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医疗监控系统

2024-08-15

无线医疗监控系统(精选九篇)

无线医疗监控系统 篇1

无线医疗是当前医院临床信息化的趋势,通过应用无线医疗信息系统,医护人员在患者床边就能实现患者身份识别、医嘱的查询与录入、生命体征采集、床边护理、口服药管理、静配药物核对、健康宣教等医疗服务,避免了以往医院信息化过程中医护人员忙于处理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医患直接沟通减少的状况,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因此无线网络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已成为一种趋势,它的应用提高了医院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使医院的整体竞争力得到了提升[1]。医院无线终端作为医护人员与患者沟通的平台,其选型决定了所应用的无线医疗信息系统的功能及实际效果。

1 医用无线终端方案

1.1 无线查房车方案

无线查房车在结构上主要由活动车架、集成计算机、显示器、伸缩键盘及鼠标(轨迹球)、伸缩抽屉、UPS构成。针对医生设计的查房车,会配置病历的托架;针对护理使用的查房车,会配置多层的器械抽屉、药盒抽屉、污物桶。无线查房车通过Wi Fi与医院的无线局域网连接,由于内置计算机使用的是通用的Windows操作系统,因此可以直接使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医生工作站或护士工作站,该方案的系统延续性好,上手容易,因此至今仍在大型医院使用。但是由于无线查房车体积较大,内置的计算机维修较为不便,同时UPS电池充放电频繁,容易造成电池不到设计寿命就需更换的情况;另一方面无线查房车使用的是原有医院信息系统,针对移动医疗的设计不充分,不能体现移动医疗的特点。

1.2 便携式计算机查房车方案

便携式计算机查房车与无线查房车在本质上没有区别,但是由于用便携式计算机替换了无线查房车中的集成计算机和UPS,因此比无线查房车结构更为简单,整车价格更为便宜,后期的维护成本也相对较低。便携式计算机使得查房车在尺寸和可移动性上都得到了改善,但是它仍然是通过内置的Wi Fi与医院无线局域网连接,使用原有的医院信息系统,因此便携式计算机查房车方案也存在针对移动医疗设计不充分的问题。

1.3 PDA及EDA方案

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即个人数据助理;EDA(enterprise digital assistant)即企业数据助理。从定义上我们可以看出,PDA是为个人用户服务而设计的产品,EDA是为企业服务而设计的产品,EDA的稳定性、安全性、数据处理的效率、通讯接口的安全稳定性等都比PDA高。医院早期应用的便携式无线终端主要是PDA,但是由于医院环境的复杂性,医疗需求的多样性,目前逐步被更为专业的EDA所替代。PDA及EDA方案的主要特点是:终端的尺寸和质量较为适中,便于随身携带;带有无线网卡和条形码扫描头,并具备扫描、摄影、摄像等多种功能[2],因此在医疗、护理、固定资产管理方面都得到了应用。但是该方案也存在缺陷:屏幕较小、解析度较差,若存储医学影像资料,有时会不易发现影像细微的变化,导致医生诊断上的失误[3];数据输入一般需要手持后使用触控笔,不能完全满足护理简单化操作的需求。

1.4 MCA方案

MCA(mobile clinical assistant)即移动临床助理,它是一种基于Intel构架的医院用便携式计算机,其设计主要用于临床医嘱及用药管理、临床记录笔记和拍照、RFID标签阅读,是针对医疗业务设计的专业便携式计算机,整机防水、无风扇、人性化设计、电池续航强、产品便捷、性能稳定[4]。由于取消了键盘,MCA一般不直接使用医院信息系统,而需要开发全新的医疗移动系统,这就造成MCA虽然在设计和功能上体现了移动医疗的特点,但由于价格昂贵,同时缺乏完善的医疗软件系统的支持,因此MCA只是在极少数的医院得以应用。

1.5 平板计算机方案

1.5.1 iPad方案

iPad是苹果公司于2010年推出的平板计算机,其定位于智能手机和便携式计算机之间,轻便的设计、9.7 in(1in=25.4 mm)的大小可以直接拿在手上进行手写识别、图像缩放等操作,电池续航能力可达10 h,其2011年在平板计算机市场占有率超过80%。因此各国在医疗领域开始尝试使用i Pad实现医疗及护理业务:比如在日本,iPad开始被用于手术、患者病情说明、家庭医疗等各种医疗现场,而包括医疗图像浏览和检索等与其相配的医疗应用程序也陆续出现[5]。解放军309医院基于iPad开发的移动医生工作站整合了该院现有的医疗信息系统资源,集成了如PACS、超声、病理检查报告系统、LlS、心电监护、手术麻醉、放疗化疗、电子病历书写等多个第三方专业临床医用信息系统[6]。

1.5.2 Android方案

Android是一种以Linux为基础的开放源代码操作系统,最初被应用于手机,经过开发改良,逐渐扩展到平板计算机及其他领域上。Android平板计算机是iPad的主要竞争对手,由于使用了ARM构架,因此Android平板计算机同样轻薄便携。由于采用开放式的操作系统和开发环境,越来越多的国际厂商投入到Android平板计算机的开发中,国内厂商如联想、华为、中科梦兰等也投身Android平板的研发,因此价格较i Pad更有优势。由于Android平板计算机开发厂商众多,因此有3~10 in的Android平板计算机可供选择;而国内的医院信息系统开发商金仕达卫宁、交大京颐都已开发了基于平板计算机的临床信息系统。

1.5.3 Windows方案

平板计算机的概念最初是由比尔盖茨提出来的,平板计算机最初定义是采用x86 CPU的Windows系统、Linux系统或Mac OS系统。早期x86版本的Windows平板由于高能耗,待机时间较短,且较为笨重,并且需要使用点触笔,在便携性和操作性等方面都不够理想,因此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同。目前微软公司已发布了为平板计算机所设计的Windows8操作系统,该系统支持多款处理器——如Nvidia、高通与德州仪器制造的ARM以及英特尔和AMD,因此基于Windows8的平板计算机,在质量和待机时间上将有长足的进步。由于国内绝大多数医院都使用基于Windows的前台,因此基于Windows8的平板计算机在程序的移植性方面将有巨大的优势。

2 方案比较

2.1 可移动性与便携性

医用无线终端作为医院台式计算机功能的补充与延伸,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可移动性。借助于无线网络,医护人员不但不用携带大量的病例记录查房诊断,而且还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详细信息,从而有效地与患者交流[7]。移动查房车和便携式计算机查房车体积偏大,而且必须人工推行,与可随身携带的EDA、MCA、平板计算机相比可移动性稍差;而MCA和大于7 in的平板计算机都必须手持使用;E-DA和7 in以下的平板计算机则能轻松放在医生的口袋里,与移动查房车相比,则更体现系统的便携性[8]。

2.2 可操作性及输入方式

移动查房车和便携式计算机查房车采用的是与台式计算机相同的医院信息系统,同时查房车保留了键盘和鼠标,医护人员比较容易适应;EDA采用了触控笔输入的方式,与查房车方案相比,由于界面有限,可操作性相对较差;MCA也采用了触控笔输入的方式,显示屏与便携式计算机的尺寸类似,可操作性较EDA要好,但是由于显示屏尺寸的增加也带来了总体质量的增加,长时间使用的操作性稍差;平板计算机尺寸普遍在10 in以下,由于技术的进步,在质量上比MCA有了很大改善,屏幕的图形效果好,输入方式上采用了直接的手写触控输入,符合医护人员的自然操作习惯,因此平板计算机能较好地满足医护人员的使用需求。

2.3 无线接入方式及无线网络灾备方案

随着无线技术的进步,医用无线终端都能适应802.11a/b g/n等多种无线接入技术。移动查房车和便携式计算机查房车由于采用的是通用计算机的方式,一般只采用Wi Fi的网络接入方式;PDA及EDA和MCA通常也采用Wi Fi的网络接入模式;平板计算机除了采用Wi Fi的网络接入方式以外,还能通过内置的3G模块实现3G网络的VPDN的无线网络接入方式,实现2套网络互为灾备。医院无线应用一旦得以广泛应用,无线网络故障将对医院正常业务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医院无线网络的互备,能保证医院医疗业务的连续性,因此具有双备无线网络的平板计算机有较大的优势。

2.4 针对医疗的扩展性

移动查房车和便携式计算机查房车都是通用的计算机,因此在台式计算机上能扩展的功能在查房车的方案中都能得到应用,如一维和二维的扫描枪、RFID阅读器、心电采集等;PDA及EDA和MCA通过内置的模块实现一维和二维的扫描枪、RFID阅读器的功能;平板计算机中的i Pad方案是定位于娱乐消费类的电子产品,除了能通过图像的方式识别一维和二维条码外(识别率远不如专业扫描模块),几乎无医疗方面的扩展性;平板计算机中的Android方案,目前也只能通过图像的方式识别一维和二维条码,但是由于采用了开放式的硬件设计模式,通过定制也能具备一维和二维的扫描枪、RFID阅读器的功能;平板计算机中的Windows方案由于采用与通用台式计算机兼容的操作系统,能具备查房车所具有的可扩展性。另外,在针对医疗的扩展性方面,MCA完全是为移动医疗而设计的,除了以上外部扩展性以外,还具备防水、防摔、便于消毒的特性。综上所述,MCA较符合移动医疗扩展性的需求,Windows和Android平板方案次之,还有待专业化改造。

2.5 适用范围及性价比

各种类型的医用无线终端都有各自的市场定位,移动查房车和便携式计算机查房车主要满足临床医疗、护理、医技的需求;PDA及EDA首先适用于临床护理、高值耗材与药物的条码化管理,其次也能满足临床医疗,但不适合医学影像资料的浏览;MCA满足临床医疗、护理、医技的需求;平板方案都能满足临床医疗的需求,医学影像资料的浏览效果好,在功能扩展后,Windows和Android平板方案也能适应临床护理、医技、高值耗材与药物的条码化管理。从性价比来看,查房车方案和MCA方案价格最高,PDA、EDA方案和Windows平板方案次之;i Pad和Android平板方案价格最低,性价比最高。

2.6 系统性能及可移植性

移动查房车、便携式计算机查房车方案、MCA方案都是采用高性能的Intel处理器和通用的Windows操作系统,因此在性能和程序移植性方面有很大的优势;Windows平板方案既可采用Intel处理器也可采用ARM处理器,由于采用了Windows操作系统,在性能得到保证的前提下,程序移植性方面也具有优势;PDA及EDA方案采用低主频的Intel处理器和Windows Mobile系统,性能相对较低,程序需要全新开发,程序移植性差;i Pad和Android平板方案采用ARM的构架,性能上能够得到保证,程序运行流畅,但程序也需要全新开发。

3 讨论

当前医院主要应用的医用无线终端是无线查房车、便携式计算机查房车和EDA,无线查房车、便携式计算机查房车移动性相对较差,主要侧重于移动医生工作站系统的应用;EDA便携性和移动性较好,主要侧重于临床护理系统及通用条码系统(药物管理、输液管理、物资管理等)的应用,因此医疗和护理等应用的无线终端设备之间一般不能相互替用。MCA虽然是按照医疗及护理需要而设计的移动终端,但在操作上和EDA一样,需要手持后使用触控笔,较为不便,再加上昂贵的价格,因此始终处于“叫好不叫座”的状态。平板计算机由于手指触控操控性好且价格较低,因此在医疗机构中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并且能同时满足医疗、护理、药物、物资管理的多种需求。因此对于定位于消费类电子产品且不能定制的i Pad来说在医疗机构的应用还是值得商榷的,而Android平板在功能上完全能替代i Pad,并且具有3.5、4、5、7、10 in等多种规格型号,能进一步满足医疗、护理、药物、物资管理的各种应用需求,并且由于Android平台的一致性,因此能实现多种无线管理系统的互用。

4 结语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无线局域网在全球医疗行业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在今后的医院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便携式计算机和移动查房车功能相同,但是价格优势明显、后续维修方便,因此将逐步替代移动查房车,并且由于基于通用计算机的形式,外部扩展性强,在日常工作中也可作为台式计算机的补充;另一方面,医用无线终端便携化趋势明显,Android的平板通过定制完全能替代MCA和EDA,同时价格优势明显,并且基于Android的平板计算机已完全实现了国产化,完全能替代外资品牌,因此医疗行业通过应用国产平板计算机也能实现卫生行业和医疗信息化产业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而通过应用医用无线终端,可以将医护人员需要在医护办公室完成的医疗信息化操作前移至患者身边,使患者享受更优质、可及、持续的医疗服务,有效改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李文博.无线网络技术在临床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08,3(5):60-61.

[2]沈崇德.无线移动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实践[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1):45-47.

[3]李尧,陈金水.基于PDA的移动护信息管理系统设计[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5,29(6):414-418.

[4]唐智伟.基于研祥移动终端MCA的医院婴儿防盗方案[J].中国数字医学,2011,6(9):112.

[5]徐国强.平板计算机iPad在日本医疗现场的应用[J].中国信息界:e医疗,2010,3(11):46-47.

[6]李洪.iPad医疗专家得力助手[J].中国卫生产业,2011,8(4):14-15.

[7]张媛.无线网络技术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1):58-60.

医疗+无线=? 篇2

如果把整个商界看成一部爱情剧,医疗和无线这两个行业就是在舞会中颇有眼缘但都不敢主动靠近对方的一对陌生男女。尽管医疗行业一直在努力开发体积更小的新型设备。无线产业也在不断扩展人们对计算功能的运用方式和地点限制,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可靠技术能将两者相结合。

这就是维斯特医用无线技术研究所的切入点。该机构成立于2009年3月,由维斯特基金会(Gary and Mary West Foundation)提供了至少1亿美元的资金,属于非赢利性医学研究机构,目标是推动无线和医学技术的整合。

“如果把一个搞电信的和一个搞医疗器械的人放在一块,几乎就像一个在讲法语一个在讲俄语。我们需要满足两种条件中的某一种:或者是一个尚不具备无线功能的基础医疗技术,或者是一项尚未确定临床效果的无线技术。”维斯特医用无线技术研究所CEO堂·凯西说。

今年3月刚走马上任的凯西在医疗业,有25年的丰富经验,此前担任过强生公司的商级管理人员,负责领导一支由科学家、工程师和商业精英组成的近60人的团队。他们的共同目标是:不惜一切力量将新型无线医疗产品引入市场,而且能够适应全球不同地区消费者的承受能力。

工程师负责协助企业研发新技术,比如低耗能的无线传感器。同时。科学家负责新开发产品的临床试验,商业精英们则协助投资界与企业间的合作。

维斯特医用无线技术研究所有充足资金。能够为企业提供很多帮助,而不会像其他传统商业合作者那样给企业太多束缚。

机构坐落在圣地亚哥,靠近高通公司和当地最发达的生物技术区。凯西表示,除了与企业合作外,维斯特集团还准备在明年推出两三家子公司。他鼓励其他有好项目的投资者与该机构联系。

无线医疗监控系统 篇3

医疗监控是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现有的医疗监控系统多数为有线形式,将大量的传感设备接到病人身体上,使病人很不方便,同时监护人员必须时刻在病人身边进行监护,记录并观察病情。随着物联网技术近年来的不断发展,通过让病人携带微型化的传感器节点对体温、脉搏、心跳等主要数据采集,通过无线的形式传输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可以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备份和分析。如果遇到异常的情况,可以及时进行有效的医疗救助。

本设计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无线医疗监控系统通过设计一款微型化、低功耗、可携带的医疗传感节点,对血氧、脉搏和体温三种数据进行采集。当数据采集完成后,会通过Internet上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会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远程的实时监控。设计提出模糊双曲线定位算法比传统的定位更精确。当病人出现异常情况,即使不在病房内,也会对病人进行准确定位,以便医疗人员及时找到病人进行救治。

1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系统构架

物联网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规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和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的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识别、定位、监控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的体系架构从上到下包括应用层、网络层、感知层。

1.1 应用层

应用层会提供不同的应用服务,如环境监测、智能安防、智能家居和远程医疗等。由于应用层的服务不同,对应的感知层的功能和网络协调也都不相同。

1.2 网络层

网络层主要为信息传输提供载体。目前主要包括各种电信网络、Internet和卫星网。实现了网络层和感知层的互联,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高效、安全可靠的传输。本设计网络层采用Internet作为传输载体。

1.3 感知层

感知层通过RFID、无线传感器节点等采集数据。感知层作为整个网络体系的起点,做到与客观事物中的“物”密切相连。

本文设计的无线传感器节点是通过协同多跳的形式将信息汇总到关卡节点,通过Internet发送到医疗监控中心。图1为无线医疗监控系统图。

2 无线医疗传感器节点设计

一般传感器节点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微控制器模块、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

在物联网医疗设备上,主要的技术是保证数据信息采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该模块采用的传感器包括可变速率脉搏传感器、高精度体温传感器和血氧传感器。

2.1 可变脉搏传感器

传感器采用以压电式原理采集信号,模拟信号输出,输出同步于脉搏波动的脉冲信号。工作电压为3~12 V,压强测量范围为-50~+300 mmHg(1 mmHg=0.133 3 kPa),精度0.5%,迟滞0.5%,图2为可变脉搏传感器电路图。

2.2 高精度体温传感器

高精度体温传感器采用DA-02-ET1型医用传感器。它由传感器、导线和接插件组成。精度优于-0.1℃~+0.1℃。温度范围为-30℃~+120℃,响应时间小于3 s。

2.3 血氧传感器

血氧传感器的外围器件采用TB-C指压型血氧探头,精度为-3~+3 digit,70%~100% SpO2;传感器发出光线包括660 nm的红光以及880/940 d的红外光;存放温度为-40℃~+70℃;工作温度为+5℃~+40℃。

微处理器模块采用Atmega128L作为微处理单元。该处理器具有低功耗、高性能以及可移植性强等特点。128 kbyte的系统内编程Flash,完全能够满足各类医疗健康护理要求。

采用TI公司的CC2420作为无线医疗设备的通信模块,是首款符合IEEE 802.15.4协议标准的射频器件。使用2.4 GHz频段进行工作,此频段是ISM频段,是工业、科学、医疗3个主要机构使用的频段,这个频段对病人基本没有任何无线辐射作用,保证可以在医疗健康护理系统安全使用。

电源模块考虑到无线医疗传感设备的微型化和可携带型,采用电池进行供电。节点采用低功耗设计,增加医疗传感节点的使用时间。图3为可携带无线医疗设备的示意图。

3 医疗监控系统病人定位设计

当病人不在病房内,突然发生病情,需要对病人进行准确的定位,保证医生及时找到病人进行治疗。本设计提出了一种模糊双曲线目标定位算法。该算法比传统算法更能适应在噪声不确定时,保证定位的准确性。

图4是模糊双曲线的模糊定位模型,设模糊观测节点为D¯1,角度为θ1,定位目标为D

观测的模糊线性观测轨迹DiDj¯的隶属函数为

ξ[(x,y)|DiDj¯]=sup{a:(x,y)∈δtij(a)} (2)

进行模糊双曲线的定义,设A¯,

为模糊数,则在二维空间中

δtij(a)={(x,y):x2a2-y2b2=1},(0,0)D¯(a)aA¯(a),bB¯(a),0A¯(0),B¯(0),0a1(3)

利用模糊目标进行规划

该算法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设置为:节点的通信半径为60 m,在200×200的2维存在高斯白噪声区域内进行仿真,其中节点总数100,信标节点30,未知节点70。与经典的三边法定位进行比较,如图5、图6所示,结果表明三边定位法的误差平均值为22.802 59 m,而模糊双曲线定位法的误差平均值为12.477 39 m,明显比三边定位法定位精确。

4 结语

本设计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无线医疗监控系统,在硬件上设计一款无线医疗传感节点,该设备在具有抗干扰能力算法,比传统的同时还具有低功耗特点。并且提出一种模糊双曲线定位的三边法定位算法更为准确。经过大量的实验测试,表明系统运行稳定,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沈苏彬,范曲立.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9,29(6):1-8.

[2]CONTI P.The internet of things[J].Communications Engineer,2006,4(6):20-27.

[3]CHANDREKASAN R,AMIRTHARAJAH S.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distribute microsensors system[C]//Proc.IEEE Custom Integrated Cir-cuits 1999.[S.l.]:IEEE Press 1999:279-282.

[4]孙利民,李建中.无线传感器网络[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哈明虎,李颜.模糊测度与模糊积分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6]张凯龙,李同松.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系统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0,6(19):25-31.

[7]THIEMJARUS S,KING R.A wireless sensor platform for pervasive health-care monitoring[C]//Proc.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ervasiveComputing.[S.l.]:IEEE Press,2008:98-103.

无线医疗监控系统 篇4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医院;无线数字医疗项目;技术方案

一、项目概述

1 建设目标

移动“无线数字医疗”平台项目的实施要达到如下目标:优化医疗与公共卫生业务流程提高医疗与公共卫生业务的效率;提高医疗与公共卫生质量、安全性;满足医院管理与卫生行业监管的量化决策支持的需要,提高管理的有效性;提高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的个性化和患者亲和力。

2 方案特色

随时随地,尤其是在医生决策的地点——如查房、会诊时,及时录入医嘱;随时随地,及时获得医疗安全、质量警示信息;随时随地,与其他医生、护士、医技人员沟通;随时随地,安排任务,查看即将执行的任务,或獲得要执行任务的提醒;简便、快速操作,信息录入简明扼要,信息查询简单清晰,能极大提高医疗过程中的信息传递效率。

二、系统设计方案

1技术架构

采用Microsoft .Net Framework 3.5开发,基于SOA架构,在.Net Framework 3.5的WCF(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及WWF(Windows Work Flow)基础支撑下,建立临床医疗、管理业务协同工作流程,建立业务协同运行规则,信息警示规则,对医院现有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驱动基于流程、事务及规则的医疗质量安全警示、医疗业务协同工作流、移动医生应用、移动护士应用中间件平台,通过临床知识库,完成医疗业务协同应用及医疗质量、安全信息警示及医生、护士的移动应用,实现医疗业务流程的优化、医疗服务的安全有效运行。

在微软标准的.Net多层应用体系架构的基础上开发应用,使得系统具备更大的可伸缩性,既可以适应大型应用程序的分布式企业级多层体系结构的应用程序——即可以单独部署中间应用服务器,也可以适应单机开发的需要;既能支持Windows应程序开发,也能支持B/S和移动设备Windows Mobile应用程序的开发。

2网络架构。满足既要网络保密,又要提供病人访问互联网的需求。院内:WiFi覆盖,提供VLAN+CHINANET和医院内部双SSID+SSID隐藏+固定IP+WLAN访问控制器院外3G CDMA VPDN安全接入

3 系统安全性

(1)网络层。采用基于无线VPDN产品、移动终端安全认证及医疗信息加密传输等三重移动安全接入体系方案。三重移动安全接入体系分别是:基于CDMA 1X/ 3G高速分组网络,利用L2TP隧道技术构建与公众互联网隔离的虚拟专用网络;利用X.509数字证书及高强度非对称密码算法对移动终端用户进行身份认证;采用国家密码管理局认可的商用密码算法对医疗信息进行加密传输。

(2)数据传输层。概述:无线应用平台在手机终端和服务器端之间的数据传输中采用了加密算法,该加密算法采用的是DES32位非对称算法,作为安全性非常高且国际认可的一种算法,不易被破解,大大增强了数据的安全。原理:手机客户端发出请求,该请求会通过客户端的通讯协议层进行数据加密,传输到服务端,服务端会将该数据解密,并识别为脚本语言,从而进行解析,实现具体的应用功能;同样服务端传输数据之前也同样会采用加密传输,到达客户端后进行解析然后展示到界面上。实现方式:用户往往比较担心手机终端和平台服务器之间的交互会泄密,造成损失,现在传输过程中经过压缩密文包的方式进行处理,即便使用一些解密工具也无法将其解密,安全上已经做到了保障。

(3)服务器层。黑/白名单记录了终端登陆用户的信息,白名单的用户可正常使用无线应用平台,黑名单的用户无法正常使用无线应用平台。原理:手机在授权的时候需要手机设备号码进行唯一性授权,客户端登陆的时候服务器端需要验证用户名,密码,验证码和手机设备号,信息完全正确才可登陆应用程序,当手机设备号被列入服务器端的黑名单中,那么该客户端将无法正常登陆无线应用平台,很好的杜绝了手机遗失带来的资料泄露问题。白名单的用户可正常使用无线应用平台。实现方式:无线应用服务器端有黑名单和白名单表,记录了手机终端的用户名,密码,手机设备号码,客户端提交过来的信息与白名单参数匹配时,允许该用户登陆;由客户端提交过来的信息与白名单参数不匹配时,禁止该用户登陆。

4系统备份。采用两台服务器交叉备份,各安装有数据库软件及应用系统软件,分别独立运行数据库和应用系统。配置备份策略每天晚上非工作时间时,定时进行数据库备份到另一台服务器。当出现数据库故障时,可以将备份数据导入备份数据库服务器,恢复使用;当出现应用系统故障时,则更换应用服务器即可恢复使用。

三、产品功能

1危机值管理。危机值就是病人的检验、检查报告中,检验指标、检查指证或检查结果中出现异常,与病人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可能会威胁病人生命安全或者对于后续治疗有重大影响的情况而发出的紧急报告。危机值协同管理就是检验、检查科室发出危机值报告时,该应尽快通知或送达床位医师或责任医师,由该医师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及时作出处置或启动危重病人的抢救流程。该功能需要与医院LIS系统、HIS系统进行互联,从LIS系统中接收危机值信息。

2计划任务管理。医院医疗业务过程中,会涉及到众多的日程性的计划安排,本功能会将医院的这些事务性的安排发送到相关医师的手机的日程管理上,使得医师能够及时了解自己未来的日程计划、作出合理安排,到时可以依据日程安排提前提醒责任人准时参予相关活动。该功能需要与医院OA系统、HIS系统进行互联,从OA系统中接收会议安排,从HIS系统中接收医师排班和手术安排等。

3会诊管理。依据病人病情的复杂性,医院门诊或住院业务中存在大量的需要他科医师会诊的情形。本功能采用任务推送的方式,按照会诊请求流程将会诊请求及时的推送给会诊医师,保证医院会诊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本系统需要与医院的HIS系统进行互联。

4危重病人管理。是病人发生危重情况、重大手术后的观察期内或者是抢救病人尚未脱离危险期,一般病人处在ICU中或者连接监护仪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护状态。危重病人管理是重症病人的监护仪发出生命体征的警示,由值班护士或值班医师判断是否进入重症病人的协同工作流程管理。该功能需要与医院HIS系统进行互联接收重症预警信息。

无线网络系统在医疗信息化中的应用 篇5

1 电子病历应用

医生的医嘱要按照医院的规定在指定时间里下发, 因此医生要每天查房, 了解病人的实际情况, 在查房前医生需要对病人的基本信息进行了解, 目前医院中只有有线计算机网络, 医生到病房查房主要通过2种方案:第一, 在进行查房前先在办公室内利用计算机通过网络调看每个病房病人的病历, 并记住病人的基本信息, 在对主要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去病房与病人进行实际交谈来呈现病人的情况。第二, 医生随身携带着病人的病历进行查房, 并与病人边交谈边翻看病历。这2种方案都有不足之处。在第一种方案中, 医生对病人病历的记忆是关键, 因此很容易出现医生记错或记不清的情况, 这样很容易发生医疗错误。而且在查房过程中医生还要以手写的形式记录医嘱信息以便查房结束后交由护士录入电脑, 这样一来将会在文字录入工作上花费大量的时间, 而且医生也只有在全部查完房之后才能给病人开具药物和检查单, 很有可能因此而延误某些病人的病情。而第二种方案也会增加工作量, 医生有可能携带一大堆病历本, 这些病历都要在查房前打印出来, 不利于环保与节约。

无线网络系统的引入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通过部署WLAN, 医生完全可以从大量的纸质病历中解脱出来, 也不再受有线计算机网线的束缚, 可以通过无线方式直接将医嘱下达给护士, 对于病人的各种信息也可以通过PDA或者平板电脑的方式实时调阅。如果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医嘱中有不合理的地方, 护士也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第一时间告知医生对医嘱进行调整。另外, 利用无线网络, 医生可以将查房过程中了解到的病人情况及时录入医院信息系统中, 避免查房后查房记录补开医嘱或者手抄医嘱造成的医疗失误。同时, 无线网络也可以实现医生与病患间的实时交流, 使医生更全面地了解病患需求,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降低患者的等待时间, 从而使医生的查房工作更加轻松、有效。

2 移动临床信息应用

移动临床信息系统以条码识别和移动计算为核心, 以HIS为支撑平台, 以WLAN为网络平台, 能够帮助医院实现临床服务的条码化、移动化、无线化管理, 包括护士移动工作站和医生移动工作站。前者主要功能有特殊医嘱处理、医嘱执行情况查询、医嘱执行、会诊单查询、手术安排查询、生命体征录入、生命体征查询、报告查询等, 后者的主要功能有医嘱输入、会诊单查询、手术安排查询、生命体征查询、报告查询、医嘱信息、基本信息等。移动临床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医院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优化信息存取流程, 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减轻工作强度, 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

3 移动门诊输液和呼叫护理应用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但是由于缺少信息系统的支撑, 医院很难对门诊输液室内护士的工作量进行准确考核, 而且护士工作繁忙, 门诊输液室内人群流动性较强, 环境十分嘈杂, 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无线网络系统的引入将使这一局面得到改善, 依托无线网络技术、移动计算技术、条形码技术而建立的移动门诊输液管理系统能够实现护士对药物身份和病人身份的准确识别, 大大降低医疗差错的发生率。而且还有利于改善输液室的环境, 护士可以对病人的求助做出及时的反应, 其工作强度和压力都将得到减轻。

传统有线呼叫不具备移动接收呼叫信息的工程, 而且施工成本高, 检修困难。随着医疗条件的提高, 无线呼叫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场所, 医护人员能够对病人的呼叫实现随时随地地接受, 而且无线呼叫系统还具备双向功能。病人呼叫时只需要按动呼叫标签上的呼叫按钮, 呼叫请求随着红色指示灯的闪烁而发出, 这时正在查房的医生或护士站会接受到无线网络传送的信号。在医务人员的系统平台上系统会发出提示音并弹出提示框, 医护人员给出确认后, 患者处的呼叫指示灯会由红色变成绿色, 这时患者便可知道医护人员正在赶来, 安心等待即可。

4 人员定位、资产管理和医疗设备管理应用

人员与资产定位以及呼叫、环境监测等功能, 目前医院内的实时定位系统都能予以支持。RTLS使管理部门可以在单位内部对必须跟踪查询的人员或资产进行快速的定位寻找, 能够使服务反应和效率得到提高, 同时可有效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如果遇到紧急情况, 带有Wi Fi标签的人可以按下警报按钮向监控部门发送求助信号, 当他们未经许可进入限制区内, 系统也会向监控部门发出示警信号, 如此便可以减少意外的发生。

4.1 人员定位

人员包括患者、护士和医生。对患者的定位可以对患者在医院的流动区域和活动情况进行追踪和监控, 确定患者是否在指定区域内接收治疗, 知道患者在什么时候, 通过什么方式离开, 并在患者发生意外时即刻通知前去进行护理等。对医护人员的定位可以实时了解其移动位置, 更加及时地调动医院人员处理异常情况, 以提高工作效率。

4.2 资产或设备定位

4.2.1 资产定位

在需要被跟踪的设备和资产上, 利用夹子、双面胶或其他方式将定位标签暂时或长久地固定在上面。Wi Fi标签所对应物品的各项信息, 例如储存位置、外观、性能、版本、型号、厂家、功能等都会被录入管理系统。实验室中的贵重资产要放在实验室中, 要将管理人员的信息一同登记在服务器中, 并且标注设备只可以被该设备的管理人员借出。在无线射频识别设备电子锁柜中集中放置公共资产, 登记时要记上资产的各个重要属性。

4.2.2 资产查询

系统以可视化的方式实时提供资产现在位置、资产属性等资产的各项属性信息。

4.2.3 资产盘点

对于这些固定资产, 系统会实时进行自动快速的盘点, 管理人员可以对盘点信息进行远程实时的获取。

4.2.4 医疗设备的定位、使用状况和再利用

实时了解呼吸机、心电图、输液泵等移动医疗设备的位置和使用情况, 可进行实时的调配, 以减少设备的睡眠时间, 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供应速度。

4.2.5 资产非法移动告警

一旦设备或资产被非正常移动到指定区域以外的地方, 系统会自动发出警告, 医院可以实时地采取措施, 以维护资产的合理使用。

5 医疗视频信息传输应用

5.1 临床手术实况的传输

大多数医院都拥有无菌环境手术室, 在手术室架设一台无线摄像机, 在手术室外部署AP, 就可以在不破坏手术室环境的基础上通过无线网络将手术实况传输到手术室外, 如此一来可以使手术室外的专家学者对手术现场进行实时的观看和指导。这种方式也可以应用到临床教学中去, 结合手术实况为学生进行更为生动直观的讲解。

5.2 远程医疗

可以提供不受地点、时间限制的移动的远程诊断和医疗系统。同时, 临床教育科研也得益于无线网络, 科研人员和教师可以通过无线移动终端实现对病人影像信息、放射信息、化验检验信息、病理信息、病史信息等基本情况的实时调用。

5.3 移动视频探视

可以采用移动视频终端对某些特殊需要的患者进行本地或远程的探视服务。

6 药库管理应用

入库药品的功效、制造商、名称、使用期限等详细属性以及在药库中的存放位置都会通过WLAN上传到医院的药品管理信息系统中, 管理人员对药品的清点、核对只需手持无线电脑或其他移动终端就能完成, 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工劳动, 提高药品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周晋生.港口堆场及码头无线网络系统设计[J].信息通信.2013 (8) :72-75.

[2]周庚, 吴志国, 姜扬, 等.工业无线网络系统对多台起重机的统一管理[J].起重运输机械, 2010 (12) :19-21.

[3]尹世金.雾天预警无线网络系统在高速公路的研究应用[J].硅谷, 2011 (16) :109.

[4]陈孟元, 凌有铸, 王冠凌, 等.基于Zig Bee技术的广播电视授时无线网络系统设计[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10 (1) :18-20.

无线医疗监控系统 篇6

整个医疗设备监控系统主要涉及两方面的知识, 在系统现场单元中安装了一个射频识别监控器件, 通过该现场单元器件把采集到的射频识别数据转换成电力信号, 再利用电力载波技术把对应的电力信号通过电力线传输到监控中心端。其系统框架如图1所示:

在医疗设备的办公场所, 安装一个如图1所设置的现场监控系统。利用射频识别RFID (即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亦称RFID) 采集现场数据, 将现场数据通过现场单元转换至通信接口, 而后发送到微控制器, 通过信号的调制利用电力转接口传输至电源导线中。再利用电源线的载波信号将数据传输至系统监控中心。从而可以监控设备的运行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 低压电力线上存在信号衰减大、时变性大、噪声影响大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误码率升高, 通信质量严重下降。除了选择好的通信器件来提高通信质量、降低误码率外, 另外可采用一些纠错能力强的编译码方案, 并带有64KB的嵌入的高速Flash存储器。128位宽度的存储器接口和独特的加速结构使32位代码能够在最大时钟速率下运行。该系统选择SGSTHOMSON公司的ST7538芯片, 具有半双工、同步/异步FSK (调频) 调制解调器功能。ST7538内部集成了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所有功能, 通过串行通信, 可以方便地与微处理器相连接。内部具有电压自动控制和电流自动控制, 只要通过耦合变压器等少量外部器件即可连接到电力网中。发送电路由C4、C5、R3、L3、D1、D2、D3、T1、C1、L1、R1构成, 其中C4、C5、R3、L3与C1、L1、R1分别构成两个带通滤波器, 而D1、D2、D3构成保护电路。这里C表示电容器, L表示电感器, R表示电阻器, D表示二极管, T表示变压器。2个带通滤波器的理想谐振频率可由如下公式计算:

undefined

其中undefined。接收电路由C2、C3、R2、L2、D1、D2、D3、T1、C1、L1、R1构成, 其中D1、D2、D3同样构成保护电路, 而C2、C3、R2、L2构成一个二阶的接收带通滤波电路, 其中心频率f0及品质因素Q可以由以下公式计算:

undefined

2 现场单元

整个系统中, 现场单元是很重要的环节。它肩负着对医疗设备相关数据的采集如:设备的型号、性能、使用地点、使用日期、所使用的人员信息、开机时间、诊治人次、运行状态正常与否、运行故障次数、售后服务状况等。这些数据对于我们了解设备、保养设备很重要, 在这些参数的指导下我们可以节约设备维护成本, 节省设备开支, 减轻患者负担, 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RFID数据采集模块如图2所示:

在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中我们安装一套现场单元, 该现场单元包括RFID数据采集模块, 同时能接收和发送数据, 通过调制转换到电力线上传输至设备监控端。这里的现场单元镶嵌到被监控的大型医疗设备内, 当该医疗设备工作时, 其设备的型号、性能、使用日期、使用地点、所使用的人员信息、开机时间、诊治人次、运行状态正常与否、运行故障次数等参数由现场单元通过设备的用电网络传输到系统监控中心, 系统监控中心合法性验证和故障检测后向现场单元发出合法、非法及状态 (正常、非正常) 等指令, 现场单元根据监控中心的指令以及设备使用人员初始设置条件来运行, 遇到异常现象可以执行停机或报警操作。整个现场单元包括单片机系统、电力载波信号转换装置和监控设备运行的控制报警系统。现场单元功能原理图如图3所示。

现场单元主要功能有实时数据采集, 设备实时跟踪、精确定位与动态显示, 设备调度及统计管理, 报警功能等。实时数据的采集主要通过RFID系统和传感器采集 (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要进行A/D转换) , 这些采集到的数据保存在单片机系统的微芯片中, 数据经过电力载波信号转换装置通过电力网络传输, 最终传送至监管中心的PC机操作平台。计算机将数据存入数据库, 并进一步判断该设备是否处于安全范围内, 若超过规定阈值则自动报警。

单片机系统:由单片机及嵌入软件、数据采集及存储及报警、以及看门狗电路组成, 通过软件设置及电路连接对相关功能模块的实施管理, 完成与管理中心数据交换及对用电设备的智能控制。电力载波系统:电力载波系统功能主要是通过公用电网传输或接收单片机或管理中心数据。主要由载波芯片、带通滤波器、前置放大、功率放、时钟等模块组成。电连接器:其功能保证设备开启与载波信息同步和实现电器设备管理跟踪仪认证控制, 包括点连接和控制开关, 其节点AC即普通3芯单相插头, 启用设备时插入用电插座即开始运行。RFID系统能读取射频信号IC卡上面的数据, 这里有两个IC卡即IC1和IC2, IC1是医疗设备所在环境的某一固定位置编码, 其检测范围在10米之内;IC2是使用者或用户持有卡, 数据读取输入时要求卡距离RFID数据采集端在0.06米之内, 同时将用电设备电器参数 (电压、电流、开启时间) 等数据打包由载波系统通过电联接点向系统监控中心传送, 并接收监控中心的指令发出语音及声光提示。

3 在大型医疗设备中的应用

根据无线射频和电力载波技术在监控设备方面的工作原理, 我们设计了一套针对大型医疗设备的监控系统, 医院员工的IC卡上面将使用设备员工的数据录入到现场单元, 射频识别系统获取电子标签上面的射频信号, 传感器将医疗设备所在的环境参数采集到后一并传输到现场单元的存储模块中, 而后将这些数据通过电力线中的电力载波信号传输到单片机系统中, 如果发现使用中设备有不正常的状态则由单片机系统发出报警。

通过在某市中心医院使用该医疗设备监控系统的状况表明, 该系统能克服传统中不能在线跟踪和精确定位医疗设备的缺点, 能实现真正意义的设备动态监控、管理和调度, 节约了大型医疗设备维护的成本, 使大型医疗设备的作用和效率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使医院投资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在这方面解决了医院设备管理工作的重大课题。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实际意义。

4 结束语

目前, 大型医疗设备约占医院医疗装备资产的80%, 提高大型医疗设备的完好率、恰当地保养维护设备已迫在眉睫。文章利用目前先进的射频识别技术监测大型医疗设备运行状态, 通过电力载波技术利用电力线传输监测到的数据, 从而形成对医疗设备实时监控管理系统。这对合理运用、科学管理大型医疗设备, 节约能源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的新颖点在于, 充分利用了现行的电力线系统, 通过电力载波技术和射频技术实现了电器设备的监控, 为电力线的用途又创造了一个新的亮点。

摘要:利用射频识别技术监测设备运行环境, 将监测数据通过电力线传输到监测中心, 中心PC机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能很好地维护和管理医疗设备。在现场大型医疗设备中安装此监控系统, 可以监测医疗设备的运行状态, 达到维护医疗设备的目的, 从而节约财力物力、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医疗设备,监控,射频识别,电力载波

参考文献

[1]WENGUANG SONG.The research of one self-adapt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rate flow control[C].NSWCTC 2009Table of Con-tents Volume-2[EI], 2009.

[2]彭小娟, 刘世安, 熊春如, 等.复杂事件处理在大规模RFID数据通信中的应用研究[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2009 (4) .

[3]陈海宇.电力载波和射频识别在矿井监测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 2010 (3) .

无线医疗监控系统 篇7

据ZigBee联盟发布的数据,ZigBee技术在健康护理上的应用节点数逐年快速增加,如图1所示。健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背后有很多的原因,如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食品安全,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带来的各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而在中国,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背井离乡,留守老人在家乡的身体健康更是成为一个社会化的问题。

物联网技术正在极大地影响我们的生活,其中ZigBee技术是目前比较热门的无线物联网传输技术,本文将讨论ZigBee在医疗监护上的应用案例。

2 ZigBee远距医疗方案

在ZigBee联盟关于ZigBee医疗的白皮书《ZigBeeWireless Sensor Applications for Health, Wellness and Fitness》中看到, 一个良好的医疗监护系统必须形成两个“闭环”, 如图2所示。即本地监控网络, 用于监控病人 (受照顾者) 的体征参数, 在出现异常时, 及时上报;远程医疗网络用于保证病患的体征信息实时传输到医院医生的面前, 以作出恰当的诊断和处理意见反馈。

医疗监护系统中,通过ZigBee技术构成了一个无线传感监护网络,传感器节点上使用中央控制器对所需要测量的生理指标传感器进行控制采集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将数据发送至ZigBee监护基站设备,并由该基站把数据传输到PC或者其他网络设备上,通过Internet网络可以将数据传输到远程医疗监护中心,由专业医疗人员对数据进行统计观察,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和医疗指导,实现远程医疗。

图3中描述了远程医疗监控系统的体系结构框图,系统中包括ZigBee基站设备以及一系列医疗监护网络的医疗传感器节点。

ZigBee监护基站设备可以上传数据到监护中心,自然也可以通过更“亲民”的方式传递到病患亲属手中,不难预计将会有一天,这些信息通过互联网IM软件,甚至微博等工具,可以被实时地查到,这不仅可以成为网络运营商及网络应用开发者的新市场,也可以成为类似MyHeart等医疗机构联合体的新服务。

为获得更多的专家资源,医疗传感器接入Internet网络将形成更大的社区医疗监护网络、医院网络乃至整个城市和全国的医疗监护网络。系统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

3 ZigBee模块与监护设备的互联

监护设备一般是非常小巧、使用电池供电的设备,使用低功耗的ZigBee是非常合适的。市面上的ZigBee芯片一般使用串口与外部交互,只要将监控设备的CPU串口与芯片串口相连即可,但这仅是物理上的连接,在使用ZigBee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以下的问题。

(1) 半双工工作。由于无线信号大多使用单频段,而空间是一个共享的信道,因此必然会导致通信时,要设计成轮循+紧急数据主动上报的通信模式,保证信号不会冲突。关系到人生命健康的系统,一定不能在设计上有这样的漏洞,主动上报有冲突的可能,可以加大重发次数,降低冲突概率,避过短暂的无线干扰,设置如图5所示。

(2) 信号覆盖要全面。由于使用无线技术,病患很难了解到无线传感器的有效使用范围,为此,设计者一定要将信号覆盖到可能到达的每一个角落,这时需要在某些位置放置路由中继节点。

这里简单介绍一个根据平面图进行路由设置的方法。在某中继器节点1 m之外,信号强度衰减为-50 dBm,之后基本上空间衰减很小,主要是建筑物衰减,按照每堵墙20 dBm的衰减来计算,最后衰减到-95 dBm左右 (ZICM2410P0模块的接收灵敏度为-97 dBm) 就需要再加一个中继器。

(3) 省电。采用电池供电的系统,必需考虑的是低功耗,在发送数据时,唤醒ZigBee模块,发送完数据之后,再使ZigBee进入休眠状态。功耗方面,ZigBee模块一般功耗是非常低的,如在定时器休眠状态,ZigBee模块ZICM2410功耗仅为20μA,而深度睡眠模式,功耗低于1μA,通过I/O口进入休眠,使得模块在进入和退出休眠的时间更短。

4 结语

应用无线技术实现移动医疗 篇8

1 移动医疗的主要技术

无线临床信息系统在医院信息系统中是直接面向一线医护人员的,因此必须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要素。我院无线信息系统的整体建设主要是通过以下四项技术来满足实际需求的。

1.1 无线局域网技术

无线网络技术带来的核心优势就是移动性,医院部署基于IEEE802.11系列标准的无线局域网,应用了由多频合路天馈系统、无线网络控制器(WNC)和无线网络管理系统(WNMS)三部分组成的无线医疗解决方案。多频合路天馈系统是结合移动通信与无线局域网特点的一套具有独创性的解决方案,医院每个病区安装了1套双频合路天馈系统,每套天馈系统包含10个吊顶天线,在整个病区内实现无缝覆盖。同时,医院无线网络通过无线网络控制器(WNC)与无线网络管理系统(WNMS),来确保无线通讯的数据安全、用户接入控制和权限管理,以及无线网络的集中配置与监控。

1.2 移动计算和EDA技术

移动计算技术采用智能计算终端设备在无线环境下解决不同网络的无缝接入,实现移动计算、数据传输及资源共享,将准确的信息及时提供给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任何用户。

为了满足实际应用的移动性和便携性的需求,我院应用了美国Symbol公司集移动计算、无线呼叫、VOIP、条码和RFID扫描及成像等技术的EDA(Enterprise Digital Assistant)企业数字助理,移动数据终端EDA不仅具有传统移动计算设备所具备的功能,而且还支持一、二维条码和RFID标签信息采集、灵活的语音和数据通信以及方便的无线局域网(WLAN)同步等功能。

1.3 中间件技术

在医院的HIS数据中心中包含CIS、LIS、PACS及MIS等数据库服务,为了保证医院信息系统的模块化、兼容性和扩展性,采用中间件技术屏蔽硬件平台的差异性和操作系统与网络协议以及各个系统接口的异构性,使应用软件能够比较平滑地运行于不同平台上[3]。我院采用了美国BEA公司的中间件技术实现了无线临床信息系统中重要的数据交换平台,大大提高了各组成部分建设的灵活性,便于已有系统和以后建设的系统的集成。

1.4 条码和RFID技术

为了避免人工判断差错的出现以及提高医院工作效率,我院无线临床信息系统通过二维条码和RFID技术来构建信息的主索引。通过将二维条码标识技术应用于病人腕带、药品标签、生化标签和标本标签等,采用EDA(MC50)作为手持终端设备扫描腕带等标签信息,实现快速准确地完成出入院、临床治疗、检查、手术、急救等不同情况下的病人、药品和标本等识别。

2 移动医疗的实现

目前我院采用的移动应用解决方案,主要包括:无线查房、移动护理、药品管理和分发、条形码病人标识带的应用、无线语音、网络呼叫、视频会议和视频监控等。可以说,病人在医院经历过的所有流程,从住院登记、发放药品、输液、配液/配药中心、标本采集及处理、急救室/手术室,到出院结帐,都可以用移动技术予以优化[4]。

2.1 实现无线查房、移动护理

无线临床信息系统是建立在医院HIS数据中心基础之上的整合型平台,系统以无线网络为依托,使用手持数据终端(EDA),将医院各种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无线网络与EDA连接,实现医护人员在病床边实时输入、查询、修改病人的基本信息、医嘱信息和生命体征等,以及快速检索病人的护理、营养、检查、化验等临床检查报告信息[5]。

2.2 实现条形码病人标识带

病人腕带是完整的病人识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实现了病人从入院、治疗到出院全过程的身份确定,医护人员在床旁为病人进行诊治时,用手持终端对病人腕带进行确认,可以杜绝诊治过程中的医疗差错,又为临床路径的管理模式提供了辅助手段,确保治疗过程中病人、时间、诊疗行为的准确性。

2.3 使用RFID实现婴儿防盗管理

婴儿防盗系统借助全球领先的RFID射频识别科技,在婴儿身上佩戴可发射出RF射频信号且对人体无害的智能电子标签,同时在医院内需要进行控制的区域安装信号接收装置。信号接收装置可以接收到婴儿电子标签所发射出的RF信号,并据此对婴儿所在位置进行实时监控和追踪,还可对企图盗窃婴儿的行为及时报警提示。婴儿智能防盗系统以技术防范手段取代了落后的人防手段,进一步提高了医院管理水平和管理档次,防止婴儿被人从医院内盗走,有效保护婴儿安全,保障各方权益。

2.4 实现医疗设备安全管理

无线网络还用于加强对医院设备的管理。在可移动的医院设备上安装RFID标签后,配合无线读取器,医院通过资产定位管理系统对电脑、医疗设备等贵重物品进行定位和管理。管理人员通过电子界面准确了解它们的位置,避免设备遗失以及无法及时定位而造成的损失。

3 移动医疗的优势及展望

3.1 更好地满足诊疗需求

医生可以利用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从医院相关信息库里获取病人的各种信息,还包括诊疗规范、操作指南、临床路径、参考文献、知识库等,同时进行有关信息的传送,包括:生命体征、检查化验结果、病情描述、各种申请,必要时还能进行实时会诊、重症监测和抢救。

3.2 更好地满足护理需求

护理人员可以实时采集病人生命体征,如:体温、呼吸、血压等;可以实时核对最新医嘱变化,执行医嘱时与最新医嘱进行核对,防止差错;可以实时三查七对,避免护理差错,保证病人医疗安全。

3.3 更好地满足管理需求

医院借助无线网络可以更好地进行:医疗质量管理,终末质量管理,环节质量管理;可以有效监控完整的医疗过程。另外,无线网络还可以与条码与无线射频技术相结合对病人、药品进行安全、高效的管理。

通过移动医疗在本院的初步尝试,极大地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医院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医院的竞争力和美誉度也得到了较大提升。

当然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对医院的职能要求也将进一步提高,如何利用无线网络平台从而实现医院内部信息移动化,发展成医院与医院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医院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互连都能实现移动化[6]。使移动医疗更好地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不断实现数字化医院的建设目标发挥积极作用是我们值得继续探索的问题。

摘要:本文介绍应用无线网络、条形码、EDA、中间件等技术构建无线临床信息系统,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医疗质量、推动数字化医院建设。

关键词:无线网络,移动医疗,EDA,数字化医院

参考文献

[1]曾霓,吴欣娟,李包罗,等.PDA用于病人床旁的信息采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8):506-507.

[2]王升才,周承仙.无线局域网在医疗系统中的应用[J].沈阳工业大学报,2005,27(3):317.

[3]李卓,蒋杰,吴玲达.无线医疗PDA系统中数据交换中间层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40(28):222-223.

[4]尹建东,等.基于无线网络技术拓展现有的医院信息系统[J].中国医疗设备,2008,(2):52-54.

[5]孙一民,李华才,苏小刚.PDA无线条码技术在医院的开发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05,26(2):65.

锐珂医疗引领无线DR新境界 篇9

医生手持一块无线DR探测器站在患者身旁摆位进行拍照, 短短数秒之后, 电脑屏幕上就出现了患者清晰的放射图像, 医生就可据此做出合理的诊断, 患者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下完成整个诊断过程。2009年9月, 锐珂医疗推出的业内首款无线DR探测器——“魔卡”DRX-1系统, 并陆续进入各大医疗机构, 其前卫的理念、卓越的性能、人性化的设计得到医生和患者的赞扬。据了解, “魔卡”DRX-1创造了两个第一, 全球第一款暗盒尺寸无线DR探测器以及中国第一次医疗设备征名活动, 并通过网络征集到了产品中文名称——“魔卡”。由于“魔卡”DRX-1系统属于盒式无线装置, 可被放置在任何需要的部位进行拍摄, 所以不论是胸片架、检查床、床面、轮椅、担架, 以及其他不易拍摄到的角度, 都不会使患者感到不适。“魔卡”DRX-1诞生的意义在于它颠覆有线DR时代, 在传统CR和DR创造第三种解决方案, 引领放射领域进入无线时代。

时隔8个月, 锐珂医疗再次发力, 推出第二款无线DR新品——“魔界”DRX-Evolution, 它改变的不仅仅是产品名称, 更是在功能、易用性、扩展性、准确性定等多方面的全面提升, 开创了X射线数字化新时代。“魔界”DRX-Evolution是一款拥有高度自动化、可自由组合的精密X射线设备, 能够与全球首款符合ISO标准的魔卡”DRX-1完美结合, 实现无限制地自由定位、自动定位、自动跟踪、自动对中的智能化操作模式, 不但能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 同时能充分满足日常立、卧位X线摄影的需求, 这对于行动不便患者的患者来说, 大大增加了检查过程中的舒适度。

2011年4月, 锐珂医疗在无线D R领域的最新成果——CARESTREAM DRX-Nova数字化X射线摄影成像系统横空出世, 其集成了业内首款无线、标准规格的DRX-1数字平板探测器, 以紧凑的设备设计理念结合锐珂医疗精湛的图像处理技术, 从而可覆盖所有检查床、胸片架、轮椅、担架等常规体位及特殊体位的数字摄影检查, 满足临床上任何摄影需求, 无论头颅、胸腹部、四肢骨骼等全身解剖部位, 不管是应用于门诊、急诊、儿科、外科, 还是应用于立位胸片架、卧位检查床或各种行动不便的轮椅及担架的患者摄影, 其都可以轻松满足需求。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无线医疗监控系统】相关文章:

无线医疗08-28

无线互联网+医疗App调查报告08-15

无线数据监控系统09-03

无线查房系统05-30

无线镇痛监控06-07

无线遥测系统07-12

光纤无线系统07-15

多种无线系统08-14

无线通话系统09-05

无线车载视频监控系统08-17

上一篇:切片分析下一篇:实施重要性