现场感的强烈体现,融入新闻报道的实况当中,同时又不被事实所发生的状况所束缚和困扰,能够在报道的同时及时与现场脱离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待问题,才是一个有素养和称职的出镜记者。

3.4充分做好现场报道的全面准备,明确轻重主次。新闻事件已发生状况和时间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别,已发生的新闻事实相对于出镜记者来说,有充足的时间做好这方面的准备,围绕事实背景的方方面面展开材料搜集整理,从而对新闻事件作出明智合理的评判;而现场突发事件,则需要出镜记者保有量好的心态,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这同样需要各种知识的积累经验的积累。

参考文献

如何做好民生新闻出镜记者 篇3

关键词:民生新闻,出镜记者,新闻职业素养,人文关怀

民生新闻作为传统新闻传播行业的重要新闻类别之一,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积淀了自身的制作和传播渠道。民生新闻也凭借其浓郁的生活气息、独特的新闻视角以及平民化的新闻立场而备受观众喜爱。民生新闻中的出镜记者是把控整个民生新闻的进展节奏和直接面向受众的新闻讲述人,其意义和价值可想而知。而在当前自媒体、新媒体、大数据等宏大时代背景之下,民生新闻的出镜记者面临着更大挑战。

1 新时代与民生新闻

1.1 旧时代尚未消亡,新时代已经到来

新闻传播行业发展历程悠久,民生新闻也已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被民众所熟知和接受。然而,互联网、电子计算机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更新带来包括新闻传播行业在内的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巨大变革。各大媒体纷纷转型,首先是信息技术的革新,信息化平台和电子新闻制作与传播渠道的打通。其次是新闻节目在视角、内容、制作甚至是价值观层面的转型。以信息量爆炸和普泛性为特征的大数据时代使新闻传播行业需要重新审视和思考“新闻”的概念界定和意义与价值。民生新闻面临着同样的困惑。

1.2 民生新闻与民生新闻出镜记者

民生新闻,其区别于娱乐新闻、军事新闻等的主要特征就是其新闻关注点是民众的日常生活,在看似平凡无奇的生活中去发现和挖掘新闻点,并且善于以小见大,从无声处看出蕴藏的惊雷,进而带给新闻受众以启迪或警告。此外,由于民生新闻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因此其在采集、制作和报道新闻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一种平民的视角,与民众站在一起而不是以一种代言人或意见领袖的姿态去俯视民众。这对于民生新闻的幕后工作人员及出镜记者十分关键。

作为民生新闻的出镜记者,他必须首先对自己所要采访的目标和所要达到的新闻效果心中有数。同时要对日常生活有充分的了解,对所要调查和采访的生活内容有清晰的认知。最重要的是对整个新闻过程有较强的掌控能力,可以循序渐进,旁征博引地将新闻采访工作引到深处和实处,把新闻点和新闻价值用自己的“放大镜”揭示给观众看。

2 当前民生新闻出镜记者需要做好的几个方面

相比于其他新闻类别,民生新闻在一定程度上更加重视出镜记者的意义和价值,整个新闻节目的推进和升华需要出镜记者的准确讲述和引导。结合当前的新的新闻传播行业发展时代背景,民生新闻的出镜记者至少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 保持对日常生活的高度敏感,守正出奇

新闻出镜记者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在完全生活化的场景中去发现新闻事件,并引导民众跟随着自己的逻辑顺序和新闻演化轨迹去做出与自己相同的发现。这一过程的完成需要民生新闻出镜记者对生活保持足够的敏感度,保证在进行新闻讲述的过程中用一种“熟知”的心态去进行新闻的讲述和推进。

2.2 强化自身知识储备,博闻广记

民生新闻的出镜记者往往需要接触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日常生活,各种类似地理、文化、宗教等的差异都会给具体的个人带来巨大的理解障碍。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民众日常生活,更好地为新闻服务,每个民生新闻的出境记者都应该注重自身知识储备,增加百科知识。或者在新闻录制前能够对新闻所在地的风景民俗进行及时的资料查找和整理,并广泛记忆以备不时之需。

2.3 强化新闻素养,坚持人文情怀

民生新闻的出现和发展过程,其实就是宣扬和秉承人文情怀的过程。所以,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对于民生新闻的出镜记者来说,其新闻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新闻节目甚至是相关新闻频道的形象。通过观看经典新闻事件的报道过程、阅读新闻人的传记等作品以及进行专业的新闻学知识学习,这些都是增强自身新闻素养的有效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在强化自身新闻素养的过程中,人文情怀作为民生新闻的根本价值观,必须深深烙在新闻出镜记者心中,对普通民众的生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普通民众有一种了解和维护的情谊,始终坚持平民的立场去发现新闻,去讲述新闻。

3 结语

民生新闻的特殊性决定了民生新闻出镜记者在自我素养和职业技能提高方面的不同。当然,作为记者群体中的一部分,民生新闻在人文情怀、博闻强记、守正出奇等方面需要做到尽善尽美的同时也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等常规记者的必备素质,这些已成学界共识,自不必在此赘叙了。

参考文献

[1]邱戈.比较语境中的媒介身份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2008,(5).

出镜记者柴静(小编推荐) 篇4

柴静:1976年出生于山西,1995年毕业于湖南长沙铁道学院,同年主持湖南文艺广播电台《夜色温柔》节目;1998年辞职到北京广播电视学院进修电视编辑;2001年担任央视《东方时空·时空连线》主持人; 2003年4月,成为央视《新闻调查》出镜记者,“零距离”报道“非典”。

《北京:“非典”阻击战》《征服感染》《非典时期王府井》《“非典”突袭人民医院》《专访何大一》《阿文的噩梦》《双城的创伤》《村官的价格》《事故的背后》《艾滋孤儿的家》《张润栓的年关》《被起诉的杂志社》《长大未成人》《陈丹青出走》《精神病人暴力事件调查》《救助站的困惑》《命运的琴弦》《女子监狱调查》《深圳外贸骗局揭秘》《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网瘾少年》《心灵的成长》《新型毒品》《以生命的名义》《注射隆胸》《钟祥投毒案再调查》《一只猫的非常死亡》等等(来源:央视国际)

2003年6月的一天,柴静坐在武威开往双城镇的小车上,车窗外掠过的是绿色的田野,但是柴静却心情沉重。5月下旬,在双城镇发生了六年级学生连续服毒事件,两名死亡,四名获救。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少年选择了这样极端的方式,是柴静要探寻的谜底。

在随后的几天里,柴静和她的同事经过大量深入细致的采访,让那些沉默的少年开口说了话,最终像剥茧抽丝一样,解开了事件的谜团。尤为难得的是,柴静把少年和成年人对死亡和生命的不同理解放在一起加以对照,用温暖的关怀和理解的光芒照亮了少年们敏感而复杂的内心世界,这就是《双城创伤》。

在双城采访时的一件事让柴静久久难忘。一个14岁的男孩接受完采访之后,遭到母亲的责骂。因为他母亲在找他的路上,听到的尽是镇上人们的指责,他们认为都是她的儿子给镇上人丢尽了脸。男孩说,等你调查完,我就离开这个世界了。柴静听了十分难过地说:如果是因为我们调查的话,我们今晚就走。男孩说:你们要是今晚走,明天就见不到我了。然后转身离开。尽管后来柴静写了一封信给那个男孩,在信中柴静讲述了自己在14岁时的经历。但是,柴静仍然觉得当时是一个记者最痛苦、最无能为力的时候。

在《双城创伤》中,那个头发披覆下来遮住半边脸庞、书写浓情文字的柴静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干练冷峻,又不失理解和同情之心的出镜记者柴静。

“我是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柴静18岁时就在湖南电台开始主持《夜色温柔》,深受听众的欢迎和喜爱。1999年,柴静进入湖南卫视,主持《新青年》。两年后,柴静来到央视,主持《东方时空·时空连线》。一个没有名校的学历背景,不是新闻专业出身的普通女孩子,身处的是真正的江湖,柴静度过了一段痛苦的适应期。“像花豹要改变自己身上的花纹一样,是血淋淋的。”柴静说自己从蹲马步开始学起基本功,流汗流血、风吹日晒。她曾经采用最笨拙的办法,像蚂蚁一点一点地搬运食物一样,竭尽全力地去学习。自己做策划,观摩同行的节目,上机编节目,熬夜到凌晨三四点。但是即使得了金奖,她也没有摆脱沮丧和不安。柴静的遗憾是自己没有在一线当过记者,缺乏在新闻岗位打磨的历练。

当柴静离开演播室来到《新闻调查》之后,她终于站到了她渴望的新闻现场。“新闻是一盆水,从演播室到现场就等于把一个人整个放到这盆水里,浑身湿淋淋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接触到的全是新闻。当你沉浸在水里面的时候,你就不用去想你是什么样,你需

要怎么去问。你只要去感觉它,按正常人那样,按照欲望去发现就对了。”

“欲望”是柴静嘴边出现得非常多的一个词语,对新闻真相追寻的“欲望”让柴静一次又一次站到风暴的中心。柴静用“充满艰辛”和“极其兴奋”来形容在《新闻调查》的工作。行万里路意味着将深入各种未知的现场,面对未知的危险和威胁。有一次在山西采访归来途中,路边发生爆炸,火药全溅到车窗玻璃上。柴静打趣地说,如果没有玻璃阻挡的话,我的头发缝要改朝另外一边分了。

其实早在《双城创伤》之前播出的《北京“非典”狙击战》中,面貌一新的柴静已经让人刮目相看。2003年4月,柴静来到《新闻调查》报到的第一天,就参加了《北京“非典”狙击战》的拍摄,勇敢的柴静成为最早冒死深入非典第一线采访的记者之一。惊心动魄的现场气氛、摇晃的镜头、柴静身穿白色防护服的瘦弱身影和苍白的面容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熟悉柴静的朋友着实为她捏了一把汗,节目播出的当天晚上,柴静接到了数量前所未有的电话,感动之余,她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认识这么多人。

“站在新闻的风暴眼当中是幸运的,那时候奔波在医院之间,有一种被解放出来了的兴奋感觉。非典发生的时候,如果我不是记者,我也会用DV或者笔和纸到大街上,去把那些东西记录下来。这是我的本能。”柴静这样说道。

非典的报道让柴静在观众中获得了极大的认知度。在双城的一个深夜,柴静对一个男孩的采访进行到一半,当地镇政府派人前来敲门,企图阻挠。柴静问男孩你愿意跟我回酒店接受采访吗?酒店在一个小时的车程以外。男孩说:我愿意。柴静下意识地问:为什么?男孩的回答出乎意料:因为我看了你非典的报道。柴静心头一热,半晌没有说出话来。因为非典的报道,柴静得到了很多的肯定和荣誉,但是没有这句话这样打动过她:“我得到了最珍贵的东西———信赖。”

1976年出生于山西,1995年毕业于湖南长沙铁道学院,同年主持湖南文艺广播电台《夜色温柔》节目;1998年辞职到北京广播电视学院进修电视编辑;2001年担任央视《东方时空·时空连线》主持人; 2003年4月,成为央视《新闻调查》出镜记者,“零距离”报道“非典”。

《北京:“非典”阻击战》《征服感染》《非典时期王府井》《“非典”突袭人民医院》

《专访何大一》《阿文的噩梦》《双城的创伤》《村官的价格》《事故的背后》

《艾滋孤儿的家》《张润栓的年关》《被起诉的杂志社》《长大未成人》

《陈丹青出走》《精神病人暴力事件调查》《救助站的困惑》《命运的琴弦》

《女子监狱调查》《深圳外贸骗局揭秘》《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网瘾少年》

《心灵的成长》《新型毒品》《以生命的名义》《注射隆胸》

《钟祥投毒案再调查》《一只猫的非常死亡》等等(来源:央视国际)

2003年6月的一天,柴静坐在武威开往双城镇的小车上,车窗外掠过的是绿色的田野,但是柴静却心情沉重。5月下旬,在双城镇发生了六年级学生连续服毒事件,两名死亡,四名获救。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少年选择了这样极端的方式,是柴静要探寻的谜底。

在随后的几天里,柴静和她的同事经过大量深入细致的采访,让那些沉默的少年开口说了话,最终像剥茧抽丝一样,解开了事件的谜团。尤为难得的是,柴静把少年和成年人对死亡和生命的不同理解放在一起加以对照,用温暖的关怀和理解的光芒照亮了少年们敏感而复杂的内心世界,这就是《双城创伤》。

在双城采访时的一件事让柴静久久难忘。一个14岁的男孩接受完采访之后,遭到母亲的责骂。因为他母亲在找他的路上,听到的尽是镇上人们的指责,他们认为都是她的儿子给镇上人丢尽了脸。男孩说,等你调查完,我就离开这个世界了。柴静听了十分难过地说:如果是因为我们调查的话,我们今晚就走。男孩说:你们要是今晚走,明天就见不到我了。然后转身离开。尽管后来柴静写了一封信给那个男孩,在信中柴静讲述了自己在14岁时的经历。但是,柴静仍然觉得当时是一个记者最痛苦、最无能为力的时候。

在《双城创伤》中,那个头发披覆下来遮住半边脸庞、书写浓情文字的柴静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干练冷峻,又不失理解和同情之心的出镜记者柴静。

“我是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柴静18岁时就在湖南电台开始主持《夜色温柔》,深受听众的欢迎和喜爱。1999年,柴静进入湖南卫视,主持《新青年》。两年后,柴静来到央视,主持《东方时空·时空连线》。一个没有名校的学历背景,不是新闻专业出身的普通女孩子,身处的是真正的江湖,柴静度过了一段痛苦的适应期。“像花豹要改变自己身上的花纹一样,是血淋淋的。”柴静说自己从蹲马步开始学起基本功,流汗流血、风吹日晒。她曾经采用最笨拙的办法,像蚂蚁一点一点地搬运食物一样,竭尽全力地去学习。自己做策划,观摩同行的节目,上机编节目,熬夜到凌晨三四点。但是即使得了金奖,她也没有摆脱沮丧和不安。柴静的遗憾是自己没有在一线当过记者,缺乏在新闻岗位打磨的历练。

当柴静离开演播室来到《新闻调查》之后,她终于站到了她渴望的新闻现场。“新闻是一盆水,从演播室到现场就等于把一个人整个放到这盆水里,浑身湿淋淋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接触到的全是新闻。当你沉浸在水里面的时候,你就不用去想你是什么样,你需要怎么去问。你只要去感觉它,按正常人那样,按照欲望去发现就对了。”

“欲望”是柴静嘴边出现得非常多的一个词语,对新闻真相追寻的“欲望”让柴静一次又一次站到风暴的中心。柴静用“充满艰辛”和“极其兴奋”来形容在《新闻调查》的工作。行万里路意味着将深入各种未知的现场,面对未知的危险和威胁。有一次在山西采访归来途中,路边发生爆炸,火药全溅到车窗玻璃上。柴静打趣地说,如果没有玻璃阻挡的话,我的头发缝要改朝另外一边分了。

柴静:做新闻是我生存的方式

提起柴静,很多人会想到央视的名牌栏目《东方时空·时空连线》,但更多的人想到的是《新闻调查》。作为一名记者兼主持人,节目当中她是冷静客观的,她有一颗炽热的扶持弱者的心灵。她有着谈不上漂亮的外表,但却有着一种飘逸而明慧的气质。5月9日下午,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柴静作客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讲述了她做新闻记者的经历和感受“记者不仅是我的职业身份,做新闻也是我生存的一种方式,记者的天职就是调查事实的真相。”

第一次坐到演播室

上大学时就每天抱着收音机听电台的节目,从那时候起,柴静就对电台那端的主持人怀着好奇与渴望。第一次坐到话筒前,是在上大学时,她自己借用学校的播音室录了一盘带子,当时把自己所能理解的文学、青春、梦想都录了下来,并且步行两个多小时送到电台希望能得到电台的认可。没想到当时主持人就决定让她把这盘带子做一期节目播放出来。“我第一次坐到真正的演播室,就觉得自己就属于这个地方,没有恐惧和紧张。”

19岁毕业于长沙铁道学院的柴静学的是财会专业,当时毕业后被分配到家乡山西太原铁路局工作,但她毅然辞掉在别人看来既稳定又舒适的工作,带着户口和工作关系到湖南那家电台做节目。“当时争取到做电台主持人其实并不容易,在长沙的时候我自己一个人租房子住,听不懂方言,晚上刮大风,我就听新加坡电台林伟的《点一盏心灯》,他说„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灯火‟,这句话给我感触很深,就决定做电台午夜节目。”当时电台从10:30到12:00放花鼓戏,柴静就和电台的领导申请做这一档节目,甚至可以不要工资,而且可以把放花鼓戏的人员工资省下来。她创建了名为《夜色温柔》的晚间节目,一做就是三年,那时只想到这是自己的一个梦想,没有什么困难能阻止她。她忍受着没有亲人和朋友身在异乡的孤独,柴静说那个时候也是她和自己的工作热恋的时候。“一个人为自己的工作神魂颠倒是多么幸福。”柴静说那个时候她主要是接听听众打来的热线电话,什么都谈。其实那个时候连她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去帮助别人排忧解难,毕竟她只有19岁,但是想用声音激发一个有想像力的世界,她只需要说“我在,我听到了,我懂”这样的字眼。“作为一个传媒人,应该珍惜陌生人给予自己的信任,当时感到很幸福。”

第一次做社会新闻

五月的长沙正是茉莉花开的时候,凌晨两三点男人们成箱成箱地喝着啤酒,女人们吃着东西。柴静经常能看到大街上享受着这种安逸生活的男人女人们。她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的生活,有种莫名的恐惧让她感到害怕。当时她已小有名气,22岁,她放弃了现有的一切来到北京广播学院,开始了她的学生生活,学的是电视编辑。“那个时候我也和你们一样,睡在蓝白相间的格子床单上,简单而有激情。”面对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的上百名大学生,柴静如行云流水般的演讲语言一下子就增强了学生们的亲近感。在北广学习不到半年,她在《三联生活周刊》上看到一则招聘广告,她打电话过去时对方说已经招聘完了。“你们不是想要优秀的记者吗?这还有期限吗?”她的一句话,给自己创造了一个机会,对方让她第二天去试试。第二天她去应聘,负责招聘的人看看她说“你长得挺漂亮的,不愁没出路,回去吧”。就这样,她被打发回来。没过多久,《三联生活周刊》给她打电话他们要做一个封面周刊,问她做不做,柴静二话没说,立即答应下来。她用了三天的时间写出两万多字的稿子,就在她放假准备回家时编辑打电话说让她把两万字改成两千字,她用了两个小时把稿子改完,跑到车站时离开车还有五分钟。

一次,她偶然在学校的图书馆里看到一本杂志,一幅巨照吸引了她。那是一个妓女和她男朋友的照片,是关于海南庙街风尘女阿V的,那是著名的摄影师赵铁林用八年的时间写了8万字来反映妓女生活的。看完后对她的触动很大,她当时就写了一篇叫《生命本身并无羞耻》寄到了杂志社。没想到杂志社负责人打来电话说希望她能去他那里工作,并让她和赵铁林去做患孤独症儿童的新闻报道,这是柴静第一次做社会新闻。当时这些孩子的母亲们并不配合采访,戒备心很强。“采访弱者就要让他们同情你。”拍完照片的老赵扔给她这句话就走了。柴静跟着一个母亲领着孩子回到家,这位母亲根本不搭理她。她就跟着,一直到六七点钟,这位母亲开始吃饭,她只好到门外等着,透过门帘的缝隙柴静可以看到那位母亲一直看着她。后来孩子出来了,大概五六岁,在门口的台阶上她搀了一下孩子,跟孩子在院子里玩儿。母亲还是不理她,后来她牵着一条大狗出去了,走时跟她说了一句:“你明天来吧。”就这样,这位母亲终于接受了柴静的采访。

第一次做电视主持人

就在柴静做文字记者热火朝天的时候,湖南卫视邀请她做谈话节目《新青年》的主持人。“也许年轻,当时特别有勇气,从来没做过电视节目。大概是六年前,为了证明我们是文化先锋,做了一期关于上世纪70年代新锐诗歌的话题。请来号称用上半身写作的女诗人和用下半身写作的男诗人作嘉宾,当时我的手紧紧地攥着话筒,现在我妈还记得我当时的样子。”在湖南卫视做了一年多的文化类谈话节目后,柴静便走进了中央电视台。

第一次找到自我刚去央视时,有同事说她不适合做新闻记者,新闻记者有两个特点:包打听,爱传播,从柴静文静柔弱的外表根本看不出作为新闻记者的特征。在央视的第一年,柴静在《东方时空·时空连线》做主持人,柴静说那一年是她最焦虑和压力最大的一年,一直找不到感觉。

在《新闻调查》中柴静找到了自我,她去《新闻调查》的第一天,做的节目就是关于“非典”的报道。对这场前线经历,柴静说现在想起来还触目惊心。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必须深入一线采访,才能揭示出事实的真相。当时人民医院的护士王晶感染了SARS,她的丈夫把她发过来的短信拿给柴静看,“春天花开了,我就回来了。”这是王晶被感染后发给丈夫的第一条短信。当王晶因感染SARS去世后,她的儿子大宝还不知道,在家里为妈妈叠了好多幸福星装在一个绿色的罐子里。那一刻,柴静说她真正意识到作为一个新闻记者的责任,她有责任记录下这一切,让全国人民记住这场灾难,记住为这场灾难所付出的代价。“„非典‟让我知道什么是真相,获得最接近事实的东西就是让新闻当事人开口说话。”

“新闻记者不仅是我的一个职业身份,也是我生存的一种方式。”在《双城的创伤》中,有人说柴静提着高跟鞋追着那个孩子是作秀,柴静对此并没有过多的解释。《双城的创伤》是对一个叫双城镇的孩子自杀事件的调查(这个细节发生在柴静去寻找这一自杀事件的另外一个当事孩子,他先关上门,然后又迅速地跑上家旁边的陡峭高台,这时候,柴静拎起裤角,脱下高跟鞋,艰难地也跟着爬了上去,最终跟这个孩子说上话)。“其实我只是想用尽所有电视手段来穷尽对事实的调查,可大家认为是作秀”。柴静把做新闻当成了一种生存方式,也当成了一种责任,用手中的权利帮助那些需要帮助和扶持的人。(记者 史文丽/内蒙古晨报)

其实早在《双城创伤》之前播出的《北京“非典”狙击战》中,面貌一新的柴静已经让人刮目相看。2003年4月,柴静来到《新闻调查》报到的第一天,就参加了《北京“非典”狙击战》的拍摄,勇敢的柴静成为最早冒死深入非典第一线采访的记者之一。惊心动魄的现场气氛、摇晃的镜头、柴静身穿白色防护服的瘦弱身影和苍白的面容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熟悉柴静的朋友着实为她捏了一把汗,节目播出的当天晚上,柴静接到了数量前所未有的电话,感动之余,她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认识这么多人。

“站在新闻的风暴眼当中是幸运的,那时候奔波在医院之间,有一种被解放出来了的兴奋感觉。非典发生的时候,如果我不是记者,我也会用DV或者笔和纸到大街上,去把那些东西记录下来。这是我的本能。”柴静这样说道。

非典的报道让柴静在观众中获得了极大的认知度。在双城的一个深夜,柴静对一个男孩的采访进行到一半,当地镇政府派人前来敲门,企图阻挠。柴静问男孩你愿意跟我回酒店接受采访吗?酒店在一个小时的车程以外。男孩说:我愿意。柴静下意识地问:为什么?男孩的回答出乎意料:因为我看了你非典的报道。柴静心头一热,半晌没有说出话来。因为非典的报道,柴静得到了很多的肯定和荣誉,但是没有这句话这样打动过她:“我得到了最珍贵的东西———信赖。”

柴静:在离新闻最近的地方

2003年3月新疆喀什地震,当时还在《时空连线》做评论主持的柴静,第一次作为记者来到新闻现场。就是这第一次,让柴静确认了自己的“要什么,怎样要”——

“我忽然明白了什么是新闻。新闻,不是我往常坐在演播室里转述的数据或判断。在这里,它像水一样,劈头盖脸的,无所不在。我的眼睛里、耳朵里、鼻子和嘴巴里,都是新闻。不必小心翼翼地考虑怎么措辞——你问的就是未知,问的是你的欲望,就是新闻。做新闻,最好的位置就是离它最近的地方。”

公正意味着形式上的均衡,也意味着耐心。“当你面对谎话,言不由衷的话,要控制,要一样尊重他讲话的权利,要等待谎话自己暴露自己。”比如《事故的背后》,先期调查已证明了药厂的污染,但,负责人仍坚持“绝对没有”;“那我们闻到的气味是什么?”“没有啊,我的鼻子没有你那么灵敏。”……片子到这里就结束了。——“足够了,而没有必要怒火中烧地质问,„你骗人!你明明闻到了还说闻不到!‟”

真实的是庄严的。“在卢浮宫,在凡高的《麦田》前面,我坐了半个小时。爱凡高,爱他的真实——真实的,可能笨重,可能残酷;但是是庄严的伟大的,自有它的温柔。”

这个“真”,对柴静,在艺术人生里是“美”,是宽解;在工作里,又常常是“善”,是“不辜负”。《迟来的审判》里,一个负责调查强奸案的刑警,为了劝说试图自杀的被害人,信誓旦旦,千辛万苦地,追讨凶犯追还公正;但当嫌疑犯还是因为“有关系”逃脱了,被害人还是自杀了,“他哭了,非常伤心,觉得自己无法实现诺言,不想再做警察了……”但,恰是这个,一个小小的努力但感到无力的人,让总是“抱着怀疑和否定开始寻找”的记者柴静,感到尊严感到善的存在,“给人肯定和安慰。”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的出镜记者 篇5

在西方的新闻媒体中, 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适合现场报道的新闻, 决不用其他形式的报道, 理由是相比其他报道形式, 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 更能体现新闻事件的现场感。因为在现场报道中, 出镜记者一边采访一边解说, 原生态的现场声音、现场环境以及种种细节, 都在向观众传播信息, 使观众仿佛置身于新闻现场。与其他报道形式相比, 现场报道最大的优势, 就在于有现场感。而要完成一次高质量的现场报道, 关键就在于出镜记者, 能否给观众带来强烈的现场感。那么, 怎样才能做好电视新闻的出镜记者呢?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出镜记者, 你绝对不能对着摄像机背词, 因为你在说这句话的时候, 表情永远在想着下一句话”。这是白岩松对央视出镜记者说的一段话。一个优秀的出镜记者, 应该学会在镜头前思考语言、组织语言, 而不是对着开启的摄像机, 把事先想好的串词背诵一遍, 出镜记者不仅应具备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 还应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对新闻现场的挖掘力。

最好的新闻“在现场”

出镜记者是电视媒体的门面, 重大历史时刻“我在现场”, 已经成为各大媒体的共识。同样是在新闻现场的出镜记者, 好的出镜记者会带领观众捕捉信息, 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出镜记者千万不要把摄像机变成死的, 记者前方的摄像机, 应灵活变动, 灵活的推、拉、摇、移, 把现场大量的信息传送给受众, 摄像机是带领观众了解现场的最好武器。记者在现场直播新闻, 通过摄像机的镜头语言, 给观众带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在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中, 我们可以看到, 绝大多数的新闻, 都是以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形式出现的。目前, 中央电视台也在采取这样的传播方式, 一档一小时的新闻直播节目, 四十多分钟的时间, 都是以记者现场直播连线的方式进行报道的。

“言之有物”, 不能为了“出镜”而“出镜”。

记者出镜应该选择在最有张力的新闻现场, 不是为了“出镜”而“出镜”, 毫无有效信息的出镜, 人仅对新闻报道起不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反而会让报道大大折扣。“言之有物”的现场报道应该是对新闻现场的描述、提炼和评论。怎样的出镜报道才算是言之有物, 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2012年8月4号, 受台风达维和天文大潮的双重影响, 天津市发布了黄色风暴潮预警, 渤海水位超过警戒水位0.5米, 天津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 增发了风暴潮Ⅳ级警报 (蓝色) 。同样是报道此新闻的出镜记者, 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话语方式。第一位记者的出镜语言是这样的:“我现在是在天津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 我身后的工作人员正在紧张的忙碌着”。这则出镜报道简单、无信息, 而且还是在重复镜头语言, 这样的出镜报道, 完全是为了“出镜”而“出镜”。第二位出镜记者的报道内容则不同了, 记者选取的报道地点是在渤海湾最大的渔港——北塘渔港。报道内容是这样的:“现在是上午的10点钟, 虽然台风达维还没有登陆, 但是我们已经能够感受到它的存在了。现在海面上的风特别大, 差不多有六七级。大家来看我的右手边有一个旗杆, 按说这个旗杆已经很粗了, 但还是被风吹的左摇右摆。”虽然出镜语言不长, 但句句都是信息点, 通过记者的感受、描述, 让观众看的清楚, 听的明白。

出镜记者应具备对新闻现场的挖掘力

现场报道的出镜记者, 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对新闻现场的挖掘力。5.12汶川大地震, 我们在电视上看到了很多记者的现场报道, 在很多记者将残垣断壁, 展现在观众眼前的时候, 柴静却选择给观众看三样东西, “一枚手表”, “一双军鞋”, “一顶头盔”。柴静以这三样东西为切入点, 讲述了三个动人的故事。细节打动人, 细节感染人, 手表、军鞋、头盔, 这三样东西, 是柴静在灾区采访时无意间发现的, 而就是这样小小的细节, 使得整段现场报道既感人肺腑、又发人深省, 这段长达10几分钟的现场报道, 堪称中国新闻史上的精品。

出镜记者不但要具备对新闻现场的挖掘力和控制力, 还要有较好的提问技巧, 一名优秀的出镜记者, 可以为新闻增光添彩, 而一些出镜记者, 由于缺乏对现场的把握能力, 而使新闻报道黯然失色。出镜记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现场快速反应的能力, 细节是新闻现场最重要的生命线, 记者在现场采访时, 一定要捕捉打动人心的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也决定着一篇新闻报道是否成功。

通力协作相得益彰

出镜需要记者和摄像相互配合, 记者在现场报道的过程中要和摄像沟通, 把思路和要求告诉摄像, 让画面能最好的表达主题。出镜前, 如果时间充足的情况, 出镜记者可以和摄像预演一下, 这样摄像才能对记者的行进路线、报道内容有所了解, 摄像师“心中有数”, 方能“拍之有物”。

结语

出镜记者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直播报道 篇6

关键词:电视,直播,出镜,技巧

电视直播可分为现场直播和演播室直播, 有出镜记者参与的直播属于现场直播, 如今, 随着电视技术的日渐发达, 我国电视新闻的现场直播正在走向常态化。各大电视台纷纷购买新闻卫星直播车、数字卫星直播车、便携卫星电话、海事卫星电话等新闻直播设备, 目的就是为了能在第一时间满足新闻直播的需求。硬件设备已经准备齐全, 出镜记者的培养成功了吗?显然, 培养出镜记者和出镜记者自身的历练不像硬件设备那样可以一步到位, 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出镜记者需要学习、更需要机会。目前, 打开电视机, 各电视台的直播并不少见, 可是一些出镜记者的表现却差强人意, 主要表现在情绪紧张、表达与现场游离、装束不合体等多个方面。作为直播过程当中的灵魂, 出镜记者表现的好坏直接关乎到整场直播的成功与否, 结合自己的多次电视直播经历, 谈谈几点对于出镜记者的认识。

一、直播当中的心态把握

每次接到直播任务, 很多记者的第一感觉往往不是如何准备自己的出镜内容, 而是如何克服紧张的心理情绪。直播在电视新闻中是一个不可逆的制作过程, 也就是说如果说错了内容, 没有更改、再制作的机会, 这个特点直接对出镜记者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呢, 首先要自信, 作为一个出镜记者, 需要用自信来提升自己的魅力, 一个自信的出镜记者站在镜头面前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只有自信才能够把自己要表达的新闻事件和思想感情都表达清楚。其次, 需要的是沉稳和冷静, 遇到直播首先不能慌乱, 即使是在急迫的任务面前, 也要冷静下来, 冷静是做好直播准备的前提, 只有这样才能迅速梳理自己要直播的内容和骨架, 才能做到对新闻事件心中有数, 即使内心紧张, 也会给人一种从容不迫的感觉。当然, 心理素质的培养更多需要的是丰富的直播经验, 以一种自信、从容的心态迎接更多的直播任务来历练自己尤为重要。

二、直播当中的内容把握

从出镜记者口中说出的内容是直播中的核心, 内容表达的好坏、是否充分明了是检验出镜记者功力的关键, 当接到一个直播选题后, 首先要对新闻事件进行初步了解, 当明确内容主题后要迅速找寻或者采访到能烘托主题的辅助内容, 这其中包括数字、小故事或者小细节等等, 当对要直播的新闻事件有了充分的准备, 进入直播后仍然要注意很多问题。首先要开好头, 树立信心。很多成功的出镜记者通常会花很大的精力去准备开头10%的内容, 良好的开头能起到让自己迅速放松下来的效果, 让自己越说越自信。其次在直播过程中不要背词, 背诵既定内容特别容易忘词, 记者也不再是新闻“眼”, 而变成了传声筒, 应该确定一些语言链条中的拐点, 把自己的思维连贯起来, 根据拐点发挥, 这样才能使直播充分, 也不会乱套。

三、直播当中的应变把握

应对直播当中发生的突发事件是直播过程当中的更高层次, 直播本身考验着记者的综合素质, 而直播中的突发事件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出镜记者还要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直播过程中有几类突发事件比较常见, 第一类就是自己准备的内容与现场的环境、气氛大相径庭, 例如天气的突然变化、预计的现场没有出现, 这就需要记者根据当时的现场在短时间内立刻做出判断, 重新整理自己的稿件、组织自己的语言。2013年元旦, 笔者参与盘锦卧龙湖冬季捕鱼的直播报道, 预计在11点直播的新年第一网鱼迟迟没有打捞上来, 临近直播还有十分钟的时候, 在现场得知, 由于捕鱼的渔网在水下断裂, 当天不能打出大量的鱼, 这时, 整个团队突然感到之前做的一切准备要全部翻盘重来, 一时间压力迅速集中到出镜记者身上, 这时记者结合之前准备的大量资料和打捞第一条鱼的场面迅速重新整理了自己的现场报道, 成功解决了五分钟的直播。第二类经常出现的状况就是直播时间和新闻发生时间的不同步, 应对此类现象的最重要的对策就是出镜记者要有大量的资料准备和对即将发生的新闻的把握。在今年刚刚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 央视的一位记者在采访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的时候就遇到了这样的状况, 直播开始的时候正是约见林毅夫进行采访的时候, 可是由于林毅夫之前参加的会议还没有结束, 出镜记者就只能根据自己准备的关于采访林毅夫的话题不断地自己报道, 直到五分钟后林毅夫出现才结束, 这就足见记者前期准备的充分。还有一类问题就是直播中受到的外界干扰, 一旦有干扰无论是人还是事物很容易出现大脑短暂空白, 这时怎么办呢?事实上, 这种思维的空白体现在屏幕上也就是两三秒钟的语言空白, 记者完全有时间把状态调整回来, 稍稍停顿一下重新再来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但如果此时心理崩溃, 那直播也就只能跟着匆匆收场了, 很容易出现直播内容缺失的情况。最后一类情况就是面对通讯中断, 话筒线被踩掉、被机器线绊倒等技术出现问题的时候, 其实处理这类问题只要别慌张, 在镜头面前依然保持出镜状态, 没有人明确叫停之前, 只要一直说话就可以了。

论出镜记者该如何做好现场报道 篇7

一、记者要在现场报道之前做好充足准备工作

要做好现场报道, 事先都要做足准备工作, 即便是突发事件, 也要以最快的速度做好准备工作。那准备工作包括哪些呢?有些新入职的记者往往把事先凭自己想象而拟好的稿子背下来当作是准备工作, 这种在新闻现场背给受众听的做法看似有效, 但这种现场报道往往只触及新闻事件的表面层面, 会给受众产生报道生硬甚至偏离新闻主题的感觉, 这种所谓的“准备工作”对于记者的成长是百害而无一利的。而作为一个成熟的记者, 在现场报道之前要想尽一切办法对报道的新闻事件的背景、涉及的人物和内容有所了解, 做到在宏观上对整个事件有一个完整的掌握。这就要求把好以下几关: (1) 把好选题关。要求选题必需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 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甚至是难点问题。 (2) 把好采访对象的选择关。因为新闻现场的采访不是经过后期剪辑的, 而是随着新闻事件的发生, 同步向受众进行传送的, 所以一定要选择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采访对象, 力争所采访到的内容或还原事件原貌, 或一语中的引发受众共鸣。 (3) 把好新闻采访、传输工具的准备关。熟练掌握现有的采访、传输工具并做好日常保养及维护, 保证设备随时都可以满足工作需要, 从而实现新闻报道和事件进展的同步进行, 加强现场报道的可视性和时效性。

二、记者要有较强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记者通过短时间的采访、调查, 然后还原观众整个事件的情况, 这样的现场报道使新闻变成了一种人与人的沟通和交流。因此, “说什么”成为记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一名优秀的出镜记者要对新闻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新闻现场以及目前的结果进行概括描述, 甚至还要展开即时的评述。这要求出镜记者不仅要说出来, 说得明白, 还要说得流畅, 同时还要将观众的视线引向最有价值的方向。这就要求出镜记者必须具备敏锐的新闻捕捉能力、迅速整合、编辑信息的能力、积极的镜头表现能力和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

而如何在工作中培养、锻炼以上能力, 笔者认为除了在工作中多看、多学、多练、多总结先进经验, 在平时的工作和现场报道中应采用列出话题、采访提纲的方法, 学会抓要点, 然后不断加深记忆, 但切记是“备”稿件而不是背稿件。

三、记者要提高现场报道中的提问技巧

作为一名记者, 首要任务就是采访。出镜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扮演的就是一名问询者, 提问可以说就是采访的本质。在西方的新闻学里, 提问就是采访最核心的内容。他们把能否掌握提问的技巧看作是衡量一个记者是否合格的标准。因此, 我们可以认为:会提问是成为一个优秀记者的重要能力之一。

面对复杂的新闻事件, 需要记者提前做好准备。首先记者要把新闻事件做一番了解, 通过查阅资料, 向知情人了解新闻事件、被采访对象的背景情况;其次要设计好采访提纲, 根据已掌握信息, 动笔把问题先写下来, 在采访现场中, 可以根据现场的变化和采访对象的回答随时增减、改动, 向更深层次挖掘, 从而得到更有价值的回答。

做好出镜记者 篇8

一、记者出镜在电视传播中的作用

(1) “我在现场”, 打消受众对新闻报道的疑虑。“眼见为实”, 是电视传播赖以生存的根本, 电视记者通过现场报道, 面对镜头, 就如同面对面的向观众口头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 充分发挥了电视传播的特性。让记者出现在事件发生的第一线, 比其他采访手段成本更高, 这让观众体验到电视媒体对新闻真实性的一种坚守的态度, 消除观众对新闻真实性的怀疑情绪, 也有利于提升电视媒体的公信力。

(2) 通过现场把关, 使繁杂、无序的现场信息趋向合理有序、主次分明。记者在新闻现场会面对的各种各样、杂乱无序的信息, 此时, 记者会根据采访主题、实际情况进行信息梳理, 哪些需要, 哪些放弃, 哪些该重点突出, 哪些该轻描淡写, 给受众一个更加有条理、更加有序的新闻报道。也通过这种信息的把关, 来突出、深化主题, 引导社会舆论。

(3) 使无形的信息外显, 丰富报道内容。记者的出镜报道,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摄像机所不能体现的人际关系、内心情感、思想观念等无法具体感知的信息。出境记者通过与被采访对象交流、自己陈述等方式, 把无形的信息外现, 是受众更加全面、准确的获知新闻事实。

二、现在我国电视出镜记者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与画面内容重复, 无现场感, 为出镜而出镜。记者出镜应该首先介绍画面表现不充分的新闻事实, 如事件背景、成因、预测的相关数字等。有些新闻, 画面和解说完全能够反映记者出境所说的话, 记者的出镜只是在简单的重复, 整个新闻的内容不丰富、不充实, 可以说这样的出镜是失败的。

(2) 缺乏对新闻现场的准确判断。出镜记者欠缺对现场的新闻事实及其价值的判断能力, 容易导致在报道时缺乏主次, 分不清轻重, 眉毛胡子一把抓, 从而无法准确地陈述事实, 影响传播效果, 也影响媒体的公信力。

(3) 无法正确把控自身情感。记者也是平常人, 也有喜怒哀乐, 但是在进行新闻采访报道时, 记者要时刻提醒自己, 自己的职责是什么, 是要完成采访任务, 而不能被采访对象的感情所左右, 沉溺在采访对象的感情状态当中, 当然, 也不能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冷漠的态度。

(4) 记者的问题随意性强、针对性差, 了无新意。在新闻采访中, 经常会遇见出镜记者运用“你感觉如何”, “你是怎么想的”等开放式提问, 这样的提问会使采访流于表面, 无法深入, 究其原因, 主要是不少出镜记者的提问针对性太差, 随意性太强。

(5) 喧宾夺主, 冷落被采访者。在新闻现场, 我们经常会看到不少记者只记得自己去说, 完全把被采访者置于次要的位置, 这样不但获得不了有效的新闻信息, 也会让被采访者和受众反感。记者应该学会倾听, 在倾听中捕捉新闻信息, 从而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问题, 不断挖掘有价值的新闻。

三、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出镜记者

(1) 提升自身的新闻专业素养。这种素养体现在很多方面, 重要的包括:培养自身的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具备细致的观察、发现能力和对新闻现场的应变能力。这些能力需要记者要学会多学习多思考, 通过实践来提升这些能力, 熟能生巧, 这样在现场报道的时候才能会做到胸有成竹, 不慌不乱, 才能不被表象所迷惑, 客观、公正、准确的进行采访报道。

(2) 具备成为某领域“专家”的知识储备。伴随着受众的小众化、分众化的发展趋势, 要求传播者不但是一个“全才”, 更是一个“专家”。电视中大量专业化频道的出现, 急需记者具备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 才能更好地与被采访对象沟通, 是采访更加深入、去面, 不能仅仅满足于一个只浮于表面的“万金油”。

(3) 做好上镜的前期准备, 做到提问有的放矢。这种前期准备包括两个方面:第一, 出镜记者要参与这个新闻采访的前期筹备、现场报道和后期制作过程, 让出镜记者心中有数, 才能更好地与摄像、编辑人员配合好。第二, “台上十分钟, 台下十年工”, 记者与被采访者的交流最短几分钟, 最长一两个小时, 为了是使交流更加有效, 让采访对象说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就需要记者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例如, 查阅采访者的相关资料、储备采访主题的相关知识、掌握新闻事件的背景、问题的设计、采访过程中突发状况的应对等等。

(4) 具备善于运用“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的能力。现场采访中, 在限定时间内和特定的场合要求出镜记者做出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采访, 所以对出镜记者的反应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更为严格。与此同时, 出镜记者的衣着打扮、谈吐、动作等无声的体态语言也同样展现给了受众, 也会给受众不同的感受。因此, 在出镜采访时要善于运用这些体态语言来展现自己的风采。

(5) 要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形形色色的采访对象。无论被采访对象是谁, 记者的采访心态应该为“不卑不亢”, 既不能对有权有势有名的人“仰视”, 也不能对平民百姓、弱势群体“俯视”, 而应该“平视”, 平等对待, 一视同仁。记者要掌握倾听的技巧, 学会倾听, 善于倾听, 让对方的心理状态逐渐放松, 慢慢地打开对方的话匣子。

四、结语

现如今, 传统媒体之间、新媒体之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竞争相互交织、日益激烈, 受众接受信息的手段也日益多元化。记者出镜采访是电视媒体的一大优势, 电视人要充分利用这种优势, 多角度、全方位的充分运用好这一利器, 争取更多的受众和实现传播效果的最优化、最大化。

摘要:记者出镜进行现场报道作为一种诞生于电视媒体的报道形式, 已成为各家电视媒体提高收视率、对抗新媒体冲击的突破口。本文列出了我国电视媒体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报道过程中所出现的主要问题, 并对此提出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出镜记者,电视,现场报道

参考文献

[1]宋晓阳.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指南[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8.

[2]敬一丹.在2012年2月24日“当前广播电视语言问题与对策座谈会”上的发言[Z].

[3]刘静, 邓秀军.出镜记者案例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如何做好基层电视台的新闻出镜记者 篇9

但作为我们基层台, 记者出镜也是近两年来才采用的新闻报道手段, 由于报道经验少及记者并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 运用起记者出镜的采访手段有些时候并没有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反倒影响了新闻的效果, 那么基层台新闻的出镜记者面临的问题主要是:

一、出镜现场令人莫名其妙, 缺乏对新闻现场的判断能力。

有些活动, 记者选择出镜时, 一定要考虑出镜现场背景, 一个好的现场背景, 能够衬托、点缀、解释新闻事件, 交代新闻的历史环境。记者在出镜时选择现场背景是非常关键的, 否则就让人感到莫名奇妙, 记得有一个有重大的庆典报道活动, 记者选择出镜的背景却是一片空地, 根本看不到重大活动的的背景, 记者选择在那里出镜, 让受众一点现场感都感受不到, 不知道出镜报道的是什么活动。应该承认的是, 记者出镜报道时, 既要顾及镜头又要对新闻事实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 心理压力很大。有些记者在出镜时面对众多的现场人员, 心情紧张, 不能很好的完成出镜任务, 为减少压力, 就选择偏僻一点的地方做背景出镜, 自己倒是减轻压力了, 可没有了现场感, 出镜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但出现这样的报道事故, 究其根源只能怪记者学艺不精, 心理素质不强, 记者对新闻背景的翔实把握以及对现场信息的瞬息捕捉能力不够, 导致出镜的失败。由此看来, 如果我们的出镜记者不在这方面下苦工夫, 早晚是要吃苦头的。

二、出镜记者姿态与现场结合不够自然, 关注自己多过关注新闻。

作为基层台记者, 尝试出镜报道也是近一两年采用的比较频繁, 因为没经过专业的培训, 出镜记者的现场表现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 因为知道要报道一个重大的新闻事件, 前期一定要做好对新闻事件历史背景的了解, 然后进行策划, 需要出镜记者做报道时一定要与事件紧密结合, 自然的将事件的发生过程报道出来, 但是我们有的出镜记者在报道时过于在乎自己的形象, 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的将事先备好的稿子向竹筒爆豆式的倒出来, 记者出镜的姿态过于呆板, 也不顾现场的气氛如何, 是喜庆、是悲伤, 全不考虑, 就是只管说完就好, 没有发挥出镜记者的作用, 反倒因为出镜记者的木然, 不能很好与现场氛围结合起来, 出镜不但没给新闻添彩, 倒让整个新闻失色不少。另外, 出镜记者在着装上对自己要求不严, 随意穿件衣服就上场, 与现场气氛非常不吻合。有这样一篇报道是说我们林区发生山火, 广大扑火勇士与火魔顽强战斗, 有效控制了火势的蔓延, 需要记者对扑火勇士进行采访, 当时出镜记者就没有考虑到自己的服装问题, 穿着一件红色比较时尚的衣服到扑火一线做现场报道, 它的背景是扑火队员经过数天的奋战, 已经是衣衫褴褛, 脸上被烟熏得都成了大花脸, 与记者一张白净的脸和鲜艳的红衣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反差特别大, 没有办法与现场气氛有机结合起来, 而且她的着装与扑火队员之间有了距离感, 这样的出镜效果让受众没有了现场感, 失去了出镜的意义。

针对存在的问题, 我们如何做好一名基层台的出镜记者呢?

一、加强学习, 提高综合素食, 更好的适应电视新闻发展的需要。

作为基层台的记者, 出去学习的机会少, 我们不能因为没有出去学习的机会就不学习, 现在电视、网络非常的普及, 通过运用现有的工具进行学习也是非常可取的, 不但要加强业务的学习, 也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通过学习, 看问题的角度就会有提高, 理解问题的能力也会更深入, 记者在工作中不注重业务和理论的学习和钻研, 造成在现场缺乏对新闻事实的判断和驾驭能力, 提问问题千篇一律, 造成在出镜时脑子跟不上嘴巴, 从而影响了效果。

要解决以上问题, 更大的发挥电视新闻记者出镜的作用, 就要转变观念, 电视新闻记者出镜并不是简单的叙述新闻事实, 而是需要良好的新闻敏感和驾驭能力, 要切实提高电视新闻记者的综合素质。新时期电视新闻记者除了一般新闻业务能力以外, 还要学习和提高运用电视语言能力及视听表现能力。与传统的电视新闻记者不同的是, 应具备视听表现能力, 也就是面对镜头用自己的形象和语言进行现场报道, 为新闻添彩。

二、选择适合的题材出镜。

一般来说, 突发事件是比较适合出镜的, 如自然灾害, 就日本发生的9.0级大地震, 当时中央台记者孙岩在日本出镜时, 选择的背景是地震和海啸过后一片废墟为报道现场, 极有现场感和震撼力, 让人看到这样的场景特别的揪心, 达到了出镜的效果。但是并不是任何新闻都需要出镜的, 而对于常态、非事件新闻就不太适合出镜。一定要根据题材的实际情况选择出镜, 避免因出镜却成了画蛇添足, 这是不可取的。

三、做好出镜前的准备工作, 做到有的放矢。

上一篇: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下一篇:油田安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